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预防季节性传染病措施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预防季节性传染病措施(精选6篇)

预防季节性传染病措施 第1篇

保育员培训资料-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护理及措施

秋冬季节是传染病多发病的季节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临床症状

1.潜伏期:潜伏期约为12~21天,平均14天;2.早期症状:婴幼儿常无早期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纳差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3.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具有以下特点:(1)皮疹数量较多,数百至数千个不等。

(2)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其分布呈向心性,以发际、胸背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鼻、咽、口腔、外阴等部位的黏膜亦可发疹。

(3)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4)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可伴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咽痛等卡他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好发季节在初冬至严冬季节;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水痘传染性较强,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预防措施上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集体单位尤其是幼托机构应做好日常隔离消毒,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患病儿童应及时就诊,注意护理,防止继发感染;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与躯干出现淤斑和脑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流脑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好发季节为冬春季,感染对象为儿童和部分青壮年。预防措施上,市民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勤晒衣被;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幼托机构加强晨检等,如一旦出现类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麻疹

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发病对象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也可见少数发病;传染性强,预防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幼托机构日常隔离消毒;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促进营养吸收.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秋冬季腹泻病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这种病毒在小宝宝体内一般有1至3天的潜伏期。发病时,大多数孩子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流鼻涕、发热等,其中一些孩子还伴有呕吐症状。这些症状出现后的12小时至24小时之内,孩子就会开始不断腹泻,一天会拉稀七八次甚至十多次,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此时若不及时送医,或者当成感冒或消化不良等疾病治疗,就会延误病情。许多孩子连续腹泻半天后,就会出现脱水症状,这是十分危险的。

由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秋季腹泻有两个传播途径:

一是由粪到口,即直接或间接接触患儿粪便后,将病毒由食物带入口中; 二是空气传播,即患儿粪便中的病毒扩散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秋季腹泻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虽说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毒有效的药物,但是,如果早期使用新博林,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减少病毒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了。

2、主张应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如司迈特1克儿童装和思密达3克装),司迈特1克儿童装每天3次,一次一袋,一袋一克。思密达3克装需手工分3次口服,疗程3~6天。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服用安全,服用几个小时后随大肠蠕动排出体外,它的主要成分天然蒙脱石微粒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且对胃肠粘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而且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无毒副作用,非常安全。

菌群失调者,选择微生态制剂如水苏糖、培菲康、妈咪爱等。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缩短病程,例如同笑和宝立康,还有高含量80水苏糖。饮食

一定不能禁食,相反要鼓励孩子多进食,可小量多餐。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需要禁食,就是当孩子频繁呕吐时需要禁食,同时需要到医院吊针补液。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也就是奶、米汤、粥为主,例如纽贝滋婴儿奶粉中添加了核苷酸、胆碱、牛磺酸,对增强宝宝抵抗力和恢复健康都有帮助。暂时不要吃烂饭或硬饭,避免食用过敏性食物,如海鲜、鸡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别是生冷的东西,炖苹果可以止泻。炖苹果还有丰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泻。

秋季腹泻与夏季腹泻的区别,从症状上面有异:

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后,这些病毒集中在小肠,引起肠道粘膜的损伤,引起肠道粘膜上皮大量的水分,水分不能吸收,时间长了就会腹泻,大便稀水样粘液样,像蛋花汤,严重的时候出现脓血便,并伴有脱水现象,口干,体重下降,皮下的水分减少了。

夏季腹泻

细菌进入肠道后会分泌很多的细菌毒素,造成肠道分泌异常,往往出现发烧、拉肚子、脓血便、腹痛、腹胀、纳差等情况。腹泻次数多还可以出现脱水症状。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怎样进行日常用品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幼儿园冬季防寒工作措施

寒冷的冬日开始来临,面对气温的骤然变化,为确保幼儿不受疾病侵害,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冬季,幼儿园可制定以下冬季防寒工作措施:

1、防寒保暖:

(1)加强对厨房制作食物的保温,要求饭菜按时出锅,不得提前也不得退后。

(2)加强对班级进餐环节的管理,教师要准时打饭,打回班级的饭菜尽量要减少闲置时间,保证幼儿吃热饭、热菜、喝热烫,并及时为吃饭慢的孩子添换热饭菜;(照顾体弱儿先吃饭)

(3)班级值午睡的教师要不定时的为蹬被幼儿盖被,并要照顾好当日有病的幼儿和体弱儿;

(4)天气好的日子,要为汗脚幼儿晒鞋子,保证幼儿午睡后鞋子的干燥;

(5)由于天气寒冷教师要多提醒幼儿喝热水;

2、加强锻炼、增强保育意识

(1)开展有关冬季锻炼的健康活动,加强晨间(午后)户外锻炼活动,提高锻炼效果;

(2)锻炼时注意对孩子脸部、手部的保护;

(3)增强保育意识,幼儿运动前后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并提醒幼儿塞好衣裤。

同时老师们可为幼儿精心准备一份满载着浓浓爱意的“爱的提示”,包括:你今天参加晨炼了吗?你今天喝热水了吗?你的内衣塞进裤子里吗?你转呼啦圈了吗?你夹沙包跳了几次等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活动小游戏。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一、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二、人体防冻基本方法

1、暴露在外面的皮肤是最容易冻伤的,如面部、耳廓、手指等等。因此外出时应戴好手套、帽子等衣物。另外,可以在脸上手上涂抹防寒霜等专门的防护用品,这样既可以减小热散失又可以保持皮肤水分。

2、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3、经常坐着工作的朋友应该注意尽量能够经常活动一下,一直保持一个姿势不利于血液循环,因为身体末梢主要靠血液循环来提供热量。

4、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

5、冻疮的防治

三、冻疮主要是因为手、脚、耳、脸等处的皮肤受到湿寒侵袭,导致血液循环恶化而引起的。在这里介绍几种预防冻疮的方法:

1、体育锻炼法

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也可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以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2、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或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在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3次,可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3、药物法

有易生冻疮体质者,可在刚入冬时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摄取,以提高肌体的耐寒能力。也可取中药三

七、红花、赤芍、鸡血藤等,适量水煎取液,在冻疮多发处擦洗。

4、偏方蔬菜法

用紫皮大蒜或新鲜山药擦洗手、脚的冻疮部位,或用萝卜、生姜、桂枝煮水擦洗,亦可预防冻疮。

此外,户外工作者应避免手脚受寒、受湿,要保持手部清洁,少用热水洗手、热水袋捂手或用手炉烤手。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预防季节性传染病措施 第2篇

签发:姜广宏

一、夏季:

1.天气变化,有下雨预兆,及时将车间窗户关闭(尤其是下大雨天气),防止雨水进入车间,发生短路事故。

2.下雨天,使用工具前必须进行预热,防止潮湿工具与高温电解质接触发生爆炸。

3.换极时检查阳极是否潮湿,潮湿阳极禁止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应在装极前先将阳极在离电解质10厘米处烘烤,待阳极底掌完全烘干后,方可装入槽中,以免发生爆炸。

4.添加氟盐(电解质块和槽达)时,先检查物料是否潮湿,严禁直接添加到高温电解质液面上,应先放置到壳面上或炉台上烘干后,根据添加要求进行添加。

5.雨天检查厂房是否漏雨,如遇房顶漏雨,盖好槽盖板,用防雨布将短路口、槽上部结构、漏雨处物料盖好,防止雨水进入槽中或进入短路口,造成短路、爆炸或放炮。

6.雨季,提前检查各种防汛物资,检查厂房外排水沟是否畅通,防止雨水流入槽底,导致槽底母线对地短路。

7.伏暑天因车间内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工作人员发生中暑现象。在出现车间内温度过高时:

①要加强车间内的通风,打开车间内楼上楼下的所有两侧窗户、大门,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电解槽上部、槽间风格板上工作,尤其在更换阳极或多功能机组操作人员感觉头昏、耳鸣、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等现象时,立即执行轮流作业的方法进行作业。

②工作人员在作业时应多饮水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水分、盐分,避免因出汗多,体内电解质紊乱、补水不及时而造成工作人员脱水中暑的现象发生。

③禁止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强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因素。

④车间准备好防暑降温的人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备用品,车间给每个工区购置保温桶一个,高温季节每天熬绿豆汤员工及时饮用,以防中暑。

⑤利用学习天、班前班后会,各班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中暑急救知识,保证每位员工掌握中暑急救,避免一旦有发生中暑现象时由于急救不及时或急救方法的不正确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意外后果。

二、冬季:

1.下雪天将通道门口积雪要及时进行清扫,尤其是抬包车进出的大门和库房门口;冬季将车间大门关闭,将车间楼上楼下的窗户关严,防止雪花进入厂房,发生意外事故。

2.换极时必须检查新阳极底掌和中缝是否有积雪或夹冰现象,如有积雪或夹冰现象的存在,应及时进行清扫或与阳极组装车间进行联系调换;下雪天及时与阳极组装联系,无库存时,将积雪扫干净在车间放两天,在使用时进行烘干后方可装入槽中,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3.各种操作的铁工具,必须进行充分预热后方可进行操作。4.在气温降低时,当班加强对车间内各种管道、天车滑线的检查,对需要加强保温的地方,要加强保温意识,自己无法做保温工作的及时联系调度协调解决,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下雪天,严格执行《关于员工8小时工作以外的管理规定》,骑车上下班员工,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发生交通意外事故。

6.电解槽的防范措施严格按照生产技术部下发的《季节转换时电解槽技术条件调整思路》和车间的具体要求保持,并落实好电解槽的点检制度。

7.天车轨道五区一组到整个四区存在的问题较多常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天车工运行或操作时务必要低档行走。

三、其他季节:

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做好季节性的相关工作,如防风、防雷、防汛和员工8小时以外的工作,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防范意识。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

1.电解槽漏炉时严格按照电解槽漏炉预案进行处理抢救。2.全厂失电时及时启动《电解二车间全厂失电应急预想》。

附: 《电解二车间全厂失电应急预想》

当全厂突然停电时,车间当班人员必须按以下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一、原则:1.保人身;2.保设备;3.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汇报制度:按照汇报制度班长第一时间向调度汇报,并进行详细说明车间的具体工作情况;车间值班人员及时向车间进行汇报。三:停电后检查、处理过程:

1.班长、作业长及时取出应急照明手电筒进行现场照明,以确保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各个作业人员停电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撤离到出铝端,听从车间值班人员和班长的统一安排;

3.停电后天车工必须坚守在操作室等待送电,车间当班人员不要慌乱,按照车间的失电预案执行;

4.小夜和大夜班在不清理槽下料时严禁将风格板打开,以免在停电时发生意外;

5.按照停电时间长短,做好停电后电解槽的保温工作(及时盖好槽盖板,封堵好所有冒火。);做好原财物料的准备工作(如效应棒,冰晶石、抬包等)。

四、送电前的准备工作:

1.送电前检查阳极是否脱离电解质、操控机是否正常; 2.送完照明电后作业人员及时检查停电前的各个作业点(是否有短路现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向调度汇报;

3.电解槽送电时按照停、送电预案执行(勤检查、巡视操控机及电解槽等设备)。

电解二车间

春秋季节鹅常见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第3篇

小鹅瘟主要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 有关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离群、嗜睡、抽搐以及出现严重腹泻等。在小肠的中下部肉眼可见膨大且内有灰白色或者淡黄色内容物, 类似于香肠状。此病仅发生于鹅, 潜伏期3~5 d, 30日龄以内发病较多, 一般饲养2周龄内的雏鹅开始发病, 死亡率在65%~95%。应以预防为主, 在种鹅开始产蛋前的30~35 d注射小鹅瘟疫苗。刚孵化出的雏鹅在24 h内, 每只注射0.5 m L的小鹅瘟血清或者卵黄抗体, 一周龄应再注射一次, 每只需注射1 m L左右。如有染病, 可喂给藿香正气水治疗, 每日早晚各1次, 每次计量为1 m L即可。

2 寄生虫

寄生虫通常寄生于鹅的肠道内而引发疾病, 若不及时防治, 会对鹅体增重以及产蛋造成严重影响。雏鹅应在30日龄时进行1次驱虫, 在晚上投喂的饲料中投放硫双二氯酚, 计量一般为300~400 mg/kg为宜, 对绦虫、吸虫及线虫有特效。

3 软脚病

软脚病主要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及维生素D。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鹅的增重以及产蛋。治疗方法是在饮水中投放电解多维, 每次连续投放3 d, 每周投放2次, 可显著预防此病的发生, 发病时, 每只鹅亦可每次喂服维生素D 10 mg, 早晚各1次, 连续服用4~6次即可。

4 鹅流感

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 大多因春秋季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 挤成一堆, 流鼻涕、摇头晃脑, 严重者, 会出现下痢。病程为3~5 d, 治疗不及时会出现死亡现象。在预防治疗时, 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改善育雏室的设施, 控制好育雏期的温度、密度、湿度以及通风。患病雏鹅, 可用头孢曲松钠, 口服或者拌料, 连服4 d即可;也可采用对病鹅肌注青霉素, 也可以口服磺胺嘧啶片, 患病期间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电解多维, 以增加雏鹅的抗病能力。

5 副伤寒

鹅的副伤寒也叫禽副伤寒。大多数出现在土壤中、粪便里, 饮水、饲料及蛋壳表面也都有此病菌的存在。此病菌在自然环境中, 通常可以存活3个月, 严重的甚至可以存活1年。该病以雏鹅的侵害为主, 通常多呈急性或者严重性感染, 此病通常存在于不洁净的饮水、饲料中, 不干净的禽舍环境也会有此病菌存在。2周龄以内的雏鹅最易感染此病。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 严重者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呆立, 拉稀水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 最后会倒地死亡。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 按0.5%/kg的比例伴入粉料中连续喂一周左右。

6 禽霍乱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 第4篇

【关键词】 幼儿园;传染病;儿童保健;健康宣教

【中国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439-01

幼儿园时群体聚集地,其中包含的人群以幼儿为主、而幼儿的机体免疫功能较低,其抵抗能力较低,因此更加容易被疾病侵袭[1]。因此,一旦发生传染病,就可能会在幼儿园内广泛地传染开。因此,如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幼儿园内传染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2]。我们采用健康知识宣教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传染病的发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天桥地区虎坊路幼儿园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以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为实验阶段,以2008年为对照阶段。两阶段幼儿园的人数、学生年龄、教师、教师年龄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实验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加强幼儿的晨检和午检的工作制度,并切实落实到幼儿园的每一位幼儿中。对幼儿进行“摸、看、问”和检查的工作制度。摸:对幼儿的皮肤进行触摸,以判断幼儿有无发烧,观察其皮肤有无异常的红疹等;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有无精神萎靡等情况,口腔内有无异常;问:询问幼儿的饮食情况。一旦发现幼儿有异常,需要立即将幼儿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

幼儿园内要定期开窗通风,并注意保持空气清新。尤其注意活动室、卧室、更衣室、厕所的通风换气。

注意每日对虎坊路幼儿园内的物品进行消毒。消毒内容包括幼儿园内玩具、桌椅、门窗、把手及地面。消毒时要注意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消毒浓度,一般教室内可使用含氯消毒剂1:1000,但是卫生间要使用1:500[3]。幼儿使用的毛巾等要做到一人一个,用后消毒。而幼儿使用的餐具,更要求用完后及时消毒。被褥要在定期到太阳光下暴晒。对提供给儿童的瓜果要清洗干净、去皮。每天及时倾倒幼儿园的垃圾。

此外,由于传染病往往有一定的潜伏期,其发病较快。而幼儿园要最好积极的防病工作,定期检查幼儿计划免疫的情况,一旦发现有漏种,要立即补种。

积极开展各种讲座,向幼儿和幼儿家属讲解有关防病和治病的知识并发放传染病预防傳单手册,普及健康知识的预防。将家长与儿童一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过多到的冷食,不吃零食,营养均衡。注意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地吸收,并注意保持双手的清洁卫生。此外,定期检查幼儿园厨房卫生,和家长一起合理地给予幼儿充足的营养,并保持儿童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1.3数据处理: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幼儿机构的健康知识讲解,幼儿、幼儿家长、幼儿园内工作人员均能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预防幼儿园内传染病的发生,2009年内无一例传染病出现。而2007年猩红热1人,手足口2人,腮腺炎2人。2008年该幼儿园水痘4人,手足口2人,猩红热1人。2010年,手足口3人(输入型)。

实验阶段与2008年比较,差异明显,χ2=6.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幼托机构是儿童较为集中的机构,幼儿在此期间接触较为紧密,因此一旦出现传染病,将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而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机体免疫力不够成熟,面对疾病时更容易被感染[4.5]。

因此,幼儿园预防传染病至关重要。我们对幼儿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方法,注重健康宣教内容。对教师讲解常见幼儿传染疾病的临床表现、积极的预防方法,幼儿机构的注意事项等。做到早期发现传染病患者,向的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做好日间的各种检查。控制外来人员,由门卫严格把关,外来人员不要随便地进入幼儿园内,来访者要做好登记,在家长送孩子时,只能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门口。

尤其在传染病的流行期间,我们还协助幼儿机构制定书面健康指导,告知家长在近期内减少幼儿去公共场所,并不要与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园内的人员均能够重视传染病的发生,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蔡月华.杭州市西湖区托幼机构1996~2005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26-26. 

[2] 江小虹,于洋,张桂芹等.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工作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0-111. 

[3] 韩佳音,林立丰,黄仙钟等.广东省部分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及消毒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3):293-296. 

[4] 余滨,陈剑,罗同勇等.武汉市2005-2007年学校和幼儿园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925-926,928. 

[5] 张予平.某幼儿园1991~2005年儿童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46-2548.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第5篇

① 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 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第6篇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一种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疱疹完全干燥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任何年龄均可感染。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2-21天左右,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低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者12天后,躯干皮肤、黏膜会分批出现小红点,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1天左右逐渐变成水泡,出疹的部位一般是由躯干至四肢离心状分布,伴随轻、中度发烧及全身瘙痒。

水痘防治攻略二

水痘不是我国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但水痘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在集体机构迅速传播,发现可疑水痘患者,应将其进行居家隔离,保护其他易感人群。

1.隔离患者

对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应进行隔离,一般可在家中隔离,家中如有其他未患过的水痘的小孩,应另择居住处或不与患者同住一房间。隔离应持续到全部疱疹干燥结痂时为止。

2.避免用手抓破疱疹

要把指甲剪短,保持双手清洁。特别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疱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可能会留下疤痕。

3.止痒

衣被不宜过多过厚过紧,过热出汗会导致皮疹发痒。清洁皮肤后,在长水痘的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

4.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

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

5.注意病情变化

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者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惊厥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6.注意消毒与清洁

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7.定时开窗

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打开玻璃窗,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水痘病毒。

水痘防治攻略三

如果我们没得过水痘,但接触了水痘病人,怎么预防呢?

1.可佩戴医用口罩,同学间不要太近距离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教室开窗通风。

2.早休息,不熬夜,注意休息。良好的睡眠是机体发挥有效有效免疫力的保证。

3.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预防季节性传染病措施

预防季节性传染病措施(精选6篇)预防季节性传染病措施 第1篇保育员培训资料-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护理及措施秋冬季节是传染病多发病的季...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