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天然、美味、健康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天然、美味、健康(精选4篇)

天然、美味、健康 第1篇

材料:猪排300克。

调料:盐、面粉、辣椒圈、植物油、蒜末、料酒、醋、鸡汤。

做法:

1.猪排洗净,撒盐后裹面粉,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蒜末入油锅中同煎至金黄,加入料酒、醋同煮10分钟。

2.加入鸡汤,用小火焖煮5分钟,其间需翻面2~3次,若汤汁变干,可酌情加鸡汤,至猪排煮熟。

3.将猪排装盘,锅中汤用大火收汁,淋在猪排上,点缀辣椒圈即可。

烧蒸扣肉

材料:带皮猪五花肉500克。

调料:植物油,糖色、料酒、酱油、盐、味精、白糖、冰糖、葱段、姜片、花椒、大料、水淀粉、高汤。

做法:

1.猪肉刮洗净,焯熟捞出,上糖色,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

2.肉块切片,皮面朝下装盘,加入全部调料(除味精、水淀粉外),上屉蒸熟,拣出葱段、姜片、花椒、大料,倒出余汤,扣在盘中;原汤入锅烧沸,加味精,水淀粉勾芡,浇在肉片上即可。

酱汁猪蹄

材料:猪蹄500克。

调料:调料包(姜片、蒜片、葱段、大料、茴香、山柰、桂皮、丁香、草果、香叶、干辣椒、花椒)、葱花、辣豆瓣酱、酱油、白糖、盐、味精,啤酒、水淀粉、植物油。

做法1.猪蹄切为4份,入沸水锅中煮至断生,捞起备用。

2.锅内倒油烧热,放入辣豆瓣酱炒干;加调料包及清水烧沸,然后依次加入盐、白糖、酱油、啤酒、猪蹄,小火慢炖至熟。

3.捞出猪蹄放盘中,用大火烧沸汤汁,捞出调料包,加

红焖肘子

材料:猪肘1500克、香菜段10克。

调料:蜂蜜、葱段、姜片、大料、花椒、水淀粉、酱油、味精、鲜汤、植物油、香油。

做法

1.猪肘刮洗净,入沸水锅中煮至八成熟,捞出剔骨。

2.蜂蜜抹于皮面,皮面朝下放油锅中炸至红色捞出。

3.在肘子肉面剞十字花刀,保持肘皮相连,皮面朝下摆于碗内,放上葱段、姜片、花椒、大料、酱油、鲜汤上屉蒸烂,取出装盘:将汤汁滗入炒锅。

4.将炒锅中汤汁烧沸,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浇在肘子上,撒上香菜段即可。

洋葱猪肝

材料:鲜猪肝300克、洋葱200克。

调料:姜丝、植物油、淀粉、酱油、胡椒粉、盐、白糖、料酒、味精、香油。

做法

1.洋葱去外皮洗净,切成丝;猪肝洗;争切片,用淀粉、酱油、胡椒粉、白糖、料酒腌渍10分钟。

2.猪肝片放入沸水锅中快速焯烫捞起,过凉沥水。

3.锅置火上,倒植物油烧热,炒香洋葱丝、姜丝,再放入猪肝片、盐,改大火翻炒至熟。

4.出锅前加味精调味,淋上香油,翻炒均匀即可。

辣香肥肠

材料:猪大肠350克。

调料:葱段、姜片、大料、桂皮、盐、酱油、白糖、辣椒粉、干红辣椒段、辣椒油、植物油。

做法:

1.猪大肠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5分钟,捞出沥水。

2.锅内倒入水,大火煮沸,放入大肠、葱段、姜片、盐、酱油、白糖、干红辣椒段、大料、桂皮煮沸,撇去浮沫,用小火焖透,取出猪大肠,凉凉切斜刀块。

3.炒锅倒植物油烧热,放入干红辣椒段炒出辣味,加入切好的大肠、辣椒粉、辣椒油炒至入味即可。

酥炸肉卷

材料:牛肉350克、猪网油300克、荸荠100克。

调料:葱末、姜末、味精、胡椒粉、五香粉、白糖、酱油、料酒、盐、醋、淀粉、植物油、红椒丝、陈皮。

做法:

牛肉洗净,剁成泥,加淀粉、白糖、盐、味精、酱油搅匀制成牛肉馅;陈皮洗净,碾碎。

荸荠去皮,洗净,切丁,和陈皮碎、胡椒粉、葱末、姜末、五香粉、料酒一起加入牛肉馅中搅匀。

将猪网油摊开,撒上淀粉,放上牛肉馅,卷成卷。

锅内倒油烧热,放牛肉卷,用大火炸,后改中火炸熟,捞出切厚片装盘,配盐、醋,加红椒丝点缀即可。

酸辣牛百叶

材料:牛百叶100克。

调料:香菜、植物油、香油、料酒、盐、味精、胡椒粉、干红辣椒、葱段、姜片、蒜片、大料、水淀粉。

做法:

牛百叶泡洗干净,去黑膜,放入沸水锅内,加入葱段、姜片、大料煮熟捞出,过凉后切成细丝;香菜择洗干净,切段;干红辣椒洗净,去蒂、子,切细丝。

午餐吃什么健康美味呢? 第2篇

主食根据三餐食量配比,应在150~200 克左右,可在米饭、面制品(馒头、面条、大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间任意选择。

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满足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副食种类的选择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按照科学配餐的原则挑选几种,相互搭配食用。

一般宜选择50~100 克的肉禽蛋类,50克豆制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饥饿又能产生高热量的炒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从而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

天然、美味、健康 第3篇

由新加坡热带食品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天然素食猪肚、肥肠、鸭肠、鹌鹑蛋等仿生美味食品,以芦荟、仙人掌、海藻、螺旋藻等提取的食品营养精华原材料JG114A,加工而成的天然素食猪肚、肥肠、鸭肠等食品,口感、外观、味道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而且营养全面,成本低廉,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市场仍属空白,这项国际新潮食品专利技术是小本创业者投资首选好项目。

仿生猪肚、肥肠、鸭肠、鹌鹑蛋每500克成本价两元左右,市场售价8元以上。无论凉拌、热炒、煮、烩、下火锅等风味独特,味道非常的好,每人一天至少加工100公斤,利润可观。

欢迎读者朋友前来免费考察品尝学习,现场学费1800元,函授汇款学习960元(包括:详细配方操作技术资料、专业师傅讲座光盘、检验报告、试产试销JG114A进口原材料一份和营销方案资料),我单位素食专家为你提供技术资料、疑问解答、供料等一条龙服务。

邮局汇款:710100陕西省西安市199号信箱《大众商务》杂志社(收)

咨询:029-82372258 13669249098

培训地点:西安

天然、美味、健康 第4篇

福州橄榄 回味自知甜

橄榄是福州的特产。“一粒橄榄溜过溪,对面伊妹是侬妻……”这些风味浓部的福州童谣,道出了福州人对橄榄的一往情深。

福州橄榄,早在唐朝就被列为贡品。晚唐时,有一种“青果船”,专门运送福州橄榄至苏杭京广各地贩卖。宋《游宦记闻》一书,把福州丁香橄榄,品为全国之冠。

橄榄是一种味道特别的水果,初吃时只觉得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宋代有首《橄榄》诗,描绘了北方人吃育橄榄时的生动形态:

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

北人将荐酒,食之先颦眉。

皮肉苦且涩,历口复弃遗。

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清朝诗人黄绍芳,也有不少写橄榄的诗。其中有一首云:

珍珠粒粒露华鲜,崖蜜檀香味绝妍。

唱到两头尖一曲,女郎连臂月光天。

诗歌具有古朴真挚的民歌之风,地方色彩很浓。

橄榄别称为“青果”。这是因为一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育翠的颜色。橄榄又称为“忠果”、“谏果”,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韵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

橄榄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橄榄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桃三李四橄揽七”,橄榄需裁培7年才挂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榄树开始结果很少,每棵仅生产几公斤,25年后才显著增加,多者可达500多公斤。每结一次果,次年一般要减产,休息期一年至两年。故橄榄产量有大小年之分。

橄榄要怎样品尝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蜜渍”、“盐藏”、“捶碎干放”等多种加工办法,并认为“生食甚佳”。福州橄榄的食用和加工基本上还是沿袭了这些老传统。福州橄揽品种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圆、长营、羊矢等10余种。其中檀香橄榄碰牙即碎,清香四溢,食用最佳,适合鲜运外销;惠圆橄榄又名猪母榄,果大肉厚,适合加工成较高级的蜜饯系列产品;长营、羊矢橄榄产量多,可加工成五香橄榄、咸橄榄等产品。近年来福州的饭店洒楼中,把生橄榄捶扁,用红糟腌后上桌,风味独特,很受欢迎。

龙岩花生 “财丁两旺”的象征

红泥花生是龙岩独有的加工工艺,是把花生带壳在红稀泥里搅和后烘烤而成的,做法有点类似杭州叫化鸡。

龙岩花生的闻名,主要在于选料严谨,精选名优花生品种,并在污染极小的山区种植。加工手法特殊,采用湿烤等多种方式,让花生又香又有咬劲,又不上火,让人吃的不肯罢手。

龙岩花生香酥美味,品尝者愈嚼“热嘴”,闻其味者则必馋涎欲滴。不论男女老少,无不酷嗜此物,许多掉了牙的老人不能咬嚼,也常把它放进小臼捣碎,慢慢品尝,怡然自得,此种花生,作为小菜配饭,别有风味;作为下酒之物,更是上乘。以其物美价廉,穷乡僻壤、凉亭小摊,皆能买到。嗜酒者无需其他菜肴,但有数两花生,便能过瘾。人们常说,鸡鱼等上乘食物,多吃之后必生厌,惟独花生不然,大宴小饮少不了它,闲暇无事咬嗑几颗,也觉神爽意舒。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龙岩就开始以精堪的工艺加工花生,迄今400余年。

自古以来,龙岩人把花生视为吉祥之物,它象征“财丁两旺”、繁荣昌盛,是因为焙制后的果仁香味浓郁、生津爽口,皮壳则愈剥愈多(一变两)。民间办理婚事,非花生不可。订婚时,男方致送聘礼后,女方必须回赠花生。男方以此广分亲朋好好,是即表示婚事已定,从而取得社会承认。“何时请吃花生?”便是人们探询婚期并表示祝愿的好话。新婚之夜闹罢洞房,主人必须摆出“花烛酒”,请所有参观者喝酒吃花生。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必购备花生。龙岩俗话“两手一拜,红柑一介:屁股一拱(上身弯下,鞠躬),花生一捧”。小孩拜年时,大人不一定给红包,但必须赏给红柑和花生。民间喜庆宴席,第一道菜也必定是花生,主客双方将都因此得到幸运。花生在龙岩具有如此特殊地位,自古已然,至今不衰。

建宁白莲 千年贡品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被称为“莲乡”,已有1000多年莲子种植历史。据清乾隆《建宁县志》记载:“建宁秀山丽水,玉润流馨,香泉道道,十里菡萏,极为旖旎。城西龙山,玉泉水冷,百口莲池,岁产‘贡莲’千斤,为吾国第一。”

建宁种莲历史悠久。五代梁龙德初(公元921年),金铙山报国寺前已有白莲池(为建宁八景之一)。清代,建莲已名闻遐迩。尤以产于西门外池的建莲(当地习称“西门莲”)为莲之上品,为历代皇家珍品。在建宁民间盛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中中暑发痧,适逢金铙山寺主持方丈济空和尚,用西门莲作“鸡莲肚”治好了乾隆皇帝的病,乾隆皇帝特为金铙山寺题写了寺名“报国寺”以表其功,“报国寺”三字寺名一直延用至今。建宁县民间对建莲的各种传说、故事甚多,有一部份已收录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中。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回张太医给病入膏肓的秦可卿所开的药方中写道“引用建莲七粒去心”,第52回贾府宴席上有“建莲红枣汤”这一佳肴,指的就是建宁莲子。

西门莲塘还有一段光荣的历史。1931年,工农红军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曾到建宁西门了解情况,并带领红军战士帮助农民修建莲塘。红军撤出建宁后,“百口莲塘吐清香”,成了传递红军消息、鼓舞群众的暗号。1959年,建国十周年观礼,为表达老区人民对毛主席当年亲手挖过莲塘的感谢之情,精选10斤建莲晋京,至今建宁县革命纪念馆还珍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收条。

闽江河蚬 鲜得“掉眉毛”

蚬子,是一种淡水养殖贝类,福州方言称“蟟仔(音扭秧)”。闽江是我国河蚬的主要产区之一。从大樟溪口到马江,都产蚬子。由于水质和沙质都很好,所以闽江产的蚬子特别肥厚鲜美。尤其是那玲珑丰满、色如田黄的黄蚬,更是江中珍品。

收蚬子也是有季节的,夏季洪水大,蚬子就不好,其他季节的蚬子比较好,所以有“穿背心吃蛤,穿棉袄吃蚬子”的民谚。

蚬子是福州一种大众化的食品,民间有句话“无钱人天天蟟仔菜,有钱人日日鸡鱼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蚬子就是福州普通人家夏季的当家菜,腌蚬子、凉拌蚬子、糟炒蚬子、蚬子冬瓜汤……变着花样地吃。用蚬子熬出来的汤浓、白、鲜,是福州传统小吃“锅边糊”的主料之一;福州人也常用它来煮面或粉干,味道十分鲜美。

老福州人吃蚬子,最简单也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凉拌。记得小时候,闽江还很清澈,夏天常与小伙伴们去江边游泳,顺带着总能摸一小袋蚬子。拿回家养上半日,洗干净了放到沸水里捞一下,加点蒜末姜末,半勺虾油,淋上几滴香油,就是一盘鲜得“掉眉毛”的凉拌蚬子了。做这道菜最讲究的是火候。煮老了,蚬子全开了,鲜味都跑到水里。煮嫩了,蚬子壳紧闭,吃不方便。硬咬开来,生生的,也没有鲜味。只有煮到蚬子刚刚开一条细缝,佐料渗得进,鲜味跑不出,用舌尖顶开,尝那蚬肉,其味鲜美,唇齿留香。

霞浦“三菜” 远近闻名

很久以来,霞浦的“三菜”远近闻名。这“三菜”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海带、紫菜和榨菜。“中国海带之乡”霞浦县素以滩涂养殖闻名,拥有中国最美的滩涂风光。“霞浦海带,是全国最好的海带,其口感之美,质量之优,举世无双,是集佳肴良药于一体的珍宝!”由于海带养殖的区域,都和大黄鱼等海水鱼养殖区域相邻,拥有清洁、富含营养物质的海水,使得霞浦海带不论从形态、口感、营养,都优于国内其他海域生产出来的海带。除此之外,霞浦还有着“中国紫菜之乡”,而培育着千万生命的大海已然成为了种植紫菜的一座水上农场。同时,榨菜产量与四川涪陵、浙江余洋并列为全国三大榨菜基地。

漳港海蚌 味迷天下客

上世纪80年代初,闽菜大师强木根、强曲曲创出“鸡汤氽海蚌”特级菜肴后,使产于福州长乐的漳港海蚌扬名天下。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出访中国,漳港海蚌就以特供品的身份上了国宴的餐桌。

漳港海蚌可以说是海蚌中的极品,壳很薄,肉质鲜美细嫩。在美食界有一种说法,全世界最好吃的海蚌有两种,一种出产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还有一种就是福建长乐出产的漳港海蚌。而现在威尼斯的海蚌已经绝迹了,因此漳港海蚌更显珍贵。

漳港海蚌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必须是半淡半咸的海水,25℃左右的恒温,8米~10米左右的深度,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位于闽江口南岸的漳港海区。一位研究漳港海蚌养殖的专家称,要从3厘米大的蚌苗长大到9厘米的成年海蚌大约要3年时间。

宁化鱼生 快刀飞上桌

自古以来,生鱼片就是我们祖先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有一句成语,脍炙人口,说的是好吃的东西人人都喜欢。炙是指烤里脊肉,而这“脍”则指细切的肉,主要是生肉,这当然也包括鱼。

对生食非常热爱的古人,还用一个“鲙”字来专门代表生鱼片。于是我们经常能在诗词里读到生鱼片的身影,白居易说,“朝盘鲙红鲤,夜烛舞青娥”,把吃生鱼片与看歌舞并列,可谓为人生两大乐事。

当下,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的改变,日本生鱼片大行其道,中华传统鱼生的踪影则相当难找,只有在客家人和广府人聚集的地方则还保留这传统的美食。。

宁化是客家祖地,保存了大量的中原遗风和民俗,生鱼片的做法也是很正宗。鱼需用草鱼,两三斤为佳,在制作之前,先将鱼放清水中养两三天,吐尽腹中污物,然后方可下刀。古人称制作生鱼片为“斫鲙”,这个“斫”字在当代口语中已经不见,但在客家方言中依然有勃勃生机,市井中常闻“斫两斤猪肉”,相当形象生动。

言归正传,生鱼片的制作是一项技术活,但见厨师用毛巾裹住鱼头,快速用刀背去鳞、内脏,过水冲洗干净后再去皮剔骨。而后就是关键的切片,宁化的生鱼片是不提前放血的,鱼肉血污用干净毛巾擦干,师傅再快速走刀,鱼肉便成透明薄片。动作之迅速,令人眼花缭乱,还未看清,已经打完收工,摆盘上桌。切下的鱼片红白相间,红如胭脂,白如冰雪,不由令人食指大动。

时下吃生鱼片有很多顾虑,最怕的就是寄生虫,防御的关键就要看蘸料了。除了酱油、麻油、醋和蒜头酱之外,现在还加上超辣的芥末。宁化当地有人用喝高度白酒来消毒,一口白酒,一口生鱼片,鱼片的甘甜和白酒的辛辣,在口中回味,让人大呼过瘾。

南日鲍 平民食得起的“软黄金”

传统饮食文化里,鲍鱼被誉为海洋“软黄金”,是名贵海产软体动物,八珍品之一,是贝不是鱼,常让不少人误认为是鱼。而“南日鲍”是鲍鱼中的一种,俗称“牛眼睛”,鲍肉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东西方筵席上的海珍上品。

南日鲍产于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大岛——南日岛,南日岛有“鲍鱼岛”之称,这里水质清新、水温适中,鲍鱼适合生长的水温是摄氏10度~28度,南日岛的海域水温合适;除此之外,这里水流急,没有工业污染,各项指标都非常适合养鲍鱼。南日岛原来是海带、紫菜的重要产地,丰富优质的海带、紫菜资源为鲍鱼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饲料。

天然、美味、健康

天然、美味、健康(精选4篇)天然、美味、健康 第1篇材料:猪排300克。调料:盐、面粉、辣椒圈、植物油、蒜末、料酒、醋、鸡汤。做法:1.猪排...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