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励志故事作文
随笔励志故事作文(精选6篇)
随笔励志故事作文 第1篇
读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就教导我们,要合理利用时间,努力读书,考个好大学,才对得起自己。
会利用时间的人,一定活得很轻松。
1
说起一件我学车的事情。
如今跟我同龄的人都毕业了,出来参加工作。他们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为自己以后的梦想努力着。
而我,还要计算着什么时候有假放,把驾照给考完。当然,周末就更不用说了,都在练车。
想想当初高中毕业,身边的朋友都去报名考驾照。而我选择在家吹空调,玩游戏。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把三年未玩的游戏时间给补回来。
上大学以后,宿舍的同学大二才开始报名驾校,到毕业之前都已经拿到驾照了。而我,还是选择打游戏。
以前,一直安慰自己,毕业以后有很多时间可以学车,慢慢来。
直到上班了才知道,时间原来有这么少。
如果我高三毕业就去考驾照,到现在早就到手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无助。
不会利用时间,后果还是要自己承担的。
2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作者跟一个畅销书作家吃饭的事情。
约会的地点,离作家比较远,三十多个地铁站,转三次地铁,要一个多小时。
作者在地铁口看到这位作家时,笑容满面,手里还揣着一本书,很热情地上来跟作者握手。
餐桌上,作者感到很抱歉,然后对他说:“挺不好意思的,约了离你这么远的地方吃饭,路上花了这么多的时间。”
那位作家笑着说:“这有什么好意思的。我根本没觉得远啊,我都带了本小说,一路看过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等我还没从惊讶中反应过来,他接着说。
“这不奇怪啊!我在坐火车或者高铁的时候,都在写书。很多文章,都是在旅途中构思完成的。”
作者本来想请教他写作方面的问题,但是听到他所说的话,已经无需再问了。
后来,那位作家去了20多个国家,写了三百多页的旅行笔记。
是啊,如果连时间都不利用好,谈何写作呢?
3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别人能够成功,而你却不能?
当你在20岁的时候,还在沉迷打游戏的时候;别人的20岁,可能已经考了好几个专业证了。
当你在30岁的时候,还和20出头的年轻人一样的岗位;别人的30岁,已经是某企业的高管了。
当你在40岁的时候,还在为孩子的大学费用担忧时;别人的40岁,已经财务自由,带着孩子环游世界去了。
年轻的时候,你怎么安排和利用好时间,已经决定了你的未来。
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当你年轻的时候懒,别想着以后能勤奋起来,因为你已经习惯了。
好好学会利用时间,趁年华未老,青春还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吧!这样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你的父母和孩子。
作者:北城没有海
随笔励志故事作文 第2篇
从小到大,我们是不是说过和听过太多的“本来我可以”?
这些“本来我可以”,是不是都是发生在自己本来有能力且没能坚持的事情上?
1
我有一个好朋友,我跟他从小学就认识了。那时的他博览群书,非常有才华。每次上语文课,大家的目光都会聚集在他的身上。因为老师每个星期都会让他先朗诵一遍他写的作文,然后才开始上课。
直到上大学以后,他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参加那些社团组织的活动。毕业那年又忙于找工作,毕业后又为了生活而忙碌着,做着跟自己专业完成无关的工作。
当他还在为生计着想的时候,他的高中同学已经在自媒体上捞了好几桶金了。而他想到自己当年文采不错,似乎可以试一下。一试才知道,自己已经不会下笔了。
有一次他找我喝酒,嘴里不停地说着一句话:“本来我可以去做自媒体的,也能像我们那高中同学一样赚一笔钱的,况且他的文笔还没我的一半好!”
其实,我知道那位高中同学,一直都有个文学梦,已经坚持了七八年了,能获得成功也是有原因的。
蔡康永有段话说的很好, “才华这种东西,和冰箱里冷冻的肉很像,再怎么上等的肉,冷冻太久不用,也就酸臭了。如果你知道自己有才华,就跟知道自己冰箱里有冷冻的肉一样,不是什么值得傲慢的事情,把那个才华拿来做成些什么,胜过存一堆酸臭的肉,塞爆冰箱,最后连冰箱都坏。”
如果有某方面的才能,就应该坚持,命运给了你一个比别人高的起点,不是说你不用去努力了,而是想让你在这方面发光发亮!
2
我们决定做某些事的时候,一开始充满斗志,每天都会给自己打开,心里不断地鼓励着自己。
大学一个舍友,体重和身高完全不相称的他决定去减肥,为了追到自己喜欢的女生。所以,他就跟我一起跑步。
第一个星期,每天都跟我跑,而且很有斗志,不吃油炸食品,好像不减肥成功就誓不罢休的样子。
第二个星期,他只去了四天,跟我说,他的兄弟找他打游戏,我不能拒绝。
第三个星期,他只跑了一天,每天坐在宿舍打游戏,手上拿着的零食不停地往嘴里塞。
到了第四个星期,可想而知,他一天都没去了。
我就去问他:“你不想减肥了?不想追你心中的女神了吗?”
他很淡定地说:“人,活得开心就好。女神如果喜欢我,就一定会喜欢我,不会在意我的样子的!”说完,他又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
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大学毕业的时候,他胖了二十斤,女神没有追到手。
这时,他才后悔了:“要是我每天坚持跑步的话,我本来可以减肥的,有可能追到我的女神。”
是的,如果能一直坚持,能早点醒悟的话,说不定,女神就是他的了,自己也可以拥有苗条健康的身材。
3
在成功的道路上,经营自己需要点耐心,还需要点坚持。当然,还要做的事,别为自己的失败找“本来我可以”的理由。
有人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不多。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多少人都有“本来我可以”的遗憾,你“本来可以” 实际上却没有,这比本来没有还让人难过。
大家都知道,蔡康永还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所以,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没有回程的漫长旅程,那些“我本来可以”的事情,既然已经错过了,那就让它错过了。你要做的是,收拾好心情,汲取教训,让未来的你不再有“本来我可以”的遗憾才是正经事。
“弃北大读技校”只是个励志故事 第3篇
透过周浩努力适应北大学习生活和爱上“不来电”专业的尝试,到穷尽旁听、转院和逃避等多重努力后的“转校”定盘, 从休学期间当电话接线员、流水线工人的“找感觉”, 到转学后“每天都把老师教过的技术重复练习,有不懂的就及时问”的刻苦学习, 人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只懂随遇而安和贪图安逸享受的混“文凭”的学 生 , 而是一位渴 望真才实学、希冀展现价值的有志青年。为了实现自己心仪的人生目标, 周浩尽显痛苦、挣扎、勤奋的勇敢与坚毅, 这种“咬定青山 不放松”的执 著劲头 ,正是他能够出类拔萃的可贵之处。
周浩是有志的,但更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在于他身为大学工科教授的父亲带给他“从小就喜欢拆分机械”的爱好与天赋,在于他不固执己见的明理父母,更在于求贤若渴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为其提供的“小班授课”和“配最好班主任”的学习环境。正是这种宽松的外部条件与自己勤奋好学的内在动力的融合,才成就了他学有所成和入围决赛的学业佳绩。我们可以为周浩的有志与有为点赞,但对“弃北大读技校”的模仿却需谨慎看待。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如此的幸运与天赋。
《孤独的反面》随笔故事集 第4篇
Publisher: Scribner
An affecting and hope-filled posthumous collection of essays and stories from the talented young Yale graduate.
Marina Keegan’s star was on the rise when she graduated magna cum laude from Yale in May 2012. She had a play that was to be produced at th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Fringe Festival and a job waiting for her at the New Yorker. Tragically, five days after graduation, Marina died in a car crash.
Even though she was just twenty-two when she died, Marina left behind a rich, expansive trove of prose that, like her title essay, captures the hope, uncertainty, and possibility of her generation. The Opposite of Loneliness is an assem-blage of Marina’s essays and stories that, like The Last Lecture, articulates the universal struggle that all of us face as we figure out what we aspire to be and how we can harness our talents to make an impact on the world.
这是一部充满希望、令人动容的随笔散文集,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年轻才女的遗作。
玛丽娜·基亘于2012年5月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毕业,前途一片光明。她的原创短剧将登上纽约国际艺穗节的舞台,《纽约客》也向她抛出橄榄枝。不幸的是,毕业五天后,玛丽娜在一场车祸中丧生。
尽管芳华早逝,但她留下了广泛而丰富的文章,如同她那篇同名散文,捕捉到了她这代人的希望、捉摸不定和可能性。《孤独的反面》收集了所有玛丽娜的散文和故事,如其中《最后一课》一样,讲述了我们大家在认清自己的渴求,考虑如何发挥才能影响世界时都要面对的纠结。
随笔励志故事作文 第5篇
比较高级的回答:努力赚很多的钱,然后实现财务自由,去周游世界,开上豪车,拥有几套别墅,走上人生巅峰。
针对眼前的问题回答:可以不用每天早起,不用挤地铁,不用跟同事勾心斗角,不用受领导的气。
1
两年前,从微博上看到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十年前,你周围的人会根据你父母的收入对待你。 十年后,你周围的人会根据你的收入对待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这就是人性和人生 ,除了努力别无选择。记住: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这个越来越势利的社会里,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越来越努力,努力摆脱这个让你感到厌恶的圈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生活在社会的越底层的人,势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在农村,如果哪个人几年后开着豪车回村里,很多人就会认为他是靠不正当手段得来的钱财;如果村里的某个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很多人就会看不起他。
我有一个表姐,她家里从小比较艰苦。但是她读书非常刻苦,考上了重点大学,她的爸爸妈妈也很注重教育,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上大学。村里的人就开始嘲笑她的爸爸妈妈,读大学要花这么多钱,到头来,女儿还是都要嫁人的。还不如把这些钱存起来,以后养老。
村里人说的这些话,表姐记在了心里,也非常感谢自己的父母。她大学毕业后,努力工作。遇到困难时,就想一想村里人的话,又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五年后,她当上了知名大公司的主管,把父母接到了大城市里。村里的人又开始议论了,肯定是遇到了个有钱的人,才能过得这么好!
在离开村门口的那一刻,表姐摇下了车窗,看了一下这个曾经生活过的村子。然后,车就往高速路方向开去。
她从车的内后视镜里看到了父母已经苍老的脸庞,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她的眼睛开始湿润了,她的眼泪是在感谢当初那个拼了命努力的自己!
2
知乎上看到一个点赞最多的回答,来自一个男士的回答。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他的奶奶,在五十岁高龄,且身无分文的时候,移民到美国生活。
那是九十年代初,他的奶奶去了唐人街的扎花厂上班,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一年工作三百六十五天。其中的苦不用多说都明白,但每次从美国回家,都会给他带费列罗巧克力,翘胡子薯片,Jif花生酱,让他以为奶奶在美国过得很好。
当他问奶奶美国怎么样的时候,他的奶奶用最朴实的语言向我描述纽约的繁华,告诉我美国好极了,一切都在等着我。
每年都依旧如此!
奶奶出国五年后,他的爸爸妈妈也去了美国。一开始条件特别艰苦,之后通过不断的努力,从最底层的活干起。最后,合伙开超市,然后是餐馆,越开越多,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等到他爸妈出国五年后,他也来到了美国,看到了事实的真相。
他去过她奶奶以前住过的那个阴暗破旧的小公寓楼,也去过他爸妈曾经住过的地下室。
他明白了所有的东西,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努力得来的!
3
还记得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里的演讲的内容吗?
她在《寒门贵子》里面说到: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命运给你的起点低,你可能会感到自卑,但是不能只会抱怨。抱怨毫无意义,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负情绪。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才富起来的。比如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他从小家境贫寒,上大学的时候只带了亲戚凑起来的500元。毕业后,开过饭馆、进日企工作,卖过光碟,最后,创办了京东,挤进了富人的圈子里。
也许,你可能会说,这只是少数人才能做到。富人的孩子一出生就站在了跑道的终点,不可能追上去的。
这话没错,但是富人出生在终点是他们的事,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啊!我们要做的是,在这四百米的跑道上,如何通过努力,才能更接近终点。
每当自己坚持不住了,就想一下十年后的自己。这样,你就有毅力坚持下去了。
4
人只有一生,请好好努力一下,即使不是为了自己,也要想一下父母和你以后的孩子。
别在十年以后,你的钱包里的存款还只是五位数,每年回家都要跟着一群年轻人在那里抢火车票;看到很多想买的东西,自己又没有钱;每天都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舍不得给自己吃点好的。
年轻时感慨“一朝行囊肩上走,故乡再无春夏秋”,别人会觉得你文艺。
等你年纪大了以后,这句话就会变成别人嘲笑你的话。
一生不长,路很长,唯有一路前行,不屈不挠!
努力吧!
有关目标的励志作文随笔 第6篇
每到年底都习惯去总结,就是怕自己去年该完成的前年定下的目标,今年还没完成。今天就来盘算一下。
首先最想说说自己心态的变化,今年更加淡定了,也不会很焦虑。究其原因,是因为更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想要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
就拿娜味来说,做娜味无添加食品,快3年半了。顾客朋友积累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朋友极大的信任和认可,同时团队也在扩大,见证了彼此的成长,精神物质双丰收,这些我在之前的文章里经常有提到。
但我今天想说的是,因为我们定位做无添加健康食品,所以会遇到很多关注食品安全的朋友,尤其是宝妈们特别关心自己宝贝的饮食安全,每当收到她们的高度认可和鼓励时,我都更坚信,自己在做一件很正确很有意义的事。
不过,我也知道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会那么一帆风顺,总有人会带着怀疑或不屑的眼光来看待你,但这并没有关系。就像真正有判断力或由内而外自信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自我否定。知道自己的方向很正确,剩下的就是坚持与积累。
因为看了张德芬的心灵四部曲和哲学入门书籍《苏菲的世界》,这两年开始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于是年初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考心理咨询师,今年也如愿考过了。有很多人问我,怎么突然想去考这个。
首先是我自己很感兴趣,刚刚讲过。其次,我觉得,人人都需要心理学,包括我自己,我相信,假如我学的好的话,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内在力量,同时还能帮助他人走出心理的困境。我想,这也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陆陆续续花了两个多月准备。因为考这个证,今年出去旅行的次数就少了很多。往年都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在路上,今年只有几次出行。
跟书友一起参加10公里的徒步活动,四月去武汉看樱花,八月去宁夏看枸杞,沙坡头体验各种玩沙活动,内蒙大口吃肉参加篝火晚会,感受异域风情,一月初去了珠海、新会。
剩下的时间一部分用在照顾80多岁的姥爷上,因为我是自由职业者,所以可以比较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我爱上自由职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写作,我依然在坚持,虽然有时候没有完成年初定的每周一篇的目标,不过也比较好的记录了当下每个阶段自己的行动、收获和感悟。这也是我当初开通公众号的目的,因为越长大,时间过得越快。
一不留神,我就毕业4年半了,还好近几年有文字的陪伴,让我知道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什么。不过没想到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喜欢写作或很有想法的朋友,彼此鼓励和建议,也看到了其他有趣的生活方式。
特别喜欢现在这个时代,信息连通越来越扁平化,所以只需要用吸引力法则,你的生活定会越来越有趣。
对于读书,已经养成了习惯,今年看了十几本不错的书,其中有5本,我写了读书总结,对于一些需要仔细消化的书,我习惯自己再次总结梳理一下。
最近又在看一本书叫《个体崛起》,让我有三大点收获。第一,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做跟时间复利有关的。不要只做一笔买卖,要学会去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所以,对于上了不少学还做刷单员打字员一类工作的,我一向无法理解。
第二,这个时代变化很快,一定要不断学习、更迭,跟上这个时代,让自己变得更加稀缺。所有不要一直去做那些很容易就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
第三,人与人的不同,关键在于思维的不同。很多人认为一分付出就只有一分收获,认为很多事情就是线性增长。其实不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在课堂上讲课,与录好了课程发布在网上,两者受众的粉丝量就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只要我们学会展示自己、把握时机,不管是财富或影响力的增长,都可以成指数型增长。
同时,今年也很意外地获得吴晓波佛山书友会颁发的“优秀书友”荣誉证书,感谢。认真走过,有了些许收获,继续前行,继续提升自己。
再说说学习,不得不说,现代人大多都有知识焦虑症,总怕自己因为漏掉了什么知识,而错失了某个大好上升的机会。确实,现在知识付费很火,越来越火,很多人也愿意为知识买单,这没错。
我也在得到订阅了李笑来的专栏,每天听一本书,还有混沌大学。后来又买了Spenser的写作课程,年底又报名的一个时间管理课程。看起来不少,但只有真正去学习去执行,才有用。
拿时间管理课程来说吧,从中我学习到了,番茄工作法以及S O P标准流程对工作效率的提升,也知道上瘾与习惯的本质是什么。
比如容易上瘾的游戏,就是很低门槛,容易上手,同时及时给予奖励,所以按照这种思维,我们就知道怎样养成一个好习惯,而不是单纯靠毅力。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但是我想说的是,我看到了这些课程干货背后的思维逻辑以及思考方式,这才是最值钱的。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要学会看本质找规律。
说到底,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围绕着人性。不管是拖延症、记录或表达自己,还是实现自己的想法,这都跟人性里的懒惰、贪婪、优越感、成就感等有关。
说到人性,我立即想到了前段时间看的一部电影《无问西东》,这是今年看到的最有深度的国产电影。
虽然只有26岁多,只工作四年多,只是去过二三十个城市,读过一些书,但我仍有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做自己想做又能做的事,做更好的自由职业者。
这部电影讲的是关于真实关于内心的选择,也是说人该怎么活着的问题。
很喜欢张果果问的那个问题,而我的回答是:如果提前了解了我所要面对的人生,我依然信心满满地前来,依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尽可能地让自己有更多不同的人生体验,做事有原则,亦有温度,做真实的自己,做一个永远的年轻人。
尽管有不少人以“为我们好的名义”跟我们说着各种厚黑学。
因为我很清楚,决定我们人生幸福的,不是钱,也不是名利、工作,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同事、伴侣、亲子等。
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发自内心且更持久的快乐、幸福与爱。
这一年比较空白的是运动和情感方面。17年唯一真正的运动,就是坚持了一个月每天早起打40分钟左右的羽毛球。
对于运动,今年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要想坚持运动下去,就要知道自己运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是做一件事的内驱力。
现在的我很清楚,坚持运动,不仅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的事,有一个更好的革命本钱。同时,专注于一项运动,可以让自己慢慢变得更专注、放空自己、内心更平和。
在生活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时间。计划18年捡起之前的瑜伽,继续运动下去。
对于情感,也是我们这个年纪必谈的话题,但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遇到Mr.Right之前,先认真做好自己,便好。
,毕业后的第4年,认真走过,回头看看,完成得还行,过得不好不坏。
即将到来,依然充满期待,期待大大小小的目标生根、发芽、长大、结果,期待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书写出全新的更有意义的365天……
那么,一起迎接属于自己的2018的到来吧。
作者|静菇凉
随笔励志故事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