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科学补钙方法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有关专家指出,现在有不少中老年人,把补钙剂当做抗衰老的营养品服用,结果反而造成骨折、异位钙化等病,甚至一些肾结石、动脉硬化等病的发生也与过度补钙有关。在鼓动人们补钙的广告铺天盖地的情况下,宣传科学补钙知识已成了医生不能不做的工作。近年来,在众多生产补钙产品厂家的炒作下,补钙市场极度扩张,以前只局限在缺钙儿童中服用的钙制品,如今已在各个年龄段消费者中盛行。而且,钙制品基本上都是在OTC药店中*,消费者很容易不经过医生指点就自行服用。据介绍,老年人的身体与青少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各方面的功能都发生了退化,体内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水平也不一样,尤其是对于成骨有很大作用的钙元素,能否对防治骨质疏松起到积极作用,完全取决于骨质状况。中老年人一般骨质状况较差,有些人骨胶原、蛋白质缺失严重,钙元素已不可能沉积到骨骼上,这时如果仍一味地补钙,只会使大量难以沉积的钙在体内游走,并沉积在不该沉积的地方,导致异位钙化、肾结石等病的发生。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大量钙后如果不能正常吸收,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还会大幅上升。 补钙更要补胶原蛋白专家指出,骨骼健康是指整个骨骼系统的健康,包括骨、软骨、关节、肌腱、韧带等。而单纯补钙只能促使成骨,并不能保证整个骨骼系统的柔韧性、灵活性、防震性、抗张力及整体的协调性。因此,对于中老年人,只有全面补充骨骼营养,使骨骼中的营养成分得到均衡配比,才能使整个机体坚强、柔韧而有弹性。据介绍,很多中老年人可能都有走路缓慢、关节咔咔响、蹲下站不起、晨僵、身高变矮、驼背等症状发生,这些都是中老年人骨骼系统病变、衰老的征兆,主要是由于骨骼系统中的结缔组织营养缺乏所致。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以不溶纤维的形式存在,具有高度抗张能力,是决定骨骼、软骨、肌腱、韧带以及皮肤角质、血管等组织柔韧度和弹性强度的重要成分。在骨骼有机物中,胶原蛋白占90%,身体吸收的钙必须依附在胶原蛋白上才有可能大量沉积于骨骼中。同时,它还存在于关节中,决定着关节的润滑性、防震性;存在于软骨中,使软骨减少摩擦;存在于基底层中,使其具有良好的变形性和分隔性。因此,专家提醒,中老年人,补钙的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胶原蛋白。只有加强包括镁、锰、锌等营养均衡的调补,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骨骼健。二、老人怎么选择钙剂1.机钙类及其制剂:其水溶性小(但能在胃酸中溶解),含钙量高(40%),是所有药用钙盐中含钙量最高的一种。且价格低廉,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补钙剂,但此类钙剂可引起嗳气、便秘等不良反应,胃酸缺乏者会影响其吸收,老年人选用时应注意。2。有机钙类:如葡萄糖酸钙、磷酸钙、乳酸钙等,这些钙剂的水溶性好,但吸收率低,多与其他钙盐一起制成复方制剂应用,如多种钙片(别名:巧克力钙糖片,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钙、磷酸氢钙等)、佳加钙(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钙、氨基酸钙等)等。但葡萄糖酸钙中含有一定糖份,不利于老年人服用,尤其是糖尿病人。而 L-苏糖酸钙是以维生素C 为原料,采用 L-苏糖酸根作为钙吸收和利用的载体,无须消耗大量胃酸,无须维生素 D 强化,增加了钙的吸收和利用。3.中药钙及其它类:如龙牡壮骨冲剂:是由龙骨、牡蛎、龟板等中药组成,并配以维生素 D2,临床对老年人骨质疏松也有一定疗效。但这类钙剂的原料大多采用动物骨骼、海洋生物的脊椎、贝壳等,碱性较强,对胃肠刺激大,如果这些生物受到污染,体内可蓄积大量重金属,若加工不当会影响人体健康。活性钙是用高温煅烧或电解方法将天然贝壳转化而成的。虽称天然生物钙,但其钙盐主要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钙,这 2 种化合物水溶性差,碱性过强,对胃刺激性大,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