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层任务网络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分层任务网络范文(精选12篇)

分层任务网络 第1篇

“分层任务”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河北省围场县山湾子中学

张爱军

一、“分层任务”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差异较大的学生进入班级后接受的却是同一教学进度。这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英语教育成了精英教育。

《新课标》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语言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英语课程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面向适合英语教育的学生。究其原因:其一是学生的兴趣问题。初中大部分学生学英语三步走:好奇——分化——掉队。即初一遍地开花,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其二是教师“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所致。

采用“分层任务”教学,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课堂是一个“大超市”,学生是“顾客”,学习知识就像在超市购物,需要什么就选择什么。即因需而学。这样,首先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我能做(I can do sth.)。其次,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发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成功点。通过自己选择,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再次,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分层任务”设计的原则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当好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不再是单纯传授英语知识的传授者,而将是语言实践活动中情境和话题的创设者:语言实践活动的指导者:管理和驾驭课堂的组织者以及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过程中提供服务的帮助者。《新课标》教学建议中强调: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从面向部分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要以人为本。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抛弃“差生论”。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9种智能。只是组合存在不同,使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世界上并不存在聪明与笨蛋的问题,而是存在于谁在哪个方面聪明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因此,学校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视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3、有针对性、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出既符合教材内容又与学生认知过程相互协调的教学方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力求做到层次化,有难有易,有弹性。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为之,各有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核心和关键。

三、具体实施步骤

1、Pre-task要分层

Pre-task是新课的前奏,通过Pre-task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尝到、用到哪些知识。他们课下带着tasks查找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信息,以便在课上顺利地学习新知识。【案例1】:人教版初二英语Unit18 Lesson 70 Dream 〖Pre-task:〗:(1)、能熟读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2)、回顾或找出与“看病”有关的日常交际用语。(3)、Use:“be busy doing ; as soon as ;stop„from„”to make sentences.或在课文中找出含有此短语的句子,并抄在笔记本上。(4)、What did you have a dream last night ? tell your partners.(5)|、Talk with the partners:Do you often have a dream?

Did you sleep well last night? Why?(6)、Write a bad or a good dream you remember, tell your friends about your dream.当我检查tasks时,发现学生完成的tasks 自然分层,学困生也能找出一些与“看病”有关的日常交际用语,所造的句子是课本的原句;优等生的dreams 多种多样,还用上了许多未学过的新词。说明是查阅了有关的资料。他们各展所能,各得其所。

2、While-task要分层

对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合作并完成任务。例如,我在讲解完阅读课文后进行检查时,设计了不的tasks,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只要能够根据课文内容作出 “ Yes/No”的回答即可;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要求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出课文中的问题;对于基础好的但内向的学生,要求他们复述课文内容;对于基础好又外向的学生,要求他们将课文改编成为对话进行表演。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通过分层完成不同的tasks,发展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Post-while要分层

课后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话说。是在不同水平、不同基础上的再巩固、再提高。要让学生吃饱、吃好、吃了。【案例2】:人教版初二英语教材第58课 Favourite food.Homework: Choose one of these topics,then write it down.Written work: T1.Favourite;T2:Future food;T3: Fast food.学生因需而写,因水平而选。差生自然会选择T3,大部分是使用课文中的原话。多数中等学生会选择T1。优等生一定会选择有刺激性、挑战性的T2。

英语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面对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偏低的现状,若采用“分层任务”教学,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收获,首先应从后进生抓起,尊重、相信每一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再用同一把“尺子”去量每一个学生,应给学生点儿自己选择的空间。

联系地址:河北省围场县山湾子中学教导处

张爱军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zajsyy@163.com

分层任务网络 第2篇

分层神经网络分类算法

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一直是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分层处理技术由于它们的许多优点受到广泛欢迎.本文把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分层神经网络的概念,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分层神经网络分类算法.通过与最大似然法的对比实验表明,这种分层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可以明显地提高分类精度,并对不规则分布的复杂数据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

作 者:熊桢 郑兰芬 童庆禧 XIONG Zhen ZHENG Lan-fen TONG Qing-x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101刊 名:测绘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年,卷(期):29(3)分类号:P237关键词:分层处理 神经网络 遥感图像分类 分类精度

机电英语任务分层教学实践探析 第3篇

一、任务分层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学生之间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分层可从横、纵两方面去分。第一, 从横向分是根据因材施教将学生的原有水平横向对应划分为: (1)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设置任务目标为:掌握核心词汇的听、说、读、写, 强化记忆专业重点知识, 培养学习兴趣; (2) 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设置任务目标为:加强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3) 对基础好的学生设置任务目标为: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应用, 拓展学生思维, 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二, 根据Nunan提出的“任务依属原则”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 , 即后一任务以前面任务为基础, 教学过程中, 依循序渐进的原则纵向大体分层, 可从专业词汇到专业英语课文阅读理解再到专业原理的应用, 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阶梯型任务链 (THE TASKDEPENDENCY AND THE TASK CHAIN PRINCIPLE) , 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任务分层教学实践

机电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相比, 不仅专业词汇和课文难度较大, 学生还需掌握原理、系统等专业知识。但通过任务分层设置, 在课堂实践中, 以词汇为基础, 阅读理解为载体, 原理应用为目标, 任务难度分层递进, 使学生能力从识记到应用层次不断提高。

1. 词汇教学任务分层实践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基础, 掌握词汇是进行一系列任务前的预备性任务。词汇任务分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听、说、读、写基础核心专业词汇;基础一般的学生掌握较难专业词汇, 可运用头脑风暴法回顾加强已学专业知识, 如以学习词汇servo system (伺服系统) 为例, 可扩展写出:computer system (计算机系统) , control system (控制系统) 等与system相关词汇,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对基础好的学生除掌握较难的专业词汇外, 可适当扩展重要课外词汇, 能用英语简单描述核心专业词汇所涉及系统、原理、应用范围等。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专业英语词汇难度较大, 可通过多种任务竞赛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金字塔游戏, 全班分为两组进行抢答竞赛, 问题难度从底层第四层至顶层第一层逐渐加大。第四层需回答四道简单题目, 然后晋升到第三层, 第三层需回答三道稍难题目, 再晋升到第二层, 以此类推, 首先登上金字塔顶峰的小组为胜。规则规定每位学生只能答一次, 以促进基础一般或薄弱的学生积极思考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问题, 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争取回答第一层问题, 达到隐性形分层效果。

2. 阅读理解任务分层实践

以专业词汇为基础, 机电英语课文阅读理解是以完成一项任务或分析解决一个问题为目的, 并同时对机电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因此, 在设置任务时, 应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水平, 以机电英语中《Servo System》为例, 设置任务为:打印机采用哪伺服系统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持精确度?这个问题在课文中没有直接答案, 但通过设问和任务链形成引导学生思考解答。首先, 了解伺服系统的种类及名称, 然后, 对比不同伺服系统性能优缺点等;最后思考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持精确度解决的方法。以下为实施方法: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提较为简单问题进入新课学习:What are two main systems in use today for controlling machine movements?学生在主题句中找到新学关键词即能找到答案:开环伺服系统和闭环伺服系统。

初步了解有两种伺服系统后, 全班分为四组, 每组的成员能力与水平基本一致, 两组负责开环伺服系统, 另外两组负责闭环伺服系统, 既促进负责同一任务小组间的竞争, 又可让负责不同任务的两个小组作学生层面的效果点评及补充, 以保持对不同任务的核心重点的关注和学生间的公正互评。

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 对比开环伺服系统和闭环伺服系统的不同之处及优缺点, 加强对课文理解, 加深对专业认识, 培养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任务设置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完成相应的图表 (见下表) 每组收集、整理信息后张贴, 由另两组学生讨论评议后, 再由该组学生作补充修改。

对基础好的学生任务设置要有跨度深度, 在透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不局限于课文所呈现的信息, 启发学生横、纵向联系已学专业知识, 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应用知识, 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原理应用任务分层实践

通过学习课文后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从预备性任务向目标性任务过渡, 从接受性技能到产出性技能, 培养学生识读与绘图形的能力及创新与设计能力, 任务设置提升为应用层次。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任务是识读开环伺服系统和闭环伺服系统图后, 脱稿画出英文版的两种伺服系统简易草图。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布置的任务是补充完成绘制前面的已画系统简易草图。在此基础上, 加强实际应用任务布置, 即从接受性技能向产出性技能过渡。例如, 经小组讨论后, 机电专业基础和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 在适当辅助材料的提示下可尝试合作绘制加入步进电动机的打印机的英文版开环伺服系统图, 再由其他小组的同学翻译并点评,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教学体会及反思

通过任务分层教学实践, 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学习效率均得到提高。通过每项任务的设置难度不同而对学生进行隐形分层, 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 能使其学有所得。随着任务难度的逐渐加大, 也能形成教学阶梯, 英语能力在专业任务中提高, 专业知识在英语环境下不断深化。但任务分层教学难度存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教师要熟悉专业课及其技能要求;第二, 任务的适当设置, 包括真实性、梯度性、实效性;第三, 课堂时间掌控与纪律控制。所以任务分层教学立足点既能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有利于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专业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分层的优势, 通过对学生分层与任务的分层而形成任务链式阶梯性教学。同时还介绍了任务分层在机电英语教学中词汇、阅读理解、原理应用中的实践例子。

关键词:机电英语,任务,分层

参考文献

[1]贾志高.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 .

[2]陈仕清.外语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原则[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2) .

以任务协作提升分层教学的效果 第4篇

一、设置多元任务,自由选择

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创设多样化的任务,引导他们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找到学习重点,更利于他们主动接受和灵活把握。围绕课程知识要点,创设不同的任务,能使学生在把握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获得全面感知。多元任务设置,让学生有了更多参与学习与自由选择的机会。

如在《劝学》教学中,我设置了如下的思考题:“本文前后两部分的论述有什么不同?透过《劝学》,你认为文中闪烁着怎样的智慧光芒?阅读《劝学》,你有哪些感知和体味?”根据文章内容,我让学生在自我整体理解感知的基础上,主动选择应答。有的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文章内容,主动选择相应的问题进行回答,在主动探究运用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感知。随着学生对问题任务选择的不断增强,他们在主动调整理解思维策略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多的感悟。多元化任务设置让学生有了更多参照和选学的机会,让学生在把握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多的感知。

设置多元任务,能使教学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认知思维。任务设置在体现多样化的前提下,应突出差异性,让学生能根据实际进行自由选择。多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在自愿选择和主动尝试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思体验。

二、活化协作探究,主动畅言

帮助学生形成“能言善辩”的能力,需要他们在实践体验中主动磨练,让他们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积淀深厚的知识底蕴。活化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主动调整策略方法,更利于学生获得深刻体验。任务协作形式活化,给了学生更多畅言机会。

如在《祝福》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就“你是怎样理解祝福的”进行深入思考,让他们能够在具备整体印象的基础上积淀深刻感知。我建议学生同桌交流,就“如果能穿越时空,你见到了祥林嫂,你会和她说些什么”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感知。结合学生的不同认知,可建议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祥林嫂三次面貌特征变化说明了什么”和“为什么祥林嫂尽管也有祝福,但最终还是死亡”等问题进行交流,让学生能通过相应的文本内容找出有效的信息点。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能根据各自不同理解主动建言,让课程教学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相符,深化理解感知。

活化任务探究,能使学生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更多学习素材,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以同伴交流为基础,注重发挥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组间争辩等功效,让学生在彼此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关键点,让他们有更多的探究机会。

三、拓展任务运用,深化体验

围绕任务拓展延伸,让学生带着主观 感受走进课堂,能使教学富有趣味性。任务拓展能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语言感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更多实践运用的机会和平台,增强他们的整体感知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任务拓展,使课程教学资源在生动活泼的互动中生成情景。

如在《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我通过播放影视剧中“林黛玉进贾府”片段,让学生在观看欣赏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围绕学生对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所感,设置了一定的延伸任务: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搭配,分别挑选和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让他们在深入林黛玉、王熙凤、贾母、贾宝玉等不同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让他们在模拟扮演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切入点。学生在自我构思和主动表演的过程中定能够深入揣摩其中的内容,深化感知和升华运用。任务拓展的运用,让课程教学更有深度和广度,便于学生开阔思维。

围绕任务的拓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交流平台,使他们在自由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获得丰富体验。任务拓展在体现趣味性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多的自我模拟和发展创意的机会,让他们的学习认知在主动活化运用的过程中形成更为丰富的思维感知。关注不同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表现,定能使学生走出以往的听讲模式,获得更多的感思体验。

分层任务网络 第5篇

网络分层用于最短路问题的算法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Dijkstra方法的网络分层算法,实现了两点间节点数最少条件下最短通路的求取,并与传统Dijkstra算法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作 者:付江缺 高井祥 段春燕 孙正明 FU Jiang-que GAO Jing-xiang DUAN Chun-yan SUN Zheng-ming  作者单位:付江缺,高井祥,孙正明,FU Jiang-que,GAO Jing-xiang,SUN Zheng-ming(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段春燕,DUAN Chun-yan(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刊 名:测绘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2009 34(3) 分类号:P282 关键词:邻接矩阵   最短网络层   Dijkstra算法  

网络营销上机任务 第6篇

有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二手车销量在2008年已达到了148万辆,2005年到2008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1%。从2008年到2018年,中国二手车销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6%,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二手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到2020年,中国二手车销量将达到2230万辆。

多种因素驱动二手车市发展

首先,我国市场新车销量和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保证会有大量二手车源源不断流入市场,这也是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其次,家用车辆换车周期的不断缩短,以及企业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将会进一步刺激市场上的二手车的供应量。再者,随着二手车质量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二手车的接受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二手车市场需求,尤其是来自城近郊区和农村低收入群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2020年将成为分水岭

虽然我国二手车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但不少消费者已逐渐开始接受并购买二手车。同时,消费者开始愿意为整车厂认证的二手车支付更多费用。

研究显示,我国市场中二手车客户群需求分层明显,差异较大。工薪阶层对二手车的质量、可靠性有较高需求,而且希望获得一些相关增值服务,例如,二手车认证、维修服务等,能接受的车辆价格在5万元以下。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对价格敏感,期望的车辆价格也在5万元以下。相对而

言,小企业主需要更加体面的车型,他们对车的品牌与外形有更高的要求,购车预算也更高。

到2020年前后,我国基本型乘用车保有量预计会超过1.5亿辆,车辆平均持有年限将从5~7年缩短到3~5年,企业和公务用车数量将增加。在此背景下,二手车市场将出现更高增长。到2020年,二手车销量将超新车,二手车渠道也将逐步走向正规、成熟。

目前,大多数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还处于初始阶段,他们面临车源短缺、二手车人才不足、车辆残值价格不熟悉等多方面挑战。相对于新车业务,二手车业务远没有得到重视。大多数经销商的置换比例没有达到5%,即便是一些二手车业务做得好的4S店,每年二手车置换数量也仅为100多辆。

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新车市场增长会逐步放缓,新车销售对经销商的利润贡献也会降低,售后服务、二手车业务等将逐渐成为经销商的业务核心。同时,置换也将成为争夺二次购车顾客的重要手段,这在北京市场已经有所体现。届时,品牌二手车的地位将得到空前提升。

创新业务模式是关键

目前,我国二手车业务模式还不完善,汽车厂家发展品牌二手车,不可照搬成熟市场业务操作模式。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要厂家认真思考。首先,给二手车业务以清晰的定位。二手车业务应该成为一个成本中心,还是利润中心;它是拉动置换需求、新车销售的手段,还是一个盈利部门。其次,如何改变、引导我国二手车消费习惯。目前,很多二手车客户仍倾向于去二手车交易市场购车,如何改变这种消费习惯,需要厂家多多

努力。

再者,品牌二手车授权经销商应该进入二手车交易的哪些环节?在授权经销商二手车业务量较低的初始阶段,整车厂如何帮助他们实现业务收支的平衡,这一点也需要深入思考。

最后,引入合适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来推动品牌二手车业务发展。

网络营销策划任务 第7篇

1、任务:为某中小企业或某网络店铺拟定网络营销策划方案,撰写策划方案书、制作用于演示的PPT电子文稿。

2、环境:Internet网络环境。

3、步骤:

(1)构思。

(2)撰写策划方案书、制作封面并排版。

(3)制作策划方案书演示PPT电子文稿。

(4)方案演示。

策划方案格式要求

1、页面尺寸为A 4(21cm×29.7cm)。

2、目录(注:“目录”为黑体、4号、加粗;一级标题为黑体、小4号;二级标题为宋体、小4号)

分层任务网络 第8篇

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统一的指挥下完成一定量的任务,每个学生完成的操作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所有学生掌握的内容都由教师事先安排好,无论学生的学习基础如何、学习能力强弱,大家都在课堂上完成了同样的目标。但反过来再思考一下,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各不相同,至少分成好、中、差三种,而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似乎并没有注重这个环节,又回到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课堂教学,教学形式单调、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单一的分层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学生习惯了这种“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方式后,会自觉地将自己定位到某个层次,缺乏主动探索,自我提高的精神,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寻求发展。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基本上还定位在原来的层次上,没有明显的提高。又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总想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但难点内容往往给大部分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形成心理压力,大大地减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还是落实不够到位。

最后,我校职业中专的学生几乎都来自农村,他们都是各个初中学校那些学习基础很差,学习能力很弱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如果只是“满堂灌”,教师“一言堂”,课堂上肯定是睡倒一大片。这些学生中有那么一批喜欢上网、喜欢玩游戏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基础操作已经很熟;还有一部分因为教学设施跟不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对于前者,学习内容的重复,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对他们来说是浪费时间;但后者则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帮助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探索与实践,尝试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进行分层教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反思和实践,使我意识到任务驱动教学不是简单的设计任务让学生完成就行。在设计任务的时候需要面向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让三种学生都学有所得,根据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考虑他们的心理因素,给他们创造学习条件,营造学习氛围,提供学习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每个教学环节,设计任务讲究技巧,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觉掌握知识目标,提升自身能力目标。

1. 学生分层采用隐性和动态的方法

一般分层方法都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实际情况,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第一类是学习好且有余力的学生,第二类是一般学生,第三类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直接这样公开分层,很容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只是暗中把同一班级中水平相当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里,学生之间只有组与组的区分,而没有类的差别,但在我的备课过程和教学记录中会做好相应的记录。动态分层的意思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由于自身努力的程度不同取得了不同的成绩,有的提高有的降低,我会及时调整组员,这样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2. 任务设计讲究技巧,照顾到三类学生

无论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是操作性很强的科目,对于三类不同的学生,设计的任务也不一样,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各个不同层次的小组能独立学习讨论,教师分别辅导各不影响。任务设计时以第二类学生为基准,第一类学生适当提高要求,第三类学生降低起点。例如,在Photoshop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项目是设计包装盒,其中用到了Photoshop中“移动”工具、“图层”操作、“变换——扭曲”菜单等的操作,对于三类学生,我给出的任务各不相同。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任务最简单,只要能画出图一即可;但学习一般的学生任务稍难一些;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3. 充分运用竞争机制,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和选拨,合理构建评价体系,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分层任务网络 第9篇

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哪儿有金融,哪儿就必须监管,否则就会混乱。而实体又分为企业、个体户、农户,中国的企业有1200多万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数千家,中等规模的也有数十万家,小企业数百万,这些加起来不到二百万,剩下一千多万是小微企业。全国有4000多万个体户,两亿农户。这一部分实体经济又可以分为六类,即超大企业、大企业、小企业、中企业、个体户、农户6个层次,粗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大中型经济体和小微型经济体。而微观经济体中的两大部分,差异性也十分明显,这种情况已经存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并且还将长期继续。

实体经济分层次,金融业也要分层次,金融里分层次的重点就是要建小微金融层次,我称之为“草根金融”,内容就是机构、产品、监管三项,分别由谁来做?中和农信;而产品呢?五户联保;监管方面,由中央指导,地方监管。政府给政策,财政部、央行给支持,然后社会服务。

金融不分层监管导致了大一统的垂直金融监管体制难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小微企业的崛起,城乡个体户、生产性农户等其他微型经济体的不断壮大,现在小微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其中村镇银行近千家,小额贷款公司7000家,融资担保公司9000家,有放贷功能的典当6000家,加起来达2、3万的规模,并且还在迅速发展,一个省这样的小机构也有上千家,要“一行三会”来管?他们管不过来。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金融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监管模式一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银、证、保(指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统一,由一家监管,比如英国;第二类是银、证、保分层,美国即如此;第三类是银统一,证、保分层或者证统一,银、保统一,这其中以德国、墨西哥为典型,实施这类监管的国家居多。回到国内的情况,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阻止小微金融发展,特别是不要阻止真正给小企业、微企业、个体户、贫困农民的小微贷款。

构建双层金融监管体系,我们的县政府、市政府、省政府能管理好,他们能够联合起来为老百姓的办实事儿。现在看,全国一些省市有相当一部分县都建立了机构,并且运行了若干年,这为地方政府正式参与地方金融监管奠定了良好的组织、人员、设备等基础,比如西藏已经建立了省政府金融办,北京市率先建立了省政府金融局。IT系统方面,江苏省的金融办有一家微金融服务公司,属下的500家小贷公司全部是计算机运作,和省金融办联网。中和农信下面90多个县,分支点将近两百个,每个点每天的运行在总部是联网的。除了互联网之外,我们还可以大量用手机来放贷。我考察了非洲的肯尼亚,这个国家的贫穷是我想象不到的,但肯尼亚手机放贷比较活跃。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秘鲁、墨西哥等国家也在用手机放贷,包括小邮政储蓄点、小维修点、服务点全可以被委托放贷。所以,把金融监管职能下放到地方政府的条件基本成熟,这也预示着中国进行兼容机关体制改革,适当放权的条件成熟。

在体制上,对微金融、草根金融、小微金融、普惠金融、扶贫金融,要给予稳定的制度构建——中国要正式实施中央和地方的双重金融监管体系,正式把小金融、微金融、草根金融,把对农户、城乡个体户、微企业,以及一部分小企业的信贷、资本市场、保险等这个金融从整个大金融体系中分出一个层次,给予不同的政策、监管和引导。

金融分层监管的总体思路是中央管大中型企业,地方管小微企业;中央管全国,地方管区域;中央管公众类,地方管非公众类,加一个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就迅速在全国普及,地方监管部分,由中央负责制定方针政策,指导和监督地方执行。在这期间,地方可根据中央的法规定操作办法、实施细则,照章办事。

我认为,金融分层监管是今后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领导、分工明晰、责权一致、协调配合、运行高效的中央和地方配合的中国特色的监管体系。

(本文摘自作者在《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上的演讲,有删节)

刘克崮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博士后导师。曾任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09年起担任国家开发银行顾问。中国小微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长。

分层任务网络 第10篇

对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通过对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进行分析,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 者:温昊 张颖 Wen Hao Zhang Ying  作者单位:温昊,Wen Hao(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610081)

张颖,Zhang Ying(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   分层教学   信息化教学   课程体系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会计人员的任务 第11篇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步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网络经济给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理念、内部管理和价值链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有些甚至是相当深远的和革命性的。毫无例外,作为企业重要职能部门的财务部门也同样受到来自网络经济浪潮的猛烈冲击,企业理财的内外部环境、理财工具、理财对象、信息收集、加工和披露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从会计人员自身角度来说,网络经济带来的不仅有机遇,同时也有挑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企业会计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会计工作已经由传统的手工会计转变为电算化会计。相对于手工会计业务量大、效率低、出错率高、重复劳动严重等缺陷而言,电算化会计是对手工会计的极大解放。当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实现电算化后,会计处理将越来越“傻瓜”化,会计工作将越来越轻松,甚至认为在不远的将来“现在意义上的会计职业和会计职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将完全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是不是真如上述观点所言在不远的将来企业会计人员可以“解甲归田”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错误之处在于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片面理解了会计的职能而忽视了会计人员的能动性。

由手工会计到核算型会计软件再到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使用从而建立会计信息系统(AIS),再到进一步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ERP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会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通过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和Web技术实现企业全面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管理正向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物流、资金流,而且要关注bit流、信息流。随着企业全面电子商务的展开,网络财务必将成为未来财务的主流。一方面网络经济带来会计工作的`革新,使会计人员从繁杂的做帐、报帐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网络经济又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活动舞台。笔者认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归集、加工、披露会计信息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会计的记录、报告等基本职能。实行电算化后会计所需的原始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方式适时在线录入,可以由计算机进行分布或集中处理,并按选定的会计政策和报告格式自动生成不同类型的会计报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可以完全被计算机所取代,仍有许多重要的“后台”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完成。例如在信息归集阶段需要会计人员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与确认;在加工与披露阶段需要会计人员面向顾客(信息使用者),按需提供信息产品(会计报告),也就是说除提供通用会计报告外,会计人员还要按顾客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提供适合不同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

2.针对企业管理的需要,发挥会计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第12篇

一、课程目标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相结合,体会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相关应用开发工具,掌握网络协议应用开发技术;进一步熟悉网络设备,学习组网技术,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参考文献,寻求解决方案。

二、设计题目说明

设计题目设置上,采取了分类、分级的形式。

分5个类别,分别是:网络协议或算法、网络服务、组网设计、网络应用编程、理论与应用研究。分3个级别,从高至低分别是A、B、C。题目的级别综合依据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难度等因素,不同级别,成绩起评分数有别。

A级题目(良-优):较难;综合性强、有明显或突出的创新、探究性较强、实际课题或项目的一部分(实用性);工作量非常饱满;富有建设性;有很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B级题目(中-良):难度适中;工作内容侧重于设计或研究或较高水平应用;有一定综合性、有一定创新、有一定实用性;工作量饱满;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C级题目(及格-中):难度不大或偏小;工作内容侧重于验证或学习或简单应用;基本上无创新;工作量不大;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完成形式

(1)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2)通过现场验收或答辩

(3)交付完整的设计作品(或能体现自己工作的视频课件)

对于第一、四类题目,必须交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相关数据文件; 对于第三类题目,必须交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指的是网络拓扑文件、网络仿真配置文件; 对于第二、五类题目,必须交付能体现自己工作的视频课件,要求有一定的文字或声音解说。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对于对于第一、四类题目,内容包括:设计任务、系统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四、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50个小时以上(不包含查资料时间)。以下仅供参考:

1.原理知识

8小时以上

2.实用技术(编程、或组网、服务器技术)

8小时以上 3.环境与工具(系统平台、开发或仿真工具)4小时以上 4.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10小时 5.系统实现(编码与调试、或配置与测试)

12小时 6.课程设计说明书

8小时

五、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20﹪+验收或答辩成绩x50﹪+报告成绩x30﹪

六、设计题目及选题

以班为单位组织选题,每人限选一题,每题限一人(除特别声明外);可自拟题目,需申报待批,自拟题目不能与已有的题目重复。题目分五类、三个级别,根据个人的兴趣及基础自行选择。

自拟题目要求:

(1)主要内容须与本课程相关(属于上述五种题目类型中某类);(2)原则上仅限A、B级

(3)在课程设计正式开始前(至少提前三天),提交“课程设计自拟题目”申请报告,等待指导老师审批,申请报告内容分以下几部分,注意内容一定要具体,否则不予批准:

题目、类别、级别、申请人学号/姓名/专业、设计任务/内容、选题背景、相关的原理/技术/方法、系统平台与开发工具(语言)、可能的创新或特色之处、工作计划、参考文献。

第一类题目: 网络协议、算法

要求:

(1)推荐采用图形界面实现。

(2)程序代码书写规范,有充足的注释。

(3)绿色软件:程序运行不需安装,避免写系统和注册表;(4)开发平台、开发语言不限。

(5)明确题目的意图,设计上应有足够的工作量 1.网络协议解析(基于文件)

(1)使用报文分析工具软件,捕获报文并进行存储,获得报文数据文件。(2)编程,在图形界面下,对报文的协议进行解码(3)对ethernet_II、ip、tcp、udp协议进行解码【C】(4)对ieee802.3、icmp协议进行解码【B】(5)对ftp协议进行解码【A】

2.网络协议解析(基于Raw Socket)

(1)编程,基于socket API接口,使用raw socket捕获网络报文,过滤得到指定格式的报文(2)编程,在图形界面下,对报文的协议进行解码(3)对ethernet_II、ip、tcp、udp协议进行解码【C】(4)对ieee802.3、arp协议进行解码【B】(5)对http协议进行解码【A】

3.网络协议解析(基于Winpcap接口)

(1)编程,基于winpcap接口,捕获网络报文,过滤得到指定格式的报文(2)编程,在图形界面下,对报文的协议进行解码(3)对ethernet_II、ip、tcp、udp协议进行解码【C】(4)对IPV6、ICMPV6协议进行简单的解码【B】(5)对除ftp、http外的某种应用层协议进行解码【A】

4.模拟共享网络中Ethernet帧的发送过程

使用至少2个线程模拟Ethernet上主机的数据发送流程。发送流程必须遵循CSMA/CD协议【C】。5.发送和解析Ethernet ARP包

熟悉ARP协议并了解Winpcap编程,构造ARP包;先在主机A,ARP包发送出给主机B。再在主机B上解析此ARP包。【C】 6.模拟TCP协议通信过程

编程,基于图形界面,仿真两个对等的tcp通信实体,完成一次文件(数据较长)传输的通信过程。要求具有如下的交互能力:(1)数据文件的长度的设置

(2)双方发送、接收窗口大小的设置

(3)报文丢失、出错、重复、顺序的人为设置(可定义有关策略(4)发送、或接收能力的设置(假设一方主机很忙)(5)设置可采取预先设置、也可中途设置(6)可自动演示、可单步操作

(7)每一步报文都可给出tcp头部数据,并进行说明【B】

(8)给出时间轴,以起始时间为0,适当考虑网络发送、接收处理及传输延迟,给出每个报文发送与 接收时间

7.RIP路由仿真配置与测试程序设计

以图形化界面形式,对多个路由器组成的网络,实现RIP路由仿真配置与测试。路由学习建议采用多线程方式实现。【A】 8.FTP客户端设计(基于winsock接口)

实现的ftp客户端,能列出/更改目录,上下传文件,显示文件列表等选项。【A】 9.HTTP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nsock接口)

开发一HTTP客户端,使其能够向web服务器请求文件、和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以便服务器做出相应的处理。【A】 10.电子邮件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nsock接口)

完成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要求能够收取邮件、发送邮件、书写新邮件、具有图形化界面。能批量发送邮件。【A】

11.软件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npcap接口)

(1)编程实现一个简易的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

(2)具有图形化界面、显示所有的过路、已路由、已丢弃报文(3)对ethernet_ii、简单的ip、tcp、udp协议进行解码(4)支持静态路由的配置【B】

(5)可以人为地对可路由报文进行延迟发送、删除、修改、改变发送顺序等操作【A】 12.利用RTP协议完成多媒体数据流传输

(1)消化理解实时传输协议RTP及其源代码(可以从网上下载)

(2)分别编写个服务器、客户端程序,使用RTP协议来实时传输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A】 13.自定义应用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基于UDP)

协议名称:myqq

协议功能:实现简单的聊天系统功能(1)注册

(2)登入与注销(3)获取在线用户表

(4)对指定用户发送聊天报文(5)群发聊天报文【A】 14.TCP通信仿真课件设计

设计一个课件程序,采用图形化设计,主要功能:

(1)能读取wireshark或sniffer工具所捕获的数据文件(2)能以直观形式表达TCP连接的建立、释放过程(3)能以直观形式表达报文序号变化、应答机制【B】(4)能以直观形式仿真报文的丢失与重传(5)*能以直观形式表达流量控制【A】 15.扩展UDP实现SR可靠数据传输

(1)熟悉流水线可靠数据传输机制(GBN);(2)熟悉TCP/UDP协议规范;

(3)基于UDP的SR(选择重传)可靠数据传输机制分析与设计(4)UDP Socket程序设计

(5)利用UDP实现可靠数据传输服务的验证系统设计与实现【A】 16.TRACERT图形化工具

(1)另写一个程序,取代Windows 下的Tracert命令,并以图形界面显示输出结果。(2)能解析主机的域名(将域名解析成对应的IP)(3)支持对物理网络的跟踪【B】

(4)支持逻辑网络的定义、及对逻辑网络的跟踪【A】 17.OSPF实现

熟悉OSPF协议,寻求指定有向图的最短路径。要求用图形显示求解过程。【A】

第二类题目: 网络服务

要求:

(1)在虚拟机环境下搭建操作系统平台,虚拟机网卡与物理网络进行桥接(2)网络操作系统类型为linux、ubuntu或windows server 2003/2008(3)学习相关服务器理论知识和配置、应用方法(4)合理规划所要求提供的服务

(5)完成相关的配置,并进行相应的应用测试(6)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7)应有足够的工作量

1.某单位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一)(基于linux或ubuntu平台)

(1)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环境下)

(2)DNS、DHCP服务器

(3)邮件服务器

(4)FTP服务器

(5)WEB服务器

(6)TELNET服务、NFS服务

2.某单位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二)(基于linux或ubuntu平台)

(1)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环境下)

(2)防火墙服务

(3)SSH服务器

(4)VNC服务器

(5)VPN服务

*(6)P2P服务器

3.某单位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一)(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2008平台)

(1)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环境下)

(2)AD、DNS、DHCP服务

(3)Exchange邮件服务

*(4)ISA服务

(5)VPN远程访问

(6)、远程管理

4.Windows服务器集群的部署与测试(基于Vmware)(1)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环境下)(2)Windows服务器集群的部署(3)集群的应用测试

第三类题目: 组网设计

(以方案设计为主,以网络仿真为辅,仿真部分需要验收)网络工程专业同学不宜选该类题目 要求:

(1)论文论述详尽,主要内容有:

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方案与拓扑图、设备选型、关键设计、仿真配置与测试、结论。(3)对方案中关键设计,尽可能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配置与测试。

组网仿真软件建议采用packet tracer(只能仿真cisco的部分中低端网络设备),当然为了能在该软件中进行仿真,对原方案中的设计进行必要的简化、设备作必要的变通是必然的。(4)题目中的“某”,必须为具体的单位名称(最好为自己所熟悉的)

(5)没有特别说明时,目标网络规模为中等规模的园区网络(信息节点数为500个到5000个之间)(6)没有特别说明时,VLAN技术、RIP或OSPF动态路由技术必须运用到设计中(7)没有特别说明时,支持internet接入

1.某校园网组网路由方案设计(基于Packet Tracer)

某大学网络有20000余信息节点,分办公、教学、学生宿舍、家属四个区,请结合实际分析其需求,重新对其网络进行规划设计:(1)技术选型、总体设计(2)设备选型

(3)详细的拓扑设计

(4)详细的IP规划(从网段到节点)

(5)给出合理的路由方案、含internet出口与教育网出口路由(6)实现仿真配置与测试(7)支持远程用户访问

2.某校园网内网VLAN方案设计(基于Packet Tracer)

某大学网络有20000余信息节点,分办公、教学、学生宿舍、家属四个区,请结合实际分析其需求,重新对其网络进行规划设计,不考虑与外网的互联:(1)技术选型、总体设计(2)设备选型

(3)详细的拓扑设计

(4)IP规划、VLAN设计、(5)VLAN路由设计(6)实现仿真配置与测试

3.某校园网的扩容方案及实施(基于Packet Tracer)

对某校已有的校园网,根据新校区的建立和更多的要求对其进行扩容方案的设计与实施。4.某单位(企业、医院、社区、学生公寓、学校、酒店)网络规划与设计(基于Packet Tracer)对某单位的网络进行需求分析,完成下列设计任务:(1)给出技术选型、总体设计(2)给出设备选型

(3)给出详细的拓扑设计

(4)给出VLAN设计、ip规划(5)给出路由设计(6)实现仿真配置与测试

5.园区网络的路由设计(基于gns3环境)6.园区网络的防火墙设计(基于gns3环境)7.基于H3C网络设备的园区网络设计

8.园区网络的路由冗余与链路聚合设计(基于gns3环境)

第四类题目: 网络应用编程

要求:

(1)推荐采用图形界面实现。

(2)程序代码书写规范,有充足的注释。

(3)绿色软件:程序运行不需安装,避免写系统和注册表;(4)开发平台、开发语言不限。

(5)明确题目的意图,设计上应有足够的工作量 1.LAN小助手

编程实现以下功能:

(1)发送ICMP数据包,以获取指定IP网段中的活动主机,并将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设备或输出到文件中。

(2)显示这些主机的的IP地址与对应的MAC地址的关系表(3)能显示本地机所有可用的网络接口与对应的ip地址(4)能修改本地机指定网络接口的ip地址

(5)能解析主机的域名(将域名解析成对应的IP)2.网络流量统计(基于raw socket)

监控网络,捕获一段时间内网络上的IP数据包,按IP数据包的源地址统计出该源地址在该时间段内发出的IP数据包的个数,并将其用图形表示出来。3.网络流量统计(基于Winpcap接口)

监控网络,捕获一段时间内网络上的IP数据包,按IP数据包的源地址统计出该源地址在该时间段内发出的IP数据包的个数,并将其用图形表示出来。4.包过滤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nsock SPI接口)

要求实现一个简单的包过滤防火墙,能够根据 IP 地址范围阻塞或允许客户机对 FTP 服务的访问。5.包过滤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基于linux/Ubuntu)

要求实现一个简单的包过滤防火墙,能够根据 IP 地址范围阻塞或允许客户机对 FTP 服务的访问。6.简易HTTP代理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服务器使用侦听socket在指定的端口上侦听web访问请求,对于客户端每次访问都自动创建一个线程,解析客户端Host头域里面的值,获取目标web服务器地址,并使用socket进行连接,以“中继”方式,转发 双方的http包。7.基于UDP协议网上聊天程序

实现一简单的聊天程序实现网上聊天,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要求:(1)支持多人聊天。

(2)客户端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8.基于TCP协议网上聊天程序

实现一简单的聊天程序实现网上聊天,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要求:(1)支持多人聊天。

(2)客户端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9.FTP服务器设计

实现一FTP服务器,能列出/更改目录,上下传文件,显示文件列表,支持NOOP/PASV/BIN等选项。10.FTP客户端设计(基于与FTP协议相关的类)

实现的ftp客户端,能列出/更改目录,上下传文件,显示文件列表等选项。11.简单的端口扫描器(1人)

实现一个端口扫描程序,判断指定的主机有哪些端口可以提供服务, 并把扫描得知的结果记录下来。12.简单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1人)

完成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要求能够通过HTTP Get命令获得一个简单的HTML文件。(可以带图片。)13.HTTP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与HTTP协议相关的类)

开发一HTTP客户端,使其能够向web服务器请求文件、和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以便服务器做出相应的处理。

14.简单电子邮件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与邮件协议相关的类)

完成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要求能够收取邮件、发送邮件、书写新邮件、具有图形化界面。提示:可选用基于JavaMail网络包实现。15.P2P文件传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分别设计一个服务器、客户端程序,客户端使用 p2p协议从“服务器端”进行文件下载。16.综合扫描器程序的实现

(1)ARP扫描实现(2)ICMP扫描实现(3)TCP扫描实现(4)UDP扫描实现 17.利用组播实现网络屏幕广播

(1)通过socket接口,引用UDP协议,设置成组播通信方式(2)分别设计教师机端程序、学生机端程序,(3)教师机端程序将本机屏幕画面,定时地以多播方式传给学生机端程序显示 18.本地网络信息设置与网络对时程序设计

主要功能如下:

(1)本地网络信息的获取

计算机名称、IP地址、网卡地址、DNS设置、安装的协议、提供的服务、TCP/IP运行信息。(2)修改本地计算机的网络设置

(3)采用ntp协议从internet上某个时间服务器,获取时间信息,准确地更新本地机时钟,支持手动、定时自动两种方式

19.基于IPV6的文件传输程序设计

程序分文件发送端、文件接收端两部分。功能是发送端能向接收端传输文件。通信双方采用ipv6地址,在传输层上采用 TCP协议传数据。20.基于多播的文件传输程序设计 程序分文件发送端、文件接收端两部分。功能是文件发送端能同时向n个接收端传输文件。要求采用UDP协议并以多播(组播)方式实现通信。21.基于多线程的文件传输程序设计

程序分服务器端、客户端两部分。功能是服务器端能同时响应n个客户端的tcp连接请求,提供指定文件下载。服务器端要求采用多线程编程技术。22.点对点语音聊天程序设计

程序主要由语音采集、语音发送、语音接收、语音播放四个部分组成。

通信协议采用UDP;图形化界面;语音采集与播放采用windows API(ACM)接口。23.网络对弈程序设计

运用tcp协议设计一个五子棋联机对弈程序,采用图形化方式设计。24.网络U盘(2人)

(1)实现远程主机上管理自己的文件:如创建、打开、复制、删除文件或目录以及远程文件上传、下载;

(2)程序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 客户端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发出各种管理命令;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操作结果。服务器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目录(网络U盘),服务器维护用户对目录操作权限的列表,负责验证用户对文件的操作权限;接收和执行授权用户的命令并返回操作结果;

(3)用户界面:服务器端界面显示用户登录及认证信息和操作日志;客户端界面可以设置远程主机名;显示远程文件列表;操作命令可以采用菜单、按钮及弹出菜单来实现。要求界面布局合理、简洁美观。

(4)运用Socket 技术,使用TCP协议 25.机房网络试题发放与回收软件设计(2人)

软件的结构是C/S模式

(1)分别设计教师机端、学生端程序(2)学生端程序主要功能是:

运行后可以登录到教师端程序(考试系统)、自动打开试题文档、提示考试相关信息、自动锁定键盘(考试计时结束)(3)教师端程序主要功能是:

导入考生名单、核对登录者身份、向学生端发放试题文件(自动或手动)、启动考试计时、自动回收答题文件、自动清除学生端主机指定位置文件 26.网络投票系统设计

服务器端:能编辑候选人名单、能发布投票的结果、能接收投票、能设置投票的起止时间、能记录每个投票者得名字、主机的ip、主机的cpu id、投票的时间、能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投票规则。

客户端:能查看候选人名单、投票的结果、能投票

第五类题目: 理论与应用研究

本类题目需要答辩验收。要求:

(1)内容涉及本课程相关领域的前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目前已经实用化或初步实用化

(3)对普通学习者技术门槛还比较高、但很有应用、借鉴价值(4)系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与具体应用结合起来

(5)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或工具,对某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实践,并给出自己的见解或结论。(6)有足够的工作量

1.Windows与Linux系统网络架构及编程接口研究 2.基于Linux平台的路由器源代码的剖析 3.网络翻墙的机制与应用 4.网络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应用 5.IPV6技术及应用 6.P2P技术及应用

7.Windows系统下网卡驱动程序开发技术 8.Linux系统下网卡驱动程序开发技术 9.蓝牙通信技术及应用

10.长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 11.国内城域网主流技术与最新进展 12.三网融合及其发展

七、参考教材

[1] Andrew S.Tanenbaum、David J.Wetherall.计算机网络(英文版•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3]吴功宜.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C语言编程

[4] 王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计算机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践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Java编程

[5] 叶树华.网络编程实用教程(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适合初学者 [6] 王艳平.Windows网络与通信程序设计(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适合高手 [7] 金华.C#网络编程技术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网络工程规划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 [8]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 Exploration4.0——LAN交换和无线 [9]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 Exploration4.0——路由协议和概念

[10] 恒逸资讯, 吕政周.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管理员实用全书.电子工业出版社 [11] 冷罡华.Ubuntu Server最佳方案.电子工业出版社

八、上机与验收安排

1、上机指导时间:

第1周的周一、二、五下午 第2周的周二、三、五下午

2、验收时间:

第2周周日上午、下午

3、上机指导与验收地点: 5407、5405、54044、指导老师联系方式:

孙晋永:*** 杨兵:

分层任务网络范文

分层任务网络范文(精选12篇)分层任务网络 第1篇“分层任务”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河北省围场县山湾子中学张爱军一、“分层任务”的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