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精选12篇)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第1篇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做,不要只顾着玩耍哦!

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1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D.重力的单位是kg

14.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15.2002年 12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

16.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8N,则物体的重力为()

A.一定等于8N B.一定小于8N C.一定大于8N D.以上情况部有可能

17.如图所示,已知各物体的质量都相等且都静止不动,试在图上分别画出它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8.如图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是否水平,当它在东西方向放置时,人在水平仪南边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南北放置时,人在水平仪东边观看,锥体偏在右方,此时桌面的_________高。

19.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20.从前,一个商人在荷兰向渔民买了重为4.9107N的青鱼,装上船运往靠近赤道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用弹簧测力计一称,青鱼竟少了2.94105N.轮船沿途没有靠过岸,装卸中损耗也不可能那么大.你能推测这是什么原因吗?

21.一容器质量为1kg,内盛10dm3液体.现将该容器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88.2N.求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2.现有一把弹簧测力计和一个带绳套的小的空矿泉水瓶、足量的水及煤油。用这些器材和物质测定煤油的密度。

(1)依次写出测量步骤和该步骤中被测物理量的符号:

(2)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计算煤油的密度煤油=_____________

24.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等于10N/kg.为探究g的大小,小宇同学把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它们的大小,记在下面表格中,再算出每次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查字典物理网初二物理寒假作业栏目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第2篇

答案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这篇人教版2014年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内能测试题答案,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做题巩固自己上学所学到的知识,注意:千万不能抄答案噢!

1答案:A 点拨:尘土属于小物体,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B、C、D选项中均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答案为A选项。

2答案:D 点拨:能够闻到酒精的气味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的 结果,所以D选项正确。

3答案:D 点拨:难以压缩表明分子间有斥力,墨水散开是由于分子运动的结果,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只有D选项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4答案:B 点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A、C、D选项的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是内能之间的转移,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B选项中,划火柴时,火柴头通过摩擦使机械能转化为火柴头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火柴的着火点而被点燃,是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5答案:AC 点拨: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凝华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雪糕周围的冷空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所看到的白气,故B选项错误;将-18 ℃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 ℃保鲜室中后,冰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故C选项正确;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要克服摩擦做功,从而使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选项错误。

6答案: B 点拨: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如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A选项错误;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因此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C选项错误;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选项错误。

7答案:B 点拨: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汽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正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吸二手烟是因为分子的扩散造成的,故B正确;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说法C不正确;对市区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D不正确。

8答案:C 点拨:由两图可知,墨水在冷水中扩散得慢,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这说明冷水分子运动得慢,而热水分子运动得快,所以A选项错误;内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热水与冷水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有热水与冷水都有内能,故B选项错误;比较两图可知,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慢,而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选项正确;扩散可以在任何物体之间发生,故 D选项错误。

9答案:C 点拨:由图可知,冰的初温为-40 ℃,吸热后当温度达到0 ℃,继续吸热开始熔化,直到点C时,冰完全熔化为水。继续吸热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达到100 ℃,再吸热开始沸腾。由于同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

10答案:A 点拨: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物质甲和水加热时,使物质甲与水升高相同的温度(t=60 ℃),甲需要10分钟,水需要20分钟,说明甲吸收的热量是水的一半,根据Q吸=cmt可知,在m、t相同时,Q甲吸= Q水吸,所以c甲= c水=2.1103 J/(kg℃)。故A选项正确。

11答案:D 点拨:从题中可以看出,水的温度变化小,而沙子的温度变化大,这是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小,在同样条件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高,而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得少,所以出现题中的情况,D选项正确。

12答案:C 点拨:根据公式Q吸=cmt得t=Q吸/cm=4.2105/4.21031 ℃=100 ℃,即水吸收这些热量后,在理论上温度会升到120 ℃,由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且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保持不变,故可判断温度不会超过120 ℃,答案为C。

13答案: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拨:吸烟时产生的废气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而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4答案:永不停息地无规则 加剧

点拨: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能闻到甲醛的气味是甲醛分子运动到房间的各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快。

15答案:温度 内能

点拨: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气温高,即温度高;两手摩擦后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感到发热。

16答案:比热容 做功

点拨:根据Q=cmt可知,在吸收一定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的温度升高的却不大,这适合于用水作冷却物质;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做功,使机械能 转化为木头的内能,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点燃木头,得到火种。

17答案:热传递 4.2104(或4.2104)

点拨: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将内能转移给水,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若不计算热量散失,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2-t1)=4.2103 J/(kg℃)1 kg(30 ℃-20 ℃)=4.2104 J,如果考虑到水向外界散热,则水实际吸收的热量大于这个数值。

18答案:温度计 B

点拨:要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可采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高低,或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根据题意知,相同的酒精灯,说明在相同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那么只要测出升高温度的高低,即可判断哪种物质吸热能力大,所以还需要温度计来测温度,从图象看出,加热相同时间时,A物质温度升高得快,说明A物质吸热本领小,比热容小。

19答案:根据Q=cmt,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泥土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基本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这样,福州修建了人工湖和内河可以较好地调节市区的气温。点拨: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其温度变化小,即吸热时升温慢,升得小,放热时,降温慢,降得少,且水在蒸发时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了周围环境和自身的温度。

20答案:(1)98(2)多(3)不 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

点 拨:从温度计示数可知此时温度为98 ℃,即水的沸点是98 ℃;由于加热水和食盐水所用的酒精灯相同,在单位时间内 放出的热量相等,则对食盐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多;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是不正确,因为实验中所用的是相同体积的水与食盐水,另外水与食盐水的沸点也不同,这样在研究的过程中两种物质的质量与升高的温度均不相同,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1)①使水和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 ②错误是:没有控制水和沙子质量相等、初温相同;不足是:没有测量水和沙子温度的仪器(2)①天平温度计、秒表 ②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加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点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和物质的种类多方面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过程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如在实验中要探究物体吸收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同等,所以在实验中必须有测量质量和温度的工具。

22答案:(1)100(2)2.52107(3)5.04106

点拨:水的质量为m=V=1.0103 kg/m310010-3 m3=100 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 J(kg℃)-1100 kg60 ℃=2.52107 J;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太阳能转换为水的内能的效率为50%,则10 h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为E=Q吸/50%=5.04107 J。

所以热水器平均1 h所接收的太阳能约为5.04107 J/10 h=5.04106 J/h。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第3篇

1.以相同方向和不同大小的力,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

A.作用点 B.方向 C.作用时间 D.大小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用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里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棉,海棉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3.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

A.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4.北京奥运游泳场馆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它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棒在手上轻若鸿毛;它可以被拉神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列;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此外,即便是冰雹撞击薄膜的.巨响也不能传递到场馆之内。关于这种建筑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 )

A.密度小 B.熔点高 C. 分子间无斥力 D.隔音性较强

5.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万川不入海 B.物体没有质量

C.人一跳起来就会离 开地球 D.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6.对密度定义式 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7.关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挂在屋顶的电灯具有重力势能 B.太阳的光具有光能

C.正在行驶的火车具有动能 D.挂在墙上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8.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

B.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

C.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重力作用

人教版初二暑假物理作业答案 第4篇

放暑假了,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暑假呢?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暑假这一个月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初二暑假物理作业答案。

一、1-5: CBCBA 6-10:CDCBC

二、11、书包 书包 我们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相互 形状 运动状态13、0-5N;1.6

14、上升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下降 玻璃瓶会发生弹性形变

15、惯性 摩擦力16、4 重力和支持力 8×10? 阻力和牵引力 6×103

17、不变 2

18、乙 甲

19、量程 不能

三、20、略

21、(1)弹簧测力计;(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3)2 2.94(4)B

22、(1)水平便于测量摩擦力(2)1、2、3 f=F/5 1、4、5(3)

2、3 A

物理探索(二)

一、1-5:CABDB 6-8:BDB

二、9受力面积 压强 增大 减小 10、4 2000

11、甲 F甲=F乙 p甲=p乙

12、大 减小 减小 13、6×10? 1.5×108 14 B C

三、(1)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不同,其作用效果不同(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3)受力面积和压力

16、(1)相平(2)液体深度(3)丙、丁 无关(4)乙丙(5)各个方向

四、17解:(1)牛奶对杯子底的压强

P=ρ牛奶

gh=1.1×103kg/m3×10N/kg×15×10-2m=1650Pa

牛奶对杯子底部的压力

F=PS=1650Pa×100×10-?m2=16.5N

(2)牛奶和杯的总重力

G=mg=(2kg+0.5kg)×10N/kg=25N

则这杯牛奶对桌面的压力为

p2=F2/S=25N/10010-?m2 =2500Pa

18、解:

(1)根据G=mg,得:

m=G/g

=125.6N÷10N/kg

=12.56kg

(2)吸盘的面积s=π(D/2)2=3.14×(0.3m/2)2=0.07m2;

以玻璃板为研究对象,受到向下的重力G,吸盘内气体向下的压力F内=P内S,外界大气向上的压力F外=P外S,玻璃板受力平衡得:

F外=F内+G,即:P外S=P内S+G

所以:P外-P内=G/S=125.6N/0.07m2=1.79×103Pa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第5篇

1、折射、反射 2、AO、<2,、BO、<3、CO、<6 3、折射、反射 4、折射、虚、高、反射 5、左、偏折 6、B 7、C 8、C (9、10、11、12、13、略)

10

1、接收、本身、白色、黑 2、反射、漫 3、红外线、红外线、4、红外线、红外线夜视仪、 5、钙、杀菌、防伪 6、D 7、B 8、A 9、C 10、A 11、B

12、D 13、(A、C)(D、F) 14、焦点、焦点、平行光 15、凸透镜、光屏、倒立、缩小 16、倒立、放大、虚、大、平光镜、反射光线、镜头、凸透镜 17、凸透镜、正立、放大、虚

探究性学习

1、D 2、B 3、A 4、C 5、A 6、汽化、吸收、降低 7、A

8、一致 9、光的直线传播,运用V=S/T 计算。10、(1)V=A*b*h =13.4*6.10*9=735.66 m

M= PV= 1.29 KG/M * 735.66 m = 949.0014 KG (2) 为了与白色球区分开。

11

1、D 2、A 3、B 4、略 5、C 6、B 7、C 8、B 9、C 10、C

(11、12、13略)

12

1、缩小、变大 2、C、投影仪 3、实、小、照相 4、> 5、小于、正立、虚 6、20 10

7、B 8、D 9、D 10、C 11、A 12、A 13、C 14、B 15、D 16、目、实、f

13

1、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 2、薄、远处、厚、近处 3、厚、强、前、近处、远处、凹透镜、发散 4、显微镜、望远镜 5、凸透镜、目镜、物镜、实、投影仪、放大镜、虚

6、实、放大的、照相机、放大镜、扩大视角、野、外界因素 7、大

8、A 9、B 10、C 11、b 12、D 13、D 14、B 15、B 16、A 17、A

18、A 19、B 20、D 21、D

14

1、右、71 2、2:3 3、左 3.2 4、4.7 0.94 5、D 6、A

7、B 8、D 9、C 10、C 11、A 12、C 13、越大、相等、正

15

1、膨胀、变小、较大、较小 2、大、小、发电 3、最大、小、大、小、反常定律

4、可以、 5、7.1 不是 6、C 7、b 8、B 9、A 10、C

11、47.6 16 2.975 12、右、游码、54、20

13、A、(cbdef)、P蜡=M2/V3―V2 14、158.6 34.6 1.153 左、>

探究性学习

1、C 2、B 3、C 4、C 5、A 6、B

7、(1) M =PV =70000M *1.0 *10kg/m = 7 * 10t

(2) 7 * 10/10 =7*10

8、略 9、反射、相等、折射、图略

小编推荐更多相关的文章阅读参考: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2.-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3.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4.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5.历史寒假作业答案八年级2015

6.四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完整版)

7.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8.2014-201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9.2015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第6篇

点拨:尘土属于小物体,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B、C、D选项中均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答案为A选项。

2、答案:D

点拨:能够闻到酒精的气味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的 结果,所以D选项正确。

3、答案:D

点拨:难以压缩表明分子间有斥力,墨水散开是由于分子运动的结果,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只有D选项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4、答案:B

点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A、C、D选项的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是内能之间的转移,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B选项中,划火柴时,火柴头通过摩擦使机械能转化为火柴头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火柴的着火点而被点燃,是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5、答案:AC

点拨: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凝华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雪糕周围的冷空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所看到的“白气”,故B选项错误;将-18 ℃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 ℃保鲜室中后,冰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故C选项正确;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要克服摩擦做功,从而使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选项错误。

6、答案:B

点拨: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如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A选项错误;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因此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C选项错误;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选项错误。

7、答案:B

点拨: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汽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正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吸“二手烟”是因为分子的扩散造成的,故B正确;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说法C不正确;对市区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D不正确。

8、答案:C

点拨:由两图可知,墨水在冷水中扩散得慢,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这说明冷水分子运动得慢,而热水分子运动得快,所以A选项错误;内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热水与冷水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有热水与冷水都有内能,故B选项错误;比较两图可知,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慢,而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选项正确;扩散可以在任何物体之间发生,故 D选项错误。

9、答案:C

点拨:由图可知,冰的初温为-40 ℃,吸热后当温度达到0 ℃,继续吸热开始熔化,直到点C时,冰完全熔化为水。继续吸热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达到100 ℃,再吸热开始沸腾。由于同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

10、答案:A

点拨: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物质甲和水加热时,使物质甲与水升高相同的温度(Δt=60 ℃),甲需要10分钟,水需要20分钟,说明甲吸收的热量是水的一半,根据Q吸=cmΔt可知,在m、Δt相同时,Q甲吸= Q水吸,所以c甲= c水=2.1103 J/(kg℃)。故A选项正确。

11、答案:D

点拨:从题中可以看出,水的温度变化小,而沙子的温度变化大,这是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小,在同样条件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高,而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得少,所以出现题中的情况,D选项正确。

12、答案:C

点拨:根据公式Q吸=cmΔt得Δt=Q吸/cm=4.2105/4.21031 ℃=100 ℃,即水吸收这些热量后,在理论上温度会升到120 ℃,由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且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保持不变,故可判断温度不会超过120 ℃,答案为C。

13、答案: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第7篇

初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初中,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l 1

1、B、2.45 2、28.2 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13、B

14、B l 2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 22.5 4、250 5/3

5、路程、时间、V=s/t 6、0.4 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11、8 6 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2)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l 3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 HZ 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l 4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2)音色、9、(1)无法正常交流(2)无法听音色(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2)更好的接收声音(3)听诊器

l 5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 38.5

4、(1)10(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温度继续上升、(3)图略

l 探究性学习

1、真空中不能传声

2、B

3、D 4、50 5*10000

5、D

6、折射、虚、火车、地面

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

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12、因为衣服只能反射它原本的颜色。

13、测得十分钟的路程,用V=S/T的公式求出速度

l 6

1、液化、汽化

2、汽化、液化、液化、凝固、3、吸、不变、大、沸点、不同、增大

4、液化、放

5、汽化、吸 6、100℃、不变

7、(1)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2)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8、(1)98、不变(2)不是标准大气压

9、D

10、C

11、B

12、C

13、D 14、48 C

15、快、温度计、B、25

16、(1)0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状态(2)没有加上盖子

l 7

1、熔化、升华、凝华

2、室内、凝华、放

3、升华、凝华、熔化、4、低、凝华、熔化吸热、5、C、6、A

7、B

8、D

9、C

10、B

11、B1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13、碘粉、碘粉、气体、气化碘、升华

14、液化、汽化

15、低、温度计、不同、冰箱、凝固

l 8

1、(4、5、7)(1、2、6)(3)

2、近、的直线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

4、法线、入射光线上、反射光线、AON、40、BON、40、80

5、(5、10、8、不变)

6、直线传播、反射

7、可逆

8、A

9、A

10、A、11、C

12、C

13、略

14、略

15、略

16、(1)红色,除红色以外的颜色(2)红光热效应强(3)反射白光,吸收白色以外的光

l 9

1、折射、反射

2、AO、2,、BO、3、CO、6

3、折射、反射

4、折射、虚、高、反射

5、左、偏折

6、B

7、C

8、C(9、10、11、12、13、略)l 10

1、接收、本身、白色、黑

2、反射、漫

3、红外线、红外线、4、红外线、红外线夜视仪、5、钙、杀菌、防伪

6、D

7、B

8、A

9、C

10、A

11、B

12、D

13、(A、C)(D、F)

14、焦点、焦点、平行光

15、凸透镜、光屏、倒立、缩小

16、倒立、放大、虚、大、平光镜、反射光线、镜头、凸透镜

17、凸透镜、正立、放大、虚

l 探究性学习

1、D

2、B

3、A

4、C

5、A

6、汽化、吸收、降低

7、A

8、一致

9、光的直线传播,运用V=S/T 计算。

10、(1)V=A*b*h =13.4*6.10*9=735.66 m3

M= PV= 1.29 KG/M3 * 735.66 m 3= 949.0014 KG(2)为了与白色球区分开。

l 11

1、D

2、A

3、B

4、略

5、C

6、B

7、C

8、B

9、C

10、C

(11、12、13略)l 12

1、缩小、变大

2、C、投影仪

3、实、小、照相4、5、小于、正立、虚 6、20 10

7、B

8、D

9、D

10、C

11、A

12、A

13、C

14、B

15、D

16、目、实、f l 13

1、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

2、薄、远处、厚、近处

3、厚、强、前、近处、远处、凹透镜、发散

4、显微镜、望远镜

5、凸透镜、目镜、物镜、实、投影仪、放大镜、虚

6、实、放大的、照相机、放大镜、扩大视角、野、外界因素

7、大

8、A

9、B

10、C

11、b

12、D

13、D

14、B

15、B

16、A

17、A

18、A

19、B 20、D

21、D l 14

1、右、71 2、2:3

3、左 3.2 4、4.7 0.94

5、D

6、A

7、B

8、D

9、C

10、C

11、A

12、C

13、越大、相等、正

l 15

1、膨胀、变小、较大、较小

2、大、小、发电

3、最大、小、大、小、反常定律

4、可以、5、7.1 不是

6、C

7、b

8、B

9、A

10、C 11、47.6 16 2.975

12、右、游码、54、20

13、A、(cbdef)、P蜡=M2/V3—V2 14、158.6 34.6 1.153 左、l 探究性学习

1、C

2、B

3、C

4、C

5、A

6、B

7、(1)M =PV =70000M3 *1.0 *103kg/m3 = 7 * 10t

(2)7 * 10/10 =7*103

8、略

9、反射、相等、折射、图略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第8篇

案参考

初中寒假作业是不是一直困扰这你呢?不用担心,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你带来了人教版初三年级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啦,是不是很让你兴奋呢?那就快来看看吧!

1答案:A 点拨:尘土属于小物体,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B、C、D选项中均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答案为A选项。

2答案:D 点拨:能够闻到酒精的气味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的 结果,所以D选项正确。

3答案:D 点拨:难以压缩表明分子间有斥力,墨水散开是由于分子运动的结果,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只有D选项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4答案:B 点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A、C、D选项的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是内能之间的转移,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B选项中,划火柴时,火柴头通过摩擦使机械能转化为火柴头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火柴的着火点而被点燃,是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5答案:AC 点拨: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凝华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雪糕周围的冷空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所看到的“白气”,故B选项错误;将-18 ℃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 ℃保鲜室中后,冰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故C选项正确;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要克服摩擦做功,从而使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选项错误。

6答案: B 点拨: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如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A选项错误;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因此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C选项错误;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选项错误。

7答案:B 点拨: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汽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正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吸“二手烟”是因为分子的扩散造成的,故B正确;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说法C不正确;对市区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D不正确。

8答案:C 点拨:由两图可知,墨水在冷水中扩散得慢,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这说明冷水分子运动得慢,而热水分子运动得快,所以A选项错误;内能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热水与冷水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有热水与冷水都有内能,故B选项错误;比较两图可知,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慢,而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选项正确;扩散可以在任何物体之间发生,故 D选项错误。

9答案:C 点拨:由图可知,冰的初温为-40 ℃,吸热后当温度达到0 ℃,继续吸热开始熔化,直到点C时,冰完全熔化为水。继续吸热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达到100 ℃,再吸热开始沸腾。由于同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

10答案:A 点拨: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物质甲和水加热时,使物质甲与水升高相同的温度(Δt=60 ℃),甲需要10分钟,水需要20分钟,说明甲吸收的热量是水的一半,根据Q吸=cmΔt可知,在m、Δt相同时,Q甲吸= Q水吸,所以c甲= c水=2.1×103 J/(kg℃)。故A选项正确。

11答案:D 点拨:从题中可以看出,水的温度变化小,而沙子的温度变化大,这是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小,在同样条件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高,而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得少,所以出现题中的情况,D选项正确。

12答案:C 点拨:根据公式Q吸=cmΔt得Δt=Q吸/cm=4.2×105/4.2×103×1 ℃=100 ℃,即水吸收这些热量后,在理论上温度会升到120 ℃,由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且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保持不变,故可判断温度不会超过120 ℃,答案为C。13答案: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拨:吸烟时产生的废气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而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4答案:永不停息地无规则 加剧

点拨: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能闻到甲醛的气味是甲醛分子运动到房间的各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快。

15答案:温度 内能

点拨:“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气温高,即温度高;两手摩擦后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感到发热。

16答案:比热容 做功

点拨:根据Q=cmΔt可知,在吸收一定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的温度升高的却不大,这适合于用水作冷却物质;“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做功,使机械能 转化为木头的内能,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点燃木头,得到火种。

17答案:热传递 ≥4.2×104(或“4.2×104”)

点拨: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将内能转移给水,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若不计算热量散失,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2-t1)=4.2×103 J/(kg℃)×1 kg×(30 ℃-20 ℃)=4.2×104 J,如果考虑到水向外界散热,则水实际吸收的热量大于这个数值。

18答案:温度计 B

点拨:要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可采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高低,或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根据题意知,相同的酒精灯,说明在相同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那么只要测出升高温度的高低,即可判断哪种物质吸热能力大,所以还需要温度计来测温度,从图象看出,加热相同时间时,A物质温度升高得快,说明A物质吸热本领小,比热容小。

19答案:根据Q=cmΔt,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泥土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基本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这样,福州修建了人工湖和内河可以较好地调节市区的气温。

点拨: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等的热量,其温度变化小,即吸热时升温慢,升得小,放热时,降温慢,降得少,且水在蒸发时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了周围环境和自身的温度。

20答案:(1)98(2)多(3)不 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

点 拨:从温度计示数可知此时温度为98 ℃,即水的沸点是98 ℃;由于加热水和食盐水所用的酒精灯相同,在单位时间内 放出的热量相等,则对食盐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多;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是不正确,因为实验中所用的是相同体积的水与食盐水,另外水与食盐水的沸点也不同,这样在研究的过程中两种物质的质量与升高的温度均不相同,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1)①使水和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 ②错误是:没有控制水和沙子质量相等、初温相同;不足是:没有测量水和沙子温度的仪器(2)①天平温度计、秒表 ②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加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点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和物质的种类多方面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过程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如在实验中要探究物体吸收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同等,所以在实验中必须有测量质量和温度的工具。

22答案:(1)100(2)2.52×107(3)5.04×106

点拨:水的质量为m=ρV=1.0×103 kg/m3×100×10-3 m3=100 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 J(kg℃)-1×100 kg×60 ℃=2.52×107 J;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太阳能转换为水的内能的效率为50%,则10 h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为E=Q吸/50%=5.04×107 J。

所以热水器平均1 h所接收的太阳能约为5.04×107 J/10 h=5.04×106 J/h。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 第9篇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这篇初二物理寒假作业,是查字典物理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一、选择题

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 D.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2.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由下面哪种情况可以判断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A.物体保持匀速圆周运动 B.物体保持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 C.物体保持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D.物体保持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

3.直升机在空中悬停时,之所以相对地面静止不动:是因为直升机()

A.受到空气的举力 B.受到地球的重力 C.受平衡力的作用 D.受到的举力大于重力

4.重力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在拉力F甲、F乙的作用下以2米/秒和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有()。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

5.下列现象中,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的是()

A.停留在水中某一深处的潜水艇B.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

C.沿田径弯道在匀速奔跑的运动员D.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6.在下列图示中,表示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的图是()。

7.如图所示的铁球,在被压缩的弹簧上面能保持静止不动的原因是()

A.重力的作用 B.弹簧对它的支持力 C.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D.平衡力的作用

8.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均为10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减小到5N,则物体()

A.速度减小B.按减小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停止运动

9.用两只手在竖直方向拉一个弹簧秤,一只手向上拉秤上端,另-只手向下拉秤下端,这时弹簧秤的示数是8牛顿,若弹簧秤本身重力不考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只手各甩4书顿的拉力 B.上面那只手用8牛顿的拉力,下面那只手没用力

C.下面那只手用8牛顿的拉力,上面那只手没用力 D.两只手各用8牛顿的拉力

10.一辆重4105牛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是5 104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A.4105牛 B.5 104牛 C.4.5105牛 D.3.5105牛

11.起重机吊着5 104牛的物体,加速上升时,钢绳对物体的拉力()

A.大于5104牛 B.等于5104牛 C.小于5104牛 D.不可能作加速运动

12.一个物体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的作用下,则物体将()

A.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静止状态 C.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13.用手握住瓶子的颈部使其悬空,瓶子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A.手对瓶的摩擦力与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瓶的摩擦力与手对瓶的压力平衡

C.手对瓶的压力与瓶颈对手的压力平衡 D.手对瓶颈的压力与瓶的重力平衡

14.一物体重为800牛,当它从空中匀速下落时,它所受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A.f800牛 B.f800牛 C.f=800牛 D.无法确定

15.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使它()

A.从静止开始运动 B.从运动到停下来 C.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D.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16.两架完全相同的直升机,甲机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乙机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A.甲机受到的举力较大 B.乙机受到的举力较大

C.甲、乙两机受的举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18.用49牛的水平力把质量是1.5千克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木块对墙的压力是 [ ]

A.50.5牛;B.49牛;C.64牛;D.15牛.19、下列各物体中,受力不平衡的物体是()

A、地球同步卫星 B、匀速竖直上升的直升飞机

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D、在平直铁轨上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如果有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

C.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的;

D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21.重8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是12牛,要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水平拉力是 [ ]

初二寒假物理作业答案 第10篇

1.A2.A3.(1)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2)400160.15(3)用排沙法(或先将水吸足)4.160cm3700g5.1610块

6.0.8557.(3)(1)(2)(4)83.441708.13t9.5g/cm3

10.天平量筒空心5cm311.38.4m31.4m3

初二寒假物理作业答案 第11篇

7.D8.A9.(1)0.5kg(2)2.5kg10.10cm3(2)1.36g/cm3

11.变小,下调12.1200,不变13.,1,。14.二,油的体积,大

15.175.6,70,2500,偏小16.1g/cm3,4.9g,44.9g。

初二寒假物理作业答案 第12篇

练习一:

1、B

2.452、28.2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

13、B

14、B

练习二: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22.5

4、2505/3

5、路程、时间、V=s/t

6、0.4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 、速度

9、6.25m/s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22.220.45

11、 86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练习三:

1、 振动、空气 、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HZ2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练习四: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2)无法听音色(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2)更好的`接收声音(3)听诊器

练习五: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38.54、(1)10 (2)是 、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

探究性学习

1、真空中不能传声

2、B

3、D

4、505*10000

5、D

6、折射、虚、火车、地面

7、A

8、11.268

9、吸、熔化 、力、熔点

10、惯性、力

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12、因为衣服只能反射它原本的颜色。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精选12篇)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第1篇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人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