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繁殖系数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繁殖系数范文(精选11篇)

繁殖系数 第1篇

养羊是白城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现有可利用草原860万亩,年生产牧草30余万吨;有耕地1113万亩,年生产粮食250万吨,生产以玉米秸为主的农副产物300余万吨,得天独厚的精、粗饲料资源为发展绒山羊舍饲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目前,白城市绒山羊饲养量达311.7万只,年生产羊肉1.9吨,生产羊毛7730吨。近年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种草养畜工程,发展草食家畜精养产业成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 目的和意义

当母羊处于非繁殖期的时候为提高肉羊产量,可以诱导母羊发情,并且结合胚胎移植中供-受体同期化处理是对母羊繁殖进行人为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母羊的非繁殖时期,母羊血液的促性腺激素含量较低,母羊的孵巢基本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中,母羊的生殖器官处于周期活动的萎缩期。要得到诱导母羊发情的最终目的,就要针对母羊的激素分泌实情,适当的采用激素处理方法。

2 材料和方法

2.1 非繁殖季节诱导母羊发情优选方案

2.1.1 供试母羊选择与管理

随机选择100只4岁以上的绒山羊母羊,体况中等,以舍饲为主,组成小群,专人管理。

2.1.2 诱导发情处理操作过程

每只母羊肌肉注射符合孕酮制剂2mL/次。同时每日口服MAP6mg连续2d,第2次口服MAP的同时阴道埋植非繁殖季节PRID,内含氟孕酮50mg,埋植12d,于埋植的第11天肌肉注射PMSG400IU,注射后第2天撤栓。撤栓后第2天开始试情,发情后,全部采用人工授精。于首次输精前给每只母羊静脉注射hCG500IU,同时对精液进行激素处理。精液采用葡-柠-卵稀释液按1:1-1:2稀释,每毫升稀释过的精液内添加催产素1单位。一个发情期输精3次,每次间隔6-8h。

随机选择21只处理母羊,于配种后第3天采用手术法检查母羊的排卵情况。先用静松灵实行麻醉,而后按绒山羊胚胎移植操作方法对母羊实施手术。详细记载剖检母羊两侧卵巢的黄体和滤泡发育情况。计算排卵率和预计母羊繁育率。

2.2 母羊高效繁殖技术

2.2.1 供试母羊及羔羊的饲养管理

试验选择在长岭县十四号种畜场内蒙古绒山羊羊群,全群140只母羊全部选为试验组。发情调控处理前母羊舍饲与放牧结合。产羔期间对所有母羊实施全舍饲饲养。对产后羔羊采用早期断奶,补饲羔羊早期断奶料,对缺奶羔羊饲以代乳粉。羔羊实行分群管理,即单、双羔分开,强弱分开,以保证羔羊均衡发育。

2.2.2 母羊同期发情诱导发情及人工授精

母羊发情调控按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繁殖季节于8月处理,第二次则于母羊产后2个月进行。对所有母羊统一编号,每3天处理一批,每批28只,埋植CIDR12天,撤栓同时注射PMSG500IU, 48-56小时后首次输精,在首次输精同时静注LRH-A35μg;母羊第一次发情后,输精3次,第二次返情后再按常规人工授精操作输精。

3 试验结果

3.1 非繁殖季节诱导母羊发情优选方案的排卵状况

对处理母羊进行手术剖检,排卵率情况统计见表1。

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提高了母羊的排卵率,达到预期目标。采用氟孕酮阴道海绵栓 (PRID) 处理,对母羊造成人工黄体期,刺激卵巢活性。由于氟孕酮的孕激素作用比较强,所以在非繁殖季节对母羊进行处理的效果优于甲孕酮 (MAP) 。

3.2 母羊同期发情处理的效果

母羊同期发情处理的效果见表2。

试验结果表明,母羊同期发情处理12天后,于撤除CIDR后48~56小时发情率达100%,处理后母羊的总繁殖率达到165%。据对该羊场历史资料统计,母羊的自然繁殖率平均为95%,采用母羊发情调控的技术措施,显著地提高了母羊的繁殖率 (P<0.01) 。

摘要:非繁殖季节母羊诱导发情是高效肉羊生产体系中的关键技术, 胚胎移植中供-受体同期化处理和人为控制母羊繁殖机能等的重点技术。在非繁殖季节中, 血液中促性腺激素水平较低, 母羊的孵巢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生殖器官处于周期性萎缩时期。

繁殖系数 第2篇

关键词:精轧模型;屈服应力;热传导系数;厚度层别

自2011年3月以来,京唐热轧1580生产线精轧模型对厚度的控制经常会出现混乱的现象,对于同一目标厚度的板坯,其设定值相差许多,造成实际厚度轧制效果不佳,板坯的成材率不高。通过在精轧模型中增加厚度层别,减小了厚度变化对模型控制的影响,提高了屈服应力自学习参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计算精度,并使板坯成材率得到了提高。

1 分析研究

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是轧制力模型的重要设定变量,直接影响着轧机出口的厚度控制,它又分为整体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各机架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分别存放于InterBase数据库表GRADE和表GRADE_STAND_FACTOR中;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对精轧出口温度的控制有重要的影响,它也分为整体热传导自学习系数和各机架热传导自学习系数,也同样分别存放于InterBase数据库表GRADE和表GRADE_STAND_FACTOR中。这两类重要的系数都要根据轧钢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学习模型不断调整,改造前只有针对不同钢种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以及不同机架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热传导自学习系数也只有针对钢种和不同机架的热传导自学习系数。

原有模型没有针对不同厚度来对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来分类。因此对于同一钢种但不同厚度的板坯设定轧制力时,它们使用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是同一参数,而不同厚度的钢种原模型会根据实际轧制效果将相应钢种的自学习系数进行调整。

当同一钢种的板坯更换厚度时,其设定轧制力使用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是上次不同厚度的板坯的学习值。这就导致了每次更换厚度规格时前几块板坯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调整缓慢,轧制厚度不理想。热传导自学习系数也是利用上次不同厚度板坯的学习值进行设定计算,最终导致精轧出口温度与目标温度偏差较大。

由于上述情况,采用了在控制模型中增加厚度层别对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的分类控制方式,对轧制力模型的此模块进行调整。

2 改造前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

在InterBase数据库的GRADE表中存放着对应钢种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只能根据Grade分类查询;在表GRADE_STAND_FACTOR表中存放着相应机架的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只能根据Stand分类查询。这种方式优点是检索速度快、修改方便;缺点是控制参数很不稳定,当更换厚度时,不会对不同厚度规格的板坯分类设定,所以经常出现换厚度后前几块厚度控制不理想的情况。

轧制力由于受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不稳定,致使每次当同一钢种的板坯更换厚度规格时,多块板坯的精轧出口厚度控制偏差较大,不能达到出产标准。同时热传导自学习系数的不稳定也对精轧温度和速度产生影响,导致更换目标厚度规格时多块板坯的精轧出口温度控制偏差较大。

3 针对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的改造方案

针对屈服应力自学习系数和热传导自学习系数不能适应带钢目标厚度变化,精轧出口厚度、温度控制不稳的问题,我们对模型数据库表GRADE和GRADE_STAND_FACTOR结构以及其相应程序进行改造。

3.1 第一种改造方案

计划在原有表的基础上增加厚度分类,并在读写数据表的程序中增加关于厚度检索的条件。在数据库的Grade表原有索引的基础上增加新索引Thickrage,实现对同一钢种不同厚度的屈服应力和热传导系数的控制,在表GRADE_STAND_FACTOR表中增加新索引Thickrage实现对同一钢种不同目标厚度的各机架屈服应力和各机架热传导系数的控制。

这样修改优点是对数据库和程序的改动较小;但是同时也有其相应的不足,Grade表和GRADE_STAND_FACTOR中还存在其他自学习系数,如BODYCORRECTIONFACTOR、GROUPNAME、GRAD-

ESLOPCPRRECTION等,考虑改动表结构会影响上述这些系数的使用,同时会造成数据库读写速度慢,系统维护困难。

3.2 第二种改造方案

针对第一种改造方案有其弊端,我们经过细致的研究之后,在数据库的Grade表和表GRADE_STAND_FACTOR之外,建立新表格来存储屈服应力与热传导的自学习系数,也就是增加厚度层别,从而形成了第二种改造方案,即现行控制方式。

为增加厚度层别,在数据库中分别建立表GRADE_1和GRADE_STAND_FACTOR_1,在GRADE_1和GRADE_STAND_FAC-

TOR_1中增加了Thickrage索引分类,每次模型调用自学习参数时,会根据GRADE和Thickrage关键字检索表GRADE_1结果或者stand和Thickrage检索表GRADE_STAND_FACTOR_1结果,进行自学习。

通过上述改造,同一钢种的板坯,在轧制时会根据厚度层别分别对屈服应力与热传导系数进行各自的自学习调整,在轧制力、温度、速度设定时也会从不同厚度层别来考虑屈服应力系数与热传导系数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更换厚度规格时多块板坯的终轧厚度、温度控制不稳的现象。

同时对原有数据库表没有改动,不会影响以后Grade表和GRADE_STAND_FACTOR中其他自学习系数的使用,也有利于系统维护。

4 结语

余期望系数与基尼系数比较研究 第3篇

一、研究方法

洛伦兹曲线法是借助图形直观地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非量化的定性指标。图1中横坐标是人口累计比重, 纵坐标是收入累计比重, 根据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线的位置关系来判断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所以, 在应用时存在限制条件, 即当两洛伦兹曲线不相交时才可用于比较, 而相交时则不能进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比较。洛伦兹曲线的位置越低,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越严重。

洛伦兹曲线和绝对平均线 (对角线) 之间的月牙形面积S, 可以用来表示实际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这块月牙形面积越大, 洛伦兹曲线弯曲度越大, 说明收入差距越大, 贫富两极分化越严重。反之, 这块月牙形面积越小, 洛伦兹曲线越平缓, 说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越小, 贫富两极分化越不明显。根据月牙形面积S与绝对平均线右下方的三角形面积P, 可以计算基尼系数, 见式 (1) (几何法) 。

基尼系数G=S/P (1)

为计算方便, 基尼系数G的数值常按式 (2) (基尼平均差法) 计算:

式 (2) 中n是人口等分组的个数, yi是人口等分组收入的均值。

余期望系数是国内学者近些年来新提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性的测量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从信息量角度出发而设计出来的指标。设p是事件B发生的概率P (B) =p。对于不容易发生的事件, 我们越要想全面了解, 需要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因此对于事件B发生所需的信息量假定为p的减函数log (1/p) 。假如有n个事件, 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1、p2…pn。从概率论的期望公式出发, 期望信息量则可定义为:

单位:%

单位:%

概率p1, p2, …, pn的值越接近, 期望信息量E就越大。如果p1=p2=…=pn=1/n, 则E达到最大值logn。于是可定义余期望系数:

如果把pi视为第i个单位所占的收入份额, 即pi=Wi/ΣWi, (Wi为第i个单位的收入, i=1, 2, …, n) , 则余期望系数μ可以测度收入分配的差异性。该系数愈靠近0, 表明单位之间收入差异愈小;愈靠近1, 表明单位之间收入差异愈大。

与基尼系数相比, 由于余期望系数的数学含义及表达式简单明了, 不涉及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 因此其计算精度能得到保证, 根据余期望系数作出的分析判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研究资料与结果

本文选取中国统计年鉴中2005—2008年的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作基尼系数和余期望系数计算结果的比较。在计算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时, 国际上常用收入5等份分组数据进行计算, 而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数据为7分组不等距分组数据, 因此先将数据转换为5等份分组数据, 见表1。根据上述5等份分组数据, 分别计算基尼系数 (几何法, 式 (1) ) 、基尼系数 (基尼平均差法, 式 (2) ) 和余期望系数 (式 (4) ) ,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根据2005—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数据, 由几何法计算的基尼系数比由基尼平均差法计算的基尼系数要略微大一些, 平均大5.6%。余期望系数的计算结果明显比由上述两种方法计算的基尼系数要小, 同一资料计算的余期望系数的数值约为基尼系数的1/3, 差别明显。

此外, 基尼系数的一个不足之处是缺乏可加性, 而余期望系数与之不同具有可加性, 下面以表3、表4资料为例说明其可加性。

表4中, μt为总余期望系数, μg为单位间余期望系数, μm为单位内余期望系数, μ1、μ2、μ3、μ4、μft、μsd、μtd为组内 (单位内) 亚单位的余期望系数, μ1、μ2、μ3、μ4为第三产业包含的4个亚单位 (4个层次) 的余期望系数, 4个层次分别包含不同的内容。μft、μsd、μtd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余期望系数。余期望系数的可加性是指表3、表4的μt是μg和μm之和, 如表3中的1999年μg (2.374) +μm (3.292) =μt (5.666) 。μm为组内亚单位的余期望系数的加权和, 权数按亚单位人数比重计算。但是经过细致的研究发现, 根据表3、表4依据的江苏省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出的组内亚单位的余期望系数的加权和与表3、表4的μm值有差别, 以1999年的有关数据为例, 详细的比较数据, 见表5。

(注:计算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

三、结论

虽然国民收入分配公平性研究是一个常见的重要课题, 但是现有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因此科技工作者不断提出一些新的分析方法。余期望系数是近些年来由我国科技工作者提出的新方法, 之后许多人开始采用余期望系数进行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等分析。

繁殖系数 第4篇

论负克伦巴赫alpha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

克伦巴赫alpha及分半信度为负值时,表明克伦巴赫alpha系数和斯皮尔曼-布朗信度校正原型公式对于估计信度系数而言已经失效.讨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出现这种现象时克伦巴赫alpha系数和斯皮尔曼-布朗信度校正公式的相应替换公式.

作 者:席仲恩 汪顺玉 XI Zhong-en WANG Shun-yu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65 刊 名: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7 19(6) 分类号:O213.2 关键词:信度   克伦巴赫alpha系数   斯皮尔曼-布朗校正公式  

珙桐苗木繁殖技术 第5篇

一、珙桐播种繁殖技术

种子处理: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的采种季节,将采收下来的毛种直接在林缘或苗圃地堆成直径1米、高30厘米的种子堆,置于冬天寒冷的露地环境中,使其自然冷冻,加速生理成熟,低温催芽。次年3月,在露地挖长3米、宽1米、深0.8米的坑,坑底用石砾、麦秆垫15厘米左右厚,以利排水。将经过冬天低温处理过的种子放入坑内,种子每隔25厘米高覆土10厘米。如遇长时间干旱则适当灌水,使种子保持湿润,如有积水应及时排出。到10月中下旬,将经过埋藏催芽后的种子取出。这时,种子绝大部分已开始发芽。

整地播种:播种地要选择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沙壤土,土壤酸碱度以微酸至中性为佳。切忌在粘土中播种。经过细致整地,每平方米撒施腐熟农家肥25公斤,做成宽1.5米、长10至20米的低床。播种前用40%的福尔马林稀释液喷入土中进行消毒。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在11月中下旬播下。播种采用点播,株行距20~30厘米,播种深5~8厘米,播后盖3厘米左右厚的细土。出芽时,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次年3月中下旬幼苗开始出土,发芽率可达90%,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出苗更早些。

二、珙桐扦插繁殖技术

育苗用一年生枝条做插穗,长15~20厘米,直径0.3厘米以上,每个插穗上至少要有2个节间、2个芽,切口平滑不伤皮。3月上旬,在土壤刚化冻、芽萌动前扦插。插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以直插为主,插条深度因环境条件而异。过深土壤氧气不足,不利于插穗生根;过浅枝条外露多,蒸发量大,插穗易失水干枯。如在扦插时气候寒冷而干燥,插后上端应适当覆土;在温暖、湿润条件下,上面第一个芽子微露地表即可。由于枝条有极性现象,扦插时,切勿倒插。插后要踏实,使插穗和土壤密接,严防插穗下端蹬空,插后立即灌透水。插穗成活后,要适时灌溉、松土、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虫。扦插育苗成苗率在60%左右。扦插前若用ABT生根粉对插穗进行处理,成苗率可提高10%~20%。

三、珙桐嫁接繁殖技术

繁殖系数 第6篇

常春油麻藤适应性强, 在园林绿化、生态防护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笔者调查了野外常春油麻藤的自然繁殖特性, 并探讨了其人工种子繁殖技术, 希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自然繁殖特性

1.1 营养繁殖

常春油麻藤为常绿蔓生性木质藤本植物, 在自然的生长过程中, 近地面的枝条被淤泥覆盖后, 在水分、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 会在茎节上长出不定根, 形成新的植株。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 常春油麻藤这种营养繁殖情况偶见。

1.2 种子繁殖

1.2.1 具有完整种皮种子的萌发

常春油麻藤成熟种子扁矩圆形, 种皮光滑, 棕黑色或棕褐色, 质地坚硬而致密, 种间缢缩, 两面突起, 种子千粒重5980.58 g, 单粒重4.30~7.51 g, 长1.3~1.8 cm、宽0.8~1.4 cm、厚0.6~1.0 cm, 种脐位于种子一侧, 种脐环绕种子半圈, 种脐部分种皮明显增厚, 致密, 内方具较疏松的木栓质, 厚度可达1.6mm, 一端有一较小的种孔, 种子无胚乳, 具有两片大而肥厚的子叶。常春油麻藤种子具有较长的休眠期, 坚硬和疏水的种皮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 在自然条件下, 只有当种皮慢慢腐烂后, 胚才能够萌发, 突破种皮。但通过对阴湿条件下的脱落的油麻藤种子观察, 发现1年前的种子大部分完整无缺, 种皮并没有腐烂的迹象。所以, 在自然条件下, 由于种皮的限制, 导致种子萌发的时间大大延长, 增加了裸露的种子被动物啃食的机率。

1.2.2 内部具有紫茎甲种子的萌发

根据观察, 常春油麻藤约20%的成熟种子内部常藏匿着一种象甲虫——紫茎甲。紫茎甲在种子内部的位置不固定。在第二年的3—4月, 紫茎甲将会从藏身的部位就近啃食破皮而出。如果在破皮过程中没有伤害到胚, 那么将起到机械破皮的作用, 有利于常春油麻藤种子透水、透气,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即可萌发。虽然, 在一定程度上紫茎甲促进了常春油麻藤种子的萌发, 但也破坏了种子的完整性, 如果伤到胚, 种子就不能发芽。

2 人工处理对常春油麻藤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2.1 浓硫酸浸种处理

把300粒常春油麻藤种子放入1000 m L烧杯内, 加98%的浓硫酸直至全部淹没种子, 在浸种时间到30min、60 min、120 min、180 min、240 min、360 min时分别取出50粒种子, 用自来水反复冲洗, 另取50粒作为对照, 盆播1月后观察种子的出苗率。具体结果详见表1。

由表1可知, 播种1个月, 没有用浓硫酸浸泡过的种子及浓硫酸浸种30 min的种子, 出苗率均为0。随着浓硫酸浸种时间的延长, 种子的出苗率逐渐提高, 到180 min出苗率达66%。240 min时, 种子出苗率逐渐下降至18%, 到360 min时, 出苗率为0。说明浓硫酸浸种时间过短 (30 min) , 种皮没有被破坏到透水、透气的程度;浸种180 min时, 种皮受到浓硫酸的进一步腐蚀, 种子的透水、透气性增加, 且此时浓硫酸对种子胚的伤害程度较小, 从而提高了发芽率;之后, 随着浸种时间继续增加, 种子的胚受到浓硫酸的危害程度增加, 出苗率逐渐下降, 到浸种360 min时, 种子丧失生命力。

2.2 破皮处理

取300粒常春油麻藤种子分为3组, 每组100粒, 播种前分别对3组进行如下处理。 (1) 处理1:用枝剪沿种子种孔的位置剪去一小片种皮, 然后直接播种 (在剪取的时候, 剪口向外扭转, 这样才不会伤到胚) ; (2) 处理2:枝剪破皮后, 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2 h后播种; (3) 处理3:将种子直接播种。播种后, 每隔一定的时间 (5 d、10 d、15 d、20 d、30 d、60 d、90 d) 观察种子出苗情况。具体结果详见表2。

由表2可知, 播种前对常春油麻藤种子进行破皮处理, 对出苗时间和出苗率有明显的影响。用枝剪破皮后直接播种, 在15 d左右有少量种子开始出苗, 60 d时出苗率最高达90%, 而枝剪破皮后用清水浸泡12 h, 种子在10 d左右就开始出苗, 出苗势整齐, 1个月内种子的出苗率就可达93%, 而没有经过破皮的种子播种90 d后种子萌发率仅为2%。笔者将这2粒萌发的种子挖出后进行观察, 发现种子均有紫茎甲成虫从种子内部破皮后留下的穿孔, 这也验证了寄生的紫茎甲在不破坏油麻藤种子胚的情况下是有利于种子萌发的。

3 结论

常春油麻藤在自然条件下有少量的营养繁殖, 种子由于种皮厚实坚硬, 透水透气性差, 短时间内种子萌发不易, 繁殖率低, 但是寄生于种子内部的紫茎甲可以起到机械破皮促进种子透水、透气的作用,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浓硫酸浸种可腐蚀常春油麻藤种子的种皮, 也能促进种子萌发, 在不同时间的浸种过程中, 180 min可使种子萌发率达到66%;用枝剪破皮后用清水浸泡12 h, 可使种子萌发率在60 d可达93%。

摘要:观察了常春油麻藤在野外条件下的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的特点, 并将浓硫酸浸泡后的种子及用枝剪破皮后的种子栽培于盆钵中, 观察其萌发率。结果表明: (1) 常春油麻藤种皮厚而坚硬, 自然繁殖不易; (2) 用98%的浓硫酸浸种, 浸泡时间为120 min时, 种子的出苗率最高可达66%; (3) 枝剪破皮后浸泡12 h, 种子的出苗率可达93%。

关键词:常春油麻藤,园林绿化,自然繁殖,人工繁殖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2]刘建林, 孟秀祥, 冯金朝.四川攀西种子植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谢开明.凉山州经济树木图志[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 998.

[4]高靖.常春油麻藤的开发优势和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 2012, (6) :115-116.

[5]张晓龙, 周伦高.常春油麻藤在公路边坡绿化中的应用[J].环保前沿, 2010, (4) :14.

繁殖系数 第7篇

复蓄系数为蓄水工程设计中年供水里与兴利库容之比值, 水利工作者目前对雨水集蓄工程的复蓄系数 (或称复蓄次数) 研究颇多, 提出了诸多宝贵经验。笔者将复蓄系数的含义引入到调节水库中, 对我省不同流域水库的复蓄系数~库容系数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两者存在乘幂函数关系, 并推算出不同库容系数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1 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关系分析

1.1 流域划分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广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上,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充沛, 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 179 mm。我省河川来水由天然降水补给, 降水颇为丰富, 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 南多北少, 山区多河谷少。贵州省全省河流以中部苗岭为分水岭, 北属长江流域, 南属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总面积11.57万km2, 珠江流域总面积6.04万km2。

1.2 应用资料

采用最新出版刊印的地形图量算流域参数及水位~面积、库容曲线。

根据各水库所在区域的站网布设状况, 结合流域的气象特性、产汇流特性、下垫面条件、面积差异等因素, 采用水文比拟法、降水径流频率相应法等方法作出长系列逐月逐旬径流成果。

对水库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水量, 依据《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 (SL429-2008) 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SL/Z322-2005) , 经调查分析, 下游河道无重要水生生物及水生植物, 生态环境用水按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10%下放。

1.3 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关系分析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进行径流调节计算, 依据上述应用资料逐时段进行水量平衡计算, 单时段水量平衡公式如下[1]:

Vt-Vt-1= (Qt-Qt-Qt-Qt) Δt (1)

式中:VtVt-1为t时段末、初水库的蓄水量, 万m3;Q入, tt时段内平均入库流量, m3/s;Q用, tt时段总用水流量, m3/s;Q损, tt时段水库损失流量, m3/s;Q弃, tt时段无宜弃水流量, m3/s;Δt为计算时段长。

据上述基础资料调算出各水库在保证率P=95%的供水量、复蓄系数成果见表1[2]。

据我省长江、珠江流域各水库复蓄系数和库容系数成果, 采用Excel绘制两者关系曲线, 见图1, 不难发现两者呈幂指函数, 其相关系数为0.98, 相关性较优, 函数关系如下:

α=9.38β-0.50 (2)

1.4 不同库容系数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据上式推算出不同库容系数对应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见表2。

1.5 成果的应用

研究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的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 在以需定供时, 已知各部门用水量, 可初估新建水库规模。如某工业园区年需水2 000万m3, 经研究新建一座水库为其供水, 当水源坝址确定后其来水量、水库库容相应确定, 拟定某正常蓄水位, 据复蓄系数关系与库容系数推算可供水量, 供水量满足需水要求时, 拟定的正常蓄水位即为水库规模。其二, 在区域 (行政区或流域) 水资源规划中, 可根据上述复蓄系数初步分析可供水量的合理性。

2 结 语

复蓄系数的因素较多, 有降水、产汇流、各部门用水过程等因素。相同调节性能时, 设计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越均, 复蓄系数越大, 汛期用水量占比越大, 复蓄系数也越大。

受诸多因素之影响, 不同区域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不一致, 本文通过我省两流域不同调节性能水库的分析, 推算出两者的幂指函数关系, 并进而推出不同库容系数在95%供水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可供以需定供时初步估算水库规模或水库规划设计过程中合理性分析参考使用。本文旨在抛砖引玉, 供水利水电工作者参考。

摘要:贵州省属典型的南方湿润地区, 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根据我省诸多水库的复蓄系数与库容系数的关系研究, 推导出不同库容系数对应的复蓄系数参考值, 在水利规划与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库,库容系数,复蓄系数,乘幂函数

参考文献

[1]梁忠民, 钟平安.水文水利计算[M].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繁殖系数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亲本优1A (B) 、V20 A (B) , 由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提供。

1.2 方法

1.2.1 区组设计

试验于2009年在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亲本繁殖基地进行。每个品种分别设两个处理:I为母本 (即不育系) 直播, Ⅱ为母本水育秧手工移栽, 每处理面积为1.0亩, 不设重复。

1.2.2 田间设计

直播田拉绳分厢, 母本厢宽133.2 cm, 父本双行插植, 株行距13.3 cm26.7 cm, 每穴2粒谷秧, 父母本间距13.3 cm;水育秧手工移栽田母本插植规格13.3 cm13.3 cm, 每穴2或3粒谷秧, 父母本行比为2︰11, 母本厢宽、父本插植方式同直播田。

1.2.3 主要农艺措施

1.2.3.1 合理安排播期及播差。

根据不育系繁殖开花期对天气条件的要求, 结合气象部门预测, 确定最佳抽穗扬花期。研究表明, 直播稻比移栽稻播始历期缩短3~4天。为确保两处理在同一时期抽穗扬花, 减少试验误差, 在播期安排上, 移栽稻早3天播种, 见表1。

1.2.3.2 精整细播育壮秧。

精整秧田大田, 按规格分厢起垄, 做到稻田“平、净、肥、融和”, 采用“三起三落”温室集中催芽, 种子破胸后抢晴好天气精量播种。移栽田采取拱膜覆盖、保温育秧方式。

1.2.3.3 适时移栽父母本。

直播田回交父本一叶一心时即移栽, 两叶前移栽完毕;移栽田在母本五叶左右时父母本同期移栽, 移栽时保证质量。

1.2.3.4 科学肥水管理。

肥料管理: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N、P、K平衡施用, 重施基肥、早施追肥, 父本追施偏肥”的原则。水分管理:直播田播种时厢面不能有积水, 出苗后润湿灌溉、浅水分蘖, 中期及时排水晒田, 后期干干湿湿护根、养根防倒伏, 然后排出。移栽田活棵后及时露田促秧苗扎根, 做到薄水分蘖, 够苗晒田, 有水抽穗, 湿润灌浆。

1.2.3.5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O, 提高异交结实率。

九二O的喷施坚持“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 直播田适当控制九二O用量, 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提高异交结实率。

1.2.3.6 搞好病虫草害的防治。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预测进行病虫防治, 尤其要搞好直播田杂草的防除工作。

1.2.4 生育特性与经济性状的考查

主要考查优1A、V20A两亲本不同处理的生长发育情况, 成熟期对不同处理的经济性状进行取样考种, 并对不同处理进行产量与效益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生育特性比较

2.1.1 分蘖特性比较

与移栽田相比, 直播田前期分蘖速度快, 分蘖高峰早, 且低位分蘖成穗率高, 这主要是因为直播田省去了扯秧、移栽过程, 不存在植伤, 大部分低节位分蘖都能成穗。

2.1.2 根系生长情况比较

与移栽田相比, 直播田根系发达, 表现为新根生长速度快, 白根数量较多。调查表明, 直播不育系叶片达8片叶时, 优1A每株新根达到12条, 根长7 cm, 白根数量占90%;V20A每株新根达到10条, 根长5 cm, 白根数量占85%。而育秧移栽不育系叶片达8片叶时, 优1A每株只有8条, 根长5 cm, 白根占75%;V20A每株新根只有7条, 根长5 cm, 白根占80%。直播苗根系另一个明显特点是根毛多、密、长, 而移栽苗根毛少、稀、短, 主要原因是直播栽培种子播于土壤表层, 根部获得氧气多, 有利于根系发育。

2.1.3 抗倒性能比较

从表2可知, 与移栽田相比, 直播田植株高度有所降低, 剑叶明显变短, 茎秆稍细, 穗较轻。因此, 尽管直播稻根系分布浅, 但由于其重心降低, 穗重减轻, 其抗倒性能并未降低。

2.1.4 生育进程比较

与移栽田相比, 直播田全生育期缩短, 尤其是母本营养生长期及始齐穗天数减少, 抽穗整齐, 盛花期集中, 花遇优势强, 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 其生育进程见表3。

2.2 不同处理下经济性状比较

通过测产, 直播田比移栽田繁殖产量高, 不同品种增产幅度不同。通过对不同处理下各品种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 直播田增产的原因有三:

一是结实率高。因为直播田抽穗整齐, 盛花期集中, 花遇优势强, 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

二是有效穗多。这是直播繁殖增产的主要原因, 即以穗见长 (见表4) 。

三是千粒重略高。这是由于直播稻靠低节位、早期分蘖成穗, 后期生长稳健, 单株绿叶数相对较多, 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 干物质积累多, 千粒重也略有提高。

2.3 不同处理的效益分析

表5表明, 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相比, 其物化成本和用工成本每亩节支115元, 这是因为直播栽培没有育秧、扯秧、移栽等用工;且产量、产值和纯利润高,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 直播繁殖方式主要优点分析

3.1 省工、省力, 劳动生产率高

直播繁殖省去了育苗、移栽成本, 减轻了劳动强度, 把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插秧劳动中解脱出来,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手工插秧相比, 劳动生产率可提高1.5倍以上, 适于规模化生产。

3.2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由于直播稻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 无需专用秧田,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在双熟制或多熟制生产地区, 可减少前茬作物因预留秧田而不能种植的产量损失。

3.3 缩短水稻生育期

直播稻没有拔秧断根和移栽返青活棵过程, 能提早分蘖, 加快生长发育, 因而直播稻的全生育期缩短, 春季直播繁殖时有利于晚稻提前播种, 达到稳产、高产。

3.4 经济效益好

由于直播稻省工、不占用秧田、大田生长期缩短和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等原因, 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投入少, 产出高。

4 结语

与手工移栽相比, 直播繁殖具有省工、节本、产量高、效益好、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深受广大种农欢迎。但是, 水稻直播技术应用于三系亲本种子繁殖, 就目前而言, 如何做到既要保证繁殖产量, 更要保证种子质量, 则是广大种子科技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摘要:总结杂交水稻三系亲本优1A、V20A直播繁殖与水育秧手工移栽繁殖比较试验, 发现在两种不同栽培方式下, 其农艺、经济性状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与水育秧手工移栽相比, 直播繁殖产量高, 增产的原因是直播稻有效穗数多, 结实率和千粒重略有增加, 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不育系繁殖技术。

繁殖系数 第9篇

关键词: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结蜡

1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对于稳定运行的加热输油管道沿程温降可按苏霍夫公式计算

K管道的总传热系数, c W02m/;2

D管道外径, m;

T0周围介质温度, 埋地管道区罐中心埋深处自然地温, ℃;

i油流水力坡降, m/m;

TR管道起点温度, ℃;

TL距起点L处油温度, ℃。

上式中的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与管道直径、保温层性质和管道周围环境有关。在计算总传热系数K时, 一般假设土壤是半无限大均匀介质, 起始温度土壤各点温度, 以及以后任一时刻土壤表面温度都是T0, 因此管道热阻情况如图1。

在T0与T之间有三层热阻, 所以总传热系数如下表示:

式中:R1是油品与管壁之间的对流换热热阻。与流态有关, 紊流时数值小可忽略。

R2是管道的导热热阻。包括钢管壁, 保温层, 防腐层。如果是海底的双重钢管保温管道, 则还有一层环形空间。

t DD一般在生产实际中总传热系数是通过现场数据根据苏霍夫公式反算出来的, 然后再与计算值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经验值选取。严格上来说管道的苏霍夫公式只能用于稳态条件下热油管道的求解。但在管道投产时由于土壤温度场、流量、土壤中水分运移而且海底管道投产时水分运移更明显, 所以不应应用苏霍夫公式。但为了简便简化起见, 工程上根据具体情况也可应用, 用苏霍夫公式反算出总传热系数, 将投产初期的不稳定计入到总传热系数的变化上[6]。

2结蜡对管道运行动力燃料费用的影响

输送含蜡的原油管道运行一段时间尤其在输量低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容易结蜡, 一旦结蜡原油管道的输油直径变小, 沿程摩阻增大。但是结的蜡层相当于给管道增加了一个保温层降低了管道的散热。因此, 按上述是计算方法, 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一层结蜡热阻, 即:

式中:

结蜡前后总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如下:

式中:

K'结蜡后的总传热系数;

K结蜡前的总传热系数。

参考文献

[1]杨筱蘅, 张国忠.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6.

[2]安家荣, 刘绍亮.东辛输油管道总传热系数测试与分析[J].油气储运, 2000, 19 (4) :14-18.

[3]张冬敏, 等.结蜡厚度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相关性影响研究[J].油气储运, 2008, 27 (8) :18-22.

[4]邢晓凯.海底管道总传热系数的研究与确定[J].中国海上油气 (工程) , 2001, 13 (2) :26-28.

[5]李学富.海底油气管线总传热系数的选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9, 28 (6) :16-18.

家兔的繁殖技术 第10篇

1. 品种选育。为了达到育种要求,使经过鉴定的家兔品种能保持原有的特征和优点,并以扩繁来增加优秀个体数量的繁殖为纯种繁育。家兔的纯种繁育可分3个层次进行:①建设原种兔场。原种兔场应建立在养兔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技术力量要强,并具有经济实力。设备要先进,并具有相当规模。优质饲料供应要充足,并可加工全价颗粒饲料。自然气候或人为小气候环境适于兔的生活,以促进其充分的发育和生长。②建立良种兔场。良种兔场要建立在养兔比较普遍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周边市县及种兔市场确定其品种和规模。种兔要来源于原种兔场,严格制定出繁育纯种兔的标准和供应个体户种兔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时淘汰品质差的兔,以确保和提高良种兔的质量。③确定良种兔示范户。良种兔示范户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责任心强和经济基础良好,种兔来源于良种兔场,饲养300只基础母兔,以表现突出的1只公兔配30只母兔进行人工授精,连续3~4代后形成一个扩繁兔群,选出其中最优秀的3个近交系兔群。

2. 品系繁育。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选种选配,在一个品种内形成若干个品系,这些品系将其优点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品系的表现形式有地方品系和专门化品系,地方品系是由地区差异,以及人们的选择不同,在地方品种内又出现的一些小的地方性群体,既有本品种的特性,又具有独自特点。专门化品系不仅各有特点,还表现出突出的生产性能,以达到最佳的饲养效率和产品加工的质量要求。

二、家兔的杂交繁育

1. 育成杂交。以两个或多个品种兔的杂交而培育出一个新的家兔品种(品系),通过杂交、定型及扩群三阶段完成。

2. 级进杂交。两个品种兔杂交而获得的杂种。这种繁殖进行2~3代后,选出优秀的个体,再与良种横交固定进行自群繁殖,达到横交固定后的兔群基本与改良者相同。

3. 经济杂交。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利用效果,使用两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公兔轮回与部分杂交母兔交配,来获取杂交优势为轮回杂交;用4个品种或品系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种杂交间进行交配为双杂交。

4. 导入杂交。为了改变原有品种的某些缺点,通过外来血缘改进当地品种兔。可选择外来良种公兔与本地品种母兔杂交(引入一次外来血缘),以后各代杂种都与本品种回交,可在回交二代的后代(1/8外来血缘)中选择优秀的个体进行自群横交固定繁殖。肉用品种兔可通过引进大型种公兔与本地中型母兔进行导入杂交,杂交效果应不低于或高于公、母兔的平均值;皮用种兔通过引进体型较大公兔与本地体型较小母兔进行导入杂交(皮色要一致),杂交后的商品兔皮不低于或高于公、母兔的平均值;毛用种兔通过引进体型较大公兔与本地体型较小母兔进行导入杂交(毛色要一致),杂交后的优质兔产量不低于或高于公、母兔的平均产值。导入杂交适合不同养殖规模的肉兔育肥、皮兔等级的提高和兔毛产量的提高。

三、影响母兔繁殖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1. 影响母兔繁殖的因素。①生理因素。如母兔卵巢囊肿、输卵管堵塞、子宫狭窄、子宫炎、患病引起的高烧及近亲交配等。②营养因素。能量和蛋白质饲料供给不足或过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使其营养比例失调。③环境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光照不足,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卫生条件差等。④哺乳因素。母兔哺乳前期、产仔多或身体瘦弱时,往往受孕率低。⑤公兔因素。公兔配种过频或长时间休息(15天以上没有配种),往往导致不孕、受孕率低或产仔少。⑥人为因素。饲养者不能准确地掌握发情期,没有适时配种,孕期母兔大量用药或机械性损伤等,都直接影响母兔的繁殖。

2. 母兔繁殖障碍的解决办法。①合理给料。禁喂含酒精、激素和抗生素过多的饲料,饲料营养适中,种兔保持中上等膘情,防止過肥和过瘦。②适时配种。一是当种兔达到配种年龄就应投入繁殖,否则,繁殖过晚,脂肪增多,易引起不孕症。二是应每隔两天检查一次母兔外阴红肿情况,抓住配种的最佳时机(阴部可视黏膜大红稍紫)。③刺激发情。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通过公兔的追逐、爬跨,促进其发情排卵。互换不发情兔与发情兔的笼位,也可促其发情。④加强管理。排除有害气体,保持湿度、温度和光照时间适宜。对于先天性不孕和久治不愈的兔一律淘汰。

四、提高家兔繁殖力的方法

1.选种。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健康、性欲旺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无咬人、咬兔恶习的公、母兔留作种用。投入繁殖的公兔要求配种能力强,不怕人。母兔发情周期明显,发情时主动接受交配,产仔率高,乳头在8个以上,泌乳力强,母性好,无吞食仔兔等恶习。

2. 选配。大型品种兔7~8月龄,中型品种兔6~7月龄,小型品种兔5月龄即可进行初配。自然交配时,公、母兔比例为1∶5或1∶8;如人工授精,公、母兔比例以1∶20~30较合适。抓住春、秋繁殖旺季,进行频密繁殖。

3.营养。保证种公、母兔饲料营养的均衡,特别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供给,如豆粕、鱼粉、骨粉、胡萝卜及人工合成的多种维生素等。

4.笼舍。繁殖兔笼舍要通风、透光、宽敞,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排除有害气体。

5.防病。兔繁殖期除进行预防注射外,配种前后15天和妊娠期尽可能不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止因中毒、惊吓、捕捉不当中造成死胎、流产等。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第11篇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 通常用2者年平均增长率间的比值表示。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式中的分子项为能源总消费量的增长率, 但一般只计算商品能源消费量的增长率。分母项为国民经济发展增长率。在西方国家, 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 苏联与东欧国家用国民经济总产值来表示。在中国, 过去一直以工农业总产值来表示国民经济的发展。计算与分析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目的, 主要为了研究国民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间的关系, 预测今后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结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能源利用效率、管理水平乃至人民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国民经济中耗能高的部门 (如重工业) 比重大, 科学技术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总是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 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

繁殖系数范文

繁殖系数范文(精选11篇)繁殖系数 第1篇养羊是白城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现有可利用草原860万亩,年生产牧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