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音形结合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音形结合范文(精选4篇)

音形结合 第1篇

一、让小学生了解到正确的英语发音

在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中, 教师首先会让学生了解哪种英语发音方式是正确的、哪种英语发音方式是错误的, 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两个教学弊端。第一个弊端, 对于小学生来说, 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抽象, 很多小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英语要这样发音?不能那样发音? 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个问题, 就不愿意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第二个弊端, 当学生觉得自己经常读错英语时, 内心会产生学习挫折感, 从而不愿意再主动的学习英语知识。为了突破这种教学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英语发声的美, 让学生愿意主动地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

以一名英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音知识为案例, 这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没有直接地教授学生英语语音发音的知识, 他只是引导学生唱英语儿歌《十个印弟安小男孩》。这一首歌的歌词比较简单, 歌词韵律性很强。学生在唱这首歌:“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fingers……”时, 会感觉到英语发音的优美, 学生能从“little”这一词中感受到英语元音发音的力量;从“three”一词中感受辅音发音的变化, 在反复念“fingers”一词时感受到英语的韵律。当教师和学生一起拍着手唱英语儿歌时, 学生会感受到英语语音的艺术性。当学生愿意主动地学唱英语儿歌时, 便能吸收英语语音知识, 培养英语语音发音的语感。

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语音教学时, 可以应用引导学生唱儿歌、 说英语绕口令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音的艺术, 愿意从艺术的角度学习英语语音发音, 形成英语语音语感。

二、引导学生从图形来感受英语发音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育成熟, 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应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 以形象思维引导学生理解英语语音, 让学生了解英语语音发音的特点。

依然以一名英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音知识为案例, 这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给学生看一组词汇“:s, six, seven, sofe”, 刚开始很多小学生不理解这一组词汇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一名教师引导学生一边发音一边看这一组词汇。学生在念词汇的时候, 发现 “[i: ]”字的发音就像这个字母的形象一样, 需要把舌压成一条直线, 才能念出这个字母。而“[e]”字的发音也与它的形象一半, 要舌和唇半张, 才能准确地发出这个音。“sofe”一词中的“[O: ]”则不同, 它的字母表示为“o”, 音标则是“[O: ]”, 它展现的形象是开口音, 必须舌与唇张大, 才能读出它的发音。学生结合着形象, 便能理解以上英语音标的意义, 以后再遇到英语音标时, 学生便会结合词汇及音标图形展现出来的图形符号来思考它的发音方法, 读出正确的语音。

在数学教学中, 有一种思维方式为数形思维, 实际上英语教师可转化数形思维为音形思维, 即让学生对着图形理解发音,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发挥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 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英语语音发音的要点。

三、引导学生以游戏来强化英语发音

小学生如果要熟练地掌握英语发音, 就需要每天朗读英语, 开展英语语音语感训练。可是很多学生觉得朗读英语课文是枯燥的事, 要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愿意自觉地开展英语朗读训练呢?英语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这一教学问题。

依然以一名英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音知识为案例, 有一名英语教师为学生推荐了一款教学软件, 当学生把教学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中, 并且打开软件的时候, 学生会看到一则故事。即学生要扮演一名勇士, 勇士的任务是救出被关在地牢里的公主。那么勇士要如何才能救到公主呢?学生要在游戏中与他人交流。比如对方说 “What’s you name?”, 勇士要报出自己的名字才能继续交谈。学生可以选择关闭字幕直接和游戏中的角色交谈, 当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交谈时, 学生可以打开字幕, 结合英语字幕来念英语句子, 如果学生看着字幕还不能念出句子, 可以选择播放示范例句。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 只有正确地念出句子, 并且念出的句子发音标准, 才能被软件识别, 然后进入下一个游戏环节。学生在玩游戏时, 每完成一个章节的训练, 软件都会给学生记分,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判定学生展开哪一条故事线。这种闯关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为了完成全部的游戏故事, 愿意反复地练习英语发音。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富有创意的教学软件, 这些教学软件具有很强的游戏性, 它们能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反复地练习英语语音, 教师可应用这种软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语音知识, 强化学生英语发音水平。

本次研究说明了应用音形巧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英语语音教学的实施方法, 从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到, 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可实践性, 能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的效果。

摘要:小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语音知识, 就能用正确的方式发音, 读出标准的英语语音。应用音形巧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英语语音教学能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让小学生了解到正确的英语发音, 引导学生从图形来感受英语发音, 引导学生以游戏来强化英语发音。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胡玉艳.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 (02)

[2]杜荔荔.浅谈如何利用绘本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J].教育观察 (中下旬刊) .2015 (02)

[3]王伟伟.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原则分析[J].华章.2014 (22)

[4]刘谊君.解析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及思考[J].黑河教育.2013 (11)

[5]张素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及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 (04)

[6]张素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及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2009 (04)

音形义教学法 第2篇

音、形、义识字教学方法

音、形、义识字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鉴于此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和点化,使学生会学,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每一步所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都让学生一清二楚,从而使学生能悟出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自由选字汇报,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习更富个性色彩。其次,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再次,引导学生要学,指导学生会学,才是好教法。训练学生主动运用学习方法去自学生字,才能有效得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学能力。

音形统一拼读一体 第3篇

一、词汇拼读教学现状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10~12月份, 笔者对历城区23所初中学校进行了英语学科的教学常规视导。视导中, 抽查了132名教师 (占总人数的47%) 的132套资料, 每套资料包括备课、作业、辅导记录和测验试卷, 抽查听课69节, 与所听课班级学生座谈计276人次 (每班4名) , 所有英语教师参与了评课与座谈活动。其中, 关于词汇拼读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 注重了音标教学

1. 在每位教师所设计的备课或测验试卷中, 均设计了“根据音标拼读单词”的项目。

2. 有38节课堂教学 (占所听课的55%) 涉及“根据音标读单词或根据音标写单词”的教学活动。

3. 与学生座谈了解到, 近一半的学生能够或基本能够认读音标;与教师座谈了解到, 教师主要通过“根据音标拼读单词、领读、听写检查”的方式来进行词汇拼读教学。

(二) 忽视了词汇拼读规则的教学

1. 学生采用“逐个字母音名式”记忆单词, 即学生按照单词中字母顺序, 通过读字母音名来记忆词形。

例如, 为记住singer这个单词, 学生通过重复拼读字母来死记硬背。在所抽查的课堂教学中, 有23节课涉及记忆单词的活动环节, 学生均采用“逐个字母音名式”记忆。与所抽查的276名学生座谈时了解到, 他们均采用这种方式来记忆词形。这表明学生没有依据单词的“音”来记单词的“形”。

2.“音标”和“他人领读”是学生读词的依赖, 学生缺乏根据拼读规则来确定读音的能力。

具备读音标能力的学生, 只有在读熟某个音标的情况下, 才能脱离这个音标去读与之相应的单词, 音标成为这些学生读词的依赖;笔者与教师座谈了解到, 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好音标, “领读单词”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 “模仿词音”成为这些学生读词的依赖, “汉字注音”成为他们惯用的方式。这些现象表明学生不是根据单词的“形”来确定单词的“音”。

另外, 在所抽查的资料中, 没有发现与拼读规则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忽视词汇拼读规则教学的影响

词汇拼读规则教学虽是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 但倘若忽视这个部分, 会导致学生读与拼即音与形分离式学习单词, “逐个字母音名式”记忆单词是其中的突出现象。

(一) “逐个字母音名式”记忆单词, 难度大, 高耗低效

“逐个字母音名式”记忆单词, 导致组成单词的各字母之间缺乏联系, 因而给记忆带来了难度, 单词越长, 单词越多, 记忆的难度就越大, 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记忆单词, 却易忘易错, 效率低下。教师普遍反映, 虽然每天听写单词, 仍有许多学生出现词汇拼写错误和写不出来的现象。

学生的时间与精力过多限于“单词”的死记硬背, 加上较差的单词学习效果, 必然影响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及其技能的形成, 继而造成整体学习成果较低。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大量后进生”现象, 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

(二) “逐个字母音名式”单词记忆产生连锁反应, 严重影响师生英语教与学的情感态度

“逐个字母音名式”单词记忆的困难、较差的效果, 再加上常被检查的外在压力, 使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信心, 产生学习英语的不快乐感, 甚至产生抵触态度乃至放弃整个英语的学习。教师也因学生较差的词汇记忆结果及其消极表现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甚至过激言行使得单词教学枯燥乏味, 教师不乐教, 学生不乐学。

三、忽视词汇拼读规则教学的原因

(一) 教师更多关注学生是否记住词汇这一结果

在教学中, 教师更多关注学生是否记住了单词, 而对汇拼读教学“从何处着手, 采取何种方法步骤”等过程性问题缺乏足够的思考和系统的研究。“同音异形、同形异音”现象, 给词汇拼读教学增添了复杂感。“同音异形”现象, 例如/e/就有e, ea, a, ai等不同的拼写形式, 怎样教学这些不同的形式?“同形异音”现象, 例如a就有/ei, A, e, E/等不同发音, 怎样让学生在词中判断出这些不同的发音?对于解决诸如此类的词汇拼读问题, 教师缺乏认真的思考和系统的研究, 而以“拼读规则过于复杂, 例外情况太多”为由, 忽略了这必需的一课。

单词表面上是由一个一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学习了字母之后, “逐个字母音名式”拼写自然成为他们记忆词形的方法。而对学生记词背后的困难与枯燥, 教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是一味地以检查来督促、命令学生去背诵单词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记住单词这一结果。

(二) 教师夸大了音标的作用, 将音标等同于词汇拼读规则

教师对音标的作用普遍存在一种误解, 认为学生学会了音标, 就能做到音形相结合来学习词汇, 特别是根据音来确定词形。然而事实是:1.学生依然沿用“逐个字母音名式”记忆单词;2.学生只有反复读音标记住词音后, 才不再借助音标去读这个单词, 否则还是会出现读错或不会读的现象。

音标只是用来记录“音”的符号, 根据音标可以读出单词, 但它并不表示英语词汇音形统一的关系, 因而它也就不能帮助学习者由词形推出词音, 由词音确定词形。即使能够认读音标的学生, 仍存在上述拼读问题, 便是其中的道理。

另外, 教师缺乏对《标准》有关内容的研读, 学生难以改正记词的不良习惯等因素, 也是词汇拼读教学被忽视的原因之一。

四、开展拼读规则教学建议

(一) 认识拼读规则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语是拼音文字, 拼读单词要遵循“音形统一”的原则。拼读规则教学正是符合这一原则, 帮助学生由词形推出词音, 由词音确定词形, 使单词的拼读难度大大降低。这样, 可以避免学生陷于低效耗时、繁重乏味的单词记忆中, 从而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

(二) 将词汇拼读规则化繁为简, 先易后难开展教学

根据字母及字母组合音与形的关系, 可将规则整理为两类:具有音形一一对应关系的作为“规则”类, 具有“同音异形、同形异音”关系的作为“特殊”类。“规则”类主要包括:

1. 大多数辅音字母的音与形, 如, p-/p/, t-/t/等。

2. 重读开、闭音节中, 元音字母的音与形, 如, a-/e i (在重读开音节中) , a-/A/ (在重读闭音节中) 。

3. 对于“同音异形、同形异音”现象, 可以从中选择一对, 使其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 词尾发/E/音的有er、or、ar、a等, 词尾er的单词居多, 可将er-/E:/看作是一一对应的音形关系, 而将or等看作是/E:/的“特殊”情况来对待。

在教学中, 首先采取集中识记的方法快速突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拼读内容, 对于“特殊”类别, 再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教学。这样, 将繁杂的规则知识条理化、简单化, 有助于学生逐步地掌握拼读规则知识。

(三) 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 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拼读规则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深加工型演练 (elaborative rehearsal) 是记忆过程中最有成效的活动之一。[2]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 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 指导学生对词汇拼读规则的学习。

1. 采取“分类-造句-规则演绎-比较记忆”策略

拼读规则中多有“同音异形、同形异音”的现象。首先将这种现象分别进行分类, 例如, 发/E:/的字母组合有er、ir、ur等, 并以例词的形式呈现出来:bird、hurt、her, 再将例词组合成有意义的句子:I hurt her bird yesterday.学生能够较容易地记住句子, 也就记住了单词, 同样也就记住了划线部分的音素。然后加以规则演绎的拼读训练, 当碰到生词church时, 学生由hurt得出ur的音后, 也就能够读出church这个词了。如何记忆拼写?利用比较策略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例如, 在读出church的同时, 记忆/E:/音的拼写是ur, 不是ir或er。从这里可以看出, 读词的过程同时也是记忆拼写的过程, 主要是记忆“异形”中的哪一形。

2. 采取“规则与例外口诀”策略

利用口诀有助于记忆。根据“同音异形、同形异音”的特点,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一段时期内所学的某一类单词编成“规则与例外口诀”来学习拼读规则。例如, Go for it!七 (上) 至八 (上) 教材中, 共有though (although) , enough, though三个带有ough的单词 (将though和although看作一个) , 而且发音各不相同, 我们将三个单词组成句子“Though through enough...”来作为“例外口诀”记忆。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例外口诀”指的是一种具有过渡性的、适用于所处阶段英语学习的暂行规定, 具有动态性和渐进性, 这些规则应当随着学习进程的发展而变化。[3]例如, 到八 (下) 教材时, 又出现了5个带有ough的单词:cough, brought, bought, fought, thought, 而且不难发现ough在字母t前读音为/R:/。于是可将“ough在字母t前读/R:/”的现象编成规则口诀“ought/R:t/ought/R:t/ought/R:t/”, 同时, 将暂行规定“Though through enough...”改为“ought/R:t ought/R:t/ought/R:t/;though through enough cough.”。这样, 通过不断更新口诀, 使之符合教学新的需要。

(四) 指导学生掌握单词拼读的步骤

如何读出一个生词?依据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音形对应关系, 首先确定单词中元、辅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 然后将读汉语音节的方式迁移过来, 读出英语音节, 继而读出整个单词。

在读词过程中, 关键环节是确定单词中元音字母或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笔者使用“四步法”“一数音节, 二找重音, 三判开闭, 四定元音”, 感觉方便易行, 重要的是要在读词的实践过程中学会怎样完成每个步骤, 并达到熟练的程度。关于怎样“数音节, 找重读音节, 判断开闭音节”的知识一般语音教材上都有, 在此不再赘述。对于例外的读音情况, 单依靠规则由词形来确定读音, 并不准确, 如have, come等。而音标准确记录了单词的语音, 因此, 拼读教学应与音标教学结合起来, 做到正确发音。

怎样拼出一个单词?当听到或想到某个单词的音时, 将其分解成一个一个的音素, 再从大脑中提取与其对应的字母或字母组合。这种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音形对应关系, 使单词的拼写难度大大降低。一个单词的拼写只需记忆词中“同音不同形”的部分, 并非所有字母。例如, 听到/gE:l/时, /g/对应的字母是g, /l/对应的字母是l, /E:/对应的有ir, ur或er等, 只需要特别记忆是ir, 而不是其他形式就可以了。

需要提出的是, 正确读音是正确拼写单词的前提。而将一个音发得正确,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掌握发每一个音的发音口腔部位和方法, [3]而且, 还要特别注意区分容易相混的音素, 例如, /i:/与/i/, /e/与/A/, /n/与/N/等, 以免出现拼读错误。

总之, 词汇拼读规则是中小学英语入门阶段的教学内容, 而针对目前现状, 把这缺掉的一课逐渐补上, 犹未为晚。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音形相同或相似字母的教学方法 第4篇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基础,掌握好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快速识字、阅读,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在拼音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就是音形相同或相似字母的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易枯燥、乏味,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由于辨析不清容易产生歧义。针对不同的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下列一些方法。

一、读音相同

拼音中,读音相同的字母是声母y、w与韵母i、u,有些学生常将“yī” 直接写成“ī”将“wū”写成“ū”,产生错误的原因是“y”与“i”,“w”与“u”读音相同,忽视了“y”与“i”,“w”与“u”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关系很重要。当然,我们不能只是反复强调,这样的效果并不明显。我在这一环节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情境导入“单韵母六兄弟中有一个叫小i的。(出示卡片i)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妈妈是谁?(出示卡片y)小i的妈妈叫大y,大y是声母,所以我们叫它声母y。”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很顺利地认识了声母y,同时又使“y”与“i”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就是“母与子”的关系。这是一种“血浓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位学生都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因势利导,根据书中的图意编儿歌记忆:“树杈树杈y、y、y,小i的妈妈叫大y,大y小i不分离,yī yí yǐ yì,我们永远在一起。”儿歌的辅助学习让学生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过程。

在学习声母w和整体认读音节wu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单韵母有一个小弟弟u,一天,他和爸爸出去玩,不知道怎么的,爸爸不见了,他就伤心地呜呜哭起来,小朋友们,你们能帮他找回他的爸爸吗?(出示声母w)这是小u的爸爸,他就是声母w,你想对小u的爸爸说什么?生:“小u的爸爸千万别把你的孩子弄丢了……”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编儿歌:“大w爸爸要记牢,别把小u弄丢了!”“小u小u别淘气,大w爸爸在等你。”随后,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图意编儿歌:“屋顶屋顶w、w、w,小u的爸爸是大w,wū wú wǔ wù,大家一起来跳舞。”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发现、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学会并掌握了这些看似难、可又有趣的`拼音字母,强化了对“y”与“i”,“w”与“u”之间密不可分、不可替代关系的理解,同时,又受到较浓厚的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感染。

二、字形相似

在声母学习中b―d―p―q这四个声母字形相似。看起来很简单的字母,学生在运用时却很费周折,如将“b”拼写成了“d”,将“pī”拼写成了“qī”。但只要稍作提示,他们就会很容易察觉错误之处,究其原因:学生观察能力、辨别能力不强、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过程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编儿歌记忆。

根据教材中的图画编儿歌,“bbb听广播,ppp爬山坡,小鼓ddd,气球qqq”,从读音上有一个形象的记忆过程,能帮助正确区分这四个声母的读音。

2.书写记忆。

bdpq这四个声母都是由竖与半圆组成的字母,由于竖与半圆组成方式不同,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弄混,这时分析字形便显得重要,所以,我们可以从写法上区分,帮助记忆。教师一定把写字的指导落在实处。如:b与d的区别,b的第一笔是“|”占上中格,第二笔“c”占中格,d的第一笔是“c”占中格,第二笔“|”占上格,这两个字母可以从起笔和半圆的位置来区分,帮助记忆b、d。p与q、b与p、b与q

音形结合范文

音形结合范文(精选4篇)音形结合 第1篇一、让小学生了解到正确的英语发音在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中, 教师首先会让学生了解哪种英语发音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