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活质量满意度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生活质量满意度(精选9篇)

生活质量满意度 第1篇

关键词: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建议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织织(WHO)认为:生活质量是主观的评价指标(主观体验),应由被测者自己评价;生活质量是有文化依赖性的,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下。生活质量就是“个体对现时生活经历的良好状态的主观感受”。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民生问题,即民众的生活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公共政策和学术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观生活质量也称可感生活质量,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条件和状况的评价。目前国内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城市或乡村的一般居民,而且以比较研究居多,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已有的研究都是在精神心理学、预防医学的领域完成的,涉及面比较狭窄,缺乏深入解释。2008年的中国在经历了结构性物价上涨的经济形势后物价指数终于年末趋于平稳,大学生在这一特殊经济时期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怎样呢?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为了研究这一特殊经济时期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利用课余时间在江苏省境内分批展开实地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

(一)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在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本项目为省级项目)基金的支持下,项目组成员结合方便抽样与典型抽样的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的差异,选取南京、苏州、镇江、徐州和淮安五个重点调查地区,对其所在地的各大高校共发放1200份问卷,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问卷回收率为90%,有效问卷达90%,所以调查报告结果比较可靠。与此同时,我们结合访谈方式,对江苏省相关政府部门、教育局、财政局的有关人员和相关经济学专家进行了采访,并且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渠道获取了大量的二手资料。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研究指标的选取

生活质量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居民的生活质量主要包含以下要素: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健康和卫生,学校和教育,公共服务和运输,娱乐,消费品,房屋,自然环境。我们根据毛大庆主编的《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一书,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大学生具体情况,将影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生活质量的指标分为以下几类: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与信息、交通环境、健康水平、社会安全以及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根据上述八大指标,设计了问卷,满意程度用5分量表来测量,即:很满意(5)/较满意(4)/一般(3)/较不满意(2)/很不满意(1)。

(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由项目组成员完成,并将全部数据录入电脑运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满意度分析

调查大学生满意度级度采用5分量表来测量:很满意(5)/较满意(4)/一般(3)/较不满意(2)/很不满意(1)

描述统计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客观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为3.3223分,可见大学生在结构性物价上涨条件下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各方面都有待提高。纵观各分指标的满意度,几乎都处于一般水平左右,其中大学生对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满意度相对高些,而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最低,可见,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很高,而我国的生态环境还不尽如人意,需要改善,环境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测量的标准误差比较小,基本处于0.03左右的水平。从中位数、众数等一般性的衡量指标无法看出大学生对不同因素的满意度的差异。从方差分析的结果来看,F值为74.19018,比较大,P值为1E-104,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无法得出因素水平间的差异,因此无法准确地看出各因素对大学生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的差异,由此我们必须对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析。

(二)大学生对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个体差异分析

前面从整体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对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了更深入考察个体之间在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我们作了进一步分析。

(1)家庭背景不同导致的差异

样本涉及到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三种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从调查数据中计算所得平均满意度结果看,不同群体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依次递减,显然,城市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质量相对而言都比较高,他们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自然比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要高。尽管家庭背景不同的大学生生活在一起,生活方式上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很多农村大学生由于身边城乡大学生生活水平比自己高而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较低。但细看各分指标数据我们发现,社会安全这项指标的满意度结果有悖常理,城市大学生的社会安全满意度低于乡镇的学生,可见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暴力现象对大学生的安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校园中存在很多的不安全隐患,比如频繁出现的失窃,聚众斗殴,遭遇抢劫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2)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导致的差异

家庭经济收入是大学生生活主要来源,所以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济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费来源不能保证,根本就无法去谈论生活质量的问题。我们通过询问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情况来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并将调查获得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学生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不同,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各方面的得分越低(尽管部分数据有所不同),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受家庭经济水平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大。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往往伙食较差,生活上精打细算,不能像有些大学生经常在外聚餐,因此人际关系、同学交流、集体生活方面会受到影响,而且经常为生活费发愁和奔波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其总体生活质量较低。在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实环境下,我们还是要重视通过经济的发展和宏观调控等手段努力增加人们尤其是贫困居民的收入,以此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3)年级不同导致的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从大一到大四,学生满意度在大三时突然下降,到大四时满意度又有所上升。可见大一学生刚到学校时由于对一切都比较陌生,需要有生活上的适应过程,满意度相对而言比高年级学生要低,到了大二基本上生活各方面都没有问题了,加上时间和空间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学习任务也不繁重,满意度自然上升,但到了大三,他们面临着专业学习、考研、找工作的选择,内心充满了困惑与不安,处于大学毕业前的关键学期,不得不为将来的工作和前途担忧,加上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论选择什么路,都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去做准备,所以他们内心非常复杂,犹豫不决,精神压力较大,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健康也出现了问题,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满意度下降,生活质量自然就降低了。到了大四,基本上人生前途的选择已经尘埃落定,目标明确,精神压力不再那么大,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自然满意度上升。

(4)性别不同导致的差异

性别是基本的人口生理特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女生对各项指标的满意度比男生要低,平均满意度为3.0315,而男生为3.2530。这种状况不难理解,男性大学生在思想上比女性大学生要积极,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是特别挑剔,思想上健康,身体健康程度也就高了,同时在学校里大多数学校建设的体育场地和设施都明显以满足男性活动为倾向,如篮球场、足球场等,对女生提供的体育、娱乐服务明显不足,即使女大学生有进行体育活动的愿望,也常常找不着合适的地方,这样一来,女生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评价自然就低了。

(5)地域不同导致的差异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的差异,我们选取南京、苏州、镇江、徐州和淮安五个重点调查地区,地域不同,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不尽相同。整体看来,苏州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学生满意度最高,徐州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比较低。从各项分指标来看,大学生的满意度状况基本上是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很严重的问题,由此引起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差异是必然的。

三、大学生对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量化测定体系

影响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的八个指标已在上文中阐明,即: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与信息、交通环境、健康水平、社会安全以及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1.大学生对生活质量各个指标的满意度级度以及测定公式

满意程度一般用5分量表来测量,即:很满意(5)/较满意(4)/一般(3)/较不满意(2)/很不满意(1)

某项指标的满意度可以用下式求得

n为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指标个数;

k为大学生满意程度的分类等级数(如1-5);

Xj指满意程度登记为j时所对应的分值(如=1,=5);

Yij指大学生对第i项指标选择第j满意程度的百分比。

2、临界值的确定

临界值指用于判断大学生对指标满意度低、中、高的数值,即:

1Si2.3为低满意度

2.3

3.7Si5为高满意度

3.调查结果

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本次调查的1062个有效样本,我们得出大学生对各项客观指标的满意度呈列如下表:

根据临界值的确定法则,大学生对生活水平指标,健康水平指标为高满意度,其余各项指标为中满意度,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知道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整体处于中度满意状态,所以,我们不必因为社会上报道的一些耸人听闻的个案而对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产生怀疑,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乐观、幸福、富有朝气的,当然,仍有部分大学生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低,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仍然有待提高,呼吁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对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给予重视,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会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他们的成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针对大学生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提高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由于家庭背景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导致大学生生活质量满意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可见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很多贫困大学生就是因为经济来源有限过着较为艰辛的生活,体验不到大学生活的美好。教育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没有稳定收入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收入,消费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而在如今“上学贵、看病贵”的社会现状下,其生活质量必定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出台更为有利的政策以确保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的进一步普及,学生消费的半价机制,按比例适度加大针对大学生尤其是家境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在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上要更加优化。各级各类高校进一步重视和完善针对大学生的生活服务和管理,比如开发出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提供优质、价廉的住宿和饮食,尽量争取更多的助学贷款名额,对贫困大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等等。另外,国家要从宏观上保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解决好经济通胀和过热的问题,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大三的学生由于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其生活质量满意度相对较低,所以各级各类高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辅导,引领大学生塑造正确的生活质量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处于整个大学的关键阶段,老师和各级政工干部、辅导员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困扰,做好学习辅导和日后学习与职业的规划,增强他们的自信,使其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同时要提供他们更为完善的生活条件和各项服务设施,使他们在繁重的学业之余不用再担心其他生活方面的事情。

(三)女生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低于男生这一现状应该要得到改善。学校要加大体育场地、娱乐休闲设施的建设,在建设中要考虑到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的兴趣与需求,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多种生活需求,这既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他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学校的领导要多关注女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一般女生比较敏感,在大学校园中也容易因为承受压力而对生活表现不满,所以给予她们更多关怀是有必要的,这样能帮助她们更好地成长。

(四)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存在的重要问题,由于能源和资源的不平衡分布造成区域差异,从而使得各地区和城市发展速度不同。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改变产业结构,实行经济发展要素转移以及将现有的资源及基础条件结合,使用人口转移、政策支持、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或者新兴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措施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从而提高其整体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这样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才能彻底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 第2篇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是:58317378A: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

A:17岁以下

B:17岁到30岁

C: 30岁到50岁

D:50岁以上 3:您的学历是:

A:高中以下

B:高中

C: 大学

D:大学以上

4:您的身份是:

A:学生

B:教师

C:企事业单位

D:其它

二、生活方式改变类:

5:近十年来生活方式您认为在那些方面发生了较大改变:(多选题)

A:住房方面

B:就业方面

C:教育方面

D:医疗方面

E:治安方面

F:娱乐方面

G:人际交往

H:其它

6、相对过去,您是否认为您的物质生活有较大的改善?

A改善非常大 B:一般

C:不是

7、您最经常的与人交流的方式是

A:打电话

B:QQ或微博C:发短信

D:面对面交流

8、以下生活方式您更倾向于哪些?

A:健康

B:便捷的C:悠闲的

D:乡土的E:都市的F:社交的 G:高科技的9、您的业余生活是怎么样安排的?

A:在家度过(游戏/电影/电视/上网/阅读)

B:与朋友在一起(聚会、遛街等)

C:陪父母家人

D:外出旅游

E:忙于工作、学习,几乎没有业余时间

F:参加体育活动(登山、跑步)

三、生活满意度类

10: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是很满意

D:很不满意 11:您对目前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不满?(多选题)

A:高涨的物价 B:过快的生活节奏和过重的生活就业压力

C:环境污染严重

D: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E: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F:贪污腐败现象 12:你对目前社会上的就业形势是否乐观:

A:乐观

B:比较乐观

C:一般

D:比较紧张 13:您对现在的教育问题是否满意: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14:您对身边的治安保护方面是否满意: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15:您对现今的医疗问题是否满意: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16:您对现在的社会娱乐方式是否感到满意: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17:您对您所处的人际交往方面是否满意: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18:总体来说你对如今的生活方式是否满意: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19:对于现今的生活方式,您是否能适应:

A:能

B:一般

C:不能 20:相比以前的生活方式,您是否怀念过去:

A:怀念

B:没感觉

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的编制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编制

一、引言

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1]第八条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学和社会学往往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作为生活质量的全部衡量标准来研究如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2]。伊斯特林提出的“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所揭示的财富(收入)对于幸福、满意、快乐的边际递减效应更是使人们认识到想要更加快乐、幸福、满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纯用客观标准作为评价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是不全面和不适当的。只有注重人们的主观评价,把客观指标与主观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合理地评价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生活满意度是个体根据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主观评价,是评价生活质量的心理学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成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观感受,有助于个体更加客观、全面和理性地评价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而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探索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策。因此,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生活生活满意度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客观、准确地测量生活满意度。国外对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编制了多种生活满意度问卷或量表[5-7]。国内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借用国外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生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在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开发的原创性的研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8-10]。开发的一些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却鲜有其他年龄段以及不同职业群体生活满意度的原创测量工具的开发。城市居民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理论维度并编制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为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提供工具。

二、研究方法

(一)测验项目的编制

通过个别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工具等方法来搜集问卷的初始项目。

个别访谈及开放式问卷调查:以网络、面对面等个别访谈方式对北京市、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安庆市以及安徽省芜湖市18名企业职工、公务员、教师、医生、心理学专家以及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开放式问卷,问卷在安徽省芜湖市、安庆市发放了100份。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工具:(1)Neugarten和Havighurst等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5];(2)Diener 编制的一个包含 5 个项目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7];(3)林南从社会学角度对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11][12];(4)陈世平和乐国安对城市居民生活生活满度的研究[13];(5)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问卷[14]。

依照上述方法,研究者从家庭生活、职业状况、休闲娱乐、人际关系、社会环境以及自我和谐六个维度编制了初步的问卷,共61个题项。然后请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所形成的问卷进行审定,找出表达不清、难以理解以及有疑问的题项进行修改或删除,最后形成了包括6个维度49道题项的预测问卷。其中一道为测谎题,5题为总体评价,同时也作为评价者对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时横向(与他人)和纵向(与自己)比较的参照点。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记分法,1代表非常同意,5代表非常不同意。

(二)被试和问卷施测

根据研究目的,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城市居民进行调查。预测问卷在安徽芜湖、安庆两市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30份,后通过经验与技术筛选剔除1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21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8%;再在安徽省芜湖市、江苏省徐州市两地进行初测,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1份问卷。后经经验与技术筛选、剔除8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83份,有效回收率为91.5%。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 和LISREL8.70两个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题项筛选

在对初测问卷进行因素分析之前,首先运用项目分析对问卷的题项进行了初步筛选,本问卷项目分析的结果表明,问卷参与分析的43个题项的CR值均达到显著性水平(α<0.05),有着良好的鉴别力,均应保留。

在对问卷结构进行探索性分析的过程中,也会依据相关标准对问卷题项进行剔除。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为了检验问卷数据能否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分别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检验,两个检验的结果表明所获问卷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factor analysis)提取公因子,采用方差极大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经过多次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得到6个一阶因素。相关数据见图1、表2-3。

图1.陡阶检验碎石图

如表2、表3所示,对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提取了6个公因子,24个题项,共解释了项目总方差的57.992%。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来看,实际探索的结果与原来构想的理论维度有所不同,“人际关系”维度中除了C4、C7两个题项进入“自我和谐”维度以外,其余6个题项由于因素负荷值过低而被剔除;“社会环境”分解为两个公因子;其他公因子均能在原来理念构想中找到原型。按照因子对项目总体方差的解释率的大小不同,依次进行命名:自我和谐、 社会安全、 职业状况、休闲娱乐、 家庭生活、 基本保障。

nlc202309032044

(三)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从表4可以看出,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由于该问卷各分维度的题项均为奇数,而且SPSS统计软件对24题项总问卷的分半信度检验的题项分半结果很不理想,因而分半信度检验的结果无实际意义,不予报告。

另取安徽省芜湖市180名居民检验重测信度,相隔四周

r值最低0.658,最高0.762,总量表0.864。

2.效度检验

本研究效度检验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以及内部一致性效度等三个指标:

内容效度:对问卷内容效度验证主要运用逻辑分析法。本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者在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心理学专家评定结果两者之间综合、权衡之后确定的;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操作性定义,结合国内外成熟的相关量表、个别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编制、筛选初测问卷的题项,并多次送请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问卷题项的代表性、合理性等进行审定;基本保证了该问卷能够真实地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状况。因此,本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对该问卷结构效度的检验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1)验证性因素分析:本研究采用χ2 (Minimum Fit Function Chi-Square)/df、RMSEA、 NNFI以及CFI等四个最有代表性的拟合性指标来考察构想模型与实际模型的拟合程度,各拟合指标的具体数据见表5、图2、图3。从研究结果来看,一阶因子模型拟合效果很好,且6个因子之间有中等程度以上的相关,因此有可能存在一个普遍满意度(二阶)因子去影响各一阶满意度因子的表现;但从拟合数据来看,一阶因子模型相对于二阶因子模型效果更好,二阶因子模型并不能在保证拟合效果的前提下起到简化结构的作用,故选择一阶因子模型。

(2)相关程度分析:在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的同时,运用相关分析来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的问卷各维度以之间及各维度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具体见表6。

表6.问卷各维度之间及其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内部一致性效度: Cronbach’s α系数等内在一致性系数可以判断问卷测的是单一特质还是多种特质[16]。本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同样说明该问卷有很好的效度。

上述检验结论表明,所编制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对问卷的标准要求,可以施测。

四、讨论

(一)问卷项目的表达

在参考Diener(1985)与Neugarten、Havighurst所编制的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对问卷项目的表达相比于国内同类问卷作了一些调整。首先,国内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是在国外的影响与国内社会学、经济学的影响下开展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持拿来主义的态度。而这种拿来主义的态度包括对评价项目表达方式的“拿来”。举例来说,对于“生活条件”满意程度的评价,社会学、经济学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一般是这样的:您(你)对当前的生活条件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而国内心理界在所编制的生活满意度评价问卷,从研究者文献检索的情况来看,也大都是采用这种表达方式。与此不同,Diener的表述是:我的生活条件很好。与前者相比,第一人称的运用以及语言的表达更能切合评价者的心理,更人性化,也就更能激发评价者的评价动机,提高生活满意度评价的准确性、有效性。这种特点在Neugarten、Havighurst[5]所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中表现得就更为透彻了。其次,在对生活满意度评价的主体词的选择上,社会学、经济学的选择主要是“满意”;而如Diener等国外学者采用更多的是“同意(反对)、赞成(反对)。从心理学角度,采用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出评价者的主体作用以及减轻其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也就使得生活满意度评价的准确性、有效性得到一定提升。本研究对以上两点都做了充分考虑。当然,效果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另外,问卷中5个生活满意度总体评价题项作为个体生活满意度评价时横向(与他人)与纵向(与自己)比较时的参照点,能否起到提高生活满意度评价准确性的作用还有待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有两点需加以说明。

其一,“人际关系”维度本身被删除了。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理论构想中的“人际关系”维度只剩下C4“家人会尊重我的决定”、C7“在工作、生活上,我和同事之间能够相互帮助”两个题项,且归入到“自我和谐”维度中去了。表面看来,似乎探索性因素分析或取样的代表性方面存在问题,因为已有研究表明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人际关系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对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的预测力[18];在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问卷[14]以及陈世平、乐国安[16]所编制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中也都把人际关系作为一个单独的维度。不过,研究者在对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与理论构建时的设想进行认真比对以后,认为“人际关系”维度的被删除并无不妥,因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研究者在理论构建时没有考虑到“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两维度的的项目存在重叠以及错误估计了各项目对生活满意度评价的代表性。而“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两个维度的合并可以在Triandis[19]的研究中找到理论依据:该研究认为,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个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线被弄得模糊不清,个人要做符合规范的事情主要是为了保持和他人之间的协调;且人在其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总是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所以“自我和谐”维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维度中的题项包括进来。另一方面时,个体自身要想获得发展以及有高的生活满意度必须建立在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基础上,而 C4、C7两题项有关个体自身与家人以及同事之间这两个重要的人际关系,非常符合城市居民生活实际。

nlc202309032044

其二,理论构建中的“社会环境”维度被分解为“社会安全”、“基本保障”两个维度。这有可能是因为“社会环境”可以涵盖的内容很多,城市居民在实际生活中对社会环境中的诸多生活条件给他们生活造成的影响是从多个角度来加以看待的。而探索性因素分析就把社会环境所隐含的这种结构给揭示出来了,结果显示研究者理论构建时的“社会环境”维度实际上包括两个分维度。对照命名规则:“社会环境”中的F1、F2、F3、F6等4个题项再加上“家庭生活”中的A1,主要与人们对秩序、稳定、生活保障的需要满足有关,因此将其命名为“社会安全”;而剩下的 F4、F5、F7等3个题项,主要与生活满意度评价主体对就业机会、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以及房地产价格的认识评价有关,这三者是满足生活满意度评价主体基本保障需求最根本的客观条件,根据上述维度命名规则,故将其命名为“基本保障”。

后来的问卷信效度检验表明这种居民生活满意度结构是稳定、可信、有效的;心理学专家审定也基本认为这种结构符合城市居民生活实际。

(三)信效度检验

1.关于信度

(1)注意被试在年龄、性别、居住地等8个不同背景变量上分布的合理性。因为分数分布范围影响信度,也就是讲被试的个体差异越大,被试团体的异质性越高,测验分数分布范围就会越宽,从而可以提高信度;(2)合理设定问卷的长度。根据心理测量理论,问卷题目过少,特别是分问卷题目少于3题时,将无法保证问卷的信度;而题项过多也会影响信度特别是再测信度。吴明隆[19]认为最后定稿的正式量表题数,如果是测量一种“普遍”或多重向度的变量,其题数在20-25题,即已足够,而分量表(因素层面)所包括的题项以3~7题较为适宜。本研究编制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除5题作为参照点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题项,剩下的24题分布在6个维度中,测验长度较为合理,为问卷有较高的信度打下了坚实基础。最终的信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各维度的内在一致系数在0.637与0.785之间均在大于0.60的可接受范围,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而总问卷的信度系数Cronbach’s α系数高达0.922,大于0.90,显示可用于团体以及个体施测,当然这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2.关于效度

(1)内容效度。如前所述,本研究在问卷编制之初理论构建、个别访谈以及心理学专家的反复审定已经很好保证了问卷的效度特别是内容效度。最终在效度验证过程,也充分的证明了这点。(2)结构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问卷各维度之间以及各维度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符合心理测量理论相关要求,表明问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3)内部一致效度。本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表明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效度很好。可见,本问卷有较好的效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编制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有着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调查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具体状况。

五、结论

(一)自编的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由30个题目(其中1题为测谎题,5题为总体评价,同时也作为评价者对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时的参照点)组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通过因素分析得到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六个因素结构,分别是自我和谐、 社会安全、 职业状况、休闲娱乐、 家庭生活和基本保障。该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调查或评估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工具。

注:本文系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年度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10jxtd08)研究成果。

[1]梁日杰, 陈凤英. 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J]. 国际资料信息, 1995( 5):7~8.

[2]范柏乃.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4):122~131.

[3]Easterlin R A, 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J]. 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 1974, 89: 89-125

[4]Shin D C, Johnson D M. 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78, 5: 475~492.

[5]Neugarten B L, Havighurst R J, Tobin S. The measure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961(16): 134~143.

[6]Gilman R. Review of life satisfaction measures for adolescents[J]. Haviour Change,2000, 17 (3): 178~183.

[7]Pavot W, Diener E D. 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3,5(2): 164~172.

[8]王宇中, 时松和.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的编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2):199~201.

[9]张兴贵, 何立国等.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 心理科学, 2004,27(5):1257~1260.

[10]石升起, 姚本先等.出租车司机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4(8):555~568.

[11]林 南. 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J]. 社会学研究, 1987(6):73~89.

[12]林 南, 卢汉龙. 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构模型探讨[J]. 中国社会科学, 1989(4): 45~51.

[13]陈世平, 乐国安. 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科学, 2001,24(6):664~666.

[14]沈崇麟. 中国百县市国情调查第四批调查点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和资料汇编[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15]金 瑜. 心理测量[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76~178.

[16]汪向东, 王希林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第二版) [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5~79.

[17]Kitayama S. Markus H. Emotion and culture: Empirical studies of mutual influence(Eds.), W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1994:234.

[18]郑 雪, 严标宾等. 幸福心理[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48.

[19]吴明隆. 统计应用实务[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8~9.

栏目编辑 / 王抒文.终校 / 丁 尧

生活质量满意度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前后对比方式进行研究,本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97例颅脑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前经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伴不同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型属轻中型[3]。排除既往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肌肉或骨骼疾病、精神疾病、文盲等。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意参与研究且签字。男性100例,女性97例;年龄32~52岁,平均为(41.6±3.1)岁;疾病类型:脑挫裂伤50例、颅骨骨折47例、硬膜外血肿40例、颅内血肿30例、硬膜下血肿30例;文化程度:初中60例、高中及中专107例、大专及以上3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并营养脑细胞等,同时给予大型高压氧舱治疗。(1)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创伤患者易出现焦虑、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积极与其交流、沟通,积极为其答疑解惑以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促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增强其治疗自信心。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帮助,以让其感受到亲情温暖,重塑其信心。(2)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地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减少病房噪声,为其提供安静、舒适住院环境。(3)康复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加强康复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翻身起坐训练和行走训练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每日进行3~4次关节活动训练,并按摩其肢体,手法可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完成按摩,每日3次,每次20~30 min。(4)饮食干预:加强营养干预,膳食中需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等,如肠内摄取不足时可经静脉补充。(5)并发症护理:因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因此易发生感染和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因此需加强并发症护理干预,保持会阴部的干燥和清洁,小便失禁者可留置导尿管,并严格执行操作;定时协助其翻身,每2小时1次;四肢活动者可指导其于床上锻炼,运动功能受损者可协助其活动。因患者需使用大量抗菌药物,因此易致其肠道菌群失调,同时因其饮食规律失常,所以易发生便秘、腹泻等,因此,可每日定时按摩其腹部,加速其胃肠道蠕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与分析我院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期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以0~100分表示,得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能力越强[4];采用WHO⁃QOL100[5]中文版评价患者干预前后各项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内容包括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等6个领域的24个小方面及1个评价一般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构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获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操作是否遵守规章制度等10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加以分析,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为(86.92±11.69)分,较干预前(39.74±8.78)分明显增加(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见表2。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临床神经可常见损伤,具有高死亡及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及其自身带来极大压力和经济负担。尽管当前医学可极大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生存率,但绝大多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和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功能障碍,从而致其生活无法自理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所以尽早促使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迫切需求。

此次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为(86.9±11.69)分,较干预前(39.74±8.78)分明显增加,差异显著;干预后,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据相关研究显示,实施必要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可有利于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本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相似[7]。本研究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利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辅以并发症护理干预,可避免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发生,从而可减轻其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实施营养支持可补充其足够营养和水分,有利于提高其抵抗力,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康复,从而间接地增强其治疗自信心,有利于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9,10,11]。本研究中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热情、耐心的服务,从而可让其感受到温暖及亲切感,更好地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融洽,同时在实施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并且极大地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让患者更加信赖护理人员,更好改善护患间关系,最终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不断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间接或直接地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使护患更加信赖医护人员,使其关系良性化循环,最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莹,郑菊萍,俞玲亚,等.影响颅脑外伤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65-1667.

[2]李志红,季慧芳,段青梅,等.功能训练联合针刺对颅脑外伤吞咽困难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47-348.

[3]徐亚玲,陈现乐.颅脑外伤患者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72-1373.

[4]朱春香.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2213-2215.

[5]卢斌华,邵盼,童民锋,等.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血糖、血脂变化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4):105-108.

[6]张建春.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J].河北医学,2013,19(11):1753-1755.

[7]陆佳韵,张永芳,葛津津,等.循证护理在1例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家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9):3708-3709.

生活质量满意度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8例, 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 男42例, 女26例, 年龄16岁~69岁, 平均年龄为 (51.2±4.2) 岁;病程1年~15年, 平均 (4.5±1.3) 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2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糖尿病饮食, 加强用药指导和护理, 全面控制血糖水平, 并积极预防感染, 予以对症处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方法如下:

1.2.1 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

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维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光线充足, 空气流通, 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可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在室内摆放鲜花或者其他植物等。

1.2.2 多元化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年龄、疾病情况及认知程度等, 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 介绍疾病病因、主要症状、治疗方法及疗效影响因素等, 提高其认知程度。同时讲解遵医嘱规律用药、控制饮食以及运动锻炼对于血糖稳定的重要性, 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遵医行为。

1.2.3 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规律运动, 根据其年龄、病情及血糖控制情况等, 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并嘱其应坚持不懈, 适当运动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以及血脂水平, 提高生活质量。

1.2.4 饮食指导

嘱患者合理分配每日饮食, 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饮食宜低盐、低糖, 忌生冷刺激性食物等, 确保营养摄入均衡。

1.2.5 心理关怀

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强化基础生活护理, 并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 以缓解其不良情绪。注重家庭心理护理, 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效果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QOL) 对2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分为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五个方面,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2组的护理满意度, 主要包括住院环境、健康宣教、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态度及护理管理五方面的内容, 每项20分, 共计100分, 总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 80~89分表示满意, 60~79分表示一般满意, <60分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生活质量比较

2组护理干预前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P>0.05) ;护理干预后, 各项评分均显著提高 (P<0.05) , 观察组的角色、身体、情绪、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t、P为2组护理前比较检验值;t1、P1为2组护理后比较检验值。

2.2 2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实施人文关怀转变了传统护理模式, 护理工作由遵医嘱的疾病护理转向对患者身心的整体护理, 护理工作的范围也由护理技术的完善发展至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全方位的护理[3]。由于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缺乏正确认识, 血糖水平控制不佳, 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影响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通过人文关怀, 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 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及并发症的认识, 提高其遵医行为, 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缓解其负性情绪以及躯体不适症状;并可减少相关不良反应, 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果亦显示, 观察组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后生活质量方面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人文关怀强调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通过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进护患沟通, 强调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三位一体化沟通, 可通过患者家属的支持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综合情况, 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针对性地予以患者全身心护理服务, 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97.1%, 较对照组的85.3%显著提高。

总之,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 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人文关怀,生活质量,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梅坚.人文关怀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 26 (2) :191-192.

[2]朱苗飞, 刘玉华.人文关怀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 , 2011, 2 (7) :45-46.

生活质量满意度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帕金森患者78例, 其中男45例, 女33例, 年龄46~82岁, 平均年龄64.5岁, 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8.7年。所有患者入院时以18F-多巴使用PET显像检查多巴摄取功能, 结合体征和临床症状, 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 均符合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不存在肝、肾、心等重要脏器疾病;不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不存在颅脑的占位性疾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每组3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患者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依据帕金森患者的病情采取分级护理, 而观察组给予Orem自理护理模式。在实施Orem自理护理模式干预前对患者进行整体性的评估, 判断患者潜在及其存在的护理问题和自理能力, 依据帕金森患者自身的自理缺陷, 分别给予完全补偿性护理、部分补偿护理或辅助教育。①完全补偿性护理:患者完全无自理能力时, 是以医务人员为践行主体的护理方案。定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时, 及时汇报医师处理。医务人员需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如步态姿势的训练、书写训练和语言训练等, 指导患者家属定时屈伸和旋转患者肢体。待患者自理能力好转后, 转为部分补偿性护理。②部分补偿护理:对有部分护理能力的患者, 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自我护理, 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 积极配合执行护理计划, 协助患者进行坐位、立位平衡、坐起。翻身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逐渐由简到翻。③辅助教育:该护理方案为经住院治疗后有一定护理能力的患者。由于患者缺乏对帕金森病整体和系统性的认识, 故医务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 使患者了解帕金森病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预后和注意事项, 对于患者力所能及的事件, 应让患者自行解决, 防止出现推行性变。

1.3观察指标:①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通过对患者的洗澡、穿衣、进食、修饰、如厕、控制大小便、平地行走、床椅转移和上下楼梯的能力, 对患者客观评分。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 60分以上为良, 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40~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 生活需帮助;20~40岁为重度功能障碍, 生活依赖性明显;20分以下为完全残疾, 生活完全依赖。②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2个月, 采取不记名式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 答案为封闭性选项, 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 (%) = (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 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2个月后, 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为 (62.4±12.4) , 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为 (76.7±14.1) , 两组的Barthel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9%, 观察组为94.9%,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3讨论

帕金森是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随着病情恶化, 不仅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 而且会对患者的社会活动和感情状况造成影响,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2]。Orem自理护理是美国护理学家Dorothea E.Orem提出的护理理论, 核心为“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 从创伤和疾病中康复, 及其对付其所造成的影响, 护理应需特别重视某些人对于自理活动的需要, 应安排和提供这些活动的基础”[3]。Orem自理护理模式认为患者是具有学习和发展自我护理能力的[4]。Orem自理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发挥患者的潜能, 加强患者训练的主动性, 最大程度减少残疾率,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还可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到社会生活之中,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本研究表明, 两组患者入院时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2个月后, 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为 (62.4±12.4) , 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为 (76.7±14.1) , 两组的Barthel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9%, 观察组为94.9%,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可见, Orem自理护理模式可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帕金森患者7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每组39例。对照组依据帕金森患者的病情采取分级护理, 而观察组给予Orem自理护理模式。护理干预2个月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2个月后, 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为 (62.4±12.4) , 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为 (76.7±14.1) , 两组的Barthel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9%, 观察组为94.9%,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Orem自理护理模式可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Orem自理护理模式,帕金森,生活质量,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彩云, 侯树杰.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5) :265-266.

[2]张月红, 陈玉玲.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3 (14) :57-58.

[3]彭鲜艳.浅谈帕金森患者的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6 (14) :247-248.

[4]陈瑜.对老年帕金森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4) :348.

生活质量满意度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就诊的80例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1~63岁之间,其中男46例,女34例。患者经X线等检查确诊为单纯股骨干骨折。

1.2 排出标准

排出以下影响临床护理路径开展的情况:(1)陈旧性骨折伴骨不连的患者;(2)伴有其他骨折的患者;(3)伴有局部感染或开放伤的患者;(4)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2]。

1.3 护理方法

试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体检和护理评估,术前进行所需检查并核实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正常的情况下制定手术方案,安排手术时间。这一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骨科护理,观察患病部位牵引制动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和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确定手术后,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注意事项,包括禁食、禁饮、淋浴更衣等;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适时安慰以缓解其术前紧张情绪。手术后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常规骨科护理和I级护理,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按照医嘱给药,并指导功能锻炼。出院前改成II级护理,安排患者接受X射线等检查,交代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告知拆线复查日期并协助患者完成出院流程[3]。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计划的实施步骤与时间统一执行,不进行针对性护理。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焦虑抑郁情绪、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时间为横轴,入院收治、检查、治疗用药、饮食、锻炼、教育等手段为纵轴,依据制定的计划表认真执行并仔细总结[4]。通过经验总结和多方合作,医护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的护理程序,并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开展的护理工作不是刻板盲目地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而是护士和医师共同参与制定,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护理模式。患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其中,这可以帮助增强自我护理能力与意识;更好地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支持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护士、医师等已达成共识,在最佳时间内为患者以此安排检查、手术、康复指导等,这不仅有效防止了护理工作无序或重复进行,还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且焦虑抑郁情绪、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对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作用明显,不仅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进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思梅.临床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11下旬刊(专科版):147.

[2]刘萍,毕君富,廖芝顺,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25-3726.

[3]单春剑,李培培,夏家爱.临床护理路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70-4808.

生活质量满意度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 其中男性57例, 女性43例, 年龄58~78岁, 平均年龄为 (54.11±3.1) 岁, 病程时间在0.8~15年, 受教育的年限为1~17年。本次研究患者的纳入标准为:所有的患者均符合英国在1997年, 帕金森脑库所制定的关于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的诊断标准[2]。 (1) 所有选中的患者均符合一定存在至少下列特征当中的两项: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患者出现运动迟缓、患者出现肌强直以及步态异常的情况。 (2) 患者采用左旋多巴治疗具有治疗效果。 (3) 患者的初发症状以及体征, 或者患者的病程当中有两侧出现不对称性的情况。本次研究患者的排除标准为: (1) 患者表现为原发性震颤。 (2) 患者出现继发性的帕金森的综合征以及帕金森的叠加综合征。 (3) 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或者残疾, 以及其他方面严重的躯体疾病。 (4) 患者患有严重的痴呆症状、构音障碍等影响到患者的情感表达以及其他精神方面的疾病。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之间的比较, 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 患该病的患者, 其生活方面绝大多数多都无法完全自理。由于患者的吞咽肌强直, 帕金森疾病到中晚期时, 患者可能会出现咀嚼以及吞咽方面困难的情况, 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在患者餐前给患者提供擦手的毛巾, 对患者的就餐情况进行观察, 并且及时的给患者提供帮助。晨间和晚间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需要给患者打水进行洗漱和洗脚, 女性的患者需要进行会阴冲洗, 完全无法进行自理的患者, 护理工作人员每周为患者进行2次的床上擦浴以及洗头1次。在病区的走廊墙上贴出分级护理内容的公示, 让患者做到自己心中有数[3]。

1.2.2 安全性护理

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 帕金森病的晚期, 患者会由于四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加上吞咽协调的功能出现不良以及长期的卧床, 极容易发生摔伤、坠床以及误吸等诸多意外伤害情况。因此, 需要给每一位患者床头都设有一个安全提示卡, 其中的内容包括防止误吸、防止坠床、防止跌倒、记出入量等。患者的责任护士需要在患者入院时, 对患者进行评估同时插入相对应的提示卡, 治疗期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对提示卡进行更换。每张床都需要配备床挡, 卫生间以及走廊中需要设置扶手。

1.2.3 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

一般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都常见并发有抑郁以及焦虑等诸多负面性情绪的障碍情况, 这些负面的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处理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护理工作人员应当给予患者恰当的心理方面护理, 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增加护患之间的信赖感, 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相处关系。将健康宣传教育完全贯穿在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当中, 每一位患者都拥有一份对患者自身进行量身定制的相关健康宣传教育手册, 责任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 有计划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同时记录于手册上, 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在入院时病区的环境以及相关制度的介绍, 患者在住院的期间, 在药物方面、检查方面、饮食方面、康复方面等开展的宣传教育以及出院宣传教育和随访[4]。

1.3 判定标准

本院自制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表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操作技术、病房环境、检查指导、服务态度、基础护理、康复指导、晨晚间护理、入院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调查表中采用评分的方式进行判定, 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程度分为20、15、5、0这样4个不同等级, 满分100分。评分的结果可以分成4个不同等级:0级为100分, 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活动能力都表现良好, 不需他人进行帮助;1级为分数在61~99分, 患者有轻度的功能障碍, 可以独立的完成日常方面的活动, 需要他人给予一定的帮助;2级为分数在41~60分, 患者有中度的功能障碍, 需要他人给予其极大的帮助才可以完成日常生活方面的活动;3级:为分数在40分之下, 患者有重度的功能障碍, 大部分的日常生方面活动均无法完成或这完全需要他人进行照料。

2 结果

正式实施优质护理之后, 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多或少的均得到了显著改善, 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开展优质护理之前的生活质量, 护患之间的相处关系更加的和谐, 并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3 讨论

目前, 我国的医疗科学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中,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 人们也意识到医学目标并非改善器官和保护生命, 患者生活的质量已经成为治疗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的疾病, 患该病的患者致残的概率较高, 一般都需要进行终身的治疗, 到目前为止, 该病症还无法得到有效的逆转或者对其进行阻止的进展, 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 采用优质护理, 可以让患者的满意度出现大幅度的提升, 并且更加有效的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改善, 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5]。

摘要:目的 对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开展护理,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将本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帕金森病的病患者中, 选取100例帕金森病患者, 对所有患者均开展优质护理, 对患者在开展优质护理之前的3个月以及实施优质护理之后的3个月时间内,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之后, 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的改善, 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开展优质护理之前的生活质量, 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护患之间的相处关系更加的和谐。结论 对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并且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也会相对提高, 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

关键词:帕金森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庆素, 安秀艳, 于蕾, 等.不同人群优质护理观点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6) :121-122.

[2] 周丽娟, 梁英, 李雪玉, 等.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做法与成效[J].沈阳部队医药, 2011, 24 (4) :105-106.

[3] 刘校瑾.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调查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6 (13) :131-132.

[4] 侯岩芳, 刁振明.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基础护理及分级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 :110-111.

生活质量满意度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社区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 各40例。研究组中男19例, 女21例, 年龄在20~74岁, 平均 (45.1±7.2) 岁;病程在0.3~15年之间, 平均 (6.1±2.4) 年。在文化程度方面, 4例患者为大学及以上, 26例患者为高中, 9例患者为初中, 1例患者为小学及以下;在并发症方面, 26例患者为冠心病, 14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对照组中男20例, 女20例, 年龄在23~76岁, 平均 (47.2±6.9) 岁;病程在0.5~18年之间, 平均 (7.2±1.5) 年。在文化程度方面, 6例患者为大学及以上, 22例患者为高中, 10例患者为初中, 2例患者为小学及以下;在并发症方面, 24例患者为冠心病, 16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管理, 具体操作为:将糖尿病管理团队组建起来, 同时将糖尿病管理手册制定出来, 在患者入组后对其进行流程管理, 将糖尿病教育课程及管理资料发放给患者, 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血糖监测及管理等, 教育方法包括集体授课、电话随访等, 主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耐心的询问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4]。

1.2.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管理基础上的护理程序管理, 具体操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病历及问卷调查结果等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对患者的糖尿病知识、心理、经济状况、家庭社会支持资源等进行有效评估, 将护理目标详单列出来, 比如, 对糖尿病进行正确认识、对稳定的情绪进行有效的保持、对饮食进行科学合理选择、对理想提质量进行长期的维持、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显著增强、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积极的预防、对血糖进行切实有效的控制等。依据目标和评估的差距将护理程序确定下来, 将护理计划制定出来, 将护理措施选择出来并给予其切实可行性以充分的重视, 保证其明确具体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初始阶段应该将患者易完成且明确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护理措施选取出来, 比如, 降糖药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应用胰岛素笔等, 使患者的成就感在完成这些任务后油然而生, 从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激励, 使其主动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适时评价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每周1次。之后用上门随访的方式替代原来的电话服务随访方式, 每周1次, 每次半个小时, 对措施的施行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对患者进行督促治疗, 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认真的评价, 一旦达成目标则向下一个目标进入;如果没有达成目标则将原因积极寻找出来, 就达成目标的障碍和患者进行深入的讨论, 如果涉及心理因素, 则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积极的疏导, 如果对于患者来说目标太大要想完成具有极大的困难, 则有效分解目标, 让患者分布完成[5]。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 使其主动写糖尿病日记, 定期将其上交给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对其日益进行认真的检查, 积极解答其中涉及到的疑问, 也为护理人员对施行目标期间的措施及有效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经患者同意后, 在个人糖尿病管理档案中录入所有目标、措施及评价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两年的管理, 在患者入组时、管理1年、2年时的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代谢指标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运用糖尿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 (DSQL)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共27个项目,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6]。运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 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定, 共26个条目, 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分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各代谢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DSQL量表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DSQ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管理1年、2年时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3。

例 (%)

3 讨论

生活质量满意度

生活质量满意度(精选9篇)生活质量满意度 第1篇关键词: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建议一、前言世界卫生织织(WHO)认为:生活质量是主观的评价指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