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精选11篇)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第1篇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1、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专家研判认为,H7N9禽流感病毒的毒力、传播能力等没有产生变异,也没有发现病毒已具备持续人传人能力。
2、哪些人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1)所有人对H7N9禽流感病毒均易感,但个人的暴露机会、免疫力,以及遗传易感基因可能在感染和发病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目前看,人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远低于季节性流感(H1N1,H3N2,新H1N1等),但高于H5N1禽流感。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孕妇一旦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易使病情加重。
3、家禽及其产品能吃吗?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由于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是主要传染源,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想吃家禽怎么办?可到正规的超市购买冷鲜(白条)禽类产品。H7N9病毒在屠宰后的禽类体内存活时间很短,所以食用屠宰好的鸡肉、冷冻鸡肉只要高温加热、充分煮熟煮透,是不会染上病毒的。鸡蛋煮沸5~10分钟后,可以完全灭活禽流感病毒,炒蛋、荷包蛋等也要烧熟烧透。
4、公众应该如何预防禽流感?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7天有无接触禽类,以及是否接触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5、禽类从业人员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1)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
(2)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的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的清洗。
(3)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
(4)当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七天的活动。
(5)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6、禽类加工人员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1)经常清洁和消毒用于家禽准备的所有工作台、设备和器具,经常洗手。
(2)生熟分开。
(3)确保将食品烹调到适当的温度,食品中所有部位温度均达到 70℃或者肉汤清澈,或者肉色不再呈粉红色。
(4)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7、禽鸟爱好者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鸟笼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鸽舍、鸟笼要特别注意卫生,注重日常消毒。
(2)家中饲养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后,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
(3)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以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
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它们的粪便后,必须用皂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4)观鸟过程中不捡死鸟,不吃野生禽鸟。发现病死野禽,不要接触,并报告当地动物防疫部门。
8、如果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怎么办?
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7天是否接触过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是否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有需要,请拨打12320卫生热线进行咨询。
知识问答:
1、什么是甲型流感(H7N9)病毒?
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中国最近报告出现了这种病例。
2、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感染H7N9病毒的病人会出现严重肺炎,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呼吸困难。不过,对于感染甲型流感(H7N9)病毒后可能产生的全部症状的认知仍是有限的。
3、为什么这种病毒现在开始感染人类?
我们还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我们不知道已发生的人类感染病例的曝露来源。不过,对这些病毒的基因分析显示,尽管它们是由禽流感病毒演变而来的,它们已展现出了在哺乳动物种类中生长的适应特征。这些适应特征包括与哺乳动物细胞结合,能够在接近哺乳类动物正常体温下成长,这个温度要比鸟类低。
4、甲型流感(H7N9)病毒与甲型流感的H1N1、H5N1病毒有何不同?
这三种病毒都是甲型流感病毒,但它们有明显区别。H7N9和H5N1被认为是动物流感病毒,只是偶尔会感染人类。H1N1病毒可以分为通常感染人类与通常感染动物的两种。
5、人们是如何感染到甲型流感(H7N9)病毒的?
一些已被确认的病例有病人与动物接触或者处在有动物的环境内,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动物身上找到病毒。所以目前尚不知道这些病人是如何被感染的。现在正在调查动物传人的可能性,以及人传人的可能性。尚无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人传人。
6、如何预防甲型流感(H7N9)病毒感染?
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以防止感染而采取以下基本卫生行为是一种谨慎的做法。它们包括手部卫生、呼吸卫生、食品安全措施。
手部卫生: 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当手部明显肮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如非明显肮脏,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呼吸卫生: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
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7、吃肉或者说吃家禽、猪肉产品是安全的吗?
尽管我们到目前为止不知道病毒的传播模式,遵守准备食物时的基本卫生原则是谨慎的做法:不应吃病死的动物。此外,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流感病毒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灭活,食物的整体达到70摄氏度将杀死病毒。在疫情爆发地区,肉制品在经过适当处理及烹调的情况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食用生肉及未烹调的以血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为。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
生熟食品不应使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处理生肉和熟肉之间要洗手。不要把煮过的肉放回原先装它的盘子或表面。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
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
8、有针对甲型流感(H7N9)病毒的疫苗吗?
目前没有防止甲型流感(H7N9)病毒感染的疫苗。不过,H7N9病毒已经在最初的病例中被分离。研发疫苗的第一步是选择可以制作成疫苗的候选病毒。世卫组织将和其合作伙伴继续研究H7N9病毒的特性以确定最佳的候选病毒。如果有必要制作疫苗,就可以使用这些候选病毒。
9、有治疗甲型流感(H7N9)病毒的方法吗?
在中国进行的实验室测试显示甲型流感(H7N9)病毒对于神经氨
酸酶抑制剂敏感(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当在病程初期给病人使用这些药物时,它对于治疗季节性流感病毒和甲型流感(H5N1)很有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将这些药物用在治疗H7N9流感病例上的经验。
10、已开始了哪些调查?
地方和国家卫生部门已采取了包括以下措施的多项措施:
加强对不明原因引发的肺炎病例的监控以确保早发现和实验室确诊新病例。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评估疑似病例、已知病例接触情况。与动物防疫单位进行密切合作以确定感染的来源。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第2篇
1.购买有农业部门检疫合格证明的活禽及冷冻禽。
2.注意饮食卫生,加工、保存食品时要生熟分开;禽肉、蛋类等食品应煮熟煮透后食用。
3.注意个人卫生,搞好家庭和周围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综述 第3篇
1997年5月,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同年8月经美国CDC和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2], 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类, 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之后又相继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3]。
2013年3月底, 我国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 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由新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目前已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2013年4月经调查发现, H7N9型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鸡群的基因重配。基因重配的发生地很有可能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 过程可能是亚欧大陆迁徙的野鸟 (携带病毒) 在自然迁徙过程中 (经由韩国等东亚地区) 和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鸭群、鸡群携带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配而产生[4]。
1 H7N9型禽流感的病原学
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 其中球形直径80~120 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 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 (即H) , 一型为神经氨酸酶 (即N) , H又分16个亚型 (H1~H16) , N分9个亚型 (N1~N9) [5]。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 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 禽流感病毒中, H3、H5、H7、H9可以传染给人, 其中H5为高致病性, H3为人犬共患。理论上, HA和NA共有144种不同的组合, 预示着可能存在144种不同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既往仅在禽间发现, 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 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 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65℃加热30 min或煮沸 (100℃) 2 min以上可灭活;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6]。在低温、干燥环境下禽流感病毒可存活数月至一年以上;在较低的温度下, 病毒在污染的粪便中可存活至少3个月;在水中时, 22℃可存活4 d, 0℃时可超过30 d;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 可存活10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 在pH 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2 H7N9型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
2.1流行环节
目前H7N9还未找到中间宿主, 关于它的传播途径还正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根据以往甲型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推测H7N9型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 受病毒污染的水等, 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 并通过污染的水源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有人怀疑此次H7N9型禽流感与黄浦江死猪事件存在关联, 但上海市动物疾控中心在2013年4月1日对近期打捞上来的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抽检的34份留存样品, 进行了禽流感通用引物检测, 并未发现禽流感病毒的存在, 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 H7N9型禽流感病毒暂未发现在猪群中的进化痕迹, 暗示了猪在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未发挥中间宿主的作用。目前也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 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但也不排除人传染人的可能性。H7N9型禽流感对吸烟男性攻击性强, 可能因为其主要的发病部位是肺部, 导致肺部肺泡结合氧的能力差了, 引起整个心肺能力衰竭, 最终发展成多脏器功能的衰竭[7]。
2.2流行的季节特点
无论是H7N9型禽流感, 还是甲型H1N1流感,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冬春季多见。我国从1965年起出现一种趋势, 北方流行多在冬春季, 南方多在夏秋季。全国流感中心统计结果显示, 凡是较大的流感流行, 南方主要在5~8月, 北方则主要在11~12月到次年1~2月。当前处于春季, 也是H7N9型禽流感流行和多发季节[8]。
2.3流行的地区分布
流感是全球性传染病, 流行地区呈广泛性分布。但在一定时期常呈地区性分布, 有时以北方为主或较高, 有时以南方为主或较高。从历史上几次大流行的结果来看, 流感活动频繁程度南方高于北方。流行沿交通线分布的迹象比较明显, 有飞机起降的城市, 从铁路到公路, 大城市到农村, 从平原到山区, 城市中则先从集体单位开始, 以后再在居民中发生。截止2013年4月26日18点, 疫情扩大至10个省市, 共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114例, 死亡23例[9]。其中感染病例最多的3个地区为浙江、上海、江苏, 分别为45例、33例和24例, 由此可推断此次我国H7N9型禽流感疫情分布以南方为主。
3 H7N9型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H7N9型禽流感的潜伏期为7 d以内, 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和其他流感症状类似如高热、咳嗽、少痰、咽喉痛、全身乏力以及厌食等。本次流行的主要特点为突起发热、咳嗽、肌肉痛和全身不适,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 来势凶猛, 突起高热、体温超过39℃, 甚至继发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咳血痰、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 最终导致死亡。
4 H7N9型禽流感的诊断标准
4.1病毒分离
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7N9流感病毒, 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4.2病毒核酸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主要检测手段, 以RT-PCR (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 法检测呼吸道标本 (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 中H7N9型禽流感病毒核酸。
4.3抗原检测
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抗原类型, 可用于人群的筛查。
5人类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治疗
5.1离子通道M2阻滞剂
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 (Amantadine) 和金刚乙胺 (Rimantadine) 耐药, 不建议单独使用。
5.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扎那米韦 (Zanamivir) 是一种有效的流感病毒唾液酸抑制剂, 以吸入给药的方式用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成年患者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患者, 每日两次, 间隔约12 h。每次10 mg, 分两次吸入, 或者5 mg/次, 连用5 d。随后数日两次的服药时间应尽可能保持一致, 剂量间隔12 h (如早晨或傍晚) 。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 发病48 h内抗病毒效果最好, 成人剂量75 mg/次 (2次/d) , 疗程为5 d, 儿童患者应依据体质量给药, 15 kg以下给药30 mg/次 (2次/d) , 15~23 kg给药45 mg/次 (2次/d) , 24~40 kg给药60 mg/次 (2次/d) , 大于40 kg剂量同成人。
我国历时8年研发的帕拉米韦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 属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针对中国出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研究人员对H7N9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 认为H7N9病毒神经氨酸酶结构稳定, N9的同源性大于98%, 提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此次疫情有效。而帕拉米韦是一种新的强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对HxNx型禽流感病毒均有效, 对新发的H7N9人禽流感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现有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其对甲型和乙型流感有效。
由于奥司他韦是口服制剂, 不便于重症患者使用, 并且由于其上市时间相对早, 目前发现出现耐药性。帕拉米韦与奥司他韦结构不同, 适用于对奥司他韦耐药的患者的治疗;此外, 由于帕拉米韦是注射剂, 半衰期长, 临床使用还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帕拉米韦的批准上市, 对于流感重症患者、无法接受吸入或口服药品治疗的患者、对奥司他韦产生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10]。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成人用量为300~600 mg, 静脉滴注, 1次/d, 疗程1~5 d。
5.3中草药
银翘散合白虎汤:金银花30 g、连翘15 g、炒杏仁15 g、生石膏30 g、知母10 g、桑叶15 g、芦根30 g、青蒿15 g、黄芩15 g、生甘草6 g水煎服, 1~2剂/d, 每4~6 h口服1次。
蝉蚕解表汤:蝉蜕、僵蚕、板兰根、连翘、桑叶各10 g, 薄荷9 g, 芦根15 g, 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 min, 武火煎15 min, 每剂煎2次, 煎出的药液相混合。根据病情轻重, 1~2剂/d, 分2~4次温服。
兰地汤:板兰根50 g、生地50 g、寸冬20 g、知母20 g、桑叶20 g、桔梗15 g、蝉蜕15 g, 1剂/d, 水煎2次, 分2~3次温服, 连服3次。
6 H7N9型禽流感的防控
6.1日常防控
在日常生活中,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 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 如必要食用禽类产品, 应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合格的产品, 吃禽肉要煮熟、煮透, 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 应烹调加热充分, 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补充营养,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以增强抵抗力;定期对所处环境消毒, 杜绝空气和环境中的传染。
6.2中药防控
北京市中医局近日组织相关专家, 制定了H7N9型禽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推荐了中药代茶饮处方:对于儿童 (3~12岁) , 取芦根10 g、连翘3 g, 开水浸泡, 1剂/d, 小量频饮, 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成人, 取白茅根5 g、藿香3 g、菊花3 g、北沙参5 g, 开水浸泡, 1剂/d, 小量频饮, 具有清热化湿、养阴生津的作用, 对于高龄体弱, 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11]。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慢性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 一般服用3~5 d。服用中药预防处方后感觉不适者, 应立即停止服药, 并及时向医师咨询;对中药预防处方的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3疫苗防控
中国科技部2013年4月10日会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启动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科技应急防控研究项目, 重点推进临床诊断试剂开发、疫苗研制等重点工作, 预计在两个月内完成核酸诊断试剂的临床验证, 7个月内完成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性疫苗研制[12]。因此, 在疫苗研制出来之前, 最好的“疫苗”就是防控知识。
4月29日, 农业部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在北京共同举行动物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联合考察情况通气会, 通报动物H7N9禽流感防控形势和考察工作情况。考察组指出, 截至目前, 养殖场内未检测到H7N9流感病毒, 养殖场家禽感染风险很低, 人感染H7N9风险主要来自活禽市场环境, 但要全面揭示家禽与人类感染H7N9的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仍是一个挑战, 建议加大对市场和养殖场动物H7N9禽流感监测的投入力度, 为兽医机构及其实验室提供资金和物资保障。考察组表示, 食用经适宜处理与烹调熟透的家禽及其产品是安全的。目前并无证据表明人类食用禽肉或禽蛋会感染禽流感病毒。直接从事家禽生产的养殖者和服务于家禽生产的兽医人员无一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即是明显例证。中国政府已经按照法定程序, 对监测阳性样品所在地周边特定范围的禽类进行了扑杀, 扑杀动物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会进入食品和饲料链。
综上所述, H7N9型禽流感纵然来势汹汹, 但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4月3日印发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现已成功研制出特异而且灵敏的H7N9型禽流感快速检测试剂盒, 可在2~3 h内确诊是否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多次参加WHO总部召开的电话会议, 通报疫情进展、病毒检测分析及疾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信息, 与国际流感专家评估疫情性质、大流行风险及全球应对策略, 与美国疾控中心等国家公共卫生机构商讨开展技术合作交流, 这将大大有助于H7N9型禽流感疫情的防控;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流感防治经验。虽然未来H7N9型禽流感疫情仍然存在诸多变数, 但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警惕,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H7N9型禽流感病毒并不可怕, 疫情也是可防、可治、可控的。
参考文献
[1]专家解谜禽流感称病毒不会有较大规模流行.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2013-04-15.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0415/131815151108.shtml.
[2]Subbarao K, KlmovA, KatzJ, et al.Characterizationof an avian influenza A (H5N1) virus isolated from a child with a fetal respiratory illness[J].Science, 1998, 279-393.
[3]梁莉, 王敦志, 李天书.禽流感-一种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4, 2 (02) :225-228.
[4]中科院:H7N9来自野鸟和鸡群基因重配.新京报.2013-04-11.http://www.foodmate.net/news/guonei/2013/04/229051.html.
[5]王勇, 徐元勇, 张传福, 等.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9, 34 (6) :651-654.
[6]韩一芳, 张宏伟, 曹广文.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 (6) :610-612.
[7]h7n9禽流感新药上市.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攻关十年而成.华龙网-重庆商报.2013-04-07.http://jin ing.dzwww.com/yl/201304/t20130407_8201395.htm.
[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重要疫病与医学动物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48-52.
[9]禽流感战“疫”.搜狐健康.2013-04-26.http://health.sohu.com/s2013/qlg/index.shtml.http://news.cntv.cn/2013/04/15/ARTI1366022313674103.shtml.
[10]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速审批通过抗流感新药.北京日报.2013-04-07.http://finance.qq.com/a/20130407/000016.htm.
[11]推荐中药代茶饮处方.北京晨报.2013-04-05.http://ln.sina.com.cn/news/b/2013-04-05/085335285_2.html.
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问答 第4篇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根据对禽类致病性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是指禽流感病毒由于种种原因突破种属屏障而感染人,表现一定的临床症状,称为人禽流感。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2.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感染情况。
3.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为什么这种病毒开始感染人类?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包括鸡、鸭、鹌鹑、野鸭、天鹅等,其中野鸟类携带病毒最为常见。
目前,我们不知道已发生的人类感染病例的暴露来源。不过,对这些病毒的基因分析显示,尽管它们是由禽流感病毒演变而来的,但它们已展现出了在哺乳动物种类中生长的适应特征。这些适应特征包括与哺乳动物细胞结合,能够在接近哺乳类动物正常体温下成长,这个温度要比鸟类低。
4.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确诊的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5.出现异常死鸡是否就可以认为是禽流感所致?
可以导致家禽(包括鸡)死亡的疫病较多,其中包括禽流感、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而且其他因素(如中毒或寄生虫等)也可以导致家禽死亡。所以,家禽出现异常死亡,就推断为发生禽流感,是不科学的。禽流感疫情判断需要有实验室的病毒报告支持,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检出相应的病毒分型。
6.目前,吃家禽、猪肉产品安全吗?
尽管到目前为止不知道病毒的传播模式,遵守准备食物时的基本卫生原则是谨慎的做法:不应吃病死的动物。此外,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流感病毒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灭活,食物的整体达到70摄氏度将杀死病毒。在疫情爆发地区,肉制品在经过适当处理及烹调后是可以安全食用的。食用生肉及未烹调的以血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为。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生熟食品不应使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处理生肉和熟肉之间要洗手。不要把煮过的肉放回原先盛装的盘子里。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
7.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哪些人?
有关人禽流感感染的资料,都来自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以后的几次人感染事件。数量不多,但一般认为有几类人比较容易被感染,他们是:12岁以下儿童、老人、与家禽(尤其是病禽)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其中,与患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人员感染的危险性最大。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那些原来就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哮喘、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了禽流感后,病情重,死亡率高。
8.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基本卫生行为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包括手部卫生、呼吸卫生、食品安全措施。
手部卫生: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当手部明显肮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如非明显肮脏,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呼吸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9.禽流感流行期间为什么不提倡家庭自行宰杀禽类?
目前,由于国内部分地区发生了禽流感疫情,我们最好不要自行宰杀禽类食用,因为直接接触家禽的粪便或呼吸道分泌物时就有感染禽流感的危险。如果养殖户随意宰杀,对血液、废物和污染的水不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病原传播扩散。
10.日常生活中,公众如何保护自己?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与病死禽类的密切接触,一般公众这种机会很少,感染的机会并不多。但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2)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不要吃生的或者半生的鸡蛋;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在加工处理禽、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3)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要购买经过检疫、加工的禽肉制品。
(4)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11.人如果接触了禽鸟该怎么办?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地接触禽鸟,特别是病死禽鸟。如果接触了禽鸟或被禽鸟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后,应该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洗手。即使与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也不要恐慌,因为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机会很低。如果接触后出现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诉医务人员你的接触史,以便正确处理。
12.预防禽流感,如何选择消毒剂?
常用的一般消毒剂均能将禽流感病毒杀死。洗涤和对物体表面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0.1%双联季铵盐或0.1%的消毒净;禽舍内空气消毒可用氯制剂;环境、禽舍及用具的消毒可采用0.1%84消毒液、0.1%过氧乙酸、1%~2%福尔马林溶液、1%~2%的火碱溶液、0.5%~1%的复合酚和5%的漂白粉溶液等;纺织品的消毒可用250毫克/毫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也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禽舍、笼具用次氯酸钠清洗后再用福尔马林熏蒸较为彻底。具体使用方法按产品说明书进行。
13.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作者单位为常州市疾控中心)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第5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
2、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4、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5、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6、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7、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8、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
8、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7)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9、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第6篇
一、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及隔离原则
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等途径传播给机体抵抗力差的密切接触人员。
隔离原则:
对患有人感染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应早发现、早报告,尽早采取住院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陪护。
二、隔离控制措施
1.诊室、留观室通风良好,有动态空气净化设备;留观病人一人一间病室,独立卫生间。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特别是门诊各接触病人窗口、诊室、呼吸科、检验科、特检)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外科或防护口罩,病人不能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3.病区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
(1)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分隔无交叉,并保持一定距离。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有明显标识,并设实体隔离屏障。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指定路线标识醒目。
(2)病区通风良好,门向从洁净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保证空气不逆流,配置动态空气消毒器。
(3)疑似病人一人一间,确诊病例可住多人间,内设卫生间。病人戴外科口罩,禁止离开病房。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患者宣教贯彻于就诊过程中。重型病人应当收治在重症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该病室禁止收治其他病人。原则上不设陪护,限制探视,若须探视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做相应防护。
(4)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保洁员相对固定,严格培训,流程演练。消毒过程在护士指导下进行。病区内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专用医疗废物袋中,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其它医用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病区。
三、消毒方法
1.空气消毒(1)无人情况:房屋密闭,紫外线照射消毒。(2)有人情况:推荐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2.病房墙壁、地面等一般物体表面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水泥墙吸液量为100ml/m2,地面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3.耐热、耐湿纺织品可煮沸消毒15分钟或采取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也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热纺织品可采取过氧乙酸加热熏蒸消毒,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在密闭空间,按每立方米15%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熏蒸2小时。
4.餐具、食物 首选煮沸消毒15 分钟,也可采用中效化学消毒剂消毒,清水彻底洗净。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2%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6. 运输工具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2% 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
7.仪器设备及床单位
危重患者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及吸氧管。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后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酒精擦拭或按厂家说明书消毒。
8.手的消毒用0.5% 碘伏溶液或用醇类免洗手消毒剂涂擦,自然干燥后即可。
四、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七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第7篇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计5题)
1、常见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不包括:(D)
A、H5N1 B、H7N9 C、H9N2 D、H1N1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C)
A、3天 B、5天 C、7天 D、14天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 内进行网络直报。(B)
A、24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3小时
4、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 天。(B)
A、10天 B、7天 C、5天 D、14天
5、在执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一级防护中要求戴12~16层棉纱口罩,使用几小时后消毒更换一次?(B)
A、24小时 B、4小时 C、半小时 D、12小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计5题)
6、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哪几项条件:(ABCD)A、发热(腋下体温≥38℃); B、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7、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ABC)A、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B、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C、血清标本 D、尿样
8、需要进行网络直报的病例类型为:(BCD)
A、临床诊断病例 B、监测病例 C、疑似病例 D、确诊病例
9、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ABCD)
A、H5N1 B、H7N7 C、H9N2 D、H7N9
禽流感H7N9全球首现感染人 第8篇
近期,针对上海、安徽、江苏等省份连续出现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的疫情情况,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就切实加强H7N9亚型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省内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H7N9亚型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疫情排查、监测工作,扎实做好禽流感基础免疫工作,并做好疫情暴发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禁宰杀、食用、出售、转运、抛弃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确保省内重大动物疫情的稳定控制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本刊综合收稿日期:2013-4-7]
四川3月生猪监测:肥猪、猪肉均价连续下跌
据四川生猪监测预警系统监测,3月四川育肥猪和猪肉均价继续下滑,饲料原料及配合料稳中有涨,猪粮比在黄色预警区域内。成都地区的出栏猪肉价格已经连续9周处于下行空间,累计跌幅超两成。截至3月第4周,出栏肉猪价格已经从17.29元/千克下跌到13.76元/千克,跌幅达到20%;饲料原料及育肥猪配合料继续上扬;猪粮比和猪料比各降0.13点和0.08点,养殖效益进一步萎缩。当前,全国猪价继续在12.40~12.80元/千克之间震荡,只有西北、华中、西南部分地区的猪价在13.00元/千克以上。预计后期全国及四川生猪价格仍将继续缓慢下行,如国家启动储备猪肉调控预案,价格下跌情况将会有所缓解。各地养殖场户要继续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适时调整猪群结构。[来源:四川省畜牧食品市场信息中心收稿日期:2013-4-2]
禽流感H7N9全球首现感染人
近日,上海、安徽、江苏相继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现已造成人员死亡。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有关发病情况现已及时通报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目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本刊综合收稿日期:2013-4-7]
青藏高原红原社区特色生态畜牧业研究与示范项目防疫巷道圈建设标准获得国家专利
由四川省草业科学研究院承担,西南民族大学、阿坝州畜牧兽医局、阿坝州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实施的“青藏高原红原社区特色生态畜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防疫巷道圈建设标准”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建设标准的推广,将对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是“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行业科技项目”重要的子项目,是“十二五”国家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项目。[来源:阿坝州畜牧兽医局收稿日期:2013-4-1]
2013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展开
近日, 农业部印发《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全年将组织开展6个专项整治行动, 强化执法监管, 严查大案要案, 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兽药的行为, 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农药及农药使用专项整治行动;“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行动;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行动;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专项整治行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来源:农业部网站收稿日期:2013-3-25]
农业部: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
人感染H7N9禽流感你知多少 第9篇
Q: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A:这是新发现的一种流感病毒,主要在鸟类中传播,这种病毒很少感染人类。
Q: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A: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禽类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等被感染。
Q: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A: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Q: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A:感染H7N9病毒的病人主要症状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症状。
Q:这次的禽流感与以往的普通流感有什么不同?
A:本次流感是由H7N9禽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早期有高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严重病例可能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死亡。人感染H7N9禽流感时,应及时隔离治疗。而普通流感是由普通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有发热、畏寒、鼻塞、流涕等症状,一般3~4天后症状好转,一般无需住院治疗。
Q: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该怎么办?
A:一旦出现了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了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
Q:鸡肉、鸭肉、蛋类还能吃吗?
A:流感病毒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灭活。H7N9禽流感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剂都很敏感。在100℃环境下,2分钟就会被消灭;60℃环境下,半小时消灭。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进货的禽类,经高温煮熟加工,检疫是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食用生肉及未烹调熟透的以血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为,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生熟食品,不应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处理生肉和熟肉之间,要洗手。不要把煮过的肉放回原先装生肉的盘子。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Q:小区常有鸽子成群飞过,如果接触到羽毛、粪便,该怎么处理?
A:以预防为主,尽量不要去触碰这些鸟类,也不要去逗它们。如果接触到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Q:哪些人容易感染H7N9病毒?
A:一般来说,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Q:穿羽绒服、盖鸭绒被会被传染吗?
A:穿羽绒服、盖鸭绒被及相关制品,不会感染禽流感。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可能性微乎其微,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Q:听说在鸽子身上发现了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应该远离鸽子等鸟类呢?
A:不要与鸽子等鸟类近距离接触,一旦接触,一定要及时清洁双手。
Q:家里饲养了几只鸡,该如何处理?
A: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处理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如果家禽出现病、死情况,及时联系当地农业等相关部门。
Q:家里如果要消毒,该怎么消毒,用什么消毒药品?
A:家中如果没有相应病人或没有污染的情况,不需要消毒。注意保持室内清洁,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以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通风。如若一定要消毒,可去超市购买含氯消毒剂进行环境喷洒消毒。
Q:多地公布了预防禽流感的中药方子,如果没有症状只是预防可以吃吗?
A:中医药预防对象包括两大重点人群:从事禽类宰杀、贩运、烹饪的人员以及其他与禽类及禽产品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儿童、高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使用预防中药应由执业医师开具处方,不要自行判断和选择。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慢性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中药预防处方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服用中药预防处方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向医师咨询;对中药预防处方的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Q: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A:目前,仅在局部地区发现散发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Q:有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吗?
A:目前没有防止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疫苗。
Q:应该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呢?
A: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于大家来说,预防禽流感,提高自身免疫力很关键。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勤洗手,经常开窗通风,注意饮食,同时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Q:应该怎样正确洗手呢?
A:第一步:取适量的皂液于手心,第二步:双手掌心相对摩擦,第三步:双手掌心向下相叠,十指交叉,摩擦指缝和手背;双手位置交换,第四步:十指相握,相对摩擦指尖和甲沟,第五步:一只手握对侧手拇指摩擦,再交换,第六步:一只手摩擦对侧手腕,再交换。
Q:室内开创通风应注意些什么?
A:开窗通风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其实,通风本身不能杀灭病菌。但通风可将有害气体,甚至病原体,通过空气的流通吹到室外。让室内有害气体或病菌的含量稀释。间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虽然说开窗通风有益,还要把握好通风的方法:开窗次数不是越多越好,最好在上午、下午各开窗一次。一般情况下,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最好。每次开窗通风最好大于30分钟。
Q:有治疗人感染H7N9禽病毒的方法吗?
A: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有效,但对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Q:医疗工作人员有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吗?
A:医疗工作人员经常要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因此,世卫组织建议在医疗机构应当持续采取适当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对医疗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也应密切监控。除了基本的预防措施外,护理疑似或确诊感染型流感(H7N9)病毒的病人时要采取一些额外的防护措施。
Q:人感染H7N9禽病毒是否会造成禽流感大流行?
A:据专家预测,人感染H7N9禽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Q: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医疗部门会怎样处理?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的病例后,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Q: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哪些行动?
A: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出现人感染H7N9病例后,当地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病人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送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并加强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苏派出专家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患者的救治和调查工作,召开多部门会商会,对疫情性质进行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了相关调查、防控和应对准备工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和送检标本后,及时开展了疫情风险研判和实验室检测研究,在短时间内做出了病例的病原学诊断,在全球首次发现和确认了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导致的人类感染病例,并对新病毒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卡斤。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第10篇
1、什么是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致病原是禽流感病毒,禽流感常可引起大量的鸡、鸭、鸽子等陆禽、水禽和飞禽的患病和死亡,如H5N1禽流感。禽类也可健康携带病毒而不出现任何病态,如目前的H7N9禽流感,但H7N9禽流感可引起人类发病,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以后发病就称为人禽流感。
2、人禽流感病毒的生存能力如何?怎样灭杀?
禽流感病毒与其他流感病毒一样怕阳光、怕热,普通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就可被灭活。通过加热(65℃30分钟,100℃2分钟)或普通消毒剂(福尔马林、碘复合物等)也可杀灭病毒。
3、人是如何感染禽流感病毒的?
现认为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还可以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还可以直接接触病人而感染,但这种感染目前还属于偶发。
4、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后有什么临床症状?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5、H7N9禽流感病毒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吗?谁更可能感染?
大部分病例均为散发,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6、吃鸡、鸭、鹅肉和鸡蛋会感染H7N9禽流感吗?禽肉煮熟煮透后,食用是安全的。鸡蛋煮沸5-10分钟后,可以完全灭活禽流感病毒,鸡蛋可以安全食用。但加工过程要注意风险。
7、公众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
一要改变禽类消费习惯,购买冰鲜禽类产品和食用烧熟煮透的禽类产品,不要携带活禽上路;二要做到家庭内不饲养禽鸟,不与各类禽鸟密切接触,外出旅游也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三要远离活禽饲养、交易、加工场所,不与禽鸟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接触;四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要及时就医。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不接触禽类,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
8、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该如何及时得到诊断?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第11篇
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此次报道的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是()
A、H5N1B、H7N9C、H1N1D、腺病毒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的网络报告时限()
A、2小时内B、6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
3、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省份,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数每周不低于()
A、5份B、10份C、15份D、20份
4、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小时内,立即对呼吸道标本开展甲、乙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的检测。
A、2B、6C、12D、245、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型流感病毒。
A、AB、BC、CD、D6、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该在()小时内开展具体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A、1B、2C、12D、24.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网络报告时限()
A、2小时内B、6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
8、为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医务人员做到:()
A.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B.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C.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转院、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9、关于易感人群及高危人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B.现有确诊病例见于任何年龄。
C.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
D.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B.监测定义的病例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
C.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1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D.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
二、填空题
1、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特点。
2、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早使用抗病毒治疗。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