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会计求职简历
退税会计求职简历(精选7篇)
退税会计求职简历 第1篇
错别字在个人简历上可以算是最低级的错误,即便说在写个人简历上会用到一些生僻字,但是个人简历本身的内容就不会有很多,一旦出现错误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个人信息
yjbys
性 别: 女
年 龄: 28岁 民 族: 汉族
工作经验: 6年以上 居 住 地: 浙江台州 椒江区
身 高: CM 户 口: 浙江台州 椒江区
自 我 评 价
作为学习者,我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并且乐于学习;作为参与者,我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协调能力;作为企业的一员,我苛刻的要求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自己价值的最大化。虽然可能存在专业仍有缺憾,但我努力丰富塑造自己,不断地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在年轻的季节我甘愿吃苦受累,通过自己富有激情、积极主动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在工作中做出最大的贡献。
求 职 意 向
希望岗位: 财务/审(统)计类-帐目(进出口)管理
寻求职位: 贸易/进出口类
希望工作地点: 浙江台州
期望工资: /月(可面议) 到岗时间:随时到岗
工作目标 / 发展方向
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教 育 经 历
2007-09---06 浙江省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类/日语 本科
实践经验:/06--/09
台州市安泰地下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年3个月)
出纳兼经理助理
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 企业性质:国企| 规模:20-99人
工作描述:
出纳:
1、负责公司日常的费用报销;
2、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月末与会计核对现金、银行存款记账的发生额与余额;
3、开具及网上认证、验旧发票;
4、办理与银行之间的所有相关业务,划转、核算内部往来款项,到款确认;
5、负责公司公章、合同章、法人章及财务部门章、支票的管理,严格按制度审核盖章。
经理助理:
1、负责日常人事部门的工作:
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业务需求,制定招聘计划;
负责考勤及工资绩效的考核及核算;
负责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及部门员工的管理。
2、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行政事务管理:
包括公司外联与来客接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组织、协调公司年会、员工活动、协助召集会议及重大活动的纪要工作;
负责员工食堂管理、午餐供应、福利发放、商旅资源管理与预订等项工作;
负责企业证照的申报、登记、年检、变更等项工作。
3、负责与客户对接合同签订、资金核对进度等事宜;
协助工程部门归档并管理各类合同;销售月报表的录入及统计。
2010/01--2014/06
台州达丰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 (4年6个月)
退税会计求职简历 第2篇
姓 名: 个人简历 年 龄: 34 户口所在: 惠州 国 籍: 中国 身 高: 156 cm 体 重: 45 kg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会计,税务人员 工作年限: 13 职 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499元以下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 多家公司兼职会计 起止年月:-08 ~ 至今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其他行业 担任职位: 兼职会计 广州市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08 ~ 2002-08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服务业 担任职位: 税务专员(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小编写作,请注明) 毕业院校: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07 专 业 一: 会计学(专长出口退税)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0-07 广东岭南工商学院 会计电算化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会计方面能力:有多年的全盘帐务处理经验,对广州近期税务情况了解,能独立为新老企业建立出口退税的相关架构。熟练应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一般纳税人电子申报系统、网上申报软件、速达财务软件及用防伪税控机开具增值税发票等软件。有为企业新开业建帐、申请一般纳税人、跨区变更、注销、年审、购买/开发票等税务业务相关工作经验。能独立办理营业执照的新办和变更手续等。 外贸进出口方面能力:能独立为企业办理进出口权,及出口商品的`报检、收汇核销、出口退税的相关通关工作。熟悉公司办理外贸局的来料/进料加工手册、检验检疫局的报检/原产地证/包装证等业务流程及海关的电子口岸操作。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之会计核算 第3篇
关键词: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分录
一、引言
一笔完整的会计分录包括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和交易金额这三个基本要素,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也不例外, 所不同的是, 退税业务会计分录的设计还要结合相应的税法规定, 保持会计核算和税法原理在内在逻辑上的一致。
很多针对出口退税业务的税法规定和会计法规对会计实务操作的指导性不强。例如, 1997年7月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办法后税收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仅规定了哪些业务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2002年1月23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 (财税[2002]7号) , 2002年2月6日, 国家税务总局又印发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操作规程 (试行) 》 (国税发[2002]11号) 。两者都明确规定了生产企业出口退税金额的计算方法和申报程序, 但都未提及具体的会计分录。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简称“新会计准则”) , 仅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部分对出口退税的税款退回给出了一笔会计分录, 没有反映出“免、抵、退”的全过程。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 (简称《会计》教材) 在第九章“负债”中指出, 应当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分别设置“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等专栏, 反映货物出口退税, 但也未提供具体的会计分录。
相比较而言, 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教材 (简称《税法》教材) 的相关内容对出口退税的会计核算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明确指出了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三笔主要会计分录: (1) 将“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金额记入借贷方: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 (2) 将“当期免抵税额”金额记入借贷方: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 (3) 将“当期应退税额”金额记入借贷方: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
尽管以上规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但仍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难点。比如:在第一笔会计分录中,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什么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第二笔会计分录并没有引起“应交税费”总额的实质性变化, 有什么必要从一个三级科目转到另一个三级科目中?既然出口退税减轻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 为什么第三笔会计分录中“应交税费”科目出现在贷方,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反而体现为应交税费的增加?这三笔会计分录能完整地体现出口退税“免、抵、退”的全过程么?
二、理论分析
1. 对第一笔会计分录的分析。
从“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出口货物并非执行真正的零税率, 而是一种超低税率。从税制安排上看, 法定征税率和退税率之间的差异, 不能放在退税限额中, 甚至无法参与抵顶内销的销项税额, 类似于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如果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则应当计入原材料成本, 从而进入出口产品成本, 增加主营业务成本, 这也是第一笔会计分录所反映的内容。将“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列入主营业务成本, 同时通过“进项税额转出”专栏, 增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 对第二笔会计分录的分析。
单独看第二笔会计分录, 似乎只是将某一金额从“应交税费”的一个三级科目转到另一个三级科目, 没有实质性的经济内涵。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笔会计分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们将第二笔会计分录和第三笔会计分录结合起来: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 , 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当期应退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当期免抵退税额) 。
在这笔综合会计分录中, “其他应收款”科目反映的是实际退税额[min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科目反映的金额为 (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出口货物退税, 即名义退税额, 于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就成为前两者之间的“平衡器”, 目的是使这笔综合会计分录满足“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的基本会计原理。如果名义退税额等于实际退税额, 则该科目不必出现, 也可理解为金额为零;如果名义退税额大于实际退税额, 则该科目金额为两者之差。
事实上, 这样的会计分录设计也符合目前的税制安排。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除了实现会计平衡之外, 第二笔会计分录对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 (简称“城建税”) 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5]25号) 的规定, 自2005年1月1日起, 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 (简称“城建税”) 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 分别按规定的税 (费) 率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这就意味着, 对第二笔会计分录而言,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也是计算当期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 因此这笔会计分录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3. 对第三笔会计分录的分析。
第三笔会计分录中“应交税费”出现在贷方, 可以理解为当期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减少了, 这一点可以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7栏“应抵扣税额合计”的填列公式看出, 当期取得的实际退税额会降低可抵扣的税额, 进而增加本期应纳增值税额。此外, 出口退税退回的是生产企业在采购环节实际负担的增值税, 而不需要政府另外支付财政补助, 根据新会计准则指南的规定, 出口退税并不属于政府补助, 应以“其他应收款”的形式出现, 这更符合出口退税的税收本质, 也是第三笔会计分录所反映的内容, 以实际应获得的退税额增加“其他应收款”, 同时通过“出口退税”专栏, 增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 对三笔会计分录的综合分析。
以上三笔会计分录可以用下图来刻画:
首先, 尽管C和B之间的差额部分增加了企业的应交税费, 但其可以计入出口产品成本, 作为所得税前的扣除项目, 因此, 该税收制度安排是有利于促进出口的。
其次, 从税收原理上看, 出口货物负担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应以其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为计算依据, 其免抵税额部分、退税额部分是不用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但在税收征管的实际操作中, 这往往导致地方财政负担过重, 财税[2005]25号文件的颁布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当期免抵税额”也应纳入城建税和教育费附近的征税范畴, 这表明目前的税制安排在实行“免、抵、退”税的同时, 并未放弃出口货物所附加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帮助理解, 我们可以将出口看成一种特殊的内销, 只是内销对象变成了外国居民。在这种内销业务中, 出口货物离岸价减去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的部分即为内销额, 出口货物法定征税率即为销项税率。与内销业务的增值税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中核算不同, 在出口业务中, 我们将C减B的部分放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科目核算, 而将B的部分放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科目核算, 这样一来, 出口货物所承担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基础就是整个C的部分。
最后, 在“免、抵、退”税的具体步骤中, “免”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第一笔会计分录中的金额会影响“抵顶”内销的应抵扣税额合计数, 第二笔和第三笔会计分录的综合效果体现了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和“当期免抵退税额”两者之中的较小者作为实际退税的核心思想。
三、案例分析
例: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退税率为15%。2009年11月, 外购原材料、燃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注明价款850万元、增值税额144.5万元, 材料、燃料已验收入库;外购动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注明价款150万元、增值税额25.5万元, 其中20%用于企业基建工程;以外购原材料80万元委托某公司加工货物, 支付加工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注明价款30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 支付加工货物的运输费用10万元并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 支付销售货物运输费用18万元并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出口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500万元。
同年12月, 免税进口料件一批, 支付国外买价300万元, 运抵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装卸费用50万元, 该料件进口关税税率20%, 料件已验收入库;出口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600万元;内销货物600件, 开具普通发票, 取得含税销售额140.4万元;将与内销货物相同的自产货物200件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 货物已移送。
1. 会计核算。
该企业11月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1万元, 进项税额包括外购材料、燃料的144.5万元、外购动力的20.4万元、委托加工业务的5.8万元、销售货物运输费的1.26万元, 共计171.9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10万元;当期应纳增值税额为-110.96万元, 即当期留抵税额为110.96万元;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为75万元。由于当期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 因此11月应退税额为75万元, 而留抵下月抵扣税额为35.96万元。
出口环节相应的会计核算如下: (1) 货物报关出口后, 根据当月报关出口有关单据和外销出口发票等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5 00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 000 000。 (2) 根据经主管税务局批准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100 000。 (3) 根据经主管税务局批准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75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750 000。
该企业12月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7.2万元;免税进口料件组价为420万元,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3.6万元;当期应纳税额为-5.16万元, 即当期留抵税额为5.16万元;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为27万元。由于当期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 因此12月应退税额为5.1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为21.84万元。
出口环节相应的会计核算如下: (1) 货物报关出口后, 根据当月报关出口有关单据和外销出口发票等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6 00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6 000 000。 (2) 根据经主管税务局批准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36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360 000。 (3) 根据经主管税务局批准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18 400, 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51 6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270 000。
2.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该企业填写11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时, 以51万元记入第11项“销项税额”, 以171.96万元列入第12项“进项税额”, 以10万元列入第14项“进项税额转出额”, 以75万元列入第15项“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以86.96万元列入第17项“应抵扣税额合计”, 以51万元列入第18项“实际抵扣率”, 以0元列入第19项“应纳税额”, 以35.96万元列入第20项“留抵税额”。
企业填写12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时, 以27.2万元列入第11项“销项税额”, 以35.96万元列入第13项“当期留抵税额”, 以3.6万元列入第14项“进项税额转出”, 以5.16万元列入第15项“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以27.2万元列入第17项“应抵扣税额合计”, 以27.2万元列入第18项“实际抵扣率”, 以0元列入第19项“应纳税额”, 以0元列入第20项“留抵税额”。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2].丁雪慧.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及其会计处理.财会月刊, 2009;14
增值税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解析 第4篇
关键词:增值税 出口退税
Increment duty exportation tax reimbursement accountant processes the analysis
Liu Chunguang
Abstract:In the exportation tax reimbursement correlation stipulation about increment duty processing is most complex,also is very many accountants the practice worker and the theorist quite feels difficult one knowledge in the study.In the related stipulation to this part of explanations ambiguous,the principle narration is unclear,affects the correlation public figure to this part of studies and the practice operation.This article with the explanation which most succinct,easiest to understand,explained the increment duty exportation tax reimbursement the processing basis,and unifies in 2006 version new criterion introduction bookkeeping processing;At the same time,carries on the appraisal to the present correlation stipulation,uses exports the cargo free on board computation to draw back the tax amount,on the surface looked seemed to be favors the selfmanagement exportation production enterprise the tax reimbursement policy,in fact does not favor the production enterprise.
Keywords:Increment duty Exportation tax reimbursement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2-0135-03
1.出口退税的目的和原则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税收措施,目的在于使得出口货物零税负。由于这项制度比较公平合理,因此成为国际通行的惯例。
出口货物零税负,从税法上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本道环节生产或销售货物的增值部分免征增值税;二是对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含的进项税额进行退付。
在我国,出口退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彻底退税”。这是理解现行出口退税处理的第一个关键。
2.增值税出口退税额的计算
出口退税的具体办法主要按出口企业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如外贸企业实行“免、退”税办法(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其所含进行税额退税);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出口货物中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先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若抵顶后进项税额仍有剩余,则对该部分退税)。之所以对两类企业采用不同的办法,只要是对生产企业的优惠处理,对于其可以抵顶的部分可避免漫长的等待退税过程。
但无论是对外贸企业还是生产企业,退税(包括抵顶)都是指退还出口货物中所包含的进项税额,尽管相关规定中有时使用销售价格作为基数计算应退税额,但这只是一种简便处理或迫不得已的变通方法。
因此,如果遵循“彻底退税”的原则,理想的计算公式是:
应退税额=出口货物中包含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进价×征税率公式(1)
对实行“免、抵、退”办法的生产企业来说,允许先以“名义退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如果(名义退税额-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0,说明应再退税,且实退税额=(名义退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如果(名义退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0,说明出口货物中包含的进项税额已全部在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中实现“退回”了,无需再退税。因此,对于实行“免、抵、退”的企业来说,关键是计算出口货物进项税额中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数额。
下面分别介绍实行“免、退”税办法的外贸企业和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的退税计算、处理过程。
2.1 实行“免、退”税办法的外贸企业。
前面已经说过,如果遵循“彻底退税”的原则,应退税额(名义退税额)=出口货物中包含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进价×征税率。但由于我国对出口退税规定了专门的退税率,因此,应退税额(名义退税额)=出口货物进价×退税率。
现行出口退税税率有17%、13%、11%、8%、6%、5%六档,现行征税率为17%、13%两档(小规模纳税人6%、4%两档征收率),因此有时无法做到“彻底退税”,这是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一个缺陷;但这样的规定是有原因的,因为征税过程中存在减免优惠,造成实际征收率降低,如果按征税率全额退税,则会出现少征多退的现象,出于保证税收收入的目的和实际处理的方便,统一采用退税率计算退税额。因此,对于实行“免、退”税办法的外贸企业来说,
应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出口货物进价×退税率公式(2)
名义应退税额也就是实际应退税额。
不予退税的部分(进项税额转出部分)=出口货物进价×(征税率-退税率)公式(3)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可能有同时兼营内外销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要求外贸企业分开、独立核算内销产品和外销产品,否则不予退税。
2.2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
对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来说,首先也是计算应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但由于生产企业的产品多数既有出口也有内销,通常难以分开、单独核算出口产品的购进、生产过程,这就使得企业无法准确提供出口货物中包含的进项税额(或者征税机关难以相信企业提供的进项税额数据),因此,应退税额(名义退税额)的计算就不能以出口产品的原材料进价为基数;而出口货物的售价是有准确依据的,因此国家规定,对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名义应退税额的计算以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价)为基数,乘以对应的退税率,即
名义应退税额=出口货物FOB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公式(4)
这是理解现行出口退税处理的第二个关键。
名义应退税额首先抵扣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如果有剩余,再退税;如果没有剩余,则无需退税。
不予退税的部分=出口货物FOB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公式(5)
具体计算公式及过程如下:
2.2.1 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说明:
当期应纳税额:有可能大于零,也有可能小于零,只有小于零时,才考虑退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只有内销货物才有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指内外销货物所包含的所有进项税额(因为难以区分出口货物中包含的进项税额,因此此处进项税额一并扣除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由于使用出口货物售价和退税率计算退税额,因此该退税额与出口货物中实际包含的进项税额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此差异不允许退税,也就不允许抵扣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了,该数据的具体计算见下文;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数额;
上期留抵税额:上期增值税未抵扣完、留待本期及以后期间抵扣的税额。
2.2.2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说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只有在存在免税购进原材料时才需计算和扣除。
2.2.3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说明:
免抵退税额,即根据出口货物售价和退税率计算的名义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先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若有余额,再实际退税,即免抵退税额(名义退税额)划分为两部分: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部分+实际应退税额
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部分
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部分
实际应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同“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只有存在免税购进原材料时才需计算。
2.2.4 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即计算当期“实退税额”和“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部分”)。
2.2.4.1 若〔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0,则无需退税,免抵退税额(名义退税额)全部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中抵扣,即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0
即
当期免抵税额=
(名义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0
2.2.4.2 若〔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0,则需进一步计算是否实际退税:
最大退税限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说明:
最大退税限额的计算是根据“未征不退”的原则。
①若最大退税限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
则当期实际应退税额=最大退税限额(根据“未征不退”的原则)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即规定中所称“当期应退税额”)
即
当期免抵退税额 =(名义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
②若最大退税限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
则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名当期免抵税额=0
即
当期免抵退税额 =(名义应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说明:
此步骤实际上是将“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划分为“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部分”和“实际应退税额”两部分;
式中所称“当期应退税额”实际为“当期实际应退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名义应退税额)相区别;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实际上指的是,“当期进项税额”抵扣“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和“上期留抵税额”以后的余额,并非当期期末剩余未抵扣完的增值税额,准确地说,是-〔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这里的前提是〔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0;如果该值﹥0,则按照4、(1)计算。
3.对我国增值税出口退税处理办法的评价
通过上述对我国增值税出口退税处理办法的讲解,我们可以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3.1 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实行不同的退税办法。外贸企业实行“先征后退”办法,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办法,实际上是对生产企业的一种优惠:有一部分或者全部应退税款在抵免内销货物应纳税额中获得“退税”,比通常意义上的退税早实现。因为一般情况下,通常意义上的退税,在办理退税手续到实际拿到退税款之间,会有一段时间,而“免、抵、退”办法中免抵的部分,在交纳内销货物应纳税款时就可实现。
3.2 规定退税率、而不使用征税率来计算应退税额,有时候无法做到“彻底退税”。我国规定的退税率通常低于原来的征税率,因此有一部分应退税款是无法获得的,如“先征后退”里面的“进价*(17%-13%)”和“免、抵、退”办法里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3.3 外贸企业按“出口货物进价”计算退税额,生产企业按“出口货物离岸价”计算退税额,实则对生产企业不利。
外贸企业,即代理出口,采用“先征后退”办法,
应退税额=出口货物进价×退税率公式(2)
不予退税的部分=出口货物进价×(征税率-退税率)公式(3)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采用“免、抵、退”办法,计算退税额时使用出口离岸价为基础,
名义应退税额=出口货物FOB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公式(4)
不予退税的部分=出口货物FOB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公式(5)
则,对于实行“免、抵、退”办法、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来说,出口货物中包含的进项税额中,
实际准予“免抵退”金额=出口货物进项税额-出口货物FOB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公式(*)
如果针对同样一批货物,出口售价相同,则公式(5)﹥公式(3),因此公式(*)﹤公式(2),也就是说,生产企业的“免抵退”税额﹤外贸企业退税额。
这与大部分人理解的不同,不是歧视外贸企业,而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利益受损了。
如果前述1、实行 “免、抵、退”办法是给生产企业的一种优惠、鼓励的话,那么按出口货物离岸价计算退税额就是一种打击了。
参考文献
[1]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1994
[2] 《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办法的通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2
[3]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操作规程(试行)》,国家税务总局,2002
[4] 盖地.税务会计(第三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1月,P342~392
会计求职简历 第5篇
gentlemen,i have been told by mr.john l.pak,credit manager, the business book publishing,new york, with whom i believe you are acquainted,that you are expecting to make some additions to your accounting staff in june.i should like to be considered an applicant for one of these positions.you can see from the data sheet that is enclosed with this letter that i have had five years of varied experience in the book business.the companies for which i have worked have given me permission to refer you to them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i did while in their employ.my work was in the credit department and in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in both companies,with some experience also in inventory control.in both
positions,i have been assigned with the daily office administration.the courses taken at central commercial
and the bronx community college specifically prepare me for doing the accounting required in your department.i hope that you will give me an interview at some time convenient to you.if there is further information that you wish in the meantime,please let me know.i can always be reached at the address given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letter.very truly yours
会计类求职 简历 范文-中文版
基本资料
姓 名: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4年5月5日 健康状况: 良 好
年 龄: 26 岁 婚姻状况: 未 婚
毕业院校: 大学 学 历: 本 科
工作年限: 3 年 专 业: 财务会计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3xxxxxxxxx
家庭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东路12号
电子邮箱:
教育背景
时 期 学习院校 证明人
1997.9-2000.7 北京市财政学校 方 黎
2000.9-2003.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王 茜
2002.6-2004.7 华东师范大学 田艳萍
业务特长
邮编:
﹡拥有会计资格证书,熟悉国家财经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能熟练使
用财务软件
﹡头脑灵活,善于分析,具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
﹡具备秘书二级证书,能熟练书写行政公文,具有档案文书管理经验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xp)和word、excel等
office软件,打字速度80字/分钟左右
﹡性格开朗、责任心强,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工作经历
时 期 工作单位 任 职
2002.4-2003.3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前台/现场管理
﹡为展商提供各种商务服务、负责展会现场管理协调工作
2003.3至今 上海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宾馆 会 计
﹡编制凭证、登记账薄、编写各种财务报表
﹡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填送统计报表
﹡负责宾馆原材料、固定资产、住来账项、人员工资等各项费用的成本核算及各类销售指标统计、核算工作
﹡编制预算和年终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决议提供参考资料
会计求职简历下载 第6篇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小编收集整理了会计求职简历模板下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会计求职简历模板下载(一)
个人基本简历
姓
名:
国籍: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西
身材: 158 cm 45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0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会计
工作年限: 职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XX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 广州 佛山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造纸/印刷
担任职务: 会计助理
工作描述:
1、基本会计全帐,主要是销售会计(应收),成本(费用、应付工资、应付帐款与出纳),简单的会计税务,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填制。
2、电脑技能:电算化操作熟练,容易掌握各种电脑软件。熟练掌握excel表操作与经常使用的函数,熟练使用word,一分钟在4050个字间。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服装/纺织/皮革/鞋业
担任职务:
工作描述:
1、跟据客户需求与公司进销存情况进行配货。
2、根据客户需求下定单,通知工厂发货,核对发货单。
3、制作商品销售完成情况表、客户销售完成情况表,应收款统计表等表格并对相关表格进行初步分析。
4、客户商品进货与应收款项统计整理。
5、销售过程中客户咨询服务与客户回访工作。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西玉林农业学院
最高学历: 中专
毕业日期: XX0601
所学专业一: 会计学
所学专业二: 计算机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XX07 XX07 广西玉林农业学院 市场营销 营业员证
XX01 XX03 广西财经学院 会计学 会计初级证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自我评价:对数据与图形敏感,有一定的文字阅读写作能力。工作认真严谨,性格开朗,个性谦和。有好奇心,自学能力强,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方式。
2、跟单工作:跟据客户需求与公司进销存情况进行配货。制作相关的一些数据表格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销售过程中客户咨询服务与客户回访工作。
3、基本会计全帐,主要是销售会计(应收),成本(费用、应付工资、应付帐款与出纳),简单的会计税务,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填制。
4、电脑技能:电算化操作熟练,容易掌握各种电脑软件。熟练掌握excel表操作与经常使用的函数,熟练使用word,一分钟在4050个字间。
详细个人自传
性格:开朗、好奇心、专注、毅力。
兴趣:搜集资料、旅游与运动。
优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自我检讨。
缺点:有完美感。
优势:财务、客服、专注与毅力、接受新事物。
月薪要求:XX元
个人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39×××××××× 会计求职简历模板下载(二)
姓名:
性别:女
目前所在: 汕尾
年
龄: 21
户口所在: 汕尾
国
籍: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61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49 kg
应聘职位: 会计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
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深圳,汕尾
毕业院校: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学士学位
毕业日期: XX07
专 业 : 工商管理(会计学)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XX10 XX11 珠海市资讯职业学校 会计 广东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无
国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2、获得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
3、获得广东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证书()
4、通过英语CET4()
5、熟练Office软件、用友U8等ERP软件操作
个人自传
会计专业求职简历 第7篇
姓名: 王志文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2.4.22
民族:回
户口所在:上海市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最高学历:本科所修专业:会计学
毕业时间:2008.3.21
应聘职位:审计类,会计
希望工作地点:广州
期望薪资:月薪[3001—4000]RMB
教育背景
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 会计学专业 本科
所获奖励
2006-2007 获秋季学期二等奖学金;
2006-2007 获春季学期一等奖学金;
2006-2007 获国家级助学金;
2006-2007 被评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优秀团员”;2007-2008 获秋季学期三等奖学金;
2007-2008 获春季学期一等奖学金;
2007-2008 获国家级助学金;
2007-2008 获省级华润助学金;
2007-2008 被评为燕山大学“优秀团员”;
2008-2009 获国家级励志奖学金;
2008-2009 获秋季学期二等奖学金;
2008-2009 被评为燕山大学“优秀毕业生”。
实践经历
校内社会活动:2005-2006 参加了校管理协会,书法协会并在其中担任要职。
2006-2009 任班生活班长之职,帮助辅导员老师处理日常事务。2005-2006 在燕山大学治保队做兼职;
2006-2007 在燕山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做兼职工作;
2006-2007 在燕山大学校报中心兼职工作;
2007-2008 在燕山大学图书馆书库帮助老师、服务同学。
校外实践活动:2007.1-2007.2 在秦皇岛日报社作过兼职会计。2008.10-2008.11在秦皇岛星日阳会计师事务所实习。
2008.12-2009.5 在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实习工作.此外,大学期间一直走勤工助学之路,校外做过多份家教、兼职。语言能力
英语 熟练 级别:六级
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和沟通,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更是顺手。
计算机能力
取得了《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证书》、《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证书》掌握了金碟、用友会计软件的运用。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EC功能。
自我评价
学习能力强、领悟能力强、思想成熟、精明能干;
为人诚实、个性稳重、诚实守信、具高度责任感;
适应环境能力强,并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不怕困难、刻苦勤奋、敢于挑战;
与人相处融洽、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 tyut-luanma@163.com
退税会计求职简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