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千课万人感想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千课万人感想范文(精选7篇)

千课万人感想 第1篇

2013年11月27日上午八点整,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杭州市浙江大学逸夫体育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千课万人组委会倾力承办,整个会场座无虚席,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着实令人吃惊,可见各单位对此次活动的重视,我们有幸参与了这次的听课活动,收获颇丰。

27日上午,三位浙江省的专家分别执教了《千以内数的认识》、《年、月、日》、《认识负数》三节概念课,向所有在场老师展示了数学概念课的不同设计、不同教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位名师针对概念课的教学设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各自的课堂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还课堂于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思考、探究。

下午围绕计算课的教学,来自江西、福建、山东的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自己的课堂展示,同样他们的课也是精彩非凡。执教《笔算乘法》的刘才军老师既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又注意学生对算法的掌握,整节课结构清晰,层次明显;阮宁宁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看似只重视学生算法的掌握,其中却也蕴藏着算理的解释,学生的表现相当精彩;杨永丽老师执教的《分数乘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形结合这种方法在数学中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借助问题情境将分数乘法的算理解释的非常清楚。组委会针对三位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一些计算课中存在的问题,会场的其他老师也参与了讨论,如计算方法需不需要记忆,创设情境的作用,计算教学中复习的利弊等等,经过探讨,与会老师对计算课的教学都有了新的认识。最后,浙江省的袁晓萍老师展示了同课异构的课《年、月、日》,从这节课中,各位老师又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课堂。

28日上午,来自不同省市的四位老师分别围绕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两个主题展开了《平移和旋转》、《周长》、《折线统计图》、《体积与容积》四节课的教学。虽然老师们来自不同省市,用不一样的教材,但都体现出了新时期数学教育的新思路。如骆双老师教学的《周长》让学生自己量腰围的活动非常有趣,既帮助学生深切体会周长的概念,又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那种愉快的学习课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下午的主题是面积教学,分别是这样三节课:《面积和面积单位》、《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三位老师和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之后的辩课活动中专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为什么要用边长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在场的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为我们对课堂的思考开发了不同的方向。紧接着,由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执教了一节同课异构的课,《折线统计图》。虽然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整个会场欢声一片,俞校长语言幽默,学生学的非常开心,当然他的教学设计也很精彩,知识点讲的清晰透彻,令人佩服万分。

29日,虽然本次的活动已接近尾声,但整个会场仍是座无虚席,老师们的听课热情并未因寒冷的天气和持续的劳累而降低。安徽省的两位老师执教了两节综合领域课的内容《有趣的推理》和《数字编码》,两节课的氛围轻松,学生学得开心、玩的开心,深切体会到生活中数学的巨大用处。随后围绕综合实践领域内容如何教学,专家与在场各位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专家也给老师们提了很多建议,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最后朱国荣老师借三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同课异构的《数字编码》,给老师们面对教材改革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大致方向,让老师们看到了不同的课堂,有了不同的思考。

时长两天半的听课活动已告一段落,非常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去听这些名师的课,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发现自己的能力还太弱,需要多加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教学上有所突破。

千课万人感想 第2篇

大沽中心小学英语学科王燕燕

背上行囊,怀着对英语课堂真理的探寻,怀着对名师们的爱慕钦佩,我来到了人间天堂——杭州。西子湖畔,断桥白堤,这是一座令人遐想的城市,一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开始了与“千课万人”4天的邂逅。

在逸夫体育馆里的三天,虽然天气寒冷,犹有一道温暖的阳光,在书声琅琅和师生切切中把我们融化。一堂堂高效的课,一双双迫切的眼,一张张享受的脸,凝聚成千课万人这盘饕餮大餐。

大师云集,是我看到参会指南的第一个想法,我暗暗揣测着,他们有着什么样的风格,他们有着什么样的功力,能在全国英语课堂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什么是大师?曾经看到这么一个定义,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的功夫研究,用最浅显,最简洁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的人。现在我的定义是听大师的课是百听不厌的,即使同样的课再听一遍,也会津津有味,沉浸于大师们的举手投足,沉迷于他们在课堂间行云流水的姿态。

几天来,我置身逸夫体育馆,领略大师们的风采,我想,积淀是他们最好的诠释。积淀文化,积淀经验,积淀反思。正如王之江教授在报告说的那样,假如你有成为一名优秀小学英语教师的理想,必须得拥有:

一口流利标准的口语,一手赏心悦目的板书;

一副端庄得体的仪表,一脸快乐开朗的笑容;

一组相关信息的网站,一批富有个性的课件;

一套科学规范的教法,一间充满童趣的课堂;

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一个永不动摇的信念。-----“千课万人”研讨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这些口语、板书、教法、信念,哪个不需要积淀?

这三天,积淀在我脑海中的是这些课堂无数精彩的瞬间。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徐美老师“Whose gloves?”一课,从一段自拍的搞怪服装秀的录像开始,创建真实情景,复习服饰类旧知,调动课堂气氛。在课堂最后的拓展练习,同学们分组用所带衣饰为化妆舞会装扮,并用今日所学句型进行评判,选出最佳设计。孩子们积极参与,真正做到了将英语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徐瑾老师的课堂《I can get one apple》让我深深为她的教学设计折服。同样的三年级学生,同样的教学动物的单词,徐老师的课堂却是如此的富有创新,如此的吸引孩子的参与。她以一颗apple tree作为载体,线索就是 I can get one apple。她把重点动物单词分成了两组,bird, squirrel,monkey(it can jump/fly/climb)能通过自己的方法得到苹果的和另一组 mouse ,sea lion(it can’t get apple),最后升华到了情感目标的教育,动物们之间说: let’s help each other(让我们互相帮助吧去得到苹果),整个课堂行云流水,真正做到了高效轻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来自广州顺德的田湘军老师用他雄浑宽厚的嗓音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征服了全场教师。田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取材于英国影片的《Wallace and Gromit》。用电影来教学,足够大胆,足够创新。让学生带着Who? When? Where? 3W的问题预测任务型教学将学生带入了新课学习。整节课的最精彩处是就Wallace如何登上月球的行为展开了“first next then finally”程序动作的讨论,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在操练阶段,教师并没有停止对学生的知识的细微渗透,而是选取了较为幽默的话题:如何将一只大象放入冰箱,如何下课。通过这样比较有趣的任务活动,学生十分乐意使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参与交流,行云流水一般的教学,让所有的孩子和听课老师沉醉其中以至于课程结束仍不愿离开。

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林丽的《Halloween》,选用地道的外国绘本作为教材对六年级的学生阅读教学,学生在五年级就已经有对Halloween的初步了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好奇心,分四个板块教学。

刚开始的guessing game提供一些简短的信息,引出

October/mask/pumpkin lantern导入今天的主题Halloween,设计的巧妙而又生动。接下来让学生回忆自己了解的万圣节知识,阅读文本,说一说Whats new?通过找页数,让学生有目的阅读。阅读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回答问题、做选择题、填空等。在每一块阅读中,做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很快明确文章的思路。本课的阅读材料,她用rhyme的形式,时尚的节奏读出。令人感叹原来阅读可以这样有趣,课后学生意犹未尽重复着今天的rhyme。

史大胜,这位博士级别的留美访问者,在上他的英语绘本故事课时,我或多或少读懂了他的一些理念。也许那正是他留美期间形成的一些理念。课堂上,面对坐的的端端正正的一年级孩子,史老师不止一次提醒他们,你们喜欢怎么坐就怎么坐,我们今天是一起读故事。面对孩子们整齐划一大声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又不止一次的强调,声音轻一点,不用这么大声,回答问题只要能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就可以了,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面对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的情形,他极其真诚的赞美他们:you’re so smart very good等等,让我们明白虽然好孩子不一定是夸出来的,但是给予他们必要地赞美必要的鼓励很重要,因为小学阶段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名师课堂”是他们的精彩,带给我的却是深刻的思索。一路风尘,不虚此行。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在大师的携领下,愿我能在前行的路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千课万人感想 第3篇

精心执行四方传播吸盛夏日月精华

(详情请关注“千课万人”官网www.qkwr.net)

放眼未来, 认清当下, 直面教育发展道路上的挑战和机遇, 日益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十分重要的关键之举。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与人才竞争, 呼唤着教育必须加速整体优化, 知难而进。时不我待, 就必须出新思维, 有新行动。心态 (思维) 决定姿态, 姿态改变事态, 事态则必会提升业态, 最大限度地使教育达到硬件与软件并进, 外力与内源并重, 继承与创新并举, 做大与做强并行。为了服务于全国区域教育最大化地释放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实现前卫的教育愿景, “千课万人”教育文化品牌积十多年卓越资质及品牌个性, 为您郑重推出“全国小学教师暑期专业提升系列活动”, 供您慧眼择珠。

【活动收费】培训费1000元/人 (团队可优惠) 。自理食宿, 食宿及往返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

【报名及咨询】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 额满为止, 未报名者谢绝参会。电话报名: (0571) 86971080 86971084 86971040 86971789 86971641邮箱报名:qkwr@163.com网站报名:www.qkwr.net短信报名:15958198815 15958188212 15958198116 QQ报名:2521566653 1658661567 QQ群:136559570 (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 请改用电话报名)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理学部继续教育中心;北京名师之约文化传播中心1.

备注:本系列研讨会将发给学员继续教育学分卡。

2011千课万人 第4篇

戴埠中心小学

虞丽媛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正是美丽西湖千姿百态的最佳写照!

我们这一行人,是幸福的!能如此亲近美丽的西子湖畔,能如此亲近“千课万人”的活动会场,能如此亲近名家大师的课堂。

虽已离开杭州,离开华家池,但“千课万人”的智慧语文课堂,仿佛是一首浓浓的诗,让人品味不尽。可谓:不亲近名师,不知教学之美妙;不亲近“千课万人”,怎明数学之精髓?在那个宽大得不可思议却又座无虚席的会场里,我分明听到了世上最美妙的声音——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清亮动人,赏心悦目,令人感动。

此刻,就让我,与你分享留存在我心间的滴滴感动吧!

(一)感动于那些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们!

每天,在同一个时间里,我都会与那些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拾级而上,奔赴这一个或那一个坐台。然后我们会做着相似的动作,匆匆坐下,打开笔记,静静地聆听,匆匆的记录,深深的思索,细细的品味,腰酸背痛却浑然不知,因为,教育!

每天,我们会连续坐上几个小时,中间甚至没有半点休息的空闲,却不曾听到身旁老师们的怨言。同行三人,在杭州的日子

里,每天相约一起去吃早餐,一起去听课,一起漫步浙大校园,一起聊名师,一起聊课堂,也会一起聊八卦,更会一起哈哈大笑。是教育,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是教育,让我们留下了这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友谊,也是教育,让我们彼此心间都涌动着温存的感动!

(二)感动于那些相识的、不相识的名师!

所谓的相识,是我曾听过那些名师的课堂,比如王崧洲老师与薛法根老师,那是两个让我崇拜得一塌糊涂的老师。他们的课堂总能打动孩子的心,也能打动我们听课老师的心,追本溯源,源于他们对孩子的呵护与尊重。

特级教师林乐珍,小语人很多都熟悉。她漂亮的脸上总是装满着对孩子浓浓的爱,平实的言语中总是透着对孩子真诚的尊重。从林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拿出诚意待孩子,蹲下身来做教育,不时地摸孩子的头,牵孩子的手,亲切地询问孩子。举手投足之间,时时流露着对孩子们无限的爱。正是在林老师的赏识激励下,才有了孩子们兴奋得涨得通红的小脸,举得如林的小手,课堂也因此精彩四溢!这一刻,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想,只有当心中真正有孩子,了解孩子,始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才能做到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如此温馨的课堂。

薛老师是当今最朴实,最不像特级教师的教师。他的课就像茉莉,看起来素素的,嚼起来香香的。薛老师这次执教的是《九色鹿》之后。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很不给力,不管薛老师

问什么,学生不是沉默就是不会,课堂气氛十分沉闷。作为薛老师的铁杆粉丝,在下面真的为薛老师摊上这么不上路的学生捏一把汗。在这样的情况下,薛老师沉着冷静,巧妙地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学生在薛老师的引领下茅塞顿开,畅所欲言,妙语如珠,令在座的我们叹为观止。我想,薛老师的课堂之所以精彩,还源于他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遇到突发情况,他才会有底气轻松化解吧。

所谓的不相识,那些名师的名字我早有耳闻,对他们也有所了解。但这次,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聆听他们的课堂,比如窦桂梅老师。

窦桂梅老师,留着短发,穿着休闲,很漂亮也很精干!她上的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始的导入就很吸引人,窦老师那极富磁性的声音评书形式导入,马上把孩子们和听课老师给吸引住了。整个课堂朗读贯穿始终,足足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朗读,都是放声地读。课堂仿佛一个说书场,评书味十足;又像是一个古典话剧排练场,学生纵情地朗读(抑或演读)。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语言,都让我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大家级手笔。如何读出文本的原汁原味?此文节选“评书体”小说《水浒传》,它从评书演化而来,于是,窦老师在课堂上加入评书元素,将文本的古代文学味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上不仅有书评、章回目录、赋赞,板书自成对联式,从音节响亮去感受汉语用字之妙,连“反衬”法都还原为“背部铺粉法”。真可谓“什么样的文本,还它什么

样的味道”。

听窦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享受。窦老师的普通话标准,朗诵水平足足达到了一个配音演员的水平。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角色,她就能读出什么样的味道。窦老师教学语言丰富而典雅。这两节课,课堂的引导语、过渡语非常多,全似一个说书人的语言,丰富、典雅而又不失活泼。如“好文在手,需朗朗上口”、“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怒从心中起,横向胆边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品析“来”字的妙处时,“就是这么重复着,就是这么简单着,就是这么刺激着你,就是这么让你印象深刻。”这类优美而经得起推敲语言很多,对学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尊重学生对洪教头的猜想,把学生引向整本《水浒传》,等等。让学生全部参与进来,找到成就感,体验文本,入情入境地读,入情入境地品,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师一堂课,一课一人生”!

千课万人 第5篇

3月24日—27日,我有幸在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为期三天的培训,此次培训对我来说感触颇多,接下来我谈一谈此次培训给予我的一点思考。

温馨而淡雅的教学方式

来自台湾新竹大学的吴望如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美术课——《纸艺术教学》。首先对台湾老师的第一印象便是亲切和蔼,感觉他们身上具备着一种“温馨”的气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礼仪细节,在整场讲座中都是用“您”作为称呼,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坚持,更是我应该学习的地方。

吴教授的纸艺术课程与我想像中的并不同,他并没有用课件,而是亲身示范,从中让我领悟出“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生需求”是多么的重要。

开场跟老师们互动,让大家先折小时候自己玩的纸飞机,而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一个思维定势的问题,两种飞机没有翼,也都是完整的。这无疑是对纸飞机的理解的定势,不禁让我反思现在的孩子们会如何面对这样的题目。吴教授向我们传达了新的理念,通过重新建构去打破常规思维,先解构再建构。课堂上教我们叠出九种纸飞机,让我们在自己创新两种纸飞机。例子中现场的解构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培养他自我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口中的“魔术师”,也就是剪刀,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而是打开孩子思维的魔法。

甜蜜而芬芳的学习过程

于我而言,手工一直是弱项,所以手工课是难题。幸运的是此次有幸聆听吴望如老师的纸艺课,吴老师对于纸艺的热爱和研究,呈现出绝美的纸艺作品,不禁让我也很想去尝试去努力。

纸艺讲座让我对“纸”有了新的认识,其实它不单单是一张纸,如果你用心去研究它打造它,它就像你的孩子,它的可塑性极强,而且取得也容易,通过折叠、切割、弯曲等方法能变出丰富的种类。而纸艺作品分为平面作品、半立体作品和立体作品,不同的种类给人的视觉效果完全不同的,但是都很美妙。

吴老师通过以身示范,教会了我们“各种纸飞机”、“四巧板、五巧板、七巧板” “解救动物、仙人解套、大嘴兽、隐藏的空间” “大嘴鸟、鱼、各种鸟”“纸螃蟹”等作品,让我们领略到了纸艺的博大精深。

在纸艺教学方面要根据纸质的不同去设计课程内容,并且要体验、感受,这比技巧练习更重要。

千课万人 第6篇

有幸去杭州领略名师做课的风采,正是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这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细致处赢得课堂:课堂是学堂,学生是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却不是谁都知道。这次大师们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一开始就会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放下教师的威严,“蹲”下来看学生。给学生上课就像是和熟悉的人在交流,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就像于永正老师,虽然年龄大,却还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那样的交流,不像是师生,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孙孙一样。

引领时激发自信:孩子的自信,孩子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呵护和赏识。在这四天中,我看到无论是课前师生的自我介绍,还是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板书,交流学习词句的心得等,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包办代替,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悟自得。而这些学习成果都是教师在前引领着。薛法根老师的《雾凇》他在遇到学情的“不确定性”时,利用对话层层铺设,千方百计地启发,把学生的“无话可说”,变成“有话可说”。不打击学生,呵护住一丝学习的心火,分步引入,把教学中的突发情况转化为“教学机智”,让学生随着老师的深入而深入。

授于渔春雨润物: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生本课堂”的本质意义,就是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就该大胆放手。在名师们精心营造的课堂氛围中,利用巧妙的引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学习与探究,因为学生们得到的不是活生生的鱼,而是“渔”,就像窦桂梅老师在课堂上教学,如春雨润物,幼苗拔节有声,花开有形。

“千课”有“千面”,课课呈现教师的生命色彩,绽放文本的生命莲花,凸显作者的生命轨迹,体现编者的生命意图。这一切都是为了教学的根本——学生的生命发展。尊重、呵护、促动、唤醒、激励、点燃学生的生命言说、言语的热情、梦想和激情,告诉他们文字的精妙,人性的美好。让他们体会母语的精彩、博大与精深,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母语的世界里引纳倾吐、感悟积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自由快乐成长。让他们沐浴灵府,丰赡精神,拔节生命,成为一个个语言人,精神人,语文人,诗人„„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所在。

千课万人感想 第7篇

聚焦核心素养50节新课温暖成长行程

【 我们的活动时间 】 语文:2015年11月12-15日,11日报到,16日返程

数学:2015年11月19-22日,18日报到,23日返程

【 我们的活动地点 】 中国杭州(报名后告知确切报到及会议地点)

【 我们的活动主题 】 关注新常态课堂的八大走向

【 我们的课程与团队 】 (每板块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

语文

培育核心素养邀请新加坡翁美慧,邀请王荣生 、 王崧舟 、 吴忠豪 、 张祖庆 、 周一贯 、 谈永康 、 赖正清 、 虞大明改变传统课堂形态,引领培育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

践行 “ 超文本 ” 教学邀请马来西亚黄先炳博士,邀请王玲湘 、 成尚荣 、 吴立岗 、 何捷 、 陈朝蔚 、 夏家发 、 崔峦 、 窦桂梅展示 “ 阅读 、 表达系列课 ” ,实施 “ 阅读 +X”、“ 表达 +X” 的超载文本教学 。

引导自主发展邀请邬国文 、 孙世梅 、 林珊 、 钟鹤童 、 薛法根呈现自主学习的机理转化: “ 学习单 ” 的全程运用; “ 小组讨论 ” 的高效开展; “ 体验教学 ” 的落地生根; “ 学习共同体 ” 的组建; “ 随堂作业 ” 的百花齐放; “ 小先生制 ” 的推陈出新 。

构筑学导主线邀请肖俊宇 、 陈宝铝 、 林莘 、 黄国才 、 盛新凤 、 蒋军晶通过 “ 翻转课堂 ” 等呈现形式,构筑课堂学导主线 。

渗透微课程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周锐 、 董宏猷,邀请干国强 、 何夏寿 、 沈小玲 、 陈琴 、 周益民 、 雪野 、 韩兴娥展示有效 、 有趣的微课程 。

关注思考力邀请张立军 、 张学伟 、 薛瑞萍 、 瞿涛践行创造本真的课堂体验,培育思维宽度与深度 。

建构生命自觉邀请台湾名师葛琦霞,邀请王红 、 孙双金 、 李政涛 、 汪潮 、 薛丽芬顺应当代主流价值取向,建构课堂生命观,散发生命自觉气息 。

维护课堂权益邀请王中敏 、 肖绍国 、 吴琳 、 陆红兵 、 陈金铭 、 林志芳 、 章师亚推介把时间 、 空间 、 提问权 、 质疑权 、 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空思考和实践 。

数学

培育核心素养邀请孔企平 、 孔凡哲 、 史宁中 、 华应龙 、 吴正宪 、 张良朋 、 斯苗儿 、 鲍建生,邀请台湾专家林碧珍 、 钟静改变传统课堂形态,引领培育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

践行 “ 超文本 ” 教学邀请刘伟男 、 刘忠阳 、 李晓梅 、 杨迎冬 、 张齐华 、 黄爱华 、 潘红娟展示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载体,践行超载文本 “ 整合数学 ” 教学 。

引导自主发展邀请田小勤 、 刘莉 、 李培芳 、 张新春 、 罗鸣亮呈现自主学习的机理转化: “ 学习单 ” 的全程运用; “ 小组讨论 ” 的高效开展; “ 体验教学 ” 的落地生根; “ 学习共同体 ” 的组建; “ 随堂作业 ” 的百花齐放; “ 小先生制 ” 的推陈出新 。

构筑学导主线邀请刘德武 、 刘加霞 、 刘松 、 孙钰红 、 贲友林 、 俞正强通过 " 翻转课堂 " 等呈现形式,构筑课堂学导主线 。

渗透微课程邀请陈力 、 陈庆橹 、 袁晓萍 、 顾志能 、 黄升昊 、 管尤跃展示有效 、 有趣的微课程 。

关注思考力邀请第十二届全国小数赛课最优秀3位获奖者( 2015年10月黄山举行),邀请李加汉 、 姚剑强 、 高枝国 、 彭晓玫践行创造本真的课堂体验,培育思维宽度与深度 。

建构生命自觉邀请宋显庆 、 张丹 、 邵虹 、 顾亚龙 、 徐长青 、 曹培英顺应当代主流价值取向,建构课堂生命观,散发生命自觉气息 。

维护课堂权益邀请朱国荣 、 刘延革 、 姜荣富 、 费岭峰 、 唐彩斌推介把时间 、 空间 、 提问权 、 质疑权 、 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空思考和实践 。

【 我们的论文评奖 】 每位代表仅限一篇,一式两份,与会时提交组委会(需交纳评审费) 。

【 我们的光盘征订 】 请会后点击 “ 千课万人 ” 官方网站www.qkwr.net订购 。

【 我们的活动收费 】 每学科培训费850元 / 人 。 食宿 、 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住宿标准:每人每天90-150元 。

【 我们的活动爱心 】 继续推出革命老区 、 西部地区 、 希望学校爱心免费听课名额,详情请关注官网公告 。

【 我们的报名咨询 】 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未报名者谢绝参会 。 电话报名: 4000017582短信报名: 15958198815 15958188212 15958198116邮箱报名: qkwr@163.com官网报名: www.qkwr.net微信报名: qiankewanren QQ报名: 2521566653 1658661567

备注: 1. 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请改用电话报名; 2. 本次研讨会将发给学员继续教育学分卡; 3. 日程安排于活动前10天在网站公布; 4. 列举专家将以报告 、 示范课 、 互动评点 、 书面评点等形式进行; 5. 专家简介请登录官网查询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办)

千课万人感想范文

千课万人感想范文(精选7篇)千课万人感想 第1篇2013年11月27日上午八点整,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杭州市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