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试题范文
理论课试题范文(精选8篇)
理论课试题 第1篇
1.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NIM5铯 (Cs) 原子喷泉钟, 2000万年不差一秒, 日前成为国际计量局认可的基准钟之一, 参与国际标准时间修正。关于铯 (Cs) 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37Cs和133Cs互为同位素
B.单质Cs与水反应非常缓慢
C.137Cs比133Cs多4个中子
D.137Cs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2.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若氧元素只有16O、18O两种同位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6O和18O在自然界的含量保持不变
B.16O和18O的质量数不同, 质子数相同
C.16O和18O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D.16O和18O核外电子数相同, 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3. 用14C标记的一种C60羧酸衍生物, 在特定条件下会断裂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以下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12C60的碳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B.与15N含的中子数相同
C.与12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与12C、13C互为同系物
4.2015年4月, 于敏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钚-239”是“于敏型”氢弹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9Pu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239个质子
B.238Pu、239Pu和241Pu属于不同的核素
C.238Pu与238U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
D.239Pu衰变成235U属于化学变化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A.最高正化合价:X<Y<Z
B.原子半径:X<Y<Z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
2. X、Y、Z、W、R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X与W、Y与R分别同主族。Z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 W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R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W>Y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W>R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R
D.简单离子半径:Y>Z
3. 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右图 (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 , 己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戊>丁>庚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4.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 X与Z同主族, 且X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电子多2个, Y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 W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Z>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Y单质可用于钢轨的焊接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W>Z>Y>X
5.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甲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 丁所在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 乙、丙、丁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乙>丙>丁
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丁>甲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乙>丙
D.甲和丁组成的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三、化学键
1. a、b、c、d为短周期元素, 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 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 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 c与d同周期, 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四种元素中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2. 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 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 Y、Z、W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多1, W的金属性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B.W与X、Y、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可能同时存在离子键与共价键
C.Y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元素的弱, 是因为X的氢化物可形成氢键
D.X、Y、Z的原子半径及简单离子半径比较均为Y>Z>X
3. X、Y、Z、W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Z的-1价阴离子和元素W的+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均与氖原子相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B.X的单质与Z的单质在暗处能剧烈反应
C.含W的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离子半径大小关系:r (Z-) >r (W3+)
4. X、Y、Z、W是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原子半径如下表。已知Y、Z两种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N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Z、W处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
B.通常状况下得不到纯净的YZ2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不含非极性键
D.X、Z、W形成的化合物为弱酸
5. 短周期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X与Y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 (Y) >r (Z) >r (W) >r (M)
B.由三种元素X、Z、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而无离子键
C.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比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D.分子式为Y4X8W2的物质超过10种
四、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 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1mol N2时转移4mol e-
B.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
D.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2. 某温度时, 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3 mol H2, 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
C.由图可知, 断开1mol氮氮三键与1mol氢氢键吸收的能量和小于形成1mol氮氢键所放出的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 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表中信息可得如上所示的图像
C.由表中信息可推知, 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的熔点
4. 在催化剂、400℃时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下图是其能量关系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是使用了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
B.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若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 放出的热量高于115.6kJ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 中ΔH1=ΔH2+ΔH3
B.图 (2) 在催化剂条件下, 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C.图 (3) 表示醋酸溶液滴定NaOH和氨水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
D.图 (4) 可表示由CO (g) 生成CO2 (g) 的过程中要放出566kJ热量
五、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 有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事实的下列判断或推测错误的是 ()
A.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B.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
C.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
D.用X、Z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 X作负极
2. 下列装置由甲、乙两部分组成 (如下图所示) , 甲是将废水中乙二胺[H2N (CH2) 2NH2]氧化为环境友好物质而形成的化学电源。当电池工作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
C.一段时间后, 乙中CuSO4溶液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D.当N极消耗0.25mol O2时, 铁电极增重16 g
3. 实验发现, 298 K时, 在FeCl3酸性溶液中加少量锌粒后, Fe3+立即被还原成Fe2+。某夏令营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左烧杯中溶液的血红色逐渐褪去
C.该电池铂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4. 综合下图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装置Ⅰ和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
D.放电过程中, 装置Ⅰ左侧烧杯和装置Ⅱ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5. 据报道,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Bruce Logan研究组正在尝试开发微生物燃料电池, 该项技术可实现发电、废水处理、海水淡化,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中Na+向a区移动
B.a区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电路中每通过1 mol电子, 产生N2的体积为2.24L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 向其中加入1mol H2 (g) , 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 向其中加入1mol N2 (N2不参加反应) , 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向其中加入1mol N2 (N2不参加反应) , 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向其中加入1mol H2 (g) 和1 mol I2 (g) , 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上述信息可推知:T1>T2
B.T2℃时, 若反应达平衡后再缩小容器的体积, c (N2) ∶c (NO) 增大
C.T1℃时, 若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 平衡后NO的转化率增大
A.曲线a和曲线b表示该反应可能在相同温度下进行
B.曲线b对应的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是加入了催化剂
C.温度T℃下, 该反应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压强大小关系:P1<P2<P3
C.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约为1.04×10-2
D.在P2及512K时, 图中N点v (正) <v (逆)
A.M点时, Y的转化率最大
B.升高温度, 平衡常数减小
C.平衡后充入Z, 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
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同
七、电离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
1.25℃时, 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 所得溶液的pH与NaOH溶液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H2SO4视为二元强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溶液的pH<1
B.c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Na+) >c (SO42-) >c (NH4+)
C.de段上的点均满足关系式:c (NH4+) +c (Na+) >2c (SO42-)
D.a点到b点的过程中, 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2. 常温下, 向20 mL 0.5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 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滴加至 (1) 时, c (Na+) =c (CH3COO-) ,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滴加至 (2) 时, c (OH-) -c (H+) =c (CH3COOH)
D.滴定中, c (CH3COOH) 与c (CH3COO-) 之和保持不变
A.b、c两点的溶液中:c (R+) >c (M+)
B.MOH的电离程度:c点小于d点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a>d
4. 下列对下图两烧杯溶液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烧杯中水电离出OH-浓度:甲<乙
B.分别稀释相同倍数, 溶液pH变化:甲=乙
C.相同条件下, AgCl (s) 在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中的溶解度
D.向乙烧杯加入10.0 mL 0.1 mol·L-1NaOH溶液后, 一定存在:c (H+) =c (CH3COO-) +c (OH-)
5. 常温下, 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 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lO的电离平衡
B. (2) 到 (3) 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减小
C. (2) 点处表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D. (2) 点所示溶液中:c (Na+) =c (HClO) +2c (ClO-)
八、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1. 常温下, 将一定浓度的HA和HB溶液分别与0.10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是强酸, HB是弱酸
C.溶液 (1) 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 (A-) >c (Na+) >c (OH-) >c (H+)
D.溶液 (2) 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 (Na+) +c (B-) +c (H+) =0.12mol·L-1
2. 常温下, 醋酸和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均为1.8×10-5。向10mL 0.1mol·L-1的氨水中滴加相同浓度的CH3COOH (温度变化忽略不计) , 在滴定过程中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 (NH4+) 与c (NH3·H2O) 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CH3COOH的体积为10 mL时, 溶液的pH>7
3.25℃时, c (CH3COOH) +c (CH3COO-) =0.1 mol·L-1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 c (CH3COOH) 、c (CH3COO-) 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 CH3COOH的电离常数Ka的值是5×10-2.75
4. 某温度时, 将n mol·L-1的氨水滴入1 0 mL 1.0mol·L-1盐酸中, 溶液的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1.0
B.水的电离程度:b>c>a>d
C.c点:c (NH+4) =c (Cl-) =1.0mol·L-1
5. 常温下, 取浓度均为0.01 mol·L-1的HA溶液和MOH溶液各20 mL, 分别用0.0 1 mol·L-1NaOH溶液、0.0 1 mol·L-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 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和MOH均为弱电解质
B.曲线a中, 滴加溶液到20 mL时, c (Cl-) =c (M+) =c (OH-) =c (H+)
C.曲线b中, 滴加溶液到20 mL时, c (Na+) >c (A-) >c (OH-) >c (H+)
D.曲线b中, 滴加溶液到10 mL时, c (A-) +c (OH-) =c (H+) +c (HA)
九、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A.AgCl、Ag2C2O4、AgI三者的饱和溶液中c (Ag+) 大小顺序:Ag2C2O4>AgCl>AgI
B.将0.02 mol·L-1AgNO3溶液和0.02mol·L-1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 有沉淀生成
C.向5 mL饱和AgCl溶液中滴加0.5mL 0.1mol·L-1KI溶液, 无沉淀生成
D.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2.25℃时, Fe (OH) 2和Cu (OH) 2的饱和溶液中, 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lg c (M2+) ]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 Ksp[Cu (OH) 2]<Ksp[Fe (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线表示Fe (OH) 2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
B.除去Cu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 可加入适量CuO
C.当Fe (OH) 2和Cu (OH) 2沉淀共存时, 溶液中c (Fe2+) ∶c (Cu2+) =104.6∶1
D.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 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
3. 已知:t℃时, AgCl的Ksp=2×10-10;Ag2CrO4 (橙红色固体)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时, 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稀盐酸中小
B.t℃时, 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
C.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少量K2CrO4, 可使溶液由Y点移至X点
D.向同浓度的Na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0.1mol·L-1AgNO3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
4. 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下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 纵坐标为Zn2+或[Zn (OH) 4]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 Zn (OH) 2的溶度积 (Ksp) 为1×10-17
B.往1.0L1.0mol·L-1Zn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pH=6, 需NaOH 2.0mol
D.某废液中含Zn2+离子, 为提取Zn2+离子可以控制溶液中pH的范围为8.0~12.0
化学基本理论试题分类精编
一、核素与同位素
1. B【解析】A项, 137Cs和133Cs是Cs元素形成的两种核素, 二者互为同位素;B项, Cs的金属性比Na强, 则单质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C项, 137Cs和133Cs的质子数相同, 但137Cs比133Cs多4个中子;D项, Cs和Na元素同处于第ⅠA族, 则137Cs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2. C【解析】16O和18O是O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核素, 二者的质子数相同, 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则其化学性质相同;16O和18O的质量数 (或中子数) 不同, 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反应。
3. B【解析】14C与12C、13C是C元素形成的三种不同核素, 三者互为同位素, 其化学性质相同;14C与15N的中子数均为8, 二者的质子数分别为6和7。
4. B【解析】238Pu、239Pu和241Pu是Pu元素形成的三种不同核素, 其质量数分别为2 38、2 3 9 和241;238Pu与238U的质子数不同, 二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239Pu衰变成235U的过程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不属于化学变化。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 B【解析】由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 X、W处于第二周期, Y、Z处于第三周期。Z所处的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 则Z为S元素, 从而可知, X、Y、W分别为C、P、F元素。A项, C、P、S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4、+5、+6;B项, 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 则原子半径的关系为P>S>C;C项, 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 则HF的热稳定性强于H2S;D项, 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元素, 则H2SO4的酸性强于H2CO3。
2. B【解析】Z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 则Z是Na元素;W的原子序数大于Z, 且W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则W为Si元素;X与W同主族, 则X是C元素;Y与R同主族, 且R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 则Y为O元素, R为S元素。A项, W (Si) 元素处于第三周期, Y (O) 元素处于第二周期, 则Si的原子半径大于O;B项, Si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弱, 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2SiO3<H2SO4;C项, 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H2O>H2S;D项, O、Na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 二者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则O2-的离子半径大于Na+。
3. B【解析】己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则己为O元素。由七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 甲~戊元素分别处于周期表中第ⅠA~ⅤA族, 乙、丙处于第三周期, 庚为F元素。甲元素处于第ⅠA族, 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 可能为H元素, 也可能为Li元素, A项错误;N、O、F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HF>H2O>NH3, B项正确;庚 (F元素) 无正化合价, 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C项错误;乙、丙分别为Mg、Al, 则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Mg (OH) 2、Al (OH) 3、H2CO3, 而Al (OH) 3只能与较强的酸、碱溶液反应, D项错误。
4. D【解析】短周期元素X与Z同主族, 且X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电子多2个, 则X为C元素, Z为Si元素;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Y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 W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 则Y为Al元素, W为S元素。A项, 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S>C>Si>Al, 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2SO4>H2CO3>H2SiO3>Al (OH) 3;B项, 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i, 则CH4的稳定性强于SiH4;C项, Al单质可与Fe2O3等发生铝热反应生成Fe, 可用于钢轨的焊接;D项, 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 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Al>Si>S>C。
5. C【解析】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甲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 倍, 则甲为O元素;丁所在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 倍, 则丁为S元素;乙、丙、丁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则乙为Na元素, 丙为Al元素。Na、Al和S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a+、Al3+、S2-, 故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S2->Na+>Al3+, A项错误;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 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H2O>H2S, B项错误;Na元素的金属性强于Al, 则NaOH的碱性强于Al (OH) 3, C项正确;O和S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SO2和SO3, 二者均为共价化合物, 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 D项错误。
三、化学键
2. D【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则X是O元素;短周期元素X、Y位于同一主族, 则Y为S元素;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多1, 则Z为Cl元素;W的金属性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强, 则W是Na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强, 则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 O和Cl元素能形成化合物ClO2, 据此可知, 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l, 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O>Cl>S, A项错误;W (Na) 元素与O、S、Cl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分别为Na2O (或Na2O2) 、Na2S、NaCl, 其中Na2O2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其余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 B项错误;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 则H2O的稳定性强于H2S, 与H2O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无关, C项错误;O、S、Cl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S>Cl>O, 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S2->Cl->O2-, D项正确。
四、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5. C【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及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可知, 图 (1) 中ΔH1=-ΔH2-ΔH3, A项错误;图 (2) 在催化剂条件下, 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 B项错误;醋酸溶液滴定NaOH和氨水的混合溶液时, 先与NaOH反应 (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 , 后与氨水反应 (离子浓度增大) , 醋酸过量后, 溶液中离子浓度又逐渐减小, C项正确;图 (4) 中未标明CO、O2以及CO2的物质的量与焓变的值的数值计量关系, D项错误。
五、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 C【解析】由 (1) 可知, X、Y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 Y不易腐蚀, 则X的还原性强于Y, 由 (2) 可知, W比X的还原性强, 由 (3) 及电解原理可知, Y的还原性强于Z, 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W>X>Y>Z, B项判断正确;四种金属中Z的还原性最弱, 则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A项判断正确;Z的还原性不一定比Cu强, 故Z放入CuSO4溶液中不一定有Cu析出, C项判断错误;用X、Z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 由于X的还原性强于Z, 则X作负极, D项判断正确。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 A【解析】保持容器容积不变, 向其中
加入1mol H2 (g) , 则c (H2) 增大, 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A项正确;保持容器容积不变, 向其中加入1mol N2 (N2不参加反应) , 反应混合气体的浓度不变, 则反应速率不变, B项错误;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向其中加入1 mol N2 (N2不参加反应) , 容器的体积增大, 反应混合气体的浓度减小, 则反应速率减慢, C项错误;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向其中加入1mol H2 (g) 和1 mol I2 (g) , 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D项错误。
七、电离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
八、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1. D【解析】0.10 mol·L-1HA溶液与
0.10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 溶液的pH=8.7, 说明NaA为强碱弱酸盐, A-发生了水解反应, 则HA为弱酸, 0.12 mol·L-1HB溶液与0.10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二者完全反应后HB剩余, 混合液中c (HB) =0.01mol·L-1, 溶液的pH=2, 说明HB是强酸, A项错误;NaB为强酸强碱盐, 升高温度, c (B-) c (Na+) 几乎不变, B项错误;NaA溶液中A-发生水解反应, Na+不发生水解反应, 则有c (Na+) >c (A-) , C项错误;溶液 (2) 为NaB和HB的混合溶液, 据物料守恒可得:c (Na+) +c (B-) +c (H+) =0.12mol·L-1, D项正确。
九、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 A【解析】在Ag2C2O4饱和溶液中,
体育理论考试 公共理论试题答案 第2篇
一、填空:
1、躯体 精神
2、身体 情绪 智力 精神 社会
3、健身锻炼的目标和健身锻炼的内容4、3~5次
5、腹式呼吸
6、心率
7、腹部
8、糖元 脂肪 蛋白质
二、选择题:
1~5:BABCD 6~10:BCABA
三、问答题:
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说法对吗?为什么?
错。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结合自身体会谈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2、体质测试与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使你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还可帮助你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这些都有助于你在新的一年里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四、论述题:
结合自身体会谈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一)秩序渐进原则 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二)全面发展原则 对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进行体育锻炼并不是单纯发展某一运动能力或身体某一器官的生理机能,而是通过体育锻炼使整体机能全面、协调发展。
(三)区别对待原则 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职业特点、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四)经常性原则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的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体育锻炼后,这种良好的影响作用会很快消失。
(五)安全性原则 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理论课试题 第3篇
【关键词】语言测试理论 大学英语 试题库
语言测试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特点,通过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和学习论等途径获得测试内容,并以心理测量学为方向进行测试理论的构建。本文介绍了新的语言测试理论——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为今后我国的大学英语试题库建设和发展带来指导性帮助,同时也引导学生由重视语言的“用法”到重视语言的“使用”。
一、语言测试理论下大学英语试题库构建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语言教学是第一性的,没有语言教学也就没有所谓的语言测试,语言测试主要为语言教学服务,是检验语言教学成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而语言测试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测试工具,对学生采用语言运用抽样的方式,能够客观、准确、公平地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学英语试题库建设主要是根据学生使用的教材设计不同考试题型和考试的重点模式,进而生成为大学生英语期末学业考试试题,同时还要与大学生英语形成性评估相互结合,对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横向纵向相互比较,因此具备实用性。
2.针对性原则。在每所学校每学期期末测试中采用大学试题库来检测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成果,这种测试按照英语语言测试类型归类的话属于成绩考试。成绩考试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后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就意味着这种测试的内容必须要和学生所上的英语课程内容相互关联,与教材中内容一致,主要围绕英语课程目前的课本来进行命题。教师在认真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后,以大学英语教材为中心加强试题库的全面建设,使题库内容与实际教学内容相一致,因此具备针对性。
3.科学性原则。在建设大学英语试题库时,要时刻注重以科学为主进行命题的原则,保障试题库建设发挥自身作用。命题的教师对当前教学的纲要、基础教材、命题的方案和教师所提供的试题展开针对性的研究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修改、筛选、保存,以此确保试题库的数据科学、准确,题型足够标准统一。试题库中的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级,保障考点全面,题型丰富多样,鼓励教师自主研发试题。命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合理命题,其中的知识点要涵盖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语音、句法、词汇和文化的考察。在题型的储备中,要力求多样化,例如选择、问答、填空和改错等,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满足对不同学生能力的测试需求。
二、语言测试理论中大学英语试题库优化方案
1.巩固教师语言测试及相关理论的基础。在建设试题库时,高质量的试题对其建设有重大的意义,并且教师学习系统化测试学所涉及的知识是生成高质量试题的关键。因此,应针对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测试小组,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按照步骤进行建库。试题库建设是一件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命题的教师不仅需要研究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还应该系统性地学习英语测试涉及的知识、命题技术和各题型的主要功能等,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打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英语试题库。
2.提升大学英语试题库的真实性和交互性。语言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工具,不是单纯的知识系统,它是一个能反应出人们互动性和交流性的过程。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涉及情景、语言使用者和语篇的动态交互过程。伴随着语言学、教育测量学、交际学等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交际形式的外语测试也逐渐完善。交际语言测试模式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既测试语言的“用法”,也测试语言的“使用”,这为大学英语教师在命题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语言测试要以还原真实情景为准则,在测试中体现出真实性和交互性,既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也测试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场景中恰当运用语言知识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从而提供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
3.重视大学英语试题库生成试卷的效度和信度。当下语言测试理论中的效度和信度是评估试卷的重要指标。信度是指考试的结果足够可靠和稳定;而效度是指在测试中所考察的内容是否和命题人所想一致,换句话说,就是指测试和测试的目标之间的关联程度。信度和效度的关系较为密切,只有信度有所提高,测试才能拥有较高的效度,因此命题教师要全面精确地掌握教材中语言知识点的具体分布和难易程度,进而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通过周密严谨的态度思考和探讨试题的设计,结合合理分配的分数比例,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结语
从传统语言测试理论发展到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测试的目的逐渐由对单一语言能力的测试转变为对全面语言能力的考察,在题目的设计上要从不自然语言转变为自然语言,题型的选择也要有所改变,适当减少客观题型,逐渐添加写作、翻译等主观题型,以检验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应全面理解试题库的特点,优化大学英语试题库的建设,使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教学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晓冬.基于语言测试理论优化大学英语试题库建设[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试论图示理论对写作试题设计的启示 第4篇
解构图示理论。英国著名心理学家F.C.Barlett (巴特里特) 于1932年在其出版的《记忆:实验与社会心理学》中最早提出“认知结构”这一概念。许多心理学家步其后尘对认知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揭示出它处理信息的运作机制。林之达教授指出“所谓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在感知和理解客观现实的过程中在头脑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 因而, 认知结构由一个人的过去的经验、知识所组成”[1]。图示理论就是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一理论把在语言理解中起作用的背景知识结构称为图示, 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 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和积极的组织, 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2]。图示理论主要强调的是, 人们在理解新知识时, 需要将新知识与过去的经历, 即背景知识相联系, 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示, 大脑将获得的新知识与图式中的“旧”知识进行匹配, 通过激活图式中的“旧”知识, 创建“新”“旧”联系, 帮助大脑进行理解和记忆。这一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得到了语言研究者和教学者的高度重视, 广泛应用于阅读和听力测试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 但笔者认为图式理论对语言写作试题设计也有一定的启示。
写作的认知过程及影响写作测试效度的主要因素。测试效度指的是测试的得体性, 即测试的内容是否检测了想检测的内容 (Henning, 2001) 。测试效度由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结构效度构成。其中结构效度在衡量效度中最为重要。
1. 写作的认知过程。
要研究写作测试受哪些因素影响, 首先应该了解写作的本质。关于写作的本质, Flower&Hayes和Bereiter&Scardamalia关于写作认知过程的论述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研究。Flower&Hayes (1981) 提出的写作认知过程 (writing processes) 由三部分组成:计划 (planning) 、表达 (translating, 或译为“转化”) 、复阅 (reviewing) [3]。如图1所示:
根据Flower&Hayes和Bereiter&Scardamalia的写作认知过程模型, 修旭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英语写作测试理论效度 (结构效度) 的理论依据模式[3]如图2所示:
2. 影响写作测试效度的因素。
测试效度指的是测试的得体性, 即测试的内容是否检测了想检测的内容。效度是测试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测试效度由内部效度 (internal validity) 、外部效度 (external validity) 和结构效度 (Construct Validity) 构成。内部效度指的是卷面效度 (Face Validity) 、内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 、应答效度 (Response Validity) 等, 用来研究测试内容和效果的几个方面。外部效度指的是同期效度 (Concurrent Validity) 和预期效度 (Predictive Validity) 。在所有的效度指标中, 结构效度最为重要[4]。
影响写作效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测试的目的。没有明确的测试目标, 就不会有具体的测试项目。测试前明确测试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要测学生的描述能力还是论证能力。最重要的是测试内容, 也是测试的核心, 如果测试的内容超出受试者的知识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范围或者极大地低于受试者的水平, 测试内容对受试者来说就会太难或者太容易。这样会直接影响测试的内容效度和卷面效度。另外, 受试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测试环境也是影响效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受试者对测试项目产生反感甚至敌意, 他们将对本次考试抱以不认真或者恶意的态度, 因此, 写作试题的话题应该考虑到受试者的情感因素。
图式理论对写作试题设计的启示。鉴于以上对图式理论和写作试题效度的分析, 写作试题应该考虑到受试者的图式。考察受试者的写作技能, 写作无关的其它技能的应当尽量少, 如创造力, 想象力, 推断力, 等等, 因此, 写作试题应充分考虑到受试者的图式, 写作形式或话题都能尽量限制在其已知知识范围内。写作的题目所要测试的应该是命题人员期望考生能够掌握的写作技能, 在具体拟写写作题目前, 命题人员首先必须明确, 通过作文究竟应该测试学生哪些方面的写作技能和知识, 受试者是否已经具备完成这些技能所需的背景知识, 是否具备完成这一写作任务的基础条件。
写作的题目内容上要符合受试者的情感图式, 激发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 引起他们的兴趣, 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 而不是引起愤怒, 憎恶或悲伤的联想, 如一个题为“描述一次糟糕的旅行”, 这无疑会引起受试者不愉快的联想, 甚至更糟糕的是, 这有可能激活受试者一连串的不愉快经历联想, 如糟糕的假期, 失败的计划, 等等, 在这种心情下, 受试者很难正常地发挥其写作技能, 必然降低写作测试的效度[5]。
写作测试的题目应提供给受试者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试题描述。写作测试不仅仅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内容表达的贴切性, 还要注意写作任务应该有明确的界定, 是考生知道应从哪方面着手, 以避免作文内容不着边际, 难以评分。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在题目后面作适当的注解以限定写作的范围。对考试不熟悉的话题要尽量避免涉及, 或给与详细必要的说明和提示, 创建新信息与图式之间的连接, 但当新信息图与已有图示之间出现空白时, 补充说明就显得非常必要。将图式理论及写作认知模式应用于语言写作试题的设计中, 对提高写作测试的效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于飞, 于丽.图式理论对听力测试材料选择的限制[M].长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 (6) , 125.
[3]修旭东.英语写作测试中“理论效度”的理论依据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1) , 57.
[4]戴晓莉.英语测试写作题型效度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3, (6) , 147.
形体理论试题(新) 第5篇
一、填空题
1.形体美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只有在体形好和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形体训练,达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才是科学意义上的“形体美”。答 自然美
2.是内外结合的全身运动,运动量可大可小,动作可难可易,体力上也可自由调节。
答:形体训练
3.形体训练也是可以针对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进行锻炼,对体态的某一个动作进行纠正,以达到强化体态和体形的效果。答:某一块肌肉
4.形体训练的内容具有。答:多样性
5.形体训练具有一定的,具有针对性。答:运动量
6.华尔兹步舞步的第一步是________? 答:柔软步
7.人体它是人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所给予人的美感。答:自然美
8.形体是的外在表现,它是一门艺术。答 人体外形
9.人体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优美、体型匀称的。答; 整体美
10.线条是指由直至脚跟所形成的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直线。答.头顶
11.舞蹈的形体训练主要是通过和技巧,通过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彼此配合来体现人的情感和本质的形象。答:舞姿
12.形体美的构成是由、姿态、造型美的移动和静止的形态所构成。答.线条
13.形体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骨骼、肌肉、。答 肤色
14.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姿态练习、练习、基本形态控制练习。答 基本素质;
15.形体训练的特点有:群众性、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答;艺术性
16.华尔兹舞步的后两步舞步是? 答:足尖步
17.人的基本姿态是指站、坐、行、。答:卧
18.华尔兹步是由________步组成? 答 一次柔软步+两次足尖步
19.形体练习时,大多采用________怎样的呼吸方式为宜?
答:混合式呼吸
20.一个人的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变。
答: 体形
21.形体训练起源于芭蕾、舞蹈、______的基本功训练。答:体操
22.人体上、下身的比例一般为,符合人正常发育规律的特点。答: 5:8 23.人体的对称是对称。答:上下 24.人的形体要注意几个重要的对比,除了躯干与四肢、关节与肌肉的对比外,还有的对比。
答:身高与体重
25.人体形态美的标准是体型美、姿态美、。答:健康美
26.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对于女士来说,其脚的位置呈是对的。
答:小八字
27.人的外在美,除了人体本身的静态美外,还表现在运动中的动态美,就是人体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答:姿态美
28.手臂波浪练习时,正确的动作顺序是_______。答:肩-肘-腕-指
29.形体训练中芭蕾的基本脚位有_____。答: 5个
30.形体训练的基本手位有_____。答:7位
31.在形体训练中,将无氧运动与有氧运动相结合,促进肌肉和心肺功能的协调发展,遵循的是。
答:全面锻炼身体原则
32.在形体训训中,一臂保持弧形上举,一臂保持弧线前举,是手。答:四位
33.在形体训训中,一臂保持弧形上举,一臂保持弧线侧举,是手。答:五位
34.在形体训训中,一臂保持弧形侧举,一臂保持弧线前举,是手。答:六位
35.在形体训训中,双臂保持弧形侧举,是手。答:七位
36.在形体训训中,双臂保持弧形上举,是手。答:三位
37.在形体训训中,双脚脚跟相对,两脚尖方向相反,是脚。答:一位
38.形体训练中古典的基本脚位有_____。
答:4种
39.人体形态曲线美的第一个含义是流畅、鲜明、,第二个含义是线条起伏对比恰到好处
答:简洁
40.健美的含义有二:一是、二是符合人体美的标准。答:健康
41.体型指人体的外型特征与,主要指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即人类身体结构的类型。答:体格类型
42.体型的类型主要由人体的脂肪蓄积、肌肉发育程度、和环境、性别差异等决定。答:遗传的影响
43.是指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也指机器等的形状。答:体形
44.健康是形体美的基础。体型是形体健美的基础特征,优美的姿态为形体健美增色。美是形体健美的核心 答:气质
45.先天的身体形态条件好,只能称作体形好,而非。答:形体美
46.形体训练在实践中有二种类型,其一是有表演比赛性质的专门性形体训练,二是的形体训练,答:普通大众
47.形体美内容包含外表美与。答:内在美
48.外在美侧重于形式,内在美则是。答:核心
49.内在美它是指人的思想、气质、、风度等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美。答:情操
50.健康的人体美应该是体形美、姿态美、动作美和的有机结合。答:气质美
51.体形美通常地说就是人体各部分整体的的比例关系。答:合理
52.形体美的基本要求,骨骼,比例协调;肌肉丰满发达;有弹性;皮肤光滑柔嫩;五官端正;体态大方;双目有神。答:发育健全
53.形体美也具有、民族性,其审美标准是不可能永恒的,一成不变的,“环肥燕瘦”就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审美标准。答:时代性;
54.形体训练“外在”指外在的形体美训练,“内在”指。答:艺术修养
55.形体运动是以健康为目的,健身为,答:基础
56.形体训练既注重形体外在美的训练,又注重美的欣赏力、等内在美的培养。答:美的情操
57.美的标准就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人体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它带有特定的“理想”的色彩。
答:不同的标准
58.理想的身材、是形体美的重要标志。答:匀称的体形
59.是构成人体外形的重要因素。答:肌肉
60.人体的外轮廓线主要是由来决定的。答:肌肉
61.形体训练不仅是锻炼身体的,而且是培养一个人的谈吐、行走等礼仪的方法。答:外表
62.通过体形训练,不但得到一个好的身体,而且会获得令人羡慕的好。答: 仪态
63.生命在于运动,减肥,保持也在于运动。答:形体美
64.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的天性。答:爱美
65.用美来点缀自己的生活,而进行训练正是进行美育的一种良好教育手段。答:形体美
66瑜伽运动起源于。答:印度
67.普拉提是一种舒缓全身肌肉及提高人体躯干节制能力的课程,它的发源要追溯到年战争中的集中营。答:1914 68.进行不仅能使肌肉发达,还可以促进骨新陈代谢,提高骨骼的抗拉、抗压、抗扭等机械性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消除体内多余之脂肪,达到健美的效果。答:形体训练
69.一个人的形体美包括多方面,首先是形体;其次。答:体态
70.形体训练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答:内容
71.从营养学的角度讲,保持形体美的食谱,应该以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搭配食用最好。答:低脂肪
72.维持正常体重对人的和形体美很重要。答:健康
73.只要我们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的习惯,美好的形体就会相伴我们到永远。答:合理膳食
74普拉提健身起源于。答:德国
75.形体训练是进行艺术美育教育的过程,是获得形体美和以及美的表现的主要途径。
答:心理美
76.形体训练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体生理科学原理、美学原理为。答:指导
77.形体训练主要以身体训练为主要。
答:手段
78.形体训练以发展专项素质为。答:基础
79.形体训练以塑造健康优美的形象为。答:核心
80.形体训练以提高形体的控制力与表现力为。答:重点
81.形体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与高雅气质为。答:目的
82.在形体训练中还应注意的区别,训练时不能一刀切。答:男女
83.形体训练,它一方面能全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又可以有重点地雕塑人体形态,培养良好的。答:姿态
84.形体训练要掌握形体锻炼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答:基础知识
85.形体训练能提高形体的,培养良好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品位。答:美感
86.形体训练适合的人群比较广泛,尤其适合。答:女性
87.形体美是一个人的“门面”,它能给你,使你在心理上处于优势。答:信心
88.“人体是美中至美”,这是艺术大师的名言。答:刘海粟
89.由于一个人的姿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改变诸多。答:不良体态
90.形体基本素质练习时形体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练习中可采用和双人配合练习两种形式。答:单人练习
91.通过对人体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答:柔韧性
92.形体基本功练习的内容较多,在训练时,应本着从原则。答:易到难
93.控制练习是对练习者身体形态进行系统训练的专门练习,使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答:基本形态
94.通过徒手、把杆、姿态练习等大量动作的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答:原始状态
95.形体训练是以要求练习者规范动作坚持练习,,逐步改善其原始的自然的动作,进而使参与运动的身体各部分能协调地配合。答:养成习惯
96.形体课符合女生的特征。
答:生理
97.形体训练要多样化、和兴趣化相结合。答:灵活化
98.形体训练实质上就是一种的训练。训练的自始至终每一项教学过程,每一个训练环节都必须贯穿美的教育。答:美
99.形体训练动作要求、标准。学习一个动作,既要掌握动作的技术技巧,更要理解每一个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自我保护事项。答:规范
100.经过形体训练,改善了人体的体态,增强了,培养了创造美的思维,养成了高雅得体的气质。答:美的意识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形体”?
答 形体是指人在先天遗传产生变异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身体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包括人的表情、姿态和体型在内的人的外在形象的总和。√2.什么是“形体训练”?
答 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体型、训练仪态、陶冶情操,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3.健美的含义?
答.健美的含义有二:一是健康、二是符合人体美的标准。形体训练是实现健美的重要途径。√4.形体美的构成?
答:形体美是由线条、姿态、造型美的移动和静止的形态所构成。√5.形体训练的内容?
答 形体训练的内容主要为芭蕾舞的基本训练、基本体操、艺术体操的徒手练习等。有用来健身强体的健美体型的练习,有用来训练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的专门练习,还有用器械来进行形体训练的。√6.形体训练的形式?
答 从训练的形式上看,有单人的练习,也有双人练习,还有集体练习,有徒手的,也有持轻器械的,有站姿也有坐姿,还有垫上的,有柔和的慢节奏,也有动感很强的快节奏练习,有局部的也有全身性的。√7.构成形体健美的要素?
答健康是形体美的基础。体型是形体健美的基础特征,优美的姿态为形体健美增色。气质美是形体健美的核心 √8.什么是“体型”?
体型指人体的外型特征与体格类型,即人类身体结构的类型。体型的类型主要由人体的脂肪蓄积、肌肉发育程度、遗传的影响和环境、性别差异等决定。√9.形体训练的任务?
答 1.塑造健美的体型和优雅的姿态。2.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陶冶美的情操。
3.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高尚的团队协作精神。4.提高学生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5.营造体育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10.形体美的内涵?
答 形体美内容包含外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侧重于形式,先天的身体形态条件好,只能称
作是体形好,而非形体美。内在美则是核心,它是指人的思想、气质、情操、风度等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美。√11.什么是普通形体美?
答 健康的人体美应该是体形美、姿态美、动作美和气质美的有机结合。√12.什么是“体形美”?
答体形美通常地说就是人体各部分整体的合理的比例关系。(身高、腿长、三围)尤其是人体解剖结构形成的优美外观特征,如这三围度和长度的指数符合黄金分割,这样的身体形态被认为是最美。
√13.形体美的相对标准?
答.形体美的基本要求,骨骼发育健全,比例协调;肌肉丰满发达;有弹性;皮肤光滑柔嫩;五官端正;体态大方;双目有神。√14.形体训练的类型?
答 形体训练在实践中有二种类型,其一是有表演比赛性质的专门性形体训练,如:从事健美、体操、舞蹈运动员的训练,二是普通大众的形体训练,可矫正不良的形体状态,端正姿态使其在外形上有所改善的训练。√15.形体训练“内在美”的含义?
答 “内在美”指内的是艺术修养。我们在进行“外在”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在”的培养,加强审美能力、文化修养。调节情绪,陶怡情操,形成良好的气质。√16形体训练的意义?
答 形体运动是以健康为目的,健身为基础,把塑造形体美和陶冶心灵美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注重形体外在美的训练,又注重美的欣赏力、美的情操等内在美的培养。√17.人体形体美是通过几个阶段逐步达到应有的目标和效应? 1.第一阶段为“了解规律,认识自我”,即学习理论知识;
2.第二阶段为“遵循规律,调整自我”,即确立良好的形态美的概念,并进行自我练习; 3.第三阶段为“运用规律,形成自我”,即将确立的良好形态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形成习惯;
4.第四阶段为“掌握规律,展示自我”,即能自然自如的展示具有自我个性特色的良好形态。√18.人体形体美学的基本特征?
答:可归纳为:动态美、静态美、音韵美、修饰美、气质美。它们各具特有的美的特征,相互又有机地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美,从而达到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19.形体训练的基本功起源于哪些项目? 答:芭蕾、舞蹈、体操的基本功训练。√20.形体训练的基本站姿?
答:要领:站立时脊背要挺直,挺胸、立腰、收腹、收臀、提气,身体重心向上。上一系列基本功练习。
√21.人的基本姿势有哪些?
答:人的基本姿势有立、坐、卧和走、跑及头面部的姿态和表现。√22.形体训练的作用?
答.形体训练可以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
形体训练可以起到健美形体的作用
形体训练能促进女学生的身心发展
形体训练有利于情感的控制和调节
形体训练能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23.舍宾的含义?
答:舍宾是英文SHAPING的译音,其含义就是形体整型、塑造或雕塑。主要是针对女性的生
理特点的运动。
√24.形体训练的基本要求?
1.训练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 2.训练时要穿有弹性的紧身服装或宽松的休闲服、体操鞋、舞蹈鞋或健身鞋。3.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要持之以恒,力求系统的掌握形体训练的有关知识和方法。4.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25.体形和体型的区别?
答:体形: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也指机器等的形状。体型:人体和畜体的类型。主要指各部分之间的比例。√26.形体训练原则?
答:主要是指: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及巩固提高原则。√27.瑜伽的含义?
答:瑜伽起源于印度,瑜伽是梵语“Yoga”的译音,原意是“结合”、“和谐”的意思,古代西藏和印度人修炼瑜伽,意在追求自我和天神的合一。√28.形体训练的特点?
答:群众性、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艺术性 √29.人体形态美的标准?
答:是体形美、姿态美、健康美的结合。√30.什么是普拉提? 答:普拉提是一种舒缓全身肌肉及提高人体躯干控制能力的课程,是能帮助你拥有扁平的腹部、结实的肌肉、协调而柔韧的躯体,让你对它钟爱有加的一种全新运动。√31.在形体训练中,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是什么?
答:1.肌肉和韧带拉伤 2.肌肉劳损 3.关节扭伤 √32 形体训练素质包括哪些?
答:1.力量 2.控制能力 3.柔韧性 4.人体的协调性 5.灵活性和耐力 √33.健康的人体美是什么?
答:是指体形美、姿态美、动作美和气质美的有机结合。√34.形态美的重要标志
答:理想的身材、匀称的体形是形态美的重要标志。√35.男子形体美的基本标准?
答:男性以刚健挺拔的线条为美,身体比例匀称、均衡发展,具有虎背熊腰的躯干,丰满宽阔的胸部,结实隆起的肌肉,粗壮有力的四肢,给人以刚劲有力、极富青春魅力之感。√36.女子形体美的基本标准?
答:女性以柔和的曲线为美,以结实、精干、肌肉强健且富有弹性为美。√37.健康的身体包括几个方面?
答:身体器官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即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38.什么是生理健康?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正常、机能健全、体质强抗疾病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好等等,指的是生理的健康。√39.什么是心理健康?
答:思维敏捷、情绪稳定、意志坚定、与他人关系良好以及对社会环境适应性强则是指心理的健康。
√40.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答: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只有生理和心理共同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41.如何理解健、力、美的和谐?
答:健与美的和谐、姿态与形体的和谐、服饰与形体的和谐,审美的内容更加广阔和丰富。只有使健、力、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人体的和谐韵味。√42.形体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三个方面:骨骼、肌肉和肤色
√43.人的形体要注意几个重要的对比?
答:躯干与四肢、关节与肌肉和身高与体重。√44.体形美所包含的基本要素? 答:均衡、对称、对比、协调。√45.如何理解 “环肥燕瘦”?
答:审美标准是不可能永恒的,形体美也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对于人体美,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标准,它带有特定的“理想”的色彩。“环肥燕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46.怎么吃才能既保证人的健康,又能保持形体的美呢?
答:在我们的食谱中,应该以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搭配食用最好。√47.造成肥胖的原因主有几种。
答:一种是单纯热量摄取过多而消耗又太少,即吃成的肥子。一种是遗传性肥胖,即上一代的肥胖史,把这种肥胖基因传给了下一代。还有一种肥胖是由于内分泌代谢不正常所造成的。√48.生命与健康的关系? 答:因为我们的一切欢乐、幸福、希望都与生命相关联。健康又是生命的保证,没有了健康,生命都不能保住,还奢谈什么人体美呢?尤其是现代人,是想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立得住脚,要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首先要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是你生存的“本钱”。√49.肥胖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哪几点?
答 1.要控制饭量。2.注意进食的方式。3.吃体积大、纤维素多、能填充胃肠道使人
饱腹而热量低的食品。4.少吃脂肪和油脂多的食物。5.把含淀粉量高的米、面、豆类和土豆作为维持身体热量的主要食物。6.少吃精糖,少喝酒。只要我们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合理膳食的习惯,美好的形体就会相伴我们到永远。√50.如何理解 “外修内悟,内修外展”?
答:“外修内悟,内修外展”?是人体形体美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有关动态美、静态美的形体训练,发挥人们的潜在智能,培育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整体和谐美的意识,并在自身协调中,塑造良好的形象,体现自身美的价值。
三、判断题
1.形体是指人的姿态和形态。
答错。形体是指人人的表情、姿态和体形在内的人的外在形象的总和。
2.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体型、训练仪态、陶冶情操,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答 对
3.健美的含义有二:一是外在美、二是内在美。
答 错 健美的含义有二:一是健康、二是符合人体美的标准。
4.健康是形体美的基础,体型是形体健美的基础特征,优美的姿态为形体健美增色。气质美是形体健美的核心 答 对
5.体型指人体的外型特征与体格类型,即人类身体结构的类型。
答 对
6.体型的类型主要由人体的脂肪蓄积、肌肉发育程度决定。
答 错 体型的类型主要由人体的脂肪蓄积、肌肉发育程度、遗传的影响和环境、性别差异等决定。
7.健美形体的标准(女子)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8。答 对
8.健美形体的标准(女子)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大于20厘米。
答 错 健美形体的标准(女子)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9.形体训练的内容主要为芭蕾、舞蹈、体操等基本动作的练习,有用来健身强体的健美体型的练习,答 对
10.根据形体美的内涵之概念,自然美是前提,先天的身体形态好,就是形体美。答 错 根据形体美的内涵之概念,自然美是前提,先天的身体形态条件好,只能称作体形好,而非形体美。
11.五位脚、七位手是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答 对
12.形体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骨骼、肌肉、关节。
答:错 形体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骨骼、肌肉、肤色。13.形体是人体外形的外在表现,它是一门艺术。答:对
14.形体训练实质上就是一种美的训练。训练的自始至终每一项教学过程,每一个训练环节都必须贯穿美的教育。答:对 经过形体训练,改善了人体的体态,增强了美的意识,培养了创造美的思维,养成了高雅得体的气质。答:对
16.根据达芬奇的测算,头长与全身之比是3:1,两眼之间的宽度是1:8,鼻下端与耳根齐平,他认为这种比例是匀称而恰当,因而也就是美的。
答:错。根据达芬奇的测算,头长与全身之比是1:8,两眼之间的宽度是3:1,鼻下端与耳根齐平,他认为这种比例是匀称而恰当,因而也就是美的。17.“人体是美中至美”,这是艺术大师刘海粟的名言。答:对
18.华尔兹步是由三次足尖步组成? 答:错。一次柔软步+两次足尖步
19.形态美的重要标志是理想的身材、匀称的体形。答: 对
20.一个人的形体美包括多方面,首先是形体;其次体态 答:对
21.人体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优美、体型匀称的整体美。答:对
22.通过对人体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耐力。
答:错。通过对人体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
23.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姿态练习、基本素质练习、基本形态控制练习。答:对
24.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对于女士来说,其脚的位置呈大八字。答:错。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对于女士来说,其脚的位置呈小八字25.形体训练在实践中有二种类型,其一是有表演比赛性质的专门性形体训练,二是普通大众的形体训练。答:对
26.形体训练也是可以针对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某一块肌肉进行锻炼,对体态的某一个动作进行纠正,以达到强化体态和体形的效果。答:对
27.形体指人体的外型特征与体格类型,即人类身体结构的类型。答:错。体型指人体的外型特征与体格类型,即人类身体结构的类型。
28.驼背的、鸡胸、罗圈腿、X形腿、肥胖等等,通过形体训练是可以矫正的。答:对
29.对于人体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标准,它带有特定的“理想”的色彩。答:对
30.“骨感美”就是形体美。答:错。
31,肌肉是构成人体外形的重要因素,人体的外轮廓线主要是由肌肉来决定的。答:对
32.一个人的体重在一生中会有很大的变化。成年后骨骼定型,身高基本固定,体重也应相对恒定,仅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答:对
33.一般认为圆形脸比较柔和、匀称、耐看,因而是比较美的脸形。
答:错。一般认为椭圆形脸比较柔和、匀称、耐看,因而是比较美的脸形。34.美和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答:对
35.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与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使得我们不仅仅满足于身体的健康,而且追求形体、体态的美,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答:对
36.古希腊人米隆的“掷铁饼者”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是作者把生命的活力体现在优美、匀称的形体之中,使人体美的表现达到了高度理想的境界。答:对
37.形体训练还能提高呼吸机能,对提高消化系统的机能也有良好的作用。答:对
38.要维持正常的体重,食物的摄取量和是否平衡膳食很有关系。大体计算下,普通成人每天需要3000—5000千卡左右的热量。答:错。2300—3500千卡
39.形体训练和其他一切活动一样,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下进行的,因此能提高神经反映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及身体内外坏境的适应能力。答:对
40.形体训练可以增大心脏的容积,增强血管的弹性,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和血管的舒张力。
答:对
41.在我们摄取的营养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摄取量对我们的体重、形体影响最大。答:对
42.健美的含义有二:一是体形美;二是形体美。
答:错。健美的含义有二:一是健康;二是符合人体美的标准。
43.在形体训训中,一臂保持弧形上举,一臂保持弧线前举,是四位手。答:对
44.在形体训训中,一臂保持弧形上举,一臂保持弧线侧举,是六位手。答:错。是五位手
45.在形体训训中,一臂保持弧形侧举,一臂保持弧线前举,是五位手。答:错。是六位手
46.在形体训训中,双臂保持弧形侧举,是七位手。答:对
47.在形体训训中,双臂保持弧形上举,是三位手。答:对
48.在形体训训中,双脚脚跟相对,两脚尖方向相反,是二位脚。答:错 是一位
49.形体训练中古典的基本脚位有5位。答:错 有4种
50.在形体训训中,双脚重叠平行,两脚尖方向相反,是三位脚。答:错 是五位
四、选择题(单选)
1.形体是的外在表现,它是一门艺术。
A:人体线条 B:人体外形 C:人体结构 答:B:人体外形
2.人体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优美、体型匀称的。
A:协调美 B:整体美 C:均衡美 答: B:整体美
3.形体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骨骼、肌肉、。
A: 关节 B:线条 C:肤色 答: C:肤色
4.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姿态练习、基本素质练习、。
A:基本形态控制练习B:基本形体技巧练习C:基本形体表现练习
答: A:基本形态控制练习
5、形体训练的特点有:群众性、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A:优美性 B:艺术性 C:专业性
答:B:艺术性
6.人的基本姿态是指站、坐、行、。
A:跑 B:跳 C:卧 答:C:卧
7.在形体训训中,一臂保持弧形上举,一臂保持弧线前举,是手。A: 四位 B:六位 C :五位
答: A: 四位
8.在形体训训中,一臂保持弧形上举,一臂保持弧线侧举,是手。A: 四位 B:五位 C:六位 答: B:五位
9.一个人的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变。
A: 体型 B:相貌 C:姿态 答:A: 体型
10.人体体型美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为均衡、对称、对比、。A:曲线 B:协调 C:比例 答: B:协调
11人体上、下身的比例一般为,符合人正常发育规律的特点。A:4:7 B:5:8 C:4:6 答: B:5:8 12.人体的对称是对称。
A:上下 B:前后 C:左右
答:A:上下 13. 人的形体要注意几个重要的对比,除了躯干与四肢、关节与肌肉的对比外,还有的对比。
A:上肢与下肢 B:身高与体重 C:肌肉与脂肪
答: B:身高与体重
14.人体形态曲线美的第一个含义是流畅、鲜明、,第二个含义是线条起伏对比恰到好处
A:丰富 B:简洁 C:多变
答:B:简洁
15人体形态美的标准是体型美、姿态美、。
A: 线条美 B: 行为美 C:健康美 答: C:健康美
16.人的外在美,除了人体本身的静态美外,还表现在运动中的动态美,就是人体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
A:姿态美 B:体形美 C:动作美 答:A:姿态美
17.行为美与姿态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行为美既包括了一个人的举止风度的美,更侧重于与相联系。
A: 端庄 B:聪慧 C:善良 答: C:善良
18.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在健身房对上万名学员的测定,有关专家初步建立了健康体型评分标准,即身高、体重、。
A: 胸围和腰围 B:胸围和臀围 C:腰围和臀围
答: B:胸围和臀围
19.是人体厚度和宽度最有代表性的测量值。
A: 体重 B:腰围 C:胸围
答: C:胸围
20.一名160cm的女孩,其健美标准体重应该是左右。
A: 45kg B:47kg C:50kg 答: C:50kg 21.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对 于 女士来说,其脚的位置呈是不对的。
A:并立 B:小八字 C:开立 答:C:开立
22.女性标准坐姿是轻轻入座,坐下后身体不能超过椅子的。A:1/3 B:1/2 C:2/3 答:A:1/3 23.正确的蹲姿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脚跟提起,脚掌着地,臀部。
A:向下 B:向后 C:向上 答:A:向下
24.在芭蕾基训中,一臂保持弧形侧举,一臂保持弧线前举,是手。A:四位 B:五位 C:六位
答: C:六位
25.形体训练多是活动和控制能力的练习。
A:静力性 B:自然性 C:动力性
答:A:静力性
26.在形体训训中,双臂保持弧形侧举,是七位手。A:三位 B:六位 C:七位手
答:C:七位手
27.在形体训训中,双臂保持弧形上举,是手。A:三位 B:六位 C:七位手 答: A:三位
28.在形体训训中,双脚脚跟相对,两脚尖方向相反,是脚。A:三位 B:二位 C:是一位 答: C:是一位
29.形体训练中古典的基本脚位有位。
A:三位 B:四位 C:五位 答:B:四位
30.形体训练中芭蕾的基本脚位有位。
A:三位 B:四位 C:五位 答: C:五位
31.在形体训练中,双脚重叠平行,两脚尖方向相反,是脚。A:三位 B:五位 C:是一位 答: B:五位
32.是指人体和畜体的类型。主要指各部分之间的比例。A:体态 B:体型 C:体位
答:B:体型
33.在形体训练中,两脚跟相对,中间有一脚宽度,两脚尖方向相反,是脚。A:三位 B:一位 C:是二位
答: C:是二位
34.在形体训练中,两脚平行,中间有一脚宽度,两脚尖方向相反,是脚。A:四位 B:一位 C:是二位
答: A:四位
35.劈叉属于基本牵伸技术中的。
A:静力性牵伸 B:冲击性牵伸 C:动力性牵伸
答:A:静力性牵伸
36.形体练习时,大多采用________怎样的呼吸方式为宜?
A:胸式呼吸 B:腹式呼吸 C:混合式呼吸 答: C:混合式呼吸
37.手臂波浪练习时,正确的动作顺序是_______。
A:肩-肘-腕-指 B:指-腕-肘-肩 C:肩-肘-指-腕
答:A:肩-肘-腕-指
38.在形体训练中,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是、肌肉劳损、关节扭伤。A:肌肉痉挛 B:肌肉和韧带拉伤 C:挫伤 答: B:肌肉和韧带拉伤
39.在形体训练中,将无氧运动与有氧运动相结合,促进肌肉和心肺功能的协调发展,遵循的是。
A:内容多样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全面锻炼身体原则
答:C:全面锻炼身体原则
40.“人体是美中至美”,这是艺术大师的名言。A:刘海粟 B:徐悲鸿 C:张大千 答:A:刘海粟
41.由于一个人的姿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改变诸多。
A:不良体型 B:不良体态 C:不良体形 答: B:不良体态
42.形体训练起源于芭蕾、舞蹈、______的基本功训练。A:瑜伽 B:体操 C:健美操
答:B:体操
43.健美形体的标准(女子)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_____厘米 A:大于20厘米 B:小于20厘米 C:没有标准
答: B:小于20厘米
44.舍宾--“SHAPING人体美化工程系统”产生于,该运动通过形体训练,力量练习,以及有氧运动(主要指健身健美操)的形式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与外形。A:美国 B:法国 C:俄罗斯
答: C:俄罗斯
45.普拉提(Pilates)是由德国的约瑟夫·普拉提于1926年创立并推广的一种运动健身体系--一种健身运动。
A:节奏性 B:韵律性 C:静力性
答:C:静力性
46是指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也指机器等的形状。
A:体格 B:体形 C:体力 答:B:体形
47.一般认为_____脸比较柔和、匀称、耐看,因而是比较美的脸形。
A:圆形 B:椭圆 C:方脸 答: B:椭圆
48.女子形体美的基本标准:女性以柔和的_____,以结实、精干、肌肉强健且富有弹性为美。
A:曲线为美 B:体形好 C:外貌 答:A:曲线为美
49.华尔兹步是由________步组成?
A:一次足尖步+两次柔软 B:一次柔软步+两次足尖步 C:三次足尖步 答:B:一次柔软步+两次足尖步
50.健美的含义有二:一是______、二是符合人体美的标准。A:健康 B:生理 C:心里 答:A:健康
四、多选题
1.形体训练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C: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 D:巩固提高原则。答:A B C D 2.形体训练是内外结合的全身运动,()的。答: A:运动量可大可小 B:动作可难可易
C:发展体育能力 D:体力上也可自由调节 答:A B D 3.形体训练也是可以针对身体的,()进行锻炼,对体态的进行纠正,以达到强化体态和体形的效果。
A:某一块肌肉 B: 某一个部位 C:某一个动作 D:全身整体 答:A B C 4.形体训练不仅是锻炼身体的外表,而且是培养一个人的()等。答:
A:谈吐 B:礼貌 C:行走 D:礼仪 答:A C D 5.形体训练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体生理()为指导。
A:教学原则 B:科学原理 C:美学原理 D:训练原则 答:B C 6.形体训练主要()。
A:以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 B:以发展专项素质为基础
C:塑造健康优美的形象为核心 D:以提高形体的控制力与表现力为重点 E:以培养人的良好个性与高雅气质为目的 F: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原则 答:A B C D E
√7.形体训练能()。
A:全面锻炼身体 B:改变人的体型 C:培养良好的姿态 D:雕塑人体形态
答:A C D
8.形体训练要掌握形体锻炼的()。
A:基本能力 B: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 D:基本技术 答:B C D 9.形体训练是一项()。
A:提高形体的美感 B:培养良好的气质 C:陶冶美的情操 D:提高审美品位 E: 改变人的体格 答:A B C D 10.由于一个人的姿态具有(),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改变诸多不良体态。
A:较强的耐力 B:良好的韧性 C:较强的可塑性 D:一定的稳定性 答:C D
11.形体基本素质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练习中可采用()形式。
A:单人练习B:双人配合练习C:多人练习D:集体练习答:A B 12.通过对人体的()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
A: 头 B:胸 C:腰 D:腹 E:腿 F: 肩 答:B C D E F 13..形体基本功练习的内容较多,在训练时,应本着()原则。
A:从易到难 B:从简到繁 C:因人而宜 D:循序渐进 答:A C D 14.通过徒手、把杆、姿态练习等大量动作的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
A:站姿 B:卧姿 C:坐姿 D:走姿 答:A C D
15.形体训练要()相结合。
A:个性化 B:多样化 C:灵活化 D:兴趣化 答:B C D 16.形体训练动作要求()。学习一个动作,既要掌握动作的技术技巧,更要理解每一个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自我保护事项。
A:协调 B:规范 C:灵活 D:标准 答:B D
17.经过形体训练()。
A:改善了人体的体态 B:养成了高雅得体的气质
C:培养了创造美的思维 D:增强了美的意识 E:增强身体线条 答:A B C D 18.理想体重是以身高为基础,按一定比例系数推算出相应的体重值,所以也称为标准体重。
几种常用的计算标准体重的公式如下: A: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B: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 C:体重身高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米)D: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答:A B C 19.身体发育不良()等等,都是人体美的缺憾。
A:驼背 B:鸡胸 C:罗圈腿 D:X形腿 E:肥胖 F:矮子 答:A B C D E 20.审美的内容广阔和丰富。只有使()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人体的和谐韵味。
A:壮 B:健 C:力 D:美 答:B C D 21.就现代人而言,对人体美的追求更注重(),使人体美的表现达到了高度理想的境界。
A:服饰与形体的和谐 B:比例的和谐 C:姿态与形体的和谐 D:健与美的和谐 E:姿态和动作的和谐 答:A B C D 22.体形主要指全身各个部位()。
A:从头到脚 B:没有缺陷
C:整个身体主要肌肉群具有一定的曲线 D:左右两侧是否匀称、协调、平衡、和谐 E: 身体素质好 答:A B C D 23.为保持形体训练的效果,必须按下列方式安排训练:
A:每周5~6次,每次15~20分钟; B:每周3次,每次30~45分钟; C:每周2次,每次45~60分钟。D:不确定 答:A B C 24.人体形体美是通过几个阶段逐步达到应有的目标和效应。()A:第一阶段为“了解规律,认识自我”,即学习理论知识;
B:第二阶段为“遵循规律,调整自我”,即确立良好的形态美的概念,并进行自我练习; C:第三阶段为“运用规律,形成自我”,即将确立的良好形态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形成习惯;
D:第四阶段为“掌握规律,展示自我”,即能自然自如的展示具有自我个性特色的良好形态。
E:因人而宜,自主锻炼
答:A B C D 25.形体训练的内容具有()。
A:多样性 B:有一定运动量 C:复杂性 D:具有针对性。
答: A B D 26.人体只有在()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优美、体型匀称的整体美。
A:肌肉 B:躯干
C:头部 D:及五官 E:四肢
答: B C D E
27.形体美的构成是由()所构成。
A:线条 B:姿态
C:动作美 D:形态美 E:造型美
答: A B D E
28.形体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A:肌肉 B:肤色 C:关节 D:骨骼
答: A B D 29..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练习。
A:舞蹈练习B:、基本形态控制 C:基本姿态练习D:基本素质;
答: B C D
30.形体训练的特点有:()。
A:群众性 B:针对性 C:多样性 D:灵活性 E:艺术性 F:规范性
答: A B C D E 31.人的基本姿态是指()。
A:蹲 B:卧
C:坐 D:行 E:站
答: B C D E
32.形体训练起源于()的基本功训练。
A:芭蕾 B:瑜伽 C:体操 D:舞蹈
答:A C D 33.人的形体要注意几个重要的对比是()的对比。
A:腰围和胸围 B:关节与肌肉 C:躯干与四肢 D:身高与体重
答: B C D
34.人体形态美的标准是、、()。
A:体形美 B:姿态美 C:健康美 D:动作美
答: A B C
35.形体训练在实践中有()的形体训练类型。
A:表演比赛性质的专门性形体训练 B:静力训练 C:普通大众 D 动力训练
答: A C 36.形体美内容包含()。
A:内在美 B:体形美 C:线条美 D:外表美
答: A D 37.内在美它是指人的()等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美。
A:精神 B:气质
C:风度 D:情操 E:思想
答: B C D E
38.健康的人体美应该是()的有机结合。
A:体形美 B:姿态美
C:风度美 D:动作美 E:气质美
答:A B D E
39.形体美的基本要求,()。
A:骨骼发育健全 B:身体比例协调
C:肌肉丰满发达;有弹性 D:皮肤光滑柔嫩; E:五官端正;体态大方;双目有神 F: 身材挺拔出众
答:A B C D E
40.审美标准是不可能永恒的,形体美也具有()审美标准。
A:民族性 B:阶段性 C:先天性 D:时代性
答:A D
41.美的标准就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人体美,有,它带有特定的“理想”的色彩。答:
A:不同的标准 B:不同时期 C:不同的人 D:不同地域 答:A B D
42.进行形体训练不仅能使()。
A:肌肉发达 B:提高骨骼的抗拉、抗压、抗扭等机械性能 C: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D:还可以促进骨新陈代谢
E:消除体内多余之脂肪,达到健美的效果
答:A B C D E 43.一个人的形体美包括()。
A:形体 B:体态 C:姿态 D:动作 答:A B
44.从营养学的角度讲,保持形体美的食谱,应该以()搭配食用最好。
A:高热量 B:高蛋白 C:适量碳水化合物 D:低脂肪 答: B C D
45.在形体训练中,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是()。
A:肌肉和韧带拉伤 B:肌肉劳损 C:关节扭伤 D:开放性伤病 答: A B C
46.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在健身房对上万名学员的测定,有关专家初步建立了健康体型评分标准,即()。
A: 胸围和腰围 B:身高 C:腰围和臀围 D:体重
答: B C D 47.形体训练素质包括哪些()?
A:力量 B:控制能力 C:柔韧性 D:人体的协调性 E: 灵活性和耐力 F:爆发力
答: A B C D E 48.造成肥胖的原因主有几种()。
A:单纯热量摄取过多而消耗又太少即吃成的肥子 B:肥胖基因遗传 C:一种肥胖是由于内分泌代谢不正常所造成的 D:不参加运动造成答: A B C 49.心理健康是指:()
A:思维敏捷、情绪稳定 B:社会环境适应性强 C:身体健康 D:意志坚定、与他人关系良好
答: A B D 50.形体运动的作用()。
A:强健身体 B:健美形体
C:发展身心,提高对美的鉴赏力 D:情感的控制和调节
答: A B C D
形体课理论试题(修改的简答题)
一、填空题
1.“形体训练”是以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体型、训练仪态、陶冶情操,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答:人体科学
2.健美的含义有二:一是、二是符合人体美的标准。形体训练是实现健美的重要途径。答:健康
3.形体美是由线条、姿态、的移动和静止的形态所构成。答:造型美
4.形体训练的内容主要为的基本训练、基本体操、艺术体操的徒手练习等。答:芭蕾舞
5.形体训练从上看,有单人的练习,也有双人练习,还有集体练习,有徒手的,也有持轻器械的,有站姿也有坐姿,还有垫上的,有柔和的慢节奏,也有动感很强的快节奏练习,有局部的也有全身性的。答:形式
6.气质美是形体健美的。答:核心
7.体型指人体的外型特征与体格类型,即人类的类型。答:身体结构
8.理想的身材、匀称的体形是的重要标志。答:形态美
9.形体美的内在美是核心,它是指人的思想、气质、情操、等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美。答:风度
10.人的形体要注意几个重要的对比:、关节与肌肉和身高与体重。答:躯干与四肢、。
二、多选题
1.人体形体美学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
A:动态美 B:静态美 C:音韵美 D:修饰美 E:气质美 答:A B C D E 2.形体训练的基本功起源于哪些项目()?
A:芭蕾 B:舞蹈 C:体操 D:瑜伽 答:A B C
3.形体训练的基本站姿()?
A:仰头
B:挺胸、立腰 C:收腹、收臀、提气
D:身体重心向上 答:B C D
4.形体训练的基本要求()A:训练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
B:训练时要穿有弹性的紧身服装或宽松的休闲服、体操鞋、舞蹈鞋或健身鞋。
C: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要持之以恒,力求系统的掌握形体训练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D: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
答:A B C D 5.形体训练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E:巩固提高原则 答:A B D E 6.人体形态美的标准()
A:体形美 B:动作美 C:健康美 D:姿态美 答:A C D 7.在形体训练中,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是()A: 肌腱拉伤 B:肌肉劳损
C:关节扭伤 D:肌肉和韧带拉伤 答: B C D 8.男子形体美的基本标准()
A:男性以刚健挺拔的线条为美,身体比例匀称、均衡发展 B:具有虎背熊腰的躯干,丰满宽阔的胸部,结实隆起的肌肉 C:粗壮有力的四肢,给人以刚劲有力 D:极富青春魅力之感。答:A B C D 9.女子形体美的基本标准()
A:柔和的曲线为美,B:以结实、精干、肌肉强健且富有弹性为美。C:苗条的身材 D:标准的身体比例 答:A B 10.什么是生理健康()
A:生长发育正常 B:机能健全 C:抗疾病能力 D:优美的体形 E: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好
答:答:A B C E 11.什么是心理健康()
A:思维敏捷 B:情绪稳定
篮球理论多媒体试题库的设计与实现 第6篇
关键词:篮球理论,试题库,Authorware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 传统的考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对考试作出必要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的研究通过篮球专业理论考试为试验田, 设计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篮球理论考试的试题库, 并且最终能够自动生成试卷、保存试卷、管理试题库等等, 使试题库能够投入到正常的教学实践与管理中, 并且为将来的体育系统智能化教学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篮球理论考试试题库的设计与实现。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广泛阅读有关文献, 为软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阅读大量相关计算机知识, 借鉴现在国内已经比较完善的试卷自动生成系统。并查阅大量篮球理论考试试卷, 为自己的设计提供经验。 (2) 专家访谈法:针对软件的设计以及数据库的建设最后试卷的生成等等问题咨询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专家的意见。 (3) 程序设计法:本次试题库建设的编程全部由Authorware7.0完成, 所有数据库的设计及应用通过ODBC技术与Access2003完成。
二、试题库系统的设计过程
1. 建立Access试题数据库。在Access中创建数据库“database”, 并建表“test.mdb” (见表1) 。
2. 设置数据库支持。
新建一个Authorware文件, 保存文件名称为“篮球考试试题库.a7p”, 点击“Function Window”按钮打开函数窗口, 在“Category”下拉列表中选择“篮球考试试题库.a7p”, 点“load”按钮, 并在Load Functions对话框中载入Authorware安装目录下的ODBC.U32文件, 加载ODB-COpen, ODBCExecute, ODBCClose三个应用函数。同样方法把t Ms DSN.u32中的t Ms DBRegister函数和WINAPI.U32中的Message Box函数和Set WindowText函数加载到该Authorware文件中。
3. 配置数据源 (手动配置) 。
从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 打开“ODBC数据源管理器”窗口, 点击“添加”按钮, 打开“创建新数据源”窗口, 选择“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 ”, 点击“完成”按钮, 打开“ODBCMicrosoft Access安装”, 填写数据源名称, 选择数据库, 完成数据源配置。
4. 连接数据库。
拖动计算图标到流程线, 命名为“连接数据库”, 写入以下代码:
odbcdata, "", "") //WindowHandle表示应用程序的窗口句柄;odbcerror表示若该函数操作不成功, 则存放错误信息;odbcdata:数据源名称, ODBC管理器以之联结实际的物理数据库;后两项分别表示的是用户名称和用户密码;若操作成功, 则该函数返回数据库句柄ODBCHandle。
sqlstring:="select题目, A项, B项, C项, D项, 正确答案from test"
Odbcdata:=ODBCExecute (odbchandle, sqlstring) //Odbc-data是Authorware提供的数据库数据的赋值变量;sqlstring是标准的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描述对数据库的具体操作。
if odbcerror<>""then
Message Box (WindowHandle, odbcerror, "错误", 0)
5. 系统的操作设计模型。
系统的流程, 我们希望能够在用户直接登录后可以完成试卷生成、科目管理, 试题库管理等操作程序 (见图1) 。
6. 试题库的物理设计。
整个试题的整体设计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系统的管理, 二是试卷生成的管理, 三是试题库的管理。三个模块具备不一样的功能和效果, 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主要是用户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管理用户管理为了使软件更方便的被用户使用, 根据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针对不同的用户, 需要设定不同级别的使用权限。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 由系统管理员进行信息管理及科目的状态的管理;已注册的用户则可在自己的权限下对只属于自己的试题库进行操作。为了使软件安全性更高且使用方便, 系统管理模块要求有如下功能模块:用户权限的相关控制、用户信息管理、系统锁定教师用户所教科目、科目状态修改等模块。系统管理主要提供系统的安全保障, 主要包括人员管理、操作人员的权限管理。 (2) 试卷生成的管理。试卷生成模块是系统的主要部分。试卷生成模块采用的方式是随机生成试卷。组卷的试题都是来源于试题库管理模块中创建的试题库试题;组卷的方法是按照计算机遗传算法实现智能组卷。试卷生成模块的试卷中所包括的题型、知识内容、分数等都符合选定方案的规定。对所生成试卷的要求是:同一份试卷中不能有相同的试题;生成的试卷存储在试卷库中由试题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考试组织者可以通过提供的选项进行组卷方案;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一份符合标注要求的试卷及其标准答案。 (3) 试题库的管理。试题库管理系统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建立计算机试题库操作。该模块中所操作的数据是后续操作的基本, 必须保证准确无误。应用本模块可以在试题库操作界面中对试题进行录入、添加、打印、修改、删除、显示, 按条件进行模糊查询等操作。
试题库的管理主要包括了科目的管理以及题库的管理, 科目管理主要是针对试题库管理系统的多科目试题库建设的要求, 设计了一个公共平台, 由用户去建设的试题库的基本信息, 要求用户根据待建试题库的科目特点, 选择试题的主要类型, 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问答、论述等等。
三、结论
1.篮球理论试题库的设计不仅可以成功地实现教考分离, 而且能够大大地节约教师出卷的时间, 减轻教师负担, 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致力于科学研究。
2.篮球理念试题库可以通过系统管理、试卷生成和试题库管理三个模块实现对用户及操作者的管理, 完成试卷的生成、保存和查看, 题目的修改、查看、编辑等操作。
参考文献
[1]陶树平.数据库系统管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2-76.
[2]于庆洋.对高校体育理论教学考试现状分析与观察[J].体育世界学术, 2008, (5) :71-72.
[3]赵赞峋.对体育院校试题库建设的现实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 :75-78.
[4]许艳.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教育, 2007, (9) .
[5]王家宏, 王贺立.篮球习题大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理论课试题 第7篇
关键词:试题库,教育测量理论,试题,试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试题库系统逐渐成为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受考试制度及传统题库建设经验的限制, 现有试题库系统往往不能深度挖掘试卷、试题, 也不能发挥试卷和试题的诊断及评价功效[1]。怎样在现代试题库系统建设中引入先进的教育测量理论, 兼有二者的优势[2], 用先进理论引导先进技术, 保证试题库建设充分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 切实促进教学, 已成为现代试题库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理论
有效地进行教育测量是我们建设试题库的目的所在[3]。教育测量要遵循教育规律, 它的理论基础就是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理论[4]。教育测量的最主要的任务准确测量测试者的水平, 尽量降低测量误差。为保证考试更加科学化, 就要利用教育测量, 而教育测量的研究对象正是命题、阅卷、分析、评价等考试工作的全过程。
考试是目前测量教育水平的最直接方式, 期间涉及到教育统计的概念及理论。教育统计的目的主要用来检测教育的科学性, 从而探索教学现象的各种规律及特征, 其主要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教育现象及本质[5]。
试卷是目前考试执行的主要形式, 其测量结果决定考试的质量[6]。试卷设计的科学与否, 成为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步, 其最能客观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教育测量理论在试卷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组卷, 即在设定的组卷策略下, 借助已经存在的试题库随机或人为选取合适的测试题形成一份或多份 (有的学校要求A/B卷) 符合测试要求的试卷。从教育理论角度考虑, 衡量试卷质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即信度和效度。
1. 信度。
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是不是满足稳定性要求。随着测量类型的不同, 不论是物理测量还是教育测量, 即使面对同样的测量对象, 其所得的测量结果几乎不会全部相同[7]。因为每次的测量结果总会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即被测对象的实际发挥水平及测量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误差。
通过以上定义, 不难发现信度包含实际考试过程中随机误差对其影响作用, 两者成反比关系。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 (1) 接受测试者个体难免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是导致信度真分数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所在。 (2) 试卷本身题目的多少, 试卷的长短, 会导致考试得分受试题抽样偶然性影响, 相对地, 适当提高试卷的中题目的数量对信度有正比例的影响。 (3) 试卷内容性质的相同与否, 对信度成正比例影响关系, 即内容性质不同或相差较远的试卷信度一般偏低, 反之则信度较高。 (4) 试卷的难度, 在考试的难度过高或过低时, 分数分布呈偏态分布。
2. 效度。
效度, 即测量是否有效及其有效程度, 也就是此次考试实际测出的与其要测量的特性的接近程度[8]。如果所要测的特性被准确地测量, 就认定此次测量的效度是高的。主要从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分析对效度有重要的影响: (1) 类似于信度, 考试内容性质的共同与否, 对效度成反比例影响规律, 即试题间的内容一致性越高, 效度就会越低。 (2) 应考者之间的差异性, 期间的差异性会导致真分数差异性的对应变大。 (3) 试卷的长度, 同样类似于对信度的影响, 即适当提高试卷的中题目的数量对效度有正比例的影响。
三、教育测量理论在试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试题是组成试卷的基本元素, 试题的质量对试卷质量的影响较大。如何根据教育测量理论探索影响试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本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
1. 难度。
难度一词的含义众所周知, 具体到本文就是指应考者解答题目或完成要求时的困难程度, 主要分为相对值及绝对值。相对难度也称为统计难度, 是统计应考者测试后的试卷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的难度。绝对难度也叫认知难度, 与被测试者的实际水平没有关系。
难度共有三个特点, 即相对性、计量性和区间性。相对性是建立在不同的考试及不同应试对象的基础上统计的[9,10]。具体来说, 若应试者的水平不同, 即使相同的试卷, 测试统计后的难度值也不会相同。计量性是指难度是一个可以具体量化的指标。在分析、计算考试的难度时, 往往只是基于感性的、模糊的、没有准确理论依据的判断, 但在经典测量理论中, 难度被定义为具体的指标, 具体数值的计算是通过数学统计方法计算而得的。区间性即难度永远介于0至1之间的闭区间内, 其是连续变化的, 在难度值为0时, 说明试题越容易;反之亦然。
在统计考试结果中, 往往同数学统计图来表示。若统计图显示考试结果呈正态分布, 则说明试卷的难度趋于中间。当统计结果显示为负偏态分布规律时, 说明试卷偏难, 且测试分数偏低。当统计结果显示为正偏态分布规律时, 说明试卷偏简单, 且测试分数偏高[11]。
2. 区分度。
试题的区分度主要为了鉴别应试者的实际学习能力, 主要为了区别被测试者。为了有效区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往往要求区分度越高越好。测量专家把区分度这一指标作为考试是否有效的重要量度, 并作为评价项目质量、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与依据[12]。试题的区分度越好, 说明试题对应考者有较强的考察及测试能力。
区分度计算往往采用分组法, 主要分为以下三步完成:
Step1:分组。将所有被试分为三组, 分组顺序参考总分顺序排列。从最高分开始的前25%定义为第一组;相对地, 从最低分开始后25%定义为第二组;余下的50%为第三组。
Step2:统计。采用数学统计方法计算每个试题的具体得分率, 其中第一组、第二组得分率用符号PH、PL表示。
Step3:计算。计算公式为:D=PH-PL。
例如, 表1为计算上海电力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工程力学》期末试卷中的试题区分度计算。
从表1的统计结果不难看出, 第2题和第4题的区分性能较好, 第1题和第3题分别偏向极值。由计算公式可知:从理论上说区分度同难度一样, 也是介于0到1之间的一个数, 难度越低或难度越高的试题区分度都低。
四、小结
理论课试题 第8篇
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第12题体现了近年来高考试题命制从定性分析为主向定量分析为主进行转变的趋势, 考查的知识点“供给法则”是《经济生活》教材中的核心知识, 但考查的方式供求曲线却是大学《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表述, 它的理论精髓不要说学生, 就是许多中学教师也只能模糊其词, 大概论述。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就供求曲线的相关知识做一准确论述, 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一、供求法则
需求法则: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商品的价格和其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供求法则: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商品的价格和其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将供求法则的内容用函数图像的方法表示就是供求曲线。
二、供求曲线
上图中的S曲线表示供给曲线 (Supply) , D曲线表示需求曲线 (Demand) 。二者的主要特点有:
(1) 供求曲线的纵轴 (P轴) 表示自变量, 横轴 (Q轴) 表示因变量, 经济学意义只能表示价格 (P) 对供给量 (S) 或需求量 (D) 的影响 (即Q=f (P) ) , 不能表示供给量 (S) 或需求量 (D) 对价格的影响。例如石油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用上图中的D曲线就无法解释。从这一点上讲, 供求曲线是反数学的 (数学上一般横轴为自变量, 纵轴为因变量) , 在分析相关题目时应格外注意。
例1:右边的曲线图反映了需求和价格的变动关系。下列选项中, 符合这一曲线图的是
A.2010年上半年以来, 我国商品房销售出现价涨量增态势
B.由于消费者青睐, 今年秋茶一上市, 价格迅速攀升
C.2012年中秋节, 一些厂家推出以玉米等为原料的实惠月饼, 使得销量大增
D.2012年10月国际石油需求量大幅下降, 价格暴跌
解析:上题中A答案反映了价涨量增 (受心理预期的影响) , 不符合需求法则的前提 (其他条件不变) , 排除;B、D均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影响, 不符合需求曲线的要求 (Q=f (P) ) , 亦排除;只有C表示价格下降 (实惠月饼) , 需求量增加, 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C。
(2) 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斜率绝对值越大, 曲线越平缓, 敏感性越高 (需求弹性越大) ;反之, 敏感性越低 (需求弹性越小) 。一般说来, 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曲线平缓) ,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曲线陡峭) 。
例2: (2010广东文综卷24) 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 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 若有如下判断:
(1) 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2) 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3) 两商品相比, 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4) 两商品相比, 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解析:观察图像可知, 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故 (1) 错误, (2) 正确;甲商品曲线陡峭, 需求弹性小 (价格对需求变化的影响小) , 为生活必需品, 乙商品甲商品曲线平缓, 需求弹性大 (价格对需求变化的影响大) , 为高档耐用品, 故 (4) 正确;所以, 答案为D。
三、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
1. 需求量变动
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单纯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 (Q=f (P) ) 。表现在需求曲线上就是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 (D1点向D2点的运动) , 如上图所示。
例3: (2009北京文综卷29) 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 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 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解析:本题反映的是公交车车票价格 (P) 对乘坐公交车的人次 (Q) (价格对需求量) 的影响, 为需求曲线, 故排除C、D (供给曲线) ;其次, 题目强调车票价格下调引起乘坐公交车的人次的增加, 所以需求曲线应向右下方进行移动, 所以正确答案为A。
2. 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并且一般地, 如果需求曲线因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而向右移动, 则称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反之, 如果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则称需求减少, 如右图所示表示需求的增加。
例4: (2008山东文综卷15) 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 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 (横轴为需求量, 纵轴为价格, 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 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 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解析:该题反映了家电购置补贴 (非价格因素) 对家电需求量的影响, 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所以可以先排除B、D答案 (供给曲线的移动) , 家电补贴后农民对家电的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应向右移动, 答案为C。
对供给和供给量变动的理解只要将上述需求和需求量改为供给和供给量即可, 原理完全一致, 不再赘述。
四、对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第12题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2013新课标Ⅰ卷12) 2012年, 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 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 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 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 (1) (2) (3) (4) 中, 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A. (1) B. (2)
C. (3) D. (4)
解析:该题反映了2012年土豆供给增加而需求却没有相应增加, 从而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的经济现象, 是对经济生活价值规律知识 (谷贱伤农) 的直接应用。供给变化, 应为供给曲线的移动而不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排除 (3) (4) ;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而不是向左移动, 故答案应为 (2) , 选B。
从对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第12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近年来高考政治呈现出案例图表化的趋势,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只有先学习必要的西方经济学相关知识, 渗透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数形结合的方法, 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在案例和图表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 才能适应高考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提高高考备考的实效。
理论课试题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