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安局长的日志
一个公安局长的日志(精选7篇)
一个公安局长的日志 第1篇
实习日志
时间:二零零八年暑假
地点: 县公安局 法制科
主要人物: 我浙警院大一学生;师傅
贾科长
女 36岁
事件: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第一天
7:45
第一天的实习生活顺利开始。一来到办公室,我就把学校里整理内务的步骤一一实地演练,希望干净的办公环境能给我带来一个美好的第一天。
在贾科的帮助下我初步了解了法制科的工作重点和办公方法,也知道了我本次实习的实习任务。
有了寒假在派出所实习的经验,第二次实习似乎没那么紧张,但新的环境还是让我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开始。
认识了科里的几位前辈,我的工作也开始了,将县里各个地方派出所处理的案件一一整理并编号成案。看起来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却让我几乎忙碌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是我来实习的时候没想到的。
第七天
10:00
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我才真正见识到,一个小小的盗窃案需要多么复杂甚至是琐碎的程序: 呈请立案报告书、呈请传唤报告书、呈请拘留报告书、呈请延长拘留期限报告书、提请批准逮捕书、呈请鉴定聘请报告书、起诉意见书、呈请侦查终结报告书、起诉书、刑事判决书„„一个个步骤要清楚地罗列后,才能顺利编号并收入档案,而时间是每个步骤前后排序的依据。在整理期间,我也了解了这些案子的侦破其实并不简单,它需要收集大量的并且有价值的证据,而案子的审判更需要很长的时间,是几个月,是一年,甚至是几年。
从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我还深深体会到,每一份案件的归档都是经历了从派出所到公安局再到法院的工作过程,而在这过程中,接触到案件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形成的正是一个为正义而奋斗着的工作链,每一个链条上的环节都必不可少。
贾科告诉我,这里的每个案子都要经过最后一道关——法制科的审查。法制科的审查为案子处理的每个步骤打分,要知道这也是对百姓负责的一种表现,让办案的每一个步骤合法的执行才能让百姓放心和满意。
想到这里,我不免庆幸,自己能如此近距离地学习这一整套案件审理过程需要的知识。
第十五天
12:00
夏日的正午骄阳似火,午休的时间不用出门就待在办公室里。这也是一天当中办公室里最安静的时候,不会有敲门声,当然,也不会有接不完的电话,我和师傅可以安心的睡个午觉。
中午有时候也会接到要解决问题的电话,师傅总是很有耐心地给对方解释,让对方基本能够满意为止。说实话,我很佩服师傅的耐心。我想,师傅是本着对老百姓的责任和爱,才能有这样的工作投入态度,这正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第20天
14:00
短暂的午睡结束后,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已经熟悉工作环境的我,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实习生的我其实只是帮助解决一些简单的事情,贾科每天要面对的才是我一直向往的。我想有一天我能和师傅贾科一样,冷静从容地完成每一件交付的工作。
办公室里,忙忙碌碌。对刚刚处理的案件审批的审批,打分的打分,修改的修改。几天下来,有不少人在办公室里进进出出,他们是各个派出所民警、刑侦大队队长、缉毒大队队长等等,而他们的目的却只有一个,全力将每一份案件严密准确地处理。
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恍然明白:我手中那一份份案件的详细资料正是他们没日没夜忙碌的所得,它们是珍贵的。
第26天
16:00
实习快接近尾声,看着一份份被我整理入档的案件,心里难免有些不舍;可看着贾科每天审批的案子,我知道她的工作不会停歇。
夏日的午后,多雷。
傍晚, 阵雨,天气潮湿。
风雨过后,吹起帘子的风让燥热的人们多了份凉爽带来的惊喜。结束了最后一天实习的我回到家中,院子里的植物愈加茂盛,雨水冲洗过的叶片绿油油的让人刺眼,蔓延着自由与生气,足以让我忽略它下一季的枯萎。
夜已深,我还是睡不着。
想着现在的办公室里贾科会不会因为突发案件又在加班,想着没有我的日子贾科的开水是不是要自己去打,想着不用实习的我明天还会不会一样的早起,想着„„
我做梦了。
天亮了, 阳光又开始在我的肩膀欢快的跳跃,这不正是我期待已久的新的一天吗?
新的一天,只是相对于昨天,真正的明天总让人莫及。
实习日记一组(一)
我校治安系从三中队选拔20名学生组成“教、学、练、战一体化”警队,于5月26日晚开赴郑州市公安分局金水分局庙李派出所开展实践教学。我们从同学们的工作日记中选编了下列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训练有素的警察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他们的辛勤工作不仅使自己经受了锤炼,也为学校的声誉增光添彩。
日记之一:警务区执勤第一天 杨 森
2009年5月26日晚,我们治安系实习警队于当晚来到庙李派出所。张副所长和我校在该派出所挂职锻炼的崔向前老师向我们介绍警务区的治安状况:陈砦属城乡结合部,常住人口三千余人,流动人口超过十万人,治安形势比较严峻。
在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执勤工作。11:10分左右我们接到报警,称花卉市场有人打架,我们快速跑到案发地点,并及时控制了嫌疑人。经询问了解,原来是夫妻之间的家庭矛盾,导致双方争吵,妻子被丈夫打了,经过我们的调解,事情得到了解决。虽然这不是什么案件,但我们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并以恰当的方式化解了家庭矛盾,给群众一点帮助,值了!
凌晨0:20分左右,当我们要撤勤时,接到报警,小商品市场发生了抢劫致伤案,我们在第一时间也赶到现场,维持外围秩序,分局巡特警大队、刑警大队,120救护队赶到现场开始勘查、取证,现场的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满身是血,鲜血从颈动脉滚滚流出。原来是一名犯罪嫌疑人抢夺未果转而持刀威逼,划破了女学生的颈部夺包而逃。看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增强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的本领,担负起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
警务区执勤第一晚就这样在紧张的气氛中度过,我们回到学校时已经凌晨两点钟了。日记之二:恪尽职守,做好“小”事
张志富
自5月26日,我们实习警队在庙里派出所陈砦警区以步巡为主执行勤务,最大限度的把警力摆在街面上,打现行,压发案,严格社会面的控制,形成了有效震慑声势。除5月26日我们到岗当晚发生一起持刀抢劫案之外,在我们每晚5小时的值勤时间内,没有发生突出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升,有效地维护了辖区良好的治安秩序,实现了中方圆路以东、文化北路以西、北环路以北、国基路以南的核心区“零”发案。
期间,我们除在以街面巡逻形成震慑之外,开展的具体工作还有,清查各类暂住人员,检查出租房屋;盘查可疑人员;检查和教育开局打麻将人员;在对天诚网络、立信网络、源源、国通四家网吧进行检查时,针对其存在的火灾隐患和允许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进行批评和教育,同时要求辖区所有网吧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入内。
虽然,我们每晚徒步巡逻达4个小时以上,有时需穿过几条街道快速跑步赶到事发现场,往往凌晨1点左右才能回到学校,第二天还要坚持上课,睡眠不足、休息不够、身体极度疲劳,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坚持下来,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恪尽职守,讲大局,讲奉献,一不抱怨,二不偷懒,在执勤时间内真正做到了“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
尽管我们所干的工作主要是防范和震慑,没有涉及到更深的公安业务工作,属于“小”事情。但诚如斯大林所说:“在工作中,绝不要拒绝做小事情,因为,大事情是由小事情积成的——这是伊里奇的重要遗训之一。”我们在校学习各种公安理论知识,终其目的就是要指导公安实践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学理论,更要去实践,就要去抓住每一个实践的机会,愿意去做“小”事情,做好“小”事情。仔细研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细心的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这些去检验自己对公安工作的了解是否正确,运用公安工作的方法是否正确,去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而加以纠正,去改进自己的工作。
公安工作是由许多小事情组成的,党员的修养也要从小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作为一支由党员和党的发展对象组成的实习警队,我们愿意去做“小”事情,并且做好“小”事情。把做小事情当成锻炼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一个基础,通过在去做小事情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修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为党的事业和公安工作添砖加瓦。
日记之三:牢记宗旨意识,增长真才实干 刘立刚
今天是我们在金水区庙李派出所庙李警务区执勤的第八天,天气依然往常一样闷热,仿佛天空中被一个密网罩者一般,让人感觉到呼吸都是一种奢侈。
晚上八点半,我们照常按三组进行划区域巡逻,仅半个小时左右,警服就已经被汗水浸湿了,可同学们仍然坚持巡逻。街上的人很多,真可谓之为摩肩接踵。我们边巡逻边提醒逛街的人们注意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财物;对于一些重点场所,如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厅等,我们会进行仔细检查,确定正常、无发生治安问题的苗头再接着巡逻;而对于网吧、歌舞厅等一些人员混杂且极易发生治安案件的重点防范区域,民警会不定时的带领我们进去检查,提醒营业人员注意“三防”,即:防火、防盗、防抢。我们每天夜间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直至凌晨一点左右。三条主街较为繁华,每条主街都有将近一千多米长,而且每两条街之间又有很多条巷子连通,每天我们都是以步巡来完成这些巡逻防范工作,可见工作强度之大,但就是承担如此艰苦、繁重的工作压力,同学们也没有一句怨言,都在坚持工作。
这次的实习警队都是由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因此每个人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按照党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通过教学实践,增长真才实干,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我们作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在校外执勤工作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以大局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努力为学校争光更是我们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作为一名预备警官,我们更能够以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标准要求自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地贯彻到实践工作中,以我们辛勤的汗水换来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一句话,我们值了!
我的实习日记
(一)作者:温岭礁山边防派出所 发布时间:2013-03-18 10:12 浏览数:718次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到了军校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还记得3年前刚刚步入军校那个青涩幼稚的自己,如今在部队锻炼学习中使我成熟稳重了许多。为了更好的让我们了解部队基层的实际情况,尽早适应部队工作岗位,学院领导特别安排了这次寒假大三学员到基层实习体验生活。
当地方学生还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与家人团年的喜庆氛围中,我们公安海警学院即将毕业的学员们已经吹响了冲锋的号角,迈向征程,早早的开始了不平凡的假期部队实习生活。在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正式开始军旅生活的日子里,很感谢学院领导给我们的这样一次假期实习的机会,短暂的一个月的亲身体验,满载着超出预想的收获,我更加深刻明白这次基层实习的及时型和必要性。
虽然从小出生在军人家庭,可是真正对部队基层生活还是了解很少。直到这次假期到基层单位实习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怀揣着激动与好奇的心情,踏上了去往自己实习单位的征程,一路上经历了3次转车,终于经过4个小时的颠簸到达了实习地点———礁山边防派出所。
初到所里,印入眼帘的便是二十二个大字“建设引以为傲的过硬队伍,打造赖以共存的和谐团队”。本以为基层部队办公楼会是崭新独具特色的,靠近海边也应该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生活质量也很好,可当来了这里,一切美好的幻想都破灭了,单位周围就只有几个鱼粉厂,四周飘着一股鱼腥臭,营房更是陈旧不堪,一想到要在这里实习40多天,当初来之前的雄心壮志瞬间烟消云散了。可是毕竟才到这里,不敢苛求太多,想太多,正所谓随遇而安,只能慢慢去克服,慢慢去适应这样的环境与氛围。生活条件并不那么如人意,但是所领导亲切关怀和战士们的热心帮助,让我也切身体会到了基层官兵的朴实和浓浓的人情味。由于考虑到女生心思细腻,就让我分配到内勤办公室实习,配合内勤干部负责整理档案,从未进行过档案整理,让我初次接触时觉得有些棘手。可是幸运的是那位内勤干事是从我们海院毕业的,就顺理成章被我叫成了“师兄”。
“师兄”他呢,胖呼呼的很可爱,对待工作更是一丝不苟,心思细腻,他会摄影和写作,文笔也很好,因此单位的新闻和信息大部分都是他写的。他的名字叫张杰,是我喜欢的歌手明星,更是让我对他产生好感。虽然有时候会比较“唠叨”,但是实习中真心很感谢他的帮助。第一天上班就细心地给我讲解了归档要求和基本常识。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师兄”亲切的像一位大哥哥,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重复一遍遍整理要求和解决我提出的问题。初来咋到,他教会我好多本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第一次工作使我更加明白现在的自己只不过是开在温室中的花朵,没有经历过任何真正的风吹雨打,如在我们被移栽到户外的时候,我们就会枯萎。
在整理档案中,我也渐渐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正是我在生活中的毛病,做事较为毛躁,粗心。这次实习最大的感受便是细心做事,细心观察,细心聆听。我学会了在所里的每一天都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感受着基层连队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这种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让我对基层部队了更加客观、更加具体、更深入的认识。
坦白的说,第一次在外一个人过年,心里很不是滋味,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看着所里一大帮人围在一桌吃着团年饭,谈笑风生,笑着笑着便沉默不语了,大家都在思念远方的家人。终于明白现实生活中,军人身上担负的责任和无法与家人团聚的遗憾。当我们选择了军人这一职业,就选择了牺牲与付出。为什么都说军人是无私的,因为军人是百炼而出的精钢。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奉献和牺牲是军人的本分。当人们都沉浸于团年的喜悦氛围中,军人只能默默的在自己的岗位和哨位上坚守;当人们半夜熟睡时,军人只能默默的在岗哨亭里彻夜不眠,只为这一身戎装。
实习中,我时常被那些平凡的默默为部队付出的小战士英雄们感动着,深夜依旧在街面巡逻。他们正是用平凡教会我吃苦,教会我坚持。他们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我开始发现自己开始喜欢军人这一职业。我愿意把从军当做我的一段人生经历,来捍卫这一荣誉。虽然我还是一名学员,依然在为学业忙碌着,但很快也会奔赴工作岗位了,我将会把在礁山边防派出所学到的坚定和领悟带到我的生活工作中去,我会更加理智与成熟的去面对以后生活工作中的困难,会更加自信,勇敢地把自己的军旅生活演绎的更加精彩。最后引用我以前班长最爱的一句话,送给礁山边防派出所的所有人——锦绣年华与你们相遇,是我今生最美的记忆。
我的实习日记
(二)作者:温岭礁山边防派出所 发布时间:2013-03-18 10:13 浏览数:208次
如果有人问我,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写的文章,寻找着自己的开心。但我发现我错了,我已不再是我,我的难过会让别人跟着难过,我的开心会让别人跟着开心,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我享受着无尽的快乐,学着无尽的知识,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我的开心与难过都不仅仅只是我一个人的,在这样一个集体里,有人教你学会做人,有人教你学会做事,同样也有人教会你懒惰,有人教会你社会跟人之间的联系。
如果说人的感情可以分成三六九等分,那么这样的感情在生活中一定是九等,上层阶级,因为这样的感情让人值得为他怀念一辈子。
来到礁山边防派出所实习已经24天,对这里的花草树木都有了一定的感情,何况人呢?看着树前的负责牌,就像是看到街道边的一颗行道树,何曾想过这里的回忆并不仅仅只是记忆。
想起刚刚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当下车看到那么陈旧的房屋,不禁想起的外婆家,当我还在发呆时,所长让我们开饭,全所里的人延迟开饭,就为了让两个实习学员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所长在吃饭时还一直担心,不停询问,比如今天刚刚来到这里是否会适应这样的环境,有没有什么需要,需要的话一定要提,如果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就问问其他的所里的人员,而后吃完饭看到自己的宿舍,不经意的自我满足。也许是实习前把情况想的太过糟糕,所以不经意的自我满足让我更加喜欢这里。
时间苍老了人的容颜,但不变青春的是那份永存感激的心。对这里的人员也渐渐了解,不想一带而过对所有人的感情,不想欺骗自己,很喜欢这里,这里的人,这里的物,这里的事。
教导员,所谓的深沉王子,平常他说话不多,总是一副很严肃的表情,很沉默。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总是很冷静,不慌不忙,那是因为这样拥有更高的效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深沉,让我记忆中他的样子显得特别有人格魅力,还是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冷静和执着。
所长,所谓的弥勒佛笑星,他总是笑咧咧,也许只是对于女生来说,他总是不发火,就算我犯了错误,他也总是细心的告诉我,这件事应该这样处理,那样的事情应该那样处理,在生活上还不时不时的给我一些小小的照顾。也许从他的身上我学会了做事的方法。
副所长,所谓的大师兄,看着他笑的脸,不知道为什么觉得生活总充满阳光,在我来这里的日子里,看着他帮一名六岁儿童走失方向送回了家,在他身边,永远都有欢乐,因为他会一直的告诉你,享受生活,享受世界。
干事,所谓的二师兄,听着他那洪亮的声音,看着每天督促我做这个事情,检查我做那个事情的完成情况,虽然唠叨,但却不失风趣,在他眼里,你看到的是大哥哥的照顾,大哥哥的担心,大哥哥的体贴。
参谋,所谓的三师兄,他的眼睛很小,快要眯成一条缝,跟着他去巡逻也不难得是一件开心而满足的事情,背上所有的装备,当遇到麻烦时,他总会跟我说,你坐在车上看看就好了,当遇到不会或错误的时候,他总会笑哈哈的跟你解释。
就这么零碎的一点一片的记忆,拼凑成了,我现在所有的回忆。人总会学会长大,也总会学会在一点一滴的事情上去想念一些已经过去的事。这样的回忆在脑子里上了锁。他永远不会忘记,也永远不会丢失,因为给这实习记忆添加了不会遗失的程序。
毕业生公安局实习报告
面积广大,人口众多,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进入城市的农民越来越多,为保障社会的有序发展,在作为基地的公安派出所搞好法治建设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在城市,与人民直接打交道的不外乎人民政府,工商、税务、公安派出所等,且公安派出所担负着户籍管理、调查取证等任务,与人民的接触更为深而且广,影响力也至少占着1/3强。重视公安权力的正确行使是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一环。
今年上半年,即2007年3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学校安排我在公安雁塔分局西影路派出所实习。我的目标只有一个:把我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基层公安实践相结合,学好基层业务知识,为将来更好地投身公安工作打好基础。对于刚走上社会的我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夹杂着满足和希望。在公安系统中,派出所是最基层的组织,在其所处理的食物和接触面方面,向与机关,无疑是极为基础和庞杂的,其工作内容琐碎而繁复,这就是派出所的特点。我以前直接与社会接触的时间毕竟很少,有许多事情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单纯与简单。记得刚到所里不久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里的辅警去伏击一个偷窃电线团伙,从晚上九点到凌晨四点目标一直没有出现。在回所的途中,遇到一个用扁担挑着两个口袋(口袋里装着鸡和鸭子)的老头,我们按惯例上去盘查(问他是从哪来的、往哪去、干什么的……),那个人回答的很从容,没有一点破绽,我认为是可以放人了(因为那人也已经有50几岁的样子了)。但是我们的辅警大队长叫把人带到所里继续盘查,当时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感觉做的肯定是无用功,但是带到所里一审问,原来鸡和鸭子确实是偷来的。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初步的了解到社会与学校真的相差很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三的生活体验增添了许多新的感悟。尤其是半年的实习生活,无论是公安实践的业务知识,还是人情交往处理方式中,都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更是生动的一课,加深了我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热爱,更坚定了我的选择。
我们的实习被安排在公安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派出所。最直接的接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半年的一线生活让我最深刻的体会到警察也是普通人,只是穿着警服的公民而已,他们和平常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数不尽的压力和烦恼,只不过是他们的特殊职业性质所致,他们拼命地压抑着内心的冲突,去领受着社会的拥戴和鲜花,同时又遭受着冷遇和唾骂,一年365天每天都能遇到365种人,365种事情,老百姓记住的只有三个阿拉伯数字“110”,有事即拨通。虽然警察没有经商的谋略,赚钱的智慧,哲理的思维和似水的柔情,但面对着每一件错综复杂的事情总能找出一种方法去解决人民的每一份疾苦。记得跟着师傅做每一份笔录,看这是处理每一个案件,我总有无尽感慨的目光投向年轻的师傅,因为他在失衡的心灵上寻找到了支点,默默的做他那一份工作,即使再苦再累,他也是那样的用心,不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警察从事的是真正的男子汉的职业。实习的日子里恰逢清查等大型活动,还要每天处理着各种各样的“小型战争”,加班加点后的疲惫逐步减弱了防备而去追求工作效率,然而他们永远冲在斗争的最前沿,也永远处于最危险的处境。一位领导说:“全国公安天天在牺牲,时时在流血。”这用血的教训告诉人们,在物欲横流的大潮中,人民警察用生命吹涨着正义的风帆,用肩膀撑着一张张绿荫,他们正是和平时期最需要的群体,因为警察从事的职业是用他们的生命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个公安局长的日志 第2篇
在目前大网络、大数据的环境下,网站是最为流行的信息发布平台之一,利用网站实施犯罪成本低、公安机关取证困难, 犯罪分子选择网站作为犯罪手段或是犯罪实施工具。本文研究实现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Web日志调查取证软件,可以及时挖掘出网站用户的访问行为,也可以挖掘出实施特定行为的用户, 无论从实际公安业务、还是在公安教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1Web日志概述
常见的Web服务器包括IIS、Apache、Tomcat等多种类型, 其中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是目前微软所推出的主流web服务器,IIS日志格式可分为IIS名称格式和IIS记录格式。 默认情况下,IIS服务器每天都会生成一个日志文件,记录该日的一切行为。服务器默认文件名为ex+年份的末两位数字+月份 +日期,如2014年06月20日的日志文件名称为“ex140620.log”。 日志记录的格式是固定的ASCII格式,开头四行为日志的固定说明信息,其中IIS可自定义显示记录的格式。举例说明IIS日志格式:
对以上日志进行解析,进行访问的时间:2012-06-07 00: 01:24;所访问的服务器的ip:118.26.226.102;获取方法:get方法 ; 执行访问 的文件及 附带参数 是 : /90125/stat.ashx aid=100192&adid=362&wid=1&uid=100021&ext1=&ext2=;访问的端口:80;客户端ip地址是:124.65.144.2;浏览器类型:360浏览器 ; 系统相关 信息 : compatible ; +MSIE+6.0 ; +Windows+NT+5.1;+SV1;操作代码状态:302,访问需重定向;处理时间是:143秒。
2软件设计与实现
基于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对网站用户行为分析的需求,整个系统功能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定位、挖掘特定用户所实施的访问行为,包括查看了哪些网页、网页访问轨迹、 在每个页面所停留的时间、所使用的浏览器类型,及其上传了哪些图片文件。第二部分是定位实施特定行为的用户,这些特定行为包括:访问特定页面、登录网站、在网站进行注册、在什么时间下载了特定图片等等。第三部分系统用户可以自定义访问行为,包括对某文件的访问次数大于10、在某文件的停留时间超长一定时长等等。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及可用性,选择面向对象的解释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python作为软件实现语言,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对总体上进行模块划分,各功能模块的编码实现、测试。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1)数据清洗是数据分析挖掘的首要任务,在数据清理中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分不同的用户需要什么信息; 通过何种信息识别使用者会话;与模式发现和以后数据挖掘任务有关的数据项有那些。根据以上需求,对日志记录清除不相关的数据,检查URL的后缀,合并某些记录。对用户请求页面时发生错误的记录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在以上日志文件中, 需要将客户机请求的用户名和服务器返回的状态去掉。另外, 在用户请求一个网页时,与这个网页有关信息自动下载,并记录在日志文件中。此时,要根据以后要进行挖掘的目的,删除那些不是用户显示请求的文件。例如,后缀名是.cgj,.js和js的脚本文件因对后面的分析处理不造成任何影响,所以应该删除。为了提高系统模型的可扩展性,该系统在设计时建立一个缺省的规则库来帮助删除记录,此规则库可以根据分析网站的类型进行修改。例如,对于其他一般网站日志的数据挖掘,当用户在请求一个网页时,与网页有关的图片等信息会自动下载, 保存在日志文件中,由于这个文件不是用户显式请求的,因为在进行数据清理的时候需要将这些记录删除,此时,只需要在规则库中添加后缀为.gif,.jpg,.jpeg,.GIF,.JPG,.JPEG等即可。而在赌博网站日志的数据挖掘中,由于网站中大部分信息为图形文件,用户在访问的过程中极有可能访问这些图形文件, 因此,在规则库中,不需要加入这些后缀名。
(2)数据经过清洗后,转换成适合挖掘分析的数据后存储到MYSQL数据库表中,在数据处理模块中通过主函数根据所接收的用户需求跳转到不同的子处理函数中,在每个子处理函数中,对处理信息细节进行了封装,根据需求参数构建不同的数据分析模式语句,输出结果。
3软件的扩展应用
(1)死链接分析该软件能够在分析IIS日志,查找网站日志中是否有访问者可以造成的死链接,即从数据库中挖掘如下行为,同一ip地址的访问者对网站的访问状态的结果连续是404。
表明IP为180.153.206.22利用了一些扫描工具对网站进行数据库查找,企图通过这种方式猜到网站的数据库位置和名称, 然后进一步下载看到更具体的信息。
(2)SQL注入分析一般的SQL注入都是通过%20(空格的ASC码的16进制值是20)和半角单引号进行的,可以搜索 %20和’单引号(半角的),查看是否存在相关结果。通过此行为可以判断出该网站是否曾遭受SQL注入攻击,可以对执行SQL注入攻击的ip的行为进行更具体的分析,进一步对攻击者ip地址进行落地。
(3)上传文件入侵分析IIS日志,查找网站是否被上传文件入侵,上传的文件是什么。
2012-06-07 06 : 32 : 58 118.26.226.102 POST/lesson_manage/upload/40/ASP.asp80-174.44.80.128Apache-Http Client/4.1.3+(java+1.5)302 0 0 306由上可以看出, 用户174.44.80.128在2012-06-07 23:16:19成功上传了一个文件ASP.asp到/lesson_manage/upload/40/文件夹下。
4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Web日志格式及特点,结合公安机关对web日志的挖掘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用户行为的Web日志分析系统,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Web日志信息量将呈几何数增加,Web日志数据分析处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从海量Web日志中挖掘出特定用户的网站访问行为及实施特定行为的访问用户,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实现一个轻量级的Web日志分析工具软件,协助调查取证人员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或是定位犯罪嫌疑人。一方面该系统可以分析挖掘出犯罪嫌疑人在网站中的访问行为,包括网页访问轨迹、用户所在地区、在该网站浏览多长时间以及对该网站所实施的操作行为。另外,也可以挖掘出对网站实施特定访问行为的用户信息。
一个菜鸟的网管日志 第3篇
一个公安局长的日志 第4篇
几年来,警察公共关系已成为新时期公安机关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各级公安机关为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于推进公安机关与民众的交流,塑造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广大公安干警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公安工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越来越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全国公安系统大力推行公共关系战略的举措,正是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实践着现代化的管理职能。目前,上至国家公安部,下到基层派出所,各地公安机关纷纷成立公共关系专业部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公共关系已成为全国公安系统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管理系,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专家孙娟教授说:“在公安系统推行公共关系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意义。其一,中国约有500万名公务员,其中警察170万名,约占公务员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国政府将公共关系放到战略位置的今天,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忽视警察公共关系。其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治安环境更加复杂,传统的警务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需要运用包括公共关系在内的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科学来处理公安系统对外的各类事务。其三,中国警务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在这种形势下,打造人民警察崭新形象,加强警察内部的文化建设,也需要借助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
2004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实行定期新闻发布制度,及时主动地向媒体和公众发布重要信息。公安部的新闻发言人由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武和平担任,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媒体通报公安系统当前工作重点、治安形势以及案件情况。
2004年3月2日,武汉市公安局公共关系处挂牌成立。前来参加挂牌仪式的公安部宣传局负责人称,这是我国公安战线第一个公共关系处,“体现了中国警方的一种现代管理理念”。武汉市公安局公共关系处的主要职能是:加强警方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加强警方与媒体的联系,树立民警亲民务实的形象。该处设有公关策划部,主要负责全市公安机关对外联系、大型活动的宣传策划。
在同一年,广州番禹分局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警民公共关系实践基地”
2006年11月24日,芜湖市交警支队公共关系科正式揭牌,这是全国交警系统首批“公关警察”在芜湖上岗。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主流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积极的报道。
目前从国家公安部到各地公安机关,对公共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和实践工作的蓬勃发展,使公共关系在公安系统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单一的信息传播发展到危机管理、精神文化建设、形象塑造、警民关系和谐、内部管理以及对社会资源的整合等各个方面,使公共关系在公安战线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战略,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管理手段。
全国公安系统为什么在推行公关战略上有如此大的力度,而且会产生十分惊人的成效?一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二是向香港和国际同行学习的结果。香港回归以来,内地同香港联系合作关系密切,内地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香港的影响,香港警方在公共关系管理上的做法与理念,为内地提供了很多可以参照与借鉴的经验。香港早在1968年就设立警察公共关系组织,名为警察公共关系科(人们从香港拍的电视剧上可以注意到),下辖有社区关系和新闻及宣传两个科,并设小组若干,如行政及支援组、接待组、警讯及青少年联络组、电视及电影联络组、新闻室等。这些小组根据分工,各自承担着诸如如何传授公关技巧、接听市民热线、防范青少年犯罪、回复公众投诉、提供警务新闻宣传稿件等工作。
在学习香港警方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经验的同时,我们还与美国、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的警察公共关系专家及警察管理专家进行交流。
其实,从1987年开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就由孙娟教授开设公关讲座来推广警察公共关系的概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国公安系统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警察公共关系论坛”。每次论坛通知发出之后,很快就能收到来自警界同仁和兄弟单位的学者提交的论文和案例,干警们参与的热情之高、写作态度之认真,令人感动。每次论坛之后,都会选择具有开创性的优秀论文和实践性很强的经典案例结集出版。这些论文和案例集粹,对于转变警察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干警对警察公共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价值。
2006年,作为全国公安民警“三个必训”中级警官培训统编教材的《警察公共关系教程》出版发行。这本体现了新思想、新理论的《警察公共关系教程》,经过公安部组织专家组评审。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说,它搭建了学科构架、充实了学科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一种开拓精神。
现在,警察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公安机关的重视。这是时代变革的需要,是公安工作中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而对新的处理方法进行探索的需要,是在当前转型期大背景下的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等新的执法理念的贯彻。
一个“橡皮族”的诞生日志 第5篇
Sandra: Ugh. Shoot me now.
Stephanie: One of those days, huh?
Sandra: More like one of those years.
Stephanie: Come on, where is that team spirit Mr. Jacobs is always talking about?
Sandra: The only spirit I have is the bottle of whiskey waiting for me when I get ho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I’ve been here for ten years. I don’t know why I keep
doing this.
Stephanie: Yeah, ten years is a long time. Have you considered branching out? Looking at other
career options?
Sandra: Oh, please! Who is going to hire an ①over the hill fogy like me? Besides, I don’t have time to be handing out resumes and going to job interviews. I’ve got it easy here. In a few years I’ll get my retirement package and ②I’ll be sitting pretty.
Stephanie: You’re right. ③Job hunting sure takes it out
of you.
Sandra: Oh, great! The system is down again. I’m going to talk to IT about this. At least that’ll knock half an hour off my day (Sandra exits.)
Tommy: ④Is Sandra making mountains out of molehills again?
Stephanie: I think so. What’s with that?
Tommy: ⑤That is a grade A example of what we call a disengaged employee.
Stephanie: Disengaged? Like they have no passion or motivation for their job anymore?
Tommy: Exactly. I read an article that said employees like Sandra cost the US economy up to $350 billion a year.
Stephanie: How can that be?
Tommy: Simply because they are completely unproductive. They really should go live on a farm somewhere. Better for us and for them.
Stephanie: Well, I’m getting back to work while I still have my passion. I don’t want to end up like that.
桑德拉:啊,杀了我吧!
史蒂芬妮:又到了怠工情绪高涨的日子啦,对吧?
桑德拉:简直年年如是。
史蒂芬妮:别这样嘛,雅各布斯先生经常强调的团队精神到哪里去了?
桑德拉:现在唯一能让我振奋一点的,就是晚上回家之后还有一瓶威士忌在召唤着我。我在这家公司都呆了10年了。我都不明白我干嘛还要继续做下去。
史蒂芬妮:是啊,10年算是一段挺长的时间了。你考虑过向外发展吗?找一找其他的职业发展契机?
桑德拉:哦,得了吧!有谁会雇请像我这样过了气的老古董?再说,我也没时间投递简历、参加面试什么的。我对这里的一切运作都已经了如指掌。再过几年我就可以领着退休金,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
史蒂芬妮:你说得对。找工作的确让人筋疲力尽。
桑德拉:哦,真是妙极了!系统又崩溃了。我得去跟IT部门的人反映下这个问题。这起码可以消磨我半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桑德拉出去了。)
汤米:桑德拉又小题大做、喋喋不休了?
史蒂芬妮:我想是吧。她究竟怎么了?
汤米:这就是一个所谓 “橡皮族”的最佳范本。
史蒂芬妮:橡皮族?是说他们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和野心吗?
汤米:没错。我读过一篇报道,说像桑德拉这样的员工每年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3500亿美元。
史蒂芬妮:这怎么可能?
汤米:很简单,就因为他们根本创造不了效益。他们真应该去农场之类的地方生活。这对我们、对他们都是好事。
史蒂芬妮:呃,我要趁着还有激情赶紧去工作了。我可不想到头来变成那个
样子。
小测试:以下列出的“橡皮族”的特征,有几项符合你的状态呢?如果答案中有超过5个钩钩,那大家就得检讨一下自己了,因为你就是名副其实的“橡皮族”。
□ 有一定的行业经验,工作时间两年以上
□ 对工作没有热情,得过且过
□ 认为工作与理想无法并存,甚至忘却了理想
□ 拖到最后时刻才完成工作
□ 斤斤计较,不是自己的工作坚决不做
□ 坚决不加班
□ 独来独往,不喜欢团队合作
□ 追求平庸,反正“枪打出头鸟”
Smart Sentences
① over the hill 过气的
over the hill: past one’s prime(过了顶峰,在衰退期)。例如:
Nick is among those to be laid off as he is considered over the hill
by management.
因为管理层觉得尼克已经过了巅峰期,所以他被列入了裁员的名单中。
② I’ll be sitting pretty. (我就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
sitting pretty: to be in a good, safe and comfortable position(处于有利的状态,如意)。例如:
With an easy but high-paying job and a loving husband, Nancy is now sitting pretty.
有一份轻松但收入不菲的工作和一个体贴的丈夫,南希现在的生活很如意。
③ Job hunting sure takes it out of you. 找工作的确让人筋疲力尽。
sth. takes it out of sb.: sth. requires a lot of energy or effort and makes sb. exhausted(使某人筋疲力尽)。例如:
Having a school-age child really takes it out of you.
家里有一个上学的孩子确实让人心力交瘁。
④ Is Sandra making mountains out of molehills again? 桑德拉又小题大做、喋喋不休了?
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 make an unimportant fact seem like serious one(小题大做)。例如:
Making mountains out of molehills is the mere interest of some reporters.
有些记者只对小题大做感兴趣。
⑤That is a grade A example of what we call a disengaged employee. 这就是一个所谓 “橡皮族”的最佳范本。
a grade A example of sth.: a perfect example of sth.(最佳例子)。例如:
My father is a grade A example of an energetic retired person.
一个公安局长的敛财之道 第6篇
侯马:一个公安局长的两个波段 第7篇
在诗歌圈,他是深受喜爱的诗人,他的诗集《他手记》被评为200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年度最佳个人诗集。他荣获了人民文学奖、《诗参考》十年成就奖等七八个大奖。
在警察队伍里,他先后在团委、宣传处、出入境管理总队、昌平分局、西城分局任职。现在是新任的丰台区委常委、丰台公安分局局长。
写诗需要散淡自由,静游八荒;而警察却没黑没白,天天加班。作为诗人的侯马,却说,“我享受我的职业”。
写诗与破案
侯马的办公室里有两排书架,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书籍,像两道堆满知识的山梁,把侯马和他的办公桌、茶几以及一对沙发圈在中间。
如果细心一点,你会发现两排书架上摆的书籍是不一样的。办公桌后头的书架上几乎全是文学典籍和杂志,有最新的诗歌年度选本,还有中岛编的《诗参考》,潘洗尘编的《读诗》和一排诗歌快递小册子。而前头那排书架上则都是业务性很强的书籍,像《犯罪心理学研究》、《洞穴奇案》、《警察实务手册》等。
进门靠左的一张小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放着厚厚的一摞报纸,最上面的是最新的一期。虽然网络阅读新闻已经极其方便,但侯马依然保持着每天读报的习惯。对于他来说,每天提前半个小时赶到单位,在报纸上关注时事变成了一种享受。
作为一局之长,侯马的工作节奏是紧凑而繁忙的,但并不因紧凑而紧张,也不会因繁忙而忙乱。他似乎天生具有从容不迫和删繁就简的能力。事情虽然多,但他统筹安排得有条不紊。每天必须要例行的公事是主持召开各科室负责人会议,他不喜欢开拉秧子会,有事说事,短平快。如果碰到大要案,专题汇报是必须听的,但没人敢扯皮或者糊弄他,因为侯马问案情往往很细致。
侯马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除了集中处理每天的文件和报表的签批,他大部分时间用在对辖区派出所的不定期抽查和深入社区的走访上。
也许是长期从事警察这个职业养成的习惯,一年365天,侯马几乎就没有关手机的习惯,局里上上下下的,说不上啥时候就会有电话找他。“作为一个局的主心骨其实和一个家庭支家过日子差不多,对于主事的那个人责任就显得特别重要。”侯马说。
侯马最怕深更半夜的接听电话,因为那多半是辖区又有大要案发生,值班人员叫他出现场的。“倒不是怕麻烦,二十多年的公安工作,这种节奏早已习惯了。作为一个公安局长,最大的愿望就是辖区始终平平安安的,别发生什么事。”侯马说这是他最朴素的一个愿望。
“那你这么忙哪还有时间写诗呀?”
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侯马笑了,“还有晚上不上班的时间呀,还有周末呀,中国就没听说谁是专业诗人,也没听说谁因为写诗而误了工作。就像一台收音机的两个波段,一个波段并不对另一个波段形成干扰,因为它原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相反,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恰恰是一个好诗人所必需的。而写诗让我永远对警察工作葆有一份激情。”
“当警察并不是我最初的选择”
对于侯马来说,当警察纯属误打误撞。在他最初的人生规划中,即便让他一口气列出十条估计也列不到警察。大学时期的他超级喜欢戏剧,整天泡在图书馆,读的大多是有关戏剧的书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理想是当一个大导演——戏剧导演。他希望自己成为劳伦斯·奥里佛那样的人。
侯马加入了北师大的北国剧社,把业余时间都用在话剧的排演上了。
“记得当时伊沙是编剧部的,徐江是导演部的,而我在演员部,我们自己写本子自己导演和排练。我们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竞赛的一个剧,到山里面拍戏,记得让我演男一号,后来又被淘汰了。”侯马回忆着,脸上露出非常幸福的表情。
“侯马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是一个英俊青年,戏剧中的人物,他也是当时师大戏剧舞台上的男一号之类的男生。他怎么就没成为中国的劳伦斯·奥里佛呢?这是我一直留到现在的疑问?”许多年以后,在侯马的诗歌研讨会上,他的导师、著名诗评家任洪渊教授回忆说。
没有成为劳伦斯·奥里佛是因为侯马在大学毕业时想投身边疆报效祖国的想法压过了当导演的想法。他觉得前者过于艺术,而后者更具诗性,更符合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胃口。所以大学毕业那会儿,同学们都为了能留在北京而托关系找门子,而他却很天真地向西藏、新疆等地寄出了许多封求职信。信寄出去之后,他就安静地在宿舍里边写诗边等结果,他以为自己的一腔热血肯定会感动那些地方的人,结果是最后一封回信也没收到,根本就没人搭理他。
别人差不多都有着落了的时候,侯马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没有工作,干脆自己出去找吧。于是侯马就拿着简历满北京四九城地溜达。有一天,他路过公安局,心想干吗不当警察呀?就走进去了,结果就一直干到了现在。
侯马的大学同学著名诗人伊沙这样评价他,“在中国数得着的诗人之中,侯马所从事的职业该算是最无诗意的,以其在仕途上的越走越远似乎最有抛弃诗歌的理由,但他却顽强地坚持下来,并且堅持得如此之好!”
那曾经火一样的青春
1985年,对于侯马的人生算得上是一个节点。那一年他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考上大学之前,北京只存在于他的想象里。
“最难忘的日子是1985年9月5日的上午,那是我们报到的日子。我被安排在北师大西西楼305宿舍,和伊沙、徐江一个宿舍,后来他俩都成了大诗人。”侯马回忆说。
“我原以为大学生活自由奔放,现在却觉得那是一段刻苦执着的修行。当然有逃课睡懒觉这样的事。但是整整四年我们似乎永远在用功,要么泡在图书馆,要么聚在一块谈论专业知识。每天如此,晚上回到宿舍就和伊沙、徐江交流一天的读书感受,看的好文章都要给大家介绍一遍。总是谈到凌晨还不睡,把宿舍的同学折磨得不行,集体向我们仨抗议。”
侯马对北师大最深的印象就是乌鸦。“真的是遮天蔽日啊,它隐秘地影响了一代学子的青春。当我们脑子里空空荡荡时,整个大自然的情景就会作为一种关键性的东西,一下子铺在你心里头。那时候,我们每当黄昏无所事事,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时候,就走在校园里看看满天的乌鸦。”
侯马说,虽然他真正的诗歌写作是在大学毕业以后,但整个大学时期却完成了系统庞杂的文学训练。“记得那时的文学活动层出不穷,从‘西西楼305文学沙龙’到‘太阳风诗社’、‘五四文学社’、‘北国剧社’,我们参与文学的热情有增无减,每周末晚上宿舍就挤满了谈文学的人。”
有个场景是侯马很难忘的。那就是无休无止的争论。往往因为一个文学观点争论得不可开交。谈一个问题谈不清楚了,就一直回到它的根,甚至争到摔门而去。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多么难忘的岁月啊,我们夜里说梦话,嘴里念叨的都是卡夫卡、加缪。”侯马很感慨。
“侯马”是一座城市盖在一个游子身上的邮戳
《方圆》:“侯马”一开始并不是你的笔名,而是你的绰号?
侯马:准确地说,“侯马”最早是一个小镇的名字,隶属于山西省曲沃县,后来被分离出来,单划为县级市至今。那是我出生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老家考到北师大中文系读书,大家都知道班里有个人高马大的小伙是从一个叫“侯马”的地方来的,于是同学们干脆都直呼我侯马,叫着叫着就成了绰号,反而比我的真名衡晓帆更有名。
《方圆》:那又怎么成了笔名呢?
侯马:我虽然讨厌别人给我起绰号,但我知道大家也并没什么恶意。再说,他们“侯马、侯马”地叫着,让我常常油然而生出对家乡的自豪感。那时候我虽然还没有开始写诗,但已经开始狂热地喜欢上了诗歌,干脆就把“侯马”作为自己的笔名。所以,我是先有笔名后写的诗。
《方圆》:本来是一座城市的名字,现在成了你一个人的符号了。
侯马:是啊,一种撕扯不开的联系。我前段回老家,猛的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一眼望去,侯马粮食局、侯马供销社、侯马车站……我通过诗歌作品把它们都间接发表了,全发表了。
《方圆》:刚看完你的短诗集《那只公鸡》,其中有好几首描写乡村生活的,你在农村生活过吗?
侯马:对呀。
《方圆》:生活了几年呢?
侯马:两三年吧。5岁到7岁左右,最可宝贵的一段,这就够了。那个时候,其实一切都注定了。我的很多的代表作,都写的那个时候的生活。像《那只公鸡》、《小猪礼歌》、《种猪走在乡间小路上》等。
《方圆》:那个时候你就有诗歌的感觉?
侯马:有,只是那个时候,我没有能力把它表达出来。直到过了几十年以后,经过大量的文学训练,又经历诗歌创作的实践,才表达出来。
《方圆》:很神奇,几岁的孩子就有了诗歌的影子。
侯马:一定是的,命中注定。乡村生活对我非常宝贵,没有乡村生活,也就没有我后来很多的回忆。太空旷了,身体在发育,情感在发育,让你不得不去想,思索自己,强烈的孤独感。城里的孩子玩的东西多,农村里就特别孤独,人也少,父母又不在身边。
《方圆》:从最熟稔的生活中抓取生活的细节,诗人最厉害的就是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侯马:乡村生活的孤独感教会了我最初的思考,而孤独是思考的前提条件。
《方圆》:老家侯马市对你的创作意味着什么?
侯马:它是我的出生之地,我的故乡,这一点是不可更改的。但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想离开那个地方,大学毕业时宁可没有工作我也不回。虽然我很爱那个地方。
《方圆》:你是一个很想出走或逃离的人吗?
侯马:我觉得这和我小时候的敏感性有关系。我很小就能看透成人之间的那种勾心斗角,那种小算盘,那种龌龊,周围的环境让我觉得窒息,理解你的人很少,让你觉得很孤独。我觉得好像就有一种文学化的生活,在远方,在外地。刚好高考制度也提供了离开家乡的机会。
《方圆》:我明白了,你用高考完成了一次“逃离”,却用诗歌完成无数次的“返乡”。
侯马:可以这么说。作品中,我下意识地用了很多家乡方言,这是可被感知的,不是去卖弄。童年发生的事情,即使已经经过了漫长的三四十年,仍无法忘记。而且在你后来的生活当中,随着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你对童年的事情有了新的认识。你经历那么漫长的时光,你刚刚明白,那个时候所具有的价值,刚刚明白那会儿具有的诗性的意义。我觉得这个是特别刻骨铭心的。
一个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故乡都是心里的根,无需回望,无需追寻,因为她在我们心中本就蓬蓬勃勃,经年不衰,因为她早已融入到我们的骨血之中。
“警察的职业让我深刻,写诗让我葆有激情”
《方圆》:说起你的诗歌,《九三年》这个系列是回避不了的,这些作品写于哪年?能具体说说吗?
侯马:这个问题问得好。1992年3月至1993年3月我被派去前门派出所锻炼,当了一年的片警。条件挺艰苦的,一间屋子住了三个人,三张桌子三张床。骑着自行车出去就是一天,很累也很充实。这一年的基层锻炼无论是对我以后的公安工作还是写诗,都注定终生受益。《九三年》那个系列的诗歌是在经过七年的沉淀才写出来的,1999年写了9首,过了十年,又写了3首,共12首。写的就是我92年至93年当片警时的感受。之后的《访欧十章》也是隔了很长时间才写出来的。我觉得这种沉淀对于保持写作的客观和深刻性是必需的。
《方圆》:记得当时读到《披着羊皮?的狼?》时,感到很震撼。没有你这职业体验,真写不出来。
侯马:对,经验和细节是没法编造的。你现在看,这首诗挺超前的。
《方圆》:你写完之后,除了不可思议还有什么?
侯马:这首诗我从来不认为是我写得比较好的,只是流传比较广。当年这个女孩这个举动让我印象特别深,后来找到了表达方法就写下来了。
《方圆》:你面对像“她”这种犯罪嫌疑人时,除了警察,是否也以诗人的身份?
侯马:你说到一个特重要的问题,你看看我的《他手记》或许会找到答案,里面有些内容,我是以警察和诗人的双重身份来研究的。
《方圆》:你有一首,好像是《白灰》,被选为北京市中学语文辅导教材中去了。
侯马:是的,这首诗对初中生如何学会叙述或许有些启发。
《方圆》:你作为丰台区的公安局长,每一起命案现场都会必出,你有时也会感到恐惧吗?
侯马:不会,案发现场,命案现场,各种情绪都有,但恐惧这种情绪,怎么也轮不到它来排队,我没有时间体味它。我会看案件的后果的严重性,涉案人员身份、社会角色、经济状况和人物关系等等,由此判断案件的起因和危害后果,这些因素会有助于分析杀人犯的心理状态、犯罪动机、案件侦破的难易程度和社会敏感性。
《方圆》:这些会磨灭你的一些诗的触感吗?
侯马:磨得越厉害,你的诗写得才能越有深度。你有耐磨性,你的诗才能写出别人达不到的细腻程度和深度。举个例子,你要把一个特严肃的人逗笑,这笑话得多幽默多高明呀。你磨得越狠,你写出来的诗歌才越有本质的东西。因为工作原因,我对社会的观察,理解,真实之处,隐晦之处,可以说是一种深入的接触。所以我要把这块呈现出来。我想这也是非常独特的一块。这个绝对不是怜悯,也不是草根,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完全置身其中,无论是自觉还是被迫,你会明白你是注定的,没有更高贵的血流在你的血管里,你的口音里面有祖先,也有乡亲们。
《方圆》:能说说你对警察工作的认识吗?
侯马:我觉得它就是用一种更客观的手段、更综合的手段去协调这個社会的平衡,它有这个武力做保证,所以它可以找到事物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说跟人性衔接更紧密、更直接的角度去切入,而不管你综合多少手段,都要去促进这个社会协调发展、平衡发展,这是人类建立的社会结构赋予警察的责任。
《方圆》:这个职业让你最自豪的是什么,是让你拥有权力?
一个公安局长的日志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