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制品材料范文
橡胶制品材料范文(精选12篇)
橡胶制品材料 第1篇
某车型离合泵损坏频繁,尤其是夏天的索赔率达到10%左右,严重影响了汽车的离合性能,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为此,对用户更换下来的损坏离合泵进行拆解,发现大部分泵的损坏原因都是密封失效,制动液泄漏,无法提供足够压力,致使离合功能下降或丧失。离合泵的密封(图1)主要是依靠橡胶皮碗密封,拆解下来的橡胶皮碗(图2)有明显的溶胀现象,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且拆解后离合泵中残留的制动液呈黑色(图3),并有不溶性杂质,表明制动液已经被严重污染。
为查找制动液的污染源,对离合系统进行了检查,排除了系统连接处存在泄漏点、系统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受到污染、系统其它零部件泄漏和金属管路锈蚀等一系列原因,进行了相关零件的耐制动液试验。发现在进行橡胶管耐制动液试验时制动液变成黑色,与离合泵拆解后残留制动液相似,见图4。于是进行了橡胶管耐制动液试验、皮碗耐被橡胶管污染后制动液试验、橡胶管和皮碗同时进行耐制动液试验等系列试验,最终确定污染后的制动液对皮碗性能有严重影响,是造成皮碗溶胀损坏的主要原因。可见,制动液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橡胶管材料问题。
2橡胶管材料的改进试验
目前国内使用的制动液多数为合成制动液,矿物油制动液和醇型制动液由于性能较差,影响制动性能,已逐渐被取代。合成制动液分为醇醚型、酯型和硅型。硅型制动液价格昂贵,国内应用较少。根据橡胶材料特性,耐醇醚型制动液和酯型制动液的橡胶材料包括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和丁苯橡胶等,天然橡胶、丁腈橡胶和氟橡胶等也有一定的耐制动液性能,这些橡胶材料目前在制动系统和离合系统的管路和密封件上都有应用。
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制动性能要求和离合性能要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液压传递压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要求制动系统、离合系统的橡胶密封件和胶管等橡胶产品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更宽,并能承受一定压力。一般要求橡胶皮碗和密封圈在-40~120℃范围内工作,性能不能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等传统应用的橡胶材料不再适用,而应使用能耐更高温度的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和氟橡胶等材料。
2.1 皮碗性能试验
2.1.1 橡胶皮碗的材质分析
按GB/T 7764-2001《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进行材质分析,分析谱图见图5,确定橡胶皮碗采用的是三元乙丙橡胶,符合图样的规定。
2.1.2 橡胶皮碗的性能试验
按图样的技术要求和GB 29334《用于非石油基液压制动液的汽车液压制动缸用的弹性体皮碗和密封圈》的要求进行皮碗的性能试验,结果见表1。经检验,皮碗性能符合图样要求及GB29334要求。
2.2 丁腈橡胶胶管的试验情况
经过红外光谱分析,损坏的离合泵所属的汽车离合系统用橡胶管材质为丁腈橡胶。丁腈橡胶是一种通用的耐油橡胶,能够在-35~120℃范围内正常工作,成本较低,加工成型性能较好。丁腈橡胶耐制动液性能较好,虽然不如三元乙丙橡胶,但作为胶管材料能够满足离合器管的各项性能要求和使用要求。
进行丁腈橡胶胶管的耐制动液试验,试验后取出制动液,将皮碗放入取出的制动液中进行耐污染制动液试验,同时将胶管与皮碗共同放入新制动液中进行耐制动液试验。通过试验得知,该离合器橡胶管对制动液污染严重,其析出的物质会使离合泵中的皮碗溶胀、失效,进而造成泵密封失效,试验数据见表2。
2.3 普通三元乙丙橡胶胶管的试验情况
乙丙橡胶是通过乙烯和丙烯共聚而得到的高分子材料,属于饱和非极性橡胶,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耐臭氧性、热稳定性、耐天候性和耐化学药品性等。乙丙橡胶是非极性材料,所以不耐非极性油类和溶剂(如汽油、润滑油和苯等);耐极性溶剂(如制动液、冷却液、水和水蒸汽等)。乙丙橡胶使用温度范围广,能在-50~150℃长期使用。汽车行业一般采用的乙丙橡胶是加工性能更好的三元乙丙橡胶。
由于丁腈橡胶胶管污染制动液,对皮碗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决定采用三元乙丙橡胶胶管。采购普通三元乙丙橡胶胶管,其配方采用通用挤出胶管配方,硫磺硫化体系。同样进行2.2中表2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离合器橡胶管对制动液仍然有污染(图6),析出的物质会使离合泵中的皮碗溶胀,试验数据见表3。
2.4 改进三元乙丙橡胶胶管的试验情况
由于普通三元乙丙橡胶胶管仍然污染制动液,因此决定改进三元乙丙橡胶材料配方;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取消配方中的油类,调整配方中老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用改进后的配方挤出胶管,同样进行三项耐制动液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三元乙丙橡胶胶管对制动液污染小,皮碗性能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试验数据见表4。
3橡胶管材料配方改进原理
三元乙丙橡胶在通用橡胶材料中是耐制动液性能最好的橡胶。丁腈橡胶虽然耐制动液性能较好,可以满足离合器管的使用要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污染制动液,造成接触污染制动液的密封皮碗溶胀失效,无法满足离合系统使用要求。
普通三元乙丙橡胶配方中含有油类,由于胶管为挤出成型,成型压力比较低,制品密实度较低,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油类就会析出,污染制动液。离合器泵中的密封皮碗为三元乙丙橡胶模压成型,密实度较高,即使皮碗的橡胶配方中含有油类,也不会析出。而三元乙丙橡胶耐油性非常差,制动液中由胶管析出的油类会造成皮碗的溶胀,直至密封失效。因此改进三元乙丙橡胶材料配方,主要是取消配方中的油类,而且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会提高胶管的综合性能和橡胶的高温耐制动液性能,解决在夏天高温条件下制动液的污染问题。
4 结论
橡胶是什么材料 第2篇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就是由三叶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干燥后而制得;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
早期的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
橡胶制品材料 第3篇
关键词:汽车塑料制品;循环经济;再生利用
人们的生活由于塑料的普及而有所改善。塑料的成本低,而且具有再利用性。对各个领域作废的塑料制品经过技术处理后,才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但是,随着废弃塑料越来越多,而处理塑料制品的技术更新速度慢,就会导致很多的塑料制品没有循环再利用,而是露天堆放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废旧塑料回收以及在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随着汽车生产量的增加。
一、汽车塑料制品材料再生利用的必要性
现代汽车产业中,塑料以及成为重要的部分,相应地,车用塑料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是塑料产业已经成为了一项高增长产业。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汽车行业所使用的塑料消耗量在塑料的总体消耗量中已经超过了10%,而且汽车生产量呈与日俱增的趋势,也必然预示着塑料产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汽车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就需要按照规定报废。从中国的汽车报废情况来看,汽车的保有量超过了7500万辆,而平均每年的所报废的汽车量就已经超过了250万辆,占有汽车保有量比例的0.03%,而且还呈现出每年递增趋势。汽车拆解企业数量也适应市场行情而增加,目前中国的汽车拆解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家[1]。这些汽车废塑料被拆解下来之后,而没有及时地采取技术处理措施,甚至一些企业采用了焚烧的方式,导致污染物被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也有一些企业会采用填埋的技术处理方式。由于塑料化学物质的降解周期是很长的。根据塑料材质的不同,较为容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可以在一年之内,但是,多数的塑料制品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些塑料制品即便是200-400年也不一定可以降解。这些塑料制品如果被埋在地下,要完全降解需要1000年时间。可见,如果车用废塑料没有及时地采取技术处理措施,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隐患。
二、充分认识到车用废塑料的应用价值
虽然车用废塑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其是再生利用资源,且经济利用价值是不可小觑的。将车用废塑料经过技术处理后充分地利用起来,不仅可以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而且还能够解决由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目前的汽车内装饰材料来看,已经趋于塑料化,而且正在向汽车的外装件延伸,包括车身结构以及各种汽车构建,都已经开始使用塑料材质。从而可以看出,未来汽车构建所使用的材料,将会是以塑料复合材料为主,还会使用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高性能树脂材料。如果汽车高性能树脂材料成为汽车用的主要材料,如果汽车在若干年后报废,这些车塑料还可以再生利用,这种资源循环利用塑料资源的方式可以降低资源使用率,避免环境污染。
从目前汽车所使用的塑料材料来看,以几十种高分子材料为主。现行的一些大型汽车公司为了减少车用塑料的使用量,会减少使用塑料的种类,让车用塑料实现通用化,以便于这些塑料材料可以循环利用,从而降低塑料材料的使用成本。从这一点可以看车,车用塑料制品的材料选择关乎到塑料材料的可循环利用价值[2]。充分考虑到塑料材料的回收再生以及降低生态环境污染是非常必要的。但事实上,目前的车用材料制品超过四分之一已经无法有效回收并循环利用了。这些塑料材料的组成成分中包括有橡胶、玻璃和各种纤维质。
三、车用制品塑料再生利用新技术
现行的车用制品塑料可以通过使用物理改性的方法进行改性处理,可以采用活化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技术、增韧改性技术。其中,活化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技术是在废旧废塑料中适当地加入活化无机粒子,使其温度性能提高,以达到可再利用要求,还要使用具有良好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对这些塑料进行技术处理。增韧改性技术是对塑料的弹性进行处理[3]。比如,将塑料的聚合物中加入橡胶或者热固性树脂,以使塑料的韧性增加。目前又出现一种增加塑料袋韧性的方法,即将刚性粒子加入到塑料制品中,可以增加塑料的弹性。车用制品塑料的技术处理,各个国家都普遍采用光降解方法,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将塑料进行光降解处理,就是将高分子聚合物融入到光增敏基团中,使其提高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当塑料接收到紫外光之后,就会在光化学反应作用下而大分子链断裂,是塑料转变为低分子化合物。但是,对塑料进行光降解技术处理,很难控制讲解的速度,就会导致车用废塑料的光降解处理受到技术局限。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汽车业达到发展,车用材料数量猛增,给塑料制品的再生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以循环经济的视角对汽车废旧塑料制品进行技术处理成为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明确,针对汽车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进行研究,将一个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民生的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肖九梅.汽车塑料制品材料的再生利用[J].资源再生,2012.
[2]张友根.全套方案实现汽车塑料件绿色化的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3.
太赫兹光谱检测不同橡胶材料研究 第4篇
1 实验材料
橡胶材料是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材料,橡胶主要是由胶料和一些助剂组成,橡胶材料的基础原料为高弹性高分子化合物,在橡胶材料中所占的比例为30%~100%,其可以决定橡胶材料的性能[1]。当前使用广泛的橡胶材料主要有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前两种橡胶是通用橡胶的主要产品,有较大的需求量和市场,后一种橡胶是目前消耗量最大的橡胶材料。
氯丁橡胶是由氯丁二烯聚合而成的橡胶,其自身具有耐热、耐氧化等特性,氯丁橡胶主要应用于运输皮带、造纸、耐油胶管等的制造。除此之外,氯丁橡胶还是一种性能较好的胶粘剂,其且有粘度小、易渗透、耐老化、粘接力强等特点[2]。而丁腈橡胶是一种共聚物,有较好的耐油性、耐磨性、耐热性,其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汽车、石油纺织、印刷、航空等领域中,而三元乙丙橡胶则是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其有较强的抗氧化、抗侵蚀的能力。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橡胶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不断的增多和扩展,在一些合成橡胶中,对橡胶材料进行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产生的鉴别方法主要有外观检测法、燃烧实验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这些检测方法对试样的处理较为复杂,且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检测的结果准确度也较低,所以这些方法无法准确地解决橡胶材料区分[3 ⁃ 4]。
太赫兹光谱技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其是一种非接触测量技术,具有传统检测方法没有的优点,太赫兹光谱检测技术,其可以利用THz⁃TDS技术,橡胶的结构、形态以及环境对其性能产生的影响等进行有效的鉴别和测定。太赫兹光谱技术,可以敏锐地发现分子偶极矩产生的变化,为此本文选择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材料,对其相关的性能和参数进行测定,便于对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进行区分鉴别。
2 实验仪器及方法
为了对太赫兹光谱技术检测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进行研究,使用太赫兹光谱透射装置进行测量,装置如图1 所示。太赫兹光谱测定中,光谱物理再生放大器系统波长为800 nm,脉宽100 fs,重复频率为1 k Hz飞秒脉冲[5]。在分束镜的后面有泵浦脉冲、探测脉冲。电磁波采用自由电光采样技术进行探测,THz信号则使用斩波器控制的锁相放大器进行采集测定。在对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进行太赫兹光谱测定中,试验温度为室温,湿度要求为<4%,在实验进行中,需要最大限度的消除水汽对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为此可以将其放在氮气环境中完成测定。在测定的过程中,其产生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来自振荡和噪音,而噪音则是由电、光、机械振荡等因素产生。在测定因素的影响中,噪音影响因素中的电噪音和光噪音可以通过锁相放大器进行改善和减弱,但是其只能将噪音降低到最小,而无法将测定中的机械漂移解决。在太赫兹光谱测定中,多次进行扫描,取得了的扫描信号取平均值,可以将噪音产生的影响降低,在测定中每一个样品测定两次。
太赫兹光谱测定系统对样品进行的测定可以清楚地测量通过样品和没有通过样品脉冲的相位和振幅。对参考信号和样品测定得到的光谱进行快速的傅里叶转换,可以得到影响的时域光谱,并得出穿过样品THz电场强度,以及参考电场强度在时域光谱中的比值、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式中:A为振幅;φ为样品电场和参考电场的相位差;d为样品的厚度;v为辐射频率;c为真空中的光速。 从式(1)可以得出橡胶材料样品的折射率n(v)、消光系数k(v)、吸收系数α(v),有:
在实验中,橡胶样品的厚度,对光学参数的获取有重要的影响,样品的厚度过薄、过厚等会影响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主要是因为橡胶样品的厚度会造成太赫兹光谱检测系统产生的太赫兹波与很多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相对而言,橡胶样品的厚度过厚,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脉冲吸收的作用,降低信噪比,而橡胶样品过薄则会造成参考信号与橡胶样品信号的区分难度增加,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与橡胶材料本身的吸收性能有关[6]。所以为了保证整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又可以保证信噪比降低,需要将实验中橡胶样品的厚度控制在0.6 mm。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三种不同类型的橡胶材料,进行太赫兹光谱测定,不同类型的橡胶材料,有不同的折射率、吸收率,且呈现出不同的波速和光程。如图2 所示。
CR,氯丁橡胶;NBR,丁腈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
从图2 中可以知道三种橡胶材料在0.2~1.8 THz波段中,呈现出来的吸收光谱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且吸收系数随着频率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在本次实验中,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没有吸收峰,氯丁橡胶呈现出一个吸收峰。在本次测定中,三种橡胶样品的吸收性均较强,且为共振吸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橡胶分子在太赫兹波段产生的共振及聚合物之间较弱的结合力。
本次研究中的三种橡胶材料的太赫兹光谱测定的折射光谱如图3 所示。
从本次的测定结果可以得出,三种橡胶材料的折射率在1.67~5.74 之间,平均折射率为氯丁橡胶1.85、丁腈橡胶3.02、三元乙丙橡胶2.06。不同的橡胶材料其折射率不同,其与太赫兹光波的频率呈现一定的关系,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呈现反比例关系,三元乙丙橡胶随着频率的增加,基本上保持平稳,由此可以说明,橡胶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存在着差异性,每个种类都有自己的特性。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太赫兹光谱技术,通过测定得出不同橡胶材料的折射率,而不同的折射率,可以作为不同橡胶材料区分鉴别的指标,所以太赫兹光谱技术可以在橡胶材料领域中得到应用。
4 结语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各种诊断技术、测定技术不断的产生,性能的不断提高且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方面,太赫兹光谱技术,在不同橡胶材料区分鉴别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折射率、吸收率确定橡胶材料的种类。通过本次研究得出太赫兹光谱测定技术,检测准确率高,对样品无损耗,可以进行橡胶材料的区分。
摘要:太赫兹检测技术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其在安全检测、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得到了应用。为了更好地研究太赫兹技术的应用,该文针对太赫兹在橡胶材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橡胶材料的光谱特性等,通过太赫兹光谱检测技术,对不同橡胶材料的吸收系数、折射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有效地对不同橡胶材料进行区分。通过研究得出,太赫兹的橡胶材料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通过该研究得出橡胶对太赫兹作用机制的影响,提供科学的研究依据。
关键词:太赫兹光谱检测,橡胶材料,检测技术,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孟令坤,袁杰.太赫兹成像系统的分析与控制[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2):131-134.
[2]苗青,田璐,赵昆,等.三种橡胶材料的太赫兹光谱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11(5):110-113.
[3]陈锡爱.太赫兹时域光谱及其成像检测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4]韩建龙,邱桂花,张瑞蓉,等.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塑料研究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3(3):120-123.
[5]罗闯,赵书俊,蒋伟,等.基于PCI-9812的太赫兹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8):200-201.
建筑装饰材料制品工艺 第5篇
1.意义
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 一般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目前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定义广义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及其他外加剂按照适量的比例配而成的人工石材。
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普通混凝土: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以砂,石为骨料,加水拌制成的水泥混凝土。
狭义混凝土是指水泥砼(Cement concrete),它是以水泥和水组成的水泥浆体为粘接介质,将分散期间的不同粒径的粗、细 骨料胶结起来,在一定的条件下,硬化成为具有一定力性能的一种人工石材。优点缺点 优点:原材料丰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强度;耐久性好;可用钢筋增强;抗压强度高;与钢筋有牢固的粘结力;耐火性好;生产能耗低;缺点:自重大;脆性材料;导热系数大,保温隔热性能差;硬化较慢,生产周期长。
2.影响因素
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细度;水泥的强度、水灰比、质量的波动、及骨料的性质,外加剂与矿物掺合材;还有龄期、施工条件、养护条件;混凝土的耐久性。
3.判断(检测):
1.单面(重复)反射法在被测混凝土结构的壁厚既知的前提下,利用弹性波的重复反射,可测出弹性波在被测混凝土试件的传播时间和弹性波波速,从而计算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而能够推算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该方法也称“冲击回波法”具有测试效率高、测试结果客观性强的特点,可优先采用。对于板、壁结构波速1pV可由板厚H与纵向共振频率f求出Vp1=2Hf。2.单面传播法 在混凝土壁厚未知时,可在同一表面测P波并通常可得到2维弹性波波速。单面传播法 该方法对测试对象的要求最小,但P波信号一般较为微弱,因此需要采用移动传感器距离多次测试,即VMC(虚拟多频道)技术。结合检层技术,还可以对层状结构(如混凝土表面有装饰层、风化层)进行测试。此外,由于瑞利波信号能量比P波强,对于面积较大、厚度较厚的板、壁等结构,采用瑞利波测试也是有效的方法。3.双面透过法 在条件允许时采用双面透过法的方法测试3维弹性波波速3pV可测试整个构件的弹性模量。
检测依据根据《回弹法检测建筑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回弹法是通过回弹仪器测定建筑混凝土表面硬度继而推定其抗压强度。按批检测:在相同的生产条件、相同的建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构件,不得少于该批构件总数的30%,且测区数量不得少于l00个。按单个构件检测: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小于0.6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需钻取建筑混凝土芯样对回弹值进行修正时,芯样试件数量不少于3个。必须使用有检定合格证书的回弹仪。在检测前,需在20±5℃的室温条件下对回弹仪按标准方法在钢砧上进行率定。其率定平均值应符合80±2的要求。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为-4℃~ 40℃。检测前应检查建筑混凝土表面是否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粉屑。检测面应为原状建筑混凝土面。当检测条件与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可采用同条件试块或钻取建筑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回弹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精确至1。规范对相邻测区的间距,测区的面积、回弹仪的使用方向、施压方法、碳化深度值的测量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1、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2、强度: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8~1/13。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3、变形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4、耐久性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
4.如何控制
1、原材料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在这几种组成成份中,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应着重在工程资料和实物检查两方面,目前,一些地区实行的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值得肯定。
1.1 水泥
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
1.2 砂
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1.3 石子
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3㎝的碎石,卵石一般能用于结构受力部位,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1.4 水
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样着重控制。
1.5 外加剂
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如坑渗标号等)。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应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以适应先进的施工工艺的多种要求。
2、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在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关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度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允许进行
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应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靠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在较大的工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
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度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薄壁型构件应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振 捣器;当混凝土浇筑超过2m应采用串筒式溜槽。应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混凝
土在初凝之前搭接。
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作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或厚度较大的部件,应采用低水化
热水泥并加强保温养护措施。
装饰混凝土
1.种类
清水装饰混凝土、露集料装饰混凝土、整体彩色混凝土、表面彩色混凝土、立面彩色混凝土、彩色混凝土面砖、板缝处理装饰混凝土、GRC装饰混凝土。2.组成
水泥、骨料、混凝土拌合用水、外加剂;彩色混凝土在普通混凝土中参入适当的着色颜料。
3.性能特点
装饰混凝土利用混凝土本身的水泥和集料的颜色、质感、或涂料层而发挥建筑装饰的作用,使其表面产生一定的装饰效果。装饰混凝土可用作模具或模衬预制或现浇成一定线形、图案或花饰。
特点:它能在原本普通的新旧混凝土表层,通过色彩、色调、质感、款式、纹理、机理和不规则线条的创意设计,图案和颜色的有机组合,创造出各种天然大理石、花岗岩、砖、木地板等天然石材铺设效果,具有图形美观自然、色彩真实持久、质地坚固耐用等特点。
优点:1.耐久性好——因混凝土本身良好的耐磨耐候性能等,装饰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与真实石材相媲美,其可修复性更是天然石材无法比拟的。
2.灵活性强——通过调整施工工艺和变换模具种类,可以按设计要求采取不同的色彩组合,制作出任意的形体和表面。
3.性价比高——装饰混凝土制品具有耐腐蚀性、免维护、价格便宜等优点,且节约自然资源具有较好的性价比。4.装饰效果好——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易加工性,可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可非常逼真的模仿出许多高档建筑物装饰材料的质地和色泽。5.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混凝土现场
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6.强度——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9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20。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7.变形——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清水混凝土的特点:⑴以清水混凝土自然表面作为建筑装饰效果,是建筑艺术的新时尚,新风格,它体现了现代人追求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理念。国外在清水混凝土方面起步较早,应用较多。近年来,我国在各国外在清水混凝土方面起步较早,应用较多。近年来,我国在各类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说明清水混凝土纯朴的自然美受到人们的重视。⑵清水混凝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抹灰,它成型后的表面平整度已经达到抹灰标准,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抹灰湿作业,节省了人工、装修材料和施工费用,缩短了工期,特别是避免了因抹灰质量问题带来的开裂、空鼓等现象,防止了因抹灰脱落造成的安全隐患。⑶清水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在表面质量方面要求高,它的最终效果模板加安装点筋绑凝取决于模板设计、加工、安装、节点细部处理、钢筋绑扎、混凝土配制、浇筑、振捣、养护等多种因素,在成品保护、施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较高的要求。露集料装饰混凝土的特点:1.卓越的抗滑性能2.优良的降噪性能3.隧道内的能见度高4.优良的散光防眩性能5.优良的的耐磨性能6.优良的排水性能。
彩色混凝土性能特点:彩色混凝土具有耐磨耐腐性高,不易起尘;彩色混凝土色彩款式纹理任意搭配自由选择;彩色混凝土施工便捷保质周期短、使用期长;彩色混凝土磨擦系数大幅提升,防止雨天滑到;彩色混凝土色泽持久艳丽,不褪色不粉化,耐紫外线好;彩色混凝土防油防水防滑,表面不脱落、不开裂;彩色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高,压强度一般可达普通混凝土的3倍。
4.生产
清水混凝土的成型方法:1.正打成型工艺——正打成型工艺多用于大板建筑的墙板预制,它是在混凝土墙板浇筑完毕水泥初凝前后,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印,使之形成各种线条和花饰。根据其表面的加工工艺方法不同,可分为压印和挠刮两种方式。压印工艺一般有凸纹和凹纹两种做法。凸纹是用刻有镂花图案的模具,在刚浇筑的壁板表面上印出的。挠刮工艺是在新浇的混凝土壁板上,用硬毛刷等工具挠刮形成一定毛面质感。正打压印、挠刮工艺制作简单,施工方便,但壁面形成的凹凸程度小,层次少、质感不丰富。2.反打成型工艺——反打成型工艺即在浇筑混凝土的底面模板上做出凹槽,或在底模上加垫具有一定花纹、图案的衬摸,拆模后使混凝土表面具有线性或立体装饰图案。3.立模工艺——正打、反打成型工艺均为预制条件下的成型工艺。立模工艺即在现浇混凝土墙面时做饰面处理,利用墙板升模工艺,在外模内侧安置衬模脱模时使模板先平移,离开新浇筑混凝土墙面在提升。这样随着模板爬升形成具有直条形纹理的装饰混凝土,立面效果别具一格。
彩色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当的着色颜料,可以制成着色的彩色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彩色外加剂、无机氧化物颜料和化学着色剂等着色料,或者干撒着色硬化剂等,均是使混凝土着色的常用方法。
露骨料凝土的制作方法:有水洗法、缓凝剂法、水磨法、喷砂法、抛丸法、凿剁法、火焰喷射法和劈裂法等。①水洗法工艺:水洗法就是在水泥硬化前冲刷水泥浆以暴露骨料的做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预制墙板正打工艺,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1~2h,水泥浆即将凝结前,将模板一端抬起,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把面层水泥浆冲刷掉,使骨料暴露出来,养护后即为露骨料装饰混凝土。②缓凝剂法工艺——现场施工采用立模浇筑或预制反打工艺中,因工作面受模板遮挡不能及时冲刷水泥浆,就需要借助缓凝剂是表面的水泥不硬化,待脱模后再冲洗。缓凝剂在混凝土浇筑前涂刷于底模上。
5.与普通混凝土比较 一,具有艺术性,即标准化工业化以外的比较个性的同时具有美学特征。
二,具有材料的特异性,区别于混凝土制品常规质感以外的效果,比如,装 饰混凝土可体现出石材,木材,金属等效果。
三,是“丰富多彩的语言”.比如:彩色水泥瓦,彩色路面砖,水泥拉毛墙面,水泥喷砂制品,混凝土制造的假山,装饰混凝土浮雕,圆雕,仿木质的小木屋,小水桥,经过金属刷镀,真空镀,电解镀,电喷镀,真空离子镀等工艺处理的圆雕等。
6.施工及其注意事项
彩色混凝土:
1、混凝土基层要振实压光平整。
2、彩色强固粉播撒和模拆除时要掌握时间。
3、模板铺设时要注意拼花紧密,按图案变化规律铺设。
4、大风天气、雨天、气温低于00C不能施工以防止污染及冻裂。
5、彩色强固粉撒料要均匀,图案表现达到设计标准,脱模粉的使用量应按平米用量标准使用。
6、喷涂养护剂要等表面水分完全干透后和能均匀喷涂,养护剂未干之前,行人与车辆不得踩压。
清水装饰混凝土: 基层处理:用专用工具打磨、清洗混凝土基面,清除所有浮浆、油污、油脂、脱模剂、松散结构及其它一切影响附着力的外来杂质;分隔缝、螺栓孔处理:根据设计和业主要求,使用专用工具在混凝土基面上开槽、开孔并作防水处理;弹性腻子找平:根据需要将原水泥砂浆基面或粗糙不平及有缺陷的混凝土基面、分隔缝、螺栓孔、施工缝和禅缝等进行找平和修补处理;颜色调整: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美国原装进口的调整材对处理好的基面进行颜色调整,达到设计要求的颜色、质感、纹理等要求;封闭底漆:根据需要,选用美国原装进口的渗透型混凝土密封剂对颜色调整后的基面进行适当的封闭;面漆施工:采用美国原装进口的渗透型混凝土透明保护剂进行两道面漆涂装,以达到抗紫外线老化、耐候性、防水性等混凝土保护目的。
装饰砂浆
1.种类
灰浆类装饰砂浆、石渣类装饰砂浆
2.组成
胶凝材料、集料、颜料、水泥、石膏、钙粉、粘土
3.性能特点
色彩质感自然,视觉柔和;表现力丰富,肌理效果多样化,立体感强;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且涂层较厚,能有效吸收变形应力,防止表面裂纹的出现;色彩持久,耐久性好,能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对基层的平整度要求不高,可省略腻子层,能消除建筑立体细微的不平整处;容易施工,具有良好的涂抹性,施工方法多样化,手工涂抹或机械喷涂,施工快捷简便;单组份,现场加水拌即可使用,品质稳定;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抹面砂浆基本接近,与外墙外保温系数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和相容性;涂层抗热应力能力强,且利于散热;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平衡,确保墙面的干爽;涂层硬度高,能有效提高饰面层的抗冲击能力。4.生产
施工前准备
1.1 外保温抹面层观感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凡基层有空鼓的应用机具切去后补修,如有裂缝、缺棱掉角、凹凸不平等质量缺陷,应用聚合物砂浆或其它等同材料修补找平。
1.2 基层应无浮浆、灰尘、油污等;如基层潮湿,宜事先滚涂一遍封固底漆;
1.3 若采用喷涂工艺时,首先应在喷涂彩色装饰砂浆前应先用塑料膜、报纸等将门、窗等不需喷涂的部位保护好;
1.4如需成型为仿石材效果或仿瓷砖效果,凡分格部分可按设计要求及成型规格先用红蓝铅笔在其面上画出分格,用墨汁弹好线,喷涂前再用美纹纸等沿分格线贴好。施工说明
2.1 彩色装饰砂浆色彩以双方确认的色彩为准。
2.2 现场施工时,打开桶盖后使用前,需用电动砂浆搅拌器将桶内彩色装饰砂浆搅拌均匀。开盖后表面上浮较硬砂浆排气薄层属正常现象,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为防止局部色差,宜按作业强度将数桶彩色装饰砂浆投入一大容器里中按上述方式进行搅拌。
2.3 喷涂施工
2.3.1喷涂施工一般自上而下进行,每一遍喷涂应以分割线、墙面、阴阳角交接处或落水管为界。
2.3.2彩色装饰砂浆分两遍喷涂,横向竖向各一遍,气泵压力应保持6-8kg/cm2,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厚度,防止漏喷、流坠、透底、不均匀现象。喷涂时温度不得低于5℃,风力5级以下,避免雨天施工;湿度小于50%时彩色装饰砂浆表干时间为2小时,实干时间为24小时。
2.3.3喷涂时,枪口与墙面垂直略往上倾斜,枪口与墙面距离300-350mm。喷第一遍时,应自左向右缓慢平行移动喷枪;喷第二遍时,从起端上下垂直移动,喷涂时注意找匀厚度。喷枪喷嘴口径可根据彩色装饰砂浆粗细在3-10mm之间调整,以顺利出料、喷涂平整为准;
2.3.4需成型仿石材、仿瓷砖效果的,如果分格线色彩有特殊要求时,应事先将封固底漆调制成相应的色彩,并在外保温基墙面滚涂一遍,注意不要漏涂;
2.3.5需成型仿石材、仿瓷砖效果的,分格使用的美纹纸应在涂抹后及时揭掉,以防止彩色装饰砂浆硬化撕揭困难或美纹纸自行脱落破坏饰面;
2.4 涂抹施工
2.4.1涂抹工艺采用托灰板、抹子施工。涂抹时注意按设计要求控制厚度,抹面要平整,无透底、流坠现象。需搓花的饰面要照顾整体均衡;
2.4.2需成型仿石材、仿瓷砖效果的,其注意事项同2.3.4、2.3.5。
2.5在彩色装饰砂浆未完全干燥时,可用毛辊等工具磨掉表面之浮尘及四周周边砂粒之毛刺,以增加彩色装饰砂浆的美感。
2.6 彩色装饰砂浆启盖后应在2小时内用完。
5.与普通砂浆比较
6.施工及其注意事项
一、灰浆类砂浆饰面 ㈠ 拉毛灰 拉毛灰是用铁抹子或木蟹将罩面灰轻压后,顺势轻轻拉起,形成一种凹凸质感较强的饰面层。拉毛灰兼具装饰和吸声作用,多用于外墙面及影剧院等,有吸声要求的室内墙壁和天棚的饰面。㈡ 甩毛灰 甩毛灰是用竹丝刷等工具,将罩面灰浆甩洒在墙面上,形成大小不一但又很有规律的云朵状毛面。也有先在基层上刷水泥色浆,再甩上不同颜色的罩面灰浆,并用抹子轻轻压平,形成两种颜色的套色做法。这种传统的饰面做法装饰效果较好。㈢ 搓毛灰 搓毛灰是在罩面灰浆初凝时,用硬木抹子由上至下搓出一条细而直的纹路,也可以沿水平方向搓出一条L形细纹路,当纹路明显搓出后即停。这种装饰方法工艺简单、造价低、效果朴实大方,远看犹如石材经过细加工的效果。选用与外墙装饰。㈣ 扫毛灰 扫毛灰是用竹丝扫帚,把按设计组合分格的面层砂浆,扫出不同方向的条纹,或做成仿岩石的装饰抹灰。扫毛灰做成假石以代替天然石饰面,适用于影剧院、宾馆的内墙和庭院的外墙饰面。㈤ 拉条 拉条抹灰是采用专用模具,把面层砂浆做出竖向线条的装饰做法。利用条形模具上下拉动,使墙面抹灰呈现规律的细条形、粗条形、波形、半圆形、梯形、方形等多种形式,是一种较新的抹灰做法。它具有美观、大方、不易积灰、成本低等优点,并有良好的音响效果,适用于公共建筑门厅、会议室观众厅等。㈥ 假面砖 假面砖是采用掺氧化铁系颜料的水泥砂浆,通过手工操作,达到模拟砖面装饰效果的饰面做法。特别适合于装配式墙板外墙抹灰饰面。㈦ 假大理石 假大理石是用掺适当颜料的石膏色浆和素石膏浆,按1:10的比例配合,通过手工操作,做成具有大理石表面特征的装饰抹灰。这种装饰接近天然大理石效果,适用于高级装饰工程中的室内墙面抹灰。㈧ 外墙喷涂、滚涂,弹涂工艺。
二、石渣类饰面 ㈠ 水刷石 将按比例配制的水泥石渣浆用作外墙的面层抹灰,待水泥浆初凝后,用一定的方法冲刷掉石渣浆层表面的水泥浆皮,半露出石渣,从而达到装饰的作用。还可以结合适当的分格、分色、凹凸线条等处理,使饰面获得一定的艺术效果。㈡ 斩假石﹝又称剁斧石﹞ 它以水泥石渣浆做成面层抹灰,待其具有一定强度时,用钝斧或凿子等工具,在面层上剁出纹理,可获得类似天然石材经雕琢后的纹理质感。主要用于之外柱面、勒脚、栏杆、踏步等处的装饰。㈢ 干粘石 是由水刷石演变而来的一种新装饰工艺,外观效果一样好。干粘石是在素水泥浆或聚合物水泥浆粘结层上,把石渣、彩色石子等骨料粘在其上,再拍平压实,即为干粘石。操作方法又手工甩粘和机械帅喷两种。得三个人合作:一人抹粘结层,一人撒石子,一人随即用抹子将石子均匀的拍入粘结层不小于石子的尺寸的1∕2深度。㈣ 水磨石 水磨石是由水泥、彩色石渣及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掺入适量颜料,经均匀、浇筑捣实、养护、硬化、表面打磨、洒草酸冲洗、干后上蜡等工序制成的。它既可以现场制作,也可工厂预制。水磨石多用于地面装饰,关键工序是打磨。施工前,应预先按设计要求的图案划线并固定好分格条,一般用磨石机需浇水打磨三遍。
基础要求: 基础面含水率不大于10%;不应有灰尘、油等附着物;对凹凸面裂纹、缺陷进行修补;金属件、钉子进行防锈处理;对松散、强度较低部位进行铲除修补; 施工环境:避雨施工 施工程度:10-40℃
施工方法:底涂。封闭底漆,用辊刷或喷涂均可,应均匀、完全。干后,再喷涂主涂层。用量:0.06-0.10kg/m2。一遍成活。主涂层。采用机具喷涂。喷枪口径选择4-8mm,空压机压力为3.5-4.2kg/cm2。用量:1.2-1.6 kg/m2。喷涂时,喷枪离基础50cm为宜,并成90度夹角。一般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喷后10分钟内,用辊子压平。干后,方可施涂面漆。面漆。采用滚刷或喷涂施工。用量:0.3-0.4 kg/m2。二遍成活。
彩色装饰砂浆:施工前准备
1.1 外保温抹面层观感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凡基层有空鼓的应用机具切去后补修,如有裂缝、缺棱掉角、凹凸不平等质量缺陷,应用聚合物砂浆或其它等同材料修补找平。
1.2 基层应无浮浆、灰尘、油污等;如基层潮湿,宜事先滚涂一遍封固底漆;
1.3 若采用喷涂工艺时,首先应在喷涂彩色装饰砂浆前应先用塑料膜、报纸等将门、窗等不需喷涂的部位保护好;
1.4如需成型为仿石材效果或仿瓷砖效果,凡分格部分可按设计要求及成型规格先用红蓝铅笔在其面上画出分格,用墨汁弹好线,喷涂前再用美纹纸等沿分格线贴好。施工说明
2.1 彩色装饰砂浆色彩以双方确认的色彩为准。
2.2 现场施工时,打开桶盖后使用前,需用电动砂浆搅拌器将桶内彩色装饰砂浆搅拌均匀。开盖后表面上浮较硬砂浆排气薄层属正常现象,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为防止局部色差,宜按作业强度将数桶彩色装饰砂浆投入一大容器里中按上述方式进行搅拌。
2.3 喷涂施工
2.3.1喷涂施工一般自上而下进行,每一遍喷涂应以分割线、墙面、阴阳角交接处或落水管为界。
2.3.2彩色装饰砂浆分两遍喷涂,横向竖向各一遍,气泵压力应保持6-8kg/cm2,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厚度,防止漏喷、流坠、透底、不均匀现象。喷涂时温度不得低于5℃,风力5级以下,避免雨天施工;湿度小于50%时彩色装饰砂浆表干时间为2小时,实干时间为24小时。
2.3.3喷涂时,枪口与墙面垂直略往上倾斜,枪口与墙面距离300-350mm。喷第一遍时,应自左向右缓慢平行移动喷枪;喷第二遍时,从起端上下垂直移动,喷涂时注意找匀厚度。喷枪喷嘴口径可根据彩色装饰砂浆粗细在3-10mm之间调整,以顺利出料、喷涂平整为准;
2.3.4需成型仿石材、仿瓷砖效果的,如果分格线色彩有特殊要求时,应事先将封固底漆调制成相应的色彩,并在外保温基墙面滚涂一遍,注意不要漏涂;
2.3.5需成型仿石材、仿瓷砖效果的,分格使用的美纹纸应在涂抹后及时揭掉,以防止彩色装饰砂浆硬化撕揭困难或美纹纸自行脱落破坏饰面;
2.4 涂抹施工
2.4.1涂抹工艺采用托灰板、抹子施工。涂抹时注意按设计要求控制厚度,抹面要平整,无透底、流坠现象。需搓花的饰面要照顾整体均衡;
2.4.2需成型仿石材、仿瓷砖效果的,其注意事项同2.3.4、2.3.5。
2.5在彩色装饰砂浆未完全干燥时,可用毛辊等工具磨掉表面之浮尘及四周周边砂粒之毛刺,以增加彩色装饰砂浆的美感。
浅析橡胶制品营销关键点 第6篇
【关键词】橡胶制品;营销;关键点
A公司是一家国有煤炭集团下属的橡胶制品企业,专注于钢丝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及组合件的生产销售、液压管路的配套设计、制造和服务。并可依据国标、美标SAE、德标DN、欧标EN等不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规格从Φ6mm—Φ76mm,综合配套能力突出。产品广泛应用于煤炭矿山、工程机械、机电装备、石油钻探等行业领域。
但是当前行业不景气,销售已经成为企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所从事橡胶制品多年营销经验,认为橡胶制品的营销策略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以适应当前不断发展的营销市场。
一、营销基础——质量为基、创新研发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更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橡胶制品企业必须始终把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同等位置,处理质量问题坚持“四不放过”,谁制造谁担责。客户反馈出来质量问题,可采取用照片张贴,现场处理决定。如果没有质量反馈,就把整个月的质量数据画成柱状图或折线图,反映整体的质量控制水平,警示到企业的每一条生产线、每一名员工。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品质,当前橡胶制品必须摒弃低端市场,坚定地走高端市场,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的份额,笔者所在的A公司就是这么做的,不断的在国际市场上积累了经验,同时在国际市场提出两个目标,一个是争份额;一个是争效益。积极推进自主品牌出口,加快品牌国际化进程,先后取得了美国MSHA认证、俄罗斯GOST等诸多国际认证,拿到了通过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加快自主品牌进入国际高端市场进程,提高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话语权。新产品研发取得突破,成功研发了Φ51mm多层钢丝缠绕高温超高压重型胶管,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主打产品系列化。
二、营销技术——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是企业经营自身产品(含服务)之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依据自身状况和市场情况,最合理、有效地运用品牌商标的策略。品牌意味着市场定位,意味着产品质量、性能、技术、装备和服务等等的价值,它最终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在A公司,近年来的设想就是产品的品质做国际一流,品牌做国际一流,尤其在做胶管企业国内的领军企业,并以此进行宣传,提出“以品质铸造品牌、以信誉赢得信赖”的品牌形象,因此,无论如何,在产品营销中,不可忽视对企业品牌的推广。企业要将自己的品牌理念与产品的类别密切联系起来,使消费者在想到这个品类的时候首先想到企业品牌。
三、营销保障——服务与增值服务
服务是指用于出售的活动或利益,它本质上是无形的而且不会导致对任何事务的所有权。增值服务是指企业为吸引和留住顾客,免费向顾客提供的与本企业产品无关的其他内容和形式的服务。
对于橡胶制品的增值服务,虽然没有电信等一些服务增值比较明显,但是任何产品不仅仅是质量,服务与增值服务必须跟上,客户买的就有可能是服务,试想:某企业购入大量的胶管等,使用过程中若出现问题或存放等等不可预知的问题,企业因此而产生损失,如果销售企业做好了电话服务或现场服务以及别的企业没有的增值服务,并为企业节省了损失。那么,企业肯定会更加注重和我们的合作,以小见大,任何企业都必须服务到位,适当的产生增值服务会让使用企业受宠若惊或者节省大量成本。所以我们必须提出增值营销、增值服务的口号,进而能将后续的服务产品进一步销售出去才是精华所在。这对产品的口碑传播和企业形象的树立都不无裨益。
四、营销扩展——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指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满足商家与客户之间交换概念、交易产品、提供服务的过程;通过在线活动创造、宣传和传递客户价值,并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以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新型营销活动。而现在企业都了解到网络营销带给产品的正面而有效的影响力,网络营销的目的是什么?是带来价值—产品的销量,是带给公司一个正面而有效源源不断的用户。
1.了解市场、吸引眼球
网络信息量巨大,各类产品不胜枚举,因此要做好吸引眼球的广告宣传,让用户在网络浏览能耳目一新,增强吸引力,有兴趣去点击、去了解,就是所谓的“偏偏选中你”。吸引研究就要了解市场需求,才能成功做好网络营销工作,正因市场上并不是只有你一种产品的存在。把市场上的需求再结合网络营销策略,打造一个完整的网络营销方案,通过知已知彼、增强吸引力才能成功地打胜一场营销仗。
2.定位用户、交流互动
网络,最大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在互联网上必须把你销售的用户人群定位,他们活跃在哪里?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把你产品的用户定位。交流互动也就是一见钟情,消费者是为企业产品而来的,但在网络上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会对产品一见钟情的,所以网络营销必须做好企业与消费者交流互动的桥梁。把企业正面信息及产品的优势等方面信息传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都一个良好的印象。增加企业及产品在网络上的支持度及信任度等因素,良造正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营销是企业的生命,成功的营销是企业良好发展的基石,以上是笔者从事橡胶制品营销工作中的一些体会,简要对当下的营销关键点进行了总结提炼,希望能有效的促进橡胶制品企业的营销工作,促进企业自身及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国松主编. 销售心理学 .吉林: 吉林大学出版社.
超硬材料及制品现状与展望 第7篇
关键词:超硬材料制品,现状,发展态势,展望
我国的超硬材料行业经多年发展后,近两年来通过调整,已相对稳定,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生存能力较强的企业。最近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的一个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一位领导到会做报告。他指出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了认真的分析,认为目前仍然不属于过热状态,只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这种发展态势将会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当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时,对行业总体的发展肯定是有益的。特别是我们超硬材料行业,对国家的建设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更不能错过这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
1 大型化金刚石压机继续发展
在国家总体发展情况下,行业如何发展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大事。2007年我国大型化金刚石压机增长的总体情况是≥Φ560mm缸径压机将达500台左右,这个数字包括专业厂生产和各大厂自己总装的,这个数字应该说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仅桂林“冶机”今年将生产近200台压机。目前不少大型企业均在自己总装压机。
压机继续大型化的主要原因:①单次产量继续提高,成本继续下降,如Φ500mm缸径压机产量为90~100ct,而Φ560mm缸径压机产量为140~160ct;②在工艺掌握好时,顶锤消耗仍然呈下降态势;③在工艺掌握好时,金刚石合成的质量继续提高。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现象。要提高金刚石的产量和质量,扩大腔体、压机继续大型化将是必然的趋势!
2 金刚石产量基本稳定,立方氮化硼产量稳中有升[1]
2007年金刚石产量维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产量应该达45~50亿ct,有的专家估计在35亿ct左右,这个数字看来偏保守。
与此同时,国内cBN的产量也有了明显的增长,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立方氮化硼的产量已突破1.5亿ct,正向1.7亿ct逼近,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50%~55%!有的企业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我国生产的立方氮化硼已被国际市场所认可,我国cBN的深加工也同样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3 金刚石单晶质量继续提高[1,2]
近几年来,我国金刚石行业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普遍采用粉末触媒、间接加热、大压机大腔体合成工艺后,金刚石质量的提高,更是变成相当容易解决的问题了,其表现在:
3.1 粗粒度
本来多年希望突破的优质30/35、35/40粗粒度金刚石难度相当大,但这两年全国很多生产企业都能实现这一指标了。特别是一些大型、特大型的企业,它们已经鉴定了20/25和25/30粗粒度金刚石。这说明粗粒度金刚石已不是试验室的宠物,而是可以批量供应市场的商品。笔者在实际合成中取得的料则比这还粗得多,而且也是有价可询的市场商品了!
3.2 高品质
合成金刚石技术进步的另一重要标志在于金刚石品质的提高。这种提高已经不仅仅是抗压强度的提高,而综合表现在金刚石强度、颜色、透明度、晶形、杂质含量降低等方面的综合提高。
从强度来说,国内多数较大的企业都可生产300N以上的金刚石了,更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可以生产400N以上的金刚石了。强度指标仅仅是表现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强度普遍的提高,仅测定其强度已无实际意义,所以近年来测定TI、TTI则越来越普遍,有的企业还标注其它指标,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
一些大型企业已经走出与国内企业争市场的恶性循环,他们重新定位,把视野放在与国外强手的争夺上,使企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把一些品级较低,工艺难度较小的市场让给国内其他企业,非常有利于国内金刚石行业的发展。这已经迫使如G.E.Co这样的大财团退出金刚石单晶行列,另外像韩国一较大公司上半年也已经处于半停产和部分停产状态,相信未来他们有的品种还要退出市场或转向中国生产!
目前已经有一批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如E6的中细料金刚石,韩国的金刚石制品等。
4 金刚石品种在细化
4.1 细料
细料金刚石不是今天才提出的问题,但由于市场对细料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也就更专业化了。近几年细料金刚石的合成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①在500~520mm缸径压机上可获得90~100ct的高品质产量(38~39mm腔体);②金刚石的颜色、透明度、晶形都有明显提高;③粒度可分为100~200目和200~400目两个工艺体系。这类金刚石目前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市场,特别是在国外。这类产品用国外的两面顶压机合成反而是个劣势,所以E6在中国选用了我国的六面顶压机进行工业化生产,这是非常正常的商业行为。
4.2 RVD料
本来这些产品是合成高品级金刚石派生出来的,但它的应用面已相当广泛。由于粉末触媒工艺出来后,RVD料仅有7%~10%,多数已只有8%以下,RVD料一时短缺。为满足市场需求,一些小压机又恢复了生产,如Φ320mm压机上可获得50~55ct的产量(27~29mm腔体),400~420mm压机上可获得90~100ct的产量(32~35mm腔体)。
4.3 微粉
老产品,粗微粉中国占绝对优势,精微粉尚需努力提高,它也消耗了中国大量的RVD料,不再赘说。cBN微粉尚有几千万ct的需求量,这方面中国仍占有相当的优势!
4.4 纳米金刚石[3]
由于行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今天终于看到了爆炸(爆轰)法合成金刚石的应用。在北京理工大学等的倡导下,最近在北戴河召开了小型专业座谈会,会上展示了用金刚石纳米材料制作的用于市场的产品。最为突出的有:①由天津“乾宇”公司将纳米材料加入机油,称为纳米金刚石油和纳米金刚石油精,特点表现在:a.输出功率提高4%~6%,b.燃油节省5%~10%,c.气缸压力提高28%,d.磨擦系数下降20%~40%,e表面磨损减少20%~90%.f.氮氧化合物下降20%;②北京“国瑞升”用纳米金刚石制成的抛光膜和抛光带,其特点表现在:能够对工件进行高光洁度研磨,用于电脑上的硬盘、移动硬盘、光磁头等;③由河南“联合”报告的用爆炸法获得中粗粒金刚石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总之,会议充分展示了我国爆炸法合成金刚石从理论到生产,已经具备完整的体系。这对我国金刚石行业无疑是一极大的补充!
4.5 复合片(聚晶)
这里包括聚晶和复合片两个品种。聚晶做拉丝模,好的复合片做金刚石刀具这也是常识。
这里想强调的是聚晶做金刚石钻头和金刚石钻头补强的用途。目前国家重新重视气、液、固矿产资源是这些产品用量加大的重要原因;同时近些年来水电、煤田瓦斯探测、隧道掘进等都要大量地用上金刚石钻头了,这也是增加聚晶用量的极好机会,估计总用量将达800~1000万粒。
我国煤炭产量2006年达13亿吨,预计2010年将超过30亿吨。正好有一种磨耗比不太高的复合体非常适用这种用途。年需求量将会相当大。
5 无污染、高效、节能电解新工艺得到推广主要工序技术特点
(1)电解技术特点
a.高效快速,溶解彻底;
b.触媒金属全部回收;
c.电解液长期使用;
d.没有有害气体排放;
e.电耗低,投资少。与其它电解工艺比,整流器、电解槽、铜排、电解液、极板以及生产场地用量要少一半以上。
f.采用石墨阳极,铁板阴极,电极板费用低廉
g.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稳定。
(2)石墨处理反应器的作用
a.处理效率高,一台设备可以在六小时内彻底提纯60公斤金刚石合成料;
b.酸耗低,污染少,能耗低;
c.占地小,操作方便,实现了机械化提纯。
6 金刚石制品的现状与发展
6.1 产品根据用户要求分两个系列
制品由于使用习惯和成本的考虑,已人为的分为明显的两大系列:一是用量较大,仅从成本考虑合算,但价格比较低的大路货。这类产品非常适合中国国情,所以它在国内有相当的市场。二是主要针对国际市场的高水准产品。由于近年中国金刚石质量的显著提高,加之金刚石制品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所以用我国自产的金刚石完全能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或基本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金刚石工具产品,而且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所以有相当的竞争力。
6.2 品种多样化、精细化、专业化,琳琅满目
超硬材料制品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品种更多样化、产品更精细化、应用更专业化,真可谓琳琅满目。一般小规模的企业会有几十个产品规格;略有规模的企业会有几百个产品规格;规模大或很大的企业会有几千个产品规格。
部分金刚石制品产品见图1到图5。
6.3 制作方法和产品上的进展
a.继高频焊接后,钎焊法得以推广;
b.金刚石均布法能提高效率,减少金刚石用量,被行业认同,将会得以推广;
c.陶瓷结合剂产品(包括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被更加重视:
6.4 原材料上的新进展
前些年,应用铁基成为大家的热门课题。近几年一种粒度更细的,平均粒度仅为3~5μm的超细活性金属粉又成为业界新的选择。众所周知,任何物质只要它粒度变细,其物理性质,特别是其表面性质都将发生显著变化。这类超细金属粉,正是这样被用于金刚石制品行业的。
金刚石制品的工作层和非工作层已经被设计者分别考虑。新型超细金属粉在一些大型企业已开始得以应用。它既可以在非工作层中起提高把持力的作用,又可以在工作层替代部分价格昂贵的Ni和Co,所以深受用户青睐。
参考文献
[1]方啸虎.中国超硬材料新技术与进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2]方啸虎.超硬材料科学与技术(下卷)[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3]超细金刚石技术研讨会.论文报告,2007.8.
抗菌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 第8篇
本研究通过TBP分散剂的改性处理,改变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润湿性能,从而改善其在油性有机体系中的分散状态和相容性能,使纳米复合抗菌剂以纳米尺度均匀分散复合到非极性有机材料NR中,制备出了NR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抗菌和抗藻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亲油改性实验
准确称取一定量真空或空气煅烧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放入玛瑙研钵中,加入溶剂为正己烷的TBP溶液,经手磨混合20min后转移至磁力搅拌器上,磁力搅拌20min后超声振荡40min,然后取出一定量分散后的悬浮液放入沉降容器中(外贴刻度),竖直放在试管架上,静置观察,观察不同时间清液层的体积。采用沉降率表征沉降效果:
沉降率undefined
沉降率越小分散性越好。同时按上述工艺进行未加分散剂试样的对比实验。
本方法可定性分析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分散状态和团聚情况。采用3000HSA型激光粒度分布仪对改性前后产物的粒径分布进行表征。
1.2 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改性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按配方添加到NR中。基本配方(质量比):NR (100),硬脂酸(2.0),重质碳酸钙(50),硫磺(1.6),促进剂DM(1.6),ZnO(6.0)。采用常温双辊混炼,按ISO标准“硫化特性评价”测定正硫化时间t90。确定硫化条件为:143℃t90,硫化压力15MPa,然后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胶料硫化。
1.3 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和抗藻性能检测
根据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2.1.8.9的奎因实验[4],采用抗菌率表征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其计算公式为:
抗菌率undefined
根据标准ASTM D5589-97,在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测试中心对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抗藻性能测试,测试藻种
为:丝藻属HACHB493,四尾栅藻FACHB43,小球藻FACHB167和小颤藻FACHB24。
2 结果与讨论
2.1 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亲油改性
采用改性前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在非极性介质正己烷中的沉降对比实验,考察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表面的亲油性和分散性。可看出,未经分散剂改性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在正己烷中沉降8h,沉降率达0.76;而经TBP改性后的真空或空气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在正己烷中沉降8h,沉降率均为0.004左右;140h后沉降率为0.01左右,真空和空气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沉降率区别不大。
改性前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与正己烷无法相容,原因在于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之间的亲和力远大于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和正己烷的亲和力,ZnO/Ag颗粒之间的这种强亲和力造成了大颗粒团聚的形成,导致了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快速沉降;而经过TBP改性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表面基团发生了变化,颗粒表面状态随之改变,使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颗粒之间的亲和力减小而与正己烷的亲和力增强。所以,改性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团聚程度大大减小,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很好的悬浮稳定性,分散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
对真空或空气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在正己烷中的分散状态,可通过激光粒度分布进行观察分析。图1是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改性前后的粒度分布图。
由图1可看出,未经TBP改性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粒径为1μm左右,超出了纳米级范围,团聚非常严重,很难发挥其抗菌和抗藻性能。而经过TBP改性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在正己烷中分散状态良好,真空和空气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经分散后的平均粒径分别为51.7nm、80.5nm,且粒径分布集中,空气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有少量(500nm左右)的大粒子存在,这可能是几个颗粒团聚在一起造成的。改性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粒径大大减小,基本无大块团聚,粒径呈几十纳米的分散状态,都保持在纳米级范围内,能够充分发挥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抗菌和抗藻性能。
2.2 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配方中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作为活性剂,取代了传统NR配方中的普通ZnO;另一方面作为功能添加剂,实现了传统NR所不具备的抗菌和抗藻性能。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加入份数(分别为3份、6份、10份),于常温下进行双辊混炼,同时炼制了添加普通氧化锌的对比试样,按照ISO标准“硫化特性评价”测定出正硫化时间t90,试样的硫化温度和正硫化时间t90见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加入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对配方的硫化温度几乎没有影响,对正硫化时间的影响较大。与0号对比样相比,1~6号试样的正硫化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随着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正硫化时间反而减小,添加量愈大效果愈显著。由于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粒径很小,反应活性很高,当其添加量较小时,吸附反应中生成的活性基团作用不明显,而且由于长链大分子运动的特殊性,带有活性基团的长链大分子互相接近产生交联就变得困难,因此正硫化时间t90较长;随着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加速了NR的交联,正硫化时间缩短。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真空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制备的NR纳米复合材料正硫化时间小于空气煅烧的试样,如4号试样的正硫化时间小于1号试样,因为所添加的真空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平均粒径小于空气煅烧的试样(如图1所示)。而纳米复合抗菌剂的粒径越小,其活性越高,天然橡胶的交联速度就越快,所以减小了正硫化时间。
2.3 抗菌性能检测
根据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2.1.8.9的奎因实验,采用抗菌率表征NR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将抗菌胶片及对比胶片裁成5cm5cm的试样,用75%乙醇消毒后,逐片平放于无菌平皿内备用。配置浓度为105~106cfu/L的大肠埃希氏菌液(ACTT8099),分别取一定量菌液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在(37±1)℃条件下培养24~48h后得到对照样本平均菌落数;经胶片杀菌后,采用上述方法得到试样样本平均菌落数。按照抗菌率公式计算各胶片的抗菌率,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对比样0号的抗菌率为5%,1号NR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率为98%,其余2~6号NR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率均达到100%。与未加纳米复合抗菌剂的胶片相比,NR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随着纳米复合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抗菌率增大,胶片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杀灭作用越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真空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制备的NR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略优于空气煅烧的试样,如4号试样的抗菌率大于1号试样,因为真空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粒径较小(如图1所示),其抗菌活性较高,所以抗菌率较高。
2.4 抗藻性能检测
根据ASTM D5589-97标准,在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测试中心对添加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10份的NR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抗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R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藻性能良好,表面未见有藻类生长,达到最佳零级标准。纳米ZnO在与藻菌接触时,锌离子缓慢释放出来,与藻菌细胞膜及膜蛋白结合,破坏其结构,并能破坏电子传递系统的酶,与DNA反应,达到抗藻的目的;纳米银颗粒可直接进入藻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藻体窒息而死的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藻菌微生物,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达到较好的抗藻效果。
3 结 论
(1)经磷酸三丁酯改性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沉降率从接近1减小到0.2以下,亲油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将磷酸三丁酯改性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加入到油性介质正己烷中,抗菌剂分散均匀,粒径在100nm以内。
(2)在N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加入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后,正硫化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随着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正硫化时间减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真空煅烧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制备的NR纳米复合材料正硫化时间小于空气煅烧的试样。
(3)NR纳米复合材料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抗菌率随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抗菌率达98%以上,抗菌效果良好。
(4)NR纳米复合材料对丝藻属、四尾栅藻、小球藻、小颤藻等藻菌的抗藻性能良好,达到最优零级标准。
摘要:研究了自制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亲油改性,利用改性后的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制备天然橡胶(NR)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了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抗藻性能。结果表明: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经磷酸三丁酯(TBP)改性后,沉降率从接近1减小到0.2以下,亲油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将TBP改性后的抗菌剂加入到油性介质正己烷中,抗菌剂分散均匀,粒径在100nm以内;在N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中,随着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正硫化时间减小;经检测,抗菌NR纳米复合材料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抗菌率达98%以上,且抗菌率随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抗藻性能达到最优零级标准。
关键词: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亲油性,NR纳米复合材料,抗菌性能,抗藻性能
参考文献
[1]Jurkowska B,Jurkowski B,Oczkowski M,et al.Properties ofmontmorillonite-containing natural rubber[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7,106(1):360-371.
[2]Suchismita Sahoo,Madhuchhanda Maiti,Anirban Ganguly.Effect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as cure activator on the prop-erties of natural rubber and nitrile rubber[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7,105(4):2407-2415.
[3]Radheshkumar,H Mu¨nstedt.Antimicrobial polymers frompolypropylene/silver composites-Ag+release measured by an-ode stripping voltammetry[J].Reactive&Functional Poly-mers 2006,66:780-788.
两类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特性 第9篇
本工作分别以聚酯帘线增强的单层材料和钢丝帘线增强的双层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拉伸循环载荷下材料疲劳损伤扩展的基本规律,得到了两类材料的疲劳寿命图和线性疲劳寿命预报方程,分析了疲劳损伤过程中的滞后损失及生热特性。
1 试件及实验条件
试件分为A,B两类。A类试件:基体为碳黑填充的天然橡胶,增强相为1500D/2聚酯帘线,单层0°轴向铺设,试件形状为哑铃型,有效工作段尺寸为60mm25mm2.7mm;B类试件:基体为碳黑填充的天然橡胶,增强相为钢丝帘线,双层(20°反对称角铺设,试件为矩形,尺寸为130mm28mm2.7mm。
疲劳试验在INSTRON8501液压伺服试验机上进行,轴向位移及其它动态数据由HP-3562A动态信号分析仪和计算机跟踪记录,PT-3L非接触式测温仪监测试件表面温度变化。控制加载方式为正弦拉-拉形式,载荷比为R=Pmin/Pmax=0.2。试验在室温、空气中进行。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疲劳损伤扩展的阶段性
由于疲劳实验为最大载荷控制,因此只要确定了最大载荷和载荷比,沿载荷方向的最大最小应力和平均应力以及应力幅值就都可以获得。
两类试件的周期最大应变随循环周次的变化均表现为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如图1a所示。若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则两类试件的相似性特征就更为明显,如图1b所示。
对应最大应变发展的三阶段规律,疲劳损伤的扩展可以划分为损伤萌生、稳定扩展和加速扩展直至破坏的过程。
对于单层试件A,损伤的萌生主要表现为试件内部帘线/橡胶界面脱粘,对于层合试件B,则表现为试件边缘的帘线端头处出现基体裂纹。单层试件在损伤稳定扩展阶段的主要损伤形式为界面脱粘尺寸的增大、基体裂纹的出现和帘线纤维损伤。层合试件在这一阶段除了基体裂纹数量逐渐增加之外,边缘逐渐出现纵向开裂并向试件中部扩展,形成层间裂纹。损伤加速扩展阶段,单层试件从第一根帘线断裂到试件整体破坏的时间很短,多数情况下,帘线的断裂是连续的。断裂后的软X照片如图2a所示。此阶段层合试件的层间裂纹面积增大并失稳扩展,最终试件脱层破坏。破坏后的试件照片如图2b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知,单层试件A的疲劳破坏为帘线控制,而层合试件B的疲劳破坏为基体控制。尽管如此,图1中两者所体现的最大应变发展规律却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尤其第二阶段,最大应变随循环周次的变化均基本为线性。对本研究所涉及的不同材料和不同加载条件而言,疲劳损伤过程的三阶段都是必然经历的,仅在损伤模式和宏观力学性能劣化的量上存在不同。
2.2 疲劳寿命
两类试件在5Hz频率条件下的疲劳寿命曲线如图3所示。实验表明,用加载最大应力表示的疲劳寿命与循环周次的对数近似有线性关系:
undefined
其中:Smax为最大应力;Nf为寿命。系数a,b是与材料特性和加载频率相关的量。在5Hz频率条件下,95%置信区间的各类材料的疲劳寿命分别表示为:
A类试件:Smax=39.4-2.29lgNf
B类试件:Smax=53.8-7.24lgNf
2.3 滞后损失和温升
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外载输入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损伤的萌生和扩展,另一部分被基体材料的滞后生热
所消耗。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差,试件表面温升较明显。图4a是疲劳过程中滞后损失随循环周次的变化曲线,在整个疲劳加载过程中,滞后损失基本保持定值,在达到破坏点时,单层试件A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突跃。曾有研究认为[15],疲劳过程中的滞后损失变化反映了材料的微观损伤,但本研究未发现二者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实验过程中所测得的试件表面温升如图4b所示。热稳定状态下试件表面温度与导热系数和滞后损失有关[16]:
undefined
式中:Tm为热稳定温度;T0为环境温度;k为校正系数;f为加载频率;h为滞后损失;λ为导热系数。
从式(2)推知,由于A类试件滞后损失远大于B类试件,故其表面温度较高。而且由于B类试件的帘线为钢丝,试件本身的导热系数高于单层材料,故表面温度较低。
3 结论
(1)载荷控制的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扩展具有明显的三阶段特性,分别对应损伤的萌生、稳定扩展和失稳破坏过程。
(2)单层材料的疲劳破坏为帘线控制,角铺设的双层材料的疲劳破坏为基体控制。
(3)用最大应力表征的疲劳寿命与循环周次的对数成线性关系。
制药设备橡胶密封材料及应用 第10篇
密封元件在一套制药设备中除保证准确执行工艺参数外, 它的另一个功能就是避免机电设备的三漏 (水、气、油等) , 它对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药品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和应用。
1 密封原理及材料性能
目前制药设备密封材料广泛选取橡胶密封 (Rubber seals) 材料, 是因为它是一种宝贵的弹性高分子材料。给予其较小的应力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这种变形可以产生接触应力弥补机械间隙达到密封的目的。从特征上讲, 此类材料弹性模量小、伸长率高、耐透气性和耐化学介质, 具有天然的绝缘性并能与多种材料结合、共混、复合而改性, 从而获得满意的物理综合性能, 因此这使该类材料在设备密封设计中大受欢迎。图1为常见的O型橡胶密封圈。
目前常用的橡胶材料有: (NR) 天然橡胶、 (SBR) 丁苯橡胶、 (IR) 异戊橡胶、 (BR) 顺丁橡胶、 (NBR) 丁腈橡胶、 (CR) 氯丁橡胶、 (EPR) 乙丙橡胶、 (IIR) 丁基橡胶等。特种橡胶有: (Q) 硅橡胶、 (FPM) 氟橡胶、 (ACM) 丙烯酸脂橡胶、 (AU/FU) 聚氨脂橡胶等。
在一套完整的制药设备中, 通常机械动力部分较多选用的是常用的橡胶材料, 在接触物料 (含异常情况下) 的工艺功能区域则选取特种橡胶材料作为密封材料。以下对常用橡胶密封材料的特征性能做一些阐述, 以便于区分应用。
1.1 (NR) 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是具有良好加工工艺性能的不饱和橡胶。材料分子的每一个链节上含有的双键的活泼性很容易与其他化学物质结合发生氧化、裂解反应, (如与卤素发生氯化、溴化反应, 在催化剂和酸作用下发生环化反应) 这决定了它容易改性便于加工, 制造成品显示出理想的机械性能, 特别是结晶型天然橡胶在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撕裂强度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化学性能上耐碱不耐强酸, 但对光、热、臭氧、非极性溶剂敏感, 很易老化。它是众多密封产品基础材料。改性后在胶带、胶板、胶管、密封和轮胎类等领域获得广阔应用空间, 但价格不菲。
1.2 (IR) 异戊橡胶
异戊橡胶是以异戊二烯为单体通过定向、溶液聚合而得的聚合物。分子结构与 (NR) 天然橡胶相同, 故性能相近, 常称为合成天然橡胶。膨胀和收缩小, 加工过程流动性优于天然橡胶。质量均一, 纯度高, 无色透明, 适宜药用密封配方。异戊二烯与异丁烯单体以一卤甲烷为溶剂, 通过阳离子聚合可得气密性很好, 且化学、耐热性能非常稳定的 (IIR) 丁基橡胶。目前在制药包装材料中广泛应用。如用于耐受多次穿刺的粉针西林瓶丁基胶塞、大容量注射剂密封丁基胶塞、试剂溶液密封。在反复湿热灭菌设备的活动门密封、仪表穿越高温设备壳层接线密封等方面也十分受青睐。
1.3 (SBR) 丁苯橡胶
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单体进行溶液聚合后可得溶聚丁苯橡胶。在5℃以上、50℃以下的条件分别可得低温乳聚丁苯橡胶、高温乳聚丁苯橡胶。前者应用较广, 后者市场在萎缩。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众多苯基侧基, 加大了分子间作用力。弹性、耐低温性、耐撕裂性较差。此类材料尽管有很好的耐磨性和耐透气性能, 但不适合做水、气、油等密封材料。多见橡胶缓冲构件偶见非压力的排水管和低档的排烟、排废气管道密封件采用此材料。
1.4 (BR) 顺丁橡胶
全称顺式1, 4聚丁二烯橡胶。它是由丁烯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溶液聚合获得的有规立构橡胶。结构归整性好, 无侧基, 分子链柔和, 因此具有极好的耐低温性, 高弹性。动负荷下发热小, 在机械力作用下橡胶内应力易于重新分配、以柔克刚, 着力点材料不易脱落。为获得良好的改性效果, 常与 (NR) 天然橡胶、 (NBR) 丁腈橡胶、 (CR) 氯丁橡胶混用作药品开口容器的密封材料。
1.5 (NBR) 丁腈橡胶
这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两种单体经乳液聚合而得的橡胶。单体组分变化和聚合温度不同可以获得此类型多种橡胶。丁腈橡胶引入高极性的氰基后在耐非极性油、耐腐蚀、耐磨擦方面显示极优越的性能, 同时也显示出其半导体方面性能 (电荷积聚、安全因素需要考虑) 。
高聚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在目前的耐油密封件中应用广泛。诸如制药设备的动力传递箱油封、输油管道、垫圈、含油容器衬里等常采用此类材料。在液压系统部件和机电产品的润滑系统中有“耐油密封大王”称号。在制药设备工艺功能区域诸如软胶囊设备/合囊工序、含油类药剂/有油灌注工序等设备密封材料也常采用。
经过氧化物硫化的氢化丁腈橡胶显示出高耐热、压缩永久变形小的可贵特性, 这使氢化丁腈橡胶在制造高温、高压设备的密封材料舞台上能大显身手。
1.6 (EPR) 乙丙橡胶
乙丙橡胶是以乙烯、丙烯或乙烯、丙烯加少量非共厄二烯烃类为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溶液聚合或悬浮聚合得到的无规共聚弹性体。前后不同材料分别得到有二元乙丙橡胶 (EPM)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 统称乙丙橡胶。
乙丙橡胶具备在130℃下的恶劣环境长期工作的能力, 且耐臭氧、潮湿、抗阳光/紫外爆晒等能力十分显著。这使它在制药环境获得广阔的运用空间。制药设备的许多部件工作开始前或结束立即投入CIP/SIP工序是必须的, 带来的潮湿空气且紫外或臭氧直接使用的环境很容易破坏其中的普通橡胶密封结构。另, 121℃湿热灭菌的环境反复多次灭菌对普通橡胶密封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这些工艺要求对乙丙橡胶而言则是完全能够胜任的。故在当今的进口制药设备密封中大量采用EPDM材料。国内高档大、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上诸如注射用水隔膜阀片广泛采用EPDM橡胶与PTFE复合密封 (如图2) 。其既能承受纯蒸汽灭菌环境带来的高温、高湿, 也能满足隔膜阀片必须的启闭弹性的要求。在常采用臭氧和紫外灭菌的制药用水分配系统管道的密封元件中也大量采用此类材料。
1.7 (Q) 硅橡胶
它是二氯硅烷经过水解、聚合而得到的有机弹性体。按照硫化方式和化学结构可有热硫化 (HTV) 和室温硫化 (RTV) 两类。前者是高分子量的固体胶, 后者是低分子量具有侧基的液体胶。在密封材料上常使用前者, 硅橡胶密封如图3所示。
硅橡胶区别于其他材料的最大特性是优越的表面性能和生理惰性。极低的吸水性能长期侵入水中, 吸水率<1%且物理机械性能不下降。防霉性能优秀, 无味、无毒对人体无不良影响。
在家用电器密封、医用人造器官、美容、人体导液管道等方面常采用。高温130℃下设备以及在碱环境、次氯酸钠和双氧水浓度高的环境作密封材料也大受欢迎。目前制药工厂设备现场使用量最大的是常 (低) 温药液物料输送软管和管密封件填料。
固体硅橡胶密封件在耐溶涨和化学介质方面主要取决于介质类型。在高温的水蒸汽环境 (>130℃) , 硫化硅胶易被侵蚀破坏很快降解, 呈白色颗粒粉末, 发硬变碎易脱离表面, 如图4所示。
在不易控制温度的加热环境或纯蒸汽灭菌的管道/容器等位置一般不推荐使用此材料做密封。
1.8 (FPM) 氟橡胶
氟橡胶是指分子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一类合成高分子橡胶弹性体, 是20世纪后期面世的一种新材料。按照结构区分有含偏氟乙烯氟橡胶、亚硝基类氟橡胶、全氟醚类氟橡胶、氟化磷腈类氟橡胶4大类。
氟橡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硬度, 但弹性较差, 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耐老化。与其他材料比较具有突出的耐腐蚀性。对有机溶剂、浓酸、高浓度过氧化氢表现优于其他橡胶, 对热水作用稳定。氟橡胶的透气性随着温度升高, 气体在氟橡胶内溶解度增大, 即透气性降低, 扩散速率降低。对臭氧、日光不敏感, 耐中等辐射剂量, 这使它在航天、真空等领域大有用场。
有文献实验资料证实微生物对氟橡胶作用十分稳定, 故在进口国外实验设备、高级制剂设备的水、气、油密封元件上大量采用。
图5所示为进口生物发酵设备的容器采用的氟化磷腈类氟橡胶密封环, 其在恶劣环境下使用5年密封效果良好。
2 密封元件几何形状设计
优良的密封元件材料选择是问题的一方面, 优秀的形状设计是问题解决的另一方面。解剖代表性的密封元件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2.1 O型密封的工作受力与形状设计
由于比较复杂, 其需要进行许多计算。此类密封元件在装配完成后, 由于纯压力而垂直变形填充间隙, 当它处于工作状态时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 承受到工作压力FN作用后形成剪切状滑移形态, 一侧会向另一侧位移形成挤出状弹性体, 达到非常有效的双向自封效果, 实际变形很小。图6所示为便于观察而局部放大图。
为保护这种自封效果在沟槽和挡圈上会作出设计上选择:诸如槽坡口倒角、橡胶材料硬度、永久性变形、骨架添加等设计, 限于篇幅此不作展开。
由于其受力和工作中的复杂环境, 此类密封的形状设计上有多种变化。如截面设计为X形, 使它有4个密封凹区均匀分布, 可以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 能避免O型密封的致命扭曲失效的缺陷。在制药设备中一般O型密封使用在静密封区域较多, 高级形状设计也用于压力不高的动密封区域。
2.2 唇形密封形状设计
唇形密封形状指的是密封圈受压面具有嘴唇状、压力强化密封作用的一大类密封元件。截面结构有V、U、Y、L、J等形式。针对水压、油压、气压工作环境的一类设计, 可在15~25 MPa的环境可靠使用, 并能在往复运动中保持密封效果, 特别适合动力机械设备的气缸、液压缸、蒸汽泵等环境选取作密封件。唇形密封中最具代表性的结构为Y形密封环, 如图7所示。
在装配过程中, Y形密封环是有方向安装元件。Y形开口对应压力传递来的方向, 不能逆装。在装配前需要一定公差过盈压入定位。偶尔在设备初次启动瞬间会有少量渗透物料;随着运动往复形成的油膜与设备表面构成的密封及压力作用, Y形开口 (唇边) 的弹性伸开, 动态的密封效果会增强, 允许压力范围内越压密封越可靠, 在许多环境下能做到滴水不漏。
唇形密封的形状设计为克服O形弱点和在高压环境中使用开创了非常有利的局面。由于制药设备在工作现场易于产生粉尘 (如制粒、压片、包装) 和杂质, 污染成品, 有密封易于清洁, 能防止和避免污染。在Y形唇边或底部常常设计有防尘边。诸如SDR和SM及KDI等带有防尘功能及骨架的密封元件, 既保护了密封下的机械公差及润滑, 又避免了药品杂质污染。
制药设备在密封元件的形状设计上鉴于特殊工艺要求还有系列的异性材料组合密封、夹布旋转唇形密封、内包骨架的旋转唇形密封、弹簧唇形密封等众多结构形状,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密封元件大家族。但是由最基本形状O、Y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3 常用橡胶密封材料的适用特性
3.1 在具体的设备密封应用中的物理特性
在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设备功能条件下选用, 各行业大多偏重材料各自自身特点。诸如: (1) 一般机电设备材料偏重耐油、耐压力、耐高温、耐摩擦性、绝缘性等。 (2) 公用工程冷冻、压缩设备偏重耐油、耐低温、耐摩擦性等。 (3) 制药设备上偏重材料的高低温稳定、无毒、无味、不脱落、不与介质反应等。 (4) 医用材料还要求与人体组织相等的pH和注意渗透压等。
世界物质是大不相同的, 没有一成不变的通用万能材料, 只有具备特殊性才能不断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的物质材料。表1是根据参考文献资料和经验列得的。其中, 适宜材料用A表示, 可以选用用B表示, 建议不采用用C表示, 不适宜材料用D表示。
3.2 橡胶密封材料的主要改性工艺方法
常用橡胶密封材料为满足多种工艺要求、广泛增加材料的适用特性有多种改性工艺。最有代表性的改性工艺是橡胶硫化和橡胶填充。以下简述其原理以便于选择。
3.2.1 橡胶材料硫化
橡胶硫化 (某些书籍称交联) 通常指对橡胶的线型大分子链通过化学交联而得三维网状结构的化学改性过程。一般放置在加工工艺的后面一道工序, 将产品置于一定物料、温度、压力、时间的环境内使橡胶内部结构发生连续变化的交联反应, 从而赋予橡胶密封元件各种宝贵的物理特性。
一个完整的硫化过程是主要由硫化剂、活性剂、促进剂等多元组分参与的复杂反应。主要目的是通过诱导、交联反应过程使分子间形成稳定交联键网络, 分子链间不再产生相对滑移但链段运动依然存在。交联反应程度常由交联密度大小来确定, 交联密度增加对拉伸强度影响显著。先是性能得到改进, 后会产生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较低交联密度时, 材料有较高的伸长率。随着交联密度的适当增加, 材料在硬度、回弹性、耐疲劳性上是增强的, 在永久变形、动态发热、溶涨性等方面是减小的。可见诸多橡胶材料改性离不开此工艺, 因此类似橡胶加工工厂多建立有专门的硫化车间 (工段) 。
3.2.2 橡胶材料填充
橡胶材料在加工中大量添加某些物质来增加橡胶体积, 减低制品的成本, 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和色泽等, 一般情况下对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主要的填料物为性能稳定的含硅化合物、碳酸盐、金属氧化物等无机材料, 配以再生胶、硫化胶粉、木粉、短纤维等物料。但制药设备中橡胶密封元件对主要的填充物选择性要求甚高。
4 结语
橡胶密封元件在制药设备中的应用发展很快。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 老材料的淘汰周期不断缩短。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在高低温恶劣环境中的稳定、无毒、无味、不脱落、不与介质反应等特性。生物化学和冻干制药技术对设备的橡胶密封元件一直要求很高。目前采用进口材料制造密封元件仍占一定比重。国外代表性装备供应商如Hanger、B+S、Parker、Freudenberg、Simrit等推出的新设备大多在材料研制改进和密封形状设计上双管齐下, 使密封元件功能日臻完善。
因此, 我们应留意参考国外新型的智能密封结构和运动密封中推出的低摩擦聚脂Y型密封设计, 另采用计算机软件辅助的有限单元 (FEM) 设计, 从橡胶密封接触应力中分析初破坏点达到推出新结构的形状的设计方向, 都是其发展的新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刘印文.橡胶密封制品实用加工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4
[2]黄兴.新世纪密封技术面临问题及发展趋势.润滑与密封, 2002 (1) :76~78
[3]翁国文.橡胶工业制品加工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4]彭兵, 肖风亮, 李翔宇.橡胶密封制品.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0
橡胶制品材料 第11篇
日前,印度尼西亚橡胶业协会(Gapkindo)顾问大卫·胡斯尼·巴斯达利对记者称,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滑是受到世界经济疲软影响,以致橡胶主要进口国,如中国、美国和欧盟的需求趋于降低。“橡胶价格下跌是因为需求减少和全球经济疲软双重影响。”
因全球市场的橡胶需求还未提高,导致最近几个月橡胶价格还不能上涨。此外,包括印尼在内的数个橡胶生产国橡胶农改行,造成世界橡胶供应量降低。因为他们受不了橡胶价格低迷。
大卫预计,全球市场的橡胶需求将停滞至明年,除非中国、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长回升,需要橡胶作为车辆轮胎生产原料。印尼国内经济增长缓慢,也造成国内市场供基础设施建设的橡胶吸收量很少,如公路、桥梁和港口不能顺畅,因为今年许多基础设施工程不能如期实施。除此之外,东盟地区承诺诸国将最大限度吸收橡胶仍无结果,因此,仍不能推动全球市场的橡胶售价。
这一向以来,东盟橡胶主要供应国是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但2007年以来,因当时价格高,使老挝、柬埔寨、越南和缅甸等国也对橡胶感到兴趣。因为东盟国的橡胶供应量充足,自2011年天然橡胶售价受到显著变动。
因出口市场疲软和国内基础设施使用的橡胶还不明确,目前,印尼天然橡胶产品仍依赖轮胎生产商。每年,在印尼全国300万t橡胶总产量中,轮胎生产商吸收60万t。
大卫表示,虽然橡胶价格仍低迷,但不会对国内轮胎市场的售价造成影响,轮胎价格理应随着天然橡胶价格降低,因为橡胶是生产轮胎的主要原料。因此,他认为,轮胎生产商从该天然橡胶价格低落获取暴利。
但印尼轮胎商协会(APBI)主席阿兹斯·巴内称,虽然橡胶价格下滑,但轮胎价格仍高涨,因为轮胎生产费因美元呈强而昂贵,尤其是目前,民众购买力弱,也使轮胎需求降低,能获盈利已算幸运。
(摘自印度尼西亚《商报》,2015-10-12)
健康防水新材料:硅橡胶防水涂膜 第12篇
HT系列硅橡胶防水涂膜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为我国航天航空领域研制的无毒、环保, 具有密封、黏接、防水性能的产品。材料的无毒指标能达到食品级标准。其耐老化、耐腐蚀、耐高低温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过去, HT系列硅橡胶防水涂膜在我国应用范围较窄, 仅限于飞船、火箭、导弹密封及密封件使用及火箭发射竖井、指挥中心、军用坑道、中央军用设施的防水和密封。然而, 在西方发达国家, 硅橡胶防水材料早已应用在建筑物和住宅防水领域, 如雅典、悉尼的奥运场馆等。
国务院号召在可能条件下要加速一些材料“军转民”的市场开发, 天津航天环宇科技发展公司承担了硅橡胶防水涂膜的开发应用, 并将其以适于民用市场的价格投放市场。
硅橡胶防水涂膜是由双组分材料组成, 施工前将其按比例配比搅拌均匀, 涂刷在建筑物体基层表面, 涂层要求厚度在1毫米左右, 施工后的建筑物具有理想的防水效果。
硅橡胶防水涂膜的优点有:可与任何建筑物体表面结合。混凝土、金属、木材、石材、化学建筑板材等均可使用硅橡胶防水涂膜进行作业施工;硅橡胶防水涂膜耐老化的特性使防水层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势。采用这种材料施工的建筑能保证30年的防水效果;耐高低温的特性使硅橡胶防水涂膜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据产品设计性能和检测效果显示, 此材料可承耐300摄氏度高温和负200摄氏度低温, 因此可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的防水工程;硅橡胶防水涂膜的安全环保指标俱佳, 能保证生产、施工、使用者的安全, 不会产生任何危害人体的后果。
橡胶制品材料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