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陶瓷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91

陶瓷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景德镇作为我国陶瓷之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景德镇的陶瓷业逐渐摆脱传统销售模式,逐渐走向互联网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已经成为了陶瓷企业提升自身销售水平的重要模式,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水平达到了一定时候,逐渐会借鉴外部的研究结果和组织理论现有结果,景德镇之间构建起自己独有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本文针对景德镇培育陶瓷电子产业集群、价值前景等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景德镇 陶瓷 电子商务 产业集群 培育和发展

一、引言

扩大居民消费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综合增长、促进企业转型等措施和政策均是我国基于自身经济发展基础提出来的对策。我国很多地区产业具有其自己的特色,对于当地区域的经济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景德镇陶瓷商铺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很多小企业缺乏经验、企业的规模发展比较缺乏,虽然电子商务被引入到景德镇,但是这些小型企业在信息化时代下难以创新,其工作的灵活性受到限制,因此景德镇的陶瓷企业的竞争力显得不足。景德镇陶瓷作为当地特色产业,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为景德镇的陶瓷销售提供极大支持。

二、理论概述

随着产业化理论不断在我国企业组织生产中研究中出现,针对该类的研究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例如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对于产业集群进行概念定义,该理论研究已经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认同。对于产业集群的理论概述,使得相关研究者对于产业集群有一个新的认识,集群化产业在业务上存在很多关联,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产业集群,有利于产业集中,为创造更大利益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持。通过地方经济特色和产业特色构建产业集群,尤其是景德镇将电子商务作为产业集群建设的核心,这类电子商务的产业集群构建相关研究相当少。

三、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集群作用以及发展前景

景德镇的陶瓷电商发展日益壮大,其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在电商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以电子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作为基础,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集群发展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目前景德镇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仍然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资源相对分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专业程度不够。当地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已然依靠外来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越成熟,其内部管理也显得越专业,其内部管理更显得有秩序,在各个生产环节上密切联系。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景德镇的电子商务发展状态正是将来发展的重要指标。其二,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衔接企业和振兴关联产业。电子商务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其主要实现了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经济保障以及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促进景德镇内部陶瓷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更加宏观的产业生态链。产业集群模式下,一旦产业上下游、内外配套融合一旦形成,那么景德镇的陶瓷电子商务集群培育将会有利于陶瓷相关的产业跟着发展,相关联的企业获得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红利,这有利于带动陶瓷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实施转型。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实现了上下游产业衔接,同专业的电商平台、技术服务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之间实现了互利共存,从而使得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向着电子商务集群化发展。其三,有效发挥企业孵化作用。企业孵化主要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用途,因此陶瓷电子商务的集群化发展,其实质就是大众化创新、大众化创业的一种实践响应。产业集群作为企业孵化行动的重要支持,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和技术扩散来降低孵化成本,降低了创业可入门槛,为促进景德镇陶瓷企业创新和开发的必要环境。产业集群化孵化作用积极推动着产业集群升级和转型,创新创业活动持续升级为陶瓷电商零售逐渐转为专业化的电商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持。其四,集群化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电商人才作为电商发展的重要基石,高级电商人才作为电商企业亟需追求的资源,对于电商发展作用重大。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集群化发展在人才资源聚合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的集群化发展可以有效推动地区企业对于人才需求,企业将会开会各种条件来吸收不同专业的人才。产业集群化可以有效促进地区内电子商务人才供给水平,地方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均会逐渐建立起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提供更多满意的电子商务人才服务。

四、景德镇陶瓷电商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分析

1.政策和配套条件落实为促进电商集群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我国给予了电商产业集群发展很多优惠政策支持,自从十八大以来,国家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给予创业者更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给电商船业这更多的资金支持。我国政府部门结合我国电商企业的发展情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好政策。尤其是,李克强总理积极强调了我们应该发展“互联网+”技术,让互联网技术为电商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对于电商集群化发展,将会以创新和就业作为核心支撑。我国的景德镇陶瓷电商们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量支持,为促进我国未来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帮助。国内电商在优惠的政策下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商发展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阶段,其逐渐会走向产业集群化。此外,近期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实施,也正在进一步完善景德镇陶瓷电商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使跨境电商成为陶瓷电商的又一潜在增长点,有利于推动“陶瓷之路”在互联网时代的复兴。

2.优秀的资源保障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前景。优异的区域品牌与资源禀赋条件,是景德镇市进一步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主要可行性来源,同时也将充分保障这一集群的发展前景。景德镇属于一座历史悠久的陶瓷产业城市,其具备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人力和物力保障了陶瓷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景德镇的明间关系和复杂的社会人际网络等增加了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发展资源,对于企业孵化作用显著。

五、关于促进陶瓷电子商务集群化发展建议

1.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景德镇地区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化需要政策支持,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均有待完善,为保障陶瓷电子商务集群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国家应该积极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打造景德镇陶瓷品牌,促进景德镇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对于电子商务、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均要给予政策照顾和资金支持,为电子商务引进开通绿色通道。

2.加强产业关联和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必须得到关联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支撑,所以在政策、措施的设计、选择与实施上,应将各产业间的关联性与产业链条的完整性视作保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将面向陶瓷电商的优惠政策延伸到产业集群内、外部的产业链环节上,提高景德镇市传统特色产业、其他关联产业与电商产业集群间的耦合程度。

3.建设孵化器平台。孵化器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必需的场地、设施,使其能够在有利的环境、积极的氛围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同时,还能为平台中的创业企业集中提供培训、咨询、外包服务、知识产权与技术专利交易中介等形式的服务,多、快、好、省地为企业提供技术资源,从而降低其风险和成本。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景德镇培育陶瓷电子产业集群、价值前景等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子武.上海、杭州、宁波、深圳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J].企业导报,2016,(05):102-103.

[2]王凯风.浅议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6,(01):26-30.

[3]马倩.传统制造业和电子商务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149-150.

[4]董彦龙.基于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业态演进与发展研究——以浙江义乌商圈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5,(25):80-81.

[5]王凯风,金恩焘,彭津琳.小微陶瓷企业电子商务优化路径探析——产业集群视角下景德镇[J].现代商贸工业,2014,(15):12-13.

[6]但斌,胡军,邵汉华,张旭梅.电子商务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0,(06):199-202+147.

作者简介:黄毅能(1985—)。江西新余人。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讲师。

陶瓷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尤其是近几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不断进入大众的视野,我国的网民数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正因为这些东西的普及,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相关的产业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就比如近几年淘宝、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等都成为了很多人在使用的购物平台。正是因为这些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也给我们国家的农业销售带来了一些契机,农产品也可以通过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毕竟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还是给农产品在移动电子商务销售方面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所以,下面就是我个人针对当前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问题进行的一些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策略,希望对这方面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就比如马云所建立的阿里巴巴等,都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移动电子商务的崛起。就拿每年的双十一来说吧,每年双十一这天完成的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多达两亿多元,这是马云在移动电子商务方面一个极大的成就。因为人工智能的普及,根据全球互联网使用量最新预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2018年中国网络普及率将达90%,从这个情况来看,我国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在互联网方面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这无疑就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发展前景,可以达到线上线下的双向销售,从而让农产品能够有更好的销售市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们就需要认真对待移动电子商务,从而让它更好的推动农产品的销售。

1、移动电子商务的概述

1.1 移动电子商务的内涵

其实移动电子商务也就是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主要是通过手机之类的数码智能终端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因为互联网的普及,移动电子商务经历了从短讯–浏览网页–3G网络的发展,到现在4G网络的使用,将互联网与信息处理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

1.2 農产品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

将移动电子商务运用到农产品销售中就是一个将农产品的信息与互联网相结合起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卖家可以详细的向买家展示农产品的种类、价格、特征、供货商、交易方式等,从而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职能达到及时的信息发布与支付方面的内容。同时,移动电子商务还可以使用无线设备,大大扩大了农产品信息收集的范围。因此,将移动电子商务用到农产品的销售中,不仅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增添了新内容,也大大的开通了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现状分析

2.1 农产品移动电商平台销售的现状

因为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的互联网覆盖情况还是很广的。根据现有的情况来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还是小有成效的,尽管没有发展的很快,但是也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农产品的移动电子商务销售模式是有别于以往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因为可以使用无线设备,所以它受时间地点的约束还是相对较小的。但是,也不是说无线设备已经覆盖到了整个的村镇,所以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有一定的不方便。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使用,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于已有的农产品信息收集还是很到位的。所以,只要达到对于农产品全部信息的采集就能更好的利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扩大销量,增加农民收入。

2.2 农产品移动电商供应链现状

从农产品的移动电商供应链来分析,因为农产品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销售,就必须要找合适的移动电商进行合作,但是因为农民对于网络上一些电子商务没有了解,如果没有可以让他们信服的说法,他们不一定会相信这些供应商家,这就导致农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货源缺失。另外,就是运输农产品方面的问题,因为运输肯定是从农产品的原产地开始运送,但是,种植农产品的地方大多在村镇里,交通不发达,运输工具的效率低下,这些都给移动电商的供应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要想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变得更宽,这些问题就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

2.3 移动电商农产品销售模式分布

不管什么时候,农产品都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虽然将移动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用到了农产品销售中,但是,农产品还是与其他领域的电子商务销售不同。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从过去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所以,很多时候,销售农产品需要对于种植它的场地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还要在包装以及存储、运输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避免因为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带来一些额外的损失。

3、当前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应用中的存在的问题

3.1 项目的成本太高,推广范围不大

其实要想农产品的销售与移动电子商务更好的结合起来,就一定需要农民了解、熟悉互联网,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以及计算机,要使用这些东西就免不了需要进行购买这些东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会科学种田,传统的农民还是靠自己的劳动力去种植粮食,他们的思想相对比较落后,而且购买智能手机与办理宽带业务的费用对他们来说也是比较昂贵的,他们中很多人并没有这些东西。更不用说操作和使用了。正因为他们没有融入互联网中,所以在某些地方还是不能达到农产品与移动电子商务的融合。

3.2 物流等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一般来说,种植农产品的都是分布在村镇里面的,但是因为村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是很好,所以交通运输方面并不方便,加强基础设施的缺乏,非常不利于移动电子商务在村镇的发展。因为用移动电子商务除了销售方面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物流了。村镇里的经济制约的情况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并不好,如果进行长距离的物流运送的话,价格太高了,农民不愿意使用,价格太低了,物流企业又没有利润可赚。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我们需要重视的就是物流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村镇运输方面的便利性。

3.3 专业的农产品移动电商方面的人才不多

在我国,从事农业种植的人群大部分还是传统的农民,他们当中很多人发展农业都是用自己的辛苦的体力劳动,很多人进行农事活动并没有科学的知识,甚至有人连字都不认识。因此,当互联网开始被广泛使用的时候,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并不知道电子商务更不用说去利用它了。而且,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要想将农产品的销售与移动电子商务结合的话,还要经过资金、货物、管理等方面的处理,就算是对专业人员来说这些事情都比较麻烦,所以农民操作起来更有难度,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刺激到了农民使用移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推广。

3.4 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方面不够成熟

毕竟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很多方面的操作啥的都不是特别完善的。而且,移动电子商务刚开始的时候也并不是为农产品销售服务的。所以,有很多功能还不是完全适合农产品销售模式。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移动电子商务还是需要进行更多的改进从而达到更好的普及的效果。

4、在农产品销售中更好的利用移动电子商务的策略

民以食为天,不管在什么时候,粮食都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物质保障,只有吃饱了,才能有更多的动力去干实事。使用农产品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所以,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去大力推广这种模式。针对当前移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的销售中的问题,我列举了一些方法,希望能有些作用。

4.1 国家的重视,政策的支持

要想农产品销售与移动电子商务更好结合起来的办法,最直接有效的还是需要政府的支持,施行一些有效的措施,往往比别的方法来的更快。就比如前几年的家电下乡的事例,因为有国家政策的补贴,所以很快速的就达到了大部分人都能用上相对便宜的家电。从这个事件来看,要想移动电子商务能更好的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国家就必须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去联合那些智能数码设备的企业进行合作,给予他们一些优惠政策,从而让智能设备走进更多农民的家中,让更多的农民用上互联网,從而为他们的农产品销售拓宽道路,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4.2 加强对于物流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与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

因为村镇交通的不方便,农民就算想通过移动电子商务销售自己的农产品也是很困难的,可能卖到的钱有一大半就得出在运费上,所以,对于这些生产农产品的村镇来说,必须要建立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因为移动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销售肯定会出现品种多、批量小、批次多的情况,所以这就需要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设立完备的物流服务站点,让农民能够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相对节约成本,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他们使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同时,政府还应该给予这方面一些优惠,让村镇能够有一些优势去吸引投资商,从而缓解资金紧缺的问题。

4.3 加大对于移动电子商务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因为农民很少有人能独立并且熟练的完成电子商务的销售,所以这就需要专门的人才去帮助他们。所以,出于更稳妥的角度考虑,政府应该给村镇里分配一些熟悉这些操作的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对于这些人才不定期的训练,让他们能更好的为农民提供服务,教他们如何利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销售。而且,平时尽可能多的给农民做示范或者指导农民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

4.4 设立专门机构用来提高农民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

同时,政府也要出资给农民组织一些相关知识的免费学习,向农民讲解电子商务的操作。加强对农民使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销售的鼓励和支持,强化他们这方面的意识。政府也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用来服务农民,对于他们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更加规范的指导,也要教他们更好的辨别交易的风险性,尽可能的帮助农民拓宽渠道,增加销量,提高生活水平。

4.5 优化更新移动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平台

政府也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优化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环境、方式等,对于操作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优化处理,让农民学起来更加方便,让他们能更快的体会到使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的方便快捷。利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更加及时的向外展示农产品的各种信息,从而方便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要想让我们的国家取得更快速的进步,就是要带动所有人一起走向进步。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到农产品的销售中,不仅仅是与时俱进的做法,更是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销售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能让他们的产品更加及时的让买家知道,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购买,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为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而导致的农产品堆积卖不出的情况。虽然我们国家现在的移动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发展的并不是很完善,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更多人的努力,我们国家农产品的移动电子商务销售方式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夏曼,移动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报,2012,(04)

[2] 李梦蝶,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商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第36卷,第3期

[3] 蒋一清,陶丽,互联网背景下江苏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20)

[4] 张娜,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研究[J],2015,(02)

[5] 周毅,吴碧波,惠及“三农”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9(03)

[6] 陈薇,杨春河,基于第四方物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8(09)

[7] 周运科,4G环境下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12)

作者简介:梁晓音,研究生,讲师,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区域经济。

陶瓷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参与产业内贸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就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对策

0 引言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5912亿美元,其中对欧盟出口1678.7亿美元,占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的28.4%,占我国对欧盟出口贸易总额53.9%,电子信息产品已成为我国向欧盟出口的主导产业。

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

1.1 中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Linder(1961)和Balassa(1986)等外国学者的研究,一国的GDP越大(即市场容量越大),该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越迅速。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GDP由2001年的1.32万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6.04万亿美元,期间欧盟经济也在稳步发展,2010年欧盟27国GDP达到16.76万亿美元。中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欧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1.2 中国经济对欧盟的开放程度。两国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也会越高。我们通常选择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所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从这一指标来看,我国对欧盟贸易额占我国GDP的加权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10年,对外开放程度由5.8%上升为7.9%,这是促进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1.3 研发投入。电子信息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速度快,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只有不断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使其处于生产环节的上游阶段,才能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若用研发强度(研发经费支出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作为研发投入的衡量指标,那么199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强度仅为0.82%,2010年增加到1.24%,虽然与欧盟发达国家10%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这已经是不小的跨越了。

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障碍

2.1 人均收入相差水平。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认为贸易国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据各年的国际统计年鉴可知,2001年以来,我国与欧盟的人均收入水平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我国人均GDP从900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4382美元,增长了3.87倍。但是,中欧人均收入相差水平却由2001年的20769.3美元扩大为2010年的35597.5美元,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使我国与欧盟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性消费偏好,导致我国形成出口低质量电子信息产品、进口高质量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格局,这不利于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2 市场结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并存于市场体系,与拥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相比,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受资本和人力资源的限制而无法满足电子信息产品较快的产品更新速度,导致大量模仿创新等不良行为频频出现,最终使拥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难以充分发挥其在研发环节所产生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降低了其差异化生产的能力。

2.3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的规模经济状况对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是不利的。一方面,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进入的行业壁垒较低,这使大批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中小企业纷纷涌入,阻碍了我国电子信息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经济,但从营业收入看,我国与欧盟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赶上的。所以,总体上我电子信息企业还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4 对外直接投资。2010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为65.89万美元,但是这些投资主要是投于石化、汽车、机械及电气设备、钢铁等加工制造业领域,仅有10%左右投资于电子信息产业。欧盟在华FDI主要是把资源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标准化的生产阶段移至我国,经过加工后大部分产品销往国内市场和非欧盟国家,或直接出口到其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进行再加工,这便是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具有负面影响的原因所在。

2.5 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向欧盟出口的电子信息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我国技术标准体系滞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而欧盟为了自身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用节能性、环保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壁垒限制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据国家质检总局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34.3%的出口企业、41%的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损失高达574.32亿美元,而仅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造成的损失就占到了32%。伴随着全球兴起的产业生态化发展热潮,欧盟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将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严厉的技术性壁垒对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3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对策

3.1 大力发展我国经济,缩小中欧人均收入差距。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低收入水平自然导致我国总体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因此,要想提高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缩小我国与欧盟国家的收入差距和消费结构差距,首先要大力发展我国经济,不断提高我国人均收入,尤其是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

3.2 加强中欧合作,规避贸易摩擦。中欧建交35年来,经贸关系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中欧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然而在国际电子信息产品的流通过程中,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欧贸易带来巨大损失,随着中欧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新的贸易摩擦。因此,为了双方共同利益,我国要与欧盟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对话,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为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一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深远影响,为吸引更多欧盟在华投资投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我国应该积极改善目前的投资环境,使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更符合欧盟国家的投资要求。首先要加强电子信息业发展所必须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公共信息和技术平台、主动学习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等。其次,优化电子信息业利用外资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的法律体系,为我国电子信息业吸引外资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3.4 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增大对研发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并设立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鼓励科技创新,尤其是对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企业,应适当予以政策及资金上的扶持。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引进,鼓励跨国公司实行技术转让,同时对研究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减少我国在核心技术及高端技术上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综上所述,影响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我们只有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展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并克制其阻碍因素,才能促进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华,刘琴琴.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業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01):52-55.

[2]邓钰靖.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J].经济前沿,2008(01):40-44.

[3]蒋国瑞,周敏.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08(02):48-49.

[4]程肯,王爱萍.论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业现代化,2009(05):18-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29347

2/index.html.

陶瓷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4篇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军工电子产品成为国防科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推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完成军工信息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军工电子产品承担着“信息系统一体化、武器装备信息化、信息装备武器化、信息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军工企业所改革过程中,国家主要采用差额拨款的方式。作为军工企业所,所有经费必须通过申报科研项目,或者通过经营营销,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因此,为保证长远发展,军工企业所需要依托自身优势,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从而满足当前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作为军工企业,在进行电子产品发展过程中,要制定长远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不断把电子产品和技术的推向国际市场,实现我国军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国际化经营是推动军工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军工企业要建立国际化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做好体制改革,推动电子产品的国际化经营。

二、电子产品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一,我国军工电子信息装备品种不断增加。針对当前军工电子信息发展现状,包括了雷达、通信、导航以及电子对抗等多种类型,并且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存在很大的差异,再加上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影响数字化管理的进程。第二,电子信息装备装载平台不断增加。作为军事电子信息的设备,涵盖了我国海陆空所有军种,建立了完善的武器集成系统。第三,军工电子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在当前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极大地推动了电子产品性能的完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为军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推动了军工企业朝着国际化市场前进。第四,电子产品技术复杂程度日益提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极大地扩大了当前电子信息系统生产规模,技术复杂程度也不断提升,为了发挥电子产品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各方的之间合作,不断引进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子产品的制造水平,为军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五,涉及学科不断增加。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不断被细化,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军工电子产品而言,在进行实际研制和开发过程中,需要利用机械、电子、热能以及电磁等多种技术和学科,然后进行参数耦合设计,从而提升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从而进一步完善电子产品的综合性能。这对多专业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注,作为军工企业,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手段,从而提升电子产品综合设计能力。第六,军工电子产品制造的信息环境日益复杂。在进行军工电子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平台和厂商,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导致整个生产流程比较复杂,增加了信息流集成和传递的难度。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军工电子产品的要求日益复杂,为了满足国际市场于鏊求,军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引进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从而提升军工企业的核心技术,为以后走上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电子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创新分析

(一)做好国际市场分析

军工企业在进行电子产品营销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目标国际市场,充分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民族等因素,分析潜在的市场威胁。同时,要对国外现有的军事电子产品市场进行分析,不断开发市场潜力,针对国际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电子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另外,我国军工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电子产品营销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电子产品的市场供需,认真研究竞争对手,针对国际市场的特点,针对性的营销军工电子产品,进一步提升军工企业市场开拓力度,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做好与电子产品外贸公司和总体平台单位的合作

在军工电子产品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外贸公司,制定完善的宣传策略,与外贸企业进行动态的沟通,认真分析电子产品国际市场的动态,为下一步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管理策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军工企业要加强与国内的总体平台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及时掌握各个平台电子产品出口信息,针对内部不同平台的需求,建立配套电子产品服务体系,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在实际营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平台种类多优势,进行有效的合作,进一步把军工电子产品推广到更大的平台上,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应用到更多的国家中。

(三)不断加大电子产品策划和开发力度

在进行军工电子产品进行国际营销过程中,军工企业需要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进行分类策划,进一步完善产品服务质量,制定出具有代表性的旗舰的电子产品出口项目,提升电子产品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造更多的签约机会。另外,军工企业不断改变经营理念,不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断增加电子产品开发研制力度,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理念,推动电子产品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不断增加电子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满足国际化的需要。

(四)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国际市场营销队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变化不断加快,为了降低军工电子产品国际营销风险,军工企业需要引进专业的营销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的国际化市场营销队伍,并且聘请专业人士,对营销队伍进行全面的培训,了解电子产品的国际化标准,提升营销队伍的专业素质。在进行军工电子产品营销人才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国际市场,对市场进行细分,结合不同人员的情况,负责不同的国际市场,实现与外贸公司的无缝对接,为军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五)做好电子产品品牌建设

品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军工电子产品企业需要建立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积极开展以品牌为中心的国家营销服务战略,进一步扩大电子产品市场,进一步扩大电子产品营销空间,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子产品国际知名品牌,最大限度提升我国军工企业的国际地位,获得良好的信誉度和满意度,为以后军工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军工电子产品出口数量、品种不断增加,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军工电子产品企在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特色优势,与外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不断加大电子产品的出口力度,优化电子产品结构,提升电子产品质量,加大开发力度,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创新市场营销管理模式,推动我国军工企业的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军工企业要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针对电子产品制定长远的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从而提升核心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的生产成本。同时依托自身优势,加强对军工电子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创新,从而积累更多国际化经营战略经验,推动我国军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为天津市英贝特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陶瓷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运作与应用,将“互联网+”与农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融合。相关人员需要切实认识到利用移动电商推广特色农产品的优势,能够利用线上推广手段展现农产品的“特色”。通过构建特色农产品移动电商推广平台、积极完善以移动电商营销为核心的物流体系、最大限度地整合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资源,使移动电子商务与特色农产品深度融合。

[关键词]特色農产品;移动电商营销;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2.079

0     引 言

信息化时代,线上购物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相关企业在宣传与推广农产品的过程中,应切实发挥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与作用。这里谈及的移动电子商务,是在移动智能设备、互联网等技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新的商务运作模式。基于移动电商服务平台,可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商品交易服务、金融服务,为特色农产品移动电商营销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企业管理人员需正确认识产品本身的特征、移动电商平台、市场需求等,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符合特色农产品的移动电商营销模式。

1     利用移动电商推广特色农产品的优势

1.1   移动电商营销符合大众的需求

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从传统的超市、商场转移到电子商务平台满足购物需求,并从中获得良好的购物体验。另外,移动智能设备获得广泛普及与应用,势必改变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与购物方式。人们利用手机可随时随地浏览各种商品,基于自身的喜好与需求可在线上进行灵活交易。人们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在网络平台上购买任何产品。在此背景下,移动电商获得较大的发展生机和动能。现阶段,人们更乐于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线上购物。利用移动电商推广特色农产品的模式更符合大众的需求,从某种角度看,特色农产品移动电商营销模式与受众的认知水平、消费习惯保持高度的契合性与一致性。在人们更习惯利用手机购物的当下,若企业仍拘泥于线下营销与推广,营销效果势必大打折扣。企业若想更多的人了解、认可特色农产品,必须积极拓展营销渠道,从消费者需求、习惯入手,切实体现移动电商营销的优势与价值,基于线上平台的有效宣传与推广,大幅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额。

1.2   特色农产品具有一定市场发展空间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面对巨大的工作挑战与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相关企业应以此为契机,通过有效的宣传与推广,令更多的人看到农产品的优势与价值。相较于速食快餐,特色农产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味蕾,还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这个层面看,基于特殊的现实背景,人们开始深刻认识到绿色食品的重要性,这给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商机。在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处理好市场的供给关系,在制定新的营销模式时,真正突显农产品的特色与优势,以绿色产品为设计理念,制定更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营销策略。同时,利用好时代赋予的发展契机,科学推广与宣传特色农产品,使产品真正进入城市餐桌。

2     特色农产品移动电商营销模式创建策略

2.1   构建特色农产品移动电商推广平台

首先,企业管理层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经济结构等,并意识到产业化发展对推广与营销特色农产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云技术的优势与价值,结合农产品的营销优势与亮点,构建特色农产品移动电商推广平台。基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营销数据的快速集成与整合,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其次,在全面掌握市场需求、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营销与推广方案。利用专门的特色农产品移动电商推广平台,全方位地集中引导目标客户,且在推广与宣传的过程中,使客户无形中建立一定的品牌意识,即企业通过不断强化农产品的“特色”属性,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平台购买热门产品。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移动云技术的优势与价值,全面强化终端设备的存储功能,甚至在相关系统强大的数据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市场对特色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与购买后的反馈等。这样一来,有利于特色农产品推广人员结合市场发展规律、供应条件、用户需求等,及时完善与调整营销策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只有打造专业化、产业化的平台,才能确保特色农产品成为大众喜爱的品牌。由此,在逐渐增强客户与品牌凝聚力与认可度的基础上,使特色农产品真正进入千家万户,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2.2   积极完善以移动电商营销为核心的物流体系

首先,企业管理层需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在制定移动电商营销模式的过程中,需认识到物流对生产、加工、销售、营销、服务、售后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同时,基于系统化的推广与销售平台以及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可以提升消费者体验,极大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其次,利用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大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益。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完善以移动电商营销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并将及时发货、快速送货、上门服务等作为营销亮点。这样一来,可极大程度地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及品牌认可度,并逐渐形成特色化、一体化的移动电商营销模式。最后,将平台交易、物流配送、优质服务等进行深度融合,既要注重展现农产品的“特色”,还要通过高质量物流服务,提高产品营销策略的影响力。农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某种角度看,食品的保质期、口感、绿色理念等,会对农产品的客户满意度、品牌信誉度产生较大影响。而生产农产品的工厂地理位置都比较偏僻,容易受地理环境、恶劣天气的影响,使消费者的收货日期延后,令消费者产生不良的购买体验。因此,企业必须积极完善物流体系,对农村道路进行全面修建与维护,保障农产品运输的顺畅无阻,并在各地分别设置物流集散中心,在生产、包装、运输等环节逐渐去系统化、流程化。同时,通过合理安排与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对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进行合理管控。做到服务品质高、农产品价格不加价,真正以物美价廉、优质服务为营销理念,将线上销售和线下服务进行有机结合,创建一体化农产品移动电商营销模式,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品牌价值。

2.3   最大限度地整合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资源

关于农产品在移动电商平台的营销模式研究,相关企业管理人员需认识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推广与宣传产品的根本保证。因此,管理人员需最大限度地整合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资源。例如,可将农产品的加工基地作为旅游景点,发展休闲农业。通过积极完善基地的住宿、饮食条件等,将特色服务拓展到农产品的营销与推广渠道中。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科学整合与优化生产与加工基地的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废弃的厂房、空地等,可以将农产品的销售与旅游服务进行科学融合,使来到基地的消费者既能领略不同的乡土风情,还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享用美食。在这种营销模式下,不仅可以拓展企业业务范畴、服务领域,还可使消费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程序与流程。通过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大众口碑,使进入基地的消费者成为移动电商平台以及其他自媒体平台上的“活广告”。例如,企业可结合“旅游+农产品”设计特色的营销活动,引导进入基地旅游的消费者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短视频等进行美食分享,将生产与加工基地各种各样的农产品以美食分享的形式,更自然地呈现到大众视野中。由此,可使线上宣传与线下推广科学融合,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影响力与大众认知度。当然,在制定这种具有互动性的营销策略时,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性与购买欲望,可根据自媒体平台上的互动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等级的优惠,或提供更多的服务,真正融合各种资源,逐渐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

3     结 语

关于特色农产品移动电商营销模式的探究,相关企业应充分拓展管理思维和营销视域,构建更具前瞻性的移动电商营销模式。企业管理者应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产品特色、发展理念等,以大局意识思考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营销流程,以特色农产品的交易、物流配送、多样化服务为核心,制定更能吸引大众眼球的营销模式,即将线上交易与线下物流相融合,将产品销售与特色服务相融合,将平台与服务体系相融合,以此来促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实现产业化、可持续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佳晓,王胜.电商平台农产品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征信,2020(8):53-59.

[2]陳泓伊,梅自颖.重大传染病传播期间农产品滞销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20(24):34-35.

[3]单佳宜.大数据时代下农产品直播行业影响研究与价值延伸[J].现代商贸工业,2020(24):54-55.

[4]邓霞.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J].广东经济,2020(7):84-89.

[5]陈祢,陈长彬,陶安.物联网技术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20(20):129-132.

[6]陈静.互联网时代我国特色农产品销售的电商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7(8):156-158.

[7]梁晓音.特色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研究[J].现代商业,2018(14):34-35.

陶瓷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全球废旧电子产品数量剧增,但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回收处理体系,目前电子垃圾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如何对废旧电子产品进行有效回收、环保处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电子垃圾的危害、污染现状以及国内外回收措施的分析,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关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方面的相关对策及规划,对促进我国电子垃圾妥善回收处理的规范性、高效性、环保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电子垃圾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1.097

随着IT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缩短,电子产品报废量的增加以及废旧电子的不规范处理导致其污染状况严重,这个问题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电子废弃物中大量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和资源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应对其进行高效回收、环保处理,从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电子垃圾的危害及污染现状、国内外回收处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关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方面的相关对策及规划。

1 废旧电子的危害及污染现状

废旧电子产品是指被废弃的电器或电子设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简单,对健康、环境危害较轻的废旧电子产品,如拆解较容易的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家用电器以及医疗、科研电器等;另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复杂,对健康、环境危害比较大的废旧电子产品,如电脑、电视机显像管内的铅,电脑元件中含有的砷、汞和其他有害物质,手机原材料中的砷、镉、铅以及其他多种持久降和生物累积性的有毒物质等。[1]上述废旧电子产品在回收及转移利用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和损害人体健康的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1.1 废旧电子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电子垃圾在回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污染物成分复杂,主要包括重金属和持久稳定的有机物等。[2]若回收处理不当,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最常见的家用电器,例如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含有镍、砷化物、铬、铜汞在内的重金属,这些可能引发皮肤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眼部症状如发痒、结膜充血等。持久稳定的有机物包括多环芳烃、多溴联苯、二氧杂芑和呋喃等,会通过呼吸、饮用水和食物链在人体富集,引起神经衰弱征候,如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病症。[3]

1.2 废旧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危害

电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方面。有研究发现,在垃圾填埋场中70%的重金属和40%的铅来自于电视机和监控器,废弃电脑产生的电子垃圾导致71.8万吨铅、287吨汞进入垃圾填埋场。[4]具体分析,电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三种:电子垃圾被填埋或者焚烧时,其中的重金属渗入土壤,进入河流和地下水,会造成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电子垃圾中的有机物经过焚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空气的污染;遗弃后的空调和制冷设备中的氟利昂排放到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引起温室效应。[5]所以废旧电子产品如果回收处理不当,将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1.3 我国的电子垃圾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废旧电子产品的产生速度十分惊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污染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各种电子电器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并且2003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电子产品报废的高峰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9],2012年,我国电子垃圾数量达1110万吨,占全球的22.7%;2013年,我国手机淘汰量为7000万部,“四机一脑(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年废弃量达1亿台;2014年,中国以丢弃600万吨电子垃圾的数量排在美国(710万吨)之后位居第二,紧随中国之后的是日本、德国和印度。

我国建立的控制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法律体系虽让电子垃圾的增长速度得以缓解,但在进口废旧物资管理体制方面的疏忽与缺陷却成为我国电子污染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有80%出口至亚洲,这其中又有90%进入我国。每年美国、欧洲超过106吨的电子垃圾被运往中国。[10]

我国在电子垃圾处理技术上没有严格的法律制约,从而导致了电子垃圾污染。例如,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部的贵屿镇,数万人从事着焚烧废电器和塑料的回收和分解工作,他们用硫酸水冲洗电路板并焚烧那些无法再回收的垃圾。自2005年3月起,绿色和平组织在此地及其周边地区共收集了44份环境样本,公布的检测结果表明电子垃圾拆解过程中排出大量有毒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土壤中钡的含量超标10倍以上、锡为152倍、铅超标212倍、铬超标达1338倍,水中的污染物超过饮用水标准达数千倍,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11]

2 国内外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现状

2.1 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体系,且回收方式比较单一,效率较低。其主要有三种回收渠道:第一种是流动上门收购,“三轮车”一族走街串巷收购旧家电;第二种是通过商场“以旧换新”收购,在新家电销售价格中抵扣结算;第三种是旧家电市场直接收购,收购来源主要是家电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积压产品或集团单位更新换代的旧电器。

然而,我国只完成了回收中最基础的一步,消费者们大多把电子废弃物卖给小区内游走的“马路游击队”,通过这种非正规的废品回收渠道,电子废弃物最终流入私人拆解作坊,导致废旧家电很难进到正规的拆解处理企业。

现在有关部门正着手研究建立我国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工作,初步设想我国将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家电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处理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但我国尚未对从事电子废弃物处置的企业的行业属性作出明确的政策规定,电子废弃物主要有两种途径处理:第一种途径是“再利用或反复利用(Reuse)”,将仍可使用的一些电子元器件从有关电子产品中拆解下来,作为二手元器件出售,用于维修、拼装伪劣电子产品或用于玩具等低档商品的生产;第二种途径是“资源循环(Recycle)”,通过拆解、分类等方式回收其中的部分有价值材料。[12]再利用或反复利用是一种可用的回收途径,但由于相关法律和政策尚未健全,存在着诸如产品质量问题、扰乱正常的商业秩序、造成恶性循环的问题以及二手元器件组装的电子产品的安全性等问题。资源循环这种途径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电子废弃物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但一些希望建立起废旧电子产品处理工厂的地方,由于政策、资金、技术等种种因素掣肘,发展十分受限,常常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中,所以大多数电子垃圾处理还是采用简单的手工拆卸方式。

由此可知,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再生利用企业存在急功近利现象和技术、装备落后现象,很少考虑或难以考虑处置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13]

2.2 国外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现状

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废旧电子产品数量巨大,造成环境污染状况严重,各国已经采取回收处理措施来解决此问题。

在美国,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产业已经形成,不少生产厂商和零售商都有自己的回收措施。例如,著名的家电零售企业“百思买”,店内就设置了回收亭。美国政府开始执行新政策,禁止民众随意处理电子垃圾产品,为让民众适应该项法规,计划在执行新规定3个月后给违规民众开出罚单。民众也可登录相关网站,查询市清洁局定期在各区回收电子产品的时间,将电子产品带至指定回收点。在日本,其建立了完善的电子垃圾废弃物管理政策,例如《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规定制造商和进口商负责自己生产和进口产品的回收、处理,对电子垃圾进行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欧洲国家在电子废弃物的立法与管理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德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大多为制造商专业回收处理公司、社会专业回收处理公司、市政系统专业回收处理公司等。其发布的《废旧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等法律法规提出了将环境因素整合到产品设计阶段以改进和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欧洲各国都已成立了至少一个电子废弃物回收组织,一般是由政府协助制造商建立[15],可见,欧洲各国对电子废弃物的末端处理及管理已形成了一个新兴朝阳产业。

国外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方式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民间组织积极宣传。硅谷毒性物质联盟、巴塞尔行动网络、绿色和平组织等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宣传教育活动。这些组织在促进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加快立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政府的大力支持。发达国家政府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置均采取大力支持态度。美国环保局就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出了多项建议并发起了电子产品回收和资源化行动,国防部、能源部、邮政总局等部门建立并资助了一些研究项目和示范项目,为电子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和资金支持。目前,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在美国已经初具规模。

(3)协会联盟组织的积极协调。国际电子废弃物回收商协会(IAER)、电子工业联盟(EIA)、全国回收商联盟(NRC)等行业组织为电子废弃物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通过举办“电子产品资源化高级会议”“电子产品与环境国际研讨会”“世界资源再生利用大会”等各种活动,为企业解决处置技术、废弃物去向及其他发展问题。[16]

(4)研究机构积极工作。马塞诸塞大学、杜克大学等研究单位就电子废弃物的收集方法、处理技术、立法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工作为人们认识和深入了解电子废弃物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并且为电子废弃物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5)法律体系的监督。在电子产品的报废和处置等方面均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体系,包括立法征收电子垃圾处理费和立法再生利用两类。立法征收电子垃圾处理费主要有美国和欧盟。欧盟同时也扩大了生产者责任制的范围,将电子垃圾处理费的征收范围扩大到了在欧盟销售的任何电器。立法再生利用主要有日本和部分欧洲国家。2000年颁布的日本《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明确规定制造商和进口商必须负责自己生产和进口产品的回收和处理。瑞典法律规定电子废弃物的处理费用由制造商和政府共同承担。法国则强调全社会共同尽责,规定每人每年至少回收4kg电子垃圾。[17]

针对上述回收现状,目前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的处置方法除了主要的填埋、拆解等传统方式,还包括转移洋垃圾、转移生产基地等以捐赠为名送给落后国家的方法。像美国、日本、韩国等电子产品生产大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大量转移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为了达到他们在本国减量化的目的,我国和东南亚地区成为了这些产品生产基地的首选地。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国回收现状的分析,对比国外相对完善的回收体系,发现我国在电子垃圾的回收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人们对电子回收意识欠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电子垃圾的回收体系却并未得到健全。家用电器、数据线等废旧电子产品都没有统一的回收处理方式。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如何处理电子垃圾,因此许多废旧电子产品都会被卖予二手市场或流动回收的商贩手中,而商贩们只会把值钱的存留,将其余的焚烧,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对于废旧数据线等微型电子垃圾人们则会选择直接扔掉。例如电池等,这种做法同样会污染环境。所以目前妥善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的最大问题是人们缺少对电子垃圾回收的意识。

3.2 废旧电子回收政策可操作性差导致难以深入落实

现行的法律法规大部分只是框架性的,在实施操作上还有一定难度。如相关条例规定:消费者应将废旧家电交售给家电经销商、售后服务机构或回收企业,不得擅自丢弃和拆解。这些原则性的规定在总体方向上有利于我国电子产品废弃物回收产业的有序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可操作性却很低。另外还有收费机制、技术标准、评价体系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征收回收处置费用,因此回收企业的前期投入会比较大,初期很难赢利,导致其回收积极性不高,同时我国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和管理,也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法规,更未出台具体的鼓励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的措施和必要的对从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企业的政策扶持。所以,过重的负担也使得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工作变得举步维艰。

3.3 国外电子垃圾大量流入中国

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研发能力比我国强,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比我国优越,所以使大量的电子产品流入我国。据统计[18],全世界每年产生有毒废物5亿多吨,大部分产生于工业发达国家。例如西方公司,垃圾在发达国家本土处理费每吨400~1000美元,而出口每吨只需10~ 40美元,所以很多西方公司会将垃圾卖给出口代理商。而出口代理商除了将垃圾转手卖给发展中国家获得利润外,还能从政府那里获得高额的补贴。到2000年为止,世界垃圾的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据统计[19],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就有80%出口到亚洲,而美英垃圾多数流入中国,使中国成为重灾区。

3.4 管理部门监管不力

有关部门监管和控制乏力导致电子垃圾流向失控并造成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及处理的政策和法规比较笼统,缺乏系统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造成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及处理行业无序化发展。同时,国家在技术引进、应用推广、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也严重不足。据了解,我国虽然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但缺乏实施细则,还没有设立针对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的相关法规,环保部门无权取缔那些不规范的电子垃圾回收和物理拆解的作坊,更无法干预和控制电子垃圾的流向。“电子垃圾”缺乏监管、无序回收、污染严重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该从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的角度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改变当前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无序状态。

4 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及规划

鉴于国内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处置技术和行业管理的现状,要解决电子废弃物中大量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和资源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除了努力提高全民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理顺电子废弃物的行业管理以外,从源头上努力控制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加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力度,建设若干个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示范生产线或企业,是解决我国电子废弃物问题的关键。参照各个国家的成功典范,结合我国电子垃圾数量巨大、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国情,总结出以下的对策及规划:

4.1 大力宣传废旧电子妥善回收处理

加强宣传和教育,国民环保意识的整体提高是废旧电子产品有效回收的前提。增强消费者环保意识,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媒体,比如,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来宣传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例如,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等,使广大群众真正意识到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促使消费者优先购买绿色产品,自觉抵制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旧电子产品随意丢弃或交售给流动商贩的行为,共同推进废旧电子产品的规范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利用。

4.2 完善回收废旧电子的法律法规

电子垃圾的回收仅靠人民群众的个人力量远远不够,还需司法机构对电子垃圾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差很多。政府应制定政策,推动电子垃圾回收利用企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4.3 推广以旧换新,建立物物交换

鼓励并支持商家开展以旧换新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新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可以重新利用废旧电子产品。对于我国这样的电子产品生产大国,如果只靠传统的回收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该鼓励商家开展以旧换新活动。

相比传统的电子垃圾回收,以旧换新在网络上进行物物交换的方式更为简单便捷。我们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的运营、维护的基础上,进行电子网站、互动交流平台和论坛的学习与开发。这种利民的网络平台机制,将使更多人得到方便。这样间接地保护了电子产品,使它们充分发挥了作用,延长报废时间。这种网络平台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拒绝电子垃圾,能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

4.4 鼓励厂家开发绿色产品

产品制造商在开发电子产品时,受成本限制、生产工艺、市场利益的影响,很少考虑产品废弃后怎样处理的问题。在生产时同样很少考虑应用绿色材料,而是直接使用了有毒有害且不易降解的材料。甚至,大多数制造商不会在说明书中注明产品材料成分和废弃后的回收处理渠道等信息。因此,电子废弃物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我们应呼吁制造商通过开发绿色电子产品的方式,使产品废弃时易拆解,回收工艺简单且高效,同时也可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5 拓宽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

拓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渠道,标本兼治,我们应该从源头出发,扼制废旧电子产品对环境的污染。通过政府奖励、补贴等措施鼓励现有回收处理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处理规模和提高处理技术,提高废旧电子产品中重金属以及其他物质的循环利用率。首先,应激励企业开发高效、低耗、低污染的新型环保电子产品;其次,设立电子垃圾回收利用场所并考虑地区资源的配置问题,将区域产业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很容易出现狼多肉少,空有规模,无米下锅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让生产厂商承担管理其生产的废弃电子产品的责任,以促使生产厂商在设计产品及使用材料时注重环保因素。

4.6 加强行业的监管和控制

实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经营许可制度,规范电子垃圾的收集、流向和处理,取缔无证回收处理网点。运用法规、行政、经济处罚等手段限制电子垃圾的流向,使收回的电子垃圾流向具有资质的回收处理企业,避免地下作坊式的工厂造成环境污染。根据中国的国情,明晰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建立有序回收体系的同时应当注重监管、评价制度的建设,以保证政策实施的公平性和高效性。

5 结 论

我国电子垃圾数量增长迅猛,回收处理处置体系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大量电子垃圾非法输入使得这一问题变得尤为严峻。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电子垃圾的处理处置工作已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还有待完善。本文分析了电子垃圾的危害、国内外电子垃圾现状并结合我国电子垃圾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总体来看,我国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营运适宜的外部经济秩序和借鉴其法律环境,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回收处理技术,踏上与我国相适应的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之路。

通过全民努力,我国电子垃圾现状有望改善,必将实现电子垃圾处理规范化、电子垃圾零污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电子废弃物及其分类[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E7EWJE1F8hO0B5wMm0q92IbxuqzBj1VVHu1MRjaYXHR45IH-2TTg46km-yvj8mUE8fF6C20hvltARKnega0ExywCLI_H_IuZ-FtE_aF3rRi.

[2]Bevery H.Electronic waste:the dangers[J].Hazardous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2001(11):1-4.

[3]丘波,彭琳,等.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业工人健康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6):48-50.

[4]Widmer R,Oswald KH,Sinha KD,et al.Global perspectives on E-waste[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5(25):436-458.

[5]翟静.电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你知道吗[EB/OL].http://international.dbw.cn/system/2015/07/09/056655437.shtml.

[6]陈祎淼.规范电子垃圾处理产业[EB/OL].http://www.cinn.cn/xwztzl/2015/lianghbd/334933.shtml.

[7]中国青年报.我国电子垃圾处理乱象[EB/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5/08-10/7456972.shtml.

[8]祝剑禾.电子垃圾变废为宝华丽再生[EB/OL].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4/21/content_191512.htm.

[9]马丽.2014年全球电子垃圾4180万吨 美国和中国占32%[EB/OL].http://huanbao.bjx.com.cn/news/20150423/611494.shtml.

[10]李玉文,郭军,尤铁学.中外电子垃圾处理政策与动态[J].林区教学,2008(8).

[11]莹雨.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力度亟待加强[EB/OL].http://www.news365.com.cn/gdxww/906247.htm.

[12]张方彪.电子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R].杭州:浙江大学,2012.

[13]胡德阳.电子废物也是宝,循环利用需良方[Z].2014-06-05.

[14]阿茵.国外电子废物回收现状[J].环境,2007(11):34-36.

[15]百度文库.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以及我国处理对策分析[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iOceCzYvgmgJ1-2NX9mgXP5grkjg38vuoFbNZj0TDSmLfRZ_MxFfbsAsQPwSp-gLb4hqGOjMmGwyC_9CMKocR3ZDaA2bgoLoOU-zq8SwWS3.

[16]王景伟.美国电子废弃物资源产业现状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2003(12).

[17]刘平,彭晓春.国外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概述[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2).

[18]北京晚报.美国电子垃圾多半流入中国[N].北京晚报,2006-09-19.

[19]汪渝.有毒垃圾贸易为何屡禁不止[Z].2006-01-22.

[20]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_mRcs6agd59wbEVgQZpOI3G5cygtgLZ1vmb1UZkxv5xoFXNn2H7IiA7jL29XCc8AWMf_ZAjcN0Sj0Co6fMohq.

陶瓷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陶瓷产品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第1篇摘 要:景德镇作为我国陶瓷之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景德镇的陶瓷业逐渐摆脱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