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听课有感韩振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听课有感韩振范文第1篇

2014年4月12日、13日两天,我有幸去杭州师范大学参加了2014之春浙派名师暨全国小学美术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本次活动汇聚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名师、教授学者等。名师专家通过自己的课堂演绎或讲座点评,给予了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最前沿的引领,最智慧的启迪。两天的学习让我近距离见识了名师们的风采。老师们高超的课堂教学水平,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扎实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回想起来,我好像仍置身于那一堂堂鲜活的观摩课中,被名师所牵引,感化,钦佩、折服。

“课堂是学生快乐与智慧的发源地,也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这是我在这次浙派名师小学美术经典课堂观摩活动中最大的感慨。的确,在课堂中只有做到学生乐学,能够有所收获,一个美好、和谐的课堂才会得以构建,美术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享受快乐的场所,教师也才能在其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那么,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

一、要关注课堂的情感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应创设体现民主、自由,充满关爱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情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会被压抑,学生才能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愉悦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尽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展示师生才华的平台,教师应充分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创新的机会。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远比获取一种数学结果更为重要,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不应该是"授予",而是"引导",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勇于争论,善于思辨,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和发展,学生才能从课堂中真正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

三、要关注学生的体验 正如李力加教授所说的:美术学习不应是一个简单的个体受动的过程,更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性主题的探索与发现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名师的课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引领,“课堂是学生快乐与智慧的发源地,课堂是老师生命价值所在。”这种境界不是一两天能够达到的,需要我们不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我们的“课感”,更需要我们用“思考和行动”来落实,用“实践和反思”来提升。

“2014年第76届浙派名师暨全国中小学美术名师经典课堂教学”

培训有感

梅芹

2014之春第76届浙派名师暨全国中小学美术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活动于2014年4月12日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如期举行。

“浙派名师暨全国中小学美术名师经典教学艺术展”是学科教学艺术的盛会,是各地名师展示其卓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才艺的舞台,是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流行色和风向标,更是中国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年度发布会。

智慧的火花来源于灵感的碰撞。2014之春第76届浙派名师暨全国中小学美术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主题为“情意教学,生长课堂”,在美术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深入,在美术课堂中引发学生的审美成长与心智成长。围绕“情意教学,生长课堂”这一主题,12位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将自主选择课题,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公开的演绎、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精彩课堂,引发观赏者的“头脑风暴”。

传承经典,海纳百川,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此次的展示中一一登台亮相“浙派名师暨全国中小学美术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将时尚与传统、华丽与简洁、经典与平凡相融汇,一脉相承和异质文化相结合,在美术引发生长的主旋律下,各具风格的教学华彩乐章奏响。

本次的教学展示为其2天,首先为教师们展示的是来自苏州的名师沈兰老师,沈老师为大家展示的是《自然的表达图案的奥秘》本课教学中通过图案阅读的方式解析重构图案中所蕴含的美术法则和基本构成,使学生认知到图案这一艺术形式的文化渊源,体验和感受图案造型的基本组成和视觉源头,并对图案这一艺术形式有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沈老师朴实的教学语言和亲切的教态,让在座的老师深深的感受到沈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接下来是杭州三墩镇中心小学的章献明校长为大家带来的《麻花辫》。在这节课中最让人感到有新意的是章校长让同学们下台为女老师们扎辫子,通过现场的感受,了解麻花辫的编织方法。然后再拿出一条巨型的“绳子”让孩子们用一条绳子来编织麻花辫,章特让同学们充分的发挥想象,开动脑筋,思考一条绳子怎样编成麻花辫,在章特启发下,同学们很快学会了编的方法,本节课孩子们不但感受到了新的学习形式更体会到了实用艺术的魅力。紧随其后的是来自平湖市的彭晓宁老师和广州的陈均老师,两位年轻老师的课充满了活力和新意。充分的展示了各地区年轻老师的实力。

接下来的一天里由来自青岛的特级教师苏美荣老师和富阳市吴湘云老师,还有南京琅琊路小学教师黄黎敏和杭州市文澜中学的陈芳老师冯别为大家执教了《春天的畅想》、《工艺招贴》、《乞力马扎罗的身影》《长卷的魅力》四节风格迥异的课,虽然名师们的课都各有各的风格,有的简单朴实、有的华丽而气场强大、有的娓娓道来,但是从名师们的课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课堂的核心。

听课有感韩振范文第2篇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第一次参加品社与社会优质课观摩受益很多。在代表着全市最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上课时感觉很茫然,不知走什么套路,不知用怎样的方式和活动来更形象的表达课本知识。通过这次学习,首先理清了我上优质课的思路,帮我建立了一堂好课的基本模式。在这里我要结合我的讲课经验与市优质课堂做对比谈谈我的收获。

本次学习共听17节课,每堂课都有我学习的地方。例如徐晓玲老师的《平安每一天》,教师将24名学生课前分成6组让学生有一种分组竞争的意识,课前准备充分。当真正上课时以小朋友喜欢的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做为情境,让学生附和同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安全引出课题“平安每一天”,设计自然简洁。之后的课堂体验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像国家权威统计及发生意外的案例,让学生说说感受并引起共鸣。并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说说哪一些是危险情况,应不应该做,让学生产生想告诫别人得想法(节节相扣)。在学生说感受时教师不断点评,语言恰当自然听起来让人很舒服,我想学生在这种评价和鼓励下学习应该是更加舒服。看完图片引起共鸣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危险情况,学生的情绪又被调动起来。这节课又提到了危险标志,遇到危险情况是怎么样自救等知识,对本课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做安全卡片并展示,在制作和讨论中伴有轻音乐,听起来很舒服,看来音乐在教学中能够

发挥一部分作用的,我的课堂上缺少这些。最后又以一首与课题紧密相连的歌曲《祝你平安》结束课程,并出示课后践行要求。整堂课流利有趣,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我想让我上这堂课就不会上出这些效果,我要虚心学习,提高自己。

《我们是邻居》这堂课也不失为经典,课前准备环节以猜老师后面的名字的字谜拉近与学生的感情。与学生互相交谈缓解课堂紧张气氛,并与学生交朋友。真是自然,切入点之好是我不断努力而未做到的。这些课中让我感到我最不足的是语言功底,每一个授课教师的课堂用语都是那样的标准,那样的具有语言感染力,这是我欠缺的是我努力的方向。在整个听课过程中我最为推崇的教学课件是《送你一个微笑》课件以动画卡通小列车形式以带学生旅游为主线。每一个活动里面都包含了课本知识,活动的设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极大地吸引力。在小组活动中,小组和小组形成竞争之势。还有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贯穿始终,学生受到鼓励后学习兴趣高昂,课堂学习氛围热烈。我回校以后要试着学习她的教学方法,真正将优质课学习的经验用到教学中去。

在听课过程中我感觉有的课也有瑕疵。在听的一节《它们的呼唤》时优点有很多,但是一堂完美的课要让学生听出学的是什么知识。我对这堂课的感觉是没有主题,在课堂上展示的是学生的情景剧但是在完成之后老师要点明里面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表扬。教师的语言很好,但是对课题的意义理解不深刻,以至偏离主题。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的老师语言表达的过于悲伤有点矫揉造作,挺起来很不舒服。语言

感情的运用要恰当,这样才具有感染力。就像蒙阴的倪红老师的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师语言非常具有感染力亲和力。在上课不娇柔不造作,课堂看起来很实用并没有那些流于形式的表演。在每个过程教学中课件的展示签到好处,很好的配合了教师的讲课,我认为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

听课有感韩振范文

听课有感韩振范文第1篇2014年4月12日、13日两天,我有幸去杭州师范大学参加了2014之春浙派名师暨全国小学美术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本次...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