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煤矿范文
石壕煤矿范文(精选9篇)
石壕煤矿 第1篇
石壕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60万t/a, 1984 年建成投产。矿井开拓方式为一对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布置, 大巷标高+200 m。现有3个生产采区, 井下运输大巷总长度为2.5 km, 大巷宽度为3.8 m, 双轨布置, 轨距600 mm, 轨型 18 kg/m, 采用ZK7-6/550型架线电机车牵引, 配合1 t矿车运输。
2 大巷道床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矿井自生产以来, 大巷道床一直采用石子道碴进行充填, 轨道容易发生浮枕变形, 造成矿车掉道, 导致运输事故发生, 运输大巷轨道已经滞后于矿井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直接影响着运输效率的提高。
2005 年, 石壕矿对工业广场、运输大巷进行治理, 采用混凝土对道床硬化长约2 000 m, 使运输大巷轨道达到了质量标准化要求, 运输效率明显提高。
3 道床硬化设计
(1) 将大巷 (巷宽3.8 m) 道轨轨型由18 kg/m更换为轨型24 kg/m。对轨道坡度进行重新调整, 增大大巷道轨型号, 提高道轨的强度和稳固性。
(2) 用混凝土对道床进行硬化, 将轨枕及道轨与混凝土形成一体, 使道床硬化平面低于道轨上平面 30 mm, 使矿车轮沿与道床硬化面距离为10 mm。运输大巷每间隔10 m预制一个120 mm 宽的道床水沟, 道床水沟从左侧向水沟方向按 1%坡度施工, 使冲刷道床的污水流入大巷水沟 (图 1) 。
(3) 从大巷防尘管上每 30 m引出一个水管快速接头, 便于用软管连接, 进行道床冲刷。
4 道床硬化施工
(1) 将巷内杂物清理干净, 由施工单位把原来道床里的矿碴清挖运走, 清挖深度 300 mm, 挖到巷道实底, 用混凝土楔形块将轨道垫实, 按照设计坡度对轨道进行重新调整。经过调平测试, 达到轨道标准要求。
(2) 采用混凝土 (水泥 ∶砂 ∶石子 =1 ∶2 ∶3 ) 对道床进行硬化。为了减少井下施工空间, 把搅拌机放在井上工业广场运输车场拌料, 拌好的料装入可自动翻卸的矿车, 及时运到井下, 从而卸料方便, 速度快、效率高。
卸料后用工具将其摊平, 按照设计要求, 将道板预制在混凝土中, 使道床硬化平面低于道轨上平面 30 mm, 然后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捣实。
(3) 因采用了边生产边施工的办法, 硬化初期, 混凝土强度不足。对此可在道床硬化表面铺一层薄膜, 同时铺一层旧的输送机胶带, 必要时铺一层 30 mm 厚的薄木板。这样即使刚硬化的道床也可以行人, 又可以预防矿车在运输中撒煤, 影响硬化质量, 使道床硬化平面保持平整。
5 措施
(1) 安全措施。
施工单位采用了边生产边施工的办法, 电机车通过该施工地点时, 司机必须减速行驶, 并按喇叭示警;施工地点前后 40 m必须设专人站岗, 当电机车通过时便于撤人躲避。
(2) 组织措施。
该矿逐月下达作业计划, 及时检查落实, 对查出问题限期整改, 实行了班检查、每次硬化前后验收制度, 使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6 效果
石壕煤矿安全资料员工作管理制度 第2篇
矿属各单位:
为了加强各科室安全资料管理,更好地搞好我矿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特制定《石壕煤矿安全资料员工作管理办法》,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加强安全资料员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资料是记载落实和执行国家、省和集团公司安全会议、安全文件精神和安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情况,加强安全管理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依据。安全资料管理工作直接反映了一个矿井的管理水平,建立并管好安全基础资料档案,进一步加强对安全资料员管理是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安全资料的收集、存档和保管工作。
二、安全资料员工作制度
1、各科室资料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及豫西分局《安全检查表》,提高自身安全素质,对照以上法律、法规及检查表内容,认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科室要建立本单位资料人员岗位责任制,各科室科长是第一责任人,另外至少有一名分管资料的副科长和一名资料管理员主管本科室的安全资料。资料员要认真收集本科室分管范围的资料,建立台账清单,设立专柜,建档保管,以备平时使用和上级检查。入档资料要注意保密,借阅要经单位主管科长签字同意,并办理签字登记手续方可借出。资料丢失,或污损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各科室要自行建立资料管理制度,每周要组织本科室人员将手头资料交资料员管理,资料员每周对本科室的安全资料梳理一遍,即:要做好对上级各类安全会议、文件等的传达与落实情况,以及本单位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有技术资料、安全管理办法措施、各项会议材料及会议纪要等各类资料积累、整理、处理、保管和归档立卷等工作,并注意保密的原则。
3、安检科每月对各科室资料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召开一次资料工作会议,通报资料检查结果,并通报近期上级安全指示和导向以及我矿安全重点工作。每个科室在会议上要汇报本月归纳建档的资料,并列出资料明细,资料明细所列内容要与上级各类要求和豫西分局安全检查表相吻合。检查结果与“双基”考核挂钩。
4、资料管理人员要参与每次政府和集团公司对我矿的资料检查,各科室在每次上级检查期间不得安排专职资料人员下井检查和陪检,要安排资料员把平地资料按要求准备好以备检查。资料员全程进行陪检,要对分管的资料做到一口清,问不倒;对矿井重大危险源点,说得清,心中有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发现的事故苗头要有措施,会处置,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三、奖罚办法
目前,我矿各科室资料员大都不是专职资料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将别人的资料收集、归纳、存档,承担一定的保管责任,为提高资料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对资料管理员纳入“双基”考核,建立奖优罚劣管理体系。
2016年12月26日
附:各科室资料管理人员名单: 1.人力资源科:贾金杰、王延博 2.财务科:于栓友、胡启森 3.企管科:昝雷、苏睿 4.供应科:王博 樊振明 5.生产科:张春光、韩老虎 6.调度室:秦海盈、刘海霞 7.机电科:马建伟、杨素梅 8.通风科:王学哲、李 明
9.地测科:徐 聪、曹孟蒙、邢一清、姚江宇、段磊
杜俊明
10.信息中心:李海良 戚锋、尹炎 11.培训办:冉清波 张五周
12.安检科:赵红军 杨国强、王 峰、况毅、安伟峰、马
石壕煤矿 第3篇
关键词:杜甫;《石壕吏》;老翁;人物形象
《石壕吏》是杜甫名师名篇中三吏、三别中的名诗,也是三吏、三别中的重要代表,许多文学研究学者在对诗的思想评价时都会以《石壕吏》作为例举对象,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地位。人们对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却了解过少,忽略了原本的历史和真实形象,也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反应,忽略了其根本意义。因此要弄清老翁和石壕吏的形象,我们就要从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去探究。
一、从历史背景去分析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
《石壕吏》诗讲述的是唐代实行府兵制时的情景,唐朝在执行府兵制时仍然对兵的要求没有改变,成丁就为兵,而我们所说的“丁”就是指的二十一岁以上为丁,而且唐朝实行的府兵制对兵的年龄规定就是,只要达到了二十一岁以上就是兵,而且从开始到老,这里的“老”就是指六十岁年纪。如遇非常时期,缺少壮丁和兵时,他们就会从中男选择,“中男”就是十八岁以上的人,甚至会选到老妇和老翁,这就出现了《石壕吏》中的老翁,以表达出唐朝时期军事紧急而急需要丁兵等人。而另一则《兵志》上又说到这种府兵制的优点就是,没有战事和军事时,就可以在家劳作或耕耘为农。《石壕吏》中的老翁正是一个兵,诗中描述老翁与老妇长子初得子,正当哺乳时期,从而得知长子年纪在三十左右,从而推断老翁与老妇年纪应该是在五十左右的,就还算是兵,所以就应当要服兵役的义务,而他却在官兵点兵时逃避兵役,《石壕吏》中以逾墙走来描写老翁,从而揭示老翁对国家的社稷并无责任心。关于石壕吏这个人物,他正是官府中人,也正是去捉拿老翁的官兵,他也是收到了符契才去捉老翁为兵,而上述中我们也得知老翁确实是在征兵行列中,石壕吏只是完成公务,是一名执行者。杜甫写这首诗时的背景正是郭子仪退败被迫逃到洛阳,此时的洛阳已然快成了空城,国家危难之时,急需大量的兵力和人力,当时的杜甫也正赶往洛阳的路上,因此才有了《石壕吏》等反应征兵的诗,而之后也有《新安吏》和《新婚别》等,都是反映征兵的情况,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中男都成为了兵,那还未成老丁的老者入兵也不是不可行,并不能单单怪罪到石壕吏的身上。诗中描述到石壕吏为了完成人物而夜里捉人,这也体现出了许多人在国家危难之时纷纷逃避,使得石壕吏等只能在夜里等待,搞突然袭击,他们只侧面看到石壕吏“毒辣”的一面,没有结合历史背景和了解实际情况等。
二、杜甫当时的思想与心态去分析
杜甫写作时正赶上投奔唐肃宗,他关注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象也嫉恶如仇,他的诗歌主旨总是以忧国忧民为主,从而才有了“圣人”杜甫这称谓,他辅助国君,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同情贫困人民的宽大情怀。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诗中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就要对作者写作时的思想和心态有个全面的认知,此时的唐王朝正面临危难,以国家社稷为主,就不得不广招丁兵,以石壕吏为代表的捉人之兵,虽然在态度上不和气,但是却从名单上照命行使,如果没有按照符契上的名单“收集”完整,那石壕吏也就没有办法交待,而老翁家中也十分令人同情的,儿子战死于战乱中,还有哺乳期的孙子要抚养,如果老翁被抓去为兵,那剩下的老妇和媳妇如何抚养好孙儿呢?从而才有了“逾墙走”的老翁,也博得了作者杜甫的同情,也表达出了杜甫一方面同意石壕吏捉人为国家,这是爱国的体现,一方面同情老翁为家人的精神,这是爱民的体现。这两者既融合又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思想,使诗本身的主观思想不强烈,以客观的现实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写照,“国”与“民”都不能偏向,形成了杜甫寓主观而于客观的写作手法,诗中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他心中的无奈和矛盾,亲眼目睹被抓之人,也为了国家社稷而不得不放手置之不管的心理,这种情怀不是对民的同情而是爱民的思想,不是对吏的憎恶而是爱国的体现。
三、总结
不少文学研究者这样评价,说老翁是一个对国家毫无关系,对社稷没有责任心的逃兵,又说石壕吏是一名连老人都不放过的狗官兵,这些都是对杜甫思想的偏激和片面,我们从历史背景和法律上来分析人物形象并不矛盾,正是体现出杜甫爱国爱民的诗人,只是利用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心理来用客观的形式表达,在《石壕吏》中高度集中体现出了杜甫的主观思想和态度,也具有典型的意义,如能真正理解诗中的主旨思想,就能轻松对“三吏”与“三别”诗作的评论和主旨,能深入了解到作者的主观思想。
参考文献:
[1].张一平,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J].《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辩讹,2004,4,14,125.
[2].迟乃鹏,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J].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一期,总第79期.
石壕煤矿主井提升系统升级改造 第4篇
该提升机连续运转将近30 a, 设备老化严重, 能耗大、故障频发, 已不能满足矿井日益增加的原煤提升需求, 需进行升级改造。
1 原提升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提升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主轴装置滚筒幅板出现3处裂纹, 已补焊多次, 存在安全隐患; (2) 装载设备装载时间长, 卸煤不干净, 洒煤严重, 原下开门式提升箕斗易在提升途中开启扇形门, 造成整箕斗洒煤, 损坏井筒装备; (3) 主轴装置与减速机齿轮联轴器间隙大, 启停时对设备冲击严重; (4) 串电阻调速控制系统耗能大, 调速不平稳, 电路复杂, 接触器、电阻器、绕线电动机电刷等容易损坏, 故障率高, 维修量大, 电动机滑环磨损严重; (5) 减速机温度过高, 易疲劳造成断齿, 一旦出现故障, 停机影响时间长。
2 改造内容及优越性分析
2.1 机械部分
(1) 更换主井底2台K-2型7.5 k W往复式给煤机为GLD3300/7.5/S甲带式给煤机。该给煤机具有给煤量大, 节能效果显著, 运行平稳, 噪音小, 零部件通用性强, 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 且能够通过手动无级调速调整给煤量, 有效解决了往复式给煤机设备振动大, 冲击严重、噪声超标, 给煤不均匀, 运动件磨损快, 维修量大且电动机、减速机易损坏造成无计划停产抢修等缺陷。
(2) 将原有1对JDS6-55×4型箕斗更换为JDS6.5-90×4型非标箕斗, 并更换配套卸载曲轨, 主提升绳由6V×19-1670/Ø22 mm钢丝绳更换为6V×21-1670/Ø24 mm钢丝绳。
该矿原采用JDS6-55×4型下开门式同侧装卸载箕斗, 卸煤角度45°, 该箕斗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1) 经常出现开闭搭钩变形、限位螺栓松动、扇形闸门不能准确开闭、运行过程中出现自动打开现象, 造成严重洒煤, 损坏井筒设施。 (2) 由于卸煤角度小, 造成卸载速度慢, 尤其是当提升原煤较湿或冬季结冰时, 卸煤不干净, 箕斗下放时容易碰撞接煤槽, 造成接煤槽挤压、变形、损坏, 维修量大, 而且存有积煤的箕斗再次装载时极易造成提升超载、电控系统过载停机等问题, 给原煤提升造成很大不便, 严重制约提升能力。更换的新箕斗采用上开门、下关门式结构, 卸煤倾角55°, 彻底解决了扇形门自动打开、严重洒煤等问题。卸载角度增加至55°, 扇形门刚打开就开始卸煤, 到正常停车位卸载结束, 每次可缩短卸载时间4 s, 而且箕斗底部不易积煤。卸载曲轨安装位置由卸载口更换到箕斗后面, 使开门时扇形门主轴受力减小, 对卸载曲轨冲击小, 维修量大大减少。考虑主井口大门高度限制, 在原有JDS6-55×4型标准箕斗外形基础上, 通过优化设计, 缩短卸煤板下端至尾绳悬挂装置之间的多余距离, 增加箕斗有效容积, 使箕斗有效载荷量由原来的6.0 t增加到6.5 t, 总体高度由原来的10.4 m减少至10.2 m, 既减少了材料投入, 又为现场安装提供了极大便捷。
(3) 在原有主轴装置、减速机、电动机、导向轮地脚基础不变的情况下, 更换原JKM-2.25×4 (Ⅰ) 型提升机为新型JKM-2.25×4ⅠP型井塔式多绳摩擦提升机, 更换原XP (800) 型减速机为ZZDP800B型减速机, 减速比保持不变;原YR-118/4-10型630k W电动机更换为YBP560-8型900 k W变频电动机, 导向轮直径由原来的2.00 m增大到2.25 m。新设备更换后, 单罐提升容量由原来的6.0 t增大到6.5 t, 并且彻底解决了旧设备主轴装置滚筒裂纹、主轴装置与减速机联轴器间隙大、减速机温度高、电动机发热、滑环磨损严重等问题。导向轮直径增大到Ø2.25 m后, 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导向轮直径大于提升钢丝绳钢丝直径1 200倍”的规定。
2.2 电控系统
原电控系统为PLC串电阻调速系统, 属于有级调速, 提升机在减速和爬行阶段的速度控制性能较差, 特别在负载变动时很难实现恒加减速控制, 经常会造成过放或过卷事故。提升机频繁启动和制动, 会使转子串电阻调速系统中电阻温度升高, 产生相当大的电能损耗, 转子串电阻调速控制电路复杂, 接触器、电阻器、绕线电动机电刷等容易损坏, 一旦出现问题, 故障点不容易确定, 抢修难度大。
新更换的JKD-GBP型全数字高压交—直—交变频调速电控系统主要由低压配电系统、操作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监控系统、全数字变频驱动系统组成。操作系统选用西门子S7-300作为操作的主控单元;安全保护采用多重安全回路, 实现多重保护, 与原串电阻调速电控系统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1) 调速精度高。转子串电阻调速是用可控硅进行电阻切除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属于有级调速, 这种调速方法决定了它不可能有高的调速精度, 而变频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动机供电电源频率, 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属于无级调速, 可以使电动机在1~50 Hz阶段内任一频率运行, 运行速度从0~7.57m/s任意调整, 具有很高的调速精度[1,2]。
(2) 冲击电流小。转子串电阻调速在启动、每切除一段电阻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 启动过程中最高电流可达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4~5倍, 无论是对电动机还是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都会有影响。而该变频调速系统具有软启动功能, 启动电流小, 能够平稳加减速, 整个加速过程中, 最大电流不超过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倍, 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加减速平稳, 爬行时间短。转子串电阻调速属于有级调速, 在加减速时是一级一级往上加速或往下减速;而变频调速采用无级调速, 调速平稳, 控制精度高;一次提升循环过程中, 爬行距离不变, 爬行时间比原来缩短10 s左右, 提升效率高。
(4) 维修方便, 故障率低。变频调速系统应用了先进的变频器, 很多电子元件功能可以在PLC主控程序中通过编程实现, 减少了大量的硬件环节, 控制回路简单。现场备用功率单元, 一旦功率单元发生故障, 可以整体更换, 影响时间短, 更换速度快。变频调速安装有监控系统, 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一旦设备发生故障, 监控系统可以准确显示出故障类型, 通过监控主控程序追踪查找, 直至找到故障点, 判断问题准确, 查找问题时间短, 大大缩短了故障抢修时间。解决了原PLC串电阻调速系统调速精度低、硬件结构复杂、故障点难以确定、一旦出现故障停产时间长等缺点[3]。
(5) 节能效果明显。转子串电阻调速需要将大量的电能消耗在电阻上才能达到减速的目的, 造成电能极大浪费, 而变频器可在四象限运行, 在设备启动、加减速时没有瞬间大电流出现, 而且在电动机减速或下放重物时可以将电动机制动产生的势能转换成电能回馈给电网, 节能效果明显。通过实际计算, 与原转子串电阻电控系统相比, 每提升1 t煤, 可以节电0.4 k W·h, 经济效益明显。
3 经济效益分析
(1) 提升能力增加。
该提升系统每天运行时间按18 h计算, An=brt T/ (ctx) =1.27 Mt/a。
其中, An为年提升量;br为年工作日, 330 d;t为日提升时间, 18 h;T为箕斗额定容量, 6.5 t;c为提升不均衡系数,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规定:有井底煤仓时取1.1, 无井底煤仓时取1.2, 根据该矿实际, 取1.1;tx为单次提升完成时间, 99 s。改造后提升能力可由原来的90万t/a提升到127万t/a, 大大增加了提升能力, 彻底解决了该矿原煤提升的瓶颈问题, 为该矿系统调整、产能升级奠定基础。
(2) 电耗指标明显降低。提升高度505 m数据不变, 根据改造前、后每月原煤产量及电耗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改造前3个月平均提升量为7.6万t, 月均用电量19.44万k W·h, 吨煤提升电耗为2.558k W·h;改造后, 经过2014年7—9月统计, 月平均提升量为10.5万t, 月平均电耗22.68万k W·h, 吨煤提升电耗为2.16 k W·h, 吨煤提升电耗减少0.398k W·h;若按年产量120万t计算, 每年可节电47.76万k W·h, 经济效益显著。
(3) 维修量减少, 大大解放劳动力。主提升系统改造完成后, 彻底解决了原提升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 保障了安全生产, 也解决了原设备故障率高、维修量大、影响生产频繁、人员疲于抢修的问题;减少了维修人员工作量和大批维修人员投入。
4 结语
石壕煤矿主井提升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 大幅提高了矿井原煤提升能力, 也大大降低了吨煤提升电耗,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次改造为其他矿井进行主提升系统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陈伯时, 陈敏逊.交流调速系统 (第2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手册 (第2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石壕煤矿 第5篇
1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错误认识
(1) 内部审计可有可无。
认为“搞市场经济了,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企业有自主权, 我爱怎么干就怎么干, 内审机构可设可不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内审的作用就不大了, 不必搞内审”, “建立内审机构与政府审计没有实质性联系, 上有政府审计, 下有社会审计, 内部审计作用不大, 要不要都可以”。
(2) 内部审计是形式。
认为“企业内审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3) 内部审计是管死自己。
认为“有了内审机构企业反而不自由”, “建立内部审计, 是管死自己”。
(4) 内部审计是自找麻烦。
认为“审计工作就是查账, 就是找事、找毛病”。
2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随着企业的发展, 内部审计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它在企业经济运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监督管理作用, 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何改变一些人对内部审计的错误认识, 使内部审计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现将石壕煤矿的应对措施作一简述。
2.1确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独立地位
2004年, 石壕煤矿审计科从过去的企审科里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独立的职能科室, 从根本上解决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问题, 并先后下发了石壕煤矿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及石壕煤矿内部审计便函, 完善了审计工作制度, 使审计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为审计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 都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领域和范围。该矿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坚持做到事先有计划、事中有底稿资料, 事后有报告和处理意见。对每个审计项目都事前认真编制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 并按规定发出审计通知书。审计项目结束后及时与被审计单位见面, 对经矿批准的审计决定, 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贯彻执行, 同时, 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并提出管理建议, 从而提升了内部审计水平, 做到了服务与监督并重。
2.2围绕企业经营目标,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1) 开展送达审计。
对经费收支单位实施送达审计制度, 杜绝私设“小金库”及乱发滥花现金现象的发生。要求医院、工会、后勤公司、医保办、多经公司、水电队等经费收支单位, 在严格按照财经制度进行账务处理的基础上, 每月10日前将本单位上月的各种会计资料、资金收支明细表和其他相关资料报送审计科接受审计。在对后勤公司房费考核中, 通过仔细测算, 房费上缴额从以前的5 600元/月上升为现在的14 544.40元/月。自2008年9月起至今, 已累计上缴房费163 623.02元, 同时追缴各单位17月欠缴房费87 954.05元。在审计工作中, 将关口前移, 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例如:在对该矿水电队的考核中, 通过参与实地抄表, 2008年至今回收棚户区水费52 671元、电费211 667.36元, 火车站电费88 465.80元, 102化工厂电费475 143.23元, 零星电费116 048.14元, 电话费70 003.46元, 为石壕矿成本指标的完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正是内部审计具有主动性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
(2) 开展工资审计。
工资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价值体现, 分配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 是广大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加强工资审计工作, 严把发放程序, 石壕煤矿采取了以下方法:①给区队长一个明确的信号:严禁克扣工人工资, 如果违反规定, 要负违纪责任。所有工资上的非正常支出一律视为违纪。②工资验收结算和审查部门要严格把关, 对于全矿工资, 要求全部详细审查, 每份工资表都要与区队考勤及劳资科考勤逐人核对, 如有不符, 工资审查不能通过, 必须返回重新计算造表。从2007年12月开始, 要求各区队必须于每月8号前将上月工资表、井下指纹考勤表、银行上账单、扣款明细表、工资分配方案及其他与职工工资发放相关的资料报送审计科, 审计科采取以表对账的方法, 逐人逐项对各区队工资发放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核, 对于没有通过银行支付工资的要求其说明原因, 除了没有身份证的, 职工工资必须全部通过银行支付, 否则当月工资不予审查通过。现在对银行上账单的审查核对工作每月都按期进行, 这样可以防止大部分的虚造工资, 但不能发现在熟人身上多造工资现象。对于在职工身上多造工资现象, 审计科计划每个月对工资发放计算依据, 也就是工分登记表进行抽查, 对每个系统都抽查一个队进行审查, 力争杜绝多造工资现象的发生。③改变区队办事员造资方式, 要求其严格按照劳资科指纹考勤记录人员顺序造资, 也可以在人员基本固定的情况下, 由劳资科调整考勤记录人员顺序, 和区队工资表顺序保持一致, 这样会大大缩短审查时间。④对区队的一些超出活动经费以外的合理支出, 在煤矿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 在工资造发以前写出书面申请, 经矿长审批后可从工资上列支, 解决区队正常工作中的问题。因为通过工资解决也是计入成本, 通过制造费用解决也是计入成本, 这样也符合财务制度。在原来制造费用科目下就设有费用科目, 这样可以对区队的一些费用进行控制。⑤针对区队保勤押金扣缴不规范及队内职工罚款多的现象, 下发了关于规范保勤押金返还及队内职工罚款支出的内部审计便函, 并对2009年16月的保勤押金及队内罚款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经过审查, 各队共拖欠保勤押金20.86万元, 队内罚款2.8万元, 对拖欠的保勤押金及内部罚款进行了清理, 及时返还给了职工个人, 维护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对提高职工出勤、稳定职工情绪、保证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审计科每季度都要对保勤押金及罚款情况进行例行审计, 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杜绝了虚造、冒领工资的现象。
(3) 开展临时性审计。
开展了医药费报销审计、经费承包单位审计、工程决算审计及其他一些临时性审计工作, 特别是在“五优”矿井工程决算审计方面, 石壕煤矿开了一个先河。那些建筑队的老板、经理都说在石壕矿赚点钱真难, 其他单位都是象征性审查一下, 没有像石壕矿审得这么严的。“五优”矿井的工程款虽然从集团公司列支, 但也要对每一项工程负责, 做到上对集团公司负责, 下对职工群众负责。“五优”矿井工程决算在该矿经历了企管、审计2个单位的复核, 截至目前, 仅经过审计的22个项目, 就核减工程造价108.97万元。
2.3做好内部审计“营销”
创新思维模式, 树立“营销”观念, 审计科每月向矿领导上报审计要情、每季上报季度经营风险分析报告。抓重点、热点问题, 抓领导关心的事, 把各种专报、快报作为“产品”, 积极向矿领导及有关人员“营销”, 以满足石壕矿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
3结语
有为才能有位, 正是由于不断强化审计工作, 拓宽审计领域, 完善各种制度, 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围绕企业经营者关心的问题, 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 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为石壕煤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而得到了矿领导和广大职工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使内部审计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只有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围绕企业经营者关心的问题,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加强自身建设, 才能发挥应有作用, 确立应有的地位。介绍了石壕煤矿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对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有借鉴作用。
浅谈石壕煤矿综掘配套设备的应用 第6篇
1基本状况
石壕煤矿13271工作面运输巷设计全长为960 m, 采用工字钢支架支护, 设计巷高2.8 m, 上宽4.4 m, 下宽5.8 m, 断面14.28 m2。采用综掘机掘进。该掘进工作面顶板相对稳定, 但局部出现层理, 中夹有泥岩或煤屑, 且顶板胶结程度较低, 极易破碎并垮落。底板起伏较大, 在短距离内出现煤厚变化骤增或骤减现象。
2配套设备
2.1掘进机
掘进机采用EBZ-100型悬臂式综掘机。适用巷道净断面4.7~16.0 m2, 可掘最大宽度5.59 m, 可掘最大高度3.84 m。截割功率100 kW, 行走速度2.0~2.5 m/min, 装载能力80~100 m3/h (煤) , 15~20 m3/h (岩) 。
2.2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输送设备采用DSJ/800/275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装机功率275 kW, 带速2.0 m/s, 运载能力800 t/h, 可输送长度1 000 m。
如图1所示,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增加了1套储带装置。该装置由安装在机头传动装置后面固定架上的固定滚筒和安装在活动小车上的活动滚筒及活动小车组成。储带装置的骨架由框架和支架用螺栓连接而成, 在机头后部的框架上装有固定换向滚筒, 与活动小车上的换向滚筒一起供胶带在储带装置中往复导向, 架子上面安装槽形托辊和平托辊, 以支撑胶带, 架子内侧有轨道, 供托辊小车和活动小车行走。回空段胶带在储带装置内经活动滚筒和固定滚筒往返, 实现胶带输送机的伸缩储带。拉紧装置采用电机+联轴器+蜗轮蜗杆减速器 (简称电蜗式) , 利用拉紧装置张紧时, 活动小车向机尾一端移动, 胶带进入储带装置内, 机尾回缩, 反则机尾延伸, 因而利用拉紧装置的可伸缩性使胶带输送机具有可伸缩性。
2.3落地式钢架及托辊
如图2所示的全机非固定部分采用落地式钢架, 尺寸规格统一, 可以互换利用, 拆装方便。上下托辊均采用槽形托辊。
2.4下胶带给料器
在胶带机头后方安装下胶带给料器, 胶带机尾设置电铃信号装置, 下胶带可以输送物料, 极大地方便了物料的运输。
如图3所示为下胶带给料器, 胶带左右两侧为长3.0 m、宽约0.3 m、厚5 mm的钢板, 钢板一侧钻孔, 使用螺栓固定在钢架上, 另外一侧悬空在胶带上方, 设置好与胶带的距离 (防止划破胶带) 。当需要向机尾运送物料时, 把物料缓慢放在钢板上滑落至底胶带即可, 机尾安装可靠的信号装置, 物料到达机尾即发出停机信号, 为掘进工作面大量物料运输提供便利。
3优点
(1) 减少设备投入, 提高劳动效率。
掘进机自带的装运机构 (一运刮板机) 和胶带转载机构 (二运胶带机) 将煤输送到可伸缩胶带机尾上。这样整个巷道节省2部绞车和至少2部刮板机的投入, 此外节省铺设轨道。综掘与普通掘进相比, 投入人员减少, 在原有的生产情况下每班投入10人, 进尺在2棚以内, 利用综掘不但投入人员减少且进尺每班提高到6棚以上, 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且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
(2) 节省工时工序, 降低劳动强度。
由于运输巷采用胶带运输, 随着掘进进尺的延伸, 需要定期延长胶带, 共计出煤、岩共约13 700 m3, 普通的掘进巷道一般采用1部刮板机和小绞车运输, 这样用胶带直接和掘进机搭接, 既节省了工时, 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全部巷道使用工字钢棚支护, 每0.7 m一棚, 每棚采用一梁, 两腿, 双点杆, 梁长4.4 m, 腿3.3 m, 点杆长3.0 m。共计需架1 300余棚, 6 800余根工字钢, 胶带下托辊也采用槽形托辊, 在有安全措施及可靠信号的条件下, 下胶带可以拉运工字钢, 减少了人工向里拉运工字钢的工序, 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 改善劳动条件, 提供生产保障。
复杂的地质构造决定矿井所受的压力, 运输巷道压力过大会出现巷道变形。在以往的生产中, 石壕煤矿由于矿井井巷深, 所受压力过大, 在掘进作业中, 前方掘进、后方掘进过的巷道出现变形进行二次修棚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上以前掘进的断面较小 (约8 m2) , 当巷道来压时, 巷道变形情况严重, 一个工作面结束后巷道的维护费用庞大, 且安全生产系数不高。大断面快掘及支护形式的改变, 一方面改善了劳动条件, 降低了巷道维护的费用, 另一方面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4存在的问题
在掘进过程中, 煤层顶板较平整, 而底板起伏不平, 煤层厚度变化大。整个掘进巷道只采用1部DSJ/800/275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底板的起伏不平给胶带的运输造成了很大影响, 胶带跑偏, 维护难度大;在加大维护力度后, 问题得到了解决。
胶带输送机的运载能力能满足掘进机的要求。在整个掘进过程中发现EBZ-100综掘机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但针对煤层厚度变化不均衡情况, 在生产过程中EBZ-100掘进机的功率显得过小, 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快掘, 建议改用EBZ-160或EBZ-180的综掘机。
5结语
三喷两锚一注浆在石壕煤矿的应用 第7篇
1.1三喷两锚技术
“三喷两锚”技术, 其实就是在喷射混凝土的时候, 在目标周边添加锚杆来支护围岩的有效方式。这两个步骤, 既可以分步进行, 也可以同时进行 (同时进行所产生的作用更加有效) , 其中, “两锚”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是金属制品 (钢铁制成的丝状, 棍状物) , 偶尔也会用一些塑料, 主要形式有楔缝式、胀壳式和黏结式 (其表面字义表明了其具体含义, 这里不再强调) , 很明显, “两锚”的主要功能就是加大岩石地表和节理面之间的作用力, 达到稳固岩石板块的目的;而“三喷”指的就是喷射的方式, 将液态混凝土布满岩石以及锚之中的空间, 固定围岩, 以防有些岩石自动脱落, 造成危险的事故发生, 其主要方式有:干喷法和湿喷法。
1.1.1“三喷两锚”的优点
“三喷两锚”的好处在于:能够不依靠参照模板, 直接进行作业, 而且, 在这种情况下, 喷层依然具有蛮高的吸附能力, 加强了岩层的抗负载能力, 同时自身被填充到松软的碎石之间, 防止由于承受压力之后的位置移动, 也提高了其利用率, 节约了成本和劳动力, 其次作用时间长, 也是其一大优势, 它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 而出现能力“衰退”的现象。
1.1.2“三喷两锚”的缺点
由于在喷射过程中, 所利用的是高压气体, 无法避免会有大量的混凝土反弹回来, 造成大量的灰尘, 虽然可以被回收再利用, 但是, 极大地伤害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虽然专业人员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比如选用吸附性更强, 凝固速度更快的混凝土, 采用更高级的喷射设备以及构造水性隔膜和加强通风等措施, 但多少会对工作人员有些许影响。更糟糕的是, 该方法, 如果被运用在环境比较恶劣的煤矿开采石壕中, 其效果并不一定可以展现出来。比如有这一事例, 某煤矿开采公司在修建地下开采通道时, 在只采用了“三喷两锚”方式后, 地下通道安全性并不是很好, 原因是该通道的上层岩石大体比较柔软, 负荷过重, 导致整体的负载效果偏差, 出现了岩石脱落的现象, 造成一定量的损失。说明其自身不是完善的, 需要其他方法的辅助, 经过专业人士的再三考量, 最终选择了“注浆”技术。
1.2 注浆
1.2.1定义
利用穿孔技术, 将液态的混凝剂或者其他的液体布满到地下有水的岩石隙缝之间, 以达到封锁漏水, 固定地层的效用, 其一般应用在采煤技术, 修筑矿井, 挖掘地下通道等方面。
1.2.2注浆的目的
第一, 封锁地下水, 以防巷道等建筑的坍塌和妨碍作业人员的正常工作;
第二, 稳固地下岩石, 以防岩石不堪重负, 轻易移动, 脱落。
1.2.3注浆加固法的分类
随着材料和用途的扩宽, 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注浆加固法。从加固对象来划分, 有煤矿注浆, 石块注浆, 泥土注浆;从材料的角度来看, 注浆加固法包括混凝土注浆, 化学材料注浆, 联合注浆;如果从其所起作用来看, 它又可以被分为封水注浆, 填补注浆, 整体加固注浆;从注浆形式来讲, 有强压直射, 自然输入等等, 这些, 都是作业人员经验的累积。
1.2.4注浆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面对问题, 我们要对症下药, 在注浆方案的选取上也是如此, 而且选择非常灵活, 在不断地探索与发掘过程中, 技术人员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步:适当选风。在煤矿开采中, 常常会发现瓦斯的存在, 这个问题, 长久以来最棘手的, 必须慎重对待。回风量直接控制着固态的煤矿的聚集和分散, 也控制着瓦斯的含量。一般会有如下标准;瓦斯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应该在百分之零点二五。同时, 在注浆完毕后, 常常会伴随着小空涌水的现象, 而涌水程度直接与回风的数量挂钩。第二步;以“L”形式回采煤矿。之所以这样做, 主要还是前面的原因——瓦斯 (这个东西一直都是无法避免的) , 以便藏于煤矿中的瓦斯在释放到空气中的时候, 沿着“L”峰飘荡, 减缓释放速度, 达到空气的流动速度。第三步:强化放顶线的支撑, 便于切顶, 有利于工作面脱落, 减少飘入工作区的瓦斯含量。第四步:确保下层通道墙体质量, 特别是小川初墙体, 有利于维持瓦斯溢出强度。在进行注浆过程中, 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对于瓦斯的处理问题, 墙体存在的目的是控制回风量, 其特殊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瓦斯在整个过程中的损耗, 因此, 确保下通道墙体的质量是注浆工程中特地为控制瓦斯的体积而设立的一部分。第五步:尽可能的保护上层通道采空区域中的顺手建成的钉子, 以防其自然掉落, 从而干扰释放效果。作业人员不仅需要通过在第五步中的措施控制瓦斯带来的不利方面, 还需要对墙体上层进行有效的处理, 该举措是下层通道作业的延续, 还是针对瓦斯控制的再次深入。第六步:注浆的成分物质必须完全按照规定比例来进行调制, 否则注浆就不会产生预期效果。
2.注浆工艺
2.1布孔
该程序融合了密孔法和“三花”式深浅孔结合布孔法。按照规定, 注浆所需的小孔一般要求每排间距在一米到两米之间, 行间间距一米, 每个小孔的深度在二到三米之间, 尽可能在岩层上面取孔, 扩大小孔连接岩石间隙的概率, 以便使得浆液分布均匀;
2.2预埋注浆管
比较科学性的注浆管道的尺度都是四十二毫米乘以六毫米的钢铁材料的管道, 并且有一端是鱼鳞扣形状的, 再利用打管气在风钻帮助下将其注入小孔中, 还需要预留三十毫米丝扣来连接球阀。
2.3注浆工艺流程
各安装程序完结之后, 待传输管路铺设完毕, 利用两个放在水中的吸浆笼头进行压力检测, 以确定注浆下游水压, 以及各管道破损情况, 由此为依据来调整浆液的配置比例和注浆水压。通过注浆现状来判断和预估工作时间, 直到达到最终要求为止, 接着回收所有工具, 并对其进行清理。
3.三喷两锚一注浆工艺效果
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 三喷一注浆技术在石壕煤矿的应用确实弥补了单一工序中存在的不足, 拥有更多优势之处。例如, 某一煤业公司在对其一项目进行修复过程中, 采用了三喷两锚一注浆技术后, 整体的整修尺寸大约是两百米, 虽然整体的后通道断面形状没有多大变化, 但是宽度整整增加到了四点三米, 通道高度整整增加了约三米, 面积扩大约十一平方米, 同时根据观测和测量, 通道位置无变化, 压力稳定, 围岩也在满足要求 , 一切正常。这些充分说明了三喷两锚一注浆工艺效果所取得的成就, 令人愉悦。
4.结语
总而言之, 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 需要更多的煤炭能源作为推动其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小康化的步伐。三喷两锚一注浆合作技术, 在其慢慢行进过程中, 通过了时间和空间的一次次考验, 不仅仅稳固了其在在石壕煤矿应用中的重要地位, 更加稳固了我国经济通向富裕的桥梁。
摘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 这几年采用的技术主要是三喷两锚一注浆技术, 本文就该技术在石壕煤矿的应用加以论述。
关键词:锚喷,注浆,工艺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思堂.注浆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郑州煤业集团公司, 2010 (1) .
[2]杨米加.注浆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 .
石壕煤矿 第8篇
1 废水水量和水质
该矿的生活废水来向不同, 水量大小不同, 水质也不同, 废水中BOD/COD值约0.50, 可生化性较高。因此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该矿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日处理能力1000吨/天。
2 生活污水净化系统构成
2.1 格栅井
格栅井设置于调节池内污水源头进水一端, 生活污水里比较大的悬浮物通过机械井内的格栅时被拦截下来, 保证水泵及后续工艺系统畅通。
2.2 调节池
通过格栅井的生活污水, 水量和水质不均衡, 在格栅井后调协调节池, 使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平衡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流程, 在调节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泵, 防止生活污水中较大的颗粒在调节池内发生沉淀。
2.3 缺氧池
通过缺氧池, 可使回流的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有机物碳源进行反硝化, 使废水中NO2-、NO3-还原成N2达到脱氮作用。
2.4 接触氧化池
生活污水经过缺氧池后, 以自流方式进入接触氧化池。通过接触氧化池内提供氧源, 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 保证污水水质得到净化。
2.5 沉淀池
污水通过接触氧化池内的微生物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降解后, 会产生少量的新陈代谢的生物膜和少量的活性污泥和一些不能被生物降解的固形物流入沉淀池内, 在沉淀池内进行固液分离, 保证污水澄清后流出。
2.6 中间水池
中间水池用于储存沉淀池出水, 废水并由中间水泵提升进入BAF滤池。
2.7 BAF生物滤池
该系统的BAF生物滤池采用陶粒曝气生物滤池, 其特点是在生物滤池的底部或下面增加了曝气装置。通过曝气装置的运行保证布水、布气的均匀, 还能使曝气系统在水气上升过程时把滤池底部的悬浮物带到滤池的中上部, 使滤池内的纳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8 清水池
清水池用于储存前级处理的达标排放水, 清水池采用钢制结构, 出水可用清水泵定量抽出回用或直接排放。
2.9 污泥池
在沉淀池产生的污泥, 通过污泥泵提到污泥池, 利用污泥池内的上清液夹带活化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内, 其余污泥每隔一定时间清理一次 (建议半年清理一次) 。
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生活污水流入格栅井, 通过格栅井内的格栅拦截后流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内通过对污水水量、水质调节, 在调节池底部装有曝气装置, 采用间隙曝气方式, 以保证悬浮物在调节池内不沉淀。利用水泵将调节池内污水提升到A级生化池 (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即生化池需分为A级池和O级池两部分) 进行生化处理。在A级池内, 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高, 需氧量大, 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 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 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 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 将NO2--N、NO3--N转化为N2, 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经过A级池的生化作用, 污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 为使有机物得到进一步氧化分解, 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全的情况下, 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 特设置O级生化池。从A级池流出的污水通过自流方式进入O级池, 依靠O级生化池的自养型细菌 (硝化菌) 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 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经过O级池的出水一部分回流至A级池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 另一部分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在A级和O级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 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在A级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级生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 气水比15:1。O级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进入A级池, ;一部分流入竖流式沉淀池, 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固液分离后的出水分离后的出水进入中间水池, 由中间水泵提升进入BAF池 (曝气生物滤池) , BAF池的下部或底部增加了曝气系统, 使布水、布气更加均匀。生物滤池出水进入清水池, 清水池内的废水经消毒处理后出水达标排放。
通过污泥泵将沉淀池内沉淀下来的污泥提升到污泥池内, 结合污泥池内的上清液回流到A级池内进行内部循环, 污泥池内产生的污染定期用环卫专用车吸出外运。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4 处理效果
采用该系统后, 通过当地环保局监测数据可以看出, 经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中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5 效益分析
该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主要包括废水处理电费、药剂费用、人工费用、设备维护费用。①污水处理系统总装机功率为36kw, 运行功率为18kw, 电费按每度0.60元, 日处理污水能力1000吨/天计, 则E1= (18.00.50) /100024=0.26元/吨水②加药费E2=0.05元/吨水③本污水处理站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只需1名人员, 工资福利 (按每人每月2000元计) E3= (12500) / (100030) ≈0.084元/吨水④运行成本:运行成本=E1+E2+E3=0.39元/吨水。
经处理后的废水可全部回用工业用水, 即每年可节约自来水量为365000吨, 水费按1.5元/吨计算, 即每年可节约资金54.75万元, 按照水运行成本0.39元/吨, 每年运行成本为14.30万元, 经以上计算, 每年可直接节约用水资金40.45万元, 另外还为企业节省排污费用, 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摘要:矿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生产废水及煤矿生活得到未得到有效处理, 矿区水资源短缺在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为使环境保护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 必须加强矿区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设施建设。
关键词:矿区,水环境污染,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平, 潘晓峰.煤矿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鸡西大学学报, 2010, (05) .
石壕煤矿 第9篇
1 一风井电控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改造前石壕煤矿一风井主抽风机房安装有2台风机, 1#风机为4-72-11No20B/380 V/210 kW, 2#风机为G4-73-No22/6 kV/400 kW。改造前供电方式如图1所示。
图1中, 400 V母线未设置联络开关, 发生母线故障时, 1#风机必须停机, 尤其是在变压器低压侧的隔离刀闸故障时, 一风井需要全部停电才能检修, 停风成为必然;2#风机使用400 kW高压电机拖动, 虽然采用降压启动措施, 但启动电流仍然对电网冲击较大, 由于6 kV母线没有形成, 2#风机处于单回路供电状态, 当二回路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 即使一回路有电, 2#风机也无法使用, 特别是在二回路供电系统和1#风机同时出现故障时, 也会造成一风井停风。一风井虽然有2趟供电线路和2台风机, 但由于系统不完善, 双机1用1备只是一种假象, 一风井的运行方式非常脆弱, 进行技术改造势在必行。
此外, 1#风机与2#风机在工频下运转, 其供风量与实际需求量相比偏大, 造成能源的浪费, 有必要进行节能变频改造。
2 改造目的
(1) 消除一风井高、低压电机运行中单回路供电的安全隐患, 实现1备1用, 提高一风井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实现风机的软启动, 减少对系统电网的冲击以及风机在启动过程中的机械冲击。
(3) 实现防雷、过流、过载、缺相及温度巡检报警等保护。
(4) 在满足生产用风的基础上实现节能降耗。
3 改造措施
3.1 设备改造
(1) 首先更换一风井2#通风机 (G4-73-No22) 的高压电机 (YKK5001-8/400 kW/6 kV) 为低压电机 (JS-137B-8/320 kW/380 V) , 在低压母线增加联络开关。另外, 将原有的2台变压器 (SJL-320/6) 更换为新型节能变压器 (S9-500/6) , 真正实现供电线路的1用1备, 从根本上解决了一风井供电系统单回路供电的安全问题。改造后的一风井供电方式如图2所示。
(2) 选用2台高性能的JP6C-T9系列数字变频器 (400, 280 kW各1台) 作为主要拖动控制设备, 实现风机的软启动和变频运行。
(3) 在变压器的6 kV进线侧和低压母线侧加装氧化锌避雷器和过电压保护, 有效解决雷电和瞬间过电压对变频器的损害。安装电机综合保护器, 对电机轴承、定子以及风机轴承进行巡检, 实现对电机的缺相、过流、过载以及超温欠压等保护。
(4) 考虑到煤矿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的特殊要求, 在每台变频器旁路并联了1台JJAK型降压启动柜, 保证在变频故障的情况下, 一风井也能够迅速安全地启动风机, 从而使一风井风机运行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3.2 变频节能改造
使用变频技术对井下用风进行优化, 根据井下用风情况进行变频运行。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安检中心和河南理工大学安检中心联合对风机进行测试, 其结果见表1和表2。其中, 2#风机额定功率为320 kW, 1#风机额定功率为210 kW。
1#风机在50 Hz状态下消耗的功率为91.37 kW, 风机风量为1 980 m3/min。井下所需风量仅为1 700 m3/min, 在工频工况下的风量偏大, 将工作频率调至45 Hz即可满足风量的要求。2#风机在50 Hz状态下消耗的功率为275.84 kW, 通风机风量为2 970 m3/min。井下所需风量仅为1 700 m3/min, 在工频工况下的风量偏大, 将工作频率调至30 Hz即可满足风量的要求。
4 效果分析
4.1 经济效益
1#风机工作频率调至45 Hz即可满足风量要求, 此时电机输入功率68.79 kW, 节电率24.71%, 每年可节电 (按365 d的一半计算) 98 900.4 kWh, 电费按0.51元/kWh计算, 每年节约电费约5万元。
2#风机工作频率调至30 Hz即可满足风量要求, 此时电机功率60.82 kW, 节电率76.14%, 每年可节电 (按365 d的一半计算) 919 887.6 kWh, 电费按0.51元/kWh计算, 每年可节约电费约46万元。
一风井在改造后, 2台风机交替运行, 平均节电率为50.43%, 每年可节电 (每台运行时间按365 d的一半计算) 1 018 788 kWh, 电费按0.51元/kWh计算, 每年可节约电费支出51.96万元。
4.2 安全效益
改造后的一风井实现了双回路供电, 可联络并网, 供电回路实现无缝切换, 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达到了重要的场所供电系统分列运行的要求;另外每台风机都有变频和降压2种启动方式, 启动柜1用3备, 真正实现了主要通风机1用1备的安全运行方式。改造后, 供电安全可靠性大幅度提高, 运行效果良好, 至今没有发生过停风事故。
5 结语
石壕煤矿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