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玉米种子市场现状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玉米种子市场现状(精选8篇)

玉米种子市场现状 第1篇

浅析玉米种子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关键的生产资料,其中种子的纯度和质量是衡量种子好坏的主要指标,两者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玉米生产中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经营者和种植者正确掌握玉米种子的鉴别方法,对确保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杂交种子市场现状

梨树县是全国重点产粮大县之一,玉米常年播种面积305.6万亩,玉米杂交种子年销量900万斤左右。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国有种子部门已彻底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种子的供给工作全部由种业公司和个体经销户来完成Ⅲ。

二、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

1.经营主体较复杂,市场监管难度大

国有种子部门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后,玉米杂交种的经营主渠道虽仍为种业公司和个体经销户,随着个体种子经营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经营主体由高素质的单一体变为复杂的混合体。个体经营者素质不一,一些不合理、违规的经营行为如个体经营户间换种或再次批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

2.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经营活动不规范

玉米杂交种子是季节性强的特殊商品,经营时间相对较短,购买时间较为集中,在经营种子时,种子销售者不具备相应的素质条件;在销售种子时无法出具销售凭证,使得其所售种子无可追溯性,无经营档案可查,有的经营者甚至在到自己经营场所所在地之外的乡(镇)去摆摊设点,销售种子。

3.假冒伪劣种子在市场上时有出现

有些陈种在第2年甚至第3年仍进行销售,由于个体户仓储条件有限,种子保存不规范,很难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到国家标准,对农户造成过多成本投入或直接经济损失。一些个体户或不法商贩,为牟取私利,甚至冒用别人品牌,盗用他人成果,直接欺骗农户,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4.农户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少农户在购种时,为图方便和省钱,或盲目求新,不到正规的种子经营场所购种,不索要销售凭证。有的经营者以促销为由,发放一些纪念品,使很多农户为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很难索取赔偿,使得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建议

1.强化玉米种子选择与鉴别

(1)选种原则。明确当地自然条件是否适于玉米生长,如土质、地力、积温、降水、光照、无霜期等,预先了解市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正确选择适宜品种,特别要明确所选品种的特性能够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明确所选品种栽培技术,最好选择有信誉的大型售种企业的良种,同时要注意种子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有效,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品种说明是否满足需求。选购专用玉米品种一定要到诚实守信的正规商家或育种科研单位购买。此外,在玉米生产上,最好不要使用陈种,尤其不能使用贮存3年以上的陈种。另外,种子的生育期对玉米产量也有很大影响,过早收获使植株不能合理利用当地的有效积温,达到高产的目的,过晚则玉米不能正常成熟,致使收获时水分过大,不易贮藏而发霉。

(2)鉴别种子。一般陈种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和干燥,颜色变得深暗,胚部较硬;易受虫蚀,将手伸进种子堆内拔出时,手上有粉末。新收获的种子色泽鲜亮,隔年陈种色泽较暗,自交籽粒有浅色粒存在。此外,如果自交系或杂交种中混入异品种种子,则可根据籽粒类型鉴别。杂交种的形状、大小一般都与母本种子相同。一般一个制种区的玉米杂交种形状大小比较均匀一致,购种时应注意。

2.加强种子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完善检验、行业管理、品种管理、综合管理等科室的制度,使之相互协调,规范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完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提高玉米种子试验、示范、推广的水平,为新品种审定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玉米种子的市场准入提供依据。

3.相关部门加强合作

加大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与工商管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或单位的合作,在玉米种子销售的旺季,大力开展种子市场清查工作,严厉打击制假贩假、以次充好的行为。特别要加强对走村串巷的游商小贩的清查力度,对证照不全和种子经营档案不全的经营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对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4.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对于新引进的品种,特别是省外品种,由于不同区域,其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种子市场准入制度,对于不适宜在梨树县进行种植的种子,一律不准进入市场,并禁止其销售。此外,还需定期或不定期对经营者的种子经营档案进行检查、核对,从而保证其所销售的种子具有可追溯性,严格把好玉米种子市场准入关和种子源头关。

5.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在全县各乡镇的集市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讲授识假辨假的相关知识,让制假贩假者无利可图。同时,教育种子经营者自觉遵守市场秩序,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自觉建立健全的种子经营档案,共同维护种子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徐玉峰,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2009(8):49

[2]李娜.玉米种子选购原则与播前种子处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0):8

[3]张晓华.快速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两种方法[J].中国种业,2009(3):30-31

[4]郭润莲.杂交玉米种子田间检验技术[J].种子科技,2009(9):36-37

[5]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徐玉峰[J].种子科技,2009(8):16-17

[6]董瑞春.谈如何鉴别玉米种子质量[J].现代农业2009(4):52-53

玉米种子市场现状 第2篇

浏览次数:236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9日【字号 大 中 小】

作者:佟屏亚

今年是玉米种子严重供大求的年份,郑单958、先玉335两品种依然唱主角,“套包”种子充斥市场,诱惑式促销竞争终端,种子价格从高降低,激烈价格战“断尾求生”。寒冬之后,谁能活下去?谁能走出来?

一、一年制种,可用两年

2012年风调雨顺,气候适宜,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435万亩,制种产量平均亩产360公斤,总产量15.7亿公斤,有效库存5.5亿公斤;2013年可供种量21.2亿公斤,预计全国玉米面积5.5亿亩,需种量12亿公斤,余种量9.2亿公斤,供种量多了近1倍,创下十年来玉米制种产量和余种量的新高。就地区而言,东北、西北春玉米区供过于求,黄淮海夏玉米区严重供过于求,西南玉米区略过于求,只有黑龙江省极早熟玉米区供种量不足,部分品种走俏,价格高企。就市场销售现状而言:高产、优质、耐密、脱水快的品种受欢迎,区域性新审定品种需求稳定,传统大路品种随季节推移销量逐渐减少。

玉米种子持续供大于求,原因是审定品种过多过快,有些种业老板以拥有的新品种确定制种面积。库存过剩的不仅有大品牌郑单958、先玉335,还有刚进入市场的新品种,两三年不生产种子都够了。尽管高端玉米种子毛利率60%~70%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尽管在供大于求形势下玉米种子利润下降,但在农资行业中15%~20%的利润依然可观,经销商利润依然可盘可点。

二、两大品种,仍唱主角

郑单958、先玉335火爆市场已有7~8年甚至十多年,两个品种一枝独秀的局面将不复存在,但依然鹤立鸡群,没有哪个品种有超越表现,今后种植面积能超过1000万亩的几率很低。新审定品种都会“避开大路走两厢”,依靠定位发展地区性品种。

两个品种一是市场依然唱主角。郑单958以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耐密高产,全国种植面积依然会保持5000万亩以上。先玉335表现高产、稳产、早熟,脱水快,出籽率高,容重高,商品品质好,适合机械化收获,有5%~10%的产量优势,2010年迅猛增加到3692万亩,如果加上私繁滥制,先玉335可能达到7000万亩。二是依然是核心竞争力。郑单958为拥有产权的几家种业公司每年奉献亿元左右的红利。遗憾的是,无序竞争,互相掣肘,“人参卖成萝卜价”。先玉335分别由敦煌-先锋、登海-先锋获得经销权,知识的垄断性决定价格的走向,采取高品质、高价位、服务到户的独家营销模式,毛利率依然走高。三是依然引领育种方向。两类品种基本上“左右”了中国玉米育种方向,育种人员掀起“模仿秀”,两三年就吆喝着“类958”、“类335”上市了。新审定品种2/3以上都是仿制或稍加修饰,超越的概率微乎其微。

三、“套包”种子,充斥市场

“套包”种子成本低,盈利高,市场随处可见,哪个品种热销,就有人“套包”那个品种。专家估计,在玉米主产区,郑单958、先玉335被“套包”约在2/3以上。有大企业、有小厂家。有国企、有民企,也有上市公司。

“套包”种子花样翻新:一是真袋子里装假种子。在潜规则护卫下,很多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到20%的“类958”新品种浮出水面,“类958”袋子里多数装的是郑单958种子。新品种吉祥1号和郑单958的长相只在苗期才有宽叶和窄叶可辨,有产量优势。很多地区都有它被“套包”的影子。二是假袋子里装真种子。有报道说,吉林销售“套包”种子公司或作坊就有数百家,有2/3的先玉335是“套包”种子。正牌先玉335每袋净利润15~20元,而“套包”种子可达30~40元成倍暴利。三是假袋子里装假种子。经理花百十万买下新品种权,或只买个审定号,甚至就地取名灌包,把套购或自繁种子装进包装袋。便可轻松地赚到大钱。“套包”已经成为中国种子行业的一大痼疾,知

识产权保护形如摆设,监管执法部门助纣为虐!

四、诱惑式促销,竞争终端

种子经销得终端者得天下,“渠道制胜”、“终端为王”是众多企业奉行的名言。今天种子企业普遍采用“返利营销”模式,在连年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经销商被“返利”的胃口与日俱增,每袋(每亩播种量)种子少者返利8~10元,多者20~30元,卖1袋返利高的种子比卖1袋返利低的种子要多挣一两倍的钱。经销商会努力销售返利高而实际并不优秀的品种。

农民信息闭塞,科技知识欠缺。在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的情况下,农民极易接受诱惑式促销。今年经销商们普遍提高了优惠幅度,赠送各种礼品,农户也加快了备种的步伐。山东省德州市一位经理介绍隆平206销售现场:“隆平206啊!名门出新秀啊!买种子有奖啊!买1袋,送个盘;买两袋,给个盆;买3袋,拿暖并;买4袋,奖个锅;买5袋,提溜一并油啊!多买多赠,机会莫错过啊!花样翻新的诱惑式营销渐渐演绎成为礼品战、饮食战、回扣战,促销方式激励农民的购买冲动。农民与经销商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既在专业知识上不对称,又在定价评估上不对称,无法做出主观判断,只能随终端经销商的“指挥棒”转动。

五、激烈价格战,“断尾求生”

作为特殊的商品的种子,其价格要体现种子作为商品自身的价值,也要体现出其市场供需关系和科技含量。培育品种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周期长,风险高,经济寿命短。在供大于求形势下,“赚的钱都存在仓库里”是老板最头疼的事。种子滞销就面临着贷款利息、压库损失等风险,几年的心血和投入都可能打了水漂!价格战的背后始终游荡着一个高库存魅影,特别是临近玉米播种季节,生产厂家、经销商都绷紧劲儿,整天提心吊胆,随时准备把价位降下来,出货为王,净仓是福,最后演变成为种子价格战。

吉林一家种业老板介绍:2012年春节过后,长春种子大市场出现突如其来的种子大甩货,先玉335每袋(亩)从近百元降至35~40元,有的店100元可以拿走3~4袋,直逼经销商的心理底线,赔本赚吆喝啊!种子大甩卖让周边市县的农民大车小车赶来,出现了多年少有的排队购种现象。

杂交玉米种子市场需求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玉米,种子,市场,分析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占粮食产量的20%左右, 从1980~2002年, 全球玉米面积基本稳定在1.33亿hm2左右。我国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2000万hm2左右, 居世界第2位。

1 需求的总量分析

玉米位列我国农作物生产第2位, 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饲料业的蓬勃发展, 玉米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攀升, 2002年已达0.25亿hm2。在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单产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由原来的2778kg/hm2提高到4881kg/hm2。

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 引致玉米种子需求量逐年增加。农民所用的玉米种子中一部分是自家上年玉米中留作种用的, 另一部分是从市场上直接购得的。从市场获得的98%是玉米杂交种子, 因此玉米种子市场实质就是玉米杂交种子的市场。周永春等 (2000年) 的研究表明, 我国杂交种对玉米的增产作用巨大, 据估算1985~1994年间玉米增产因素中, 良种的增产作用达35.5%。因此, 杂交种子的巨大增产作用导致杂交种子的利用面积从1965年的10%上升到2000年的89.9%。这就从另一个方面导致了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直线上升。

我国年玉米种植面积大致保持在0.23亿hm2左右, 平均每公顷用种量约为37.5kg, 以这一数据计算, 每年种子需求量为9~10亿kg。

2 区域需求差异分析

我国的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从东北到西南狭长的半山丘陵地带, 分为五大玉米区, 即东北、华北、黄淮、西北和西南。

在玉米种植的五大区域中东北、黄淮种植面积居前两位, 占了全部总面积的64%, 其后依次是西南、华北、西北。由于各区域的生态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耕种习惯不同, 各个区域每公顷用种量差别较大, 其中东北、华北用量最高, 为52.5kg/hm2, 超过黄淮、西北22.5kg/hm2, 甚至达到西南的2倍以上。由于种植面积和每公顷种子用量的差异导致了五大玉米种植区域不同的种子需求量。东北种子每年需求量38.7t, 占全国近一半的需求量, 排在第2至第5位的分别为黄淮、华北、西南、西北。

3 需求的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玉米种子需求在产品结构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

3.1 饲用型玉米种子需求稳步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 畜产品的消费将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畜产品消费的刚性增长, 必将导致饲料消费的稳步增加。根据《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指标测算, 2007年我国饲用玉米消费将达到1.05亿t以上, 按此估算需要饲用型玉米种子8亿kg以上。

3.2 加工型玉米种子市场潜力加大

加工型玉米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产品, 可以用于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数百种产品的加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上涨, 燃料乙醇汽油在我国的大量推广使用, 预示着加工型玉米需求强劲, 由此将会带动加工型玉米种子的需求不断增加。

3.3 特种玉米种子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除了对普通玉米的需求之外, 诸如甜玉米、糯玉米、爆粒玉米等特种玉米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增长, 生产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及上海、武汉、北京等大城市郊区。以广东省为例, 20世纪90年代初, 全省超甜玉米种植面积不超过0.1万hm2, 1997年上升到0.8万hm2, 1999年发展到2.2万hm2, 2000年达到4.8万hm2, 2001年增加到5.6万hm2, 2002年已接近8.0万hm2,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 播种面积增加了50倍。伴随着市场对特种玉米的需求的不断增加, 特种玉米种子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3.4 农民购种的品牌意识增强

近年来, 由于种子市场化进程加速, 农民购种时除品种选择外, 有20%~30%的农民开始注重品牌的选择, 这也为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4 影响消费者购种行为的因素分析

4.1 种子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种子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种子自身的情况, 包括其品种表现 (丰产性、抗逆性等) 、质量、价格、品牌等方面。根据河南强视调查公司2002年对河南种植玉米农民的调查表明, 农民在购种决策时, 有68%的农民把品种表现作为首选因素, 其后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种子质量 (18%) 、品牌因素 (5%) 、价格因素 (1%) 。调查表明, 农民在选择玉米种子时对于价格考虑不多。

4.2 信息来源

根据调查, 约50%的农民在购买种子时靠亲朋好友的推荐, 而只有32%的农民依靠媒体宣传来获取购种的信息。此外, 技术人员在影响农民种子购买行为时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仅有6%的农民会从技术人员处获得信息。调查表明, 尽管电视的日益普及和互联网的影响不断扩大, 现代传媒的多元化发展, 农民购种的信息来源仍然以亲朋推荐为主, 这和我国农村传统的亲情社区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中国农户的小规模生产的特点 (我国种子用户大约在1.8亿农户, 户均耕地只有0.5hm2, 平均购种支出不足100元) 导致直接服务的不经济性, 因而, 技术人员的上门服务在现阶段很难成为农户信息的主要来源。

4.3 文化素质

据我国农调队2002年对全国5.16亿农民调查,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3.8%, 这使得农民在获取种子信息方面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所以在购种方面很难进行理性的选择。因此, 农民在购种时从众心理严重, 即农民往往比照当地种植大户、科技能手的选择而选择,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示范效应。

5 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我国玉米种子年需求总量稳定在9~10亿kg。但对于不同的玉米种子品种而言需求情况各异, 其中饲用型玉米种子、特种玉米种子需求稳步增长, 加工型玉米种子则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农民在选择玉米种子时考虑最多的是种子本身的表现, 而这种信息的来源主要靠亲朋好友的推荐, 或跟随当地种植大户、科技能手的选择, 从众心理严重。那么, 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中国玉米种子的需求。

一般而言,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受价格P (自身价格和替代品价格变量) 、消费者收入I以及其它一些变量U的影响, 对于特定商品束X而言, 其需求可以用n个需求方程表示:

Xj=Xj (P1, P2, , Pn, I, Uj) j=1, 2, , n

以上方程与预算约束方程一起构成了需求系统模型。在这一系统中, 变量X1, X2, , Xn是消费的每种商品的数量, 通常作为外生变量处理, P1, P2, Pn是消费的每种商品的价格, 它们和消费者收入I被作为内生变量处理。

5.1 玉米种子价格

由于市场对玉米的强劲需求, 玉米常年的播种面积基本稳定, 不受玉米种子价格的影响, 由其决定的种子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不敏感, 缺乏价格弹性;但不同品种间存在着较大交叉价格弹性。

5.2 相关产品价格

玉米市场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玉米种植面积就决定了玉米种子的需求量。由于不同作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其他大田农作物的价格也会影响玉米的种植面积, 也就影响了玉米种子的需求量。例如,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棉花和玉米的价格对玉米的种植面积有较大影响, 进而对玉米种子的需求产生影响。以河南为例, 籽棉的价格在4.00元/kg以上时, 农民更倾向于种棉花;如果玉米在1.20元/kg以下, 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就会减弱。

5.3 自然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玉米种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苗期的虫害、冻害和干旱对种子的需求有较大影响。据胡瑞法等人的研究, 我国玉米种植区的雨养农业面积较大, 干旱是玉米生产中最大的限制因素。播种前干旱时, 农民会减少种子的购买;播种后干旱不出苗时又会重复购买。苗期虫害、冻害将会增加农民的二次购种, 增大种子的需求量。

5.4 技术因素

影响玉米种子需求的技术因素主要有播种技术、耕作制度、生物技术、种子加工技术、信息技术等。营养块 (钵、盘) 的育苗、精量播种机的使用将大大地减少种子的苗用量;耕作制度的改变会改变玉米的种植面积, 如套种和间种会增加复种指数, 进而增加对种子的需求;生物技术的进步, 如抗虫基因的导入会增强品种的抗逆能力, 进而减少种子的需求;种子包衣、丸粒化加工都能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从而节省每亩种子用量;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人们规避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 将大大地减少农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从而减少因自然灾害引起的对玉米种子需求量的增加。

5.5 其它因素

国家宏观政策对于玉米的种植面积会产生影响, 如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等政策, 这也就间接影响了玉米种子的需求量。此外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也会使我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40万hm2, 也将会影响到玉米的播种面积和玉米种子的需求。

玉米种子市场现状 第4篇

一、玉米杂交种子市场现状

梨树县是全国重点产粮大县之一,玉米常年播种面积305.6万亩,玉米杂交种子年销量900万斤左右。随着种子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国有种子部门已彻底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种子的供给工作全部由种业公司和个体经销户来完成Ⅲ。

二、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

1.经营主体较复杂,市场监管难度大

国有种子部门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后,玉米杂交种的经营主渠道虽仍为种业公司和个体经销户,随着个体种子经营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经营主体由高素质的单一体变为复杂的混合体。个体经营者素质不一,一些不合理、违规的经营行为如个体经营户间换种或再次批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

2.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经营活动不规范

玉米杂交种子是季节性强的特殊商品,经营时间相对较短,购买时间较为集中,在经营种子时,种子销售者不具备相应的素质条件;在销售种子时无法出具销售凭证,使得其所售种子无可追溯性,无经营档案可查,有的经营者甚至在到自己经营场所所在地之外的乡(镇)去摆摊设点,销售种子。

3.假冒伪劣种子在市场上时有出现

有些陈种在第2年甚至第3年仍进行销售,由于个体户仓储条件有限,种子保存不规范,很难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到国家标准,对农户造成过多成本投入或直接经济损失。一些个体户或不法商贩,为牟取私利,甚至冒用别人品牌,盗用他人成果,直接欺骗农户,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4.农户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少农户在购种时,为图方便和省钱,或盲目求新,不到正规的种子经营场所购种,不索要销售凭证。有的经营者以促销为由,发放一些纪念品,使很多农户为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很难索取赔偿,使得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建议

1.强化玉米种子选择与鉴别

(1)选种原则。明确当地自然条件是否适于玉米生长,如土质、地力、积温、降水、光照、无霜期等,预先了解市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正确选择适宜品种,特别要明确所选品种的特性能够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明确所选品种栽培技术,最好选择有信誉的大型售种企业的良种,同时要注意种子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有效,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品种说明是否满足需求。选购专用玉米品种一定要到诚实守信的正规商家或育种科研单位购买。此外,在玉米生产上,最好不要使用陈种,尤其不能使用贮存3年以上的陈种。另外,种子的生育期对玉米产量也有很大影響,过早收获使植株不能合理利用当地的有效积温,达到高产的目的,过晚则玉米不能正常成熟,致使收获时水分过大,不易贮藏而发霉。

(2)鉴别种子。一般陈种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和干燥,颜色变得深暗,胚部较硬;易受虫蚀,将手伸进种子堆内拔出时,手上有粉末。新收获的种子色泽鲜亮,隔年陈种色泽较暗,自交籽粒有浅色粒存在。此外,如果自交系或杂交种中混入异品种种子,则可根据籽粒类型鉴别。杂交种的形状、大小一般都与母本种子相同。一般一个制种区的玉米杂交种形状大小比较均匀一致,购种时应注意。

2.加强种子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完善检验、行业管理、品种管理、综合管理等科室的制度,使之相互协调,规范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完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提高玉米种子试验、示范、推广的水平,为新品种审定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玉米种子的市场准入提供依据。

3.相关部门加强合作

加大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与工商管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或单位的合作,在玉米种子销售的旺季,大力开展种子市场清查工作,严厉打击制假贩假、以次充好的行为。特别要加强对走村串巷的游商小贩的清查力度,对证照不全和种子经营档案不全的经营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对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4.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对于新引进的品种,特别是省外品种,由于不同区域,其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种子市场准入制度,对于不适宜在梨树县进行种植的种子,一律不准进入市场,并禁止其销售。此外,还需定期或不定期对经营者的种子经营档案进行检查、核对,从而保证其所销售的种子具有可追溯性,严格把好玉米种子市场准入关和种子源头关。

5.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在全县各乡镇的集市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讲授识假辨假的相关知识,让制假贩假者无利可图。同时,教育种子经营者自觉遵守市场秩序,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自觉建立健全的种子经营档案,共同维护种子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徐玉峰,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2009(8):49

[2]李娜.玉米种子选购原则与播前种子处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0):8

[3]张晓华.快速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两种方法[J].中国种业,2009(3):30-31

[4]郭润莲.杂交玉米种子田间检验技术[J].种子科技,2009(9):36-37

[5]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徐玉峰[J].种子科技,2009(8):16-17

玉米种子市场现状 第5篇

祁阳县农业局梁海军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资料中的重要部分,是农业生产的必需物资。加强水稻种子流通市场管理,保证质量,稳定价格,搞好供应,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事,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

1流通市场种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经营主体多而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农资流通渠道进一步放开,流通市场形成了多头经营的格局,经营主体多而杂。目前,我县水稻种子经营网点有合法经营证的2743家,销售旺季时实际估计达3500家左右,其中供销社系统经营的有1787家(全部有证),农技部门经营619家,其他涉农部门经营113家,个体经营户818家,其他经营户93家,其他旺季临时性经营人员、以摩托车和自行车临时送货的因隐秘性较强、人员多而复杂难以统计到位。

2.2市场监管还不到位。虽然每年各级政府部门都会组织农资打假行动,进行联合执法检查行动,但是对于许多个体经营户和无证经营户来说,力度还不够大,往往风头一过,他们又开始经营。

2.3市场准入门槛太低。有近20%的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三无人员(即无资金、无场地、无专业知识)在从事水稻种子经营,但由于进入成本很低、出事可以跑路,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加入,致使市场难以监管。对策和建议

现在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目的就是要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局。水稻种子是粮食的“粮食”,流通市场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1加大对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要继续强化农技服务经营主渠道的职能,增加财政预算投入,提高市场调控能力。二是加强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增加政府投入,吸纳有资格的经营户加入到经营服务网络中来,实施规范化管理,发展连锁经营服务,提供优质农技服务,让农民买得满意,用得放心,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玉米种子室内检验学习心得 第6篇

一、扦样分样技术

1、袋装种子扦样频率

a 1-4 个容器,每个容器扦取3个初次样品;

b 5-8 个容器,每个容器扦取2个初次样品;

c 9-15 个容器,每个容器扦取1个初次样品;

d 16-30 个容器,种子批中扦取15个初次样品;

e 31-59 个容器,种子批中扦取20个初次样品;

f 60或更多容器,种子批中扦取30个初次样品。

以前扦样有时没有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取,以后取样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2.制备送验样品

(1)需磨碎的种类100g,不需磨碎的为50g;

(2)真实性样品100g。3.机械分样法

混合2-3次,对分递减分至所需重量,每类样品要独立分取。

4.如果发现种子异常,要进行异质性检测判定。

二、抓关键技术环节,控制影响因素

1.检验员(人)(1)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对种子法还不熟悉,种子检验理论和技术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遵纪守法等。2.种子生活力和种子活力

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反映的是种子发芽率和休眠种子百分率的总合。

种子活力是指在广泛的环境条件下,决定可接受发芽率的种子批的活性和性能那些特性的综合表现。与种子田间出苗质量密切相关。3.发芽结果计算与表示

当重复正常幼苗百分率都在容许差距范围内,则取其平均数;当重复间超过容许差距时,要重新试验。4.发芽试验数据修约

a)先将正常幼苗百分率修约至最接近的整数,0.5进位,并与其余部分(不正常幼苗、硬实、新鲜种子和死种子)百分率整数部分的数值相加。如果总和为100,则修约程序结束。b)执行a)程序后的总和不是100,则在不正常幼苗、硬实、新鲜种子和死种子百分率中找出小数部分最大数值者,将此修约至整数,并作为最终结果。并与其余部分百分率整数部分的数值相加。如果其总和为100,则修约程序结束。c)执行b)程序后的总和不是100,继续重复执行b)程序,直至获得总和为100。

d)执行b)和c)程序时,凡小数部分均相同的,按照下列顺序优先进行修约:不正常幼苗、硬实、新鲜种子和死种子。5.发芽试验重复间和重复试验间超差的处理:

(1)假如四次重复间最高和最低值的差距在容许误差范围内,该发芽试验的结果是可靠的。将各重复的平均数修约成最接近的整数,查容许误差表,如重复间的最大差异小于规定的容许误差,则认为结果是可信的。容许误差至少适用于正常幼苗种类。

(2)当重复间的差距超过表中最大容许误差时,应采用同样的方法重新试验。如果第二次结果与第一次结果相符合,即其差异不超过表中规定的容许误差,则填报两次试验的平均数。

(3)如果第二次结果与第一次结果不相符,即其差异超过表中所示容许误差,则采用同法第三次试验,如果三次试验的结果相符合,即其差异不超规定容许误差,则填报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数。如果三次试验结果不相符,即其差异超过规定容许误差,则三次试验结果进行两两比较,取不超过容许误差的一对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若第三次试验仍得不到符合要求的结果,则应考虑人员操作、仪器设备或其他反面原因。

三、实验室质量管理

1、质量法规

对《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种子法》、《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等的学习有待进一步学习。

2、质量与检验

(1)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质量绝对不是检验出来的,预防产生质量,检验不能产生质量;

(2)合格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3)检验可以发现不合格产品。

3、种子检验室质量管理

应建立相适应的有效的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将抽样到结果报告各环节检验活动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包括四个层次:《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格式》。

4、试验要求

(1)若发现试验结果异常,试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2)要认真及时做好原始记录,要求所有的实验内容都要有原始记录,不得漏记。

5、记录控制要求

(1)试验数据应用中性笔或钢笔在实验同时记录在原始记载表上,不应事后抄录,也不应漏记。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也应及时记录。书写要求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加盖改正章。

(2)试验原始记录要按年编目成册,做好标识,归档保管。(每年做一次整理归档)。

6、检测数据修约规则

(1)称重规定:1g以下保留四位小数,1~10g保留三位小数,10~100g保留二位小数,100~1 000g保留一位小数。(2)在净度分析中,各成分之和是99.9%或100.1%,从最大值(通常是净种子成分)增减0.1%。(3)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法则。(4)检测室报出数值最右的非零数字为5时,应在数值后面加“(+)”或“(-)”或不加符号,以分别表明已进行过舍进或未舍未进。

四、净度分析水分测定

1、净种子

未成熟的、瘦小的、皱缩的、带病的或发过芽的种子单位都应作为净种子。

2、试验样品的分取

试验样品至少含有2500个种子单位的重量,玉米种子不少于900克。

3、净度分析称重计算

(1)如果增失超过原试样重量的5%,必须重做。(2)如增失小于原试样重量的5%,则计算各组分百分率。各组分百分率的计算应以分析后各种组分的重量之和为分母,而不用试样原来的重量。

(3)若分析的是全试样,各组分重量百分率应计算到一位小数。若分析的是半试样,各组分重量百分率应计算到二位小数。

4、净度分析容许差距

实际差距容许范围内,取其平均值。如超过,再分析一份试样,若分析后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差异没有大于容许误差2倍时,填报三者的平均值。

4、净度分析容许差距

若一种组分的结果为零,须在适当空格内用“-0.0-”表 示,若其一组分少于0.05%,则填报“微量”。

五、玉米品种鉴定技术-SSR标记法

1、SSR技术特点

•多态性丰富,分辨能力强,每个位点最多可含有十多个等位基因; •较高重复性,针对于每个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均为特异性目的片段扩增;

•前期研发基础强,有大量已知染色体位置的共享位点; •为共显性标记,能准确区分不同等位变异; •为中性变异标记;

•数据形式为具体片段长度,能够实现数据标准化; •技术非常成熟,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SSR技术易于推广,不受专利限制。

2、DNA提取的原则

(1)保证DNA结构的完整性;

(2)将蛋白质、多糖、多酚等杂质降低到最低程度;(3)排除有机溶剂和金属离子的污染;(4)纯化后不应存在对酶有抑制作用的物质;(5)排除其他核酸分子的污染。

3、快速碱煮法

(1)碱:在碱性环境下裂解细胞,使DNA变性,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碱能够使DNA变性,且不会复性,并缠结成网状物质析出最终加入TE溶液溶解。

(2)煮:煮沸的方式能够代替液氮冷冻法,抑制DNA酶的活性,防止煮沸还能够代替研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释放出DNA。

4、核酸提取注意事项 •最好使用新鲜材料,低温保存的样品材料不要反复冻融 •材料应适量,过多会影响裂解,导致DNA量少,纯度低

5、DNA提取量少(1)主要原因

实验材料不佳或量少;破壁或裂解不充分;沉淀不完全;洗涤时DNA丢失(2)解决方法

尽量选用新鲜(幼嫩)的组织;样品预处理充分;适当延长高温裂解时间;用枪头将洗涤液吸出,勿倾倒;低温沉淀,延长沉淀时间,加沉淀辅助物

6、PCR扩增

(1)PCR,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是一项DNA体外合成放大技术,能快速特异地在体外扩增任何目的DNA。

(2)一是被扩增的DNA所需量极小,理论上讲一个分子就可以用于扩增了;二是扩增效率高,几个小时就扩增1000万倍以上。

7、PCR反应体系及循环条件

PCR反应是Taq酶以dNTP为原料,以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为起点,以被扩增的DNA序列为模板在PCR热循环仪中进行的扩增反应。标准的PCR过程分为三步: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25℃-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3.延伸(70℃-75℃):在Taq酶(在72℃左右,活性最佳)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3 ′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

每一循环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DNA含量即增加一倍。

8、模板DNA对PCR反应的影响

(1)模板纯度:蛋白、酚类、多糖等杂质会抑制PCR反应;(2)模板完整性:模板DNA降解会导致PCR无扩增产物;(3)模板浓度: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PCR的产量随模板的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模板的量与循环数要匹配,如果循环数一定,模板的量太少,会出现阴性结果或条带很弱;模板的量太多,则会出现条带弥散,模糊不清。

(4)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5)PCR反应体系中引物的浓度一般为0.1~0.5umol/L,在此范围内,PCR的产物量基本相同。

(6)若引物量过低会导致PCR产物量降低,而如果引物量过高,则会引起碱基的错配和非特异性扩增、生成引物二聚体,从而使目的DNA片断的扩增量下降。

(7)通常引物量应当10倍于靶序列。此外,引物的Tm值与退火温度相关,故引物的Tm值最好在55~80℃的范围。(8)高浓度dNTP易产生错误掺入,过高则可能不扩增;但浓度过低,将降低反应产物的产量。

(9)PCR中常用终浓度为50-400μM的dNTP。四种脱氧三磷酸核苷酸的浓度应相同,如果其中任何一种的浓度明显不同于其它几种时(偏高或偏低),就会诱发聚合酶的错误掺入作用,降低合成速度,过早终止延伸反应。

(10)此外,dNTP能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浓度降低。因此,dNTP的浓度直接影响到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Mg2+浓度。

(11)耐热DNA聚合酶的活性依赖于反应体系中的二价阳离子。

(12)反应体系中Mg2+浓度过低,会显著降低酶的活性;而Mg2+浓度过高时,又使酶催化非特异性扩增增强。(13)Mg2+浓度还会影响引物的退火、模板与PCR产物解链的温度,从而影响扩增片度的产率。

(14)由于在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dNTP、引物中的磷酸基团均可与Mg2+结合从而降低反应体系中的Mg2+的浓度,而耐热DNA聚合酶需要的是游离的Mg2+,因此,一般Mg2+的加入量应比dNTP的总浓度高0.2~2.5mmol/L。(15)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中模板DNA、引物以及dNTP的量各不相同,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特定PCR反应体系中Mg2+的最适浓度。

9、PCR循环条件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5℃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60℃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在最后一个循环后,反应在72℃维持5-15分钟。使引物延伸完全,并使单链产物退火成双链。

10、无扩增产物(1)原因

模板含有抑制物,模板含量低;该Buffer对样品不合适;引物设计不当或者引物发生降解;反应条件不适,退火温度太高,延伸时间太短。(2)对策

纯化模板;更换Buffer或者调整浓度;重新设.引物;降低退火温度,延长延伸时间。

11、PAGE电泳检测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为PAG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单体和少量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简称Bis)通过化学催化剂AP(过硫酸铵)和加速剂TEMED(四甲基乙二胺)形成的三维空间的高聚物。聚合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形成网状结构。网格孔径的平均直径决定于丙烯酰胺和双功能交联剂的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因此适用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分离,且分离效果好。

12、注意事项

(1)在配制胶时,过硫酸铵最好现配现用,不要先配AP(过硫酸铵)溶液,因为AP很容易变质。而且过硫酸铵固体时间过久也会失效的。

(2)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强度降低,pH值上升,缓冲能力减弱,从而影响电泳效果。建议经常更换电泳缓冲液。

(3)丙烯酰胺为神经剧毒和可疑致癌物,实验过程中应穿工作衣,戴手套并加倍小心。

13、SSR技术在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1)成对比较

a)与来自农业部品种权保护的标准样品比较; b)与已审定品种标准样品比较; c)与模仿对象进行比较。(2)数据库比较

a)在品种权保护中,辅助筛查申请品种的最近似品种,代替原来由申请者自行提供。

b)在国家和各省区试中,鉴定区试品种是否与已知品种雷同,并作为品种能否推荐审定的必要条件。

c)在种子市场打假中,鉴定市场抽检的品种仿冒了什么已知品种。

14、纯度鉴定流程(1)引物筛选

利用至少10个核心引物进行筛选和评估(杂交种取20粒),一方面确定该纯度问题是以自交苗、回交苗、其它类型杂株还是遗传不稳定造成的,一方面挑选出合适的双亲互补型引物进行下一步鉴定。(2)样品鉴定

从待测样品中随机取样至少100粒种子,利用确定下的若干引物进行进一步鉴定,并利用这些引物综合判定待测杂交种的纯度。

 如果是自交苗造成的,采用其中1个互补型引物即可;  如果是回交苗造成的,则应采用2-4个能够综合判定出回交苗的互补型引物;

 如果是其它杂株,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2个能够将杂株鉴定出来的互补型引物; 如果是遗传不稳定,则尽量剔除一致性极差的位点,对一致性表现较相近的引物中选择1-2个进行鉴定。(3)结果表示

临泽县力促玉米种子产业 第7篇

临泽县力促玉米种子产业转型升级

临泽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组织实施《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30万亩优质玉米种子基地为依托,加快推进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建设,促进玉米制种产业从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

该县进一步严格玉米种子企业准入条件,加强质量信誉等级评估和星级评定,2012年全县准入玉米制种企业23家,落实玉米制种基地30万亩。以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为目标,集中流转土地3.15万亩,建设玉米制种核心区,配套播收机械131台。加快推进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建设,以入驻工业园区的种子企业为依托,打造10家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研发生产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化玉米制种企业为目标,实现优质基地与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至目前,张掖国家级种子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完成,入驻北京奥瑞金、中种迪卡、三北种业等国内外知名种子企业16家,其中上市公司6家,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5.6亿元,建成23条果穗、籽粒烘干及成套种子加工生产线,加工能力突破20万吨;投资5020万元,建筑面积19957平方米的种子检验检测科技培训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结合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和玉米种子生产经营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行玉米种子合同规范化管理,公示亩保效益、收购方式、分配方案等合同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8篇

1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

1.1 经营主体较复杂, 市场监管难度大

国有种子部门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后, 玉米杂交种的经营主渠道虽仍为种子公司和乡镇农科站, 但个体种子经营户的数量迅速增加, 经营主体由高素质的单一体变为复杂的混合体。个体经营者素质不一, 一些不合理、违规的经营行为如个体经营户间换种或再次批发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

1.2 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 经营活动不规范

玉米杂交种子是季节性强的特殊商品, 经营时间相对较短, 购买时间较为集中, 在经营种子时, 种子销售者不具备相应的素质条件在销售种子时无法出具销售凭证, 使得其所售种子无可追溯性, 无经营档案可查, 有的经营者甚至在到自己经营场所所在地之外的乡 (镇) 去摆摊设点, 销售种子。

1.3 假冒伪劣种子在市场上时有出现

有些陈种在第2年甚至第3年仍进行销售, 由于个体户仓储条件有限, 种子保存不规范, 很难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到国家标准, 对农户造成过多成本投入或直接经济损失。一些个体户或不法商贩为牟取私利, 甚至冒用别人品牌, 盗用他人成果, 直接欺骗农户, 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1.4 农户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少农户在购种时, 为图方便和省钱, 或盲目求新, 不到正规的种子经营场所购种, 不索要销售凭证。有的经营者以促销为由, 发放一些纪念品, 使很多农户为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这些问题一旦出现, 很难索取赔偿, 使得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2 对策

2.1 强化玉米种子选择与鉴别

2.1.1 选种原则

明确当地自然条件是否适于玉米生长, 如土质、地力、积温、降水、光照、无霜期等, 预先了解市场,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 正确选择适宜品种, 特别要明确所选品种的特性能够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 明确所选品种栽培技术, 最好选择有信誉的大型售种企业的良种, 同时要注意种子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有效, 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品种说明是否满足需求。选购专用玉米品种一定要到诚实守信的正规商家或育种科研单位购买。此外, 在玉米生产上, 最好不要使用陈种, 尤其不能使用贮存3年以上的陈种。另外, 种子的生育期对玉米产量也有很大影响, 过早收获使植株不能合理利用当地的有效积温, 达到高产的目的, 过晚则玉米不能正常成熟, 致使收获时水分过大, 不易贮藏而发霉。

2.1.2 鉴别种子

一般陈种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和干燥, 颜色变得深暗, 胚部较硬;易受虫蚀, 将手伸进种子堆内拔出时, 手上有粉末。新收获的种子色泽鲜亮, 隔年陈种色泽较暗, 自交籽粒有浅色粒存在。此外, 如果自交系或杂交种中混入异品种种子, 则可根据籽粒类型鉴别。杂交种的形状、大小一般都与母本种子相同。一般一个制种区的玉米杂交种形状大小比较均匀一致, 购种时应注意。

2.2 加强种子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 完善检验、行业管理、品种管理、综合管理等科室的制度, 使之相互协调, 规范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 完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加大试验示范力度, 提高玉米种子试验、示范、推广的水平, 为新品种审定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 同时也为玉米种子的市场准入提供依据。

2.3 相关部门加强合作

加大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力度, 加强与工商管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或单位的合作, 在玉米种子销售的旺季, 大力开展种子市场清查工作, 严厉打击制假贩假、以次充好的行为。特别要加强对在乡村市场摆摊设点及走村串巷的游商小贩的清查力度, 对证照不全和种子经营档案不全的经营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 对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2.4 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对于新引进的品种, 特别是省外品种, 由于不同区域, 其气候差异较大,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 实行种子市场准入制度, 对于不适宜在本地区进行种植的种子, 一律不准进入市场, 并禁止其销售。此外, 还需定期或不定期对经营者的种子经营档案进行检查、核对, 从而保证其所销售的种子具有可追溯性, 严格把好玉米种子市场准入关和种子源头关。

2.5 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 在全市各乡镇的集市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对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讲授识假辨假的相关知识, 让制假贩假者无利可图。同时, 教育种子经营者自觉遵守市场秩序, 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自觉建立健全的种子经营档案, 共

摘要: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关键的生产资料, 其中种子的纯度和质量是衡量种子好坏的主要指标, 两者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 玉米生产中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影响了农业生产, 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 经营者和种植者正确掌握玉米种子的鉴别方法, 对确保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玉米,种子质量,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徐玉峰, 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 2009 (8) :49.[1]徐玉峰, 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 2009 (8) :49.

[2]李娜.玉米种子选购原则与播前种子处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 (10) :8.[2]李娜.玉米种子选购原则与播前种子处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 (10) :8.

[3]张晓华.快速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两种方法[J].中国种业, 2009 (3) :30-31.[3]张晓华.快速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两种方法[J].中国种业, 2009 (3) :30-31.

[4]郭润莲.杂交玉米种子田间检验技术[J].种子科技, 2009 (9) :36-37.[4]郭润莲.杂交玉米种子田间检验技术[J].种子科技, 2009 (9) :36-37.

[5]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徐玉峰[J].种子科技, 2009 (8) :16-17.[5]蒋先林.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徐玉峰[J].种子科技, 2009 (8) :16-17.

玉米种子市场现状

玉米种子市场现状(精选8篇)玉米种子市场现状 第1篇浅析玉米种子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建议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关键的生产资料,其中种子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