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石化废水处理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石化废水处理范文(精选10篇)

石化废水处理 第1篇

1) 通过处理石油废水, 可以减少常规生化处理过程的石化废水对生物毒性的影响, 对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活性等不同的毒性特征进行评价, 并对生物毒性特征性污染物进行初歩识别, 可以为优先污染物的确定以及污染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 石油废水评价与常规污染物浓度指标的结合, 更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出石化废水的污染特征, 进一步证实了对石油废水进行优化处理的必要性。

3) 对目前常用的石油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研究, 考察传统

处理模式的利弊, 以便于处理工艺的改进, 有利于石油废水处理效率的提高以及进一步的资源化回用。

4) 为了可持续发展, 节约能源, 保护地球, 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以及我们的子孙能够千秋万代而努力开发新技术来处理石油废水。

2 石油废水难处理原因

我国石化产业布局散乱, 集中度不高, 很多企业规模小, 技术设备水平落后, 环境风险极大。在松花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沿海区域均有分布更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相关环境, 产生各种综合污染现象和生物毒性 (Kusui, 2000) 。所谓生物毒性, 指化学物质引起生物体机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根据作用特点, 可分为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一般毒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特殊毒性通常指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所谓“三致”效应, 从机理来看, 致畸、致癌、致突变都与遗传物质的损伤有关, 是遗传物质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的生殖细胞或体细胞的变化。另外, 近年来, 环境中一些具有类激素功能的化学物质引起较多的关注, 研究者认为它们都是通过对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干扰来发挥作用的, 因而环境污染物的内分泌干扰活性也是一种需要深入研究的特殊毒性。石化废水造成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引发了较多的关注, 但大多数研究都针对处理技术的改进和污染物浓度的控制。石化废水的生物毒性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 主要侧重于两类。一类是一些特征性污染物的毒理学研究。如PAHs, 它被USEPA和EU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目前对石化废水中的PAHs的浓度以及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 并认为它表现出了遗传毒性。另外, 受石化废水污染的土壤和水体的生态效应也引起关注, 受到石化废水污染的土壤中化学物的致突变性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学者利用Ames实验、原噬菌体诱导试验和大型水蚤慢性毒性实验对石化废水污染的河床的生态毒理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对我国长江流域水体的有机物提取物进行研究, 发现对大鼠睾丸细胞、生精细胞、间质细胞等具有损害作用, 认为与长江流域石化废水的排放有较大关系。由此看来, 石油废水污染及其影响非常大。

3 石油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我国石化企业众多, 大多沿江沿河沿海分布, 石化废水的排放对相关水域生态及人群健康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石化废水造成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引发了较多的关注我国石化企业众多, 大多沿江沿河沿海分布, 石化废水的排放对相关水域生态及人油开采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原油和悬浮物, 为使其处理后能达到回注水质标准的要求, 目前各油田采用的处理工艺大多为二段法, 即除油除悬浮物注水并辅以防垢、缓蚀、杀菌等化学处理措施。

除油有重力除油:重力除油依靠油水的比重差通过油与水的自然分离实现除油效果。重力除油可去除废水中的浮油及大部分分散油达到初步除油的目的。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 重力除油的主要设备有立式除油罐、斜板式隔油池及粗粒化除油罐等。

混凝破乳除油:经一级重力除油后, 浮油和大部分分散油已被去除, 但是颗粒直径小的乳化油仍残留在水中, 通常采用二级混凝破乳除油。

除悬浮物, 石油开采废水中的悬浮物通过过滤工艺进行去除, 油田通常采用的过滤罐分为压力式和重力式两种.由于压力式滤罐可在工厂预制, 而且现场安装方便, 占地少, 生产中运行方便, 所以在油田中使用较多。压力式滤罐又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直径一般都不超过3m, 卧式滤罐由于其过滤断面悬浮物负荷不易均匀, 因而没有立式滤罐应用得广泛。压力滤罐一般都采用大阻力配水方式目前不少油田为保证出水水质而采用两级过滤处理, 第一级为双层滤料过滤, 滤料通常选用石英砂和无烟煤, 第二级采用纤维素滤料进行精细过滤, 以确保出水中的含油量、悬浮物浓度等达到回注水质要求。

4 新技术在处理石化废水中的应用

石化废水难处理, 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开发了是有废水处理的新领域。如尹子洋本[1]文采用化学混凝-Fe2+/Na C10对石化废水的生化出水进行污染物处理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前期阶段, 综合分析了石化废水的水质情况, 并对石化废水进行了化学混凝预处理, 然后通过正交实验, 考察了各项影响因素对石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同时分析其机理, 最后通过单因素控制实验, 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

徐伟[2]石化废水的处理研究一直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石化废水COD浓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极差, 并且含有有毒有害物, 由于水质的特点, 常规处理难以使其达标, 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以牡丹江某石油添加剂企业的石化废水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生物强化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对石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可行性以及工艺的最佳控制条件, 为今后的实践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周璟玲、席宏波[3]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技术分大型石化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 (水解酸化+A/O+接触氧化工艺) 进出水的荧光光谱特征。该处理工艺对荧光有机物的总去92%, 同时其处理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荷能力。

李敬美[4]用生物膜复合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对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工艺处理石化废水进行研究, 以期为石化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活性污泥工艺为对照, 主要考察了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工艺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耐冲击负荷能力、污泥性能及溶解氧利用率等。结果表明, 复合工艺对石化废水中CODcr的去除效果略好于活性污泥工艺, 而对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活性污泥工艺。另外, 两种工艺对硫化物和油的去除效果类似。提高进水负荷时, 复合工艺表现出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石化废水经复合工艺处理后, 出水CODcr和油的浓度仍未达到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运用絮凝剂应用于石化废水处理石化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生产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含有乳化油、悬浮物、胶体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其BOD5/COD值较小, 属较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为减少悬浮物对水处理设备的磨损和减少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一般都要用混凝法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的乳化油、悬浮物、胶体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

运用气浮技术处理含油污水, 气浮技术是在待处理水中通入大量的、高度分散的微气泡, 使之作为载体与杂质絮粒相互粘附, 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浮体而上浮到水面, 以完成水中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分离的净水方法[5]。气浮技术最早应用于矿冶工业。1905年, 美国专利刊出了加压溶气技术;1907年, H.Norris又发明了喷射溶气气浮技术。目前国外在油田含油废水处理中广泛应用了气浮技术。我国中原油田, 胜利油田等处理站都采用了叶轮浮选机。因此, 气浮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良好。孙青亮[6]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石化废水, 以某典型石化污水处理厂进水为研究对象, 参考污水厂采用的工艺, 设计了水解酸化-缺氧-好氧一体式小试装置,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工艺最佳运行参数, 并重点对水解酸化单元的优化进行了研究, 同时对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了分级解析, 研究成果为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和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运行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贺银莉[7]用好氧颗粒污泥结合共代谢方法处理石化废水。

处理石化废水一般多采用好氧与厌氧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很少单独采用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 现将研究较多的好氧处理法介绍如下:

1)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

2) 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

3) 生物接触氧化;

4) 膜生物反应器;

5) 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

厌氧颗粒化技术尚有一些缺点, 如启动所需时间长、氮磷去除率低运行要求高的温度, 一般不用于处理强度低的污水。一些研究者成功论证了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中, 采用厌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污水具有较大可行性并且去除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尹子洋.化学混凝-亚铁与次氯酸钠处理石化废水实验研究[J].2015 (5) .

[2]徐伟.石化废水处理过程中荧光有机物变化特征及去除效果[J].2014 (3) .

[3]周璟玲, 席宏波.石化废水的活性污泥一生物膜复合工艺及深度处理研究[J].

[4]李敬美.期絮凝剂应用于石化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J].2012.

[5]李俊.气浮技术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J].2015.

[6]孙青亮.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实验研究[J].2015 (5) .

石化生产污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第2篇

以某石化公司生产污水为原水,采用生化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主体工艺,研究了此工艺中各单元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PAM用量为0.5 mg/L,加入PAC 20 mg/L,COD去除率为49.8%,臭氧氧化出水的CODCr没有明显降低,生物活性炭塔的使用可使COD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废水经综合处理后COD总去除率可高于85%.因此,生化与物化相结合的生产工艺对于处理油田污水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 者:李红 孙威旅 LI Hong SUN Wei-lu 作者单位:李红,LI Hong(沈阳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沈阳,110168)

孙威旅,SUN Wei-lu(9715厂,大连)

中石化免费为柴油车加注尾气处理液 第3篇

3月26日,中石化启动“碧水蓝天计划”大型公益环保活动,免费为安装SCR系统的重型柴油车加注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约80万桶、总计8000吨、价值4000万元。届时,中石化广东旗下500座加油站将同步开展该项活动,送完即止。

“希望这次活动,能引起社会对柴油车减排问题的重视,鼓励柴油车加快升级步伐,为降低柴油车尾气排放、提高广东省空气质量做出有益贡献。”对于缘何要如此大力度推广柴油汽车处理液,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柴油车尾气污染迫在眉睫

根据环保部《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3)》公布的数据,我国重型柴油车仅占汽车保有量的5.6%,但其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排放动占汽车排放总量的67.7%和78%。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雾霾天气已呈常态,而汽车尾气又是造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升尾气排放标准,治理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已是“箭在弦上”。

2014年4月23日,工信部发出公告确定国四排放标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这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在柴油车上推广使用SCR技术。

SCR技术是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NOx的一项处理工艺,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把尾气中的NOx还原成氮气和水。因此,柴油车要实现国四排放标准就必须添加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它是解决氮氧化物、治理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满足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品。

“与国三排放标准相比,在国四排放标准下NOx排放降低30%,PM降低80%。”长期从事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研究的资深化工专家乔映宾认为,目前国四车占比还很低,应该研究制定国四重型柴油车置换补贴政策,加速淘汰老旧柴油车,大幅度降低柴油车尾气污染。同时督促相关企业做好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的生产供应,引导和规范处理液的使用。

加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好处多

“柴油车添加尾气处理液至少有三大好处:减少排放、提升动力、降低油耗。”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站高级工程师钟亮表示。

柴油车尾气处理液能将尾气中80%的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的水和氮气,达到国四甚至国五排放标准,从而减轻车辆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发动机内高温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与国三柴油发动机相比,可以减少5%~7%的油耗,动力提高约10%。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柴油车“喝”柴油车尾气处理液最直接的好处是省油。那么,到底能省多少油呢?我们来算一笔精细账:每使用100升柴油,需加注4~6升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同时可使油耗降低5~7%。也就是说,一辆重型柴油车每消耗100升柴油,花费约15元添加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却可以省下价值45元左右的燃油,节油成本远大于消费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的成本。

选购柴油车尾气处理液需注重产品质量

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实际上是一种尿素。一般来讲,浓度为32.5%的尿素水溶液是个普通化学品,不难生产,但柴油车尾气处理液是一种精细的化学品,其质量要求近乎苛刻。

车用尿素醛类要求小于百万分之五、磷酸盐含量要求小于百万分之零点五、金属离子含量要求小于百万分之零点五或百万分之零点二。否则,杂质可造成过滤器堵塞、泵体非正常磨损,并使催化剂中毒失效。SCR催化剂不可再生,一旦失效只能进行更换。一旦使用了不合格的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将给车主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专家建议车主不要贪图便宜选用不合格的柴油车尾气处理液,更不宜直接加注水以替代尾气处理液。

在我国,柴油车尾气处理液起步相对较晚,但产品质量已经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性能相当。作为中国石化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此次活动免费加注的“悦泰海龙”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已通过了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谱尼检测中心第三方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为保证产品质量,中石化暂时只先销售“悦泰海龙”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目前车主可以在1400多座广东中石化加油站购买到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非油品中心经理徐涛告诉记者,由于产品的铺货有一个过程,为方便车主加注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公司将不断加大铺货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

石化废水处理 第4篇

1 生物除臭原理

生物除臭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是由荷兰科学家Ottengraf依据传统的气体吸收双膜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的生物膜除臭理论[3]。

微生物对于致臭物的消除和减少过程大致包括了三个阶段:气态向液态扩散的阶段、液太向固态扩散阶段和微生物氧化分解阶段。通过整个过程,使致臭物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进而取得消除臭味的效果。

对于生物除臭效果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致臭物的组成(容易生物降解的致臭物对于难生物降解的致臭物有抑制;亲水性致臭物对于疏水性致臭物有干扰[4])、温度控制(较为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25~35℃)、湿度控制(较为适宜的湿度范围是在45%~60%[5])、p H值的控制(较为适宜的p H值为7~9)、填料的选择(填料应尽量选取易微生物附着、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成本低的材料[6])。

2 实验

某石化企业废水处理厂为三十余套石化生产装置提供废水处理服务,占地面积38万m2,实际处理量13万m3/d,存在较为严重的恶臭污染问题[7]。根据监测情况分析,其恶臭污染源主要位于废水预处理单元敞开构筑物区域。包括进水调节池、格栅间、曝气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等。通过开展试验研究,针对上述区域的恶臭污染进行治理。

除臭系统总体上包括气体收集、气体输送、气体处理三个部分。其中气体处理部分采用两级串联方法,第一级为生物滴滤塔,第二级为生物氧化塔;前者重点去除可溶解部分,而后者则更注重处理疏水性的组分。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生物滴滤塔内填装生物滴滤填料,该填料采用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的波纹板式材料,臭气中少部分的憎水性致臭物和大部分的亲水性致臭物被附着在滴滤错气填料上的微生物群所捕获并进一步降解。生物氧化塔内填装生物氧化填料,该填料采用聚丙烯塑料做为骨架,填充包括微生物、黏合物质和营养底物为一体的实心球体。来自生物滴滤塔的微溶或难溶于水的VOCs气体被附着在填料上面的对应性菌群所捕获、进行生物氧化,其最终代谢为CO2、H2O及少量盐类。

2.1 小试

小试是通过引入恶臭气体在已经完成驯化的滤料塔并进行监测,考察是否能够达到净化要求。此过程为确保生物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能够正常发挥降解作用,需要对进气量、温度、p H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尽量避免出现超过控制范围的波动,之后对填料塔进行监测。通过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表,每隔4 h对装置的进气口、出气口采样点的VOCs浓度进行监测,并按照每天平均值进行统计,进出口VOCs浓度如图2所示。

VOCs去除率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经过预驯化的生物填料对于VOCs的去除率基本趋于波动上升,经过10天左右,VOCs去除率就可以达到70%以上并继续稳定上升。这种趋势表明在生物填料塔中以收集到的废气成分为主要营养源的微生物菌群已经初步适应了废水处理预处理单元现场实际的恶臭气体。通过控制填料塔稳定运行,并连续监测,装置的去除效率仍然保持稳定。

小试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对VOCs的去除率最高可以接近90%,生物除臭技术对于石化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VOCs臭气的去除有明显效果。

2.2 中试

在小试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筛选该石化废水处理厂厂区具较为典型的恶臭产生部位,选取了工业废水进水调节池和提升泵房集水池两处作为中试试验地点。通过扩处理大规模,设计并加工制造了生物除臭中试装置,规格参数如表1所示。

装置启动运行后,对于进出口臭气浓度进行了持续监测,VOCs处理效果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由图4和图5可见,处理装置对工业废水进水调节池VOCs的去除率平均为75%,相对于小试中系统达到稳定阶段后的平均去除率有所降低。经分析可以发现,这是因为中试装置规模提高后,VOCs在系统中的传质效率有所变差,而进口的平均VOCs浓度达到180 mg/m3,高于小试过程VOCs的平均浓度,故其去除率也有下降。与此同时,装置对工业废水提升泵房集水池中VOCs的去除率平均为95%。整个中试过程中没有发现二次污染物,系统产生的废水可重新回到废水处理系统前端进行处理。

2.3 工程应用测试

工程应用测试的设计是在中试装置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处理规模进一步扩大,恶臭气体来源包括厂区工业废水预处理单元产生的全部臭气,总密闭空间为22000 m3,气体总输量为66000 m3/h。系统采用了PLC控制,以能够实现有效并及时的调整维持生物滴滤单元和生物氧化单元的p H值、液位等参数控制。

处理装置建成并运行后,首先在微生物驯化阶段为提高启动速度,在系统中适当补充了营养盐,使生物氧化填料和滴滤池中微生物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可以加快生长速度,使系统微生物的数量在短时间得到较大增长。在系统微生物驯化期间对装置的各项控制参数进行稳定控制,保证装置的各项运行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驯化阶段装置生物氧化填料监测情况如表2所示。

同期,装置VOCs去除效果如表3所示。

3 结论

通过实践表明,生物滴滤和生物氧化组合生物除臭技术具有启动快、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其对于较低浓度的VOCs也能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运行周期内无二次污染产生,对VOCs的去除率可以稳定保持在88%~98%的范围内,是石化废水处理中较为适用的一种生物除臭技术。

摘要:恶臭污染物已经成为石化行业产生的气体污染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化废水处理单元的恶臭气体排放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对石化废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臭气进行脱臭效果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测试,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和生物氧化组合工艺能够满足石化废水处理中恶臭治理的基本要求,并且具有工艺流程短、装置启动快、处理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生物氧化,生物滴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参考文献

[1]S.Mudliar,B.Giri,K.Padoley,et al.Bioreactors fortreatmentof VOCs andodours[J].A review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0,9(5):1039-1054.

[2]何厚波,郑金伟.废水行业除臭技术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2):67-69.

[3]石磊.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8-41.

[4]瞿梅.国内炼油厂恶臭污染源及治理技术[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8,24(4):47-51.

[5]王浩英,张成藩.生物除臭技术在炼油废水处理厂臭气治理中的应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2,43(3):35-37.

[6]陈和谦.生物除臭技术在石化废水处理厂臭气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2012(4):38-40.

石化企业消防污水处理技术探讨论文 第5篇

关键词:石化企业;消防污水;污水处理;环境保护

石油化工建设2016.05石化企业作为国家基础能源建设单位,正逐步迈入市场化运行轨道。面对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石化企业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这就需要石化企业提高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特别是火灾事故后的消防污水。消防污水含有灭火剂和石油化工产品,当这种消防污水被排放到自然界后,就会污染环境。因此,石化企业要对排放的消防污水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护环境,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

1、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产生和特点

1.1 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产生

石化企业属于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其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生产出化工产品。在加工、存储一些化学品的过程中,诸多具有可燃性的化学物质都会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作用下燃烧。从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石化企业的火灾事故发生率较高,在所有安全事故中占到40%。当石化企业发生火灾时,一般采用干粉灭火剂或泡沫灭火剂控制火情。在发生火灾时,装有石油化工物料的容器容易出现渗漏,管道容易因周围温度过高而膨胀,进而出现破裂,导致灭火的消防水中融入了诸如石油、柴油、汽油等化学物料,芳香族的化合物和各种衍生物,经过各种化学反应后成为了消防污水。在灭火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灭火药剂。当这些药剂融入到水中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形成消防污水。清洗火灾现场的时候,所残留的化学物料混合在水中,也会形成消防污水。

1.2 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特点

1.2.1 污水量根据火灾情况有所变化

在火灾现场救灾的时候,所使用的消防水量与火灾情况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如果火灾较小,救灾中使用少量的水就可以灭火。而在火灾的初期阶段所使用的消防用水量也比较小,产生的消防污水量也很小。如果火灾比较大,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消防水才能够灭火,由此而产生的消防污水量会比较大。对于特别严重的火灾,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消防设施,以提高灭火效率。如果灭火中所使用的消防用水已经超出了规定用水量,则消防污水会更多。

1.2.2 消防污水中的污染物组分不同

石油化工产品多种多样,化工设备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化工产品的加工流程上。化工设备不同,工艺流程就会有所不同,当火灾发生时,化合物的组分就会发生变化,并在不同的泄漏点流出。化合物的泄漏量决定了消防污水的污染程度。

2、处理消防污水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2.1 正常流程无法处理部分消防污水

为了使消防污水经过技术处理后符合环境要求,石化企业通常都设有污水处理系统。消防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就可以降低污水的污染指数,经检验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后,可以回收二次利用。但在实际操作中,石化企业的消防污水由于成分较为复杂,如果按照正常的污水处理流程处理,一些化学污染物依然会留存在污水中,使水质无法达标。这就需要对这部分消防污水采取深度处理措施,但成本相对较高。

2.2 石化企业检测消防污水的能力不足

石化企业中物料的化学成分复杂,导致消防污水的污染成分也相对复杂。要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消防污水中的化学物难度较大,特别是消防污水中不仅含有火灾现场泄漏出来的化学物料,还含有灭火器所使用的各种灭火药剂。要检测出石化企业消防污水中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否则难以获得准确的数值。

3、处理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技术措施

基于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产生原因、特点及危害,需要石化企业采用科学的消防污水处理方法,以免消防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3.1 现场处理

当石化企业发生火灾事故后,如果是火灾初期,或火灾不是很严重,则产生的消防污水就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砂土或吸收能力强的惰性材料吸收消防污水,然后妥善处理砂土或惰性材料。例如,当消防污水中含有汽油成分时,可以在安全环境下使用砂土或惰性材料吸收消防污水,然后就地焚烧;如果消防污水中含有硝基苯,则使用沙土或泥块等阻隔消防污水,避免因水体流动而导致污染物范围扩大。

3.2 深度处理措施

由于石化企业消防污水中化学物料的组分不同,因此,在进行深度处理的时候,要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措施。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三级处理方式,即一级处理初沉污泥、二级处理剩余的活性污泥、三级处理化学污泥。石化企业消防污水中的化学污泥是最难处理的,特别是如果这些污水中含有病原体,就会导致二次污染。因此,需要采用无害方法对这些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除了采用吸附技术,将污水中的油吸附在表面,以起到污水净化作用,或者采用氧化技术在短时间内将消防污水中所含有的乳化油去除之外,还可以对重度污染的消防污水采用物化法,即利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将消防污水放置于一个构筑物内混合64h、絮凝14min,高效沉淀,使消防污水达到二次回收标准。综上所述,目前,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石化企业的消防污水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避免石化企业消防污水因处理不达标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就需要引进先进的消防污水处理技术,并加大对消防污水的处理力度,保护好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优化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污水,深度处理,优化

由于原油及产品组成极其复杂,导致石化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也十分复杂,虽然经过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水质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或二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但是要回用到工业装置,处理难度相当大[1]。

某石化分公司乙烯厂化工废水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纤维束过滤+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进行了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从乙烯厂污水处理装置来的待处理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至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物、过滤处理,去除部分油、COD和氨氮等,然后进入中间水池暂存,一部分用于滤池反冲洗,一部分进入纤维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部分悬浮物。过滤后,污水经保安过滤器进入超滤装置,去除绝大部分的悬浮物和部分微生物,使得污染指数小于3,然后进入超滤产水箱,一部分用于超滤反冲洗,一部分由提升泵和高压泵提升至反渗透装置进行脱盐处理。在各单元进出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投加相应的化学药剂,以保证各单元发挥最大效力。

1 工艺指标运行异常

该工艺装置投入运行后,产品水水质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并连续供应用户。但是由于该装置部分工艺控制措施不健全,操作人员对装置存在的异常情况不能做到及时处理,导致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装置长周期经济运行。出现的异常主要包括: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SS、COD值偏高,导致纤维过滤器反洗频繁;超滤膜柱的进出水端口,特别是进水端口结垢严重;反渗透前保安过滤器和一级RO产生污堵,运行周期短,而且清洗困难。

以上问题导致整套装置运行不稳定,水回收率偏低,部分操作性能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

2 原因分析

2.1 曝气生物滤池

2.1.1 出水悬浮物偏高

在系统初始运行时,BAF进水的SS值基本在15 mg/L以下,BAF的出水SS值也可以保持在5~10 mg/L。但是在运行后期,BAF进水的SS值多数时间在25~30 mg/L,少数时间达到35~40 mg/L以上,出水SS平均在22 mg/L。

上向流的生物滤池,对于截除SS没有特殊的效果,而对于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如果进水SS较高,出水SS也会较高,而通常的BAF进水要求为SS<20 mg/L,这样才能使得 BAF出水SS小于10 mg/L。

由于进水SS持续偏高,大量悬浮物在短时间内积聚在陶粒滤料中,而滤池反洗强度和反洗周期仍维持在原设定值,导致反冲洗不完全,最终使得BAF产水夹带大量悬浮物,使得出水浊度上升,影响后续超滤系统运行[2]。

2.1.2 出水COD偏高

由于乙烯厂污水处理场采用了纯氧曝气工艺,污水中易于生物处理的COD基本上已得到了去除,使得进入BAF的COD实际上更多的是惰性和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导致BAF处理效率下降[3]。另外,由于来水悬浮物含量高,反冲洗强度和频次较低,是填料表面积累了不少死污泥,充氧量下降,污泥膜活性降低,最终也导致BAF处理效率下降,COD去除率仅15%~20%,达不到设计要求。

2.1.3 纤维过滤器

由于BAF运行不正常,导致纤维过滤器进水SS和COD偏高,致使纤维过滤器截存了大量的SS,进出口压差迅速上升,正常的冲洗已经不能使其恢复原有功能,最终导致出水SS、COD上升,冲洗周期缩短。

2.2 微滤(MF)系统

从微滤膜壳检查的情况发现,微滤膜组件两端和浓水口有明显的结垢,微滤产水池和清洗水箱中均发现大量的结垢,且都属于碳酸盐结垢[4]。分析原水结垢倾向较严重,虽经加酸调质抑制了结垢,但在微滤进行碱洗时,加入了900 mg/kg 的NaClO,使得pH值大幅升高,导致原水发生结垢。另外,在流量计直管段(长度2 m)为死水区,虽然在碱洗之前进行了排放,但水放不出来,结垢主要发生在这个区域。碱洗之后,垢随进水进入微滤膜壳,在膜壳进水端和浓水端形成结垢[8]。还有就是微滤产水端在反洗进水阀后存在一死水区,在碱洗循环时,药液会与此区域的积水进行反应而结垢。此段垢样在反冲时积存在微滤产水端处,部分垢样会随产水进入产水池。

2.3 反渗透系统

本套系统RO膜的污堵的原因,从机械污堵,结垢污堵,有机污堵,微生物污堵,胶体污堵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7]。

2.3.1 机械污堵

膜元件端面可见颗粒物,说明存在少量的机械污堵。从离线清洗的现象看,存在机械污堵的可能性,但并非RO污堵的主要原因。

2.3.2 结垢污堵

本工艺来水结垢倾向较严重,在pH较高的情况下很易于结垢。但观察近一段运行的情况,我们不认为结垢是污堵的主要原因。因为如果是结垢污堵,应该更多地反应在二段的压差上升快[4]。但实际情况是,二段压差一直比较稳定。

2.3.3 有机污堵

如果系统的污堵主要是有机污染造成,表现的现象通常为在初始阶段系统压力缓慢上升,但压差变化不大,到污堵后期,产水量急剧下降,脱盐率也下降(运行条件稳定的条件下)。有机污染会涉及到整套系统,一二段都会发生。但目前的现象是,系统投运后,一段压差增长迅速,满负荷的情况下,48 h之内一段压差上升0.3 bar,这种情况说明存在有机污堵,但也存在其他污堵情况[9]。

2.3.4 微生物污染

石化污水中必然存在一些特殊的微生物,特别是一些厌氧类的微生物[5]。从海德能的切片分析中,也说明膜表面的污染物中存在微生物。在清理微滤产水池时,并未发现有大量的微生物滋长,这说明在BAF后投加的次氯酸钠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余氯量也是合适的。NaClO对于好氧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对厌氧菌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投加还原剂之后,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被还原,有可能发生微生物(特别是厌氧微生物)的快速增长[10]。

2.3.5 胶体污堵

现场发现黄色胶状物的产生,发生在投药点之后,在保安过滤器中,截留了大量的胶状物,膜表面也存在这样的物质。这种胶状物应为导致一段压差升高的主要物质,这种物质非常粘稠,酸碱不溶,堵塞第一只膜的通道,使得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胶体污堵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在污水场浮选系统过量投加的聚合氯化铝铁,在RO前投加还原剂和阻垢剂后,发生二次絮凝[9]。从微滤产水的水质分析中,铝盐和铁盐均有一定的含量;从保安过滤器滤芯的颜色看,滤芯基本变红,说明来水中有一定的铁盐;过量的絮凝剂易于造成膜的污堵。另一方面,在pH值较高的情况下,药剂与原水中的铁、铝等成分,发生部分化学反应而形成沉淀[6]。

3 运行优化方案

为增强BAF、纤维过滤器、超滤、反渗透系统等的处理效果,对运行模式进行优化,优化内容见表1。

4 优化运行后的处理效果

4.1 BAF处理效果

BAF进出水水质检测结果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工艺优化调整之后,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效果达到了技术指标的要求。

4.2 纤维过滤器处理效果

纤维过滤器出水水质检测结果见表3所示。

在运行中每8 h进行一次切换滤罐,纤维过滤器出水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在满负荷水力工况下,每个运行周期中压差均在5 m以下,证明纤维过滤器的性能已经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4.3 MF处理效果

微滤系统运行检测数据见表4所示。

根据装置技术要求,SDI值小于3,产水浊度<0.2。而检测结果显示,微滤系统运行处理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在运行过程中将每个运行周期设定为60 min。在系统流量155 m3/h时,压差为5 m左右;在系统流量160 m3/h时,压差为5.5 m左右,通过EFM可以恢复初始压差(恢复0.3 m左右)。

4.4 反渗透装置主要检测指标

反渗透主要检测指标数据如表5所示。

运行监测表明,反渗透系统的水质和水量在满负荷运行中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由于压差的积累过程通常是随污堵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运行过程中压差的上升不可避免,但系统基本上是稳定的。

5 结 论

通过优化,各工艺单元的运行效果达到了当初设计的要求,而且装置运行平稳,药剂消耗和其他动力消耗较设计值有所降低,体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目前的运行情况计算,该装置每年可处理外排污水172万t,同时节约新鲜水用量172万t,扣除运行成本后,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6万多元。另外,由于本装置的出水去除了绝大部分的离子,其电导率远小于新鲜水,可大大降低用户锅炉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宋文涛,胡志光,常爱玲,等.深度处理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3):4-6.

[2]周彤.污水回用决策与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12-113.

[3]刘德君.炼油厂污水回用可行性研究[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1(5):41-42.

[4]李云琴,李玉林.超滤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2(2):17-18.

[5]李伟英,范瑾初.浅议中水回用技术[J].环境与开发,1997,12(3):10-12.

[6]许凤柱,肖桂红.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J].环境工程,2004,22(6):30-31.

[7]顾夏生,黄铭荣,王占生.水处理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258-259.

[8]朱淑飞,钱钰,鲁学仁.膜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J].水处理技术,2001,27(1):1-4.

[9]Slazarova J Perera M Bowen P Sheilds.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41(4-5):417-424.

石化废水处理 第7篇

混凝法、Fenton试剂氧化法和活性炭吸附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3种膜预处理工艺,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其中混凝法应用较早,国内外均有大量相关报道,利用混凝剂处理餐饮废水、含油废水,COD去除率均可达75%以上[3,4];Fenton试剂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时,因其自身特性,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但由于双氧水价格昂贵,该法通常用于废水的预处理或最终深度处理,实践证明用少量Fenton试剂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可使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发生部分氧化,改善它们的可生化性、溶解性和混凝性能,利于后续处理[5,6];活性炭吸附法中活性炭可从水中吸附大部分的有机物质,对溶解度小、亲水性差、极性弱的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特别适用于去除废水中微生物难以降解或用一般氧化法难以氧化的溶解性有机物,对某些重金属化合物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被广泛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7,8,9]。

本工作分别采用该3种处理方法,对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的难降解石化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测定处理后出水的COD,比较该3种方法对石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同时通过测定处理后出水的SS,比较了该3种处理方法的效果。

1 实验部分

1.1 废水水质

废水为天津某石油化工厂二级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出水,COD为294.50 mg/L,SS为25.57 mg/L,pH为6.0。

1.2 材料和仪器

聚合氯化铁(PFC)、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天津大港油田天水实业公司净水剂厂;质量分数30%的H2O2溶液;FeSO4:分析纯,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8104 mg/L的溶液;粉末活性炭:巩义市恒泰滤材有限公司。

JJ-4型六联电动搅拌器:国华电器有限公司;2XZ-2型旋片真空泵:浙江黄岩求精真空泵厂;SY201BS-1型电热干燥箱:天津市三水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2004型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混凝法

分别向400 mL废水水样中加入不同质量的PFC,PAC,PFS,在搅拌器上先以200 r/min的转速快速搅拌0.5 min,再以120 r/min的转速中速搅拌4.5 min,最后以60 r/min的转速慢速搅拌15 min,静置60 min。取上层清液测定COD和SS。

1.3.2 Fenton试剂氧化法

向400 mL废水水样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FeSO4溶液,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在搅拌器上先以200 r/min的转速快速搅拌0.5 min,再以120 r/min的转速中速搅拌4.5 min,最后以60 r/min的转速慢速搅拌15 min,静置60 min。取上层清液测定COD。

以Fe2+加入量、H2O2加入量、pH、反应时间为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以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

1.3.3 活性炭吸附法

将粉末活性炭浸于蒸馏水中24 h后,置于烘箱中于105℃烘干至恒重,再经过150目筛,取筛下活性炭备用。

分别在一定量废水水样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粉末活性炭,在搅拌器上先以200 r/min的转速快速搅拌0.5 min,再以120 r/min的转速中速搅拌4.5 min,最后以60 r/min的转速慢速搅拌15 min,静置60 min。取上层清液测定COD和SS。

1.4 分析方法

废水水样的COD和SS均采用标准方法[10]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混凝法

混凝剂加入量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见:随PFC加入量的增加,废水的COD去除率逐渐升高,当PFC加入量为120 mg/L时,COD去除率最高(为22.35%),再继续增加PFC加入量,COD去除率迅速下降;随PAC加入量的增加,废水的COD去除率逐渐升高,当PAC加入量为140 mg/L时,COD去除率最高(为17.16%);随PFS加入量的增加,废水的COD去除率变化不显著,最高仅为12.18%,远低于其他两种混凝剂的COD去除率。

混凝剂:●PFC;■PAC;▲PFS

混凝剂加入量对处理后废水中SS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见:经PFC处理后废水中的SS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混凝剂处理后废水的SS,絮凝效果显著;而随着PAC和PFS加入量的增加,废水中SS反而增加。

由图1和表1可知:PFC对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且经PFC处理后废水中的SS较低,这说明PFC能使有机物在脱稳后很好地进行絮凝沉淀;而PAC和PFS对废水的COD去除效果不如PFC,且在相同的沉降时间内,通过脱稳形成的小絮粒也没能有效形成利于沉降的大絮体,使大量絮粒悬浮于废水表面,造成废水的SS升高。

2.2 Fenton试剂氧化法

在H2O2溶液加入量为40 mg的条件下,考察了Fe2+加入量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Fe2+加入量为290 mg/L和340 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较高,综合考虑成本,Fe2+加入量选定在240~290 mg/L。

以Fe2+加入量、H2O2加入量、pH、反应时间为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的因素水平见表3,正交实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最佳实验条件为A3B2C3D2,即Fe2+加入量290 mg/L,H2O2加入量100 mg/L,pH=6,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H2O2加入量,再次是pH,而Fe2+加入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小。

2.3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后,废水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的溶解性COD以及废水再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的溶解性COD见图2。

由图2可见:随活性炭加入量增加,和均呈下降趋势,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当活性炭加入量大于2 000 mg/L后,下降趋势趋于平缓;继续增加活性炭加入量,的变化已不明显。这是因为,活性炭加入量超过2 000 mg/L后,活性炭已达到最大吸附容量。因此,活性炭的最佳加入量为2 000 mg/L,此时废水的COD为26 mg/L,COD去除率达87.78%。

此外,在测定活性炭吸附后废水的COD时发现,COD呈现不稳定性和无规律性,甚至有个别点高于未处理废水的COD。由图2可见,也有个别点呈现无规律性,但则呈现出规律的下降趋势。

活性炭加入量对废水SS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见,活性炭加入量越小,处理后废水的SS越高,沉降效果越差,在活性炭加入量低于1 000 mg/L时,SS均大于40 mg/L,废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严重影响了COD的测定结果。

3 结论

a)采用混凝法分别以PAC,PFS,PFC为混凝剂处理天津某石油化工厂二级氧化处理工艺出水,PFC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在PFC加入量为120 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为22.35%,且经PFC处理后废水中的SS较低,说明PFC能使有机物在脱稳后很好地进行絮凝沉淀。

b)经正交实验确定了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为:Fe2+加入量290 mg/L、H2O2加入量100 mg/L、pH=6、反应时间30 min,此时COD去除率为20.45%。反应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H2O2加入量,再次是pH,而Fe2+加入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小。

c)活性炭吸附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随活性炭加入量增加而改善,活性炭的最佳加入量为2 000 mg/L,此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为87.78%。

摘要:采用混凝法分别以聚合氯化铁(PFC)、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为混凝剂处理天津某石油化工厂二级氧化处理工艺出水,PFC 对废水 COD 的去除效果最好,在 PFC 加入量为120 mg/L 时,废水的 COD 去除率最高,为22.35%。经正交实验确定了 Fenton 试剂氧化法处理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为:Fe2+加入量290 mg/L、H2O2加入量100 mg/L、pH=6、反应时间30 min,此时 COD 去除率为20.45%。活性炭吸附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随活性炭加入量增加而改善,活性炭的最佳加入量为2 000 mg/L,此时废水的 COD 去除率最高,为87.78%。

关键词:混凝,Fenton 试剂氧化,活性炭吸附,难降解石化废水,预处理

参考文献

[1] 翟建文.集成膜过程污水深度处理工艺.膜科学与技术,2003,23(4) :255~261

[2] 郭文静,朱运伟,钟理.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用于回用的研究进展.广东化工,2002,11(5) :34~37

[3] 李本玉,顾国维.混凝法处理混合化工废水的试验研究.四川环境,2004,23(5) :1~4

[4] 王红宇,李久义,栾兆坤等.聚合氯化铁絮凝处理低温低浊水的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2) :25~27

[5] Bossmann S H,Oliverose G S. New evidence against hydroxyl radicals as reactive intermediates in the thermal and photochemieally enhanced Fenton reaction. J Phys Chem A,1998,102(28) :5 542~5 550

[6] Zeep R G,Faust B C,Hoigine J. Hydroxyl radical formation in aqueous reaction(pH 3-8) of iron(Ⅱ)with hydrogen peroxide. The photo-Fenton reaction. Environ Sci Technol,1992,26(3) :313~319

[7] Motoyuki S. Activeated carbon fiber: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Carbon,1994,32(1) :577~580

[8] 范延臻,王宝贞.活性炭表面化学.煤炭转化,2000,23(4) :26~29

[9] 季凌,吴芳云,陈进富.活性炭吸附在炼油化工废水回用中的应用.工业水处理,2002,22(11) :24~27

石化污泥的处理与利用 第8篇

化工厂、炼油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隔油池产生的油泥, 浮选池产生的浮渣, 生化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以及污水调节罐、污油罐和絮凝沉降池等构筑物产生的罐底油泥被简称为“三泥”。由于“三泥”含有油、酚、COD、硫化物和其它污染物等。因此, 不能将其直接排入环境。

1.1石化污泥的产生状况

国内外石化企业的污水处理场每年都有大量的含油污泥产生。按1986年欧州75家炼油厂加工原油400 Mt的统计数据表明, 每加工1 t原油产生污泥2 kg。近年来,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污泥产生量大大压减, 根据1997年意大利的报导, 每加工1 t原油, 污泥的产生量已减少为0.4~0.5 kg[1]。我国南方某炼厂现加工原油7000 kt/a, 每年产生的污泥量为5 000 t, 扩大加工能力到1 350万t后每年要增加2 500 t污泥量。1997年该公司改扩建的700 t/h污水处理场已开工运行。但污泥处理仍无一个明确的技术方案。三泥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石化企业和环保工作者。由于没有适当的处理技术, 大多数企业对这种“三泥”只采用简单的浓缩沉降后, 就转给农民或乡镇企业, 导致二次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

1984年以前, 国外炼油厂排放的含油污泥大多采用土地填埋方法处理。在美国大约有100个土地处理设施;在加拿大的38个炼油厂中, 有26个土地处理场;欧洲至少有10个炼油厂采用该方法。土地处理固然是一种经济上合算的废物处理方法, 但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比较严重。1984年l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资源保护和回收法》 (RCRA) 修正案[2], 该修正案将炼油厂含油污泥 (包括K048~K052类) 规定为危险废物, 提出这些危险废物在最终处理前应达到的严格标准。规定在土地处理前必须加以无害化处理。为此美国环保局对危险废物颁布了已验证的最佳实用技术 (BDAT) 土地处理前的预处理规范。对炼厂K048-K052类废物规定出实施土地处理前的明确技术指标。最初要求炼油厂含油废物预处理规范于1988年8月8日生效,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技术方案和处理能力, 延期到1991年8月8日才执行, 1990年5月8日, 美国环保局重新修订 (BDAT) 标准, 执行推迟到1990年11月8日。这些法规的提出和制定迫使炼油工业在处理固体废渣和危险废渣以及废水处理方面做出重大变化。

1.2污泥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自九十年代以来, 国内外就炼厂、化工厂含油污泥处理问题又开展了新一轮的研究工作。曾经探索过的石化污泥处理方法有:污泥预处理 (分离, 调质, 脱水) 焚烧;热解吸包括含油污泥的高温处理和低温热化学转化污泥;含油污泥的溶剂萃取处理工艺;污泥湿式空气氧化;污泥生物处理;作焦化装置的原料或急冷液;作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的油浆;污泥燃料化包括污泥厌氧发酵产沼气供热发电, 经多效蒸发器脱水合成燃料。通过对1995年后的污泥处理专利进行调研发现, 国外污泥处理专利集中在机械脱水、焚烧处理、生物处理、研制阳离子有机絮凝剂和油泥作焦化装置原料等几方面, 这都反映了国外污泥处理的发展趋势[3]。

1996年Nimish Dhuldhoya 介绍了一种采用高效生物反应器 (HRB) 处理炼厂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反应器是该技术的核心, 反应器上部为反应段, 污泥在此进行脱水, 固体废物保留在反应器床层的介质上, 通过微生物作用使之转化为CO2 和H2O。1994年Stone & Webster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SWEC) 获得了Texaco公司HRB技术专用许可, 用HRB工艺过程处理生物污泥获得成功。

溶剂萃取法处理含油废物与生物法相比其技术要求高, 一次性投资费用高。但也有其技术特点。主要包括设计、管理和操作易于纳入炼油厂标准化运作, 并可从待处理的炼厂污泥中回收大量的碳氢化合物。自1984年新的土地禁令法规出台后, 美国、英国都有工业规模的溶剂萃取装置投入试运行。溶剂萃取法在1985年已完成了中型试验。英国石油公司随后建成了一套日产7.5 t滤饼的溶剂萃取工业规模的示范装置, 1987年12月投产。

早在七十年代中期, Meyers就提出将炼厂污泥和其它工业废物随原料油一起送入焦化装置, 利用焦化过程的废弃热量或过剩余热使污泥中有机组分经高温热裂解变为焦化液体产品, 固体物被石油焦捕获并沉积在石油焦上, 因而从根本上消除炼厂污泥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的出现引起广泛的注意, 后有多家石油公司也投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 采用焦化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归纳有二种技术路线: (1) 掺入焦化进料处理炼厂污泥; (2) 作为焦化急冷液处理炼厂污泥。该工艺优点是:因急冷液中油含量减少, 大大降低了生成焦中挥发酚指标, 同时由于固体粒径变小, 增强分散性, 提高处理效果, 出焦时不出现恶臭现象。采用焦化工艺处理炼厂含油污泥的技术是可行的, 经济上是合理的。不但可以利用焦化的过剩热量, 使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焦化产品, 还可节省污泥处理设备的投资和操作费用, 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炼厂含油污泥的最终处理方法。

2当前我国石化污泥处理状况和研究成果

2.1当前我国石化污泥处理状况

我国“三泥”的处理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三泥”在化学调质和机械脱水、脱水污泥焚烧和综合利用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到目前为止, 大多数企业主要采用填埋和堆放方法来处理“三泥”。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工作的重视及与国外先进水平的看齐, 有越来越多的石化企业积极加入到对“三泥”的环保处理的行列中来。到目前为止被国际认为处理“三泥”的最好技术焚烧法[4], 因其具有:大大地减少了污泥的体积和重量;杀死一切病原体, 污泥处理速度快, 不需要长期储存;污泥可就地焚烧, 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可以回收能量用于发电和供热等突出特点, 而被企业争相引进与利用。

2.2当前我国研究成果

2.2.1焚烧工艺方面

由于污泥在焚烧处理方面, 耗资巨大, 设备复杂, 对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因此这方面开展的工作很少, 目前只有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等对污泥的焚烧原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浙江大学热能所从1992年起就在国内首先系统地开展了污泥硫化床焚烧技术的研究[5], 已取得成功。硫化床自从作为气体发生炉工业化以来, 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为主的各种工艺的各个工艺过程。硫化床燃烧炉的特点: (1) 单位面积的处理能力大; (2) 加到硫化床的固体废物, 可以瞬间分散均匀 (除特别粗大的块体外) ; (3) 不会产生急冷或急热现象 (即使一次投入较多量的可燃性废气物) ; (4) 在处理含有大量易挥发性物质时, “三泥”也不会像多段炉那样引起爆炸的危险; (5) 硫化床的结构简单, 没有机械传动部件, 故障少, 建造费用低; (6) 空气过剩系数可以较少, 还具有其本身独特的优点[6]:燃料应用性广、易于实现对有害气体SO2和NOx等的控制, 还可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等。由于焚烧设备的结构不断完善和有关焚烧技术的突破, 原来存在的烟气二次污染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这样焚烧技术就成为一项十分环保的处置技术。

2.2.2生物处理方面

北京石油大学化工学院的罗一菁等开展了生物处理“三泥”的研究。生物法处理三泥的主要原理是微生物利用石油烃类作为碳源进行同化降解, 使其最终完全矿化, 转变为无机物质 (CO2和H2O) 的过程[7], 采用生物法处理的优点是对环境的影响小, 生物处理是自然过程的强化, 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脂肪酸等, 不形成二次污染或导致污染物转移;费用低, 其费用约为焚烧处理费用的1/4~1/3;处理效果好, 经过生化处理污染物残留量可以大幅降低。结果表明所选菌种对油泥有显著的生物降解性能, 同时对硫化物的降解也很显著。含油污泥初期的恶臭味经生物处理后完全消失。在含油污泥生物处理过程中, 酸碱性变化不大, pH值在7.2~7.8之间。生物处理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将占据重要地位。

2.2.3絮凝剂、破乳剂的选择和应用方面

由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科研所展江宏等开发的“三泥”处理工艺, 首先通过加剂对“三泥”进行絮凝、破乳等工艺, 将其中的油、水初步分离, 再经杀菌、脱水、过滤等过程, 使“三泥”中的油、水、渣得到彻底分离。设计的“三泥”处理工艺, 分离过程简单, 能耗低, 处理时间短, 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挖潜增效方面成绩显著。

2.2.4采用膜技术处理“三泥”水相的研究方面

由江苏石油化工学院钟靖等开展的陶瓷膜处理炼油厂“三泥”水相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对“三泥”调质后的水相和泥渣相机械脱水后, 水相用陶瓷膜进行处理。膜分离这一新型技术在油水分离特别是乳化油和水的分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它主要通过对油滴和悬浮粒子的有效截留实现油水分离。采用陶瓷膜处理三泥水相能明显地降低水相的含油量, 为炼油厂“三泥”无害化处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2.2.5对“三泥”中污油进行处理回收燃料油的研究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蒋培华等还开展了炼油厂“三泥”中污油的处理工艺研究。采用破乳、离心、减压蒸馏等方法, 对炼油厂“三泥”浮选法经沉降一段时间后的上层污油进行处理, 以达到回收燃料油, 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2.6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及其利用

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王翔开展的将炼厂污泥处理过程中的“三泥”经预处理、混凝、离心脱水处理后作为焦化装置部分原料参加反应进行处理, 以产品形式出装置, 形成稳定且对环境无害的物质, 既减轻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变废为宝。

3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

我国“三泥”处理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三泥”在化学调质和机械脱水、脱水污泥焚烧和综合利用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生物处理“三泥”研究还属于实验阶段, “三泥”的前期处理工作如絮凝、破乳、分离以及污油回收、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也正在研究中。但是, 在愈来愈重视环保与节能的今天, 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加入到了“三泥”环保处理与利用的行列当中, 正在为我国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E.d’Addario.F.Mawwetti[C].中意石油加工会议论文集, 1997.

[2]R.C.university of Texa[J].Oil Gas J, 1987, 85 (44) :40-3.

[3]刘惠卿, 盘英, 李玉嫦.“三泥”处理现状[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1, 1:33-36.

[4]金一中, 陈小平.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8, 20 (4) :31-33.

[5]李媛.流化床焚烧炉污泥处理特性及污染机理研究[R].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集, 2003.

[6]罾庭华.污泥在流化床中的焚烧特性及其二次污染研究[S].浙江:浙江大学, 1997.

石化行业的污水处理探析 第9篇

一、化工行业污水处理的相关技术

在我国现有的化工行业的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的处理。第一种是污水物理处理法;第二种是污水化学处理法;第三种是污水生物处理法, 第四种是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1) 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指的是利用污水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相关的物质分离的处理, 这种方式包括过滤法、沉淀法和气浮法等。过滤法是以具有孔粒状粒料层截留水中杂质, 主要是降低水中的悬浮物, 在化工废水的过滤处理中过滤机微孔管一般由聚乙烯制成, 孔径大小可以进行调节, 调换较方便;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淀性能, 在重力场的作用下自然沉降作用, 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气浮法是通过生成吸附微小气泡附裹携带悬浮颗粒而带出水面的方法。物理处理方法工艺简单, 管理方便。

(2) 污水的化学处理法指的是指通过使污水发生化学反应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杂质。这种方式主要有混凝法、氧化法、催化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法) 等。混凝法主要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产生的凝聚和絮凝作用, 使胶体脱稳形成沉淀, 从而去除水中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氧化法通常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氧化剂, 使废水发生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使废水中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的有毒物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 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常用的有空气氧化, 氯氧化和臭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是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去除, 废水中污染物在电解槽的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外, 水中的Cl-, OH-等也可在阳极放电而生成Cl2和氧而间接地氧化破坏污染物。

(3)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指的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进行转化与稳定, 使其无害化。生化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型, 好氧处理方法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废水的方法;生物膜法是使废水通过与生物膜接触, 生物膜吸附和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是指通过厌氧微生物 (或兼氧微生物) 的作用, 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所以又称厌氧消化。

(4) 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是指运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 它是由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组成, 或是包括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单项处理方法。主要的物理化学法有:离子交换法、萃取法、膜分离法等。离子交换法是借助离子交换剂上离子和水中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除去废水有害离子态物质的方法。萃取法采用与水不互溶但能很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剂, 使其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 利用污染物在水和溶剂中的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 达到分离、提取污染物和净化废水的目的。膜分离法是利用半渗透膜进行分子过滤, 使水通过, 但不能使水中悬浮物及溶质通过。

二、简要分析现行的主流污水的处理的方式

首先, 本文要简要的叙述一下物理处理污水的处理方式。物理处理污水的方式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膜分离法, 另一种就是吸附法。膜分离法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了膜的特性来使污水中的两种或者是多种物质进行分离, 从而达到了净化污水的作用;吸附法就是利用颗粒物质对于流动的有毒物质的吸附作用来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或者是沸石等。现有的化工行业在生物处理污水的领域接触的十分的广泛。

其次, 本文要讲述的就是污水处理方式中的化学处理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了污水中的化学反应来对化工行业的污水进行有关的处理和回收, 这种处理可以是污水的分离处理。还可以是污水的软化处理。这其中包括了化学反应中的多种常见的反应, 例如氧化反应;中和反应;电解反应;离子交换反应和渗析反应等等。

(1) 化学反应中的中和反应法主要是处理含有高酸度和高碱度的化工污水。化工行业中的化学药剂和锅炉水等, 我们都是采用了化学中和反应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了相应的化学手段, 让污水中的含酸度控制在p H1~3, 让污水中的含碱度控制在p H11~12。这种方式应用的化学原理主要是让污水中酸碱中和的方式来完成污水中的酸碱平衡。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一般情况下都会达到排放标准, 但是如果存在还是没有达标的情况, 我们就要考虑投放相应的化学药水来中和污水中酸碱度, 通常情况下, 我们会使用石灰石或者是大理石作为化学过滤剂。

(2)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应用了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特性, 将污水中的有毒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无毒的物质或者是将污水中的毒性降低。通过这样的处理来达到我们希望的处理效果。氧化还原的处理方式如果进行细分的话, 还可以分为臭氧法;湿式氧化还原法等。其中的臭氧处理方式主要是利用了臭氧的氧化能力强的特性, 臭氧在进行含酚的污水时, 处理的效果是十分的明显的。但是臭氧的处理方式效果虽然是好, 但是投入大, 在一般的化工企业中是应用不到的。湿式氧化还原只要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容器中必须有高压和高温, 当达到这两种条件时, 污水就会进行化学反应, 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和目的。基于这种方式是在液体中进行的, 我们通常称之为湿式氧化还原法。相较于其他的污水处理的方式, 湿式氧化还原的方式, 不仅污水的处理效果明显, 还具有应用范围广泛, 处理速度快等优点。还有一种化学污水处理的方法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性来进行化工行业的污水处理, 但是这种方法的最佳处理效果是和焚烧法结合使用时。综上所述, 在应用化学的方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 我们要将集中不同的化学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这样污水的处理效果特别的明显, 特别是污水中含有难以溶解的化学物时, 效果更是显著。

(3) 化学反应中还有一种处理污水的方式, 叫做絮凝法。这种污水处理方法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 非常的常见。其原理就是在化工行业的污水中添加化学混凝剂来使污水中的胶状物质进行固化反应, 逐渐的形成絮状物质。其中最为主要的应用就是胶体粒子的化学性质的。我们通常情况下, 应用的混凝剂是铝盐或者是铁盐。在我国的现阶段的污水处理中, 应用的都是复合絮凝剂, 这种絮凝剂较之普通的絮凝剂在污水处理方面更为突出。

再次, 本文介绍生物接触式氧化池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技术中的生物接触式氧化池, 同时也可以被称之为淹没式的生物过滤池。这种污水处理技术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 但是最近在我国的应用还是较为广泛的。在一些化工行业中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应用效果非常的明显。本文提及的淹没式的生物过滤池主要指的是在生物滤池中填充相应的惰性填料, 让已经和氧气接触的有机物充分的和惰性填料充分的接触。换句话说, 接触式的生物污水处理方式实际上是一种人工形式的曝气生物处理装置。将有机物注入滤池中时, 接触式的氧化池是充分的搅拌和接触, 这样可以让滤池中的惰性填料充分的和有机物形成的生物膜进行接触, 这种污水处理的生物技术是一种较为综合的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它的组成部分主要有: (1) 池体; (2) 填料床; (3) 曝气装置; (4) 进水和出水装置。这种形式的生物污水处理方式有两个优点:第一个优点是整个的结构非常的紧凑;第二个优点是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小。基于这几种优点和组成部分, 在化工行业的污水处理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后, 本文重点叙述一下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指的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主要功能, 来让污水里面的溶解性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在外界的作用下, 降解为没有毒害的物质, 或者是转化成没有毒害的物质。这样就会将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除去。在化工行业中的污水处理生物方法中, 生物的循环水处理模式, 是最常用的一种工艺。在这种工艺中。污水中的微生物是以一种膜状的形式固着在载体的表面上的, 借助这种载体, 微生物得以生长。与活性污泥处理法同时期出现的生物水循环污水处理法有着一个非常显著的优点, 那就是生物水循环的处理污水的能力特别的大, 而且污水的处理净化能力很强。

化工行业的生物滤池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四种滤池。这四种滤池分别是:第一种为普通生物滤池;第二种是高负荷生物滤池;第三种是塔式生物滤池;第四种是曝气生物滤池。下面来具体的分析。

(1) 普通的生物滤池在生物滤池中属于最早出现的一种滤池, 我们将它称为第一代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四个部分, 分别是: (1) 池体 (2) 滤料 (3) 布水装置 (4) 排水系统。其中的滤料主要指的是滤池中的原材料。是滤池中的主要功能部分。对于滤池的功能好坏直接有着影响作用。由于普通生物滤池存在着很多的缺点, 例如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效率较低等。现在的化工行业已经淘汰了这种生物滤池。

(2) 继普通的生物滤池之后, 生物滤池的第二代开始出现, 那就是高负荷生物滤池。这种生物滤池的开发主要是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功能基础上进行的。高负荷生物滤池在污水逇净化效果和污水的处理能力上都高于或者好于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在无水的负荷率上全面的进行了提升, 它的滤池负载率是普通生物滤池的6~8倍。水力的负载更是比普通的生物滤池高10倍。高负荷生物滤池最主要的原理就是应用了BODS, 通过限制水技术和污水回流技术来减少滤池中的有机水的能力和浓度。从根本上提升了生物滤池的供氧率, 维持了高负荷滤池的正常运行和工作。

(3) 第三代生物滤池是塔式生物滤池。实际上, 塔式生物滤池是一种升级版的高负荷生物滤池, 但是塔式生物滤池的负荷率较之于高负荷生物滤池整整提升了2~3倍。这种高倍数的有机负荷率使得微生物的生长速度非常的快, 但是高负荷率的滤池又使得滤池中的生物膜没有能够在污水中很好的进行吸附作用, 导致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滤池中的强压水冲走, 这样的情况就会使得生物膜不间断的被冲刷走, 使得生物滤池中的水保持流动的活力。

(4) 曝气生物滤池是在塔式生物滤池之后, 最新研发的一种生物污水处理滤池。这种滤池结合了生物降解和生物固液分离技术。是一种具备很好性能的设备。曝气生物滤池的基本机构基本上类似于给水处理的生物快速滤池。滤池的底部有一个承托层, 在承托层的上部放置滤池的填料。主要的核心装置是在承托层中的空气管路和空气扩散装置。曝气生物利齿装置是依据流水的进水方向来进行区分的, 可以分为上流向的水管和下流向的水管。下流向的水管是从污水池的上方流进进滤池的底部, 经由放置填料的滤池后, 在填料层中形成了一层生物膜。这种生物膜在滤池的底部经由空气管路在滤池的滤层中进行曝气作用和处理。空气中的填料在空隙中进行上升运动, 将空气中的氧气转移到污水处理的中心位置中。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 让微生物进行生长, 在微生物不断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 有机污水被不断的降解处理, 这样就让污水得到了净化处理。上流向的曝气管路主要是将滤池中的污水向上供给空气中的氧气, 这样和氧气不断的接触就会让微生物不断的生长, 有利于污水中的有机物的降解。曝气生物滤池有三个主要的优势:第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有效的提升氧气的转移速度;第二个优势就是降低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占地有效面积;第三个优势就是使用了先进的多级连用的脱氧脱氮效果。除了这三个优势之外, 曝气生物滤池还有降低周边的工作温度, 提升了污水的净化处理能力。这种生物滤池技术在近些年是较为流行的, 在化工行业不断的有类似的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建设。

结语

通过上面的阐述和分析, 石化行业的污水处理已经基本的有了很好的处理方式。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程度的深入, 我国石化行业的工业废水已经变化的多种多样, 很多的化学污染物掺杂其中, 这样就会对我们的化工行业的污水处理带来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在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中进行有效的平衡, 达到效益和保护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超, 李本高.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1 (04) .

[2]腾宇欣, 孙华.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 (05) .

[3]胡国伟.浅析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工艺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2) .

[4]梁桂玲.化工废水污染状况及主要对策探析[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9 (10) .

石化企业消防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石化企业,消防污水,污水处理,环境保护

石化企业作为国家基础能源建设单位, 正逐步迈入市场化运行轨道。面临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石化企业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这就需要石化企业提高污水处理技术水平, 特别是火灾事故后的消防污水, 其中含有灭火剂和石油化工产品。当这种消防污水被排放到自然界后, 就会污染环境。因此, 石化企业要对排放的消防污水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保护环境, 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

1 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产生和特点

1.1 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产生

石化企业属于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 其以石油为主要原料, 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生产出化工用品。在加工、存储一些化学品的过程中, 诸多具有可燃性的化学物质都会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作用下燃烧。从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 石化企业的火灾事故发生率较高, 在所有安全事故中占到40%.

当石化企业发生火灾时, 一般采用干粉灭火剂或泡沫灭火剂控制火情。在灭火时, 装有石油化工物料的容器容易出现渗漏, 管道容易因周围温度过高而膨胀, 进而出现破裂, 导致灭火的消防水中融入了诸如石油、柴油、汽油等化学物料、芳香族的化合物和各种衍生物, 经过各种化学反应后成为了消防污水。

在灭火的过程中, 会使用大量的灭火药剂。当这些药剂融入到水中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 进而形成消防污水。清洗火灾现场的时候, 所残留的化学物料混合在水中, 也会形成消防污水。

1.2 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特点

1.2.1 污水量根据火灾情况有所变化

在火灾现场救灾的时候, 所使用的消防水量与火灾情况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如果火灾较小, 救灾中使用少量的水就可以灭火。而在火灾的初期阶段所使用的消防用水量也比较小, 产生的消防污水量也很小。如果火灾比较大, 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消防水才能够灭火, 由此而产生的消防污水量会比较大。对于特别严重的火灾, 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消防设施, 以提高灭火效率。如果灭火中所使用的消防用水已经超出了规定用水量, 则消防污水会更多。

1.2.2 消防污水中的污染物组分不同

石油化工产品多种多样, 化工设备各有不同, 主要体现在对化工产品的加工流程上。化工设备不同, 工艺流程就会有所不同。当火灾发生时, 化合物的组分就会发生变化, 并在不同的泄漏点流出。化合物的泄漏量决定了消防污水的污染程度。

2 处理消防污水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2.1 正常流程无法处理部分消防污水

为了使消防污水经过技术处理后符合环境要求, 通常石化企业都设有污水处理系统。消防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 就可以降低污水的污染指数。经检验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后, 可以回收二次利用。但在实际操作中, 石化企业的消防污水由于成分较为复杂, 如果按照正常的污水处理流程处理, 一些化学污染物依然会留存在污水中, 使水质无法达标。这就需要对这部分消防污水采取深度处理措施, 但成本相对较高。

2.2 石化企业检测消防污水的能力不足

石化企业中物料的化学成分复杂, 导致消防污水的污染成分也相对复杂。要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消防污水中的化学物难度较大, 特别是消防污水中不仅含有火灾现场泄漏出来的化学物料, 还含有灭火器所使用的各种灭火药剂。要检测出石化企业消防污水中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 否则难以获得准确的数值。

3 处理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技术措施

基于石化企业消防污水的产生原因、特点及危害, 需要石化企业采用科学的消防污水处理方法, 以免消防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3.1 现场处理

当石化企业发生火灾事故后, 如果是火灾初期, 或火灾不是很严重, 则产生的消防污水就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 可使用砂土或吸收能力强的惰性材料吸收消防污水, 然后妥善处理砂土或惰性材料。例如, 当消防污水中含有汽油成分时, 可以在安全环境下使用砂土或惰性材料吸收消防污水, 然后就地焚烧;如果消防污水中含有硝基苯, 则使用沙土或泥块等阻隔消防污水, 避免因水体流动而导致污染物范围扩大。

3.2 深度处理措施

由于石化企业消防污水中化学物料的组分不同, 因此, 在进行深度处理的时候, 要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措施。在处理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三级处理方式, 即一级处理初沉污泥、二级处理剩余的活性污泥、三级处理化学污泥。石化企业消防污水中的化学污泥是最难处理的, 特别是如果这些污水中含有病原体, 就会导致二次污染。因此, 需要采用无害方法对这些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除了采用吸附技术, 将污水中的油吸附在表面, 以起到污水净化作用, 或者采用氧化技术在短时间内将消防污水中所含有的乳化油去除之外, 还可以对重度污染的消防污水采用物化法, 即利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将消防污水放置于一个构筑物内混合64 h、絮凝14 min, 高效沉淀, 使消防污水达到二次回收标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目前, 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石化企业的消防污水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避免石化企业消防污水因处理不达标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就需要引进先进的消防污水处理技术, 并加大对消防污水的处理力度, 保护好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莹.石油化工企业消防污水收集与处理[J].化工管理, 2015 (03) :114.

[2]王春华, 侯立桥.谈石油化工企业消防污水收集处理[J].科技创业家, 2012 (05) :170.

石化废水处理范文

石化废水处理范文(精选10篇)石化废水处理 第1篇1) 通过处理石油废水, 可以减少常规生化处理过程的石化废水对生物毒性的影响, 对急性...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