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写作范文
英文摘要写作范文(精选6篇)
英文摘要写作 第1篇
英 文 摘 要 写 作
论文的结构
Title(题目)、Author and working unit(作者及工作单位)、Abstract(摘要)、Keywords(关键词)、Introduction(引言)、Text(正文)、Conclusions(结果及结论)、Acknowledgements(致谢)和References(参考文献)等部分。
一、摘要的概念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放在标题页的正文之前,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排版,以突出其显著位置。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二、摘要的类型(Type of abstract)
信息性摘要(报道性摘要、资料性摘要)(Information Abstracts)
A design of---was proposed for ;Our---model employed is 指示性摘要(说明性摘要、叙述型摘要)(Descriptive / Indicated Abstrac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t suggests;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show that。
资料性摘要概括地阐述论文或报告中的主要结论,重点突出文中提及的新发现或有别于其他同类研究的结论。
结合型摘要(Informative Indicative Abstracts)
此类摘要综合了说明性摘要和资料性摘要的特点
Abstract:(1)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temperature on the room temperature resistivity and PTC characteristic of the PS matrix Sn-Pb alloy composite.(2)The results show that … and the low melting point of Sn-Pb alloy results in the excellent PTC characteristic.结构性摘要
这类摘要先用断语归纳要点,再用句子加以简明扼要的说明。
它便于作者模仿和套用,能规范具体地将内容表达出来,使审稿便捷,同时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论文所表达的各项内容和结论,用于计算机检索更是快捷高效。
资料性摘要与说明性摘要相比,内容更详实,结构更完整,适用于课题报告、科研论文,也更多地被理工科类的大型摘要期刊采纳。
期刊论文摘要
*目的:使读者能迅速、准确地识别论文的关键信息,以便以电子文本的形式输入数据库或在网上发布。*基本要求:
a、有关方法、程序的描述应该简约,除非是专门介绍方法的论文。b、不宜用引语、图表。
c、避免使用非标准缩略语,但学术刊物自己规定使用的缩略语可用在题目和摘要中。d、绝大多数刊物都要求摘要是一个完整的段落。e、长度应根据刊物的具体要求而定。学位论文摘要
学士学位论文应使读者感到作者懂得科学的研究、分析方法,论文所述的目标明确、有价值; 硕士学位论文应使人感到有系统性、学术性、功底深厚;
博士学位论文应使评委感到有创新性或独立见解,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学术性。
会议论文摘要
基本要求
a、很多会议对摘要格式有统一要求,有的甚至有表格。如果是这样,应该严格按照会议要求撰写摘要。
b、如果会议没有要求,100单词左右的短摘要可以不要小标题,较长的摘要最好加上标题,以便会议组织者审阅。长度通常以800至1200单词为宜。
c、摘要应该是信息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
d、只用一至二个图表。尽量不用引语,以免本来就有限的篇幅更紧张。不用非规范的缩略语。e、注意完整性,即有头、主体、有尾,逻辑严整。
会议论文摘要
大多数会议都要求提交“直接付印版”(camera-ready copy)式的摘要,要求摘要的格式一致。
“投稿要求”(Instructions to authors)中往往对字型、字号、页面四边空白的宽度、甚至用于编写论文的软件都有严格规定,打印时须留意。不管自己设计的格式、字型、字号等是否会更好,一定要遵守“投稿要求”中的规定。
概要
需要向上级或主管人员汇报,或希望得到批准,得到经费资助的项目通常都有这种摘要。
三、如何写摘要
(一)摘要的内容
对象——是论文研究、研制、调查等所涉及的具体的主题范围,体现论文的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问题的提出,研究方向的确立与目标的定位。
方法——是论文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结构、手段、程序,是完成研究对象的必要手段。
三、如何写摘要
结果——是作者运用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效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等,是进行科研所得的成果。
结论——是作者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是结果的总结,显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被检索的窗口。
Study of an efficient simulation method
Object.To propose a simple and efficient simulation method.Design.Hash-RM algorithm is compared to the all-associative algorithm.Main results.The Hash-RM algorithm facilitates simulation by reducing the average search depth and using the right-match comparion.Conclusion.For instruction traces, the present algorithm is not making great progress.For data traces, the Hash-RM algorithm is much faster than the all-associative algorithm.Key words.Hash-RM algorithm, all-associative algorithm, simulation.(二)摘要的语言
1、摘要的时态
(1)叙述研究方法和目的时,使用现在时态 例:This article sets out four of the main misconceptions, discusses why they have arisen, and why they can be so described. 译:本文对主要误解中的四种进行解释,探讨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人们如此对它们进行描述。
(2)报道研究结果时,采用现在时态
例:A method for stiffness calculation under vertical load is derived.译:推导出一种在垂直负载条件下计算硬度的方法。
(3)介绍研究过程时,可以用过去时态
例:At the incident pump power of 22 W, the output power of 13.22 W was obtained, resulting in an optic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60.1%, while the slope efficiency was determined to be 64.8%. 译:当入射泵功率为22瓦时,可以获得13.22瓦的输出功率,从而达到60.1%的光学转换率;同时倾斜率达到64.8%。
(4)陈述结论,提出建议或是描述一般规律时,用现在时态
例:In doing this,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define som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s it is practiced at present.译:借此,本文力图对当前使用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一些重要特征给出相关的定义。
2、句型和表达方法 回顾某领域已取得的研究结果或介绍相关知识 阐明论文写作和研究目的 阐述论文的论点和作者观点 介绍研究过程和研究范围 介绍计算、测量 阐明论证
说明试验过程 介绍应用、用途 展示研究结果 介绍结论 进行评述 推荐和建议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突出论文的重点
回顾某领域已取得的研究结果或介绍相关知识
例1:This paper reviews the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译:这篇论文概述了处理……的方法。 例2: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heory on … 译:本文综述了关于……的理论。
此类表达常用的动词有:present, summarize, review, outline等,用于资料性摘要的第一部分,文献回顾或背景介绍。
阐明论文写作和研究目的
例1: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new methods … 译:此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的新方法。
例2:The paper attempts to define … in terms of … 译:本文尝试从……角度来定义。
例3:The study is aimed at finding out the basic similarities between… 译:本研究旨在找出……与……之间的基本相似点。
阐明论文写作和研究目的
例4: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work is to justify … 译:此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论证……。例5:The primary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 译:这项研究的主要目标是……
例6:The main objective of our investigation has been to obtain some knowledge of … 译:我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的一些知识。
阐明论文写作和研究目的
例7:Based on recent research, the author intends to outline the framework of … 译:作者通过近期的研究,旨在总结出……的基本结构。
例8:The authors are now initiating som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to establish… 译:作者正进行一些试验性研究以建立……
阐明论文写作和研究目的
此类表达主要用于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发表论文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常用的名词有:purpose, aim, objective, goal;动词有:aim, attempt to, initiate, intend to, seek等,另外还可以用动词不定式充当句中的表语或者用目的状语来表达。
展示研究结果
介绍研究结果可以使用动词result, cause, increase, lessen等,词组 as a result, result in, arrive at,或使用这些动词相应的名词。
作者应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选择适当的词语准确地向读者作出报道。因此,此类表达没有特定地语句。
介绍结论
描述论证的结论时,常用词有:conclude, conclusion, summary, to sum up, lead to, in conclusion等以及句型It is concluded that…。
英文摘要写作 第2篇
1.中文摘要的分类
对摘要进行分类, 明确不同类型摘要的功能,对摘要的写作及编辑加工是非常有用的。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甚至丧失。一篇论文价值较高,创新内容较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随着全文检索光盘的出现、期刊上网,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使用摘要的目的:(1)为读者检索论文服务。即使看不到全文,仅仅从摘要中就可以看出研究的水平,看出研究的方法、具体结果以及与以往同类研究的不同(创新之处)。让读者很容易看出您的研究结果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的区别,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花时间寻找全文,从而扩大论文的影响力。(2)增加国际著名数据库(如EI)的检索比例。EI检索的首要条件还是研究的水平。在看不见全文的情况下,研究的水平只能通过摘要来体现。从以往EI检索的情况来看,只是交代做了什么,而没有具体写出做的结果是什么,具体规律是什么,具体关系是什么,等等,这样的文章被漏检的很多。可以这样说,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利用情况和期刊的知名度。
中文摘要一般分为以下3种类型,作者应根据自己论文的内容来确定其摘要的写作类型。
1)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后来又出现了另一种摘要文体,即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其实质是报道性摘要的结构化表达,旨在强调论文摘要应有较多的信息量。学术性期刊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这类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研究的问题、目的或设想等)、方法(所用的理论、条件、材料、手段、装备、程序等)、研究结果(观察、实验结果、数据、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果分析或讨论(结果分析、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以及结论(如含在结果分析或讨论中时也可不出现)等几个主要部分。重点应突出作者研究的创新性结果(特别是本研究的新发现、新规律、新关系),主要结果和结论应交待清楚,不能含混不清,似是而非;也应避免对标题的重复和一般性内容的叙述,最大限度地增加摘要的信息量,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方法、模型类论文,应当交代清楚建模的原理、步骤,建模方法、模型的特别之处或独特的优势和具体特点,不能泛泛地说“很好、很快等等”。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兴趣的,同时还应注意语言的表达,避免难以理解的长句,用词应通俗易懂、简洁准确。注意:摘要和文章的结论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结论中写了摘要中就不能写,结论中的主要结果应当在摘要中有所体现。
2)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
这类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创新内容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这类摘要一般适用于技术性期刊,篇幅可短些(100字左右)。
3)报道-指示性摘要(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
这类摘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篇幅介于两者之间(200字左右)。
2.中文摘要编写时的具体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写背景知识;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一种„„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摘要不分段,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进行了研究”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中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摘要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和表格。7)摘要中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若在摘要中出现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3.英文摘要的完整性以及中英文摘要的差别
目前,大多数作者在写英文摘要时都是把论文前面的中文摘要(往往写得很简单)翻译成英文,这种做法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论文是用中文写作的,中文读者在看了中文摘要后,不详之处还可以从论文全文中获得全面且详细的信息,但由于英文读者(如《EI》的编辑)一般看不懂中文,英文摘要成了他唯一的信息源。因此,这里要特别提出并强调英文摘要的完整性,即英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完整的,这样,即使读者看不懂中文,只需要通过英文摘要就能对论文的主要目的,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过程以及主要的结果,结论和文章的创新,独到之处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另外,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别,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都有些过分强调知识分子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因此我国学者在写作论文时一般不注重(或不敢)突出表现自己所做的贡献。这一点与西方的传统恰恰相反,西方的学者在写论文时总是很明确地突出自己的贡献,突出自己的创新和独到之处。西方的读者在阅读论文时也总是特别关注论文有什么创新独到之处,否则就认为论文是不值得读的。4.对英文摘要的基本要求
《EI》中国信息部要求信息性文摘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主要的研究“过程(Procedures)”及所采用的“方法(Methods)”,由此得到的主要“结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结论(Conclusions)”表达清楚。如有可能,还应尽量提一句论文结果和结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也就是说,要写好英文摘要,作者必须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What I want to do?(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2)How I did it?(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3)What results did I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I draw?(主要结果及结论)(4)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this paper?(本文的创新独到之处)。
由于中、英文摘要的读者对象不同,鉴于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可认为论文中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强求一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文摘要就不必强调完整性。事实上在将中文摘要单独上网发布或文章被收入中文文摘期刊时,中文摘要所提供的信息也必须具有完整性。
注重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点也应该体现在英文摘要的写作中。因此,在写作英文摘要时,要避免过于笼统的、空洞的一般论述和结论,要尽量利用文章中的公式、图表来阐述你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这样既可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可以使你的论述有根有据,使读者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一个清晰且全面的认识。
5.英文摘要写作的时态、人称和语态
5.1 时态
写作时所采用的时态应视情况而定,力求表达自然、妥当。写作中可大致遵循以下原则:
(1)介绍背景资料时,如果句子的内容为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应使用现在时(e.g.The authors review the current trend of torpedo development.);如果句子的内容是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则使用现在完成时(e.g.Previous research has confirmed four dimensions of temperament: „)。
(2)在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时,如果采用“论文导向”多使用现在时(e.g.This paper presents„);如果采用“研究导向”,则使用过去时(e.g.This study investigated„)
(3)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时,通常用现在时。(e.g.We describe a new approach to analyzing„.e.g.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4)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现在时、臆测动词或may,should,could等助动词(e.g.We suggest that„)。
5.2 人称和语态
由于主动语态的表达更为准确,且更易阅读,目前很多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动语态,国际知名期刊《Nature》《Cell》等尤其如此,其中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使用十分普遍,见上述例句。
6.英文摘要各部分的写作及其常用表达方式 6.1 如何写好开头(目的)
一般来说,一篇好的英文摘要,一开头就应该把写作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非常明确地交待清楚。必要时可利用论文中所列的最新文献,简要介绍前人的工作,根据论文类型有必要时可简要回顾研究背景,但这种介绍一定要极其简练。
在这方面《EI》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1)Eliminate or minimize background information(不谈或尽量少谈背景信息);(2)Avoid repeating the title or part of the title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abstract(避免在摘要的第一句话重复使用题目或题目的一部分)。
回顾研究背景,常用词汇有:review,summarize,present,outline,Describe等。阐明写作或研究目的,常用词汇有:purpose, attempt, aim,goal等;另外还可以用动词不定式充当目的状语来表达。
6.2 如何阐述过程和方法
在英文摘要中,过程和方法的阐述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头交待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接着要回答的自然就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且,最后的结果和结论也往往与研究过程和方法是密切相关的。
大多数作者在阐述过程和方法时最常见的问题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只有定性的描述,使读者很难清楚地了解论文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说明过程和方法时应结合论文中的公式、实验、框图等来阐述,这样可以既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又可以给那些看不懂中文(但却可以看懂公式、图、表等)的英文读者以一种可信的感觉。介绍论文的重点内容或研究范围,常用词汇有:study,present,include,focus,emphasize,emphasis,attention等。介绍研究或试验过程,常用词汇有:test,study,investigate,examine,experiment,discuss,consider,analyze,analysis等。说明研究和试验方法,常用词汇有:measure,estimate,calculate等。介绍应用和用途,常用词汇有:use,apply,application等
6.3 如何写好结尾(结果和结论)
结果和结论部分代表着文章的主要成就和贡献,论文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读者阅读,主要取决于你所获得的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写作结果和结论部分时,一般都要尽量结合实验结果或仿真结果的图、表、曲线等来加以说明,使结论有根有据。同时,对那些看不懂中文的英文读者来说,通过这些图表,结合英文摘要的说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论文的结果和结论。也只有这样,论文的结论才有说服力。如有可能,在结尾部分还可以将论文的结果和他人最新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
英文摘要写作 第3篇
一、研究对象
按照2013年交通领域科技期刊排名, 选取《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与工程学报》和 《长安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3种EI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为方便列表分析, 将这3种期刊分别编号为J1、J2、J3。
在各期刊中随机选取2013年度发表的科技论文30篇进行对比和分析。并按照五语轮模式对英文摘要的语言结构进行分析。五语轮模式包括: 研究背景 ( M1) 、研究课题 ( M2) 、研究方法 ( M3) 、研究结果 ( M4) 和研究结论 ( M5) 。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 时态和语态的统计与分析
( 1) 时态分析。对90篇英文摘要的统计结果发现, 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是英文摘要中最主要的表述时态, 并且两者比例大体相当。由表1可知, J1中一般过去时所占比重为59. 9% , 略高于一般现在时的比重 ( 40. 1% ) 。J2和J3英文摘要中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比重大约都在50% 上下。除了这两种常见的时态以外, 还出现过的时态有现在完成时, 但其在90篇摘要中出现的频次只有一句, 比重较低。从内容上来讲, 这3种期刊中, 一般过去时常出现在对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的描述中, 而一般现在时通常出现在对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的表述中。J3所选的文章中出现两篇极端的例子, 一篇因为是综述性的文章, 没有具体的研究实验方法, 其摘要全部使用了一般现在时的表述方法, 而另一篇因为在摘要中对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介绍的较多而未涉及研究结果的介绍, 所以全篇摘要皆为一般过去时的时态。
( 2) 语态分析。对于研究对象的语态分析结果见表2。对比3种期刊可以发现J1的被动语态使用较多, 比重为61. 7% , J2与J3被动语态的使用比重相似, 分别为53. 7% 和51. 5% 。相对于航空航天类的科技期刊的被动语态比重 ( 58. 1% ) , 交通类科技期刊被动语态的使用比重与之大体相当。从摘要内容来看, 研究方法部分多用被动语态, 显现了科研论文的严谨和客观的属性, 而研究结果和结论部分, 主被动语态都有, 以主动语态为主, 但不排除被动语态的使用, 表述方式较为灵活。
2. 五语轮模式分析
按照五语轮模式对J1的30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发现, 研究课题 ( M2) 与研究方法 ( M3) 的出现概率为100% , 研究结果 ( M4) 与研究结论 ( M5) 同时出现的概率为50% , M4或M5任一出现的概率为100% , 研究背景 ( M1) 出现的概率仅为3% , 在30篇选取文章中仅出现1次。由此可知, 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存在着研究背景介绍的普遍缺失, 摘要的撰写较为死板, 各个层次结构之间过渡生硬等问题。这可能是由于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撰写主要来自于对于中文摘要的对应翻译。
三、结论
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第4篇
关键词:论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写作方法与技巧
论文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笔者根据自己摘要写作的经验并结合专业英语教学和对学生英文摘要的批改,谈谈写好英文摘要的方法和技巧。英文摘要的写作包括论文的英文标题、作者及其相关信息、摘要和关键词四个部分,下面分别介绍每个部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1 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是全文内容的缩影。读者通过标题便能够预测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意图,从而决定是否阅读全文。我国期刊要求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1]。学术文章的标题主要有三种结构:名词性词组(包括动名词)、介词词组、名词词组+介词词组。间或也用一个疑问句做标题,但一般不用陈述句或动词词组做标题。
(1)名词性词组 名词性词组由名词及其修饰语构成。名词的修饰语可以是形容词、介词短语,又是也可以是另一个名词。以下各标题分别由两个名词词组构成。例如:Global Change and Green House Effect(名词词组+名词词组);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to the Global Change(名词+名词)。
(2)介词词组 介词词组由介词+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如果整个标题就是一个介词词组的话,一般这个介词是“on”,意思是“对……的研究”。例如:On the Ecological Obligation。
(3)名词/名词词组+介词词组 这是标题中用得最多的结构。例如: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Plants(名词词组+名词词组);Discussion on System Method of Study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名词+介词词组)。
(4)其他形式 对于值得争议的问题,偶尔可用疑问句作为论文的标题,以点明整个论文讨论的焦点。例如:Can Global Change Bring Dramatic Disasters to Humans?
2 作者
学术论文既可以个人名义署名,也可以集体名义署名。如以个人署名,则应在论文题目后写明作者全名,并且另起一行写上作者的工作单位、国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自然科学研究往往由一个集体来完成,作者姓名很多,但必须标出一个通讯联系人(Corresponding Author) [2]。
3 英文摘要
3.1 摘要及其功能
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主要内容的短文[3]。摘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研究成果或最终结论。摘要应放在论文正文之前。
一篇好的英文摘要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要具有独立性、完整性。(2)应精炼,不不包含讨论和推理。(3)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宜以第三人称书写。(5)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6)要正确使用动词时态,最常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7)文摘要的长度一般为100~300词,。(8)应注意包含3~5个关键词(Keywords)。
3.2 摘要的写作
摘要是要用较少的文字传达重要的信息,因此第一句话要高度概括文章的目的、性质、方法乃至重要的成果,然后再写所得到的重要数据、结果或结论。摘要中句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相对独立,一句话说明一件事。
3.2.1 常见的主题句
摘要中的第一句话——主题句的常见句式有:A new approach is proposed to,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This paper describes,This paper analyses,This paper discusses,This paper gives a new approach of,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as studied/prepared by/discussed/presented 等。常见的谓语动词有:report,study,investigate,present,develop,discuss,show,describe,introduce 等。
3.2.2 时态问题
英语论文摘要中的动词时态的使用原则一般为:1)实验结果、方法描述等都用现在时态表述;2)一般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所做的工作;3)叙述从某一时间开始,与现在有直接关系,并对目前有影响的事情,用现在完成时;4)叙述今后的研究、打算、预期的结果、倾向等均用一般将来时。
3.2.3 结尾句
在英文摘要的結尾有时写上作者的结论或建议,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句式:关于结论可用如下表达方式:We may conclude that…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We think(consider,believe,feel)that…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e results indicated/ show that …It turns out that …It has been found that …It can be concluded/ noted that…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believed,held,and acknowledged)that….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5]。一般每篇文章选择 3~8个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
总之,在写作论文标题、作者和英文摘要时要做到准确、简洁、清楚,即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的内容,表达直接、清楚,以便引起读者注意。此外,还需熟悉本行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扩大英语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多看英文文献,提高英文写作及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鸿.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刍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3164.
[2] 曾佐勋,索书田,刘立林,等.“构造地质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6,(1):7475.
[3] 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
[4] 任胜利.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摘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英文摘要写作 第5篇
一、论文题名
1.英文题名撰写的基本要求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主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英文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2.英文题名撰写的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基本要求,我们在写英文题名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英文题名的结构。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要注意采用正确的单词顺序,形容词应与其所修饰的名词紧密相邻。
(2)英文题名中的冠词有简化的趋势,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可不用。英文题名开头第一个字不得用the, and, an和a。
(3)英文题名中的大小写有以下3种格式:全部字母大写;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但3个或4个字母以下的冠词、连词、介词全部小写;题名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
(4)中英文题名的一致性。同一篇论文,其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总之,题名的用词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文章的取舍态度,务必字字斟酌。
二、论文摘要
1.摘要的定义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论文主体的高度浓缩,它应该能提炼论文的主要观点,简明地描述论文的内容和范围,简短地进行概括和总结。摘要能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并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2.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1)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切忌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价。
(2)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3)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4)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做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5)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式标明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6)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3.英文摘要撰写的注意事项
原则上,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
(1)英文摘要的时态。英文摘要时态的运用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
(2)英文摘要的语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合使用语态,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
(3)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this 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用原形动词开头,如: to describe..., to investigate..., to study...等,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4.英文摘要的常用句式
(1)回顾研究背景,常用的词汇有review, summarize, present, outline, describe等。(2)阐明写作或研究目的,常用的词汇有purpose, attempt, aim等。此外,还可以用动词不定式充当目的状语来表达。(3)介绍论文的重点内容或研究范围,常用的词汇有study, present, include, focus, emphasize, emphasis, attention等。(4)介绍研究或试验过程,常用的词汇有test, study, investigate, examine, experiment, discuss, consider, analyze, analysis等。(5)说明研究或试验方法,常用的词汇有measure, estimate, calculate等。(6)展示研究成果,常用的词汇有show, result, present等。(7)介绍结论,常用的词汇有summary, introduce, conclude等。(8)陈述论文的论点和作者的观点,常用的词汇有suggest, report, present, explain, expect, describe等。(9)阐明论证,常用的词汇有support, provide, indicate, identify, find, demonstrate, confirm, clarify等。(10)推荐和建议,常用的词汇有suggest, suggestion, recommend, recommendation, propose, necessity, necessary, expect等。
医学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第6篇
1. 论文摘要的作用:
“The function of the abstract of a scientific paper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paper so that the readers know the main story and a few essential details of your work without reading the hole text of the paper. The abstract should make sense both when read alone and when read with the paper.” – URMSMJ
1. 摘要的分类:
摘要分为两大类:通报性或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和报道性或资料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
1) 指示性摘要:只通报论文主题,不介绍研究的材料、方法和结果,一般用现在时表述。许多专业杂志在其目录页的标题下都有一个指示性摘要,特别是编者认为较重要的一些文章标题后。如:Free transfer of two undamaged fingers from a non-replantable left arm to a mutilated right hand in a 16-month-old boy is reported. (本文报道将一无法再植的左臂上的两个未受损伤的手指移植给一16岁男孩被切断的右手。)
1) 资料性摘要:告诉读者研究的总体情况,使他们了解研究的目的、材料、方法、结果、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资料性摘要分为传统型或非结构式(non-structured)和结构式(structured)两大类型。无论何种形式的摘要,都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主题(Main topic as in title)
2)目的(Purpose of research)
3)方法(Methodology)
4)材料(Materials)
5)结果(Results)
6)结论(Conclusions)
非结构式摘要:段落不明,给编辑、审稿、阅读及计算机处理带来诸多不便。
1)全结构式(full-structured)摘要:
1974年4月,加拿大McMaster 大学医学中心的Dr R Brian Haynes首先提出建立临床研究论文的结构式摘要。在 Dr Edward J Huth创导下,美国《内科学记事》(Annu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在国际上率先采用了全结构式(full-structured)摘要。
Haynes所提出的全结构式摘要包含8个要素:
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2.设计(Design):说明研究的基本设计,包括的研究性质
3.地点(Setting):说明进行研究的地点和研究机构的等级
4.对象(Patients#39; participants or subjects):说明参加并完成研究的病人或受试者的性质、数量及挑选方法
5.处理(Interventions):说明确切的治疗或处理方法
6.主要测定项目(Main outcome measures):说明为评定研究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定项目
7.结果(Results):说明主要客观结果
结论(Conclusion):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临床应用意义与非结构式摘要相比,全结构式摘要观点更明确(more explicitness),信息量更大(more information),差错更少(fewer errors),同时也更符合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要求。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烦琐、重复、篇幅过长#39; 而且不是所有研究都能按以上8个要素分类的。于是更多的杂志扬长避短,采用半结构式(semi-structured)摘要。
1)半结构式(semi-structured)摘要:半结构式摘要也称为四要素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purpose/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采用何种摘要形式要根据各杂志的.具体要求而定。目前国内许多杂志正从非结构式摘要向半结构式摘要过度。
3.摘要中时态的应用:
英文摘要写作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