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检测范文
VOC检测范文(精选11篇)
VOC检测 第1篇
1 实验
1.1 样品
采用同一品牌的某225 g/m2涂布白卡纸作为底纸, 不同膜的光金纸、复合光银纸、光柱镭射纸、光柱转移纸、光金转移纸作为待测样品, 生产单位均为浙江某激光材料科技公司。
1.2 测试方法
根据YC/T 207—2006《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以下简称YC/T 207)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1.3 仪器
美国Agilent (GC) 7890A+ (HS) 697A, SUPEL-CO-VOC毛细管色谱柱 (60 m×0.32 mm (内径) ×1.8μm (膜厚) ) 。
1.4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验流程
VOC的检测方法比较多, 包括气质联用法、顶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金银卡纸适合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它采用气体进样, 可专一性收集样品中的易挥发性成分, 与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相比既可避免在除去溶剂时引起挥发物的损失, 又可降低共提物引起的噪音, 具有更高灵敏度和分析速度, 对分析人员和环境危害小, 操作简便, 是一种符合“绿色分析化学”要求的分析手段。检测流程见图1。
1.5 判定准则
可参照YC 263—2008进行判定。样品检验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即判为不合格:苯含量≥0.01 mg/㎡, 检验结果不符合式Σ (xi/yi-1) <15的要求 (式中, i为15种目标化合物序号, i=1, 2, 3, ……, 15;xi为检验值, 未检出时, 取值为0;yi为指标值; (xi/yi-1) 为超标比值, 当 (xi/yi-1) <0时, 取值为0[3]) 。
2 结果与讨论
2.1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2.2 金银卡纸VOC超标情况分析
2.2.1 化工原材料对VOC含量的影响
金银卡纸主要有复合金银卡纸和转移纸两大类, 两类金银卡纸生产过程都用到了大量的粘合剂、树脂、溶剂、涂料和清漆。每种化工材料均含有大量的VOC, 且生产过程中VOC还会被叠加, 从而影响金银卡纸的VOC含量。由于使用的化工原材料种类、用量和生产工艺不同, VOC的种类也不同, 见表1。
单位:mg/m2
注:“√”为合格, “×”为不合格, “/”为未检出。
从表1可以看出, 光金纸中苯超标、二甲苯及乙酸乙酯超标, 从工艺上分析原因为所使用色浆含有苯;油性清漆中含有二甲苯, 同时添加了大量的乙酸乙酯作为稀释溶剂。光金转移纸中二甲苯超标是由于转移涂料中加入了苯系物以保持转移涂料的稳定性, 导致二甲苯残留在纸上而超标[4]。
复合光银纸、光柱镭射纸、光柱转移纸3个样品均未出现VOC超标现象, 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水性粘合剂和水性清漆, 稀释溶剂为酒精, 在烘干过程中绝大部分VOC均已挥发掉, VOC才没有超标。
2.2.2 温度及烘干时间对VOC含量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 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金银卡纸生产过程中均需要经过烘干这一工艺。随着温度的升高, VOC的散发量增加, 金银卡纸上的残留量减少, 但不同种类的VOC散发量是不相同的, 与温度也不成正比关系。金银卡纸留在烘道内的时间越长, VOC的散发量就越多, 若烘道是抽气式红外加热, 则最终残留在金银卡纸上的VOC就较少。
2.2.3 放置时间对VOC含量的影响
VOC的含量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如图2所示为复合纸首检时、放置24 h、48 h和7天后的VOC乙酸乙酯和二甲苯的含量情况。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 二甲苯和乙酸乙酯的含量在缓慢下降。放置时间对VOC含量的影响也与VOC的种类有关, 乙酸乙酯下降速度远比二甲苯要快。
3 控制措施
导致金银卡纸VOC残留量偏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1) 生产环节所用原材料本身的VOC残留量偏高;
(2) 金银卡纸生产工艺的局限性导致VOC残留;
(3) 生产后金银卡纸的VOC挥发时间不够。
3.1 从原材料控制VOC含量
金银卡纸所用到的原材料是非常复杂的, 每种原材料均有可能含有不尽相同VOC, 而且每种原材料VOC含量都有叠加的可能, 从而影响最终金银卡纸的VOC含量, 因此加强对原材料的VOC含量控制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一种途径。
3.2 全过程控制VOC的含量
金银卡纸生产的过程可以通过增加检测环节来对VOC进行控制。产品在生产首检时取样检测 (开机正常生产后500~800 m内) , 然后边生产边等待检测结果, 若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必须停机处理, 查找原因, 直到检测合格方可批量生产。金银卡纸熟化后需要进行横切时, 可在裁切成平张后再次检测产品的VOC含量, 发现VOC超标时需要进行晾味处理;卷装纸可通过再次附卷烘干的措施加快VOC的挥发。
通过原材料检测-过程检测-成品检测, 对金银卡纸VOC含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从而确保生产的金银卡纸符合要求。
4 结论
(1) 金银卡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油性清漆、色浆、涂料、胶水以及稀释使用的溶剂等含有大量VOC, 容易造成产品VOC超标。利用水性清漆、水性色浆替代油性清漆和色浆, 可以显著降低VOC含量;
(2) 对于已确定的超标化合物, 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复合机生产速度, 延长烘干时间, 以及采取再次复卷、晾味等措施, 降低金银卡纸VOC含量;
(3) 增加检测环节, 对仪器进行校正, 提高仪器检测精度。通过对金银卡纸原材料、生产、成品进行全过程控制, 同时建立产品VOC含量跟踪卡, 并将原材料VOC含量、生产首检VOC含量、成品检验VOC含量绘制成曲线图存档, 便于跟踪和追溯。
摘要:通过分析金银卡纸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和生产制造工艺, 找出对金银卡纸VOC含量影响的主要因素, 并由此找出解决和控制措施。结果显示, 生产金银卡纸所用的清漆、胶水、涂料及溶剂对VOC含量有显著影响。采用水性清漆、水性涂料和水性色浆替代油性清漆、涂料和色浆的措施, 能够有限降低VOC含量;同时, 通过采取复卷烘干、晾味、建立产品VOC含量曲线等措施, 能够有限控制金银卡纸中VOC超标问题。
关键词:金银卡纸,VOC检测,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永梅.镭射镀铝卡纸之特性分析[J].包装工程, 2008, 29 (2) :76-78.
[2]曹从军, 郑元林.镭射复合材料表面呈色性能的检测与分析[J].包装工程, 2005, 26 (5) :170-171.
[3]YC 263—2008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限量[S].
VOC检测 第2篇
采用硅烷化处理内壁的不锈钢采样罐采集室内空气样品,三级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分析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本研究中VOC气体含39种组分.选取100、50、25、10、5、2 ppb浓度点VOC标准气体绘制标准曲线,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每个浓度点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n=6),平均相对标准偏差MRSD<5%(n=6).现场采样分析结果,平行样测定结果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10%.本检测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6%.方法可实现对现场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全采样、全分析,避免了因吸附剂的选择吸附性所引起的采样、分析误差.
作 者:谭和平马天 孙登峰 谢振伟 方正 但德忠 TAN He-ping MA Tian SUN Deng-feng XIE Zhen-wei FANG Zheng DAN De-zhong 作者单位:谭和平,马天,孙登峰,方正,TAN He-ping,MA Tian,SUN Deng-feng,FANG Zheng(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21)
谢振伟,但德忠,XIE Zhen-wei,DAN De-zhong(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刊 名:中国测试技术 ISTIC英文刊名:CHINA MEASUREMENT TECHNOLOGY 年,卷(期): 32(1) 分类号:X791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 采样罐 标准 检测方法 气质联用
VOC检测 第3篇
VOC检测常见问题
我公司在检测VOC时使用的是安捷伦7890A+7694E顶空-气相色谱仪,该仪器的常见问题是顶空管路易污染,即顶空管路存在残留物,VOC检测残留物一般为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正丙酯。当顶空管路的残留物量较大时,会影响工作曲线的定量准确性,导致检测数据偏大。
1.问题分析
首先对仪器气相部分进行空运行,如基线平稳且无物质峰,即可判断气相管路无污染。因气相部分日常运行温度较高,进样口为150℃,柱温最高达180℃,FID检测器温度为250℃,有机化合物在此系列温度下基本不会残留。而顶空部分温度一般为80~120℃,通常会有一部分有机化合物残留在其中。因此,在确定气相部分无污染的情况下,将顶空瓶封盖(保证空瓶存放环境纯净,内装空气无污染)置入样品盘中,按照正常检测VOC的方法运行空瓶样,如检测空瓶时有物质峰出现,则可判断顶空管路已污染。
2.解决方案
顶空管路污染的解决方案是清洗顶空仪,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12个样品瓶(可重复做),10个装入约1/6瓶蒸馏水或超纯水,另外2个为空瓶。
(2)传输管线与GC进样口断开,设置合适的顶空载气流量(载气<100ml/min)。
(3)如果传输管线与GC进样口不断开,GC柱箱温度设为200℃,保持5min,分流比为40∶1或50∶1。
(4)顶空设置。区域温度:样品平衡125℃、样品环140℃、传输线150℃;时间事件:样品平衡时间2.5min、样品瓶加压时间1min、充气时间1min、样品环平衡时间1min、进样时间1min。
(5)10个水瓶和2个空瓶依次装入样品盘,顶空运行。
(6)检查顶空残留情况,如清洗不理想,可重复以上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案可能无法将顶空管路的残留物完全清除,但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残留量,提高检测精度。
甲醛检测常见问题
我公司在检测甲醛时使用的是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柱为ACQUITY BEH C18 1.7μm×2.1mm×100mm色谱柱。该仪器常见的是柱压问题,偶有柱压过低的情况,一般由系统泄漏造成,检查各接口,特别是柱两端接口,找到泄漏源旋紧即可解决;多数为柱压过高的情况,通常由流路阻塞造成,此时需分段检查流路。
1.原因分析
分段检查流路时,可设置100%乙腈、0.5ml/min流速,分段断开流路接口,同时观察压力。断开接口时,压力降低;连接接口时,压力升高较明显处即为阻塞段。
2.解决方案
如果色谱柱流路发生阻塞,可采用溶剂浸泡、超声等方法对其进行清洗。如果清洗效果不理想,则可考虑更换部件。
如果判断为柱阻塞,可设置100%乙腈、1ml/min流速(注意流速需缓慢升降)对流路进行冲洗,直至柱压正常。如果此方法无法使柱压降至正常,那么可以考虑将色谱柱进出口反过来装在仪器上,用上述流动相对色谱柱进行冲洗。此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考虑更换色谱柱。
3.预防液相色谱柱流路阻塞、柱压过高的注意事项
(1)柱压过高与柱箱温度偏低有一定关系,因此应保证柱箱温度高于室温5℃以上。
(2)不定期检查色谱柱及预柱等接口是否松动,以免出现死体积或者峰漂移现象。
(3)每天更换一次纯水,每2~3天更换一次强弱洗液。
(4)不定期清洗溶剂过滤头(先后采用超纯水和乙腈进行超声清洗)。
(5)样品过滤精细,用较小孔径的滤膜对样品进行过滤。
4.更换液相色谱柱的注意事项
(1)更换新柱后,设置100%乙腈、0.1ml/min流速,冲洗色谱柱30min。
(2)设置100%乙腈、0.2ml/min流速,冲洗色谱柱30min,激活色谱柱。
(3)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邻苯类物质检测常见问题
我公司在检测邻苯类物质时使用的是安捷伦7890A+5975C气质联用仪,检测柱为H P - 5 M S 30m×0.25mm×0.25μm非极性柱。该仪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1)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样口压力突然上不去。通常情况下是由于进样次数过多,导致隔垫密封性能变差,压力上不去。此时,更换隔垫即可解决,注意更换隔垫的同时最好同时更换垫圈。
(2)GCMS关机一段时间后再开机,氮气峰下不来。通常情况下,首先考虑是否存在漏气,可将各部件螺母扭紧一下,或设置“参数→手动调谐→更多参数→质量数设成丙酮的特征离子数(58)→确定→轮廓图”,用棉签蘸取少许丙酮靠近可能漏气的部位(注意不要接触仪器),观察轮廓图是否出丙酮峰,从而判断具体漏气部位。如果确认没有漏气,则可将进气口端拧开,排气5min,用载气(氦气)将残留在里面的氮气吹出来。
(3)进样后,不出峰。在确认检测柱连接正常的情况下,第一,检查进样针是否取到样品,如果样品液面低于0.5ml,有可能抽取不到样品;第二,检查进样针是否阻塞,取下进样针抽取液体进行检查;第三,检查衬管是否阻塞,进样次数多或者隔垫质量差,都有可能导致隔垫碎屑进入衬管,造成阻塞。如果这三项都没有问题,再考虑检测器是否有问题。
VOC检测 第4篇
关键词:卷烟商标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空白
卷烟商标纸印刷过程中会产生溶剂残留, 这是卷烟商标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的主要来源, 溶剂残留在含量过高时会对产品吸昧和消费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1]。为了提高卷烟的产品质量, 减小卷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近年来烟草行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颁布了烟用商标的VOCs检测标准[2]和VOCs限量标准[3]。严格控制烟用商标纸中VOCs的残留量, 对提高卷烟吸食安全性和卷烟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卷烟商标纸中VOCs的测定方法是顶空气相色谱法, 目前对这方面的检测研究报道很多, 但不同空白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方面却未见报道。本文参考国家烟草行业检测标准, 以PE顶空一气相色谱法作为定量方法, 对检测过程不同空白处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空白处理方式, 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比对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商标纸取自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营口卷烟厂仓库, 种类主要是卷烟条、盒商标纸。
试剂:乙醇、正丁醇、异丙醇、丙酮、环己酮、4一甲基一2一戊酮、乙酸乙酯、丁酮、乙酸正丙酯、甲苯、苯、二甲苯 (邻、间、对) 、乙苯、乙酸异丙酯、丙二醇甲醚、乙酸正丁酯和三醋酸甘油酯, 上述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XS204电子天平 (感量0.0001g, 瑞士梅特勒公司) ;M240烘箱 (德国BINDER公司) ;HS-40顶空进样器 (美国PerkinElmer公司) ;Clarus 600气相色谱仪 (美国PerkinElmer公司) 。
1.2 仪器分析条件
1.2.1 顶空条件
静态顶空仪 (HS) :20m L顶空瓶, 样品加热温度80℃, 样品加热时间45min, 进校针温度100℃, 传输线温度120℃, 加压时间2m in, 进样时间0.2m in, 拔针时间0.2m in, 进样模式高压进校, 色谱柱压力20psi, 进校压力35psi。
1.2.2 气相色谱仪条件
气相色谱仪 (Clarus600GC) :VOCOL毛细管柱, 60m0.32mm1.8um, 载气为He, 进样口温度150℃, 进样口设置流量关闭, 程序升温:40℃ (保持2min) 以4℃/min升140℃ (保持4min) 然后以15℃/m in升200℃ (保持15m in) 。FID检测器:温度240℃, 氢气流量45m L/m in, 空气450m L/m in。
1.3 样品处理
从印刷厂取得商标纸原纸做为空白实验室样品, 裁切根据国标《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顶空一气相色谱法》中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
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按照国标《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顶空一气相色谱法》的方法制备标准曲线, 色谱定性分离图见图一, 各成分的定量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我们分别将空白原纸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处理:第一种直接裁切空白样品后加入顶空瓶, 称为原纸;第二种方式是将裁切好的样品100℃时烘四小时降至室温后放入顶空瓶, 称为烘纸;第三种方式是将裁切好的空白放入样品瓶后100时烘四小时降至室温, 称为烘瓶, 每瓶均加入同一浓度的试液, 每个样品分别进行了平行样检测, 结果取平均值。分别对不同克重的样品A和样品B的检测结果及对比图示分别如表2和图2、图3所示。
上表和上图结果表明, 针对差异较大的样品A和样品B空白处理方式的不同, 将会导致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将样品裁切后进行烘或放入样品瓶后烘均比直接裁切后进行分析空白值要小, 尤其是丙二醇甲醚和乙酸正丙酯受的影响更大, 因此对于烟草行业各企业开展包装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时空白处理时最好先烘后再加液分析。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不同样品的空白处理方式VOCs检测结果对比, 寻找出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的空白处理方式。本方法简便实用, 便于推广, 为企业开展VOCs检测和实验室之间比对实验提供了一种参考手段。
参考文献
[1]谢焰, 陆怡峰, 孙文梁等.卷烟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的顶空一气相色谱分析.中国烟草学报, 2007, 13 (6) :l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委员会.YC/T207-2006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顶空一气相色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关于VOC的治理方案 第5篇
理实施方案
固安县环境保护管理局:
首先感谢贵局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使我们深刻的意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环保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有利措施。在此基础上,我公司从自身做起,立即召开了中层以上主管专项会议,分析了环保方面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先将整改措施上报贵局。
一、我公司聘请了 廊坊市乐山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对我公司存在的有害物质及产生的废气(VOC)的地方,进行了环境的保护及检测,同时安装了治理设备;
二、对于焊接车间产生的粉末,我们安装了可移动焊烟净化设备4台;
三、木器车间,我们安装了大型粉尘吸收装置;
关注中东及非洲国家VOC认证 第6篇
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市场,中东和非洲也是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近些年来,这两个市场连续颁布了一些新法令,对进口货物执行VOC符合性认证,对中国企业出口当地产生了影响。
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CTT)长期为消费品制造行业和零售行业提供检测服务。中鼎检测福建分公司总经理李聪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中东和非洲国家颁布的新法令,对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及消费品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为顺利通关,外贸企业最好能寻求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帮助。
消费品出口受影响大
实际上,中东和非洲国家针对进口产品颁布新法令,已经持续多年。2015年年初,伊拉克、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沙特和加纳等多个中东和非洲国家再次推出新标准或法令,要求对进口货物执行VOC符合性认证,进口商品必须在出口国经过测试和验货达到目的国要求才能获得清关COC证书。
“中东和非洲国家陆续要求进口产品符合VOC认证,基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本土相关产业,另一方面,是出于产品质量和安全考虑。”李聪表示,不少中国产品通过沙特等中东国家,走向非洲及其他中东国家。现在这些市场在产品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
可以说,中东及非洲国家进口要求的新变化,对国内出口企业,特别是对主要出口中东市场的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出口企业到处寻找咨询渠道,希望化解新法令带来的出口风险。
“其实这些新法令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较大。”李聪解释说,中东和非洲国家的产品标准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它们不会像欧美国家一样,针对某一个产品有比较明确的要求。这些国家通常首先是依据本国标准,然后依据国际标准。这往往导致出口企业无所适从。
说到哪些出口产品更易受到新法令的影响,李聪表示:“消费类产品受影响更大,比如电子、家电等产品。”对于电子电器类产品,中东和非洲不同的国家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对用电安全的要求会有一些差异。
另外,在产品设计方面,不同国家也有文化差异。李聪举例说,有不少浙江义乌小商品出口到中东和非洲市场,常常要先了解当地的文化环境,然后在产品设计和出口时加以注意。
“一带一路”刺激新法令颁布
中东和非洲国家众多,那么,这些国家的符合性认证标准是统一的吗?对此,李聪告诉记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家之间的要求会有一些差异。”
中国产品出口到沙特、埃及和伊拉克等国家,首先要制订一个符合性认证计划,这通常是通关的必备条件。但是,每个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要求有所差异,同时每个国家的文化也有差异。
沙特是中东的一个典型市场,很多产品通过沙特转口到非洲及中东其他国家。沙特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比较健全。李聪表示,沙特对绝大多数消费品实施一个产品符合性计划,产品须经测试符合沙特标准或其他国家标准,取得COC符合性证书才可顺利清关。沙特标准最关注的是产品安全,其次是质量。
事实上,近几年中东和非洲国家颁布新法令有加速之势。李聪认为:“这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不无关系。”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与中东及非洲国家的贸易往来将更加频繁。这从侧面刺激了中东及非洲国家VOC符合性认证标准的推行。而在此之前,有不少中东及非洲国家并没有产品符合性计划。
中鼎检测助企业通关
未来中东和非洲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VOC国际认证要求。对此,我国出口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李聪表示,外贸企业一方面要了解所出口国家的VOC符合性认证标准具体有什么要求;另一方面,最好寻求第三方机构的帮助,通过第三方机构了解VOC认证的技术要求和差异。“VOC符合性认证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测试,另一个是装船前的检验。”李聪说。
针对中东和非洲市场的认证标准,中鼎检测在浙江义乌、福建泉州和广东东莞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之所以选择这3个地方,是因为它们是出口中东和非洲国家比较集中的地区。
“我们在这3个地方设立实验室,基本能满足市场变化和企业检测需求。”李聪介绍说:“另外,我们还拥有专门针对中东和非洲市场的技术团队,以消费品为重点,向出口企业提供检测和咨询服务。”
VOC检测 第7篇
依据烟草行业颁布的VOCs检测标准, 对卷烟包装纸中VOCs的测定使用的是顶空气相色谱法, 关于包装纸中VOCs检测的研究报道很多, 但加液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分析方面却未见报道。本文参考国家标准, 以PE顶空一气相色谱法作为定量方法, 对检测过程加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旨在通过研究查找出影响情况, 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试验样品取自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营口卷烟厂成品仓库, 样品种类主要为卷烟用条盒和小盒商标纸样品。
试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 (邻、间、对) 、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丙酮、4一甲基一2一戊酮、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丙酯、丙二醇甲醚和三醋酸甘油酯, 均为分析纯。
仪器:M240烘箱 (德国BINDER公司) ;XS204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感量0.0001g, 瑞士梅特勒公司) ;HS-40顶空进样器 (美国Pe rkinElm e r公司) ;Clarus 600气相色谱仪 (美国Pe rkinElm e r公司) 。
1.2 仪器分析条件
1.2.1 顶空分析条件
静态顶空仪 (HS) :20m L顶空瓶, 样品平衡温度70℃, 样品环温度100℃, 传输线温度80℃, 平衡时间55.0min, 样品瓶加压压力150kPa, 加压时间0.10m in, 充气时间0.20m in, 进样时间1.0rain。
1.2.2 气相色谱仪分析条件
气相色谱仪 (Clarus600GC) :VOCOL毛细管柱, 60m0.32mm1.8um, 载气为He, 进样口温度150℃, 进样口设置流量关闭, 程序升温:40℃ (保持2min) 以4℃/min升140℃ (保持4min) 然后以15℃/m in升200℃ (保持15m in) 。FID检测器:温度240℃, 氢气流量45m L/m in, 空气450m L/m in。
1.3 样品处理
从成品仓库进货批中随机抽取20张盒包装纸、10张条包装纸, 作为实验室样品, 并根据国标《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顶空一气相色谱法》中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
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按照国标《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顶空一气相色谱法》的方法制备标准曲线, 色谱定性分离图见图一, 各成分的定量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我们分别对三乙酸甘油酯的加液方式采用直接加1ml到放置样品的瓶底和将1ml液体淋撒在盒标纸上两种方式, 瓶分别进行了平行样检测。测试结果表明, 三乙酸甘油脂对表面方式不同没有多大影响。加液量尽量均匀效果更好。三乙酸甘油酯加入量的不同, 将会导致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将三乙酸甘油酯淋加到样品上比直接加液到瓶底平行样品的相对偏差要小的多, 因此对于烟草行业各企业开展包装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时样品处理最好采用淋加的方式进行。
3 结论
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样品的不同加液方式VOCs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主要考察了平行样品的相对偏差, 寻找出较为科学的加液方式。本方法简便实用, 利于推广, 为烟草企业开展包装材料VOCs检测和实验室之间开展比对实验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处理手段。
参考文献
[1]谢焰, 陆怡峰, 孙文梁等.卷烟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的顶空一气相色谱分析.中国烟草学报, 2007, 13 (6) :l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委员会.YC/T207-2006.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顶空一气相色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VOC与涂料配方 第8篇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
人们对VOC的定义五花八门,主要有如下几种:
(1)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
(2)美国联邦环保署(EPA)对VOC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3)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4)有关色漆和清漆通用术语的国际标准ISO 4618/11998和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对VOC的定义是,原则上,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或固体。同时,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在测定VOC含量时,又作了一个限定,即在通常压力条件下,沸点或初馏点低于或等于250℃的任何有机化合物。
(5)最普遍的共识为,VOC是指那些沸点等于或低于250℃的化学物质。常见的VOC有苯乙烯、丙二醇、甘烷、酚、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等。,TVOC是空气中3种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化合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
上述定义有相同之处,但也各有侧重:
(1)美国的定义对沸点、初馏点不作限定,强调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不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就叫作豁免溶剂,如丙酮、四氯乙烷、醋酸叔丁酯等。
(2)世界卫生组织则对沸点或初馏点作限定,不管其是否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
(3)国际标准ISO 4618/11998和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对沸点、初馏点不作限定,也不管是否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只强调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挥发。
VOC的定义分为2类,一类是普通意义上的VOC定义,只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性有机物;另一类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即活泼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非常明显,从环保意义上说,挥发和参与加大气光化学反应这2点是十分重要的。不挥发或不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就不构成危害。这也是欧洲将溶剂按光化臭氧产生潜力来分类的原因。
2 VOC的来源
(1)世界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造成的废气排放是产生VOC的原因之一。
(2)产生VOC的最大源头是建筑行业:密封胶、胶粘剂、涂料、地板涂层等向大气中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经资料证明和计算,全世界涂料和装修工业每年把1100万t有机溶剂排到大气中,是仅次于汽车尾气的大气第二大污染源,且溶剂排到大气中后,会造成光化学污染,形成温室效应。VOC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是长久的,并不是微乎其微的。我国是VOC物质排放大国,VOC物质的排放量现仍以年均9%的速度在增长。在VOC物质的总排放量中,工业中的排放量占了30%,而工业中的涂料、胶粘剂等的VOC排放量占工业排放量70%。
3 VOC的主要成分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VOC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利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在室内装饰过程中,VOC主要来自油漆、涂料和胶粘剂。一般油漆中VOC含量在0.4~1.0mg/m3。由于VOC具有强挥发性,一般情况下,油漆施工后的10h内,可挥发出90%,而溶剂中的VOC在油漆风干过程中只释放总量的25%。
VOC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一般说来,消费品中所含VOC越少,对人体的危害就越轻微。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会使人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导致抽搐、昏迷,并伤及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4 控制VOC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目前,全球制定了严格的控制VOC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涂料生产企业不断降低VOC的排放量。大致情况如表1所示。
我国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每升涂料VOC含量不得高于200 g。目前,全国约有8 000家涂料油墨企业,年产各种涂料约500万t,但产品外包装上均未标注VOC释放量。
5 降低和减少建筑涂料中VOC含量的方法与措施
5.1 使用“更绿色”的涂料
如何降低和减少VOC是迫切和长期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涂料和塑料生产商正在通过开发利用新型的环保体系(所谓环保体系,指的是粉末涂料、水性体系、高固含、无溶剂和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体系及紫外固化等),采用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配方来防治日益严重的VOC污染。
在建筑涂料中,制造商减少产品配方中VOC含量的一个方法就是降低涂料中的溶剂或助溶剂,并增加树脂含量。乳液的种类、乳液中的游离单体含量、助剂也会影响TVOC量,游离单体含量高和助剂成分可导致TVOC量升高。因此,在建筑涂料的配方设计中应充分考虑VOC含量,选择合适的乳液。如,BASF拥有2款乳胶漆产品高光泽的Acronal Optive230和半光泽的Acronal Optive 130。这2款乳胶漆性能优异,它们的VOC含量为50 g/L或更低,却与VOC含量为150 g/L的乳胶漆具有等同乳液性能。
5.2 使用可再生的新型原料
所谓再生资源是指,如果一种天然资源能够通过天然过程的方式恢复及更新换代,并且其更新换代速度接近或快于人类消耗它的速度,则它就被认为是可再生的。用可再生的材料作为原料,成为新的绿色环保体系潮流,产品中可再生材料的比例是一个用来评价产品的生态友好程度的重要指标。
传统成膜助剂丙二醇、乙二醇在建筑涂料中含量大约为2%~3%,它能够促使乳液中的聚合物粒子的塑性流动和弹性变形,改善它们在凝聚时的变形,使之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成膜,即降低乳液的成膜温度。但是它们会完全挥发,因此也成为影响建筑涂料TVOC含量的因素。
而使用新型原材料,如润湿剂和流平剂,这些新材料能够从油漆中去掉成膜助剂中的溶剂和乙二醇,仍然能够保持产品的耐久性和应用特性。润湿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所含活性基团可定向吸附在颜填料粒子表面,增加漆基和颜料的亲和性,同时降低漆料的表面张力,加速介质渗透进入颜料聚集体粒子间的孔缝之中,取代颜料粒子表面所吸附的空气和水等,使颜料粒子间有一定的间隔,防止颜料粒子的聚结,有助于保持涂料的分散稳定性。
在建筑涂料配方中,常用到各类助剂(如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流平剂等),这些物质自身可能含有少量的VOC,但由于这些物质在涂料配方中添加量少,因此对涂料中的TVOC量影响相对较小。分散剂都是水溶性的,除了铵盐类分散剂会有少量的氨挥发外,其他类型的分散剂均无有机挥发物。消泡剂方面,通常使用的矿物油类消泡剂,均含有少量的VOC,而新型聚合物高分子的消泡剂则完全没有VOC,但由于润湿剂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其用量的增加会对漆膜的抗水性、耐擦洗等性能有负面影响,可以通过选用低吸水率的颜填料来降低这种影响,提高涂膜的抗水性、耐擦洗性。以著名的助剂公司BYK为例,旗下润湿分散剂产品BYK154、DISPERBYK-190、DISPERBYK-191和DISPER-BYK-192等多种型号不含甲醛和烷基酚醚(APEO),不含VOC;在有机硅氧烷消泡剂方面,BYK-022、BYK-024、BYK-028、BYK-093等型号产品不含甲醛和烷基酚醚(APEO),不含VOC;在流变和蜡助剂方面,AQUATIX-8412、BYK~425等型号产品也不含甲醛和烷基酚醚(APEO),不含VOC。
6 结语
越来越严格的环保限制、绿色革命和消费者的需求正在推动低VOC和零VOC涂料的研发,这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而落后者必将被淘汰出局。
摘要:文章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定义、危害性及与其相应的各国法律规范,并对如何降低和减少VOC排放量提出见解。
汽车涂装VOC处理新技术 第9篇
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主要有甲苯和二甲苯等, 这些成分会造成大气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为减少涂料中的VOC, 开发出了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但水性涂料中仍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 而且水性涂料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高、施工窗口窄、投资高, 汽车厂在新线建设中往往只是预留区域, 为后续更高环保法规要求做准备;同样, 粉末涂料由于清漆涂层外观的平滑度仍有待提高, 也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另外, 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并不比溶剂型涂料小。文献[1]对以下3种涂装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a.溶剂型中涂水性金属漆溶剂型清漆;b.粉末中涂水性金属漆溶剂型清漆;c.粉末中涂水性金属漆粉末清漆。从涂料角度看, 最后一种在能源使用和VOC排放方面是最佳选择;但在颗粒物质、SOx和等效CO2当量排放方面超过另外两种工艺。综合看, 很难确定哪种工艺更好。因此, 预期溶剂型涂料在未来还将被广泛使用, 涂装过程中产生的VOC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消除或减少。
下面介绍以“活性碳吸附+沸石浓缩转轮系统+TNV焚烧”综合处理VOC的新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烟囱直接高处排放VOC处理方法, 该技术基本可以做到VOC“零”排放。
2 典型涂装工艺流程和传统VOC处理技术
典型的涂装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在整个涂装过程中, VOC排放主要发生在电泳、电泳烘烤、喷涂及烘烤等工位。调查研究发现[2]:a.电泳过程的VOC排放非常少;b.绝大部分VOC产生在喷涂系统 (约占整个涂装车间VOC排放的85%) ;c.喷涂系统中70%~80%的VOC产生于喷涂过程和油漆流平过程, 10%~20%的VOC产生于烘烤过程。
可见, VOC处理主要是对喷涂室、流平室以及涂层烘烤中产生的VOC进行处理。传统的喷涂室VOC处理过程见图2。
如图2所示, 喷涂室由上部送风空调、文丘里漆雾捕捉系统或水旋式漆雾捕捉系统组成。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漆雾和VOC废气通过下部抽风经过文丘里系统[3]或水旋式[4]系统中的循环水, 漆雾被不断捕获, 被捕获的漆雾在循环水池中与添加的漆雾凝聚剂 (除漆剂) [5]凝聚, 从而可以使漆雾从水中分离出来;漆渣通过刮漆设备去除, 废水被输送到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排放。除去漆雾的VOC废气和流平室排放的VOC废气一起通过一定高度的排气烟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6]。
被车身带入烘炉的VOC及烘烤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TNV系统或者RTO系统进行焚烧净化, 净化后的气体直接经大气排放。TNV系统和RTO系统各有优缺点[7], 在涂装线都有使用, 在热量回收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建设新涂装线应优先考虑TNV系统。
目前, 传统的喷涂室VOC排放虽然可以通过计算烟囱排放高度达到满足GB 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目的, 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VOC的做法将会受到遏制, 因此必须采用新的VOC处理技术。
3 VOC处理新技术
“活性碳吸附+沸石浓缩转轮系统[8]+TNV焚烧”综合处理VOC技术如图3所示。
喷漆室和流平室排放的VOC首先经过活性碳 (一般采用固定床式) 吸附。吸附的目的有主要两个:a.保护后续使用成本高的吸附浓缩转轮, 同时除去从文丘里式或水旋式系统中逃逸出来的漆雾;b.缓和VOC的释放浓度, 使之保持在比较稳定的释放浓度, 不会因间歇式喷涂操作而受到影响。经过一段时间 (几年或者更长时间) 后, 当活性碳达到“饱和”时, 更换活性碳。
经过活性碳吸附后的VOC被输送到沸石吸附浓缩转轮系统。该系统的关键部件是蜂巢状沸石吸附转轮组合, 由沸石吸附介质和陶瓷纤维组成;由密封垫将沸石吸附转轮组合隔离成吸附区和脱附区, 以隔开处理前的废气和处理后的干净气体。为提升转轮的吸附处理能力, 常在吸附区和脱附区之间加1个隔离冷却区。该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如下。
a.蜂窝状转轮以较低的速度连续转动, 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随之被连续不断地吸入到吸附区。
b.废气中的VOC被沸石吸附, 吸附后的净化气体则直接排放。
c.小部分废气经过由TNV提供热源的换热器进行换热, 此时随着转轮的转动, 吸附有VOC的轮子转到脱附区。
d.换热后的这部分废气 (大约180℃) 通过脱附区时, 转轮上吸附的VOC在脱附区受热脱附。
这样, 利用高温脱附后得到高浓度的VOC气体, 其浓度大约为进入系统前VOC浓度的10倍左右。脱附下来的VOC被输送到TNV系统进行焚烧。沸石吸附转轮系统对VOC的去除效率能够达到90%~99%, 净化后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浓缩后的VOC废气及烘炉本身产生的VOC废气被送至TNV系统进行焚烧, 焚烧产生的热量分别为烘干室供热和沸石转轮吸附系统脱附废气供热。TNV系统对废气的处理净化率能够达到99%, 净化后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参考文献
[1]Papasavva S, K i a S, Claya J, Gunther R.Characterization of automotive paints: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Prog.Org.Coat.2001, 43:193-206.
[2]Chang CT, Lee CH, Wu YP, Jeng FT.Assessment of the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mission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Taiwan..Resour.Conservat.Recycl, 2002, 34:117-128.
[3]耿颖.文氏喷漆室的设计和应用[J].材料保护, 1993, (8) :1-3.
[4]吴青.水旋式喷漆室设计方案简介[J].材料保护, 2000, (9) :1-2.
[5]蔡开建, 陈文峰, 陈斌.汽车厂涂装喷漆循环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水处理, 2012, 30 (3) :1-5.
[6]宋衍国.汽车涂装喷漆室废气排放的浅析与展望[J].中国涂装, 2007, (5) :1-4.
[7]陈清, 吴伟玲, 杨璐.TNV和RTO在涂装线烘干室中的应用[J].涂装工业2009, (8) :1-4.
低VOC汽车方向盘开发制造 第10篇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简称,英语全称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其所包含的物质,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2007年颁布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400-2007),将其定义为:利用Tenax等吸附剂采集,并用极性指数小于10的气相色谱柱分离,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到正十六烷之间的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的总称。
VOC是非工业环境中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车内VOC主要来源于汽车地毯、仪表板的塑料件、车顶毡、座椅和其他装饰时使用的胶水等。常见VOC有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这些有害物质,容易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影响消化系统,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更甚至导致致癌及基因突变。而在汽车中,由于其空间狭小、空气流动有限、有机材料较多,特别是在高温的情况下,有害物质极易挥发出来,对人体的危害就更大。
国外从环保角度对VOC关注比较早,但其针对汽车车内空气质量VOC要求均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其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主要通过对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管理来实现,测试方法比较普遍的是欧美系VDA法和日系Tedler Bag法。
2004.7,国家环保总局主持召开了国家标准《车内污染物限值和测量方法》开题报告论证会,VOC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2007年年底出台《车内空气污染物测量方法》(HJ/T 400-2007),2011.10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该标准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的浓度要求,2012.3.1实施。
2 汽车方向盘VOC产生来源
汽车方向盘主要由皮革、PU发泡、塑料注塑件、表面油漆及金属件构成。通过对单个产品试验分析,其VOC主要来源于以下部分材料和加工过程:
2.1 皮革制品
从理论上讲,甲醛可应用于皮革制造的各个阶段,主要用于皮革的鞣制、复鞣和涂饰。如果甲醛单独作为预鞣剂或固定剂,皮革中甲醛的含量将有明显的增加,而应用于涂饰后固定用的甲醛,是皮革中甲醛的直接来源。甲醛与其它醛或聚合物混合,也会引起皮革中甲醛含量较高。
2.2 PU材料
PU,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俗称聚氨酯,是方向盘上主要有机物构成材料。聚氨酯原料主要包括: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溶剂、扩链剂以及各种助剂,当这些原料混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后生成所需要的聚氨酯产品。溶剂及各种助剂中或多或少含有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生产产品后,这些物质仍然存留在产品中。同时,配方不同,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也不一样。
2.3 塑料材料
方向盘上使用塑料采用采用改性聚丙烯(PP)材料聚多,通常在PP材料中增加改性材料制备,一般包括增强填充剂、增韧剂、无机光催化剂、抗氧剂、光稳定剂等,这些改性材料的材质、聚合过程中溶剂、加工制备工程中工艺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VOC的高低。
2.4 表面油漆
表面油漆,也可称为涂料,是指应用于物质表面而能结成坚韧保护膜的物料的总称,由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四部分组成的,主要作用是对基材进行保护、装饰及实现一些特殊功能。成膜物质主要是合成树脂,通过涂装过程形成了涂膜,为了完成涂装过程必须使用溶剂,将成膜物质溶解或分散为液态,并在涂膜形成过程中挥发掉。作为溶剂的组分均为有机化合物。同时为了满足涂料生产、贮存、涂装和成膜不同阶段的性能要求,必须使用涂料助剂。溶剂和助剂大多属于挥发性有机物,在涂料的施工、养护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2.5 零件加工过程
零件加工时,为了便于成型和脱模,通常会在加工过程中采用胶水和脱模剂等辅助材料,这些辅助材料中大多带有挥发性有机物。另外,PU发泡成型产品具有吸附功能,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导致VOC含量过高。
3 低VOC方向盘开发制造
基于以上分析原因,如果要实现低VOC方向盘产品的开发制造,对应于其产生VOC的各种环节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在原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及选择上进行改进提升:
3.1 皮革
比较先进的方法是,在皮革生产中应用水基涂饰系统,但其成本较高。在传统生产工艺中,可以考虑在生产的各个阶段采取清除甲醛或降低甲醛的措施,比如:机械加工阶段,可以强烈水洗,高温干燥,高速旋转;鞣制阶段,可以加入甲醛清洗剂(铵盐);采用植物鞣剂,避免使用双氰胺聚合物、蜜胺聚合物等。
3.2 PU调整PU AB料配方,在其配方中采用不含有标准中限量的物质,同时,采用以水为分散介质(WBPU),取代传统的溶剂。
3.3 塑料材料
塑料加工过程中,采用高性能的液相色谱法测试来分检出原料中的所有成分,并对其进行控制,同时添加VOC吸收剂。
3.4 表面油漆在其他成分不改变的情况下,以水作为溶剂。试验数据表明,水性油漆的VOC含量仅为溶剂型的1/6-1/5。
3.5 生产工艺过程控制
塑料材料在加工前,首先进行干燥处理,温度根据不同材料而定,在脱水的同时分解原料和去除可能含有的VOC。加工厂房保持通风,避免污染气体流入厂房内。零件加工完成后,在通风环境下放置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进行装配。
4 结语
方向盘作为汽车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距离驾驶员的位置非常近,有害气体(VOC)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健康。国内对VOC的关注度虽然已经有所认识,但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关注水平。随着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发布,必将带领我国汽车方向盘及汽车内饰行业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显奎,韦娜.皮革中甲醛含量测定问题综述.中国皮革,2004,3,(1).
[2]黄利榆,林少敏.汽车内部VOC的排放及检测.河北化工,2008,3,(5).
[3]马辉,陈文波.车内有害气体(VOC)现状研究.汽车工艺与材料,2006,(8).
从关注VOC谈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11篇
关键词:VOC,客户需求,企业竞争力
一、VOC概述
1、什么是VOC
VO C(voice of customer),即“客户之声”,VO C一词源自于全面质量管理(TQM)领域,如今它已被所有采用“六西格玛”技术的项目实施引为关键需求。VOC不仅指市场调研,客户满意度追踪或投诉处理,它更是一种将客户需求和渴望内嵌入企业组织结构的有效途径。
企业为提升竞争力,需要生产出能较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而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的关注和调研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不仅要聆听客户的声音,更要针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出有效信息并采取行动。VOC是经常被业界用于深入了解客户的重要途径,据此设计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2、关注VOC的必要性
据美国的项目管理协会统计,75%的生命周期成本在开始之前就已经能够确定;需求缺陷修改成本占返工成本总额度的70%;在需求阶段发现错误与在维护阶段发现错误的费效比是1:200。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够方向正确,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减少成本,缩短周期,而这些依赖于前期对产品市场的调研工作的有效性。对市场没有做好准确的分析和定位,对产品没有做好详细的规划就匆忙研发和推出,结果造成更大的浪费,这样的经验教训数不胜数。
再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某通讯设备制造商市场人员反馈VO C,某电信运营商希望采用三扇区组网,每扇区采用双载波功能,当时该产品尚不支持该功能,但是为了能够顺利签订这个合同,项目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紧急研发了该功能。但是后来才发现客户对双载波功能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实现多播组播才是当务之急!项目组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在多载波功能的研发上,而没有及时拿出客户真正需要多播组播的功能,导致项目的后续开展变得非常被动,由此造成了不良影响。
基于统计数据和现实的案例,不难发现对客户需求的准确、完整理解非常重要,而正确倾听VOC,是帮助我们直接探究并验证客户需求、从而获得第一手“新鲜资料”的关键所在。
二、收集和分析VOC的指导思想
1、建立360度的全方位视角
以探究、开放的心态,从多个渠道全面收集、分析客户的声音。这里的客户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不仅指最终用户,还泛指产品的使用者和维护人员等相关人员。可能的渠道包括客户访谈、技术交流、市场调研、技术支持、标杆分析、高层拜访、市场投标、咨询公司等。
2、洞悉背景,准确提炼
“像潜水员在水中深潜一样”,深入了解和体验客户的应用场景,以客户的利益为立足点观察、收集客户的真实体验。从VO C中分析提炼出客户关注的问题和焦点,然后再准确定位出客户的要求。只有做到“比客户更了解客户”,才能准确定位,主动出击。
3、运用工具,提高效率
全方位收集的客户需求是必要的,但也带来大量零散、无序、甚至相互矛盾的原始资料。对于纷繁复杂的数据,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才能有效识别,准确提炼。目前通常运用客户心声计划、亲和图、满意度分析模型、树状图等工具进行分类、排序,以确定客户需求的优先级,并进行必要的选择。
三、收集和分析VOC的流程
如何有序高效地实施VOC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是成功定位客户需求的关键所在。VOC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需要依靠一个团队来运作,甚至是一个跨专业领域的团队。当涉及到跨部门的人员,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显得尤为重要,VOC相关流程和注意要点如下。
1、确定干系人
全面梳理和识别VOC的相关干系人,不能有遗漏,特别要确定关键干系人。在项目启动初期,找到能正确提供需求的人,就可以避免走弯路,确保项目朝向正确的方向进展,可节省较多的成本和时间;相反,因为初期没有找到对的干系人,很可能造成方向错误、目标模糊,到了项目的中、后期才来修正调整,此时项目修正的代价相对较高,项目的时程可能会延误,而对项目人员士气影响的无形成本更难以估计。
2、建立、维护VOC渠道
建立和维护全方位的VOC渠道,如通过客户访谈、技术交流、市场调研、技术分析、标杆分析、高层拜访、市场投标、咨询公司等。世间万物都是动态发展的,要想保持渠道的健康、充满活力,必须对已建立的渠道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从而保持渠道的有效性。
3、制定收集计划
制定详细的收集计划,分配职责人,如哪些人参与收集、每个渠道对应的收集人员是谁,确定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等。详细的收集计划让项目责任落实到人,并且有严格的时间节点,让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有了可能性。
4、收集VOC
有了详细的计划,就需要切实地实施。相关责任人根据计划进行VOC的收集,深入了解应用场景和背景,并运用一些方法、技巧去探究、挖掘客户的真实想法、潜在需求。
5、分析、验证VOC
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对VOC进行分析和验证,确保VOC的准确性和全面性。VOC的分析和验证需要资深专业人员,此环节正确处理与否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6、提炼用户需求
对分析、验证后的VOC进行总结提炼,得到最终的用户要求(Demand),这些Demand将是后续需求分析的关键输入。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是后续产品方案改进及完善的重要依据,关系着企业产品研发的成败。
四、方法和技巧
在VOC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注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到达事倍功半的效果。
1、确定VOC干系人的技巧
正确确定干系人是保证VOC的正确之源,可以通过如下角度来确定干系人:谁是产品的实际使用者?谁会出钱购买这些产品?谁会评估或者验证产品?产品能需要符合哪些标准和专利?谁会与这个产品交互?谁会受到产品输出的影响?
2、建立和维护VOC渠道的技巧
将可能的VOC来源分成几大类:为每个来源渠道制定一个负责人;为每个可能的渠道规定工作方式:定期书面报告(市场和客户、竞争对手和业界标杆、标准和专利、技术发展趋势等),调查表和访谈(客户、用户等),专题讨论会(客户、研发人员、市场和用服人员等)等;对每个渠道的VOC数量和质量进行度量;在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各渠道运作情况,并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
3、用户体验研究的方法
在收集、分析和验证VOC的过程中,可以开展调查问卷、用户特征分析、场景分析、焦点小组、影子观察、深度访谈、现场观察,以及概念设计(卡片分类法、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竞争产品分析、日志分析、任务分析等等),还有原型设计(启发式评估、实验室测试、焦点测试、眼动测试、原型测试、走查评估等),运用这些方法的运用有以下的原则:注意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使用性;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使用;探索和验证的方法结合使用;多种方法的组合使用等。
4、客户访谈技巧
访谈前,明确调查所需要的资料和具体问题;预先通知访谈对象主要的访谈目的;清点访谈时需要的物品和材料,注意仪表和服装。访谈中,尽量使用开放式和启发式的问题,避免诱导性和主观性的问题;聆听为主;记录下未回答和未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语气、措辞、方式均要适合被访者的身份;对调查表上的问题不要加上自己的意见;灵活改变提问方式,以打消访谈对象的疑虑。访谈后,与客户确认记录:复查记录,确保准确、完整、可理解;确定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确定要点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五、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路
第一,VOC的渠道不够全面和通畅,表现为需求来源单一,研发技术专家到了前方见不到客户等。对此,要通过营销客户经理维护和拓展客户关系(强化其职责需求),通过营销、产品研发、标准、售后等共同建立360度的全面需求收集渠道,并为每个渠道指定专门的牵头负责人。
第二,VOC收集活动的计划性、主动性不够强,表现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针对项目的VOC收集活动,制定详细、清晰的计划,包括:从哪些渠道进来收集?谁负责收集、哪些人参与?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什么时候结束?收集活动输出什果?
第三,对VOC的识别和挖掘不足,表现为获取到的往往是客户表面的需求或者假需求。要深入了解和探究客户的问题、业务背景、应用场景等,通过多种方法研究用户体验,并不断验证已经获得信息,从而挖掘出客户的真实想法、潜在需求。
六、小结
本文认为一次流程的优化与改善并非最终目标,而是将标准化、测量、评价、改进作为一个闭环,在组织中流转以达到持续改进的战略执行循环,而客户之声(VOC)便是这一体系的始端驱动力量。
VOC检测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