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精选13篇)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 第1篇

抢救车管理规范

一、抢救车由办公室护士专人管理。

二、每月护士长与办公室护士至少大 查对并双签字一次。

三、每次使用后及时补充药物及抢救

物质,保持完好备用状态,经双人查 对后签字并将封条规范粘贴。

四、抢救物质仅限抢救时使用。

五、抢救车禁止放任何物品。

六、抢救车定点放置。

天愿医院

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3.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

4.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及时封存。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

5.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名护士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6.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

1.急救车的封存:

(1)使用统一的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2)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3)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4)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两个月更换。

(5)封存者双人签名。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2.急救车检查内容:

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药品清单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

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是否属于完好备用状态。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 第2篇

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设专人负责抢救车管理,保持清洁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即第一治疗室或重病人集中收治房间内进门处,不得随意挪动更换。

2、设置抢救车物资卡,表明药品、物品放置位置及名称、剂量及数量,并按卡放置。

3、护理人员应熟悉抢救车备用药品、物品、仪器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用法用量。

4、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分类存放,标签清晰,做到“四定”(定种类、定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三无(无过期、无失效、无变质)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5、抢救车上的药品、物品只限抢救时使用,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6、做好抢救车的交接班工作,清点抢救车内药品及物品的数量、质量及有效期,检查各类急救设备性能并做好记录,确保其完好适用。

7、抢救车上的必备药品按医院统一编号排列,定位存放,其摆放应依照编号由近到远,由左到右的顺序排列,方便取用。

8、药盒内药品按失效期远近由左到右排列,最左边为有效期最远,最右边为有效期最近,使用时遵循左进右出的原则,即先使用近效期药物。

9、各种急救药品,物品使用后须及时整理、清洁、消毒、补充,抢救所使用的空安瓶须经二人核对,补记医嘱后方可弃去,近效期药品应到效期六个月之前到药房更换,更换时须有互换药品的名称、效期、批号等记录,实行药品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效期档案。

10、抢救车急救药品及仪器设立专门的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仪器名称、规格、剂量、数量,本、物必须完全相符,每班交接并签名。

11、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急诊除外),封存时需双人核对、双人签名封存,使用后及时补充,经双人核对后再次封存。

12、护士长平时检查抢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周必查一次签全名。

13、建立抢救车物品及药品交接班本,放于抢救车旁,并按要求认真核对填写数量。

14、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由护士长和办公室(专业)护士负责管理。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 第3篇

关键词:物品车,仪器车,急诊抢救室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 是医院急、危、重病人多、病种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而急诊抢救室是危重病人相对集中的场所, 对抢救设备有着很高的要求[1]。急诊抢救内仪器、物品繁多, 在抢救中, 往往因为参加人员多, 配合不好时很容易造成反复或重复取物而增加护士往返跑动的时间, 容易延误病人抢救的时机, 从而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我科从2008年8月开始设计了各种类型的物品车、仪器车, 对各种抢救物品及仪器进行了归类及规范管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根据抢救室内抢救物品、仪器使用的频率、数量, 设计、购买物品车、仪器车, 固定车上物品种类及数量, 制订成卡片并过塑放于车上。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进行设计物品摆放的最佳位置, 并在墙壁上及抽屉外面贴上醒目的名称标志, 使车在非使用时固定放置于相对应的位置。

1.1 输液治疗车

上层放置治疗盘, 备有输液所用的一切物品, 包括碘伏、棉签、止血带、砂轮、输液胶布等。抽屉内做成格子状, 分别放置各种型号的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及留置针、采血针、三通管、微泵延长管等, 输液车侧边加宽托盘放置各种采血试管及快速手消毒液。下层放置医疗废物桶、利器盒、小桶 (分别放置用后的止血带、注射器) 等。

1.2 创伤包扎车 (改装的麻醉车)

上层分为2个抽屉, 有各类敷料、小方纱、凡士林纱布、绑带、三角巾、扎带、气压止血带、橡胶止血带、剪刀等;下层放颈围、腰围、肋骨固定带及各种型号的夹板等用品。

1.3 气管插管车

上层放清洁的治疗盘, 治疗盘内放置急救包 (开口器、舌钳、压舌板) 、麻醉咽喉镜包、连接好的呼吸囊, 抽屉内有各种型号的气管导管、导丝、牙垫或导管固定器、注射器、手套等用物;下层放置医疗废物桶及用后物品放置桶。

1.4 吸痰车

上层放治疗盘, 内有吸引管、大小型号的吸痰管、无菌小方纱、一次性无菌换药碗, 治疗盘旁放有生理盐水、纯化水、手套, 侧边挂有快速手消毒液;抽屉内放输氧管 (鼻塞及面罩输氧管) ;下层放置备用的吸引器。

1.5 仪器车

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转运呼吸机等均单独放置在仪器车上, 仪器车抽屉放置仪器操作所需要的物品, 如心电电极片、导电糊、无菌小方纱等。下层空置, 以便于在运送时放置其他所需用物或仪器。

1.6 实施规范化管理

抢救室的物品均定种类、定数量、定位置放置、定班次检查、定专人管理, 仪器设备专人负责保养、及时送维修。保证各类抢救物品器材的完好率达到100%, 逐步实现抢救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起到监控作用。

1.7 加强培训力度, 使护士掌握质量标准

把抢救室的管理标准及规范作为新入科护士培训的重点。要求每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辆物品车、仪器车内物品的种类及作用, 护士长定期考核护士能否随手取出所需要的物品来判断其对抢救室内物品放置的熟悉程度。每半年对护士进行1次抢救物品的组合训练, 如除颤组合、气管插管组合、洗胃组合、吸痰组合等。科内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医护配合抢救危重症病人的培训, 提高了急诊医护人员对急救仪器物品的使用技能, 使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

2 实施效果

我科自从2008年增添了物品车、仪器车以后, 抢救室的物品全部都能归类归位放好, 使抢救室工作场所的物品、仪器一目了然。在抢救病人中, 医护人员随手拉起物品车或仪器车, 均能进行相应独立的操作, 减少了寻物的时间, 形成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在护送危重症病人检查、住院过程中, 因呼吸机、吸痰器、监护仪等抢救仪器能随病人一起携带、随时使用, 病人没有因为抢救不及时而出现医疗纠纷。

3 讨论

急诊抢救室抢救物品、仪器多、功能复杂。我科现有仪器:呼吸机3台、电除颤仪2台、电动吸痰器3台、心电监护仪7台、心电图机2台、洗胃机、微泵、输液泵各1台。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多, 医护人员结构复杂, 急诊工作范围涉及广泛, 要负责院前出诊、院内急救、留观、门诊输液等。抢救危重病人时各个岗位的人员都有可能参加, 如果物品仪器放置不合理、不规范, 医护人员常常需要到处找寻或者在忙乱中很容易造成几个人重复去拿同一样物品, 导致浪费人力资源, 从而延误病人的抢救时机。而将物品、仪器分类、固定放置后, 物品或仪器车一到身边, 医护人员随手就能从车上拿出对应的物品, 缩短了处置病人的时间,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抢救仪器备用状态取决于管理者对它的管理。每天固定一个班次对抢救室内的物品车、仪器车进行清洁、整理及物品的检查、补充。原则上要100%设定放真正需要的物品[2], 所以每台车都设立物品卡并过塑, 放于车上的抽屉, 护士检查时要做到卡物相符。急诊病人病情危急、复杂多变, 常涉及多系统多脏器的病变和损害, 随时可能发生心搏、呼吸骤停, 急诊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及紧急情况应急措施。在医生未到达之前, 能及时准确实施气管插管、除颤、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措施。紧急情况发生时, 护士要承担各种抢救工作, 必须熟悉各种护理抢救技术和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3]。过去, 抢救室内物品多, 每个操作均需找寻不同的用物, 护士工作显得忙而乱。设立物品、仪器车后, 医护人员不再需要往返不停地取物, 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 井然有序。

对护士应强化急救意识,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对不同年资的护士采取不同的专业培训措施, 使他们能胜任日益繁重的急诊工作[4]。将对抢救室物品仪器的掌握列入新入科的护士的培训计划, 由带教老师进行统一培训, 再由护士长进行考核, 合格后方能独立排班。每年在全科室里进行医护配合抢救培训, 使医护人员熟悉物品仪器的使用。经过组织与制度、培训与考核、检查与保养、消毒与摆设等应急管理, 使抢救仪器进入并保持最佳的备用状态[5]。

通过对物品车、仪器车的规范管理后, 在危重病的抢救中, 护送检查及住院过程中, 随时能将呼吸机、吸痰器、除颤仪等抢救仪器推至任何一个地方, 而不再需要将抢救物品、仪器堆积在病人的病床上或平车上, 避免了运送途中抢救病人时为了理顺各种管道而手忙脚乱, 也避免了漏带抢救物品导致护士来回取物而耽误抢救时机。

参考文献

[1]胡冬梅, 陈珺, 王玲.急诊抢救室设备管理方法探讨[J].护理学报, 2009, 16 (12B) :23-24.

[2]毛嘉艳.“5S”管理法在急救器材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7B) :52-53.

[3]王力江.现代急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J].当代护士, 2005, 10 (1) :94-95.

[4]沈洪.急诊发展是一个需要共同探索的课题 (一) [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13 (8) :451.

抢救车标准化管理应用体会 第4篇

方法:调整急救药品品规,规范急救物品种类,实行分层管理,统一标识,完善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及护士培训,加强质量控制。

结果: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结论:抢救车标准化管理的应用,确保了抢救车内物品的安全使用,保证了护理安全,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发生。

关键词:抢救车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49-01

抢救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极其紧迫的特殊类型的急救,具有任务急、责任重、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抢救的目的在于挽救病人的生命,避免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减轻痛苦,降低伤残率[1]。为了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各科室均配置了抢救车,各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均要求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我院于2010年组织对全院急救车进行标准化管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急救物品配备

1.1规范急救药品品规。经医院药物治疗与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将全院基本药品配置目录调整为23种,包括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尼可刹米、洛贝林、西地兰、速尿、氨茶碱、地塞米松、异丙嗪、10%葡萄糖酸钙、氨甲环酸、碳酸氢钠、50%葡萄糖、甘露醇、5%葡萄糖、0.9%氯化钠、参麦、参附。各类药品均按药品原包装数量配置、保存。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配置专科用药。

1.2规范急救物品种类。按照要求配置了急救用无菌物品以及其他急救用物[2]。将原规格陈旧、不适应急救需求的抢救车更换为ABS急救车,使复苏板、便携式氧气装置全院统一,急救物品能分层放置,并配置速干手消毒剂、锐器盒等职业防护用品。急救包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制作,并予以塑封包装。

2急救物品管理

2.1实施抢救物品分层管理。抢救车分五层,第一层放置输液、采血用物及液体;第二层放置各类急救包及氧气管、吸痰管等;第三层放置注射器及急救药品,按药物类别顺序竖排放置;第四层放置血压计、听诊器、电筒等诊疗用品;第五层放置呼吸器囊、中心氧气表、吸引器等急救器械;随车备记录单、笔、垃圾桶等辅助用品。各层抽屉用隔板分隔,使物品分类放置。

2.2制作统一标识。以A4纸制作了急救药品、物品目录塑封后随车配置;制作了统一贴膜标识粘贴于急救药品原包装外眉栏,内容为序号、药名、剂量;抢救车各层抽屉外序号、放置物品制作贴膜标识粘贴。

2.3建立补充抢救车管理制度,制定急救药品补充登记本。实行抢救车班班交接及每周检查。日交接核对基数,周查对逐项检查质量,护士长每周抽查[3]。抢救车每次使用补充后在急救药品补充登记本上登记、签字。近效期药品及时与药房调换,避免浪费。

2.4修订抢救车质量检查标准。内容包括急救物品按规定分层放置,整洁、有序;按抢救药品登记本顺序放置各种急救药品,药品数量、剂量、规格统一,保存无混装,标签清楚,无过期药品;急救物品齐备,运行良好,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内;急救器材及药品严格交接班,记录完整;抢救车管理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等。

2.5加强护士培训。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急救相关知识与技能;每月护理质量检查将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纳入科室质控范围。

3应用体会

全院实行抢救车标准化管理后,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标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护士记忆、查对,在抢救病人时能迅速、准确的取用物品。使护理人员打破了科室的局限,在转科或紧急调配时,对各科的抢救车管理不会陌生,不会在抢救患者时影响抢救车内物品的取用[3],有效提高了抢救车管理质量。在院内外多次检查中,合格率均为100%,未发生因急救物品不到位而导致的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参考文献

[1]李宏.急救物品的配备和管理.长江大学学报[J],2011.8(11):219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59

抢救车管理制度 第5篇

一、目的

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确保抢救车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标准

1.医院统一配置抢救车,设专人管理,每周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药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固定位置。所以药品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一律不外借。

3.医护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内物品、药品,仪器的放置位置,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严格执行“五定”管理:一定专人管理,二定数量品种,三定点放置,四定期消毒灭菌,五定期检查维修。

5.抢救车顶平台的左上角备有《抢救车药品、物品基数一览表》。

6.抢救车实行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管理方式,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种方式。6.1、封闭式管理:每月一封,每天检查封条及锁扣,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6.2、开放式管理:每班一查,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记录及签全名。

7.急救药品谁使用谁补充,必须在本班内完成,本班内不能完成时,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上注明并交班。

8.存放在包装盒内的急救药品批号须一致,包装盒外的标签应完整、清晰并注明序号:不同批号急救药品,用小袋分装并注明药品、批号及有效期;高警示药品统一在外包装盒侧面右上角贴上“高危药品”等标识。9.药品、物品失效期的标注。9.1、抢救车内无菌物品及液体:用黑色油笔在失效时间外面上圈圈,如不醒目的,可直接在外包装上标注失效时间:年-月-日(如2018-6-6)。9.2、急救药品:用黑色油性笔在包装盒上注明失效期时间。

抢救车管理制度 第6篇

1、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臵于固定位臵,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臵。各班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臵位臵,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3、抢救车规范化设计

(1)绘制示意表:护理部根据抢救车结构绘制急救药品、物品示意表,统一放臵在抢救车内,便于清点药品物品;各科按照护理部统一设计、印制下发的示意表放臵药品、物品。

(2)统一摆药顺序:全院统一要求将每种药品的安瓿按照失效时间的先后从右到左、从上向下排序,以便及早使用近效期药品,同时培养护士的思维定式,以防用药时不熟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3)统一设立标识系统:根据护理部要求保持一定药品基数,标明药品名称、剂量;使用贴纸制作药品外包装盒标签:标明序号、药名、有效期,(医院统一制作标签,有效期可手写).目前科室可以用电脑制作标签:如:1.盐酸肾上腺素 有效期:2014.7.5。存放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的名称、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药名、规格、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臵于同一药盒内。(4)实行药品及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设制抢救车药品、必备物品的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3月内过期的药品,即在药品瓶体下方上贴红色标识,并注明失效日期。3月内失效的药物用”*“在一览表相应位臵用红笔标示,以便使用时第一时间提醒护士取用或提早调换;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④如有2盒及其以上药品,将其”*“标示于包装盒外的标签药名后,以提示此盒内药物3月内会失效。

4、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交接班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5、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周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6、交接与药品补充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交接双方,已用药物用药护士及时补充,按照失效先后调整安瓿的位臵,并及时填写示意表中的内容,且进行封存。

7、建立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周检查1 次,每月负责科室急救知识培训;并及时通报结果;护士长签名。

抢救车管理制度说明

1.各种特殊抢救药品、物品在统一规定基础上可根据科室实际增加,且制定成卡片报护理部备案

2.请各科室按《抢救车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必须做到五定:定数量、定点安臵、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3.做到三无:无责任性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 4.做到二及时:及时进行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5.做到一专:专人管理

封条式管理制度

1、各科室采用贴封条方式对抢救车进行封闭管理。

2、抢救车必须经清点、检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方可进行封车。

3、用签字笔在封条上注明密封日期(年 月 日)和检查人、整理人姓名。

4、每班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一次性封条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签全名。

5、抢救车封存周期不得超过1周。每周星期一必须开封、清点、检查车内药品、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完好状态后再封闭。

6、抢救车一旦开启使用后,应由专人重新清点、补充抢救物品、药品后再封闭,保证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数量准确及完好备用。

7、护士长每周对抢救车封闭、检查和清点情况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

封条式管理注意事项

1、抢救车要求封存保管,在封存状态下要保证抢救药品、物品的完好状态,且应至少每周1次清点药品和物品的数量,检查其性能及有效期,做好记录。

2、封条应保持清洁完整,抢救车一旦开启,封条应呈撕毁状,经检查及消毒后,需及时验封。封条内容应填写齐全,包括封存日期、检查者与整理者双签名

3、三月内过期的药品,需提前与药房调换药品,并做好调换药品记录,如果暂未调换,应标明未调换原因,并跟踪检查,及时领取补充。

4、补充后的药品、物品应在药品盒上重新注明编号、药名、有效期;在抢救药品一览表内填写补充药品有效期。

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1、护士长安排专人负责各种急救物品、器械、仪器、药品领取,分类保管,定期检查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2、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设专用抽屉存放。

3、急救物品五固定两及时:定物、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时检查消毒,及时检查维修,及时请领报销,保证完好率100%。

4、抢救物品、药品、器械班班交接,并签全名。

5、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做到常备不懈。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维修,分类保管,药品用后及时补充。

6、抢救室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7、护士长每周检查签字。

抢救药品、物品管理---专人专管

1、抢救车专人管理

2、每次抢救病人后,当班护士及时清理消毒,补充完善后与分管抢救车的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无误后,在抢救车记录本及封条上两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重新贴上封条.3、分管护士每周星期一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器械有效期;调试、消毒各个仪器。及时补充、消毒,并轮流与本科室护士共同核对,确认无误后双签字。

4、舌钳包每周高压蒸汽灭菌

5、除颤仪每周充电一次、每月行放电试验,检查充电周期是否小于10s;并做好登记。

6、简易呼吸气囊在备用期间每周用75%酒精擦拭消毒一次。

7、手电每周充电一次

8、每月底与护士长共同逐项大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器械数量、批号、有效期等;调试、消毒各个仪器。

抢救药品、物品管理----统一、规范

1、根据需要定基数、定位、定序号排列。在每种药品竖立外包装盒上统一贴上标签,记录其药品编号、药名、有效期。

2、全院统一设立标识系统:根据各科需要保持一定药品基数,标明药品名称、剂量。在每类药品安瓿的下方,使用不同颜色贴纸制作小标签,小标签上标注失效时间。有效期在3个月内使用红色标签并登记。以便使用时第一时间提醒护士取用。

3、统一摆药顺序:全院统一要求将每种药品的安瓿按照失效时间的先后从右到左排序,以便及早使用近效期药品,同时培养护士的思维定式,以防用药时不熟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

4、不同规格的急救药品禁止放在同一盒内

药品检查

1、量:有无沉淀、混浊、絮状物、结晶、变色、受潮④其他药品标签是否清晰可辨、保存方法及环境是否合适。

2、质量时需注意光线充足。

物品检查

1、物品检查内容:检查一次性物品的名称、规格、有效期,标签是否清晰;检查物品包装是否完好;检查各物品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2、物品检查要求:各抢救车抽屉、门、车轮等活动装臵灵活有效④抢救车车体内外部、储物框清洁 3救车机械部分损坏,须挂上<待修卡>,并及时联系设备科到科室行现场维修,班内不能修复者,做好交接。抢救药品、物品管理---药物效期一览表

效期一览表内容包括药品和物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有效期(或失效期),将抢救车内所有药品和物品按分类顺序填入表内。一览表放臵在抢救车内,以便每次查对使用

专科特殊抢救药品、物品在现有基础抢救药物一览表后续列出。补充药品、物品后,及时在一览表对应位臵注明补充药物的有效期。一览表内药物的批号、有效期每月重新校对、打印。

抢救室物品、药品、器械交接班制度

抢救车交接班 建立“抢救室物品、药品、器械交接班本”,将急救药品和物品以及“封条完好”以表格形式列在该本上。

抢救车处于备用时,护士每班检查1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交接记录,不必启开检查。若封条完好,则检查外部物品,如:抢救车车轮活动情况、吸痰器、除颤仪等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在“封条完好”项下面打“√”;若封条不完好,则需要对照登记本查找原因,护士签全名登记

抢救车开启使用时,用药护士应注明药物使用的原因及数量。每次抢救病人后,用药护士及时清理消毒用物,补充急救药品、物品,按照失效日期的先后调整安瓿的位臵,必要时更换小标签。补充完善后与分管抢救车的护士或护士长共同清点、核对无误后,在抢救车交接班本、记录本及封条上两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重新贴上封条。当班不能补充齐全做好交班

抢救车管理制度 第7篇

1、急救车用物包括常用物品及药品,所有用物保证质量、功能齐全,处于应急状态。

2、常用物品包括:输液、输血、静脉注射所用物品;吸痰所需物品;吸氧所需物品;急救包;吸引器及所需配件,监护电极片;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配电盘,手套等。

3、常用药品:各病区根据专科要求及急救特点备急救药品,药品放置以规范并方便急救使用为原则。每种急救药盒内的药品应按使用有效期排列从左至右由远至近,先用最右边,补充时置于最左边(左进右出)。

4、根据本病区急救车结构制定:急救车平面图、急救药品应知应会、急救药品一览表。

5、急救车管理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6、急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无尘、用物齐全、规范。

7、“急救车管理制度”、“急救药品、物品最近效期登记表”附于急救物品交接本首页, 护理人员必须人人熟悉。

8、各班依照急救车一览表进行交接并规范填写交接登记本,责任人每周检查急救物品两次并进行登记签名,护士长每周检查急救物品一次,红笔签名。(封车管理者见第九条)

9、急救车封车管理:各病区根据急救车使用频率选择是否实行封车管理,如果实行封 车管理须做到:

(1)封车前双人检查,物品和药品的有效期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并在封条上注明封车起止日期和检查者(2人)。

(2)必须全封,封车时间为一个月。

(3)急救或检查时方可打开急救车,一旦打开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检查后再封车。

(4)急救车使用后实行谁使用谁负责,必须在本班内及时整理、补充完整,重新封车,并在急救药品物品登记本上记录(时间 使用后补充完整已封车)。

(5)护士长做到周周检查,红笔签名。责任人每周检查登记(填写方式为:日期 急救药品物品完好封条状态 签名)。护士长、责任人每月全面检查急救车一次,进行登记签名,登记时间必须与封条时间一致。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 第8篇

1现状分析

1.1 ICU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太多,归类不明确,放置杂乱,如听诊器、中单、注射器、输液器、采血器、绷带、输氧管、吸痰管等物品时多时少、堆积放置,清点费时费力,影响患者的抢救。

1.2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标示不明显,不同批号药品混装,难以按日期先后使用,以致药品过期。

1.3消毒无菌物品,如气管切开包、中心静脉穿刺包、导尿包等常有过期现象。

1.4每班护士交接时流于形式,甚至干脆不交班,直接登记交班本完成任务。

1.5有少数护士风险意识薄弱,在抢救患者后不及时补充药品、物品,也不交班,造成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缺如。

2具体实施方法

整理(seiir):按ICU的特殊性和危重患者抢救的需要确定物品种类和基数。明确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按ICU性质严格规范抢抢救车内“必需品”的种类和基数,基本针剂抢救药物各10支、镇静抢救药物各10支、不同种类瓶装液体各1瓶、不同型号注射器各2套、输液用物各2套,CPR用物、输氧装置、吸引装置、深静脉穿刺包、气管切开包、导尿用物、加压输液用具等各1套,将“必需品”按种类和数量放置在抢救车内,把“非必需品”彻底清出,防止误取误用。电脑打印药品、物品布局图过塑后,摆放在抢救车醒目位置,让ICU所有的医护人员对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种类、基数都胸中有数,以便抢救患者时得心应手。

整顿(seiton):目的是使救护车物品摆放有序,一目了然。把ICU抢救车内整理好的“必需品”分门别类、标明名称、编写序号、归类放置、固定摆放,对看似、听似、高危、一品多规药品采用不同颜色笔醒目标识。ICU抢救车分五层,第一层放置基本针剂抢救药物和镇静抢救药物,第二层放注射用物、输液用物、采血用物等,第三层放各种瓶装液体、气管插管用物、深静脉穿刺包、气管切开包、导尿用物等,第四层放CPR用物、输氧装置、吸引装置,第五层放生命体征监测用物,如听诊器、血压计。选派专职人员管理,每日核查1次,核对物品名称、基数、有效期、仪器性能等无误后上锁封存,注明检查日期、时间并签名确认,非执行抢救工作时,任何人不能开启,交接班时只需查看锁的完好状态即可,无需清点,抢救患者后及时补齐所用物品;抢救药品及消毒物品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药品必须在有效期前两个月进行更换,一次性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前半个月进行更换,避免物品过期失效。

清扫(seiso):目的是及时清出杂物。定期檫式抢救车内外,清出灰尘,抢救车用后及时补充,清除脏污、废物,保持仪器性能完好,仪器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灭菌,如:气管插管喉镜、呼吸气囊等清水擦洗、碘伏灭菌后用专用消毒塑料袋封装,填写消毒日期并归原位,效期近药品做好标识,以便及时更换。

清洁(seiketus):目的是让所有的药品和物品保持整齐、清洁、干净。防止脏乱的发生,维持洁净的区域场所。

素养(shini):目的是使抢救车的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对ICU医护人员进行抢救车管理培训,强化5S理论教育,科学管理、依规行事,人人培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抢救车的管理水平。

3结果

实施5S管理后,抢救车物品完好率、护士满意和医师满意度较前效果明显.

4讨论

5S内涵: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步骤[1],目的是达到环境清洁、语言文明、诊疗便捷、设施安全;整理:是将工作场所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的”和“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来,不必要的物品彻底清除;整顿:是对整理“有必要”的东西分门别类、固定位置、加以标识、排列整齐、登记造册;清扫:是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做到环境亮丽;清洁:是不制造、不扩散脏乱、保持洁净环境;素养:是要有自律性,人人培养成良好的习惯,依规定行事、培养积极进取精神。

5S理论管理是提倡从小事做起,做每件事都必须符合规范和要求[2],危重患者抢救是一个争分夺秒的工作,如何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快而有序的进行,规范ICU抢救车的管理,保持抢救用物种类、数量齐全,规范放置,至关重要,要求在抢救过程中达到方便、快速、准确取出用物,为重症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我院借鉴5S理论改革抢救车的管理,激励了ICU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了护士对抢救车管理的自律性,改革后抢救车车内药品、物品、仪器完好率达到100%,护士满意率从80%上升到98%、医生满意率从72%上升到96%。

总之,用SS理论对ICU病室抢救车进行科学而规范的管理,不仅为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重要保障,也为医护人员的安全提供方便,节省了护士的人力资源。

摘要:目的:借鉴5S理论规范ICU抢救车的管理,保证ICU抢救车处于完好的应急状态,确保危重患者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方法:按照5S理论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步骤对ICU病房的抢救车进行管理1年。结果:实施5S后抢救车物品完好率100%,护士满意率和医师满意率也明显提高。结论:5 s理论促进ICU病房护士的责任心,抢救车的管理规范化,提高医护人员快捷、有序的抢救,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确保医疗安全。

关键词:5S,ICU,抢救车管理

参考文献

[1]彭文涛.“5S”在病房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646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 第9篇

【关键词】 JCI标准;抢救车药品管理;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简称JCAHO)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 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认证模式[1]。JCI标准以求通过高的标准来规范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对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JCI标准要求规范管理搶救车药品,确保在急需时可以安全快捷获得药品。

1、抢救车药品管理中常见问题

1.1抢救车药品种类、数量不统一

一部分科室抢救车药品为25种、一部分科室抢救车药品为20种,还有一部分为18种,种类与数量不统一。

1.2抢救车内药品随意摆放,没有序号

药品无序,摆放混乱。抢救患者时,慌乱之中,难以准确取用药物。

1.3 抢救车无儿童用药剂量换算表

抢救车药品说明书剂量多为成人剂量用法,抢救儿童患者时临时计算用量,容易出错。

1.4 抢救车内近效期药品无标示

抢救车未对近效期药品进行标示,无法做到近效期先用,及时更换即将失效药品。甚至还存在过期失效的现象。

1.5 清点、查对时间长,费力

每次全部查对药品数量,质量,费时费力。个别人员为时间快,只核对药品数量,未认真查看药品有效期等药品养护项目。

1.6药学人员未参与抢救车药品管理

抢救车药品只有护理人员在管理,无药学人员参与,药品知识欠完善,无相互监督机制。

2、按照JCI标准,探讨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模式

为了达到JCI标准要求,任何抢救患者的医师、护士,推来一辆抢救车,都能及时、准确、快捷地取用药品,药学部与护理部协商,制定了以下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措施。

2.1抢救车药品品种与数量

邀请院内相关专业的医师、护士,召开抢救车药品品种、数量讨论专题会议。各专业医师、护士根据各自专业及危急患者病种,对抢救车药品品种、数量提出了建议。最终我院统一抢救车药品为20种,涵盖了临床危急情况下所有药品,并根据每次抢救用量,对药品数量也做了规定。

2.2 统一对抢救车药品进行编号,并确定摆放位置

对我院抢救车内20种药品进行编号,固定存放位置,并在其存放位置设置中英文药品标签。所有人员熟记抢救车药品位置,确保抢救及时快捷准备取到药品。

2.3制定儿童用药剂量换算表

组织药学专业人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抢救车内20种药品,儿童剂量换算表。确保在抢救儿童危重患者时,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得所需剂量的药品。

2.4对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

参考国内相关医院[2-5]做法,对抢救车实行封存管理。近效期药品标注在封条上,护理人员天天查看封条,杜绝过期失效药品的出现。

实行封存管理后,护士无需每班、天天查看药品数量及养护方面的问题,在抢救车打开后进行全面核查药品数量、质量养护等方面的问题,若抢救车一月未使用,则每月至少打开一次,全面查看药品数量、质量养护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护士查对的时间,护士只需每班交接抢救封条的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即可。

2.5药学人员参与抢救车药品的管理

药学人员每月深入病区,查看抢救车药品管理情况,并与护士一起共同对抢救车内药品进行全面核查,同时对护理人员管理药品提供技术指导。

3、结果

自我院实行以上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方法后,未再发现抢救车药品过期失效及破损等现象,也未受到与抢救车药品相关的不良事件报道,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系数大大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4、实践体会

全院抢救车药品品种、数量统一,人员抢救人员对所有科室的抢救车都熟悉,任意推来一辆抢救车都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节省了抢救时间。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有些科室抢救车药品,始终都无使用机会,造成了药品的浪费,我们将后续管理中,探讨更好的管理方法。

抢救车实行封存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了管理质量,节省了时间,并且可以随时保证抢救车处于备用状态,提高了抢救质量。

药学人员参与抢救车药品管理,药护结合,确保了抢救车内药品质量。

在JCI持续改进理念的指导下,我院规范了抢救车药品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保障抢救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志刚,杜少理.按照JCI标准改进药品管理模式初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1,27(3):82-85

[2]张祥美,吴庆风,施秋萍. 病区抢救车药品管理改进方法的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11, 3(4):348-349

[3] 郑晓艳,蔡淑华,黄美兰,等. 封条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8(6):82-83

[4] 黎贵湘,程桂兰,朱玲莉. 抢救车规范化封条管理探讨[J]. 华西医学2011,26(1): 119-120

抢救车管理制度 第10篇

2、建立抢救车物资及药品交接班本,放于抢救车旁,并按要求认真核对填写数量。

3、抢救物资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时检查,抢救药品在失效前3个月到药房更换。

4、抢救结束后,由当班护士对各种抢救药品、器械进行及时清理,并填写“抢救车物资及药品交接班本”,再由护士长和总务护士补充、核对后贴封条并签名。若未使用,则每月由护士长和总务护士补充,核对后贴封条并签名。

5、护士长每月对病室护士进行抢救物资及抢救技能培训一次,并进行抽查。每人必须熟记抢救药品的位置、用途、剂量、用法等,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第11篇

1.抢救车内药品(毒麻药)、物品、液体及卫生,由治疗班护士专人负责,要严格执行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治疗班护士换班时要严格交接抢救车内药品(毒麻药)液体并登记,交接人双方签字。

2.负责人要定期清点、检查药品的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质、过期、标签模糊不得使用。

3.抢救车内药品(毒麻药)、物品、液体使用后及时补充,补充后不同批号的药品(毒麻药)、物品、液体及时登记。有效期小于3个月的挂警示卡标识,提示使用距有效期小于1个月的药品,要立即更换或销毁并记录。各班认真交接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不得丢失,当班护士用后及时清理、消毒、补充。

4.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当班护士应与医生再重复一次,无误后方可执行,防止发生差错。抢救病人时所有用过的药品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5.治疗班护士每周对抢救车内药品(毒麻药)、物品、液体的质量及有效期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签字。6.治疗班协助督促总务班更换无菌物品,定期清理抢救车内卫生。

7.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器械不经护士长同意一律不得外借,否则后果自负。

8.治疗班交接前彻底清点,检查治疗柜内所有注射药品(药柜内所剩药品)特别应对药品有效期进行检查,以免药品积压过期,同时将抢救车内所要一次性物品,液体彻底更换,并做好记录。

抢救车使用制度 第12篇

1.根据科室需求,各抢救药物及物品保持一定数量,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各药物分别定位放置.、定量储存,专人负责保管。3.使用规范的药物标签,所放位置标识清楚。

4.设立抢救车药物、物品清点本。每班交接班时必须清点、登记、签名。每班必须测试各种抢救器械、仪器的性能并在专用登记本上记录功能状态。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更换。

5.抢救车上必备的药品及物品按医院统一编号排序,定位、定量存放,保证取用方便。每位护士熟悉编号、药品剂量、作用、使用方法。药品用后随时补充。

6.抢救病人时所用空安瓿,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7.负责人每周要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有否存放过多、缺少、过期、变质等现象。

8.如发现抢救药品或物品遗失,及时上报保卫科、护理部,科室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 第1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各个病区抢救车共39辆, 停放地点:定位放置, 大部分放置在抢救室。根据管理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 其中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封条封存管理, 作为纸质组, 而2015年1月之后采用一次性PVC腕带进行封存管理, 作为PVC腕带组。

1.2 方法

抢救车分区物品放置情况为:第一层有18种抢救药品;第二层有抢救药品使用登记本、红色记号笔、橡胶手套、薄膜手套、弯盘、手电筒、剪刀;第三层有采血试管和采血针、碘伏、棉签、输液贴、止血带、砂轮、各种型号注射器、输液器、注射针头、头皮针、胶布、血气皮塞、三通接头、纱布、留置针、敷贴、标识;第四层有吸痰管、连接管、电极片、口咽管、压舌板、舌钳、开口器、氧管、供氧装置及专科用物等, 第五层有简易呼吸囊、约束带、接线板、0.9%NS、5%GS等。根据抢救车医院编号定位, 进行物品规范放置。

纸质组采用封条封存管理, 护士检查和核对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完整性及有效期之后上锁, 并用长度为10厘米, 宽度为4厘米的白纸条两条, 用黑水笔签名并签署相应的封存日期, 用胶水交叉封贴。

PVC腕带组采用一次性PVC腕带进行封存管理。护士检查和核对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完整性及有效期之后上锁, 并用记号笔在一次性PVC腕带上签名, 并签署相应的封存日期, 并将抢救车钥匙用白细绳绑好固定在抢救车环形扶手上。

1.3 观察指标和相关标准

比较两组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齐全率、抢救车药品齐全率, 并比较医护人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抢救车管理质量的满意评分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 对抢救车管理质量的满意度越高) 。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 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齐全率、抢救车药品齐全率采取χ2检验 (%表示) , 对抢救车管理质量的满意评分采取t检验 (`x±s表示) 。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值低于0.05。

2. 结果

2.1 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齐全率、抢救车药品齐全率比较

PVC腕带组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齐全率、抢救车药品齐全率显著比纸质组高 (P<0.05) , 其中, PVC腕带组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齐全率、抢救车药品齐全率分别为100.00%、99.50%、98.50%。而纸质组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齐全率、抢救车药品齐全率分别为90.00%、87.50%、86.00%。

2.2 医护人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抢救车管理质量的满意评分比较

PVC腕带组医护人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抢救车管理质量的满意评分明显高于纸质组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传统抢救车封存管理中用纸质封条在遇到水之后容易出现破损, 字迹模糊, 容易破坏封存的完整性, 而一次性PVC腕带在抢救车封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则明显优于纸质封条, 其采用记号笔在PVC腕带上签名和签署日期, 可保证封存的完整性[2]。另外, PVC腕带属于一次性子母扣型, 在扣住后打开无法再次使用, 因而我院抢救车钥匙用白细绳绑好挂在抢救车环形扶手上[3,4]。一次性PVC腕带在抢救车封存管理中的应用还可加快急救药品、物品的取用速度, 这是因为传统纸质封条时钥匙一般放在抢救车抽屉, 而抽屉可随着车的惯性运动而导致钥匙滑移, 在慌乱中护士不容易找到钥匙, 从而延长了急救药品、物品的取用速度, 而一次性PVC腕带封存则直接将一次性PVC腕带撕裂即可, 并取出钥匙, 将抢救车打开, 可减少寻找钥匙和药物的时间, 有利于更及时、快捷、准确进行抢救[5,6]。

本研究结果显示, PVC腕带组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齐全率、抢救车药品齐全率显著比纸质组高, 其中, PVC腕带组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齐全率、抢救车药品齐全率分别为100.00%、99.50%、98.50%。而纸质组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齐全率、抢救车药品齐全率分别为90.00%、87.50%、86.00%。PVC腕带组医护人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抢救车管理质量的满意评分明显高于纸质组, 说明一次性PVC腕带在抢救车封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可有效提高封存完整率、抢救车物品、药品齐全率, 提升医护人员、患者和患者家属三方对抢救车管理质量的满意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涂姝婷, 谢莉玲.品质管理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 2015, 24 (10) :1403-1405.

[2]单亚维, 杨爱玲, 范丽霞, 等.腕带佩戴改进及握手核对在患者腕带佩戴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14, 13 (3) :249-251.

[3]荣晓旭.红色标识腕带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 2013, 34 (14) :95-96.

[4]庄茗, 杨爱玲, 陈丽君, 等.一次性PVC腕带在抢救车封存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15, 22 (6) :20-22.

[5]张闻熙.PDCA循环在提高标志腕带佩戴执行率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16) :160-161.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

抢救车管理制度新(精选13篇)抢救车管理制度新 第1篇抢救车管理规范一、抢救车由办公室护士专人管理。二、每月护士长与办公室护士至少大...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