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防雷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防雷公司安全应急预案(精选8篇)

防雷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第1篇

防雷安全应急预案

为有效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防雷减灾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本单位防雷安全领导小组即为本单位防雷安全应急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担负应急小组相应职责。

二、根据雷电预警预报和本单位当时实际情况,及时启动、适时终止本预案的实施。

三、防雷应急处置

(一)获取雷电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即将发生雷暴时:

1、向本单位相关人员,以电话、短信方式转发雷电预报预警信息,启动防雷应急预案,做好防雷前期准备工作;

2、停止户外活动,召集所有室外人员回到有完善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防范直接雷的危害;

3、关好门窗,防止雷击电磁脉冲或球形雷(滚雷)的危害。

(二)雷暴发生时:

1、尽可能不接、打电话和手机;

2、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切断所有电子电器设备的信号、电源线路开关,拔去线路插头,防范雷电波侵入;

3、不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门窗、各种导线等容易导电部位;

4、在野外来不及寻找防雷安全庇护处时,应停止一切运动、活动,远离高大树木、高大建筑物,远离铁塔和金属设施,双脚并拢低头抱膝,蹲在塑料雨披等绝缘物之上,躲避雷电打击。

(三)雷灾发生时:

防雷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在最短时间内赶赴事故现场:

1、防雷安全责任人或防雷安全主管人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和县防雷管理部门报告;

2、有人员被雷击伤害,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安排车辆送医院急救;有雷击休克的人员,立即进行现场人工呼吸:有火灾发生,立即通知“119”消防大队,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灭火;

3、雷击未造成人员伤害或引起火灾,组织人员保护事故现场,配合防雷技术人员的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对目击人员的调查、对现场痕迹的取证。

四、灾情报告

遭受雷灾后,及时统计受损情况,详尽描述具体灾情,明确雷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书面形式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县防雷管理部门,县防雷管理部门联系电话为64636609。

二0一一年月日

防雷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第2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防雷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成立防雷击工作专班

组 长:xx

副组长:xx xx

成 员:xx xx xx xx xx xx

二、了解雷电知识,制定相应措施

(一)了解雷电知识

1、雷电的形成和种类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不停的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树木等有异性电荷。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温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30kv/cm,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XX摄氏度,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与雷鸣。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情况,与各个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及所处的`纬度有关。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沿海地区比大陆腹地要多,建筑物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

2、雷电可分为四种:

(1)直击雷: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2)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运动速度大约为2m/s。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及其危险。

(3)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

(4)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传播速度为3x108m/s雷电可毁坏电器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例如:雷雨天室内电器设备突然爆炸起火或损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电话时突然遭电击身亡都属于这类事故。

3、防雷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布雷线,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或在金属设备,供电线路上采取接地保护。

(二)人身防雷击措施

1、室内预防雷击。

(1)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2)雷雨天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2、室外避免雷击。

(1)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2)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要远离帆布篷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

(3)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小建筑等。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要穿塑料等不侵入水的雨衣;要走慢点,步子小点;不要骑在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肩上不要扛带有金属杆的工具。

(5)在校内手中不要拿金属器具,发现雷雨天气要迅速到安全处所躲避,严禁在大树下、电杆旁躲避。

(6)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三)、防雷击措施:

1、完善防雷设施,安装自制的避雷针,高大建筑物安装防雷设施。

2、清理雷击隐患:电线杆周围有树木的迅速砍掉,高大建筑有金属物裸露的要及时撤除。

3、对学生要经常加强雷电与防雷击的教育,不定期地开展讲座与知识竞赛。

三、应急预案

1、学生自救: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他进行抢救。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教育处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2、教师救治:发生学生雷击现象,周围的学生要及时通知班主任或老师,班主任要及时到场,视情况进行现场急救或及时送医院。

3、学校救治:学校组建防雷击救治专班,平时学习一些救治方法与措施,学校要有一个校级领导专门负责,学生雷击过程中,主要负责领导要及时到场。

4、及时上报:发生雷击现象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电话:

①中心学校值班电话:

②市教育局办公室:

③市教育局安全法制科:

石油企业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3篇

关键词:石油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石油又称原油, 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 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的原料。对石油的寻找到利用, 大致可以总结成为四个阶段, 即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石油炼制。

1 石油开采概况

1.1 石油开采的手段

(1) 向油藏注入沸水热流体, 使油层就地发生燃烧形成移动热流, 从而增加原油流动力; (2) 向油田注入一定量的高温蒸汽, 关井等待蒸汽的热能向油层均匀扩散, 在开井的开采重油; (3) 向油层注入空气或是氧气, 用电学或者化学等方法使油层达到其燃点, 并保证油层持续燃烧。通过燃烧部部分地裂解重质油分, 采出轻质油分。 (4) 把合适的菌种及营养物注入油藏, 使菌株在油藏中繁殖, 然后代谢石油,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提高石油采收率; (5) 向油藏注入二氧化碳或轻汽油来降低石油稠度; (6) 注入有机物的水溶液或压入可以改善油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将油从岩石中分解出来。

1.2 石油开采的特点

(1) 油藏的情况在被开采的过程中不断的变化, 因此整个开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了不断改进的过程; (2) 开采者通常情况下不会与矿体直接接触, 一般都是通过专门的测井来进行; (3) 油藏的某些特点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才被慢慢被了解、认识。

1.3 石油开采技术

(1) 测井工程, 把钻过的岩层和油气藏中的原始状况和变化情况的信息, 通过对地球物理方法的在经痛中应用, 用电缆传到地面, 据以综合判断, 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 (2) 钻进工程, 在油气田的开采过程中, 通常要打几百甚至几千口井, 对于不同目的性的钻井工作, 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但都应以污染少、质量高、持续利用率高为前提进行合理钻井; (3) 采油工程, 是一种将油从井底升至井口的工艺技术。各种有效的采油措施, 都能够很好的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 尽可能的排除结蜡、出水、出砂等故障; (4) 油气集输工程, 是一种对油气进行收集、分离、处理、计量、储存、运输全程完善合理的工艺技术。

2 石油企业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石油企业开采的工程项目特点, 其整个石油开采队伍中的工作人员、所需的机械设备、所开采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因此必须进行提前做出一套合理的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的适应范围为石油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2.1 组成应急机构

石油企业开采项目的项目经理应该是应急救援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担任组长职务, 能够在突发紧急情况下, 做出正确的决断, 进行有条不紊的指挥工作。小组其他成员的设定应有组织内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担任, 能够配合组长工作, 在紧急情况下对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进行处理。

2.2 应急小组各部门的职责

2.2.1 抢险小组:

设定并实施抢险行动方案, 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抢险行动, 及时向总部报告抢险进展。

2.2.2 安全疏散、警戒组:

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 无关人员的撤离疏散, 保证现场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及参加抢险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2.3 后勤保障部:

负责抢险器材和设备的调集, 合理的布置抢险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2.2.4 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工作, 确定受伤人员需要治疗和救护的医院, 事故现场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的调配以及相关病害的预防工作。

2.2.5 事后处理组:

负责好遇难家属的安抚工作, 协调有关部门对遇难家属的抚恤金及因伤入院人员的经费问题, 做好一切的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2.2.6 事故调查组:

负责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 提出应对措施。

2.3 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

相关部门在接到石油开采事故的情报后, 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 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石油开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迅速部署应急救援工作, 调查了解事故情况、以及对社会工作产生的影响, 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

石油开采事故部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迅速组成现场指挥部, 对现场的救援工作进行指导, 个职能部门应当服从指挥、履行各自职责。

如现场指挥部应当向指挥中心及时汇报最新抢险情况, 保持信息通畅, 接受指挥中心的指令。事故责任单位应当无条件的配合现场指挥部的工作, 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应急指挥中心在组成现场指挥部后, 应组织石油开采应急救护队伍和公安消防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竭力抢救伤员, 指导组织人民群众安全有序的撤离危险区域;维护好现场救援秩序, 并迅速的组织相关部门转移或保护危险区域内的重要物资和设备。还要依托已有资源, 合理布局并及时补给应急救援力量, 统一清理、登记可供应急响应单位使用的应急装备类型、物资数量、使用性能以及适当的存放位置, 建立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

2.4 现场紧急处置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变化, 现场救援队应充分考虑实地情况、结合专家指导, 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针对石油开采中出现的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特点, 应做好以下工作的落实:

2.4.1 迅速组织危险区域内的人民群众按群有序的撤离, 保证群众人身安全, 稳定社会安定、维护好社会治安, 并对撤离群众的生活做好安置工作。

2.4.2 对事故现场危险区域进行封锁, 设置警示标志, 保护相邻装置、设备, 严禁一切火源、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转移危险区域的易燃易爆物品, 防止事态扩大引发其他事故。

2.4.3 如事故现场有人员伤亡, 应及时调集相关医疗专家、医疗设备进行救治, 并适时转移治疗。

2.4.4 设置警戒区域、划定安全范围, 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分析, 时刻监测和预报大气环境、天气状况。

2.4.5 适时启动应急预案, 做好实施工作。

2.4.6 做好现场救护人员的安全防护, 避免对护人员的伤害。

2.4.7 对重要设施和目标做好保护。

2.5 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合理处置、环境恢复国家有关标准、消除次生、衍生事故隐患, 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确认和批准,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处置工作合理, 应急救援队伍要有组织有纪律的从现场进行撤离。石油开采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完成后, 现场应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部要对本次救援行动进行总结报告, 报送省 (区、市) 人民政府, 省 (区、市) 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3 结束语

企业的安全化生产是其自身在新形势下可以经受考验的客观发展需求。通过不断的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和应急预案的设定, 将安全生产渗透到个人的潜意识中, 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石油企业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合理制定, 可以在工作中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 做出迅速有效的处置, 并且最大限度的减轻损失, 确保职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德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唐金贵.浅析石油开采企业安全培训问题[J].安全, 2009, 07.

防雷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第4篇

1.1编制目的

根据路桥集团海外公司生产实际,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所在国的政局时有变化,一些突发事件对我工作人员及项目安全潜在一定的威胁。为保障海外工作人员的安全,及时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公司员工及财产的安全,特建立海外项目人员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及预案。

1.2编制原则

1.2.1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时刻做好应对海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和应急响应,认真做好日常信息收集,监测预警及宣传教育等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涉外事件的因素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2.2以人为本,确保安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保障项目部职工临时工的生命、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涉外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由海外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组成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和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前方沟通、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当事海外项目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做好应急救援事宜。应急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局势进展。突发事件小组按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海外公司所属各海外项目部,面对重大安全威胁突发事件,严重威胁我公司海外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类突发事件。

2.组织机构和应急职责

2.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设立三级管理体系,海外公司领导小组为一级,项目部领导小组为二级,项目各科室、各班组为三级。

2.1.1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书记

成员:副总、总工、部门负责人

(1)沟通业务组(国内):总工任组长,工程部经理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书记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人力资源助理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政工、保障部、企管部、财务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1.2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由以下成员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书记 副经理

成员:项目经理助理、办公室负责人、机料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工程负责人。

(1)应急办公室(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项目副经理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海外):项目总工任组长,项目人力专员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2应急职责

2.2.1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职责(公司级)

审定各海外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掌握项目部所在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可调用应急资源;批准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迎接下一步行动。

2.2.2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职责(项目级)

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商议或直接发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令,指挥、协调、调用应急资源,集中力量组织救援,按程序向上级报告。

2.2.3国内业务组

沟通业务组(国内):当事故发生时,立即与项目部、国内上级部门、政府有关部门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掌握海外公司可调用应急资源;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

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建立海外人员详细档案,传递人员动态信息。

维稳业务组(国内):对回国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4国外业务组

应急办公室(海外):应急办公室负责将各项应急指令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制修订项目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确认应急联络电话;负责应急值班,收集、接收、报告和传达突发事件信息,跟踪事件动态,并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供应急处置工作的技术信息支持和通信保障工作。

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负责协调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需要外交途径解决的问题和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并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负责应急资金筹集,确保资金能满足求援抢险需要;负责应急物资的购买和调配。

联络人业务组(海外):每天编制《海外人员动态表》、建立包括国内联系人在内的完善的人员信息表格,及时传递给国内。

维稳业务组(海外):对海外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5应急的各项准备

(1)车辆准备;(2)消防设施的准备;(3)急救药品的准备;(4)防护用品的准备;(5)食物储备的准备;(6)人员精简的准备;(7)现金准备。

2.2.6紧急救助

当事故发生时,项目部立即与中国大使馆及当地中资机构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2.2.7通信联络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小组相关人员通信联络要保持24小时畅通。

3.应急程序

3.1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

3.1.1应急小组收集、获取、记录、整理各个渠道的信息,收集渠道包括但不限于:(1)政府通告;(2)外交部门、使(领)馆通告;(3)新闻媒体。(4)来源于本单位各级组织和员工的信息。

3.1.2应急小组对预报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

3.1.3应急小组下达预警指令,由各项目科室负责人负责执行。

3.1.4根据事态变化,领导领导小组下达解除预警指令,由应急小组通知各科室、班组,解除预警。

3.2应急预案启动

3.2.1当突发事件发生,现场应急预案启动,并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3.2.2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和有关人员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并报告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3 应急工作步骤突发事件按照其发生、发展过程,分为瞬时事件和非瞬时事件

3.3.1瞬时事件,即发生和结束在瞬间完成,应急反应主要是救治伤者、恢复生产和处理善后。

3.3.2非瞬时事件,即事件本身在持续发展,应急反应主要是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3对非瞬时事件,项目部根据事发现场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着重应急资源的协调、技术支持、法律、外交、商务及信息管理。

3.4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应在信息发布前报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审批。

3.5应急预案终止

根据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发展情况,由公司突发事件领导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本预案的终止令。

3.6善后处理

应急预案终止后,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由维稳业务组负责。

4.预案实施与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第5篇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提高公司对重大事故的应急和处理能力,减轻事故伤害,及时、快速、有效、妥善处理事故,把事故损失及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就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制订应急预案。

一、组织设置: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 长:aa

副组长:aa 组 员:aaaaaaaaaa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下设:事故处理组、保障协调组、后勤慰问组

事故处理组长:aaa,根据事件性质由对口负责的领导担任,成员由责任部门领导、相关责任人、安委会成员等组成。

保障协调组长:aaaa,根据事件性质由对口负责的领导担任,组员由责任部门指定人员、财务部领导、办公室领导、行政管理部领导等组成。

后勤慰问组长:aaa,组员由责任部门指定人员、医务人员、食堂人员、办公室接待人员等组成。

二、基本职责:

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在事件发生后的指挥领导工作,组织应急小组赶赴现场,控制事态发展,制订处理方案,指挥协调各部门工作;日常处理机构负责了解事故情况,以及事故处理的具体工作和维护正常的生产办公秩序,责任单位的相关人员必须积极协助事故处理工作;责任部门负责对事故的善后处理、恢复生产秩序;财务部负责与保险机构联络,做好相关损失评估、资料的准备及资金的筹措;办公室负责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和信息的畅通;行政管理部负责事故的后勤保障工作等。

三、通信保障:各成员的手机、办公电话、住宅电话均为通信保障联络工具(电话见公司统一负责制的号码目录),确保能随时畅通。

四、指挥部地点:公司会议室

五:常用紧急电话: 救护 120 报警 110 公司指定紧急电话: q1111

六、夜间发生事故,值班人员和公司门卫为紧急联系人:11111,并切实履行好职责。

七、事故上报统一由安委会按相关的规定和程序逐级上报,特事特办,可直接向上级部门汇报。

八、事故的对外发布和通报,统一由公司办处理。

九、相应物资的储备:绳索、铁丝、雨布、小型排水泵、担架,氧气袋等。

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

aaaaaaaaaa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分类

一、重大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重大生产事故的确定:

1、发生人身伤害致残达三级以上。

2、发生人员死亡。

3、发生财产损失达三万元以上。

(二)事故的汇报和处理

1、事故当事人是事故初始阶段现场抢救等事务的责任人。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报警及向单位领导报告有关情况,并迅速抢救伤者及保护现场,必要时进行现场取证。

2、责任单位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先行处理相关事宜,并根据事故情况向总经理报告。

3、事故处理

(1)成立现场工作小组,制定事故处理初步方案,随事态发展确定其它相关事宜;

(2)事故处理组及时与公司分管部门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事故案发经过,做好现场记录,拍摄现场照片,收取现场证人证言等,具体处理与事故相关的各种问题。

(3)事故处理组要做好事故责任认定前的先期工作,同时准备好事故责任人日常安全教育情况的资料,以备今后有关方面的调查。

(4)事故发生后要安排公司分管人员提取相关人员的口供资料及向肇事人员了解事发经过,以便进行相关法律工作。

(6)由保障协调组安排好事故者家属提出的车辆使用、住宿就餐的安排和陪同及其他合理的相关事项;并协调有关部门如保险、医疗等配合事故处理。

(7)由后勤慰问组做好善后慰问疏解工作,慰问中要理解家属的心情,尽量避免矛盾的激化,按地方的民族风情妥善处理好有关事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4、根据事故情况,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订事故处理方案,指挥有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并做好资金调集、法律法规材料准备等善后工作。

5、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制定防范措施,按四不放过原则,落实事故处理并做好材料归档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与伤亡者家属协商赔偿事宜或财产损失赔偿事宜。

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

aaaaaaa有限公司

重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重大灾害事故的确定:

洪水、暴雨、狂风、雷电、地震、人为破坏和各种不可预料原因所造成的灾害性事故。

二、事故的汇报和处理:

1、事故发生时所有现场人员都是事故处理责任人,必须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有关情况,根据事故性质报警或向有关部门报告,并迅速抢救伤者及保护财产,必要时进行现场取证。

2、单位领导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先行处理相关事宜。并根据事故情况向总经理报告。

3、事故处理:

(1)成立现场抢险工作小组,制定事故处理初步方案,随事态发展确定其它相关事宜。

(2)现场工作小组必须以抢救伤员为第一要务,医务人员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伤情进行正确救援。并在确认所有伤员得到现场救护或送医疗机构救治后才能进行其它抢救工作。

(3)若事故引发因素仍在继续,现场工作小组应切实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如切断电源、工事加固、紧急排险等),防止事故等级的扩大。

(4)在确定事故没有再次对人员伤害后,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保全公司和客户财产(如涉及客户的财产损失,责任部门应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商洽有关损失处理事宜)。

(5)根据事故性质和损毁程度做好现场保护,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或再次发生事故。

(6)及时配合有关部门(客户、保险公司等),做好财物损失评估工作,按相关规定做好理赔。

(7)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预防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凡是公司的工作人员,如发现公司范围内发生火情时,应首先利用周围的灭火器材或灭火物品进行扑救,扑救成功后应立即向所在部门报告,如火情不能控制时,应立即向部门和公司应急指挥小组报告。夜间发现火情,应报告当晚值班干部和公司领导。

二、部门接到火灾报警后,应立即组成现场工作小组,进入应急预案程序。

(1)如火势较大,灭火器无效时,应立即启动公司消防系统灭火。

(2)如火势仍较大,即向“119”报警,讲清起火地点、燃烧物质和范围大小、报警人姓名,并派人在公司大门口领路。

(3)如有人员伤亡,迅速抢救伤员,脱离火场,拨打120急救电话,转送医院。

(4)视火情情况,在灭火的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组织人员抢救贵重物资,转移易燃物品,隔离火源,让出消防通道。若电线断路引起的火灾,要先切断电源再扑救。相关人员必须听从应急指挥小组的指挥,做到临阵不乱,全力以赴,参与扑救工作。办公室安排好应急车辆,财务部、行政管理做好有关保障工作。

4、火灾扑救后,应对事故进行调查,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确定责任,进行处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

职工群体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一、食物中毒事故的确定

1、凡在公司食堂就餐所引发的部分或群体食物中毒。

2、中毒现象如腹泻、呕吐、抽搐、昏迷等。

3、现场反应及事后反应。

二、事故的汇报和处理

1、出现中毒现象的人员应立即到医务室就诊,非工作时间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在确认是食物中毒的情况下,应立即向责任部门领导、公司医务人员及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报告。

2、部门领导应立即向医务人员了解情况,并确定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3、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是否起用应急预案。

4、事故处理

(1)成立事故处理小组,全面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2)对事故发生源(公司食堂)立即封存相关物品,并组织送检,找出引发事故的原因,按规定对食品进行处理。

(3)对中毒程度较深,公司保健站及就近医疗机构无法处理的,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送往上一级医院组织施救。

(4)应急事故处理小组要随时保持与医院的联络,及时了解施救情况,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5)责任部门应在权威部门的指导下控制现场,对中毒源进行善后处理(中毒物品、消毒等),并经检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6)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分析,明确责任,进行处理,并制定有效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7)组织相关人员对中毒人员及家庭进行慰问。

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第6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情况

本企业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公司总部设置急应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 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 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 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 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 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 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 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 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 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 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③ 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④ 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⑤ 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⑥ 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⑦ 根据各施工场区、加工厂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 抢救现场伤员;

② 抢救现场物资; ③ 组建现场消防队;

④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② 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③ 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④ 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⑤ 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

⑥ 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5、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根据各项目经理部及加工厂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② 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6、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② 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③ 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④ 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7、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 保护事故现场;

② 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③ 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④ 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8、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 协助制订施工项目或加工厂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② 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

③ 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

④ 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二)、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事故现场副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 所有施工现场操作和协调,包括与指挥中心的协调;

② 现场事故评估;

③ 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④ 控制紧急情况;

⑤ 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2、现场伤员营救组的职能与职责

① 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② 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抢救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② 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资到安全地带。

4、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② 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5、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 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② 疏散场区内外人员撤出危险地带。

6、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 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② 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③ 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④ 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三)、应急反应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在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的领导下由各职能股室、加工厂、项目部的人员分别兼职构成。

1、应急总指挥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担任;

2、应急副总指挥由公司的副总经理担任;

3、现场抢救组组长由公司的各工程项目经理担任,项目部组成人员为成员;

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组长由公司的总工担任,总工办其他人员为成员;

5、技术处理组组长由公司的技术经营股股长担任,股室人员为成员;

6、善后工作组组长由公司的工会、办公室负责人担任,股室人员为成员;

7、后勤供应组组长由公司的财务股、机械管理股、物业管理股长担任,股室人员为成员;

8、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公司的质安股股长担任,股室人员为成员;

9、事故现场副指挥由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或加工厂负责人担任;

10、现场伤员营救组由施工队长担任组长,各作业班组分别抽调人员组成;

11、物资抢救组由施工员、材料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12、消防灭火组由施工现场或加工厂电工,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13、后勤供应组、施工现场或加工厂由后勤人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施工项目部及加工厂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二级应急组织每一项目开工前或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 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公司总咳嗽薄⒓庸こ嗽泵磕暄萘芬淮巍J┕は钅坎吭谙钅靠ず笱萘芬淮危莨こ坦て诔ざ滩欢ㄆ诰傩醒萘罚┕ぷ饕等嗽北涠洗笫痹黾友萘反问C看窝萘方崾笆弊鞒鲎芙幔源嬗幸欢ú罹嗟脑谌蘸蟮墓ぷ髦屑右蕴岣摺

五、事故报告指定机构人员、联系电话

公司的质安科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

联系人:刘玉忠,电话:611____,1313153____,

质安科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救援器材、设备、车辆等落实公司每年从利润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根据公司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公司的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

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第7篇

做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一般不是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如果要做活动安全应急预案,又缺乏一些经验,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帮助到你。以下是活动安全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应急管理团队

成立大型活动安全应急管理团队,落实人员分工,明确职责要求。

1. 应急领导小组:

职责:负责制定大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决定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健全突发事件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完善各项措施的落实;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统一指挥、果断决策、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 应急工作小组

① 通讯联络组

职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向110或119报警,拨打120求救,并向相关单位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传达上级指示,上报事故情况。

② 现场救护组

职责: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抢救处理,配合医务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救助。

③ 疏散引导组

职责:引导参会者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稳定参会者情绪,做好安抚工作。

④ 安全保卫组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及重要物品的警戒与看守,现场秩序的维护,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配合公安、消防、卫生部门施救,防止事态扩大。

⑤ 后勤保障组

职责:负责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和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

⑥ 善后处置组

职责:负责参与者的思想工作,做好伤病者的安抚慰问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迅速恢复正常的秩序;联系保险公司,对伤亡者进行理赔,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

二、安全预防措施

1. 在活动开展前,对全体活动执行人员进行教育,明确活动目的、内容和过程,了解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紧急情况下的一般应对措施。

2. 周密筹划,详细制定安全应急方案,充分考虑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3. 加强对活动场所、设施设备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4.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准备好活动必备的药品和物资,落实医务人员。

三、应急处置措施

大型活动举行中,若出现火灾、地震、拥挤踩踏事件等,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情况立即启动相关预案。

1. 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必须准确全面,要包括具体时间,地点及简要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启动应急预案。

2. 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伤员,根据情况拨打120将伤员送往医院急救。

3. 迅速组织参会者有序撤离突发事故现场,清点统计人数。

4. 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5. 必要时通讯联络组按照领导小组的指令,及时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公安、交警、消防、公共卫生部门等)及当事人员的家属取得联系,协助好救援工作。

6. 通讯联络组必须及时写出事故书面报告经应急领导小组审核后上报相关单位。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并根据事故现场、受伤人数发生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情况补报。

7. 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事故处理后期要根据事故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惩前毖后,同时建立事故处理档案并存档。

四、注意事项

1. 在应急行动中,各小组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救助工作的畅通和落实。

2. 事发过程对外发布消息,必须由领导小组统一发布,任何个人不得随意发布消息,以免报道失实,造成混乱。

3. 参加大型活动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纪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活动安全应急预案起草时,应与其他部门有经验的同事多沟通,他们深知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为了活动风险管理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大家就本次活动的具体情况和面临的风险进行头脑风暴,沙盘模拟出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其应急预案。

防雷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隐患,防治

1 安全隐患处理规定

1.1 项目经理部区别“通病”、“顽症”、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 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

1.2 项目经理部应对检查出的隐患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应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 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应经检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1.3 安全检查人员对检查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向责任人当场指出, 限期纠正。

1.4 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进行跟踪检查, 保存验证记录。

2 项目经理部进行安全事故处理规定

2.1 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 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

2.2 安全事故应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2.2.1 报告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发生后, 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 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 上报至企业安全主管部门。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2.2.2 事故处理:

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做好标识, 保护好现场。

2.2.3 事故调查:

项目经理应指定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人员, 会同企业工会代表组成调查组, 开展调查。

2.2.4 调查报告:

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撰写成调查报告, 并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后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

3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1 总体布置

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组长汇报,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小组开始运作, 并采取应急措施, 防止事态扩大。若事故的发生对整个公司有重大影响, 事故发生单位要及时将事态发展情况及现场抢救情况报告公司应急小组, 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发生易燃易爆、有害、有毒、腐蚀性、放射性、油品及化学危险品事故时, 必须向专业救援组织求助, 防止更大的危害发生, 现场操作过程可执行《化学危险品控制程序》。事故、事件发生时, 若有人员伤亡的, 要首先抢救人员;事态无法控制或将进一步恶化的, 要及时进行人员疏散。事故后果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 要迅速向当地有关部门求助, 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事态蔓延或扩大, 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向当地部门求助时, 必须说明事故地点、事故大小、联系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 并派人到路口接警。遭受自然灾害时, 受到影响的部门应紧急通知有关部门对人员及财产采取保护措施, 尽可能减少损失。现场负责人应保护好现场, 为调查提供条件。

3.2 具体应急措施

地震:a.接上级或政府地震通知;b.以最短时间做好重大财产转移;c.以最短时间做好人员转移、疏散;d.地震过后, 组织自救, 包括人员、财产等。e.尽快恢复生产。

人员伤亡:a.若发生触电, 应立即切断电源;b.现场组织自救;c.立即打120急救电话, 向救护单位简单扼要的介绍人员受伤原因、情况, 告知地址、通讯方式, 并到路口接车;d.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e.保护好事故现场, 必要时通知公安、安全监察部门到现场调查取证;f.通知伤亡人员家属, 并做好家属接待工作;g.妥善解决受伤人员的护理、赔偿工作;h.调查分析, 编写调查报告。i.与保险公司交涉, 做好理赔工作。j.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怀疑感染“传染性疾病”:a.发现人员疑似“传染性疾病”时, 立即进行就地隔离;b.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汇报, 由相关部门派专车救护;c.组织全员检查、隔离, 做好人员思想工作;d.做好施工现场的隔离、消毒;e.确诊后, 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相关法定工作。f.调查分析, 编写调查报告。

火灾、爆炸:a.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火灾、爆炸的灭火工作;b.现场进行人员、财产的自救;c.立即拨打119、110、120进行消防灭火、人员抢救、财产抢救及现场治安秩序维持;d.向上级应急小组汇报, 取得支持;e.制定补救措施, 组织灾后补救工作, 尽快恢复生产;f.调查分析, 编写调查报告。g.与保险公司交涉, 做好理赔工作。h.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参考文献

防雷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防雷公司安全应急预案(精选8篇)防雷公司安全应急预案 第1篇防雷安全应急预案为有效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