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校传染病小结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学校传染病小结(精选14篇)

学校传染病小结 第1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

学校及托幼机构是防控传染病工作的主要阵地,由于学校及托幼机构人群密集,广大儿童自我防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容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染病的流行。针对以上特点,我中心积极开展传染病控制工作。一是要求学校及托幼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指派专人负责传染病控制工作。二是指导学校及托幼机构切实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日常消毒等防控措施。三是联合教育局搭理开展宣教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对在校学生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四是组织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我中心每年对学校及托幼机构负责防控工作人员进行至少两次的集中培训,

学校传染病小结 第2篇

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风险

排 查 小 结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我校迅行动,针对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了详细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现将我校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风险排查情况小结如下:

一、成立风险排查领导小组: 组

长:郭丽敏 副组长:刘文喜

成 员:崔拴宝、李伟、闫江、齐粲以及各班班主任

二、风险自查情况

1、我校组织管理实行学校校长负责制,设有学校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风险领导小组,并由分管领导赵慧负责。

2、传染病防控风险应急预案、各项制度较为齐全:有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有学生健康检查及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有学生晨午检表制度且工作比较规范;有卫生管理制度;有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3、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符合卫生标准。

4、学校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了各类传染病疫情预防、上报登记和处理制度。

5、饮用水卫生由安泽县自来水厂提供,水质检测报告记录存档,基本符合国家标准。

6、教室、厕所、餐厅等设施符合卫生要求。

7、建立有传染病消毒工作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处理。

8、传染病防控资料有学校统一保管和存档,以备检查。

三、存在的隐患

1、校门外有社会人员偶尔摆摊设点的情况,饮食安全和管理不容乐观。

2、我校学生因病或突发疾病到正规的医院救治,路途较远,家庭情况复杂,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看,导致贻误病情存在一定隐患。

3、学生因病回家治疗,父母和孩子不到正规医院救治的情况较为严重,多数选择了个人门诊治疗,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4、学生家长缺乏传染病预防的基本常识,碰到紧急情况,不能够正确处理。

四、努力的方向

今后我校将更进一步上好健康教育课,全力推进学校师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落实过程管理,发现问题积极整改,把风险处理于萌芽阶段,全力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预防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检查和评比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措施,抓好落实,努力打造平安校园环境,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北门小学

学校传染病小结 第3篇

1 目前我国村学校卫生安全的状况

1.1 食堂的卫生安全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的食堂基础设施落后, 食堂的卫生条件大多达不到国家要求。学校食堂的条件普遍比较简陋、房屋破旧、墙皮脱落、冷热不分、生熟混杂;并且大多数的食堂没有基本消毒的设备以及防鼠、防尘、防蝇的等设施;有的学校没有购置冷藏的设备。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的状况和在校师生的日常饮食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同时食堂的食品卫生管理漏洞, 食堂的卫生管理体制很不健全, 或者没有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 严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例如:购进各种食品原料没有建立索要证及索票的制度, 不执行食堂的“三防”制度, 没有按照规定执行食堂的饭菜留样制度。还有部分学校没有相应的食堂配备, 很多学生不得不在校外用餐, 出现的卫生隐患更加大。

1.2 宿舍的卫生安全状况

随着我国的教育布局进一步调整, 村级联中的大规模撤并, 很多比较偏远的学生都集中到了中心学校。农村的大部分学校宿舍的基本设施、配备不足, 卫生安全状况较差;没有专职的卫生安全管理人员, 宿舍的后勤工作没有保障。这些都给农村学校的卫生工作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出现多个学生不得不同居一室, 还有很多条件更不理想的农村学校几个孩子甚至要挤在一个大通铺上睡觉, 通风的效果以及环境卫生的条件极差。虽然学生宿舍的室温大多还是比较适宜的温度范围, 但是大多的寝室内的室内风速没有能达到国家卫生要求。因为室内的风速过小, 就不利于室内外的气体进行交换以及室内空气的清洁。例如:新型的甲型流感病毒会因为空气的不流通而发生流行[1]。同时, 部分使用平房做宿舍或者一楼的宿舍其相对湿度比较大, 长期的居住会因为通风不良和空气潮湿对学生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还有部分边远地区以及服务半径比较大的农村学校, 因为没有配备足够的学生宿舍, 出现大批的学生不得不在校外进行寄宿, 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

1.3 生活饮用水

我国农村的大部分中小学校的饮水多还是取自山涧水和井水等, 没有必要的净化和防护措施, 并且大多数没有建立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制度以及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 在生活饮用水方面存在较大的卫生安全问题。唐振柱[2]等对广西的1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饮用水源进行调查, 发现这些学校的水源地下水占到了总用水的85%, 因为没有相应的消毒设备, 饮用水合格率仅为27.0%, 总大肠菌和粪大肠菌在饮用水中的超标率达到82.35%和83.05%。

1.4 厕所卫生情况

目前我国农村的厕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大多还是传统的旱厕, 因为部分学校学生的增多, 农村学校的厕所蹲位数量也出现严重不足, 同时男生的厕所小便池的长度不够;没有洗手设施或者洗手措施的数量严重不足[3]。

2 目前我国村学校的传染病疫情状况

2.1 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而导致的慢性肺部感染的传染性疾病, 为肺病中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会出现咳嗽、潮热、盗汗、咯血以及身体出现逐渐的消瘦等一些临床表现, 是一种有较强传染性、慢性、消耗性的疾病。临床主要分为原发性肺结核以及继发性肺结核两大类, 原发性肺结核是因为人体直接感染结核菌而引起的病变, 多见在幼儿和青少年, 而继发性肺结核是在原发性感染基础上, 结核菌长期潜伏、残留在病灶内或者淋巴结内, 当人体的抵抗能力出现下降时, 潜伏的结核菌又出现活跃、繁殖而导致患者生病。2009年6月江苏省丰县的赵庄镇中学[4], 一名初三学生在中考体检时被发现肺结核, 经调查该校有54个班, 2400名学生, 全来自周边的不同村庄。而发病学生都是初三一班学生, 一共42人, 因为天气比较寒冷, 所以常常关闭门窗, 造成宿舍的室内通风比较差。

2.2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因为多种不同的肝炎病毒而导致的传染病。在2008年1月29日到3月17日, 就曾发生十堰市的某乡镇中小学发生一起因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而暴发的传染性事件。还有逻西乡的马庄中心小学为一所农村的寄宿制小学[5], 学生都来源于附近16个共计466户, 首发病例于2007年的11月发病, 与11月25日到12月3日是发病的高峰, 共发病123例, 总发病率为24.84%, 没有死亡病例。经调查学校的水源均取自流经该小学旁的一条小河, 而沿河处有村民居住, 都没有厕所, 同时溪水的流量比较小, 该学校的公厕就设在学校取水口上方大约10m处, 所以水质的污染严重, 还没有消毒和处理的设施, 该学校就有一间比较简易的小食堂, 因为环境卫生很差, 并且不供应开水, 所有学生就只能喝那没有经过消毒的小溪沟的生水。以前该校曾经发生伤寒流行。其水源现场经卫生学调查, 水质检测结果为水源水的大肠菌群为240MPN每100毫升, 提示出现严重的水源污染, 并且该校的学生都没有接种过甲肝疫苗, 所以导致大量的易感人群出现。

2.3 腹泻

很多种病毒、细菌感染会引起腹泻感染, 由于水源不洁, 很容易发生腹泻的流行。肠道传染病, 特别是急性的肠道传染病, 例如霍乱、痢疾、伤寒、副霍乱、副伤寒, 特别在秋季, 容易发生和流行, 因为天气仍然比较炎热, 各种细菌和病毒也处于比较旺盛生长的繁殖期, 一些食物和水源以及环境都比较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污染, 。引起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媒生物, 例如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在秋季也是繁殖的高峰期, 活动也十分的频繁, 而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 也容易对食物、环境、水源造成污染, 使得人类得病。农村的中小学由于条件比较差, 所以发生腹泻流行的情况就会比较多。

3 小结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教育的基础设施配套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速度, 我国目前农村学校在卫生安全状况和学校传染性疾病方面情况很不理想。学生的宿舍人员拥挤, 通风不好, 学校的食堂卫生和食品安全更直接的影响到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而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都大多集中在食堂用餐, 学生的食堂卫生状况比较差, 无证经营, 相关的从业人员没有国家要求的健康证明, 更新学校的管理难度比较大, 尤其是一些寄宿制的学生饮食、住宿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农村学校的学生对基本的卫生知识掌握相对不足, 并且因为在校的学生人员比较集中, 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爆发和流行[6]。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村学校学生, 特别是一些寄宿学生的健康成长, 应该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布局的进一步调整, 对我国的农村中小学校采取了调整和合并, 使部分农村的中小学校规模加大, 所以出现寄宿制学生的增多, 尤其部分农村的中学, 平均学生人数达到1500人至2500人, 由于学生的大规模增多, 对我国农村学校的卫生安全以及学校的传染病控制提出了巨大的考验。

关键词:农村学校,安全状况,传染病

参考文献

[1]田艳琴.甲型H1N1流感68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10) ;1414-1415.

[2]唐振柱, 钟格梅, 刘展华, 等.广西农村寄宿制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7) ;628-630.

[3]杨玲, 陶芳标.农村学校卫生安全状况与学校传染病疫情[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9) ;776-779.

[4]康峰.丰县赵庄镇中学一起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健康天地, 2010, 4 (3) ;93-93.

[5]姜超穗, 陈志祥, 梁详多.桂西农村寄宿制小学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特征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 30 (5) ;798-799.

学校传染病防控探讨 第4篇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38-02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如果出现传染病,极易造成校内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学生感染疾病,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近年来,各类传染病疫情在学校里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及学校管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折磨[1],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流感、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传染的主要场所[2] ,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降低学校发生传染病的几率,加强学校管理,降低学生发生感染的机率。现对学校传染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学校传染病的控制管理情况及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学校传染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2 方法 学校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整天集中在一起学习,相互之间的接触较为密切,如果卫生设施或者卫生制度不够健全,或许是学生的卫生习惯较差,就导致学校当中容易发生传染病,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管理[3]。对此,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加强传染病管理,保证学校管理的秩序。

预防措施:首先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伴有传染病的学生,应当停课居家或门诊隔离治疗,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稳定。同时要定期地向学生开展各种传染病知识教育,以使学生充分地了解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如果自己出现此种症状后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形成传播感染。对于学生宿舍,学校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指导学生经常打扫宿舍卫生,保持干净、整洁和通风,以免感染疾病。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入校体检管理,为学生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在新生入校之初,要对新生进行严格体检,以填补学生的免疫空白,通过加强管理,以减少学生之间传染病的感染及传播[4]。再次,当社会上出现某种传染病时,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免疫接种管理,并尽量取消大型的聚会活动,以避免学生出现疾病感染。

控制措施:首先要做好传染病发生后的工作,当学生出现传染病时,学校应当立即将学生隔离,并及时向上级报告疫情,同时应当积极配合疾病控制部门,针对学生疫情,实行有效解决措施,实施经常性消毒,以抑制传染病的感染。其次,学校完善学生的缺课报告制度,对于没有上课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询问及核实,以保证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地发现新病人,并及早报告,对于出现疫情的学生,则要及时报告并送學生就医,同时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其他学生的安全[5]。再次,学校医务室应当配备专门的医生,当学生出现传染病后,校医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治疗,并对其他学生进行检查,同时报告上级,并发放相关传染病控制药物,以降低学生中疾病传染的几率。

2 结果

通过对学校传染病的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如果出现传染病,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应当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加强学生管理,降低传染病的发病几率。

3 讨论

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会对大批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影响,不仅会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还会导致社会和家庭产生不安定因素,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预防措施如加强健康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学生的入学体检,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宿舍及食堂卫生管理等,传染病控制措施如完善学生的缺课报告制度,随时了解学生动向,保证学生安全,积极处理传染病发生后的工作,以免疫情继续蔓延,对学校造成更大的损害。以期通过这些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在传染病发生的第一时间,可以及时进行控制,以免疫情传播,给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总之,学校的传染病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应当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以降低传染病在学校发生的几率,从而确保学校管理的正常秩序,减少社会及家庭的不安定因素。

参考文献:

[1] 麦浩.桂林市2002年度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26(05):36-37.

[2] 费方荣,冯录召,许真,等.2008-2010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9):691-693.

[3] 李冬梅,刘海博,甘亚弟.北京市大兴区学校托幼机构5年传染病发病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0,58(24):78-79.

[4] 胡茂红,涂正波,吴景文.南昌市1998——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布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64(02):56-57.

传染病自查小结 第5篇

为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管理水平,切实把疫情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我院于1月26日对1月份疫情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门诊日志及内儿科出入院登记使用情况、化验室、放射科登记情况、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自查结果如下:

一、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

6月份我院共计报告各类传染病9例,其中痢疾1例 , 水痘 1 例 , 其他感染性腹泻 4 例 , 疑似肺结核 3 例。所有传染病病人均及时进行了报告,无迟、漏报现象。报告的所有病例均登记了科室内传染病登记簿,登记内容与报告内容相符,无差错现象。报告的病例均可在化验室及放射科查找到登记,无诊断不符现象。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有项目不完整现象。

二、门诊日志的使用情况:存在字迹潦草 , 缺项等情况。抽查各临床科室门诊处方各 15 张,核对相应医生使用的门诊日志,计算出门诊日志登记使用率。从抽查结果可以看出我院门诊日志登记情况较好,使用率及相符率均为 100%。

三、化验室的登记情况:使用了符合上级规定的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地址、送检诊断、检查结果、送检医生等内容的门诊检验登记簿 , 但存在 漏添送检诊断现象 , 字迹较

潦草。

四、放射科的登记情况:放射科登记完整 , 在发现肺结核病人后,能主动及时电话通知疫情报告员。我院发现的 3 例肺结核疑似病人均转诊至市结核病防治所,转诊率为 100%。

传染病培训工作小结 第6篇

为做好手足口病及春秋季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县卫生局关于举办手足口病及春秋季传染病防治培训的通知精神,我院于2010年7月3日在卫生院会议室举办了全乡卫生人员手足口病及春秋季传染病防治培训班。

首先由朱院长讲授了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治疗相关知识。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与普通流感的症状、体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区别,禽流感病毒的分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即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等四个方面结合实际病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参加培训人员受益匪浅。紧接着赵国龙讲解了手足口病防治的诊治相关知识,讲解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体征、诊断要点,接着结合着实际病例重点讲解了手足口病的治疗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细节,特别强调了重症患儿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通过这次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广大医护人员加深了对手足口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春秋季传染病的认识,增强了对手足口病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冬春季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意识,提高了对手足口病和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等冬春季传染病的诊断水平,这次培训必将对我院更迅速、科学应对、有效处理手足口病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冬春季传染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1传染病宣传小结 第7篇

单 位:土顶卫生院

传染病宣传小结

我院在2011年1月份至10月份,进行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共出勤17名医务人员,在农贸、集市进行走村串户,共发放宣传单7500余张,折页165余册,真对春秋季节呼吸及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向社会村屯广播次数11次,出动车辆一次,受教育人数达16516人,特别是中小学及托幼机构,防控落实到位,工作责任落实到包村人员,分工负责,在土顶辖区未出现大的疫情流行。

学校传染病小结 第8篇

农村学校在安全、卫生、集体活动的组织管理等方面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宿舍人员拥挤, 学生食堂无证经营, 从业人员没有健康体检证明等现象相当普遍。边远地区和服务半径较大的学校, 由于没有配备学生宿舍及食堂等生活设施, 导致大批学生在校外寄宿或就餐,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儿童青少年的基本卫生知识相对不足, 且在校学生人员集中, 极易引起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影响了学生特别是寄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 农村学校主要卫生安全问题

农村学校校舍配备不足, 卫生状况较差;缺乏专职卫生管理人员, 后勤工作难以保障。这给学校卫生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卫生安全状况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问题, 因此, 农村学校的卫生安全问题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1.1 食品卫生安全情况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调查显示学校食品卫生普遍存在基础卫生设施较差, 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督办不及时等问题。

1.1.1 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情况

抚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 农村学校食堂持证经营率为79.4%,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率为65.9%;此外, 94.1%的食堂未建立卫生管理组织及卫生管理制度[1] 。沂水县130所农村学校食堂均为个体承包, 其食品卫生许可证办证率仅为30.0%,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率为33.3%[2] 。承包经营造成学校内部责任不明确, 卫生管理松懈, 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监控。

1.1.2 食堂卫生设施及布局情况

部分农村学校食堂硬件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 食堂功能分区及布局流程不符合卫生要求, 易造成食品的交叉污染。有调查显示, 34所农村学校中有29所学校食堂加工场所内外环境不洁, 其中无防蝇设施的食堂21所, 无防尘设施19所, 无防鼠设施26所, 无冷藏设施8所, 无原料专用仓库18所, 原料存放不符合卫生要求14所[1] 。王延辉等[2] 对沂水县农村中学130所食堂调查显示:有91所 (70.0%) 食堂防蝇、防尘设施不全, 清洗、消毒保洁设施配套的仅有2所 (1.5%) , 30所 (23.1%) 食堂有冰箱、冰柜等冷藏设施, 存放食物做到生熟分开的仅2所 (1.5%) , 生熟刀板分开且有明显标记的有34所 (26.2%) , 加工场所符合要求的有26所 (20.0%) , 设原材料仓库的有10所 (7.7%) , 面粉做到离地、离墙存放的有20所 (15.4%) 。有些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 在食堂对外承包时将原来的大食堂分割成数个小食堂, 造成各食堂的厨房面积狭小, 加工场所条件简陋, 致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隐患较大。

1.1.3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及行为情况

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 大多未经过卫生知识培训, 卫生知识缺乏, 规范操作意识差。许多食堂承包业主为获取高额利润, 采购廉价质次的原材料或“三无”产品。张鉴存等[3] 调查发现, 大多数食堂都未按相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马生法等[4] 调查发现,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工作时不穿戴工作衣帽、戴手饰或留长指甲及穿拖鞋上岗等现象较为普遍。于笔邪[5] 调查发现, 学校食堂的食品原料索证率为58.2%, 生产加工过程合格的食堂只有70.9%;大部分学校食堂留样制度执行不规范, 食堂留样品种不全、量少, 保存条件差, 且不保留菜单, 个别食堂甚至不留样, 这给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带来困难。

1.1.4 食 (饮) 具消毒保洁情况及食品生产过程卫生情况

部分农村学校的餐具消毒存在隐患, 主要表现在缺乏食品保洁设施、消毒设施;餐具消毒不够规范, 有的消毒设施已经完全丧失功能, 有的餐 (饮) 具消毒、保洁不到位, 少数学校食堂餐具甚至未经消毒就直接供学生使用[3] 。据调查资料显示, 农村学校食堂食 (饮) 具样品合格率为30%~70%之间[1,2,6] 。纪海泉[7] 采集40所乡镇初中学校食堂餐具, 大肠杆菌阳性率为52.1%。

1.2 生活饮用水卫生情况

农村学校饮水多取自天然山涧水、井水等, 缺乏必要的防护及净化措施, 且大多未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及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周沭仁等[8] 发现:220所农村学校中, 有72所未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未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的有125所, 水源选择不合适的27所, 水源防护不符合要求的132所, 自备水不消毒或未能做到定期消毒的86所。有关调查还显示, 农村学校自备水源合格率为5%~30%之间[9,10,11,12] , 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细菌学指标不达标。使用自备水的学校, 要建立健全供水安全卫生制度, 保护好水源地和供水设备, 定期清洗和消毒;加强对供、管水人员的健康检查, 防止病原携带者污染水源;教育学生不直接饮用生水, 以防止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1.3 宿舍卫生安全情况

随着村级联中的撤并, 大量学生集中到中心学校, 多个学生同居一室, 甚至挤在大通铺上, 通风效果及环境卫生较差。学生宿舍气温大多处于适宜温度范围, 但室内风速未能达到基本卫生要求的宿舍占有较大比例。室内风速过小, 不利于利用室内外气体交换和室内空气清洁。另外, 平房或一楼宿舍相对湿度过大, 长期居住于通风不良、空气潮湿的房屋内不利于健康。潘振[13] 对36所乡级中学共144间宿舍进行调查后显示, 合格率为61.1%, 其中高中和初中的合格率分别为80.3%和44.8%。某市学校卫生监测发现, 学生宿舍人均面积较少, 人均面积≥2.7 m2的只有3.3%[14] 。某城乡学校卫生调查发现:监测的56间宿舍全部不合格, 主要是没有盥洗水槽, 人均宿舍面积未达到卫生标准, 且部分存在着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虫媒及老鼠、环境和个人用品不卫生等现象[15] 。凌媛[16] 调查发现:学校宿舍人均面积达到卫生要求的比例是73.7%;采光系数符合卫生要求的比例为47.3%;室内细菌总数符合卫生要求的比例为52.6%。云南省学校卫生监测发现:中学宿舍人均面积有60.0%不达标, 且无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17] 。滨海县农村学校卫生调查发现:8所乡镇学校学生宿舍人均面积在1 m2 左右, 最低的不足0.7 m2, 且缺少必要的卫生管理制度, 无浴室、盥洗室及专用水槽[18] 。宿舍居住人数过多, 室内卫生差, 且大多学生宿舍较拥挤, 人员稠密, 生源多来自农村, 不良卫生习惯等因素使学生患病机会增加, 尤其表现为皮肤疾病和呼吸道感染人数增多[19] 。

1.4 厕所卫生情况

农村学校厕所蹲位数不足, 以女生厕所为主;男生厕所小便池长度不够;洗手设施缺乏或数量不足。聂志学等[14] 发现, 女生厕所每蹲位25人的仅为29.4%, 男生厕所每m小便槽50人的为35.3%, 洗手设施配备合格率为29.4%。倪桂莲等[15] 也发现, 某乡农村学校男生厕所全部无小便槽, 女生厕所蹲位大部分不达标。刘凤霞等[20] 也发现, 中小学厕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也是厕所蹲位过少, 某学校平均53名女生才使用1个蹲位, 造成学生课间入厕困难, 不能及时回到教室和养成憋尿、便后不洗手的不良卫生习惯。

2 农村学校传染病发生情况

2.1 结核 (tuberculosis)

结核是全球三大传染性疾病之一, 寄宿学校结核病爆发时有发生[21,22] 。李惠芬等[23] 对肺结核患病情况调查发现, 1993-2004年广州市新登记肺结核患者4.4%为中学生。张臻平等[24] 对22 533名中小学生进行PPD试验, 结果阳性5.5%, 强阳性3.8%。仝玉平等[25] 对20 309名中学住校新生进行PPD试验发现阳性70.5%, 强阳性1.7%, 且强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刘福华等[26] 对一起中学生结核病爆发调查发现, 该校某班级70人3个月内先后发现结核病人10例, 患病率为14.3%。该班学生多来自农村, 卡介苗接种工作开展不利, 70人中仅48人有卡痕。路丽等[27] 统计2003年以来12起学校结核病发病资料发现, 其中有8起发生于农村地区。

2.2 病毒性肝炎 (virus hepatitis)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 发病率高, 流行面广。乙型肝炎在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重, 甲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易引起爆发流行。薛海滨[28] 检测8 616名学生, HBsAg阳性率为4.4%, 乡村和城区分别为5.1%和3.7%。蒋凤雷等[29] 发现, 中小学生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4.1%和3.4%, 城乡分别为3.0%和4.6%。毕延光等[30] 调查发现, 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为8.7%, 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剑等[31] 研究发现,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寄宿学生与走读生及社会青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陶学永等[32] 对一起中小学甲型肝炎爆发调查发现, 共发病58例, 其中52例为中小学生, 且49例为小学生。胡得意等[33] 发现, 15岁以下儿童甲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低于成人组 (16岁以上) 。学生总体免疫力偏低, 易被感染。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接种疫苗、改善卫生条件及矫正不良卫生习惯来控制。改善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卫生状况, 对于预防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意义重大[34] 。

2.3 腹泻 (diarrhoea)

感染性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 多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 一般夏秋季多发。农村地区学校一般都使用深井水甚至浅井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且学生中不乏喝生水者, 极易引发肠道传染病。翁惠华等[35] 对一起群集性腹泻事件调查发现, 406例腹泻病例均为学生, 住校生为311例, 罹患率为18.1%, 走读生24例, 罹患率为1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钱欣等[36] 调查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事件发现, 该校内部环境卫生较差, 食堂厨房无三防设施, 食堂、厕所和教室内苍蝇较多。学校生活用水取自土井水, 土井距离厕所仅10 m, 且未采取任何消毒措施。整个教学楼可供学生洗手的水龙头很少且经常停水, 导致很多学生饭前便后不洗手。韦余东等[37] 对一起细菌性痢疾爆发调查发现, 共发病74例, 罹患率为10.9%, 其中住校生为64例, 罹患率为24.3%, 非住校生为10例, 罹患率为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发病学生喝生水的次数明显高于未发病学生。杨荣华等[38] 经调查证实一起小学生不明原因的发热、腹痛、腹泻疫情为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腹泻疫情爆发, 学校小卖部的散装豆腐是引起此次疫情爆发的主要传播因素。因此, 加强食堂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传染病, 加强校内食品卫生安全监督, 是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爆发的关键[39] 。

此外, 其他常见传染病, 如细菌性结膜炎、疥疮等皮肤疾病农村学校特别是寄宿学生中也时有发生。2002年缅因州小学爆发了细菌性结膜炎, 有31名学生报告患有细菌性结膜炎[40] 。王砚宁等[41] 对130例学生疥疮患者调查发现, 患者均为在校住宿学生。Tuncel等[42] 调查发现, 682名学生中有378人 (55.4%) 至少患有1种皮肤病, 其中最流行的疾病为脚癣 (32.5%) 、痤疮 (28.6%) 、甲癣 (8.06%) 、斑秃 (5.6%) 、人乳头瘤病毒 (5.3%) 等。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管理与预防 第9篇

一、传染病概述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构成的。传染病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就能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2. 传染病发生有三个因素:病原体、环境和人体。即必须有生物性病原体,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和相继使一群人发生相同的病。

(二)传染病种类

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三)传染病报告方式

学校时有散发传染病发生,报告程序是:散发病例通知到医院就医 。确诊是传染病→隔离治疗→进行环境消毒→保护周围易感人群→加强晨、午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无新发病例而隔离期满→愈后持医院证明返校→如有新病例做到隔离→消毒同时向疾控中心报告。

二、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学校传染病极易发生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4)学校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 (5)学校传染病的年龄特点。

三、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一)经常性的预防和流行时的措施

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工作,增强对传染病的免疫力。防止“病从口入”,教室加强通风换气。打扫卫生以湿性扫除,防止呼吸道传染病。

(二)加强疫情报告、疫点的消毒

1. 加强疫情报告,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执行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2. 疫点的消毒

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除及时将病人隔离治疗外,还应及时地对病人居住的宿舍和学习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消毒持续时间应以一周左右,没有发现新病人为标准。

四、怎样预防传染病

下面以水痘为例,谈谈我校在预防水痘方面的做法。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集体儿童为易感人群,幼儿园、小学等容易发生局部流行。

主要预防措施: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利用板报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

传染病工作半年小结 第10篇

华严卫生院按照上级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坚持以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为重点,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并在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1)传染病发病与疫情报告情况:2012年1—6月,全镇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乙类及丙类传染病4种,计12例,无死亡,及时报告率100%,处置传染病25例。各村卫生室基本能较好地执行传染病报告和登记制度,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

(2)进一步加强了疫情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完善了工作制度,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专室专人专机专用,并且实行了传染病报告岗位制度,为及时上传疫情信息发挥了积极作用。

(3)认真做好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今年一年无突发疫情和突发事件发生。

(4)开展以霍乱、伤寒防治为主的肠道病管理和监测工作,开设了肠道门诊,并做好肠道传染病的登记与报告。

(5)加强了对呼吸道、虫媒传染病的防治,主要以各乡镇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为重点开展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脑、乙脑的预防接种工作,同时注意加强对散在发生的相关病例进行有效的个案调查与处理,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重点传染病在集中人群中的传播。

(6)开展了艾滋病防治母婴阻断工作,对育龄及孕产妇、外出返乡人员和长途司机等人群进行抽样送检,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

(7)加强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力度,对疑似结核的病人进行转诊,完成了本场全年转诊任务的50%。

(8)、加强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管理,今年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我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工作措施或方案;组建防治技术小组和疫情控制机动队,配备消毒药品和消毒、防护设备。

(9)、组织开展了对各卫生室的传染病管理及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督导,对各临床科室,卫生室进行漏报调查,经调查,未发现有漏报情况发生。

尽管在半年的防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自查中仍发现有一些簿弱环节如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在少数村卫生室仍不够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传染病防治小结(模版) 第11篇

我院于 2012 年 5月 28日在院师部社区五楼会议室开展了 “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有 89位医务人员参加,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们了解了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霍乱、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性肝炎等疾病,还了解了其临床症状、传播途径;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搞好饮水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的医疗机构肠道门诊治疗。肠道传染病病人的大便、呕吐物内都含有大量的病菌或病毒,病 人的食具、吃剩的饭菜、内衣裤、用具等也可能染上病菌或病毒,因此这些东西都必须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0.2%过乙酸消毒、0.3% 消毒灵消毒、漂白粉消毒、石灰消毒、日光曝晒消毒、挖坑深埋等等。传染病在四季都易传染,所以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多了解这方面 的知识,防预结合。

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

传染病防治自查小结 第12篇

根据旗卫生局和疾控中心考核方案要求,我卫生院对我院管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从检查结果看,我管辖区2011年上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均达到要求。具体情况:

一、传染病发病率:2011上半年门诊人次数1959人次,半年共报告和旗疾控中心反馈文件发生法定乙丙类传染病2种14例,发病率在8.94‰,死亡0例病例,无甲类传染病。我卫生院对管辖区灾害疫情情况进行监测,设专人负责监测报告工作,共发现地方相关传染病16例(布病)无死亡病例,发病率比平常年份增高。

二、疫情报告系统:

1、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100。

2、我单位传染病管理组织较为健全,有制度,有专职疫情报告人员,各科室均有传染病诊治和报告登记簿。

3、我卫生院全年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三、疫情报表:疫情报表及时率100。

四、报告卡填写: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为100。

五、网络直报建设:我卫生院于2010年开始实现了网络直报,有专用疫情报告电脑和专人负责疫情网络报告。

六、甲乙类传染病流调率:除痢疾、感染性腹腹泻外我科对其余病种病例均进行个案调查,病毒性肝炎.布病的个案调查率可达90以上,少发病例调查率在100。

巴日图卫生院

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控制对策 第13篇

学校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系统疾病

秋冬季气候变化大, 容易引发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数据, 封开县2015年报告流行性感冒40例, 其中3-20岁年龄段27例, 占67.50%;流行性腮腺炎报告128例, 3-20岁年龄段118例, 占92.20%。这类疾病多发于秋季,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等途径传染。这类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并且其感染速度非常惊人, 而大规模的流感爆发或流行也会给学生的健康和学校的管理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也是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例如手足口病、痢疾、感染性腹泻等。2015年, 封开县报告手足口1138例, 其中20岁组 (含20岁) 以下1131例, 占99.39%;痢疾报告15例, 其中20岁组 (含20岁) 以下13例, 占86.67%;感染性腹泻408例, 其中20岁组 (含20岁) 以下254例, 占62.30%。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学校是传染病多发的地区。但是在现阶段的很多学校中, 对于食品安全却没有高度重视。这种疾病一旦大面积传播, 会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学校管理, 所以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必要的。

水痘

这种疾病多发于小学生群体当中。2015年封开县报告水痘47例, 其中3-20岁年龄段31例, 占65.96%。一旦病情发作, 大面积的感染也使得治疗和控制的难度大大提升。由于该疾病发病年龄普遍较小, 所以如何做好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也成为了学校和家长密切关注的问题。

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

学生入学前体检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式。这要求校方在学生入学前, 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制度, 从而对学生的接种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所以接种空白学生的补种非常重要。而现阶段很多传染病的发生正是由于未进行接种或接种不及时所导致的。因此, 做好入学前的体检工作, 是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生概率的一种可行方式。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说明了学校对于这一方面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食药监局和疾控中心要配合校方, 对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对学生的饮食、饮水安全要高度重视, 要将工作落到实处, 以实现从食品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监控。与此同时, 也要做好各种卫生工作, 对于虫害、鼠害等情况要采取有力的措施, 减少食源性疾病, 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来说, 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传染病的产生都是由于自身行为不当所导致。因此, 学校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讲, 疾控中心也可以安排工作人员进入学校进行讲座式的宣传活动, 从而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对于学生情况的及时了解是控制传染病大规模扩散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及时报告, 学校也要将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反馈。这种方式有助于家长和学校双方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一旦出现疾病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校方做好必要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或兼职的卫生教师等。同时, 学校除去基本的报告制度以外, 还应该与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单位做好配合工作。当出现疑似病例时, 就要对患者周围密切接触过的人群进行排查, 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而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及时检查现场, 减少病情传播的可能性。

走读式学校传染病防控及管理 第14篇

1、宣传到位,增强自我保健、保护意识

1.1上好健康教育课。

针对我县实情对课程进行了机动调整。对各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及预防加以讲解、分析,并教会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学生养成出入公共场合、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防止病从口入。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审视自己,审视他人。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1.2开展传染病知识讲座。

教师详细介绍各种传染病的症状及报告流程、处置方法,强调在流感或者其它传染病爆发其间,不到上述人群密集及通风环境不好的地方停留。强调自律是一种美德,关心自己,关注他人。室内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养成勤洗手,多喝开水的好习惯。发现感冒症状及时就医并戴好口罩,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咳嗽、咳痰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以免把细菌传播给他人,用过的纸巾应包好扔到远离人群的垃圾箱。

1.3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手抄报评比活动。

请家长配合学生制作以传染病为主题的手抄报,让每一位学生都通过查找各种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种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方式 、爆发和流行特点、年龄特点、流行时的措施、预防等来让学生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1.4举办班队会节目表演。

以班级为单位在班队会过程中让学生以小品、故事会、三句半的形式表现出当前流行传染病种类,发病情况以及当前自己要注意的,教育学生关心自己,关爱他人。

2、目标明确,分级防控

2.1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好晨午检。

学校制定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防控小组,书记做副组长、校医及各班主任做小组成员,班级又由班长协助老师、及校医完成学生健康状况的了解,做好晨午检病症体征登记。如果发现校内发热学生及明显传染病体征的,按照传染病防控预案马上送往校医室进行隔离,并对学生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做以登记。同时,上报学校协同家长带学生就医,同时做好病情追踪记录。待指定医院出具病愈证明方可返回学校。

2.2对外来人员体温、登记制度。

针对学校外来人员,学校责成各具体负责人员对其进行体温检查、盘查登记,如果发现有传染病体征或体温超过37摄氏度不得入校。

2.3做好全校师生病、事假报告制度。

学校的教职员工的体温及体征检查由年组长及分管领导互相检查,如发症状、体征及时通知教师不允许进入班级。同时,上报校医说明病情及就医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4做好返校学生体检工作。

长假期间学校统一印发体温监测表,请家长协助进行体温监测,返校后由教师具体统计并上报卫生室,进行有规划地管理。对于传染病学生病愈返校,要求学生有医生的返校诊断证明。同时,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后可以返回教室,做到有效切断传染源。

3、通风、消毒及饮用水落到实处

3.1教室内消毒、通风。

每天在学生进校前由班级负责卫生的同学开窗通风,在离校后由专职消毒员负责向地面喷酒消毒液,关好门窗、做好记录。

3.2楼内过道消毒。

每天学生入校后专职负责消毒的职工对学校楼内过道喷洒消毒液,做好记录的消毒时间、范围、所用药品及比例,校医及带班领导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3.3楼外厕所及死角消毒。

厕所及死角除每天清扫外,除地面消毒外还对厕所内进行彻底消毒。好严格执行校务管理、消毒制度。

3.4食品卫生、饮用水的管理。

为防止病从口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杜绝小食品进校园,分管卫生的领导为组长班级内以班主任为副组长,班级干部为小组长,进行分层管理,层层把关。对于饮用水的管理人员,要有防疫部门的健康证明,严格执行饮用水管理制度,禁止饮用水水管理人员外的无关人员随便出入饮用水仓库。要求班级对水桶安放固定无污染位置,并由校医负责监督水站的送水情况,要求有水质检验报告单及接收记录。包括水桶有无密封,接水时间、接水人,接水日期,还要求送水单位对饮水机定期消毒,及时记录消毒时间、消毒人、所用药品及药品比例,从根源上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传染病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坚持认真细致地宣传、教育、及防控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使传染病防控工作有了明显的成绩。从开学至现在未出现流行性传染病,流感高热现象仅5例,占学生总数的0.25%,此项工作仍将是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传染病小结

学校传染病小结(精选14篇)学校传染病小结 第1篇学校传染病防控学校及托幼机构是防控传染病工作的主要阵地,由于学校及托幼机构人群密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