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电子地图
Web电子地图(精选11篇)
Web电子地图 第1篇
关键词:三维电子地图,地图引擎,可视化
1 研究背景
1.1 旧版web地图引擎现状
旧版web地图引擎采用传统的html方式, 将瓦片地图绘制在网页标签内, 同时采用svg矢量标记语言完成矢量地图绘制功能, 然而受到svg本身性能影响, 旧版web地图引擎无法实时绘制海量地理要素, 且绘制效果不好, 其缺点在目前来看主要为:
a.显示性能较低、且对数据的展示效果较差。b.不支持移动端设备, 包括不支持移动端设备交互和在移动端设备浏览器上正常运行。
1.2 现阶段主流的web地图引擎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移动设备用户量的激增, web地图引擎需要一次大的更新。Open GL ES标准在web上推行的webgl技术和html5自带的canvas新元素, 可以大大提高web端绘图性能。html5canvas本身提供二维绘制方法, 但可通过视角矩阵和投影变换矩阵的运算后, 实现三维视觉的效果。hmtl5 canvas本身运行在JIT (Javascript解释器) 上, 过多的矩阵运算会拖累浏览器Javascript编译器性能, 所以html5 canvas在三维性能上的表现不尽人意。由khronos集团推广的Opengl ES (Open GL for Embedded Systems) 是Open GL的子集, 主要针对手机, PAD等嵌入式设备而设计, 最新的Open GL ES 3.0更新:
a.渲染管线多重增强, 实现先进视觉效果的加速, 包括遮挡查询 (Occlusion Query) 、变缓反馈 (Transform Feedback) 、实例渲染 (Instanced Rendering) 、四个或多个渲染目标支持。b.ETC2/EAC纹理压缩格式, 在不同平台合并成同种格式, 降低开发量和数据冗余。c.新版本GLSL, 包含语法调整和功能调整。d.GLSL ES3.0着色语言, 全面支持整数和32位浮点操作。e.纹理功能大幅增强, 支持浮点纹理、3D纹理、深度纹理、顶点纹理等。
webgl的渲染计算部分在GPU内部运行, 且本身GPU浮点运算能力远远高于CPU, 所以一旦定义好GLSL模块 (着色器) , 绘制效率惊人, 三维场景绘制的性能和效果都能满足三维电子地图的要求。
2 Web三维电子地图引擎设计
Web三维电子地图引擎分为两大块, 前端地图展示和服务器数据分析, 服务端部分和以往的Map Server无过多区别, 包括空间数据库、统计分析、地理分析等一些常用的服务端分析功能, 支持WMS、WFS等发布和WPS任务处理标准等。额外的工作值需要支持一些如websocket的html5的新特性。
三维电子地图设计的重点在于web地图展现部分, 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1 地理服务部分:地理服务部分包含地图引擎的一系列组件, 主要有:
a.空间数据类型, 按照Geo Json格式定义空间数据类型, 有点、线、面、多点、多线、多面。b.要素 (Feautre) 类型和元素 (Element) 类型, 要素代表地理要素, 是有实际地理意义的实体, 比如在特定比例尺地图上, 一座桥可以绘制成一条线段, 可以称为一个线状要素。而元素是标识在地图上的一个图形, 只需要是几何对象即可。c.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系, 地图投影确定了矢量要素/元素的真实地理坐标, 通过这个坐标可以将矢量转换到显示器屏幕中显示。d.地图符号库, 地图符号是电子地图很重要的一部分, 电子地图渲染后, 对特殊的标注需要有特殊的符号显示, 比如医院、学校就是特定的点状符号, 铁路、国道、省道分别是特定的现状符号等。e.地图控件集, 包含地图制图的控件, 有比例尺、指北针、图例、地理编码搜索工具等, 增加地图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基础地图必备工具。
2.2 地图渲染器 (Renderer)
三维场景的渲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视角相机, 默认采用俯视视角。b.光源, 模拟真实世界的光源, 在三维场景里会有反射、漫反射等效果。c.材质, 三维地图里的地图底图采用栅格瓦片作为贴图材质, 三维物体比如楼房墙面可以采用GLSL预定义文件做通用的材质, 以减少数据传输。d.场景和形状 (Shape) , 这是三维地图的基础, 构将一个三维场景后, 通过往场景里动态的添加减少物形状 (Shape) , 丰富三维场景内容, 形状 (Shape) 包含一个几何体几何, 对应地理服务里的空间数据类型, 如点, 线, 面, 体。除此之外还有构建好的模型加载器, 用以加载特殊的三维模型。
3 Web三维电子地图引擎的实现
Web三维电子地图引擎采用了webgl、websokcet等新技术, 开发语言为Javascript。
基础类 (Base Type) , 包含了边界、要素、元素、格网 (用于构建矢量金字塔) 、经纬度坐标、投影坐标、屏幕像素坐标这些类。
核心 (Core) , 提供了Javascript语言常用的一些扩展, 包括自定义继承类等。
几何 (Geometry) 、json数据 (Json Map) 、图层 (Layer) 、瓦片 (Tile) , 工具集 (Tools) 是对地理服务器的实现, 包含地图底图加载, 矢量数据分析等。
绘图 (Graphic) 库提供地图的渲染功能, 包含矢量和栅格地图的渲染。
标绘 (Plot) 工具箱是提供额外的地图绘制功能, 如行军路线, 双箭头等。
4 结果展现与总结
图1是三维地图效果, 引擎只是初步实现了web地图三维可视化显示, 还有诺多的工作和细节上的调整, 同时, 随着电子地图的进一步发展, web地图引擎也将亦步亦趋的往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雄.基于增强现实的城市小区规划系统研究与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Web电子地图 第2篇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早在,当iPhone尚未发布,当性能强大的电脑还装不进我们的口袋时,我就开始畅想Web3.0。“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曾经谈到了“语义网络”:这种模式脱离了形态匹配的初级阶段,可以理解文字的真正含义,再加上一定的逻辑规则,便可将相互独立的数据宝藏连接起来,为信息创造更多的背景。
在我看来,Web3.0是通过将内容(content)、商务(commerce)、社区(community)和背景(context),与个性化(context)和垂直搜索(verticalsearch)整合起来的一套模式。可以简化成一个公式:Web 3.0=4C+P+VS。
Web1.0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帮助我们在纷繁的网络中寻找各种信息。它催生了雅虎、亚马逊、eBay、Netflix和BlueNile等公司。但资金的大量涌入也引发了.com泡沫的破灭。即便如此,人们的搜索和买卖习惯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你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商家通过专门的网店出售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集线器、遮光帘、服装、净水器,几乎无所不卖。换言之,特色零售已经给网络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Web2.0的重点是通过在线社区营造的社交网络。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都是那个时期最受瞩目的公司。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网站都可以方便我们在网上交友——这种习惯如今已经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垂直搜索公司越来越受关注。如果你要找一份工作,可以去Indeed.com这样的网站,然后统一检索众多职场门户和招聘网站的信息。你还可以到Kayak搜索旅行信息,去TheFind查询购物建议。这些网站都提供了很多搜索参数(例如,求职搜索服务可以根据工资水平、工作地点、职位级别等信息进行检索)。这一切,都使之与谷歌(微博)那样的通用搜索引擎呈现出巨大差异。
最后,Web2.0催生了大量的用户原创内容,具体形式包括博客、播客、文章底部的附加评论,以及针对餐馆、电影、商店和酒店发表的评价等。媒体的互动性得以加强,不再是以往那种单向沟通模式。越来越多的声音相继涌现,被越来越多的人倾听。媒体行业的根基受到了动摇。
Web3.0则会围绕两大不同元素进行组织:背景和用户。所谓“背景”,指的是你上网的意图和原因。找工作是“背景”,规划行程或购买服装同样是“背景”。而背景的根本在于用户。当你将具体的用户与真实的背景融合时,就可以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服务。
试想:你可以规划一趟去罗马的行程,
你正在寻找西班牙广场(Piazza diSpagna)周围的酒店,但不想要那些大型酒店,于是便把Hassler VillaMedici排除了。你喜欢小型酒店,要有魅力,还要足够热情,特点突出。你希望有一家在线旅行社能理解你的兴趣和偏好,帮助你找到这样一家酒店——不仅适合住宿,而且十分精致,符合你的品味。
通常情况下,你会使用Guide du Routard作为导游,但今天,导游网站与订票网站之间仍然存在一道鸿沟——换句话说,内容与商务仍是隔离的。在Web3.0时代,你将看到内容与商务最终融为一体,不再迫使你为了一项任务在不同网站间来回切换。
在这样一趟行程中,你很希望能结实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当地人,例如,你们可能都喜欢烹饪、爵士乐和歌剧。在Web 3.0时代,你会看到Web2.0的社区元素整合到背景中,方便你结交拥有相同兴趣的新朋友,这一切都像在网上预订一个酒店房间那么简单。
有些用户原创内容已经成为当今旅行规划的一部分。例如,在TripAdviser上,旅行者会将自己在世界各地的酒店住宿感受反馈回来。然而,它仍然缺失了个性化的元素,无法体现用户的个人需求。你不想阅读所有人的评论,只是想阅读与自己品味相同,受到自己信任的人发表的内容。
在Web3.0的世界,真正个性化的旅行社将帮助你规划和预订高度定制的行程,充分利用之前的各种网络技术——搜索(通用和垂直)、社区建设、内容和商务。这就是我对Web3.0的理解,它将内容、商务、社区和背景(4C),与个性化(P)和垂直搜索(VS)充分融合起来。
这种复杂的技术需要借助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毕竟,躲在Web3.0旅行社背后的并不是人类,而是机器人,或者说是一种智能代理。但我认为,你还是会喜欢上属于你的旅行机器人、求职机器人和购物机器人。下面再来看看购物机器人的作用。
我是个身材娇小、皮肤黝黑、黑头发、棕眼睛的女人。我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只有个别设计师能与我产生共鸣(背景)。我希望有一个为我量身定制的服装店,里面摆满了符合我个人偏好和尺寸的服装(商务)。我还想要一本为我定制《Vogue》,里面的时尚内容和设计师介绍也都符合我的兴趣(内容)。我希望与跟我有着类似特征的人交流,以便寻找更多适合自己的商品。我还想得到他们的推荐(社区)。
这些都只是根据皮肤、身材、发色、眼睛等特征提供的基本服务,我还希望有一个搜索引擎,能根据算法和这些数据过滤噪音,匹配我的需求(个性化和垂直搜索)。
现在,再来想象一个又矮又胖的红发白人男性,他不知道自己该穿什么,他也没有妻子或女友。在Web3.0诞生前,他可以亲自到百货公司去购物。而有了Web3.0,互联网将成为他的私人购物助理。借助无处不在的移动设备,这些数字购物助理可以预测他的所有需求,也可以预测我们的所有需求。
Web分析服务拓展电子商务 第3篇
IBM的网络行为分析服务是数字营销优化套件的一部分,也是IBM落实去年推出的智慧商务计划的具体举措之一。IBM网络行为分析(Web Analytics)以SaaS模式提供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实时了解消费者的交互情况。比如,其中的即时报告功能使得营销人员全面掌握网站访客的情况及客户的行为;它还可以提供一套综合全面的网站会话指标、衡量企业在线营销方案的效果、了解社交媒体战略对业务的影响,自动实现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此外,网络行为分析服务能够捕获访客在各个营销触点及渠道中的访问路径,营销人员只需点击数次便可获得深入的洞察并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方案。
“IBM Coremetrics 数字营销优化套件的推出,将帮助中国企业建立起智慧而高效的营销模式,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拔得头筹。而IBM网络行为分析洞察(Web Analytics)作为IBM Coremetrics 数字营销优化套件的一部分,不仅能为市场营销人员提供网站流量数据,还能为他们提供洞察力,以此提升投资回报率。”IBM副总裁、企业营销管理(EMM)集团总经理李有群表示。
据悉,IBM网络行为分析(Web Analytics)服务还包含以下先进功能: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营销渠道在网站上自动实现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推荐;通过行为定位功能,在合适的时候使合适的潜在客户看到效果最佳的广告;集中化的用户界面,用以分析社交媒体渠道及其广告活动。此外,这项新服务以“即开即用”的方式紧密集成了IBM的智慧商务解决方案,其中包括WebSphere Commerce和WebSphere Portal内容管理以及数字化商务平台。
网络行为分析是IBM与国内两个合作伙伴上海涌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华工信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目前,两家企业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可以在当地进行销售、营销和实施,并为客户提供培训服务、技术咨询及所需的支持。
电子商务web交易安全综述 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web交易,安全
1 电子商务概念
电子商务的涵义即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 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web交易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是利用IT技术来传输和处理商业信息。
电子商务web交易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互联网络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 web交易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其中商务交易安全目的则是指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 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1]
2 电子商务web交易发展趋势[2,3]
电子商务发展历经几个阶段的发展:从浏览静态网页, 使用交互式的网上表格, 进行企业对客户 (B2C) 的商业, 到开发B2B的应用集成, 未来电子商务web交易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电子商务的深度将进一步拓展。目前受限于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 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两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 电子商务将向纵深挺进, 新一代的电子商务将浮出水面, 取代目前简单地依托“网站+电子邮件”的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将从网上商店和门户的初级形态, 过渡到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 使产品和服务更贴近用户需求。
行业电子商务将成为下一代电子商务发展主流。
中国电子商务进入迅猛发展时期的典型特征是风险资金、网站定位等将从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转向专业细分的行业商务门户。第一代的电子商务专注于内容, 第二代专注于综合性电子商务, 而下一代的行业电子商务将增值内容和商务平台紧密集成, 充分发挥Internet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 使电子商务真正进入实用阶段。
企业级电子商务技术出现。电子商务使企业在降低交易成本、加快信息的沟通效率方面获得了传统经营模式不可比拟的途径。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在网上进行, 企业对于性能强大、安全可靠的交易处理中间件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针对企业用户的需求, IBM在WebSphere产品家族中提供了MQSeries消息传递中间件和CICS交易处理中间件。
MQSeries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消息传递中间件。它为应用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直接、简单的手段, 以实现商业应用系统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之间安全可靠地传递和交换重要的商业数据信息。
CICS是则利用在三层体系架构中建造以交易应用服务为中心的安全交易系统, 提供对电子商务的全面支持。CICS架构体系则有效地区分了应用系统中的表述逻辑层、交易逻辑层和数据逻辑层, 从而使应用系统结构清晰、维护简单易行。
动态电子商务兴起。动态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 (E-Business, EB) 发展的目标, 而Web服务是其核心技术, 也是Web的下一个革新。Web服务将改变企业之间的商务运作和B2B应用的设计与开发。
动态电子商务的Web服务技术简化了EDI编程的要求, 并把EDI功能延伸到Web上。应用动态电子商务, 企业可以即时寻找商业合作伙伴, 并将各种软件集成新的解决方法。实现动态电子商务, HTTP、XML、SOAP、UDDI、WSDL则为web服务技术所需的开放标准, 而Web服务是动态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Web服务技术的出现是电子商务web交易发展中一场新的革命。它支持和推广动态电子商务模型, 促进合作分层服务, 而且开启新的商机。
3 电子商务Web安全交易技术应用[4,5]
在电子商务web安全交易技术应用中, 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病毒系统等运用是保障电子商务web交易的重要保证。
加密与数字签名:数据加密技术从技术上的实现分为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按作用不同, 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这四种。“数字签名”是通过密码技术实现电子交易安全的形象说法, 是电子签名的主要实现形式。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是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的一种应用。采用了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化的方法, 用于鉴定签名人的身份以及对一项电子数据内容的认可。它还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 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数字签名技术是目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应用最普遍、技术最成熟、可操作性最强的一种电子签名方法。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 它是一个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 也可称之为控制进/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在网络边界上通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 以阻档外部网络的侵入。目前的防火墙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包过滤防火墙、代理防火墙、双穴主机防火墙。
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能够监视和跟踪系统、事件、安全记录和系统日志, 以及网络中的数据包, 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 在入侵者对系统发生危害前, 检测到入侵攻击, 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进行报警、阻断等响应。
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 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链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端-端加密的目的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保护;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提供保护。用户可根据网络情况酌情选择上述加密方式。
用户识别和CA安全认证技术:用户识别采用它生成某种形式的口令或数字签名来保护能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通过个人计算机进行Internet网上的交互式交易;安全认证 (CA) 则采用硬件/软件方案作为数字身份认证的手段, 以核实用户和商家的真实身份以及交易请求的合法性。其主要目的是进行信息认证, 确认信息发送者的身份, 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即确认信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未被篡改过。
防病毒系统。随着Internet开拓性的发展, 病毒在网络中存储、传播、感染的途径多、速度快、方式各异, 对网站的危害较大。因此, 应利用全方位防病毒产品, 实施“层层设防、集中控制、以防为主、防杀结合”的防病毒策略, 构建全面的防病毒体系。
4 结语
在电子商务日益发展的互联网平台上, 实现电子商务web安全交易必须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等特性。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在保证其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安全的基础上,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安全的双重要求, 使电子商务安全的复杂程度比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更高, 因此电子商务安全交易安全防范过程中, 如何保障和提高电子商务web交易的安全性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http://www2.ccw.com.cn/01/0147/b/0147b04_2.asp
[2]http://industry.ccidnet.com/art/27/20021209/32980_1.html
[3]赵书瑞, 魏岳.基于SET的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模式分析.商场现代化, 2009, (6) :151-151
[4]http://baike.baidu.com/view/1054485.htm
Web电子地图 第5篇
摘要:电子采购是架构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先进采购模式,是对传统采购的一次革命,Web Services是一种基于标准的应用集成方式,能够打破软件应用、网站和各种设备之间的格格不入的状态,实现“基于Web的无缝集成”。文章介绍了Web Services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与技术架构,分析了电子采购系统的设计目标,阐述了电子采购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模块,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电子采购系统设计方案。
关键词:电子采购系统;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Web服务
一、引言
电子采购(E-omcurement),是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实施采购业务的管理模式。实施电子采购。能够简化采购流程,使企业从供应链的源头出发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质量,缩短采购周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利润空间。由于这一采购方式是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布采购信息的,因此,设计一个自动化程度高、兼容性好、集成性强、操作简便、安全快捷、易于扩展的电子采购系统,就成为成功实现电子采购的关键之举。论文运用Web Services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买方模式的电子采购系统。
二、Web Services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与技术架构
1,Web Services的基本原理。Web Services是自包含的、模块化的应用程序,它可以在网络(通常为Web)中被描述、发布、查找以及调用,同时也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模块化组件,它执行特定的任务,遵守具体的技术规范,这些规范使得Web Service能与其他兼容的组件进行互操作。这就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能够用“软件一软件对话”的方式相互调用,打破了软件应用、网站和各种设备之间的格格不入的状态。实现“基于Web无缝集成”的目标。
Web Services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和协议来保证程序之间的动态连接。其中最基本的标准和协议有:XML,SOAP,WSDL,UDDI。
2,Web Services的体系结构。Web Services体系结构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一种合理发展,同时也是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中面向体系结构、设计、实现与部署而采用的组件化的合理发展。这一体系结构通常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SOA)模型作为它的体系架构。
SOA结构中共有三种角色:
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发布自己的服务,并且对使用自身服务的请求进行响应。
Service Registry:服务注册中心,注册已经发布的Service orovider,对其进行分类,并提供搜索服务,这是可搜索的服务描述注册中心,服务提供者在此发布他们的服务描述。
Service Requester:服务请求者,利用Service broker查找所需的服务,然后使用该服务。
SOA体系结构中的组件必须具有上述一种或多种角色,这些角色之间使用了三种操作:Publish操作:使Service Provider可以向Service Broker注册自己的功能及访问接口。
Find操作:使Service Requester可以通过Service Br-oker查找特定种类的服务。
Bind操作:使Service Requester能够真正使用Serviceprovider。
3,Web Services的技术架构。一个完整的WebServices技术架构主要由六个技术层面组成。
网络层:网络层位于Web服务技术架构的底层。HTTP凭借其简单而广泛应用,成了Web服务实现中首选的网络协议。其他一些Intemet协议,比如SMPT和FrP等,也可以用于Web服务。
XML的消息层:在网络层之上是基于XML的消息层,该层要求XML是消息协议的基础。目前,SOAP是最好的XML消息协议。
服务说明层:服务说明层其实是一堆说明文档。WSDL用于描述基于XML的服务。支持对可交互服务的最小限度的描述。
服务发布层:服务发布是指让服务的请求者得到WSDL文档,这个操作可以在服务请求者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执行。
服务发现层:服务发现层的发现机制对应于服务发布层的发布机制。任何允许服务请求者得到服务说明并在运行时刻让应用程序使用的机制都可以被看做服务发现。最简单的发现方法是静态发现。
其他技术层面:为了满足当前电子商务的要求,Web服务应用程序必须满足企业级的需求,包括安全性、管理和服务质量等。
三、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采购系统设计
1,系统需求分析。目前,电子采购主要是依靠EDI信息标准和半人工半Internet的浏览查询方式来实现的,这样的电子采购虽然也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益,但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客观上制约了电子采购的推广与效益的最大发挥,需要进行彻底的改善。
EDI是一套报文通信工具,它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将交易双方彼此往来的文档(如订货单、报价单等)转成标准格式,并通过网络传输给对方。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EDI信息标准已陷入制定几百个不同的、严格的、精细的类型定义中去了,而且这些标准只适应于少数特殊行业中的固定合作伙伴之间的高价值、高复杂性的交易,如汽车业和航空业,所以EDI的投资成本非常高,加之,制定和满足EDI标准本来就较为困难,只有一些大企业因得益于规模经济能用得起EDI,并能从利用EDI中得到利益,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之只能望而却步。更为严重的是美国的EDI标准和欧洲、亚洲的竟然不兼容,而且所有EDI标准都不适应于通过Web来进行数据探索、定位和显示。而Web是Internet的信息查询工具,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网上信息浏览服务,Web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Intemet的代名词。虽然Intemet也有许多缺点,但运行的低成本对各种企业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广泛接受的信息交换标准格式,这样一个标准应当使B2B电子商务网站很容易被各种客户使用,并且可以方便地与企业内部的产品产进销存渠道融合到一起。Web Services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建立在Web Services基础之上的电子采购系统克服了传统电子采购系统的低集成性和低适应性,保证了系统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能使系统上的企业实现协同运作,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效率、缩短了采购周期、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
2,系统目标设计。实行电子采购的目的是要简化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建立
长期稳定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了能够顺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在构建电子采购系统前,必须要为电子采购系统设计一个具体的系统目标,这一系统目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子采购系统要能够支持多种电子采购方式,实现信息化采购管理、采购办公协同的全流程服务,
第二,电子采购系统要能够做到纵向和横向的一体化,以实现信息纵向贯通、横向集成、高度共享。
第三,电子采购系统要能够提供开放式的采购商务模式,以益于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优选。
第四,电子采购系统要能够提供数据接口,方便扩展系统功能,可以和SAP等ERP系统有机集成。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第五,电子采购系统要能够保证所有信息在系统中安全传输、存储和使用,
3,系统功能设计。电子采购是通过供应商和采购商两个主体的协同运作来实现的,因此,完整的电子采购系统应包含订货系统和供货系统两个方面。论文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只从采购商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基于买方模式的主动式的电子采购系统,对供货系统不作说明。
一个完善的基于买方模式的电子采购系统至少应由下述七个功能模块组成。
采购订单生成模块:采购活动始于采购订单的生成,采购订单的生成要经历四个步骤:采购需求申报、采购项目立项、采购项目审批、制定采购订单。
电子采购模块:常用的电子采购方式主要有目录采购、询比价采购、竞价采购、招投标采购等。电子采购模块中必须要有实施这些采购方式的功能,特别是招投标采购,要专门建立一个招投标采购平台,该平台应包含这样几个子系统:招投标项目申报子系统、网上招投标子系统、专家管理子系统、计算机辅助评标子系统。
采购信息管理模块:这一模块主要用来管理供应商企业信息、供应商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产品信息,发布采购公告,查询采购结果。
供应商评估模块:主要用来对现有供应商的日常表现进行定期监督和考核,以确保供应商的供应质量,同时在供应商之间进行比较,以便继续同优秀的供应商进行合作,淘汰绩效差的供应商。
采购合同管理模块:主要涉及从合同谈判、签订到合同审批到合同履行期间的执行跟踪直至合同终止的供应商或采购商的关于合同的所有活动,目的是要解决合同期间出现的任何问题,确保供应商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电子支付模块:主要用来结算采购物的货款。电子支付安全、快捷,不仅能够缩短支付时间,还能够降低支付成本。
报表打印模块:报表打印模块能方便快速、准确无误地生成领导需要查阅的各种采购信息。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报表的数量。
4,系统结构设计。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管理的以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简称B/S)方式的三层应用模式。
第一层为输出层。用户通过WWW浏览器可以登录系统,并进行相关采购信息的检索和查询:
第二层为功能层。负责处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递,接受用户端指令申请,并对其做出处理反馈给用户:
第三层为数据层。用户输入的所有信息都被存储在这里,数据库对其进行分布式集中管理,便于用户进行处理、传递、检索和查询操作。
三层模式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满足系统管理的实时性要求,使构建的电子采购系统具备很高的稳定性和执行效率,而且在用户端工作站上不需要安装特制的软件,即可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便于维护和升级管理。
5,系统实现技术。要使设计的电子采购系统兼容性好、集成性高、扩展性强、使用方便,采购方可以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环境下,以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Visual Studio.NET 2008(以下简称为“VS.net2008")作为开发工具,应用AJAX技术配合Web Service等核心技术来实现。
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3是在Windows 2000 Server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除包含Windows 2000 Serve所有的先进技术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新的功能。例如,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增强了群集支持,从而提高了其实用性,这一点对于部署业务关键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和各种业务应用程序的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服务大大改进了企业的可用性、可伸缩性和易管理性。再如,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集成的Web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轻松和安全地创建动态Intranet和Internet Web站点:提供多种工具,可以使用户得以将XML Web服务与内部应用程序、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连接起来。等等。因此,WindowsServer 2003比Windows 2000 Serve更易于部署、管理和使用。
SOL Server 2000:SOL Server 2000中使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可以在松散耦合系统之间交换数据,从浏览器通过防火墙可方便而安全地访问数据,并可对有格式文档执行快速全文检索。另外。SOL Server 2000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可无限制地扩容,服务器操作系统最多可支持32个CPU和64GB的RAM。因此,SOL Server 2000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和分析产品,可迅速提供下一代可扩展电子商务、各种业务和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解决方案。
VS,net 2008:VS,net 2008是用于快速创建和集成XMLWeb服务和应用程序的综合工具,它提供了包括设计、编码、编译调试、数据库联接操作等基本功能和基于开放架构的服务器组件开发平台、企业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重新发布工具以及性能评测报告等高级功能。其使用的主流语言C#是从C和C++派生来的一种语法简单、面向对象、类型安全、表达力强的编程语言。由于C#是专门为,NET应用而开发出的语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C群与,NET框架的完美结合,使用Visual 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简单、快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Visual Studio,NET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及更高的可用性,具有完全集成的开发环境,完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无论是开发Windows应用,还是开发Web应用,都具有很高的开发能力及效率,具有更简化的应用程序安装及部署功能,并且对XML,WebService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在数据处理、安全性、系统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AJAX: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传统的web应用模型工作起来有这样一个缺点:当用户触发一个事件,页面会将相应的事件请求通过网络发送到Web服务器上。服务器接收该请求数据后。进行相应处理后,重新构建整个页面并传输到客户端:当整个页面从服务器端被送回客户端并重新加载时,用户只能等待且无法进行其他任何操作。通过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引入一个Aiax引擎,由Aiax引擎负责绘制用户界面以及与服务器端进行通讯,这样就可以消除Web的开始一停止一开始一停止这样的交互过程,因为Aiax引擎允许用异步的方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交互。因此Aiax应用之于传统的Web应用有三个显著的优点:一是不刷新整个页面,在页面内与服务器通信;二是使用异步方式与服务器通信,不需要打断用户的操作,具有更加迅速的响应能力:三是应用仅由少量页面组成,大部分交互在页面之内完成,不需要切换整个页面。由此可见,Aiax使得Web应用更加动态,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运用上述组合技术设计的电子采购系统比较方便、快捷地实现了采购方发布采购单、修改供货方基本信息的Web服务,从而使采购方能够利用供货方提供的Web服务进行流水化电子采购。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供需双方都建有自己的MRPⅡ或ERP系统、那么电子采购系统应与双方的MRPⅡ或ERP系统连接起来,因为电子采购系统中的采购管理模块是MRPⅡ或ERP系统强有力的补充,是对采购过程更深层次的管理,同时又与MRPⅡ或ERP系统相辅相成。与MRPⅡ或ERP系统相连接的电子采购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更高,采购流程更加精简,采购成本更低,采购效率也将会更好。
四、结束语
Web电子地图 第6篇
本文利用Google Earth技术, 基于.NET平台制作并发布了校园Web数字地图, 实现了校园地理信息的共享, 发挥了数字地图的公众服务功能, 为后续数字化校园网络应用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1 Google Earth技术介绍
1.1 Google Earth
谷歌地球 (Google Earth, GE) 是一款Goo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 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Google Earth于2005年向全球推出, 被“PC世界杂志”评为2005年全球100种最佳新产品之一。用户可以通过GE客户端软件, 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Google地球分为个人免费版、Plus版和Pro版三种。
1.2 Google Earth API
Google地球插件及其Java Script API使您可以将Google地图 (一种真3D数字地球仪) 嵌入到您的网页中。使用该API您可以绘制标记和折线、使图片覆盖区域、添加3D模型或加载KML文件, 从而允许您构建复杂的3D地图应用。
通过Java、.NET和PHP等结合Google Earth API可以实现桌面软件或者Web形式的二次开发。马跃等利用Google Maps API和GPS技术对车辆监控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于冰等以西南交通大学校园为例, 通过Google Earth和Sketch Up建立了校园三维模型。目前, 基于Google Earth的数字地图已经在虚拟校园、旅游、矿产勘查、疾控等领域广泛应用。
1.3 KML语言
KML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标记语言, 用于在地理浏览器中显示地理数据。Google地球插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导入KML, 以便显示地图项、航线和视图。该插件支持所有的KML2.2标签和使用gx命名空间的KML的扩展。用户可以使用KML来表示点、线、多边形、地标贴图、屏幕贴图和三维模型等。薛亚婷研究了利用Google Earth和KML实现三维数字化校园的方法, Abdulrahman运用KML标准编码研究了在Google Earth中位置、路径和数据的显示。
2 地图矢量化
2.1 地物分类
在Google Earth中, 位于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的最新的影像 (图1) 摄于2014年7月8日, 参考校园平面规划图 (图2) , 根据地物使用功能的特点, 将校园内所有地物分为教学楼、后勤楼、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道路、草坪、林地等12类。
运行Google Earth, 将视图定位到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点击菜单栏添加->文件夹, 弹出“新建文件夹”对话框, 在名称项输入“教学楼”, 点“确定”完成该类地物的创建。按照同样的步骤分别创建“后勤楼”、“学生公寓”和“教职工宿舍”等12类地图要素。
2.2 地物矢量化
根据地物形状、纹理和色彩等特征, 将它们抽象为点、线和面, 在Google Earth上面表示为地标、路径和多边形。
以矢量化建筑物为例, 在2.1创建的12个类别中, 右键点击“教学楼”, 选择“添加”->“多边形”,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教学楼的名称或者编号, 设置边框颜色、宽度和透明度以及填充颜色和透明度, 并且可以添加对该建筑物的描述, 如:修建时间、建筑面积、高度、楼层数等。对“教学楼”属性设置好后, 用鼠标左键在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图上根据该教学楼的轮廓进行描绘, 然后点击“确定”, 完成该地物的矢量化。
采用同样的方法, 对所有地物进行分类矢量化, 最终地图效果见图1。最后将每类矢量化后的图形分别另存为KML文件, 如“教学楼”类存为“教学楼.kml”。
3 属性数据存储
地物属性数据是对地物各方面特征的定量或定型的描述。比如“学生公寓”, 它的属性数据应该包括:公寓编号或名称、建筑面积、楼高、楼层数、房间数、容纳学生人数、管理人员、实物照片、竣工时间、使用年限、施工单位等。
该系统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SQL Server) 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和管理数据。SQL Server数据库具有很好的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可编程性和易用性, 这使它成为大规模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的优秀数据库平台。
存入SQL Server数据库的地物属性数据中的编号或名称必须与2.2节中矢量化时输入的地物编号或名称一致, 并将该字段设置为关键字段, 建立索引, 保证地图上地物与属性数据的对应关系。
4 校园数字地图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架构
考虑到原有校园网站架构模式, 为直接利用已有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并且能更好地与之融合和扩展。该系统是建立在微软IIS Web服务器和.NET平台之上的, 借助Google Earth API, 采用B/S模式, 利用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软件基于C#语言进行的二次开发, 使用SQL Server 2005存储属性数据。
4.2 系统功能
基于Google Earth API和.NET实现的校园数字地图, 可实现强大的各种电子地图功能, 为用户提供海量信息的全方位多角度网络地图服务。系统总体界面, 见图3, 界面简洁友好、操作简单, 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校园地图信息服务。
4.2.1 数字地图基本操作
校园数字地图实现了地图的放大、缩小和平移及视角的调整, 达到综合或者简化地图信息, 突出感兴趣地物信息的显示。还可以量测两点之间的距离、浏览历史影像、显示比例尺等基本地图操作。
4.2.2 图层控制
Google Earth影像作为校园数字地图的最基本底图, 经过矢量化的12类地图要素分别为不同的图层。通过加载和移除KML文件, 实现图层的显示和隐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切换状态, 浏览感兴趣目标。
4.2.3 查询导航
通过搜索地名, 系统将为用户自动定位, 可实现目的地快速导航功能。当在“地名”输入框中输入“球场”, 点击“寻找”按钮, 系统将返回“篮球场”“足球场”和“排球场”等查询结果, 并用红色醒目图标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见图4。
4.2.4 路线浏览
通过在地图上添加路线, 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寻找通向目的地的线路, 并做出最优路径的选择, 如图5。点击“游览”按钮, 可以沿设定的路线缓慢向前平移, 让用户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提升用户体验。
5 结语
校园数字地图是学校对外宣传的形象窗口, 也是服务公众的信息平台。笔者介绍了利用Google Earth制作校园数字地图的方法和过程, 首先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进行校园地图要素的分类矢量化, 借助Google Earth API和.NET平台进行二次开发, 具备了电子地图的基本功能, 实现了校园地理信息的网络发布, 为进一步的数字校园建设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
校园电子地图能更直观地反映校园内的地理分布情况, 有助于校园的合理规划和建设, 能为广大新生和家长提供校内出行指南, 可以促进外界对学校的认识和了解, 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今后, 将构建三维虚拟校园, 扩展数字校园的应用功能, 更好地服务公众。
参考文献
[1]吴肖, 彭璇, 朱明磊.基于Google Map API的校园电子地图开发[J].测绘工程, 2010, 19 (3) :35-38.
[2]王彤, 胡笳, 于文凭.基于Google Earth的数字校园Web GIS系统的专题制图[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 27 (6) :242-243.
Web电子地图 第7篇
推荐系统是解决Internet网上购物中信息过载的一种有效机制, 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顾客在海量信息环境下进行商品检索和比较, 替顾客遍历海量商品信息, 基于顾客浏览、购买历史主动获取顾客的偏好, 从中筛选出符合顾客购买倾向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荐。推荐系统可以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销售效率, 成功的推荐系统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1 相关工作
1.1 We b使用挖掘
Web使用挖掘主要通过分析用户访问Web的记录了解用户的兴趣和习惯,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顾客行为模式发现的过程。Lee等人提出的关于在线零售商品的点击流分析, 是一种基于电子商务的顾客行为模型。点击流是用于Web挖掘的有效的低级数据, 它对理解顾客购物行为模式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通过Web使用挖掘方法对这些点击流数据及顾客购买记录进行分析, 能够更精确地分析顾客的偏好。
1.2 关联规则挖掘
关联规则挖掘形式化定义如下:设I={i1, i2, , im}是项的集合。设D是数据库事务集合, T是项的集合, 使得T哿I。规则A圯B在D中成立, 具有支持度s, 其中s是D中事务包含A (B的百分比。即概率P (A (B) 。规则A圯B在D中具有置信度c, 如果D中包含A的事务, 那么同时也包含B的百分比是c。这是条件概率P (B|A) 。
support (A圯B) =P (A (B) confidence (A圯B) =P (B|A) 目前, Apriori算法是最流行的关联规则算法, 本论述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在线购物商品事务集中的不同类型商品之间的关联。
1.3 商品分类树模型
在商品分类模型T中, 低层商品可以归纳为更一般化高层中的商品。叶子节点代表具体商品实例, 非叶子节点代表将低层的所有节点合并到高层节点所取得的商品类型。根节点表示所有最一般化的商品类型。在商品分类树中, 每个节点对应于相应的层中。根节点的层数为0, 其他节点的层数为父节点的层数加1。
1.4 朴素Ba ye s ia n分类
朴素Bayesian分类工作过程为:用n维特征向量X={x1, x2, , xn}表示数据样本, 并描述样本的n个属性A1, A2, , An的度量。假定数据样本可以分为m个类C1, C2, , Cm, 给定一个未知类标号的数据样本X, 朴素Bayesian分类将其分类到类Ci (1im) , 当且仅当P (Ci|X) >P (Cj|X) (1jm, j≠i) 使P (Ci|X) 最大的类Ci成为最大后验假定。由Bayesian公式可知
类的先验概率用P (Ci) =si/s计算, 其中si是类Ci中的训练样本数, s是训练样本总数。
系统对会员顾客提供推荐服务, 将所有会员集合作为候选目标顾客集。对时间区间建模来建立训练样本集。时间区间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过去 (past) , 现在 (present) , 将来 (future) 。将过去划分为三个时间段:past1、past2、past3。其中past1时间段表示训练样本集的数据输入, past3时间段为训练样本集的数据输出, past2时间段模拟当前时间段, msst表示训练样本集的开始时间。
2 推荐系统设计
2.1 总体设计
系统的整个推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目标顾客选择、获取顾客偏好、商品关联分析、产生推荐结果;在整个推荐过程中, 阶段1利用朴素Bayesian分类方法选择目标顾客;阶段2通过跟踪相应商务网站中顾客最近的购物行为, 进行偏好分析;阶段3利用挖掘算法进行商品之间关联规则的挖掘, 从而发现商品之间的关联度;阶段4通过前面两个阶段, 为目标顾客产生推荐商品。
2.2 目标顾客选择
通过Web日志对在线购物商品事务集进行挖掘, 从中提取最近半年的顾客购买记录, 建立候选训练样本集。定义时间区间模型参msst=
I={ (Xm, Cm) }, m=1, , M
其中, Xm={x1, x2, , xn}表示第m个样本, xi (i=1, 2, , n) 为该样本的第i个属性;Cm为第m个样本的决策分类变量值, 则可以表示为:
将所有会员作为候选目标顾客, 对每个会员作为要分类的未知样本。在使用Bayesian分类中, 对于连续值的属性先进行离散化, 可以获得最优的分类效果, 其目的是对当前最可能购买商品的会员顾客提供智能化的推荐服务。
2.3 顾客偏好分析
顾客偏好分析是整个推荐过程中的关键, 本文提出一种顾客偏好模型, 该模型是建立在Lee等人提出的在联机购物过程中顾客所需经历的三个购物阶段基础上的, 三个阶段分别为: (1) 网页点击 (click-through) :表示顾客对感兴趣的商品通过点击鼠标, 链接到该商品网页的URL地址, 并查看与商品相关的网页内容。 (2) 购物车放置 (basket placement) :发生在点击行为之后, 表示顾客将选购好的商品放置到购物车中, 作为候选购买商品。 (3) 在线购买 (online purchase) :表示顾客对所有放置在购物车中的商品进行选择和比较, 最后对选购好的商品进行电子付款。
将不同组的商品进行偏好排序是合理的, 这种偏好关系可以表示为:{没有被用户点击的商品}<{仅被点击的商品}<{仅添加到购物车中的商品}<{实际购买的商品}, 其中“<”表示“低于”或“不优于”的偏好关系。因此在计算顾客对不同的商品的偏好时, 实际在线购买的商品所分配的权重应高于仅添加到购物车中的商品。同理, 仅添加到购物车中的商品所分配的权重应高于仅被点击的商品, 以此类推。
设顾客i对商品类型为j的所有商品, 点击相应网页的总数记为Pcij;同理, Pbij表示顾客i在购物车放置阶段中, 对商品类型为j的所有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中的总次数;Ppij表示顾客i在实际购买阶段中, 对商品类型为j的所有商品进行电子付款的总次数。和前面讨论一致, 这些商品都位于商品分类树T中的第二层。因此, Pcij、Pbij、Ppij可以认为是对在最近某个时间段对顾客原始点击流数据的统计, 它们反映了每个顾客在相应的购物阶段中, 对所有类型商品的不同偏好。
把偏好模型定义为矩阵形式, 即定义顾客偏好矩阵P= (Pij) 为如下形式, 其中i=1, , M (顾客数量) , j=1, , N (分类树T中第二层的商品类型数量) :
公式 (3) 反映顾客对不同类型商品的偏好, Pij是顾客在这三个不同购物阶段中对该类型商品的偏好综合。
2.4 商品关联分析
利用关联规则方法找出商品事务集中不同类型商品之间的关联。根据顾客在线购物的三个阶段, 将Web日志中保存的商品事务集合细分为三种事务子集:在线购买事务子集, 购物车放置事务子集, 网页点击事务子集。商品关联分析分别从这三种不同事务子集中, 利用相应的算法找出关联规则集合, 算法如下:
算法:Product_Association_mining ()
输入:Web日志中获取的三种事务子集。
输出:每个事务子集中的商品关联规则。
方法:
(1) 为每个事务子集设置时间区间;
(2) 在给定的时间区间里采集所有的事务记录, 并把记录转换为指定形式:
(3) 挖掘商品分类树T第二层中的商品关联规则, 具体可细分为:设置最低支持度和最低置信度;在所有事务记录中, 用商品类型ID代替具体商品ID;对于不同事务子集, 分别调用Apriori算法找出所有关联规则。
2.5 推荐结果
根据顾客偏好模型和商品关联模型, 结合顾客最近的偏好, 以及商品间的关联性, 来预测目标顾客当前的购物倾向。这里, 利用余弦相似性计算顾客偏好和商品关联之间的相似性, 从而产生商品的评价分数。
设目标顾客i对商品类型j的推荐评价分数记为Sij, 则:
其中, Pi是Mx N顾客偏好矩阵P的行向量 (i=1, 2, , M) , Aj是Nx N商品关联矩阵A的列向量 (j=1, 2, , N) , M表示目标顾客数量, N表示分类树T第二层中商品类型的数量。显然, 推荐评价分数Sij在[0,1]之间, 其值越高, 类型j的商品被推荐给顾客的概率越大。
推荐结果产生算法如下:
算法:ShoppingResult_generation () ;
输入:顾客偏好矩阵、商品关联矩阵;
输出:推荐的商品;
方法:
(1) 设置推荐的商品数量n, 推荐的商品类型数量k, 并满足条件:k
(2) 利用公式 (4) 产生推荐评价分数;
(3) 对每个目标顾客, 选择评分前k位的商品类型, 作为推荐的商品类型;
(4) 对每个推荐的商品类型, 从Web日志中获取最近时间内所购买的商品, 并选择购买时刻离当前时刻距离最近的前n/k位商品, 作为推荐商品。
3 实验与分析
推荐系统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预测精确度度量、分类精确度度量。平均绝对偏差MAE (Mean Absolute Rrror) 是现在使用比较普遍且容易让人接受的一个统计精确度度量标准。它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pi表示预测值, qi表示真实值, N表示测试数据的总数目。MAE越小表示推荐系统的准确度越高, 反之准确度越低。
系统随机取出1000个用户, 运用本系统以及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来对数据进行验证, 主要是分析后3个月中对于该用户被推荐商品的购买情况, 本论述推荐系统效果 (MAE度量) 与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相比见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 本推荐系统的准确率与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相比, 取得了较好的推荐效果。可见, 推荐系统的准确率取决于推荐要素:顾客点击商品、商品放置购物车、购买商品, 通过考虑非正常情况出现的偏差及实验反馈情况, 多次调节各要素权重, 可能使系统达到更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目前, 在电子商务推荐系统方面有很多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加上推荐系统本身的复杂性, 现有的推荐系统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论述设计了一种适宜在网上销售商品的个性化电子商务推荐系统。首先, 建立商品分类树模型, 可以高效率的发现Web环境下不同商品的关联知识, 通过贝叶斯分类法对目标顾客进行选择, 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运行的负荷;并通过点击流数据, 分别建立了顾客偏好模型和关联分析模型, 为每个目标顾客产生相应的推荐商品;最后, 基于智能Agent技术, 对整个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实现。避免了当前广泛应用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局限性, 实验数据结果表明, 该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协同过滤-基于最近邻产生推荐的项目协同过滤技术而言, 可以有效缓解由于数据稀疏性带来的问题, 能显著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
摘要:本论述针对协同过滤算法的局限性, 为顾客购买频度较高的商品设计一种基于Web挖掘的推荐系统, 它综合利用朴素Bayesian分类法, 基于点击流分析的偏好Web使用挖掘, 商品关联规则等各种Web数据挖掘技术, 为顾客购物提供智能商务推荐。在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 结合智能Agent技术, 对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协同过滤-基于最近邻产生推荐的项目协同过滤技术而言, 可以有效缓解由于数据稀疏性、缺乏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带来的问题, 显著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
关键词:Web挖掘,推荐系统,Bayesian分类,关联规则
参考文献
[1]DEMIRIZ.A enhancing Product Recommender Systems onSparse Binary Data[EB/OL].http://www.Rpi.edu/demira/re-search.htm, 2003.
[2]O’DonovanJ, SmythB.Trustinrecommendersystems.In:Proc.Of the 10th Int’l Conf.on Interfaces.New York:ACM Press, 2005.167-174.
[3]曾子明, 余小鹏.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与智能谈判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4]易明.基于Web挖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陈健, 印鉴.基于影响集的协作过滤推荐算法[J].JournalofSoftware软件学报, 2007, 18.
[6]黄创光, 等.不确定近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计算机学报, 2010, 33 (8) .
[7]汪静, 等.基于共同评分和相似性权重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计算机科学, 2010, 37 (2) .
[8]许海玲, 等.互联网推荐系统比较研究[J].JournalofSoft-ware软件学报, 2009, 20 (2) .
[9]邵秀丽, 等.用户个性化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30 (20) .
基于web的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 第8篇
政府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加快政府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 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科学化管理是网络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近年来, 随着电子政务向更高层次迈进, 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刚刚落幕的2015年“两会”中, 李克强总理将智慧城市、物联网等行业的发展作为下一阶段的建设目标。可见, 政府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潮流中的先行者, 随着专业化的服务网站日益增多, 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功能不断增强, 互动性得到极大程度上的提升。同时, 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对我国软件业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1]。国内知名的软件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在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共建中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完善。需要格外提到的是, 电子政务产品的推出和淘汰, 也为我国中小软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众多中小软件企业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等领域中脱颖而出。电子政务成为当前促进我国软件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从而为改变政府管理的观念和管理手段,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提高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 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 提高广大干部的电子政务工作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尽绵薄之力。
2 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介绍
基于web的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在体系结构上采用三层构架体系, 浏览器作为所有信息服务的最终服务窗口。
第一层为网站应用层 ( WAS) , 建立面向用户的动态信息管理发布平台, 并可以集成包括政策法规查询、领导信箱、网上投诉、网上办事等多种web应用, 是政府内部办公、外部交流的通道, 是政府工作的窗口。
第二层是数据处理层 ( GAI) , 建立一个灵活的、标准化的政府应用底层架构, 是解决政府机关对内、对外的数据共享、交换、流通、整合、分析的综合应用层。
第三层是协同办公层 ( COA) , 与传统OA区别开来, 具有事务处理能力, 并实现跨网段远程协同办公。实现工作流自定义、报表自定义以及办公自动流转等。
Visual Studio 2008提供了改进的语言和数据功能 , 各编程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更轻松地构建解决方案以分析和处理信息, 开发人员能够构建面向.NET Framework 2.0、3.0或3.5的应用程序, 意味它们可以在同一环境中支持不同类型的信息管理项目。
C# 是微软公司发布的面向对象的、封装的 、多态的 , 在.NETFramework运行环境下支持的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2], 它由C和C++衍生出来的在继承C和C++强大功能的基础上 , 同时去掉了一些它们的复杂特性 ( 例如没有宏以及不允许多重继承) 。
SQL Server数据库是微软数据平台上发布的 , 可以组织管理任何类型的数据, 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档的数据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 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搜索、同步、报告和分析之类的操作。
3 系统概要设计及功能详述
3.1 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员工之间、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员工可以查看组织中的最新新闻, 各种公告等等;使用RSS订阅功能, 可以即时查看互联网站点的新闻信息;员工可发起公司内部调查, 并查看投票情况。
3.2 日程管理
员工填写每天的工作日志, 填写日志时可将当天的工填写一份工作日志, 也可以分时间段填写多个日志明细。员工可以发起协作事件, 要求其它员工配合完成某项工作。
3.3 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活动可针对整个组织机构、部门或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本功能制订整个机构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计划或项目工作计划, 同时将这些计划分解到具体的执行人员, 可随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任务接收人员获取拆分后的工作计划, 并定期上传相应的工作报告, 填写工作日志, 同时可以上传相应的附件。
3.4 个人管理
个人管理由首页设置、个人通讯录、公共通讯录、邮件管理、内部短信和个人维护构成。用户可以对个人和公共通讯录进行添加、删除操作, 还可以通过邮件管理和内部短信与同事进行即时的沟通和交流。
3.5 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由人事档案、调动分配、异动记录、培训记录、奖惩记录、考核记录等人事档案基本要素构成。用户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此外还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维护, 具体包括调动分配、异动记录、培训记录、奖惩记录、考核记录等情况的维护。
3.6 考勤管理
考勤作为工作的一部份, 也是纪律的体现, 是办公系统中重要的一部份。在考勤管理模块中, 通过建立对考勤的管理, 让我们了解到, 如何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对配合政府的日常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3.7 公文流转
公文流转用于处理单位内外部的各种公文信息,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高速迅捷和计算机控制的严格准确性实现公文的标准化、流程化处理。在公文流转管理活动中, 通过建立公文流转的流程, 让我们了解到, 公文是如何一步一步流转的, 并且通过对公文的管理和维护, 对公文系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配合政府的日常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3.8 工作流管理
对于政府或企业来说, 绝大部分日常工作属于流程式活动, 如申请审批、公文办理、合同审核、请假报销等。流程式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根据处理信息内容的性质不同, 流程结构将发生变化, 各流程节点的具体处理方式根据业务的特性存在差异。另外伴随日常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发生, 流程本身应具备相当的弹性设置, 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政府或企业的工作效率。
3.9 会议管理
会议管理对会议流程及其相关事务进行综合管理, 包括会议室管理、会议室查询、会议登记、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及其他会议信息管理。
3.10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每个单位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内容, 例如:行政档案、会议文件等等, 是各单位管理者十分重视的内容之一, 各部门、各类别多样的文件, 作为重要的历史与决策依据。
3.11 车辆管理
在车辆管理模块中, 通过建立对车辆的管理, 让我们了解到, 车辆作为政府日常工作的交通工具, 如何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对配合政府的日常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3.12 系统管理
在系统管理模块中, 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职位、角色等基本数据和新增人员, 了解到如何搭建政府办公系统该软件的机构, 从而为该软件更好的配合政府内部的办公工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基于web的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在上线运营后 , 需要通过系统管理模块中的组织机构管理功能建立起用户单位管理体系结构及系统用户信息。同时支持系统登陆界面设置、页面风格设置等管理功能。
4 结束语
文章提出的基于Web的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整合了政府的各种服务功能, 为公众、企业和其他社会单位提供一个统一的服务入口, 采取“一站式”服务模式[3]。通过该类服务模式使得用户与政府的互动是透明的而与政府错综复杂的组织结构分离。从而将政府资源与政务数据共享, 减少重复建设方面, 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将各政府部门已经建立了的形形色色的业务应用系统, 通过政府信息门户作为一座连接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桥梁, 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 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一体化的服务。这样, 企业和公众的任务请求可以直接与业务应用系统、政务数据库互动, 从而形成信息时代的“无缝隙政府”。
参考文献
[1]赵强.基于开源软件的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56.
[2]邰楠, 屈层子, 唐巍.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2008, 8:33-34.
Web服务在电子邮件系统中的应用 第9篇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组织都面临着同样一个挑战:在平衡核心能力和已有应用程序时创建同构的环境。IT需要一个简单的,与平台无关的应用程序间通信方式。在这种需求下产生了Web服务,它是一类可以从Internet上获取的服务的总称,它使用标准的XML消息接发系统,并且不受任何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约束。
2 Web服务的核心技术和特点
三种作为全球标准的主要技术:SOAP,WSDL和UDDI构成了今天Web服务技术的核心。
SOAP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即简单对象协议,SOAP是一种基于XML的,用于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的协议。SOAP能应用于各种消息接发系统,并能通过各种传输协议进行传递,但最初的侧重点是通过HTTP传输的远程过程调用。因此,SOAP能使客户应用程序和容易的连接远程服务并调用远程方法。
WSDL(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即Web服务描述语言,是一种将Web服务描述为一系列访问端点的XML文法,这些端点具有以面向过程或者面向文档的方式交换信息的能力。WSDL描述了四种关键的数据:描述所有公用函数的接口信息;所有消息请求和消息响应的数据类型消息;所使用的传输协议的绑定信息;用来定位指定服务的地址信息。
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即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是一个描述,发现和连接Web服务的技术规范。UDDI的核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UDDI是一个建立业务和Web服务的分布式目录的技术规范。数据存储在特定的XML格式中,UDDI规范包括搜索已有数据和发布新数据的API细节;第二,UDDI业务注册中心是UDDI规范的一个完全操作实现。UDDI的技术体系结构由三部分组成:UDDI数据模型:一个描述业务和Web服务的XML Schema;UDDI API:一个用于搜索和发布UDDI数据的,基于SOAP的API;UDDI服务群:一个提供UDDI规范实现的根据预定基础使所与数据同步的操作入口站点。
上述三种协议加上传输协定组成了一个完整的Web服务的四个层面,自上而下分为:发现UDDI,描述WSDL,XML消息接发SOAP、XML,传输HTTP、SMTP、FTP、BEEP,这些技术使得Web服务实现了基于XML,松散耦合,粗粒度,同步或一部能力,支持远程过程调用和支持文档交换等特性,从而让Web服务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3 基于Web服务的电子邮件系统的模型
基于Web服务的电子邮件系统一般用到的协议有SOAP、SMTP、POP3、MIME四种。SMTP协议(SimpleMail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定义了发送电子邮件的机制,SMTP服务器可将消息中转至接收方的SMTP服务器,以便最终让用户经由POP获得。POP3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即邮局协议,该协议规定每个用户只能拥有一个邮箱,支持用户从自己的SMTP服务器上拿到自己的邮件。MIME协议(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即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标准,它对传输内容的消息、附件及其他内容定义了格式。
基于Web服务的电子邮件系统的请求响应机制是通过接口来实现的,图1给出了在邮件系统中应用Web服务的请求响应机制。
用户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收发邮件,在发送邮件的过程中,Web服务器通过SendMail接口接收由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发送过来的SOAP包,SOAP包中含有SMTP服务器地址、收信人地址、发信人地址、认证信息、邮件主题、邮件内容以及附件等信息,并解析SOAP包,确定调用接口,接受并匹配参数,执行发送邮件的内部处理逻辑,并通过SMTP协议与SMTP服务器进行通讯,把邮件发往SMTP服务器。
在接收邮件的过程中,Web服务器通过SendMail接口接收由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发送过来的SOAP包,SOAP包中含有POP3邮件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并解析SOAP包,确定调用接口,接受并匹配参数,执行接收邮件的内部处理逻辑,并通过POP3协议与POP邮件服务器进行通讯,把邮件接收到本地。
图1中的Proxy是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不断将新取得数据储存到它本机的存储器上,如果浏览器所请求的数据在它本机的存储器上已经存在而且是最新的,那么它就不重新从Web服务器取数据,而直接将存储器上的数据传送给用户的浏览器,这样就能显著提高浏览速度和效率。图1中的SOAP引擎支持及时自动生成SOAP服务,从部署好的服务自动生成WSDL(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Web服务描述语言),通过HTTP Cookie和与传输无关的SOAP头信息提供会话跟踪。图1中的Email引擎能让用户根据日期和电话号码等模糊概念搜索他们的电子邮件,搜索人也可以定义自己的概念。图1中SMTP服务器负责解析信件接收者的地址,打包用于传送的信息,定位接收者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以及传送该信息等工作。
4 Web服务的设计
Web服务通过AXIS实现。Web服务要实现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故要编写Message.java、Response.java和sms.jws三个文件,Message类中应获得SMTP服务器地址、收信人地址、发信人地址、认证信息、邮件主题、邮件内容以及附件等信息,其部分代码为
Response类应获得POP3邮件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其部分代码为
编译Message.java和Response.java并将编译后的类文件拷贝到axis/WEB-INF
/classes对应包的目录下,
sms.jws用来实现发送web服务的接口
sms.jws拷贝到axis目录,访问http://localhost:8080/axis/sms.jws?wsdl即可看到WSDL信息。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介绍,建立起基于Web服务的电子邮件系统。它是对Web服务的一种应用,而Web服务以XML技术为基础的,因而系统可以与基于XML技术的安全产品进行无缝整合,从而成为一个比较安全的系统。
摘要:电子邮件系统是社会群体在网络通信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工具之一,Web服务是基于XML技术的极具发展前景新兴技术,该文主要对Web服务在电子邮件系统中如何运用进行描述,并对系统的消息响应机制和Web服务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电子邮件系统,Web服务,SOAP
参考文献
[1]UDDI(通用发现与发布规范)简介[EB/OL].http://www.aspcool.com/lanmu/browse.asp?bbsuser=xml.
[2]林宏之.Web Services原理与开发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Web电子地图 第10篇
关键词:Web网络;电子病历;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5.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Management of D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against Web Network Application
Li Kejia
(Handan First Hospital,Handan056002,China)
Abstract:Building Web applications on the network through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gradually achieved a network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database management,to mak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more standardized processes,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enhanced management of hospital equipment management module should b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a network, to regulate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and medical efficiency.
Keywords:Web network;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Management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管理体系结构,在数据采集中使用SNMP协议。通过划分管理域实现设备的分布式监测,使用HTTP和Java Applet技术解决了客户端的浏览器与设备之间通信。建立了设备通信量预测模型来分析设备的性能问题。并且在客户端实时反映设备的连接情况。
一、医疗电子病历管理与网络化的必然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大批引进医院,作为教学、医疗、科研等医疗工作基础的医疗设备。目前,医疗设备信息已经完全实现了计算机单机管理,“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已经在部分医院展开,它对实现医院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提出电子病历的网络化管理是目前医院系统势在必行的。电子病历通过网络使科室、设备管理部门完成医疗设备信息互换、设备管理数据库资源共享。有了信息交流通道既可以避免闭塞和信息资源浪费,还有助于提高医疗过程信息的准确性。
二、网络化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模式
(一)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设计
该系统主要是运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网络服务模式,构建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交互性的管理系统,为患者、医护人员和异地医院提供功能相对完备的网络技术服务。它主要包括基础信息、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几个模块。实现电子病历管理的网络化,需要该系统由域网向因特网广域网延伸,以设备数据库为基点,形成更大规模的电子病历服务网络。实现与HIS系统的无缝连接,真正做到全面数字化管理。从独立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扩展成为兼容的医疗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成为大型医院办公系统之间的统一管理。
电子病历的有效管理贯穿于病人诊断、看病、痊愈以及下次看病乃至终身得病看病的整个过程。现在国外运用的电子病历管理软件多为单机版本,多侧重于台帐管理和设备的折旧管理,缺乏计划与论证的管理、选型与合同管理、使用过程的动态管理等,且收集设备运行资料需要各科室定期填写表格,不但设备科工作量大,科室也嫌麻烦,填写的规范往往不符合要求,使管理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影响网络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制约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一条是医疗设备编码工作没做好,使病历的分类统计功能形同虚设,统计功能只剩下了单价的统计,无法激起大家使用系统的兴趣和热情。单机系统下,由于系统使用者只有一人,此问题可通过人为的干预而得到部分的解决,网络环境下,系统为大家共同使用,不解决此问题系统将无法运行。
(二)WEB网络化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应用
1.形成科室、住院收费明细账。
利用医疗设备明细中的使用患者信息,形成明细账,将病人的得病情况、诊疗情况、住院情况与特定收费项目进行关联设置,在管理端使科室用户实时了解、掌握本科室的医疗病历的全部信息。通过web网络还可以用于每月对于不便区分的病历进行关联设置,形成大系统,再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并且要能够分析门诊、住院收费明细统计产生出该设备的经济效益;对于消毒除菌等公益性设备不做效益分析等。
2.建立病历在线提交和提取系统。
按月产生电子病历的情况统计表,使患者的疾病、诊治和转院情况数据更准确。开通患者的病历在线申领和提交系统,通过医院局域网随时提交申领信息,这样,实时的需求信息直接反馈给各个医疗科室,进行单独分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生的诊治效率,病人也不用为了一个小感冒等上许久,实现医院人、财、物的高效利用。
3.提供设备信息查询服务,病历管理数字化。
根据病历的具体情况,可以按日或按月登记情况,把病历计量管理数据记录在档案数据中,将其检定档案及下次检定时问均给予患者及时的反馈,并适时和通过web网络和医院的管理人员双向沟通提醒,共同促进病历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将医院大病历资料转化成文档存入服务器实现网络共享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医护人员通过在线网页浏览的形式,调取该病人的数字化文档进行辅助参考,能更快的全面掌握诊治要领。
医院电子病历网络化管理是医院发展到现代化高端时期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然手段。Web网页浏览服务方式简单直观,随着网络的普及日益成为我们畅游的主要方式。Web网络在医疗设备管理的应用实现了设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推动了医院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提高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eb访问服务管理模式,是想通过医院局域网网页访问在线提交和转院时能够简单快捷进行病历流通的方式实现各项管理流程。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借助这种局域网网络,努力改善现在看病转院难、排队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军,顾广胜.医疗设备信息网络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7,4,8:16-17
[2]沈益兵,赵磊.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中外健康文摘,2007,4,8:256-258
[3]张宗然,屈景辉.医疗设备管理网络化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58-59
[4]李晓华,舒迎春.医疗设备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J].医疗装备,2OO7,7:22-23
Web电子地图 第11篇
数据挖掘定义为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数据中挖掘有趣知识的过程。
数据挖掘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
这是一个或一组数据库、数据仓库、电子表格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库, 可以在数据上进行数据清理和集成。
2. 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服务器:
以用户为主导的交互式数据挖掘过程一般是通过系统的用户界面模块, 将用户的搜索指令转化为一组标准的SQL语句, 交由服务器去执行。
3. 数据挖掘引擎:这是数据挖掘系统的基本部分, 是由一组以系统为主导的数据挖掘功能模块组成的。
4. 模式评估模块:此模块一般使用兴趣度指标并与数据挖掘模块交互作用, 指导数据挖掘引擎将搜索集中在感兴趣的模式上。
5. 知识库:知识库包含着领域知识, 用于指导搜索过程, 并计算评估结果模式的兴趣度指标。
6. 图形用户界面:
本模块在用户和数据挖掘系统之间通讯, 允许用户与系统交互, 指定数据挖掘查询或任务, 提供信息, 帮助确定搜索目标, 根据数据挖掘的中间结果进行探索式的数据挖掘。
二、电子商务中的Web数据挖掘与数据源
根据对Web数据的感兴趣程度不同, Web数据挖掘一般可以分为三类:Web内容挖掘 (Web Contentmining) 、Web结构挖掘 (Web structure mining) 、Web用法挖掘 (Web usage Mining) 。
1. Web内容挖掘。
Web内容挖掘指从Web内容中发现有用信息。Web上的信息由各种类型的数据源组成, 包括WWW、FTP、Telnet等, 比如政府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数据, 以及其他通过Web可以访问的数据库。
2. Web结构挖掘。
从广义上讲, Web的结构包含以下三个内容;不同网页间的超链接;网页内部的URL字符串中的目录路径结构信息;网页内部内容的可以用HTML、XML表示成的树形结构信息。
3. Web用法挖掘 (Web usage Mining) 。
即Web使用纪录挖掘, 在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挖掘相关的Web日志纪录, 来发现用户访问Web页面的模式, 通过分析日志纪录中的规律, 可以识别用户的忠实度、喜好、满意度, 因而可以发现潜在用户, 增强站点的服务竞争力。
在数据挖掘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采集数据。在Web上可以用来作为数据挖掘分析的数据量比较大, 而且类型众多。电子商务的数据挖掘技术中, 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器数据。客户访问站点时会在Web服务器上留下相应的日志数据, 这些日志数据通常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一般包括sever logs、error logs、cookie logs等。
二是查询数据。它是电子商务站点在服务器上产生的一种典型数据。
三是在线市场数据。这类数据主要是传统关系数据库里存储的有关电子商务站点信息、用户购买信息、商品信息等数据。
四是Web页面。主要是指HTML和XML页面的内容, 包括本文、图片、语音、图像等。
五是Web页面超级链接关系。主要是指页面之间存在的超级链接关系, 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六是客户登记信息。客户登记信息是指客户通过Web网页输入的、要提交给服务器的相关用户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是关于用户的人口特征信息。
三、Web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 发现潜在客户。
通过Web数据挖掘, 对新访问者的网页浏览纪录进行分析, 就可以判断出该访问者是属于哪一类客户, 是有利可图的潜在客户还是毫无价值的过客, 从而挖掘潜在客户。
2. 个性化定制, 提高客户忠诚度。
通过对客户访问信息的挖掘, 就能知道客户的浏览行为, 从而识别用户的忠实度、喜好、满意度, 了解客户的兴趣及需求, 动态地调整Web页面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3. 改进站点设计。
站点的结构和内容是吸引用户的关键。Web挖掘技术通过挖掘用户的行为纪录和反馈情况为站点设计者提供改进的依据, 比如页面连接情况应如何组织、那些页面应能够直接访问等。
4. 聚类客户。
在电子商务中客户聚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分组具有相似浏览行为的客户并分析组中客户的共同特征, 可以帮助电子商务的组织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客户, 及时调整页面及页面内容使商务活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要求, 向客户提供更适合、更面向客户的服务, 使商务活动对客户和销售商来说更具意义。
5. 广告效益评价。
利用Web挖掘对大量消费行为模式进行分析, 可精确地评价各种广告手段的效益, 并组合设计出最佳的商品宣传组合方案, 根据关心某产品的访问者的浏览模式来决定广告的位置, 增加广告针对性, 提高广告的投资回报率。
无论Web挖掘技术还是基于它的电子商务, 都是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作为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之一, Web挖掘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已受到并将越来越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吕延杰:《电子商务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年版
[2]王永庆:《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林杰斌刘明德陈湘:《数据挖掘与OLAP理论与务实》,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4]袁柱:《电子商务中Web数据挖掘的应用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7年第8S期
Web电子地图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