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乳酸菌素颗粒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乳酸菌素颗粒范文(精选3篇)

乳酸菌素颗粒 第1篇

关键词:肺炎,腹泻,乳酸菌素

我们应用乳酸菌素防治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我国小儿肺炎诊断治疗方案确定的诊断标准[1], 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366例, 排除78例在住院时已并存腹泻或入院72 h内出现腹泻的患儿, 入选病例共288例, 年龄1个月~14岁, 其中男154例, 女134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120例, 预防组16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组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用乳酸菌素。病例均选用当地患儿, 在遗传学背景上具有相似性, 由表1可见, 预防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对比性。

1.2 诊断标准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有典型的呼吸困难表现, 肺部有细湿啰音, 或肺部啰音不明显但胸部X线检查有炎症性改变, 住院72 h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至3次/天以上和粪便性状改变[1]。病情分类标准[2]: (1) 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 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 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支持治疗, 两组所选抗生素及治疗方案均相同。对照组出现继发腹泻后, 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菌素治疗, 预防组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用乳酸菌素颗粒 (北京京丰制药有限公司) , <1岁0.5 g, 1~5岁1 g, >5岁1.5 g, 均为3次/d, 预防组出现继发腹泻后仍给予乳酸菌素治疗。温开水送服。

1.4 疗效标准

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制定的标准[3]: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 两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2结果

2.1 发病率比较

预防组168例出现继发腹泻30例, 发病率为17.86%, 对照组120例出现继发腹泻46例, 发病率为38.33%,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07, P<0.01) 。

2.2 两组腹泻的疗效比较

预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5.43, P<0.01) , 结果见表2。

2.3 止泻时间和腹泻总病程比较

结果见表3。预防组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止泻时间、腹泻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肺炎患儿年龄越小, 免疫系统功能发育越不完善, 因生长的需要消化道负担也越重, 越易受到疾病、抗生素的影响而导致腹泻[1], 住院时间越长可增加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可引起菌群紊乱及破坏微生态平衡。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常规治疗方法有限, 除停用抗生素和支持治疗外, 使用微生态制剂已成为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法。

乳酸菌素为微生态调节剂, 含有人体必需的核糖核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肺炎患儿补充微生态制剂后, 可迅速提高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 具有生物拮抗、维持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促进肠绒毛上皮细胞增长, 促进肠黏膜相关的免疫功能的发育、成熟和调节等作用, 从而预防及减少继发腹泻的发生。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在用抗生素治疗肺炎的同时, 应用乳酸菌素可预防继发腹泻的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 具有积极的临床和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秋林, 林滨榕.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相关因素分析及微生态制剂的预防作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20 (12) :733.

[2]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 (上册) .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286-1290.

乳酸菌素对兔离体回肠运动的影响 第2篇

乳酸菌素与动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用乳酸菌素的发酵机理和生物学特性所制成的发酵饲料, 由于风味独特, 营养全面, 易于消化, 原料广泛, 以及对肠道腐败菌和病原菌独特的抑制作用, 使它成为我国饲料行业发展的又一新趋势[2]。仔猪在出生24h内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就定植了分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消化球菌、类杆菌、肠球菌、真杆菌和酵母菌等, 其中前5种占优势[3]。当仔猪处于应激状态如断奶转群、饲料突变、环境温度、卫生等的影响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时, 这种菌群动态平衡被打破, 可能造成有害菌大量增殖, 导致腹泻等疾病的发生。乳酸菌素能降低胃肠道p H[4,5], 使乳酸菌素在肠道中大量增殖并产生的代谢产物, 可以控制病原菌在胃肠道中繁殖, 减轻下痢的困扰[6,7]。本试验旨在为乳酸菌素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剂

1.1.1. 1 台氏液 (Tyrode液) [8] (现配现用)

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Na Cl 8 g, KCl 0.2 g, Ca Cl20.2 g, Na HCO31.0 g, Mg Cl20.1 g, Na H2PO40.05 g, 葡萄糖1.0 g, 配制时先用蒸馏水将上述各种成分分别溶解后, 再逐一混合, Ca Cl2最后加入混合, 再加蒸馏水至1 000m L。葡萄糖临用前加入, 以免细菌生长。

1.1.1. 2 乳酸菌素溶液

乳酸菌素 (麦仑厦门生物有限公司) , 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1 g乳酸菌素, 加入配好的500 m L台式液中, 充分溶解搅拌制得2 000ppm的乳酸菌素备用。

1.1.1. 3 肾上腺素与新斯的明溶液

分别购买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肾上腺素和上海信宜金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斯的明各一盒。

1.1.2 试验仪器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BL-420E+) , 恒温平滑肌槽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HW-400S) , 肌张力换能器 (北京航天医学研究所生产, JH-2) 。

1.1.3 试验动物

健康家兔4只 (2~3 kg) , 购自福建农林大学, 共取回肠8段。

1.2 试验方法

1.2.1 离体回肠的制备

将购回的健康家兔禁食12 h, 试验时用注射空气法给家兔进行耳缘静脉空气注射, 待其死亡后, 立即剖开腹腔沿肠系膜缘分离取出回肠, 并用台氏液洗净肠内容物, 制成约3 cm长的肠管数段, 立即放入盛有4℃台氏液的小烧杯中, 备用。取一段回肠, 置入含20 m L、38℃台氏液的HW-400S恒温平滑肌槽中, 从槽底持续通入空气以供给肠管足够的氧。将回肠段下端固定在金属小钩上, 上端用丝线系住轻轻地挂在张力换能器的金属片上, 张力换能器输出端与BL-420E+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输入接口连接, 记录回肠段张力的变化。水浴温度38℃, 每15 min更换1次台氏液。

1.2.2 试验步骤

1.2.2. 1 试验分为对照组、5个试验剂量乳酸菌素组, 共6组。采用累加方法于恒温平滑肌槽浴管内, 依次加入配制好的乳酸菌素溶液0.2 m L, 组成5个试验剂量乳酸菌素组。浴管内含20 m L台氏液, 因此直接作用于离体回肠的乳酸菌素浓度分别为20ppm (试验A组) 、40 ppm (试验B组) 、60 ppm (试验C组) 、80ppm (试验D组) 和100ppm (试验E组) 。

1.2.2. 2 于恒温平滑肌槽浴管内, 分别加入0.01%肾上腺素溶液0.2m L, 0.01%新斯的明溶液0.2m L。1.2.2.3试验开始前, 先使回肠标本在l g静止张力下平衡15min。观察正常情况下离体肠管的自主收缩情况5min, 然后向浴管中逐次加入乳酸菌素溶液, 分别记录在不同浓度下离体回肠平滑肌的收缩情况 (张力及频率的变化) 。在试验过程中, 台氏液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38±0.5) ℃, 并注意恒速和不间断通入空气。

1.2.3 统计学分析

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9]。数据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分析, 结果用±SD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酸菌素对兔离体回肠收缩运动的影响

离体回肠在1 g张力下, 台氏液中静置15 min后, 回肠平滑肌呈现规则的抛物线曲线运动, 分别添加不同浓度乳酸菌素溶液对离体回肠收缩曲线的影响, 见图1~6。

从图1~6可看出, 回肠在不同浓度的乳酸菌素溶液中, 收缩张力呈递减的趋势;频率也略有减缓。

2.1.1 乳酸菌素溶液对兔离体回肠收缩张力的影响

乳酸菌素溶液对离体兔回肠收缩活动的影响见表1和图7, 结果表明: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试验D组和试验E组的兔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张力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 (P<0.05) , 除试验C组与试验D组及试验D组与试验E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外, 其余各试验组间差异均显著 (P<0.05) 。

2.1.2 乳酸菌素溶液对兔离体回肠收缩频率的影响

乳酸菌素溶液对离体兔回肠生理收缩频率的影响见表1和图8, 结果表明: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试验D组和试验E组的兔回肠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但除试验A组与试验E组差异显著 (P<0.05) 外, 其余各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2.2 肾上腺素与新斯的明对兔离体回肠收缩活动的影响

离体回肠在1 g张力下, 台氏液中静置15 min后, 回肠平滑肌呈现规则的抛物线曲线运动, 分别将离体回肠置于肾上腺素与新斯的明中对离体回肠收缩曲线的影响, 见图9、图10。

由图9、图10可看出新斯的明对兔回肠有增强其收缩幅度及频率的作用, 肾上腺素对兔回肠有降低其收缩幅度及频率的作用。

3 讨论

肠道除了作为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组织外, 还具有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菌和有害物质的损害的屏障作用。肠致病菌黏附于肠上皮细胞后可以使肠黏膜细胞刷状缘绒毛局部变性, 胞膜形成杯状结构, 而乳酸菌素具有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的作用[10]。乳酸菌素作为一类食品级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菌群, 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重要作用已得到较为充分的肯定。有研究资料表明, 乳酸菌素的细胞壁肽聚糖和胞外多糖能促进体外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 提高巨噬细胸吞噬异物的能力, 增加体外NK细胞的活性[11]。

乳酸菌素是微生态制剂, 能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 从而改善肠道功能;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 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乳酸菌素通过酵解产生有机酸特殊酶系等[12]。细胞表面成分等物质具有生理功能, 可刺激组织发育。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应激反应等产生作用。肠道内有益菌是防止致病菌入侵的屏障基础, 厌氧菌与黏膜上皮结合紧密, 形成生物膜, 使外来菌没有吸附位置而被排出。若厌氧菌与黏膜上皮的结合位点特异性不强时, 可结合部分致病菌, 正常菌在数目上保持优势可将结合位点竞争过来[13]。

菌群在肠道内的定植是通过细菌的黏附作用来实现的。乳酸菌素进人肠道能否黏附于宿主某段肠道的粘膜细胞表面, 形成稳定的优势菌群, 是决定这种益生素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14]。目前益生菌的选择大多着眼于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乳酸和细菌素可以较好的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方面, 而忽视了乳酸菌素主要在动物肠道后段起作用, 黏附作用是其作用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种, 许多体外试验也表明乳酸菌素可以抑制病原菌对动物肠粘膜细胞的黏附。

云南白药乳酸菌素片说明书 第3篇

通用名:乳酸菌素片

生产厂家: 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0929

药品规格:0.4g*12片*3板

药品价格:¥10元

乳酸菌素片说明书

【通用名称】乳酸菌素片

【商品名称】乳酸菌素片

【英文名称】LacidophilinTablets

【拼音全码】RuSuanJunSuPian(YunNanBaiYao)

【主要成份】乳酸菌素片每片含乳酸菌素0.4克,辅料为淀粉,蔗糖,硬脂酸镁。

【性状】乳酸菌素片为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片;味酸。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

【规格型号】0.4g*12s*3板

【用法用量】嚼服。成人一次1.2~2.4克(按乳酸菌素计),一日3次。小儿一次0.4~0.8克(按乳酸菌素计),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2.对乳酸菌素片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3.乳酸菌素片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4.请将乳酸菌素片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乳酸菌素片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1.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吸附乳酸菌素片,不宜合用。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乳酸菌素片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黏膜电解质、水分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包装】铝箔泡罩包装,12片/板*3板/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0929

【生产企业】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乳酸菌素片(云南白药)的功效与作用乳酸菌素片(云南白药)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

乳酸菌素片服用常见问题

乳酸菌素片为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片,主要成分是乳酸菌素,其治疗范围广,在市面上被广泛应用,其中能用于治疗肠内异常发酵的患者,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很多患者都比较看重的,那么,乳酸菌素片的效果怎么样?

乳酸菌素片的效果良好,乳酸菌素片是采用天然鲜牛奶为培养基制成的嗜酸性乳酸杆菌制剂,可在肠道内壁表面形成保护层, 有效地阻止病原菌与病毒的侵袭, 可刺激肠道的免疫功能, 保护并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 选择性地杀死致病菌,能调节肠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促进胃液分泌, 增强消化功能。临床上适用于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

乳酸菌素颗粒范文

乳酸菌素颗粒范文(精选3篇)乳酸菌素颗粒 第1篇关键词:肺炎,腹泻,乳酸菌素我们应用乳酸菌素防治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