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脱硫废水零排放报告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91

脱硫废水零排放报告范文第1篇

1 煤化工废水的分类

按照煤化工废水含盐量, 废水可以分为: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有机废水主要是来源于煤气加工工艺产生的废水, 其特点就是以COD为主。含盐废水主要是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洗涤废水、循环水系统排水以及回用系统浓水等等。一般来说造成煤化工废水含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煤化工加工工艺不同造成的。

针对不同的废水其处理工艺措施不同:有机废水处理通常采取A/O常规的生化工艺处理。含盐废水处理则主要采取膜浓缩或者热浓缩技术将废水中的杂质进行处理, 浓缩后的清水主要用于循环水系统, 而高盐废水则采取特殊的处理工艺。

2 制约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因素

通过对实践废水排放工艺的研究, 制约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因素比较多。

①技术因素。通过对现有处理工艺的研究制约废水零排放的技术因素主要体现在中温气化工艺有机废水处理、含盐废水处理以及浓液处理三个方面。基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的忽视, 导致我国废水排放技术发展水平还不高, 以含盐废水处理为例, 一般含盐废水处理工艺需要解决含盐废水对设备的污堵问题, 而在这方面我国现有的技术还不完善, 结果影响废水有机污染的处理效果。

②经济因素。我们知道实现废水零排放不仅需要高端的技术, 而且还需要煤化工企业投入巨大的资金维持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尤其是含盐废水的处理成本更高, 以神华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该企业有机废水处理的成本在5元左右, 而含盐废水的处理则达到了38元/吨。其中关键的是国家对煤化工企业污染治理费用要远远低于废水处理及回收费用, 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巨大的资金用于维持废水处理。

③环境因素。制约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废液处理不当造成的次生环境污染。我们知道浓液采取蒸发结晶处理时产生的结晶废渣比较大, 如果对该废渣按照危险处理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而且废渣中的可溶性盐类对地下水会造成污染, 因此很多企业基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的现实, 导致废水无法达到零排放。另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 部分企业将处理的废水回收用作中水, 将其作为绿化用水, 结果因为废水处理工艺不完善, 导致使用的中水给厂区的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3 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对策

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 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

(1) 设计科学的废水处理工艺根据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煤化工企业要立足于企业的现状, 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工艺, 具体的废水排放处理工艺, 见图1。

(2) 完善政策,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要加强环保立法建设, 以完善的法律制度约束煤化工企业严格按照零排放的要求进行废水处理, 对于违犯环境保护法的行为要坚决给予制裁。同时鼓励煤化工企业创新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对于实现废水零排放的要给予必要的奖励, 例如给予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3) 因地制宜保护生态资源煤化工废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保护措施。首先煤化工废水排放主要位于煤炭资源丰富, 但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因此在煤化工废水排放的时候要进行科学的论证, 分析煤化工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煤化工项目应集中布局, 根据周围环境的最大承载量为依据, 对废水排放进行计算, 以此实现废水零排放的要求。

(4) 合理规划煤化工废水处理项目首先煤化工项目建设初期阶段就要合理规划, 开展环评工作, 优化煤化工产业布局;其次各级政府一是要通过制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废水零排放的试点工作;最后结合区域水环境矛盾和煤化工发展实际情况, 进行标准控制、环境监管等方面的研究, 为真正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把好关。

4 结语

总之, 针对煤化工废水零排放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 要从技术、经济、规划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入手规范废水零排放项目, 促进煤化工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摘要:基于环保要求, 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是构建和谐生态环保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煤化工废水的分类为切入点, 分析制约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因素, 最后提出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对策。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零排放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制约性问题[J].化工管理, 2015, (04) .

脱硫废水零排放报告范文第2篇

1 煤化工1发展现状

煤化工是指煤炭经过化学加工处理, 转化为洁净能源、化工产品和材料的过程。我国煤化工产业可划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两个阶段。目前开闸审批的煤化工项目主要包括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十二五”期间已有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进入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运行阶段。现代煤化工是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 将来也将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 成为煤化工的主要发展方向。

2 煤化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代煤化工是高煤耗、高水耗、高排放产业,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受到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解决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水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问题, 是关系到我国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3 煤化工废水的特点

煤化工企业排放废水以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为主, 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综合废水中COD一般在5000mg/L左右、氨氮在200~500mg/L, 酚类500mg/L左右, 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

4 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

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5年之前, 属于传统末端治理, 未达标就排放, 主要工艺为预处理+生化处理;第2阶段为2005-2010年, 属于改良末端治理, 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主要工艺为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第3阶段为2010-2014年, 应用了膜技术, 基本可以达到近零排放, 主要工艺为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膜处理;第4阶段为2015年向后, 基本满足“零排放”的要求, 主要工艺为强化前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膜处理+零排放+系统优化。

我国区域特点是, 有煤的地方缺水, 有水的地方缺煤。这就要求煤化工在用水和废水处理方面投入很大的力度, 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实现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加上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及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促使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不断改进、发展。目前, 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已处在第4阶段。

5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含义及意义

煤化工水系统实现“零排放”, 即对化工生产中所产生的生产废水、污水、清净下水等经过处理, 除结晶盐, 水全部用于回用, 对外界不排放废水, 称作为“零排放”。

现代煤化工项目耗水量巨大, 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根据我国煤化工的分布来看, 煤化工企业大部分分布在水资源贫乏地区。煤化工的快速发展会导致区域水资源供需的失衡。实现废水“零排放”将废水最大限度回用, 可节约水资源, 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境。

煤化工废水水量大, 水质复杂, 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酚、硫和氨等, 并且含有大量的联苯、吡啶吲哚和喹啉等有毒污染物, 毒性大。实施“零排放”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避免水体和地下水污染。

对于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煤化工项目, “零排放”尤其重要, 既解决一部分水资源问题, 又不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和破坏, 同时也是项目能否被核准和持续运行的最重要的必要因素之一。

6 如何实现“零排放”

煤化工反应过程非常复杂, 生产过程中的水质和水平衡不断发生变化, 有些变化会偏移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的条件, 超出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 出现水污染事件, 继而造成环境风险。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零排放”呢?最关键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工艺。工艺污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因企业的原料、产品和工艺技术不同, 工艺污水的成分也不相同。我们应根据废水污染物成分, 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分类利用, 分质处理, 循环使用, 系统集成优化”的原则综合应用污水处理、膜分离、蒸发结晶等物理、化学、生化等方面的技术选择最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

7 结语

我国多煤少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现代煤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是今后二十年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煤化工行业耗水量大、废水排量大, 做好现代煤化工项目水污染的管控, 既要充分尊重水处理专业客观规律, 又要结合现代煤化工的水污染的行业特点, 实现现代煤化工绿色、可持续发展。

摘要:2016年中国的煤化工项目审批重新开闸, 我国区域特点是有煤的地方缺水, 有水的地方缺煤, 加上现代煤化工项目耗水量巨大, 这就要求煤化工在用水和废水处理方面投入很大的力度, 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实现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零排放

参考文献

[1] 周跃, 李强。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进展[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4 (2) :54-59。

[3] 孟得娟。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方法分析[J]。煤炭技术, 2014, 31 (4) :250-251。

脱硫废水零排放报告范文第3篇

1.零排放理念相关概述

零排放理念诞生对我国废水处理技术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零排放即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促使处理以后的资源能再次用于到其他工业生产环节中。比如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高盐度的浓水、高浊度的废水、低盐度低浊度的锅炉排污水等,实际排放量较大,很多废水进行简单处理达标后就直接进行排放,不能进行重复利用,水资源浪费严重。

虽然现阶段国家对工业废水零排放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各企业的排污口也没有在线监测仪表,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处罚和监管力度较低,但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如何在满足国家环保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优化水资源,使工业废水能够达标排放和零排放,将逐渐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于零排放理念的火电厂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探析

(1)电厂各种工业废水的来源

①为了保证热力系统中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炉水的品质,需要对锅炉炉水进行定期和连续排污,定期排污排污率约为锅炉额定蒸发量的2%,连续排污排污率约为锅炉额定蒸发量的2%,此部分废水为低含盐量,低浊度的优质废水。

②为了满足锅炉运行需求,需要制备高品质的除盐水作为锅炉的补给水,在制备锅炉补给水的过程中,会产生浊度非常高的过滤器反洗水、产生酸碱废水、产生高浓度盐水,此部分水水质较差,约占电厂制备除盐水量的30%-40%。

③为了确保锅炉和汽轮机在生产过程中的传热要求,很多电厂都配备有内冷水系统、循环水系统,为了保证内冷水和循环水的品质达标,必须要求有一定的排污量,排污量约占循环水量的0.2%-0.5%。

④电厂脱硫废水,高含盐量、高浊度,不同炉型、不同脱硫方式而确定。

⑤其它冲灰等工业废水。

(2)电厂工业废水的处理方向

如何合理处理电厂上述类型的工业废水,优化用水环节,达到所有工业废水重复利用,不外排,本文提出了以下处理工艺和方法。

针对电厂所有工业废水构成复杂,成分偏差较大的特点,除脱硫废水水质太差,必须单独处理外,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增设工业废水调节池,将上述提到的锅炉排污水、汽机系统无压放水、水处理浓盐水、酸碱废水、循环水排污水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处理,处理工艺流程可分为以下几步程序:

①对混合水进行初步澄清和预脱盐处理,处理工艺如下:

初步澄清过滤预脱盐。

初步澄清和过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浊度,调节水中的酸碱度,在设备选择中,可选用一体化澄清池、超滤、压力式过滤器(内装滤料活性炭)、纤维过滤器等过滤系统和设备。

预脱盐设备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溶解固形物即水中的盐分,工业废水脱盐后,一部分淡水可广泛用于化学水处理补充水、循环水补充水、道路洒水、各部位降尘用水等。在设备选择上,可选用电渗析、反渗透等各种脱盐设备。在膜分离技术应用中,本文推荐使用反渗透作为预脱盐设备。

②在上述处理过程中,由于预脱盐设备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部分高盐水,约占处理水量的25%左右,此部分水应用范围小,一些电厂用于脱硫系统的补充水,但随着烟气“脱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全厂将仍然存在用水不平衡现象,因此部分水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本文拟建议处理工艺如下:

高效澄清池+活性炭+普通超滤+RO(海水淡化)+DTRO脱盐的处理工艺。

高盐水经过浓水箱均量调节后,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在高密度沉淀池内根据来水水质投加氢氧化钠、碳酸钠、絮凝剂等,从而去除水中的硬度及悬浮物;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水进入中间水池,再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和超滤装置,进一步去除浊度。其出水进入超滤产水池;超滤产水池的出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反渗透的产水作为DTRO的进水,DTRO的产水进入淡水箱。

深度处理回用工艺的选择,是根据原水水质及产水的水质、水量等因素确定的。“超滤+反渗透+DTRO”作为技术工艺组合,具有运行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稳定,因此本文建议处理工艺采用超滤+反渗透+DTRO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并进行还原剂的投加以保障膜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经过以上工艺,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最后产生的浓水将会大幅度的减少,举例处理100吨左右的工业废水,初步进行处理,浓水产生量为25吨,在经过深度处理后,浓水可缩减至2.5吨左右。

③很多企业为了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目的,采用了蒸发结晶的技术,对剩余的浓水进行再度处理,蒸发结晶的工艺原理,介绍如下:

蒸发结晶技术即是基于蒸发路径进行处理。蒸发结晶即是蒸发溶剂促使溶液从不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状态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会以晶体方式析出,其是蒸发结晶。比如在KN03以及NaCl混合物中,NaCl含量较多,KN03含量较少,便能应用此项技术工艺。首先是分离出NaCl,之后分离KNO3。当前国内外开始对各项蒸发技术应用进行探析,比如常见的多效蒸发技术、降膜式蒸发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热力蒸汽再压缩蒸发技术等。蒸汽再压缩蒸发技术应用又能被称为是MVR技术,此项技术主要是基于蒸发器实现二次蒸汽产生,之后通过机械压缩机对蒸汽全面压缩,通过蒸汽中补充热焓作为加热蒸汽,使得料液能全面处于沸腾状态,这样加热蒸汽能有效冷凝生成水。基于蒸汽热量大量回收,能促使热效率全面提高,对能量损耗问题进行控制。降膜式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应用主要是整合MVR技术,通过蒸发器以及水循环泵对高浓度盐水循环式处理。在此项技术中,通过单效蒸发器合理应用能起到多效蒸发作用。目前降膜式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属于经济性较高、处理效果良好的高盐废水处理技术。多效蒸发通过整合多个蒸发器应用,能促使蒸发热源升级应用,提高热能综合应用效率[2]。

生产过程中可以选取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就是对精细化生产中产生的多数无机盐进行处理。针对难以处理的废污水选取电渗析以及反渗透等净化技术进行回收。再配套应用机械压缩蒸馏等各项技术,将多项废污水进行强制蒸馏,之后规范化应用电渗析、反渗透膜、超滤、膜反应器等对废水进行回收应用,剩余的较多盐分较高的废水要合理选取规范化的蒸发工艺回收处理,含盐量较高的废水通过科学化的蒸发处理操作之后,能回收较多蒸馏水副产品。比如机械压缩蒸馏技术应用中主要是基于蒸汽循环压缩,将诸多废水转为大量清水,实现废水零排放。基本操作原理就是对蒸发操作中一次蒸汽展开机械化压缩,提升蒸汽热焓,之后输入到系统中,对生产废气进行加热,促使其能有效蒸发。通过产生诸多热气以及在压缩作用中,能建立热力循环,获取较多质量较高的蒸馏水。原水泵将原水全部引入到系统中,基于压缩蒸汽以及换热器实施热量有效转换,能有效提升原水温度值,充分加热之后原水通过不凝气去除系统能将多数不凝气体有效除去。基于浓水分布器能有效将浓水喷出,和传热管中蒸汽热有效互换,之后经过企业分离处理之后转入到压缩机当中。压缩蒸汽前潜热传过换热管壁,对于管外浓水膜有效加热,能促使浓水有效蒸发。

3.结语

综合上述,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对电厂的工业废水进行充分处理,优化使用环节,达到零排放的目标,笔者认为,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全面实现零排放目标是今后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但各企业需要针对各自不同的生产流程,制定不同的节水方法,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浓水减量处理后,有的企业就不需要选择蒸发结晶继续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此部分浓水用水排灰渣搅拌用水或道路洒水用水等。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在环境保护中做好工业废水处理是重要治理内容,对工业废水未能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不能优化使用环节,重复进行利用,将会导致大量淡水资源被污染或者流失,不但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也会使我国水资源更为稀缺。在各项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更多科学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零排放理念开始诞生与全面践行。本文对基于零排放理念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全面分析,旨在为现代化工业领域发展中的废水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零排放理念,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参考文献

[1] 郑腾烁.基于零排放理念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进展[J].化工管理,2019(17):112-113.

[2] 庄微.处理工业有机废水新技术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9,48(12):2944-2947,2952.

[3] 郭栋清,李静,张利波,等.核工业含铀废水处理技术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9,39(1):14-20.

[4] 李红果,李天祥,朱静,等.膜分离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8,47(12):2739-2743.

[5] 李煦,荣峻峰,朱俊英,等.微藻处理工业排放硝酸废水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9,38(1):682-691.

脱硫废水零排放报告范文

脱硫废水零排放报告范文第1篇1 煤化工废水的分类按照煤化工废水含盐量, 废水可以分为: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有机废水主要是来源于煤气加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