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装条件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31

安装条件范文(精选5篇)

安装条件 第1篇

赵固一矿11031工作面位于东一盘区, 开采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的二1煤层, 西部为已开采的11011工作面, 东部为已开采的11051工作面。工作面设计走向长1 347 m, 切眼长132 m, 另加一配采巷切眼长42 m, 切眼宽8 m。

已正常安装回采的11011、11051工作面均布置2条巷道, 安装时采用轨道巷进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 自上而下依次安装。11031工作面巷道设计不同于其他工作面, 而是多施工1条配采巷 (图1) 。

2工作面设备安装

该工作面选用ZF8600/20/38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设计安装114架。由于液压支架需从轨道巷 (即中间巷) 运至切眼, 故采用分段 (分上中下3段) 安装。从工作面输送机机头开始安装1#—82#架 (上段) , 再从工作面输送机机尾开始倒退安装114#—87#架 (下段) , 最后依次对接83#、86#、84#、85#架 (中间段) 。

2.1液压支架定位安装

为保证支架对接, 必须留出最后4架所需宽度, 即沿切眼倾斜方向应大于6 m。因此, 在安装上下2段支架时, 必须严格控制支架间距。每安装1架, 必须将液压支架十字头与对应的输送机连接[1]。尤其安装下段支架时, 由于输送机安装滞后, 支架与输送机不能及时连接。因此, 采用“顶板画线定位安装”的方法, 即当工作面安装至82#支架后, 根据切眼中线按照1.5 m/架的距离逐一在顶板上画线, 并对顶板上支架的安装位置进行编号。画线结束后, 按照自下而上的安装顺序, 即114#→113#→112#…的顺序逐一安装支架。支架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顶板预先画好的位置安装, 偏差不得超过100 mm。

2.2输送机安装工序

工作面输送机从机头开始依次向机尾安装[1]。中间槽安装至第82节时停止 (随支架同时安装) , 待支架全部安装完毕后, 一次性安装剩余槽节和机尾。由于轨道随着支架的安装进行拆除, 安装下段支架的同时, 需要将下段机尾和槽节提前运输至预定安装位置。

2.3采煤机安装工序

采煤机安装在上段液压支架和输送机安装完毕后进行, 滚筒、摇臂、行走部依次由中间巷进入切眼, 并在上段刮板输送机上进行组装。

3中间巷支护

3.1支护形式

中间巷设计净宽4 500 mm, 净高3 500 mm。采用锚网 (索) 联合支护。锚杆采用无纵筋左旋螺纹钢高强锚杆, 规格为Ø20 mm×2 400 mm, 间排距为800 mm×900 mm, 每根锚杆使用2支Z2350树脂锚固剂, 锚杆预紧扭矩不小于200 N·m。帮锚杆锚固力不低于150 kN, 顶锚杆锚固力不低于170 kN。顶部采用锚索组合梁补强支护, 锚索规格为Ø17.8 mm×8 300 mm, 每排3根, 间排距1 600 mm×1 800 mm, 每排锚索挂1根长3 600 mm的14#槽钢梁, 每根锚索使用4支Z2350树脂锚固剂, 锚索预紧力不小于100 kN, 锚固力不小于300 kN。

3.2后期二次支护

由于同时施工配采巷, 造成中间巷与切眼交岔处向外50 m变形严重, 最严重时两帮收缩宽度仅有2.0 m, 顶底板高度仅1.5 m, 不满足工作面安装运输条件。期间进行3次人工刷帮、卧底, 效果均不佳。经研究, 决定采用架设U型钢棚的方式进行支护, 待安装完毕准备回采时, 再拆除回收U型钢棚。

U型钢棚支架规格:36U长环形封闭支架, 净宽4 668 mm, 净高4 619 mm, 棚距 (中—中) 500 mm。

U型钢棚接口搭接长度为450~550 mm, 接口严密, 用3个U形卡缆固定, 螺栓要拧紧上牢, 棚间用连接板互相连接;巷道设计底板以上部分棚后裱褙Ø6 mm冷拔钢筋焊接网, 网片间搭接长度100 mm, 间隔200 mm, 用14#铁丝双股绑扎;网后用编织袋装矸石或末煤充填严实;拱基线以下2 000 mm为底板水平标高, 腰线以下2 850 mm为巷道底板。

4结语

实践证明, 采用中间巷进架、分段安装, 有效解决了安装期间液压支架与输送机相互影响的问题;“顶板画线定位安装”保证了液压支架对接的准确性, 并解决了中段、下段液压支架的安装问题;中切口采用U型钢棚加强支护, 安装期间两帮仅收缩50 mm, 保证了安装期间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转, 有效解决了底鼓、两帮收缩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1031工作面共计安装液压支架114台, 仅用20 d全部完成了工作面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的安装, 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实现了快速安装, 并为赵固一矿其他类似巷道布置的工作面设备安装提供了宝贵经验。

摘要:合理选择综采工作面安装方法, 可以较好地解决特殊巷道布置条件下综采设备的安装问题。赵固一矿11031综采工作面其巷道布置不同于已顺利安装回采的11011、11051工作面, 打破了传统安装模式, 采用中间巷进架、切眼分段安装的方法, 实现了安全快速安装。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特殊巷道布置,工作面设备安装

参考文献

安装条件 第2篇

1、服务器配置要求:

1.1)内存容量不低于2G。硬盘容量:数据按每人100KB大小计算,1万人

约占1GB左右。为保证数据库性能建议硬盘转速大于一万转/分钟。1.2)服务器软件平台要求: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版,数据库软件为SQL SERVER 2005版。

2、客户端电脑配置要求:

2.1)建立有与服务器的稳定网络联接。如果是下厂体检可采用笔记本电脑,各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端联接,需另配置无线AP。(我们目前使用的是网件公司NETGEAR ProSafe 802.11g 无线AP WG302,效果很好,可以参考)

2.2)客户端电脑内存要求不低于512MB。2.3)客户端电脑操作系统推荐使用Windows XP。

3、条码打印机,用于打印条形码标签用,数量视体检量大小需1台或多

台。推荐使用斑马牌Zebra 888-TT型条码打印机,标签纸规格大小为32×19mm,每排3张。

4、手持式条形码扫描枪,用于各工作站扫描体检人条码调出信息用。数

量要求为每个工作站配一支。建议购买USB接口条形码扫描枪(ARGOX立象科技 AS-8000,价格320元左右)。

另:如果是配尿液分析仪电脑用,由于要扫描尿杯的条形码,建议购台式

激光条码扫描器以便于操作。

5、普通激光打印机1台或多台,用于在登记时打印体检项目指引表用。

6、普通PC摄像头一个或多个,用于登记时拍摄体检者头像。

安装条件 第3篇

近年来,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得到了快速推广应用。光伏发电装置以其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安装角度式和追踪式两类[1,2,3,4,5]。固定安装角度式光伏板在安装时,需要确定一个最优角度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增加发电量。最优角度的确定受安装地纬度、海拔、气候条件以及安装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的加以考虑[6]。在确定最佳安装角度时,需要计算理论上光伏板表面接收的辐射量。文献[7]定性论述了辐射强度与当地气候条件和纬度的关系,但并未给出它们之间的量化指标,计算结果只限于固定地区。文献[8,9,10,11]给出了太阳逐时辐射强度的预测模型,但是其加入了不易获得的云量因素,降低了模型的适用性。本文在太阳直接辐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气象因素和安装角度对光伏板表面接收辐射量的影响,建立了单位面积光伏板表面接收年辐射总量模型。通过最大化接收辐射总量,确定最优安装角度。该模型适用于光伏发电厂、光伏建筑等多种场合下光伏板安装角度的确定。

1 光伏板最优角度模型

光伏板表面接收的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与光伏板的摆放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固定式光伏发电装置中,合理的摆放角度将极大提高光伏发电装置的发电总量。本文建立了综合考虑逐时太阳辐射、天气条件和光伏板摆放角度的光伏板表面接收辐射强度模型:

式中:W(q)是天气因子,代表天气对辐射强度的影响;q为天气类型变量;A(Y,G)为单位面积光伏板在阳光垂直照射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为光伏板位置,其可以用光伏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g和光伏板所在平面与东西方向的夹角βg来表示,如图1所示;G为光线入射方向,其可用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t和光线与正南方向的夹角βt来表示;H0表示在地球表面L处,时间T时,单位面积的辐射强度;地表处位置L可由纬度φ和海拔h来表示;时间T由t1和t2来表示,t1为小时变量,t2为日时间变量,N=355或366;

投影因子A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光伏板平面的法向量;为水平面法向量。太阳光线的入射角度是时间的函数,具体计算方法见文献[12]。在光伏电站中,光伏板一般面向正南摆放,即βg=0;而在光伏建筑中,受到多种因素制约,βg可有多种取值方式;基于以上考虑,对这2个角度的取值约束如下:

2 太阳辐射强度计算

地表物体表面的太阳辐射由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组成。其中直接辐射是辐射量的主要部分,相对于其他两类辐射来说对光伏发电量影响最大[13]。散射辐射影响内含于天气因素之中,忽略反射辐射。因而本文在进行理论计算时,只计及直射辐射。

2.1 日天文辐射总量的计算

日天文辐射总量是指一天中垂直入射到大气上层的总的辐射量,计算公式如下[6]:

日地间相对距离ρ为:

式中:T为周期(24×60×60 s);Gsc为太阳常数(1.367×10-3MJ/m2s);ωs为水平面上的日落时角;δ为太阳赤纬角;J为年内天数,即日序,从1月1日始至12月31日终。

在已有的计算全射辐射的各种经验模型中最常用的是Angstrom线性回归模型;为了提高精度,本文应用经过修正的其三阶非线性多项式模型,水平面上日全射辐射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a0,a1,a3,a4为模型系数;其与海拔关系密切,具体参数式见文献[14];S为每天的日照时数;S0为最大可照时数,其计算式为:

2.2 水平面上每小时的太阳辐射计算

水平面上单位面积每小时总辐射为Hh,计算式为[5]:

式中:

式中:ω为太阳方位角。

这样就可以知道任意1天每1 h内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辐射强度。

3 计及气象条件的最优角度求解流程

3.1 气象条件分类及影响因子的确定

在实际情况中,到达光伏板表面的辐射量与天气因素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多云、雨雪等天气会导致辐射强度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较大差距,甚至在理想中较大辐射强度时段内低于发电系统要求的最小辐射强度,使光伏发电系统处于停运状态。

按照天气对辐射强度的影响程度,利用日最高最低温度差、湿度、降水量3个因素对天气类型进行聚类分析。考虑到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的天气总体状况的差异,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归一化各个天气变量,然后再根据区间聚类原理[15,16],计算某一日天气与各个类型天气之间的距离,最终可得到此日天气所属类型,各类型天气定义见表1。

对光伏板日发电量进行统计,可以得到全年各类型天气下发电情况。以天气类型1的发电量为最大值,0为最小值,对各类型天气情况下发电量减损百分比进行统计,经过计算可得各类型天气对应的天气因子数值如表1所示。

3.2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计算流程

利用气象统计资料,可以得到各类天气在全年内的分布。考虑到季节因素,本文以3个月为统计区间,以3月、4月和5月作为春季,依次类推分别对四季的各类天气状况进行统计,得到各类天气在各个季节分布状况。在统计过程中可知四季内各类天气类型服从随机分布。在计算过程中,应用蒙特卡洛方法[17,18]对天气类型进行模拟。具体的计算流程如下:

(1)数据初始化。给出安装角度的变化范围,确定βg是否需要变化;确定蒙特卡洛模拟次数Nt;给出计算地区纬度、海拔和天气变量,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2)确定日天气因子。对天气因素进行聚类,给出各个季节内各类型天气的分布,确定每种类型天气出现的概率。

(3)逐时太阳辐射强度生成。利用式(6)至式(11)计算1年内所有时段的逐时太阳能辐射强度。

(4)确定计算角度αg和βg,令i=1,F1j=0。

(5)对全年中每一日生成一个随机变量r,利用轮盘赌策略确定当日的天气类型。

(6)计算光伏板全年接收太阳辐射总量。利用式(1)和式(2)计算全年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Fi。累加接收的辐射总量F1j=F1j+F;若i=N1,则转至步骤(7);否则i=i+1,转至步骤(5)。

(7)计算在安装角度αg和βg下接收的年幅射总量均值:Fz=F1j/Nt。

(8)判断是否遍历了所有计算角度,若是则继续,否则转至步骤(4)。

(9)输出最优的摆放角度。输出接收年辐射总量最大时对应的安装角度。

4 算例

以华北某地为例对光伏板最佳安装角度进行计算。所处地域为北纬38.85°,东经115.52°,海拔172m,以国家气象中心数据集数据作为元数据,应用3.1节方法进行计算,得到2012年各类型天气分布,如图2所示。以0.01π为计算间隔,对限定的安装角度范围内单位面积光伏板接收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进行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图3(a)为不同安装倾角和方位角下对应的年辐射总量,图3(b)为不同安装角度下年辐射总量的等高线示意图,由内向外接收的年辐射量依次降低,等高线间距0.02 MWh/m2。从图3可以得出,对于某一方位角均具有一个最优安装倾角,并且这些安装倾角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安装倾角下,当方位角βg=0时,单位面积光伏板均获得最大年辐射能。

令βg=0,分别计算1年内的最佳倾角和各季节的最佳倾角,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年最优倾角与各个季节的最优倾角有较大差别,单个季节的最优倾角不能作为全年最优倾角来使用。夏季和春季,秋季和冬季的最优安装倾角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因为本文所指的四季并不是严格按照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时间节点划分的,四季的开始与这些时间点有一定的时间差。从表中还可以得知天气因素会对辐射总量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天气因素会减少到达光伏板表面接收的辐射总量;2)计及天气因素W后,光伏板在秋季接收的辐射要大于春季,较好的天气条件促成了这一结果。计及天气因素W与否对单个季节的最优倾角没有影响,但是会影响全年最优倾角的确定。

5 结论

本文建立了综合考虑光伏板所在地纬度、海拔、天气等因素的单位面积光伏板年辐射总量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确定光伏板的最优安装角度。在模型中,利用天气因子表征天气因素对总辐射量的影响;对天气类型进行了聚类分析,量化了天气因素对接收辐射量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各个季节和各个安装位置总辐射量的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1)当方位角βg不为0时,总可以找到一个最优安装倾角使单位面积光伏板的发电量达到最大,且此最优安装倾角是唯一的。

(2)当安装倾角αg确定时,βg=0是最优的安装方位角。方位角的模值越大,接收的年总辐射能越低。

安装条件 第4篇

制氧机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有色行业、环保行业、造纸行业、化工行业、医疗保健、水产养殖、玻璃行业等行业,为各个行业提供最优质及廉价的氧气。对于制氧机的安装运行条件及选型注意事项下面杭州富阳凯合就为大家简单的讲解下。

变压吸附制氧机选型注意事项:

1、在具体选型前首先确认对所需制氧机最终产品气的要求,在制造厂商的建议下确定所需制氧机的流程;

2、考察制氧机设计的合理性(每一个配件的设置是否合理,必需,并发挥其最大功效);

3、考察制氧机运行的可靠性(考证设备设计中保证措施的合理性);

4、制造厂商研究开发能力、制造经验及水平;

5、全面计算制氧机的成本(制氧机价格、投入制氧机所必备的水、电、场地及其费用,制氧机的使用维护成本,制氧机的使用寿命),而不仅仅只考虑制氧机的价格。

变压吸附制氧机安装运行条件:

1、安装条件:安装现场应清洁、平整,吊车或叉车容易到达并进行安装;

2、使用环境要求:安装现场周围空气应干净、无油雾、无腐蚀气体,通风良好;

3、配套条件:电源:380V/50Hz/3相五线;冷却水:符合工业用冷冻、冷却水。

安装条件 第5篇

关键词:GIS,除尘清洁,防风沙

1 概述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IS设备是将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母线等设备经过优化设计后组合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注入SF6气体进行绝缘封闭。因此, GIS设备的故障率只有常规设备的20%-40%。然后, 正是由于其封闭性特点造成一旦GIS设备损坏, 其故障地位及检修周期甚为复杂, 修复时间长、经济损失大。相关资料统计和经验表明, GIS设备的故障多发生在新设备投运1年之内, 一般第1年运行时, 设备故障率为0.53次/间隔, 而第2年则下降到0.06次/间隔, 以后趋于平稳。就其故障原因分析, 源于制造厂造成的故障约占GIS总故障的26%, 源于安装施工造成的故障约占GIS总故障的40%、源于设计造成的故障约占GIS总故障的7%、源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故障约占GIS总故障的27%。由此可见, GIS配电装置在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GIS设备正常投入运行, 降低GIS故障率的关键因素。

在地形地貌较差的地区, 变电站的设计建设面积受限, 一般场地较小, GIS设备则因其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的优点常被选用。但此类地区环境多为气候恶劣、风沙大的偏远地区, 因而GIS设备的安装质量控制将成为工作的重点。

500kV色尔古变电站500kV系统采用苏州阿海珐高压电气开关有限公司生产的GIS组合电器。由于色尔古所在地区环境气候恶劣、风沙大, 设备安装时在防风、除尘技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2 GIS设备安装前期准备

2.1 GIS设备安装流程

准备工作→设备基础画线→设备就位→电流互感器安装 (法兰对接) →隔离开关安装 (法兰对接) →出线分支母线及套管安装 (法兰对接) →抽真空及捡漏→充SF6气体至终压→SF6含水量测试→回路电阻试验→耐压试验→安装完毕。

2.2 相关环节的准备措施

(1) 设备基础准备

GIS在安装前要打扫干净GIS安装平台, 保证安装作业时无灰尘、无积水。

(2) 安装工器具准备

专用工器具需准备齐备, 包括气体回收装置、真空泵、充气装置、吸附剂烘箱、微水测量仪、SF6气体检漏仪等设备均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3) 设备转运准备

GIS设备转运安排应与GIS设备安装顺序及实际进度相协调一致, 配合恰当。仔细核对装箱清单和装配图纸, 做到箱号、包装图号、设备名称一一对应。不盲目转运设备, 避免造成场地拥挤, 设备堆集如山, 安装秩序混乱等现象。

(4) GIS设备基础测平

GIS基础采用预埋槽钢, 要求基础预埋件高程误差为:每间隔基础预埋件水平最高和最低差不超过2mm, 所有尺寸最大允许偏差为±3mm;条形基础不均匀沉降≤5mm;如果预埋槽钢沉降严重变形厉害, 则必须对预埋槽钢进行处理, 把变形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5) GIS设备基础划线

基础划线采用经纬仪和钢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按照GIS平面布置图和GIS基础图中注明的尺寸, 将断路器中心线, 主母线中心线及各个间隔中心线单独绘制出来。测量始终应采用同一把钢卷尺进行。

(6) GIS设备开箱

GIS设备运输时通常充有约0.05Mpa的SF6气体, 或者是在大气条件下带吸附剂运输和储存。在开箱检查时, 要记录好各密封单元气室的充气压力值, 以便查验设备是否存在泄漏。

3 GIS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点

3.1 GIS安装环境的要求

GIS设备安装时有三大安装问题:起吊方式、设备基础的预埋方式以及设备清洁, 其中保持GIS设备高清洁是设备总装和现场安装的最首要任务。

工程所在地一年四季大风频繁、尘土飞扬, 每日下午当地风速在7米/秒以上的时间占全年的80%以上, 这将严重影响GIS设备的起吊和除尘工作, 促使GIS设备安装有效作业时间严重缩短, 对设备安装质量和工程工期要求造成严重影响。

封闭气室里的高纯度SF6气体性能稳定, 绝缘强度和灭弧能力极高, 如果尘埃、水分如果在组装时进入开关设备内部, 形成的污染沉积在支持件的表面, 将大大降低绝缘体表面的闪络电压, 造成GIS组合电器运行不可靠, 甚至出现安全事故。现场GIS组合电器施工, 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组装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质量的控制。

3.2 环境清洁度控制

在安装过程中, 空气的清洁度对GIS设备的质量威胁很大, 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扬尘, 可采取在安装前第一次清洁时应在场地洒水并用水揩净, 在空气静止48h后才开始安装。在风沙较大时, 应停止周边其他作业, 安装设备周围搭设简易塑料棚等措施。对开罐的设备要用塑料薄膜及时进行封闭。同时对现场GIS安装工作安排如下:

(1) 遇5级及以下风力时, 为一般安全作业时间。

(2) 遇5级以上8级以下风力时, 停止起重吊装、高空作业, 其他施工作业必须采取可靠防风措施方可进行。

(3) 遇8级及以上风力时, 应停止所有户外施工作业。

3.3 环境湿度的控制

在安装过程中, 空气湿度大容易造成GIS设备受潮, 造成充填的SF6气体微水含量超标, 影响到GIS设备的绝缘水平。GIS设备开罐安装时应选择晴朗、气温较高的天气进行, 环境相对湿度应小于50%。

3.4 设备内部清洁

GIS筒体内部、浇注绝缘件和金属零部件必须保持很高的清洁度, 不得附着灰尘及其它微粒, 需采用吸尘器进行清扫, 并选用高纯度酒精进行清洗。

浇注绝缘件表面清洗应采用无毛纸或棉布, 用高纯度酒精将无毛纸或棉布沾湿后进行擦拭, 所有清洗过金属表面的无毛纸或棉布不得进行绝缘件的擦拭, 绝缘件只能使用洁净的无毛纸或棉布。零部件的最终清洗也只能采用第一次使用的无毛纸或棉布。

导电杆等导体可采用研磨纸或黄铜刷子去除其表面氧化层、毛刺和划痕, 并用丙酮进行清洗, 减小接触电阻, 减少放电现象。

3.5 GIS密封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在GIS装配时如果有一根短发落入密封面, 则会造成严重的漏气现象, 尘埃粒度直径为0.02mm时, 将会产生0.5ml (一个大气压) /min的漏气量。根据GIS设备厂家规定, 年漏气量不得大于1%。为保证GIS组合电器年漏气量指标和密封持久稳定的施工质量, 在组装时应该严格控制密封面的精度, 严格控制设备密封装配的安装工艺。

(1) 拆下密封面保护罩后, 应检查密封表面粗糙度, 检查是否有磕碰损伤。如果是轻微损伤, 用细砂纸仔细打磨, 如果情况严重, 必须更换新件。

(2) 检查密封圈有无制造质量问题, 如果有变形、开裂、损伤等现象, 必须更换。

(3) 用无毛纸蘸酒精仔细擦洗封面, 密封槽和密封圈。

(4) 密封圈规格尺寸必须与法兰密封槽相符合。

(5) 对装法兰时, 要注意确保密封圈不被挤出。

(6) 在外部空气侧的整个法兰面上涂敷一层气体密封胶, 用于阻止雨水的浸入和防锈。在应用气体密封胶前, 确认法兰面无任何清洗溶剂的沉淀物 (特别是分隔表面上的酒精) 。在气体密封胶变硬前应当完成装配。

(7) 在涂敷气体密封胶之前要确认密封圈及其密封槽清洁, 无损伤。

(8) 气体密封胶不得与其它润滑脂混合, 装配后去除多余的气体密封胶

(9) GIS所有电气试验合格, 无漏气的情况下, 还要对各法兰结合缝隙涂抹防水胶。

(10) GIS法兰连接螺栓, 部分导体连接螺栓必须使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 螺栓紧固需符合要求标准。

3.6 GIS抽真空和SF6气体充填

GIS抽真空和SF6气体充填, 直接影响GIS的电气绝缘性能与机械灭弧性能, 是保证GIS组合电器施工质量的又一个关键环节。

(1) 抽真空

在GIS各元件形成独立封闭气室, 回路电阻测试合格, 且更换吸附剂后, 即可进行抽真空, 将GIS气室的真空度抽至133帕, 并做好抽真空记录。

抽真空到133帕以下后, 应继续抽30分钟。然后关闭气体入口阀门进行真空泄漏试验, 要求在4小时内起始和最终的压力差不超过133帕。如果压力升高大于133帕, 则需要重新抽真空到133帕, 并维持抽真空时间30分钟, 重复进行真空泄漏试验, 以确定是否存在泄漏。

(2) SF6气体充填

抽真空合格后, 向气室充注SF6气体, 采用气瓶经气体减压器充注到额定SF6气体气压 (20℃) 。充气或补气前用SF6气体清除气管中的空气 (充气管路连接时, 先拧紧SF6气体钢瓶处, GIS设备连接处不拧紧, 微开SF6气体钢瓶阀门, GIS设备连接处应有气体喷出, 5秒钟后边喷气边紧固GIS设备连接处, 以达到排除充气管道中的空气或潮气的目的) 。

3.7 吸附剂更换的注意事项

GIS组合电器抽真空前必须更换吸附剂, 吸附剂不能在雨中或湿度大于90%时更换。吸附剂极易受潮, 因此安装在GIS气室内的吸附剂一定要经过烘干处理才可装入, 烘干温度为280℃, 烘干时间为24小时, 烘干的吸附剂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吸附剂装入GIS气室后, 应尽可能快地抽真空, 如若超过4小时后都还未抽真空, 则需对吸附剂重新进行烘干处理。

4 防风除尘解决方案

在恶劣环境条件下, 为按期保质地完成GIS安装工作, 必须从改变工作环境入手而进行研究, 以下是500kV色尔古变电站GIS安装过程中试用的一些针对性措施,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激起大家的灵感, 提出更加经济、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4.1 搭建组装棚及储物间

在GIS安装场地相邻的预留场地搭建一个组装棚 (无顶棚) , 专门用于散件的组装 (预装) , 再将组装好的散件吊装到GIS安装平台上进行连接。

(1) 场地地面硬化, 先将地面进行场地平整, 然后铺设软木纸;

(2) 储物室及工具间使用活动板房材料搭建, 高度为3米, 横向两侧及中间分别设置4根φ16钢筋和2cm厚钢板组成的预埋件, 预埋件埋入地下1m以上。板房本体结构中钢梁、柱采用加密、加强设计, 骨架采用10×10×0.25cm方钢, 与基础预埋件焊接牢固, 房顶加设3根扁钢固定牢固, 增加整体刚度。板房四周采用φ8缆风绳与地锚进行拉接, 增加抗风性能;

(3) GIS部件组装棚采用立柱和骨架采用40mm直径的热镀锌钢管搭设, 连接采用铁质扣件, 四个方向内外均采用钢管斜撑, 四周用帆布加纱窗防尘网包围, 房顶不加顶盖, 便于吊车吊装。如图1、图2。

分析:

(1) 地面平整硬化后, 会避免组装棚内部人员走动时产生灰尘, 这是防尘棚内部组装部件必要的保证。由于在预留场地上进行, 场地平整后铺设软木纸, 既经济又迅速, 也便于恢复清理。

(2) 储物间采用板房搭建, 搭设结构牢固, 又加用缆风绳拉接,

经现场试用, 可完全抵御9级以下大风, 满足该地区工作要求。内部采用货架堆放工具、材料, 可以保证工具、材料免受风吹雨淋。搭建时间短, 成本低。

(3) GIS部件组装棚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四方内外均搭设钢管斜撑, 迎风侧钢管斜撑加装挡风板, 装拆方便, 搭设灵活, 经济简单, 可重复使用。脚手架四周搭设帆布用于防风防尘, 再采用纱网在内层包围, 经试用防风沙效果在8级大风以下时可达到90%, 可使工程施工期间大部分下午1-6点钟的GIS安装工作时间不再受风沙影响。另外, 在遇到突然下雨等情况时, 脚手架顶部可迅速拉设塑料布进行紧急防尘防雨, 如图3。

4.2 制作移动防尘棚

制作移动防尘棚, 用于在GIS部件在地面上合平台上法兰盘开盖和对接时使用。

材质采用40×4×4热镀锌角钢, 采用上层焊接, 下层螺栓连接方式, 每个支架脚部焊接一个带刹车的车轮。当在法兰盘封端盖打开或对接时使用, 使用时四周用白色透明塑料薄膜覆盖, 顶部塑料薄膜按需求设置, 如图4。

分析:

法兰盘封端盖打开或对接时采用, 固定方便, 搭设速度快, 搭设完成后四周使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 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防止灰尘进入, 防尘效果较好, 成本低, 拆卸方便。

结语

经以上针对性防风防尘措施现场试用, 四川阿坝州500kV色尔古变电站GIS设备安装工期从原计划风沙天气下的6个月缩短到了5个月, 工期提前了一个月, 不仅节约了时间, 减少了人力, 也保证了GIS设备的安装质量。

GIS安装工作在遇到风沙恶劣环境时无法正常进行, 在恶劣环境条件下, 不仅需对工艺步骤进行把关, 还需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只有控制措施到位, 才能够保证在恶劣环境下GIS设备的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GB/5014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S].

安装条件范文

安装条件范文(精选5篇)安装条件 第1篇赵固一矿11031工作面位于东一盘区, 开采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的二1煤层, 西部为已开采的11011工作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