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歌诀记忆法
十二经络歌诀记忆法(精选3篇)
十二经络歌诀记忆法 第1篇
歌诀记忆法
下面老师就教大家利用歌诀来帮助自己记忆的方法,希望对有需要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歌诀记忆法,这是把识记材料改编成歌诀的形式来记忆的方法。大量实践经验证明;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比没有节奏没有韵律的材料要好记得多。
由于歌诀记忆法要求语言编码韵律化,所以,所识记的材料应具有下面的特点:
①语音和谐,节奏鲜明,顿挫有致,琅琅上口,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
②语言精炼,句式整齐,化繁冗为简短,变凌乱为有序,这样,既便于存储,又利于检索。编制歌诀的常用方法有:
(1)罗列法。如《现代汉语修辞歌》为: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反语,设问、反问、反复,对照、对偶、排比。
(2)概括法。如《历史朝代歌》为: 夏代商代与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3)简缩法。如《二十四节气歌》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4)形象法。如《汉语拼音字母歌》为: 6是玻(b),反6得(d),一门讷(n),二门摸(m),拐棍佛(f),伞把特(t),小棒赶猪勒勒勒(L)。此外,还有特征法、对比法、谐音法等。运用此法,歌诀最好自己编定,语言力求准确精炼,内容必须透彻理解。
十二经络歌诀记忆法 第2篇
歌诀记忆法巧妙地运用了汉语言音韵优美的特点, 将枯燥乏味的历史材料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从而将功利性的有意记忆转变为无功利的无意记忆。这样, 学生不仅记住了学习的内容, 体味了学习历史的快乐, 而且可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信心。
那么, 编写歌诀有哪些原则呢?
一是必须深挖教材的内涵, 吃透教材, 这样编写出的歌诀方能概括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特点, 便于学生准确把握知识, 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如,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的历史比较繁杂, 学生难以记忆, 编成歌诀来记忆则比较有条理化, 学生记忆起来就会非常轻松。通过歌诀学生就能准确地掌握那一时期的历史知识。
如《辽与西夏并立歌》:
岁在千年国运分, 东辽西夏和北宋。
契丹阿保都上京, 党项元昊帝兴庆。
北宋汴京赵匡胤, 和战消长盟约中。
宋辽先签澶渊盟, 双方撤军宋送银。
宋断夏粮求和成, 宋输岁币夏称臣。
二是歌诀编写要尽可能和知识点相结合, 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要求编写者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大纲、命题特点和命题方向加以研究。
如《春秋五霸歌》:
葵丘会盟齐桓起, 五霸尊王又攘夷。
晋军楚师遇城濮, 退避三舍晋文立。
宋襄迂腐秦穆西, 楚庄问鼎了不起。
这个歌诀中, 就涉及了“葵丘会盟”和“城濮之战”两个历史事件, 还涉及了“退避三舍”
和“问鼎中原”两个成语, 以及“宋襄迂腐”的典故。这些内容往往是考点, 只要学生记住了歌诀的内容, 那么任何考试都能轻松面对。
三是歌诀编写要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最大的信息量。
如《战国七雄歌》:
三家分晋七国雄, 北有燕赵西强秦。
南楚东齐韩魏中, 地理位置要记清。
这个歌诀大大地丰富了有关战国和战国七雄的信息量, 诸如战国时代开始的事件和七国的地理位置等。
四是要合于音律。好的歌诀读起来一定朗朗上口, 听起来悦耳动听, 通过音律创造出美的感受, 这正是歌诀记忆最具魅力的地方。
如《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歌》:
1839年6月3, 林则徐销烟虎门滩。1840年战事开, 英军逼向南京来。
1842年签条款, 中华民族屈辱来。
割香港, 五口岸, 赔款2100万。
主权领土遭破坏, 殖民化进程已开端。
歌诀的音韵要求不必像律诗那么严格, 押韵要求可以放松一点, 押大致相同的韵就可以了。
如《文化交流歌》:
来自来兮去自去, 日本屡派遣唐使。晁衡原名仲麻吕, 做官唐朝世称奇。
鉴真东渡志不渝, 死葬奈良招提寺。
玄奘取经去天竺, 带回真经数百部。
再者, 可以整个歌诀取同韵, 也可以单句押韵。如《汉武帝大一统歌》:
行推恩, 强集权, 削藩全赖主父偃。罢百家, 尊儒术, 点子出自董仲舒。
讲五经, 办太学, 子孙后代学儒学。
收盐铁, 经营权, 中央铸造五铢钱。
收河西, 和河套, 拓边功属卫霍高。
汉武帝, 大一统, 国泰民安天下平。
歌诀的形式可以多样, 四言、五言、六言、七言, 歌谣体、诗体、快板体以及对联体都可以采用。此外, 编写歌诀要将多种记忆方法融于其中, 如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
歌诀记忆法在思想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3篇
关键词:歌剧记忆法;思想史;历史教学
“歌诀记忆法”是把学习的材料编成易于记诵的语句,赋予其外在的音韵和节奏,使材料整齐对称、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从而便于记忆的一种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因“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很多东西都是极其复杂又需要记忆的东西,如果不懂得寓教于乐,那么历史教学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就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但按照知识分类,历史知识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以及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性知识、历史教学的本质,“使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理解概念性知识,学会方法性知识,通过挖掘历史知识的价值观资源,渗透价值观教育,实现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可以看出,事实性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是达到历史育人目标的第一步,是极为重要的。事实性知识,简单地理解,就是历史史实,其“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不重复性的特点,因此需要记忆的内容数量之多、难度之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记忆基本的史实,对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运用历史歌诀,是较为适用的方法,特别是历史必修三思想史部分的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三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在8个专题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以及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简单发展历程,这4个专题可以称为思想史。这部分教学的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识记思想家及其与思想发展相关的人物,对于思想史教学,就极为重要了。
思想史四个专题中,共提到了思想家以及与思想发展相关的人物54个,或是介绍其思想,或是介绍其活动对思想发展的意义。54个人中,中国的39个,古代、近代、现代分布相对均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中,提到了15个,相对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为这么多的人名烦恼,尤其是世界历史中的名字更难以背诵。教学中,笔者为帮助学生记忆,尝试着将歌诀记忆法引进来,让学生较为容易地背诵这50多个人物及其思想。
对诸多的人名,笔者先让学生找出四个专题总共提到了多少个,再将这些人名和其思想活动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将其编为方便记忆的歌诀。学生编出了各式各样的歌诀,最后经过大家的筛选,确定其中的一首较全面的做模板,再由老师学生一起进行修改,最后经过确定如下:
孔孟荀墨老庄韩,汉武帝王董仲舒,
程朱理、陆王心,李叛道、黄骂君,
顾倡用、王唯物,林开眼、魏源辅,
洋务派里曾左李,王郑维新思想早,
晚有维新康梁严,陈胡鲁李蔡元培,
马列来华李早传,三民主义孙中山,
普苏柏亚人文起,文学三杰薄但彼,
美术三杰达拉米,英有巨匠是沙翁,
马丁·路德改宗教,霍洛思想起蒙早,
法有大师伏孟卢,康德启蒙总结好。
一百多字的历史歌诀,包含了四个专题中提及的思想家及其和思想发展相关的人物,将其背诵下来,对这四个专题的内容,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为深入地学习打下了基础。
将学生和老师共同编制的歌诀背诵,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人物,再将找出来的人名进行“编歌”,大家有兴趣,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能力。用押韵的歌诀帮助记忆相对较为复杂的人名,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思想史的教育中,对思想家的了解与记忆是必要的,面对较多的思想家,历史歌诀“以其字句工整、韵律和谐、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为特点。深受人们喜欢。如果把歌诀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就会化凌乱为系统,化繁杂为简明,化机械记忆为意义记忆”。在思想的教学中,对老师教学、学生学习,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生敏.“歌诀法”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27).
[2]刘兴龙.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口诀记忆法[J].课程教育研,2012(26).
[3]蒋华志.试论歌诀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旅游:中旬刊,2013(2).
十二经络歌诀记忆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