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工地安全教育
vr工地安全教育(精选8篇)
vr工地安全教育 第1篇
VR建筑安全体验馆主要是技术工程师们利用3Dmax建立了与实体体验馆1:1的效果模型,通过软件处理,结合VR眼镜实现了动态漫游及VR交互。让体验者有更加逼真的感受:可以直接感受、体验电击、高空坠落、洞口坠落、脚手架倾倒及隧道逃生等多个项目虚拟效果。
体验者戴上VR眼镜后,如同看3D-IMAX电影一样,仿佛身临其境,整个建筑安全作业、工程形象逼真地展示在眼前,似乎触手可及:体验者可以在虚拟的建筑工程中随意“进出”、“攀爬”,可以逼真地感受日夜交替下的工程风景,也可以清晰明了地查看工程结构的每一个部件、切实感受工程施工中的危险。
第8感VR主题乐园VR建筑安全体验馆更具有优势:
1.虚拟体验区比实体体验区能够展现更多的体验场景,比如很难搭建的场景、危险性很高的场景等,同时,VR 场景更加真实完整,体验感更强,安全教育 效果更明显。
2.可以将当前实际项目进行虚拟,在当前项目中的某个位置进行安全模拟,让人员直接在虚拟的本项目中进行安全体验,教育体验效果更直接。
3.新型的科技体验激发了工人参加安全教育的兴趣,工人对安全事故的感性认识也会增强。
4.虚拟场景建设不再受场地限制,可大程度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安全事故;
5.体验者进入虚拟环境可对细部节点、优秀做法进行学习,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同时还可进一步优化方案、提高质量;
6.虚拟环境中的质量模型样板由软件绘制,有效避免了由于工人技能差别带来样板标准化的差异;同时可以避免材料和人工的浪费,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
第8感VR主题乐园时刻站在科研与教学的前端,深刻把握教学需求,长期研发适合我国行业的VR软件。
优秀的人才团队:我们拥有一批专业的技术团队,具有 IOS/Android/Windows系统平台开发经验和3D交互展示、虚拟现实、三维制作和动态硬件设计等新技术的融合。
同时硬件团队基于甲方特殊需求开发了相对应的移动大屏幕及投影幕、移动式拼接屏等企业展厅动态艺术展示的产品。
第8感VR主题乐园以硬件为载体,以3D交互展示技术和动态硬件设计为核心,是一家专业的数字展示系统服务提供商。公司以虚拟数字化、3D互动为根本,为企业宣传、产品展示提供新、前沿的“三维立体”、“虚拟互动”、“360度旋转”、“载体动态设计”等前沿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优质及科技化的展示综合解决方案!
vr工地安全教育 第2篇
据了解,第8感VR主题乐园里面模拟的场景基本上是工地实际场景的还原,现实的场景材料是可以通过技术输入进去,这样可以让施工人员更加有真实感。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是进入项目工作的人员,都会先进行培训,目的就是要通过模拟事故的场景,讲解安全知识,让施工工人知道事故的严重后果,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操作。VR模拟这种培训模式,中建三局还将会在其他的项目工地上推行。
第8感VR主题乐园的工地施工安全VR培训系统充分发挥了VR场景沉浸式感觉,真实生动的优势,有很强的代入感。教导体验人员在工地中做出正确反应,让体验者既感受到惊险刺激,同时又不会给体验者造成任何伤害,从而保证了人们掌握技能。
vr工地安全教育 第3篇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 电子科技产品极大丰富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相关的科技产品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国内正兴起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利用VR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安全教育教学,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安全教育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 能使高校在校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安全感受和切身感知, 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发展成有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手段。利用这项技术并在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中普及, 将进一步推进安全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极大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水平, 对培养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技能, 提高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和能力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VR (虚拟与现实) 技术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 (Virtual Reality) , 简称为VR技术, 是运用了计算机图形与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是计算机生成的、模拟人类感觉的世界的实时表示, 有时也称之为虚拟环境。这里的“世界”是指具有真实感的立体形, 它既可以是某种特定现实世界真实再现, 也可以是构的世界。操作者置身于计算机所表示的三维空间资料库环境中, 并可以通过眼、手、耳或特殊的空间三维装置在这个环境中"环游", 创造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机交互提供了新的交互媒体。VR的核心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 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系统开发工具应用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是VR的关键技术。VR技术作为21世纪重要的发展学科以及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科学家重视。
虚拟现实拥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沉浸 (IMMERSION) 、交互 (INTERACTION) 和构想 (IMAGIONATION) , 即通常所说的“3I”。
浸入指借助高新传感器参与人浸入虚拟环境之后, 看得见、听的到, 虚拟的环境感受与现实环境一致, 因此, 参与人相信这一切都“真实”存在, 使得参与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交互指参与人进入虚拟环境后, 不仅可以通过高新传感器获得逼真的初步感受, 而且可以用自然的方式对虚拟环境中的各种物体进行真实操作。如敲打虚拟环境中的一个虚拟人物, 感受如同真实环境中一样, 甚至虚拟人物反击参与人有直接感受。
构想指由参与人在逼真虚拟空间环境下, 实时交互全方位感知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了更加立体直观丰富的联想, 寻求完美解决方式。
三、国内外VR技术在安全教育应用现状
在VR安全教育领域, 美国发展势头迅猛, 美国ETC研发了高级灾害管理模拟系统 (ADMS) 目前由纽约应急管理办公室不断创新发展作为训练紧急事故指挥官和灾难管理系统, 通过纽约城市虚拟副本, 模拟自然与人为的各种自然、社会灾难情况并进行模拟演练处置;美国洛杉矶警察使用Hydra模拟系统用来提高指挥者面对灾害时的处理能力;南密西西比大学Sportevac项目提供给人类在体育场面对危险时进行疏散工作提供解决方案;达特茅斯医学院的OPS-PLUS项目应用是模拟各类虚拟恐怖活动, 在逼真的环境中各种如爆炸、化学或生物类型的恐怖危害如何应对, 通过虚拟训练提高应急能力;佛罗里达大学与360ed公司研发基于网络的VR模拟“烧伤中心”游戏, 训练那些提供关于烧伤治疗相关性医疗从业者。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Anat Meir研究应用通过虚拟现实训练在儿童安全教育研究应用帮助正确过马路训练。2014年日本爱知县用Oculus Rift做有关地震等灾害预防模拟训练。2016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AXA安盛共同研发“移动安全体验教室”项目正式启用;2016年我国浙江省基于VR技术建设“安全生产互动游戏体验馆”做有关安全互动体验教育普及活动。
总而言之, 在国内外利用VR技术在安全案件模拟、各类安全教育和防范训练中与传统的培训结合并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更多的灵活性, 目前国内外应用形式越来越广泛。
四、基于VR技术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优势
4.1开放性
虚拟演练打破了以往传统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在固定场所上的限制, 可以根据大学生当前实际安全需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任意的模拟空间环境条件下学习训练, 受教育学生只需要借助相关设备即可进入共同的虚拟演练环境进行实时的相关的安全教育学习训练。
4.2针对性
可以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安全需求情况做出独特的处理。VR应用可以创建高等院校校园场景或者学生必经历的社会场景, 受教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安全因素的弱项置于各种突发、复杂有针对自身安全因素弱环境中去, 借助安全教育教学演练模拟后可视化的评价反馈受教学生能快速取得自己安全成绩, 根据成绩评估相关弱点从而进行针对性训练, 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与相关处理技能。
4.3安全性
与现实中的真实安全演练相比, 虚拟仿真优势就是可以方便的模拟任何环境任何项目进行安全演练;通过虚拟仿真安全教育演练, 教学双方可以放心大胆的在虚拟环境中尝试复杂安全演练;即便在安全演练中发生各种不当甚至“意外”, 也不会造成实际损害后果, 并且将所有进行过程的意外因素进入演练评定最终结论中, 作为最后演练考核的考核项目。这样, 在确保教学双方人身安全不收损害的情况下, 教学双方可以“为所欲为”进行各种场景各种方案极端的进行安全演练, 从而全方位提高受教学生的安全技能防范水平, 确保在今后实际遇到各种安全问题中确保自己人身与财产安全。
4.4有效性
与现实中的真实安全演练相比, 虚拟仿真训练随时进行多次重复演练, 学生始终处于安全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 掌握接受安全教育主动权, 大大增加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时间和实际安全效果, VR可以将诸如自然或者社会上存在的各类安全进步模拟仿真, 在系统的各个区域和位置, 同时一对一、一对多进行安全演练教学, 在学生进行模拟的过程中, VR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元素如安全案例视频、ppt安全知识资料嵌入在虚拟环境中, 进行实时安全教育;同时更加逼真的视听环境, 提高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 有效提高安全教育成效。
五、VR技术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应用
5.1常发治安案件防范虚拟教学
常发治安案件防范模拟教学系统利用VR技术提供一种仿真安全的模拟环境, 为学生的安全技能训练创建了交互的仿真虚拟世界;可以针对高校常发案件及一定区域建造案件模拟和防范教学, 学生可以模拟校园和社会各种治安环境中按照自己个人情况来学习, 逐步而全面地掌握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在进行集体性教学时, VR平台设置分组讨论环节和集体团队类互动模拟安全场景, 用来重点分析个人行为的正确性以及集队协作中作用, 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大学生可以在虚拟空间里了解常发案件经过, 并根据案件学习防范, 全身心地去不断反复练习技能, 学生可以根据系统给出的反馈反复进行练习, 直至掌握这项技能。利用VR (虚拟现实) 技术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防范技能仿真模拟训练, 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案件的感知度和预防防范的技能。
5.2高校安全隐患虚拟查找教学
高校安全隐患模拟查找教学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一系列三维图像呈现各类安全隐患场景, 配置学生宿舍、食堂、办公室、宾馆房间、公共交通工具等基本场景及不同类型案件多发安全现场。可以从各种角度查看、分析并找出安全隐患利用安全隐患查找系统采用全三维图像技术开发, 将不同场景、案件发生经过真实场面逼真模拟或者还原, 通过手去触摸、拖拽显示器界面内容来转换视角, 可360度无死角观察环境, 学生查找安全隐患有立体感, 系统可以进行提示性操作, 发现不了进行事故隐患的深度发展模拟, 让学生能深刻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如果不采取措施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警示教育。
5.3应急逃生虚拟逃生演练教学
应急逃生模拟逃生演练教学系统通过VR技术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如教室、食堂、宿舍、办公楼、体育馆等) 结构进行最具有实用性的仿真模拟, 形成针对性的应急逃生指导, 学生可以通过三维模拟应急逃生系统比较方便模拟出各类现实中不容易去做的演习, 并不会破坏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 让学生身临其境, 置身于逃生现场, 免除学生在真实演练中发生意外的顾虑。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最好的逃生方式去寻找最快的逃生通道, 使自己脱离险境。同时还会对受教学生分析其问题缺点, 提高模拟训练效果。
5.4消防器材虚拟演练教学
消防器材虚拟演练教学系统让学生免除灭火烫伤或者误伤自己种种安全顾虑, 在虚拟的环境里进行练习, 可以获得与实环境里一样的体会, 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要用于教学并体验灭火器、消火栓的使用。在模拟灭火体验系统中设置多种基本层次场景如厨房、学生宿舍、写字楼与宾馆房间。并且针对各场景的特点, 设置油锅、电器、易燃物等不同类型的火灾模拟现场, 同时提供干粉、二氧化碳、泡沫、水基型等四种灭火器进行选择, 选择过程中进行灭火器的选择与使用指导。系统可以对火灾成因、发展与灭火器各种类型与使用办法、起火点的判定等数据进行完全模拟仿真, 学生只要按步骤认真学习并操作模拟灭火体验系统, 就能准确选择学会并科学合理使用灭火器材。
六、结语
VR进入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的研究将对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训练水平、改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环境、优化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具有较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现阶段VR技术国内都处于快速发展, 当前受限于硬件、平台的制约使得模拟仿真的效果没有最佳;同时相对于传统的安全教育的教学与演习, 模拟情景缺乏真实互动与直接的实践经验。但是随着VR甚至AR技术的不断发展, 因为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先天优势, 可以与学生进行交互式、图文并茂的智能教学, 将会以其自身强大的教学优势和潜力, 越来越受到整个高校系统的重视和青睐, 未来将会成为安全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最终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摘要:近年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 (Virtual Reality, 简称VR) 作为最新兴起的的新颖创新教学媒体开始兴起, 如果将VR技术引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安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必定会发挥极其重要的辅助教学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VR (虚拟现实) 技术的概念、特征, 利用VR技术进行安全教育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相关优势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在高等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中的未来具体应用研究。
关键词:虚拟现实,大学生安全教育,VR技术,AR技术
参考文献
[1]Haworth, A.Inter Personal Meanings in Small Group Classroom Interaction a Young Child’s Discoursal Journey.Linguistiecs and Edueation, 11
[2]蒲利君.论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3) .
[3]洪炳镕, 蔡则苏, 唐好选.虚拟现实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102. (3) :179-212.
超越现实,开创VR教育新纪元 第4篇
当教育从最原始的线下授课,发展到了线上,而线上教育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VR就半路杀了出来。VR是什么?中文翻译:虚拟现实。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一个娱乐终端,一个游戏机。但这远远不是VR所有的潜力。
近日,一场“VR真人在线教学”吸引了众多目光。今年以来,VR在国内的火爆程度超乎预期,业界流传着“2016是虚拟现实元年”的说法。趁着风口,科技教育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VR教育已经从“概念”逐渐走向“落地”。
VR“打包”的知识是感性的
带上虚拟现实(VR)眼镜,足不出户就能在“国外”练习口语;或者“走进”金字塔内部,学习古埃及历史知识;甚至置身海底世界,观看奇妙的海洋生物……随着VR技术的发展蓝图日渐清晰,许多行业正在努力寻找各自的突破口,VR教育也成为当下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
以“超越现实·开创VR教育新纪元”为主题的北京VR教育产业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教育、科技及投资等领域的专家齐聚,共同探讨VR技术为教育带来的变化,对VR在教育中的应用领域、技术支持下的虚拟交互式学习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展望。
2016年无疑是VR元年,OculusRift、HTC Vive、HoloLens、Playstation索尼等大牌扎堆出现,以及Magic Leap等明星级VR公司频繁刷脸,4月,工信部发布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官方支持使VR产业发展更加振奋人心。
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于文江说,VR技术与当下倡导的素质教育“一拍即合”。“传统教育体系下的知识是可量化的。而不可量化的内容,例如理解性、经验性、感知性的知识,始终是传统教育框架下的短板,但是经VR技术‘打包’的知识是感性的、动态的,VR教育的优势恰恰在此。”他说。
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对VR颇为看好,一些学校已经尝试了简单的VR教学。例如,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于今年4月开展了别开生面的VR沉浸式教学系统公开课。学生戴上VR眼镜,学习了太阳系的相关知识。学生们在虚拟宇宙自由地“飞向”太阳系中的任何一个星体,近距离观察太阳和每一个行星的表面特征,感受飞行距离,观测飞行速度,身临其境的感受受到了孩子们和老师的欢迎。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美国纳赛尔中方校长向全伦认为,VR技术可以成为有效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和方法,用以补充由文字、图片和少量的视频组成的传统课堂教育。“VR技术介入教育领域或将掀起一场教具革命。”
VR让学习更主动和多实践
“我们现在在哪儿?”“在肯尼亚的大草原,你看到大象了吗?”“让我找找……哦,在这里,它的鼻子真长。我可以摸一下吗?”“当然可以,不过不要吵醒它。”……在论坛现场,带着VR眼镜的学生正在一片虚拟的非洲草原上,与英语教师展开对话。这便是北京巧克互动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VR Class”真人在线互动教学演示,学生不仅能够与老师对话和互动,还能身临其境地探索未知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戴上VR眼镜,握住手柄,跟着英语老师进入虚拟的非洲大草原,边学英语,边和长颈鹿比身高,量大象的长鼻子,看远处奔跑的犀牛、狮子……这种通过使用VR技术装备,老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进入虚拟场景进行“实地”教学活动,“好玩”、“有趣”,是孩子体验之后的普遍评价。
“英语学习是一种技能训练,运用VR技术,通过模拟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一个自然逼真的环境下去直接参与、互动,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更有利于他的记忆。”巧克互动创始人吴依松说。
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尚俊杰说,VR进入教学,结合游戏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协作学习、在线教育等多种手段,能够有效解决许多以前根本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比如,通过VR教育,在实现人与机器的交流、通过网络进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同时,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教学的游戏性,让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视觉的认知信息占人类认知总量的83%,而且这些信息往往记得更牢固、更持久。”尚俊杰认为,除了可视化效果带来的种种好处外,VR的互动性还可以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可能。“通过计算机设计,可以人为改变虚拟世界里的某些条件,使其有利于学习和实践。例如,在运用VR进行飞行员驾驶训练时,可以制造恶劣天气或其他紧急迫降的情况,既可以为学员提供难得的实践机会,又不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利用好VR需要长期探索
现今,形式各异的在线教育、网络课程层出不穷,传统教育已然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VR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何被看好?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者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和不同时代的教育传承内容、方式。”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周明全说,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移动教学等都是工业化时代以传播、考核知识点为核心的教育模式的延伸。然而VR技术能够为学生呈现整体化的、体验性的知识内容,符合知识传承与人类文明传播相结合的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模式。”
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这一年,VR硬件设备换代频繁,各类软件、游戏、视频及娱乐、新闻直播“扎堆”出现。然而,有关专家表示,国内的VR企业众多、生产的硬件设备大同小异、优质VR游戏开发成本高,所谓的VR“生态圈”仍处于萌芽状态,恰恰是适应我国现实需要的软件开发,很可能成为相关企业抢占先机的发力点。
当在线教育持续火热,VR的蓝图美如画,VR可以说仍然止步于市场。由于硬件和内容的不完善,但也因准入门槛低、缺乏统一标准而频频被打脸。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王涛认为,目前,游戏都无法吸引用户长时间体验VR,教育或许更没有这种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聚焦需求和市场,在等待设备进化和成熟的同时,制造优秀内容。
目前,VR与教育结合的模式尚未清晰,但已有大批资本强势进入,在虚火不少的VR教育领域,探索出正确清晰的道路尚待时日。除了解决家长对头显设备危害孩子眼睛、造成头晕的担忧,VR相关的道德问题和规则问题也需被重视。
总之,VR教育大有市场,但是需要时间成长。正如专家们所说,VR教育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但我们也要用理性的、审慎的眼光去看待新技术的发展,如何使用、用对、用好它,还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虚拟现实对真实世界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际、心理问题,或许都会随这项技术的成熟,成为更为现实的社会问题,这也值得所有致力于从事VR教育领域的人思考。
vr工地安全教育 第5篇
现在安全事故越来越多了,而第8感VR主题乐园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方式使用了VR技术来警醒人们。
虚拟现实技术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迅猛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身边的很多事情都与VR产生了联系。
比如要买东西,某宝最近展示了VR购物;要玩游戏,各家游戏开发商都在扎堆开发VR游戏;要出去玩,很多网站都推出了VR旅游服务,可以足不出户观赏景区风光,还可以用VR在线选酒店。
这些都是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沉浸式体验。那么,这种沉浸式体验只能应用在娱乐领域吗?当然不是!其实,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也能够大显身手。或许你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毕竟提到“安全”两个字,通常都是比较严肃的话题,真的能和以娱乐为主的VR扯上关系? 好吧,既然你不信,那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和大家谈谈VR与安全都有哪些结合点。
举个例子,我们来谈谈交通安全。在这里小编就不用“每年有多少人死于车祸”这样的数据来吓唬大家了。
说一个比较实际的酒驾问题吧。
现在,我们已经不能用“三令五申”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交通管理部门对酒驾的重视程度了,但仍有很多司机朋友对此不以为然。
即使是一次性扣12分,甚至终身禁驾,也有人铤而走险。因酒驾和醉驾而引发事故的,估计各大门户网站都懒得报道了,因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工地入场前安全教育 第6篇
1、参加本建设项目的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搞好安全生产。
2、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上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的操作规程等,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4、听从班长和现场施工员的指挥,服从分配,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好生产任务。
二、施工现场:
1、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不得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进入施工区域;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鞋进行高空作业。
2、施工现场的各种设施,“四口”防护,安全标志、警示牌,安全操作规程牌等,不得任意拆除或挪动,要移动必须经现场施工现场负责人同意方可。施工作业时要注意机械施工及机械吊装。
3、不得在工作地点或工作中开玩笑、打闹以免发生事故。
4、不得带小孩进入施工场地,不得叫小摊贩进入工地买卖。
5、乘坐人货电梯,应待电梯停稳后,按顺序先出后进,不得争先恐后,不得站在危险部位候梯,听从开梯专门人员指示。
6、现场电源开关、电线线路和各种机械设备,非专业操作人员不得使用。
7、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电源线要架空。
三、高处作业:
1、凡是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上高处作业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前应检查所要使用工具是否完好,所携带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随用随取。操作前应检查操作地点是否安全,道路是否畅通,防护措施是否完善。工作完成后应将所使用工具收回,并将剩余施工用料清理干净,以免掉落伤人。
3、高处作业,不准上下抛掷工具、材料等物,不得在高处作业区域下进行其它施工,如确需要上下交叉作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4、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5、遇有恶劣气候,风力在六级以上时,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
6、不得站在砖墙上或其他危险部位安模、砌墙、划线、刮缝等。
7、登高作业都应从指定的斜道或扶梯上下,严禁跳跃或攀登脚手架杆、井字架或利用绳索上下,也不得攀登起重臂或随同运料的吊篮吊物上下。
8、在高处或脚用架上行走,不要东张西望;在休息时不要将身体倚靠在栏杆上,更不要坐在栏杆上休息,不准在脚手架上午休。
四、吊运、堆放材料:
1、现场材料堆放要整齐稳固成堆成垛,搬运材料,半成品等到应由上而下逐层搬取,不得由下而上或从中间抽取,以免造成倒垛伤人毁物事故。
2、吊运零星材料,应用吊笼,吊运砂浆应用材料斗,并不得装得过满。
五、使用脚手架
1、脚手架、脚手架的防护栏杆边墙点、剪刀撑以及其他防护设施,未经施工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拆除移动。如因施工需要必须经施工负责人批准方可拆除或移动。并采取补救措施,施工完毕或停歇时要立即恢复原状。
2、搭设内架不得有临时观点,不得随便用定型模板,未安装的门窗框、扇。单排架子横杆一般不准架在已安装的门窗框扇上。
3、单排架搭在窗台上的横杆应设垫木,并不得压在窗扇上,压在门窗中樘上的横杆下应设支撑,并固定牢固。不准用桶相叠搭架使用。
4、内脚手架宽度不应小于60cm,立杆间距离在150~200cm以内。使用活动钢筋(管)人字架,如有变形应先调直后使用,活动架竖起后,应挂上撑钩。
5、所有内架搭设必须牢固,不得有探头板,(架板一端伸出横杆长度大于20cm为探头板)。不使用5×10模骨当架板,架上只准堆放少量材料和单人操作。
6、半架宽度不得小于40cm,高度不得超过60cm,并须和架内侧立杆绑扎牢固。
7、架上用木凳搭设半架应固定牢靠,两只凳脚底端用木板连在一起,以保持凳子在架板上的平稳和架板受力均匀,只准站人操作。
8、室内粉刷架不得用单杆斜靠墙上吊绳设架操作。
9、高外作业不准用砖头垫高架板,也不得在架板上垫砖站人操作。
10、竹木架板使用前要检查有无腐烂、断裂。
六、使用梯子
1、梯子(木):
(1)使用梯了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横档(踏板),不得小于4×45cm,踏板间距以30cm左右为宜;梯梁断面应大于3×8cm,长度不得超过5m,木梯宽度不得小于30cm。(2)使用梯子时上端要扎牢,下端要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子与地面夹角以60~70度为宜。(3)梯子上部第二个踏板为最高安全站立高度,第一个踏板不得站人或超过。(4)梯子上只允许一人操作,梯子上有人不准移动。(5)人字梯(折梯)在梁中应设撑杆(钩)并能锁固。(6)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臵围栏。
七、杂物清理
1、清理安全网,如须进入安全网,事前必须先检查安全网的质量,支杆牢是否牢靠,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安全网清理。清理时一手抓住网筋,一手清理杂物,禁止人站立安全网上,双手清理杂物或往下抛掷。清理杂物时,地面应设监护人,禁人入内,或是加设围栏。
2、在建工程每层清理的建筑垃圾余料应集中运至地面,禁止随便由高层往下抛掷,以免造成尘土飞扬和掉落物伤人。
八、防火防爆
1、不准在临时工棚内使用电炉、煤油炉,不准任意设灶。
2、在施工作业区域,严禁明火、吸烟等。
3、消防器材、用具、砂堆、消防用水等不得挪做他用或移动。
九、夜间施工
1、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灯光、照明灯具应架高使用。室内不低2.5m,室外不低于3m,线路应架空,导线绝缘应良好,灯具不得挂或绑在金属架上或脚手架上。
2、在临时工棚和宿舍内使用的照明电灯根据消防规定以60W以下为宜。
建筑工地安全教育讲话 第7篇
你们好!
安全生产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安全会、安全会议、安全知识考核、安全技术交流、事故现场会、安全教育陈列室、安全卫生展览、安全教育电影、幻灯、宣传栏、警示牌、横幅标语、宣传画、安全操作规程牌等都是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的方法,以上教育方法可以分为课堂教育、现场观摩、影像教育、正反面对比教育、现场宣传教育五种类型。
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特别是要在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对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等的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对工人进行现场对比教育,加深工人对教育内容的印象,提高工人对安全隐患危害性的认识,进而达到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往往忽视了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核,结果造成作业人员对施工现场、本工种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一知半解,达不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导致工人由于安全生产技能、知识的贫乏而酿成事故。
安全培训教育的目标是使工人充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忙而不乱,最终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十分重要,进场的每一位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后,严格执行考核上岗制度,根据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规范化施工、标准化作业,确保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谢谢大家!
vr工地安全教育 第8篇
地理课上去太空探险,历史课上置身战场烽火中,政治课上和多国领袖共话世界格局……这样炫酷的课堂不再是天方夜谭。以往教师们备课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写教案、找素材,找到的素材也不一定能满足需求。在VR沉浸教室,教师只要轻松一点鼠标就可以找到需要的内容,不仅是图片素材,还有一个超大的3D素材库。随后,按照沉浸教室里的PPT模板,便可以很快完成教案。VR沉浸教室里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版本包括人教版、苏教版等。地理课上,学生戴上VR眼镜,置身银河系,随着头部转动,眼前的画面也随之转变方向,学生可以看到360度全景空间。当学生将眼睛停留在土星时,即弹出关于土星的知识点,耳边还伴有语音讲解。在全方位的感知之下,这节地理课像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没有一丝枯燥和乏味。
教师可以利用VR沉浸教室配套的电子白板、平板电脑出题和讲解。点击电子白板上的“出题”按钮,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就会出现相应的题目,答题完毕时点击“提交”即可,答错也可以修改。答题全部结束几秒钟后,电子白板上就会显示解题正确和错误的人数,这样教师马上就可以了解全班的学习情况,并做针对性的正确解答。同时,教师还可以给答题正确的学生送出红花以资鼓励。课中,如果有学生开小差,教师甚至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发出信息提示。
这就是发生在VR沉浸教室里的轻松、高效、有趣的神奇旅行。VR沉浸教室目前可以和很多学科结合,根据学校不同的教学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像VR科普角、VR实验室、VR创客教室等。
vr工地安全教育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