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态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31

安全态度范文(精选12篇)

安全态度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潍坊医学院、潍坊学院、济南大学中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各随机抽取3个不同班, 将抽到班的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所抽取的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调查4题, 食品安全知识12题, 食品安全态度类12题, 食品安全行为类4题。

根据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人群平均60%计算, α=0.05, d=0.1P。样本量最低为256人, 整群抽样增加50%, 样本量为384人。

1.3 资料处理

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资料分析, 对资料进行各变量描述, 并分析变量间关系。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415份。收回有效问卷409份, 回收率98.6%。其中男生170人, 占总人数的41.6%, 女生239人, 占58.4%;其中医学院校209人, 非医学院校200人。

2.2 大学生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 (表1)

2.3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被调查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51.7%。不同性别间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男性略大于女性,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1, P=0.915) 。医学院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高于非医学院校,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931, P=0.003) 。具体, 见表2。

2.4 对大学生食品安全的态度的调查结果

对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情况, 40.6%的学生认为越来越差, 34.0%的学生认为这些年都差不多, 只有16.6%的学生认为逐渐好转, 另外还有8.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而针对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70.9%的学生表示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信任感下降很多。

2.5 大学生购买食品的主要场所及维权情况

大学生购买食品的主要场所是大中型超市, 但是仍有22.0%的学生在街头小摊购买食品。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 大部分学生会要求商家更换或退货 (68.9%) , 但对事件的解决结果的满意度, 只有2.7%的学生觉得非常满意。

3 讨论

食品的质量不安全, 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3]。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 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4]。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但对食品添加剂、绿色食品、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标志及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较低。医学院校学生知晓率高于其他学校, 这与医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所学课程不无关系。

大部分学生认为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环境不是很乐观。仍有22.0%的学生选择在街边小摊购买食品, 理由是价格实惠和方便购买。但是街头小吃卫生安全方面存在众多隐患[5]。因此学校应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 努力改善学校就餐条件,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

良好的食品安全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形成的, 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改变不安全的食品卫生行为, 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对更广泛的人群产生积极影响, 促进全社会食品安全质量的提高。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春燕, 解瑞宁, 李英娥.大学生食品安全知信行的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 30 (1) :73~74.

[2]孙日希, 唐书泽, 黄才欢, 等.食品安全危机中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 (12) :2409~2410.

[3]巢国强, 林琳.近期全国食品安全的监督检验报告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4, 11 (4) :201~202.

[4]侯万里, 黄玮, 王云霞, 等.食品加工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8, 25 (6) :367~369.

安全管理重在态度 第2篇

年年说安全,月月说安全,天天说安全,时时说安全。安全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已经被人们无数次谈起。可是,当我们打开电脑、电视,翻开报刊的时候,安全事故的报道却是屡见不鲜。矿井坍塌、厂房着火、泄漏污染、交通事故……悲剧时时上演。为何如此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却仍然阻止不了事故的发生呢?

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安全隐患或许就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伺机壮大。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或许这伺机而动的安全隐患会在不经意间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大家都知道,积小患而成大疾,本来皮肤纹理的小病,若不及时排除,导致最后深入骨髓,只能是回天乏术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所看到的重大事故的缘由也大多是由于细微的隐患所导致的。一个螺丝的松动不去检查,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导致飞机的坠毁。一个烟头不去熄灭,也许会在瞬间火葬一个工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企业对安全管理的态度只是基于制度的建立,不注重落实的话,那么结果也无非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

安全态度 第3篇

“奥迪态度:护航未来”讲座特别邀请了来自北京警察学院的副院长、汽车特种驾驶培训中心主任柳实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以真实的案例剖析日常生活中的儿童乘车安全误区,并详细介绍了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副驾驶安全气囊关闭与自动防夹等绝大多数奥迪车型标配的安全配置在行车过程中保证车内儿童安全的重要性。

讲座现场还以专业的碰撞实验设备,模拟车辆以25公里/小时的时速碰撞瞬间,对抱在成人怀中的孩子及成人双方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让到场嘉宾直观地体验到了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同时,一汽-大众奥迪还邀请儿童安全座椅领域专家、奥迪用户服务培训讲师,为在场嘉宾详细介绍了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为孩子提供专业有效的乘车安全保护。

TIPS

“奥迪态度”是继“奥迪印象”之后,一汽-大众奥迪面向奥迪粉丝打造的又一交流互动平台。今年7月开展的“奥迪印象”系列艺术设计讲座得到了广大奥迪粉丝的积极响应,在此基础上,一汽-大众奥迪又推出了“奥迪态度”系列讲座,旨在通过一系列全新的生活方式体验和专业的知识分享,使广大奥迪粉丝在感受奥迪尊贵、优雅生活方式和进取、平衡人生态度的同时,共同倡导富有生活品位和社会责任感的绿色汽车文化。

安全态度 第4篇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伤预防工作,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职业安全氛围、态度及安全行为的基线调查, 分析工伤事故前因性指标基本状况, 研究与工伤事故的关系, 为制定工伤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根据中山市2010-2012年工伤事故的基本数据, 基线调查随机抽取五金加工行业8家不同规模的企业, 其中大型企业2家, 中小型企业6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参考深圳市南山区企业工人职业伤害年发生率12.05%[5], 估算样本量为2988人, 确定调查3000人。抽取操作冲床、冲压机的一线工人3086人接受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3000份。

2 研究内容的定义

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和最近一年工伤事故的发生情况。

社会人口学特征包括出生时间、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平均月收入等。

职业特征包括参加工作的时间、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所从事工作的性质 (工种) 、在现工作岗位的工作时间、以及对工作场所安全氛围的感知、职业安全态度及安全行为等。

工作场所安全氛围:参考国外有关维度研究, 采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场所安全氛围认知量表, 量表条目22个。经探索性因子分析识别4个维度, 解释总体变异程度的62.8%, 包含“安全监督” (Cronbach’sα=0.86) 、“管理者安全承诺” (Cronbach’sα=0.90) 、“同事的支持” (Cronbach’sα=0.88) 和安全培训 (Cronbach’sα=0.73) 。应用确证性因子分析显示4个维度提示了较好的结构模型, 其中χ2 (N=254) =3771.11 (P<0.001) , NC=14.85本研究样本量较大, χ2及N C值不能作为模型适配度的主要依据。拟合优度指数 (Goodnessof-fit index, GFI) =0.98, 近似误差均方根 (Root-mean-square-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 =0.05, 比较拟合指数 (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 =0.94。说明模型拟合良好。上述量表采用Likert5法 (1-5) , 分值越低说明感知状态越正向。

职业安全态度调查, 在国外学者Williamson[6]的职业安全态度问卷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了修订, 27个条目组成, 包括4个维度, “消极态度” (Cronbach’sα=0.9 1) 、对安全政策的态度 (Cronbach’sα=0.90) 、对管理者的支持态度 (Cronbach’sα=0.81) 、乐观态度 (Cronbach’sα=0.78) , 应用确证性因子分析显示, 4个维度较好的结构模型, GFI=0.90, RMSEA=0.06, CFI=0.91。

职业安全行为调查, 根据现场调查及职业卫生医师及企业安全主任的共同讨论, 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 包括3个维度,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Cronbach’sα=0.89) 、“安全规程的遵守情况” (Cronbach’sα=0.7 7) 、“安全主动性行为” (Cronbach’sα=0.89) 。应用确证性因子分析显示3个维度较好的结构模型, GFI=0.93, RMSEA=0.06, CFI=0.93。

工伤事故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 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突发性损伤。本次对以下四种情况之一者被确认为工伤事故: (1) 被医疗单位诊断为某一或多种损伤; (2) 需要自己或他人做紧急处理; (3) 因伤情请假半天以上; (4) 因伤活动受限半天以上。

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1 调查员工的人口学特征

调查五金加工业员工平均年龄为35.4±8.16岁, 人口学特征见表1。

3.2 职业安全氛围感知程度

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工作场所安全氛围认知量表, 对安全氛围进行定量分析, 采用1~5级评定, 分值越低说明感知的状态越正向。四个维度得分的结果见表2。从结果可见安全氛围的四个基本类似均值在1.97至2.22之间。

3.3 职业安全态度

研究采用的职业安全态度问卷借鉴Williamson等研究职业安全态度与意识量表 (长版本) , 主要用来测量制造业工人对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的态度和感知, 同时参考国内相关研究的版本, 对安全态度进行定量分析, 采用1~5级评定, 分值越低说明感知的状态越正向。由于消极态度是反向问题, 评价结果使用分值转换, 结果见表3。

3.4 职业安全行为

结合国内职业安全行为量表, 对职业安全行为进行定量分析, 采用1~5级评定, 分值越低说明感知的状态越正向。从结果显示工作姿势和个人防护是需要关注的安全行为, 结果见表4。

3.5 职业安全氛围、安全行为与工伤事故的关系分析

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 职业安全氛围、职业安全行为各个维度与工伤事故的关系, 将不同企业的事故率进行对数转换为定量资料后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 良好的职业安全氛围与工伤事故成负相关, 良好的职业安全行为与工伤事故负相关, 职业安全氛围与职业安全行为正相关, 结果见表5。

4 结论与讨论

应用测量量表能客观反映企业职业安全氛围、安全态度及行为的客观状况。通过研究建立了3个测量量表, 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Cronbach’sα (0.77-0.90) , 均大于0.7, 3个量表的GFI在0.93-0.98之间, 均大于0.9, 能够客观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的综合状况。

能够定量测量职业安全氛围、态度及行为的基本状况。研究应用量表不同维度的均数, 客观反映相关安全管理指标的现状, 从调查的结果可见, 中山市的职业安全氛围和态度各个维度得分在2左右, 提示整体企业的安全氛围状况及态度较好。但是在职业安全行为方面,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及劳动者采取主动地安全行为方面, 在不经常和经常这两个级别之间, 提示这两个方面, 是今后开展工伤预防需要重点关注的安全行为。

职业安全氛围、行为与工伤事故的发生存在负相关。研究的结果提示职业安全氛围、安全行为的各个维度与工伤事故发生率存在负相关, 提示提升企业的职业安全氛围、改善企业职业安全行为, 能够减少相关企业职业伤害发生率。

综上所述, 职业安全氛围、安全态度及行为是能够客观反映员工对企业职业安全管理执行贯彻情况的综合性考评指标, 工伤预防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员工安全行为的主动性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从而降低伤害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Zohar D.Safety climate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implications[J].J Appl Psychol, 1980, 65 (1) :96-102

[2]Zohar D.Thirty years of safety climate research:reflec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J].Accid Anal Prev, 2010, 42 (5) :1517-1522.

[3]Zohar D.Thirty years of safety climate research:reflec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J].Accid Anal Prev, 2010, 42 (5) :1517-1522.

[4]Olsen E.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common structural model measur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safety climate factors and safety behaviour in health care and the petroleum sectors[J].Accident Analysis&Prevention, 2010, 42 (5) :1507-1516.

[5]Fugas C S, Silva S A, MeliáJ L.Another look at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behavior:Deepening the cognitive and social mediator mechanisms[J].Accident Analysis&Prevention, 2012, 45 (0) :468-477.

[6]Fogarty G J, Shaw A.Safety climate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owards the prediction of unsafe behavior[J].Accid Anal Prev, 2010, 42 (5) :1455-1459.

[7]梁志琼, 严志平, 陈世端, 等.2006~2007年深圳市南山区部分企业工人职业伤害发生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 2009 (03) :202-204.

佩戴安全帽是一种态度 第5篇

作为电厂的员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把握安全必须从点滴做起、从细节抓起。佩戴安全帽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件简单的事;却表明一种态度,体现一种责任,展现一种形象。戴好安全帽,生命有保障;不戴安全帽,事故跟你走,戴好安全帽以后,立即有沉甸甸的感觉,有受到了约束的安全意识。沉甸甸的安全帽提示每一位员工,安全是一种责任,必须重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约束警示每一位进入现场的人员,安全为我、我要安全,不要冒险、不要蛮干。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是公司对员工负责任的一种体现,是员工生命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对员工的最大关爱。安全无小事,安全连着你我他,让我们每一个人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佩戴安全帽做起。安全帽,作为保障电力生产人员安全的一种安全用具,在我们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电业生产安全规程》就明确规定:进入生产现场(休息室、集控室、学习室除外)必须戴安全帽。这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是不被别人伤害的表现,不是“紧箍咒”,不是教条,这是一个个电力生产事故发生的悲剧所换来得无价之宝,这是一条条血肉生灵的痛楚所换来的聪明举措。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千万别拿生命当儿戏。要知道,你戴好的不仅是一顶安全帽,是你个人、家庭和企业的幸福帽,是母亲殷殷的嘱咐,是孩子甜甜的笑脸。安全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只把“安全第一”停在口头上,挂在墙壁上,而是要实实在在把“要我安全” 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不能以天气炎热等理由为借口,要知道当侥幸心理闪现、麻痹思想抬头时,请想一想:家中父母和妻儿牵挂的眼神,那时你还会出现天气炎热不愿戴,工作繁忙忘记戴,掉以轻心厌恶戴,护发爱镜免强戴,领导不在场偷不戴等等置安全于不顾吗?

做为一名发电生产人员从设备的正常巡视、倒闸操作到事故处理,都需要我们细致而准确的应对,容不得丝毫马虎。在平时安全生产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从基础抓起,从我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才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企业,请好好珍惜自己吧!当你进入生产现场时,请自觉地戴好安全帽。

安全办

安全态度 第6篇

在与曹克难的聊天过程中,一位鄂尔多斯公安朋友的来电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我们已经是多年的朋友了,他刚到北京,想抽空聚聚。”开朗、好交朋友的曹克难,像这样的朋友身边有很多,因此我们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他刻画的公安形象都那么入木三分了。

谈往昔:感受不一样的校园文化

从小就喜欢表演的曹克难,个子还没桌子高时,就喜欢站在小凳子上听收音机了。在看电影或电视剧时,还经常模仿剧中的演员。“后来,因为去山西当兵,就离表演的距离有点远。”复员后,在曹克难的努力下,集中攻克文化、专业课程,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实现了演员梦。

当年,上戏表演专业是按照一台大戏的标准招生的,每一届只录取20几人,包括男女主角和男女配角等,各个类型都有,而曹克难就是按照男主角招进来的。不管是小品还是毕业大戏,他都是男主角,因此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还是挺顺利的。“那时对演员的要求很全面,要会乐器、唱歌、跳舞,甚至还要会功夫。声台形表是四门主课,也是入学考试的必需,上学后,我们还要学习京剧里的毯子功,私下里也可以找专业老师学习其他艺术才能。”因为有声乐基础,所以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一首《我为祖国献石油》让曹克难受到了声乐老师的夸赞,并得到声乐课免修的批准。“呵呵,第一学年就获得声乐免修,在我们学校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了。”

上学期间最让曹克难头疼的就是形體课,“因为我上学时已经快20岁了,这个年龄阶段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体型基本定形了。”可形体课要求的就是软度,为了不拖后腿,个性要强的曹克难不仅上课练,课后还经常给自己“吃小灶”,“那段时间真的是很难忘,练功练得我的两条腿走路都是瘸的,不是这条腿拉伤,就是那条腿拉伤。”

转眼毕业十几年了,繁忙的工作令曹克难无暇回忆往昔美好的校园生活,而由于《我的博士老公》的开拍,让他终于有了重回大学校园的机会,只不过这一次他是以“人事处处长”的身份出现,学校也换成了普通高校。影片的两大主场景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安徽师范学院,每天早晨,当你走进校园,率先听到的就是操场周围朗朗的背诵声,映入眼帘的是孜孜学子们晨练的景象,“离开校园多年,看到那种青春的气息,还是有一种向往。与这些普通类大学相比,艺术类大学的校园氛围稍有些不一样,我们上学时,每天早上从校园的各个角落都会传出朗朗的台词朗读声,发声的练习声,这就是戏剧学院的传统风格。真不是老师逼着你去做,早饭过后,你就会自觉地找一个安静角落练台词,练发声,这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声音。”

谈朋友:柳云龙是良师益友

柳云龙是谍战戏专业户,曹克难也是,两位老朋友已接连合作了3部谍战大戏。第一部是《海峡》,描写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故事;第二部是《风筝》,讲述民国时期重庆王牌特工郑耀先充满光芒与勋章的谍战人生;第三部就是刚刚在江苏盐城拍完的《胜算》,讲述中共地下党员唐飞打入日军内部铲除头目的故事。

谈及与柳云龙一起工作的状态,“那是相当的愉快”,曹克难坦言,“柳云龙让我有一种良师益友的感觉。作为一名演员,他非常优秀,而作为一名导演,他又是个天才,讲故事的逻辑性、表达方式,都是我合作过的导演中比较出新、求变的。与他一起工作,会让你享受其中的创作过程。”收工后,曹克难与柳云龙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曹克难滴酒不沾,而柳云龙喜欢喝一点红酒,但从不会喝多误事,“其实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专业,比如讨论一个故事、一场表演,还有看完某部影视剧的感受。”

音乐周刊:您已经拍了不下10部公安题材的戏,每一次都会去体验生活吗?

曹克难:那就要看剧组的安排了。拍摄《便衣支队》时,我们就体验生活了,大家真的到广州马路上、公交车、火车站去抓小偷,而且还抓到了,特别过瘾。

音乐周刊:接下来希望尝试哪一类型的角色?

曹克难:特别想尝试那种高智商、高科技、有深度、有挑战力的角色。如果能碰到这样的角色是我的荣幸。

谈工作:专业上的起始点

除了碟战戏,近期热播的抗战电视剧《一个和八个》中,曹克难饰演了锄奸科科长孟振飞,说起这个角色,曹克难真是压力不小。孟振飞是八路军指挥员王金最大的“劲敌”。与王金的光明磊落不同,孟振飞为人有些阴柔,无论说话、做事都喜欢拐弯抹角,他的手里掌握着罪犯的生死,却时常犹犹豫豫,生怕错杀,誓将“纠结”进行到底。风格迥异的两个人原本就互相看不惯,加之孟振飞又爱上了王金的女友何翠瑛,对头升级成情敌,孟振飞心里的想法更加复杂起来,对于王金身份的认定也愈发纠结,导致两人多次激烈地争吵。在电影版《一个和八个》中,孟振飞的扮演者是陈道明。有了老戏骨的先入为主,要想得到观众的认可,曹克难还真是费尽心思。

说起来,曹克难和陈道明还是有些渊源的,10年前,因为拍摄《茉莉花》,曹克难与陈道明在江苏某拍摄基地朝夕相处了3个多月,“陈道明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在影视圈里,像他那么儒雅的演员很少,他是文人家庭出身,自己也很文艺,弹钢琴、拉手风琴、朗诵诗歌他都会,你知道知识渊博的那种人吗?他就是那样。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就在陈道明身旁,他的气场、对角色台词和行为的处理,我都可以体会到,如果说这些年我在演技上有一些突破,跟陈道明老师的这次合作是一个关键起始点。因此让我来饰演他曾经演过的角色,无论是难度还是压力,一定都有。”为此,曹克难将电影版《一个和八个》翻看多遍,希望吸取、借鉴陈道明塑造孟振飞时的长处,“有时候剧本上两三个字的台词,或是短短的一句话,理解稍有偏差就会演错,所以人物的精髓是最难把握的,除了自己感悟,与导演和其他演员的沟通也特别重要。《一个和八个》播出后,我对自己的这版孟振飞还比较满意。”

谈生活:好友之间应该是这样的

音乐周刊:生活中您是怎样的人?

曹克难:开朗、随和,喜好交朋友。

音乐周刊:所以您在圈内有一群好友,就在刚刚还在聚餐。

曹克难:对,我马上就要进组拍戏了,张丰毅就召集大家聚餐,为我践行。好朋友之间都是这样,有时频繁到一个星期聚五六次。

音乐周刊:您滴酒不沾,在这圈里好少见。

曹克难:对,不过这圈里有一大群人是烟酒不沾的,像张丰毅也是烟酒都不沾。

音乐周刊:和张丰毅在一起时,都会做些什么呢?

曹克难:我们共同的爱好是健身,共同语言是谈论对专业的看法。

音乐周刊:张丰毅喜欢打篮球,您平时也喜欢打篮球吗?

曹克难:我平时拍戏时间要多一些,但也打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受伤就不打了。你别看我个子1米8,但并不擅长打球,我喜欢游泳,喜欢去健身房。张丰毅是梦舟篮球队队长,我是队员,每次到球场,张丰毅都会先腾出一段时间教我投篮、站位,他很认真,也很耐心。

音乐周刊:从部队出来的人,或多或少都保持着在部队时的言行,相信您身上也一定保持着一些习惯。

曹克难:对,是有一些。比如不管谁叫我,我都会以“到”回应。还有就是我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工作13年,拍了50多部戏,我没有迟到过一次,包括化妆、出发时间。作为一个演员,这是我的工作,工作的态度就是我做人的态度,我不能容忍对自己的工作散漫,并且我也不能容忍周围朋友对自己的工作漫不经心。

谈公益:公益就在你我身边

音乐周刊:在“《音乐周刊》创刊11周年公益行动:明星为山村娃讲艺术课”活动中,您歌唱的那么好,平时生活中喜欢听什么样的歌?

曹克难:邓丽君。我从小就喜欢,可以说她的歌声陪伴我成长,她的歌曲唱出了一个人的人生,描绘了一个人成长的历程,所以她的歌对我影响比较大。此外韩磊和刘欢的歌我也会听。他们的歌很有深度,震撼、豪迈、有气势。

音乐周刊:既然是形象大使,能否谈一下您对做公益的看法呢?

曹克难:公益活动面向的是最基层、最虚弱、没有抵抗的群体。做公益的艺人要真诚地走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的故事,尽一切所能帮助他们。如果你没有一颗同情心,也不是真诚地帮助他们,只为了走秀,那趁早就别去,会玷污“公益”这两个字。

音乐周刊:能否提出一两个简单易做的小举动,倡导读者们一起行动起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曹克难:比如,身边有一个垃圾,你把它捡起来;老人跌倒了,你要去扶。可现在又有谁敢去扶呢?这么简单的事情变得这么复杂,所以“让生活更加美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

音乐周刊:生活中,您是如何做的?

安全态度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首先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石家庄市符合条件的院校进行编号,共抽取3所院校(医大、师大、体院)。学校确定后,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3所院校中将不同专业的每一大班编号(包括研究生一年级班级),共抽取4个大班作为调查单位,所有学生均参加调查。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84份,收回完整有效应答问卷475份(问卷中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栏缺少任何1项或其他问题中有1项及以上未作答的,视为无效问卷),回收率为98.6%。其中医学类本科生306名,师范类研究生81名,非医学类本科生88名;男生199名,女生276名。在外就餐调查共发放问卷309份,收回完整有效应答问卷306份,回收率为99.0%。

1.2 方法

问卷1根据健康教育KAP模型[3]自行设计,经反复修改、预试验后形成,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等问题。其中知识题10题,调查对象答对1题计1分、答错1题不计分,满分10分;态度题10题,其中设有6个封闭型选择题,选项为“这样认为”、“有时这样认为”、“不这样认为”、“不关心”、“不知道”5个等级,按1~5计分。行为题共9题,不计分。问卷2为在外就餐情况调查,涉及在外就餐的频率、理由、地点以及是否考虑在外就餐对健康有影响等问题。

1.3 资料处理

全部原始数据录入EpiData 3.0和 Excel 2007,由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

475份有效问卷的平均得分为(7.25±1.07)分,医学类本科生、师范类研究生、非医学类本科生的平均得分分别为(7.25 ±1.00)分、(7.33±1.30)分、(7.17±1.11)分,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三鹿奶粉中危害健康的物质”正答率最高,为99.8%。而“有机食品比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更安全”正答率最低,仅为4.0%,且3所高校大学生本题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1。

2.2 食品安全态度

2.2.1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和担心情况

94.3%的大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造假食品(42.0%),其次为蔬菜中农药高残留(24.9%),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位居第3(12.2%)。

90.5%的大学生担心日常饮食的安全,其中对于肉蛋奶类最为担心(40.2%),其次为粮油类(14.2%)和蔬菜水果类(13.3%)。

2.2.2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态度

有99.0%的大学生认为或有时认为食品质量会对健康造成影响;而且3所大学在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态度不全相同,医学生中持正向态度者高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不同性别学生比较结果见表3。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P<0.01。

注:()内数字为正向态度率/%。*医大与师大比较,P<0.05;Δ医大与体院比较,P<0.05。

注:()内数字为正向态度率/%。男、女生比较,*P<0.05,**P<0.01。

2.3 食品安全行为

2.3.1 对于无公害食品的购买行为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79.2%)选择价格合理才会买无公害食品, 有14.1%的大学生表示即使价格高也买,还有4.6%的学生表示对此不关心。3所大学的大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2 对于过了保质期食品的处理行为

只有37.9%的大学生能非常及时地处理掉超过保质期的食品,51.4%的学生选择的是基本会及时处理,还有1.3%几乎不处理。在没有及时处理过期食品的大学生中,有52.9%选择闻味后确定是否继续食用。

2.4 大学生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

被调查者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来源主要为电视和收音机(21.5%)、网络(18.9%)、报纸和杂志(17.0%)。

2.5 大学生在外就餐的频次与原因

在被调查的306名大学生中,86.5%的大学生会考虑到经常在外就餐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其中认为卫生状况是主要影响因素的占85.5%。有39.9%的大学生几乎每天会在外就餐,几乎不在外就餐的仅占8.8%,且男、女生在外就餐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见表4。在外就餐原因见表5。大学生在选择在外就餐的地点时,依次考虑的是口味、清洁卫生、价格。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尤其是近期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更加引起了人们对饮食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

3.1 食品安全问题的知晓率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大学生的高度重视,而且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也较为积极,但是对一些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特别是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添加剂等知识方面有欠缺,这使他们对相关问题不能持有较为正确的态度。例如,对于安全性较高的无公害食品,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仅有不足20%的大学生表示即使价格高也买,且有近50%的大学生未能意识到食品颜色对食品安全会有影响。可见,大学生的食品安全认知情况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3.2 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但其态度和行为与知识不相匹配 本调查结果显示,“拿食物前要洗手”、“擦桌布是可以传播疾病的”、“牛奶变酸不是酸牛奶”的正确率较高,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微生物对食品安全性的潜在危害已有较正确的认知,但是他们对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诸如“鱼、肉等生鲜食品应装入食品袋或容器放入冰箱”和“生熟食品应分别使用刀和案板”的正确态度[4]却较低;而对于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仅有37.9%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及时地处理。由此可见,虽然大学生具备了很高的知识知晓率,但是生活中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仍然延用着传统的食品卫生习惯,在知识的获得和运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3 在外就餐是大学生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根据2000年美国FDA揭示食源性疾病风险因素的报告,餐馆和食品零售业的卫生问题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5]。

虽然近90%的大学生知道经常在外就餐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是仍有约40%的人几乎每天在外就餐。大学生在选择在外就餐的地点时,依次考虑的是口味、清洁卫生、价格,虽然他们对清洁卫生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口味和价格仍然是他们的主要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他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另外,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外就餐的理由主要为错过食堂供饭时间和改善伙食,所以,学校食堂延长供饭时间和改善饭菜质量是避免学生在外就餐过频的有效举措。

3.4 应加强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食品安全知识部分,师范类研究生、医学类本科生和非医学类本科生的平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结果与梁洁等[6]的结论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本次调查的医学类本科生为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涉及预防医学中食品卫生知识。解瑞宁等[7]的研究指出,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得分高于低年级学生,缘于高年级医学生学习知识面广[8],同时已经接触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门学科,对食品安全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这也提示在对非医学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同时,还应加强对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的宣教工作。

医学院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优于非医学院校学生的研究结果提示,医学知识的教育对持有正确的食品安全态度有积极作用[9];“三鹿奶粉中危害健康物质”一题的正确率接近100%,这与电视和收音机、网络、报纸和杂志等多途径的大力宣传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宣传和食品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10],对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和转变态度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鉴于此观点,笔者建议应多开展高校校内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和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对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地、持续地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和在外就餐现况,为在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石家庄市在校大学生475名,进行食品安全KAP现况调查,并随机抽取其中的306名进行在外就餐情况调查。结果 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部分的平均得分为(7.25±1.07)分(满分10分),其中“三鹿奶粉中危害健康的物质是三聚氰胺”的正确率最高(99.8%),“有机食品比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更安全”的答对率最低(4.0%);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总体状况较好;94.3%的大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对于造假食品最为关注(42.0%);86.5%的大学生考虑到在外就餐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但仍有39.9%的人每天会在外就餐;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是大学生获得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结论 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意识,但仍有欠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内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关键词:食品,安全,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对比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WHO.WHO global strategy for food safety:safer food for better health.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5-7.

[2]HAAPALAI,PROBARTC.Food safety knowledge,perceptions,and behavi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Nutr Educ Behav,2004,36(2):71-76.

[3]BOOKMAN D.健康教育的KAP模式及设计.华西预防医学,1990,8(1):50.

[4]WHO.Five keys to Safer Food.Switerland:the WHO department of food safety,zoonosese and foodborne diseases,2006:12-15.

[5]CATHERINE EW.Keep food safe to eat:healthful food must be safe as well as nutritious.J Nutr,2001,131(2):502S-509S.

[6]梁洁,向志锐,刘燕文,等.广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18-219.

[7]解瑞宁,李永华,李英娥,等.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校医,2007,21(1):33-34.

[8]刘晓雁,毛代武,吴爱莲.某艺术中专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4,11(1):48-50.

[9]UNKLESBAY N,SNEED J,TOMA R.College students'attitudes,practices,and knowledge of food safety.J Food Protec,1998,61(9):1175-1180.

安全态度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选取某大学护理专业本科、大专女生共286名。共发放问卷286份, 回收272份, 回收率为95. 1% , 有效问卷259份, 有效率为90. 5% 。在259名学生中, 生长在农村、城镇、城市的分别为36. 6%, 35. 5% , 27. 4% 。父亲文化程度以高中居多, 其次为初中、大专、本科、小学和研究生。母亲文化程度除有3名文盲和1名研究生外, 其余总体情况与父亲近似。其中生活在单亲和重组家庭的占3. 08%, 生活在三代同堂家庭的占22. 7%, 其余为双亲家庭。89. 5% 家庭关系和睦, 10. 0% 家庭关系一般, 极少数家庭关系不和睦。

1. 2方法问卷调查采取匿名方式, 先征得学生同意自愿参加, 由研究者现场发放, 学生填写后当场回收。依据研究目的, 设计编制“大学生安全套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共3个部分: ( 1) 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生长地、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家庭关系等; ( 2) 安全套获取途径调查; ( 3) 安全套相关知识与行为, 分为安全套知识调查、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和安全套教育需求调查。整个问卷共38题, 对被调查者所选的项目进行分类统计, 计算不同选项所占百分比。调查问卷经过多名医学教育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和护理专业教员组成的评审小组的反复修改最终确定。采用表面效度对量表进行分析, 由研究人员及专家小组评判所选项目是否符合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结果显示, 该量表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 间隔1周后对量表进行信度测定, Kappa分析显示一致性较好 ( k =0. 85) 。

1. 3统计学方法调查数据使用 Excel 建立数据库 后, 利用 SPSS 14.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获取安全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44. 0% 的学生认为获取安全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报纸杂志; 其次是电视/电影 ( 15. 4%, 40/259) 、朋友同学 ( 15. 8%, 41 /259) 、宣传册墙报 ( 13. 1% , 34 /259) 等。而父母和兄弟姐妹的选择均为零。

2. 2 安全套相关知识 见表 1。

2. 2. 1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情况在回答有性行为的9名被调查者中, 只有2人初次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日常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1人, 经常使用3人, 偶尔使用3人, 从不用1人, 未回答1人。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 不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是“不好意思”和“缺乏安全套的知识”。对未来使用安全套的态度, 被调查者66. 79% 表示将来会使用安全套, 32. 43% 表示不确定, 2人表示否定。在获取安全套的意向方面, 62. 4%的人希望免费提供, 而37. 65% 表示自己购买。

2. 2. 2安全套教育需求90. 7% 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安全套知识教育, 希望采取报刊/杂志/书籍、电视/电影、宣传册/墙报、朋友/同学、教师、医生护士等多种方式。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70. 2% 的被调查者不具有安全套全面知识的认知能力, 其中只有安全套可预防性病、艾滋病2项应答正确率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作为具有基本医学知识的护理专业学生, 仍有少数人反映出安全套知识的空白与缺乏, 护理专业学生在安全套具体使用方面存在许多盲点, 其中有29. 7% 的学员表示没有见过安全套, 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基础性教育缺乏, 导致到大学层面仍有学生不了解安全套; 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对这方面的刻意回避, 但这也正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性知识的忽视。而从整体上看, 护理专业大学生不了解安全套全面知识的比例高达70. 2%, 与朱广荣等[6]调查的医学专业大学生自评性知识水平结果相似 ( 71. 3%) 。对“使用安全套是保护局部卫生”、“安全套破损会影响其防护功能”、“发生一次危险性行为不会被感染”、“采用体外排精、阴道冲洗不能防止被感染”和“阴茎勃起是佩戴安全套的最佳时 间”等安全套使用中基本问题的回答, 均存在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选择出正确答案。而对于“每个安全套只可用一次”的问题, 也有近1/4的学生回答错误。在使用安全套知识方面存在的错误认识, 很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即使在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 也不能有效地实现对非计划生育和潜在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效应。与雷鹤等[7]调查结果相似。本次在护理专业的学生中的调查结果也表明, 即便是在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群中, 对于性知识的普及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调查结果表明, 护理专业学生除对男用安全套产品的知晓率超过50% 以外, 对“口交套”、“肛交套”、“安全套产品分不同规格和型号”以及“安全套包装标记有‘有效期’”等安全套产品知识的应答正确率均低于60%, 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不知道“口交套”和“肛交套”。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 对安全套产品功能及知识中的盲点, 一方面不利于自身的防护, 另一方面影响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

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正面的性教育, 导致学生无法从正规教育中获得安全套知识。本次调查提示, 作为性教育主要渠道和主要角色的家庭、学校、社会在行使性知识教育职责上显得很苍白, 在回答获取安全套最主要的途径问题的结果显示, 259名学生没有一人选择朝夕相处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仅有个别学生选择教师和医务人员, 这种现状反映了性教育上的明显不足和教育主渠道不够通畅。本次调查显示, 70% 以上的学生赞同在中学阶段接受安全套知识的学习, 表明从受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讲, 愿意早期接受性知识教育。同时, 早期开展学生安全套等性知识教育, 对于性健康知识的普及和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扩散有着重大的意义。

护士是健康教育者与传播者, 应是良好的教师。但本次调查提示, 护理专业学生并不全面了解安全套知识, 将会影响她们在面对服务对象提出安全套问题咨询时难以应对, 调查中90. 7% 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安全套知识教育, 因此有必要对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安全套知识专题教育。

关键词:女 (雌) 性,学生, 护理,避孕套,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R].北京, 2009:1-7.

[2]田秀红, 何纳, 姚经建, 等.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6, 18 (3) :43.

[3]李俭莉.某高校女生婚恋观及生殖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5) :449-450.

[4]陈芳, 徐燕平.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 (9) :1029-1030.

[5]高玉萍, 赵乐东.患病就诊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知识态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 (10) :1186-1187.

[6]朱广荣, 李敬文.某医学院校低年级本科生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性科学, 2006, 15 (1) :9.

安全态度 第9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抽取一~四年级学生3 588名,其中一年级学生1 068名,二年级学生900名,三年级学生780名,四年级学生840名;城市学生984名,农村学生2 604名;独生子女学生636名,非独生子女学生2 952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自杀态度问卷(SAQ)、安全感量表(SQ)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调查。

SAQ由肖水源等[9]编制,共29个题目,分为4个因子: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采用1~5级记分法,计算每个因子的条目均分,得分≤2.5表示对自杀持肯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2.5~3.5为矛盾或中立态度,≥3.5为反对、否定、排斥和歧视态度。

SQ由丛中等[10]编制,共16题,由2个因子构成:人际安全感因子,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确定控制感因子,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控制、确定感。采用1~5级记分法,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

PSSS由姜乾金[11]引入并做了一定的修订,分为家内支持和家外支持2个因子:家内支持,主要指遇到困难时感受到的来自于家庭内部成员的具体的或情感的支持与协助;家外支持,指遇到困难时感受到的来自于家庭外部成员如朋友、同事、领导等的具体的或情感的支持与协助。采用1~7级记分法,得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

1.2.2 研究程序

在被试中进行团体施测,发放调查问卷,答题后回收问卷,筛除无效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 750份,回收有效问卷3 588份,有效回收率为95.7%。采用SPSS 12.0,运用方差分析、相关、逐步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自杀态度现状

大学生对自杀行为性质、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的态度、总自杀态度的得分分别为(3.25±0.69),(2.71±0.59),(2.53±0.61),(2.57±0.76),(2.76±0.42),得分均在2.5~3.5之间。大学生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态度。

2.2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

对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主要变量——年级、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年级、是否独生、城乡来源对自杀态度不同层面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一、二、三年级学生相比,四年级学生对自杀行为性质、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持更认可和理解的态度;独生子女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学生更认可自杀行为和安乐死;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认可和理解自杀行为和安乐死,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对自杀者的家属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见表1。

2.3 安全感、社会支持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

安全感中人际安全、确定控制与对自杀行为的认识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安乐死的态度呈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中的家内支持、家外支持与对自杀行为的认识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杀者、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呈显著负相关。家内支持与安乐死的态度呈显著负相关。见表2。

注:*P<0.05,**P<0.01。

注:*P<0.05,**P<0.01。

2.4 安全感、社会支持对自杀态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自杀态度总分为因变量,以安全感、社会支持中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变量选入和剔除的标准为0.05。结果表明,家内支持因子、确定控制因子与家外支持因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见表3。

3 讨论

研究显示,大学生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态度。这一结果与很多研究结果[12,13,14,15]一致。四年级学生、独生子女学生、城市学生的自杀态度得分显著偏低,与其他年级、非独生子女学生、农村学生相比,对自杀持更认可和理解的态度。本结果提示,预防与干预大学生自杀,对四年级学生、独生子女学生、城市学生应给予特别关注。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四年级学生面临大学毕业,将要步入真正的社会生活,他们对就业、婚恋、交际等愿望普遍比较理想,这与社会的现实需要与状况构成了比较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很容易使他们否定自己的能力,没有自我价值感,从而进一步加剧对社会生活的恐惧。在一般情况下,独生子女学生和城市学生拥有较好的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家长更容易对孩子娇惯、溺爱,使他们从小产生优越感,觉得生活安逸,较少体验挫折和失败。进入大学后,在需要自己面对挫折与失败时,他们更容易惧怕、退缩、消极地对待生活,失去对生活的乐趣。由于家庭环境与生活条件的影响,农村学生更容易体会父母及家人的艰辛,因此,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对自杀者的家属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安全态度 第10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长治市城区所辖各类中小学及幼托机构负责安全管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 以匿名方式填写有关问题和内容。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 回收完整的有效问卷109份, 回收率为95.38%。调查109人, 其中男33人, 占30.28%;女76人, 占69.72%。小学30人, 占27.52%;中学31人, 占28.44%;托幼机构48人, 占44.04%。年龄结构:20~30岁26人, 占23.85%;30~50岁76人, 占69.72%;50~以上7人, 占6.3% (表1) 。109人均为所在学校的传染病管理工作专兼职人员, 其中专职校医13人, 占11.93%;学校管理人员兼职70人, 占64.22%;兼职教师26人, 占23.85%。

2.2 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所有被调查学校开展的传染病防治活动仅为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有板报、广播、课堂讲座、传单的四种形式。四种形式均有的有36所, 占33.3%;单有课堂讲座的22所, 占20.18%;仅有传单宣传的46所, 占42.22%。染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共调查5个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 回答情况见表2。所调查的学校中有晨检体温检测仪的学校96所, 占88.07%。调查对象近一年参加过传染病防控专业培训的有101人, 占92.66%, 其中有82人接受的培训在2次以上, 占到参加过培训人员的81.19%

2.3 态度、行为

调查109人中, 有46人 (42.20%) 认为学校发生传染病暴发的第一责任在当地卫生部门, 26人 (23.85%) 认为责任在学生家长, 23人 (21.10%) 认为责任在学校, 14人 (12.84%) 认为责任在当地教育部门;对校园安全构成主要威胁因素, 认为传染病及食物中毒事件的有106人, 占到97.25%, 其次为学生伤害事件, 再次为学生心理问题。对学校晨检工作, 认为很有必要的96人占88.07%;认为无所谓的13人, 占11.93%;认为没有意义的仅2人, 占1.83%。对举办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所有人均认为很有必要。

3 讨论

3.1 医学专业的人员配备不足

校园安全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社会的稳定。近年来, 学校为一个人群密集场所, 极易发生传染病暴发。在学校和幼儿园的传染病管理中, 如果配备足够的卫生专业人员, 他们就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对传染病防治、卫生保健工作予以指导, 并可在疫情发现、报告、处理上起到关键作用。因此, 一个学校校医配备的数量是否充足、是否为医学专业的人员, 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传染病管理水平[2、3]。本次调查发现长治市城区各类中小学、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人员构成中只有13所学校设有医务室, 其余88.07%的学校或托幼机构无专业卫生人员从事传染病管理工作, 这无疑对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产生影响。在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按学校容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卫生保健医务人员是进一步开展学校传染病及其他卫生防病工作的关键。

3.2 被调查人员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低

从被调查人员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看, 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基本环节回答正确率为54.26%。有42.20%的人认为学校传染病暴发后, 第一责任在卫生部门, 可见, 他们对《传染病防治法》缺乏了解。但对传染病校园的安全危害, 有97.25%的人认为这是校园安全的最大隐患, 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后报告时限回答正确率只有42.2%。说明大家认识到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但缺乏应对知识和能力。因此, 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 提高应对能力是当务之急。同时, 81.19%的被调查对象中一年内参加了传染病知识培训, 所有人认为培训很有必要。说明今后在培训形式和效果上, 还需要改进, 切实达到培训目的。

建议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密切配合,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配备一定数量的卫生专业人员, 同时, 在现有条件下强化学校、托幼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 采取多种形式, 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应对能力, 以适应新形式下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金连梅, 荆瑞巍, 罗莉, 等.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1) :55-59.

[2]许国章, 周爱明, 朱利利, 等.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控制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4, 20 (6) :539.

有态度的辣椒 第11篇

我不嗜辣,但我对辣椒的态度是要么不吃,要么辣得彻底,绝不走中间道路。我以为,辣椒的特点就是尖锐,就是态度鲜明,就是一针见血。舍此,可改名叫菜椒、面椒、软椒、不椒。

平淡的生活需要刺激,辣是首选,辣的刺激成本最低,效果却最好。典型的小投入大产出。

我身边有几位朋友,真是无辣不欢。那天去吃烩面,朋友碗里放了半碗辣子,整个碗红彤彤一片,尚嫌不过瘾。正经辣椒不该这个样子。后来我猜测,那可能是玉米心加红色素,伪装成辣椒来骗取信任的。它们是辣椒里的“余则成”。

在单位食堂吃饭,几位同事更是要带瓶“饭扫光”(一种辣酱),觉得食堂的菜没味儿,一瓶“饭扫光”能干掉好几碗米饭。选饭店,川菜、湘菜或贵州菜是他们的专利,点上满桌的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水煮肉片、酸辣蹄筋、腊味合蒸、玉笋鸭舌、剁椒鱼头。我也只有叨陪末座,对辣椒致以江南的敬意。只要有辣椒,就有热烈,就会燃爆所有的热情。他们要的就是口舌生烟,头顶蹿火,浑身燥热,大汗淋漓,猜拳行令,吆五喝六,湿了半个衫子,乱了半个场子。

四川的辣跟湖南的辣、贵州的辣不同。四川的辣是辣中带麻、麻中带香,湖南的辣更直接、更刚烈、更有统治性,贵州的辣憨厚,辣中能品出山地的湿气和浓浓的烟熏味。所以,川菜、湘菜、贵州菜各有拥趸者。

如果说墨分五彩,那么辣也分六味:麻辣、糟辣、煳辣、香辣、鲜辣、酸辣。我不懂这些,我只知道,有的辣直来直去,有的辣拐弯抹角,有的辣则像给人当头一击,有的辣三天后还余味未绝。有次吃一种黄色的小尖椒,那辣叫个钻心入骨,直让人欲仙欲死。

那天看到一首咏辣椒诗:

庭前蔓绕双竹架,偏爱一串火辣辣。

生来性情贲爆烈,乜煞柑橘与香杷。

虽无酸甜佐杯羹,却为果蔬味独佳。

离菜三日尤可餐,别君须臾不思茶。

真是说出了嗜辣者的心理。

所以,辣用来形容厉害、火爆、霸气,如辣妹、辣妈、辣手、辣招。辣妹子辣,辣妹子从小不怕辣,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椒水能防狼,专治辣手摧花。明嘉靖年间朝臣杨继盛写下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红楼梦》中的凤姐做事果敢利落,贾母送她绰号“凤辣子”。

辣椒是果蔬中的异类。同样生长在菜园子,却没有一种跟它的性格重复,没有一种像它那么特立独行。

但偏偏有人培育出了辣椒其外、果肉其内的品种,美其名曰柿子椒。卖菜的因为摸不准买菜人的心思,也学会了见人下菜碟:同样的辣椒分成两堆,有问辣椒“辣不辣”的,就指着这堆说,“这个比一般的辣”,那堆呢?“比辣的不辣”。这样,你买回去的辣椒永远一个味道。就像开会表决,塞给你的是两个同样糟糕的提案,你的任何投票结果也只有糟糕。

前国足主教练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这话我喜欢。他的态度倒跟辣椒有点像——决绝,不妥协,棱角分明。

责任编辑/刘洋

态度决定态度 第12篇

我可以抱怨阴雨天气, 也可以心怀感恩———因为得以免费浇灌草坪。

我可以感到难过, 因为我没有很多钱;我也可以高兴, 因为我的经济状况让我明智地进行购物, 引导我走出颓废。

我可以为我的健康而嘟囔不停, 也可以为自己仍然活着而高兴万分。

我可以悲叹,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有那么多东西没能给我;也可以感恩, 因为他们让我降临人世。

我可以因为玫瑰有刺而哭泣, 也可以祝贺那些刺———它们能够与玫瑰相伴。

我可以因为没有朋友而悲伤, 也可以开始寻找和发现新朋友。

我可以因为要上班牢骚满腹, 也可以因为我还没失业而欢呼雀跃。

我可以因为要上学而心情郁闷, 也可以急切地敞开思想, 用丰富的知识来填满它。

我可以因为要做家务而沮丧地抱怨, 也可以感觉很幸运, 因为上帝给我的灵魂、思想和身体一个庇护所。

安全态度范文

安全态度范文(精选12篇)安全态度 第1篇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在潍坊医学院、潍坊学院、济南大学中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各随机抽取3个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