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VEGF相关指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VEGF相关指标(精选9篇)

VEGF相关指标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21例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在将同时期的21名同龄且体检示为健康的妇女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中,年龄最小者为35岁,年龄最大者为68岁,平均年龄为(51.3±6.0)岁。观察组中,年龄最小者为34岁,年龄最大者为67岁,平均年龄为(51.6±5.9)岁,病程0.1~6.5个月,平均病程(2.2±0.4)个月,病灶位于左侧者11例,位于右侧者10例;其中病灶单发者12例,多发者9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比较,P>0.05。

1.2方法:于健康对照组和乳腺小叶原位癌观察组两组的晨起血进行检测,取两组的检验血标本4.0 m L,首先以离心机按照每分钟5000转进行离心5 min,然后其上清液进行采集,并进行检测,将其以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血清VEGF及MMP相关指标,VEGF相关指标为VEGF-A、VEGF-C及VEGF-D,MMP相关指标为MMP-2、MMP-7及MMP-9,上述检测指标所采用的检测试剂盒为ELISA试剂盒,然后将两组的血清VEGF及MMP相关指标表达情况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检验软件为SAS6.0,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处理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形式)处理方式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VEGF相关指标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的血清VEGF-A、VEGF-C及VEGF-D水平分别为(75.56±6.86)pg/m L、(752.45±84.56)pg/m L及(1632.54±167.58)pg/m L,对照组的血清VEGF-A、VEGF-C及VEGF-D水平分别为(46.32±5.20)pg/m L、(451.35±56.33)pg/m L及(610.37±59.22)pg/m L。

观察组的血清VEGF-A、VEGF-C及VEGF-D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血清水平,P均<0.05。

2.2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MMP相关指标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的血清MMP-2、MMP-7及MMP-9水平分别为(298.69±25.69)ng/m L、(7.45±1.32)µg/L及(410.31±42.38)ng/m L,对照组的血清MMP-2、MMP-7及MMP-9水平分别为(148.53±17.37)ng/m L、(2.65±0.31)µg/L及(181.31±17.64)ng/m L。

观察组的血清MMP-2、MMP-7及MMP-9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血清水平,P均<0.05。

3讨论

乳腺小叶原位癌在临床中的相关研究相对不足,对于其现存的研究争议也较为突出[2],其中关于本病发展成为浸润性癌的可能性研究争议尤为明显,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此方面的进一步探讨研究极为必要。临床中与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相关的血液指标较多,其中VEGF及MMP相关指标均是与肿瘤血管增殖及细胞浸润密切相关的指标[3,4,5,6,7,8]。本文中我们即就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的上述血清表达情况进行探讨,探讨结果显示,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的上述指标血清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同龄妇女,说明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转移浸润可能,故对乳腺小叶原位癌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较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的血清VEGF及MMP相关指标呈现高表达状态,应注意早期对其进行治疗,以达到降低其浸润癌的可能性。

摘要:目的 研究及探讨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血清VEGF及MMP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21例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在将同时期的21名同龄且体检示为健康的妇女设置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VEGF及MMP相关指标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VEGF及MMP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的血清VEGF及MMP相关指标呈现高表达状态,应注意早期对其进行治疗,以达到降低其浸润癌的可能性。

关键词:乳腺小叶原位癌,血清,VEGF相关指标,MMP相关指标

参考文献

[1]厉红元,任国胜,Nasrin Arnould,等.乳腺非典型性小叶增生及小叶原位癌52例随访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3):874-876.

[2]Hitchintan Kaur,Shihong Mao,Seema Shah,et al.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A powerful tool for the discovery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breas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J].Published in final edited form as Expert[J].Rev Mol Diagn,2013,13(2):151-165.

[3]孙琦,吴鸿雁,周强,等.乳腺小叶原位癌累及硬化性腺病[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7):798-801.

[4]张阿娜.乳腺癌组织中VEGF-D、MMP-2及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2):198-201.

[5]王彬彬,韩福生.SASH1和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蚌埠:蚌埠医学院,2015.

[6]丁梅,胡芬,王增辉,等.乳腺癌不同转移类型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情况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3):1533-1536.

[7]李鸿涛,周梅,罗琳,等.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生存分析[J].中国肿瘤,2016,25(4):319-323.

房地产相关指标解释 第2篇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完成投资:指报告期内完成的全部用于房屋建设工程、土地开发工程的投资额以及公益性建筑和土地购置费等的投资。该指标是按照形象进度原则统计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建筑面积)。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额: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价款(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合同总价)。该指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口径,也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待售面积:指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以前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但不包括报告期已竣工的拆迁还建、统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房地产公司自用及周转房等不可销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积。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实际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各种货币资金及来源渠道。具体细分为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房屋施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多层建筑物的施工面积指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面积,以单位工程为核算对象。不包括在上期开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和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复工的建筑面积。房屋的开工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刨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的日期为准。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整栋房屋的全部建筑面积,不能分割计算。

房屋竣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各栋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

土地购置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本年内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面积。

VEGF相关指标 第3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C, VEGF-C)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HIF-1α和VEGF-C表达的情况,分析二者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比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表达差异明显,显著升高(χ2=20.355和22.057,P均<0.05)。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6,P<0.05)。 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HIF-1α和VEGF-C的表达,HIF-1α与VEGF-C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中国分类号】 R735

【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1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orrelation of HIF-1α and VEGF-C in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Methods HIF-1α and VEGF-C in 100 specimens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correlation of HIF-1α expression to VEGF-C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by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Results HIF-1α and VEGF-C were dramatically higher in the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than that in the nodular goiter tissues(χ2=20.355 and 22.057,P all<0.05).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HIF-1α and VEGF-C in the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r=0.616,P<0.05). Conclusions HIF-1α and VEGF-C expression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increase dramatically. HIF-1α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VEGF-C in the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Key words】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C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实,HIF-1α在肿瘤的生长、血管生成、转移及凋亡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临床病理研究也证实多种人类原发恶性肿瘤的VEGF-C表达水平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2]。本研究通过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表达的相关性,明确HIF-1α参与肿瘤淋巴结的转移,从淋巴管生成的角度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道转移机制。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甲状腺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且术后标本蜡块保存完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理标本100例。随机选取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25例做为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9-72岁,中位年龄48.5岁;病理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67例,甲状腺滤泡状癌33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治疗,并除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病例。

1.2主要试剂 鼠抗人HIF-1α单克隆抗体、兔抗人VEGF-C多克隆抗体、PV9000检测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公司。

1.3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表达的测定(Envision法)。所有标本经40g/L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包埋,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染色。HIF-1α和VEGF-C阳性照片由中杉金桥公司提供,以PBS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

1.4结果判断标准 HIF-1α蛋白以细胞核内有棕黄色颗粒为阳性,仅少数胞浆着色的细胞记为阴性,VEGF-C蛋白以细胞膜或细胞质黄色或棕黄色着色为阳性。首先按阳性细胞百分率记分:≤5%为0分,6%~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6%为4分。其次按着色强度分为4个等级,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黄色为2分,棕黄色为3分,最后将两者积分乘积为0表示阴性( - ),﹥1为阳性,其中1~2 表示弱阳性( + ),3~4表示阳性( + + ),≥5为强阳性( + + + )。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HIF-1α与VEGF-C表达的相互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测标准均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 分化型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阳性率分别是69.0%、81.0%和24.0%、28.0%,分化型甲状腺癌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较结节性甲状腺肿明显增多(χ2=20.355和22.057,P均<0.05),见表1。

2.2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1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阳性共表达的有60例,阴性共表达的有25例。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6,P<0.05)。

表1 分化型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n(%)

3 讨论

HIF-1是在缺氧环境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HIF-1是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转录激活因子。HIF-1α的靶基因涉及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血管生成、肿瘤增殖和转移以及放化疗耐受等。HIF-1α具有较好的生物学和临床价值,其过度表达与上调VEGF、刺激血管生成和不良预后有关。研究证实,HIF-1α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VEGF有相关性,有望成为判断肾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HIF-1α在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HIF-1α高表达的肿瘤组织具有较强的浸润与转移能力,因此HIF-1α可以作为临床监测大肠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3]。

肿瘤淋巴管转移的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肿瘤组织中是否除了新生血管外还存在新生淋巴管,后者是否同新生血管一样,也为肿瘤提供了转移通道,虽然淋巴管对肿瘤转移的作用非常明显,但由于长期缺乏适当的淋巴内皮特异性标记物和对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认识,使得我们对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相对滞后于血管生成。VEGF最早于1983年由Senger[4]等从Line-10荷瘤豚鼠的癌性腹水和瘤细胞培养液中提纯出某种能增强微血管通透性的物质。VEGF家族的不同成员作为内皮细胞重要的调节子,控制着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血管通透性以及内皮细胞的存活,到目前为止,哺乳动物细胞VEGF家族族成员含有VEGF-A、VEGF-B、VEGF-C、VEGF-D和VEGF-E等。近年研究表明VEGF-C表达与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密切[2]。

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表达情况的研究,分析HIF-1α和VEGF-C表达的相关性,明确HIF-1α参与肿瘤淋巴结的转移,从淋巴管生成的角度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道转移机制,完善和补充了肿瘤浸润转移的理论,为寻求抗肿瘤治疗的可能途径提供实验依据和新思路。我们的结果表明HIF-1α和VEGF-C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HIF-1α和VEGF-C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说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促进了VEGF-C的高表达,提示HIF-1α参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管的形成以及肿瘤细胞的淋巴转移,其具体机制尚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湛,黄壮士,苏彦河,等. HIF-1α、Caspase-3及Survivin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3(5):13-16.

[2] Dadras SS, Paul T, Bertoneini J, etal. Tumor lymPhangiogenesis: A novel Prognostic indicator for cutaneous melanoma metastasis and survival. Am J Pathol, 2003, 162(6):1951-1960.

[3] Hao J, Song X, Song B, et al. Effects of lentivims-mediated HIF-1 alpha knockdown on hypoxia-elated cisplatin resistance and their dependence on p53 status in fibrosarcoma cells. Cancer Gene Ther, 2008, I5(7):449.

VEGF相关指标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4例 (145眼) DP患者的资料, 男46例, 女38例;年龄41~76岁, 平均58.5±5.4岁;糖尿病病程5~30年, 平均17.5±3.6年。临床分期:Ⅲ期35眼, Ⅳ期64眼, Ⅴ期46眼。治疗前6个月内患眼均未接受球后注射或玻璃体腔注射治疗, 排除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1.2 DP临床分期

Ⅲ期:后极部周围发现大量白色棉絮斑与出血斑。Ⅳ期:眼底发现新生血管和 (或) 玻璃体积血。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Ⅵ期:眼底发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 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

1.3 方法

全体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 术前3d对患眼常规滴注抗生素眼液, 3~5次/d。常规消毒铺巾, 以0.4%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 取颞下角巩膜缘后3.5mm处作穿刺点, 进针入玻璃体腔后注入贝伐单抗1.25mg, 每次注射需间隔4~6周, 共注射3次完成治疗[3]。每次注射完毕, 用抗生素眼膏涂眼并覆盖敷料。术后注意监测眼压, 连续1周用抗生素眼液滴, 3~5次/d。每月复诊1次, 了解病变部位改善情况, 以确定是否需要重复注射。

1.4 观察指标

术前术后, 患者均接受视力、眼压、眼前节、眼底部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 患眼平均视力和平均眼压, 观察治疗效果。

1.5 疗效评估标准

有效:术后3个月视力提升至国际标准视力表第2行, 眼底出血、渗出、黄斑水肿有明显改善, 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现新生血管消失。无效:经治疗视力较治疗前无明显提升或下降,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显示有新生血管和渗出病灶。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4例 (145眼) 患者经治疗, 有效132眼, 无效13眼, 治疗总有效率91.0%, 全体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无并发症、误伤发生。治疗前后, 患者平均视力、平均眼压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 , 见附表。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DP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 在长期饱受病痛折磨后又面临可能失明的打击, 因此极易出现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另外, 由于患者对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缺乏全面认知, 容易存在恐惧、不看好治疗效果的心态。为此, 护理人员应在术前耐心开导患者, 介绍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 强调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减轻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的不确定感, 并告知患者稳定的身心状态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提醒患者放松身心,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

3.2 术前准备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应接受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血压等检查。积极治疗糖尿病, 结合饮食、药物等, 严格控制血糖。血糖需控制在8mmol/L以内方可进行手术, 因为高血糖状态不利于术后止血。仔细检查患者眼部功能, 包括测量眼压、视力、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等, 以便掌握病情。3.3术中护理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需正确选择穿刺点, 患者配合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师固定患者头位, 调整工作台高度与座椅, 使患者体位处于舒适、松弛的状态[4]。提前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 如术中禁止肆意变更体位或转动眼球。手术过程中, 患者若出现头晕、心慌等应激症状, 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反复深呼吸, 分散注意力, 不适感通常可自行消失。

3.4 术后护理

治疗结束后, 患者短期内会自觉视力模糊, 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为正常现象, 是手术麻醉等原因所致。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确定病情稳定无异常后, 交代下次治疗时间。提醒患者尽量避免揉擦术眼, 部分患者自感眼部疼痛, 需说明为正常术后反应, 通常可自行消失。使用抗生素眼膏涂眼并覆盖敷料预防感染, 更换敷料时注意观察术眼有无红肿, 清除结膜囊内的粘性分泌物。

4 讨论

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素, 能增强血管通透性, 刺激内皮细胞增生, 高表达提示预后差。经临床研究证实, 血管源性因子在视网膜细胞异常增生、新生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故抑制其活性, 减少该物质释放是改善视网膜病变的关键。袁超英等采用参七脉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 发现该药联合西药治疗DP安全性高, 且不损害肝肾功能, 有利于调节机体, 改善症状[5]。在本研究中, 全体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取得理想效果, 视力、眼压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同时, 经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 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 未发生误伤, 手术配合度高, 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DP疗效显著, 治疗过程中, 加强临床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临床务必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苗恒.整合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2, 30 (2) :186-191.

[2]吴文一, 唐罗生.血管内皮尖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 2014, 50 (12) :952-958.

[3]胡博杰, 曾勍, 刘新玲, 等.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膜中细胞因子的变化[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3, 31 (1) :55-59.

[4]刘涛, 巩增锋, 尹洁, 等.白藜芦醇对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作用[J].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3, 29 (1) :26-29.

VEGF相关指标 第5篇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超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近年来逐步在妇产科生殖内分泌领域中受到重视, 人们发现VEGF水平与体内激素水平、发育卵泡数、妊娠率及并发症密切相关。由于促排卵中动用大量激素, 直接影响VEGF的表达, 继而可能引起内分泌变化, 改变卵泡发育、孕卵着床等自然过程, 且过度升高的VEGF水平对卵母细胞和胚胎的发育有负面的影响, 就此对因输卵管因素不育患者接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ET) 通过测定卵泡液VEGF水平, 研究在超促排卵过程血清及卵泡液中VEGF升高的水平范围与卵母细胞质量、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及着床率的相关性, 为评估超排卵方案的合理性提供一个客观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87 名患者均需符合以下标准:1为首次接受IVF治疗的患者, 其配偶精液化验检查正常 (WHO第四版精液分析标准) ;2年龄24~38 岁, 月经周期 (25~35 d) , 因输卵管因素 (经输卵管碘油造影或腹腔镜证实) 接受IVF治疗;3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结核史;4近3 个月未接受促性腺激素药物治疗。

1.2 超排方案

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 促排前一周采用长效曲普瑞林 (商品名:达菲林, 法国益普深制药有限公司) 进行垂体降调节;月经第3~5 天肌注促性腺腺激素 (gonadotrophin, Gn) , 阴道B超监测卵泡, 达到双卵巢有2 个卵泡平均直径>19 mm时, 肌注HCG 5 000~10 000 u;34~36 h后在阴道B超引导下取卵。经常规体外受精方法受精, 培养3 d后移植1~3 个胚胎。采用HCG或黄体酮支持黄体。移植4~5 周后B超于子宫内见妊娠囊胎芽及胎心搏动为临床妊娠。

1.3 卵泡液VEGF测定

1.3.1卵泡液的收集

于患者取卵时将所有卵泡液收集在无菌14 mL离心管中分别离心, 3 000 r/min, 15 min, 取出上清液, 分置于-20℃冰箱保存待检。

1.3.2 VEGF的检测

采用定量酶联免疫法。VEGF试剂盒为Altru (美国) 测定灵敏度为25 ng/L, 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8.9%和11.1%。采用美国热电Thermo MK3系列酶标仪, 进行检测。

1.3.3卵子受精及胚胎评分

采用常规体外培养方案。研究对象配偶精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处理, 调整精液浓度5~10×105/mL与卵子置5%二氧化碳, 37℃培养箱短时受精后换液 (ART-1020, 1026, Quinn’s美国) , 18~20 h观察记录卵子受精情况。分别于受精后第2天和第3天记录胚胎发育情况, 并对胚胎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为:胚胎评分标准进行评分:4分:卵裂球大小一致, 对称, 无核碎片≤5.0%, 胞浆饱满, 质地均匀;3分:卵裂球大小轻度不一致, 不对称, 无核碎片10.0%~20.0%, 胞浆饱满度, 质地均匀度稍差;2分:卵裂球大小不一致, 不对称, 无核碎片20.0%~50.0%, 胞浆浓缩, 质地粗糙;1分:卵裂球大小形如碎片不一致, 不对称, 无核碎片≥50.0%, 胞浆颗粒不均匀。4、3分均为优质胚胎。于采卵后第3天依据患者年龄和周期数, 移植2、3个评分最高的胚胎。移植后患者平卧30 min, 术后给予HCG或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

1.3.4临床妊娠检查

移植后14 d行血、尿HCG检查, 移植后28~35 d行B超检查, 如见孕囊确定为临床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 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如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基因直接计数法计算, 各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四格表 χ2检验, 用比值比 (OR) 及其95%可信区间 (CI) 表示相对风险度。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各组间数据的比较依据资料的性质, 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 α=0.05。

2 结果

2.1 各组基本情况

187 名患者依据卵泡液中VEGF水平分为3组, 各组间患者年龄、不育时间、Gn使用情况没有差别。见表1。

2.2 VEGF水平与IVF结局的关系

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分裂率、胚胎利用率、临床妊娠率B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见表2。

(±s)

% (例)

注:B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 P <0.05

3 讨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 能特异地促进血管内皮增生, 其作为一种强效促血管生成剂参与多种生理活动[1]。研究者[2]发现虽然在卵巢以外如肾小球、心脏和肝等器官内也存在VEGF, 但这些器官VEGF的表达不呈周期性, 且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周期性或非周期性表达的VEGF有关[3], VEGF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调节和维持卵巢的正常功能, 参与了卵泡的发生和黄体的形成[4]。VEGF在辅助生殖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VEGF在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 通过旁分泌改善卵泡周围血管增生情况, 提高卵泡液的含氧量, 促进卵泡发育。NEULEN等[5]发现VEGF的生物活性与控制超排卵 (COH) 中的个体反应关系密切。在控制超排卵过程中, 卵泡发生、发育过程除了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外, 尚存在卵巢外的调节机制[6]。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证实[7], 血管生成因子VEGF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促进颗粒细胞的分泌, 调节卵母细胞的胞质和胞核的成熟[8]。本研究发现在适当的VEGF浓度中卵子的成熟率明显增高。研究表明VEGF能使卵泡易从血液中获得足量的外源性黄体生成素 (LH) 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系[9], 使c AMP水平上升, 促进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颗粒细胞增生, 卵丘细胞膨散, 以刺激颗粒细胞分泌卵细胞成熟促进物。季慧玲等[10]研究结果显示育龄妇女优势卵泡或黄体在一定范围内的VEGF表达与血清VEGF浓度显著呈正相关;3维持在一定浓度的VEGF水平可以提高卵子受精率, 提高卵子利用率。过高或过低的VEGF浓度都会影响卵子受精率[11]。卵泡液VEGF水平较低时, 相应的新生血管生成减少, 血管通透性下降, 影响卵细胞的发育, 导致卵细胞线粒体DNA缺失增加, 功能完善的线粒体减少, 卵细胞ATP含量下降, 受精能力随之降低[12];血浆蛋白外渗减少, 卵泡液的量减少, 不能为卵细胞的生长发育提供各种生长因子、类固醇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由于卵细胞从血循环中获得的外源性激素下降, 导致透明带增厚[13]。在VEGF水平过高时, 受精率、卵裂率同样下降, 这可能与卵细胞内缺氧和 (或) 低糖引起卵母细胞发育不良和退化有关。因此, 卵泡液内VEGF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受精、卵裂和胚胎利用率, 适度的VEGF浓度对ART妊娠结局有利;4过度升高的血清及卵泡液VEGF水平对于卵母细胞及胚胎的发育具有负面影响, 选择合理超促排卵方案和适度的超促排卵药物可以控制一定数量的卵泡适度发育, 使血清及卵泡液中VEGF的水平增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提高了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受精率、优质胚胎的比率进而提高了IVF-ET的妊娠结局, 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因此, 在IVF-ET超促排卵过程中检测血清及卵泡液中VEGF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超促排卵方案的一项指标, 指导临床医师更好的合理用药。

VEGF相关指标 第6篇

关键词:妊高症,血浆相关蛋白A,血管内皮因子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由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孕妇和围产儿死亡[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 A)是一种与妊娠相关糖蛋白,研究发现其与产科疾病存在密切关系[2,3]。有文献报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在调节胎盘生长发育及子宫血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异常可能与妊高症发病有关[4]。为了解PAPP-A、VEGF与妊高症诊断价值及其与妊高症严重程度相关性,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期间收治妊高症孕妇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期间50例患妊高症孕妇为研究组,按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中关于妊高症诊断标准[5]确诊 ;均为单胎妊娠 ;均为初诊,怀孕期间未使用特殊药物。排除慢性高血压、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妊高症组孕妇年龄21~37岁,平均(26.2±3.8)岁。另选取同期行妇产科检查的正常孕妇50例为正常对照组,年龄、孕周与妊高症组配比。孕妇年龄22-36岁,平均(26.7±4.1)岁,两组在年龄、孕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孕妇均在入组次日,抽取外周静脉血9m L,存放于干燥试管之中,在3h之内离心后取血清,-20℃冷藏,采用ELISA法检测PAPP-A、VEGF,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操作。

根据血压 将妊高症 孕妇分为 轻度组 :140/90mm Hg ≤ BP<150/100mm Hg, 蛋白尿(+-);中度组 :150/100mm Hg ≤ BP<160/110mm Hg,蛋白尿(+);重度组 :160/110mm Hg<BP,蛋白尿(++以上)。比较妊高症程度与检测指标相关性。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妊高症组PAPP-A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妊高症程度升高,PAPP-A亦呈增高趋势。妊高症组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轻中重三组VEG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变化趋势。

注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 0.05。

3 讨论

我国妊高症发病率在9.4% 左右[6]。初产妇年龄大于35岁,肥胖、营养不良、患有糖尿病等疾病是该病发生高危因素[7-9]。但是由于妊高症患者常在怀孕20周以后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当发现妊娠期妇女患有妊高症时,孕妇和胎儿往往已经出现不同程度损伤[10]。因此,加强对妊娠期妇女监测,对于预防妊高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PAPP-A由胎盘X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生成[11],PAPP-A进入母体和胎儿血液循环中,对代谢及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12]。妊高症导致小动脉痉挛,引起组织灌注不足,进而造成细胞缺血及缺氧,使叶细胞增殖,受其影响胎盘局部容易发生氧化应激作用,大大增加了自由基释放,并引发脂质过氧化现象,同时促使炎症因子释放,以上变化都极可能引发血管内皮损伤[13]。致使PAPP-A分泌增加,特别是处于子痫前期孕妇,此种情况更为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随妊高症程度升高,PAPP-A亦呈增高趋势。PAPP-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胎盘功能和妊高症患者疾病严重度[14]。与国内外部分学者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表明[15],除PPAP-A以外,VEGF也与妊高症存在一定关系,其机制可能为 :VEGF可以通过促进形成新血管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进而调节胎盘生长发育及子宫血流。随着对妊高症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还发现妊高症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性损伤及胎盘蜕膜部位血管发育不良等病理特征。故推测VEGF与妊高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发现妊高症组血清VEGF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未发现其与妊高症严重程度相关性。

VEGF相关指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5年1月—2008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垂体腺瘤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验证实的患者55例。其中男24例, 女31例, 年龄22岁~72岁, 平均47.6岁;生长激素腺瘤9例, 催乳素腺瘤15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3例, 促性腺细胞腺瘤12例, 无功能腺瘤16例。本组病例均经术前磁共振像 (MRI) 和术中观察确定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 非侵袭性垂体腺瘤25例, 所有石蜡标本作3 μm厚切片。

1.2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

根据Wilson改良的Hardy分类法, 将Ⅲ级~Ⅳ级或C期、D期、E期的垂体腺瘤定为侵袭性组, 其余为非侵袭性组。

1.3 主要试剂

兔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二抗PV-6001和二氨基联苯胺 (DAB) 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 兔抗人bFGF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PBS缓冲溶液及其他常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1.4 染色结果判断

免疫组化染色, 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照。阳性VEGF蛋白和阳性bFGF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 为棕黄色, 在高倍镜视野下观察呈颗粒状。参考Mattern法, 从以下两方面进行VEGF蛋白表达程度评分。阳性染色深度:未见染色计0分, 浅黄色计1分, 黄色计2分, 棕黄色为计3分;阳性细胞的百分数:未见染色计0分, 染色细胞<25%计1分, 25%~50%计2分, >50%计3分。将两方面得分相加, 最高分为6分, 高倍镜 (400倍) 下观察10个视野平均得分。0分~2分为阴性, 3分~4分为弱阳性, 5分~6分为强阳性表达。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两组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Spearman法相关分析, 检验水准取α=0.05, P<0.05。

2 结果

2.1 HE染色结果

光镜下见组织细胞异型性明显, 大小不均匀, 核大, 核仁明显, 细胞间质增生明显, 瘤细胞呈巢状、块状或乳头状分布, 间质中可见增生的毛细血管。但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在HE染色光镜下不易区分。

2.2 VEGF和bF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

VEGF和bFGF的免疫阳性产物为黄色, 主要位于细胞质, 有部分标本显示bFGF在细胞间质及血管内皮细胞中阳性表达。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阳性21例 (70.0%) , bFGF阳性22例 (73.3%) ;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阳性9例 (36.0%) , bFGF阳性11例 (44.0%) ,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和bFGF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P<0.05) 。

2.3 相关性分析

18例VEGF表达阳性的侵袭性垂体腺瘤中bFGF阳性表达有15例, 在12例VEGF阴性表达中有8例bFGF阴性表达, 经Spearman法相关分析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r=0.508,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实体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与新生血管形成有关。以往研究证实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细胞分泌的许多生长因子有关。本试验通过对垂体腺瘤中VEGF和bFGF表达的研究, 了解垂体瘤的血管生成情况, 为垂体瘤的预后及治疗提供帮助。

VEGF是1989年Ferrara等在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来的蛋白质[1], VEGF具有双重功能:可增加微血管通透性, 促进血浆纤维蛋白外渗, 为血管形成中多种细胞迁移提供一个纤维网络;亦可通过与内皮细胞上两个特殊高亲和力受体VEGFR-1和VEGFR-2结合[2], 直接刺激内皮细胞的分裂、游走和增殖, 从而促进血管形成。VEGF在正常组织中呈低水平、稳定的表达, 而在几乎所有的肿瘤中VEGF均以高水平表达[3], 如脑肿瘤、乳腺癌、肺癌、肾癌组织中VEGF高度的表达[4]。在大鼠垂体腺瘤中已经发现有较高水平的VEGF及其受体 (flk-1) 的表达[5]。潘力雄等[6]的研究表明侵袭性垂体瘤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组。本研究中,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为70%, 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为36% (P<0.05) , 说明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血管生成比非侵袭性明显活跃, VEGF可以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一种病理学标记。

bFGF由Gospodarowiez[7]于1974年从牛脑垂体中提取, 是血管形成较为直接的诱导物, 从而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8]。在垂体腺瘤中有丰富表达[9]。但也有人发现垂体瘤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含量比正常垂体组织中的少[9]。所有垂体腺瘤亚型包括分泌激素的侵袭性垂体腺瘤都表达垂体瘤转化基因 (PTTG) , 它可以促进bFGF的过度表达, 从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侵袭[10]。bFGF与垂体腺瘤侵袭性有密切的关系[11]。本研究发现在肿瘤细胞、细胞外间质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bFGF的表达, 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 阳性率73.3%, 较非侵袭性垂体腺瘤表达明显增高 (P<0.05) , 说明bFGF在垂体腺瘤生长和向周围组织侵袭性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

VEGF相关指标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5月住院治疗,并行肺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12例,其中男50例,女62例,患者年龄52~81岁,中位年龄67岁。同时收集部分患者距肿物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肺组织样本8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44例,年龄53~80岁,中位年龄68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MEL-18和VEGF的检测方法:

MEL-18和VEGF蛋白的浓缩液购自于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公司,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由病理科技师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MEL-18的阳性表达部位是细胞核,VEGF阳性表达部位是细胞质和/或细胞膜,计数5个400倍视野,取平均值,以阳性率≥5%定为阳性,以阳性率<5%定为阴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AS6.1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样本中MEL-18和VEGF表达阳性率的比较:

观察组MEL-1 8b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EGF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中MEL-18和VEGF与样本病理特征的关系:

肿瘤<5 cm样本组中MEL-18阳性样本所占比例明显高于≥5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组中MEL-18阳性样本所占比例明显高于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癌栓和淋巴转移组中MEL-18阳性样本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有癌栓和淋巴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25%中MEL-18阳性样本所占比例明显高于≥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5 cm样本组中VEGF阳性样本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于≥5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组中VEGF阳性样本所占比例明显低于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癌栓组中VEGF阳性样本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有癌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25%中VEGF阳性样本所占比例明显低于≥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转移组中VEGF阳性样本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有淋巴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中影响MEL-18表达多因素分析:

以MEL-18 (0=阴性,1=阳性)为因变量,VEGF (0=阴性,1=阳性)、肿瘤大小(0=“<5 cm”,1=“≥5 cm”)、临床分期(0=Ⅰ+Ⅱ,1=Ⅲ+Ⅳ)、癌栓(0=无,1=有)、Ki67 (0=“<25%”,1=“≥25%”)和淋巴转移(0=无,1=有)为自变量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EL-18与VEGF、临床分期、Ki67和淋巴转移呈现明显负相关。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MEL-18可以直接抑制CylcinD2的活性,阻止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转化[3]。同时MEL-18可能对干细胞活性也同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阻碍肿瘤细胞增生。VEGF是一种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直到重要作用。国外研究报道VEGF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这说明VEGF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受到多种蛋白的调节[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MEL-18低表达和VEGF高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观察组中影响MEL-18表达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MEL-18表达与VEGF、临床分期、Ki67和淋巴转移呈现明显负相关。可见肺腺癌中MEL-18和VEGF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MEL-18可能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其表达降低将有利于血管的生成,而VEGF的升高对血管的生成起到了进一步的放大,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参考文献

[1]Rohrer Bley C,Orlowski K,Furmanova P,et al.Regulation of VEGF-expression by patupilone and ionizing radiatio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J].Lung Cancer,2011,73(3):294-301.

[2]王尉,胡卫列,吕军,等.MEL-18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2):115-118.

[3]Tang XP,Li J,Yu LC,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urvivin and VEGF mRNA detection in the cell fraction of the peripheral blood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J].Lung Cancer,2013,81(2):273-279.

VEGF相关指标 第9篇

Ghrelin是由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是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可显著抑制内皮素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及血管收缩效应,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关[3]。在胎盘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发现有Ghrelin的表达[4],张玲等[5]发现Ghrelin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相关性。结合Ghrelin的生理作用及子痫前期的内皮细胞损伤学病因机制,猜想Ghrelin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故本研究分别检测了正常妊娠妇女与子痫前期患者血浆Ghrelin、VEGF、s Flt-1的浓度,并分析其Ghrelin水平与VEGF、s Flt-1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36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参照第8版《妇产科学》:孕20周出现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伴尿蛋白≥0.3 g/24 h或随机尿蛋白(+)。另随机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血压正常的产妇3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单胎产妇。排除标准:有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内分泌疾病、肝炎等病史者;有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4周内有急、慢性感染等疾病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标本采集

清晨7:00~7:30抽取两组孕妇空腹肘静脉血5 m L,注入枸橼酸钠抗凝玻璃试管中,室温静置30 min,用常温离心机3000 r/min离心10 min,用无菌吸管将上层血浆转移至高压灭菌的1.5 m L EP管中,置于-80℃冰箱中保存,以备用于同批测定血浆中Ghrelin、VEGF、s Flt-1水平。

1.3 实验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浆Ghrelin、VEGF、s Flt-1浓度。ELISA试剂盒由上海康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直线相关系数分析各变量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间的年龄、孕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孕妇血浆Ghrelin、VEGF、s Flt-1浓度比较

子痫前期组血浆中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血浆中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组血浆中s Fl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 Flt-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2.3 Ghrelin与VEGF、s Flt-1的相关性分析

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Ghrelin水平与VEGF呈正相关(r=0.837,P<0.05),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Ghrelin水平与s Flt-1呈负相关(r=-0.797,P<0.05)。见图1~2。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s Flt-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3 讨论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多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学说: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营养缺乏、胰岛素抵抗等,但至今病因未明,目前公认子痫前期是母体、胎儿、胎盘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子痫前期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大量研究提出了子痫前期发病可能为怀孕早期,即胎盘形成期间,某种因素导致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胎盘缺血、缺氧,导致胎盘释放多种胎盘因子进入母体血循环,促进血管内皮损伤[6]。其中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贯穿了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解释子痫前期的多种临床改变。

VEGF是一种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VEGF的表达异常参与了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7],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眼科疾病等。s Flt-1是胎盘来源的血管生长因子,由VEGF受体-1胞外域剪接而成,能影响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导致血管生成障碍[8]。在妊娠期间,VEGF及其受体在母体、胎儿、胎盘中均有表达,在血管形成、胎盘形成、胎盘植入,及维持内皮细胞功能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9,10]。大量研究发现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s Flt-1水平显著增高而VEGF水平下降,且均发生于子痫前期症状出现前5周[11]。目前s Flt-1/PIGF已作为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12]。本研究检测发现子痫前期组患者静脉血清中s Flt-1水平较正常孕妇显著升高,VEGF水平较正常孕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以往的研究[11]结论一致。VEGF作为重要血管生长因子之一,在妊娠期能够促进胎盘血管网形成及滋养细胞生长[13],s Flt-1通过阻断VEGF的生物学活性,导致胎盘血管形成障碍[14],两者相互作用,影响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Ghrelin除了具有强大的促生长激素释放的作用,还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能量平衡、调节代谢、细胞增殖和凋亡等[15],Ghrelin及其功能性受体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睾丸)、胎盘等机体多脏器上广泛发布,可能通过内分泌和/或旁分泌的方式参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在未孕及蜕膜化的子宫内膜上有Ghrelin和GHS-R基因表达,Ghrelin可明显促进小鼠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蜕膜化[16]。Tanaka等[17]研究发现,Ghrelin强烈表达于产前3个月的胎盘特别是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上,可能也参与人的子宫内膜的蜕膜化,提示Ghrelin可能参与胚胎植入和胎盘的发育。Makino等[18]研究发现在妊娠妇女中,Ghrelin水平与血压呈负相关;而正常非妊娠妇女Ghrelin与其血压之间却无相关性,这提示Ghrelin可能参与妊娠过程中机体血压的调节。本研究发现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与张玲等[5]的研究结论一致,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表现,这种代偿是对高血压的代偿,进而导致了VEGF的显著下降,或者是VEGF的显著下降导致了Ghrelin代偿性升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研究结果提示Ghrelin可能参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Ghrelin及受体在人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表达,且通过一系列的机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19]。Ghrelin可促进组织中VEGF m RNA的表达,反义抑制Ghrelin可下调VEGF m RNA的表达[20]。本研究结果显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与VEGF呈正相关,与s Flt-1呈负相关,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符合其生物学特性。这与在子痫前期组Ghrelin明显升高,VEGF明显降低并不矛盾,子痫前期组中Ghrelin明显升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表现。因此可以推测,Ghrelin、VEGF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保护因子的角色,而s Flt-1可能是“毒性因子”的角色。

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从细胞层面及子痫前期动物模型干预,从而进一步探讨Ghrelin与VEGF、s Flt-1在子痫前期这一疾病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深入研究Ghrelin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摘要: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Ghrelin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 Flt-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36例、正常妊娠妇女3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妇女血浆Ghrelin、VEGF、s Flt-1浓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浆中s Flt-1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浆中Ghrelin水平明显升高(P<0.05),Ghrelin与VEGF呈正相关(r=0.837,P<0.05),与s Flt-1呈负相关(r=-0.797,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Ghrelin水平与VEGF、s Flt-1具有相关性,提示Ghrelin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VEGF相关指标

VEGF相关指标(精选9篇)VEGF相关指标 第1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21例乳腺小叶原位癌患者设置为观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