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自我鉴定范文
运动自我鉴定范文(精选11篇)
运动自我鉴定 第1篇
免费
分享
创新
足球运动员自我鉴定
在足球比赛的实践中,运动员或教练员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都是极其宝贵的,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赛后进行认真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强化和发扬本队的优势,找出不足,为本队下场比赛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将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队员的全面成长,不断提高球队的比赛能力。
1.参加足球比赛后的个人总结与反省 赛后个人的总结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太计较胜负与得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个人总结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己是否能够贯彻教练员的意图,是否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主要体现在执行作战方案的坚决性和灵活性以及完成位置职责的效果等方面。
②在涉及到直接得失分、险球、关键球和机会把握的能力与处理情况。
③自己运用技、战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如何,创造性和应变能力表现如何。
④自己的体能状况,以及身体素质其他方面的表现情况如何。
⑤自己在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思维的清晰程度、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表现。
⑥自己的比赛作风怎样。如对待观众、对手以及裁判员的判罚等表现情况。
⑦自己应该学习对手的长处和吸取的教训是什么,今后应该怎样改善和努力。
2.赛后知不足而进取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我们进行总结并不是在讨论是非对错,而是要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而使我们水平更上一个层次,这才是总结的真正目的所在。因此在总结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即在胜利中要看到不足,从积极因素中找出不利因素。经过总结之后,我们就要根据总结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来改善自己的训练。训练时要有针对性,针对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与不足,设计训练方法,让队员反复加以练习直到较好的解决这方面的不足。
在足球比赛的实践中,运动员或教练员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都是极其宝贵的,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赛后进行认真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强化和发扬本队的优势,找出不足,为本队下场比赛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将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队员的全面成长,不断提高球队的比赛能力。
免费
分享
创新
1.参加足球比赛后的个人总结与反省 赛后个人的总结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太计较胜负与得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个人总结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己是否能够贯彻教练员的意图,是否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主要体现在执行作战方案的坚决性和灵活性以及完成位置职责的效果等方面。
②在涉及到直接得失分、险球、关键球和机会把握的能力与处理情况。
③自己运用技、战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如何,创造性和应变能力表现如何。
④自己的体能状况,以及身体素质其他方面的表现情况如何。
⑤自己在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思维的清晰程度、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表现。
⑥自己的比赛作风怎样。如对待观众、对手以及裁判员的判罚等表现情况。
⑦自己应该学习对手的长处和吸取的教训是什么,今后应该怎样改善和努力。
2.赛后知不足而进取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我们进行总结并不是在讨论是非对错,而是要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而使我们水平更上一个层次,这才是总结的真正目的所在。因此在总结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即在胜利中要看到不足,从积极因素中找出不利因素。经过总结之后,我们就要根据总结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来改善自己的训练。训练时要有针对性,针对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与不足,设计训练方法,让队员反复加以练习直到较好的解决这方面的不足。
资料来源:http:///data/grcl/
运动自我鉴定 第2篇
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日常预防
在运动场上完善自我,享受生命 第3篇
肖素华:我所在的学校是以升学为主的重点中学, 学校的运动员培养主要是为了让运动员在这个环境中充分地丰富其人生阅历及文化知识。换句话讲, 就是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练有一技之长。
解决学训矛盾, 首先要明确角色定位对于一名普通重点中学的体育特长生来说, 教练员只是他们众多教师中的一位, 而不是唯一的“前程寄托人”;其次是在学习和训练的单位时间内要各施其职, 紧抓效果, 让教师、教练、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定位、目标和特殊性, 各自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及任务。而从田径运动训练的角度来讲, 其最大的目标就是超越极限。因此, 我很注意在这方面引导学生。学生跟着教师学, 按照教练的意图练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要让学生把学的知识、练的技能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 并表现出来。
《中国学校体育》:您是如何管理运动队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肖素华:运动队的管理要以运动训练育人为核心, 以生活方式管理为导向, 以确立目标为中心;并要做到引导和疏导相结合, 成就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培养。
训练和比赛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需要情感投入和全力付出的效果及时显现的过程中, 充满着无限的教育时机, 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引导学生把显性的目标确立好, 计划好相关的实施细则, 帮助学生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并在此过程中辅以前瞻性的提醒和严格的实施过程监控, 把教练的工作意图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需要和努力方向, 这个队伍就好管理了。否则, 田径项目的多样性会导致田径队成为一盘散沙。
《中国学校体育》:您负责几个训练项目?您是如何统筹安排多个项目的训练工作的?
肖素华:我所在学校以短、跨、跳项目为强项, 学校人力有限, 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基础的身体训练也主要是这几个项目。我是从大体育、大运动这个角度来做普通青少年的基础人体训练。人的体能基础扎实了, 在训练中只落实一些专项意识和心理的训练即可。对于初中生, 赛前要根据比赛性质和学生志向适当做专项引导;对于高中生, 则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倾向安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训练。
《中国学校体育》:您是如何安排训练周期的?如何才能抓出特点, 抓出成绩?
肖素华:比赛时训练的核心也是学生训练的动力。我们的训练是以比赛为周期, 辅以学生学期考试的特点来安排的, 从时间段来讲, 每年以全国中学生比赛 (7月、8月) 为中心, 以市里的中学生比赛 (3月、4月) 为准备期, 以青少年比赛 (11月) 为补充期, 以寒假 (12月) 为积蓄期。
《中国学校体育》:在力量和专项素质方面, 您是如何进行训练的?
肖素华:在力量训练方面, 我认为初中生应侧重于关节力量, 它搭建起了田径运动员的人体构架, 应采用大量的原地跳跃练习和支撑性的静力控制训练;初三至高二阶段则采用大量的快速肌肉收缩力量与位移用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并根据学生表现出的不同兴趣倾向和专项潜质, 辅以适当的专项小肌肉群力量训练;对高三年级的学生, 要根据他们的专项发展倾向以大肌肉群的快速力量为主, 辅以专项用力节奏和意识的培养。总之, 力量训练方式要以速度力量为主;力量训练部位要以四肢力量、专项力量向躯干控制力量、平衡能力训练发展为主;力量训练的方向要以全身向重点部位 (关节) 集中为主。
《中国学校体育》:您的同学中, 有人去大学当教师, 有人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 现在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您却扎根中学几十年, 与其他人的职业相比, 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的?您怎样看待自己这几十年的教师生涯?
肖素华: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 专项是田径, 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和青少年田径训练与我个人的成长与专业学习都直接相关。尽管以前我认为田径很苦、很残酷、很枯燥, 但在提高自己专业学习能力和适应自己的职业工作的过程中, 我的生活内容更丰富、更有趣了;学生渴望成长的目光、专心求学的态度让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我很庆幸自己站在一个不被人重视的操场, 有一份不被人挤占的空间, 顺我所能, 塑造着孩子, 雕琢着他们各自不一样的人生, 释放着我所有的能力。说小一点, 这是一个自我完善、享受生命的过程;说大一点, 是为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以使人类更健康、生活更阳光。
《中国学校体育》:您都获得过哪些荣誉, 您最看重的, 或者说最认可的是哪一个?
肖素华:我没有什么荣誉, 从前领导为鼓励年青人, 评选我为先进个人, 并为我提供破格评职、参加培训的机会。现在我更看重的反而是“教师”这个称呼, 我希望我们能用前瞻性的眼光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塑造出更健康、更热爱生活、更善于学习的人。我自己最看重的荣誉是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颁发给我的“荣誉校友”;给我最大压力的是重庆市颁给我的“学科带头人”我可是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学体育教师!
交替运动 自我健身妙法 第4篇
1体脑交替
要求人们一方面进行体力锻炼,如跑步、游泳、爬山、适当劳动等,另一方面进行脑力锻炼,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背诵诗词或外文单词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体力,而且还可使脑力经久不衰。
2动静交替
一方面要求人们不断进行体力和脑力的活动锻炼,另一方面要求人们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使体、脑都静下来,全身肌肉放松瞄、坐、卧的姿势均可,去掉头脑中的一切杂念,把意念集中于肚脐。这样可以调节人的全身脏器活动。
3左右交替
要求人们右侧肢体和左侧肢体做交替运动。如果你是用右手干活,建议你经常用左手练健身球,有机会就活动左手。对此建议,你千万不要轻视。有人说,手是外部的“脑”,不要看手小,支配一个大拇指的大脑皮质所占的区域几乎是支配整个大腿的大脑皮质所占区域的10倍。由于你很少用你的左手,大部分右侧大脑皮质都在“荒芜”着,多么可惜!反之亦然。国外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从小是一个“左撇子”,进入老年不久,患了左耳重昕(耳聋)及左眼白内障。经多种药物治疗未能奏效,后来他接受了一位神经科医生的建议,把左手做事改为右手。由于他坚持右半身的肢体活动和用右手玩健身球,没过多久,他的左耳逐渐恢复了听力。
4上下交替
人们由于直立而形成的手足分工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也带来了消极作用。如:双足的精巧动作功能退化,支配双足的大脑皮质功能也相应退化。因此,人的机动性、灵活性、敏捷性、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也随之降低。上下交替运动除了坚持上肢活动外,特别要求经常活动你的脚趾做一些精巧动作,如夹取东西。还有,可酎情做一些倒立动作,这样可增强你的机敏性,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前后交替
向前行走在常人大脑皮质运动区已经成为“定势”。要尽力改变这一“定势”,每天应做一些“向后退”的动作。这不仅可使你的下肢关节灵活,思维敏捷,还可防治某些腰腿痛,避免进入老年后下肢活动不灵,行走不稳。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第5篇
(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听从体育老师的安排,达到课标要求。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主动地抽出时间进行锻炼(每天下午坚持跑步等),强健体魄,为紧张的学习生活打好身体基础。
(二)我是一个爱好运动的人,喜欢很多不同种类的运动,我的体育成绩虽然一般,但是一直都能坚持参加老师要求的各项体育活动并且能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在健康方面我能保持健康的饮食,而且我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好身体。
(三)对于体育我有很强的热情,能够坚持天天都锻炼身体,而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我很少得病,生命在于运动。而且体育对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生命在于运动,我身体从小就很弱,但我仍积极参加体育课,在参加者过程中,我非常高兴,我能和他人一样。流汗和大口呼气,因为我的坚强和努力。现在,感冒,发烧等病也都不再缠身,运动让我受益匪浅!
儿童体适能的自我评价
体适能(physicalfitness)可视为身体对生活、活动与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常被人简称为“体能”。
体适能良好的外在表现为:心肺功能、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肌肉力量与耐力、柔韧性以及生活和劳动所需要技能、功能等都达到健康的标准。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儿童维持和获得较高的体适能水平对保证一生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十分重要。
体适能检测可以到专门的机构测试和咨询。也可以进行进行经常性的自我评定,方法是:
一、身体姿态检测
坐姿:在教室里,你可以挺直腰板坐在座位上听讲从不感到疲劳? 站姿:问问周围的人,你平时站立时是这样吗:
头部正,躯干直,挺胸脯、腹微收;肩、臂位置协调、平衡。走姿:脚步轻快有力,脚尖朝前,手臂摆动自然。如果你可以做到,祝贺你拥有健康的体姿。
二、运动能力 A:不扶楼梯,一口气上5楼,不气喘(评价一般体能)。B:能轻松地完成5分钟慢跑(评价有氧耐力)。
C:仰卧垫子(或床)上,双腿伸直,上体抬起成坐姿,双手触足尖,连续5次(评价腰腹力量和下肢柔韧性)。
D:站立,一手自肩上向后下弯曲,一手在后背弯曲向上伸,双手在后背重叠10cm(评价肩的柔韧性)。
E:能轻松完成连续深蹲起15次(评价腿部力量)。
F:双足尽力提踵(踮足尖)站立维持5秒钟以上(评价脚踝、脚掌的支撑能力)。G:俯卧双臂支撑(同肩宽),手指朝前,双腿并拢,头颅以背延长姿势前伸,维持5秒以上(评价上肢和腰背肌肉力量)。
H:闭眼单脚站立20秒(评价综合平衡能力)。
上述8项内容,如果都能完成,说明具备中等以上水平的体适能,如果在哪一方面有差距,建议你马上进行针对性的身体锻炼。
三、健康活力日
一周的7天当中,你感到快乐的天数;你觉得精神抖擞,浑身有劲的天数;你觉得非常自信的天数;你可以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天数。
看看下面的例子,把你的自我评价情况填入下面表格的第三行,并算一下活力日: 自我评价
假如你拥有充满活力的天数超过5天,你是健康的,如果少于4天,你应该检查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看看自己的其他健康指标,或者……,总之需要调整啦。
四、体力评价
方法:测试在5分钟内能跑完多少米。
对于没有运动经历的儿童,测验时往往对自己的体力不能正确估价,也不会合理地分配体力,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测试之前,应让受试者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先走步,后跑步的准备性练习,才能进行5分钟跑测验。准备性练习可以这样安排:
完成5分钟快走,1周;完成5分钟走、跑交替,1周;完成5分钟慢跑,1周。正式测验。评价参考标准:跑完1000米,优;跑完800米,良;跑完700米,中;跑完500米,中下;跑完400米之内,差。
浅谈体育与健康学生自我学习评价的渠道
人类的历史指针指向21世纪之际,在知识经济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的历史背景下,由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行)》开始施行。这个大纲以前所未有的先进理念和丰富内涵为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之中,《大纲》本着意在提高学生学会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能力、激励和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
基点,隐约之中己构筑了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雏形。笔者通过对《新大纲》、《新教材》、《新教参》的仔细解读,以为《体育与健康》学生自我学习评价的渠道可作如下描摹总结: 1.读一读:读一读,可为学生在练习评价时提供理论储备。如在学习技术动作前,让学生读一读体育与健康教材、图解、保健知识,能使学生明白动作要领、动作方法、保护与自我保护方法等。
2.想一想:想一想,使学生思维评价活动有机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有利于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如在引体向上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正握引体向上为什么比反握费劲?在双杠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分腿坐前进两腿能屈膝进杠吗?怎样才能使该动连贯而有弹性?在舞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华尔兹舞步由几步组成的?华尔兹舞步由几拍组成?
3.忆一忆:忆一忆可以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明确学习评价的重点。如在初中曾学过哪种跳高的过杆姿势?掌握程度如何?学会了哪些跳高的知识,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4.看一看:看一看,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为正确地进行学习评价奠定基础。如在直腿后滚翻教学中,可让学生看一看同伴或老师是如何蹬地、直腿、提臀、屈臂、头后、背、腰、臀依次着地滚动的。
5.试一试:试一试是学习评价的初步阶段。如初学者可利用低双杠,在帮助下完成动作,主要体会踢腿制动及推手换握时机;将学过的舞步组合变化一下,你能将这套韵律体操重新组合一下吗?自己配曲练习,感觉如何?
6.调一调:如在跳高动作的反复练习中,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积极思维,运用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评价体育行为,并提供校正信息,进行自我调节,直至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7.比一比:比一比能提高对学习内容的理性认识。如做完这节操心率和呼吸率有何变化?你能适应吗?这节操的节奏较快还是较慢?
8.议一议:议一议能迸发出思维的创造性火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如摆动动作的原理是什么?该套动作有没有屈臂、屈腿过程?掌握好该套组合动作的关键是什么?你的难点在哪儿?怎样克服?是不是所有的圆舞曲都可以做华尔兹舞步练习?怎样才能做好体侧屈动作?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学会这节操的?
9.创一创: 这是评价方法的最高层次和最终追求目标。它是指学生个体通过思维活动和肢体活动的有机结合,产生出独特、新颖,并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的体育知识、技术以及学习的方法等,如我们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对运动动作、动作编排、发展体能、争创优异成绩等的方法进行创一创。
10.评一评:评一评是一个总结归纳、完善提高的民主化学习过程,如在一个单元或一堂课的学习之后,让学生评出学习最努力的学生、进步幅度最快的学生、评助人为乐最好的学生、技能最优美的学生、技术提高最快的学生等,从而不断地激励和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为了发展,教师的职能是帮助、推动、促进学生发展,教学必须为学生生动、活泼、有效地发展创造条件。故此,我们要以《新大纲》中的全新理念统领《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切实帮助、推动、促进学生学会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能力、激励和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努力工作!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范文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1 我是一个爱好运动的人,喜欢很多不同种类的运动,我的体育成绩虽然一般,但是一直都能坚持参加老师要求的各项体育活动并且能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在健康方面我能保持健康的饮食,而且我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好身体。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2 对于体育我有很强的热情,能够坚持天天都锻炼身体,而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我很少得病,生命在于运动。而且体育对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3 对于体育有很强的热情,能够坚持每天都锻炼身体,而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4 生命在于运动,我身体从小就很弱,但我仍积极参加体育课,在参加者过程中,我非常高兴,我能和他人一样。流汗和大口呼气,因为我的坚强和努力。现在,感冒,发烧等病也都不再缠身,运动让我受益匪浅!如何写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学生本人主要运用评语依据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来进行评价。也可适当参考自己在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方法、保健习惯、保健方法、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第6篇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听从体育老师的安排,达到课标要求。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第7篇
对照评定法是把锻炼前后能够反映体质状况的内容与项目进行对比,观察身体锻炼对促进人体健康、增强体质效果的评定方法。
(一)体重身高指数(又称“克托来指数”)
计算公式为:评价指数=体重(克)÷身高(厘米)
评定标准:男子360,女子350为正常。
(二)肺活量指数
计算公式为:评价指数=肺活量(毫升)÷体重(千克)
评定标准:男子为60,女子为50。
(三)身高、胸围和体重指数
计算公式为:评价指数=身高(厘米)-〔体重(千克)+安静时的胸围(厘米)〕
(四)台阶试验指数(哈佛台阶试验指数)
计算公式为:台阶运动持续时间(秒) 评价指数 = 100 2恢复期三次脉搏之和
此指数是检查评定心血管功能的指数。指数越大,说明心血管机能水平越高。
测试方法:被测者以每分钟30次的频率上下台阶(男子台阶高45厘米,女子台阶高35厘米,连续做5分钟)。
二、综合评定法
运动自我鉴定 第8篇
有学者认为, 高竞赛自我效能和高赛前状态注意水平是促进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形成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重要个体状态性心理影响因素[1]。Lightsey等的研究证实自我效能与锻炼行为联系最为密切;他发现人们在解释锻炼行为时, 自我效能比结果期望有更大的推动作用[2]。Bezjak和Lee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自我效能低者参与动机也低, 反之则高[3]。也有研究者发现, 表现出众的艺术体操运动员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并且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高[4]。
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有关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可以发现两大取向:
一是在内容上, 过去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信息源对一般自我效能的影响及自我效能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这两方面, 很少涉及运动自我效能感。运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运动能力信念, 是个体能否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技能或能力完成运动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 是运动员对控制自身运动行为和运动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主要包含训练自我效能和比赛自我效能两方面。运动自我效能感是运动成绩的良好“预测器”, 它影响运动员面对挑战性任务的态度、运动策略、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运动的努力程度、运动的坚持性等方面[5]。
二是在项目上, 目前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橄榄球、网球、飞镖、篮球及艺术体操等方面, 而对重竞技运动项目的研究很少。重竞技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常常会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表现评估会直接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因此, 研究重竞技运动员运动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有利于教练员在训练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取得优异成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样本来源于陕西省重竞技队及来陕集训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竞技队的全体队员。共发放问卷180 训练自我 份, 回收180份, 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172份, 有效回效能能感收率为95.6%。其中, 男运动员105人, 女运动员67人;一级、健比赛自我将运动员共42人 (高运动等级组) , 二级130人 (低运动等级 效能能感组) ;高中及以上109人 (高文化程度组) , 初中及以下63人 (低文化程度组) ;最高参加过全国及国际比赛的运动员62人 (高参赛水平组) , 最高参加过省级比赛的运动员79人 (中参赛水平组) , 最高参加过市级比赛的运动员31人 (低参赛水平组) ; 训练年限为4年以上的58人 (高训练年限组) , 训练年限为4年及4年以下的114人 (低训练年限组) 。
2.2研究方法
采用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重竞技运动员施测[6]。运动员自我效能感量表包含训练自我效能感和比赛自我效能感两个分量表, 共15个题项。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级计分, 1—5分别表示“从未如此”、“很少如此”、“有时如此”、“时常如此”、“总是如此”。总量表、训练自我效能感和比赛自我效 能感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3、0.830和0.73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指标分别为 :CFI=0.957, TLI= 0.947, RMSEA=0.044, CMIN/DF=1.538。这些结果表明, 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在量表施测后对运动员进行了开放式的访谈, 并在数据统计完成后对运动员进行回访, 以便更真实地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况。
2.3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PASW Statistics 18.0对测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3.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不同参赛水平、不同训练年限和不同文化程度的重竞技运动员运动自我效能感的结果如下:
3.1不 同 性 别 及 运 动等 级 的 重 竞 技运 动员 运 动 自 我效 能 感的比较
通过对不同性别及运动等级的重竞技运动员自我效能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见表1) 显示:
高参赛水平组 (n =62) 中参赛水平组 (n =79) 低参赛水平组 (n =31) F P训练自我效能感20. 08±4. 034 20. 54±3. 941 21. 74±3. 768 1. 844 . 161比赛自我效能感30. 63±6. 114 32. 10±5. 982 28. 10±5. 618 3. 100 . 044男、女重竞技运动员在训练自我效能感 (t=0.580, p= 0.563) 和比赛自我效能感 (t=0.494, p=0.622) 两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高运动等级的重竞技运动员在训练自我效能感方面低于低运动等级的重竞技运动员, 且达到显著性差异 (t=- 2.495, p=0.014<0.05) , 而在比赛自我效能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t=0.694, p=0.488>0.05) 。
3.2不同参赛水平的重竞技运动员运动自我效能感的比较
训练年限文化程度高 (n =58) 低 (n =114) t P高 (n =109) 低 (n =63) t P训练自我效能感19. 62±4. 511 21. 09±3. 576 2. 324 . 021 20. 25±4. 005 21. 19±3. 852 - 1. 508 . 133比赛自我效能感29. 93±6. 601 30. 62±5. 740 . 710 . 479 31. 16±5. 891 29. 06±6. 093 2. 216 . 028对不同参赛水平的重竞技运动员运动自我效能感进行方差检验。结果 (见表2) 显示, 不同参赛水平的运动员在比赛自我效能感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事后检验表明, 中参赛水平组的比赛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低参赛水平组的运动员, F= 3.100, p=0.044, 而在训练自我效能感方面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F=1.844, p=0.161。性别运动等级男 (n =105) 女 (n =67) t P高 (n =42) 低 (n =130) t我20. 73±3. 969 20. 37±3. 977 . 580 . 563 19. 29±4. 192 21. 02±3. 809 - 2. 495 . 0
3.3不同训练年限、文化程度的重竞技运动员运动自我效 能感的比较 训练年限 文化程度
对不同训练年限、不同文化程度的重竞技运动员的运动高 (n =58) 低 (n =114) t P高 (n =109) 低 (n =63) t P . 62±4. 511 21. 09±3. 576 2. 324 . 021 20. 25±4. 005 21. 19±3. 852 - 1. 508 . 13效能感20. 08±4. 034 20. 54±3. 941 21. 74±3. 7自我效能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显示 (见表3) , 低训练年限的运动员比高训练年限的运动员的训练自我效能感高, 且到达到显著性差异 (t=2.324, p=0.021<0.05) , 而在比赛效能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 (t=0.710, p= 0.479>0.05) ;高文化程度组的重竞技运动员其比赛自我效能感高于低文化程度组的重竞技运动员, 且差异显著 (t=-1.508, p= 0.133>0.05) 。而在训练自我效能感方面他们之间则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t=2.216, p=0.028<0.05) 。
4.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西部重竞技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差异, 但在训练自我效能感方面, 低训练年限、低运动级别的运动员显著高于高训练年限、高运动级别的运动员, 表明随着重竞技运动员入队的时间增长, 运动级别的提高, 运动员对训练的自信心有所下降;在比赛自我效能感方面, 中等参赛水平的重竞技运动员高于低参赛水平的重竞技运动员;文化程度高的重竞技运动员高于文化程度低的重竞技运动员。这表明参赛水平为中等的重竞技运动员对比赛更加充满了自信心;高文化程度的重竞技运动员也表现出较高的比赛信心。
男女重竞技运动员的运动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结论虽与外国学者研究结果“在体育竞赛前女性运动员的自信低于男性运动员”存在差异[7], 但与国内的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8,9]。分析国内外研究差异的原因, 可能与运动员的训练条件有关, 我国运动员进入省队后一般都是全职训练, 而国外许多运动员的训练只是工作之余进行的, 因此, 对于国外女性运动员而言, 要平衡训练、比赛与生活、工作之间的关系相对困难, 从而导致其自信低于男性。
低训练年限、低运动级别的运动员显著高于高训练年限、高运动级别的运动员, 究其原因, 可能是高训练、高运动等级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训练成绩本身已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在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阶段可能更易出现训练的高原期现象, 在高原期内运动员即使努力, 成绩上升也不明显, 甚至出现略下降的情形, 同时, 因重竞技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 重竞技运动员必须在相应水平的比赛中取得胜利才能得到相应运动级别的授予和承认 (举重项目除外) ,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运动员产生习得无助的心理效应, 进而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10], 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而低年限、低运动等级的运动员中多数是从基层选拔到省队训练的优秀年轻队员, 他们在基层往往是队员中的佼佼者, 在训练过程中对自身的技能、体能有较高评价, 同时, 由于入队时间不长, 运动水平提升的空间较大, 加之进入高一级的新训练环境中面对新的教练、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促使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提升较快, 从而能获得较多的积极体验, 产生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 他们对自己在比赛和训练中更倾向于表现出高自信、高自尊, 倾向于对自己应对比赛和训练活动的行为操作能力有较积极的知觉, 有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乐观信念。
中参赛水平组的比赛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低参赛水平组的运动员。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中等参赛水平的运动员经历的赛事相对较多, 遇到的应激源也比较多, 而且他们本身就是本省运动员中的佼佼者, 因此当面临熟悉的压力情景时, 会显得更为自信; 高参赛水平组的运动员虽然在本省运动员中是出类拔萃者, 但在全国比赛中高手如林, 其对自己比赛能力的评价可能会大打折扣。
高文化程度组的重竞技运动员其比赛自我效能感高于低文化程度组的重竞技运动员, 这说明文化程度对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 因为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不仅依赖于运动员的先天资质, 也更需要后天的训练。文化程度低, 训练过程中会影响对技术方法和比赛规则等的理解, 在比赛中对教练的意图也可能不能很好地领悟, 往往会导致运动员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做出较低的判断, 即导致其低自我效能感, 显然也会影响其运动成绩的提高。
5.建议
对于训练年限短、运动级别低的重竞技运动员要充分利用其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训练的质量, 但要防止对自我能力做出过高评价, 从事自己明显力不能及的训练或训练过量, 导致自信心的丧失或产生伤病。对于训练年限较长、运动等级较高的运动员, 在训练中要注意提高其运动自我效能感。一是可以通过“控制体念”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自我效能感, 即让运动员通过不懈努力克服障碍取得成功, 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需要教练员安排好训练的强度[11];二是可以通过与之相似的成功的运动员那里取得“替代经验”[12];三是运动员要有明确的而富挑战性的目标。
对于比赛自我效能感低的运动员应引导其对比赛结果进行乐观估计, 强化其已有的成功经验, 突破原有模式, 消除其恐惧心态, 以提高其运动自我效能, 从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运动员不得放松文化学习, 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更要加强文化课程的学习。这不仅有利于运动员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 而且有利于比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从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智.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和有关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7, 27 (7) :41-45+50.
[2]Lightsey J, Richard O, Maxwell D A, et al.Self-Control and Self-Efficacy for Affect Regulation as Moderators of the Negative AffectLife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2011, 25 (2) :142-154.
[3]Bezjak J E, Lee J W.Relationship of Self-efficacy and Locus of Control Constructs in Predicting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 Behaviors[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990, 71 (2) :499-508.
[4]Lightsey jr O R, Mcghee R, Ervin A, et al.Self-efficacy for affect regulation as a predictor of future life satisfaction and moderator of the negative affect—Life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13, 14 (1) :1-18.
[6]魏萍, 陈洪波, 宋宝萍.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5 (4) :128-130.
[7]Caprara G V, Di giunta L, Eisenberg N, et al.Assessing 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 in three countries[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8, 20 (3) :227-237.
[8]郭玉江.优秀运动员应对效能、应对方式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2) :67-70.
[9]李静, 刘贺.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设限倾向的关系及竞赛压力的调节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3) :253-256+26.
[10]Pajares F, Urdan T C.Self-efficacy Beliefs of Adolescents[M].Scottsdale: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2006:307-337.
老人运动量的自我监测 第9篇
1.呼吸频率:在健身运动过程中,由于需氧量增多,呼吸会稍快一些,属正常现象。但不可过快,以不超过每分钟24次为宜。如运动中出现频繁咳嗽、喘气、胸闷和呼吸困难,则应减少运动量或停止继续运动。
2.心率快慢:测脉搏可以获知运动中心脏的负荷情况。60岁以内的中老年人,如果脉搏每分钟不超过120次,说明运动量适宜;假若每分钟达130-140次,说明已超量,应减少运动量。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中脉搏应保持每分钟不超过110次,如出现脉搏次数减少或脉律不整齐,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一般健康老人运动后3~5分钟,最多10分钟,脉搏应恢复正常。如不能及时恢复,说明运动量大了,应予调整。
3.饮食情况:老年人通过适当运动,可增加胃肠消化功能,增强食欲,食量稍增。如食欲下降,需考虑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是否合适,进行适当调整。
4.睡眠状况:老年人通过适当运动,一般都会改善睡眠,睡得香一些。若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失眠加重,而且出现腰酸体痛的现象,则应考虑运动是否过量,及时进行调整。
5.疲乏程度:老年人在运动后,特别是开始锻炼后,会有轻重不等的疲乏感,而随着锻炼的经常化,适应性增强,疲乏感会随之渐渐消失。如果老年人在健身锻炼一段时间后,不仅不觉得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反而感到困乏越来越重,甚至产生厌倦感,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内容 第10篇
我是一个爱好运动的人,喜欢很多不同种类的运动,我的体育成绩虽然一般,但是一直都能坚持参加老师要求的各项体育活动并且能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在健康方面我能保持健康的饮食,而且我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好身体。
高中生自我评价运动与健康2
学生本人主要运用评语依据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来进行评价。也可适当参考自己在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方法、保健习惯、保健方法、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方法、保健习惯、保健方法、卫生习惯五方面评价要素综合反映了学生体育锻炼的个人健康技能和发展水平,学生可以从自己坚持课间操、眼保健操、参加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考核等方面对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
高中生自我评价运动与健康3
生命在于运动,我身体从小就很弱,但我仍积极参加体育课,在参加者过程中,我非常高兴,我能和他人一样。流汗和大口呼气,因为我的坚强和努力。现在,感冒,发烧等病也都不再缠身,运动让我受益匪浅!
高中生自我评价运动与健康4
对于体育我有很强的热情,能够坚持天天都锻炼身体,而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我很少得病,生命在于运动。而且体育对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5
(1)我是一个爱好运动的人,喜欢很多不同种类的运动,我的体育成绩虽然一般,但是一直都能坚持参加老师要求的各项体育活动并且能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在健康方面我能保持健康的饮食,而且我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好身体。
(2)对于体育我有很强的热情,能够坚持天天都锻炼身体,而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我很少得病,生命在于运动。而且体育对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范本 第11篇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11、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听从体育老师的安 排,达到课标要求。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主动地抽出时间进行锻炼(每天下 午坚持跑步等),强健体魄,为紧张的学习生活打好身体基础。
2、生命在于运动,我身体从小就很弱,但我仍积极参加体育课,在参加者过 程中,我非常高兴,我能跟他人一样。
3、流汗跟大口呼气,因为我的坚强跟努 力。现在,感冒,发烧等病也都不再缠身,运动让我受益匪浅!
4、我是一个爱好运动的人,喜欢很多不同种类的运动,我的体育成绩虽然一 般,但是一直都能坚持参加老师要求的各项体育活动并且能达到老师要求的标 准。在健康方面我能保持健康的饮食,而且我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好身体。
5、对于体育我有很强的热情,能够坚持天天都锻炼身体,而且在上体育课的 时候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我很少得病,生命在于运动。而且 体育对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21、以前的我就像老师说的:吃饭抢大碗,运动往后闪。但经过这学期,我爱上运动,因为它可以使我更健康。
2、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跟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跟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不错的身高比例更让他在运动上难以获得一些优势,他也因此更加酷爱篮球,篮球让他经历竞争,合作,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站在胜利的领奖台上。
4、尽管身高不是很适合运动,但是这不影响他对运动,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反而增加他的兴趣。爱好体育,让他拥有健康的身体,开朗的性格。
5、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觉得自己的幸福来自社会,所以自己也要报答社会。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就要有广阔的胸襟跟博大的胸怀。要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生活要有规律,要有远大的理想跟追求。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有信念,坚持信念就能活得更有意义。
6、我认为在这一学期中你在体育与健康方面做的不错,每一次上操都会看到你认真的完成每一个动作,你不会因为累而松懈自己,体育课上也总能看到你在积极的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希望你在下学期中也可以保持这种好习惯,加油!
7、该同学,性格开朗,善于与他人相处,乐于助人!每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总是跟热心的去帮助他人,我们都很喜欢他。他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8、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跟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3暑假终于过去,渴望已久的大学生涯也随之而来,在开端大学生涯的同时,首先要迎来军训。
在军训中,很苦很累,但这是一种人生体验,克服自我,锤炼意志的最佳良机。心里虽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在烈日酷暑下的曝晒,教官一遍遍耐烦地领导取代严格的训斥。训练场上不但有我们整齐的步伐,也有我们阵阵响亮的口号声,更有我们那响亮的军营歌曲。
在汗水中磨练坚韧更能培养胜利:而在泪水中换来的保持总有一天会随时光消失。像军人那样,我阅历铁一样的坚韧,磨练钢一样的意志。虽然清楚明天还是一个迷,但坚韧的心能将明天看的更清楚。生涯中有许多艰苦是我想出来的。只要我有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就必定能克服自己。
在军训进程中,我欢笑过,流泪过。今天,我阅历风雨,蒙受磨练。明天,我迎接壮丽的彩虹。苦,我爱护现在的甜。累,我体验到超越体力极限的快感。军训,让我学会如何去面对挫折,如何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如何去踏平坎坷,做到自制、自爱、自理、自强,走出自己的阳光大道,首创一片自己的天空来。
站军姿,给我无限的毅力。练转身,体现人类活泼迅速的思维,更体现集体主义的巨大。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海。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尽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全的,高质量的方队。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领会到团结的力气,合作的力气,以及团队精力的主要,我信任,它将使我毕生受益,无论在哪个岗位上。
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应当印满一条自己脚步的路,即使那路到处布满荆棘,即使那路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泥泞、那样的坎坷,也得让自己去踩、去踏、去探索、去行进!
在这20天里,我们在教官的领导跟监视下认真地完成每一天的训练义务,我们每天都喊着同样的口号。
做着同样的义务,虽然很累,虽然很ku苦,但是我们都相处很好,才短短20天,让我跟其他同窗们情感增添不少。
有一句话说的好,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所以在难见真情在这里艰难的训练大家都咬着牙保持下来,在这里我想向大家说声:我们是最棒的,以后生涯我们会更加漂亮!
运动自我鉴定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