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灌注化疗范文
胸腔灌注化疗范文(精选8篇)
胸腔灌注化疗 第1篇
关键词:恶性胸水,热疗,胸腔内灌注化疗,顺铂
热疗因其安全有效而逐渐成为继以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后的又一种抗肿瘤手段。由于热疗毒副反应低, 而且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等有协同作用, 故现在热疗正逐渐应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而恶性胸腔积液是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的并发症之一, 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1]。胸腔穿刺抽液后灌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胸水的主要手段。从2008年6月-2011年10月, 我科采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54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5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 均经胸片、CT、B超等检查提示有大量胸腔积液并有明确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证实。其中男性42例, 女性12例;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52岁。原发灶为肺癌有37例, 乳腺癌有8例, 肝癌有5例, 恶性淋巴瘤3例, 恶性间皮瘤1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予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行胸腔闭式引流, 尽量将积液引流干净, 引流干净后将生理盐水20ml, 顺铂60~80mg从引流管注入胸腔, 关闭引流管, 嘱患者变换体位, 使化疗药物与胸膜腔充分接触, 每次放完液及注药后, 给予患者胸腔局部热疗, 使胸腔内的温度达到41~43℃, 每次热疗时间为40~60min, 胸腔积液引流及热疗, 1 次/d, 灌注化疗2次/周, 总疗程2~ 4周。每周复查1次胸腔彩超评价胸水。观察指标: 患者近期疗效、治疗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 (CR) : 治疗后胸腔积液完全吸收, 症状明显改善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 (PR) : 治疗后胸腔积液减少50%, 维持1个月以上;稳定 (SD) : 胸腔积液减少小于50%或增加少于25%;进展 (PD) :胸腔积液较原来增加25%, 或出现其他进展病灶。完成1个周期及以上即可评价, CR+PR为有效。
2结果
2.1 近期疗效
在54例患者中, 完全缓解 (CR) 10例 (18.52%) , 部分缓解 (PR) 31例 (57.41%) , 稳定 (SD) 6例 (11.11%) , 进展 (PD) 7例 (12.96%) , 总有效率 (RR) 75.93%。治疗有效的41例患者, 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经过1~2周热疗, 及2次/周胸腔灌注顺铂, 胸水发展得到控制。
2.2 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中, 部分病例有1~2度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 无肝、肾功能损伤。1例因出汗多, 导致胸部烫伤, 起水疱, 经湿润烧伤膏外涂, 1周后渐愈, 皮下脂肪硬结伴疼痛6 例, 予局部热敷, 热疗停止后1 ~ 2 周渐愈。
3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为肿瘤晚期较常见的并发症, 有生成迅速, 单纯胸穿或引流很快又再积聚的特点, 患者常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肺压迫症状。有效控制恶性胸水, 是减少患者的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的关键所在[2], 以往单纯腔内灌注化疗方法胸水控制效果不理想, 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多个研究[3,4,5]证明:热疗联合胸腔化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热疗对化疗有协同和 ( 或) 增效抗癌作用, 同时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其作用机制[6]为: (1) 肿瘤组织细胞具有热敏感性, 与正常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温度耐受性。人体正常可以耐受47°持续1h的高温, 而恒定地保持温度达41~43℃, 时间1h, 可引起肿瘤细胞DNA聚合酶和DNA修复酶变性失活, 核酸形成障碍, 加速肿瘤细胞凋亡, 而对正常组织无明显影响。 (2) 加温使某些化疗药物如铂类、蒽环类等的细胞毒性增强。改变了化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使肿瘤局部血流量增多, 从而使瘤体内的药物摄取增加。 (3) 有研究发现加温使肿瘤细胞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氮, 与化疗合用增强细胞毒作用。 (4) 加温与化疗的协同作用可能还在于加强某些基因的表达及增强IL, TNF 和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等因素有关[6]。在本组患者中, 通过热疗联合胸腔内注入顺铂化疗, 近期疗效确切, 仅有轻度的胃肠道反应, 无肝肾毒性及骨髓抑制等化疗毒副反应, 患者基本能耐受。热疗的相关不良反应, 如出汗多、皮肤烫伤、皮下硬结等, 均不严重, 经对症处理后, 很快好转。
总之, 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顺铂化疗治疗恶性胸水, 毒副反应小, 安全性高, 疗效确切, 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慧娟.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国内进展 (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1, 15 (1) :33-36.
[2]罗海英, 徐凯, 刘宇龙, 等.胸腔引流并热灌洗后予康莱特热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疗效观察 (J)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 (10) :1279-1280.
[3]侯燕云, 吴艳梅, 高宁梅.亚高温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J) .西北药学杂志, 2009, 24 (5) :395.
[4]刘纯一.体外高频热疗在不同时机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治疗的疗效评价 (J) .河北医药杂志, 2009, 31 (21) :2928-2929.
[5]王凤展.灌注化疗配合热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评价 (J) .山西医药杂志, 2009, 38 (11) :1028-1029.
胸腔灌注化疗 第2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69-01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升高,而恶性胸水是多种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1],多由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引起,多为血性渗出液,增长迅速,不易消除,大量的胸水压迫心、肺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或衰竭进而危及患者生命[2],直接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恶性胸水的标准方法仍有争议[3]。因此,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或消除胸水,缓解因胸水所致的各种压迫症状,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临床工作中的关注话题。由于全身化疗到达胸腔内的药物浓度较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药物胸腔灌注成为一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加疗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多采用在控制原发病灶、改善全身状态的基础上进行胸腔注药,常用的注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生物制剂、中药抗肿瘤药物、中西药物联合灌注等等。现选取几种较为典型的方法综述如下。
1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顺铂胸腔灌注
顺铂是较早用于胸腔灌注的化疗药物,其抗癌谱广、作用强、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作用、且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但其毒副作用较强,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包裹性胸腔积液、肾毒性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顺铂胸腔灌注较单纯胸腔穿刺抽液注入顺铂对恶性胸水的治疗效果更佳,减少反复胸穿引起的胸膜休克、组织损伤和感染等,且不良反应更少,能相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2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博来霉素胸腔灌注
博来霉素胸腔内灌注治疗恶胸水有效率达63%~85%[5],其机制可能是直接杀伤癌细胞,同时引起胸膜反应和粘连。与胸腔注入顺铂相比,胸腔注入博来霉素无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作用,其缓解期相对较长,胃肠道及局部刺激轻,腔内给药对肺组织几乎无毒性。
3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紫杉醇脂质体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紫杉醇是近年来研制出来的高效广谱抗肿瘤药物[6],主要作用于微管和微管蛋白系统,通过抑制微管解聚,形成稳定的微管束,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而发挥抗肿瘤治疗效应。但因紫杉醇溶解度差,以往的紫杉醇制剂是将其溶于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媒中,而这些溶媒进入人体后常引起中等程度以上的过敏反应[6]。紫杉醇脂质体是用卵磷脂等将紫杉醇进行包裹,去除了原来的溶媒,使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减低而疗效并未因此而降低。胸腔灌注紫杉醇脂质体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国外近年有研究认为晚期肺癌出现恶性胸腔积液很大程度上依赖肿瘤细胞对胸膜的侵犯和肿瘤细胞表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关。国外Lombardi G等明确指出胸腔内灌注紫杉醇是一种安全有效姑息性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
4中心靜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热疗联合香菇多糖粉针剂胸腔灌注
香菇多糖是一种能刺激免疫细胞成熟、分化和增殖,使受抑制的辅助T淋巴细胞的功能恢复的生物制剂[5]。其胸腔注入一方面可以诱导机体,使其产生免疫效应细胞并对机体发挥抗肿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让胸膜因产生化学性炎症产生粘连进而使胸膜腔闭塞。热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利用高温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细胞膜上酶复合体及多酶体系有序性破坏,胞内蛋白质变性,并干扰DNA复制等,从而使肿瘤细胞凋亡。胸腔灌注香菇多糖后予以热疗,二者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生物制剂胸腔灌注的药物选择还有很多,近年来土耳其的Okur E等研究的尿激酶的胸腔灌注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主要作用机制认为是减少胸水中纤维蛋白的沉积,同时刺激肺的复张。相似药物阿替普酶也取得了较好疗效。
5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斑蝥酸钠注射液胸腔灌注联合静脉注射斑蝥酸钠
斑蝥酸钠是从斑蝥体内提取的一处单萜烯类物质-斑蝥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其分子量小,易入细胞内,可较早产生细胞毒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癌中药制剂,具有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增强免疫效应细胞功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等。胸腔灌注斑蝥酸钠较传统的化疗药物和生物制剂相比患者更容易耐受,且疗效不差于二者。
鸦胆子油乳剂是由苦木科植物的成熟果实中提取有效成分研制的新型抗癌药物,主要成分为油酸和亚油酸。鸦胆子油乳剂除直接杀伤癌细胞外,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逆转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从而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的作用。鸦胆子油乳剂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用鸦胆子油乳剂与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疗确切,副作用小,控制胸水联合理想。
综上所述,晚期肿瘤患者常常并发胸腔积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治疗采用多次胸穿抽吸或胸腔闭式引流法排除胸水,但是仅通过这种简单处理短时间内胸水会很快再生,且不断排出,胸水可导致大量蛋白丢失,从而加重患者消耗负担,抵抗力下降,进一步削弱患者的身体状态。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取得了不少进展,其灌注药物也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近年来rAd-p5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贝伐珠单抗等各种各种药物的胸腔灌注也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各类药物的相互结合联合灌注,多学科共同协作治疗恶性胸水也已经成为大家的研究方向。各类药物取长补短、相互协同。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推荐两药联合胸腔灌注,不仅疗效优于单药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起效快,减少患者痛苦,提患高者的生活质量。中西药物联合胸腔灌注在治疗效果和降低副反应上均较单纯中、西药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对于长期胸腔置管会不会引起或者加重患者的胸膜感染,Rosenstengel A等研究证实答案是否定的,即便发生感染,使用抗生素也是很好控制的。
参考文献
[1] I??k A F, ?anl? M, Y?lmaz M, et al. Intrapleur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hemotherapy in subjects with metastatic pleural malignancies[J]. Respiratory medicine, 2013.
[2] 余彩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顺铂胸腔灌注对癌性胸水的治疗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3):21-23.
[3] Kaifi J T, Toth J W, Gusani N J, et al.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J].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2, 105(7): 731-738.
[4] Huang1& X E, Wei2& G L, Huo J G, et al. Intrapleural or Intraperitoneal Lobaplatin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or Ascites[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2013, 14(4): 2611-2614.
[5] 王达飞, 蒋泽华.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并注入博来霉素治疗癌性胸水疗效观察[J]. 肿瘤防治研究, 2006, 33(10): 765-766.
胸腔灌注化疗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于郑州卷烟厂职工医院就诊的84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 经病理检查或组织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为肺癌
患者, B超结果提示所有患者胸腔内有中到大量的积液。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A组胸腔闭式引流加化疗药物灌注治疗, B组常规胸穿治疗。A组中男性22例, 女性20例, 年龄42~72岁, 平均56.8岁, 鳞癌28例, 腺癌12例, 小细胞癌1例, 大细胞癌1例。B组男性24例, 女性18例, 年龄39~74岁, 平均57.4岁, 鳞癌26例, 腺癌10例, 小细胞癌4例, 大细胞癌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无异常, 心电图检查无异常, 卡式评分>60分, 患者均为初次治疗患者, 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
1.2方法
A组:常规消毒铺巾, 患者坐位, B超定位后局麻下穿刺进针置入导丝, 扩张器扩张皮肤, 导丝引导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进入胸腔10~15cm, 然后退出导丝, 封贴穿刺点, 经软管连接负压引流袋。持续引流超过24h直至无新的引流液流出, B超证实胸腔内无积液。确认导管通畅后注入20m L生理盐水及50mg顺铂, 嘱患者仰、俯侧卧及头低足高位反复交替数次, 使化疗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闭管24h后开放引流的引流量每天少于50m L时拔管。平均每位患者注药3次, 每次间隔1周, 导管留置时间15~30d。
B组:常规消毒铺巾, B超定位点后局麻下穿刺进针, 每次抽吸1000m L液体, 一次不能抽净者可在第2、3天再抽, 尽可能在抽净胸腔积液后向胸腔内注入20m L生理盐水及50mg顺铂, 同样嘱患者仰、俯侧卧及头低足高位反复交替数次, 以使化疗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每周或症状明显时抽液注药1次, 抽液次数4~12次。注药后对所有患者均静脉给予止吐药。
1.3评价指标
根据胸片和B超的检查结果判断胸腔积液的控制程度, 结合Edward[1]标准在治疗30d后进行评价:完全缓解 (CR) , 胸腔积液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 (PR) , 1个月后胸腔积液重新出现, 但比治疗前减少;进展 (PD) :1个月后胸腔积液重新出现, 与治疗前无变化或增加;总有效率为CR+PR。生活质量评定按卡氏评分标准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评定:好转, 卡氏评分增加超过10分, 并维持4周以上;稳定:卡氏评分无明显变化;恶化:卡氏评分减少超过1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采用卡方检验, 认为P<0.05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控制胸腔积液的效果
A组引流量1000~5000m L, 所有患者均一次引净胸腔积液, 引流后呼吸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CR 22例, PR 14例, PD 6例, 控制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5.7%。B组引流量1000~5500m L, CR 12例, PR 10例, PD 20例, 控制胸腔积液有效率为52.4%。经统计学分析, A组控制胸腔积液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 (表1)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由表2可看出, A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B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A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穿刺处轻微疼痛, 但无需服用止疼药;灌注化疗药物后有14例出现一过性体温超过38℃;20例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及呕吐;全组患者无感染发生。B组:2例出现胸膜反应;1例出现气胸;注药后14例出现一过性发热, 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19例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胸腔积液是肺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可使患者出现咳嗽、胸痛、胸闷、气急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严重时可致呼吸困难, 患者非常痛苦,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目前, 治疗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最常用的方法使反复抽液或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灌注化疗药物[2]。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闭式引流主要有以下优点:操作简便、安全, 患者痛苦较小, 导管尖端对肺部组织无刺激和损伤;对胸壁损伤小, 患者的顺应性好;导管可送入胸腔底部, 引流积液更彻底, 能够一次引净积液, 提高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引流时不诱发纵隔摆动;留置导管易于固定、开闭方便, 对患者的日常活动无影响, 可以长期带管;避免因反复抽胸水引起胸腔感染, 从而避免胸膜过早粘连形成多房分隔性胸水或气胸。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 主要的缺点是引流不畅、堵塞, 可能与中心静脉导管管径较细有关, 如果胸水黏稠或有沉淀积聚管口时, 容易发生导管堵塞, 可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进行冲洗。为避免堵塞, 还可在导管离顶部1~2cm处剪出侧孔。
胸腔内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手段, 这种方法既能杀灭或抑制胸膜上、胸腔内的癌细胞, 又可以促进脏壁层胸膜粘连, 消除潜在的胸膜腔, 阻断胸水的来源, 从而使胸水得到控制[3]。常用的化疗药物为顺铂, 它是一种水溶性药物, 不易通过胸膜屏障, 全身不良反应小, 主要的作用机制是破坏癌细胞的DNA链, 使其不能复制。研究表明, 胸腔内灌注化疗顺铂的峰值浓度为血浆的100~1000倍[4]。顺铂通过毛细现象, 分布于整个胸腔, 产生炎性反应, 使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粘连, 消除潜在的腔隙, 阻止积液的进一步产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胸腔积液后, 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率明显高于常规胸穿治疗的患者, 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常规胸穿治疗患者。因此,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灌注化疗药物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 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Patz JR, McAdams HP, Goodman PC, et al.Ambulatory sclero-therapy for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J].Radiology, 1996, 199 (1) :133-135.
[2]Sahn SA.Management of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J].MonaldiArch Chest Dis, 2001, 56 (5) :394.
[3]王虚实, 张玲, 张敏, 等.顺铂联合生物效应调节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68例的疗效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 2003, 30 (5) :432.
胸腔灌注化疗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60例患者,肺癌40例,乳腺癌8例,胃癌5例,胰腺癌3例,淋巴瘤4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2~81岁,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经B超检查证实有中等量及其以上胸腔积液。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B超定位下确定穿刺点,按无菌技术操作行胸腔穿刺术,采用ARROW单腔带侧孔的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穿刺点用敷料外加优力舒固定,外接引流袋,首次放液不超过1500mL,缓慢持续引流,尽量将胸水引流尽(经B超检查证实),遵医嘱用顺铂、白细胞介素2交替作胸腔灌注,灌注后给予生理盐水冲管,用肝素帽封管,每周1~2次。注药后患者每15min翻身1次,使药液在胸腔扩散分布均匀,以提高药液的生物利用度。1h后若无明显不良反应,给予患侧胸部深部热疗。热疗设备采用深圳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HG-2000型体外高频豪华热疗机,工作频率为13.56MHz,功率为800W,热疗温度在40~43℃,热疗时间为60min,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B超检查是判断胸腔积液的可靠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胸腔积液评价标准[2]:完全缓解(CR):胸腔积液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在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胸腔积液量减少大于50%超过4周以上;稳定(SD):胸腔积液减少不足50%持续4周以上;进展(PD):胸腔积液无变化或增加;CR+PR为有效。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60例患者均能完成1~3个周期的治疗,其中CR18例(30%),PR34例(56.6%),SD5例(8.2%),总有效率(PR+CR)52例(86.6%)。
2.2
60例患者中有2例堵管,1例脱管,3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皮肤发红刺痛,经处理后症状缓解,其余无严重并发症。
3 护理
3.1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的护理
了解患者的症状和心理需求以及对治疗的期望值,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沟通。讲解治疗的目的、意义,治疗的先后过程,让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使其消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治疗。协助医生穿刺且在一旁安慰鼓励患者,穿刺成功后,穿刺点用敷料外加优力舒固定,外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好中心静脉导管,防止导管滑脱、扭曲、打折及皮肤损伤等。告知患者引流袋应低于穿刺点,防止胸水逆流,翻身或下床时避免牵拉导管,以免引起不良后果。观察胸水引流的量、性质、颜色、患者的生命体征、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引流袋内的液体满2/3时应及时倾倒,并做好记录。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严防穿刺点及导管内感染,防止空气进入,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引流不畅,应寻找原因,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或嘱患者翻身变换体位,以使引流通畅。本组有2例堵管,经处理后引流通畅。
3.2 深部热疗前的护理
待胸水基本引流尽,胸腔内灌注化疗药1h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进行深部热疗。开机预热5~10min,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热疗前向患者讲解热疗的原理、过程、意义以及治疗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签署治疗同意书。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去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如:手机、项链、假牙、耳环等。指导患者穿棉质衣服,以防静电。有恶心、呕吐者热疗前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本组有3例灌注后出现化疗药物反应,经处理后,症状缓解。
3.3 热疗中的护理
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诊断、热疗部位等,将信息录入电脑,准备就绪,安排患者上治疗床,根据病变部位,选择舒适的体位,准确定位治疗范围。调整电极板位置,使之与病人皮肤保持5~7cm的高度,调整热疗温度至40~43℃。热疗开始后关心询问患者温度是否合适,如有不适,及时调节电极板的高度或治疗温度,以达到一个舒适的程度。告知患者热疗时身上带静电,禁止触摸机器、电极板,身体不可乱动,热疗过程中如有大量出汗,应暂停治疗,及时擦干汗液,防止皮肤烫伤。如有恶心、呕吐者,告知头偏向一侧,将呕吐物吐入塑料袋或污物桶中,如有引流袋应妥善固定好。
3.4 热疗后的护理
协助患者下治疗床,擦干汗液,穿好衣服,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休息15~30min,方可离开治疗室,以便观察热疗后的不适。热疗出汗多,指导患者多饮水,防止虚脱。热疗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红斑、烫伤、皮下脂肪硬结等不良反应发生。如有烫伤或红斑应遵医嘱进行处理。本组中有1例出现皮肤红斑,经处理后好转。
4 讨论
腔内灌注化疗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往多采用反复穿刺抽液及灌注化疗,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并发症的机率,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易于固定、方便引流,不影响患者的活动和生活[3]。热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新型手段,近年来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实践证明:热疗可改变毛细血管血液灌流,从而改变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热疗还可改变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容易进入肿瘤细胞并保持细胞内较高浓度[4],杀灭肿瘤细胞。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恶性胸腔积液的常用手段,热疗对放化疗有增敏作用[5],可提高放化疗的疗效。熟练掌握护理要点,治疗前后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内灌注化疗药物联合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水引流,胸腔内交替注入顺铂、白细胞介素-II,每周1~2次,联合胸部热疗,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治疗中配合相应的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均能耐受治疗,完成1~3个疗程,有2例出现堵管,1例热疗时出现皮肤红斑,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深部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做好治疗中引流管的护理和热疗的护理,减少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是持续治疗的重要环节。疗效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腔内灌注化疗,深部热疗,护理
参考文献
[1]孙爱云,王迪,潘裴,等.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3例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8(8):2109.
[2]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7.
[3]张媛媛,马玉.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置管治疗恶性胸水27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521.
[4]雷君,张洪亮,张立平,等.热疗联合胸腔灌注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2):138.
胸腔灌注化疗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3月间诊断明确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 男30例, 女26例;肺癌52例, 胸腺癌1例, 乳腺癌3例;胸腔积液均为首次发现, 预期生存期>3个月, 预计均能耐受胸腔热灌注治疗, 因身体基本状况等原因均未行全身化疗及局部放疗等相关抗肿瘤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试剂及仪器
热灌注治疗机HGGZ-102 (珠海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中心静脉导管包12G×20 cm (伏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公司) 、顺铂注射液30 mg/支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瓶 (安徽双鹤药业有限公司) 。
1.3 方法
2组均在B超定位行胸腔穿刺置管术, 将所有的胸腔积液尽量引流干净。治疗组应用HGGZ-102型高频热疗机将生理盐水1 000 m L+顺铂60 mg/㎡加热至42~44℃, 对胸腔进行局部的热疗, 灌注液流速控制在200 m L/min, 经历3次循环, 持续1 h。对照组直接将生理盐水1 000 m L+顺铂60 mg/㎡灌注到胸腔内, 灌注结束后封闭导管24 h, 嘱咐患者变换体位, 使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 24 h后可引流出胸水。2组均每周灌注2次, 连续2周。每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2次。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WHO癌性渗液疗效判定标准评定:完全缓解为恶性胸腔积液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为恶性胸腔积液减少一半且持续4周以上;稳定为胸水量减少一半且维持4周以上;进展为胸水量无变化或增加。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被视为治疗有效, 稳定及进展为治疗无效[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对比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 (CR) 16例、部分缓解 (PR) 8例, 其有效率为85.7%, 对照组中完全缓解 (CR) 9例、部分缓解 (PR) 8例, 其有效率为60.7%。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造成严重副反应, 治疗组出现胸痛呼吸困难1例、恶心呕吐4例、骨髓毒性及肝肾功能损害3例,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对照组出现灌注后胸痛及胸闷2例, 恶心呕吐3例, 骨髓毒性及肾功能损害4例,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为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 肿瘤性胸腔积液占全部胸腔积液的38%~53%, 其中胸膜转移性肿瘤和胸膜弥散性恶性间皮瘤是产生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1)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从而导致液体或血漏出, 常引起血性胸腔积液。 (2) 淋巴系统引流障碍。 (3) 胸膜腔内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4) 胸膜的渗透性增加, 恶性肿瘤侵袭脏层和壁层胸膜、肿瘤细胞种植在胸膜腔内, 均能引起胸膜的炎症反应,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液体渗入胸膜腔。 (5) 胸膜腔内压降低、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热灌注化疗是将热疗和化疗有效结合, 使治疗敏感性有效提高, 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4]。胸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控制胸水生长, 减轻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破坏, 提高生存率。其机制如下: (1) 高温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 (2) 高温使恶性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化疗药物更易进入细胞内。 (3) 高温能促进化疗药物与癌细胞交联, 提高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 (4) 高温可调动各种免疫活性分子,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肿瘤能力[5]。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副反应相当, 分析本文结果及以往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热灌注化疗较单纯胸腔灌注化疗疗效上有明显的优势, 且未增加治疗风险, 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28例采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机进行灌注, 对照组直接将化疗药注入胸腔, 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热灌注化疗较单纯化疗药物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热灌注化疗,疗效,安全性
参考文献
[1]Heffner JE, Nietert PJ, Barbieri C.Pleural fluid p H as a predictor of survival fo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J].Chest, 2000, 117 (1) :79-86.
[2]张燕, 孙耕耘.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2013, 6 (1) :63-66.
[3]卢志文, 卢光.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12) :163-165.
[4]李岩磊.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4, 27 (2) :152-153.
胸腔灌注化疗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 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2~ 77岁,平均(58.8±10.5) 岁。 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X线、CT检查证实有中等至大量心包积液。 患者原发疾病分布:肺癌20例,乳腺癌8例,恶性淋巴瘤2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胸腔镜下心包开窗术联合局部使用奥沙利铂治疗。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全麻手术;2纳入能够检查门诊或住院随访患者。排除标准: 1合并缩窄性心包炎,明显肝、肾及心功能障碍患者; 2难以耐受手术患者。
抽取我院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采用胸腔镜心包开窗术治疗的30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1,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0~ 75岁,平均(58.4±12.7)岁。 原发疾病分布:18例肺癌, 6例恶性淋巴瘤,6例乳腺癌转移。 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扫描,并进行门诊或住院随访。 其中,失访患者以最后一次采访时间作为死亡时间。
抽取我院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包括心包穿刺抽液、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等,并行心包腔内灌注化疗)的30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2,男22例,女8例,年龄31~ 77岁,平均(58.9±12.5)岁。 原发疾病分布:19例肺癌4例恶性淋巴瘤,7例乳腺癌转移。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受试者招募基于患者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得到患者家属同意以及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胸腔镜心包开窗术联合局部使用奥沙利铂治疗,手术方案如下。1手术方法:术前查胸部CT,明确心包积液,有无胸膜粘连,有无胸腔积液。 所有患者全身麻醉后进行双腔气管插管,保证单侧肺通气。 患者保持侧卧或45°斜卧体位,经右侧胸腔进入胸部手术病史患者经健侧胸腔进入,胸腔积液患者从积液侧进入,分别在腋前线第3肋间、第5肋和腋中线第6肋间的胸腔壁上开2个约1.5 cm的小口。 胸腔镜下术中探查: 电灼处理局限胸壁转移的病灶,不处理广泛胸壁转移和纵隔转移病灶。 尽可能最大化地切除心包,切除面积6~10 cm2,剪开心包缓慢放出积液,生理盐水冲洗后切除心包,在腔内垫纱布,电凝止血。 切除过程中不能伤及膈神经,术后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观察2周,如无心包积液复发及胸腔积液,即可出院。 2灌注化疗:将奥沙利铂50~100 m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 m L中,术中在胸腔镜监视下经心包开窗处灌注心包腔内。
对照组1手术方法同观察组,但未给予局部灌注化疗。
对照组2施行恶性心包积液常规治疗方案:患者取半坐位或半卧位,先用B超探查心包积液量,选取穿刺点,并探查进针深度,作为穿刺进针深度的参考依据。采用Seldinger技术,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以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 局麻成功后用穿刺针刺入心包, 抽见液体后沿穿刺针孔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置入导管,拔出导丝,见心包积液流出后将导管与引流袋相连,控制引流速度。 当心包积液引流净后,注入奥沙利铂,随后夹住导管。 嘱咐患者多变化体位,促进奥沙利铂与心包壁广泛接触,7 d后行B超复查, 若心包积液深度高于0.8 cm时,则重复引流,直至心包积液深度低于0.8 cm为止。
1.3观察指标
1短期疗效评价。 以治疗后超声心动图、胸部CT检查为依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性积液疗效判定标准[9]: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症状消失持续≥ 30 d为完全缓解(CR);心包积液减少50%以上,持续≥ 30 d为部分缓解(PR);心包积液减少< 50%或无增加为稳定(SD);积液无减少或有增加为进展(PD)。 缓解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 2长期疗效评价。 生活质量参照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10]判定, 治疗前后给予评分。 随访2年,记录患者疾病进展时间(TTP)和生存期(MST)。 3毒副作用及处理方法[11]。 观察患者随访期间的毒副作用,最常见是外周神经病变,一般患者能耐受,无需特殊处理;消化道反应予甲氧氯普胺或昂丹司琼止吐、奥美拉唑制酸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骨髓抑制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白细胞介素-11升血小板等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计算,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短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5.1±10.7)min,术后无住院死亡病例。 观察组短期疗效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缓解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 < 0.05)。 见表1。
2.2三组长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疾病进展时间为(8.7±1.2)个月,生存期为(14.3±3.2)个月;对照组1疾病进展时间为(10.8± 1.8)个月,生存期为(12.2±1.8)个月;对照组2疾病进展时间为(3.0±1.1)个月,生存期为(6.8±1.9)个月,三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期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组间两两比较表明,对照组2疾病进展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和对照组1 (P < 0.01);观察组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 < 0.01)。
注:CR为完全缓解,PR为部分缓解,SD为稳定,PD为进展
治疗前, 三组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 三组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 < 0.05),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1和对照组2高(P < 0.01)。 见表2。
注:与对照组1比较,χ2=11.53,*P=0.00;与对照组2比较,χ2=12.67, #P=0.00
2.3三组毒副作用及复发情况
观察组3例(10.0%) 出现轻微外周神经病变; 10例(33.3%)出现胃肠道反应,均为Ⅰ~Ⅱ度的恶心、 厌食和呕吐反应;5例(16.7%)出现骨髓抑制,均为Ⅰ ~Ⅱ度的白细胞下降, 所有患者毒副作用经处理后消失或恢复至正常水平。 观察组未出现与心包置管相关的不良反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伤,无气胸、心律失常发生,无心包积液复发;对照组1和对照组2未出现与顺铂药物化疗相关的毒副作用,但对照组1中3例(10.0%)出现导管堵塞,复发2例(6.7%);对照组2中5例(16.7%)出现心律失常,复发4例(13.3%)。 三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P=0.02)。
3讨论
心包原发肿瘤较少,心包积液多见于恶性肿瘤转移和结核性心包炎,大多数源于乳腺癌和肺癌。 恶性心包积液进展快,患者易出现血压降低、胸痛、气促以及外周水肿等静脉回流受阻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者死亡[12]。 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为心包穿刺术和心包开窗术,但是在不能耐受手术患者中使用受限, 且不能解决患者积液复发和心包肥厚等症状[13]由于患者症状反复复发和癌性毒素所致,导致患者体质损耗大、生活质量差,中位生存期短于5个月[14,15,16]据报道,结合胸腔镜微创手术和灌注化疗能够克服上述问题,但其具体疗效报道尚少,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于研究[8,17,18]。
本研究将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为胸腔镜下切除心包,同时手术过程中灌注化疗药物,有效确保了化疗药物准确灌注于浆膜腔内。所有患者手术在45 min左右完成,无术后死亡患者,说明该治疗方案是可行的。 在灌注药物选择方面,笔者选取疗效确切、对心包积液刺激性较小、能够减少心包膜粘连、防止出现心包缩窄的奥沙利铂[19]。 奥沙利铂是一种新的第三代铂类化合物,最常见的急性副作用是一过性外周神经病变,程度较轻[20,21,2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3例(10.0%)出现轻微外周神经病变;10例(33.3%)出现胃肠道反应均为Ⅰ~Ⅱ度的恶心、厌食和呕吐反应;5例(16.7% 出现骨髓抑制,均为Ⅰ~Ⅱ度的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毒副作用经处理后消失或恢复至正常水平, 说明局部灌注奥沙利铂并不会引发新的毒副作用, 安全性良好。
胸腔镜心包开窗术联合局部灌注化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23]。 本研究中,观察组症状缓解率为100.0% 对照组1缓解率为83.3%,对照组2缓解率为73.3% 即观察组最高,保守治疗最低。 与对照组1相比,观察组增加了局部灌注奥沙利铂,其具有抑制心包积液产生的作用,故疗效更优;与对照组2相比,观察组在微创环境下切除了心包,消除了心包增厚等对血管的压迫,减轻了手术创伤,使心包开窗术治疗更为有效。
胸腔镜心包开窗术联合局部灌注化疗预后优于保守治疗。 有报道认为,胸腔镜心包开窗术能有效提高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其是安全、有效且简便的方法[24]。 本组中30例患者采用胸腔镜心包开窗术联合局部灌注化疗,长期随访中并无心包积液复发和再次心脏压塞等症状,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单独的心包开窗术和保守治疗,生存期较长, 说明胸腔镜心包开窗术联合局部灌注化疗能够降低心包积液复发率,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胸腔灌注化疗 第7篇
关键词:顺铂,香菇多糖,中心静脉导管,热灌注化疗,恶性体腔积液
恶性体腔积液是指由恶性肿瘤引起的体腔内液体的异常聚积, 是恶性肿瘤晚期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胸闷、食欲下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的症状, 严重者威胁生命, 给肿瘤晚期患者带来了不适和痛苦。恶性体腔积液的治疗包括针对肿瘤的全身化疗和针对积液的胸腹腔穿刺以及给药等。尽管恶性体腔积液患者生存期有限, 但姑息治疗, 尤其热疗理论研究开展以来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作用。2006年3月以来, 芜市人民医院市中分院内科采用腔内留置导管引流恶性体腔积液并腔内局部热灌注顺铂和香菇多糖治疗恶性体腔积液患者共48例,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治疗组恶性体腔积液48例中, 男性26例, 女性24例, 年龄39~78岁, 平均52岁。恶性胸腔积液30例, 恶性腹腔积液18例。对照组恶性体腔积液48例中, 男性30例, 女性18例, 年龄36~80岁, 平均50.3岁, 恶性胸腔积液32例, 恶性腹腔积液16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和 (或) 细胞学检查确诊, B超或 (和) CT证实恶性胸腔积液量均在中等量以上, KPS评分≥60分, 血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凝血常规正常。治疗前排除感染因素。
1.2 材料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一套, 包括16G×70mm穿刺针;5mL注射器;0.9mm×60cm带刻度的导丝 (头端呈J形) ;8F×100mm的扩张器;7F×20cm带刻度导管;肝素帽;蝶形固定器;封皮针、线;另备输液管一具、无菌敷贴10cm×20cm一张、引流袋一具、20%利多卡因注射液5mL。
1.3 方法
B超定位下, 选取合适的穿刺点,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穿刺及积液引流术。
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 戴无菌手套, 助手打开穿刺包, 铺无菌洞巾, 5mL注射器抽取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 麻醉满意后,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区皮肤, 右手持穿刺针进针, 获突破感, 回抽见积液后停止进针, 将导丝送入浆膜腔约15cm后拔出穿刺针, 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后, 将中心静脉导管顺导丝送入胸腔, 进约15cm后拔出导丝, 蝶形固定器固定导管, 针线固定于皮肤防导管脱出。无菌敷贴包扎穿刺区, 接输液管尽可能引流净浆膜腔积液 (引流速度不宜过快) , 引流完毕后肝素帽将导管封闭 (血性积液者0.9%生理盐水10mL推入导管, 以防导管堵塞) , 以便下次引流以及灌注药物。
1.4 给药方法
尽可能将积液引流净。治疗组:注入经恒温水浴箱处理的42℃~44℃顺铂60~80mg, 香菇多糖2mL每周一次, 连续注射3周;对照组只注入常温顺铂60~80mg, 连续3周。给予灌注药物后应用格拉司琼止吐, 并嘱患者每15min变换体位共10次, 以便使药物均匀, 充分与体腔接触, 第21天评价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
按WHO[1]标准判定。完全吸收 (CR) :积液完全消失, 持续30d以上;部分吸收 (PR) :积液减少一半以上持续30d以上;无效 (NC) :积液未得到控制, 症状加重, 30d内仍需引流体液。
2 结果
经过治疗,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恶性体腔积液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有效率分别为79.1%和60.4%,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不良反应:两组都有恶心, 无呕吐, 无发热, 穿刺区无感染及坏死, 无浆膜腔积气, 无肠梗阻, 无胸腹膜炎, 无导管脱落。
3 讨论
恶性体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 是肿瘤侵犯浆膜腔所致。其生长快、压迫症状明显的特点,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带来直接影响, 体腔积液的治疗非常重要。体腔内化疗以及免疫治疗有提高体腔药物浓度、对肿瘤组织和细胞能长时间的发挥作用的优点, 临床应用很广泛。高温可以损伤肿瘤组织内血管, 使组织灌流不足, 糖酵解加速, 乳酸产生增加, 导致肿瘤细胞变形坏死, 增加化疗药物对肿瘤的作用;加热还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提高肿瘤对药物的吸收[2]。顺铂为细胞周期非特异药物, 具有抗瘤谱广的特点, 腔内注射后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持久, 有效率为30%~60%[3], 是较理想的腔内化疗药物。香菇多糖作为反应调节剂, 通过促进T细胞的增殖, 提高T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活性, 增加LAK细胞的产生, 活化巨噬细胞, 激活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起到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4], 且香菇多糖不具有细胞毒作用, 故很少出现化疗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有人报道顺铂联合香菇多糖灌注化疗治疗恶性体腔积液有效率高达77.1%~100%[5]。顺铂联合香菇多糖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体腔积液能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不良反应轻,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燕, 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5-32.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33-142.
[3]王肇炎, 韩悦, 孙燕.肿瘤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307.
[4]万欢英, 邓伟吾.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肿瘤进展[J].实用内科杂志, 1997, 16 (4) :243-244.
胸腔灌注化疗 第8篇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联合灌注化疗,恶性胸水
35%~40%的胸腔积液属于恶性胸水[1], 是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见并发症, 好发于乳腺癌、肺癌、胸膜间皮瘤、淋巴瘤等[2]。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的必要手段为胸腔穿刺抽液。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膜腔引流因其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等优势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恶性胸水[3]。单纯胸腔内灌注化疗, 疗效不肯定, 且不良反应大, 患者难以接受。用生物制剂联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水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临床治疗方法。2006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恶性胸水患者56例, 经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充分引流胸水后给予高聚金葡素、白介素-Ⅱ加顺铂联合灌注化疗, 取得了控制恶性胸水的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乳腺癌术后恶性胸水患者56例, 均为女性, 年龄31~72岁, 平均 (56.8±7.5) 岁。全部患者均经B超、CT、病理确诊, 胸水中找到癌细胞。胸水量以胸片结果测定, 液面遮盖整个膈面以上, 且液面内上缘不超过肺门角水平为中等量胸水26例;胸水液面内上缘超过肺门角水平为大量胸水30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方法:使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 (含导管、导丝、穿刺针、注射器、扩皮鞘管、肝素帽等)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患者取坐位, 穿刺点周围10 cm范围采用常规络合碘消毒, 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自穿刺点下肋上缘进针, 有落空感时回抽, 能够抽出积液证实已进入胸膜腔, 然后拔针。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 右手持带有注射器的穿刺针沿局麻点垂直进针, 当阻力突然减轻且进针深度与麻醉进针深度接近时, 回抽注射器有积液, 再略进针0.3~0.5 cm, 用助推器将导丝自穿刺针送入胸膜腔12~18 cm, 缓慢退出穿刺针, 套上扩皮套管, 扩至皮内后拔出, 将中心静脉导管套自导丝尾端, 左手逐渐推进, 右手将导丝缓慢拔出, 送入至12~15 cm刻度时 (根据患者体型胖瘦决定深度) , 接上注射器回抽有积液抽出确认穿刺成功, 关闭导管卡。再次消毒、蝴蝶夹固定导管并缝合固定于皮肤, 管口接三通接头后与一次性引流袋相连接。胸膜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成功后, 第1天引流胸水量600~800 m L, 以后每次引流量1 000~1 500 m L, 至持续引流<50 m L/d, 维持2~3 d, 复查胸水B超证实少许残留或无胸水时开始注药。生理盐水40~60 m L, DDP 30 mg/m2, 白细胞介素-Ⅱ120万U, 高聚金葡素20 mg, 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 充分溶解后注入胸腔, 注药后闭管并嘱患者2 h内每15min变换1次体位, 使药液与胸膜充分接触、均匀分布, 同时给予常规支持治疗, 并记录其不良反应, 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体温及定期复查胸水超声。闭管2~3 d后, 再次开放引流, 如无明显胸水引出, 则复查B超后拔管, 如仍可引流出胸水, 则1周后重复灌药1~2次, 直至无明显胸水引出, 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定期复查胸水B超, 观察并记录胸水量变化。观察并记录恶心、呕吐、胸痛、咳嗽及发热等不良反应情况, 并对比治疗前后血常规、肌酐、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疗效按WHO恶性胸腹水疗效评价标准[4]。①完全缓解 (CR) :积液消失, 症状缓解并维持>4周;②部分缓解 (PR) :积液减少>1/2, 症状缓解并维持>4周;③无变化 (NC) :积液减少<1/2或增加, 症状虽缓解, 但4周内必须再次抽液者;总有效率= (CR+PR) /总例数×100%。生活质量以卡氏评分 (Karnofsky评分) 判定, 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卡氏评分比较:①显著改善:增加≥20分;②改善:增加≥10分;③稳定:增加或减少均<10分;④下降:减少≥10分。总改善率= (显著改善+改善) /总例数×100%。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一般概况及不良反应情况:56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 引流成功。引流置管时间7~35 d。引流总量1 500~4 200 m L。有3例引流不畅, 经予以肝素钠冲管后再次通畅引流, 无发生气胸、胸膜反应者。置管期间护理得当未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未见感染, 导管拔出后穿刺点均1~2 d愈合。灌注后恶心呕吐8例 (发生率14.29%) , 胸痛10例 (发生率17.86%) , 刺激性咳嗽5例 (发生率8.93%) , 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发热6例 (发生率10.71%) , 体温38.3℃~39.2℃, 发热时限自灌注后12~72 h, 经予以物理降温后缓解。
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肌酐、谷丙转氨酶情况:见表1。
患者治疗前后胸水改善情况:完全缓解22例 (39.29%) , 部分缓解26例 (46.43%) , 无变8例 (14.28%) , 总有效率85.71%。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卡氏评分显著改善24例 (42.86%) , 改善27例 (48.21%) , 稳定及下降5例 (8.93%) , 总改善率91.07%。
讨论
恶性胸水是乳腺癌晚期的常见并发症, 是病变已全身广泛转移的表现。其增长迅速, 占据胸腔使肺扩张受限, 导致肺不张和反复感染, 并影响心肺功能, 造成呼吸循环障碍, 因此, 有效控制恶性胸水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的生命[5]。
反复抽吸胸水虽能暂时缓解症状, 但其创伤大, 易引起胸膜反应、气胸、感染等并发症, 患者心理及生理负担较重[6]。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膜腔引流柔软而有韧性, 组织刺激性小, 外径仅1.4~1.8 mm, 可长时间留置, 对患者日常活动、休息影响小, 且操作简便, 并发症少, 因而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恶性胸水。但带导管期间应加强护理:①首先观察穿刺部位是否红肿、渗出, 皮肤瘙痒等, 正常情况1~2次/周消毒处理;②保持引流通畅, 闭管后开放引流前如引流不通畅, 可用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冲洗, 或肝素盐水 (50 U/m L) 冲管, 或用配套导丝调节;③嘱患者勿剧烈运动, 防止脱管。
单纯胸腔内灌注化疗有效率50%~80%[7], 但胸痛、高热及骨髓抑制等全身毒性反应明显, 因此限制了临床应用。白细胞介素Ⅱ是已知的重要免疫调节因子:其可活化正常淋巴细胞成为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LAK细胞;促进NK细胞增殖, 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促进淋巴因子释放等[8]。高聚金葡素是从低毒高效的金葡菌变异株提取物, 动物实验证明, 其亦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并且能够升高外周血白细胞, 修复损伤的组织细胞, 还能按肿瘤O级动力学原理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9]。两者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 协同铂类化疗药物联合胸腔内灌注, 可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杀伤力, 消除癌性胸膜炎, 控制癌性胸水再生。
经过治疗, 患者的胸水控制总有效率85.71%, 生活质量总改善率91.0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其他相关文献报道。
综上所述, 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高聚金葡素、白介素-Ⅱ加顺铂联合灌注化疗控制恶性胸水疗效好, 操作简便, 患者痛苦小, 不良反应轻, 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文石兵, 邓曙光.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恶性胸水患者近期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2 (l) :120-121.
[2]孙燕, 石元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700-777.
[3]谢美云, 金兰花, 潘素素, 等.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 2007, 12 (11) :1261.
[4]汪楣.肺癌治疗结果的报告标准[J].中华肿瘤杂志, 1982, 4 (2) :311.
[5]张红, 贾米山.胸腔注射羟基喜树碱等治疗肺癌胸腔积液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7) :1030.
[6]金玉坤, 孙昕, 杜钟珍, 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J].临床肺科杂志, 2006, 11 (2) :280.
[7]胡俊, 徐筱荣, 熊剑, 等.替吉奥隔日方案联合低剂量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11) :77-78.
[8]魏伟琦, 邓明辉.白细胞介素Ⅱ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3, 11 (21) :200-201.
胸腔灌注化疗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