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技巧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技巧(精选12篇)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技巧 第1篇
广东白云学院第一届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电影在培养外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外语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让同学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便显得很重要。作为电影和英语学习的重要桥梁,配音大赛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异乡风情而且可以真正融入到西方文化中。希望借此活动调动同学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以及加深对电影背景---西方文化的理解。
二. 主题和口号
Who is the original?
寻找最原声
三. 参赛对象
广东白云学院全体学生
四.主办单位
外国语学院
五.参赛形式
以小组形式参赛,小组人数在二至六人
六、活动环节
海选——初赛——决赛,其中海选以选手自行录制配音,并上交相关录音视频,由评委进行筛选。初赛和决赛以现场形式进行。
七、时间和地点
报 名:11月28日—11月30日
海 选:12月5 日 前(即5日前上交作品,再由老师进行筛选)初 赛:待 定
决 赛:待 定
八、具体流程
每个团队在网上自行下载英语电影视频片段(包括动漫),进行电影英语对白配音。视频的时间为3-8分钟。配音对白内容健康向上,需对电影人物口型。参赛人员需填写第一届英文电影配音大赛团队报名表以及附表一,参赛团队人员可跨班跨专业参与比赛。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活动方案、报名表及附表一发放至各班报名,由团支书负责收齐(12月3日前),进入初赛者可获得一个创新学分。
九、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技巧 第2篇
为了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广大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对外国原声电影的鉴赏能力,我系特决定举办第一届“英文原声电影对白配音大赛”。
一、活动宗旨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展现我校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健康高雅的文化素养。
二、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商贸系学生会
三、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4月28日
2、活动地点:教B101
比赛方式:每个班选2~3名(组)选手,每个选手(组合)按顺序为选定电影对白配音,限配一部影片对白,5分钟之内,采取原声回放加现场配音的方式进行,要求选手脱稿。现场评分并根据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现场颁奖。评分方式:总分10分。由英语老师及各系活动负责人担任评委。现场亮分宣布名次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1个 二等奖2个 三等奖3个 优秀奖4个
六、活动要求
1、参加比赛的选手必须自行准备电影视频电子版,标明所选片段的起止时间,并提供所用片段的文字稿(电子版),存储在可移动硬盘上,将作品交至教A301.2、所选影片必须为英文原版影片,所选片段不超过5分钟。
3、比赛服装及道具由选手自行准备,若需较大布景在报名表上注明,提前申请。
4、学生会自行组织亲友团.5、请学生会重视此次活动,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并切实组织好此次活动的参赛工作。
附:评分细则 评分细则(满分10分,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1、发音清晰准确,语言流畅,风格音韵较好。(3分)
2、熟悉台词及语调,富有感染力,符合人物性格需要。(2分)
3、节奏适当,配音时长与影片吻合。(2分)
4、动作表情丰富,能与影片的情节基本相符。(2分)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技巧 第3篇
1. Literal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the 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 literal translation is“of translations, transcriptions, etc., representing or following the letter or exact words, not free.”Literal transla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film titles translation.Here we take some film titles for example:
Original Sin《原罪》, 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 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 The Lord of Rings《指环王》, The Graduate《毕业生》,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The English Patient《英国病人》.
From these film titles we can see that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literal translation is that it keeps the linguistic styles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titles, making the translated Chinese titles to be similar with the English ones to the most extent.Besides, literal translation makes the target language film titles equivalent to the original ones both in their styles and in language habits.
2. Free Translation
Except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a major means used in translating English film titles.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cluding geographic difference, history difference, religion difference, etc.) between the languag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ome film titles can not be simply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literally.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free translation is necessary.
According to the 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 free translation is“departing more or less from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not literal or exact”.
The film Ghost was shot in 1990.It’s a beautiful love story between a human-being and a ghost.According to the plot of the film, we can translate it into《人鬼情未了》.If we literally translate it into《鬼》, it will mislead the audience that it is a horror movie.
Other film titles like Oliver Twist《雾都孤儿》, The Rock《勇闯夺命岛》, Eraser《毁灭者》, Courage under Fire《生死豪情》, The Mask《变相怪杰》, It’s a Wonderful Life《风云人物》, The Gun《壮志凌云》, Stuart Little《精灵鼠小弟》, The Bone Collector《神秘拼图》, Waterloo Bridge《魂断廊桥》, etc., all adopt the means of free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to the most extent depends on the translator’s ability to select words and to modify the film titles without losing their meaning.It is also a main method used in translating English film titles.
3.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can be used in the situation when applying literal or free translation does not achieve a best film title.
Here are some translated film titles used the mea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such as Scream《夺命狂呼》The Fugitive《亡命天涯》, Dr.Dolittle《怪医杜立特》, Seven《七宗罪》, The One《救世主》, A Knight’s Tale《骑士风云录》, Cats&Dogs《猫狗大战》, Chocolate《浓情巧克力》, Tomorrow Never Dies《明日帝国》, Rush Hour《尖峰时刻》, etc.
This means is probably applied to most of English film titles translation.The translator maximizes his imagination based on the literal meaning of original film titles and the plot of films,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original and target language.
4. Conclusion
Film title is the first impression on the audience.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film titles concisely remains a top priority to a translator Thre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English film titles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should be adopted flexibl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Meanwhile the translator should maximize one’s imagination to make more creative translation.
摘要:随着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 电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文电影名称是否得到妥善的翻译, 将会影响电影的宣传。本文将探讨三种主要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电影名称,翻译
参考文献
探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技巧 第4篇
一、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原则
(一)传递原片信息
我国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在翻译理论中最有影响,而美国的著名翻译理论专家尤金·奈达也曾提出传递原片信息原则。英文片名的翻译既要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影片内容的统一,又要在文字的凝练上下功夫,力求体现电影的内涵,实现所谓的信息价值的等值。离题或曲解的翻译只会使观众迷惑误解,甚至产生错误的心理预期。比如曾获1976年第48届奥斯卡五项大奖的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如果直译成“飞越杜鹃窝”会使中国观众产生误解,the Cuckoos Nest引申意为“疯人院”,因此译为“飞越疯人院”比较妥当。不过直译中也不乏一些贴切精彩之作,如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Roman Holidays罗马假日、The Mummy Returns木乃伊归来等。
(二)符合大众审美标准
各国在文化、宗教、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影响下,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大不相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也是高度的艺术再现的过程,因此电影名翻译要再现原名的艺术美。根据美国漫画改编的电影如Bat Man、Iron Man、Spider Man、Green Hornet、Green Lantern,这类电影无疑反映了美国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为了更好地突出其文化意蕴,在翻译成中文时在后面加个“侠”字,分别译为“蝙蝠侠”“钢铁侠”“蜘蛛侠”“青蜂侠”,更能迎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标准和眼球,也成就了它们变为最为卖座的电影。
(三)体现文化价值
电影作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体现了民族文化。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好的翻译可以体现影片的文化价值,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与理解。由于东西方文化与思维形态的差异,要将电影片名中体现的外国文化转化为中国观众熟悉的文化,必须遵循文化信仰原则。若不考虑这些因素,很容易造成中国观众的误解。比如美国影片Seven,讲述一位自认为是上帝疯狂的凶手,对触犯天主教七大死罪的人“惩戒”的犯罪故事。Seven在天主教中是个神秘的数字,这在影片中也处处得到了体现。若只单纯得翻译为“七”,中国观众绝对不会想到同样的文化联想和认同,反而有点不能理解其真正意蕴,在国内公映时译为“七宗罪”,点明了故事主线和宗教寓意,这样的片名翻译堪称文化价值体现的经典范例。
(四)体现商业价值
高商业利润是电影追求的目标之一,片名的翻译当然也会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好的电影译名起到宣传影片的作用,进而提高影片的票房。比如第一部3D卡通片Toy Story(玩具总动员)大获成功,接下来类似的影片都被冠以总动员的名字,如Finding Nemo(海底总动员),Cars(赛车总动员)等,是为了让观众产生有很好的心里预期,从而达到提高票房收入的目的。
(五)翻译通俗易懂
毋庸讳言,影片翻译时要通俗易懂,符合观众审美取向,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如Harry Potter哈利·波特,Home Alone小鬼当家,Love at First Sight一见钟情,都是观众能够理解接受的。
二、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英文电影名翻译中最常见的方法,多用于处理电影片名是词组或短句的情况,比如: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A Walk in the Clouds云中漫步,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Evil under the Sun阳光下的罪恶,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A Million Pounds Note百万英镑,Tales of Two Cities双城记。这些通过直译过来的影片名,在中英文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中,没有出现信息的丢失,使观众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接受原版电影所要传递的重要信息。直译的片名既保持了原文的内容,又保持了原文的形式,继承了原片名简洁明了、信息量大、易于引起观众好奇心等特点。直译是通过语言形式上的对等来达到功能对等,其优点是排除诸多客观因素的干扰,最大程度上保持原作的风格。一般来讲,制片商在确定自己电影名称时,首先要顺应电影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迎合观众的口味和期待,而直译可以保证电影片名的个性特点和质量。运用直译方法,需要注重用词简洁准确,语序恰当,语义符合现代汉语行为规范。
(二)音译法
音译法,既按照源发语的发音,直接译成接受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文字语言。电影名音译的方法大都适用于人名或专用名的翻译。西方电影常常以人物为中心铺陈展开,不少电影直接用人物姓名为题。翻译时基本按读音直译,特别是人们熟悉的名字,有时还要考虑中国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酌情处理,比如:Gandhi甘地,Tess苔丝,The Cassandra Crossing卡桑德拉大桥,Romeo and Julia罗密欧与茱丽叶等。当然,译者也需要根据观众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标准来翻译,而不是死板地将所有以人名或专用名命名的电影都要采用音译的方法。例如:获得奥斯卡6项大奖的美国影片Forrest Gump描述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Forrest Gump自强不息,最终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此片在中国上映时片名译为“阿甘正传”,就是很贴切、很成功的例子。
(三)意译法
东西方在文化历史背景、风俗宗教、审美心理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当采用直译或者音译翻译出来的片名无法生动反映电影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也不能引起观众观看此影片的欲望时,我们可以采用意译法。所谓意译,区别于“直译”,就是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比如:被称为最经典的爱情巨著之一的Gone With the Wind以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南方种植园的女儿近20年的故事。小说译名为“飘”,翻拍成电影后译名为“乱世佳人”,在世界各地文化与商业上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和轰动,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电影片名的翻译比小说名字相比,多了文化内涵。“乱世”一词准确地概括了故事所发生的社会背景,而“佳人”一词则形象刻画了主人公——一位靓丽的女性,“乱世佳人”这样的片名成功地激起观众观看的兴致。
(四)“音译+意译”法
当原片名为人名、地名或者专有名词时,通常采用音译法,但有时为了片名突出主题和内容,也可以在音译的基础上结合主题内容进行补充,采用“音译+意译”的方法。比如电影Shreck,如果按音译法译为“史莱克”,则片名过于单薄、令人困惑:这个史莱克是人名还是地名?而按照“音译+意译”翻译为“怪物史莱克”,既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怪物”一词又激起了观众们的好奇心,一举两得。再比如:Philadelphia费城故事,Congo刚果惊魂,Patton巴顿将军,Ghost人鬼情未了,Carrie魔女嘉莉,The Great Ziegfelt歌舞大王齐格飞,都是“音译+意译”的成功范例。音译与意译的结合使电影的精髓得到传承,也使英文电影更好地在中国市场得到发展,并赢得观众的喜爱。
(五)扩译法
扩译法是指翻译电影片名时增加一些词来解释原名,以达到既忠实于原文内容,又顾及目的语的观众习惯。具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加名词
加与影片内容或者主旨相关的名词。这样使观众能从片名就能对影片内容有所推测,对影片的性质有个初步的了解,进而激起其想观看的兴趣。如:Speed生死时速,直译下来就是“速度”,加了“生死”二字,丰富了“时速”的含义,体现了影片的内容,同时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加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如:Miracle冰上奇迹,加了“冰上”,比原名表达的内容更为具体。加对原名的解释和说明。如:Patton巴顿将军,加了职位,不再让观众有了疑惑的机会,反而让观众能臆测到这是一个人物杜撰的影片,是译名更具典型性。
2.加形容词
在原名基础上加形容词是使译名更加生动,具有美感。如:The Terminal幸福终点站,幸福二字赋予了译名美感,符合观众需要,给人美好的想像。
3.加动词与副词
这种方法使原名更具动感,融入了丰富的感情色彩。像Sister Act修女也疯狂,Winter People人间有情等影片,若采用直译的方法,无法达到现有的震撼力。
(六)改译法
改译法是指从内容到形式对电影片名进行彻底地改头换面,这一现象在影片名的翻译中也较为常见。常见有以下四种方法:
1.按情节翻译
按情节翻译,可以突出影片的主旨,烘托出整个影片的氛围,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又迎合了国内观众的口味与期待。如:Fugitive亡命天涯,Bad Boys绝地战警,Uncovered古画之谜。
2.按感情翻译
按感情翻译,强调了影片的情感色彩,让整部电影充满诗意和神秘感,对影片起到了修饰和润色的作用,使其具有美感,符合国内的审美观念。如: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廊桥遗梦。
3.按人物翻译
按人物翻译,不仅能彰显影片人物的个性,同时也可让观众臆测到影片的题材,激起观众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到影片票房收入的效果。如:Oliver Twist雾都孤儿,Eraser毁灭者,Great Expectations孤星血泪。
4.按观点翻译
按观点翻译,体现了影片弘扬的精神,唤起观众内心的共鸣,使其在响应的同时,提升了影片的知名度,也赋予了影片更为深远的内涵。除此之外,还使影片上升了一个档次,使其成为经典之作。如:Mission Impossible碟中谍,The Rock勇闯夺命岛,From Here to Eternety乱世忠魂。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技巧 第5篇
一、活动背景
为提高我院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活跃我院的英语学习氛围,也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英语学院英语系将举办“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本次比赛旨在向校配音大赛优秀人才;本次比赛兼具学术性以及趣味性,为我院学生创造一个展现魅力的舞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也让学生能够对英文电影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二、活动主题
My voice,your enjoyment!
活动时间
初赛:6月3日
决赛:6月10日
三、活动地点
初赛:英语学院英语系学习部
决赛:地球村英国馆
四、活动对象
英语学院英语系全体学生
五、活动内容
(一)初赛
1、活动前:(1)时间的确定;
(2)宣传:海报以及白板通知由宣传部负责;相关细节由各班学委负责通知;
(3)做好参赛选手报名工作;
报名方式:由各班班长统计名单,将各参赛小组组长姓名、班级以及联系方式编辑短信发送至 ***(英教1302 丁思宁)处。
报名截止日期:5月27日(周三)
2、活动中:
各组参赛选手上交一份配音作品,通过学习部成员投票筛选出决赛小组。要求选手发音准确,清晰,内容积极乐观,活泼向上。
3、活动后:
(1)通过海报以及QQ群公布决赛名单。
(二)决赛
1、活动前:
(1)时间以及场地确定;
(2)宣传:海报以及白板通知由宣传部负责
(3)评分表的打印以及奖品、奖状等购买;比赛前一周借到比赛所用到的话筒等物件,并集中人手去布置好场地(至少要提前两个小时);(4)邀请评委以及主持人(一男一女),书写好主持稿;
(5)组织选手在决赛半个小时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并强调活动流程,提醒选手使用PPT或其他软件时要注意是否可以用;
(6)在赛前组织干事开会,合理分配工作并讲清楚比赛的相关规则与活动流程以及活动的注意事项;
(7)与礼仪队协商好活动后的颁奖仪式形式以及注意事项。
2、活动中:
(1)决赛分为三个环节:
① 环节一:参赛队伍依次上台用英文作团队介绍,同时作队伍风采展示,要求突出团队风格。(参赛队伍所用的文件要提前拷到多媒体上)
② 环节二:每支参赛队伍自行选取英文电影片段(做好相应的视频处理),在模仿配音之前需派一名队员讲述所选电影的内容总结,然后选手开始进行模仿配音,配音内容为选手自选的电影片段,时间在5-7分钟内,参赛选手可自选服饰。
③环节三:由学习部准备片长为3分钟的经典影片片段若干段,各队伍派代表抽选其中一段,待播放两遍后,按抽签顺序各队分别进行配音。
(2)比赛结束后,邀请评委对各队伍的表现进行点评,点评后开始宣布各奖项,由院礼仪队与评委颁发奖项。
3、活动后:
(1)评委、选手与工作人员的合影,接着送走评委后再进行场地的清理工作;
(2)决赛后立刻写总结书,反省自己做的不错以及不够好的地方;
(3)新闻稿等后期宣传工作。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
一名
奖状一张和证书
二等奖
两名
奖状一张和证书
三等奖
三名
奖状一张和证书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
英语系学习部
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英语系
6月“英文电影配音大赛”
英文配音大赛策划书 第6篇
一. 活动背景
模仿对语言的学习有着很好的效果,语音语调都是表达的关键。影视配音兼具趣味性、学习性,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日趋重要,开展这次配音比赛,既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给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我、彰显个人魅力的平台,又能带动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 活动目的为热爱英语学习与交流的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发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潜力,推行成功素质教育,促进学风建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多元化人才。
三. 活动时间
2012年5月8日(周二),7:00pm—9:00pm(注:若报名人数较多,可与5月15日举办第二场比赛,比赛形式同第一场)
四. 活动流程
(一)前期宣传
1.张贴海报
2.发放传单
3.人人网、校园网等网上宣传
4.广播台宣传
5.龙月广场现场宣传
(二)报名流程
1.短信报名
2.邮箱报名
3.龙月广场现场报名
(三)比赛流程
参赛个人或团队可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片段进行配音,时间为3-5分钟。
1. 大赛参赛人员、评委(外国语学院老师或辅导员两名、IA社团社长、英语协会会长)准时就座
2. 主持人(由英协各部门中选拔出男女各一名)宣布“配音大赛”正式开始
3. 主持人组织各参赛个人和团队进行抽号
4. 按抽出的号的顺序依次表演(先由主持人宣布一号参赛者进行表演,参赛者进行表演后,评委进行评分,在二号参赛者表演后宣读一号参赛者的成绩,以此类推)注:评分细则详见附录
5. 在表演中间穿插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并赠送礼品给幸运观众
6. 在所有表演结束后,进行观众投票环节,得票最多的组可获得人气奖,得票数最高的5名,可获得10分的加分。
7.(四)参与人员
五. 经费预算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技巧 第7篇
为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外国语学院英语协会于6月2 日在西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会声会影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活动。
首先,本次活动在外国语学院英语协会的精心策划下,先进行了小规模的初赛和复赛,本次决赛的团队颇具实力。其次,本次活动参与者众多,决赛共有15支队伍参赛,规模较大。主要有外国语学院、材料学院、公管学院、机械学院等多个学院同学参加,体现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最后,本次活动邀请了外国语学院外教作为本次活动特邀评委,比赛公平。在比赛过程中各支队伍精心准备了各具特色的英文电影,动漫、童话形式多样,十分精彩。最终由外国语学院王静代表队争得冠军。当然外国语学院季津媛代表队和公管学院蒋强代表队获得第二名。外国语学院姚佳妮代表队与材料学院温凯和周冯代表队获得第三名。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形式新颖,在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创造出新的形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生活,带给学生特色的娱乐方式。各学院同学的积极参与使得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营造全校的英语学习氛围。
英文电影对英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第8篇
关键词:英文电影 英文教学 学生
一、导论
高中英语教学结构和模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习英语,重中之重是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是对语言实践的学习。老师要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畏难厌学情绪是导致学生英语成绩不好,不会运用英语的原因之一。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英语的困难,老师可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改善该问题。解决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英文电影教学来辅助英文教学。英文电影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等,还原学生视听说的真实情境,加强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对英语的记忆能力。让学生在纯正的英语文化的熏陶下学习英语,扩大英语知识面,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英文电影对英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英文电影对英文教学的辅助作用非常之多,比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提高学生英语成绩,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等。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英文电影题材丰富,情节引人入胜,优美的背景音乐。这都是学生的注意力所在。不论是《哈利波特》还是《阿凡达》,学生都能感受到,英语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学习的都是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是密切联系日常生活的实事。老师在用英文电影辅助教学时,跟学生进一步探讨观后感等等,更增添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加强。精彩的电影对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模仿。
(二)提高英语成绩
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最头疼的就是听力,听力得分不高,也成了学生成绩不高的拦路虎。那么,英文电影中流畅地道的对白,是学生练习听力与模仿发音的最佳模范。观看电影的同时,学生会注意到影片中动听的经典歌曲。如果学生兴趣浓厚,学生可能会去下载该片音乐,课后反复播送,甚至传唱。如此一来,学生的英文水平自然就更进一步。从电影对白,电影原声中,既学到了听力,又学到了口语,这两种能力的加强,对于学生学习语法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对电影对白和电影原声的模仿,学生融入到英语的学习中,渐渐形成语感,考试的时候自然不用愁。
(三)了解西方文化
从英文电影中了解与中国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从英语立场出发感受其文化。只有先理解对方的文化,然后才会站在该角色的立场来感受其文化。电影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电影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不同的电影都体现了不同时期文化的细微差异。从影片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国外文化的整体发展趋势,把握文化的差异,真真正正地理解并且自然地运用到英语中。
三、结论
电影以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优美动听的主题音乐能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通过欣赏英文电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乃至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这种英文电影对英文教学的辅助教学法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声,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由被动学习英语转变为主动学习,与电影人物,与同学,与老师互动,学到地地道道的英语。因此,用英文电影安排教学活动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愉快教学”的新模式。英语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合理地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用英文电影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摆脱枯燥单调的学习模式,为语言学习开拓一条生动有趣的学习途径,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鲁子问 康淑敏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1
2.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1
中英文配音大赛策划书 第9篇
1、活动目的:为了丰富新生的大学生活内容,感受多彩的校园文
化氛围,激发和培养同学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为同学们塑造一个积极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
2、活动意义:当前,电影电视以其独特的精神号召力和艺术感染
力的表演形式收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大学生们的喜爱,开展一次喜闻乐见的学习竞赛活动有利于唤发大学生对生活的激情与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深化同学们对文艺作品的理解与认识,青春的张扬需要激情的昂扬,积蓄力量,等待一次生命绚丽的绽放。
3、活动时间:初赛:12月14、15日;决赛:12月21日
活动地点:初赛:五教2-1;决赛:南校活动中心
4、报名方式:分为分散报名和组织报名两种,分散报名由个人或
小组报名参加,可电话报名******;组织报名由学习部组织以班为单位参加,且参赛作品每班不得少于3个。
5、活动流程:①在11月24日中午召开11级班长会议,通知各班
准备比赛报名事宜,并且在12月25日由学习部下发中英文配英大赛通知;②在12月4日进行拉外联赞助,并且在12月5日至12月9日期间做好一切宣传准备;③在12月7日中午在一教210召开音频软件剪切教学课,每班派一到两名同学参加;④12月14、15日两天在五教2-1进行初赛,选出10个进入决
赛的作品;⑤12月21日晚上在南校活动中心举行中英文配音大赛总决赛,邀请学院老师和主席团成员参加,并且要求11级每班参加,届时选出前三名,颁发奖品。
6、作品要求:
1、主题不限,配音内容自选(电影、动漫、电视剧
均可),不过要求内容健康;
2、团队人数不多于5人;
3、每段视频时间保持在5~6分钟;
7、宣传内容:横幅两条(南校美食广场前一条和北校新公寓前一条);海报三张(南校美食广场前公告栏一张、机电楼前公告栏一张、北校新公寓公告栏前一张)。
8、经费预算:宣传费用一共100元、会场布置费用150元、请柬费用50元、水30元、服装 化妆费用一共100元、投影仪设备200元,一共630元。
9、活动对象:机电工程学院11级全体新生。
你就是主角英文配音大赛策划书 第10篇
三、主办单位:武汉音乐学院学工处、团委
承办单位:武汉音乐学院公共基础课部
协办单位:宣传部、后勤公司、Blender英语社团
四、比赛时间:初赛:11月28日14:00具体地点待定
决赛:12月12日14:00 教学楼学术报告厅
五、参赛对象:凡我院注册大
一、大二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六、报名办法:各单位请于11月20日前按《通知》和《大赛策划书》的要求,将报名表(附件)(加盖各单位公章)一份,交公共基础课部办公室(教学楼A栋5楼),吴俊老师收,联系电话:。并将报名表电子档发送至邮箱:喻梦老师,联系电话:。
七、比赛办法
(一)初赛
初赛时间:11月28日14:00
初赛地点:具体地点待定
初赛流程:
1.所有队伍比赛顺序提前抽签决定;
2.参赛队伍根据自备的电影视频材料(要求4分钟之内),初赛不用播放原音,直接播放消音视频,开始配音;
3.评委进行打分,按分数高低,前10名进入决赛。
(二)决赛
决赛时间:12月12日下午14:00
决赛地点:教学楼学术报告厅
决赛形式:脱稿配音加动作模仿,创意性表演
(各组可组织啦啦队、亲友团,亮出本组特色,有创意者可加分)
决赛流程:
1.入围的10支队伍进入比赛,比赛顺序提前抽签决定;
2.首先由主持人上台介绍本次比赛的目的和意义、评委及嘉宾,宣布比赛规则。
3.每支队伍表演前由主持人对队伍成员、配音电影进行简要的介绍。参赛队伍根据自备的电影视频材料(要求4分钟左右),由主持人播放一次原音,然后播放消音视频,开始配音,若有需要,可自配背景音乐;
4.评委进行打分,根据分数高低,依次评出一、二、三等奖。
5.观众互动。在此环节播放几个电影片段由观众猜出电影题目,答对者赠送小礼物。
八、评分细则
语音语调:满分30,评委根据参赛队员的配音节奏,综合语言能力,发音清晰、自然进行评分。
情感表现:满分20,评委根据参赛队员的对剧情把握是否合理,剧中人物性格特点理解是否充分,对白是否富有感情进行评分。肢体语言,进行评分。
清晰流利:满分20分,评委根据参赛队员的语言表达情况,是否清晰流利进行评分。
团队面貌:满分10分,评委根据参赛队伍的团队配合是否默契,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团队整体面貌进行评分。
舞台表现:满分20分,评委根据参赛队伍的舞台表现情况,是否根据剧情发展配有肢体语言,动作表情是否抓住剧情主要特征进行评分。
加分说明:
1.决赛中如若选手脱稿配音,有额外加分,最高可加10分,但最后总分不得超过满分100分。
2.决赛选手如有创意性的动作模仿,经认可可酌情给分,最高可加10分,但其最后总分不得超过满分100分。
3.各组在组织啦啦队、亲友团,亮出本组特色时,有创意者可酌情给分,最高可加10分,最后总分不得超过满分100分。
评分细则
语音语调30
情感表现20
清晰流利20
团队配合10
舞台表现20
加分
总分
分数
九、奖励办法
奖项设置:一等奖1支、二等奖2支、三等奖3支、优秀奖4支、最佳人气奖1支
十、参赛须知
1、初赛时参赛队伍不需上交视频材料,直接携带消音视频参加初赛。
2、决赛时,进入决赛的队伍需在12月5日前将原视频和消音视频发送至邮箱:喻梦老师,联系电话:。
2、各参赛代表队于每场比赛开始前2个小时到达比赛现场,凭学生证到签到处签到,并抽取赛组和比赛顺序。未能准时参加比赛的参赛代表队将视为弃权。
3、赛前务必登记各组参赛选手的联系方式,以便通知之需。
4、参赛队伍队员衣着端庄整洁。
5、《大赛通知》、《大赛策划书》和《报名表》电子档请在公共基础课部网站公告处查阅并下载。
武汉音乐学院团委、学工处
公共基础课部
活动策划英文原声电影模仿秀大赛 第11篇
第一届英文原声电影模仿秀大赛”
活
动
策
划
书
XX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部
XX大学第一届英文原声电影模仿秀大赛
活动策划书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掌握过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才能保证不被时代所淘汰。外语学习的途径是多元的,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更好地展现自己风采的舞台,一个从不同角度更好的接触英语的机会,为同学冲击英语四级考试而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我院学习部主办了本次电影模仿秀大赛,让您在欣赏经典电影的同时,感受英语的语言魅力。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一、比赛章程:
1.活动内容:
1.参赛选手自己选择、准备自己感兴趣的电影资料(参赛影片要能
反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崇高的理想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丰富的精神生活)
2.各班自由组队,每组人数不限,进行配音。电影资料为中英文皆可,但配音必须为英文,表演时间为3-10分钟。
3.评委团成员由外语系教师及相关权威人士组成。
4.决赛中组织一个英语小游戏(word-guessing),让观众参与,从而调动观众积极性。观众答对获得小奖品
2。活动对象:本院大一大二全体学生 3.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4.活动时间:待定
5.活动流程: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二.准备工作:
1.确定比赛时间、地点等事宜,安排工作人员的相应工作。2.邀请评委、主持人。
3.宣传活动的开展,制作海报展板
4.报名表、评分表、签到表、评委姓名牌等的制作。5.现场笔、水等必备用品。
6.决赛前期:决赛人员名单将用展板公布于众,并督促及提醒入围决赛的团队积极准备。
7.初决赛相关材料于X月X日前交到学生会办公室学习部长处。8.布置教室。
三.活动具体安排
1.初赛形式:原稿或脱稿配音+动作模仿或加一定动作表演 2.初赛时间:待定 3.初赛地点:待定
初赛评分标准:
①英语口语标准,语音清晰,抑扬顿挫 ②与原声相似,把握角色情感 ③选手之间配合默契
④表情动作生动、符合电影意境
⑤衣着整洁、台风稳健、举止大方得体、服装道具贴切
⑥初赛前8名晋级决赛,初赛结果将于初赛完后公布)
决赛:
1.决赛形式:脱稿配音+动作模仿+决赛要求:脱稿配音+动作模仿+良好英语表达能力,其他要求如初赛,可创意改变台词。2.决赛时间:待定 3.决赛地点:待定 4.决赛评分标准:
①英语口语标准,语音清晰,抑扬顿挫 ②与原声相似,把握角色情感 ③选手之间配合默契,⑤衣着整洁、台风稳健、举止大方得体
四,总结表彰 :
1.本届英文原声电影模仿秀各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其余(决赛入围者)为三等奖。奖品由我院领导及评委颁发
2.评委点评,选手合相留恋
五、评分表:
初赛:
参赛选手编号:
决赛: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技巧 第12篇
关键词:英文电影;配音教学;多模态;大学英语
1927年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推出的电影《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标志着默片时代的结束,从此电影进入了有声的世界,发展轨迹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无声到有声,对白纳入电影是这一转变的重要特征,它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和写实性,电影成为集光影、语言与一体的艺术形式。声、画是电影艺术的两大支柱,电影的语言具有连贯性、和谐性、准确性、口语化和简洁性的特点,是文字与语境的完美结合。原声英语电影的素材来源于西方国家,所涉及的内容丰富且广泛,通过直观的图像显示、真实生动的语言、动态灵活的字幕等把人们的视觉和听觉调动起来,让人们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1]因此,语言学界对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中,电影营造了多维的语言环境,得到众多语言教学研究的关注。
本文基于多模态理论,分析了电影配音教学的可行性,提出了教学设计框架,并总结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可借鉴之处。
一、英文电影配音教学的理论基础
模态(modality)源于医学术语,即“感官”,包括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感官系统。语言学研究引入“多模态”(multi-mode)这一概念,旨在强调语言学习和输入的多维性,标志着语言教学已经从单纯的“文本时代”发展到“超文本”时代。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由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接受了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functional linguistics)中语言是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的观点,阐释了语言以外的其它符号系统也是意义的源泉,不同的符号模态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2]音乐、图像同语言交织在同一个画面中,突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多模态教学主张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模态,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运用于学习过程,打破学习者单模态交替使用的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提高记忆力,增强所学内容的应用性。
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利于激活学习者各种感官的学习潜质,同时促进各种感官协调配合,实现学习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在语言学习中,语言习得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意义潜势,而在多模态交际时代,学习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要发展语言意义潜势,而且是要发展多种符号系统的意义潜势。[3]然而,多模态教学要求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学习者要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人体的各种感官在该环境下具有互相协调工作的机制需求。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材料选取、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多模态理论指导下电影配音教学的实践
(一)电影配音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多模态教学指教师在多媒体环境下,充分调用多模态获取、传递和接收信息,教师可采用视频、电影剪辑、录音、图画、图表、实物等信息。[4]电影剪辑作为多模态教学材料,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喜爱,效果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其可行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英文原声电影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库。
电影根据不同题材或拍摄技巧形成不同的类型片,其基本类型有故事片(feature films)动画片(cartoons)和纪录片(documentary),而好莱坞电影又进一步分为西部片(Western film)、战争片(war film)、恐怖片(horror film)、喜剧片(comedy film)、音乐片(musical films)、犯罪片(crime films)等其它类型。此外,电影主题范围广泛,社会、家庭、伦理、政治、科学、教育等,各种类型和题材都有不同年代的影片。所以,这些丰富的素材库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具有语言环境的教学素材。
2.电影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青睐。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而且高于生活,现代性与经典性兼具。许多电影经过时间的沉淀更能重述历史、感动情怀。虽然,当今的娱乐形式繁多,电影依然拥有众多喜爱者,大学生中更是不乏电影爱好者。电影配音教学寓教于乐,在感受文化的同时,听、说、译全方位训练,有利于强化大学生英语应用性。
3.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的变革,为电影配音教学提供了技术和设备支撑。
实施电影配音教学需要技术和设备的支撑。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手机、iPad为标志的移动终端使英语配音教学得以实施。无线网络使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配音练习,同时这种学习形式符合“超文本”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二)电影配音教学设计和实施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结合大学生语言学习的现状和需求,电影配音教学与通用英语读写课程相结合,主要分为两种模式。模式一突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根据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教师选择相似主题的影片,截取适当的片段,设计多模态练习。练习的设计突出循序渐进、全方位训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首先是听写练习,训练听力、单词拼写的能力;其次是跟读练习,纠正学生发音、语流语调,提高语速和发音准确性,为配音打下基础;最后一步为配音练习,突出加强学生的视、听、说综合应用能力。在配音环节,分角色练习强化学生互相配合,共同诠释影片的主题和人物性格;口译式配音就是学生观看汉语字幕,进行英语配音。以上练习具有阶梯型的特点,口译式配音式对全过程的总结和检验。
第二种教学模式。经过以教师为主导的训练后,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扩大影片选择范围、防止教师个人喜好主导教学内容的关键,提高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评价设计、控制进程、监督实施过程和质量。学生分为小组,主要进行三种活动:一是小组选择自己的配音材料,课下练习,课上配音;二是小组间交换配音材料,进过限时准备进行配音;三是选取配音材料,设计练习形式,进行组组间选材竞赛。模式二训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完成时间控制能力、选片与剪辑等素材处理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二)教学实施
配音教学课程的基本信息:
教学对象:大一、大二学生;
教学学时:24(12周,每周二学时);
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学生课下学习,课上展示)。
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阶段,教学实施策略的选择既要符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又要考虑在特定教学环境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教学单位,以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突破口。首先选择的是听记和跟读的机械性训练方式,这一过程中所选取的影片语言相对简单,以动画片为主。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对英文原声电影的语音、语调和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产生了配音的欲望。这时,引入节奏相对较慢、对白较多的影片配音。在分角色配音中,采用了带英文字幕和不带英文字幕两种练习方式,训练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任何一名成员的失误都会破坏整体效果,因此学生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经过分角色配音,用同一段影片剪辑,改成汉语字幕版,重新配音,也就是口译式配音。经过多模态训练,学生的听、说、写、译都有了明显提高,与其它教学模式明显的不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发浓烈。
影片选择是配音教学的重要环节,所选影片应具有以下特点:(1)与大学英语其它课程主题一致,具有对所学文章的思想和理解进一步补充和扩展的作用;(2)能够实现配音教学的目的,符合当期能力培养的要求;(3)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艺术取向,能够引起共鸣;(4)剪辑片段中对白的难度和数量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5)影片的思想具有激励作用,文化和背景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结合这些特征,已经选择并运用于教学中的影片以教学阶段划分为三个部分:基础阶段;提高阶段;稳定上升阶段。
基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适应原声英文电影的语音、语流语调,调动学生对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化的兴趣。这一阶段耗时长,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影片以动画片为主。主要设置的练习有听记练习、跟读练习、配音练习,除此之外,在以上练习基础上,学生写一篇挖掘动画片主题的文章。本阶段所选的影片有:Shrek 1、2(《怪物史莱克1/2》)、Finding Nemo(《海底总动员》)、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Ice Age(《冰河世纪》)、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Mulan(《花木兰》)。
提高阶段重点是通过选择不同风格的影片,提升学生配音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愿望。这一阶段所选的影片,对白较多,语言更加复杂,思想内涵也逐渐加深。主要设置的练习设包括:英文字幕配音、电影主题思想写作。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配音影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所选的影片有: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The Truman Show(《楚门的世界》)、The Terminal(《幸福终点站》)、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当幸福来敲门》)。
稳定上升阶段是课程的最后时期,目的是检验学生多模态教学成果,因此所选影片以对白为主,反映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深刻。设置的练习形式有:显示英文字幕配音、显示中文字幕配音、电影主题思想写作。所选影片包括:12 Angry Men(《十二怒汉》)、Good Night,and Good Luck(《晚安,好运》)。
三、讨论与启示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无论是学术还是日常应用都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学习中英语环境的营造始终是无法突破的难题,聘请外籍教师是许多高校的通行做法,但是所解决的只是教师本身的文化身份和地道语言,却无法创造视觉、听觉的整体氛围。如何能在中国学习英语却有身临其境的效果?丰富的英文原声电影资源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电影配音教学重点实现四大目标:
(1)激发内部动机。动机是驱使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因和力量,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表现为外界施与的压力,而内部动机体现出自身的内在需求,外部动机作用于内部动机,实现长期激励。激发内部动机是英文电影配音教学的根本,以教师设计的语言活动激励学生的对语言环境、异国文化和实现自我的内在需求。
(2)增加语言习得的可持续性。英文电影配音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置身于整个语境之中,有利于培养兴趣,综合调动各方面能力。无论是学习效果还是课程后学习,英文电影配音教学对未来语言习得都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3)传输学习策略。英文电影配音教学借教学模式传输学习策略,教师设计教学开始,之后由学生自主选取选择教学材料,实践学习策略。因此,配音教学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4)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在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人之间进行的交际。传统的观点认为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忽略了文化背景、社会规则、人文素养在跨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缺失是语言习得能力不足的表现,是非蓄意的行为;而对交际另一方文化和规则了解不够往往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上的失误所造成的后果要比语言错误严重的多。英文电影配音教学是在英语文化的大背景中学习和操练语言,因此,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步。
然而,配音教学也面临着现实的困难,目前大学英语学时少,教学效果的固化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教师本身的跨文化素养会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效果,因此这一教学模式的广泛铺开还需要打破传统观念,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规则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四、结论
挖掘原声电影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是跨文化交际和营造语言环境的大胆尝试,人类的艺术成果服务于语言教学是对艺术的尊重和传承。英文电影配音教学应用多模态教学和翻转课堂理念,教师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课后习得,课上展示,以多模态形式呈现同一教学内容。配音教学的突出特点是:赋语言于文化之中;实现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若雷.原声英语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电影文学.2010(18).
[2]史军华.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架构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2(05).
[3]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02).
[4]戴志敏,郭露.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中案例教学效果解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技巧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