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信设备分类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通信设备分类范文第1篇

一、确定开发项目、了解客户需求 1.产品品质要求 2.设备生产效率要求 3.设备工作环境

二、分析产品

1.了解产品生产工艺

2.了解产品各方面尺寸要求及来料情况 3.与客户沟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设备使用地点的技术参数

三、拟定方案

工程人员讨论、分析作出设备方案,方案包括: 1.设备示意图(整体示意图,局部示意图) 2.各部分机构简介 3.动作说明

4.设备技术参数

四、方案审核

由工程人员组成审核组,对方案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设备可行性评估 2.设备成本评估

3.设备生产效率的评估 4.各部分结构可行性评估

五、方案整改

对方案审核中讨论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六、客户确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交由客户,客户根据需求,对方案进行最后确定。

七、设计开发

由工程部安排工程师进行机构设计,作出机器装配图、零件图(零件标注按国家标准)选出执行元器件、电控配件并列出加工零件清单和标准件请购单,动作说明书。

八、机构审核

由工程人员组成审核组,对所设计出的图纸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机器结构配合是否合理:功能性(能力和精度)、稳定性、安全性、人性化(操作的便利性)和外观性。

(2)所设计机器生产效率是否符合客户需求。 (3)机器造价。

(4)各部分机构应简单易于调试、维修。 (5)各部分零件应尽量简单易于加工。 (6)各执行元件选用是否合理。

九、零件加工及标准件采购

1.零件加工部零件图进行机器零件加工(零件加工必须严格按照零件图上所示,零件精度,加工工艺进行加工,保证零件精度及零件加工工艺)。 2.采购人员按照标准件清单,联系供应商进行标准件采购

十、加工零件及标准件检验入库

检人员按照零件图及标准件清单,检验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加工工艺,标准件的型号、安装尺寸进行检验,合格后交由仓管人员入库 十

一、机器组装

1.由装配部安排人员进行机器组装调试,装配人员按照加工零件清单及标准件清单,到仓库领取加工零件及标准件。

2.装配人员严格按照装配图,进行机器组装: a).各部分零件,执行元件组装是否正确 b).各活动部件活动顺畅,无干涉

c). 所有的紧固件和接头联结,确保紧固到位,联结可靠

3.工控部安排电气工程师按照动作说明书进行机器配电,机器程序编写及调试 十

二、机器调试

装配人员按照客户提供的产品工程图进行机器调试,调试完成后打样,交客户确定其产品品质

十三、包装出货

1.检查所有的紧固件和接头联结,确保紧固到位,联结可靠 2.清洁设备外表,粘贴必要的标牌和标示

3.标明拆分位置,理顺拆分管线路,合理拆分设备 4.必要的防护(防锈、防潮)措施。

通信设备分类范文第2篇

1.咏史诗 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以叙述、描写历史的人或物为铺垫,抒发古今的盛衰沧桑变迁之感。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 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由物及情,由物及理。分析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联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兰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心。

3.写景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思路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 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① 田园诗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的田园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1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现代汉语词典》“田园诗”词条解释:“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描写江南稻乡安静富庶的田园风光。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种,土地荒芜,揭露战争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 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

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对比农民的痛苦生活,为自己过着不劳而温饱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责。 讽刺嘲笑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城里富贵人家。

把农家苦与王孙乐对比,表达希望农民与王家“不饥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写田园诗的主要有:晋代陶渊明,南朝的鲍照、江淹、沈约、谢脁南北朝的庾信,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此外唐朝诗人张籍、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李绅、元稹、姚合、温庭筠、司马札、皮日休、聂夷中、陆龟蒙、杜荀鹤、颜仁郁、可朋、韦庄、王驾等。李白、储光羲、高适、杜甫、元结、袁高、戴叔伦、韦应物、孟郊、王建、颜仁郁都留下田园诗达到佳作。

② 山水诗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 远离尘嚣,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 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望、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山水诗代表人物主要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维、李白,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诗人几乎都写有山水诗,杜甫和宋代的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③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诗。

希望、喜悦之情 ,热爱大自然之情。

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或感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发亡国之恨。

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 怅恨离别,思念家乡。(想象诗歌画面,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动静、虚实、形、声、色、点线、面对比等去欣赏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诗眼挖掘深意)

2 4.边塞诗和战争诗

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5.赠别诗和悼亡诗

⑴送别诗:①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 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②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

③领会诗中典故含义。(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

④化用前人诗文,如:萧萧斑马、携手相看泪眼写离别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表为国立功之志向

⑤注意细节描写。

⑥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 “愁”,“丝”谐“思”。“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

⑵悼亡诗多是感怀亡妻之作。从魏晋南北朝潘岳《悼亡妻》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怀亡妻的作品多沿袭之,用'悼亡'为题。悲叹“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达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①诗中所写地点或物象:【地点】⑴闺阁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黯然伤神。【物象】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长簟床空、室虚悲风、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翰墨馀迹、遗挂在壁、朗月胧胧、针线犹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⑵墟墓间怅恨阴阳两分隔,表现“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的伤逝之情。【物象】坟、墟墓、落叶、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风。【其他词语】茕茕 徘徊、踟蹰、不忍、未忍

②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

6.乡思诗、.行旅诗、记游诗。

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

3 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②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如佳节、重阳、寒食。构思上“以超极表至极”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规,却合情理。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书朔方》)划线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乡思之情得到超强表现,微妙真实。

7. 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咏怀名作。

8. 游仙诗历代文人被压抑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不平则鸣的文艺成果。在浪漫的想象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构理想中的仙境,以寻求对现实环境的解脱。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平,表达对时局的无可奈何与失望之情,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离经叛道的气质。(也有写道家求仙求长生不老的游仙诗。)

9.悯农怜民诗讲农民劳作之苦,或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或苛捐杂税政策,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0.家庭生活、亲情之乐或.农家、渔家乐与苦

11. 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运用含蓄的手法,往往是同讽刺相结合在一起的。

12. 闺情诗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归结“怨”字。①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如王昌龄的《春宫曲》《长信秋词》,李白《玉阶怨》,杜牧的《秋夕》,白居易《后宫词》,张祜《宫词》。)②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里。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③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④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

通信设备分类范文第3篇

高职院校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承担着职业教育的重任。当前社会人才需求逐步偏向应用型人才和实用性技术人才, 这为高职院校的定位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是高校人才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 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能够直接带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对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评价, 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院校整体办学水平。

2 高职院校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意义

2.1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庞大, 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在激烈的竞争中, 各高职院校已经逐步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引进和培养、职称改革、工作量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当前教师管理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各个专业的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教师数量保持稳定, 而招生数量和教师工作量可能在不同的周期不尽相同, 造成各个专业教师数量与工作量不匹配, 相互之间调配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 高职院校岗位设置较多, 在职位配置上没有做到个人技能与工作岗位相协调, 一些拥有某一方面特长的人员无法进入相应的岗位发挥作用。再次, 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并能不断更新, 而在绩效考核上往往以证书数量和教龄长短为依据, 导致有专业技能的青年教师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最后, 现有的教师管理评价体系指标基本围绕科研论文和职称资历进行, 往往只有利于一部分教师, 评价周期的设置使得教师工作追求短平快的效果而忽视需要长期深耕的领域。

2.2 高职院校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必要性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是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一环, 面对当前高职院校人员构成复杂, 工作种类繁多的现状, 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机制有助于改善现有考核机制的弊端, 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各岗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改革的第一步是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分类管理, 科学的分类体系, 有助于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在擅长的岗位上从事擅长的工作, 提升工作效率。紧随其后的是分类评价机制, 要充分考虑各个岗位的工作特点, 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教学工作客观规律, 进行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 能够使每位教师感受到评价机制的公平, 从而促使广大教师主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高职院校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实施方案

3.1 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

高职院校应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 在充分考虑社会专业需求、院校未来发展、人员年龄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要素的基础上, 合理设置岗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岗位应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等, 岗位设置的同时应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聘用期限。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根据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要求, 结合自身承担的任务和教学工作需要, 合理设置高、中、初级岗位数量。管理岗位要突出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和工作强度特点, 对职能相近、工作量较低的岗位要精简合并。工勤岗位设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保留确有必要的岗位, 对后勤服务可采用社会化运营方式, 以达到集约管理的目的。

3.2 坚持择优原则进行分类聘任

岗位的分类是以各岗位的不同特征进行区分的, 各岗位的特点决定了其所需的聘任条件, 具体包括专业、学历、职称、工作经历和业绩的最低要求。高职院校应先制定岗位聘任程序并严格执行, 进行各岗位职责、聘任条件、考核标准、薪酬体系的公开, 进行竞争上岗, 双向选择, 择优聘用。在单位内部逐步执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 形成能上能下, 任人唯贤的良好风气。对于原有固定制身份人员, 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造成落聘的情况, 要采取转岗聘用、安排培训等方法进行妥善安置。对于岗位要求无人能够胜任的情况可采取外聘教师等办法解决。

3.3 合理制定分类评价考核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是分类管理能否有效激发教师活力的关键, 基本原则是弱化量化指标、丰富考核手段、关注岗位差异和进行发展性评价。首先, 应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然后, 明确各岗位的职能重点, 以其工作内容、最终成效和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的指标体系。例如专业技术教师岗位, 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专业发展四方面为基础, 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和职称高低, 分别设置不同的要求和相应的考核方案。最后, 要充分进行发展性评价, 针对不同职称和岗位的教师, 考量其与之前阶段相比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 关注那些尚未产生可考核的成果但具有明显发展前景的工作, 以鼓励教师从事长线课程建设与研究。

4 结语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事关院校建设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举措, 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人员结构复杂性和各高职院校发展的独特性, 目前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机制都还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 尚未形成可供参考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的实践探索, 必将有助于提升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摘要:面对高职院校间日益激烈的竞争,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院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 而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机制逐步成为高校改革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探讨改革的必要性和相关实施方案, 以期对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巧玲.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教师分类管理和考核工作[J].经济师, 2017 (7) .

[2] 王丽梅, 何喜军.高校教师分类考核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7) .

通信设备分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献分类法;网络信息分类法;改进方法

万维网的飞速发展,导致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网络信息形式多样,内容复杂,且呈现出分散、无序状态。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使网民能在庞大的万维网上快速找到有用信息,己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采用分类法组织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人工标引方式采用现有的文献分类法;二是以人工标引或自动标引方式采用自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本文通过对两种分类法优缺点的比较,浅谈网络信息组织的改进方法。

1.传统文献分类法与网络信息分类法优缺点比较

1.1从揭示角度比较

传统文献分类法,一般以学科为中心建立分类体系,将有关主题的文献集中到学科之下。例如,《中图法》的基本大类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文献分类的需要,在五大部类的基础上展开的,如下表所示:

网络分类法,则以主题为中心、或主题结合学科的方式组织分类体系。例如,新浪就是采用主题与学科结合方式的代表,建立了以事物对象为中心的分类体系。新浪共有18个基本大类,如下表所示:

1.2从类目设置比较

传统文献分类法的类目设置主要使用概念逻辑方法对类目进行划分,每一次划分使用一个分类标准,逐级进行,层层展开,比较重视类目设置的逻辑性、系统性,设类全面、不同门类之间类目设置均衡。例如,《中图法》就是在考虑到各学科领域平衡的基础上,以国际上通用的基本学科划分和专业划分为依据,同时考虑习惯的知识领域划分,设置了22个基本大类(上文已提到)。“社会科学总论”和“自然科学总论”,不属于独立学科,用以概括这两个科学领域的综合性知识,这是文献分类的实际需要。社会科学各大类,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的次序排列,自然科学各大类则按学科属性,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理论到应用的次序排列。

网络分类体系则由于网络信息的多样性、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单一的逻辑划分无法满足网络信息的组织与检索的需求,因此“多重列类成为网络分类法类目设置的重要方法。其中在类目设置中增加了网络资源形式的类目,而且根据资源的分布和多数用户的需求,对类目的等级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不少主题对象的类目,如新浪中的“新闻”、“娱乐”等,在传统分类体系中只是二级、三级类目,但在网络分类体系中,由于其在网络信息资源中数量集中,用户服务对象需求量大,往往被设置为基本大类;反之,一些在传统文献单位比较集中,作为重点设置的自然科学、应用技术门类的专门性资源,由于网络资源数量相对较少以及用户需求的影响,多数通用性分类型搜索引擎只设置了概括性类目,从而在类目设置和组织上出现了与传统文献分类法不同的特点。

1.3从类目名称比较

传统分类法的类名力求科学、准确、规范,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网络分类法在类名选择上更注意面向各类用户,力求通俗易懂、时新、简练,但准确性不如传统分类法。

1.4从类目展开的形式比较

传统文献分类体系由于组织文献的需要以及传统手工使用环境的影响,基本上采用线性序列。《中图法》分类体系中采用的是从属关系、并列关系、交替关系和相关关系四种关系类型。

网络分类法是结合超文本技术的应用,采取多维结构,从多个角度设置类目、展开类目体系。新浪提供了从地区和资源类型角度检索入口,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线性序列的网状结构,从不同角度对主题关系进行揭示。如对教育类资源,同时从教育主题、学科、文化和人群等多个角度加以展开。如对旅游类的资源,同时按线路、服务等加以组织,使得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使用。新浪对于同时从属于几个门类的类目,使用链接方式,通过在相应类下重复反映,使其同时成为有关类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1.5从同位类排列方式比较

文献分类体系对同位类一般按照类目的关系排列。例如,《中图法》类目排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事物客观发展次序、事物内部固有次序、科学的系统次序以及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次序排列同位类,贯彻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原则。

网络分类法中的英文搜索引擎大都是按照字顺方式排列同位类的;国内的搜索引擎的同位排列中,由于汉字的特点,多数不采用字顺排列方式,在具体的排列形式上往往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新浪在同位类的排列中,采用了分类字顺的方式,即由同一上位类区分出来的类目,按字顺方式排序;每一类目下分出的子目再按下级类目的字顺排列,形成一个层层展开的分类字顺系统。

2.网络信息组织的改进方法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传统文献分类法与网络信息分类法在揭示角度、类目设置、类目名称、类目展开的形式、同位类排列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当前的网络信息分类法要更有效地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必须进一步完善。应在借鉴传统文献分类法长处、发挥现有网络信息分类法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

2.1科学性

网络信息分类法应建立在科学的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应按照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并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形成一个科学的检索系统。网络信息分类体系是通过类名体现出来的,类名反映和限定着类目所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用户也是通过类名来识别和选择检索路径的,所以类目的设置与排序,必须遵守基本的学科划分和逻辑划分原则,类目的命名要科学、准确、规范,涵盖的知识领域要全面,以便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类可入。

2.2实用性

实用性就是要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和类型以及网络用户的检索需求来设置类目,类目设置不仅要全面,更要精而有用。在编列类目时,要符合网络信息的实际情况,以足够的信息内容作为保障。信息内容多,类目就分得细;信息内容少,类目就分得粗。切忌无用的类目,还要根据网络信息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类目的次序。对于一些类目在其上位类或其它类目中能明确反映出来同时又不影响整个体系编制的情况下可以不单独列出。而对于一些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多维反映的类目就应充分利用网状的结构通过各个节点链接相关信息,以充分将有关信息有效地组织到相应的类目中,增强类目体系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同时也可提高检索过程的检全率。当然在需要适度细分而又不会减少用户使用兴趣的情况下,也可适当细分,使信息更具有专指度,增强检索过程的检准率。

2.3动态性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分类对象、服务对象都会有所变化。一旦分类对象或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网络信息分类法也就必须相应地有所改变。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网络分类法的处理对象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许多与传统文献资源不同的特点,如数量大、种类多、动态性强,特别是在内容上差异显著,商业、娱乐、生活信息大量涌现,学科性信息反而所占比重不大。与此同时,网络分类法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变化,网络打破了信息获取与传递的障碍,与网络相接的任何一个终端用户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检索用户,用户成分变得多样化,尤其是易操作、界面友好的万维网的兴起,使得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人士都可能成为网络的使用者,不再仅限于计算机专业人员或科研、教育人员,普通用户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编制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网络信息资源本身瞬息万变的状况,及时对类目作出动态性调整;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追踪用户的变化,针对用户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改变,以便用户的检索和利用。

2.4易用性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技术水平己发展到一定的层次,人们开始追求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思想,比较强调用户使用的便捷。在网络环境下,对用户是否友好成为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无论是检索系统还是检索语言,可近性、易用性都被排在效率与质量的前面。传统文献分类法是针对文献信息,主要面向图书情报机构的专业人员,所以,有些类目语言就比较专业化,类目设置也偏向学科性。在网络环境下,大量用户都是非专业人员,并且他们自身的素质,知识结构千差万别,要尽最大可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要求,就需要在保留传统分类法本身的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注意吸取已有的网络信息分类法在用户易用性上的长处。这就要求分类法的编制要充分考虑用户的检索需要和检索习惯,在类目设置、词汇的选择上,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

具体来说,增强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易用性包括以下几点:

①在类目的划分上,不再局限单一的划分标准,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标准进行划分,对信息资源进行多维揭示,为用户提供多角度、多途径的检索入口。

②利用超文本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链接、跳转。

③类目层次不宜过多,要突出重点类目。

网络环境下,基本大类的设置,除了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外,还要考虑信息资源本身的价值重要性及用户的兴趣。因此可将一些重要的、用户关注较多的二、三级类目提升到一级类目,以方便用户直观地、快速地找到所需信息。如“甲流”时期,关于“甲流”的信息本应放在“医疗健康”等相关类目下,但是考虑到用户对它的关注度特别高,可以将其提升到一级类目,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快速地定位到所需的信息上来。在词汇的选择上,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词,使大多数的用户易于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非学术性信息,应适当地使用自然语言。

参考文献:

[1]朱强.〈中图法〉网络化发展方向谈[J].图书馆学刊,2006,(3).

[2]崔艳华.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6,(2).

[3]宋力.〈中图法〉“多重列类”探微[J].图书馆建设,2006,(5).

[4]崔艳华.我国网络信息分类体系实施方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6).

[5]刘燕.试论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特点及其构建原则[J].情报探索,2006,(6).

[6]司莉,徐丽晓,陈红艳.知识组织系统在我国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及界面研究[J].情报科学,2007,(3).

[7]禇芹芹.我国网络信息组织研究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8,(03).

[8]赵燕杰.网络信息组织的分类与发展[J].现代情报,2009,(07).

通信设备分类范文第5篇

一、申请条件:

(一)年龄条件:

(二)身体条件: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1、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2、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

4、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5、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

6、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7、因其他情形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二年的;

8、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未满三年的;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0、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有第5项至第7项行为之一的,在规定期限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四)申请人的条件:

1、有本市户籍的居民;

2、在本市暂住的内地居民;

3、部队驻地在本市的现役军人(含武警);

4、持有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居留许可、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者持有有效签证在本市居住、居留的外国人,在本市居住的华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居民;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人员。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大型货车准驾车型:

1、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的;

2、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3、被吊销或者撤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二、初次申领的准驾车型及申请地点

(一)初次申领的准驾车型

1、本市居民、部队驻地在本市的现役军人(含武警)或居留、居住在本市的境外人员初次申领的准驾车型: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

2、在本市暂住的内地居民初次申领的准驾车型: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

(二)申请地点(可点击此处详细查询)

1、境外人员在车辆管理所涉外管理科申请;

2、申请城市公交车准驾车型在京南分所办理;

3、申请大型货车准驾车型在京南、京丰、京北分所办理;

4、申请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在京南、京丰分所办理;

5、申请其他准驾车型的,任选车管分所办理。

三、需要提交的资料

(一)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复印件;

(二)按规定填写的《机动车驾驶证申请表》;

(三)北京市卫生局确定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军队、

武装警察部队确定的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原件;

(四)申请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的,提交北京市卫生局指定的专门医疗机构出具的《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原件;

(五)机动车驾驶人相片5张。(相片要求为:申请人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前6个月内的直边正面免冠彩色本人单人半身证件照。背景颜色为白色;不着制式服装;人像要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照片尺寸为32mm22mm相当于1英寸,头部宽度14mm~16mm,头部长度19mm~22mm)

四、考试

(一)考试内容和合格标准全国统一,根据不同准驾车型规定相应的考试项目。

1、考试内容:

(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简称:“科目一”):道路通行、交通信号、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机动车登记等规定以及其他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2)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简称:“科目二”):

①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考试桩考、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通过单边桥、曲线行驶、直角转弯、通过限宽门、通过连续障碍、起伏路行驶、窄路掉头,以及模拟高速公路、连续急弯山区路、隧道、雨(雾)天、湿滑路、紧急情况处置;

②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考试倒车入库、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

③三轮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考试桩考、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通过单边桥;

④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的考试内容由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确定。

对申请第①、②项规定的准驾车型,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根据实际增加考试内容。

(3)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简称:“科目三”):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考试上车准备、起步、直线行驶、加减挡位操作、变更车道、靠边停车、直行通过路口、路口左转弯、路口右转弯、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会车、超车、掉头、夜间行驶;其他准驾车型的考试内容,由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确定考试项目。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包括:安全文明驾驶操作要求、恶劣气象和复杂道路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爆胎等紧急情况下的临危处置方法以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处置知识等。

①道路驾驶技能考试里程要求: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不少于10公里,其中白天不少于5公里,夜间不少于3公里。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不少于3公里,并抽取不少于20%进行夜间考试;不进行夜间考试的,进行模拟夜间灯光使用考试。

②对申请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准驾车型的,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根据实际增加山区、隧道、陡坡等复杂道路驾驶考试内容。对申请其他汽车准驾车型,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根据实际增加考试内容。

2、考试合格标准:

(1)科目一考试满分为100分,成绩达到90分的为合格;

(2)科目二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准驾车型的,成绩达到90分的为合格,考试其他准驾车型的成绩达到80分的为合格;

(3)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满分分别为100分,成绩分别达到90分的为合格。

(二)对符合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条件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受理申请,并按照预约日期安排考试。科目一考试合格后,车辆管理所在一日内核发《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内考试合格的科目成绩有效。申请人应当在有效期内完成全部科目考试。未在有效期内完成考试的,已考试合格的科目成绩作废。

(三)考试顺序按照科目

一、科目

二、科目三依次进行,前一科目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后一科目考试,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每个科目考试一次,可以补考一次。不参加补考或补考仍不合格,本次考试终止,申请人重新预约考试,但预约科目

二、科目三考试应当在十日后。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不合格的,已通过的道路驾驶技能考试成绩有效。

在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有效期内,科目二和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预约考试的次数不得超过五次。第五次预约考试仍不合格的,已考试合格的其他科目成绩作废。

(四)预约科目考试的时间要求:

1、预约科目二考试:

(1)报考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满十日并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后可以预约考试。

(2)报考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满二十日并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后可以预约考试。

2、预约科目三考试:

(1)报考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满二十日并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后可以预约考试。

(2)报考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满三十日并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后可以预约考试。

(3)报考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准驾车型的,在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满四十日并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后可以预约考试。

(五)申请人因故不能按照预约时间参加考试的,应当提前一日申请取消预约。对申请人未按照预约考试时间参加考试的,判定该次考试不合格。

(六)科目一考试时间45分钟,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科目二桩考考试时间8分钟,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时间45分钟。

(七)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舞弊行为的,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已经通过考试的其他科目成绩无效。

五、核发驾驶证

申请人全部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后,应当接受不少于半小时的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和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并参加领证宣誓仪式。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申请人参加领证宣誓仪式的当日核发机动车驾驶证。

六、收费标准:

(一)机动车驾驶证收取工本费10元/证;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科目一)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次50元;

(三)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二)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次40元;

(四)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科目三)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次60元。

七、收费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四条;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机动车牌证工本费等收费标准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2831号文件);

(三)《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关于机动车驾驶许可考试收费标准(试行)的函》(京发改[2005]2232 号)。

八、实习期的规定

(一)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的12个月为实习期。

新取得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实习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应当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应急处置等知识考试,并接受不少于半小时的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二)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应当在车身后部粘贴或者悬挂统一式样的实习标志。

(三)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不得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或者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以及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驾驶的机动车不得牵引挂车。

驾驶人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上高速公路行驶,应当由持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三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其中,驾驶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的,可以由持有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以上准驾车型驾驶证的驾驶人陪同。

(四)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有记满12分记录的,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五)持有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在一年实习期内记6分以上但未达到12分的,实习期限延长一年。在延长的实习期内再次记6分以上但未达到12分的,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九、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身份证明是指:

1、本市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外省市在本市暂住人员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以及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2、现役军人(含武警)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在未办理《居民身份证》前,是军队有关部门核发的《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士兵证》、《离休证》、《退休证》等有效军人身份证件,以及其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本人住所证明;

3、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其入境时所持有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者《港澳同胞回乡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身份证》和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4、台湾地区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其所持有的有效期三个月以上的公安机关核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外交部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和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5、华侨的身份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和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6、外国人的身份证明,是其入境时所持有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居(停)留期为三个月以上的有效签证或者居留许可,以及公安机关出具的住宿登记证明;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其身份证明是其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和公安机关出具的住宿登记证明;

7、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人员、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人员的身份证明,是外交部核发的有效身份证件。

(二)住址是指:

1、居民的住址,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记载的住址;

2、现役军人(含武警)的住址,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记载的住址。在未办理《居民身份证》前,是其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本人住所证明记载的住址;

3、境外人员的住址,是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或者住宿登记证明记载的地址;

4、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人员及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人员的住址,是外交部核发的有效身份证件记载的地址。

(三)境外机动车驾驶证是指外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核发的具有单独驾驶资格且非临时性的机动车驾驶证 持境外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持外国、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的本市居民、在本市暂住的内地居民、部队驻地在本市的现役军人(含武警)或者居住地、居留地在本市的境外人员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且不具有不得申请驾驶证的情形。

一、申请条件

(一)年龄条件:

(二)身体条件: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1、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2、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

4、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5、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

6、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7、因其他情形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二年的;

8、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未满三年的;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准驾车型:

1、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的;

2、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3、被吊销或者撤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二、可以申请的准驾车型

申请人可以申请与所持境外机动车驾驶证准驾车型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但因年龄、身高等申请条件不符合对应准驾车型申请条件或者自愿降低准驾车型的,可以降级申请符合条件的准驾车型驾驶证。

三、办理地点(可点击此处详细查询)

(一)境外人员在车辆管理所涉外管理科办理;

(二)申请的最高准驾车型为大型客车或者大型货车的,在京丰、京南、京北分所办理;

(三)申请的最高准驾车型为牵引车的,在京南分所办理;

(四)申请的最高准驾车型为中型客车的,在京丰、京南分所办理。

(五)申请其他准驾车型的,任选车管分所办理。

四、提交的资料

(一)按规定填写的《机动车驾驶证申请表》;

(二)北京市卫生局确定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原件(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人员及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人员按照外交对等原则办理);

(三)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复印件;

(四)申请人所持境外机动车驾驶证原件、复印件。属于非中文表述的,还应出具中文翻译文本。

(五)机动车驾驶人相片5张。

五、考试

(一)申请人应当考试科目一;申请准驾车型为大型客车、牵引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机动车驾驶证的,还应当考试科目三。同时申请准驾车型为大型客车和牵引车或者中型客车和大型货车,申请人要参加最高准驾车型的科目一考试,并分别参加两种车型各自规定的科目三考试。

(二)持比利时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的申请人,免于考试,直接核发机动车驾驶证。

(三)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人员及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人员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按照外交对等原则办理。

(五)申请人应当自车辆管理所受理之日起三年内完成全部科目考试。

(六)考试的内容、里程、合格标准和考试时间的要求要求参照初次申领和增加准驾车型考试的规定。

六、核发驾驶证

申请人考试合格后,应当接受不少于半小时的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和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并参加领证宣誓仪式。车辆管理所应当在申请人参加领证宣誓仪式的当日核发机动车驾驶证。

七、收费标准

(一)机动车驾驶证收取工本费10元/证;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科目(科目一)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次50元;

(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科目(科目三)收费标准为每人每次60元。

八、收费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四条;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机动车牌证工本费等收费标准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2831号文件);

(三)《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关于机动车驾驶许可考试收费标准(试行)的函》(京发改[2005]2232 号)。

九、身份证明是指

(一)本市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外省市在本市暂住人员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以及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二)现役军人(含武警)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在未办理《居民身份证》前,是军队有关部门核发的《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士兵证》、《离休证》、《退休证》等有效军人身份证件,以及其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本人住所证明;

(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其入境时所持有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者《港澳同胞回乡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身份证》和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四)台湾地区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其所持有的有效期三个月以上的公安机关核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外交部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和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五)华侨的身份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和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六)外国人的身份证明,是其入境时所持有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居(停)留期为三个月以上的有效签证或者居留许可,以及公安机关出具的住宿登记证明;

(七)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人员、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人员的身份证明,是外交部核发的有效身份证件。

十、住址是指

(一)居民的住址,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记载的住址;

(二)现役军人(含武警)的住址,是《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记载的住址。在未办理《居民身份证》前,是其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本人住所证明记载的住址;

(三)境外人员的住址,是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或者住宿登记证明记载的地址;

通信设备分类范文第6篇

区域经济水平制约

实木门的生产厂家多集中于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城市,这是因为实木门生产运作成本高、投入大,

二、三线城市的门企,大多数并不具备投资生产实木门的实力。笔者在山东日照采访时发现,本地以及周边的城市几乎没有做实木门的企业,整个山东的实木门生产厂家也是寥寥无几。这和实木门的消费群体定位类似,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相对较高,而

二、三线城市的经济水平与一线城市差距较大,消费者的购买力并不强,所以实木门在经济水平和消费者购买力都欠缺的

二、三线城市很难立足。

二、三线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消费者购买力水平,为实木复合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任何行业都是如此,一类产品在某一个阶段、某一个地域内,也许会占据主导地位。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产品的更新和地域的发展变化,可能会改变既定的竞争格局。

2011年,国家推出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价格调控政策。标智木业负责人认为,不论对于实木门,还是复合门,这都是难得的机遇。唯一不同的是,二者各自的发展空间和主攻领域。在激烈的室内门市场竞争中,找准了方向和目标,实木门和实木复合两大对手仍会各有千秋。

通信设备分类范文

通信设备分类范文第1篇一、确定开发项目、了解客户需求 1.产品品质要求 2.设备生产效率要求 3.设备工作环境二、分析产品1.了解产品生产...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