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精选12篇)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第1篇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牛吃草问题
1.牧场上长满牧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那么,供25头吃几天?
2.牧场上有一片牧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者供23头牛吃9周。如果牧草每周匀速生长,可供21头牛吃几周?
3.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现在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可淘完;5人淘水8小时可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
4.有一片牧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生长,现在派17人去割草,30天才能把草割完,如果派19人去割草,则24天就能割完。如果需要6天割完,需要派多少人去割草?
5.有一桶酒,每天都因桶有裂缝而要漏掉等量的酒,现在这桶酒如果给6人喝,4天可喝完;如果由4人喝,5天可喝完。这桶酒每天漏掉的酒可供几人喝一天?
6.一水库存水量一定,河水均匀入库。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若要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7.有一牧场,17头牛30天可将草吃完,19头牛则24天可将草吃完.现有牛若干头,吃6天后卖了4头,余下的牛再吃2天便将草吃完,问有牛多少头(草每日匀速生长)?
8.一块草地,每天生长的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80只羊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9.一片草地,有15头牛吃草,8天可以把草全部吃光。如果起初这15头牛吃了2天后,又来了2头牛,则总共7天就可以把草吃完,如果起初这15头牛吃了2天后,又来了5头牛,则总共()天可以把草吃完。假定草生长的速度不变,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相同。
10.(牛顿的牛吃草问题)有三片牧场,场上的草长的一样密,而且长的一样快。它们的面积为
公亩,10公亩和24公亩。12头牛4星期吃完第一块牧场原有的和4星期内新长出来的草,21头牛9星期吃完第二块牧场原有的和9星期内新长出来的草。问多少头牛才能在18星期吃完第三块牧场原有的和新长出来的草?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第2篇
1.求首项是5,末项是93,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的和。
2.求首项是13,公差是5的等差数列的前30项的和。
3.某剧院有20排座位,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4.某建筑工地堆放着一些钢管,最上面一层有3根,最下面一层有29根,而且下面的每一层比上面的一层多2根,这些钢管一共多少根?
5.巧算下题:5000-2-4-6--98-100
6.已知:a=1+3+5++99+101,b=2+4+6++98+100,则a、b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比较小的数大 .
1.求首项是13,公差是5的`等差数列的前30项的和。
2.某剧院有20排座位,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巧算下题:5000-2-4-6--98-100
4.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次数等于该钟点数,每半点钟敲一下。问:时钟一昼夜打多少?
5.已知:a=1+3+5++99+101,b=2+4+6++98+100,则a、b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比较小的数大 .
6.将自然数如下排列,
1 2 6 7 15 16
3 5 8 14 17
4 9 13 18
10 12
11
在这样的排列下,数字3排在第2行第1列,13排在第3行第3列,问:1993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7.(第三届“兴趣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在11-45这35个数中,所有不被3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
8.(第三届“兴趣杯”少年数学邀请赛预赛B卷)下面的数的总和是 ____ .
0 1 2 49
1 2 3 50
48 49 50 98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第3篇
S1a或者S1:S2a:b S2b(共高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的比。)
2:鸟头定理——鸟头定理又叫共角定理,是由共高定理推出来的。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则证明:连DC,根据共高定理,则所以
SADEADAEADAESABCABACABAC。
SSADEAEAD,ADC SADCACSABCABSADESADCSADEADAEADAE。SADCSABCSABCABACABAC
3:沙漏定理(相似里的平行线截线段)
4:蝴蝶定理——这个也是由共高定理推出来的
S1S4OD S2S3OB也可以用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来写:S1S3S2S4。
用文字叙述为:梯形的对角线将梯形分成四个三角形,腰上两个三角形面积的乘积等于上、下底两个三角形面积之乘积。
S1×S3=S2×S4。5:燕尾定理
由共高定理得,所以,SABFAF,SBCFCFSADFAF,SDCFCFSBCFBC.SDCFDCSABFAFSADF=,SBCFCFSDCFSABFSBCFBC.SADFSDCFDC
小学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第4篇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
基本题型: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相遇问题:
例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各自到
1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B地的距离是AB全程的。已知甲
5车在第一次相遇时行了1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
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甲车行了全程的80%,乙车超过中点35千米,已知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10千米。问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例
3、甲、乙和丙同时由东、西两城出发,甲、乙两人由东城到西城,甲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丙也骑自行车每小时20千米,已知丙在途中遇到乙后,又经过1小时才遇到甲,求东、西城相距多少千米?
例
4、甲乙两站相距470千米,一列火车于中午1时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52千米,另一列火车下午2时30分从乙站开出,下午6时两车相遇,求乙站开出的那辆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例
5、小李从A城到B城,速度是50千米/小时,小兰从B城到A城,速度是40千米/小时。两人同时出发,结果在距A、B两城中点1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城间的距离。
例
6、绕湖的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走1小时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每走5分休息10分钟.两人出发后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
家庭作业
1、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两地相距1488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8千米,货车每行驶3小时要停驶1小时,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个6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兄弟两人如果同时从同一起点按顺时针反方向跑步,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如果两人同从同一起点反方向跑步,每隔4分中相遇一次。兄弟两人跑一圈各要几分钟?
3、A、B两地相距207千米,甲、乙两车8:00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速度分别为60千米/小时,54千米/小时,丙车8:30从B地出发到A地,速度为48千米/小时.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是几点几分?
4、一辆小轿车,一辆货车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小轿车,货车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小轿车的速度减少了20%,货车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小轿车到达B地时,货车距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之间行驶.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时.汽车去时每小时行45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30千米,那么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追及问题
例
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乙出发3小时后甲才出发,甲走了5小时后,已超过乙2千米,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行4千米。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例
8、猎犬发现在离它9米远有一只奔跑的兔子,立刻追赶,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要跑9步,但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跑3步,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
例
9、甲、乙两人相距150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75米,两人同时向南出发,几分钟后乙追上甲?
例
10、两辆汽车从A地到B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63 千米,第一辆汽车先行2小时后,第二辆汽车才出发,问第二辆汽车出发后几小时追上第一辆汽车?
例
11、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骑300米,乙跑步,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家庭作业
1、哥哥和弟弟两人同时在一个学校上学,弟弟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先去学校,3分钟后,哥哥骑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也向学校骑去,那么哥哥几分钟追上弟弟?
2、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钟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3、姐妹两人在同一小学上学,妹妹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家走向学校,姐姐比妹妹晚10分钟出发,为了不迟到,她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从家跑步上学,结果两人却同时到达学校,求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
4、龟兔进行10000米跑步比赛.兔每分钟跑400米,龟每分钟跑80米,龟每跑5分钟歇25分钟,谁先到达终点?
5、在周长400米的圆的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每分钟60米和50米的速度,同时同向出发,沿圆周行驶,问2小时内,甲追上乙多少次?
6、甲乙两地相距48千米,其中一部分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后沿原路返回。去时用了4小时12分,返回时用了3小时48分。已知自行车的上坡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求自行车下坡的速度。
行程问题(二)【知识点讲解】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
流水问题:
例
1、一船逆水而上,船上某人于大桥下面将水壶遗失被水冲走,当船回头时,时间已过20分钟.后来在大桥下游距离大桥2千米处追到了水壶.那么该河流速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例
2、一只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往返一次共用4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每小时多行12千米.因此后2小时比前2小时多行18千米,那么甲、乙两个码头距离是几千米?
例
3、(14广益)一架飞机所带燃料最多可以用7.5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以飞行1200千米;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行800千米。那么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远就要返航?
例
4、(14广益)自动扶梯以均匀的速度由下往上行驶,两位性急的孩子要从扶梯上楼。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阶,女孩每分钟走15阶。结果,男孩用了5分钟到达,女孩用了6分钟到达楼上。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共有多少阶?
例
5、只帆船的速度是60米/分,船在水流速度为20米/分的河中,从上游的一个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小时30分,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
例
6、一船从甲港顺水而下到乙港,马上又从乙港逆水行回甲港,共用了8小时。已知顺水每小时比逆水多行20千米,又知前4小时比后4小时多行60千米,那么,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家庭作业
1、一艘货轮顺流航行36千米,逆流航行12千米共用了10小时,顺流航行20千米,再逆流航行20千米也用了10小时。顺流航行12千米,又逆流航行24千米要用多少小时?
2、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分为上坡、平坡、下坡三段,各段路程之和比1:2:3,某人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6。已知他上坡时的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路程全长为20千米。此人从甲地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
3、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
4、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问: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
5、在商场里,小明从正在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顶部下120 级台阶到达底部,然后从底部上90 级台阶回到顶部。自动扶梯从底部到顶部的台阶数是不变的,假设小明单位时间内向下的台阶数是他向上的台阶数的2倍.则该自动扶梯从底到顶的台阶数为多少?
过桥问题
例
1、一列火车通过530米的桥需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的山洞需30秒钟。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车长多少米?
例
2、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例
3、一支队伍1200米长,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行进。队伍前面的联络员用6分钟的时间跑到队伍末尾传达命令。问联络员每分钟行多少米?
例
4、一列火车长119米,它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驶,小华以每秒2米的速度从对面走来,经过几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
例
5、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客车长105米,每小时速度为28.8千米.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家庭作业
1、一个人站在铁道旁,听见行近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再过57秒钟火车经过他面前.已知火车汽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笔直的)声速是每秒钟340米,求火车的速度?
2、人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沿铁路边步行,一列长144米的客车从他身后开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8秒钟,求列车的速度。
3、铁路旁的一条平行小路上,有一行人与一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千米/小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小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骑车人用26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米?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第5篇
时钟问题
“时间就是生命”。自从人类发明了计时工具——钟表,人们的生活就离不开它了。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上学„„全都依靠钟表,如果没有钟表,生活就乱套了。
时钟问题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关系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钟面的一周分为60格,分针每走60格,时针正好走5格,所以时针的速度是分针速度
垂直、两针成直线、两针成多少度角提出问题。因为时针与分针的速度不同,并且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经常将时钟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
例1 现在是2点,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分析:如右图所示,2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2,分针在时针后面
例2 在7点与8点之间,时针与分针在什么时刻相互垂直?
分析与解:7点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见右图),分针在时针后 面5×7=35(格)。时针与分针垂直,即时针与分针相差15格,在7点与8点之间,有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
(1)顺时针方向看,分针在时针后面15格。从7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35-15=20(格),需
(2)顺时针方向看,分针在时针前面15格。从7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35+15=50(格),需
例3 在3点与4点之间,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刻位于一条直线上?
分析与解:3点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见右图),分针在时针后 面5×3=15(格)。时针与分针在一条直线上,可分为时针与分针重合、时针与分针成180°角两种情况(见下图):
(1)时针与分针重合。从3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5格,需15÷
(2)时针与分针成180°角。从3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5+30
例4 晚上7点到8点之间电视里播出一部动画片,开始时分针与时针正好成一条直线,结束时两针正好重合。这部动画片播出了多长时间?
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利用例3的方法,先求出开始的时刻和结束的时刻,再求出播出时间。但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化一下。因为开始时两针成180°,结束时两针重合,分针比时针多转半圈,即多走30格,所以播出时间为
例1~例4都是利用追及问题的解法,先找出时针与分针所行的路程差是多少格,再除以它们的速度差求出准确时间。但是,有些时钟问题不太容易求出路程差,因此不能用追及问题的方法求解。如果将追及问题变为相遇问题,那么有时反而更容易。
例5 3点过多少分时,时针和分针离“3”的距离相等,并且在“3”的两边?
分析与解:假设3点以后,时针以相反的方向行走,时针和分针相遇的时刻就是本题所求的时刻。这就变成了相遇问题,两针所行距离和是15个格。
例6 小明做作业的时间不足1时,他发现结束时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小明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分析与解:从左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时针从A走到B,分针从B走到A,两针一共走了一圈。换一个角度,问题可以化为:时针、分针同时从B出发,反向而行,它们在A点相遇。两针所行的
时间是:
练习24
1.时针与分针在9点多少分时第一次重合?
2.王师傅2点多钟开始工作时,时针与分针正好重合在一起。5点多钟完工时,时针与分针正好又重合在一起。王师傅工作了多长时间?
3.8点50分以后,经过多长时间,时针与分针第一次在一条直线上?
4.小红8点钟开始画一幅画,正好在时针与分针第三次垂直时完成,此时是几点几分?
5.3点36分时,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是多少度?
6.3点过多少分时,时针和分针离“2”的距离相等,并且在“2”的两边?
7.早晨小亮从镜子中看到表的指针指在6点20分,他赶快起床出去跑步,可跑步回来妈妈告诉他刚到6点20分。问:小亮跑步用了多长时间?
答案与提示 练习24
解:分针比时针多转5-2=3(圈),所以王师傅工作了
解:从9点开始,分针还要比时针多走15格,所求时间为
解:8点分针在时针后面40格,第一次垂直分针要比时针多走40-15=25(格),第三次垂直要多走25+30×2=85(格),5.108°。
解:分针走36格,时针走36÷12=3(格)。3点36分时,分针在时针前面36-(5×3+3)=18(格),它们形成的夹角是
360°×(18÷60)=108°。
解:与例5类似,假设2点以后,时针以相反的方向走,时针与分针第2次相遇的时刻就是所求的时刻。第一次相遇,两针共走5×2=10(格),第二次相遇,两针还要共走一圈,即60格。所以需要
7.40分。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第6篇
本教程共30讲
工程问题
(二)上一讲我们讲述的是已知工作效率的较简单的工程问题。在较复杂的工程问题中,工作效率往往隐藏在题目条件里,这时,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基本的分析方法,问题也不难解决。
例1 一项工程,如果甲先做5天,那么乙接着做20天可完成;如果甲先做20天,那么乙接着做8天可完成。如果甲、乙合做,那么多少天可以完成?
分析与解:本题没有直接给出工作效率,为了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我们先画出示意图:
从上图可直观地看出:甲15天的工作量和乙12天的工作量相等,即甲5天的工作量等于乙4天的工作量。于是可用“乙工作4天”等量替换题中“甲工作5天”这一条件,通过此替换可知乙单独做这一工程需用20+4=24(天)
甲、乙合做这一工程,需用的时间为
例2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6天完成,现在乙队先做7天,然后
么还要几天才能完成?
分析与解:题中没有告诉甲、乙两队单独的工作效率,只知道他们合作
们把“乙先做7天,甲再做4天”的过程转化为“甲、乙合做4天,乙再单独
例3 单独完成一件工作,甲按规定时间可提前2天完成,乙则要超过规定时间3天才能完成。如果甲、乙二人合做2天后,剩下的继续由乙单独做,那么刚好在规定时间完成。问:甲、乙二人合做需多少天完成?
分析与解:乙单独做要超过3天,甲、乙合做2天后乙继续做,刚好按时完成,说明甲做2天等于乙做3天,即完成这件工作,乙需要的时间是甲的,乙需要10+5=15(天)。甲、乙合作需要
例4 放满一个水池的水,若同时打开1,2,3号阀门,则20分钟可以完成;若同时打开2,3,4号阀门,则21分钟可以完成;若同时打开1,3,4号阀门,则28分钟可以完成;若同时打开1,2,4号阀门,则30分钟可以完成。问:如果同时打开1,2,3,4号阀门,那么多少分钟可以完成?
分析与解:同时打开1,2,3号阀门1分钟,再同时打开2,3,4号阀门1分钟,再同时打开1,3,4号阀门1分钟,再同时打开1,2,4号阀门1分钟,这时,1,2,3,4号阀门各打开了3分钟,放水量等于一
例5 某工程由一、二、三小队合干,需要8天完成;由二、三、四小队合干,需要10天完成;由一、四小队合干,需15天完成。如果按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的顺序,每个小队干一天地轮流干,那么工程由哪个队最后完成?
分析与解:与例4类似,可求出一、二、三、四小队的工作效率之和是
例6 甲、乙、丙三人做一件工作,原计划按甲、乙、丙的顺序每人一天轮流去做,恰好整天做完,并且结束工作的是乙。若按乙、丙、甲的顺序轮流
件工作,要用多少天才能完成?
分析与解:把甲、乙、丙三人每人做一天称为一轮。在一轮中,无论谁先谁后,完成的总工作量都相同。所以三种顺序前面若干轮完成的工作量及用的天数都相同(见下图虚线左边),相差的就是最后一轮(见下图虚线右边)。
由最后一轮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得到
练习6
1.甲、乙二人同时开始加工一批零件,每人加工零件总数的一半。甲完成有多少个?
需的时间相等。问:甲、乙单独做各需多少天?
3.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先做6时李师傅再做12时可完成,王师傅先做8时李师傅再做9时也可完成。现在王师傅先做2时,剩下的两人合做,还需要多少小时?
独修各需几天?
5.蓄水池有甲、乙、丙三个进水管,甲、乙、丙管单独灌满一池水依次需要10,12,15时。上午8点三个管同时打开,中间甲管因故关闭,结果到下午2点水池被灌满。问:甲管在何时被关闭?
6.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9时,乙需12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次1时,那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7.一项工程,乙单独干要17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干,第二天乙干,这样交替轮流干,那么恰好用整天数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干,第二天甲干,这样交替轮流干,那么比上次轮流的做法多用半天完工。问:甲单独干需要几天?
答案与提示练习6
1.360个。
2.甲18天,乙12天。
3.7.2时。
解:由下页图知,王干2时等于李干3时,所以单独干李需12+6÷2×3=21(时),王需21÷3×2=14(时)。所求为
5.上午9时。
6.10时15分。
7.8.5天。
解:如果两人轮流做完的天数是偶数,那么不论甲先还是乙先,两种轮流做的方式完成的天数必定相同(见左下图)。
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 甲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第7篇
火车在行驶中,经常发生过桥与通过隧道,两车对开错车与快车超越慢车等情况,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一定得结合着图来进行
【经典例题】
例题1: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火车过桥是指“全车通过”,即从车头上桥直到车尾离桥才算“过桥”.如下图:
习题1: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例题2:从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长350米,每秒走22米。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长280米,每秒走20米。两车在中途相遇,问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一共要多少时间?
分析:这是火车与火车之间的相遇问题.具体过程如下图:
习题2:已知快车长200米,每秒行30米,慢车长1000米,每秒行10米.两车相向而行,问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
开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例题3: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客车长105米,速度为8米每秒.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习题3:方方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沿铁路边步行,一列长252米的货车从对面而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12秒钟,求列车的速度。
例题4:301次列车通过450米长的铁桥用了23秒,经过一位站在铁路边的扳道工人用了8秒。列车的速度和长度各是多少?
习题4:一列火车经过一根信号灯用了9秒,通过一座长468米的桥用了35秒。问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例题5:慢车车长为125米,车速每秒17米,快车车长140米,车速每秒22米。慢车在前行驶,快车在后面追上并完全超过需多长时间?
习题5: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02米,每秒行20米;一列长120米,每秒行17米.两车同向而行,从第一列车追及第二列车到两车离开需要几秒?
例题6:一列火车长200米,通过一条长430米的隧道用了42秒,这列火车通过一个站台的时候用了25秒,问这个站台有多长?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第8篇
基本方法简介:
①条件分析―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
②条件分析―列表法: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行列表来辅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
备考资料
③条件分析――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例如A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
④逻辑计算: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
⑤简单归纳与推理:根据题目提供的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第9篇
由于孙悟空有事离开了,剩下的工作室猪八戒单独做完的,结果前后共用了15小时。如果这件工作全部由猪八戒单独做,那么需要()小时完成。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8小时完成,如果先由甲工作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工作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工作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完成任务共用了多少小时?
3.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单独加工,需要12小时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了22小时后,甲被调出做其他工作,由乙继续加工了420个零件5
才完成任务,问乙一共加工零件多少个?
4.甲、乙、丙三人去完成植树任务,已知甲植1棵树的时间,乙可以植2棵,丙可以植3棵。他们三人先一起工作了5天,完成全部任务的1,然后丙休息了8天,乙休息了3天,甲没3
有休息,最后一起完成了任务。从开始植树算起,总共用个多少天才完成了任务?
5.一个存有一些水的水池,有一个进水口和若干个口径相同的出水口,进水口每分钟进水3立方米。若同时打开进水口和三个出水口,池中水16分钟做完;若同时打开进水口与五个出水口,池中水9分钟放完。池中原有水多少立方米?
6.一批零件,由师傅单独做需5小时完成,由徒弟单独做需7小时完成,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师傅做的比总数的一半还多18个,则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7.一个装满了水的水池有一个进水阀及三个口径相同的排水阀,如果同时打开进水阀及一个排水阀,则30分钟能把水池的水排完;如果同时打开进水阀及两个排水阀,则10分钟能把水池的水排完。问:关闭进水阀并且同时打开三个排水阀,需要几分钟能排完水池中的水?
8.有一个蓄水池装有9根水管,其中一根为进水管,其余8根为相同的出水管。进水管以均匀的速度不停地向这个蓄水池注水,后来有人想打开出水管,使池内的水全部排完(这是池内已注入了一些水),如果把8根出水管全部打开,需3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如果仅打开5根水管,需6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问:想要在4.5小时内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需同时打开几个出水管?
9.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5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1,然后甲休息了3天,乙休3
息了2天,丙没有休息,如果甲一天的工作量是丙一天的工作量的3倍,乙一天的工作量是丙一天的工作量的2倍,那么这项工作从开始算起是第几天完成的?
10.一项挖土工程,如果甲队单独做36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要45天才能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施工,工作效率提高20%,当工作完成3时,突然遇到地下水,影响施工进度,使5
四年级奥数讲义之:归一问题 第10篇
一、教学衔接
二、教学内容
(一)知识揭示
1、归一法的来历
我国珠算除法中有一种方法,称为归除法.除数是几,就称几归;除数是8,就称为8归.而归一的意思,就是用除法求出单一量,这大概就是归一说法的来历吧!
2、归一法的分类
归一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正归一,也称为直进归一.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另一种是反归一,也称为返回归一.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
3、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
(二)例题讲解
例1.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速度1小时爬行多少米?
分析: 为了求出蜗牛1小时爬多少米,必须先求出1分钟爬多少分米,即蜗牛的速度,然后以这个数目为依据按要求算出结果。
解:①小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分米? 12÷6=2(分米)
② 1小时爬几米?1小时=60分。
2×60=120(分米)=12(米)答:小蜗牛1小时爬行12米。
还可以这样想:先求出题目中的两个同类量(如时间与时间)的倍数(即60分是6分的几倍),然后用1倍数(6分钟爬行12分米)乘以倍数,使问题得解。解:1小时=60分钟 12×(60÷6)=12×10=120(分米)=12(米)或 12÷(6÷60)=12÷0.1=120(分米)=12(米)答:小蜗牛1小时爬行12米。
例2.一个粮食加工厂要磨面粉20000千克.3小时磨了600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几小时? 分析: 通过3小时磨6000千克,可以求出1小时磨粉数量.问题求磨完剩下的要几小时,所以剩下的量除以1小时磨的数量,得到问题所求。解:(20000-6000)÷(6000÷3)=7(小时)答: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7小时。
例3.学校买来一些足球和篮球.已知买3个足球和5个篮球共花了281元;买3个足球和7个篮球共花了355元.现在要买5个足球、4个篮球共花多少元?
分析: 要求5个足球和4个篮球共花多少元,关键在于先求出每个足球和每个篮球各多少元.根据已知条件分析出第一次和第二次买的足球个数相等,而篮球相差7-5=2(个),总价差355-281=74(元).74元正好是两个篮球的价钱,从而可以求出一个篮球的价钱,一个足球的价钱也可以随之求出,使问题得解。解:①一个篮球的价钱:(355-281)÷(7-5)=37元 ②一个足球的价钱:(281-37×5)÷3=32(元)③共花多少元? 32×5+37×4=308(元)答:买5个足球,4个篮球共花308元。
例4.一个长方体的水槽可容水480吨.水槽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进水管8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开排水管6小时可把满池水排空.两管齐开需多少小时把满池水排空?
分析: 要求两管齐开需要多少小时把满池水排光,关键在于先求出进水速度和排水速度.当两管齐开时要把满池水排空,排水速度必须大于进水速度,即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水等于进水与排水速度差.解决了这个问题,又知道总水量,就可以求出排空满池水所需时间。解:①进水速度:480÷8=60(吨/小时)
②排水速度:480÷6=80(吨/小时)③排空全池水所需的时间:480÷(80-60)=24(小时)列综合算式: 480÷(480÷6-480÷8)=24(小时)答:两管齐开需24小时把满池水排空。
例5.7辆“黄河牌”卡车6趟运走336吨沙土.现有沙土560吨,要求5趟运完,求需要增加同样的卡车多少辆? 分析: 要想求增加同样卡车多少辆,先要求出一共需要卡车多少辆;要求5趟运完560吨沙土,每趟需多少辆卡车,应该知道一辆卡车一次能运多少吨沙土。①一辆卡车一次能运多少吨沙土? 336÷6÷7=56÷7=8(吨)
②560吨沙土,5趟运完,每趟必须运走几吨? 560÷5=112(吨)
③需要增加同样的卡车多少辆? 112÷8-7=7(辆)
答:需增加同样的卡车7辆。
三、教学练习
1、一批产品,28人25天可以生产完,生产5天后,此项任务要提前10天完成,应增加_____人.2、某食堂存有16人可吃15天的米,16人吃了5天后,走了6人,余下的可吃_____天.1、小明3小时走6千米路,照这样计算他7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4、5辆载重量相同的卡车6趟运走粮食300吨,照这样计算,7辆这样的卡车8趟运粮食多少吨?如果仓库有粮食1200吨,要求5次运完,则须增加多少辆车?
5、妈妈买水果,如果她买了3斤苹果和5斤荔枝,那么需要41元,如果买了6斤苹果和5斤荔枝那么需要47元。妈妈现在买5斤苹果和3斤荔枝共需要多少钱?
6、甲乙两个修路队4天修路770米,现在两个修路队同时修路,在相同的天数里,甲队修路840米,乙队修路700米,求甲乙两队每天各修路多少米。
四、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会了吗?
五、教学拓展
1、某车间要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由18人,每天工作8小时,7.5天完成任务.由于缩短工期,要求4天完成任务,可是又要增加6人.求每天加班工作几小时?
2、甲、乙两个打字员4小时共打字3600个.现在二人同时工作,在相同时间内,甲打字2450个,乙打字2050个.求甲、乙二人每小时各打字多少个?
六、课后练习
1、加工一批39600件的大衣,30个人10天完成了13200件,其余的要求在15天内完成,要增加_____人.2、54人12天修水渠1944米,如果人数增加18人,天数缩到原来的一半,可修水渠_____米.3、4辆大卡车5次运煤80吨,3辆小卡车8次运煤36吨.现在有煤77吨,用一辆大卡车和小卡车同时运_____次运完.4、个人10天修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修4200米,要_____天.5、一列火车5小时行375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一个车间要加工48个零件,4小时加工了24个,照这样计算,加工完剩下的零件还要多少小时?
7、一个修路队6人12天修路1440米,照这样计算,20人修4800米要多少天?
8、一个水池可以容水360吨,水池装有一根进水管和一根出水管,单开进水管,6小时可把空池注满,单开排水管,9小时可把满池水排空,如果两管一齐开,需多少小时把空池注满?
9、学校买来一些足球和排球,如果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花费196元,如果买3个足球和7个排球,共需花费271元,现在要买4个足球和5个排球,共需多少钱。
小学四年级奥数之有趣的数字问题 第11篇
班级:
姓名:
评价:
例
1、用数字0、5、8、9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用1、2、3、4呢?
例
2、用6、7、8、9这个四个数字可以组成许多个四位数,将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起来,那么9786是排在第几个的数字?
例
3、求1,2,3,4,„„,1998,1999这些自然数的所有数字之和。
例
4、有一类自然数,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恰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之和,如246、156、12358等等,这类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多少?
例
5、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如果把这个数减去7,所得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相同。求这人个两位数。
例
6、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少2,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对调,所得的新两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之和是154。求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例
7、把数字4写在一个两位数的左边,所得到的三位数刚好是原两位数的9倍,求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例
8、一个两位数,在它的后面写上2,所成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多785,问: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小学四年级奥数之还原问题
例
1、小明问爸爸今年多大年纪,爸爸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3,恰好是30岁。”你知道爸爸今年多少岁吗?
例
2、小敏问爷爷今年多少岁。爷爷笑着说:“把我的年龄减去6以后,缩小5倍,再加上10之后,扩大4倍,正好是100岁。”你算算小敏爷爷今年多少岁?
例
3、小马虎在做一道整数减法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了7,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得出的差是444。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例
4、两个数的和是128,一位学生在计算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结果算出的和是56,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例
5、有一个卖桃子的人,拿了一篮桃子到各家销售。到第一家,先尝一个,然后买去所余下的一半;到第二家,又是先尝一个,再买去所余下的一半;到第三家,还是先尝一个,买去所余下的一半。这时篮子里还剩下35个桃子,原来这篮桃子共有多少个?
例
6、一根绳子,第一次截掉一半零1厘米,第二次截掉剩下的一半零1厘米,第三次截掉再剩下的一半零1厘米,还剩下7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例
7、在体育器材室里有若干个球,六年级学生借走3个又借剩下的一半;五年级借走一个又借剩下的一半;三年级同学借了一个又借剩下的一半,还剩下2个球,那么原有多少个球?
小学四年级奥数之容斥问题
例
1、四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成绩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例
2、甲班有48人,老师在班上问:“谁做完了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了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例
3、金水区有100个外语教师懂英语或日语,其中懂英语的有75人,既懂英语又懂日语的20人,那么只懂日语的教师是多少人?
例
4、某校选出50名学生参加区作文比赛和数学比赛,结果3人两项比赛都获奖了,有27人两项比赛都没有获奖。已知作文比赛获奖的有14人,问数学比赛获奖的有多少人?
例
5、在1~100的全部自然数中,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有多少个?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第12篇
1、一袋面,第一次用去,正好是4千克,第二次又用去这袋面的1/4,还剩多少千克?
2、某工厂计划生产一批零件,第一次完成计划的1/2,第二次完成计划的3/7,第三次完成450个,结果超过计划的1/4,计划生产零件多少个?
3、张师傅四天做完一批零件,第一天和第二天共做了54个,第二、第三、第四天共做了90个,已知第二天做的个数占这批零件的1/5。这批零件一共多少个?
4、六(2)班男生的一半和女生的1/4共16人,女生的一半和男生的1/4共14人。六(2)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5、甲、乙、丙、丁四人共植树600棵。甲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1/2,乙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1/3,丙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1/4,丁植树多少棵?
6、五(2)班原计划抽调1/5的人参加文娱汇演,临时又有2人参加,使实际参加的人数是余下人数的1/3,原计划抽调多少人参加文娱汇演?
7、玩具厂三个车间共同做一批玩具。第一车间做了总数的2/7,第二车间做了1600个,第三车间做的个数是一、二车间总和的一半,这批玩具共有多少个?(两种方法解)
8、有五个连续偶数,已知第三个数比第一个数与第五个数的和的1/4多18,这五个偶数的和是多少?
9、甲、乙两组共有54人,甲组人数的1/4与乙组人数的1/5相等,甲组比乙组少多少人?
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30厘米。如果长增加2/7,宽减少1/3,得到新的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求原来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11、学校图书馆原有文艺书和科技书共5400本,其中科技书比文艺书少1/5,最近又买来一批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和文艺书本数的比是9︰10。图书馆买来科技书多少本?
12、甲、乙两人原来的钱数的比是3︰4,后来甲给乙50元,这时甲的钱数是乙的1/2。甲、乙各有多少元钱?
13、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那么它们的价格之比是7︰4。甲商品原来的价格多少元?
14、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为49人,分子加上4,分母减去4后,得到新的分数可以约简为3/4,求原来的分数?
15、甲、乙各存款若干元,甲拿了存款的1/5给乙后,乙拿出现有存款的1/4给甲,这时他们都有180元。他们原来各存款多少元?
16、山上有株桃子树,一只猴子去偷吃桃子,第一天偷吃了1/10,以后八天,分别偷了当天现有桃子的1/9,1/8,1/7,……,1/
3、1/2,偷了9天,树上只剩下10个桃子。树上原有桃子多少个?
17、一堆西瓜,第一次卖出总数的1/4又4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1/2又2个,第三次卖出余下的1/2又2个,还剩2个,这堆西瓜共有多少个?
18、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8还多16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少2页,还剩下8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9、一实验五年级共有学生152人,选出男同学的1/11和5名女同学参加科技小组,剩下的男、女人数正好相等。五年级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六年级奥数之时间问题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