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转向范文
全液压转向范文(精选7篇)
全液压转向 第1篇
老式全液压转向器组合阀上的溢流阀和双向缓冲阀在使用过程中,若其阀芯与阀套、钢球与阀座锈蚀,或被液压油中的异物卡滞,及密封圈老化、弹簧失效、密封面磨损,均会造成全液压转向器工作异常。出现以上故障后,均需进行拆检和修理。
老式溢流阀和双向缓冲阀阀芯安装孔均不是通孔,其阀芯、阀套、阀座难以取出,由此导致组合阀因无法修复而报废。这不仅加大了维修费用,还影响机械的正常使用,为此我们决定改进溢流阀和双向缓冲阀结构。改进前的溢流阀和双向缓冲阀如图1a和图2a所示。
2.改进方法
将溢流阀和双向缓冲阀阀体无通孔一端改为螺纹通孔,增设六角螺堵和组合垫圈。设置通孔和六角螺堵后,拆装阀体内的零件非常方便。设置组合垫圈可密封通孔端面。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1.阀体2.调压螺钉3.弹簧4.阀芯5.密封圈6.阀套7.弹性挡圈8.螺堵9.组合垫圈
1.阀体2、6.密封圈3.弹簧4.隔套5.阀堵7.菌形阀座8.阀座9.钢球10.螺钉11.弹性挡圈12.组合垫圈13.螺堵
首先,分别将溢流阀和双向缓冲阀解体,取出其阀体内部零件。
其次,在溢流阀和双向缓冲阀阀体无通孔一端划线、钻通孔、攻M12×1.5内螺纹。
再次,用车床将2只M14×1.5六角头螺栓改为2个M12×1.5、螺纹长度为12mm的六角螺堵,每只六角螺堵各配置1只内径为12mm的组合垫圈。
最后,分别将改进后的溢流阀和双向缓冲阀装复。改进后的溢流阀和双向缓冲阀如图1b和图2b所示。
3.改进效果
全液压转向 第2篇
一、全液压转向系统故障实例
2011年5月5日赵光农场一台东方红-904出现转向沉重的故障, 驾驶员开始怀疑是转向齿轮泵有问题。由于是农忙时期, 驾驶员便买了一个新的液压泵换上, 结果仍然是转向深重。于是驾驶员便判定, 这回一定是全液压转向器的问题了, 但更换新的转向器后, 故障依旧。驾驶员想可能是油缸出了问题, 他借一个相同车型的油缸装上后试车, 故障依旧。本人到现场后, 听了驾驶员的维修经过, 看了故障现象, 检查了更换下来的液压泵, 认为原液压泵和液压转向器均无问题, 触摸液压泵, 温度较高, 初步诊断认为是进油油路有问题, 可能是进油路滤芯堵塞或油路进气。启动拖拉机, 松开油泵的出油管, 发现流出的油液有泡沫, 诊断为进油油路进气, 经检查, 进油管路连接良好没有漏气处。于是拆下液压油箱中的进油滤清器, 发现进油滤清器外部的塑料壳体顶部中心出现了裂纹。在不安装滤芯和外壳的情况下, 让驾驶员启动拖拉机进行转向试验, 故障排除。驾驶员看后, 后悔不已。其实故障本来很简单, 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
二、全液压转向系统基础知识介绍
全液压转向系统一般由液压油泵、液压油箱、滤油器、转向器、转向油缸、油管等硬件及工作介质 (液压油) 组成。各组成部分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都会使系统产生故障。了解和掌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用及易出现的问题, 对分析检查排除液压系统故障是非常有益的。
1.液压泵
液压泵主要是为转向系统提供压力油, 是液压转向系统的动力 (能源) 装置。对其主要要求是向转向器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油。当油泵内压力补偿密封胶圈损坏时, 液压油会从油泵的高腔流向低压油腔, 由于节流作用, 会造成油泵过热, 输出液压油压力降低, 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2.液压油
液压油是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 是不可压缩的。油路中如果缺少液压油, 就无法正常传递动力, 同时油泵可能出现过热现象。如果油路中进入空气, 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 会吸收压力能, 因此液压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也会出现油泵过热现象。
3.全液压转向器
全液压转向器是转向系统的控制原件, 主要控制进入转向油缸内油流方向。不转向时, 液压油泵来的压力油经回油管流回油箱。如转向器定位弹簧片损坏, 或装配时转子与联动器记号没有对准会出现自动转向或跑偏等故障。一般转向器上设有进油阀, 当进油单向阀关闭不严时, 常出现转向沉重等故障。转向器上的阀芯、阀套及阀体, 是起配油作用的, 当阀芯与阀套卡住, 因卡住位置不同, 可能出现自动转向或转向沉重故障。
4.转向油缸
转向油缸是转向系中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当操作转向盘进行转向时, 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进入转向油缸的一腔, 转向油缸的另一腔回油经转向器流回油箱, 实现转向。当油缸中的活塞及密封圈损坏时, 转向时油缸进油腔的压力油会经活塞与油缸壁间流入油缸的回油腔, 出现转向缓慢或不能转向现象。
5.滤油器
滤油器是用来滤除液压油中的机械杂质, 防止液压油路阻塞, 减轻液压系统各元件的磨损。滤油器一般安装在进油管路中, 东方红系列拖拉机滤油器安装在液压油箱内, 外有一塑料罩, 塑料罩下部浸在油面以下, 上部损坏漏气时, 转向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三、转向沉重故障的检查与排除
1.先检查液压油箱中的油面高度
液压油在拖拉机正常使用时耗损较少, 如液压油箱缺油较多, 一般为泄漏所致, 原因有两种, 一是外部泄漏, 可通过查检外部管路及接头发现;二是内部泄漏, 往往是液压油泵密封圈损块, 从轴端经正时齿轮室漏入油底壳, 此时, 油底壳油面会相应升高。
2.检查油路是否进气
检查方法, 看油箱是否有泡沫或松开高压油管看流出的油液是否有泡沫。如果有, 证明进油油路有进气处, 可能是油管, 也可能是进油滤清器。
3.检查液压泵
如进行较长时间的转向操作后, 液压泵过热, 且转向沉重, 可能是液压泵轴向间隙补偿装置密封圈损坏或油泵磨损严重, 应更换相同规格密封圈或油泵。
4.检查转向器
分别少许松开转向油缸的两个油管接头, 向相应侧转动方向盘, 看油管中的油流是否畅通, 如畅通属正常;不畅通, 可能是转向器的阀芯与阀套卡滞或定位弹簧片折断, 应拆卸、清洗、检修。在转向器没有转到极限位置时, 如果听到转向器的回油声, 说明转向器安全阀开启压力过低, 应进行调整。
5.检查转向油缸
支起转向桥, 完全松开一侧转向油缸油管接头, 反向将转向油缸打到极限位置, 松开油缸接头, 使油缸这一腔中的油液流出后, 看是否还不断有油流出, 如有油流出, 说明油封、活塞、油缸内壁等有损坏, 油缸需要拆检。如油缸活塞无泄漏, 且能听到转向器安全阀有开启的声音, 为正常。
四、全液压转向系统的维护
1.每天工作前检查液压油油面高度, 不足添加;
2.检查管路的连接情况, 防止漏油、漏气;
3.定期清洗滤芯和液压油箱, 更换转向系统的液压油。
全液压转向 第3篇
1基本原理
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新型操作系统,在构造上也充分体现出了它的复杂性。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主要由工作介质、硬件设备等部分组成,工作介质主要是指液压油,硬件设备则主要有滤油器、油缸、油箱、液压油泵及转向器等。在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中工作介质和硬件设备的综合运用使得拖拉机全液压系统正常运转,同时它们也具有其自身的独立功能。由于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复杂性,所以它对拖拉机驾驶员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要求拖拉机驾驶员要能全面准确地了解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原理,以便于在遇到拖拉机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问题。
2相关概述
在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中液压油是实现传递能力的工作介质,如果全液压转向系统中缺少液压油就会引起油路中的动力无法正常传递、油泵过热等故障的发生。滤油器主要是为了防止液压油路阻塞,通过滤除液压油中的机械杂质来有效地减轻全液压转向系统中元件的磨损。转向油缸是将液压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当拖拉机驾驶员在操作转向盘转向时,转向油缸的工作原理是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进入转向油缸的一腔,回油在转向油缸的另一腔通过转向器来进入油缸,从而实现操作转向盘的转向。若转向油缸中的密封圈或活塞出现损坏时就会导致转向油缸发生转向缓慢或无法转向等故障。全液压转向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控制进入转向油缸内的油流方向,它是系统中的控制元件。如果全液压转向器在装配时转子没有对准联动器的记号或者转向器的定位弹簧片发生损坏,那么就会导致转向器出现跑偏或自动转向等故障。若未关严转向器上的进油单向阀就有可能导致转向器出现转向沉重等故障。在拖拉机全液压转向系统中液压泵是将液压转变为系统能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向系统提供压力油。如果液压泵的密封胶圈发生损坏时那么它就会降低液压泵输出液压油的压力,从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3故障诊断与排除
3.1左右转向手感不同
拖拉机出现左右转向手感不同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分配阀调整螺母调整不当、分配阀的滑阀中存在异物,使得左右转向的阻力不同、分配阀的滑阀与阀体台肩的缝隙大小不一致或者滑阀偏离中间位置等。通常情况下,左右转向手感不同主要由于系统中的油液脏污而导致的,如果在更换新油后依旧存在这种问题则可以适当的修整分配阀、滑阀及台肩等。
3.2快速转动拖拉机方向盘时手感略重
拖拉机出现快速转动方向盘手感沉重故障的原因主要有液压泵的供油量较小、流量调节阀或者安全阀的作用不良以及油液中的空气较多等。当出现此故障时,首先应及时检查油中是否有大量的泡沫和检查储油罐中的油位,若油中存在泡沫则表明空气进入油路系统,下一步就是要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之后再排除油路中已存在的空气。若油液不足,则应该及时补充油液。其次是要仔细检查液压泵的安全阀和流量调节阀,并详细检查阀中的弹簧。
3.3拖拉机转向沉重或几乎转不动
拖拉机出现转向沉重或几乎转不动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安全阀弹簧太软、安全阀泄漏、安全阀处理不当、液压泵内部传送带打滑、液压泵内部泄漏严重、分配阀密封圈损坏、滤清器的回路中有空气、滤清器阻塞及油箱缺油等。所以当故障发生时应当及时检查系统中动力缸、安全阀、液压泵、油箱油液及转向器等,并检查驱动液压泵的传送齿轮是否存在损坏。
4预防措施
首先要在拖拉机的工作前检查其液压油的油面高度,若液压油油量不足应及时添加。其次,要定期检查拖拉机液压管路的连接情况,防治出现漏气、漏油等故障。再次则是要有规律经常性的清洗液压油箱和滤芯,并定期更换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液压油。
5结束语
全液压转向 第4篇
全液压转向器具有结构简单、转向轻便灵活、安装布置方便等诸多优点, 所以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全液压转向器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和质量问题, 于是在实际使用中, 常常会出现密封性不好、泄油量过大、机械阻力矩过大等问题。鉴于全液压转向器的优劣直接决定整个工程机械的性能, 研制全液压转向器检测台对转向器进行全面的监测以保证汽车或其他工程机械的质量安全就显得十分必要。本设计是用MCGS组态软件对全液压转向器的特性进行实时监测。
1全液压转向器的型式试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5120-2000, 全液压动力转向器的型式试验共有12项:机械阻力矩试验, 动力转向性能试验, 密封性能试验, 压力损失试验, 内泄漏试验, 路感试验 (开心无反应型) , 流量变化率试验, 人力转向容积效率试验, 低温试验, 高温试验, 耐久试验, 外渗漏、噪声、振动及温升试验 (在进行前11项试验的全过程中进行观察) 。
1.1 试验PLC控制流程
PLC的控制流程图见图1。
1.2 MCGS的控制方式
在本设计系统中, 上位机PC通过MCGS组态软件设计的监测系统向下位机PLC发出操作指令, PLC接收MCGS系统的操作指令后, 直接控制总成检测台。PLC与PC通过其专用的接口RS232来连接通信。
2控制阀总成检测台电气控制系统的MCGS组态设计
本组态过程共设17个图形界面, 通过对多种图形对象的组态设置, 建立相应的动画连接, 用清晰生动的画面反映工业控制过程。
进入窗口、全液压转向组图、检测试验说明界面这3个界面主要介绍了检测台的组成与试验说明, 把大家带入了试验过程。
2.1 检测主窗口界面与组态链接
检测主窗口界面见图2。
在“检测主窗口界面”中, 设置“请输入检测转向器型号”模块, 可以输入全液压转向器的型号, 如“BZZ1-80”;还设置了13个按钮分别对应11个型式试验项目、1个“终点转矩试验” (全液压转向器有“终点转矩”这一性能指标) 和1个“检测结果”, 由此可以一一完成全液压转向器的型式试验。其中“终点转矩试验”动力转向输出结果的脚本程序如下 (其中判断值2=1表明终点转矩合格) :
通过以上的组态过程, 就可以完成全液压动力转向器控制阀总成检测台电气控制系统的监测。
2.2 MCGS与PLC的通信
MCGS支持国内外常见的PLC设备, 包括西门子、欧姆龙、三菱等。MCGS实现读写PLC各种类型的寄存器或继电器操作简单方便, 操作的方式有只读、只写、读写。FX系列PLC支持无协议的RS232和RS485通信协议两种通信方式, 通过改变D8120的值来改变通信方式。本设计采用的是FX系列232协议。D8120字寄存器的16位的意义见表1。
MCGS&PLC编程实现数据通信的程序梯形图见图3。
FX-232设备必须挂接在串口父设备下, 串口父设备用来设置通信参数和通信端口。通信参数必须与PLC的设置一样, 否则就无法通信。三菱FX-232 PLC设备构件把PLC的通道分为只读、只写、读写3种情况:只读用于把PLC中的数据读入到MCGS的实时数据库中;只写通道用于把MCGS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写入到PLC中;读写则可以从PLC中读数据, 也可以往PLC中写数据。本设计中利用到的是只读。设备构件提供了2个特定的设备命令, 用于读写PLC中指定的继电器区或寄存器区中的任何一个通道。这些设备命令的格式如下:
Read (寄存名+地址=DATA) 读数据;
Write (寄存名+地址=DATA) 写数据。
下面是MCGS组态软件读取PLC中数据的脚本编程:
其中对“!SetDevice (DevName, DevOp, CmdStr) ”操作函数的简介如下:
函数意义:按照设备名字对设备进行操作。
返回值:数值型, 返回值等于0:调用正常, 否则调用不正常。
DevName:设备名, 字符型。
DevOp:设备操作码, 数值型。DevOp=1时, 启动设备开始工作;DevOp=2时, 停止设备的工作;DevOp=3时, 测试设备的工作状态;DevOp=4时, 启动设备一次;DevOp=5时, 改变设备的工作周期;DevOp=6时, 执行指定的设备命令。
CmdStr:设备命令字符串, 只有当DevOp=6时CmdStr才有意义。
3总结
本设计利用MCGS工程组态软件对全液压动力转向器控制阀总成检测台电气控制系统进行监测, 该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对全液压转向器总成的质量检验测试结果进行实时在线描绘与分析, 也可用于控制阀的质量检验结果的判断。该监测系统具有测试目的性强、测试周期短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赵燕, 周新建.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吴昊.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3]钟肇新, 范建东.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第3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全液压转向 第5篇
b.阀体
阀套装在阀体内, 表面有7行圆孔, 第a、b行上均布着24个小孔, 其中6个孔的直径为2mm, 其余的18个直径为1mm;第c行是进油孔, 共有12个 (有的转向器有6个) , 第c行的12个进油孔正好与阀体内进油槽对应;第d行上均布着12个配油孔, 这12个配油孔与阀体上的7个径向配油孔相对应;第e行和第f行上各均布有6个转向油孔, 分别与阀体内的第e、f行的转向油槽相对应, 也是通往转向液压缸两腔的油孔;第g行上有6个回油孔, 正好与阀体内的回油槽相对应;在阀套第g行下面还有2个直径为6mm的圆孔, 用于插进圆柱拨销, 使之与联动轴连接;阀套上端部的槽口为安装回位弹簧片用;阀套外表面与阀体内表面精密配合, 且转动灵活。阀套与阀芯组装后的实物如图17-6所示。
c.阀芯
阀芯如图17-7所示。阀芯安装于阀套内精密配合, 可相对转动。阀芯下部的第a、b行上均布有24个小孔, 它与阀套的24个小孔相对应。当阀芯的24个小孔与阀套的24个小孔相对正时, 就是转向盘处于中立位置。如果有液压油进入阀体P孔, 液油流就能经过阀套的24个小孔再进入阀芯的24个小孔, 然后, 进入阀芯中的空间里 (阀芯制成空心) 。阀芯的第c行是进油环槽, 进油环槽与阀套的12个进油孔相对应。第d行是6条短进油槽 (轴向) , 它与进油环槽 (径向) 相通, 还与阀套的12个配油孔相对应。在短进油槽的延长线上的第e、f、g行有6条长回油槽, 它与短进油槽互不相通;在第e、f、g行上的6条长回油槽与阀套上的回油孔相通并与阀套上的转向油孔相对应。每2条长回油槽之间 (在第d、e、f行上) 都夹有1条较长的转向油槽, 即在阀芯圆周表面有6条较长的转向油槽, 它与短进油槽、长回油槽互相间隔配置, 并与阀套的12个配油孔和第e、f行的12个转向油孔相对应, 它们组成转向系统的换向油路。因此, 在阀芯圆周表面上共有12条油槽, 这12条油槽与阀套上的12个配油孔和阀体上的7个配油孔一起组成换向配油油道。阀芯的长槽孔与阀套的槽口相对应, 用于安装 (4或6片) 回位弹簧片, 还能通过液压油, 如图17-8所示。阀芯两个较大的拨销孔与阀套的拨销孔相对应, 用于插入圆柱拨销。阀芯端部与转向盘相连接。
阀芯头部直接与方向盘转向柱 (或称转向传动轴) 连接, 阀芯精密部分是装在阀套内, 回位弹簧片嵌装在阀芯的长槽孔和阀套的槽口中, 使阀芯和阀套处于中立位置。在阀套的拨销孔及阀芯的拨销孔中插入拨销, 如图17-9所示, 由于阀芯的两个拨销孔较大, 因此当转向盘带动阀芯压迫回位弹簧片变形后, 可允许阀芯相对于阀套向左、右约有10°的转动量, 使阀芯、阀套构成配油通道, 处于转向位置。
(2) 双向转子泵
A.双向转子泵的组成。双向转子泵主要由定子、转子和配油盘等组成, 定子、转子如图17-10a所示, 转、定子装配如图17-10b所示, 它安装于配油阀体下端, 其作用是, 在动力转向时起计量马达的作用, 保证流进转向液压缸的油量与方向盘的转角成正比, 在人力转向时相当于手动油泵。如图17-10 、17-11所示, 定子为内齿轮, 中心为1, 转子为外齿轮, 中心为2, 1和2之间有偏心距。转子比定子少一个齿。转、定子的齿廓组成一对内啮合等距圆弧齿轮, 相互啮合后就形成7个密封空间 (或油腔容积) , 这7个密封空间与阀体端面上的7个轴向圆孔相互对应。转子的中心孔为12个齿内花键, 与联动轴一端的外花键联接, 联动轴如图-10c所示。定子端面上的7个圆孔和阀体上的7个螺栓孔一一对应, 通过螺纹联接将定子固定在阀体端面上。隔盘装在阀体和转子泵之间, 将转子泵的油腔与阀芯内孔隔开。隔盘的7个孔使转子泵的7个密封空间与阀体的7个轴向孔相通。
1.联动轴2.转子3.定子4.固定螺栓
B.双向转子泵的工作原理
a.双向转子泵起油泵作用。双向转子泵工作时定子不动, 转子作自转和公转 (2既本身自转, 又绕1公转, 若转子顺时针自转, 则反时针滚动—公转) , 随着转子的运动, 转子和定子啮合形成的油腔容积也再不断的变化, 即容积由小到大变化的为吸油, 容积由大到小变化的为排油。它始终以1和2的连心线为界, 分为两侧, 一侧的二、三、四油腔为排油, 另一侧的五、六、七油腔为吸油。当转子滚动 (公转) 方向不变时, 向前 (顺时针) 滚的前侧为排油腔, 后侧是吸油腔。反之则反。当转子回转一周时, 由转子和定子啮合所形成的油腔都各吸油、排油1次。若转子自转1周, 则转子沿定子内齿反向滚动7周, 各油腔都进行7次吸油和排油。此时, 双向转子泵起油泵作用。
液压转向器的密封 第6篇
泄漏是液压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之一。科学地分析转向器的产品特点和实际工况, 归纳总结出其主要失效模式, 然后从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型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失效模式
对各种故障模式进行统计分析, 归纳出H P S结构中油封的主要失效模式为:摩擦失效、压力波动失效、高温失效。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 为了提高油封的使用寿命, 降低失效几率, 从油封机构设计和材料选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探讨和研究。
1. 改进结构
(1) 改进唇口结构为了减小油封对旋转轴的箍紧力, 改善摩擦, 降低旋转轴的转动力矩, 提高油封磨损使用寿命, 将主唇口结构形式由单段式改进为双段式。经试验验证, 在同等条件下, 采用双段式结构油封与单段式结构相比, 不仅降低了旋转轴转动力矩 (下降0.12Nm左右) , 改善了密封摩擦, 而且提高了油封的磨损使用寿命。
改进前后的唇口局部结构简图见图1。
(2) 改进骨架结构HPS转向器控制阀在换向瞬间, 液压回路会出现瞬时高压。正常使用工况压力一般为0.2MPa, 而在换向瞬间的压力会增大2 4倍, 压力波动大。针对这一现实特殊工况, 在支撑骨架的机构上, 进行改进设计, 以加强骨架的承压能力。对骨架改进型油封反复试验, 发现因瞬时高压损坏油封的状况得到大大改善。
改进前后支撑骨架的机构简图见图2。
2. 改进橡胶材料
(1) 橡胶材料性能参数唇口油封, 原橡胶材料一般为NBR, 具体牌号为A297;现采用HNBR, 具体牌号为G247。
两种橡胶材料的性能参数比较见下表。.
(2) 材料试验经对上述两种材料的空气老化性试验、耐热耐久性试验记录归纳描述见图3。
从图3看出, G247橡胶的耐空气老化性能比A297橡胶有明显的提高。
从图4看出, G247橡胶的耐热耐久性能比A297橡胶也有较大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 密封性能是液压系统的重要性能之一, 该项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根据液压产品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况, 科学分析, 针对性地改进设计结构、合理选材, 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探讨 第7篇
1 工作原理
转向系的作用是驾员操纵转向机构, 在汽车行驶中适应道路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 以确保汽车的安全行驶。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机械部分和转向助力部分组成。转向机械部分包括方向盘, 转向器, 转向摇臂, 横、直拉杆及转向节等。转向助力部分包括动力源、操纵装置、执行机构、辅助装置。其中, 动力源:转向助力泵、安全阀、流量控制阀;操纵装置:方向控制阀、定心装置;执行机构:油缸;辅助装置:储油罐、滤清器管线等。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 转向螺杆通过钢球驱使转向螺母相对活塞运动。在转向螺母的外圈柱上另有一缺口, 用来固定拨叉, 拨叉的指端部分插入分配阀中间的长圆孔内, 当转向螺母相对活塞转动时拨叉拨动分配阀工作, 使从油泵来的压力油进入油缸两端的工作腔, 从而推动活塞移动。它依次带动转向器、摇臂、横直拉杆以及转向节臂, 一直传到车轮, 完成动力转向过程。当方向盘停止转动时, 转向螺母及拨叉指端就在偏摆杆恢复力的作用下, 拨动分配阀回到原来中心位置, 以便车轮回位。为了弥补因转向助力造成的转向系“路感”的减弱, 在分配阀里装了左右两个路感阀与分配阀间形成腔室, 并通过小孔与相应“A”或“B”腔相通。若转向助力增大, 该腔室油压随之增大, 移动分配阀的力越大, 方向盘上的操纵力也越大, 从而使驾驶员感觉到路面阻力的变化, 以便合理地控制车速。
2 常见故障
我们对机械部分引起的故障不做叙述, 只针对转向阻力部分。
(1) 油泵噪声。主要有以下原因:储油罐油面太低, 液压系统中混入空气, 油泵内有杂质, 油泵磨耗损坏, 流量调节阀损坏不起作用。
(2) 转向沉重。应检查储油罐油面是否过低, 油中是否有空气, 管路是否堵塞、裂纹, 接头是否松动等。管路全部堵塞的故障比较容易处理, 有时管路是部分堵塞。如果机械部分及液压管路都没有故障时, 可找一个质量好的助力泵装到车上做实验。将车发动后, 向左右两边打方向, 如果转向正常, 说明原车的助力泵有故障。如果换上助力泵后方向仍很沉, 原因在方向机。
(3) 急转方向沉重。这类故障多是油量不足。应首先检查储液罐的油位, 看油中是否有空气。
(4) 左右转向轻重不同。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液压阀装配不当, 助力缸一侧有空气, 限压阀内有一侧漏油或过早卸荷, 轮胎气压不一致, 前轮轴承一边松一边紧等。排除方法是先检查前轮气压和轴承松紧度, 排除油缸中空气, 必要时检查液压阀和活塞。
(5) 前轮摆头。除了转向机构前轮、前轴等机件变形、调整不当、安装不合适以外, 对液压助力装置来讲, 造成前轮摆头的主要原因是:液压系统内有空气或分配阀中弹簧弹力弱或者损坏。偏摆杆的作用是维持汽车直线行驶的能力, 当偏摆杆弹力不足或损坏, 滑阀便不能保持中间的位置。当车辆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 车轮会产生一定的振动, 使滑阀轴向窜动。滑阀即使有极小的位移, 露出极小的缝隙, 也会在动力缸中出现压差, 出现自由轴向助力, 导致前轮摆头。
(6) 方向跑偏。在行驶中感到汽车自动地偏向一边, 不容易保持直线行驶, 操作困难。跑偏的故障由以下原因造成:前轮左右轮胎气压不一样相差较多, 前轮定位失准, 单边制动或单边制动拖滞, 前钢板弹簧折断, 左右弹力不一样, 前轴或车架变形以致于两边轴距不等, 转向器中偏摆杆故障。
(7) 方向盘回位困难。造成方向盘回位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轮胎气压过低, 前轮定位失准, 液压助力系统控制阀调整不正确, 液压阀粘住或有赃物卡住等。如果气压正常则支起前轮, 查看前轮定位是否符合要求, 球头是否松动, 如无问题则进一步检查液压控制阀。
(8) 系统内有空气。动力转向系统中有空气, 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液压储油罐的油面过低, 液压泵进油管破裂, 液压泵进油管老化, 液压泵进油管接头松动。排除方法:对货车发动机前置车辆, 将储油罐盖拆下, 用千斤顶顶起前转向桥, 让发动机怠速运转。来回转动方向盘观察储油罐中油平面情况, 保持液面高度, 直到无气泡为止。对客车发动机后置车辆, 由于发动机后置, 油压管路较长, 系统内一旦有空气难以排除, 如果让油泵工作会产生更多的油泡沫。因此具体做法是, 将储油罐盖拆下, 用千斤顶顶起前转向桥, 不发动发动机, 使油泵不工作。来回转动方向盘观察储油罐中油平面情况, 保持液面高度, 直到无气泡为止。采用以上方法能够较快速地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3 使用与保养
使用时一定注意储液罐中的助力油不能缺少, 保持在规定的液面高度。检查各油路接头转向器是否漏油及轴承是否松动, 转向时不可将方向打死弯, 特别是在原地转向时, 要留有一定的余量。注意转向时是否很沉, 是否有噪音等现象,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 要及时检查。液压泵工作好坏, 液压油量的多少及清洁与否, 都对液压转向机构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维护中, 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保养时注意, 正确选择液压油, 加入的液压油必须保持清洁。定期检查油平面, 不足应及时补充。储油罐内滤芯要保持清洁, 清洗时应用煤油或酒精清洗, 清洗后应用压缩空气吹干。及时处理油的渗漏部位, 车辆运行一年应更换液压油及滤芯。
摘要:本文对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故障原因、故障现象、故障排除、使用与保养进行了探讨。特别针对常见故障:油泵噪声、转向沉重、急转方向沉重、左右转向轻重不同、前轮摆头、方向跑偏、方向盘回位困难、系统内有空气, 总结出了快速诊断和排除方法, 以及使用和保养时的注意事项。
全液压转向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