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商务礼仪握手知识-商务礼仪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商务礼仪握手知识-商务礼仪(精选14篇)

商务礼仪握手知识-商务礼仪 第1篇

男女之间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意,方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

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时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商务礼仪握手知识-商务礼仪 第2篇

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

男子与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正确把握商务场合握手礼仪 第3篇

握手是商务场合中建立交际网络, 扩大影响范围, 联络彼此感情的重要礼仪, 合理地运用商务场合握手礼仪能够有效显露自身的个性, 突出展现个人的魅力, 在通过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合理运用实现对双方的基础性了解, 进而为商务场合的交往和交际打下主动而积极的基础。应该对商务场合握手的礼仪进行全面地研究, 掌握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应用要求, 把握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关键, 进而在各类商务场合中能够实现对握手礼仪的有效应用, 为自身的商务场合交际创设出更加有力地空间和氛围。同时, 要对商务场合握手的禁忌有所掌握, 避免商务场合握手礼仪应用时尴尬和不愉快情况的发生, 在温文尔雅和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实现商务交际的建立、扩大和加速。

2.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概述

2.1 握手礼仪的简介

握手礼仪起源于西方, 在古代主要是在贵族男士交往中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握手礼仪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在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将握手当做交往的重要礼仪。握手礼仪主要应用在如下几个场合:一是, 人与人之间的初次相识, 无论是主动认识、他人介绍还是被动结识都可以利用握手礼仪。二是, 熟人之间久别重逢, 通过长时间、热烈的握手可以传递出对友情的珍稀和对重逢的喜悦。三是, 在告别的仪式可以通过握手来表达自身强烈的情感和情绪。四是, 在特殊场合中, 有力的握手可以表达出慰问、感激、和解和祝贺等多重意义。

2.2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要点

一是,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姿势, 首先是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距离, 在商务场合进行握手礼仪时应该距离对方一步远, 过短的距离或造成陌生人之间的局促, 其次是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身体姿势, 在握手是要确保身体的略微前倾, 要做到两脚平行正对被握手者, 出右手, 拇指向下张开, 四指并拢略微弯曲, 虎口与对方虎口相交。二是,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顾忌, 在握手过程中避免出现掌心向下的显现, 这代表握手者控制欲强, 并带有傲慢的态度;要注意在握手过程中不可戴手套, 这是看不起对方和失礼的行为。三是,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寒暄, 除了是熟人外, 要在商务场合握手中尽量避免过长时间, 双方交流以微笑、简单问候和致意为主, 但也不能出现握手时间过短或出现心不在焉的问题。四是,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先后, 在商务场合中如果出现不同身份或上下等级要注意握手的次序, 在长辈和晚辈之间进行握手时应该先有长辈伸手后, 晚辈才能伸手相握;在商务活动中有上下级之间的交往时应该先上级伸手后, 下级才能接住上级的手进行握手;在商务场合出现男女之间的交往, 则需要女方伸手后, 男方再伸手完成商务场合握手礼仪;如果出现对判断不出对方身份, 则可以根据判断, 一般以年龄为基础确定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先后。

3.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应用场合和方式

3.1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次序

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 握手时要讲究先后次序, 由尊而卑, 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 先长辈再晚辈, 先老师后学生, 先女士后男士, 先已婚者后未婚者, 先上级后下级。交际时如果人数较多, 可以只跟相近的几个人握手, 向其他人点头示意, 或微微鞠躬就行。

3.2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应用判断

为了避免尴尬场面发生, 在主动和人握手之前, 应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对方欢迎, 如果已察觉对方没有要握手的意思, 点头致意就行了。在公务场合, 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闲场合, 它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婚否。在接待来访者时, 这一问题变得特殊一些:当客人抵达时, 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 就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 后者就表示“再见”。这一次序颠倒, 很容易让人发生误解。应当强调的是, 上述握手时的先后次序不必处处苛求于人。

4.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禁忌

在商务场合行握手礼仪时应努力做到合乎规范, 避免因错误的握手方法而出现违犯规则而出现失礼的问题。

4.1 避免在商务场合中左手相握

在阿拉伯和印度人的文化, 左手是不能相握的, 他们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 因此, 如果在商务场合出现阿拉伯人或印度人, 必须注意握手礼仪中用手的正确。

4.2 避免“十字”交叉握手

基督教徒和犹太人对于十字架形状的东西有特殊的禁忌, 在他们眼中十字架是不吉利的东西, 因此, 在商务场合的多人交往中要避免四个人交叉握手, 这样极不礼貌, 同时也会出现握手者尴尬和不愉快的问题。

4.3 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其他禁忌

一是, 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 过分客套。二是, 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 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三是, 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 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四是, 不要拒绝握手, 即使有手疾或汗湿、弄脏了, 也要和对方说一下“对不起, 我的手现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结语

综上所述, 当前是市场经济社会, 商务交往和商务活动正在不断地增加, 在商务场合中如何表现自己, 实现商务场合的有效交际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如果能够正确把握商务场合握手礼仪, 了解商务场合握手礼仪的要求, 在不同的商务场合中正确地应用握手礼仪将会能够为商务交往和商务活动创设出良好空间, 在建立新商务活动联系, 加固传统商务交往关系的基础上, 为自身的商务活动创设出良好的氛围与空间, 在树立良好商务形象、社会形象和个人形象的同时, 将商务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做到进一步地扩大。

参考文献

[1]曹俊.从握手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2) .

[2]筱炜.握手的礼仪[J].刊授党校, 2010 (10) .

[3]张传禄.握手的礼仪[J].秘书工作, 2006 (03) .

[4]张传禄.握手的礼仪[J].金融博览, 2007 (04) .

握手礼仪:从掌心开始的交流 第4篇

握手时,双方距离一米为宜,双腿立正,上身略略前倾。

手掌和地面垂直,手尖稍稍向下,从身体的侧下方伸出右手。伸手时,手肘不要太弯曲,显出一副很害羞的样子,应该自然大方地尽量把右手向前伸,但伸出的手不宜抬得过高或太低,太高显得轻佻,太低又使对方不容易注意到。

伸手时,四指并拢,拇指适当张开,再以手掌与对方的手掌相握(拇指根部相抵),上下摇动1~3次。握手时注意力度,过轻或过重都是失礼的。

握手的时间一般以摇动1~3秒为宜,如果是表示鼓励、慰问和热情,而且又是熟人的情况,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但最长也不应长过30秒。 j

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

谁先伸出右手

在社交场合,握手时谁该先伸出手是礼仪规范的重点,通常应该按照以下的次序:应由职位或身份高者先伸出手;女士先向男士伸手;已婚者先向未婚者伸手;年长者先向年幼者伸手;长辈先向晚辈伸手;上级先向下级伸手;主人先向客人伸手;客人告辞时,应先伸手来与主人相握。

适得其反的握手方武

握手礼仪有比较多的禁忌,如果有一个小细节没有注意到,会容易让人在第一印象中认为你很失礼。

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失礼的。

如果在抽烟时需要与人握手,千万不要换手持烟去握手,而是应该把烟放下,再伸手相握。

与别人握手时不能三心二意、东张西望;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不要在握手时将另一只手插在衣袋里;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不要以肮脏不洁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手与他人相握;不要在与人握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

什么时候不该与人握手

商务握手礼仪知识要点 第5篇

握手礼是在一切交际场合最常使用、适应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它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等多种含义,从握手中,往往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向,还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感情。有时握手比语言更充满情感。

(一)握手礼行使的场合

迎接客人到来时;

当你被介绍与人认识时;

久别重逢时;

社交场合突遇熟人时;

拜访告辞时;

送别客人时;

别人向自己祝贺、赠礼时;

拜托别人时;

别人帮助自己时,等等。

(二)握手礼行使的规则

行握手礼时有先后次序之分。握手的先后次序主要是为了尊重对方的需要。其次序主要根据握手人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和各种条件来确定。

1.两人之间握手的次序是:上级在先,长辈在先,女士在先,主人在先:而下级、晚辈、男士、客人应先问候,见对方伸出手后,再伸手与他相握。在上级、长辈面前不可冒然先伸手。若两人之间身份、年龄、职务都相仿,则先伸手为礼貌

2.如男女初次见面,女方可以不与男方握手,互致点头礼即可;若接待来宾,不论男女,女主人都要主动伸手表示欢迎,男主人也可对女宾先伸手表示欢迎。

3.如一人与多人握手时,应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

4.若一方忽略了握手的先后次序,先伸出了手,对方应立即回握,以免发生尴尬。

(三)握手礼行使的正确姿势

标准的握手方式是:握手时,两人相距约一步,上身稍前侧,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两人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上下轻摇,一般二三秒为宜,握手时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简单地用言语致意、寒暄。

(四)握手礼的体态语

握手的具体样式是千差万别的。了解一些握手的典型样式,既有助于我们通过握手了解交际对方的性格、情感状况、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等;也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去自觉地应用各种具体的样式。

1.谦恭式握手。又称“乞讨式”握手,顺从型握手。即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势与对方握手。用这种方式握手的人往往性格懦弱,处于被动地位,又可能处世比较民主、谦和、平易近人,对对方比较尊重、敬仰、甚至有几分畏惧,

这种人往往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不固执,愿意受对方支配。

2.支配式握手。又称“控制式”握手,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势握住对方的手。以这种方式握手的人想表达自己的优势、主动、傲慢或支配地位。这种人一般来说说话干净利索、办事果断、高度自信,凡是一经决定,就很难改变观点,作风不大民主,在交际双方社会地位差距较大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易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

3.无力型握手。又称“死鱼式”握手,握手时伸出一只无力度的手,给人的感觉象是握住一条死鱼。这种人的特点如不是生性懦弱,就是对人冷漠无情,待人接物消极傲慢。

4.“手套式”握手。握手时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既可表示对对方更加尊重、亲切,也可表示更加感激、有求于人之意。但这种握手方式最好不要用在初见几次面的人身上,以免让对方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5.抓指尖握手。握手时不是两手的虎口相触对握,而是有意或无意地只捏住对方的几个手指或手指尖部。女性与男性握手时,为了表示自己的矜持与稳重,常采取这种方式。如果是同性别的人之间这样握手,就显得有几分冷淡与生疏。

6.施舍型握手。即在行握手礼的时候只伸出四个手指与他人相握,表明此人缺乏修养、傲慢、不平易近人。(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贵妇人与绅士之间的握手除外)

另外,当对方久久地、强有力地握着你的手,且边握手边摇动,说明他对你的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当对方握你手时连手指都不愿弯曲,只例行公事式地敷衍一下,说明对方对你的感情是冷淡的。当你还没把话说完时对方就把手伸出来,说明你的话对他不感兴趣,应尽快结束谈话。

(五)握手时的注意点

行握手礼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左顾右盼,一边在握手,一边在跟其他人打招呼。

见面与告辞时,不要跨门槛握手。

握手一般总是站着相握,除年老体弱或残疾人以外,坐着握手是很失礼的。

单手相握时左手不能插口袋。

男士勿戴帽、手套与他人相握,穿制服者可不脱帽,但应先行举手礼,再行握手礼。女士可戴装饰性帽子和装饰性手套行握手礼。

忌用左手同他人相握,除非右手有残疾。当自己右手脏是时,应亮出手掌向对方示意声明,并表示歉意。

握手用力要均匀,对女性一般象征性握一下即可,但握姿要沉稳、热情和真诚。

握手礼仪技巧知识 第6篇

1. 永远用右手握手。如果是双手握手,等待右手握住,然后将左手放在右手的另一边,这是常用的握手礼仪,以表示更亲切、更尊重对方。

2. 双手要紧握,时间一般为1 ~ 3秒。太紧或只随意用手指触摸手都是不礼貌的。

3. 被介绍后不要马上伸手;与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时,一般男士不应先伸手。男士握手时,应脱帽,不戴手套。

4. 握手时,眼睛应对视,微笑问候或问候,不要交叉握手。

5. 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握手都是不礼貌的,但是当有水或手脏的时候,你应该拒绝握手,并且必须解释和道歉。

6. 握手时,要注意伸手的顺序。

与女士握手时,男士应该等女士伸出手后再握手。

与年长者握手时,年轻人通常等年长者伸出手后再握手。

与上级握手时,下属要等上级伸出手后才上前握手。

送别客人时,主人还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下次再来。

握手的几种形式

①平等式握手

双方掌心相对。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社会地位相等的人之间,采用这种形式的握手。

②支配式握手

将手掌心向下或左下方,握住对方的手。这种握手行为,表现出握手人的优势、主动、傲慢或支配的地位。在交际活动中,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易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

③谦恭式握手

将手掌心朝上或向左上方同他人握手。在某些场合表示愿意从属对方,并乐意受对方的支配,以示自己的谦虚和必恭必敬,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握手。

④双握式握手

主动握手者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手背。这种形式的握手,在西方国家被称为“政治家的握手”。

⑤捏手指式握手

握手时,不是两手的虎口对握,而是有意或无意地捏住对方的几个手指。女性与男性握手时,为表示自己的矜持与稳重,常采用这种形式。

⑥互动式握手

可以在握手快结束的时候,适当的拍拍别人的肩膀,表示我们对于他人的尊重和喜欢,这样可以拉近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调节场面的气氛。

握手的禁忌

1.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2.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

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

4.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

5.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

6.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依旧拿着东西而不肯放下?

7.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

8.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

9.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

10.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

11. 不要在与人握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

握手礼仪忌讳知识 第7篇

忌讳一:手不能太脏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和别人握手要注意自己的手,是不是有点脏,如果有的话一定不要和别人握手。

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建议用其他方式打招呼,如果时间紧迫,建议擦一擦或洗一洗。

忌讳二:手不能太冰

如果你想和别人握手,首先要把你的手搓一搓,让其有温度,然后再跟别人握手,否则就是不礼貌的,被别人厌恶的行为。

尤其是在冬天,天气很冷,自己的手也很冷,就是给别人雪上加霜了。

忌讳三:手不能半遮半掩

很多新结识的社会朋友都有自己握手的习惯,比如手不张开盖住,因为家乡的风俗习惯。

事实上,这在社会上是不礼貌的行为。握手时一定要摊开来表示对整只手的尊重。

忌讳四:手要伸直握

在社会上,我经常看到很多人在工作场所握手,手不直,半撅着。这其实是职场握手的禁忌啊!所以你一定要明白,当你握手时,你必须把手伸直。

忌讳五:手不能握太久

有些人认为长时间握手意味着他们有礼貌,认真对待彼此。这实际上是握手礼仪中不正确的观点。

不要握太久,这是不礼貌或不尊重,尤其是对一个女人。

忌讳六:握手要握,手的三分之二

握手是有技巧和原则,握手的最好方法是手掌的三分之二。这也是我在专业素质教育课上听到最多的。

忌讳七:握手不能太重

双手紧握时,要适度握紧。不要太轻,否则会觉得你不重视;不要太重,否则可能会显得你不稳定和礼貌;所以要学会掌握握手的力道。

忌讳八:握手要看着对方

过去常说:说话要看着对方。其实握手也是一样的,也需要看着对方,以表示尊重、关注和礼貌,而亲昵就会更高层次。

握手忌讳

1首先和女士握手时,如果女士不主动和你握手的话,你最好还是不要先把手伸出来,因为既然女士不先伸手,那说明她和你也不熟没有好感或者是她认为没有必要,而你在那里先伸出手或许会让她对你反感;还有就是同女士握手最好沾之即松,如果你在哪里握着不松手会被认为是占便宜的。

2还有就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时的握手,也是一定要等长辈或者是上级先主动伸手要和你握手的时候你才可以去握手,在握手的时候最好能够微微躬身以示对他的尊重,同时握手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秒。

3握手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右手和别人握手,特别是和外国人握手的时候尤为需要注意这个,因为外国人都认为左手不吉利,而你用左手和他握的话,会被看成是对他的侮辱或挑衅,因此应该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

4还有就是和别人握手的力度问题,以不将对方的手握疼为前提,然后你可以稍稍用力以示你见到他的激动和高兴,如果你和他很熟的话,可以适当的将握手的时间延长一下。

5在和别人握手之前要确保自己的手是干净的,不要自己手上一块灰然后和别人握手,这是很不礼貌的,或者是自己的手上有水或者是汗,应该讲手擦干净在和别人握手,这样才不会得到别人的反感。

6我们有时候看一些访谈类的节目或者是看其他的节目的时候会发现握手双方都是站在的,即便是一开始是坐着的,但是一旦握手时都会先站起来在和别人握手,这是因为如果你坐着和别人握手的话会让别人认为你很傲慢,因此对你的印象就会很差,所以当你和别人握手的时候一定要站起来以示对他的尊重。

礼仪要求

01先后顺序 通常年长(尊)者、女士、职位高者、上级、老师先伸手,然后年轻 者、男士、职位低者、下级、学生及时呼应。来访时,主人先伸手,以表 示热烈欢迎,并等候多时了。告辞时,待客人先伸手后,主人再伸手 与之相握,才合乎礼仪,否则就会有逐客之嫌。朋友和平辈之间谁先 伸手可不作计较,一般谁先伸手,谁就被视为有礼貌。但要注意,男 士和女士之间绝不能男士先伸手,这样不但失礼,而且有占人便宜之嫌。

02握手时间 握手时间控制的原则可根据握手的亲密程度掌握。初次见面 者,握一两下即可,一般应控制在三秒钟之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 久不能松开。握住同性的手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让对方欲罢不能。

商务礼仪握手知识-商务礼仪 第8篇

宝利通中国区总经理李钢、华胜天成高级副总裁吕松寰等双方企业领导及数十家主流媒体记者出席了当天的授牌仪式。会上, 双方领导在发言中分别阐释了各自的企业理念、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及代表性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产品等方面内容, 并接受了媒体记者的提问与采访。

据悉, 宝利通作为统一协作解决方案的行业领航者, 是国际市场中的主导厂商。凭借出色的技术和成熟的方案, 宝利通为诸多全球企业提供端到端语音、视频和数据多媒体协作应用方案, 其应用范围从桌面和个人移动终端到会议室系统、远程呈现会议环境、网络中心等覆盖全网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及产品服务。通过多年的产品研发与服务强化, 不仅成就了宝利通在统一协作解决方案方面的领先地位, 而且通过与Avaya、微软、西门子、Broad Soft、IBM、惠普和Juniper的合作, 宝利通还在积极推动开放式协作网络战略, 提供开放的、相互兼容的会议及协作解决方案, 为客户的统一通信环境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投资保护。

商务礼仪握手知识-商务礼仪 第9篇

【关键词】商务翻译 商务专业知识 翻译效度

一、引言

效度(validity)这个概念最先源于“教育和心理测试标准”,于上个世纪80年代渐渐地被引入到了语言测试领域,对语言测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所谓效度,就是关于经验证据和理论论证对建立在测试分数和其他方式评估结果之上的种种推断与行动的充分性与合适性支持程度的综合评价性判断。翻译,不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需要有一个参照系来衡量译文的质量。因此,将效度这个语言测试学的概念引入到商务英语翻译中来,对评价译文质量,为从事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译员提供改进译文质量的参照系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翻译效度

从测试学的角度来说,效度是“证据及理论对于相关测试中测试分数解释的支撑程度。”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测试能达到其预期测试意图的程度。那么翻译效度就是指译者的实际译文与预期要译出的译文之间具有多大程度一致性。翻译效度应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进行讨论,是采用逻辑分析方法来进行理论论证,涉及到职业判断和价值判断双重考量因素。

1.原文内容和翻译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原文内容和其所要求译者具备的专业语言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来评估翻译的效度。对于翻译信度的评估要考虑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对翻译行业要求和翻译活动的标准规范的了解程度,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来完成翻译任务。

2.翻译的表面效度。表面效度指翻译的表面可信度或者公众对译文的可接受度。一般来说,译文当中体现了译者的预定翻译技能或能力,那么这个翻译就具有表面效度。

3.翻译的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翻译原文内容上(包括材料、题材、题目)的代表性或者所译内容样本上的充分性。第一,原文内容的覆盖面要广,要能反映翻译所需技能的特点。第二,翻译活动过程中所要求的技能要具有明确的代表性。第三,所译的材料和所需的翻译技能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也即具有关联性。

4.翻译的校标关联效度。校标关联效度主要指翻译过程与某一个独立并且相当可靠的翻译能力评价标准之间的关联程度。这个关联效度可以分成共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

共时效度建立在差不多同步进行的两个翻译过程的译文比较之上。预测效度也是建立在两次翻译结果的比较之上,但它与共时效度的区别就在于两次翻译过程会间隔一段时间进行。

5.翻译的构念效度。构念在此是指语言能力理论中假设的基础能力或特征。对于翻译的构念效度就是指翻译能测量某个理论能力。讨论翻译构念效度的目的是确定翻译的译文与我们所期望得到的译文是否一致。也就是说,翻译的译文能否代表译者的真正翻译水平。

三、译者商务专业语言知识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部分,商务英语作为商务活动中的交流工具,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贸易、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海事、外事等诸多领域。这也使得商务英语在词汇、语法和文体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专业性。

1.词汇特性。

(1)多用正式词语。与其它英语不同的是,商务英语用词具有较强的正式性,这些很正式的词语用于商务单证及文书之中,可以达到庄重的效果。例如:用 “inform代替tell, request代替ask for , terminate代替end”。

(2)古词语的使用。商务英语中会用一些古词语及其派生的词语来代替那些普通英语用词。这些古词语通常是通过往 here, there where等词上增加一个或多个介词来构成。例如:用herein来表达in this, 用thereby来表达by that means。

(3)外借词语。为了表達上的简洁与准确,商务英语中会较常借用来自拉丁语、希腊语以及法语等的相关词语。例如:

Force majeure (不可抗力),来自法语

As per (按照),来自拉丁语

Del credere(贷价保付代理),来自意大利语

(4)专业术语。在商务英语中,专业术语的使用是最为频繁的。这些专业术语的意思固定,但是主观性很强,很多意思都只是商务专业人士之间才懂。例如:factor(代理人),draft(汇票),policy(保险单)。

(5)缩略语。缩略语由于其表达的意思简洁、明了,节约商务文本的空间。通过简单的几个字母组合便能清楚明了地界定商务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例如:D/P (Document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FPA(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平安险。

2.句法特性。

(1)长难句式。为了使行文规范,富有缜密的逻辑性,商务英语中大量的使用长难句式,即一句话中可能会包含好几个从句、分词短语结构以及限定词。

The Buyer should issue a L/C no later than the pre-agreed time, failing which, the Seller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decide the rescission of this Contract or to accept whole or part of this Contract partially fulfilled by the Buyer, or to file a claim against the Buyer for any losses sustained.

买方应于规定的时间内开出信用证,否则卖方有权决定取消合同,或者全部或部分接受买方尚未履行的合同,或者对所遭受的损失提出索赔。

(2)固定句式。商务英语较多采用现有的固定句式,这些句式格式通用,表达的意思明确,不会产生歧义,可以提高商务沟通的效率。例如:

We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dated August 25,2016 asking for the quotation of Silk screen T-shirt.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ier reply.

It would be highly appreciated …

(3)陈述句式。从功能上来说,句子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广泛用于陈述、说明、解释和复述事情。陈述句的语气客观、直白,较少的带有人为的主观感情色彩。因此商务英语句采用较多。

Our price is very competitiv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We are the leading importer in this line in China.

3.文体特征。

(1)信息性。商务英语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商务沟通,为商务活动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商务文本的交流就是商务信息的交换。

We will allow a 3% special discount on order value over $40000.

上面句子主要就是传递订单价值大于$40000会给予3%的折扣。

(2)庄重性。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相比较,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他的文体比较正式、庄重,几乎不用口语化的表达法。

例如:

Thanks for your kind cooperation.

上例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单词,但是句子看起来比较正式。

四、译者商务语言专业知识对翻译效度的影响

1.翻译效度标准。翻译效度对翻译活动来说非常重要。如何衡量翻译的效度,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说译文是否符合相应的翻译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指译文的可靠性以及对于公众的可接受程度。

2.译者商务语言知识对翻译效度的影响。

(1)词汇层面。商务英语中会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能够清楚表达相关的专业意思。

The Buyer shall, 45 days prior to the Seller run into order production, issue an irrevocable L/C in favor of the Seller.

此例中,prior to(在…之先), irrevocable L/C(不可撤销信用证)都具有相当的商务专业性,如果译者对这些专业性意思不大熟悉,那么其译文的效度也会受到影响。

(2)句子层面。商务英语中很多句子的结构复杂,但逻辑上非常的严密。经常一句话就构成商务文本中的一个段落。

例:In the event that either party is prevented from performing this Agreement by reason of severe financial crisis, or any other event beyond the control of either party, including unforeseen incorporation, this Agreement shall,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in which such event took place, be terminated, void, and of no further effect.

整个句子虽然结构复杂,但是结构严谨。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能够注意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分析原文,对句子的词序和语序进行恰当的调整,以达到译文的效度。

(3)文化层面。由于地理文化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原文当中的许多表达法在翻译过程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法,那么就要求译者要具有处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否则会影响到翻译的效度。

3.提高商务翻译效度的对策。

(1)积累商务专业知识。商务英语翻译涉及到很多领域,每个领域的专业术语都不同,因此要准确的译出各个行业的专业术语和习惯表达法,就必须不断地积累相关商务领域的术语和习惯表达法,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力求翻译的准确性。

(2)了解不同语言背景中的文化差异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是大不相同的。同樣的一种文化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意思会大相径庭。因此,商务翻译的译者要对不同的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商务翻译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字面意思对等,要准确的处理文化的差异性,以达到译文的高效度。

(3)掌握商务英语翻译技巧。虽然商务翻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也有其一定的原则可循。译者要能够灵活的运用相关的翻译技巧,以求得意思传达的准确性。首先是译者应充分的了解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掌握和运用好商务英语专业词语的翻译标准。其次是掌握商务英语的句法特征。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商务英语也形成了有其自己特色的句式。在正式的商务文件中长难句的使用较为普遍,译者要学会对这些长难句进行结构拆分和语序的调整。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以及我国正在稳步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也会更加的频繁。为了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商务翻译就非常的重要,当然对商务翻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商务翻译的译者要不断的从商务专业方面进行自我提升。评价商务翻译质量的角度和标准多种多样,但是从翻译效度的角度来分析商务翻译的译文质量,可以算作是对商务翻译质量评价角度和标准的一个补充。

参考文献:

[1]曹海雄.试论如何把握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J].校园英语,2015,9:236-237.

[2]洪碧芬.浅谈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34-35

[3]李海芳.ESP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的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12:80-89.

[4]张琼瑶.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及英译汉中的翻译技巧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128 -129.

[5]张学芳.基于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谈商务英语翻译技巧[J].才智,2014,7:271 -272.

[6]邹申.简明英语测试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握手的基本礼仪知识 第10篇

1、速度与时间

伸手的快慢,说明自愿或勉强,握手时间一般3~5 秒。

2、主动与被动

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是表示尊重与友好,但要视具体环境、对象、气氛而定,并非每个人都主动伸手。

男女之间,男方要等女方先伸出手后才握手。如果女方不伸手,男方就只能点头或鞠躬致意。如果男性是女性父辈的年龄,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

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离别时,应由客人先伸手,表示再见。主人先伸手等于催客人离开,不礼貌。

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

平辈相见先伸手者有礼、主动。

3、握手的力度

握手要紧,表示诚意或感激之情,但不要握痛对方的手;也不可抓住对方的手使劲的摇动。而漫不经心、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力度,不仅对别人是轻蔑、失礼,而且也表现了自己缺乏教养。

4、身体弯度

对长者握手时要稍弯腰,对一般人握手时虽不必弯腰,但也不要腰板笔挺,昂首挺胸,给人造成无礼、傲慢的印象。

5、面部表情

握手时面部要露出真挚的笑容,以友善的眼光看着对方。千万不能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东张西望或和他人说话。

6、其他

站在离对方有一胳膊远的位置。握手需用右手,一般伸出左手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如果正在干活的人,对方主动伸出手,这时可以一面点头致意,一面摊开双手,表示歉意,取得对方谅解。如果正在干活的人,一时疏忽,伸出脏手与你相握,这时你应以热情相握,切不可当着对方的面擦拭自己的手。

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

1、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与人握手时不要看第三者或心不在焉。

2、握手时不要一句话不说,也不可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

3、不要用左手,即使你是左撇子,也要用右手;有些国家习俗认为人的左手是脏的,所以这个错误不能犯。

4、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特别是在晚会穿着晚礼服的女士可以戴着手套。

5、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时要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再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

6、多人相见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也就是当两人握手时,第三者不要把胳膊从上面架过去,急着和另外的人握手。

礼仪小知识之二:握手的顺序 第11篇

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1、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

2、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

3、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宜主动伸手;

4、男女之间,女方伸出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性年长,是女性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辈年龄,或女性未成年在20岁以下,则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

商务礼仪握手标准姿势 第12篇

第一种,握手时五指并拢伸出:这样的人待人诚恳,有丰富的学识,往往一语惊人。虽然他们的反应有时有些迟钝,但所说的话通常准确无误,此外,他们还善于思考,对自己要求严格。

第二种,握手时大拇指张开而四指并拢:这样的人为人聪慧,善于理财。但是他们看待友情和爱情是一场物与物的代换,为人冷淡、浅薄。

第三种,握手时其他手指合并而小指张开:这样的人往往性格孤僻,意志力不坚。他们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会形单影只,运气也不好。

第四种,握手时中指和无名指分开:这样的人热情奔放,喜欢追求刺激。他们对未来没有计划,往往不会成功。

第五种,握手时五指大大张开:这样的人是积极进取的社交家。他们诚实耿直的作风受到别人的青睐。

礼仪只是尊重他人的常识

社会习俗在飞速改变,家庭与办公室的界线愈发模糊,即使最精通礼数的人也时常感到困惑。因此,礼仪指南这类题材经久不衰,比如中世纪,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1530年曾为男孩写过一本礼节指南的书,其中包括不乱动、不挠痒等细节。“礼仪小姐”和波斯特家族等礼仪专家持续受到信任和追捧。《石板》(Slate)杂志“亲爱的普鲁登斯(DearPrudence)”以及《金融时报》“亲爱的露西(Dear Lucy)”等专栏也层出不穷。

在当今办公环境中,恼人琐事依旧屡见不鲜。比如,你的邻座打开一份怪味四溢的便当,你的同事对着手机怒吼你该如何应对这些情况?职场规则不断改变,难道这意味着基本的礼仪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

其实不然。波斯特家族在书中这样总结:“良好的商务礼仪并非是一套亘古不变的‘规矩’。事实上,多数人所说的商务礼仪只不过是一些常识,比如要考虑周到、尊重他人,并在商务场合中以诚待人。”马丁母子的书则帮我们区分了礼貌和礼节:“礼貌是举止得体的原则,礼节则是在特定场合中需要恪守的规则”。因此,礼貌待人这项原则并不会改变,但是礼节会不断演变。懂得这一点,你就不难区分二者。

读了这两本书,你会明白,批评老板的着装并不明智,在开放空间内也不该使用扬声器;你也会知道,该如何妥当地提醒你旁边隔间的同事,讲电话声音不要太大。

礼仪并非刻板规则,需懂得融通

书中也有一些令人惊讶的观点。根据“礼仪小姐”的说法,然后“上厕所的时候打工作电话虽然有些不妥,但并不违背商务礼仪”。如果你再进入电话语音提示的梦魇里,也不必在骂出脏话时感到愧疚,因为据一位本性温和的读者称,他这么做了以后被立刻转到人工服务。上述做法虽然没有得到“礼仪小姐”首肯,但对大家来说确实有效!波斯特家族的书覆盖面很广,与另一本相比更加实用,它涉及“如何写简历”等具体问题,“礼仪小姐”则对此着墨甚少。波斯特家族还专门探讨了求职礼仪,并指导你在同事生大病、流产或离婚等敏感时期应如何聊天。

如果你像我一样,把礼仪指南当成社会学科,你会更青睐“礼仪小姐”诙谐甚至有些随性的指导。我举个有趣的例子。“原本和我同公司的男友最近被解雇了,”一位倒霉读者来信说,“我们公司的野餐会在即,我想邀请他一起来,但我怕这种做法会引起尴尬,有何建议?”“礼仪小姐”回道:“饶了他吧。”马丁与波斯特的作品都尽量避免弄巧成拙。例如,“礼仪小姐”会替那些饱受诟病的自动语音电话辩护:“语音电话虽然烦人,但未必没用,至少它很有礼貌。”

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 第13篇

一、电商定义

(一) 定义

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 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 电子商务不等同于商务电子化。

电子商务即使在各国或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 但其关键依然是依靠着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 它已不仅仅包括其购物的主要内涵, 还应包括了物流配送等附带服务。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 (EDI) 、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在此过程中, 利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外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电子目录和移动电话。

(二) 划分

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 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 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都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 没有了网络, 就称不上为电子商务;二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是一种商务活动。

狭义上讲,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Commerce, 简称EC) 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 (这些工具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 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商、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人们一般理解的电子商务是指狭义上的电子商务。

广义上讲, 电子商务一词源自于Electronic Business, 就是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业事务活动。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 使公司内部、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 利用电子业务共享信息, 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电子化, 配合企业内部的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 提高企业的生产、库存、流通和资金等各个环节的效率。

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 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 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 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商务化的整个商务过程。

电子商务是以商务活动为主体, 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 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 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交易过程。

电子商务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 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

二、构成要素

(一) 买卖

各大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 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同时促使更多商家的入驻。

(二) 合作

与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最终保障, 这是电商运营的硬性条件之一。

(三) 服务

电商三要素之一的物流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购买服务, 从而实现再一次的交易。

三、关联对象

(一) 交易平台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以下简称第三方交易平台) 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关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总和。

(二) 平台经营者

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 (以下简称平台经营者) 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 从事第三方交易平台运营并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三) 站内经营者

第三方交易平台站内经营者 (以下简称站内经营者) 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从事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电子商务整体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但整个B2C行业处于寡头竞争阶段。淘宝、京东、苏宁、易迅各B2C平台开始进行“商业地产化”的平台运作, 从而满足用户一站式的购物需求。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超过1.27万亿元, 仅2012年天猫双十一当天支付宝交易额达191亿元, 人均购物额增长到5600元。网购用户规模稳步增长, 2012年, 4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42亿。

未来B2C行业增量空间巨大, 但马太效应也越发明显。以电子商务行业龙头阿里巴巴为例, 目前公司通过支付宝、菜鸟物流、阿里金融等全方位布局逐渐形成了一个平台型的公司, 形成大淘宝战略。最终, 淘宝将以开放平台为基础, 打通支付、物流、信用、建站、金融等基础应用和服务体系。为交易各方提供开放的数据资源、交流平台和技术及服务。通过不断做大后台, 通过开放平台的方式, 和产业链各个环节协同作战, 打造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处于高速上升阶段, PC互联网加速向移动互联网迁移。2012年Q3首次超越PC互联网之后, 移动互联网的人均上网时长延续了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3年3月, 两者的差距已经扩大到了29%。基于移动互联网占据更多的用户碎片化时间和拥有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空间远大于PC互联网。同时, 随着超级本等产品的推广, 二者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移动购物成为移动互联网增长最快的领域。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41.9亿元, 同比增速71.4%。增长最快的领域为移动电商、移动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移动电商将保持占比第一的地位, 其中淘宝、京东等电商收入占比较大。在淘宝和京东的收入中分别有30%和10%左右的收入来自移动端。

四、发展前景

“十二五”时期, 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电子商务信息、交易和技术等服务企业不断涌现。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 同比增长22%。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再创新高, 达到5.88万亿元, 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21万亿元。2012年第一季度,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1.76万亿, 同比增长25.8%, 环比下降4.2%。2012年第二季度, 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1.88万亿, 同比增长25.0%, 环比增长7.3%。

电商扶持政策将出台:2013年5月2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 13个部门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 从可信交易、移动支付、网络电子发票、商贸流通和物流配送共5个方面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前瞻产业研究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报告显示, 2011年中国内地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增长, 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 同比增长31.7%。201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 在可信交易方面, 国家工商总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 推进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客体和交易过程中基础信息的规范管理和服务;质检总局也在着力研究建立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建立基于统一产品编码体系的质量公开制度;商务部着力推进信用监测体系的建设。在移动支付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针对当前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需求, 研究制定移动支付发展的具体政策, 引导商业银行、各类支付机构实施移动支付的金融行业标准。在网络电子发票方面, 国家税务总局正在进一步研究推进网络电子发票试点, 完善电子发票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财政部研究完善电子快捷档案的管理制度。在商贸流通领域,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交易、物流配送、网络拍卖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的政策、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在物流配送方面, 国家邮政局正在重点研究建立重点地区快递准时通报机制, 健全电子商务配送系列保障措施, 同时创新电子商务快递服务机制。

五、电商特点

从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 普遍性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 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

(二) 方便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 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 客户能以非常简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繁杂的商务活动, 如通过网络银行能够全天候地存取账户资金、查询信息等, 同时使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高。

(三) 整体性

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 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率, 也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

(四) 安全性

在电子商务中, 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 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 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防病毒保护等等, 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

(五) 协调性

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 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 它更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 电子商务的全过程往往是一气呵成的。

(六) 集成性

电子商务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线, 对商务活动的各种功能进行了高度的集成, 同时也对参加商务活动的商务主体各方进行了高度的集成。高度的集成性使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六、电商分类

电子商务分为:ABC、B2B、B2C、C2C、B2M、M2C、B2A (即B2G) 、C2A (即C2G) 、O2O九类电子商务模式等等。

ABC

ABC=Agentsto Businessto Consumer

ABC模式是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的一种, 被誉为继阿里巴巴B2B模式、京电子商务代表东商城B2C模式、淘宝C2C模式之后电子商务界的第四大模式。是由代理商 (Agents) 、商家 (Business) 和消费者 (Consumer) 共同搭建的集生产、经营、消费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三者之间可以转化。大家相互服务, 相互支持,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真正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B2B

B2B=Businessto Business.

商家 (泛指企业) 对商家的电子商务, 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通俗的说法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供需双方都是商家 (或企业、公司) , 她 (他) 们使用了Internet的技术或各种商务网络平台, 完成商务交易的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发布供求信息, 订货及确认订货, 支付过程及票据的签发、传送和接收, 确定配送方案并监控配送过程等。有时写作B to B, 但为了简便干脆用其谐音

B2B (2即two) 。

B2C

B2C=Businessto Customer

B2C模式是我国最早产生的电子商务模式, 以8848网上商城正式运营为标志, 如今的B2C电子商务网站非常的多, 比较大型的有京东商城、哈妹网等。

C2C

C2C=Consumer to Consumer

C2C同B2B、B2C一样, 都是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之一。不同的是C2C是用户对用户的模式, C2C商务平台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 使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 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

B2M

B2M=Businessto Manager

B2M是相对于B2B、B2C、C2C的电子商务模式而言, 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而这种电子商务相对于以上三种有着本质的不同, 其根本的区别在于目标客户群的性质不同, 前三者的目标客户群都是作为一种消费者的身份出现, 而B2M所针对的客户群是该企业或者该产品的销售者或者为其工作者, 而不是最终消费者。

M2C

M2C=Manager to Consumer

M2C是针对于B2M的电子商务模式而出现的延伸概念。B2M环节中, 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该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 职业经理人通过网络获取该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信息, 并且为该企业提供产品销售或者提供企业服务, 企业通过经理人的服务达到销售产品或者获得服务的目的。

O2O

O2O=Onlineto Offline

O2O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电子商务新商业模式, 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 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 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 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 很快达到规模。该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推广效果可查, 每笔交易可跟踪。

七、电商功能

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 因此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帐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

(一) 广告宣传

电子商务可凭借企业的Web服务器和客户的浏览, 在Internet上发播各类商业信息。客户可借助网上的检索工具 (Search) 迅速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M18, 而商家可利用网上主页 (Home Page) 和电子邮件 (E-mail) 在全球范围内作广告宣传。与以往的各类广告相比, 网上的广告成本最为低廉, 而给顾客的信息量却最为丰富。

(二) 咨询洽谈

电子商务可借助非实时的电子邮件 (E-mail) , 新闻组 (News Group) 和实时的讨论组 (Chat) 来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洽谈交易事务, 如有进一步的需求, 还可用网上的白板会议 (Whiteboard Conference) 来交流即时的图形信息。网上的咨询和洽谈能超越人们面对面洽谈的限制、提供多种方便的异地交谈形式。

(三) 网上订购

电子商务可借助Web中的邮件交互传送实现网上的订购。网上的订购通常都是在产品介绍的页面上提供十分友好的订购提示信息和订购交互格式框。当客户填完订购单后, 通常系统会回复确认信息单来保证订购信息的收悉。订购信息也可采用加密的方式使客户和商家的商业信息不会泄漏。

(四) 网上支付

电子商务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 网上支付是重要的环节。客户和商家之间可采用信用卡帐号进行支付。在网上直接采用电子支付手段可省去交易中很多人员的开销。网上支付将需要更为可靠的信息传输, 安全性控制, 以防止欺骗、窃听、冒用等非法行为。

(五) 电子账户

网上的支付必需要有电子金融来支持, 即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及保险公司等金融单位要为金融服务提供网上操作的服务。而电子账户管理是其基本的组成部分。

信用卡号或银行账号都是电子账户的一种标志。而其可信度需配以必要技术措施来保证。如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加密等手段的应用提供了电子账户操作的安全性。

(六) 服务传递

对于已付了款的客户应将其订购的货物尽快地传递到他们的手中。而有些货物在本地, 有些货物在异地, 电子邮件将能在网络中进行物流的调配。而最适合在网上直接传递的货物是信息产品。如软件、电子读物、信息服务等。它能直接从电子仓库中将货物发到用户端。

(七) 意见征询

电子商务能十分方便地采用网页上的“选择”、“填空”等格式文件来收集用户对销售服务的反馈意见。这样使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客户的反馈意见不仅能提高售后服务的水平, 更使企业获得改进产品、发现市场的商业机会。

(八) 交易管理

整个交易的管理将涉及人、财、物多个方面, 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客户及企业内部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管理。因此, 交易管理是涉及商务活动全过程的管理。

八、发展史

(一) 起步期

1990~1993年, 电子数据交换时代, 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期。

(二) 雏形期

1993~1997年, 政府领导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 为电子商务发展期打下坚实基础。

1993年成立了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主席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 相继组织了金关、金卡、金税等“三金工程”, 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6年1月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由副总理任组长, 20多个部委参加, 统一领导组织中国信息化建设。

1996年, 全桥网与因特网正式开通。

1997年, 信息办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编制中国信息化规划。

1997年, 中国第一家垂直互联网公司———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 。

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各省市地区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各省开始制订本省包含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1997年, 广告主开始使用网络广告。

1997年4月以来, 中国商品订货系统 (CGOS) 开始运行。

(三) 发展期

1998~2000年, 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1998年3月, 中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 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 它是一项推广网络化应用、开发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大型应用试点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 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999年, 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兴起, 电子政务 (政府上网工程) 、网上纳税、网上教育 (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网上大学) 远程诊断 (北京、上海的大医院) 等广义电子商务开始启动, 并已有试点, 或进入实际试用阶段。

(四) 稳定期

2000~2009年, 电子商务逐渐以从传统产业B2B为主体, 标志着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稳定期。

(五) 成熟期

语言教学与商务知识有机结合 第14篇

【关键词】语言教学;商务知识;有机结合

语言教学的重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教师是外在因素,学生是内在因素。语言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再教什么,而讲究的是学生在做什么。学生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涉外商务的全能人才。

一、语言教学中单独的商务知识培训

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商务知识,就必须在每一章节开始前由语言教师进行商务知识补充,在这样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果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用母语版本的商务书籍让学生当做阅读工具。《剑桥商务英语》第七节中讲到的信用证为例,教材中的内容对于实际情况中的应用是严重不足的。教师可以借鉴一些国际贸易中实用的教材进行补充。这些在安排教学大纲时应留下充足的时间。

语言教学和商务知识它们本身有各自的规律,它们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可是又相互排斥,相辅相成。脱离了商务,语言教学失去了它本身的功能,而失去了语言教学的商务,其前途一片黑暗。这样就对教学者提出严峻的考验。

二、语言教学是商务知识的基础

语言水平如何,是学校商务英语的基本表现。对外贸易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语言。如果要进行商务商谈,商谈人员对商务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但对英语运用比较生疏。那么这样的商业谈判是不可能胜利的。例如,中国代表在与阿拉伯代表进行沟通协商时,如果中方用熟悉商务知识,而英语知识比较薄弱的代表进行谈判,那么此谈判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只能被迫停止。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英语的词义、结构以及发音标准。这样我们才能在真正的商务实战中发挥出色的水平。

商务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中使用的英语,是在进行贸易交易商品时,对商品的数量、名称、质量、价格等问题进行谈判和商讨时必须使用的,并且一直到双方都同意交易为止。在整个商讨环节中,语言只是充当了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中心内容就是交易的每一个细节。这样的谈判和商讨,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商品的详细资料和所使用的商务知识,从而赚到更大的贸易利润。

三、商务知识是语言教学的拓展

商务知识是语言教学的拓展,语言教学课程的实施是英语语言文学更靠近了经济社会,这是培养英语人才的重大变革。最早我国培养的英语人才是以基础英语和文学欣赏为核心培训出来的。这些学生走到社会以后,可以进行普通英语交流,能够看懂英美文学作品,但是这样的人才真正的应用到金融、法律、科技等领域中,从事英语工作,会感到所学英语难以学以致用,必须从头开始再学,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以前学习的英语是基础英语。然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有专业化的实战人才。这些专业人才一上岗就要从事专业的英语工作,因此,现在的英语专业学生要想一毕业后就学以致用,就要求其在学校把商务知识先学习牢固。

可是一个只懂得日常英语,而没有商务知识的人在整个商谈过程中有多大的作用呢?就是理解对方的意思,对本身的利益又能维护多少呢?语言上的长处没有办法弥补专业知识的欠缺。因此,语言教学和商务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在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剑桥商务英语》一书中就完全体现出,因为这本书每一章节都有关于专业的商务知识,可见商务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四、语言教学和商务知识相互渗透

学习英语和商务知识课程,可以将它们逐渐融合,这样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经贸英语课程时,没有按教育原理(循序渐进)进行教学。英语课程和商务知识的课程同时开通,它们没有交集,直接接受英语非常专业的教材进行学习,这样就形成了对专业学习望而生畏,失去兴趣。后果是没有掌握知识。所以,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中英文编写的商务知识课程,来实现语言教学和商务知识相互渗透的目的。因为进行了教材筛选,使一些课程避免了重复学习,避免了厌烦心理的产生。通过将语言教学和商务知识之间的整合,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了商务知识,通过学习商务知识学习了英语。这样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当今发达的社会,学习英语已成为必然,学习商务知识也是当今的趋势。社会需要语言水平较高、商务技能强的人才。只有充分掌握商务知识,提高商务技能,把自己培养成商务英语型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曼琳.高职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英语+商务知识逐步结合三步走[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 15(3): 172-173.

商务礼仪握手知识-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握手知识-商务礼仪(精选14篇)商务礼仪握手知识-商务礼仪 第1篇男女之间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