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贪腐心理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贪腐心理范文第1篇

一、国内贪腐犯罪心理研究现状 (一) 贪腐犯罪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贪腐犯罪心理的研究在犯罪心里的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 我国关于贪腐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是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犯罪心理研究具有滞后性的特征, 当社会上出现一种犯罪现象后, 研究者才开始着手研究, 或者研究者通过对所有犯罪行为的共性特征, 推导出特种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心理学与刑事法学相融合的局面, 犯罪研究也从最初较为单纯的理论探讨过渡为服务于刑法司法实践。

贪腐犯罪心理研究包括贪污贿赂犯罪研究、贪污贿赂犯罪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研究和对策等。从我国贪腐犯罪心理的研究现状的横向上来看, 有根据具体案件进行事例分析的质性研究, 也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的建议, 其中测谎技术进入反贪侦讯的实践最为突出。还有利用心理学的方法, 就比如以催眠为代表的相关的讯问策略等等多种办法。

二、关于贪腐犯罪动因的研究

首先是贪利和利欲的动机, 贪腐犯罪人普遍都具有趋利避害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为了百分之百的利益, 他们可能铤而走险去违背法律, 这就是人的利欲本能, 贪腐犯罪人的贪欲就是其犯罪的最根本动力, 也就是因为这种贪欲, 让他们一有机会就不顾良心的谴责和道德的约束, 任由自己犯罪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贪腐犯罪人的犯罪动机也来源于追求优越本能的驱使。从贪腐犯罪者的成长经历来研究, 越是有受过苦难的经历, 他们就会有更加迫切的权欲追求, 想用贪腐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所以说自尊不仅是人类生存最核心的需要, 也是贪腐行为在精神层面上最原始的动力。

三、预防贪腐犯罪心理形成的对策

对犯罪心理的分析和讨论最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防控犯罪行为, 构筑预防贪腐犯罪心理的防线, 明确防控腐败对个体心里的干预点, 采用最为恰当的干预力度, 可以对贪腐犯罪起到预防和矫正的作用。

(一) 建立“侦防一体化”体系从而使贪腐犯罪者产生不敢腐败的心理

积极利用我国刑法的威慑力, 在全社会的总体上, 形成一种不敢腐败的心理, 不仅要加大对贪腐犯罪的查处力度, 也要加强对贪腐犯罪的处罚力度, 更加突出办理贪腐案件的重点, 经过调查研究, 明确贪腐犯罪的多发领域和重点部位, 进行严格的监督。集中力量查办贪腐贿赂的重大案件, 编织出严格紧密的网法, 让贪腐犯罪者不再有逃脱制裁的侥幸心理。

(二) 制定科学的制度和严格制度的执行力以构建不能腐败的心理防线

采用制度反腐的策略, 其重点在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监督公共权力就在于公权的透明度。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总不会在公众的视线下进行, 国家应该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制度, 使权力尽可能的透明, 这也是制度反腐的重要内容, 权力在众目睽睽的之下运行, 就可以有效减少贪腐行为的发生。健全各种相关的管理制度, 加强制度的完善和制度的创新, 防止出现制度的漏洞, 以防让违法者有机可乘, 遏制和消除贪腐犯罪者的犯罪诱因。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 提高权力决策的透明度, 为权利的使用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对大型财务支出和投资的监督一定要严格监督, 加大检查力度。

(三) 构筑公职人员自己本身不愿意贪腐的心理

构筑贪腐防范心理, 最重要的就是让那些涉及贪腐犯罪的人自己在心理上有意识的不愿意去贪腐, 应该高度关注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因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政府的行政效能, 公务员的心理问题也是关于公务员是否进行职务犯罪的关键。这时候领导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一个单位和谐的关键, 领导的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才能有效疏导整个单位人员的心理, 预防贪腐犯罪在各个层次发生。

四、结语

总之, 所有的对贪腐犯罪心理研究和讨论, 都是为了防止我国贪腐犯罪的继续发生。但是并不代表这些防线和措施是完美的, 我们就可以一劳永逸, 这些措施需要我们不断地巩固, 必须持续强化, 加强防范。

摘要:贪污腐败已经成为阻碍中国乃至全球社会发展的毒瘤, 惩治贪腐有利于我国政府端正党风, 也有利于政府实行取信于民的施政方针。贪腐激化了社会矛盾, 会引起人民群众“仇官”、“仇富”的社会心理, 采取一系列不道德的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学界的深思和探究, 尤其是法学、犯罪学和心理学。要从根源发现贪腐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做深层次的研究, 并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贪腐,犯罪心理学

参考文献

[1] 吕瑞萍, 王耀世.中国贪污犯罪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 03:28-32.

贪腐心理范文第2篇

新闻稿显示,五年内两度引咎辞职的孟学农已出任中直机关工委副书记一职。2003年4月,出任北京市市长三个月的孟学农因处置“非典”疫情不力,被免去北京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他亦请辞市长职务。2008年9月,孟学农再因山西襄汾尾矿溃坝重大责任事故,引咎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

2003年4月,因对SARS疫情的瞒报,中共中央决定免去张文康卫生部党组书记职务;4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经过表决,决定免去张文康的卫生部部长职务。

2003年10月2008年3月,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2008年3月 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近年受处分后复出的省部级官员

曾被处以撤销中共中央委员、留党察看两年处分的中国文化部原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日前被任命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中国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南水北调网”日前刊发消息说,南水北调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鄂竟平近日宣布这项人事任命。

据悉,于幼军并非近年受处分后复出的省部级官员的唯一个案。2003年因非典事件被免职的北京市原市长孟学农,曾被免职一段时间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南方都市报》引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于幼军的复出反映出中共中央对于有能力但因犯错误而被问责的高级官员,既正视他的问题,又“治病救人”,宽容惜才,而不是在他犯错误后“一棍子打死”、求全责备。

1、孟学农

2003年01月当选北京市市长的孟学农,三个月后因非典事件被免职。当年9月,孟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正部长级)、党组副书记。2007年7月,孟学农担任山西省委副书记,2008年1月,当选山西省省长。8个月后,时运不济的孟学农因因山西省襄汾县“9.8”尾矿溃坝重大责任事故再次被问责。2008年9月,孟学农被免去山西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引咎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在孟学农先后担任北京市市长和山西省省长的时间,加上“代理”主政时间,分别在两个岗位上工作了93天和377天。

2009年7月7日,《中国青年报》《文化周刊》刊发孟学农的《心在哪里安放》的诗歌,来公开表露自己心愿。2010年01月孟学农结束赋闲生活,两次问责后,出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

2、张文康

离正部级年龄任职上限还有两年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因非典事件先被中央免职卫生部党组书记,后又经全国人大表决免去卫生部部长一职。2003年10月,张文康复出,出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2008年3月,又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3、于幼军

2007年8月,身为山西省省长的于幼军调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一职。一年后,因违纪被中央免职。2008年10月12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纪委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决定。在渡过两年的留党察看两年处分期后,2011年2月,于幼军正式复出,出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4、邱晓华

2006年3月出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邱晓华,成为建国以来最年轻的部级高官。当因严重违纪,邱同年10月被免职。经查,邱晓华在任国家统计局领导职务期间,收受不法企业主所送现金;生活腐化堕落,涉嫌重婚罪。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邱晓华开除党籍处分;经监察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决定给予邱晓华行政开除处分;建议依法撤销其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08年8月28日,邱晓华以大型国企中海油的高级研究员身份在媒体上公开亮相。事实上,2008年6月中旬,邱在出狱后,就开始任职中海油下属的一研究机构。

5、解振华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致松花江水环境污染。时任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12月2日因此提出辞职,国务院免去了其职务。

沉寂了一年后,2006年12月解振华复出,出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继续享受正部待遇。

6、李长江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多家奶制品企业部分产品发现含有三聚氰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此监管不力,身为局长的李长江负有领导责任。2008年9月,李长江辞去局长职务。2009年李长江复出,出任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

省部级问责高官复出,一向引人注目。2003年非典时期被免职的卫生部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原市长孟学农的复出就引起广泛关注。

三种复出各有特点

有人事专家分析,近年复出的问责高官,复出路径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安排一个不太显著的职位。

比如张文康2003年4月被免职时已经63岁,当年10月出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至今。

第二类是对于比较年轻能干的官员,一般先安排一个职位过渡一段时间,再调到一线重要岗位工作。

最典型的就是现年60岁的孟学农,2003年4月去职,当年9月就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待遇不变。4年后的2007年8月,孟学农被任命为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8年1月正式当选山西省省长。但这次任职377天后,发生了襄汾尾矿溃坝事故,他于2009年9月14日去职,成为五年内两次去职的部级高官。

第三类也是对于比较年轻能干的干部,闲置一段后,直接调到其他重要部委工作。

比如,现年60岁的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解振华,2005年12月因松花江污染事件而引咎辞职,待职一年后,2006年12月出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正部级)。在最近的哥本哈根2009年全球气候峰会上,解振其他官员复出也受关注

除了这些省部级高官,市县基层的问责官员复出现象也成为媒体报道焦点:

今年3月份,同样因“三鹿”事件受处的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原副司长鲍俊凯,出任安徽省出入境监督检验局局长、党组书记;

去年10月因胶济铁路超速事故被免职的原济南铁路局局长耿志修,今年以铁道部安全总监的身份参加公务活动;

去年因“瓮安事件”被撤销党内职务的原瓮安县县委书记王勤,数月后调任贵州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

2007年因“黑砖窑事件”被撤职的山西省原洪洞县副县长王振俊,早已复出并任该县县长助理职务;

原重庆市彭水县县委书记蓝庆华因“彭水诗案”被免职,两个月后被任命为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

■声音

应通过制度化程序让可以复出的官员复出

对于问责官员的复出,也有网友认为,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单学刚认为,目前我国官员问责制不断规范和完善,而与之相对应的官员复出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规定比较模糊、笼统,必须通过制度化程序让可以复出的官员复出。南方日报记者陈枫

华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引起关注 于幼軍(資料片)

兩年前,以“開明和改革”著稱的原山西省省長于幼軍,在調任文化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後,突然“出事”,消失于報端。他身邊的知情者説,沉寂的兩年中,于幼軍天天在國家圖書館讀書度日。

現在他低調地復出。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南水北調辦”)的網站日前確認,于幼軍已于去年12月出任該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按照慣例,這是一個副部級職位。

而公眾關心的是,在過去的兩年中,這位曾經的明星官員,在陡然跌落之後,到底度過了怎樣的人生?

“書讀進去了,人走出來了” 哲學博士、“政壇明星”于幼軍被“留黨察看”時,正是他聲譽達到最高點的時刻。此前他曾任職深圳市市長、湖南省副省長和山西省省長。他在媒體的眼中頗有善譽,在2007年的山西黑煤窯事件中曾主動檢討反思,亦被認為敢於承擔責任,中央在將其調離山西時,評價他:“視野開闊,改革開放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強;敢抓敢管,作風務實。”

隨後的事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關於幼軍受到中央處分的具體原因,至今未在更大範圍內公開。但當時人們普遍猜測,于幼軍的仕途或將從此終止。

“好比一個高速運轉的機器戛然而止,他的整個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況,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一位接近於幼軍的人士對記者説,“他沒想到會在這個問題上摔跤。”曾有媒體報道,當年8月見過他的人,都稱其精神很差。

“有些問題只能是留待以後才更清楚。”一位接近於幼軍的人士對記者説。 知情人士透露,賦閒的兩年間,于幼軍依然是在文化部工作。“在沒有復出前,于幼軍的正部級待遇一直沒有變,他還是黨的高級幹部。”在官員的任免中,待遇級別與職務級別間沒有必然聯絡,即使是後者降低,前者也可能不發生變化,這一般被視為一種安撫。

知情人士説,從低潮走出的于幼軍決意讀書。文化部在國家圖書館給於幼軍安排了一間辦公室。“他這兩年就一直泡在那裏,主要工作就是讀書、寫書。”上述接近於幼軍的人士説。

上世紀80年代,于幼軍曾與他人共同撰寫普及性政治讀物《社會主義四百年》,一舉成名。不過,當時只寫到了“十月革命”。這次賦閒期間于幼軍繼續寫作自“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共社會主義運動史”。“已寫到文革’之前,三十多萬字,預計年內可以完結。”

“他跟我們説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書讀進去了,人走出來了。’隨著時間的沉澱,他把書讀進去了,人也從困境裏面走出來了。”上述知情人士説。對於陡然跌落後的人情境遇,上述知情人士説,“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人情冷暖,但于幼軍之前就很愛交朋友,他走過的地方,廣東、湖南、山西的大部分老朋友對他一直很關心。”

“應該説他這兩年的精神生活很充實,除了寫書,也下去調研,新疆、寧夏都跑過,這兩年就是這麼過來的。”該人士説。

留黨察看後,為何還能復出? 于幼軍的此次復出表明,兩年多前的處分期滿後,他並沒有結束政治生命,中央對其留黨察看期間的表現,應屬滿意。

根據《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留黨察看”的程序重於“撤銷黨內職務”,輕於“開除黨籍”。在“留黨察看”期間,儘管被處分者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若有悔改表現,期滿後就可恢復其黨員權利。

一位分析人士認為,于幼軍的情況與其他“問題官員”並不相同。儘管于幼軍被認為有問題而給予了處分,卻沒有觸犯法律。所以,是按照黨規黨紀給予處理,“如今期滿了,對他的工作還是要安排”。有評論認為這説明中央對高級官員既正視其問題,亦寬容惜才。

此前的2000年,原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徐鵬航,被處分“留黨察看兩年”,並被撤銷中央候補委員職務───這與對於幼軍的處分程序相當。但當正部級的徐鵬航察看期滿時,年齡已經偏大,只出任了相關行業協會的副職。

現在,既然于幼軍的“留黨察看”期已滿,中央對他的工作也做出了安排。

有關於的復出,亦曾有意外風潮:去年7月,甘肅平涼市莊浪縣政府官方網站顯示,于幼軍曾以“文化部副部級領導”身份,對該縣的雨水集蓄利用工作進行調研。一時風起,被外界解讀為他即將復出的重要信號。

“我知道這純屬偶然意外,當時跟縣裏沒交代嚴格,被縣委辦的新聞通訊員一時疏忽,給捅了出去。他之前十多天的行程,都沒有報道。”知情人士説,當時只是順路經過,聽説莊浪縣的雨水收集工作做得較好,因為于幼軍在山西時就關心乾旱地區農田用水的問題,才臨時加入了這一行程,不想惹了滿城風雨。

當時被媒體稱為“于幼軍視察甘肅水利工作”的行為,雖屬偶發,但不想如今于幼軍卻真出任了和水利相關的南水北調辦副主任。

生於1953年的于幼軍,今年已經58歲。按照黨內慣例,副省部級官員的退休年齡為60歲,而正部級崗位則可延至65歲。這意味著,若于幼軍今後只停留在副部級別,兩年後便將退居二線或者直接養老。他這次出任“南水北調辦”副主任一職,究竟是為其安度晚年正名,還是今後看表現仍會另有任用,現在仍然無法判斷。

官員“復出”如何選擇去處

有意思的是,比孟學農早兩年擔任山西省省長的于幼軍,在孟學農接任自己的山西省長位置之後,如今又回到了孟學農7年前的位置上。

2003年4月,孟學農因“非典”辭去北京市長,近半年後出任“南水北調辦”副主任。2007年9月,他轉赴山西,繼于幼軍之後接任省長。同一時間,于幼軍則辭晉入京。

知情人士説,儘管于幼軍並非水利專業出身,但其任山西省省長期間,一直關注水利問題,當時在山西推行的“興水戰略”,也被視為是于幼軍的得意之作。南水北調辦的職務,“大家都覺得是很好的崗位,治水是實實在在的利國利民的事”。

而在不到8年的時間裏,“南水北調辦”兩次成為“問題官員”的復出之地,亦讓公眾對其發生了興趣。

事實上,就目前的復出案例看,有一些普遍的規律:比如復出時都是出任副職。如原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曾因松花江環境污染事件提出辭職,復出後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而孟學農曾因山西潰壩事件再度去職,2010年復出時,出任了中直機關工委副書記。

比如,因“非典”被免職的原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復出後任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引咎辭職的原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出任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專職副組長。

從上述現象看,復出的機構一般都是選擇諸如南水北調辦、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這樣的相對不太引人注意的“辦事機構”,如果復出官員比較年輕,還未到退休年齡,比如于幼軍和孟學農,給安排的職位則更實在一些,以利於發揮更大作用。而像張文康、李長江這樣復出時接近65歲的退休年齡的官員,安排上相對會更向二線機構靠攏。

在因公共事件而去職的官員中,也有人尚在等待中。同因三鹿奶粉事件而被免職的原石家莊市市委書記吳顯國,就還無新的消息。而那些因為問題性質不同而被“雙開”甚至涉及刑事的官員,自然就再談不上復出了。

比如原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復出時,就沒有重新獲得行政級別。2006年10月,邱曉華因捲入上海社保資金案被“雙開”(開除黨籍及行政開除),並因重婚罪被判刑。2008年,當他以中海油高級研究員的身份歸來時,已無行政級別,算不上是一位復出“官員”了。

本版稿件據《南方週末》 于幼軍簡介

1953年1月生,江蘇豐縣人,197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山西省省長,現任國務院南

水北調辦黨組成員、副主任。

贪腐心理范文第3篇

在创先争优的热潮中,有一群司法工作者,他们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下乡村、上海岛、去田间、到地头,急民之所急,维护司法的正义;他们心系群众,铸就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品质,建院61年无贪腐,用平凡的举动诠释了自身的不平凡,用坚守筑起了清风长城。他们,是徐闻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干警!他们被省高院记一等功,县法院工作报告连续11年获县人代会全票通过,被新华社誉为“法治中国”的又一科学样本。

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

作为一个农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七成以上的农业县,农业生产对徐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方便农民春耕生产,徐闻法院主动开展“巡回审判”活动,法官们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园区,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渔户,开展上门办案,促进纠纷就地解决。

去年4月27日,为了保障生产,不违农时,徐闻法院来到了离县城40多公里外的红星农场20队驻地,开庭审理了红星农场四宗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在法官的悉心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了调解协议,实现了“案结事好”。

“为了方便我们的生产,徐闻法院的法官不辞劳苦从县城来到田头开庭,这让我们非常感动。过去我不懂法律,承包款都是等手头宽裕了再还,经过他们的教育后,我对法律法规认识加深了,以后也会遵守法律法规。”说起徐闻法院,承包户黄德群话语中流露出信服。

能动司法旨在为民服务化矛盾

诉前联调,尽量让当事人不用花钱(诉讼费)也能解决纠纷,这是徐闻法院为民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非常有效的举措。2010年8月,徐闻县人民法院海安法庭审理了徐闻县食品总公司诉养殖户林宏杰占有排除妨害纠纷一案。最终,经过法院一个多月的主动作为、能动司法,开庭仅半天时间,双方当事人就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协议。

由于案件涉及用地兑换和合同纠纷,待建项目工期紧,早在案前,不少部门领导也曾做过调解工作。但因为承包合同期限未满,此前食品公司又以欠费理由提前解除合同,这让养殖户林宏杰产生抵触情绪,并提出200万元的高额赔偿,致使调解陷入僵局。无奈之下,徐闻县食品总公司向法院起诉养殖户林宏杰。

进入诉讼后,徐闻法院法官多次到实地察看现场,同时还主动找到食品公司和林宏杰做调解工作,经过“背靠背”式的劝解和说服,反复释权明法,让双方形成了共识。

去年,徐闻法院成立了联调工作室,积极开展诉前联调工作,全年共受理重大民商事案件30件,其中成功调解了25件,调解率达83.33%。

机制创新开门接受群众监督

怎么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减轻当事人的讼累呢?徐闻法院从机制创新入手,构筑起“大立案、精审判、强执行”的工作格局。“大立案”制度推行后,使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商事案件达46.79%,案件审理期限同比缩短了60天。

徐闻法院还主动与检察院联合在法院设立执行监督检察室,开门接受监督,开全国之先河。全力推进“阳光司法”,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全院案件实现100%公开审理、公开宣判。同时,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与刑事、民商、行政案件的“庭审观摩”和“见证执行”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正因为凭着一颗“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的“为民服务”之心,正因为筑起了一道防贪堵漏的制度长城,徐闻法院自1950年建院以来,没有任何一名法官或干警因不廉行为受到处分,创造长达61年的廉洁纪录。(南方日报记者 崔财鑫通讯员 刘卫)

中国的文字数字,源远流长,十分深奥,也十分富有戏剧性。

“在创先争优的热潮中,有一群司法工作者,他们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下乡村、上海岛、去田间、到地头,急民之所急,维护司法的正义;”这个不容质疑,我相信很多人与我都一样,都可以认同。可是,“建院61年无贪腐”这其中一句话就十分值得思考,也十分耐人寻问。

不可否认,在中国很多基层法院里,有很多法官“用平凡的举动诠释了自身的不平凡,用坚守筑起了清风长城”,这我知道也十分清楚的,可我也目睹过中国公检法腐败的严峻。现在,一个法院既然说“建院61年无贪腐”,这听起来十分可笑,好比编了一个天大的谎言,十分天真好看,可说起来谁相信,谁敢相信呢?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说我们道听途说,有些危言耸听,可在这个地方呆过的我,对于这里的司法系统太清楚了。曾经一度,这里的治安为什么如此差,很大的一个因素就公检法这个司法系统的腐败,从而纵容一些不发分子的嚣张氛围。

如今,我们多么希望中国能够出现更多秉公执法的法官,也多么希望出现更多廉洁奉公的法院,可如今在这种“不反腐败,就要亡国;真反腐败,就要亡党。”复杂矛盾的环境下,我们真是不知何去何从,如何去面对这些美丽谎言。

明知是谎言,被欺骗,是该去捅破,还是继续掩盖,谁来告诉我们? 信不信?

贪腐心理范文第4篇

《忏悔实录Ⅱ》封面

9月25日,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察厅在全省范围内下发了6.4万册警示教育读本《忏悔实录Ⅱ》。这本记载了24名因贪腐入狱的基层官员忏悔自述的小册子,被免费发放到全省乡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手中。 据四川省纪委网站通报,2013年至2014年9月底,全省共立案查处涉及“四风”问题的案件3847件,处分3306人;建立分级通报曝光机制,点名道姓内部通报典型案件736件(次)、公开曝光376件(次)。

自十八大以来,四川成为官员落马的重灾区。按照四川省纪委及四川省监察厅的要求,《忏悔实录Ⅱ》被要求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任前廉政谈话的警示教育读本,以及“廉政教育大讲堂”、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必修课。

这是四川省继去年下发《忏悔实录I》之后的又一本警示教育读本。今年以来,四川省纪委监察厅还组织播放《聚焦廉政》37期,制发《阳光下的“黑幕”》警示教育专题片6500套,组织397个单位的27000多名党员干部到省法纪教育基地参观接受警示教育。

24名贪官忏悔自述,全栽在钱上

《忏悔实录Ⅱ》全书由24名因贪腐入狱的官员自述组成,每篇官员自述后配有一篇名为“警钟长鸣”的具体点评,针对该官员具体的贪腐事项,做出说明,并加以告诫。

全书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作序。王东明在《序言》中写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毁。反腐败斗争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个人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动摇了理想信念,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最终在权力、金钱和美色面前打了败仗,沦为历史的沉渣。”他希望这些真实的案例,能够给人以思想震撼,起到警示教育意义。 书中选取的24名基层官员,分别来自四川全省除资阳市外的20个地级市(州),其中达州市、广安市、眉山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各有两名官员入选。

“512之后,我觉得要吃喝玩乐”

在24名官员的忏悔书摘录中,12名官员自述出身农村,艰苦求学后方入职党政队伍。“看到那些来找我办事的煤老板,素质不高,个个开好车、住好房、胡吃海喝,莺歌燕舞,于是心理开始失衡了。把自己与他们比,心里不服。”、“拒绝了第一次、拒绝了第二次,没能拒绝第三次;拒绝了其他老板,没能拒绝朋友推荐的老板。”有官员在忏悔自述中这样写到。

24名官员都对自己从政生涯中的错误做了总结:“人生坐标错了、个人私欲膨胀、组织观念淡化、责任意识丢失”、“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学习”、“盲目自信、心存侥幸”、“下属撺掇”、“交友不慎”、“放纵欲望,没有时刻约束自己”、“不讲党纪国法,胆大妄为敛财;不讲组织纪律,对党不敬不忠”、“唯我独尊、过于自负”在这些小标题下,是他们写下的对父母妻儿的满纸悔意。

不少官员都提到自己年轻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后随着职务的升迁,社交圈子的变化,他们的想法与行为也出现了变化。“与有钱人打交道的时间多了,大家谈论比较多的话题是如何当官,如何挣钱,如何送子女出国。”一名前县委书记写到,他曾经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三年前,因收受贿赂138万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一名前交通局局长写到:“我把哪些钱能收,哪些不能收的分开,一类是自己觉得收了人家的钱,要给自己在工作上添麻烦、添乱的不敢要,即便收了也要退回去;另一类是事情已经做完,且没有给自己添麻烦的,收了就觉得没事,他们是在感谢我。”

这名前交通局局长因收受贿赂14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后,我更加感觉到人的生命脆弱,活一天算一天,活着就要抓紧时间吃喝玩乐。我的人生没有目标,生活追求享乐,我开始无休止地追求金钱和享乐。”每名官员从廉洁走向腐败的转折点不尽相同,这位前体育局局长,最终被判处了十二年零六个月的有期徒刑。

交友不慎,染上赌博恶习

达州市某乡财政所长,侵吞、挪用、借款近150万元,用于赌博。

“2008年,我挪用单位公款23万多元,大部分打麻将输掉了。我没有办法,就用单位的专用收据向民间借款,自己支付利息,如果有机会赢回本钱,就把本钱还给人家。但后来我又输了15万,所以我又挪用公款26.3万元。为了填补这笔漏洞,我先后两次采用收入不入账的方式贪污公款26.3万元。然后,我在一个诗人茶馆里又输了22万多元。”这名官员详细陈述了自己多年来慢慢被赌博改变的人生轨迹,后悔不已。 他回忆,很多年前,自己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农村少年,有过聪慧贤达的妻子,乖巧听话的儿子,“但因为赌博,我用双手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这名官员被判处二十年的有期徒刑,他最后写下的话是“千万要远离赌博,远离损友,它会葬送你的一切,它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它是一个无底深渊。”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在每篇官员的忏悔书后面,都附了一篇评论。评论分析该官员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贪腐,受到了怎样的诱惑,然后对领导干部给予谆谆告诫。

“谭XX极爱思考,但他对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底线在哪里’,利与义孰轻孰重’这三个问题却没有弄明白。他面对金钱的诱惑、权力的考验,没能经受住,丢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思想防线失守后的谭XX自此犹如江河决堤,屡屡触碰法纪红线,彻底蜕变为一个为人所不齿的贪官。”

除了类似上述的点评外,全书评论中共引用33句古文,劝诫人们为官莫贪:“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者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以权交友,权倾则情绝;以利交友,利尽则友散”、“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临财勿苟得”。 此外,评论中亦引用康德的话,“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时常反复地思索,越是在心中灌注了永远新鲜和不断增长的赞叹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同时,全书还配发了66幅漫画,直指官员贪腐后必被绳之以法。

“这个书是通过真实的案例,原原本本的忏悔,深入浅出的点评,以案说纪,以案明法,给人以强烈的思想震撼,为我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王东明在序中说到。

“上班时间,下河游泳” 县委书记的绝对权力

在一名前县委书记的自述中,他称自己,“上班时间,下河游泳,给全县机关作风带来不良影响;在接待方面讲排场,衣着讲名牌,讲派头,忘了党的艰苦朴素。”

这名县委书记年轻时也有过“到边远地区干实事”的想法,他用了5年的时间,使乐山市的一个区综合考核排名年年上升。“然后,就有人叫我老板,逢年过节就有人给我送钱送物,我就真的以为是自己能力高、威信高,就开始飘飘然。”

“我感受到,党和人民赋予县(区)委书记的权力是很大的,区县的所有决策部署,虽说是由县(区)委集体决策决定,但作为县(区)委书记的意见是起主导作用的。

在区县,虽说党政主要领导在事权上有所分工,但实际上,县(区)委书记,不但掌控了人事权,而且也掌控了经济圈。因此,在区县,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请求协调工作,帮忙办事或希望升迁、调整岗位等,县(区)委书记手中的权力,都是能办到的。

在区县,谁不听招呼和服从安排,我可以以影响阻碍发展、办事不力的理由,对部门的负责人提出调整意见,即便是重要部门,人事权不在区县,我也可以以县(区)一级党委的名义向他们上面反映,提出建议调整人选的意见。”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该县委书记在面对组织调查时,还试图转移非法所得财物,找相关人员串供,并拒不承认所有罪名。“现在我认识到,自己的这些做法是非常愚蠢和错误的,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这名前县委书记后被判无期徒刑。

2名试图辩解的贪官自述

在24名官员忏悔自述中,有两名官员的忏悔书被点评为“一再为自己开脱,并不全面、深刻。忏悔中颇多狡辩之词。”相比其余22位官员的深刻反省与自责,这2位官员的忏悔自述显得简短而自信。

其中一人的忏悔书是其在法庭上的发言,“我来自农村最基层,镇政府补助给我的工资是每月510元,且是半年发放一次。就光是我工作的地点离乡镇大约是20公里路来讲,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两轮车费来回都要60元。如果全靠镇政府所补助给我的工资来养家糊口,那是远远不够的。”这名官员是内江市某村的党支部书记,因侵吞集体财产2.96万元被判刑四年。 评论中指出这是一起典型的村干部在村级事务管理中滥用职权、相互串通、共同违法的案件。“他的行为表明,目前在一些村干部中,还存在着法盲’,他们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断,不清楚错与非错,罪与非罪的边界”。

另一官员因滥用职权改变土地用途而被判十三年零六个月,他称“在招商引资中,先上车后补票的现象普遍存在,想到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就同意该集团落户产业园并答应边干边完善手续。”

评论里严厉批评了这一托辞,称其“胆大包天”。“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要严以用权,按规则、制度行驶权力。”

四川省纪委要求全省乡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分层分类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座谈交流、撰写体会等形式,认真学习《忏悔实录Ⅱ》。书中还设计了“回执单”,要求乡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学完后,必须填写回执单,撰写读后感。

在全书最后,引用了郑板桥的诗作为结尾:

名利竟如何

岁月蹉跎

几番风雨几晴和

愁风愁雨愁不尽 总是南柯

贪腐心理范文第5篇

稿

今天我参加的这个讨论会,讨论的关于干部贪腐、骄傲自满、城市病专题三个问题,是王东明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专门强调需要我们党员干部深刻反思和整改,我现在就结合我自身日常的学习和工作,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谈一谈干部贪腐的问题,在中国新一届的领导班子上台后,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拉开了一场反腐反贪的序幕,大家日常关注新闻就可以发现,很多上至省部级,下至我们身边基层的党员干部,都因贪污腐败而锒铛入狱,确实发人深省。我作为一名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注重反腐反贪,在日常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四风问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随时警醒和反省自己所存在危险想法及行为,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城市管理工作的相关监察制度,以身作则,严防城市管理这一条线出现贪腐问题。

在骄傲自满问题的整改上,我想这需要更多联系我的工作。近段时间,我们草堂在城市管理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项考核指标均属全区前列,但是我认为我们绝不能满足于这样的成绩,我们草堂城市管理工作与市内、省内其他先进街道相比,成绩还不突出,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我们城管这一条线的人员不能固步自封,满足现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应该戒骄戒躁,进一步拿出自己的工作热情,挖掘自己的潜力。近段时间,我们草堂城市管理也在大家的努力下不断进步,比如进一步利用街道终端系统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街道督查机制、进一步规划案件办理等,都是我们干部不骄傲自满、追求进步的具体体现。

贪腐心理范文第6篇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惋惜。通过观看影片,我们能了解到皮黔生是个工作能力很强、很有创业创新精神的人,他也是一步步从基层,通过自己的努力干上来的,可以说至少在蜕变前他还是头脑清醒、务实重干的,这一点我认为与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人物的先进精神相比还是做到比较到位的。若没有后来自我要求的放松,以及降低了对各种诱惑的防备和抵御,相信他虽不能像焦裕禄、杨善洲那样名垂青史,但也能问心无愧、平平安安的走完这一段为官的人生历程。他与先进人物相比,差就差在没有坚持对自己的一贯要求,没有在自己能力、官职提升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当然,我们在制度上也有漏洞,组织没有及时发现、警示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还想像焦裕禄、杨善洲的时期一样太难了,这话也对,也不对。焦裕禄时期,我们国家确实经济相对落后、物质相对匮乏、思想相对封闭,但通过观看影片《焦裕禄》,

我们也能发现那个时代,腐败其实也是通过各种形式在诱惑着各级领导干部的,不能说那个时代就没有诱惑、没有腐败。只是,相对于现代我国经济空前繁荣来说,诱惑包装的没有那么奢华、没有那么力度空前。或者说,现代社会各种不良诱惑更隐敝,包装的更精美,对各级领导干部识别、判断各种不良诱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一周立波秀》里说的,你让一个饿的饥肠辘辘的人去看管一个堆满了肉包子的仓库,有且只有他一个人在看管,那得需要多高的道德修养,多大的自制力啊!

其次,再谈谈为什么看完后感觉距离遥远却又有可借鉴之处。一是认为皮黔生之类位高权重,我等基层工作人员位低权轻,从腐败是权力的洐生品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权力就意味着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二是认为地区与地区之间在行政体制上是有差别的,同为基层单位,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行政体制上差别还是很大的,体现在权力上就是中小城市明显弱于大城市。但却又不能绝对地说基层单位就没有权力,只是相对于高层来说小点,所以看这种教育片还是有可借鉴、可学习、可反思之处的。第一,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腐败,那么基层也必然不会是一片净土。只是基层工作人员手中的权力可能小点儿、少点儿,甚至可能更隐敝点儿。可能会有人说,这么点权力不值得去腐败,可是还有句话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老百姓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那么形形色色的诱惑也就时时刻刻处处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基层工作人员,要时刻崩紧自觉抵御各种诱惑与腐败这根弦。另外,基层中还有一部分人甚至认为没有什么可腐败的,这种思想更可怕!认为没有什么可腐

贪腐心理范文

贪腐心理范文第1篇一、国内贪腐犯罪心理研究现状 (一) 贪腐犯罪心理学产生的背景贪腐犯罪心理的研究在犯罪心里的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