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梅种植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杨梅种植范文(精选4篇)

杨梅种植 第1篇

关键词:自然环境,生产现状,培植技术管理

杨梅适应能力强, 在贫瘠的山地丘陵区也能生长结果, 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经济类果树, 既能绿化荒山、涵养水源, 又能增加收人, 5~6a即可投产, 高产期产量可达22.5t/hm2以上, 6、7月上市, 时水果淡季, 经济效益高。杨梅果色艳丽、汁多、味佳, 营养价值高。果肉含糖量在11%以上, 富含维生素C, 含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氨基酸8种, 所含的17种矿质元素中的钙、磷、铁与其他水果相比要高出几倍甚至100倍以上。杨梅还有多种药用价值, 具有消食、除湿、消暑、祛寒、止泻、利尿、治痢疾以及止渴、清肠胃、除烦躁等功能。此外, 杨梅抗病虫能力强, 不施农药, 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深受市场欢迎。

1 韶关的自然环境

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 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四季特点为春季阴雨连绵, 秋季降水偏少, 冬季寒冷, 夏季偏热。雨量充沛, 年均降雨1400~2400mm, 3~8月为雨季, 9~2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18.8~21.6℃, 最冷月份 (1月) 平均气温8~11℃, 最热月份 (7月) 平均气温28~29℃, 冬季各地气温自北向南递增, 夏季各地气温较接近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上的太阳辐射占全年辐射总量的90%, 光能、温度、降水配合较好, 雨热同季, 有利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岩溶地貌广布、种类多样, 岩石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在地质历史上属间歇上升区, 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峻, 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红色岩系构成的丘陵、台地分布较广, 特征显著。据统计, 耕地20.3万hm2, 园地2.99万hm2, 林地143万hm2, 牧草地0.028万hm2。

2 杨梅种植生产现状

韶关杨梅产业的规模发展迅速, 2002年前杨梅仅有530hm2, 自2004年实施大力培育杨梅产业发展战略以来, 韶关市杨梅以年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至今己达1463.8hm2。其中荸荠种杨梅620hm2, 东魁杨梅844hm2, 良种覆盖率高达98%以上。如仁化县是韶关市重点农业示范基地, 共拥有杨梅基地面积202hm2, 辐射面积460hm2。该基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主要有自动喷雾器6台, 测试糖分的仪器6台, 诱虫灯240盏, 冷藏车2辆等设施, 引水管网5800m, 产地果蔬冷藏库145m3, 杨梅产地批发市场400m2, 沟、渠34200m, 蓄水池536m3, 每年技术培训1700多人次, 开展技术试验示范, 推广杨梅大枝修剪、矮化栽培、保花蔬果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1202hm2, 推广新型农药140hm2, 推广杨梅采前落果综合防治技术393.3hm2。杨梅己成为仁化县种植面积很大的水果, 全县各乡镇都有栽培。

3 杨梅种植与栽培管理技术

3.1 杨梅种植地选择

新建梅园要选择无污染, 海拔600m以下中山坡地或丘陵山地, 坡度最好控制在30u20197X下, 土壤必须自然疏松, 排水性能良好, 土壤pH值4.5~6.0的酸性或微酸性红黄土壤为好。

3.2 杨梅种植

杨梅栽植时间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 定植时选无风的阴天为宜, 最好带土球栽植。初次杨梅定植密度以24~32株/667m2为宜。栽苗时要坚持“苗扶正、根舒展、土踏实、盖松土、覆柴草”的原则。栽植时还需浇水以固定树苗的根茎, 然后覆土盖草。在7~8月的高温季节, 要及时松土、浇水和覆盖树盘, 以减少杨梅树冠的水分流失。杨梅雌雄异株, 栽植时要注意配置1%~2%雄株授粉, 以提高杨梅产量和质量。

3.3 杨梅施肥管理

3.3.1 对于幼树的管理

每年要进行3次施肥, 分别在春、夏、秋梢萌发前10d左右, 施1次以氮素为主的速效肥料, 以促萌发春梢, 多抽夏梢和早发秋梢。在9~11月应再施1次追肥, 以促根系迅速发育, 为花芽形成和提早结果打好基础。

3.3.2 对于成年树的管理

以钾肥为主, 适量的氮肥, 少量的磷肥。施肥过程中尿素与草木灰不能同时同点施用, 磷肥不能过多, 否则会造成果多、质硬、形小、树皮开裂。用量应根据树体大小确定, 一般每年2次。第1次在5月下旬, 以速效的氮肥和钾肥为主, 以促进果实生长。第2次在果实采收结束时, 补肥和基肥共用。

3.4 杨梅的花果管理

在6月下旬至7月初喷杨梅“促花液”以促花保果。花后在幼果期喷0.3%磷酸二氢钾液, 在盛花中期略偏后喷洒于花序多的树冠。而在小年果实采收后, 立即施足量速效氮肥, 或向树体喷洒40~50mg/kg赤霉素液, 每7d喷1次, 连续喷4~5次, 以促发夏梢, 减少过多花芽。

3.5 杨梅主要病害防治

杨梅抗逆性强, 主要病虫害有杨梅癌肿病、杨梅褐斑病和杨梅褐斑病。杨梅癌肿病的治方法:在病菌从肿瘤中传播之前刮除, 涂上402抗菌素700倍液, 或用硫酸铜100倍液进行灭菌, 促使长出新皮层, 恢复树势。及时砍去病树的病枝, 集中烧毁, 消灭病原。冬季结合修剪, 对病弱枝进行回缩, 同时剪去过密的树枝和无用枝, 清除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以及果核。杨梅褐斑病的防治方法:严格苗木检疫, 杜绝病菌进入;加强土肥管理, 结合深翻改土, 多施有机肥、草木灰;合理修剪, 改善通风和透光条件。杨梅干枯病的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 保持果园通气透光。进入盛果期后应补充大量有机肥及草木灰等, 以利于恢复树势, 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在病菌可能入侵之前, 可用1:0.5:100波尔多液, 连续喷2~3次加以预防。及时发现病斑, 直接刮除, 涂刷波尔多液, 连续2次, 可有效防止病菌的侵入。

3.6 杨梅采收与贮藏保鲜

5、6月是杨梅成熟采收的季节。适时采收杨梅, 及时做好贮藏保鲜工作, 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下面介绍杨梅的采收与贮藏技术:

确定杨梅的采收适期, 杨梅成熟期依产地和品种而有不同, 最早成熟的在4月份, 有的在5月上旬开始成熟采收, 有的6月上旬至7月成熟, 这时气温已高, 又正值高温多湿季节, 果实成熟后容易腐烂和落果, 故应及时采收, 熟了就摘。

为保证产品优质安全, 杨梅采摘前要做到:杨梅采收前30d禁用农药、激素类及叶面肥的使用;清理田间杂物, 地面覆盖地膜或蕨类, 减少果蝇与白腐病发生;按销售要求, 做好杨梅适期采摘, 杨梅在2d内到达消费者的, 要求完熟采摘, 保证果品质量, 2d以上到达消费者的, 要求9分熟采摘。

杨梅果实成熟时肉质较软, 易损伤, 故采收时应注意:采摘前剪去指甲, 以免伤到果实;掌握正确的采收方法, 用三指握果柄, 果实悬于手心中, 连柄采下;注意采摘的力量控制, 轻放, 禁止剧烈摇动;选用大小可盛放大3~5kg的浅果篮盛放, 并在果篮底部及四周垫上软干草;采收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 下雨或雨后不宜采收, 果实水分过多多, 容易腐烂;用作加工的果实或高大树冠顶部的少数果实无法人工采摘时, 可先在树下垫上塑料薄膜, 摇树或震落果实捡拾, 速度快, 但损伤大, 只能贮藏1~2d, 须速加工。

杨梅极易腐烂, 目前贮藏保鲜效果较好的有普通低温贮藏和冷冻贮藏。普通低温贮藏:在温度0~0.5℃、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 杨梅果实采后贮藏1~2周不腐烂。如用山梨酸钠防腐剂, 贮藏时间还可以更长。同时, 贮藏期内杨梅果实的重量、色泽及营养成分等品质指标, 基本上保持不变。冷冻贮藏:将适度成熟的杨梅, 放在塑料薄膜的容器中, 在-30℃中速冻15min左右, 然后贮藏在-18℃的冷库中, 贮藏1~2个月, 果实仍然新鲜良好。

4总结

通过对杨梅栽培种植管理技术的科学化应用, 对其生长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最终获得高产出、高收益, 这无疑将推动杨梅产业的极大发展。本文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入手, 结合具体的地理要素逐步分析了杨梅种植的栽培技术方法, 涉及到选址、种植、施肥、花果管理、病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整个体系过程, 使杨梅栽培管理逐渐走向精细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但是, 具体实际中的方法应用要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则, 切不可生搬硬套, 理论与实践统一才能创造出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克辉, 韩凤珠.绿色果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果树, 2006 (4) :27-28.

迟熟东魁杨梅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 第2篇

本文介绍了杨梅园地选择、栽植时间、移栽技术、培土施肥、整形修剪、控梢促花、疏花疏果、适时采收、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对生产上有一定指导作用.

作 者:金岩方 周玉珍 刘相根 作者单位:金岩方(浙江省永嘉县溪下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永嘉,325117)

周玉珍(永嘉县岭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刘相根(永嘉县溪下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农民增收的好选择——种植杨梅 第3篇

一、投入(以10年为例)

杨梅生长快,树冠大,株、行距一般为5米×5米,每667平方米(1亩)可植27株。

整地(挖穴、施肥、回土)费:8元/株;

苗木费:2元/株;

管理费:平均10元/株·年;

每667平方米10年累计总投资为2970元。

二、经济收入(以10年为例)

杨梅种植后第5年始果,第10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产量每株可达75~100公斤。第5年至第10年这6年中以每株每年产杨,梅25公斤计算,6年内每株可生产杨梅150公斤,每667平方米可产杨梅4050公斤,市场价格以每公斤10元计算,每667平方米累计产值40500元,除去成本,前10年纯收入可达3万余元。丰产期株产以75公斤计算,每667平方米产杨梅可达2000多公斤,产值2万多元,年纯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三、技术要点

1.选址:杨梅忌水,建国选址应选择在排,水良好、具有一定坡度、肥力中等的红、黄壤或含石砾的壤土中,忌用农田建园。

2.整地、栽植:于11月份进行(越早越好)山场砍杂清山后,按等高线进行整挖穴(100厘米×100厘米×80厘米),回填土时,底层每穴施入腐熟厩肥50公斤、饼肥1公斤、钙镁磷0.5公斤、生石灰0.5公斤,然后将表土依次回填入穴中至距地面20厘米处,再将复合肥0.25公斤施入穴中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填土高出地面15、20厘米以备栽植。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阴天或小雨天选择接穗粗度0.7厘米以上的一年生健壮嫁接苗进行栽植,栽植时扶正苗木,舒展根系,深度以第一个分枝到第一片茎叶进入土中为宜。

3.管护:杨梅生长旺,抗病强,根系具有固氮作用,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管理中重视土壤改造,通过中耕除草、培肥地力,秋冬扩穴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冬季培土防冻。施肥幼树要“少吃多餐”,挂果时重施采果肥.越冬肥重施钾肥、巧施氮肥。修剪幼树以促梢为主,挂果树以促夏梢控春秋梢为主,提早培育高光效、丰产、稳产树冠。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以加强营林管护措施,提高杨梅抗病虫能力,倡导生物、物理防治。

四、发展杨梅有利条件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营养、安全、保健果品越来越为人们青睐,杨梅不仅风味特佳,营养丰富,保健作用显著,而且管理简单,病虫害少,易开发成安全、绿色食品。

2.全国种植规模小,分布不均。据统计,全国人工栽培面积约14万公顷,90%分布在浙、闽等沿海省份,中西部地区仅占10%左右,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各地区随纬度的增加,杨梅成熟期也相应地向后推迟,有效地拉开了各地区杨梅上市销售期。

平阳县杨梅种植现状及栽培技术 第4篇

1 种植现状

据调查统计, 平阳县杨梅主要分布在昆阳、鳌江、钱仓、鹤溪、腾蛟、梅源等乡镇, 品种以东魁杨梅为主。近年来, 推广应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通过高接换种, 全县形成东魁杨梅、丁岙梅、荸荠种、晚稻梅等杨梅优良品种, 优质杨梅占总面积的60%以上。同时, 以示范园区引路, 大力推进杨梅无公害基地建设, 鼓励企业、基地通过标准化生产, 建立杨梅示范园区, 使平阳杨梅走上产业化经营发展之路。平阳县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大力打造平阳杨梅精品, 以品牌带动平阳县杨梅产业向精品果业发展。目前, 平阳县杨梅已注册天鹤、苏梅、塘溪园等商标, 并初步建成了鹤溪、梅源苏岭、腾蛟塘溪等三大精品杨梅基地。其中, 鹤溪杨梅基地位于鹤溪镇永乐村, 以丁岙杨梅为主, 目前有适合观光采摘的杨梅种植面积约40hm2, 成熟期为6月上旬至中旬。腾蛟塘溪杨梅观光园区位于腾蛟镇塘溪村, 以东魁杨梅、晚稻梅、荸荠种杨梅为主。该基地杨梅目前已开摘近1周, 种植面积约34.67hm2, 成熟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梅源杨梅观光园区位于梅源乡苏岭村, 以东魁杨梅为主, 种植面积约35.33hm2, 成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

2 栽培技术

2.1 地块选择

新建杨梅园要选择无大气污染、无土壤水质污染、无重金属污染的地方建园。根据杨梅的生长习性, 选择海拔500m以下山坡地或丘陵地, 坡度30°以下, 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含有石砾、p H值在4.5~6.0的酸性或微酸性红黄土壤为宜。杨梅不耐贮运, 栽植地应选在近城镇, 便于运输。

2.2 定植

栽植前整地能给杨梅成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适生环境, 整地方式提倡鱼鳞坑, 应挖成长80cm、宽80cm、深60cm的大穴;在熟地上的植穴可略小, 做到将有机肥料和表土翻入底层, 底土翻到表层, 清除土壤中的柴梗、石块等杂物。定植时间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 选无风阴天栽植为宜。初植密度以300~375株/hm2为宜, 密植可达750株/hm2。栽苗时要做到“苗扶正、根舒展、土踏实、盖松土、覆柴草”5个环节, 如土壤干燥还需浇足定根水, 然后覆土盖柴。最上面覆盖底土至高于地表20~30cm, 并将嫁接口盖入土下为宜。苗木定植以后, 7~8月高温季节要及时松土、浇水和覆盖树盘, 以减少水分蒸发, 要注意配置1%~2%雄株授粉。

2.3 合理施肥

杨梅树势强, 叶片大, 生长快, 吸肥能力强, 在幼树成活后, 即春、夏、秋梢萌发前10d左右, 应施1次以氮素为主的速效肥料, 以促猛发春梢、多发夏梢和早发秋梢。另外, 由于根系逐渐发展, 吸肥能力也会增强, 因此在9~11月应再重施1次追肥, 以促根系迅速发育, 为花芽形成和提早结果打好基础。定植后精心管理的杨梅到第4年就可以结果。因为杨梅具有春梢抽生、根系生长和开花结果三者同步进行的特点, 所以树体营养消耗较大, 很容易影响花芽形成和坐果。因此, 当树冠形成后, 施肥应注意控氮, 并要增施钾肥, 改春施为秋施效果好。同时, 要进行拉枝开天窗, 并要剪除强枝、病虫枝、徒长枝及重叠枝, 这样可缓和树势, 有效地促进花芽形成, 提高坐果率。

2.4 花果管理

小年树促花保果, 一般在结果大年的6月下旬至7月初喷洒浙江省农科院产的杨梅促花剂 (700mg/L) 。小年花蕾期喷洒0.2%硼砂水溶液, 幼果期喷0.3%磷酸二氢钾液。大年树疏花处理, 用浙江省农科院研制的“疏6”杨梅疏花剂600g/hm2 (半合) 对水225kg, 或用慈溪产杨梅疏花剂600g/hm2 (粉剂) , 对水195kg, 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在盛花中期略偏后 (一般3月底至4月初) 喷洒于花序多的树冠。也可在结果小年用浙江省农科院研制的杨梅“减花剂”粉剂615g/hm2, 对水210kg, 充分搅匀溶解, 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进行叶面喷洒, 或在小年果实采收后, 即施足量速效氮肥;或向树体喷洒40~50mg/kg赤霉素液, 每7d喷1次, 连续喷4~5次, 以促发夏 (秋) 梢, 减少过多花芽。

2.5 病虫害防治

杨梅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赤衣病、干枯病、枝腐病等, 害虫主要有介壳虫、白蚁、小细蛾、袋蛾、毒蛾、金龟子、枯叶蛾、吸果夜蛾、天牛等。在防治上, 应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以农业、生物防治为重点, 少用化学农药, 以保护环境、生产无公害果品, 保证农产品安全。一是加强栽培管理, 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抗病能力;二是冬季清园, 剪除病虫枝、枯枝, 集中烧毁, 并用石灰对树干涂白, 减少病虫侵染;三是药剂防治, 选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喷洒树体或者土施。

2.6 适时采收

杨梅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而且极易腐烂落果, 所以需分批适时采收。杨梅成熟期与植株的坡位、树势、树龄、结果量有关, 具体的采收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在全树20%果实成熟时, 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分期分批采收, 避免雨天或雨后初晴时采收。一般每天或隔天采1次, 采收时应轻采、轻放, 以防止损伤果实, 降低其商品价值。

摘要:阐述了平阳县杨梅种植现状, 并从地块选择、定植、合理施肥、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以供参考。

关键词:杨梅,种植现状,栽培技术,浙江平阳

参考文献

[1]房永安.杨梅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1) :42, 45.

[2]黄永红, 易干军, 曾继吾, 等.杨梅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 2007 (11) :92-95.

[3]韩雪琼.杨梅无公害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 2009 (3) :14-15.

杨梅种植范文

杨梅种植范文(精选4篇)杨梅种植 第1篇关键词:自然环境,生产现状,培植技术管理杨梅适应能力强, 在贫瘠的山地丘陵区也能生长结果, 是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