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
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精选12篇)
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 第1篇
一、新课程学习方式
有些老师一提到“新课程”, 就认为必须“否定传统教学”, 其实这样理解是极片面的。因为新课程并非否认过去, 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和丰富, 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教师自身等因素, 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机地“整合”。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 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 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英语课。根据幼师学生不同的“个性”, 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角色, 使之能更投入地进行“演出”。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 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 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飞翔于英语知识的高空。在许可的情况下, 要指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 发现英语学习的某些规律性, 使“新课程”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 还有学生的心情。例如:在2008级中专班的Lesson57 An unusual day,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定义、构成, 然后举例子说明, 并与一般现在时比较。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本节课我是利用图片、学生模仿动作、分组合作、共同讨论:
What is he/she doing?
What are theydoing?
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游戏氛围中去表达:
He/She is swimming……
We/They are playing football……
最后,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现在进行时的构成:be+v.-ing。这样, 在情景交融的、欢快的活动中, 学生能很清晰地体会现在进行时的定义、构成及用法。
二、新课程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 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彻底地放下教师的架子, 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 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 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共建”的方式“以教促学”、“互教互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 (教师说、学生说) ”的课堂气氛所代替。课改以后, 作为教师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应该简明清晰, 以“问题”为培养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英语口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谈论“做某事需要多长时间”:“It takes sb.some time todosth.”这一句型时, 教师可询问学生:
How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What time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o to school by bus?
由前三个问题, 很自然地学生可以理解最后一个问题的意义, 然后再讲授:“It takes me twenty minutes to go to school by bus.”学生很容易掌握。在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而逐步形成他们独立获取英语知识的能力。
课改以后, 有些教师反映课堂纪律变差了, 又不得不板起脸孔整顿乱哄哄的场面。我个人认为,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控, 让学生“乱”得有“形”, “形”乱而“神”不乱, 又何尝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 “活”与“乱”是等价的。教师如能正确地处理好“收乱”与“放活”, 使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放”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 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的教学方式, 让我们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己, 他们不再“憎恨”英语课, 不再“讨厌”英语教师。在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下, 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结出创造之果。
三、新课程的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 我们习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出主观的、终结性的评判, 学生也会不论正确与否都给予默认。正是这样的评价在课堂上的蔓延, 使我们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性被抹杀, 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 学生成为教师操纵下的工具。学生作为具有精神生命的个体都想得到外界的表扬、鼓励和肯定, 一颗稚嫩的心灵很难承受过多的批评和否定, 曾经有一个名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批评和耻笑却会把事情弄糟。”
1. 瞬时评价, 捕捉闪光点。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 教师本人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 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 进行对话交流评价, 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激励性口头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 因人、因时而异, 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教学中, 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首先, 激励每个学生试说, 不做统一的要求。其次, 要求同桌互相说, 这一过程就把有的学生说不出的或是说的不全面的地方补上了, 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虽然学生使用的是生活语言, 但教师仍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必要的情况下再去规范孩子们的语言。
2. 延缓评价, 给学生空间。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正在评论的问题, 不应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 而应该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用语言、提问或实验, 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 把评价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 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 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 学生或分析、或争论, 自己来处理。在学生解答问题时, 教师对学生评价不是按标准答案, 而是用语言提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错误所在, 补充设问, 点拨学生引发讨论, 一起深入地思考, 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 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
总之, 新课程英语教学改革应作为一门探索性的、动态的、发展的学科来研究, 通过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抓住新课程的本质, 在传承中创新, 在反思中求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体会到英语学科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 开阔眼界, 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领会英语学科的价值,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幼师英语教学计划 第2篇
幼师英语教学计划
一、通过欢乐的课堂学习新知识
1、利用幼儿喜欢的CoCo、WiWi、BorBor、DoDo等卡通人物进行趣味情景游戏教学、英语律动等活泼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
2、利用图片教学、辅导本的剪贴、着色等方法配合教学活动使幼儿更容易记忆单词。
3、让幼儿英语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不仅要学习新单词,而且还要学习简短的句式。对单词不仅限于会用嘴说,还要会认读单词。
4、教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灵活的运用英语单词进行对话。为幼儿创设接触英语多一些的机会。如:组织幼儿看一些英文版的动画片;让父母配合多与幼儿进行英语对话等。
5、特色汇报,准备一次英语展示课,让家长们幼儿一起感受美乐蒂英语教学的愉悦风格,向家长展示孩子们本学期的学习成果。
二、利用日常生活学习巩固
1、创设一个优美的英语环境,来激发幼儿潜在的动力,例如把学过、未学过的的英语卡片贴到墙上,卡片不知不觉就会走到幼儿的生活当中,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2、建立英语角,每天让幼儿学习练习26个英文字母的认识字型、发音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幼儿在英语角中得到提高。
3、根据幼儿大脑皮层记忆时间短的生理特点,利用图片不间断的复习学过的单词。让幼儿在学习新单词的同时,不忘记过去学过的单词,以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
4、在晨间活动、分散活动时穿插复习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英文律动。使孩子们在娱乐的环境中为愉快的英语提供了更轻松的环境。
5、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英语和幼儿进行对话。如:早上见面时,互相问候“Good morning”晚上离园时,说“Bay bay!”每天为幼儿分发东西时,要求孩子说:“Thank you!”“You are welcome!”使所有的孩子能对这些日常用语在生活中熟练运用。
三、课时计划安排表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课时安排
Lesson1 The alphabet rhyme 字母数来宝 3课时
Lesson2 My face 我的脸 3课时
Lesson3 Feelings 感觉 3课时
Lesson4 I am brave 我勇敢 3课时
Lesson5 Clothing 衣服 3课时
Lesson6 L like vegetables 我爱蔬菜 3课时
Lesson7 L like to share 我喜欢共享 3课时
Lesson8 L love my baby sister 我爱我的小妹妹 3课时
Lesson9 Good behavior 好行为 3课时
Lesson10 pets 动物照片 3课时
Lesson11 Jobs 工作 3课时
Lesson12 Reviewook and say 复习:看看说说 2课时
Lesson13 Review 复习2课时
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 第3篇
【关键词】英语儿歌 幼师教学 作用
一、幼师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一)基础差,听说能力差
目前我国幼师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外语水平差异大并且不高。特别是职业学校学习幼师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对于幼师专业也不了解,只是为了学专业而选专业。由于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听说能力差,英语发音不标准,而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对英语感兴趣,只注重英语学习,外语基础还不错,这就形成了两极分化。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内容深入一点差的学生听不懂,教学内容简单也满足不了好的学生的需求,这给幼师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认识不足,缺乏兴趣
幼师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大,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基础差,学习起来吃力。另一方面是觉得英语不重要,自身学习的是幼师专业,今后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只教读书写字以及一些美术等,所以不需要具备很好的英语能力。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出现“听不懂不听,能混则混”的学习态度。
二、英语儿歌的概念和特点
英语儿歌教学是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它方便幼儿记忆英语单词,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英语儿歌有以下几种类型。英语数数儿歌是一种以数字为歌唱内容的儿歌,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数学概念。它把数学概念和形象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积极的思维,能够培养幼儿对英文数字的认识,同时还能训练幼儿简单的计算能力。游戏儿歌和游戏活动是结合使用的,幼儿进行游戏时吟唱,能够增加学习兴趣和愉悦感。问候儿歌是将幼儿的日常对话编成的一种歌曲,他能够使学生在吟唱是学会平时的英语日常对话。例如打招呼的“Good morning to you”、“Hello”等英语单词。猜谜儿歌是一种运用比喻、影射来暗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隐语,它不直接叙述本意。它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猜谜的趣味性很强,同时含蓄的谜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投合他们好奇心强的心理,同时猜谜也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的联想力。由此可见,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要进行各种类型英文儿歌的学习,这样不仅为他们将来的幼儿教学提供教学方法参考和教学材料,还能激发幼师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认真学习英语,为将来从事幼儿英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丰富知识面,提高听说能力
英语儿歌是幼师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形式,因而英语儿歌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它行文简单、节奏欢快、琅琅上口还充满童趣,其说唱形式很受幼儿的喜欢,并且也深受幼师英语学习的学生的偏爱。前文我们有提到幼师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听说能力差,由于发音不标准不敢开口说英语。大学的英语基础科目的深度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大,还没有针对性,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和习惯没有改变。到二年级的时候,针对幼师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开设幼儿英语教学法的学习课程,使那些总以为自己是学生,不能进行角色转变的学生认识到自己将来从事的是教师行业,要学会从教师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想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能单纯的认为幼儿英语教学就是认识单词和句子这样简单。幼师专业的学生在今后英语教学运用英语儿歌为载体,进行穿插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教学利用生动活泼、字词简单、节奏欢快,通俗盎然并且琅琅上口的英语儿歌,会大受幼儿的喜爱和欢迎,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英语儿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运用,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表现,不再觉得英语学习枯燥,还有信心并且愿意去学习英语。
(二)加深重要性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幼师英语教学中,利用英语儿歌这一教学载体,整个教学氛围就会变得活跃,可以利用的教学方法也更多样化。例如运用情景表演法,模拟问候儿歌里打招呼的情境,还可以将儿歌改成角色对话或动作演示。教师教会儿歌后进行分组比赛,利用英语儿歌开展音乐游戏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乐于接受,学习英语也变得容易。英语儿歌教学也让幼师专业的学生认识到英语儿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容易学的同时也易教。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和幼儿进行英语儿歌教学,能够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课外还进行英语儿歌收集。此外,幼师专业的学生也学到了今后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随着我国英语早教市场的不断扩大,对幼师师资力量的需求变大,对幼师的英语素质要求变高。因而幼师英语教学中,要用英文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在将来学以致用。幼师专业的英语教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这个专业与英语之间的联系,多设计一些英语儿歌和游戏,通过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亚文,吉哲民.英文儿歌在幼师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0)
[2]李绍宏.英语儿歌在小学英语课堂的作用[J].知识文库.2015(11)
浅谈幼师英语的趣味性教学策略 第4篇
1.1 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不能有效的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学生自身的因素, 包括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习的努力程度以及学生的语言潜能和接受能力的差异, 这些因素对英语水平的高低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各地区的英语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水平也各有不同, 有的地区侧重语法, 词汇的教学, 有的地区侧重读写教学, 有的地区侧重口语听力教学, 这些外部因素差异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 现阶段的幼师学生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 这些学生选择读幼师, 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升入高中有困难。
1.2 学生缺乏自信心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成功感是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 对学生学习有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许多学生由于在英语学习中缺乏成功感, 慢慢的也就缺乏了自信心。再加上教师没有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没有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 及时的表扬和肯定, 激励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就逐渐丧失, 学习也会进入恶性循环。
1.3 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动力, 兴趣不大
由于幼师学生的择业目标定位为幼儿园教师, 很大部分学生认为幼儿教师英语会说“ABC”“How are you?”就可以了, 觉得现阶段的教材内容难度过大, 与将来的工作不适应。还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 在技能课上更能学到东西, 英语这样的文化基础课学与不学差别不大。这种心态, 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动力, 兴趣不大。再加上随着英语课程的逐渐增加, 英语课程学习的难度也逐渐增加了。学生越学越不想学, 越学成绩越差, 兴趣越来越低。
2 如何开展幼师英语趣味教学
2.1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对完成教学目的是至关重要的。青少年的心理告诉我们,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 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增强师生间的感情。
2.2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总是教师“一言堂”,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 没什么轻松愉快可言, 因而也就没什么兴趣可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满腔的热情, 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 仪表洒脱, 精神饱满, 表情轻松愉快, 目光亲切, 态度和蔼, 语言纯正、地道、流利, 书法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合理醒目等。另外, 在实践中去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一旦学生出了差错, 不要训斥或责怪, 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
2.3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当前幼师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一些, 尤其是英语方面的知识水平。再加之部分学生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 从而导致两极分化, 教学质量不佳。因此, 教师要适应这种现状,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要确定标准, 调整难度, 不求学得深, 只要学得会。多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情况, 不在语法句型上精雕细琢, 而将教学重点多放在听力口语上强化语言的应用。
2.4 使用灵活多样的兴趣教学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式是乏味的, 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 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创新学法、探讨教法, 根据学生的要求, 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 做到常换常新。
1) 英文歌曲。在课前先有目的地准备简单易学的英文儿歌, 可以用影像的形式播放给学生, 简易的歌词、鲜明可爱的画面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跟唱,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再给一定的时间要求每个组都要根据儿歌的内容编排出适合幼儿的活泼可爱的舞蹈来比一比、赛一赛, 让学生们真实地体会到将音乐融入到学习英语中的乐趣。
2) 英语故事。讲英语小故事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课堂上要经常为学生提供讲英语故事的机会, 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模拟幼儿园的英语课堂, 这也是他们以后到幼儿园工作的提前锻炼。
3) 英文电影。学生通过欣赏英文原版的经典电影, 尤其是那些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的电影, 如《冰河世纪》《海底总动员》《怪物史莱克》《六人行》等等, 能够逼真地再现语言交际过程, 为学生创造出动态式语言教学的语言交际情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的魅力。让学生留意影片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句来复述故事。这样既可以训练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又为我们的英语课堂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极大地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4) 情景表演。现行的英语教材图文并茂, 易于表演, 有利于教师把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活泼, 并具有一定的交际意义, 使学生趣味盎然地获得新知。例如, 学生学完水果名称后, 老师可以开个“自助超市”, 孩子们边选择爱吃的水果边用英语表达, 学生们个个兴奋不已, 争着抢着说“I like”“My favorite fruit is”边吃还赞不绝口“OK!Good!Delicious!”自编的台词妙趣横生。
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 第5篇
关键词:语块教学法;幼师;词汇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幼师英语词汇教学中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其一:幼师英语词汇学习是学生觉得最单调乏味、最缺乏学习乐趣和意义的事情;其二:在幼师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往头脑中“输入”简单的单词还不是最困难的事,但要学生把这些单词从头脑中“输出”并加以运用,学生往往感到非常困难;第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在给学生听写单词的时候,学生往往要求老师把单词放回到句子中,然后把整个句子念出来,这时学生能够很快写出单词,但如果就单个词进行听写,学生经常会出错,哪怕是一些刚刚学过的单词。诸如此类现象,我们认为是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普遍存在着“高耗低效”问题的表现。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已有很多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在幼师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运用语块理论指导英语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使用语块进行词汇学习的整体储存及输出,可以较好地解决词汇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相对于单个单词而言,语块好比是现代建筑材料中的“预制块”,利用预制板块盖房子总是比一砖一石地垒砌要高效、快捷很多。所以,把语块教学法运用到幼师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记忆水平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语块及语块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研究表明,“语块”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使用时不需要特别有意识地去注意语法结构,缩短了从理解到产出语言信息的时间,因而可极大地提高语言习得效率和使用语言的熟练性。而所谓的语块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语块理论,对英语当中的固定搭配和用法加大教学力度,让学生形成语块的意识,然后对语块反复教授和练习,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说语块理论运用是使语言学习变得方便、快捷和高效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针对传统词汇教学诸多弊端的反思,语块教学法应运而生。应用语块教学法改革幼师英语词汇课堂教学,除了掌握一般的方式方法外,教师至少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拥有一定的理论认识高度:
第一、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有效教学指的是老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语块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就是要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语块教学法符合有效教学的理论要求。
第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习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而语块正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去识别和记忆词汇链或意群,避免孤立地记忆单词,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四、语块教学法的运用实践
笔者尝试在少数民族地区师范院校运用语块教学法对幼师英语词汇课堂教学加以改进,开展了初步的实践探索。
(一)研究教材,积累语块
笔者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教材为蓝本,以语块分类组成理论为指导,对课文中的习惯搭配、惯用语句、固定表达、句型框架等进行逐篇分析、梳理,除此之外,还查阅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一些素材资料,整理出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幼师英语语块案例集》。
(二)指导学生辨识语块
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50-02
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和指向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英语是中职幼师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从事幼教职业活动需要的技能。然而,就目前中职幼师英语教学来看,却存在“教学大纲不统一、教材使用不统一和教学制度不统一”的“三不”现象,这就导致了当前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职幼师专业的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考察,并就教学目标确立与教学策略的选用进行思考,以期深化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的改革,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1 中职幼师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考察
“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未来职业世界”是当前职教课改的发展趋向。换句话说,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的目标确立必须依据这一主题,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自身需要来确立。然而,当前幼师专业的英语教学却存在着“目的不明、教法传统”等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能力发展不快。
从中职幼师生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是中考失败者,英语水平较低,甚至个别学生还不知道26个英语字母;从学习过程来看,学校往往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幼师专业的女生还时常参加校内外各种文体演出活动。因此,幼师生的精力主要放在舞蹈、声乐、美术等表演技能的提高上,从而导致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松懈、厌倦的现象;再加上幼师专业没有统一的英语教材,使用的大多是职业学校通用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同幼师专业联系不大,许多学生认为现在的英语学习对以后幼儿英语教学方面用处不大,从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事实上,幼师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大多是从事幼儿教育。随着英语教育的普遍化与低龄化发展,许多幼儿园及家长都迫切希望幼儿教师具有幼儿英语教学的能力。这就是说,幼师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不能以高职类英语升学考试为标准,也不能以四、六级的等级来考核,而是要从学生的现实与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来分析。需求分析一般包括学习者今后使用英语的场合与对象、使用的目的与交际方式、需要达到的语言水平以及自己喜欢的内容等。由此认为,幼师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交际能力和幼儿英语教学的能力。
2 中职幼师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幼儿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旨在培养幼儿英语听说的习性和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英语开口习惯,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幼儿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发音准确,其次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场景,富有感情地进行表达与对话,且能编写幼儿日常用语的句型和进行交流的能力。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看,应把握以下内容。
2.1 知识与能力目标:从幼儿学英语来看,一般是学会听说简单的日常用语、问候语、有关指令性动作的动词以及口头交流的常用词语、简单的英语歌曲与英语故事、情景表演等。因此,中职英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应包括掌握正确的英语字母朗读和书写规范,过好语音语调关,掌握日常词汇的基本用法,学习英语对话并能进行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英语儿歌、故事创编能力等。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主要是指英语学习的探究过程及教学的方法。事实上,无论对哪一门学科,学科的探究过程和学习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原理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知识概念体系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幼儿英语学习的方法与规律。这就要求幼师英语教学中渗透幼儿英语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如幼儿英语的学习特点、记忆特点、兴趣特点,以及英语日常用语的搜集整理等。
2.3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情感,树立学生信心,实现自我形象的重塑,了解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身心愉快地参与英语学习,并能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这是幼师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内容。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互相联系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情感教学有机地融入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并及时给予学法指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就能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会教”,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世界发展奠定基础。
3 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手段与策略
英语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决定了英语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在英语知识链条中,如果不掌握前面知识,就难以接受后面知识。对于初中没打好英语基础的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链已经断裂,中职英语学习的难度超过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因此,要想提高中职幼师英语教学效率,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一套适合幼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重要;并注意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3.1 倡导任务型教学: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本人尝试运用任务型教学,深感它对三维目标的实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一,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语言学习的效果。如在幼师一年级英语教学中,在基础级Unit1关于英语姓名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或朋友。学生在这种完全真实的活动中,既运用了所学语言,又增强了热爱家人和朋友的感情,自然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有助于情感策略的控制,培养自觉性。仍然以上例来看,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获得了成就感,而且不同的学生输出的信息量是不同的,有的同学只简单的说出了相关的人数、姓名、称谓,而有的同学还能说出家人或朋友的年龄、职业甚至工作场所。全体同学在这样的比较中自然地形成对别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获得学习的自觉性。
第三,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大多数任务活动需要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自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合理分工,相互交流、协作。长期坚持,必会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2 开展情境教学: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乏的是一种交际环境,这便要求教师充分挥自己的才能,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多地使用英语,形成用英语表达的氛围,以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吸引学生。
第一,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环境,可利用实物、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具,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也可在课堂上巧设情景,即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模拟真实场景的场所,从而使学生知晓英语词汇,短语及句子运用的特定场景,感受语言学习的贴切真实,进而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如在学习问路对话时,可把课桌进行了重新排列,以安排出一些“道路”来,并在课桌上标上邮局、书店、商场、学校等地名,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的城市,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空间问路及作答。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问路,如Where is the Post Office?Is the hospital far from here?而且还能简单而准确地告诉对方怎么走,如Go ahead.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The hospital is on your right..用这种方法组织教学,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理解话语的含义,还了解了语言的功能,这使学生的语言交往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成为现实。
第二,使用多元化实践活动。教学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因此,就要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充分体现教学法的多样性。如教师可设计二人对话、小组讨论、表演、唱歌、游戏等活动形式。有些简单的内容,教师可让学生备课,再让他们自己来讲,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学习的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职高一年级英语Unit8 的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关食品、水果及菜肴的图片,并将一段相关的交际对话通过计算机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面对这些形象逼真的图片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交际的欲望油然而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喜欢的食品,很自然地用上了本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顺利实现三维目标的推进剂。
3.3 开展差异型教学:班级中的学生的英语程度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要求就会有所不同。在备课时,教师应预先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点,并针对每单元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比如:greeting(打招呼),难度较低,可以要求低档学生来做;中档学生则完成asking for directions(问路)和telephone calls(打电话);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能自由流利地编造对话和交谈。同样,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时,有意把简单的留给英语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把难的留给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并毫不吝啬地用各种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表扬。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回答出问题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对英语课产生兴趣,进而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总之,幼师英语教学必须从幼师生的学习特点及就业方向服务,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到自主学习上来,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从而增强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是职校幼师专业英语教师的义不容辞工作职责。
参考文献
[1] 王小平、夏惠贤等. “结构——功能”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包育彬 .中学英语教学策略与艺术[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浅谈幼师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第7篇
众所周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提问,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 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概括, 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只有把问题设计得得体、巧妙, 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调节学生思维节奏, 从而诱发学生深入思考。
1. 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 比其他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由于幼师专业大专班的学生英语底子薄, 基础不好, 而高中英语教材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 学习起来相对困难一些, 因此, 适当的提问可以使我们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 改变教学策略, 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 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答问时注意力比较集中, 而在听讲时注意力就会有所怠慢。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师专业的学生, 多数都性格活泼, 善于表达。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 充分的引导他们, 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其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课堂提问不仅仅局限于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被动的做出回答。对于学生来讲,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冷静考虑, 合理处置。
二、课堂提问中出现的误区和对策
课堂上的提问并不是多多益善的, 也不是说所有的提问都是有效的, 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1. 问题的设计缺乏计划性
表现为教师在课前并没有精心的钻研教材, 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提问。要么经常信口开河, 为了提问而提问。由于这些随意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 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出来。因此不但不能够激起学生思维, 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 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要么提出的问题过于深奥, 学生无从答起, 课堂上出现冷场, 教师或责备学生, 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提问注重数量, 轻视质量
表现为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 不分主次, 不顾及学生的实际, 整堂课都在不停的提问, 使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而由于提问过于琐碎, 使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老师的问题, 缺乏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时间, 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提问注重记忆性, 轻视创造性
长久以来, 教师进行以记忆为目标的训练过多, 使学生认为, 答案往往是单一的, 使学生养成只重视认知性、记忆性问题、一味机械性的背诵标准答案、以记忆代替思维的习惯。这样不利于其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 提问注重优等生, 轻视中下生
有时, 我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上课时总害怕中下等生答不出、答不准问题, 影响教学进度, 于是上课时喜欢提问那些回答完整的优等生, 避开后进生。这就使后进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 而是消极等待, 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因此, 作为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 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发言,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唤醒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
5. 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
“Verygood!”, “Ok!”, “Youareveryclever!”是英语课堂上经常会用到的评价学生的课堂用语, 而类似的课堂用语如果使用频率过多、过于单一, 就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赞扬变得无所谓, 使学生失去了进步的动力。结果导致老师的赞扬失去了价值。
下面是针对这些误区所提出的若干策略:
首先, 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教育面向的是全体的同学, 课堂提问应该有较大的辐射面。因此, 既要照顾到点又要照顾到面, 以点带面。在培养优等生的同时, 也要花力气去转化差生, 使课堂变成全体参与的课堂, 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其次, 要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课堂提问应该做到难易结合, 难易程度要符合现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较难的问题做到深入浅出, 化难为易, 避免问题设置过难、过深而造成冷场。
再次, 要处理好曲与直的关系, 设计问题切记不能过于单一化, 不能只问“What is it?”、“Yes or no?”, 问题要富有启发性, 从而避免学生感到单调乏味。
最后, 要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在课堂上, 有效的提问并不在于多问, 而在于善问和巧问。教师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 让学生应接不暇, 没有思考的余地, 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 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造成学生疲惫, 效果必然会很差。
三、问题的设计和方式的采用
同样一个问题, 提问的角度不同, 其效果往往就不一样。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设计出有特色、有层次、有梯度, 能引起学生深层思考的问题, 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主题上来, 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设计的问题。
很多内容完全是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获取的, 此类问题采用“直问式”。如在学习新课文HarryPotter (高一下册12单元) 时, 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哈利波特这部电影的人物, 作者以及一些相关背景知识。在讲课文之前, 对一些简单的背景知识进行提问, 如:Who is the writer of Harry Potter?Howmany books did she write?What are they? (哈利波特的作者是谁?她总共写了几本书?书的名字是什么?) 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为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而设计的问题。
通过对文章内容或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知识内容, 达到融会贯通。比如在学习Agardenofpoems (高中英语二册上) , 这单元主要介绍了英文诗歌的一些特点及英国诗人的写作风格。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上, 首先我针对英文诗歌的发展阶段, 做出横向提问。比如:“How manyperiods are there in English poetry?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them?Can you name some famous English poets in each period? (英文诗歌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请列举每个阶段的著名的诗人。) ”与次同时, 也针对英文诗歌和中文诗歌的对比而提出了一些纵向的比较问题。比如说:“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oetry?Whose poetry reminds Chinese readers of Du Fu, Li Bai and Su Dongpo? (英文诗歌和中文诗歌在特点上有什么不同?读哪些英国诗人的作品会使我们联想到杜甫、李白、苏东坡?) ”
3. 为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而设计的问题。
要求学生对部分文章的大意进行概括, 或用自己的话对整篇文章进行复述。如:Would you please generalize the central ideas of each paragraph? (请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4.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悬念而设计的问题。
这样的设问激起悬念, 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 就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 试图解开悬念, 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 包含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高一英语下册Bodylanguage (肢体语言) 这一课时, 在学习课文之前, 可以用图片或亲自演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肢体语言, 让学生来猜出它们所表达的意思。问题可设计为:Do you want to knowwhat all these gestures mean?Now, let′s begin tolearn the text. (你们想知道所有这些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吗?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
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 第8篇
这个自主学习并非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每节课都有自主学习的内容, 并且自主学习不是在一个时间就完成了, 根据本课教学设计自主学习可能有两次三次或者四次, 在一节课内不同的时间段内独自进行。在自主学习之后, 老师要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一一记录下来。让学生清楚自己和其他人之间是否有差距, 这个差距有多大。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是目前较为提倡的教学策略之一, 学生在独立思考, 主动寻求知识的同时, 享受到了知识获得过程的乐趣,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 激活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其自始至终都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结合学生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事创设出各种各样直观性很强的情景, 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趣味盎然,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为整节课的优化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
例如, 我在教授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这课时, 把学校附近的几家饭店的图片收集在我的课间中, 学生们看了很兴奋, 纷纷议论这几家的饭菜怎么样, 价格怎么样, 等等, 一下子激活了课堂气氛,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极高。因此, 我们在新单词呈现, 对话及课文呈现时都尽量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充满生气的英语学习环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利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一种新的教学技术策略。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 它创造一个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相互作用, 充分交流与沟通的课堂。合作性学习是有指导地使用小组的形式, 使学生能在一起学习, 充分发挥自身和相互之间作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我根据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 成绩好并且善于表达的当小组长是1号选手, 组内其他几个分别2号、3号、4号选手。老师布置完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后, 几个人坐在一起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在老师检查学习结果时, 老师根据问题的难易要求1号、2号或者3号来回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好学生的积极带头作用, 也激发了差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够很好地促进小组全体成员的提高。
四、创设情境, 寓英语教学于表演中
幼师专业学生活泼可爱, 他们很乐于参与活动, 乐于表现自己, 他们善于模仿, 争强好胜, 所以在教学中, 应尽量让学生把学习语言当作一种游戏活动, 让他们从动作、表情、语言等形式参与活动, 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我们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教学法, 把对话、表演、游戏、歌曲等充分运用到教学中,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例如, 利用英文歌曲来学习英语, 《Take Me to You Heart》, 这首歌非常流行, 而且旋律和《吻别》一样, 有了汉语歌曲的基础, 学起来很简单。《The End of the World》这首歌旋律舒缓, 歌词优美, 很受学生喜欢。《The Rhythm of the Rain》这首歌节奏比较快, 但它被作为我校放学铃声, 学生每天都能听见。学完这几首歌之后, 学生会有成就感, 同时他们也会觉得, 世上没难事, 只要勤练习。同时增加了同学们的自信, 因为会唱几首英文歌也觉得很自豪!在表演时, 创设情景, 激发他们的开口欲望, 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外国人的声音和表情, 还伴以形象的动作表演, 学生们争着参与。在学生的搞笑表演中, 他们多次运用了“打电话”的日常用语, 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 运用并学会了句型。
五、利用比赛的教学策略来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为主, 老师为辅”。无论课上还是课下, 我都会采用“竞争、比赛”的形式, 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使他们活跃思维。在丰富多彩的比赛中, 学生的大脑始终会处于兴奋状态, 学生的思维非常敏捷, 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在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 都要有竞争机制, 并且要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让学生明白自己赢在哪里输在哪里, 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
浅谈幼师英语听力教学 第9篇
关键词:幼师,英语听力教学
一、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1.语言教学的需要。英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输出的过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获得大量的学习信息,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的理解和整理, 最后口头或者书面正确地表达出来。由此可见,信息的输入对于学习语言(英语)尤其关键,而信息的输入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通过听力体现。
2.幼师专业的要求。随着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需要具有英语交际能力的师资。在这种情况下, 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出具有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幼儿师资的需要越来越强烈。
但现在幼儿师范学校里的英语教学情况并不理想,要达到幼儿园需要的英语师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很多幼师学生入学时的文化素质就不高,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敷衍了事,英语听力能力更是薄弱。
二、幼师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及解决方法
1.词汇量的缺乏。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高低。学生经常出现由于不懂听力材料中的词语,而无法正确理解文章和完成任务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听力教学前,教师有必要提前教授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新单词,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余通过多种途径扩大词汇量,如经常收集一些经典语句、谚语等等。通过日常积累, 使学生的词汇量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2.语音语调的错误运用。语音是英语表达的基础。不少幼师平时发音不标准,因而导致误解英语。如《积极英语听说教程》第2册,第三单元有这样一个句子:I have to be there beforesix, because my son is sick. 其正确意思是我要在6点之前去到那里,因为我儿子病了。但部分学生分辨不清six和sick的读音,错误地把句子理解成“我的儿子六岁了”。类似的单词还有live和leave, quite和quiet等等。地道的英语口语还会经常出现连读的现象,如《积极英语听说教程》第2册第15单元里有一句:I had my appendix out about two years ago. 录音材料里, 其中的appendix out是连读的,部分学生对连读没有概念,她们听成appendi shout, 结果导致无法理解该部分的内容。
英语的语调是指音调的升降,在英语中起着区分语义的作用。在英语中,不同的语音、语调、重音起着不同的作用。即使是同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语调,意思就完全不一样。如: You’re a manager. 用降调,就是肯定句,意思是: 你是一个经理。若使用升调,句子会变成反问句,暗含我不相信你是个经理。
因此,教师应教导学生在听力中,不只是听说话人的内容,也要听说话人的说话方式,要同时注意说话者的语音、重音、句子节奏和语调。教师应要求学生模仿和跟读一些适合他们的录音材料,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流中的连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英语的口语技巧。教师还可以选用英美国家人士的录音材料,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听力能力,分析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如何利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表情感和隐含的内容。
3.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幼师英语教材中每单元的第一大部分,Listening & Speaking模块,主要是以听力和对话模式出现,里面涉及到初次见面、购物、生日聚会、排队候诊等涉及到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的社会生活话题。如《积极英语听说教程》的第二册第14单元里的有一段关于外卖的对话,里面出现了这样两句话,
A: ….Has it got fortune cookies in there too?
B: Yeah, it’s got everything in …
在这里出现的“fortune cookies”, 是指签饼(在美国, 中国餐馆里的折叠形小饼,内藏有预测运气话语的纸条)。这种fortune cookies在国内并没有,不少学生会产生困惑,前文的菜单里根本没有出现过fortune cookies, 点菜时也没有提及,到底是什么回事?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在教师在教授幼师学生英语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 以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进而发展英语听力的语言运用能力。
4.语法基础的薄弱。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系统的语言,他们的语法和逻辑思维方式都不尽相。缺乏对英语语言组织规律和结构行程的掌握,往往也会给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带来不少的困难。如句子:I will leave for Beijingtomorrow. 该句子的正确含义为我将在明天去北京。但不少学生会把leave for (去)和leave (离开) 混淆并错误理解成, 我将在明天离开北京。又如句子:He eats dinner at ten to ten. 其中ten to ten表示时间9点50分。不少学生只按照字面意思去错误理解句子,变成10点了。
因此,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渗透并解析清楚听力材料中的语法问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从句、等语法问题,帮助学生打好良好基础,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进而提高英语听力的水平。
5.听力技巧的欠缺。相当多的幼师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英语只重视英语语法和阅读理解等,很少接触英语听力。因此,她们都缺乏英语听力应有的技能技巧。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做听力训练前,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耳机就听,听到多少算多少。这样往往会造成听力的正确率不高。
英语听力的训练可分成理解性、细节性、记忆性等类型的训练。因此,在进行正常的听力训练前,教师应提前讲解英语听力训练材料的背景知识,使学生熟悉听力材料的情节,为学生提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排除英语听力方面的障碍。指导学生通过题目已提供的题目或者图片信息,预测下文;引导学生分析本次训练的类型,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部分进行内容筛选。只有正确引导学生一边分析一边综合,一边听一边猜,带着问题去听录音材料,才能让学生掌握过硬的听力基本功。
6.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英语听力学习有其特殊性,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把所有能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快速分析,迅速做结论。幼师部分学生常常因为基础不好,在听力训练中觉得困难重重,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指导学生如何调整心态也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教师应该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听力材料进行训练。其次,教师应该采取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经常收听美国之音的特别新闻,BBC或者一些英文频道的广播和电视、音乐作品、电影作品等,让多渠道接受英语听力有关的资讯,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树立学好英语听力的信心。
总之,幼师英语听力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应认清当英语听力教学前面对的主要问题,认真备课、备学生,指导学生平时用心多积累词汇量,多模仿英语的正确发音,不断提高听力技巧及对策,多听多练,持之以恒,相信一定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编写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David Nunan.积极英语听说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 第10篇
广州地区大部分幼儿园师资主要由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和输送。幼师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 学校每年均按照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他们到幼儿园进行实习, 这样就可以在真实的实习场所和环境中很好地观察幼儿和模仿有经验的一线幼儿教师的教学。在近五年的实习指导中, 笔者发现TPR教学法在多种英语教法中运用得最多。故而尝试将TPR教学法和幼师英语教学实践进行融合, 通过分析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的启蒙教育中运用的优点和不足, 提出合理建议, 指导幼师学生更好地运用TPR教学法在幼儿园中实施幼儿英语教学, 保证他们能顺利地将学业和就业进行平稳对接。
二、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评述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肢体反应法是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斯博士 (Dr.James.J.Asher) 于1966年在加州的圣荷西州立大学提出的。Ramiro (2009) 认为该法基于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记忆的频率越高、越强烈, 则相应的联想和回忆就显得越容易。而体现在语言教学方面, 则是通过语言的口头表达或相关的动作表达来进行回忆和联想, 这种动作与语言的相关联动, 证明这种理论指导下的语言教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 这种语言教学法还依据人文主义心理学中“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积极影响语言学习”的观点实施教学, 教师通过简单的口语发出指令, 同时辅以肢体动作做出清晰的示范, 帮助学习者理解指令, 使学习者充分了解语句的意义之后, 再以肢体动作做出正确的响应, 减轻了初学者为了开口而面临的压力, 同时累积了足够的信心。Asher (1993) 认为学习者在接收了来自教师或同伴大量的外语听力信息后, 结合自身同步的肢体动作, 加深对外语学习的印象;而教师则通过自身做出的身体语言将教学中的语义清晰简单地表达出来, 学习者在这种教学辅助下, 可以不需要进行母语翻译便达到理解的程度, 这种教法可以尽量减少学习者对母语的依赖。事实上, 该教法借鉴了母语习得的理论, 认为学习外语应该遵循其中的三个原则:1.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应该重视理解, 通过模仿动作和听说相关的外语内容进行学习;2.遵循实际应用为主的原则, 力求教学内容现实化而非理论化;3.学习外语初期阶段应该由简单的单词和祈使句等简单易学的内容和形式开始, 片面追求教学进度是不科学的。全身肢体反应法从本质上接受了大多数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沉默期”的观点, 因而更强调听力训练。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如果TPR教学法能充分结合幼儿好动和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特点进行外语教学, 并努力降低学习的门槛, 强调幼儿理解为主, 运用得当的情况下, 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TPR教学法在广州地区中英文双语幼儿园的运用现状
在广州地区, 很多幼儿园 (特别是中英文双语幼儿园) 和幼教语言机构, 在幼儿英语教学方面都倾向于运用TPR教学法实施课堂教学, 有条件的幼儿园甚至聘请了外籍教师进行幼儿英语教学。
笔者通过同时对广州市天河区嘉怡英文幼儿园、吉的堡幼儿园和白云区时代幼儿园进行五年的园内教学观察, 以及指导幼师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后, 发现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有其优点和不足。
(一) 优点
1. 教师采用TPR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 可以引起幼儿的注意, 激发幼儿的兴趣, 进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TPR教学法在教学的初级阶段鼓励外语学习者在听取了教师的指令后做出相应的动作即可, 在情感上有效地减缓了学习者的抗拒和畏难情绪 (龚亚夫2000) 。实践证明, 这样有利于幼儿快速减少自身的紧张情绪, 保证了师幼关系和谐, 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学习的乐趣, 如此才有可能进一步去接收来自教师和外界的英语输入。上述三所幼儿园都聘请了专任的外籍教师, 在现场观察他们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外籍教师采用了TPR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 从动作和语言上都没有给幼儿产生很大的压力和阻碍, 相反, 正因这些动作和语言, 拉近了外籍教师和幼儿的心理距离, 跟幼儿的好动活泼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好效果。很多教师反映, 幼儿很喜欢上这类课程, 因为这样的课程本身非常好玩, 课堂气氛活泼。
2. TPR教学法的内容选取和教学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通过创设各类游戏活动辅以反复操练进行英语的教学和学习。
幼儿的学习特点是直观和感性, 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枯燥的语法知识显然不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全身反应法的本质就是避免了理论学习的枯燥, 鼓励外语学习者能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 寓教于乐。而且幼儿阶段的学习重点是实践学习。笔者在吉的堡幼儿园观察时发现, 该园教师们倾向于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大量的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和小组竞赛, 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来刺激幼儿的注意力, 编制的学习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使幼儿不感到陌生和厌倦, 有利于维持幼儿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很明显, 观察发现, 该园大部分幼儿在课堂中能很自然地和教师进行相应的英语交流对话, 同时幼儿之间的交流也能使用英语, 教师和幼儿使用英语的程度和频率相当高。
3. 完整的句子和意义相结合, 有助于幼儿交际能力的提高。
在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中, 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于从最基础的单词和词组开始教学, 这样不利于幼儿的交际使用。从三所被观察幼儿园了解到, 教师们很少单独教授英语单词或字母, 而是基本以成型的和有意义的短句为主。该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固化和强化这类简单而又实用的完整的句子, 使幼儿能够在短时间内多次接触这类句子, 从而达到模仿和学习的目的。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避开枯燥的语法学习和理论学习, 完全符合幼儿自身的心理特点对语言学习的要求。
4. 该法有助于均衡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
在典型的TPR教学法的课堂上, 教师和幼儿动静结合, 唱跳说动, 保证了幼儿思维和肢体的同步活动。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 其中左脑主要负责个体的逻辑思维, 如理解、记忆语言、逻辑分析、五感 (视、听、嗅、触、味觉) 等, 这种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 在语言教学理论上把左脑称作“语言脑”。而右脑主要负责个人的形象思维, 如空间、形象、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 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右脑具有形象化的功能, 有利于创造和想象。右脑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由于有了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替运用和强化, 辅以动作上的提示和深化, TPR教学法才能让幼儿既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语言, 又激发语言的相关运用和创造。
(二) 不足
1. TPR教学法不适合应用于大班教学。
TPR教学法强调动作表达以及采用的教材内容多数体现简单的情绪、动作和实物, 适用于初级阶段的外语学习。在三所被观察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们往往存在着这样的困惑:使用TPR教学法在小班可以好好上的一堂课程, 到了大班阶段就很难实现, 且往往会处在一个瓶颈状态。原因在于, 很多教学内容和语言很难单凭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来表达。
2. 单独使用TPR教学法很难科学地控制教学活动的目标。
该法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游戏, 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的角色扮演、小组分组竞赛等动态教学, 使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幼儿手舞足蹈, 给课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但只要掌控适度, 活动的效果会十分理想。然而, 在很多的观察实例中, 教师自己需要做大量的动作, 弹唱跳教, 往往难以兼顾幼儿的活动, 一堂典型的TPR教学法活动下来, 教师普遍感觉身心疲倦, 而且幼儿能否掌握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很难判断。
四、关于幼师学生在幼儿园进行英语教学实践中运用TPR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那么, 如何在优势与不足之间找到平衡点, 使TPR教学法能够在幼儿阶段的英语启蒙教育中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呢?笔者认为,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课前准备
在课前大胆使用幼儿喜欢的、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 如儿歌和故事等语言表现形式。事实上, 这些方式对于学习英语的语音是非常有益的。“要根据儿童的特点, 考虑教材、教法, 而不能照搬中学的一套” (桂诗春1992) 。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加工教材的能力, 把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和故事等形式进行改编并演绎, 使幼儿从教师有趣的、有意义的语言输出和内容演绎中汲取养分。通过这样长时间、大量的语言输入和浸染, 幼儿的英语听力和理解两方面语言技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巩固。
同时应备好教具, 幼师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 可以设计和制作精美的教具。笔者在嘉怡英文幼儿园指导二年级幼师学生陈艺韵面向大班的幼儿上了一堂The wolf is coming!的故事课, 该实习生自行改编了这则经典故事, 使之适合5岁幼儿阅读和理解, 并绘制了相关故事的图片, 把图片做成可以拓展的教具,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完成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将图片中某些动物抽取出来留空, 让幼儿把教师用英语提问到的动物贴注。实例中实习幼师学生提示幼儿“This picture needs a wolf.”, 幼儿就可以把之前拆卸下来的动物形象中狼的图片挑选出来贴注在原来的绘图上。从课例的效果来看, 幼儿完全理解了这则英语故事。
(二) 课中演绎
在教学过程中, 幼师学生应该适当做出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教师丰富的表情, 得体甚至夸张的体态语会给幼儿营造一种语言气氛, 到位的表情、体态会使幼儿联想到相应的语言情景, 给他们一种形象的刺激, 促进其表达” (张玉梅、兰霞2004) 。笔者在嘉怡英文幼儿园观察到, 受到幼儿喜爱的外籍教师的肢体语言都非常到位, 同时, 他们的表情也非常丰富, 通过阅读这些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就可以理解教师的目的和意图。在某种程度上, 他们更像是演员。幼儿的直观思维需要我们教师给予直观的辅助, 同时, 幼儿也具备了适量的社会通用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 这种形式能够跟幼儿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相结合, 使幼儿感受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幼师学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有舞蹈和语言表演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 这种学科优势完全可以在面向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到位的动作和语言处理技巧, 都可以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动作和语言所蕴含的内容。如笔者指导学生演绎的经典幼儿英文故事The Fox and the Crow运用TPR教学法进行语言学习后, 幼儿可以更好地把幼儿英语的教学覆盖到家庭和课外。幼儿园也藉此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 把幼儿英语的教学延伸到了家园合作, 从而扩大和深化了教学的效果和影响。
结束语
“在一个具体的学校教育环境中, 师范生实现了在教育教学观念、执教能力、自我身份认同等多方面的变化和再建构” (郭新婕、王蔷2009) 。同时, 在TPR教学法与幼师英语教学实践的融合中, 幼师学生应该“重视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行动导向重于书本知识” (马树超2005) , 以行动导向作为出发点, 结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优势, 充分考虑学前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模式, 运用合理的辅助内容和方式, 强化语言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打造一个立体的、丰富的教学模式, 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英语启蒙教育。
摘要:在幼儿英语的启蒙教育过程中, 幼儿园的专职英语教师和众多的幼教机构都青睐TPR教学法, 究其原因, 在于该法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且幼儿的接受程度很高。作者通过在广州地区三所幼儿园进行近五年的教学观察和指导幼师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实践后, 发现了该教学法的一些不足, 为此, 结合幼儿园和任教老师的实际情况, 对于面向幼儿实施TPR教学法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 并反馈到幼儿英语活动指导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 以期通过融合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英语,启蒙教育,TPR教学法,幼师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桂诗春.1992.外语要从小学起质疑[J].外语教学与研究, (4) .
郭新婕, 王蔷.2009.教育实习与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3) :28-33.
龚亚夫.2000.TPR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马树超.2005.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 (8B) :7-10.
张玉梅, 兰霞.2004.论幼儿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特殊知识与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8) :54-57.
Garcia, Ramiro.2009.Instructor’s Notebook:How toApply TPR For BEST Results (4th edition) [M].LosGatos, CA:Sky Oaks Productions, Inc.
James, J.Asher.1993.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Actions (4th edition) [M].Los Gatos, CA:SkyOaks Productions, Inc.
Maria Montessori.1967.The Absorbent Mind[M].No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Piaget, J.1926/1955.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the Child[M].London:Rutledge and Kean Paul.
浅谈幼师英语教学 第11篇
幼师学生不同于普通中学生,她们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她们思想活跃,个性活泼,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她們乐于跟老师亲近,跟老师做朋友。但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幼师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强,做事容易三分钟热度。她们多数在初中阶段英语成绩不太好,对英语学习没有太大兴趣,自信心不足。如何充分利用幼师学生的优点,克服缺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提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学生乐于学习
幼师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欢刻板。教学是师生双方情感思想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就好。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愉快教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愉快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做法,注重情感的发挥与内心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身心都得到满足和快乐。作为教师,要有一颗不变的“童心”、永恒的“爱心”,真诚地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微笑地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学习,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不羞于犯错、敢于表现、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喜欢学、愿意学好,相信自己能学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创设语言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
学习一种语言要有语言环境。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在汉语的氛围中进行的。没有语言环境,教师就应该创设环境。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实际上就是复制生活,给学生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流。
1.运用游戏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让人身心愉悦。英语课堂中创设游戏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乐学、乐练的目的。英语课堂游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例如,词汇游戏(crossword),训练学生单词记忆能力。背靠背传单词(句子或语言片段),训练学生听力和发音。句型游戏,听命令做动作,训练学生句型掌握能力。语言表达游戏,根据特征描述人物、动物、物品等。课堂中创设一些游戏情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2.运用英文歌曲,调节学习情绪
音乐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歌词是语言和文化的结晶。音韵优美、节奏明快的英语歌曲,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课堂教学第一步warming-up,可以通过歌曲,引入本课主题。一堂课中,开始的气氛可以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将英语歌曲放在教学的开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幼师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她们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英语儿歌,配以简单有趣的肢体动作。比如,歌曲,厂you tire happy,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学生思维进入兴奋状态,就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3.借助影视作品,提高学生感知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电影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直观地感受语言。优秀的英文电影,学生不但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还可以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素养。当然,并非所有的影片都适合幼师的学生。幼师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如果学生听不懂影片的语言,理解不了影片的內容,会对英语没有兴趣和信心。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会选择一些迪士尼的影片。比如,迪士尼的动画片《白雪公主》《灰姑娘》等。这类影片贴近幼师专业的特点,内容健康,思想性、教育性强,语言标准、清楚简单,非常适合幼师的学生。同时,可以学习电影中的歌曲,也可以选择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表演,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模仿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实践『生强。创设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首先要以幼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精心设计教材内容,灵活利用教学方法,设置适合于幼师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友善、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相契合。学生置身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能感受语言的美好,也能享受学习语言的快乐。
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 第12篇
近年来,幼儿英语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很多幼儿园纷纷打出国际双语幼儿园的广告,各家早教机构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纷纷推出浸泡式全英文教学。然而在现如今的大学体系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专业来培养少儿英语教师,相关的两个专业只有英语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相比较而言,学前教育的学生具备幼儿教育相关理论和专业技能,适宜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加大英语课程比重,来专门培养幼儿英语教师。
二、学前英语教育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学前英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的正式的、专门性的英语语言的教育教学活动。“启蒙性”是学前英语教育的定位。启蒙性的含义是学前英语教育对幼儿进行英语方面的早期启蒙,培养他们对英语语音、语感的敏感性,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一些常见的、和生活相关的英语词汇和最简单的问候语等;幼儿初步了解英语国家人士如何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情,从感性上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不同;为日后学习英语作一个良好的铺垫,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2岁到12岁之间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关键期以后,人类习得语言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被称为语言学习的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三、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
(一)亲和动机强
亲和动机是指学习者处在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能够适应这个语言环境,尽快成为该语言群体的一员而主动学习和掌握语言。3~6岁的幼儿求知欲强,好奇心盛,活泼好动,乐于探索,并且往往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游戏或一种得到成人关注和赞扬的方式。处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幼儿会主动地玩这种“新的语言游戏”,努力掌握游戏中的“游戏规则”,并积极参与游戏,大胆尝试、接受和运用新语言,也会将此当作参与游戏活动以及获得爱、安全感和奖赏的一种方式。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学前儿童开展适当的英语教育,不但易于为儿童所接受,而且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通过动作、表情和直观形象进行直觉学习
学前儿童主要依靠对周围人的动作和周围事物的颜色、形状等具体形象的直接感知和由具体形象产生的联想来进行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使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具体的情景和实物以及表征实物的图片、玩偶等来理解、接受和使用语言。因此,教师要选择儿童生活经验范围内的学习内容,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具,如图片、挂图、模型、头饰、玩偶、动画片或实物等。
(三)多感官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应为学前儿童设计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活动,如说唱、游戏、表演、制作、绘画、比赛等。这些多感官活动,可以多角度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因为它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有趣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前英语教学中,将语言学习和肢体活动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儿童理解内容,还能提高儿童回忆起所学内容的可能性。
(四)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
无意注意指的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由一定目的引起的,并由这个目的来维持。3~6岁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教师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应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发展有意注意,正确把握这两种注意的特点,并善于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儿童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五)语言学习存在沉默期
如同习得母语时一样,儿童在英语学习中也会经历一段“沉默期”,同样遵循先听后说的规律。因此在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多听录音、多看教学动画片,以及多听、多看教师的示范。在“沉默期”,多给儿童英语输入,在他们不愿开口说英语时不要急于求成,而要耐心做好英语输入和英语表达的示范,鼓励儿童多听、多看、反复练习,帮助他们逐渐开口说英语。
(六)需要成人的鼓励和帮助
儿童掌握英语的过程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英语学习的支持表现在对儿童寄予良好和恰当的期望,发自内心地给予儿童肯定、赞扬和鼓励,这样做会激起他们对教师和家长更真诚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教师和家长对儿童在英语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和良好表现及时表扬和鼓励,这对儿童来说是一个正向的引导,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四、《幼师英语》课程改革
(一)情景化项目教学
幼儿园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通常都把同类单词放在一个时间段来教学,经过研究幼儿园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将幼儿英语教学内容分为12个主题,分别是家庭成员和问候语,身体部位,颜色和形状,动物,食物、蔬菜和水果,数字和时间,天气与季节,运动与乐器,服装和饰品,常用交通工具,职业,国家。这12个主题的内容都是选取自幼儿生活经验范围内的,简单易懂,易于实施教学。每个主题的学习都分为三个步骤:(1)熟悉相应主题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因为幼儿英语都是选取自幼儿生活经验范围内的,幼儿易于感知的词汇和句型。在学习过程中,首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感知幼儿的世界,熟悉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为今后进行幼儿英语教学奠定一定基础。(2)在明确了相关主题学习内容之后,学习相应的儿歌、游戏、故事及教学方法。对于专科的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少理论多技能,通过每个主题学习相应的英语儿歌、游戏、故事和教学方法,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首首儿歌,一个个游戏,学着讲故事,这些切实可用的技能让学生更有自信。在此基础上,学生方能自己设计游戏,编歌谣,从而设计英语课堂。(3)掌握了主题教学内容和相应教学方法之后,开始进行课堂模拟。一些学生扮演幼儿老师,一些学生扮演幼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刚开始可能是演练一个游戏,讲一个小故事,逐渐加大难度到最后能够设计一节英语课堂。幼儿英语课堂一般都是动静结合,环节众多,老师需要能唱、善跳、善表演,需要多种技能来支撑,所以前期的儿歌、游戏、教学方法的积累非常重要。通过情景化项目教学,幼儿英语听说、幼儿英语儿歌活动、幼儿英语故事活动、幼儿英语游戏互动、英语绘本剧表演等多角度组织课堂,使学生学会学习幼儿英语、学会教授幼儿园幼儿英语、学会利用幼儿英语组织各种幼儿活动。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案例研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老师,在将来的课堂中要能设计和实施课堂,所以在课堂上应当不仅限于对他们灌输知识,而是要启发他们去思考。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适宜分配一些任务给学生来探讨,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分享各自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更主动,更深刻。比如在学习英语字母的时候让他们根据字母形象编相应的歌谣,在学习动物类、颜色类等词汇时让他们设计游戏和相应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参与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兴趣,强化了技能。
2.课堂模拟。在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技能有了一定掌握之后,便可以进行课堂模拟,部分学生扮演幼儿老师,部分学生扮演幼儿。模拟的内容刚开始可能是做一个游戏,讲一个小故事,慢慢就可以深入到其他教学环节,最后到独立设计一节幼儿英语课堂。
3.翻转课堂。一部分课程通过翻转课堂完成教学,比如说英语儿歌的学习,可以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教学。网络平台上的幼儿英语儿歌教学视频,生动活泼,欢乐有趣,让人情不自禁地歌唱,让英语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
(三)理论与实践交替融合
1.理论。在每个主题的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或者案例研讨的方式来学习幼儿英语教育的相应理论、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方法。在有一定理论基础之后,方能进行之后的教学环节。
2.课堂模拟。课堂中打破了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利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探究式教法理论讲解,围绕多岗位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模拟活动。把幼儿园活动搬进课堂,学生充当小朋友和幼儿教师的角色,为学生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的训练平台,在课堂上锻炼学生实践授课能力。
3.校内实训室。学校建有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奥尔夫教学实训室、感觉统合实训室。学生在掌握了相应教学内容和进行了课堂模拟之后,可以进入实训室,使用相应的教具,在实训室中感受幼儿园的氛围,身临其境,会大大促进英语教学。
4.校外实训基地。学前教育专业与当地40余家幼儿园建立了深层的教学实训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幼儿英语的观摩和教学。在课堂模拟和校内实训室进行实训之后,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英语教学观摩及亲身授课、讲评课程,实现学生幼儿英语的教授。
五、结论
通过情景化项目教学,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更明确,掌握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可行的技能,锻炼了思维能力。通过课堂模拟,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反反复复的实训实践,巩固了学习内容,固化了教学技能,增强了教学能力,为今后的求职又增加了一项砝码,为自己增添了更多自信,收获更圆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高敏.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幼师英语的教学方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