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土木工程制图复习题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土木工程制图复习题(精选8篇)

土木工程制图复习题 第1篇

电子工程制图复习题

(一)课本第0章练习题1,2,3,4

1. 简述PCB设计流程图,并谈谈仿真在PCB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2. 最常用的PCB介电绝缘材料是什么?

3. 焊铜流和阻焊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二)课本第1章练习题1,2,3,4

1. 原理图编辑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 PCB编辑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 在Protel 2004中建立自己的设计项目文件Examl.ProPCB。

4. 在第3题创建的设计项目中,分别建立.SchDoc和.PcbDoc文件。

(三)课本第2章练习题1,2

1. 理解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2. 创建一个名为Control.PrjDoc的项目文件,然后在该数据库中建立一个名为AD.SchDoc的电路原理图文件。

(四)课本第3章练习题2

3. 请根据一个电路设计目标,写出具体的原理图设计绘制流程图。

(五)课本第4章P练习题1,3

1. 请练习绘制如图4-12所示的译码器电路原理图,放置所有元件、连接电气线路、绘制总线以及网络名称

等。

2. 请理解一般图形和电气元件的差别。

为什么在PCB设计时需要考虑电磁兼容问题?

(六)课本第6章练习题3

1.请回答层次原理图的主要作用,并体会本书所介绍的几种建立层次原理图的方法。

(七)课本第7章练习题1,2,3,4,5

1.2.3.4.5.(八)8.课本第8章练习题1,2,3,4

1.2.3.4.请阐述PCB板从装载网络表到生成PCB板的操作过程。请回答网络连接的电气意义,如何在已有的PCB板上添加网络连接。请阐述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的不同,以及布局和布线时的注意事项。请回答补泪滴在设计PCB板时的重要作用。请理解PCB板各层的意义。请阐述PCB板设计的基本原则。请阐述有哪几种常用的元件封装方式。请回答焊盘与过孔的区别,助焊膜和阻焊膜的区别。请阐述一般的布线流程。

土木工程制图复习题 第2篇

习题集总目录

(注意:习题集有些题目是没有给出答案的)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第三章 投影变换

第四章 曲线、曲面与基本形体

第五章 截交线与相贯线

(此题与原题不一样)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第3篇

《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校后较早接触到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必修课程,由于大一新生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而制图这门课程系统性强,逻辑严密,抽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比如由三维形体向二维图形的转化,由二维图形重构三维形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这也促使我们教学工作者要勤于总结反思,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新分析,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式。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识图、绘图和读图的技能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固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后从事土建工作中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课程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让学生具有正确阅读与绘制一般房屋施工图的能力。教学改革也应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进行。

2 课程的组成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画法几何、土建工程制图及计算机制图。

画法几何是研究空间形体的图示法和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的科学,主要是学习投影理论基础,是后续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基础。由于画法几何所研究的是空间形体与它在平面上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三维形体和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部分内容以正投影为出发点,讲述点、线、面、体的三面正投影及其相互关系,截交线和相贯线的作图求法和组合体的三面投影、轴测投影。

土建工程制图部分涉及大量专业知识和制图标准,与专业接轨。对于初次接触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预备知识,很难准确掌握知识要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理解记忆一些绘图要求,严格遵守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踏踏实实地进行制图技能的操作训练,不能着急,否则会让学生感到事倍功半,对课程产生厌恶感。工程图样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师用来表达构思,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在教学中用到较多的学时。

计算机绘图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图形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手段,也是本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计算机制图部分主要是学习CAD软件的使用,要求学生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绘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图、房屋建筑图、桥梁、隧道工程图等。把计算机绘图与制图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投影制图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图技能。

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对计算机绘图及其发展的意义有所认识,以最新版本绘图软件为教学依据,让学生学会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进行上机操作的基本训练。计算机绘图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所以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技能,必须用足够的实践和精力上机操作,因此在教学中,课堂上的基本使用方法讲解和上机操作相比,后者分配的学时要多,我们在教学中安排4个学时讲课,10个学时上机操作。

3 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上述课程教学目的和本课程的组成特点,结合自己多年对本课程的教学经验总结,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方式,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3.1 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实践环节

传统的教学是以老师的教为主,学生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要少讲理论,多做实践,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土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很多制图规范的内容浅显而重要,但琐碎无序,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教学效果一般,可改为自学为主。为达到自学效果,必须明确自学任务。教师则可以通过作业或抽讲的形式检查自学效果,结合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评,这种方式较之传统教学方式,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内容可直接为日后工作所用,专业识图与制图部分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绘图作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计算机绘图、出图早已经代替了以前的手工画图、晒图的方法,学会计算机绘图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可以说是必需的,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手工绘图训练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通过手工绘图不仅可以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熟练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而且可以加深理解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法,熟悉制图标准的要求。

我们的做法是在房屋建筑图授课完成后,安排10个学时的时间进行综合课程训练,其内容包括完成图纸的绘制、抄绘房屋施工图等。其目的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识图和绘图的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训练,最终实现课程的核心培养目标。

3.2 以课堂教学为主,项目教学为辅

课堂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托,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各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就不会偏离大纲。其次应“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理出一条主线,然后顺着主线展开、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大纲要求只是讲解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结构图的传统画法,对于一些制图上的新方法只是提及,没有详细讲解。

随着制图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平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就调整教学计划,安排专门学时讲授梁平法、柱平法的标注画法。目前关于平法有详细介绍的教材几乎没有,因此要想达到这门课的教学宗旨,除了教学方法改革外,教材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教材和教学方式都要符合时代要求。

依据教学目标,开发设计实训项目。项目应体现学生以后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变教学过程为工作过程。比如,在建筑图纸绘制的教学中,教学生基本的绘图方法,让学生针对学校某建筑绘制建筑平面图。

通过这一实际项目的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绘图方法与技巧,加深了对建筑平面图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学生反映这样的学习方法实用性强,觉得收获很大,兴致很高。教师在对每一个实训项目进行设计时,努力促使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力求简单、容易理解。

3.3 多种教学方法,信息精而不多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涉及大量的图形识别、空间想象和制图标准,没有过多的理论和推导,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应多采用直观性和形象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黑板、挂图和模型的授课形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静态呆板、形式单一,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形、声、动画结合,可以使本课程抽象难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变得形象具体。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设计和制作虚拟动画,对模型形体进行剖析,增强了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不能丢弃,多媒体教学方式虽有它的先进性,但课堂上对学生灌输的知识信息量太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把握住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多媒体运用和板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时,课件的信息要精而不多,尽量做到文字少,图形多,动画多。杜绝把课堂教学变成只是读读课件上的文字。

4 结语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与专业改革相结合。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并及时调整,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探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将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注入新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教学工作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制图》的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增强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图的识图、读图、绘图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育万,卢传贤.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龚平.《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07,4(4):92-95.

机械制图复习课教学探讨 第4篇

一、对课程内容的梳理

1.有关制图国家标准知识的梳理

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它是表达设计者的意图和交流技术的工具。制图的国家标准贯穿于教材的全部章节。因此,在复习课时要对所学的国家标准进行系统的疏理。比如制图的一般知识、图样的表达方式、技术要求等都有国家标准。通过复习和疏理,对这些零碎的、点点滴滴的国标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培养学生完整的读图和识图的能力。同时为了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课堂上的教学应该是最新的知识技术。由于教材有一定的时间差,国家标准更新快,最新的国标可能还没有被编写在内。比如:国标中“表面结构要求”“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等内容变化较大,特别是“表面结构要求”已经替换了旧版的“表面粗糙度”内容等。因此,在复习课时应进行及时补充,以方便学生学到机械制图的新国家标准,汲取新的专业技术知识。课堂教学贯彻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

2.知识结构体系的梳理

机械制图的教学是通过投影理论展开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新课讲授时,由于学生空间概念没建立起来,学习时往往比较困难,对知识的理解是零散的,而在复习课时我们就要把“点、线、面”与“几何体”串联起来,把“机件表达方法”与“零件图”联系起来,把“常用件和标准件”与“装配图”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在对比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熟练地学会知识的迁移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融会一起,做到融会贯通。

3.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梳理

课程内容可以分成图样的基本知识、三视图、机件和标准件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等模块。每一部分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生和老师根据各部分的特点,在复习时对它们进行疏理。比如:三视图投影时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组合体视图中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特性来解释视图中每个封闭线框和每条线的可能含义;读零件图时先看标题栏、再分析视图的表达、看尺寸和技术要求、最后综合归纳,了解整体方法进行归纳。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联,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对复习方法的优化处理

1.以学生为主的方法

讲授新课时,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在复习课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和教材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和归纳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学,更不要喧宾夺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2.以练为主的方法

复习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的例题对学生来说,将受益匪浅。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设计一些对比练习题,加强学生辨别结构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解题能力。

3.应用多媒体的方法

现在有许多软件具有较强的二维和三维造型功能,如:Solidworks、UG、Invertor等软件,不仅能进行三维造型,而且能生成工程图,还能进行装配和运动仿真。在复习课上,采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对组合体或零件的结构表达得更清楚、更直观,而且可以对组合体进行随时修改,提供的信息量和题量将大大提高,弥补实物模型的不足,并且可以对复杂零件进行剖切,使学生一目了然,巩固了知识。对装配体,应用这些软件可以对机构进行装配,可以用动画模拟出装配体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另外,通过对装配体进行物理模拟运动,可以很直观生动地看出它们的装配关系和运动关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小结

子曰:温故而知新。对教师来说,复习的内容多、课时紧;对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全学过了,学习兴趣和热情没有像学习新课那样强烈。复习课的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土木工程制图复习题 第5篇

考试复习大纲(含本

二、高职)

一、考核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与要求”部分是考核的唯一依据。

(二)努力做到考核的全面性。既考知识又考能力,重在能力考核;力求既反映重点内容,又兼顾一般内容。

(三)考核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难易度和区分度。信度指能体现出教学大纲中具体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效度指能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难易度指难易程度适当;区分度指能反映学生学习的客观实际,考核成绩呈正态分布。

二、考核内容及其要求

本学期考核范围包括四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零件图

掌握零件图的内容,理解零件图的作用;了解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并理解其作用;掌握螺纹的要素、标注方法及其规定画法;掌握零件表达方案选择的原则和确定表达方案的方法步骤,并能够针对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的典型零件确定合理完整的表达方案,正确绘制其视图;理解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原则,掌握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方法步骤和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评价方法,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并能正确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初步掌握极限与配合的有关概念及其标注方法,正确理解极限与配合符号的含义,能够通过正确查阅相关国家标准确定极限与配合中各相关几何量的数量关系,判断配合的基准制度和配合性质;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有关概念,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能够按照所提出形位公差的要求将其正确标注在零件图上;掌握阅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较快速地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正确理解其结构、形状、大小及各种技术要求。

(二)标准件与常用件

了解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及用途,掌握各种螺纹紧固件的标记方法,能够按照螺纹紧固件的规定标记通过查阅相关国家标准确定其各部分的几何尺寸;了解螺纹紧固件的画法,熟练掌握各种螺纹紧固件连接装配图的画法(比例画法);理解键联接和销联接的作用,了解键和销的种类,掌握键和销的规定标记方法,掌握键联接和销联接装配图的画法;了解滚动轴承的作用、种类和规定的标记方法,初步掌握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了解弹簧的作用、种类和规定的标记 1

方法,掌握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了解齿轮传动的作用、种类和基本参数,熟练掌握单个直齿圆柱齿轮规定画法和啮合规定画法。

(三)装配图

理解装配图的作用,掌握装配图的内容;掌握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并能够运用各种表达方法确定合适的装配图表达方案;掌握装配图中尺寸标注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初步正确理解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掌握装配图中零件序号的编写方法,能够正确绘制和填写装配图中的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理解装配图中的常见工艺结构,并能够正确绘制;掌握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能够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由10-20种零件组成);掌握阅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较快速地读懂具有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由10-20种零件组成),并能够从中正确地拆画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四)计算机绘图

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AutoCAD的基本绘图及辅助绘图、图形显示控制、图层控制、图形编辑、图案填充、使用文本和尺寸标注等命令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三、考核方式和成绩构成本学期考核方式为考查,综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上机实训考核成绩和期终考核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考核成绩30%,上机实训考核成绩占30%,期终考核成绩占40%。平时考核成绩依据平时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评定,并主要体现图纸大作业的权重,一般占平时考核成绩的80%左右。上机实训考核成绩依据上机实训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评定,并主要体现综合实训(一人一图)完成质量的权重,一般占上机实训考核成绩的80%左右。

四、期终闭卷考试的试卷结构、考查目的、试题类型及分值比例

考试试卷有三部分构成,各部分的考查目的、试题类型及分值比例如下。

(一)零件图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学生阅读零件图的能力,对零件图的内容(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和标题栏)理解和掌握的水平,以及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尺寸公差、表面结构要求、几何公差)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试题类型:读零件图,回答问题(填空),补画视图。

分值比例:35%左右。

(二)标准件和常用件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学生对螺纹和螺纹连接、键和键连接、齿轮和齿轮啮合有关国家标准规定(标记、画法等)的理解掌握水平和执行能力。

试题类型:找出螺纹连接画法中不符合规定画法之处后说明理由,或者采

用正确画法画出螺纹连接的视图;根据要求画出键(槽)或键连接的视图并标注尺寸;(完成齿轮的相关参数计算后)按规定画法画出(补齐)齿轮(啮合)的(剖)视图。

分值比例:25%左右。

(三)装配图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具有中等复杂程度(有10~15种零件组成)装配图的能力,对装配图的内容(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和标题栏及零件明细栏)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重点是:视图表达的方法和目的、各零件的作用及其连接和装配关系、装配图的规定画法、主要或关键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的种类和具体含义、零件中标准结构(螺纹)标注的含义、从装配体中分离零件轮廓。

试题类型:读装配图,回答问题(填空);涂黑零件剖面区域。

机械制图习题答案 2 第6篇

习题集答案

第3页 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

●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

第4页 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

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几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

●注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正五边形的画法:

①求作水平半径ON的中点M;

②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③AH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B、C、D、E ④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

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70mm、45mm)。

●参教P23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

3~

4、在平面图形上按1: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

5、参照左下方所示图形的尺寸,按1:1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

第6页 点的投影

1、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2、已知点A在V面之前36,点B在H面之上,点D在H面上,点E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距离投影面W、V、H分别为20、10、15;点C在A之左,A之前15,A之上12;点D在A之下8,与投影面V、H等距离,与投影面W的距离是与H面距离的3.5倍。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各点坐标为:

A(25,15,20)B(20,10,15)C(35,30,32)D(42,12,12)

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利用坐标差进行可见性的判断。(由不为0的坐标差决定,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

6、已知点A距离W面20;点B距离点A为25;点C与点A是对正面投影的重影点,y坐标为30;点D在A的正下方20。补全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判断做题。各点坐标为:

A(20,15,15)

B(45,15,30)C(20,30,30)

D(20,15,10)

第7页 直线的投影

(一)1、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写名称。

●该题主要应用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进行判断。(具体参见教P73~77)

AB是一般位置直线; EF是侧垂线; CD是侧平线; KL是铅垂线。

2、作下列直线的三面投影:

(1)水平线AB,从点A向左、向前,β=30°,长18。(2)正垂线CD,从点C向后,长15。

●该题主要应用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进行做题。(具体参见教P73~77)

3、判断并填写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该题主要利用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进行判断。(具体参见教P77)

AB、CD是相交线; PQ、MN是相交线; AB、EF是平行线; PQ、ST是平行线; CD、EF是交叉线; MN、ST是交叉线;

4、在AB、CD上作对正面投影的重影点E、F和对侧面投影的重影点M、N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交叉直线的重影点的判断,可利用重影点的概念、重影点的可见性判断进行做题。

5、分别在图(a)、(b)、(c)中,由点A作直线AB与CD相交,交点B距离H面20。●图(c)利用平行投影的定比性作图。

6、作直线的两面投影:

(1)AB与PQ平行,且与PQ同向,等长。

(2)AB与PQ平行,且分别与EF、GH交与点A、B。●利用平行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做题。

第8页 直线的投影

(二)1、用换面法求直线AB的真长及其对H面、V面的倾角α、β。

●利用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及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做题。(具体参见教P74、P80)

2、已知直线DE的端点E比D高,DE=50,用换面法作d’e’。● 利用投影面平行线反映实长的 投影特性及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 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做题。

3、由点A作直线CD的垂线AB,并用换面法求出点A与直线CD间的真实距离。● 利用直角投影定理及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做题。(见教P83、P80)

4、作两交叉直线AB、CD的公垂线EF,分别与AB、CD交于E、F,并表明AB、CD间的 真实距离。

●利用直角投影定理做题。

5、用换面法求两交叉直线AB、CD的最短连接管的真长和两面投影。

● 利用两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直线转变为投影面垂直线及直角投影定理做题。步骤:先将两交叉直线AB、CD中的一条直线转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求出AB、CD的间的真实距离,再逆向返回旧投影面V/H,从而求出最短距离的两面投影。

6、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AB的真长及其对H面、V面的倾角α、β。●用直角三角形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

第9页平面的投影

(一)1、按各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填写它们的名称和倾角(0°、30°、45°、60°、90°)。

●解题要点:利用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及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

2、用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平面:过直线AB的正垂面P;过点C的正平面Q;过直线DE的水平面R。

●利用有积聚性的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

3、已知处于正垂位置的正方形ABCD的左下边AB,α=60°,补全正方形的两面投影。已知处于正平面位置的等边三角形的上方的顶点E,下方的边FG为侧垂线,边长为18mm,补全这个等边三角形EFG的两面投影。●利用正垂面和正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

4、判断点K和直线MS是否在∆MNT平面上?填写“在”或“不在”。●若点位于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则点在该平面内。●若一直线通过平面内的两点,则该直线在该平面内。

点K不在∆MNT平面上。直线MS不在∆MNT平面上。

5、判断点A、B、C、D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填写“在”或“不在”。

●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可确定一个平面,再看另外一个点是否在此平面上即可判断。

四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6、作出ABCD的∆EFG的正面投影。

●利用点和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来作图。

7、补全平面图形PQRST的两面投影。

●解题要点:利用点和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来作图。

8、已知圆心位于点A、30的圆为侧平面,作圆的三面投影。●利用侧平圆的投影特性做题。

9、已知圆心位于点B、Ø30的圆处于左前到右后的铅垂面上,作圆的三面投影(投影椭圆用四心圆近似法作出)

●利用铅垂面的投影特性、圆的投影特性;四心圆近似法作椭圆具体见教P23。

第10页平面的投影

(二)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一)1、求∆ABC对V面的倾角β。

●解题要点:利用一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垂直面。

2、求ABCD的真形。

●利用两次换面可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3、正平线AB是正方形ABCD的边,点C在点B的前上方,正方形对V面的倾角β=45°,补全正方形的两面投影。

●利用正平线AB反映实长,再根据直角投影定理以及经一次换面将可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

4、作直线CD与∆LMN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从铅垂面LMN在水平投影面积聚为一直线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可见性判断可用重影点法进行判断;简单时可用直观法。

5、作出侧垂线AB与CDEF的交点,并表明可见性。

●从直线AB为侧垂线在侧面投影面积聚为一个点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可见性判断可用重影点法进行判断; 简单时可用直观法。

6、作∆EFG与PQRS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

●铅垂面PQRS与一般平面相交,从铅垂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线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

7、作正垂面M与ABCD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

●正垂面MV与一般平面相交,从正垂面的正面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线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

8、作∆ABC与圆平面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

●利用圆平面为正平圆,∆ABC为铅垂面,此两平面相交的交线在水平投影面积聚为一个点,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

9、作△EFG与●利用∆EFG,第11页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一)用换面法求解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定位和度量问题

1、作水平面P、平面ABCD、平面EFGD的共有点。

●先分别求水平面P与其余两平面的交线,再求两条交线的交点即可。MNPQ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

MNPQ都为正垂面,此两平面相交的交线在正投影面积聚为一个点,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线的另一个投影。本题可见性判断可用直观法。

2、已知ΔBCD和作直线AE//PQRS的两面投影,并知ΔBCD上的点A的正面投影a’,在ΔBCD上PQRS。

●矩形PQRS为正垂面,过A点作一平面与矩形PQRS平行,再求所作平面与三角形ABC的交线,即为所求。

3、已知点A作ΔBCD的垂线AK,K为垂足,并标出点A与ΔBCD的真实距离。由点A作平面P∥∆ BCD,由点A作铅垂面Q⊥∆BCD,平面P、Q都用约定表示,即只画一条有积聚性的迹线。

●利用两平面互相平行几何条件以 及两特殊位置平面互相垂直时,它们 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垂直做题。

4、根据下列诸投影图中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写“平行”、“垂直”或“倾斜”。●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几何条件以及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几何条件进行判断。

5、根据铅垂面的水平投影和反映真形的V1面投影,作出它的真面投影。●根据点的投影变换规律作图。

6、补全等腰三角形CDE的两面投影,边CD=CE,顶点C在直线AB上。●利用一次换面将三角形的底边DE变换为 正平线,顶点在反映实长的垂直平分线上,求出C点的投影,再根据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求出等腰三角形的两面投影。

7、求作飞行员挡风屏ABCD和玻璃CDEF的夹角θ的真实大小。●经过两次换面将两个平面同时变换成同一投影面的垂直面,即将两平面的交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则两平面的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夹角即为所求。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

第12页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1、作三棱柱的侧面投影,并补全三棱柱表面上诸点的三面投影。●可利用棱柱表面的积聚性进行作图。

2、作六棱柱的正面投影,并作出表面上的折线ABCDEF的侧面投影和正面投影。●可利用棱柱表面的积聚性进行作图,并进行可见性判断。

3、作斜三棱柱的侧面投影,并补全表面上的点A、B、C、D、E和F的三面投影。●利用平面取线的方法作出各点的投影。注意点具体在斜棱柱的哪个面;并注意可见性的判断。

4、作三棱锥的侧面投影,并作出表面上的折线ABCD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 利用棱台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线的方法作出折线的投影。注意折线的可见性的判断。

5、作四棱台的水平投影,并补全表面上点A、B、C、D、E和F的三面投影。●利用棱台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线的方法作出各点的投影。

6、作左端为正垂面的凸字形侧垂柱的水平投影,并已知表面上折线的起点A的正面投影和终点E的侧面投影,折线的水平投影成一直线,作折线的三面投影。●利用正垂面、正平面、水平面投影特性做题。

第13页 曲面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1、作圆柱的正面投影,并补全圆柱表面上的素线AB、曲线BC、圆弧CDE的三面投影。●利用圆柱的投影特点(积聚性)和其表面取点的方法做题,注意可见性的判断。

2、已知圆柱的轴线的两面投影以及圆柱的正面投影,作出圆柱及其表面上点A和点B的水平投影。

●先用近似法把圆柱的水平投影作出,再利用圆柱形成的特点,采用素线法做题,并注意各点的可见性

3、作圆锥的侧面投影,并补全圆锥表面上的点A、B、C以及素线SD、圆弧EF的三面投影。

●利用圆锥表面取点、取线的方法做题(素线法、纬圆法),注意可见性的判断。

判断。

4、已知轴线为正垂线的圆台的水平投影,作圆台及其表面上的曲线AB的正面投影。●根据圆台的投影特点,采用纬圆法做题。

5、已知圆锥的锥顶S和轴线为水平线,作圆锥及其表面上点A和点B的正面投影。●先用近似法把圆锥的正面投影作出,再利用圆锥形成的特点,采用素线法做题。注意圆锥和各点的可见性判断。

6、作半球及其表面上的诸圆弧AB、圆弧BC、圆弧CD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利用圆球的投影特点和圆球表面取点的方法做题。注意各圆弧的可见性判断。

7、补全环的水平投影,并补全环面上诸点的两面投影(环面上的点D、E、F、G是按由前向后的顺序配置的)

●利用圆环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点的方法做题,并注意可见性的判断。

7、补全回转体的正面投影,并作出回转面上的曲线AB的水平投影。●利用回转体的投影特点和其表面取点的 方法做题(纬圆法),并注意可见性的判断。(求曲线AB投影,有4个特殊点要求)

第14页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1、作正垂面截断五棱台的侧面投影,补全截断后的水平投影,并作断面真形。●利用棱台的投影特点和正垂面的投影特点做题。

2、作顶部具有侧垂通槽的四棱柱左端被正垂面截断后的水平投影。●利用正垂面、侧垂面、水平面、正平面的投影特点做题。

3、作具有正方形通孔的六棱柱被正垂面截断后的侧面投影,并求断面真形。● 利用棱柱的投影特点(积聚性)和正垂面的投影特点做题,并考虑其可见性;再利用换面法(一次换面)将投影面的垂直面转变为投影面的平行面即可求出断面的真形。

4、楔形块的顶面、底面是水平矩形,左、右侧面为正垂面,前后侧面为侧垂面,左右、前后对称,被水平面、正垂面切割掉左上角,补全楔形块切割后的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利用水平面、正垂面、侧平面、侧垂面的投影特性做题。

4、作具有正垂的矩形穿孔的侧面投影。

●三棱柱被两侧平面和两水平面挖通孔,利用棱柱的投影特点和侧平面、水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

6、具有正方形通孔的四棱台被正垂面和侧平面切割掉左上角,补全切割后的水平投影,补画切割后的侧面投影。

●利用正垂面面、侧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

第15页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穿孔的曲面立体的三面投影(第1、8题还需要作出断面真形)

1、●解析:作圆柱体被一正垂面截切,其截交线为椭圆。再利用换面法(一次换面)将投影面的垂直面转变为投影面的平行面即可。

2、●解析:圆柱被水平面和侧平面截去左右两块。利用圆柱投影的投影特性和 水平面、侧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

3、●解析:圆柱中部被两水平面和两侧平面挖成一通孔。利用圆柱投影的投影特性和水平面、侧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判断。

4、●解析:圆柱中部被两正垂面和一水平面挖成一通孔。利用圆柱投影的 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水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可见性判断。

5、●解析:圆柱被正垂面和水平面截去部分。利用圆柱投影的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水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的投影。

6、●解析:圆柱通孔被正垂面和水平面截去部分。利用圆柱投影的投影特性和 正垂面、水平面的投影特性做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的投影及可见性的判断。

7、●解析:圆锥被正垂面截去部分,截平面与轴线夹角大于锥顶角,其截交线为椭圆。利用圆锥投影的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投影特性做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椭圆的特征点、转向轮廓线上的点)的投影。

8、●解析:圆锥被正垂面截去部分,截平面与轴线夹角等于锥顶角,其截交线为抛物 线。利用圆锥投影的投影特性和正垂面投影特性做题。注意要做出特殊点的投影。

第16页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的曲面立体的三面投影

1、●解析:圆锥被过顶点的正垂面、水平面、侧平面截切。可利用①截平面通过锥顶,交线为通过锥顶的两条相交直线。②截平面垂直于轴线(θ=90°),交线为圆。③平行于轴线(θ=0°),交线为双曲线(纬圆法),进行做题。注意可见性。

2、●解析:圆锥被水平面、两个侧平面挖通孔。可利用①截平面垂直于轴线(θ =90°),交线为圆。②平行于轴线(θ =0°),交线为双曲线(纬圆法),进行做题。注意可见性。

3、●解析:由圆锥、大圆柱、小圆柱构成的组合回转体被一水平面截切。可利用圆锥 表面取点(纬圆法)求圆锥部分的截交线;再利用圆柱的投影特性求圆柱部分的截交 线,并注意可见性。

4、●解析:半球被两个正平面和一水平面挖一通槽。可利用平面与球的截交线是圆进行做题;并注意可见性。

★1当截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真形。

★2当截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直线,且长度等于截交线圆的直径。

5、●解析:圆球被水平面和正垂面截切。可利用平面与球的截交线是圆进行做题;并 注意可见性。

★1当截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真形。

★2当截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直线,且长度等于截交线圆的直径。★3当截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截交线的投影为椭圆。(用纬圆法,并注意特殊点)

6、●解析:曲线回转体被水平面和正平面截切。可利用纬圆法做题。

第17页

分析曲面立体的交线,补全立体相贯、切割、穿孔后的诸投影

(一)1、补全水平投影。

●解析:曲面立体由圆台与圆柱相贯而成。利用圆 柱的投影有积聚性可知该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再利用相贯线的投影特点,利用纬圆法求出相贯线的水平投影。注意特殊点1是必做的点(最右点)

2、补全侧面投影。

●解析:由圆柱与半圆柱相贯而成。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做题。

3、补全正面投影。

●解析:圆柱被穿圆柱孔。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做题,并注意可见性。

4、补全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

●解析:由圆柱与半球相贯而成。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和球面上取点(纬圆法)做题。注意特殊点和可见性。

5、●解析:该物体由球面、小内环面、小圆柱面、大内环面、大圆柱面构成。可分步作其截交线。★1截平面与球相交求截交线的投影(为圆)。★2截平面与小内环面相交为曲线(纬圆法)。注意最右点的投影。★3截平面与小圆柱面没有交线。★4截平面与大圆柱相交,截平面与大圆柱的轴线平行,截交线为矩形。★5截平面与大内环面相交为曲线(纬圆法)。注意最左点的投影。

第18页

分析曲面立体表面的交线,补全立体相贯、切割、穿孔后的诸投影。

1、补全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

●解析:两轴线斜交的圆柱相贯,相贯线为封闭空间曲线,相贯线在水平投影有积聚性。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作正平面)

2、补全正面投影。

●解析:圆柱与圆环相贯,相贯线为封闭空间曲线,相贯线在 水平投影有积聚性。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作正平面)

3、补全侧面投影。

●解析:通孔圆柱由上到下穿通一圆柱孔。利用相贯线在水平投影有积聚性做题。

4、补全三面投影(形体分析提示:带有轴线为铅垂线的两个圆柱形通孔的球体)。●解析:可分两部分,①球与圆柱相贯。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②两圆柱孔相贯。当两圆柱直径相等时,两正交圆柱的相贯线为两条平面曲线(椭 圆),其正面投影为两条相交直线。

5补全正面投影(形体分析提示:由球冠、大圆柱、小圆柱三个同轴回转体构成的组合回转体,球冠和大圆柱被切割成四个圆柱槽。)● 解析:该组合回转体可分两部分,①球冠与圆柱相贯。利用相贯线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用纬圆法求;注意正确作出特殊点(相贯线的最高点)。②两圆柱相贯。(圆柱槽的投影)

6、补全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形体分析提示:相贯体的主体是半球与圆柱相切;左侧由一个轴线通过半球球心的侧垂圆台,上方与半球相交,下方与圆柱相交;主体内有一个铅垂的圆柱通孔,圆台也有一个与圆台同轴的圆柱孔,与铅垂的圆柱孔相通,这两个圆柱孔的直径相等)。

●解析:该组合回转体可分部分①半球与圆柱相切。(光滑过渡,没有相贯线)②左侧侧垂圆台,上方与半球相交,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③左侧侧垂圆台,下方与圆柱相交,其相贯线在水平投影有积聚性,可采用表面取点法求相贯线。④两个圆柱孔相交的相贯线为两条平面曲线(椭圆),其正面投影为两条相交直线。⑤半球与铅垂的圆柱孔相贯。(两同轴回转体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

第五章 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型

第19页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特性(第1、2题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第3~7参照立体图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

2、补画组合体视图中所缺图线

3.4.5.6.7.第20页 由立体图画组合体三视图的徒手草图

(槽和孔是通槽和通孔,曲面是圆柱面)2 3

6

8

第21页 由立体图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比例1:1)1、362、3、4、37

第22页 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 1、2、3、4、5、386、7、8、9、39

第23页

在组合体上作线面分析(对指定的图线和线框标出其它投影,并判别它们与投影面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第1~4题要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1、2、3、4、40 5、6、7、8、41

9、第24页 读图初步1、2、3、选择在三视图右侧与其相对应的立体图编号填入圆圈内。

4、选择与主视图相对应的俯视图及立体图的编号填入表格内。

第25页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一)1、2、43 3、4、5、6、44 7、8、9、第26页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45 2、3、4、465、6、第27页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47 2、3、48 4、5、第28页

机械制图复习课教学探讨 第7篇

朱勤惠

机械制图教材在各章节的安排上,一般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零到整。课堂教学内容也是遵循递进关系。如果我们的复习课还是按照各章节来复习,学生对本课程容易失去学习的激情,影响教学的效果。如何上好复习课呢?笔者经过长期的探索,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课程内容的梳理

1.有关制图国家标准知识的梳理

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它是表达设计者的意图和交流技术的工具。制图的国家标准贯穿于教材的全部章节。因此,在复习课时要对所学的国家标准进行系统的疏理。比如制图的一般知识、图样的表达方式、技术要求等都有国家标准。通过复习和疏理,对这些零碎的、点点滴滴的国标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培养学生完整的读图和识图的能力。同时为了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课堂上的教学应该是最新的知识技术。由于教材有一定的时间差,国家标准更新快,最新的国标可能还没有被编写在内。比如:国标中“表面结构要求”“几何公差”“极限与配合”等内容变化较大,特别是“表面结构要求”已经替换了旧版的“表面粗糙度”内容等。因此,在复习课时应进行及时补充,以方便学生学到机械制图的新国家标准,汲取新的专业技术知识。课堂教学贯彻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

2.知识结构体系的梳理

机械制图的教学是通过投影理论展开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新课讲授时,由于学生空间概念没建立起来,学习时往往比较困难,对知识的理解是零散的,而在复习课时我们就要把“点、线、面”与“几何体”串联起来,把“机件表达方法”与“零件图”联系起来,把“常用件和标准件”与“装配图”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在对比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熟练地学会知识的迁移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融会一起,做到融会贯通。

3.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梳理

课程内容可以分成图样的基本知识、三视图、机件和标准件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等模块。每一部分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生和老师根据各部分的特点,在复习时对它们进行疏理。比如:三视图投影时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组合体视图中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特性来解释视图中每个封闭线框和每条线的可能含义;读零件图时先看标题栏、再分析视图的表达、看尺寸和技术要求、最后综合归纳,了解整体方法进行归纳。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联,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对复习方法的优化处理

1.以学生为主的方法

讲授新课时,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在复习课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和教材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和归纳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学,更不要喧宾夺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2.以练为主的方法

复习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的例题对学生来说,将受益匪浅。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设计一些对比练习题,加强学生辨别结构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解题能力。

3.应用多媒体的方法

现在有许多软件具有较强的二维和三维造型功能,如:Solidworks、UG、Invertor等软件,不仅能进行三维造型,而且能生成工程图,还能进行装配和运动仿真。在复习课上,采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对组合体或零件的结构表达得更清楚、更直观,而且可以对组合体进行随时修改,提供的信息量和题量将大大提高,弥补实物模型的不足,并且可以对复杂零件进行剖切,使学生一目了然,巩固了知识。对装配体,应用这些软件可以对机构进行装配,可以用动画模拟出装配体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另外,通过对装配体进行物理模拟运动,可以很直观生动地看出它们的装配关系和运动关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小结

子曰:温故而知新。对教师来说,复习的内容多、课时紧;对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全学过了,学习兴趣和热情没有像学习新课那样强烈。复习课的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 第8篇

1. 优化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训练方法

对于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而言, 要想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土木工程制图训练效果, 提高学生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现代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改革, 首先, 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应当优化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训练方法。正确的、高效的土木工程制图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以下2个方法来达到优化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训练方法的目的:第一, 采用新型高效的网络信息技术辅助现代土木工程制图的强化训练教学。新型高效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够为传统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注入新鲜元素, 有效地提高学生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从而达到优化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训练方法的目的。比如说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可以将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内容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 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土木工程制图的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更好的加深对于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内容的记忆。第二, 完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教学内容来优化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训练方法。现代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教学内容对于现代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 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并且积极完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教学内容, 比如说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在教学和训练学生《乡村公路的土木处理》这一知识点中的土木工程制图训练时多应用一些实际案例来完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教学内容, 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土木工程制图能力和水平。

2. 提高土木专业学生土木工程制图的自主学习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就必须提高土木专业学生土木工程制图的自主学习能力。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主体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土木工程制图的能力和质量是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因此, 要想提高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不光需要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这一方面的积极作用, 还需要提高土木专业学生的土木工程制图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想提高土木专业学生土木工程制图的自主学习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被动的学习习惯很容易造成土木工程专业德尔学生过于依赖土木工程制图教师的帮助与指引, 而忽视了自身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平时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课堂上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记笔记时自主思考问题、课下自主多看一些课外的关于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优秀书籍等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图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习惯也非常重要。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只有通过集思广益, 结合群体的力量才能帮助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图的能力和学习水平。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积极发挥自身的智慧, 在通过自主学习的同时, 还要懂得结合其他学生的力量来合作学习探究, 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3. 完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考核方式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土木工程制图的最终考核和评价是学生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的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 它对土木专业学生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学习的最终成果的肯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应当完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关于土木工程制图训练教学的考核内容。土木工程制图是一项实践性非常高的能力学习内容, 因此,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不应该仅仅依靠最终的书面考核成绩来给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最终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考核和评价,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应当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手工制图作业、平时成绩等内容来完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考核内容, 使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考核方式变得更加合理化。然后,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考核方式, 促进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考核方式的多元化的手段来完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考核方式。

综上所述,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优化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训练方法, 提高土木专业学生土木工程制图的自主学习能力, 完善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的考核方式来促进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 提高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娜, 商庆清, 姚鑫.土木工程制图强化训练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2) :23-24.

[2]谢坚, 马彩祝.立足土建专业, 寻求改革创新--新编《土木工程制图》特点分析[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 2014, (9) :10-11.

土木工程制图复习题

土木工程制图复习题(精选8篇)土木工程制图复习题 第1篇电子工程制图复习题(一)课本第0章练习题1,2,3,41. 简述PCB设计流程图,并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