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精选6篇)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第1篇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系 部:安全工程系学生姓名:张开科专业班级:学 号:课程名称:食品环境学措施
2014级食品2班 1401050204
年 月
日
2014级食品2班毕业食品环境学课程论文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食品营养与检测
学生:张开科 导师:龙道崎
摘 要:
早在 2000 年时,畜禽粪尿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已经达到 7118 万 t,远远超过同期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 COD 排放量的总 和,这些废弃物如果不能被及时、妥善的进行处理,必定将会对生态平衡和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影响畜禽的安全 生产和人们的食品安全,恶化生存环境。笔者主要介绍中国近年来畜禽粪便的污染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并对污染的治理对策和 方法进行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 废弃物;环境污染;措施
2014级食品2班毕业食品环境学课程论文
目录
2014级食品2班毕业食品环境学课程论文 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会使饮用这种水 的人或家畜中毒或者发生更为严重的传染性疾 病,从而影响人或家畜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 全。
2014级食品2班毕业食品环境学课程论文
处理设施,将污染 物变废为宝,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饲养 成本。结语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 面临的共同问题,防范和治理畜禽养殖业生产过 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已经刻不容缓,畜禽养殖业废 弃物的资源化转化已经成为中国畜禽养殖业发 展道路上所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种转化必将 使畜禽养殖业向着健康、可循环的方向大踏步的 前进。
2014级食品2班毕业食品环境学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科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张晓东.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3.余宗保主编.环境保护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4.盛连喜主编.现代环境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5.叶文虎.环境质量评价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第2篇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及治理研究进展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危害、畜禽粪便环境污染治理研究进展.
作 者:彭里 PENG Li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重庆,400716刊 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年,卷(期):200614(2)分类号:X5关键词:畜禽养殖 环境污染 治理研究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第3篇
1 畜禽养殖场排泄物中的有害成分
在畜牧业生产中, 畜禽粪便 (粪、尿、臭气)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4]。畜禽粪尿中含有的大量氮、磷、微生物, 饲料添加剂的残留物, 以及生产中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药物残留是污染土壤、水源的主要功能有害成分。畜牧场臭气主要来自饲料蛋白质的代谢产物, 以及粪便在一定环境下分解产生, 也来自粪便或污水处理过程。较臭的物质来自氨气、含硫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物。臭气不仅影响人畜健康, 对家畜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也有影响。
2 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的主要危害
2.1 土壤的营养富积
畜禽饲料中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 经消化吸收后多余的随排泄物排出体外[5,6]。长期将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播撒到农田中, 将导致磷、铜、锌及其他微量元素在环境中富积, 毒害农作物。
2.2 水体污染
畜禽排泄物中含有碳氢化合物, 含氮、含磷有机物和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 在不经处理的情况下流入水体, 可使水体固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以及水中硝酸根离子浓度升高。当超量有机物进入水体后, 超过其自净能力时, 水质便会恶化。有机物被水中的微生物降解, 提供给水生生物丰富的营养。水生生物大量滋生, 产生一些毒素并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 待溶氧耗尽, 水中生物大量死亡。因缺氧导致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转为厌氧腐解, 出现水体“富营养化”。
3 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措施
3.1 科学选址, 合理规划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地方环境保护条例, 牢记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核心问题———畜禽粪尿的污染[7]。畜禽场选址应远离城市、工业区、游览区和人口密集区, 与村庄距离至少在1 km以上, 与主干道应相距2 km, 避开地下生活水源及主要河道, 保持一定坡度。为了及时利用粪尿, 畜禽场可建在农田、果园、菜地、林地或池塘附近。
3.2 科学制定饲养标准, 合理饲养
根据不同的畜禽品种、年龄、用途, 按制定“理想蛋白质”模式, 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 采用合成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来平衡氨基酸营养, 代替一定量的天然蛋白质, 减少畜禽粪尿中有害气体的排出。此外, 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 降低氮的排泄量, 也可添加一定量的益生素。
3.3 根据周围农田对污水的消纳能力, 确定养殖规模
畜禽粪尿由于土壤、水、大气的理化和生化作用, 经扩散、稀释和分解逐渐得到净化, 进而通过微生物、动植物作用于农田, 相互促进, 实现良性物质循环, 它不仅是处理畜禽粪尿的基本途径, 也是保护环境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手段[8], 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2008年开始, 经过对锦屏规畜禽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开展畜禽污染源普查, 对散养户进行不定期抽查, 饲养模式为农牧结合、牧渔结合和种养结合, 可以实现良性循环。
3.3.1 农牧结合。
畜禽场建设规模要适应周围农田的粪尿消纳能力, 按每茬150 kg/hm2氮和磷计算, 种植牧草和蔬菜, 可有效消纳粪尿中的氮和磷。
3.3.2 牧渔结合。
如景范蛋鸡养殖专业户根据有限的场地面积养蛋鸡, 出售蛋品, 并向本村养鱼户订立合同出售鸡粪, 用作鱼料, 其模式为“养殖业—鱼业”。结合畜禽场粪尿与养鱼生产, 综合利用, 效果良好。
3.3.3 种养结合。
前所养殖专业户种植青绿饲料、茶叶, 饲养能繁母猪, 育成育肥, 出售仔猪、肥猪, 生产沼气。模式为“种植业—养殖业—沼气”三项结合, 家畜所产生的粪尿尽可能地应用于本场地, 以减少外购化肥量, 收获的青绿饲料满足本场养殖所需, 既有利于生产经营, 又减少了污染。斗阁一养殖户养鸡, 鸡粪喂猪, 猪粪制沼气, 沼粪种青绿饲料, 模式为“养殖带养殖—种植—沼气”相互结合, 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规律而使系统中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循环利用, 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预防了粪尿对环境的污染。
4 结语
近年来, 随着科学养殖知识普及、村兽医组建沼气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启动、推进, 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广泛开展, 环境保护意识加强, 以养殖户为对象, 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 农户养殖—种植—加工相结合开展的庭院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在锦屏坝区普及率81%, 半山区普及率69%, 山区43%。通过多种措施, 实行多层次、多环节综合治理, 有效控制畜禽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安立龙.家畜环境卫生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
[2]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EB/OL].[2015-01-23].http://www.chemmade.com/assistant/law/detail-402.html.
[4]蔡同添.减少畜禽粪尿污染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 (1) :5-6.
[5]刘芳.减少畜禽粪尿污染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J].山东畜牧兽医, 2011 (11) :57-58.
[6]张希胜.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J].农技服务, 2011 (11) :1637.
[7]郭春华, 伍喜林.减少猪场粪水污染保证养猪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畜牧兽医, 2003 (6) :30-32.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第4篇
一、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危害
1. 严重污染水体。1头(只)畜禽就是一个污染源,1个畜禽饲养场就是1个污染排放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污染负荷很高:高浓度畜禽养殖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由于含氮、磷量高,造成水质恶化,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大量畜禽废弃物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时将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畜禽废弃物污水有毒、有害成分一旦进入地下水中,可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水体中有毒成分增多,严重时会使水体发黑、变臭,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导致原有水体丧失使用功能,极难治理、恢复。
2. 污染空气。畜禽粪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时会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硫、粪臭素、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恶臭气体,连同畜禽本身释放的气体,恶臭物质可达230多种。这些恶臭物质,不仅会造成畜禽应激,影响生长发育,降低畜禽产品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畜禽养殖场周围的空气质量,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3. 传播病菌。畜禽废弃物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滋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禽共患病会导致疫情发生,给人畜禽带来灾难性危害。
4. 危害农田生态。高浓度的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会使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5. 影响畜禽产品安全。激素类添加剂的滥用,污染了畜禽产品的品质。如β兴奋剂会致使猪肉出现高残留而引起人的中毒;高铜会造成猪铜中毒,高铜猪粪便还会被农作物所吸收进而危害人畜禽健康。
二、造成污染的原因
1. 防污意识不强。大部分畜禽养殖户只注重养殖增效,不重视环境保护,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物乱堆乱放,使其受风吹日晒,造成臭气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人居环境恶化。
2. 农牧脱节,畜禽废弃物得不到充分利用,是造成畜禽废弃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传统的畜禽养殖业,是以家庭分散养殖为主,畜禽的废弃物可通过施入周围农田而及时得以自然消化,形成良性循环。长期以来,以畜—肥—粮循环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形成了很好的生态平衡体系。然而,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畜禽业向城市周边的转移,养殖者不种地,没有土地及时吸纳畜禽废弃物,导致这一宝贵的农业资源不能得到及时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农牧脱节,最终导致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分离;同时由于化肥生产的发展,种地者只施化肥,畜禽废弃物没有了应用的出路,于是养殖者便随意堆放、丢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3. 治污设施不齐全。一方面,由于我国畜禽养殖没有实行准入制度,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的建设都是因陋就简,没有统一规划,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施;另一方面,由于养殖是微利经营,污染治理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养殖户单独治污资金匮乏,负担过重,大多数养殖场自身很难承受,导致畜禽粪便的处理、利用还停留在直接还田和水产养殖等粗放模式上。
4. 环境监管不到位。近年来,养殖业重发展、轻监管的倾向日益凸现,涉及到养殖行业的行政执法问题,各执法单位慎之又慎,监管缺乏力度,导致对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的排污治理很不到位,造成畜禽养殖业越发展,农村环境越恶化的恶性循环局面。
三、治理污染的对策
1. 建立环境监管体制。应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法律法规,建立排污许可、防疫条件许可等配套的准入机制,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等源头实施依法治理。对现有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大户实行环境污染评估,不符合规定的,责令限期整改,甚至责令转产或停产。
2. 推广污染防控技术。一要推广应用环保饲料,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应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粪便中氮的污染。二要推广厌氧发酵等生物技术,通过发展沼气处理畜禽粪便。三要推广粪便的再利用技术,提倡干清粪工艺,或循环水清污,减少污水量。用干粪经过一定工艺技术制造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应当成为畜禽粪便处理的主要方式。四要推广畜牧业生态工程技术。采取生态综合防治措施,对营养物质进行多层次的分级利用,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
3. 实施绿色环保养殖。尽量减少农村一家一户的养殖,推广生态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建立养殖小区,扶持专业大户。农村应发展以农户为对象,庭园为依托,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种、养、加为产业的庭园生态经济,集中处理畜禽粪便,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 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对于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排污设施建设和畜禽地方品种、草场资源、渔业资源的保护,要予以适当补贴;环保部门的排污费要有适当比例用于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资源保护;要大力招商引资,建设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的企业,并给予补贴;要实行激励机制,对那些在畜禽养殖中主动积极安装环保设施,推广环保措施,认真有效治理畜禽粪便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
5.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增强企业自身约束能力。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和《水资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畜牧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应该以这些法律法规为准绳,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在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对养殖场、畜禽产品加工厂等进行规范管理。
畜禽养殖小区环境污染的治理 第5篇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村畜禽养殖由分散饲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规模化养殖比重逐年上升,但由于新发展的规模养殖小区不少是原养殖大户扩建改造项目,在场址选择、功能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激化了邻里矛盾,对畜禽养殖安全和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从改善养殖环境角度谈谈控制规模养殖小区环境污染的方法,供同行及养殖户参考。
1、环境污染的危害
通过调查发现,1头9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公斤,尿量2.9公斤,污水20-30公斤(约含0.6-1.0公斤的总固体)。这些粪尿污水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任其随意排放就会污染周围环境,特别是养殖场所附近的土壤生态系统。目前有不少养殖小区在建设时没有科学设置粪便污水净化处理场所和设施,畜禽粪便露天堆积,污水随意排放,滋生了大量病原体、寄生虫,粪便、残料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影响了空气质量,对养殖场所周围的农田、沟塘、水源、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难度,对畜禽养殖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及易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扩散,影响社会公共安全。
2、养殖小区的建设
科学规划,是发展现代养殖业的前提,是保障畜禽生产安全的基础,建场时一定要把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将排 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粪污的容纳能力。只有科学规划、建设好养殖小区的位置、功能,才能保证畜禽生产的健康发展。
2.1养殖小区选址。要结合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选择远离村庄、学校、工厂,交通便利,水源洁净,地势较高,排水顺畅,无污染、无燥音,通风采光良好,治理污染方便的位置规划建设养殖小区,同时能与当地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相配套。
2.2功能区设置。在建设时一定要把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将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按照利于防疫消毒、生产管理的要求,在养殖区内科学设置相对独立的生产管理区、仓储加工区、畜禽养殖区、污染净化区等。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水源、饲料、人员、工具、排泄物的交叉重复污染。对老的养殖小区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可在合适的位置改造建设污染净化区。2.3净化区建设。根据养殖规模科学规划净化区面积, 建设适度的水泥晒场和干粪肥存放库以及污染物清洗消毒间,并按栏存200头生猪1万只家禽建设50立方米沼气池的标准,在净化区内建设大中型沼气净化池,养鸡场还要在沼气池的进料口上方增建鸡粪沉淀池,以防鸡粪中的贝壳粉直接进入沼气池,在小区内所有养殖圈舍建设排泄物专用排放通道,随时将所有排泄物排放到污染净化区集中处理。
3、污染物质的处理
3.1排泄干物质的处理。对育雏期的鸡粪等含水量少的干物质可直接进入净化区,通过凉晒干燥包装,作为生物有机肥料或水产养殖饲料 入库保存。
3.2草料等污染物的处理。可在净化区内通过堆积发酵生物消毒或焚烧处理。
3.3粪尿污水的处理。所有畜禽粪尿和污水可随时通过专用通道直接排放到沼气净化池集中处理。
4、生物资源的利用
4.1通过凉晒包装的畜禽粪便,可直接作为水产养殖饲料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或销售给花卉苗木基地,作为生物有机肥料使用。4.2通过发酵净化的沼渣、沼液可作为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物有机肥料。
4.3发酵产生的大量沼气可用于饲养场所的照明、加温、雏鸡的育雏,生产生活用燃气,大型沼气还可发电,节约能源。
5、环境治理的成效
通过对畜禽排泄污染物的综合处理利用,不仅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生物有机肥料,使养殖小区周围的土壤、水体及大气自然生态系统免受污染;还能改善养殖小区内部的卫生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畜禽生长速度,节约成本,增加收入,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增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
6、建议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第6篇
验收申请
漕河镇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强化监督”的原则,在各部门多方支持下,已基本完成,并收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主要工作内容:漕河镇是奶牛养殖大镇,奶牛存栏13000头,每年产生大量牛粪便,由于处理不当,对周边环境影响非常重要。
该项目主要是对漕河镇辖区南庞村、空城村、南留村、马庄村、平家营村、勉家营村6个村畜禽养殖产生的有机废物(主要是奶牛的粪便)进行无害化技术处理。其中由南庞村王继强、师平军合建一个1500立方的大型沼气池。由勉家营赵立鹏承建一个300立方的中型沼气池。由李克学、李艳坤、高生、李雷承建高效双孢菇棚。
二、资金使用情况
该项目总计投资2201万元,其中专项资金51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各承建方实际建设情况,决定拨付资金数额。其中,南庞村1500立方大型沼气池共计投资880万元,拨付项目资金144万元;勉家营300立方沼气池共计投资196万元,拨付项目资金63万元;空城村李克学双孢菇棚30000平方米共计投资610万元,拨付项目资金127.0684万元;空城村村李艳坤承建双孢菇棚30000平方米共计投资280万元,拨付项目资金110.9316万元;南留村高生承建双孢菇棚10000平方米共计投资145万元,拨付项目资金45万元。由李雷承建双孢菇日光温室反季节试验棚3000平米,共计投资90万元,拨付项目资金20万元。
三、项目建设成果:承建双孢菇日光温室反季节试验棚
(一)、南庞村1500立方沼气池和勉家营村300立方沼气池建成后每年能处理牛粪5000吨左右,除供1500个新民居户和普通用户用气外,剩余还可发电、烧锅炉、牛场等使用。每年可节约煤4000吨以上,节电60000度以上。沼气池所产生的大量沼渣、沼液用于本镇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
(二)、空城村、南留村、北庞村共承建双孢菇棚73000立方米,其中北庞村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又建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亩。双孢菇栽培采用水空调技术实现一年两个周期生产,比原来利用率提高1倍。每年处理牛粪5000吨以上,年产值达到800万元以上。栽培双孢菇所产生的下脚料可加工成花肥销往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该项目带动周边农户70户,并能有效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且发展趋势很好。
综上所述,该项目已成为漕河镇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典型模式。能有效的解决养殖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经媒体多次报告,受到各级领导关注与好评。目前该项目各项工程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特申请上级部门验收。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