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财务官能力论文
首席财务官能力论文(精选9篇)
首席财务官能力论文 第1篇
管理会计人才及首席财务官对能力的要求, 有多面性, 有综合性, 不一定非要挺身在镁光灯下, 而是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来鼓励整个团队, 引领企业的风气与文化之先, 有极强的洞察性分析能力, 做一个发展战略决策的幕后推动者——这是一名中国财务总监对职业的思考也是对其战略管理能力的考验。不是什么刻意的韬光养晦, 却时时透射出丰富商务经验及中国式的睿智与稳健。
注重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分析能力。财务会计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生成供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各方使用的财务信息;。例如:互联网企业的业务经营特点是业务快速变化导致经营内容变化频繁、客户尤其是用户经营、特别注重差异化经营。而且互联网公司普遍实行用户免费策略, 即通过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来扩大用户规模, 然后把用户作为“资源”再销售给广告商或相关商业机构, 由广告商或相关商业机构“买单”。因此互联网企业具有独特的财务特征:互联网行业的收入不像传统行业那样受成本的线性制约;普遍轻资产的同时人的成本占比很大;投资人的资金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呈现极端化, 要么严重短缺企业无法经营, 要么相当充沛, 无处投资。因此互联网企业的成本结构和传统企业有很大不同。
有时, 这些分析判断还须扩展到将企业信息与相关企业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等边际能力。以互联网视频网站行业发展为例进行行业背景分析。
例如:在中国, 视频行业起步于2004年前后, 开始有超过400个市场参与者导致无序竞争, 这时候的竞争主要是依靠“产品争先”脱颖而出, 随后整个行业通过“资本竞争”进行了行业整合。目前行业有三种生存模式。第一种即电视台自己组建互联网视频公司, 并不再与其他互联网视频企业合作;第二种模式是一些互联网视频企业通过资本运作, 达到获取内容制作的资格和能力。除了这两类, 还有第三类就是台网融合的模式。视频网站与传媒集团融合, 以及视频网站目前与传统媒体合作全力打造的开放平台正是体现了这种协同意识。这种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等。
从首席财务官角度, 丰富的经验也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为发展战略决策的幕后推动者, 你永远不会在镁光灯里越俎代庖作CEO的决策, 究竟谁对企业的影响力大一些, 很难说。这与我们惯常听到的西方式的雄心很不一样, 但绝非出于谦逊或者中国式的“韬光养晦”。作为企业核心领导层成员的首席财务官, 不能因为拥有对财权的掌控而专断。“最终要在意的是你职位影响力。”首席财务官最需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幕后的影响力, 因为他有着别人所不具备的全局视野, 是公司内部信息、尤其是重要的财务信息的汇聚点, 凭借自身的学识、经验和品格, 他应该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总结出支持公司决策的大智慧。
这当然, 培养出这样的判断力, 并非朝夕可以达成。
首席财务官与经验相配合的还有职位对应的岗位能力:
分析真正意义上的对于企业发展有使用价值的信息, 企业内部一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对企业未来的影响有哪些, 有效地前瞻预测, 做大数据分析, 能够很好地帮助企业灵活地把握商机, 这也会大大地提高财务部门在公司内的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一个业绩优良的公司往往都拥有财务管理非常稳健的团队, 同时具备优良的分析能力及敏锐的、有洞察力的财务团队。企业财务思考的另一面作用也很重要, 那就是企业内每个人都是商人, 有生意人的头脑, 敢于创新。稳健的财务团队和创新的企业领导者放在一起, 外人看来总会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味道, 但对于的企业的发展则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会计的特质应该是保守的, 情愿保守, 不愿激进。”这样企业的整体文化氛围才能很“扎实”如何在保持稳健经营的同时保证高速的增长呢?首席财务官在这里起了相当的作用。
首席财务官所需考虑的风险管控内容较多, 决策风险、财务风险、政治风险、环境风险, 运营风险、政策风险等。
可以说风险无处不在, 对企业的首席财务官来说, 完全的回避风险是绝对不切实际的, 企业需要的从来不是一个只会说‘不’的人, 一个守旧无创新的人, 而是一个能充分的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 又有足够的能力与魄力承担、控制风险的杰出管理者, 在这一方面, 唯有一个具备创业头脑并能够较多涉及运营活动或企业其他部门运转的首席财务官才会表现得更为出色。
尽管现代互联网企业以发展多年, 行业大佬们无数次发出大局已定的话音。但是, 正如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 一切物理现象似乎都能够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满意的回答, 使得不少物理学家踌躇满志、沉溺于欢快陶醉之中, 于是产生了这样一种看法: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 今后物理学家再也不用干什么了, 只是需要把现有的各种数据测得精确就行, 欧洲著名的科学家欢聚一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W·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他说, 物理大厦已经落成, 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同时, 他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 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 现在, 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 “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
事隔不到一年, 就从第一朵乌云中降生了相对论, 紧接着从第二朵乌云中降生了量子论。经典物理学的大厦被彻底动摇。当前我们认为目前互联网企业处在变革的前夜, 处于一个时代的十字路口, 新的互联网创新模式将赢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管理会计、首席财务官如何去帮助企业把握这种机遇, 我们拭目以待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 企业中管理会计及首席财务官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我国形势而言管理会计及首席财务官需有洞察性分析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及商务经验、风险管理能力及其从业经验。
关键词:管理会计,首席财务官,能力,经验,互联网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首席财务官英文简历 第2篇
Carl Henning
6139 Westover Ave
Dallas, TX 75326
Home: (616) 555-2531
Office: (616) 555-5125
__________________
Objective
A challenging and rewarding position as a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Notable Achievements
Increased cash flow with creative credit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s that achieved turnovers 200% higher than industry norms.
Negotiated and managed joint venture relationships with Fortune 500 international partners.
Employment
1995 - Present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Jenson Telco, Dallas, TX - Directed financial systems, reporting, planning, financial controls, contract negotiations, facilities,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nvestor relations for this $30 million communications company. Guided company from near startup to 5 consecutive years of record profits. Negotiated and managed partnerships with Kodak, P & E Electronics, & Vitex Industries. Reported to Chairman/ founder.
1991 - 1995 Corporate Controller
Harper Software, San Diego, CA - Redesigned contract administration, royalty and commission programs. Integrated newly acquired subsidiary. Company is now a $90 million, publicly held software house.
Education
1987 B.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MA
Professional Affiliations
Board of Directors, Goldman Sachs Foundation
我,一个首席财务官的新婚生活 第3篇
婚礼成了“商务酒会”
我和晶晶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她和我的前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前妻是我的留美同学,比我早一年通过CPA(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现在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为人精明能干。正是这份精干毁了我们的婚姻。我本优秀,但在她面前却显示不出来。东方大男人心理,加上她过于投入事业而忽略我们的情感生活,使我们的婚姻走到尽头。2003年我们协议离婚,同年我离开纽约回到北京,在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任CFO(首席财务官)。同学好友知道我的情况后,热心为我介绍女友,我也希望再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想找个事业心不太强、温柔体贴顾家的。今年29岁、硕士学历、在政府做公务员的晶晶正是我心中的理想人选。
我和晶晶从相识到结婚只用了16个月,其间虽然也有磕磕碰碰,但都浪花似的,对我们的关系起着促进与润滑作用,没有引起大的波动。然而恋爱就像空中飞行,愉悦浪漫;结婚就像软着陆,一落地,很多现实的问题就出来了,矛盾、战争也接踵而至。
我这人做事一向很严谨,特别是结婚这样的大事,事先就做好预算。我计划用一年的薪水(税前50万元,税后不到40万元,取整算40万元)做结婚费用,其中20万元买车送给晶晶做结婚礼物;房子是我回国后新买的,不需再破费,花10万元添置些家用就行;其余10万元留着度蜜月用。至于婚宴就不办了,因为是第二次,不想太张扬。再说我的职业身份也不能太张扬。我们公司在业内久负盛名,身为公司CFO,许多商界人士都想方设法与我结交,而我一贯保持低调,饭局能推就推,礼物一律拒收。如果大摆婚宴,不正给客户提供一个送礼的机会吗?拿了人家的钱。以后怎么办?所以想低调处理,来个旅行结婚,走之前把双方亲属、挚友找到一起,吃顿饭就行了。
我把想法和晶晶说了,她有些不太情愿。毕竟,穿婚纱步上红地毯是每个女孩的梦想,但晶晶善解人意,加上刚收到我的礼物——一辆本圈雅阁,所以还是同意了。不想后来又变卦了,因为她父母坚决反对。晶晶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属于没什么野心和梦想、安分守己过日子那种人。对于女儿这门婚事他们并不十分看好,他们希望女儿嫁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而不是我这个四张男人,虽然我有身份、有地位、收入不菲。黄花闺女嫁给二手男人本来就觉得有点亏,现在连花轿都没得坐,这算什么结婚呢!
晶晶很善解人意,但有一个缺点——没主见,原本站在我这边。半道又跑到父母那边替他们说话了。她说父母就她一个女儿,不能伤他们的心。言外之意是只好伤我的心了。为这事我俩僵住了。僵持到最后,还是我妥协。唉,咱是梅开二度,人家可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就依了她吧I不然得罪了岳父母,将来的关系也不好处。于是,选嘉宾,写请柬,定酒店,雇礼仪,忙得不亦乐乎。本来我只请了同学、亲友60人,晶晶家那边40人,一共100人十桌酒宴,我想能应付过来。但随着婚期临近,每天都接到不少电话,大都是企业客户,埋怨我不告诉他们,说到时一定来贺喜。我当时就预感到,这场婚宴没准成了商务酒会,我粗略算了一下,至少200人。我的天,光敬酒就得敬200次!当时就觉头涨得老大,逃跑的心思都有了。
新娘泪洒喜宴
为了帮我筹办婚礼,弟弟特意从上海飞来,他说我们吴家是大户人家,我又是吴家长子,如今也算事业有成,所以一定要办得风光些。婚宴定在五星级酒店,每桌饭菜加酒水。按两万元标准,20桌就是40万元,加上婚礼用车、礼仪、鲜花、摄像,怎么也得准备50万元。这样一来,我手头现金不足,只能抛股票了。国内股市经过这几年持续低迷,正一路上涨,现在抛售,等于割肉。这就是爱的代价吧!我想只要晶晶高兴,就算花钱买乐了。
谁想,事与愿违。我花了钱也没买到乐。反而换来鼻涕眼泪一把。婚礼那天,我这边宾客满座,200多人齐聚一堂,一个个穿金戴银,富贵气十足。相比之下,娘家客就显得寒酸落寞。原来说好40人,实际只来了一半,四桌酒席空了两桌。人家一听是在五星级饭店,觉得自己礼金少,不好意思来吃喜酒,只托人把礼金捎来。原本晶晶家客人就少,身份地位比我这边低,现在更是相形见绌。喜宴成了我的独角戏,晶晶父母脸上有些挂不住,连带着晶晶也受干扰,加上给200多人敬酒、点烟,又穿着细高跟鞋,最后累得都快站不住了。敬完酒回房间换衣服,我见她脚都肿了,心疼地把她搂在怀里,说了几句体贴的话。没想到,这一体贴反坏事了,委屈、辛酸、劳累一起涌上来,晶晶趴在我怀里哭了。
她这一哭我有点蒙。心想,这是哪跟哪呀!这喜宴可是你要办的,现在亲朋好友都来了,你在这里哭鼻子。这不是砸我的台吗!但这样的话哪能说,说出来还不真砸了!我深吸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掏出纸巾边替她擦眼泪边道:“我知道你这是高兴,有时候人太开心了就会哭。但你这一哭把妆哭坏了,刚才大家还夸你漂亮,跟白雪公主似的,现在可快成灰姑娘了!”别说,这招还挺好用,晶晶止住哭泣,用湿巾擦去眼泪,对着镜子补好妆,换好衣服,和我出去应酬客人,总算没让我“掉链子”。
喜宴结束了,但戏并没完。许多亲友、同学特意从外地赶来,还有从国外回来的。得安排住宿。晚上,几位同窗挚友聚在一起叙说旧情,聊到半夜才散。
第二天为客人送行,往返好几趟机场,忙了一整天。第三天和晶晶回门,拜见岳父母大人。本来是好事,不想惹了一肚子气。我的意思是在她家待一会儿,然后去附近饭店吃饭,省得二老下厨。但岳母说我平日总去饭店,今天就在家吃吧。我想,尝尝她的手艺,吃点家常菜也好。谁知菜端上来一看,除了黄瓜蜇皮是新拌的,其他都是回锅菜。那天婚宴不是有两桌酒席落空嘛,我让他们打包拿回家,放在冰箱里慢慢吃,没想到今天拿出来招待我!我最讨厌吃回锅菜,所以心里老大不痛快,但还得忍着不表现出来。一顿饭我只吃黄瓜蜇皮,岳母以为我不好意思,一个劲给我夹大虾、螃蟹,我说这几天总吃这些都腻了,想吃点清淡的。
吃过饭,晶晶帮母亲收拾餐桌,我陪岳父聊了一会儿。就起身上洗手间。洗手间朝阳台有扇小窗半开着,阳台的说话声听得一清二楚。岳母问晶晶,婚宴那天收了多少礼金?晶晶说不知道。岳母生气地说:“咱家礼小,都收了两万元,他怎么也得收几十万元。这么大一笔钱怎么瞒着你呢?你以后多长点心眼,别让他偷偷把钱都给女儿。”
我一听火冒三丈,真是岂有此理!怪不得闹着摆宴席,原来是为了收礼金!我一场婚宴花掉50万元,他们才收回两万元,早知道还不如直接给他们两万元呢!那天是收了不少礼金,具体数目我也不知
道,都是弟弟一手操办,这几天忙着迎亲送客,还没顾得上和他算。我家里人忙得团团转,他们倒在这儿说风凉话,挑唆女儿和女婿关系。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母亲?还为人师表呢!我真想冲出去和她大吵一顿,但还是忍住了——明天我和晶晶去度蜜月,如果吵起来大家心情不好,这蜜月还怎么度?这么一想,只得把气咽回肚里。
带女儿度蜜月
回到家,我把弟弟叫到客厅,当着晶晶的面,把婚宴账目交接清楚,免得她有什么想法。礼金数比我预想的多,我仔细查看清单,最少的两千,最多的一万,多的都是企业客户送的。我心里暗暗叫苦:得找个由头尽早还回去,否则传到公司,我的形象和信誉会大打折扣。
第二天,我把钱存进银行,叮嘱弟弟节后一上班帮我转到股东账户,再盯着点儿大盘,行情好就买进。安排完这一切,我和晶晶飞往纽约,去看女儿瑞琪。我已经半年没见到女儿了。我计划在纽约呆两天,然后和晶晶去夏威夷度蜜月。可是我的计划被前妻打乱了,她说她要去拉斯维加斯参加一个商务会议,所以这星期女儿由我来带。我一听就火了,我说我要去夏威夷度蜜月,哪有带女儿度蜜月的7她说:“为什么不能?总比我带女儿去赌城好。”说完,把女儿丢了给我,转身匆匆走了。
我盯着她的背影愤愤地想:她总是这么自以为是!连蜜月也和我过不去。同时懊悔自己不该先来纽约,应该先去度蜜月。但现在懊悔也没用了,总不能把7岁的女儿一个人扔在纽约呀!可是带着这个小第三者,我和晶晶的蜜月之旅能甜蜜吗?
我的担忧很快就变成现实。到夏威夷第二天,瑞琪便和晶晶顶起牛来。公平地说,不怨晶晶,虽然她心里不痛快,但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扮演临时妈妈这个角色,吃饭时主动给瑞琪夹菜,睡觉前帮她洗澡,还为她整理用品。但也不能怪瑞琪。我这个女儿,虽是华夏子孙,但生在纽约、长在纽约,基本上已黄皮白心了。晶晶这些关怀和示爱的行为,在女儿看来有些不可理喻:怎么能用自己的餐具给别人夹菜呢,多不卫生啊;怎么能不敲门就进她的房间,那是干扰她的自由;怎么能随便动她东西呢,那是侵犯个人隐私。瑞琪不懂东方人的含蓄,毫不客气地当面指出,把晶晶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气得躲到洗手间偷偷掉眼泪。
蜜月之旅成了两伊战争,我这个新郎当起救火队员,一会儿上这边扑火,一会儿去那边调停。如果说有什么收获的话。就是体重减轻了两公斤。不知情的还以为我贪恋床第之欢累的,其实我哪有享到那么多性福!
宝贝女儿给我添乱,股市也和我过不去。节后一开市,全线飘红,我抛的那只股票涨了40%,弟弟问我要不要买进,我说涨幅太大不正常,不要都买,先买30万元吧。我一算,这一进一出损失了12万元,不禁暗暗埋怨晶晶父母,都怪他们贪小失大,害我劳民伤财不说,还欠下那么多人情债。所以那天晚上晶晶往家里打电话,一讲就是半小时,我就说了她两句:“有什么话不能回去说,煲起来没完,这可是越洋电话。”
这一下歇菜了!几天来的委屈、隐忍,一块爆发了。晶晶开始哭诉,罗列我的罪状,越说越委屈。幸亏是在国外,否则肯定闹着回娘家了。我哄了半天,越哄她越来劲,最后气得拍了桌子。我说,刚才的话是重了点,但你父母也不对,他们为了收那点破礼金让我们摆宴席,我抛了30万元的股票,损失了12万元,你知不知道!
这一下把晶晶镇住了。她停止哭闹,怔怔地看着我,半晌方道:“你又没跟我说,我哪知道你要抛股票?”我没好气地说:“不抛股票哪弄那么多钱?你以为我的钱都放在银行啊?只有穷人才把钱放在银行,富人的钱都用来投资。再说,这不光是钱的问题,那天来了许多企业客户,肯定会传到公司去,搞不好就会影响我的地位。你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我的位子?”晶晶一听不吱声了。虽然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如今已嫁作商人妇,我们才是经济共同体,利益攸关,她知道哪头轻哪头重。
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我松了口气。没想到就此埋下隐患,一场更大的战争在等着我。
给婚姻做加法
蜜月归来,又得去拜见岳父母大人,给他们送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说心里话,我是打心眼里不想去。恰好那天总裁要去电视台参加颁奖晚会,但临时有事脱不开身,让我代他去。于是我让晶晶一个人先回娘家,等晚会结束我去接她。
我到她家时已经10点了,原想上去坐一会儿就走,谁知进屋一看,满地狼藉,沙发垫都躺在地板上,晶晶哭得泪人似的,她母亲也两眼红肿,两人互相指责:一个说我白养你20多年,胳膊肘往外拐。一个说:哪有你这样当妈的,自己女儿的钱都算计。我一看坏了,晶晶和母亲翻旧账,两人吵起来了。我真是搞不懂女人,已经过去的事了,再翻出来有什么意思?搞不好还以为是我背后指使的。我眼前忽然闪现出前妻的影子,她是绝对做不出这种事的。我们一起生活12年,她做事总是有理有据,从没像这样哭闹、歇斯底里过。
我费尽口舌,总算把母女俩劝住,回到家已是午夜。折腾了半天,又累又困,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这蜜月还没过完,就发生这么多事,难道这婚结错了?这么一想,我吓了一跳,心中暗道:如果这次婚姻再触礁,这辈子再也不结婚了。婚姻太复杂了,你不仅娶妻子,还要娶她的父母、她的社会关系。有这样一位市井气十足的岳母,以后怎么相处呀!
我这边思绪纷乱,晶晶那边也感慨万千。她将头靠在我肩上,声音中带着哭腔问:“若龙,你是不是后悔了?”“后悔什么?”我问。“后悔娶我呀!我们结婚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这么多事,想到以后的日子,我真有点怕。你那天说只有穷人才把钱存在银行里,我一直在想,其实我父母就是这样的穷人,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把钱存在银行里,攒了不到十万元。我们婚宴一桌就是两万元,他们攒了一辈子还不够五桌酒席。我们两家地位、条件相差实在太大。你家里人、朋友都那么优秀,和他们一比,我觉得自己又笨又傻。也许我不该嫁给你,我不该有这样的福气。”
我怔住了。没想到自己给她这么大压力。看来我们之间真的缺乏沟通。我把她揽到怀里,抚弄着她的一头秀发轻声道:“你别胡思乱想。每对夫妻刚开始都这样,需要一段时间磨合,慢慢才会适应。咱们过日子,又不是办企业,不需要那么优秀。瑞琪妈妈就很优秀,但我们的婚姻并不幸福。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你温柔体贴,事事和我商量,让我做决定,和你在一起,我有一种男子汉大丈夫的感觉。这比一百个优秀都重要。我经历过一次婚姻,也曾经反思过为什么会失败。当然原因很多,但重要一条,就是开始时都把对方想得太完美,一上来就打100分。而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等到近距离接触,缺点和不足显露出来,彼此开始互相减分,越减越失望,最后只好分手。所以我想,这一次我们不要做减法,而是做加法,一上来先给对方打50分,以后每发现一条优点,就加一分。越加越满意,这样婚姻才能长久,还能让爱情保鲜。”
晶晶勾住我的脖子:“你说得有道理,就按你说的办!”我在她脸上吻了一下,笑着道:“今天就给你加5分,因为我知道你真的很爱我。一个女人越是爱男人,就越心疼他的钱袋。你知道我股票受损,竟然跑去和老妈吵架,可见我在你心里分量多重。但我还要给你减3分,因为你这么做不对。股票已经卖了,你就是和老妈吵翻天也吵不回来,何苦惹她伤心生气?她养你这么大,多不容易啊!当然这件事我有责任,不该把股票的事告诉你,让你心疼难受。所以我也给自己减3分。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夫妻之间的事,不该牵扯你父母。听我的话,给你妈打个电话,赔个不是!”
“最佳”首席财务官的特质 第4篇
1.确保商业决策以稳健的财务标准为基础;
2.以精辟独到的见解和分析为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支持;
3.领导财务方面的关键项目以支持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4.为首席执行官制定的战略提供资金并协助实施;
5.起草和确定企业整体战略;
6.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介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
很显然, CFO的职责和技能组合都发生了“战略性转变”。而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 CFO应该拓展传统的合规、报告和控制职能, 成为侧重战略的业务合作伙伴。
当代CFO必须拥有比以往更全面的能力组合——并侧重于三个重要方面:战略、流程、绩效衡量。
谁才是“最佳”CFO?
鉴于C F O的工作职责日益重大, 顶级C F O名单的出炉似乎只是迟早的问题。在《不仅仅是统计专家》一文中 (《华尔街日报》, 2012年7月31日) , Matthew Quinn和Alix Stuart发布了“史上首份最佳CFO名单”。在评选过程中, 除领导团队创造最佳财务运营业绩以外, Quinn和Stuart还着重强调了CFO在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正如Stuart所言, 他们综合采用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以评选“在财务管理方面表现卓越、并对战略制定做出重大贡献”的CFO。两人的CFO样本偏重于大型企业, 其初期研究对象全部来自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企业, 截至2011年底其总市值均为50亿美元或以上。研究对象担任CFO的时间必须在3年以上。另外, 两人还以一年和三年为期对企业财务业绩进行了评估。榜单以公开发布的信息为基础对候选人进行筛选和排名, 并对财务招聘者和分析师进行了广泛采访。需要指出的是, 排名并非基于数学公式。
Quinn和Stuart的文章针对进入25强榜单的CFO及其成功业绩提供了一些非常精彩的案例分析, 但并未揭示如何才能成为“最佳”CFO。因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深入研究CFO“25强”的背景, 探讨优秀CFO所具备的某些共同特质, 以帮助其他人成为一名杰出的CFO。我们将使用Rohit Sharma和Stewart Jones2010年研究报告《未来的CFO:战略制定者还是价值创造者?》指导调查工作。Sharma和Jones在对澳大利亚大型上市公司CFO的价值创造活动进行分析后, 提出了四个可能关系到CFO增值属性的个人变量:履历、技能 (如会计和财务) 、教育 (如职业认证、学位) 和性别。因此, 我们在公开信息 (《彭博社商业周刊》和Marquis名人录) 、沃顿研究数据服务中心会计数据库、Quinn和Stuart文章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 对“25强”CFO的教育、履历、财务业绩和性别等因素进行了探讨。
教育情况对25强有何影响?
我们在表1中列出了教育因素的影响。在本科教育阶段, 选择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似乎差别不大——毕业于两类院校的CFO几乎各占一半。但本科专业的选择似乎是决定CFO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样本中52%的CFO来自于与商业有关的专业 (会计、经济、财务和普通商科) 。另外, 在最优秀的CFO中, 有28%并非商学院出身。
研究生教育以及授予学位的院校是决定CFO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样本中84%的CFO拥有研究生学历, 70%以上的CFO拥有全美排名前25的商学院 (依据2012年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报告排名) 的研究生文凭。在拥有硕士学位的C F O中, 85%的人选择了工商管理硕士 (MBA) , 具体研究方向多为会计或财务。对于渴望成为大型企业C F O并获得成功的人而言, 我们在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考虑到如今学费猛涨, 学生最好在公立学校完成本科教育, 以后再到私立学校攻读MBA;同时,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还应尽量选择排名靠前的院校。
职业履历、业绩和性别对25强有何影响?
如表2所示, 履历 (年龄和行业) 对CFO的影响很大。工作年限显然是能否成为顶级CFO的关键之一;在被调查的CFO中, 仅有13%的人不到50岁。
就行业而言, 36%的最佳C F O来自于两个行业组: (1) 化学品及关联产品和 (2) 仪器及相关产品。以业绩作为取样标准, 结果如表2所示。88%的最佳CFO供职于股本收益率 (ROE) 超过10%的企业, 44%的人供职于ROE在20%到29%之间的企业。我们也许会认为最佳CFO (转变型CFO) 是指能够改变企业命运、使其由弱变强的人, 但至于CFO25强中是否有人能够达到这一标准尚不得而知。最后, 从华尔街日报的最佳CFO榜单来看, CFO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比较严重, 76%的CFO为男性。
此前已有不少文献讨论CFO不断变化的职责, 在调查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很有趣的一点——几乎没有人谈到对C F O道德品质、诚信、透明或伦理决策能力的要求。于是, 我们按照最佳C F O榜单, 对其所属公司在2008-2011年间的重大重述 (会计错误) 及/或财务报表会计违规问题进行了统计。我们发现, 在此期间没有出现重大报告问题, 也就意味着在C F O25强的监管下, 财务部门的“会计质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 C F O25强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职业经验丰富, 拥有优秀的战略能力;在他们的领导下, 企业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财务业绩出色。但是, 单单增加战略能力已经不足以应对极具挑战性的全球环境。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也要求“最佳”C F O成为流程改进和绩效衡量方面的大师。
CFO为什么必须重视流程?
早在2002年, Margaret Johnsson就指出C F O需要加深对流程的了解, 以应对新技术、新业务模式、供应链重新设计等因素带来的挑战。事实上, 她呼吁C F O成为“内部企业家”, “将企业中互不联系的部门整合起来”以创造价值。后来, Kurt Kuehn也在“战略型CFO的七个习惯” (《战略财务》杂志2008年9月刊) 一文中列出了C F O作为“企业变革推动者”所应关注的关键流程因素, 其中包括:
1.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 并相应调整财务系统和成本管理项目;
2.针对各业务线制定单独的收益率目标, 并统一管理 (即更加灵活地理) 。
Andrew Spanyi在“如何成为一名转变型C F O” (《战略财务》杂志2011年12月刊) 一文中强调了C F O需要掌握的流程能力。Spanyi认为, 转变型CFO必须通过满足客户需求、推动部门间协作、改进业务流程等方式将企业流程与客户需求联系起来。Liz Mellon、David Nagel、Robert Lippert和Nigel Slack也在《新一代首席财务官》一书中指出, C F O必须高度重视流程。他们认为, 在制定正确的战略后, C F O必须就资源分配、流程设计和持续改进项目做出决策。
当代C F O能否忽视流程?当然不能。毕竟, 企业战略需要通过流程 (比如商业模式) 来执行。对于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统计上的C F O而言, 如果不了解流程, 又如何知道需要衡量哪些内容?
绩效衡量现在是否更加重要?
2003年, Mark Frigo提出CFO必须在战略绩效评估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同时精通各种评估和绩效衡量方法以便为决策提供支持。在经历了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后, C F O在企业绩效预测方面的作用越发突出。T o m Fitz Gerald和John Collins在“CFO:企业绩效的预测者” (《战略财务》杂志2006年9月刊) 一文中描述了绩效标准在发现问题企业 (如第一阶段:衰退) 时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 要在糟糕的财务报表出现前预测企业的财务困境, 必须采用新指标对关键职能 (人才管理和精益运营) 、绩效障碍 (缺乏信任、骄傲自满和官僚主义) 和绩效促进因素 (果断、负责) 进行评估。
但是, 当前市场对创新的狂热追求使得C F O不得不重新思考绩效衡量方法。事实上, Edward Hess就在《财务高管》杂志2012年11月刊上公开发问:“首席财务官:是助力还是阻力?”在他看来, “衡量创新是否成功的方式, 应当不同于衡量制造或者合规的方式。”他同时也指出, C F O必须建立和管理两套财务体系——一个用于卓越运营, 一个用于创新。既然创新需要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流程, 那么自然也就需要新的绩效指标。
“最佳”CFO应当具备哪些特质?
与绝大多数问题一样,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但实施起来却颇具难度。正如上文所言, 当代C F O必须拥有比以往更全面的能力组合——并侧重于三个重要方面:战略、流程和绩效衡量。要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下成为价值创造者, 很显然C F O必须了解计划 (企业打算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和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他们还必须成为流程专家, 以便对公司商业模式 (即价值链) 的创建和维护进行监管。最后是传统意义上的职责:C F O必须制定财务性和非财务性绩效指标, 以便为商业模式提供反馈和达到法律规定的报告要求。
首席财务官的新角色 第5篇
1947年CFO一词首次在美国出现。20世纪60-70年代, 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人们渐渐意识到CFO不再只是账房先生, 其工作重心已从财务管理逐步转向战略管理。20世纪末, 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改变经营模式, 在这一阶段, CFO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成员, 与CEO一起制定企业的战略。21世纪以来, 会计丑闻频发, 引发人们对CFO角色的思考, 萨班斯法案对CFO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 财务管理与战略支持并重, 成为西方首席财务官的新角色。
我国引进首席财务官制度相对落后, 一直用“总会计师”来称呼中国的首席财务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2002年11月,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将“总会计师”改为“首席财务官”, 从而在名称上实现了与国际同步。经济发展和竞争的压力, 使得公司就经营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调整。这更加强调了首席财务官在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主导作用, 其在公司的地位有所上升。《首席财务官》杂志在2005年和2010年进行的有关中国CFO生存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83%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公司的决策层, 而2005年这一指标则是26%。与2005年相比, 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和信息化管理都成为CFO新的职能[1]。2007年经济危机之后, 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不断出台, 全球经济逐渐慢慢复苏, 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 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席财务官的角色也亟需改变。
1 企业面临的新环境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CFO也应改变自身所扮演的角色。首先, 经济发展进入复苏期, 市场需求不多, 地方保护主义抬头, 导致出口日益困难。要怎样调整企业的战略, 在风险和发展中保持平衡成为CFO关注的焦点。其次, 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我国, 2008年5月,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10年4月, 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建成。在这样严格的监管下, CFO应该怎样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成为一个出色的内控管理者也是CFO新的角色。再次,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信息的处理也成为CFO必备的技能。CFO根据信息作出正确的决定。所以CFO也应是信息处理者。最后, 世界经济格局还没稳定, 经济环境变化莫测, 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风险意味着机会, 风险管理者也是CFO应该扮演的新角色。
1.1 企业发展战略亟需调整
经济复苏时期, 机遇和风险并存, 企业根据宏观经济适时地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 应根据市场经济现况和历史数据, 重新整合企业的资源, 调整企业的战略方针。苏黎世ACCA-IMA圆桌会议上讨论的成果指出:在将来的企业中, CFO是唯一一个能总揽企业全局的人, 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对于CFO的挑战在于, 如何把每个人都统一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来。通常企业的战略制定依靠的是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 CFO是团队中重要的成员。经济环境日益复杂, 这就需要更多运用到CFO的财务职能和专业分析能力。其次, 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 CFO应更倾向于高效的业务流程和方法, 如平衡积分卡、关键绩效指标、市场指标等, 来支持企业的运行。最后, CFO还是推动企业改革的先驱者, 注重长期的战略规划而不是短期的利益, 从而进行长短期规划的平衡调整。
1.2 企业内控管理日益凸显
金融危机爆发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2002年7月布什总统签署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要求CFO和CEO共同负责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以提高公司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公司治理。我国内部控制方面的立法日益完善, 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这就凸显了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1.3 企业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
企业经营面临着多方面的不确定性, 收益与风险并存, 风险管理是现代CFO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经济缓慢复苏, 市场不稳定, 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如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国际汇率的波动, 通货膨胀的加剧等。这些不确定性都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大, 企业风险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而董事会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审查将会更加严格, 对于长期财务计划充分性的期望也会提高。CFO将比任何人更能校准企业面临的风险, 并作出适当的决策。CFO应确保实施与投资、现金供应量和收益率相关的决策, 有效的平衡风险与收益。
1.4 信息技术的更新日趋重要
复杂的经济环境产生庞大的数据, 这些数据既是一个挑战,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分析流程的重要机会。CFO身处这场数据风暴的中心, 凸显了他的重要性。技术的提升可以及时地收集、整理、规范和生成数据。这将有利于获取更有效的商业信息, 识别新的市场机遇和盈利机会, 评估和提升企业业绩、模拟运营环境,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首席财务官新角色
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总负责人, 首席财务官必须就这些新环境引导企业进行变革, 促使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首席财务官要适应以下新角色。
2.1 参与战略调整
首席财务官可以从资源配置、财务管理两个方面参与企业战略调整。
资源是企业最基础的资本, 不同的战略对资源量和资源的形式都有不同要求, 首席财务官应该围绕战略要求, 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找到最匹配的组合方式, 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无论是战略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还是评价阶段都离不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可以对战略提供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战略准备阶段的数据预测和评价阶段的数据分析, 从而保障战略可行性、战略的预算准确性和战略评价的有效性。
2.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日益成为利益相关者注重的方面, 法律法规也规范了内部控制的制度。萨班斯法案要求CFO和CEO一起承担起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监督内控制度的执行。
在我国也有相关规定规范了企业的内部控制。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环境, CFO应该承担起新的责任,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设计适合企业实情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监督企业各方面对制度的执行情况, 听取反馈, 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在年终对外披露的年报中, 真实透明的披露企业内部控制情况, 完成董事会的受托责任。
2.3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基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应成为CFO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
首席财务官应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设计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以财务信息和历史数据为依据来判断和识别风险及潜在风险[2]。该系统通过全面考虑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 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出发, 对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跟踪监测, 设计一系列综合性模型, 当模型中的指数超标时, 系统就会做出反馈, 这时, CFO就应该就模型反映的风险提前做好防范对策。CFO还应该在公司文化中宣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对员工灌输风险意识, 使得风险防范成为员工潜在的意识。
2.4 改进信息技术
CFO和财务职能部门必须非常善于使用这一处理信息的技术。从理论上说, 这意味着记录和核实信息的效率提高了, 但相关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时间会增加, 即将财务视角运用到企业决策中。分析使商业数据得到进一步有用的信息。它不仅可以查询数据和报告所需信息, 还包括通过各种方法, 回归、关联、评估和预测未来的商业可能性。
预测分析, 即根据过去历史数据预测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企业现在所处的不确定时期, 预测分析日益成为CFO的重要任务。
3 结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 企业面临新的经济环境, CFO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就要求CFO改变原有的角色, 在参与战略调整、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改进信息技术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摘要:自从金融危机之后, 随着各国政府的刺激经济的方案的实行, 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危机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了, 并相信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尽管缓慢, 但是趋势是复苏的。在这个特殊的不确定的前景下,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环境对公司CFO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首席财务官,职能定位
参考文献
[1]田茂永.2010中国CFO生存状况调查[J].首席财务官, 2010, 7:P38-49.
[2]陶晓峰.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J].商业时代, 2012, 2:P101-102.
现代企业治理下的首席财务官 第6篇
时代赋予了总会计师这一概念以新内涵,其职能与地位正在向国外首席财务官演变。为此,需要明确在现代企业治理下,首席财务官具有的特殊重要的地位。毫无疑问,首席财务官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管理者之一,他们掌握着企业的神经系统财经信息、现金资源,同时也是企业资源的价值管理者。那么,现代企业治理对首席财务官提出哪些要求?首席财务官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责任和权利如何界定?又将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对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首席财务官制度的经验,把握其本质,实现总会计师制度与首席财务官制度的国际趋同。
首席财务官的会计责任风险及其防范 第7篇
(一) 首席财务官的概念。
首席财务官 (Chief Finance Officer, CFO) 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词汇。CFO的一项重要职责, 就是将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结算报告传达给投资人, 让投资人了解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因此, CFO也是公司与投资人沟通的一个“传声筒”。CFO负责财务、会计、投资、融资、投资关系和法律等事务。公司的财务部门、会计部门、信息服务部门都归CFO管理。除了负责公司与投资人的公共关系, CFO要保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现金, 要保证有足够的办公和生产经营空间, 他们可以通过银行贷款, 也可以在股市筹钱。此外, 公司自身的投资事务和复杂的法律事务, 也都由CFO来统筹管理。可见, 所谓CFO其实就是一家公司全面负责管理公司的财务和会计事务的最高管理者。在国内, 全面负责管理公司财务和会计实务的最高管理者一般有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两种职位。因此, 可以认为, 国外的CFO在我国对应的是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
(二) 首席财务官的职责。
从国外的CFO制度发展过程来看, CFO的职责是明确的, 就是全盘管理公司的财务和会计事务, 包括公司的财务、会计、投资、融资、投资关系和法律等事务。我国与CFO相似的职务是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 因此, 可以借鉴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的职责范围确定我国CFO的职责。根据财政部颁布实施的《总会计师条例》规定, 总会计师作为单位财务会计的主要负责人, 其职责是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和经济核算, 参与本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活动, 是单位负责人的参谋和助手。财务总监一般是指由企业的所有者或全体所有者代表决定的, 体现所有者意志的, 全面负责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 根据财政部、监察部的《关于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 财务总监通常作为派出机构向下属 (下级) 单位委派的对所在单位的财务与会计工作履行管理、监督职能的负责人, 其职责可理解为监督所在单位正确履行财务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笔者认为, 我国CFO的职责应界定为:作为单位负责人CEO的参谋和助手, 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和经济核算, 参与本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活动, 并监督所在单位正确履行财务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首席财务官的会计责任风险
(一) 会计责任风险的概念。
会计责任风险是指违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可能性, 包括需要承担行政处罚、经济处罚、甚至触犯刑法需要承担的法律处罚等的可能性。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 因业务水平、徇私舞弊等种种原因未能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定提供和披露会计信息, 都需要承担会计责任。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 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资料收集、会计凭证审核、发票开具、债权债务结算、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和纳税申报等整个会计处理过程的会计职务时, 都有可能因错误或舞弊而导致未能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定提供和披露会计信息, 都存在需要承担会计责任的风险。
(二) 首席财务官会计责任风险。
CFO作为所在单位全面负责财务与会计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降低和避免会计责任风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制造、产品完成, 到销售、现金回笼, 战略规划, 预算管理, 最后都需要财务会计给予真实反映。因此, 违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虚假失真的会计信息, 必然会误导企业的经营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说, 会计责任重大, 会计责任风险也极大, 企业经营过程的内、外部的风险最后都归于会计责任风险。也正因为如此, 我国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是第一会计责任人, 对会计责任负全面责任。CFO作为首席执行官的战略合作伙伴, 全面负责所在单位的财务、会计事务, 对单位的会计责任理所当然也负有全面责任。可见, CFO比一般会计人员承担更大的会计责任风险。
三、首席财务官承担会计责任风险存在的问题
(一) 首席财务官职责范围决定其应承担的会计责任风险较高。
虽然CFO的职责范围是全面负责管理公司的所有财务与会计事务, 但由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无不与财务、会计事务有关,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出现问题, 在财务或者会计方面都会有所体现, 企业财务会计方面出现问题, 理论上CFO都负有责任, 特别是, 企业出现财务舞弊等违法行为, CFO基本上都极可能需要承担会计法律责任。可见, 由于CFO的职责范围涉及企业整个经营过程, 也确定了其需承担的会计责任风险要比一般的公司高管大得多, 更比一般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责任风险大得多。
(二) 首席财务官位高权不重。
虽然CFO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重要位置, 但实际上国内企业对CFO并没有赋予相应的权利, 典型的表现是企业的CFO不少是由首席执行官聘任、对首席执行官负责。田茂永 (2005, 2010) 曾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对我国CFO生存状况进行过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2005年的时候有43%的企业一把手在做决策时不咨询财务部门的意见, 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财务工作理解的偏差, 但是也可能反映了财务部门及CFO对企业决策的贡献较小, 不能引起高级管理人员的重视, CFO并无实质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力。另外, 从CFO的汇报对象来看, 2005年尽管有6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公司的决策层, 但能够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的CFO仅占受访者的15%, 也说明CFO与企业其他副总地位并无区别, 绝大多数需要向首席执行官负责。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83%的受访CFO认为自己属于公司的决策层, 有34%的受访CFO表示其主要的工作汇报对象是董事会, 向副总裁汇报的CFO比例比五年前下降了接近一半。但五年间两次调查中最重要的结果, 仍然是接近60%的受访CFO表示需要直接向CEO或总裁汇报。这说明CFO的位高权不重现象仍然存在。
(三) 首席财务官与首席执行官的职责界定不清晰。
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 单位负责人为会计第一责任人。但设置CFO的单位, 由于其职责为全面负责单位的财务与会计事务, 理应由其承担所有的会计责任。这就存在CFO与首席执行官两者的会计责任分摊问题。
四、首席财务官会计责任风险的防范
(一) 明确首席财务官的职责范围。
CFO在国内虽然已是耳熟能详, 但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制定和发布统一的首席财务官条例或规定, 对CFO的职责范围也就尚无明确的划分与界定, 造成其需要承担的会计责任较为模糊, 这就为其替首席执行官承担全面的会计责任带来借口, 因为, CFO的职责范围可以包括财务、会计的所有方面, 而所有的经营管理问题最后都会在财务会计方面有所反映。因此, 应该明确CFO的职责范围, 只有职责分明, 才能更好的承担其应负的会计责任。笔者认为, CFO的主要职责应该集中于财务管理 (资本营运) 以及财务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二) 明确首席财务官与首席执行官的会计责任分摊。
如果CFO与首席执行官的职责划分明确, 二者的会计责任分摊也就不存在太大问题了。根据CFO的职责范围, 如果CFO的主要职责集中于财务管理 (资本营运) 以及财务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那么经营风险应由首席执行官承担, 财务与会计舞弊产生的会计法律责任风险也应由首席执行官承担, 首席执行官应属于会计责任第一责任人, 而CFO应承担监督失察之责, 当然如果CFO与首席执行官合谋产生的财务会计舞弊则另当别论。
(三) 首席财务官应位高权重。
笔者认为, CFO根据其职责要求, 应该定位于董事会下属与首席执行官并列的角色, 其地位和权力至少应该高于副总 (事实上国外很多公司的CFO地位与首席执行官的地位相差无几甚至同等重要) , 其工作汇报对象应该主要是董事会而非首席执行官。这样才更符合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求。
(四) 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首席执行官作为单位负责人, 是法定的会计责任主体, 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除了自己遵守《会计法》, 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外, 还必须防止会计机构内部人员的造假舞弊行为,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制约机制, 主动接受CFO的专业监督和专业指导, 充分发挥CFO的专业作用。
(五) 强化外部监管。
强化外部监管防止公司财务舞弊也是降低CFO会计责任风险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对于发现和纠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错漏和财务舞弊作用显著。CFO应有勇气聘请高水平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引入外部监督降低企业风险, 从而防范自身会计责任风险。
参考文献
[1].于玉林.会计新课题:规避企业法律风险[J].财会学习, 2009, (2) .
[2].田茂永.2005年中国CFO生存状况调查[J].首席财务官, 2005, (10) .
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特征的变化趋势 第8篇
首席财务官 (CFO) 是现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高级管理职位之一, 在设计和实施公司重大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金融市场和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早期引入的是苏联的总会计师制度。2002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将“总会计师”的英文表述改为“CFO”, 并在其章程中指出“总会计师涵盖财务主管、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以及未设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的财务部门负责人”。2008年初保监会财会部财务监管处出台的《保险公司首席财务官任职资格规定 (意见稿) 》规定保险公司首席财务官应由董事会任命, 应向董事会和总经理报告工作, 对职责范围内所负责的决策事项有一票否决权, 这是国内官方文件中对首席财务官角色定义的一次突破。
二、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特征的动态变化趋势
本文通过分析2005~2010年连续6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 对首席财务官个人特征信息披露完整的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在6年期间内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以系统地认识我国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趋势。研究样本数量占全部上市公司的78.62%~87.95%, 具有代表性。文中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的相关资料来源于巨潮网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及CSMAR数据库。
1. 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名称向财务总监转化的趋势明显。
“首席财务官”这一称谓源自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很多企业也引入了西方的财务制度, 但直接采用首席财务官这一称谓的上市公司仍不足4.5%, 更多的上市公司采用的是“财务总监”这一称谓。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5~2010年间首席财务官名称类型的统计, 采用财务总监称谓的公司逐年增加, 从2005年的55.18%上升到2010年的71.58%。
首席财务官名称变化的主要原因: (1) 首席财务官工作内容的变化促使其在企业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首席财务官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财务管理者, 而是企业战略制定中的价值整合者。 (2) 上市公司的财务战略发生了变化, 随着上市公司业务发展的国际化。旧有的财务战略已无法适应其发展需求, 新财务发展战略促使首席财务官的名称发生了变化。
2. 首席财务官中女性占比略有上升。
据2005~2010年相关统计表明, 首席财务官中男性始终占有很大比例, 平均占比为73.05%, 女性的平均占比为26.95%;但2005~2010年女性占比由26.37%上升29.47%。
首席财务官不仅仅是财务专家, 更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 肩负股东的受托责任, 企业的财务报告责任和生产经营责任都需要任职者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来说, 女性需要兼任家庭和职业的双重角色, 分配到这两重角色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从这一方面来看, 男性在担任首席财务官的角色时具有相对优势。但是, 随着社会认知的改变, 企业发展的新需求,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胜任这一岗位。
3. 首席财务官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Wiersema等认为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越高, 有效信息获取率就越高, 在变化的环境中更具适应能力。在复杂的经济与信息环境中, 越来越高的有效过滤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促使首席财务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2005~2010年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学历逐渐提高, 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逐渐减少, 大专以下学历从2005年的1.96%下降至2010年的1.55%;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占比逐渐增加, 硕士学历占比从2005年的28.85%上升到2010年的33.67%, 博士学历占比从2005年的1.96%上升到2010年的2%;虽然本科学历占比也有所减少, 但仍以本科学历为主, 本科学历占比均保持在41%以上 (见表1) 。
4. 首席财务官技术职称高级化趋势明显。
披露首席财务官技术职称的公司中, 中高级职称占比高达97%以上, 其中中级职称从2005年的48.16%下降到2010年的47.66%, 副高级职称从2005年的48.16%上升到2010年的48.31%, 正高级职称从2005年的1.34%上升到2010年的2.26% (见表2) 。
5. 首席财务官职责范围不断扩大, 兼任职务增多。
首席财务官作为高管团队中的一员, 其职责范围不断向战略、计划、信息、投资等非传统财务方面扩大。兼任董事、董事会秘书等多项职责的首席财务官占比从2005年的36.72%上升到2010年的43.46%, 这表明越来越多的首席财务官在履行财务管理职责的同时, 还参与到公司其他管理岗位中。
首席财务官技术职称的提高一方面源于其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源于上市公司对其专业化程度要求的提高。高阶理论假定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个人或团队都是有限理性的, 只能根据对现实的有限理解制定相应的组织战略。因此, 高管团队对战略选择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管理者对现实环境和条件认知的准确性。要提高认知的准确性, 首席财务官的专业化程度必然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职称以支撑其履行新职能的需要。
6. 首席财务官中40~50岁年龄段人数占比有所上升。
2005~2010年40~50岁年龄段的首席财务官人数占比均值最大;首席财务官年龄在30岁以下的上市公司均不足1%;年龄在60岁以上的上市公司均不足2%。30~40岁年龄段的占比下降较快, 从2005年的33.48%下降到2010年的27.1%;而40~50岁年龄段的占比上升迅速, 从2005年的45.82%上升到2010年的56.6%。任职首席财务官的平均年龄由2005年的42.71%上升到2010年的43.76% (见表3) 。
高层管理者年龄越大, 对财务和工作保障的重视程度越高, 做出决策时与年轻者比较更缺乏信心, 更倾向于规避风险, 更加保守;而年轻的管理者更愿意通过积极创新来提高报酬率, 更愿意承担风险。首席财务官的倾向对公司的财务发展战略影响深远, 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都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同时此项工作对人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身体素质等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在40~50岁年龄段的首席财务官其认知能力、实践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身体素质等能达到很好的融合, 更能做出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因此, 首席财务官中40~50岁年龄段人数的占比呈上升趋势。
7. 首席财务官持股数增长迅猛。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越是一致, 经营者就越有动力为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而努力工作, 从而会提高对公司创业战略的支持力度, 而管理者持股能够使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相一致。公司对首席财务官的股权激励就是为了让其在公司经营战略的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席财务官平均持股数增速非常快, 从2005年的123 203股/人增加到2010年的1 367 878股/人, 增幅达到10倍多。首席财务官的最大持股数, 从2005年的7 902 964股/人增加到2010年的113 858 640股/人, 增幅达1 340.71% (见表4) 。据统计, 2005年首席财务官持股数最大的公司是七喜控股, 持股总数为7 902 964股, 2010年常宝股份首席财务官持股数最多, 达到113 858 640股。
首席财务官持股数的快速增加表明其地位在公司中迅速提高。现任首席财务官在公司战略制定中的参与程度超过80%, 他们支持公司整体业务制造的监督、衡量、评估等等。首席财务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财务工作者, 而是公司高管团队的必要成员, 同时也是公司的所有者之一, 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8. 首席财务官年薪逐年大幅增长。
自2005年起, 90%以上的上市公司披露了首席财务官的年度现金薪酬。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平均年薪增加速度非常快, 2005年平均年薪为155 637元, 2010年平均年薪达到357 577元, 增幅达到129.75%;最高年薪从2005年的1 453 600元 (华菱钢铁) 增加到2010年的6 081 600元 (中国平安) , 增幅达到318.38%;最低年薪从2005年的12 791元增加到2010年的34 600元, 增幅达到170.5% (见表5) 。
在代理理论中, 薪酬激励既是对首席财务官过去工作的肯定和补偿, 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管自身价值和发展前景。从首席财务官年薪迅速增加的趋势可以看出:首席财务官在上市公司经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首席财务官在上市公司中的职责范围越来越大, 地位越来越高;在我国上市公司中, 首席财务官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与国际公司的差距越来越小, 首席财务官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
摘要:首席财务官 (CFO) 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特征的动态变化及其趋势, 对其职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2005~2010年连续6年披露的年度报告, 对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首席财务官的名称、兼任职务、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持股情况和年薪等特征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职责范围,技术职称,年薪
参考文献
[1].杨晓华.中外首席财务官 (CFO) 职能定位发展综述.华东经济管理, 2007;21
[2].田茂永.中国CFO生存状况调查.首席财务官, 2010;7
[3].李源.价值整合者未来CFO的新角色.中外管理, 2010;6
[4].Wiersema, M.F., Bantel, K.A..Top manage-ment team demography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chang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2;35
[5].陈守明, 郑洪亮.高阶理论的认知逻辑及其管理实践含意.经济论坛, 2009;16
[6].孙俊华, 贾良定.高层管理团队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述评.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26
首席财务官能力论文 第9篇
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e Officer, 简称CFO)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制定和执行者之一[1],是一个在金融市场和价值管理之间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市场竞争的加剧,CFO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加强。美国安然事件后,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更是将首席财务官(CFO)提高到与首席执行官(CEO)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2]。
首席财务官(CFO)作为公司全面管理财务和会计事务的责任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称呼和职能,如:首席财务官、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财务部长、财务经理等。据笔者对我国2005年1 081家上市公司的统计(见表1),有54.67%的上市公司采用了财务总监的称呼,直接称呼为首席财务官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这反映出我国的CFO制度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2002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将“总会计师”的英文表述改为“CFO”, 并在其章程中指出“总会计师涵盖财务主管、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以及未设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的财务部门负责人”[3],标志着中国总会计师开始向CFO转型,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在文中的首席财务官(CFO)也涵盖了“财务主管、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以及未设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的财务部门负责人”。
首席财务官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价值管理者之一,薪酬的高低对其在公司治理中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CFO在企业中地位和重要性的加强,在明确其地位和责任的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才能使CFO的权、责、利相互对等和相互制衡,履行其在参与公司战略决策方面的重要职责。
笔者根据2006年披露的,经过审计的上一年度我国1 081家上市公司(占我国上市公司总数的80%)年度报告,全面地对我国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CFO)的年度薪酬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了解我国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CFO)年度薪酬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数据来源
随着CFO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作用的日益显著,CFO的角色从幕后走向公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通过一项法案,要求自2007年起,在股东委托书中必须披露CFO以及CEO的薪酬和全部相关信息,这标志着美国CFO角色的完全公开化[4]。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制度的要求,自2006年起,我国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薪酬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首次得以披露。
截至2006年4月30日为止,我国深沪两市共有1 35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5年年度报告,其中有1 14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1 189位公司财务负责人的相关资料。剔除资料不完整和重复披露的公司后,本报告最终选定1 081家上市公司的1 081位首席财务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研究的样本公司数量占我国上市公司总数的79.96%。
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年度薪酬数据和相关资料的原始数据,来自于:(1)由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CSMAR,China Stock Market Accounting Research系列研究数据库);(2)我国政府指定的、公开披露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巨潮网(www.cninfo.com.cn)所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三、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年度薪酬状况基本分析
(一)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年度薪酬基本状况
在1 081家样本公司中,首席财务官平均年薪为157 098.36元(见表2),其中88%的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的年度薪酬在22万以下,有5家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年度薪酬在100万以上(见表3)。首席财务官年度薪酬最高的为深发展的首席财务官,其年度薪酬高达236万多元。首席财务官薪酬排名前10位的年度薪酬平均高达117万元左右,首席财务官年度薪酬排名最低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为ST公司(见表4)。
(二)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年度薪酬差异分析
1.首席财务官薪酬按性别差异分析
在1 081家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中,男性占绝大的比例,高达74.19%的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为男性,并且男性首席财务官的平均年薪为16万多元,女性首席财务官的平均年薪14.5万多元,男性首席财务官的平均年薪明显高于女性首席财务官(见表5)。
2.首席财务官薪酬年龄差别分析
首席财务官由于其职位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与工作经验,所以只有5家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在30岁以下。在1 081家样本公司中,46.35%的首席财务官年龄在40-50岁之间,32.65%的首席财务官在30-40岁之间(见表6)。在40岁至60岁年龄段的首席财务官的薪酬几乎无差异,并且稳定化(见图1)。
3.首席财务官职称构成及薪酬差异分析
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属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许多均具有一定的技术职称。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对高管人员职称没有强制性披露要求,因此,在1 081家样本公司中,有783家(占全部样本的72.43%)的首席财务官的职称资料没有披露,只有298家公司披露了首席财务官的职称资料。在298家公司中,有44.63%的首席财务官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有42.61%的首席财务官具有会计师职称。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首席财务官的年度薪酬为16.6万元,要明显高于具有会计师职称的首席财务官的13.66多万元的年度薪酬(见表7),前者的薪酬为后者的1.2倍。随着职称的升高,年薪亦呈明显的升高趋势。
4.首席财务官学历构成及其薪酬分析
在1 081家上市公司中,有742家上市公司(占68%)没有公布其首席财务官的学历。在公布首席财务官学历的339家样本公司(占32%)中,首席财务官学历为研究生的占30.1%,学历为大学本科的占41.6%。具有大中专学历、大学学历、研究生学历的首席财务官的平均年薪之比为:1:1.03:1.5,首席财务官的学历越高,其平均年薪越高(见表8、图2)。
5.首席财务官薪酬地域差异分析
由于各省份(包括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各区域所属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首席财务官薪酬地域差异明显。在各省份中,广东省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平均薪酬27.6万元左右,排名第一,陕西省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平均薪酬6.6万元左右,排在全国最后一位。首席财务官平均薪酬在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之间相差4倍左右(见表9)。
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经济区域,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首席财务官的薪酬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首席财务官的报告期平均薪酬为18.54万元,中部其次为12.37万元,而西部最低为10.90万元(见表9)。西部、中部、东部地区首席财务官薪酬之比为1:1.14:1.7(见图3)。
6.首席财务官薪酬行业差异分析
按照现行的上市公司行业划分方法,我国的上市公司分为13大行业[5]。通过对1 081家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的行业平均薪酬比较,可以发现,各行业首席财务官的薪酬差异较大,其中金融行业的平均薪酬最高,达到72.12万元,比排名第二的房地产业的首席财务官的平均薪酬高出近50万,而农林牧渔业的首席财务官的平均薪酬只有9.72万元,与金融业相比相差了近7倍(见表10)。
7.首席财务官薪酬与首席执行官薪酬差异分析
首席执行官(总经理 、CEO)与首席财务官(CFO)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公司的管理中分工不同,又相互协作。CEO与CFO的职责定位不同导致薪酬也有差异。国外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 53%的CFO们认为相对于CEO的薪酬,自身所获得的报酬与能力和贡献不匹配[6]。
初步统计分析表明,在1 081家上市公司中,有951家上市公司的有关总经理的资料比较完整,其总经理年薪平均为首席财务官年薪的1.58倍(见表11)。与国外相比,我国CFO与CEO的差距要小得多,美国CEO与CFO薪酬之比大约为3倍左右(见表12)[7]。
四、首席财务官薪酬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据与变量的选取
为了对首席财务官薪酬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需要相关的财务指标和其他相关信息。在上述1 081家公司中,对以下公司在研究中予以剔除:(1)10家金融类上市公司。由于金融类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特殊性,与一般上市公司无法比较,因此在研究中予以剔除;(2)39家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的上市公司。由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无法计算确定;(3)81家资料披露不完整的公司。该类上市公司未披露总经理人员薪酬资料。经过以上数据筛选和剔除,共保留了95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首席财务官的薪酬水平一般由多种因素影响和决定。笔者选择了公司规模(以公司资产总额反映)、公司业绩(以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薪酬、公司所处行业以及公司所处区域等因素进行了分析(见表13)。
(二)相关性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首席财务官(CFO)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4。
*表示相关系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示相关系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表14可知:(1)以公司总资产作为公司规模的衡量指标,首席财务官的薪酬与公司的总资产的相关系数为0. 069,显著性水平为0. 034<0.05,因此首席财务官的薪酬与公司的总资产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公司业绩的衡量指标,首席财务官薪酬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031,显著性检验结果为0. 347,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可以说首席财务官薪酬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3)首席财务官薪酬与总经理报酬的相关系数为0. 787,同时显著性检验结果表现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首席财务官薪酬与总经理报酬之间存在着正的强相关关系。同时通过比较也可看出,影响首席财务官薪酬的最主要因素为总经理(CEO)报酬;(4)首席财务官薪酬与其所处的地域和行业(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和0.095,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1,因此可以说首席财务官薪酬与公司所在的地区和行业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回归分析
对公司首席财务官报告期薪酬总额的影响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主要选择首席财务官所在公司的特征进行分析。反映公司特征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司规模(以资产总额表示)、公司业绩(以净资产收益率表示)、公司所处地域、公司所属行业以及公司总经理报告期薪酬总额。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进行变量的初步筛选。由表14可见,净资产收益率和财务总监报告期薪酬总额的相关系数为负,且相关性分析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此外,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与财务总监报告期薪酬总额进行的控制总资产变量的偏相关分析,发现也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因而将该变量(ROE)剔除;通过初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自变量“公司所处地域(AR)”的系数始终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因而将其(AR)剔除。
最终选定以首席财务官的薪酬(CF)作为因变量,以公司总资产(SZ)、以及公司总经理报告期薪酬总额(CE)作为定量自变量, 以公司所属行业(T)为虚拟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总资产(SZ)、总经理报告期薪酬总额(CE)、以及首席财务官的薪酬(CF)的数额相对于虚拟变量(Ind)都过大,且样本本身的方差也较大,直接用于回归容易造成异方差问题,因而对总资产(SZ)、总经理报告期薪酬总额(CE)、以及首席财务官的薪酬(CF)都取其自然对数后作为变量进行回归。具体变量设置如下:
Y=ln(CF)
X1=ln(SZ)
X2=ln(CE)
T=公司所属行业,其中:行业A:IDU =1,行业B:IDU =2,行业C:IDU =3,行业D: IDU =4,行业E:IDU =5,行业F:IDU =6,行业G:IDU =7,行业H:IDU =8,行业J:IDU =9,行业K:IDU =10,行业L:IDU =11,行业M:IDU =12。
通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首席财务官(CFO)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见表15):
*表示相关系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示相关系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上表15的回归结果可得以下结论:(1)自变量X1(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检验结果表现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首席财务官报告期薪酬总额与公司总资产呈正向变化,说明公司规模越大,首席财务官薪酬也就越高;(2)自变量X2(总经理报告期薪酬总额的自然对数)的回归系数为正,且系数较大,检验结果表现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首席财务官薪酬与总经理薪酬呈正向变化,说明公司总经理薪酬越高,首席财务官薪酬也就越高;(3)自变量T(公司所属行业)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检验结果表现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首席财务官报告期薪酬总额与公司所属行业(T)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最终建立的方程为:
Y=1.671+0.052X1+0.73X2+0.011T
由表15可见,上述方程可决系数为65.4%,方程总体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下的F检验,说明回归方程可以解释自变量变化的65.4%,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五、结论
通过对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年度薪酬的分析表明:(1)作为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制定和执行者之一的首席财务官,其薪酬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2)公司的业绩与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年度薪酬之间没有线性的相关关系;(3)公司的规模对首席财务官的年度薪酬有着较大的影响;(4)首席执行官(CEO)的年度薪酬水平对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年度薪酬有着较大的影响,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EO的薪酬水平是CFO薪酬的主要决定因素。
摘要:首席财务官(CFO)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薪酬的高低对其在公司治理中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2006年披露的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全面地对1081家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CFO)的年度薪酬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有助于系统地了解和认识我国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年度薪酬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CFO),薪酬,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mmittee(FMAC)&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IFAC):TheRole of the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in 2010[R].2002:29-30.
[2]ZETA-CIA研究中心: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中国总会计师现状调查报告[EB/OL].中国总会计师协会,2003(来源:www.cacfo.com.cn).
[4]Julia Homer.Going Public[J].CFO,2006(3):6-7.
[5]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N].上海证券报,2002-03-25(4).
[6]Don Durfee:What′s the Boss Worth?CFOs weigh in on executive compensation[J].CFO,2006(5):26-27.
首席财务官能力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