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可预测性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可预测性范文(精选12篇)

可预测性 第1篇

风险与收益的时际关系是资产定价相关实证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 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应与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即资产的高风险可预示资产未来的高风险溢酬。CAPM将金融资产总的价格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特质风险) 两个部分。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构造多样化投资组合而充分分散, 所以市场不会对这种可分散的风险进行补偿。系统风险无法通过持有资产投资组合进行分散, 市场必须给于投资者一定的风险溢酬才可补偿其承受的风险。因此, 只有系统风险才对资产定价有影响。然而, 在投资实践中, 由于交易费用、资金或投资偏好的限制, 许多投资者都不会持有充分多样化的证券以分散其面临的非系统风险, 他们承受的非系统性风险能得到风险报酬吗?Merton (1987) 认为此种情况下, 投资者不仅对市场风险也会对特质风险要求得到相应的风险溢价。

Campbell等 (CLMX, 2001) 构造出一个基于CAPM的风险分离方法, 并运用该方法研究分析了美国股票市场在公司、行业和市场整体3个层次的波动变化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Malkiel和Xu (1997, 2004) 用美、日股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分析认为高特质波动性风险的股票也有高期望回报。他们的研究说明特质风险可以预测个股收益。Ang, Hodrick, Xing, and Zhang (2006a) (AHXZ 2006a) 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回归残差的标准差度量特质波动率, 发现在美国股市具有高特质波动率的股票有异常低的预期平均回报。在AHXZ的研究中, 特质波动率大小分组后的特质波动率最高组与最低组的预期横截面平均收益回报率相差-1.06%, 表明承受高特质波动率风险不能得到相应的高风险回报, 这与Malkiel和Xu (1997, 2004) 的研究结论相反。AHXZ还证明, 高风险低回报的异常现象不能被各种已经发现的风险因素如规模、账面市值比、流动性、动量效应、协偏度、分析师预测差别等所解释。Guo和Savickas (2006c) 研究发现在美国市场和G7国家的资本市场, 用CAPM模型残差计算的特质波动率风险对收益回报有负的影响, 这与AHXZ (2006a) 的研究结论相同。Goyal和Santa-Clara (GS, 2003) 对美国股票市场整体收益的可预测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认为市场收益的前期波动对后期市场收益没有预测能力, 但前期市场个股横截面收益波动却与未来市场收益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说明前期个股横截面总体波动对市场收益有显著的预测能力。Bali、Cakici、Yan和Zhang (BCYZ, 2005) 亦验证了美国股市中波动与预期收益间的跨期关系, 认为GS得出市场个股横截面波动与市场预期收益正相关的结论并不稳健。他们的研究并不支持特质风险或波动对市场收益有预测能力的观点, 但认为个股的流动性水平有助于预测市场预期收益, 而该收益则是市场的流动性溢价水平。

Merton、GS和BCYZ的研究均只认为特质波动对市场收益有影响。但事实上, 即使市场收益率保持稳定不变, 市场内个股间的收益率也可发生相对变化。因此, 市场波动或特质波动将不会对市场整体产生影响, 而更可能对市场内个股收益率间的对比构成影响。为验证市场或个股特质波动是否对除市场收益外其他因素定价产生影响, 本文取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中除市场因子外的其他两个因子作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分析时, 本文借鉴GS (2003) 和BCYZ (2005) 的研究方法。与GS (2003) 和BCYZ (2005) 的研究结论不同, 本文发现公司、行业和市场3个层面的波动对市场超额收益率、账面/市值比组合超额收益率的预测能力并不显著, 而对公司规模超额收益率的预测却十分显著。这说明市场、行业和公司3个层次的波动都对个股规模因素的定价有显著影响。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特质风险不可直接观测, 一般应通过定价模型进行分解。现有的特质风险分解方法有主要有3种:Campbell等 (2001) 基于CAPM的间接分离法;BCYZ (2005) 基于CAPM的直接分离法;Malkiel和Xu (2003) 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直接分离法。由于直接分离法涉及到的变量较多, 且其中的主要变量无风险收益率, 并不容易获取, 为了分析的简便, 本文采用Campbell等 (2001) 的CAMP间接分离法。

1.2 数据选取

本文以1998年1月5日到2008年3月30日沪深两市A股每日交易数据为初始样本。日度交易数据来自CsMar研究数据库。FamaFrench三因子月度收益率数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及行业变更信息则取自RESSET数据。考虑到新股上市交易的初期, 其收益率波动较大。为消除这一影响, 我们将新股上市首月的交易日进行剔除。此外, 为计算公司或行业特质波动, 我们将某些交易期内行业个股少于3家的股票交易数据进行剔除。为分析的一致性考虑, 个股在月度内不足5个交易日的交易数据也被剔除。

1.3 变量定义

本文对公司规模的计算采用两种度量方法。第一种是用上市公司总市值度量, 第二种是用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度量。个股的日回报率采用分红再投资的复权收益率。行业分类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规定, 按13个大行业下的二级行业划分, 共分为33个二级行业。

1.4 波动率估计

本文先将样本期内个股进行行业分类及行业变更调整, 得到各行业个股的日交易数据。在计算权重时, 我们根据个股上月度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总市值或流通市值进行计算, 该权重在本月度内应保持不变。

(1) 计算沪深A股市场的市场波动率。我们通过总市值、流通市值和等权加权等3种方式计算日度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市场月度波动率的计算公式为:

ΜΚΤt=σ^mt2=st (Rms-μm) 2

其中μm是市场月度内各交易日市场收益Rms的平均水平。为方便比较, 我们将各月度波动率统一标准化为包括20个交易日的年化月度波动率, 月度行业和个股特质波动的月度波动率也按此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各交易日市场收益的计算, 我们用个股上月末的总市值或流通市值作为公司规模的度量, 以此计算具体交易日的个股权重, 该权重在本月内保持不变。

(2) 计算行业层面的月度波动率。对于具体行业i, 其特质波动率为:

σ^εit2=stεis2

εis=Ris-Rms

其中, Ris是行业i在交易日s的收益率。为得到行业的平均波动率, 我们需要将具体行业的波动率在市场各行业间进行平均, 其方法是:

ΙΝDt=iwitσ^εit2

其中, wit是行业i在市场组合中所占到的比重, 该比重可以是总市值加权、流通市值加权或等权。

(3) 计算公司层面的特质波动率。对于个股而言, 其特质波动率为:

σ^ηjit2=stηjis2

ηjis=Rjis-Ris

其中, ηjis是个股日收益率与其所在行业的行业收益率之差。我们再将个股的特质波动在行业内平均, 为:

σ^ηit2=jtwjitσ^ηjit2

其中wjit为个股在该行业中所占的权重, 权重的计算也可为总市值加权、流通市值加权或等权。故由此得到行业内个股特征波动率大小。为得到市场内个股特征波动率大小, 我们还需要将行业内的个股特征波动平均到各行业中去, 有:

FΙRΜt=iwitσ^ηit2

其中wjit为个股在该行业中所占的权重。

2 我国沪深A股市场、行业与个股波动趋势

根据CLMX (2001) 的间接分离方法, 我们依次分理出月度个股特质波动率、行业特质波动和市场波动率。对每一层次的波动率计算, 本文均考虑按总市值加权、流通市值加权和等权3种方式进行。图中各波动率序列的后缀为tv的表示按总市值加权, 后缀为fv的表示按流通市值加权、后缀为ew的表示是经等权重求得。

图1描述1998年2月至2008年3月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市场波动情况。由图1可以看出, 我国股市在2002年前, 市场波动幅度较大且比较经常, 显示制度或政策对股市的干预频繁且影响显著。在2002~2004年底, 市场波动幅度逐渐变小, 且保持了较好的稳定状态。但在2005年以后, 市场波动幅度逐渐增大, 显示市场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经总市值加权、流通市值加权和等权求得的市场波动率趋势表现一致, 且各自计算出的波动率大小相当接近。

图2描述1998年2月自2008年3月间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行业波动情况。由图2可以看出, 我国市场的行业波动率在2006年以前表现相对平稳, 只有2000年左右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那时国内参与炒作科技网络股有关。在2006年后, 特别是在2007年里, 我国股票市场的行业波动率急剧增大。且按流通市值加权的行业波动率远远大于等权或按总市值加权计算的行业波动率, 说明在此期间, 总市值小且流通市值大的个股具有更大的波动性。这一趋势可由2007年上半年小盘股现象得到印证。

图3为我国沪深A股市场个股特质波动率的变化趋势。我国个股特质波动率在2002年左右较大, 这与2000左右开始炒作概念股票有关。在2001~2005年中期间, 个股特质波动率表现较为稳定。

在2006年2月以后, 个股的特质波动率开始增大,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股改的影响。总体而言, 我国个股特质波动呈现先减小后又上升的趋势。这与黄波等 (2006) 的研究基本一直, 但与CLMX (2001) 关于美国市场个股特质波动的趋势表现相反。CLMX (2001) 的研究表明, 美国市场的公司特质波动正逐渐增大, 但在中国市场上却看不见这一趋势。与美国市场相比较而言, 我国股市在3个层次的波动率都明显大于美国股市。CLMX (2001) 按流通市值加权计算的美国股市行业及公司特质波动率的月度数据为0.01269和0.05039, 而国内的相应数据为0.055834和0.097713, 远远高于前者。

就我国市场中3个层次的波动率大小而言, 表1可知, 年化的个股特质波动均值为0.097左右, 远高于市场波动的0.063和行业波动的0.056。在以总市值加权或等权等计算方式下, 公司特质波动将超过市场和行业的波动之和, 占到总体波动的50%以上。行业层次的波动率在三者中最小, 这与CLMX (2001) 的研究结果类似。

图4描述了3个层次的波动率的变化趋势对比。由图4可看出, 3个层次的波动变动趋势较为趋同。而且, 3个层次的波动率在2002年前和在2006年后都急剧增大, 但在2002~2006年间则表现为相对平稳。由表2给出各波动序列的相关性说明, 这3个序列不论是以总市值、还是以流通市值或等权等方法加权求得, 他们之间都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不仅各波动序列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在各波动序列自身也存在较强的自相关关系。表3给出了根据流通市值加权和等权加权的各波动序列的自相关检验, 由此表看看出, 各波动序列存在严重的序列相关性。

注:*表示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表示在0%置信水平下显著。

为检验市场、行业和公司特质波动对市场收益和其他两个因子超额收益的预测能力, 需要对各波动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这里我们采用ADF方法对流通市值加权和等权的波动率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原假设是序列存在单位根, 是非平稳的序列, 备择假设是该时间序列为平稳序列。ADF检验的结果在表4中给出。从表4看, 在无截距项、有截距项、有截距项和趋势项3种情形下, 流通市值加权的波动率序列和等权中的波动率序列都满足平稳条件。

3 各波动序列对因子收益的预测能力分析

为验证市场波动、行业波动和公司特质波动对市场因子、公司规模因子、账面市值比因子的风险溢价是否有预测作用, 本文在借鉴GS (2003) 和BCYZ (2005) 的基础上, 构建如下模型:

Rf, t+1=a+β1Rf, t+β2MKTt+et+1 (1)

Rf, t+1=a+β1Rf, t+β2INDt+et+1 (2)

Rf, t+1=a+β1Rf, t+β2FIRMt+et+1 (3)

其中, Rf, t+1为因子f的超额收益率。为观察波动与F-F三因子溢酬的关系, 我们将公司特质波动与三因子刻画在图5中。观察表5可知, 公司特质风险与三因子溢酬之间有一定的协同关系, 且公司特质波动序列有前向指示作用。

检验各层次波动对各因子溢酬的预测能力, 我们用流通市值加权的各波动序列和各因子溢酬对模型 (1) 、 (2) 、 (3) 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回归, 所得结果见表5。由表5的结果可看出, 各因子溢酬的滞后项对因子向前一期的收益都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特别是对市场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而言。但在对市场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溢酬的预测中, 市场、行业和公司层次的波动都没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仅对公司规模溢酬的预测中例外。在对公司规模因子的收益预测中, 市场波动、行业波动和公司特质波动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这个结果说明, 市场、行业和公司特质波动高的时期, 放大买小的公司规模交易策略能享有超额收益。这一结果在用总市值加权的数据回归分析中依然稳健。

综合表5与表6, 我们认为市场波动、行业波动和个股特质波动对市场因子、账面市值比因子的预测能力并不显著, 而对公司规模因子的预测比较显著, 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存在。这一结果表明, 我国总的特质风险在2005年前较为平稳, 但市场并没有甄别公司好坏的能力, 公司特质波动往往随行业或市场波动而动, 表明市场波动加大时, 个股的炒作却日渐强烈。投机气氛严重的市场, 个股总的特质风险当然对市场收益没有预测能力。相反, 市场、行业和公司特质波动却能预测公司规模因子, 说明投机严重时, 小盘股能享有更高的超额收益水平。

注: (1) 、 (2) 、 (3) 指代计量模型, 括号前的数字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 括号内为该系数的显著性水平。

注: (1) 、 (2) 、 (3) 指代计量模型, 括号前的数字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 括号内为该系数的显著性水平。

4 结 论

本文以1998年1月至2008年4月沪深A股市场日交易数据为样本, 采用CLMX (2001) 对公司特质风险的间接分解法, 计算和讨论了我国股市市场波动、行业波动和公司特质波动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 我国股市的市场波动在2005年以后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市场稳定性日渐变差;行业波动在2006年前表现相对平稳, 但在2006年后大幅增加, 说明2006年以来行业分化严重;公司特质波动率尽管在2000年后逐渐减少并保持平稳, 但在2005年以来逐步增大, 说明行业内个股的分化也较为严重。

本文还考察了市场波动、行业波动与公司特质波动对Fama-French三因子的预测能力。分析认为, 市场波动、行业波动和个股特质波动对市场因子、账面市值比因子的预测能力并不显著, 而对公司规模因子的预测比较显著, 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存在。本文的结论表明, 我国股市还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 股市并不能区分上市公司的好坏。在市场波动和行业波动加剧时期, 市场对小盘股的炒作更加猛烈, 导致了市场波动、行业波动和公司特质波动对后期公司规模因子较高的预测能力。

参考文献

[1].Turan G Ball, Nusret cakici, Xuemin (sterling) Yan, Zhe Zhang.Does Idiosyncratic Risk Really Matter?[J].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5, 60 (2) :905~929

[2].Campbell, J., Lettau, M., Malkiel, B., Xu, Y..Have Individual Stocks Become More Volatile?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Idiosyncratic Risk[J].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1, 56:1~43

[3].Goyal, Amit., Pedro Santa-Clara.Idiosyncratic riskmatters![J].Journal of Finance, 2003, 58:975~1007

[4].Guo Hui, Robert Savickas.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and expected stock returns[J].Journal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2006, 24 (1) :43~56

[5].Fama, Eugene F., Kenneth R.French.Common riskfactors in the returns on stocks and bond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3, 25:23~49

[6].Malkiel, Burton G., Yexiao Xu.Risk and return re-visited[J].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1997, 23:9~14

[7].Merton, Robert C..A simple model of capital marketequilibrium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J].Journal of Fi-nance, 1987, 42:483~510

[8].Malkiel, Burton G., Yexiao Xu.Idiosyncratic riskand security returns[J].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Texas atDallas, 2004

[9].Malkiel, B.G., Y.Xu.Investigating the Behavior ofIdiosyncratic Volat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2003, 76 (4) :613~44

可预测性 第2篇

【语文】高考预测试题(9)·作文预测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有一位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2)美国《侨报》对时下中国现状有这样一段描述:一遇到排队,就抓耳挠腮、顿脚搓手,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望天,一副失魂落魄样儿;每逢堵车,先是嘴上骂骂咧咧,继而手摁喇叭不停,放眼望去,马路上全是“路怒族”;为了房子、车子、票子、面子,你追我赶,攀来比去,什么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早抛到脑后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诗圣”杜甫突然“很忙”,在网络蹿红,然而他被广大网友热烈追捧的缘由却并非他的千古名句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是无数在微博和帖子上疯传的关于他的五花八门的涂鸦图片。

杜甫手里有了狙击步枪、机关枪,胯下骑马,骑摩托,甚至坐上了坦克,当然,也有让杜甫推着超市的小车购物的。的确,这个样子的杜甫,的确很忙,忙得分身乏术,或者近乎成了孙猴子,有无数个化身。估计,这样的涂鸦,正未有穷,还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一次在郑州大学的演讲中,抛出了一句经典观点:“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后来,浙江一所高中将其作为高考备考励志标语打在LED大屏幕上以鼓励考生。

对于这句话所反映的当下中国高考现实,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家药品企业,连续两年在年初要上市的消息传出之后,立即受到动物保护组织、知名人士及社会公众强烈的舆论阻击。“活熊取胆”在中国掀起了强烈**,身陷舆论漩涡的“归真堂”开放熊场参观依旧未得到公众的“宽恕”,“活熊取胆”引发了公众对濒危动植物入药的争议。

由此,我们联想到一句公益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是啊,“鲨鱼游过万里海洋,却游不过小小的一碗汤!”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721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4.6%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缺乏真实沟通。青年缺乏真实沟通有哪些表现?48.6%的人认为表现是“线上沟通顺畅,线下真实沟通次数匮乏”,41.8%的人选择“与人沟通时,常常拿出手机,发短信,刷微博等”,35.7%的人认为还有“与人沟通时,害怕眼神交流”,还有32.2%的人认为是“与人沟通时,常常冷场”。

这则材料不免让人想到一句改编的诗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一.中国传统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行事风格更是以隐忍为主,主张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小不忍则乱大谋等。

中国当下的现状与上述传统相比,存在着重重矛盾,这些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表现、危害,就可以作为立意的角度。

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这种急躁、浮躁、暴躁的“三躁”现象呢?

1.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什么都“快”起来,在这个“快”的时代,人们缺少对事物耐心、细致的思考与分辨意识,甚至是没有分辨的能力。

2.社会的从众心理使然,面对事实,很多人不弄清事实,或者不想弄清事实,听风便是雨。中国有句古话叫“谣言止于智者”。

3.中国社会正在急速转型,功利主义思想甚嚣尘上,社会焦虑日渐严重,有时不免引起民众道德感的缺失,产生道德溃疡和道德贫血。

4.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很多人在其间迷失自我,所以会出现浮躁与狂傲、自信与自卑存在于一体的现象。

每个人都离不开这个复杂的社会,客观的社会环境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由此,可以联系一则寓言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就像我们当初想考取一所心目中的大学,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到长江,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呢?是浮躁,让蜗牛走向了平庸与平淡,甚至死亡。

怎样才能消除“躁”的问题?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寻找办法:

主观方面,我们要戒骄戒躁、稍安勿躁,加强个人修养;客观方面,需要社会给每一名公民以健康心态发育、成长的良好环境,比如“制度给力”,用制度保障公平公正,国民活得更有尊严,才能不“急”,才能不“躁”。

立意角度:①心浮气躁要不得。②平心静气才可成就大业。③学会“慢”生活。④⑤慢慢走,欣赏啊。⑥欲速则不达。等等

二.1.恶搞“杜甫很忙”,拿杜甫这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名人“开涮”,看似无伤大雅,但是众多媒体炒作和公众的围观,折射出了现在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

2.恶搞杜甫,无疑也暴露了现代教育的缺失,为什么对传统文化人们产生了无聊感而丧失了自豪感?这是不是值得我们在教育层面上进行反思?教会孩子仰望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代表者,这是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3.杜甫草堂有关人员认为,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这种方

式引起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

4.河南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认为,“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我们决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如果是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

5.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

6.“杜甫很忙”近期再一次爆红,主要原因可能是社会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和上班族借此娱乐消遣一下,毕竟此次疯狂传播的途径是微博。

7.“杜甫很忙”爆红也有“穿越剧”的影响,面对着穿越剧的疯狂上映,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穿越,但是苦于没有条件,微博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便捷的方式。

三.1.“没有高考,贫二代拼不过富二代”原因归纳:

①高等教育仍是精英教育,特别是优质大学资源并不充分。

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仍然是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平竞争规则。

③30多年的高考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2.“有了高考,贫二代也拼不过富二代”原因归纳。(不赞成此角度)

3.“没有高考,你拼不过富二代”这样的励志内容并不可取。

如果论点成立,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① 当下的社会是一个“焦虑”成为时代流行语的社会,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也有可能被过度诠释,人们会因为安全感的欠缺变得过分敏感。于是,人们很容易由“富二代”联想出“贫二代”,从而产生社会阶层的对立,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② 长期以来,国人已经形成一种凡事都要向什么什么,向谁谁看齐的畸形心理,如果成年人习惯了在这个心理怪圈里焦虑,他们必然会把这种“潜规则”“遗传”给下一代,代代焦虑不利于社会发展。

③“没有高考,你拼不过富二代”的心理暗示极容易让青年学生产生消极对待心理,从而化解掉青年人思想深处固有的追求卓越的品质。

④“没有高考,你拼不过富二代”于备战高考动员中既有激励、鞭策作用,但是也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前路渺茫的心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魏晋之风恐怕成为今日现实。

四.此材料既反映了商品生产、销售与突破道德底线之间的冲突问题,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文材料既关注了自然问题,又关注了人类自身发展问题,也考量着作者如何认识和看待“活熊取胆”事情本身的思考力,如何看待社会对此类现象的评价深度。总之,可写的空间比较大。从作文材料和要求看,写成社会现实评论式的文章有可写的空间和余地。写作思路可以沿着由活熊取胆引发的同类现象的消极影响、危害,如何处理好人类生存与发展需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这一类矛盾问题等,如:①最有效的办法是推动立法和政策制定来禁止“活熊取胆”。②找到熊胆完全替代药品,而且还要能劝服消费者接受。③让“活熊取胆”像“活牛挤奶”一样人性化。

五.1.从“为什么”的角度——为什么年轻人缺乏真实沟通——可以构思: ①过分依赖虚拟交友方式,不愿真实沟通。②缺乏真实沟通技巧。③阅历不够,缺乏沟通话题。④虚拟交友方式更时尚,更吸引人。⑤80后、90后容易过分关注自我,面对真实沟通情境常常碰壁,造成主观上对现实沟通的不适应。⑥人

与人之间亲密交往的机会减少,交往常常变成一种例行公事,关系变得冷淡与疏远。

2.从“为什么”的角度——为什么我们主张和强调真实沟通——可以构思: ①人们需要现实的沟通来传递感情、交流思想、表达情意、避免焦虑感。②一味依赖网络沟通,易导致个体孤独感,而人又绝对离不开社会现实,现实交流时难免出现困难。③对网络过分依恋引发心理疾病。④缺乏真实沟通导致现实中待人接物能力较差。⑤缺乏真实沟通导致真实沟通中不知所措或漠不关心。⑥缺乏真实沟通导致存在交流障碍,无法全面表达观点。⑦缺乏真实沟通导致内心更为封闭,无法融入社会。⑧浅层沟通使人们无法真正相互理解。

可预测性 第3篇

1. What’s the moment for you to pull out of a friendship?(P91)

【考点定位】 含有pull的动词短语的用法

【预测分析】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类含有pull的动词短语很有可能以词义辨析形式出现,也可能在完成句子中出现,复习时要熟记其基本用法及常用词组。

【归纳突破】 含有pull的动词短语:

pull out拔出;拉出

pull up向上拉;拔;(使)停下来

pull in(火车等)到达,到站;吸入;拉进

pull over把……开到路边

pull down拉下;拆毁

【高考练兵】

I daren’t let Bill loose on the garden—he’d _________ all the flowers.

A. pull downB. pull up

C. pull inD. pull over

答案:B

2. Another colleague who is known to have stolen things in the past is suspected of having stolen the camera.(P93)

【考点定位】 含有介词of的动词短语的用法

【预测分析】 含有介词of的动词短语的用法近年逐步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其考查方式多样:可以结合语境考查动词的选择,可以考查介词of,也可以以改错的方式考介词的用法。复习时要归纳、熟记这些短语的基本用法。

【归纳突破】 含有介词of的动词短语:

suspect sb. of (doing) sth. 怀疑某人(做)某事

accuse sb. of (doing) sth. 指责某人(做)某事

warn sb. of (doing) sth.警告某人(做)某事

inform sb. of (doing) sth.通知某人(做)某事

convince sb. of sth. 使某人相信某事

require sth. of sb.向某人要某物

【高考练兵】

1) People_________him of having stolen the computer of the school, but there was no evidence available.

A. warnedB. informed

C. suspectedD. convinced

2) I try to convince him_________the reality of the danger, but he didn’t seem to care.

A. aboutB. forC. overD. of

答案 : 1) C2) D

3. We are often hardly aware of this.(P94)

【考点定位】 含有介词of的形容词短语的用法

【预测分析】 含有介词of的形容词短语的用法的考查方式多样:可以结合语境考查形容词的选择,可以考查介词of,也可以以改错的方式介词的用法。复习时要归纳、熟记这些短语的基本用法。

【归纳突破】 含有介词of的形容词短语:

be aware of ... 意识到

be considerate of ...对……体贴

be conscious of ... 意识到……

be typical of... 具有……特征

be fond of... 喜欢……

be ashamed of...因……感到羞愧

be guilty of 犯有……罪

【高考练兵】

1) It is_________ of you to call on your relatives

from time to time.

A. awareB. considerate

C. consciousD. typical

2) It was typical_________ him to be so merciless. He has no love for others.

A. aboutB. forC. ofD. over

答案: 1) B2) C

4. As with sports team, group work can only be successful when group numbers respect and support each other.(P94)

【考点定位】 as with 型介词短语

【预测分析】 as with 为一种省略的介词短语,其完整形式为as is the case with ... “正如……的情形一样”。因为具有隐蔽性而显得特别重要,命题方式多以考查介词的选择为主。实际上在英语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含有介词as的短语值得大家注意。

【归纳突破】 as with 型介词短语:

as with正如……的情形一样

as for关于;至于

as to关于;至于

【高考练兵】

Chinese has many idioms and sentence patterns. As_________ Chinese, English also has a lot of fixed expressions that need remembering.

A . ofB. withC. forD. to

答案: B

5. Two years ago, she decided to put that money to good use.(P98)

【考点定位】 与put有关的短语

【预测分析】 高中英语中有很多含有put的短语及固定表达法,主要有动词加副词型及其它类型的短语,命题时主要以单项选择的方式结合语境考查它们的用法,此外在完形填空中,动词及短语也是主要考查方向,复习时要归纳、熟记这些短语的基本用法。

【归纳突破】 与put有关的短语:

put sth. to use / test / an end / a stop利用;检验;终止……

put sb. to sleep让某人入睡

put away收起来;储存

put aside搁置;放一边;保留

put one’s heart into全神贯注于……

put out熄灭;生产;出版;伸出

put on穿上;上演

put down写下;镇压

put back拨回;推迟

put on weight发胖

put up搭起;张贴;提供住宿

put off推迟

put into输入;把……译成

put forward提出

put up with忍受

to put it another way换句话说

to put sth. into practice / effect实施;生效

【高考练兵】

1) Don’t worry about where you will stay for the night. We can put you _________ for the night.

A.upB. down C. asideD. off

2) The president had to put_________ some pet programs to deal with a crisis.

A.upB. down C. asideD. off

3) He made too many mistakes in the exam.To _________it another way, he failed to pass the examination.

A. putB. place C. setD. speak

4) New medicine will be put to the before it is widely use for the sake of_________human’s health.

A. effectB. practiceC. useD. test

答案: 1) A2) C3) A4) D

6.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meant that the schools had to expand to take in many more students. (P103)

【考点定位】 含有take的动词短语的用法

【预测分析】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类含有take的动词短语很有可能在单选中的词义辨析题中出现,也可能在完成句子中出现,完形填空中也可能会有考查,复习时要熟记其基本用法及常用词组。

【归纳突破】 take + adv.型短语

take in吸收;欺骗;让……进入;接受

take out拿出;扣除;除去

take off脱掉;起飞(步)

take on呈现;雇用;承担

take up拿起;从事;占据

take down记下;拿下

take back收回

take apart拆开

take after长相像

take over接管

【高考练兵】

She _________her mother almost in everything, for example, she smiled the way her mother did.

A. took afterB. took on

C. took overD. took in

答案:A

7. Rachel, in an act of revenge, passing on his bad fortune to her. (P112)

【考点定位】 含有in的介词短语

【预测分析】 含有in的介词短语的用法近年逐步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其考查方式多样:可以结合语境考查名词的选择;也可以以改错的方式考查介词的用法。复习时要归纳、熟记这些短语的基本用法。

【归纳突破】 含有in的复杂介词短语:

in the act of在(做某事)时;正要(做某事)

in honour of为向……表示敬意

in praise of 称赞;赞颂

in case of以防;万一

in memory of为纪念……

in time of在……时候

in store for为……准备着

in love with和……相爱

in need 在危难中,在困难中

in charge of主管

in possession of拥有

in face of 面对

in preparation for准备……

in the name of以……的名义

in return for作为对……回报

in exchange for作为对……交换

【高考练兵】

The monument was set up_________ the soldiers who died for the country.

A. in store forB. in honour of

C. in an act ofD. in case of

答案: B

8. It turned out that Godfrey had also seen Franklin move the diamond that night.(P16)

【考点定位】 含有turn的动词短语的用法

【预测分析】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类含有turn的动词短语,很有可能在单选中的词义辨析题中出现,也可能在完成句子中出现,完形填空中也可能会有考查,复习时要熟记其基本用法及常用词组。

【归纳突破】 含有turn的动词短语:

turn out证明是;结果是;生产;出去

turn away把打发走;拒绝

turn back往回走;掉转头

turn in上交;上床睡觉

turn off关掉

turn on打开

turn to翻到;求助于;转向

turn over翻转;翻过开;仔细考虑

turn down关小;调低;拒绝;不接受

turn up开大;调高;出现;到达;找到;发现

turn into变成;译成

turn around翻身;翻转

turn against反对;背叛;对……不利

【高考练兵】

The party _________ to be very successful, though we didn’t plan the party ahead of time.

A. turned backB. turned away

C. turned outD. turned over

可预测性 第4篇

根据车轮在车辆中的位置、重车运行的方向、线路曲率、转向架中轮对的方位、冬天天气条件 (冬天, 北美车轮更换增加) 的不同, HIW以不同的速度发生。承载鞍垫失效与运行速度和线路有关, 是不可预测的。AWFW导致过早的车轮更换, 仅出现在一辆车的特定位置上。所有这些更换都阻碍了计划性维修管理, 使车轮检修资源更为紧张。因此, 北美铁路行业正在寻找一种更便于预测性能的货车转向架。

TTCI已经确定:

(1) HIW是由于前导轮对上的大导向牵引力和小曲线上内轨接触造成的[1,2,3,4,5,6,7,8]。HIW通过装用改良导向性能的转向架可以降低甚至消除HIW。

(2) LCH时车体不稳定[9,10,11], 一般来说, 在速度超过大约100km/h (60mile/h) 时出现, 此时共振车体模态与轮对的摇头频率相耦合。

(3) AWFW是因制动梁横向导向不足造成的[12,13,14,15]。

以下是各符号的注释:

AAR:北美铁路协会;

AWFW:非对称车轮轮缘磨耗;

HIW:高冲击车轮;

IFCT:改进的货车转向架;

IWS:测力轮对;

L/V:轮轨横向力/轮轨垂向力;

LCH:重车蛇行;

RCF:滚动接触疲劳;

SRI:战略研究项目;

T/N:牵引比率, 即切向载荷与垂向载荷之比;

TTC:运输试验中心;

TTCI:运输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1 TTCI的转向架设计建议和车辆行业的响应

1.1 利用承载鞍垫降低轮轨导向力

承载鞍垫 (图1) 有助于轮对在曲线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径向位置 (图2) 。保证承载鞍垫具有足够的纵向刚度, 当轮对在单侧闸瓦制动而产生轴距扩展力的作用下, 承载鞍垫可使轮对导向, 同时允许轮对产生一定程度的径向功能, 从而减小轮轨导向力[16], 这意味着轮对在比约5° (半径350m) 小的半径曲线上不可能占据完全径向位置。因此需要随之确定承载鞍垫的纵向间隙尺寸, 以满足承载鞍垫在制动作用下产生的纵向变形。

评估的承载鞍垫外形很明显随着刚度、减振性能、纵向变形能力的不同而不同, TTCI并不清楚各承载鞍垫的具体特性参数。TTCI所使用的曲线评价标准是前导转向架前导轮对的内轨牵引比率大小 (图3) 。

牵引比率用T/N表示, 等于导向轮对纵向和横向蠕滑力的矢量和除以名义载荷。T/N是内轨接触黏着的一种限定条件 (与摩擦系数对应) , 开始试验时建议限度T/N<0.3 (车辆以均衡速度通过曲线) 。非均衡条件将造成更高的前导轮对导向力和内轨T/N[19,20,21]。为了进一步控制试验条件, 所有试验都在均衡速度下进行, 在最大7.5°曲线上 (曲线半径大约230m (760ft) ) , 限定T/N<0.3。一个同步战略研究项目 (SRI) 正在进行中, 从而更加精确地定义这个限度。

1.2 增大抗菱刚度以提高蛇行稳定性

蛇行稳定性取决于悬挂机构提供的轮对间摇头刚度 (图4) 和轮对间剪切刚度 (图5) 的综合作用。一般来说, 当轮对间摇头刚度有意降低 (为了提高曲线通过能力) 时, 如果要保持转向架的稳定性, 那么轮对间的剪切刚度就一定要增大。因此, TTCI建议使用侧架交叉支撑装置 (图6) 或弹簧托板。这些部件通常称为抗菱刚度辅助装置, 它们与斜楔和承载鞍垫板旋转刚度共同提供转向架的剪切刚度。

轮对间剪切刚度由辅助抗菱刚度和承载鞍垫横向刚度共同决定。

业内大多数方案是使用弹簧托板或交叉杆, 试验结果表明, 最有效的设计具有最强的抗菱约束 (刚性交叉杆和弹簧托板, 带有横向刚度的承载鞍垫) 。

其中一家转向架供应商提供了一个改进斜楔设计方案, 无需附加剪切增强装置。该设计通过了最初的LCH试验。然而, 发现在某种线路条件下车体的摇头和横摆振型会发生共振。上述振型使斜楔摩擦力达到饱和。于2009年进行了试验和仿真计算以确定LCH的根本原因, 试验显示在蠕滑饱和时, 斜楔提供的抗菱约束会被图7所示的因素减小[9,10,11]。

TTCI已经认识到蛇行是系统问题, 与车轮和钢轨外形也有关系。共形踏面接触锥度大, 可能引起摇头和横摆振动、摩擦饱和及低速下的LCH。斜楔装置方案没有得到认可, 因为它会把抗菱刚度降低到原来的, 削弱了货车悬挂系统由短暂轨道输入响应状态恢复到常态的能力。LCH会造成过大的轮轨力, 对轨道和车辆造成损害, 在极限情况下影响冲击系统安全性。

1.3 有效的制动梁导向

辅助抗菱刚度对约束两侧架间的距离是有利的, 从而, 制造公差较小的制动梁能够适合两侧架间较小的间隙, 这样能够减少制动梁和车轮之间的横向游隙, 增加了发生AWFW的可能性 (图8) [12,13,14,15,16,17,18]。

1.4 轮对的方向精度

一旦消除HIW, AWFW则会增加, 转向架中的轮对其方向要准确, 从而避免或延迟车轮踏面发生非对称磨耗, 这非常关键。转向架主要有2种形式的轮对错位。

(1) 轮对摇头;

(2) 轮对剪切。

这些形式分别在图4、图5中用轮对位移显示出来, 方向精度导致的冲击因上述形式的刚度而加剧:

(1) 如果轮对间摇头刚度大 (三大件转向架) , 轮对间的摇头错位影响就大;

(2) 如果轮对间的剪切刚度大 (刚性抗菱转向架) , 轮对间的剪切错位影响就大。

所以, TTCI进行了初步错位试验, 结果见本文第2节。

转向架旋转错位是第3种错位形式。由于典型转向架采用摩擦心盘, 第3种错位形式与典型转向架相关性较小。除非在心盘处或在常接触弹性旁承处有约束, 否则旋转错位不会成为主要因素。

2 试验结果概述

TTCI利用以下试验评估所提交的转向架性能。

(1) 测力轮对试验在TTCI的轮轨磨耗环线上进行。这个环线由1个3°曲线 (半径约为580 m) 、1 个4°曲线 (半径约为440 m) 、1个5°曲线 (半径约为350m) 、1个7.5°曲线 (半径约为230m) 、1个10°曲线 (半径约为175 m) 和1 个12°曲线 (半径约为150 m) 构成。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进行试验, 以检查轮对间的错位。根据测力轮对输出结果计算前导轮对内轨牵引比率 (T/N) , 将牵引比率与三大件转向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并与当前在北美具有最优曲线性能的货车标准转向架即M-976转向架进行试验结果对比。

(2) 以下试验项目依据AAR的M-976 标准进行[22]。

空车、重车蛇行试验;

动态曲线通过试验;

点头和浮沉模态试验;

扭曲和侧滚试验。

2.1 曲线试验结果

性能最好的转向架与标准三大件转向架以及M-976转向架的曲线试验结果见图9~图14, 图中给出的是前导轮对内轨牵引比率的概率密度。红色区域代表当T/N>0.3时, 车轮有可能受到损伤。

必须强调的是, 这些试验结果都是车辆以均衡速度通过曲线时获得的, 试验结论并不适用于非均衡速度条件下的车辆曲线通过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改进货车转向架的曲线性能在10°和12° (半径175m和150m) 之下的所有曲线上都优于三大件转向架和M-976转向架。由北美运营铁路的曲率谱可知, 典型的曲线约为7.5° (半径230m) 之内 (图15) 。个别山区线路中可能有更小半径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 有可能不得不结合采用其他方法 (轨面润滑和轨顶摩擦控制) 改善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

图9~图12表达了改进的货车转向架 (IFCT) 在不超过7.5° (半径230m) 曲线上的优越性。对以非均衡速度通过曲线的转向架进行研究发现, 在非均衡速度情况下的小半径曲线上, 改进的货车转向架也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图16总结了性能最优转向架的曲线试验结果, 给出了曲线试验中前导轮对内轨牵引比率的中值。方框显示25%百分位数和75%百分位数的数值, 方框两端的线条则对应5%百分位数和95%百分位数的数值。

一定要谨慎对待图16中10° (半径175m) 和12° (半径150m) 曲线上所取得的试验结果。似乎M-976转向架悬挂或改进性能转向架都没有表现出优越性。如果线路曲率主要在10° (半径175m) ~12° (半径150m) 范围内, 那么采用某种形式的径向或自导向转向架有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2.2 空车蛇行试验结果

图17给出了最优性能改进型转向架空车蛇行试验结果。加速度的峰-峰值和加速度的标准偏差 (在2 000ft或610m的窗口上) 都远远小于限度值。这表明空车蛇行能够通过采用大的转向架抗菱刚度得到控制, 同时, 减小轮对摇头刚度可以改善曲线通过能力。

2.3 重车蛇行试验结果

图18 给出了最优性能改进型转向架直线重车蛇行试验结果。加速度的峰-峰值和加速度的标准偏差 (在2 000ft或610 m的窗口上) 也都远远小于限度值。

在试验期间, 发现重车蛇行在某种线路条件下 (尤其是小半径曲线) 会被激起。这时, 轮轨呈现轮缘单点接触状态 (图19) , 而不是轮缘共形接触 (图20) 。前导轮对左右轮径差很大, 致使左右轮纵向蠕滑力非常大, 使重车在超过610 m的线路上运行时被激起蛇行运动。

综上所述:

(1) 重车蛇行是系统问题, 为避免重车蛇行, 在出现轮轨单点接触的线路部分, 最好打磨成轮轨共形接触状态, 否则高接触应力和纵向蠕滑很可能导致滚动接触疲劳。

(2) 不带附加抗菱约束装置的转向架, 当轮轨单点接触条件被触发时, 更容易发生蛇行, 并且蛇行运动持续的线路长度会更长。

2.4 动态曲线通过试验结果

图21给出了动态曲线通过试验结果。结果是可以接受的。考察指标L/V值 (车轮横向载荷除以车轮垂向载荷) 的最大测试结果是在共振条件下通过10° (半径175 m) 曲线时获得的。这个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试验工程师能够安全驾驶车辆驶过共振区, 将车辆提高到更高速度。

随后分解检查发现, 摩擦斜楔和磨耗板表面有擦伤磨损。这个问题已解决, 不会影响试验结论。

2.5 点头和浮沉试验结果

图22 给出了点头和浮沉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很好, 都在限度值范围内。

2.6 扭曲和侧滚试验结果

图23 给出的扭曲和侧滚试验结果都在合格限度内。

2.7 轮对方向准确性试验

2.7.1 径向偏转

图24给出了牵引比率的中值的试验结果。牵引比率由测力轮对 (IWS) 在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上测量得出。测力轮对所在的转向架人为地设置了10 mm (in) 的径向偏转, 车辆以均衡速度通过不同曲率的曲线。也就是说, 一侧侧架轴距比另一侧侧架轴距大10mm, 这超过了AAR标准的要求, 其目的是确认轮对错位和其影响是否能够测出。试验时, 测力轮对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通过不同半径的曲线。

图24 说明运行方向会导致T/N中值的巨大差异。在顺时针运行工况下, 在3° (半径580m) 曲线上就可能发生车轮损伤。而当转向架逆时针方向运行时, 则在10°曲线 (半径175m) 上运行时才可能发生车轮损伤。

然后, 在转向架的2 条轮对径向错位3 mm (in) 的情况下进行了相关试验。也就是说试验时一侧侧架轴距比另一侧侧架轴距大3mm。这接近于AAR标准规定的限度值 (取决于承载鞍与侧架之间的间隙和磨耗) 。

图25所示的试验结果表明, 测量的中值线彼此靠近, 可能在试验测量精度范围内, 或者接近试验测量精度范围 (与轨道几何、主要摩擦、转向架公差等有关) 。

2.7.2 剪切错位

将转向架的轮对在径向精确定位, 不用承载鞍弹性垫来提供纵向恢复力。安装一个辅助抗菱控制装置, 人为地设置剪切错位10mm (图25) 。

由图26可知, 牵引比率的中值在顺时针和逆时针工况下“重叠”在一起, 说明转向架性能未受到线路方向的影响。尽管试验工况较为单一, 但可以说明附加抗菱装置提供的约束可以在工程上应用, 不会引起轮对方向精度问题。

3 结束语

已经完成了1 台转向架即改进型货车转向架 (IFCT) 的概念设计。该转向架能够降低三大件转向架和M-976转向架前导轮对的内轨导向力, 在限度范围内能够明显减少HIW的发生。

该转向架提高了重车蛇行稳定性, 重车蛇行速度超过了利用斜楔提供抗菱刚度的转向架 (三大件转向架和M-976转向架) 。

转向架的动态曲线、点头和浮沉、扭曲和侧滚性能满足AAR标准的要求。

如果在转向架制造过程中的有关尺寸可以控制在试验过程中的有关尺寸范围内, 那么采用辅助抗菱装置不会影响轮对方向的精度。

4 下一步工作

最优性能转向架和部件将接受TTC的耐久试验, 随后进行有限运行考验以确定:

(1) 部件和子系统的耐用性;

(2) 提高车轮寿命预期的量化;

(3) 维修周期的设置-预计使用辅助抗菱装置能够减少斜楔上的载荷和磨耗, 这会明显延长斜楔寿命;

(4) 改进货车转向架 (IFCT) 运营的总体成本和收益细化。

本文中引用的曲线上“中值T/N<0.3 限度”将在相关的战略研究项目 (SRI) “滚动接触疲劳根本原因”中进一步定义和确认。

参考文献

[1]Cummings S.Prediction of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using instrumented wheelsets[C].In Proc.ASME Fall Conference RTDF, Chicago, Illinois, USA, September 24-25, 2008.

[2]Tournay H, Duran D, Anankitpaiboon S.A wheelset suspension to prevent shells on freight car wheels.Technology Digest TD-09-039, AAR/TTCI, Pueblo, Colorado, USA, December 2009.

[3]Tournay H.A root cause for thermal mechanical fatigue resulting in high impact wheels[C].In Proc.16th IWC Conference, Cape Town, South Africa, March 14-18, 2010.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业务约定书 第5篇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

兹由甲方委托乙方对本约定书第一条第1款所指的预测性财务信息进行审核,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约定:

一、业务范围与审核目标

1.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对甲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_____会计制度》编制的20___年12月31日的预测资产负债表,20___预测利润表、预测股东权益变动表、预测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以下统称预测性财务信息)进行审核。

2.乙方通过执行审核工作,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下列方面提出审核结论:(1)根据对支持假设的证据的检查,是否注意到任何事项,导致乙方认为这些假设不能为预测性财务信息提供合理基础;(2)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否依据这些假设恰当编制,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_____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列报。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

1.编制预测性财务信息,包括识别和披露预测性财务信息依据的假设。

2.甲方管理层应确保:(1)预测性财务信息是依据截至编制该信息日所能获得的所有信息,对其涵盖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作的最佳估计假设编制;(2)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建立在该信息的涵盖期间内管理层对预期未来发生的事项和采取的行动的基础之上;(3)预测性财务信息所依据的重要假设、编制时选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其他可能对预测性财务信息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已作出充分披露。

(二)甲方的义务

1.及时为乙方的审核工作提供其所要求的全部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在20___年__月__日前提供审核工作所需的全部资料),并保证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确保乙方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核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的其他信息。

3.甲方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核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

4.为乙方派出的有关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主要事项将由乙方于审核工作开始前提供清单。

5.按本约定书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审核费用以及乙方人员在审核期间的交通、食宿和其他相关费用。

三、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一)乙方的责任

1.乙方的责任是根据甲方提供的信息,在实施审核工作的基础上对预测性财务信息提出审核结论。乙方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以下简称审核准则)的规定进行审核。审核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核工作,以对预测性财务信息提出审核结论。

2.审核工作涉及实施审核程序,以获取有关预测性财务信息编制和列报(包括披露)的证据,选择的程序取决于乙方的判断,包括对下列事项作出评价:(1)甲方管理层编制预测性财务信息时所依据假设;(2)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否在假设的基础上编制;(3)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否已恰当列报。

3.乙方应当合理计划和实施审核工作,以使乙方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甲方管理层采用假设的合理性提供有限保证,并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编制与假设的一致性,以及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_____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列报提供合理保证。

4.如果乙方在执行审核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下列事项,应在审核报告出具前与甲方管理层进行必要的沟通:(1)预测性财务信息依据的假设没有为其提供合理基础;(2)预测性财务信息并未在假设的基础上恰当编制,(3)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列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_____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果甲方对上述事项未按乙方的建议进行调整,乙方有责任在审核报告中予以指明。

5.由于预期事项通常并非如预期那样发生,并且变动可能重大,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测性财务信息存在差异。乙方在出具的审核报告中应对这一点作出必要的警示。

6.如果审核报告日后出现新的情况,乙方没有责任根据这些情况对审核报告进行修改或更新。

7.乙方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不能减轻甲方及甲方管理层的责任。

(二)乙方的义务

1.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核工作,出具审核报告。乙方应于20___年__月__日前出具审核报告。

2.除下列情况外,乙方应当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甲方信息予以保密:(1)取得甲方的授权;(2)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的行为;(3)接受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4)监管机构对乙方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监管机构处罚前的调查、听证)以及乙方对此提起行政复议。

四、审核收费

1.本次审核服务的收费是以乙方各级别工作人员在本次工作中所耗费的时间为基础计算的。乙方预计本次审核服务的费用总额为人民币__________万元。

2.甲方应于本约定书签署之日起_____日内支付______%的审核费用,剩余款项于[审核报告草稿完成日]结清。

3.如果由于无法预见的原因,致使乙方从事本约定书所涉及的审核工作实际时间较本约定书签订时预计时间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时,甲乙双方应通过协商,相应调整本约定书

第四条第1项下所述的审核费用。

4.如果由于无法预见的原因,致使乙方人员抵达甲方的工作现场后,本约定书所涉及的审核服务不再进行,甲方不得要求退还预付的审核费用;如上述情况发生于乙方人员完成现场审核工作,并离开甲方的工作现场之后,甲方应另行向乙方支付人民币______元的补偿费,该补偿费应于甲方收到乙方的收款通知之日起____日内支付。

5.与本次审核有关的其他费用(包括交通费、食宿费等)由甲方承担。

五、审核报告和审核报告的使用目的与责任

1.乙方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规定的格式和类型出具审核报告。

2.乙方向甲方出具审核报告一式___份,该审核报告仅供(列明使用目的)。

若甲方将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报告用于上述范围以外的其他用途,则甲方须书面征得乙方同意。由于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后果,与乙方以及签署审核报告的注册会计师无关。

3.甲方在提交或对外公布审核报告和已经过审核的预测性财务信息时,不得修改乙方出具的审核报告以及经审核的预测性财务信息。当甲方认为有必要修改会计数据、报表附注或所作的说明时,应当事先告知乙方,乙方将考虑有关的修改对审核报告的影响,必要时,将重新出具报告。

六、本约定书的有效期间

本约定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并在双方履行完毕本约定书约定的所有义务后终止,但其中第三

(二)2、四、五、八、九、十项并不因本约定书终止而失效。

七、约定事项的变更

如果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影响审核工作如期完成,或需要提前出具审核报告时,甲、乙双方均可要求变更约定事项,但应及时通知对方,并由双方协商解决。

八、终止条款

1.如果根据乙方的职业道德及其他有关专业职责、适用的法律法规或其他任何法定的要求,乙方认为已不适宜继续为甲方提供本约定书约定的审核服务时,乙方可以采取向甲方提出合理通知的方式终止履行本约定书。

2.在终止业务约定的情况下,乙方有权就其于约定书终止之日前对约定的审核服务项目所做的工作收取合理的审核费用。

九、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十、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

本约定书的所有方面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进行解释并受其约束。本约定书的履行地为乙方出具审核报告所在地,因本约定书所引起的或与本约定书有关的任何纠纷或争议(包括关于本约定书条款的存在、效力或终止,或无效之后果),双方选择第___种解决方式:

(1)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提交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十一、双方对其他有关事项的约定

本约定书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

授权代表:(签名并盖章)

二○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浅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预测性阅读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阅读理解过程 预测能力培养

一、引言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重视的是认知和应试。在传统的描述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的双重影响下,教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语言点的讲解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支离破碎”的课文,文章已失去了整体性和生动性,课堂也变得枯燥无味。长此以往的英语教学已完全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本真。教者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完全依赖于大量的“题海战术”。教者未能重视阅读策略的指导和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通缺乏质疑批判和大胆猜测的能力。然而,从本质上而言,阅读应该是Goodman所认为的那样“阅读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猜测活动。”他认为有效率的阅读不是精确地感知和辨认所有语言成分的结果,而是一种选择能力的结果。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和作者不断交流的过程。高效率的读者总是在不断地预测文章的内容与不断地验证其假设是否正确中进行。因此,加强和培养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的预测能力迫在眉睫。

二、预测的作用

首先,有效的预测使阅读变为一种主动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预测能够减少阅读时考虑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大脑信息处理的负担,加快阅读的速度。其次,预测也能使阅读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因为在阅读中甚至在阅读前读者就开始猜测文章的意义。所以,整个的阅读过程不是盲目地在无意义的字母中漫无目的地进行而是带着设想并在阅读中检验其正确与否的过程。再次,无论预测的结果正确与否都会对读者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如果预测与文章内容大致相同时,则会给读者一种成就感,增强其阅读兴趣。而当预测与文章内容不一致时,则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引发其阅读的兴趣。

三、英语预测能力培养的途径

1.根据文章的标题进行预测。文章的标题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浓缩,是文章的“眼睛”。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抓住第一次与作者对话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标题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有些文章的标题是一目了然的,看到标题就能想到文章的内容。如译林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的第一单元的标题为Canada—land of maple trees。这个标题就清楚地告诉了学生本课会向我们介绍加拿大这个国家。而有些课文的标题就不是那么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文章内容,这时候需要我们教者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的第一单元的标题为Teach a man to fish。其内容就讲的不是教人学钓鱼。在对此篇文章进行预测时,教者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入: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want to help a man in poverty? Should we give him some money directly or teach him a skill?再回答了此问题后,再请学生理解这样一句的谚语的含义“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通过这样问题的挖掘理解,学生也能预测出文章讲的是如何帮助贫困的人。

2.根据词汇进行预测。在对文章的标题进行预测之后,我们教者可以给学生若干个单词,再让学生从中选出几个,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看这些词汇是否在文章中出现,验证其假设,从而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

3.利用文章的主题句进行预测。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西方人的思维逻辑和表达方式与中国人的明显不同。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因此,文章的结构是很有层次性的,往往文章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句展开的。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抓准文章的主题句,然后对全文的内容进行大胆的预测。如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的第二单元Population Movement in the USA为例,学生如能抓住文章的主题句In this edition,we are looking at some population trends in the USA,就能对文章的内容做出准确地预测,讲的是美国的人口变化的趋势。

4.利用语篇的承接语进行预测。一篇完整的文章段落之间、句子或是词语之间一定有所关联。而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预测下文。此类常见词如下:

表示举例说明:for example,like,such as,for instance

表示陈述事实:in fact ,actually,as a matter of fact,to tell you the truth

表示总结:on the whole,in a word,to sum up,in short,in conclusion,from what I have said above

表示因果关系:as a result ,thus,therefore,so that,as,because,consequently,

表示转折:but,however,while,instead,although,different from,in spite of等。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的第二单元The Acropolis Now一课中由第三段However,throughout history,few ancient monuments have avoided damage.这句话中的however可以预测到文章接下来会对卫城的损坏状况进行介绍。

5.利用课后问题或教者自己设计一些问题对文章進行预测。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课文后常常会有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这些题目其形式是单选题还是问答题,都是基于课文内容的。因此,教者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前先浏览文章后的问题,根据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经验,进行大胆地猜测。另外,教者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任务来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如教者可以仅给学生提供文章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让他们预测接下来发生的内容。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的第三单元Aids Today这一课第一段中讲述了一对兄妹的父母都因为艾滋病失去了生命。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为What will happen to them?这个时候教者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兄妹俩的命运将何去何从?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也许产生以下预测.他们俩是否也感染了艾滋病,最终丧生。亦或是他们俩受到了某个个人或社会团体的帮助,生活得很好。带着种种猜测,学生将饶有兴趣地阅读接下来的文章,并在文章中检验着自己的假设。

6.利用对不同体裁文章组织机构的特点进行预测。如果学生了解和熟悉不同体裁文章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展开形式,也会使他们能够在阅读中理清文章的整体布局,使他们比较容易对文章做出预测。例如,一般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和结论三部分组成。而说明文则是以时空的变化为顺序。这两种文体语篇的总体框架一般采用“演绎型”,即从概括到具体的写作方式。而这些文章的展开形式通常是例证法、分类法等。而记叙文则以故事的情节发展为线索,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学生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一般而言,阅读记叙文时寻找假设的答案更为直接与快速。

四、预测的注意点

1.我们教者应该有意识地帮助或鼓励学生建立起丰富的背景图式。背景图式应该包括生活得方方面面,如语言体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等。图式背景越是丰富,越是有利于对文章做出正确的推测。

2.教者应该尽量帮助学生消除预测中的焦虑情绪。在学生进行预测时,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的,这时教者应该采取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当学生预测发生差错时,不应该立即纠正而是应让学生在随后的阅读中自我纠正过来。

五、结语

Grellet认为阅读的过程是不断猜测的过程。读者利用已知的知识去推测和认识未知的知识。在阅读中进行预测,能够帮助学生引出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激活其图式,所以读者必须充分利用头脑中的信息即图式理论去与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相互作用,做出大胆的恰当的预测。作为教者,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性阅读的技巧。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些预测技巧并不是通过教师的教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和学生的自我摸索中形成的。通过预测性阅读,学生能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愉悦的阅读体验。我们教者有义务对学生进行预测性阅读的训练,从而使他们成为高效率的阅读者。

参考文献:

[1]Goodman, K.S.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1967(6),p126-135.

[2]Hallidy, M.A.K and R.Hassan.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武和平.圖式建构与外语阅读预测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6-50.

[4]丁言仁,文秋芳.第二语言习得与英语学习策略[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财务预测——筹资预测法浅析 第7篇

企业资金筹集或称筹集资金, 指向企业外部有关单位或个人以及从企业内部筹措和集中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按照《企业财务通则》规定, 企业创建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本金。资本金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筹集取得。筹集资金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是决定企业资金运动规模和生产经营发展程度的关键环节。资金筹集既包括对法定资本金的筹集, 也包括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的筹集, 企业资金自主筹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资金预测是企业经营预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资金预测, 可以使企业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合理地使用资金, 不断地提高资金利用的经济效果。

二、筹资预测的主要方法和程序

对筹集资金需要量影响最大的变量是企业未来年度预测的销售额, 所以销售预测是资金需要量预测的主要依据, 本文主要介绍当企业在已完成了未来年度的销售预测的基础上, 如何预测筹资的需要量。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销售百分比法, 是指根据资金各个项目与销售收入总额之间的依存关系, 并假定这些关系在未来时期将保持不变, 然后, 根据计划期销售额的增长情况来预测需要相应追加多少资金的一种方法。

用销售百分比法来预测未来年度企业筹资需要量的程序为:

第一, 分析研究资产负债表上能随销售量变动而发生变化的项目, 并将这些项目分别除以基年的销售量, 以销售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一般地讲, 资本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 如货币资金、正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项目, 都会随销售额的增长而相应地增长。固定资产项目的利用率如果已达到饱合状态, 则要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需要增添设备。负债类项目, 例如: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项目, 一般会随销售的增长而增长。而应付票据、长期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项目, 则不随销售的增长而增长。

第二, 将资产以销售百分比表示的合计减去负债能随销售增长而增加的项目以销售量百分比表示的合计, 求出未来年度每增加一元的销售量需要增加筹资的百分比。

第三, 以预测未来年份增加的销售量乘以每增加一元销售量需筹集金额的百分比, 然后再扣除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来源 (如未分配利润增加额等) , 即可得出未来年度需增加筹资的预测值。

三、用销售百分法进行筹资预测的实例

某集团公司2000年的销售额为1000, 000元, 这已是该公司最大的生产能力。假定税后净利占销售额的4%, 计40, 000元, 已分配利润为税后净利润的50%, 即20, 000元, 预计2001年已分配利润所占的比例仍为税后净利润的50%, 2001年预测销售额可达1500, 000元, 公司200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所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预测该公司2001年筹资需要量, 根据上述的预测程序。

首先, 根据200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 分析各项目与当年销售收入总额的依存关系, 并编制该年度用销售百分比形式反映的资产负债表, 表示如下表:

其次, 计算未来年度每增加一元的销售量需要增加筹集的百分比, 即:69%-15%=54%

上述计算表明, 销售每增加1元, 全部资产将增加0.69元, 负债将增加0.15元, 因此, 尚欠0.54元需要筹集。

再次, 预计2001年应增筹的资金为:

(1500, 000-1000, 000) 54%=500, 00054%=270, 000 (元)

上述计算表明, 当销售额由1000, 000元增加到1500, 000元, 增加500, 000元时, 筹资额预计为270, 000元。

最后, 还得估计新增利润, 并考虑一部分的筹资可以从未分配利润中取得。本例中, 2002年销售收入为1500, 000元, 按照税后净利占销售额4%计算, 为60, 000元, 已分配利润30, 000元, 尚留30, 000元, 这部分未分配的利润可以抵充筹集额, 所以预计的筹资额应收:

四、总结

用销售百分比法来预测筹集资金需要量, 其优点量简单可行。缺点是:在预测过程中仅考虑销售量对筹资量的影响, 并且假定有关各项资产, 负债项目同销售额成比例增长。所以销售百分比法比较适用于近期需要筹资量的预测。而且在实际应用时, 预测人员的丰富经验和判断能力是很必要的。如果需要做较长期的预测, 则采用回归法比较适宜。它不仅可以考虑销售量与资产负债表项目关系的变化, 还可以考虑多因素变化对预测值的影响。但采用精密的预测技术需要增加预测成本, 从成本与效益比较, 它必须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益才值得采用。

摘要:筹集资金是决定企业资金运动规模和生产经营发展成败的关键环节。资金预测是企业经营预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筹资预测法之一的销售百分比法的实例分析证明, 用销售百分比法来预测未来年份的资金需求量既有科学依据也简单可行, 但比较适用于近期筹集资金的预测。如果需要做较长时期的预测, 则采用回归法比较合适。

关键词:财务预测,筹资预测,销售百分比法,浅析

参考文献

[1]企业财务通则[R].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12

[2]注册会计师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可预测性 第8篇

金融证券价格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核心。证券的价格变动,不仅仅影响着投资人的收益,更是通过影响着社会总融资成本和社会总投资收益率,影响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体现出证券真正的价值被发现,体现出投资者和融资者双方意愿的能够顺利达到,是证券定价的基石,是市场成熟的标志。但若证券价格可预测,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则说明了证券市场缺乏有效性,将导致投资者与融资者、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对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有不利影响。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以往研究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初期,市场较为混乱,价格被扭曲,显示出明显的非有效性。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具有可预测性,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争论的焦点。在此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认可时,从业人员的技术分析流派却综合分析交易信息,通过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获得了利润。技术分析流派里如KDJ线的黄金交叉分析、影线现象、波浪理论等相继成为了广大投资者认同并热衷使用的分析框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现象就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提出了质疑。因此,本文针对该问题,通过寻找到股票指数可预测的事实,直接得到冲击我国金融市场有效的结论。

首先,本文围绕股票指数能否预测,对股指收益序列进行跟踪。股指是一揽子股票价格指数,由于股票种类繁多,对股票指数的影响不同,对其价格走势的影响程度自然也不同。因此考虑寻找对指数贡献最大的组合作为其价格走势的动力,其他股票对指数的影响会相互抵消从而成为噪音部分。若该组合的成分股的交易信息能够被市场投资者发掘以对指数进行合理预测,那么该组合就精简指数收益的信息,可以将该组合的成分股的交易信息用来对指数进行预测。因此将以变量选择的观点对指数成分股进行选择,结果证明了该组合比按权重构建的组合更有效,反映更多股指的价格信息。

在学术界对指数追踪这种不完全复制选股的研究中,Bamberg(2000)[1]探究了运用线性回归选择最优组合。由于交易成本是不可忽略的,因此Gennotte、Jung(1994)[2]与Li等(2000)[3]分别考虑了交易成本下对指数跟踪进行了研究。此外,Kipnis等(1987)[4],Henker、Marten(2005)[5]等依次对期现套利中的现货资产组合的选择进行了讨论。而本文主要使用变量选择的观点构建稀疏投资组合,选择出了不完全复制组合,并使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将研究Zou(2006)[6]提出的adaptive LASSO方法在指数跟踪股票选择中的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而使用adaptive LASSO进行稀疏股票投资组合构建在我国量化投资的研究领域还基本没有开始。

其次,若该组合对指数的跟踪效果良好,说明能够包含指数走势的动力,也说明了该组合的成分股交易信息可以被投资者发掘并配置,从而对未来指数走势进行预测。

在对指数可预测性的研究中,使用单一信息下的预测占了绝大多数,Zorin(2002)[7]使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指数预测并对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美国股市进行研究,发现神经网络方法能提高样本区间外的预测精度;Rapach等(2010)[8]发现使用组合预测方法预测股市可以显著增加预测的精确度。胡杉杉等(2001)[9]通过对上证指数和其成分股指数收益率序列相关性的检验,表明技术分析在股票的预测中产生作用,从而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并没有达到有效市场。苏治等(2008)[10]分别使用STAR和ANN模型对上证180指数长期和短期的可预测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证180指数存在一定的可预测性,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具有非线性特征,此外,他们还在实证中表明,ANN模型的预测能力很大程度上优于线性AR模型和STAR模型等。此外,谢海滨等(2012)[11]证明了股票交易中日内交易数据的日内最高价和日内最低价影响股票的收盘价,因而对收益率具有一定的解释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刘红忠等(2012)[12]研究了隔夜效应和午间效应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发现隔夜效应在沪深两市持续性影响收益率,而午间效应对股票收益率影响是随年份变化的。刘睿智等(2012)[13]使用LASSO方法进行股票选择,证明了系数压缩方法在选股构建组合中表现优异。根据以上研究经验,本文认为多信息对股指收益率的干扰是非线性、非参数的,神经网络ANN方法满足这种要求,但其内在走势依然是能够用其线性部分建模的。因此,本文将考虑指数数据的分解,将指数走势分解为两部分,运用ARIMA模型刻画线性部分,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刻画非线性部分,从而研究股票指数收益率的可预测性。

本文第2节使用adaptive LASSO方法选择股票进行组合,使其对指数跟踪误差最小,并对指数进行分解和预测;第3节使用沪深300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第4节结语。

2 稀疏股票组合构建与多信息的指数分解预测

2.1 投资组合构建

投资组合是交易信息的载体,有效的投资组合将承载有效的价格信息。在以往构建投资组合进行指数跟踪复制时,传统的方法是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

考虑X=(x1,x2,…,xp)是p只股票多头头寸,y为一单位指数的多头头寸,建立对冲组合Zw,其中Z=(X,y),w=(βT,-1)T.

由均值方差模型,需要在保持组合收益率一定的情形下选择β使得组合方差极小化。根据指数跟踪的目标,需要使得该组合头寸的期望收益率为0。

模型如下:

其中,C为Z的收益协方差矩阵,即C=E(Z-μ)T(Z-μ)。

因此,模型等价于

显然,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即将指数跟踪复制模型转化为了常见的回归模型,对于系数β,可直接使用OLS进行估计:

以往的研究表明,针对上述模型使用OLS方法主要存在如下缺陷:资产收益率数据存在多重共线性,会相应导致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由于资金规模的限制和指数编制过程中权重的精确程度,并且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是以手为单位的,因此计算结果不能够使得资产恰好配置完全匹配;没有考虑交易费用;权重结果对各项资产的收益率或波动率等十分敏感,从而导致结果的不稳定;由于越久远的样本对现在的影响越小,会导致股票数量大于有效时间跨度样本量,可能会导致矩阵X不可逆,从而使得普通最小二乘法有误。

对针对OLS方法选择股票带来的问题,考虑比较直观地选择部分股票进行组合投资或指数跟踪,使得跟踪误差最小化。传统的变量选择方法主要是最优子集选择法,然而Breiman(1996)[14]指出这种方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计算量大,二是选择结果可能不稳定。

相比最优子集变量选择方法,系数收缩法可以在选择变量的同时进行参数估计,性质良好。因此本文将采用基于系数压缩的变量选择方法,对损失函数进行惩罚。系数压缩方法最初以Tibshirani(1996)[15]提出LASSO方法为突破,其思想在于选择使得如下目标函数最小化的β:

式中第一部分为损失函数,表示回归拟合的优良性。第二部分表示惩罚项,通过把较小的系数向零压缩使得相应的协变量被剔除。惩罚函数的惩罚力度由调和参数λ来调节。

相比于古典的变量选择方法如最优子集选择法,LASSO方法主要有两个优点。首先,LASSO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比子集选择方法更稳定;其次,LASSO在高维数据方面相比于子集选择的计算方面计算量小很多,因此更容易用计算机实现。但Zou(2006)指出,LASSO方法对每一个系数的惩罚是等权重的,这并不科学,并且导致LASSO不具有Oracle性质。

2.2 基于Adaptive LASSO方法的股票组合构建

基于以上种种考虑,本文引进Zou(2006)提出的一种新的し1模惩罚函数,他指出对系数的每一项的惩罚赋予不同的权重,并且权重是依赖于数据的,这就是自适应LASSO(Adaptive LASSO)估计。

Zou(2006)指出,若是基于数据的并且适当选择的向量,那么这种加权的LASSO就具有Oracle性质,即它正确选择出非零系数的概率收敛于1,并且对非零系数的估计是渐进正态的,对变量系数为0的系数估计为0。同时他提出需为β的相合估计,并且对于初始的的选择,Zou(2006)建议使用比更为的稳定的岭估计

由(6)可以看出,自适应LASSO方法对系数进行了し1惩罚。该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该方法可以产生稀疏性。Chen等(2001)[16]指出,在模型中加入し1惩罚可以稀疏化模型。而在股票选择中,投资者选择的股票相应的β是大于0的,而没有选择的股票对应的β是等于0的,也就是系数向量β是稀疏的。因此,当衡量し1惩罚权重的协调参数λ选择较大数值时,系数向量β就变得稀疏了。J.Brodie等(2008)[17]指出了满足0≤p≤1的しp惩罚具有使得系数向量β就变稀疏的性质。

其次,该方法增加了稳定性。由于X具有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所得的解将是不稳定的。Daubechies等(2004)[18]的研究表明,对系数向β的满足1≤p≤2的任何しp惩罚都能使得原模型(普通最小二乘)的解更加的稳定。因此兼顾了稀疏性质,使用Adaptive LASSO惩罚项在选股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另外,在股票组合构建中,该方法能够自动对交易成本惩罚。由于高流动性会带来较低的冲击成本,低流动性则反之,故不能对各股够进行等权重的惩罚,Adaptive LASSO可以自动的对交易成本进行惩罚,对选错股票的惩罚是很重的。

对于Adaptive LASSO估计的求解,Zou(2006)指出只需简单变换便可以使用LASSO的计算方法,本文使用坐标下降算法(CDA)。

2.3 指数收益率的时间序列分解与预测

在以往股票指数的分析和预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很难将股票指数收益率序列作为简单时间序列分析和建模。这是由于股指收益率时时刻刻都在受市场的信息的影响,因此,孤立的使用收益率的单一信息很难预测未来的涨跌。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可以猜测涉及交易量和价格的辅助信息有助于对未来指数收益率的预测,且这些信息被反映在收益率偏离其内在动力走势的大小之中,其影响是非线性的,并且不容易使用参数模型建模。

容易理解,一个时间序列{yt}(t=1,2,…,T)可以被分解如下:

其中,为yt的线性部分,为yt的非线性部分。

因此,若{yt}(t=1,2,…,T)为股指收益率序列,那么yt衡量其内在动力走势,而衡量新近信息的影响。一般股指的内在动力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其线性趋势部分可以使用ARMA或ARIMA模型进行预测。非线性部分是受多信息的影响,其作用是非线性、非参数的,由于并不知道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映射关系,考虑人工神经网络ANN建模。

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ANN一般包括输入项、隐藏层和输出项。若设输入项为{xjt}(j=1,2,…,p;t=1,2,…,T),目标项为{Yt}(t=1,2,…,T),输出项为{^Yt}(t=1,2,…,T),则ANN神经网络的训练即为在一定的连接函数hi(i=1,2)下,寻找权重数wji和wi,使得如下目标函数最小化

其中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即通过选取不同的权重,其形式可以逼近于任何函数。那么可以取变换函数h1(x)和h2(x)为相同的sigmoid函数,即常用的s函数,其形式如下:

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时,一般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可以使用训练集的数据训练出一个神经网络,然后在测试集中检测。然而ANN神经网络由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三个层面构成,因此适用于展现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之间非线性非参数关系。Cybenko(1989)[19],Hornik、Stinchcombe和White(1989)[20]证明了,单一隐藏层的ANN网络可以逼近任意连续函数。隐藏层神经元的个数是数据依赖性的,可以在训练网络中使用循环的方法选择使得输出误差最小化的神经元个数。

根据前人的研究,股票交易中日内交易数据的日内最高价、日内最低价以及隔夜收益率影响股票的收盘价,因而对收益率具有一定的解释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在业界,影线的长度对股票价格走势是有影响的,这早已经是预测股票走势的一个指标,这也就为本文将交易的四个信息作为输入因素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将第T日的四个信息作为输入,即T日上影线率(T日上影线除以T日收盘价)、实体率(T日实体除以T日收盘价)、下影线率(T日下影线除以T日收盘价)和隔夜收益率(T+1日高开幅度除以T日收盘价),将第T+1日收益率的非线性部分作为输出,可以训练出预测非线性部分的神经网络。

3 指数复制的股票选择及指数预测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组合构造及训练集数据选取从2010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的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数据,及沪深300指数的300只成分股股票相应的每日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收盘价数据。预测检验数据为2012年9月3日至11月2日的数据。以上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此外,为了减小金融市场中常见的收益率的异方差性,本文全部取为对数收益率向量。

由于本文主要使用Adaptive LASSO进行股票选择,而沪深300成分股每半年调整一次。不难发现,沪深300成分股中调整后新加入的股票极少,只有个别的几只,因此,在成分股的数据提取中,使用截止到2012年8月31日的沪深300成分股,并将进入成分股以前的日收益率记为0,以免对指数产生其他影响。被剔除的成分股不再计入数据内。并且使用到2012年8月31日时点上的成分股权重,记为向量w.

3.2 Adaptive LASSO构建稀疏组合及效果分析

对于Adaptive LASSO使用中的的选择,在第2节提到,Zou(2006)指出其中是βj的相合估计,协变量存在共线性时可用岭估计代替。此外,为了简化,将取γ=1。

选择合适的岭估计,即选择合适的岭回归的岭参数k值。在这里,本文将使用10折交叉验证的方法确定岭参数k值。由于每次使用交叉验证的结果都不同,本文将每次的CV值做统计,重复做100次的CV-k图,可以看出,CV值最小的大多落在k=50的左右,因此选择使用岭参数k=50的岭估计。

程序输出Adaptive LASSO的解路径如图1所示。

解路径(solution path)是系数压缩方法估计出的与其对应的调和参数λ的图形。它将调和参数λ从∞到0取值,当λ取值为∞时,所有的βj=0,当λ逐步减小时,将会陆续有不为0的βj出现,并且在继续减小λ时,由于新的不为0的系数的出现,βj产生变化,并且形成一条曲线,这样,解路径就产生了。当取a个βj不为0时,只需从图中从左向右数至第a个不为0的解路径的出现即可。这在程序中可以由R程序自动产生。

使用R程序,得到系数不为0的14只股票,然后将沪深300指数作为被解送变量对以上14只股票作为自变量做回归以构建股票组合,得出估计出的各只股票的权重系数,以及复制的跟踪误差分布如表1所示。

表2为adaptive LASSO方法构建的稀疏组合的跟踪误差与解释了指数近1/3的占指数权重最大的14只与20只股票组合的跟踪误差比较。由该表能明显看出,该变量选择选出的股票能够相当的代表着指数,虽然该组合的样本股只在指数的权重中占据不到1/12。

3.3 基于多信息ARIMA-ANN的指数分解与预测

将训练期(2010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的沪深300指数收益率进行分解。使用R软件测试可知,{yt}大致服从ARIMA(0,1,1)模型,估计该模型,得{^yt}序列,此即为指数收益率的线性部分。^et=yt-^yt为收益率序列的非线性部分。

分别计算训练样本期的14只股票的上影线率、下影线率、实体率和隔夜收益率,并基于14只股票在组合中所占权重将以上四项进行加权,使用程序确定各权重数wji和wi,将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率的非线性部分^et,时间从2010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共计486天的数据作为4×486的输入矩阵。

使用MATLAB程序,以输出向量与估计值向量之差的模最小化为标准,寻找隐藏层最优的神经元个数,在选择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时候,通常建议是8~15个。在这里,使用MATLAB程序,做一次循环,选择最优的隐含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4,因此形成一个(4,14,1)的人工神经网络。

此外,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时,在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网络时,应确定一个固定规模的网络,在本文中,采用的规模为100。使用单一隐藏层,14个神经元结点,4×486输入矩阵,1×486输出矩阵,训练出一个神经网络。

以下为该方法的样本外预测效果检验。使用2012年9月3日至11月2日的股票组合的每日上影线率、下影线率、实体率和隔夜收益率为输入矩阵,使用以上训练出的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并将非线性部分与线性部分相加作为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率预测结果。将结果与同时期真实收益率共46个数据相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使用多信息输入的股票组合对沪深300指数进行预测,效果良好,预测值和实际值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具体而言,单就数值的正负即指数的涨跌来看,46个数据预测准了26个,其中距离样本训练期越近,预测的准确率越高。样本外预测最近期16个交易日有11个是预测准确的。因此可以相信多信息的确对指数的收益率有着预测作用。

此外,应该注意到,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都是历史交易数据。投资者能够使用历史交易数据对指数的收益率进行预测,说明了市场投资者可以仅利用历史数据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比如通过以往的交易价格,投资者在通过以上分析对第二天指数做出会上升的判断,就可以提前在市场布局,获得超额利润。而这正是市场没有达到弱势有效的最重要的标志。

针对本文得到的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市场并未达到弱有效的结论,可以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出现该现象可能源于如下三点:

(1)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理性投资者会在获得信息之后立即做出反应,非理性行为可能是由信息获取不及时,或者获取信息后由于不自信而采取观望态度产生的。

(2)大量非理性投资者的相关性交易所导致的交易不随机性。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中小散户投资者与中短期投机者占据很大比例,相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易追涨杀跌,易跟随,易受信息冲击而过度反应,从而对资产并不能合理定价。

(3)缺乏有效的套利者。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各类型参与者比例不合理,或缺乏具有研究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或缺乏可替代资产所导致的缺乏套利参照物等原因有关。

4 结语

本文围绕股票指数是否可预测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使用变量选择的观点构建了股票组合,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包含股票指数价格信息的动力,具体使用了自适应套索(Adaptive LASSO)选股方法选择股票进行指数跟踪,并说明了该模型理论上的有效性。同时,本文将指数序列分解为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分别描述指数内在动力趋势和外在信息对指数的影响,并相应进行预测。线性部分考虑指数的ARIMA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测,而其它部分认为是非线性部分,并使用选出的投资组合的多交易信息输入进行ANN建模和预测,从而构建了指数预测中的ARIMA-ANN模型。在实证部分,本文证明了Adaptive LASSO在沪深300指数不完全复制中效果是很好的,所构建的股票组合能够在相当意义上复制指数,并将选出的14只股票组合进行基于ARIMA-ANN模型的时间序列分解,结果证明方法对于指数的可预测性研究效果良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简单稀疏股票组合的历史交易信息能够对股票指数的未来走势进行判断。同时,在仅仅依赖于历史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就能够得到超额收益,证明了我国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达到弱有效,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针对我国股票市场未达到弱有效的原因,本文建议监管者应继放开QFII、准许社保基金入市等政策下继续引入不同种类投资者,合理调整市场参与者的比例,形成以大中型机构投资者为中长期投资主体,小型机构投资者和广大散户投资者参与的合理局面;同时应加快各类型投资品种开发上市,使可替代性资产比例增加,各证券价格相互参照,保证资产定价的合理性;此外,应加大投资者进行投资教育,使广大投资者回归理性。另外,本文建议机构投资者加大研究力度,寻找合理套利空间,通过增加套利行为冲销套利使得资产价格回归理性。

使用预测性维修技术节约能源 第9篇

下面着重讨论的是对标准的PdM技术进行了有成效的集成之后, 是如何节约大量能源和简化ROI (投资回报率译者注) 计算的。附带还会增强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并能提高设施的容量和能力。

一、知识和信息要匹配

政府救助、战争以及全球经济低迷迫使我们做出很多的决策。比如: (1) 燃料费用的不断上涨迫使航空公司采取了很多措施, 例如对食品、座位空间、检查托运等实行收费, 甚至为了减轻载重量而采用一些黑箱操作等, 把成本的增长转嫁给乘客。 (2) 甚至连某人的垃圾也成为了另一个人的宝贝。多年以来无人问津的锯末, 现在已经从$50/t涨到一车$1200元了。有人可能会说“除了叫声以外我们已经不得不把猪身上的一切都用上了”。

这些各种各样的外部压力正在挤压所有公司的利润空间, 降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对下列各类维修机构造成影响: (1) 维修人手不足完不成订单所需要的工时; (2) 只能进行比较保守的维修; (3) 退回到尽量使得现有系统能运行下去。

你将采取何种措施去节约成本、使公司再回到盈利的状态?或者说采取何种措施使得可靠性团队不至于解散?做到这些是很困难的, 因为许多设施的维修部门就是旧设备和系统的管理者, 而这些老设备和老系统在设计上没有考虑节能问题。

二、第一步建立您资产库存

关键的问题是对某个可靠性程序里涉及到的所有资产, 或者至少是试点项目里有针对性的那些设备, 要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果幸运的话, 那么在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 (CMMS) 里, 这类信息可能会有一些, 甚至是完整的。

请牢记, 从电气的角度来看, 很多维修机构在维修时不会细到组件水平 (即继电器、断路器以及照明控制面板等) , 所以这些在CMMS里是不会有所反映的。

要估计到, 在多种数据源以及多种数据类型的集成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 你在工作中可能会处理电子表格、PDF格式、数据库、MS WORD等格式混在一起的数据, 以及要使用某些专有软件, 或者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软件进行工作。

如果你发现信息上有缺口, 或是处在收集信息的初级阶段, 那么您就应该挽起袖子, 顺手抓起一张简单的设施布置图和笔记本, 走到设施跟前去抄写资产铭牌上的数据。

三、第二步得到能源消耗费用清单

这一步需要与能源经理一起进行, 对2~3年内的能源消耗费用清单和能源利用的形式进行审核。如果你处没有能源经理, 你的公用事业供应商可以协助你对费用清单进行解释和计算。使用作为范例的电费清单就可以计算出每千瓦小时 (kWh) 的成本来, 这个数据可以在许多节能计算里使用。

(本文的目的, 是在绝大多数节能计算里使用电能作为基准, 而不是包括天然气、水处理等等的由工业锅炉产生的蒸汽。除此之外, 只是概括性地对方法做了一下叙述。许多额外的因素会对每一个计算有影响, 或者会要求对计算进行一些微调) 。

此计算方法是月总能源清单费用, 或是电力总成本除以峰值处kWh与非峰值处kWh之和, 即:

电力总成本/ (峰值kWh+非峰值kWh) =$4563.82/ (55400) =$0.0824/kWh

四、第三步根据费用情况决定工作的轻重缓急

对大多数机构来说, 最有挑战性的是根据具体的技术状况定出哪些系统提供的回报率最高。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天然气、电能和石油的费用清单分成两个使用类别:按照建筑物类型或使用类型区分, 以及按照那些在不同流程和应用里常常使用的压缩空气、泵和风扇系统等设备类型来区分。

很多人说, 要PdM流程运作起来在能源上的消耗量会是非常之大的。不要被这些人的假设所迷惑。比如, 你的设施里有很多小功率电机, 累计起来消耗的能源很多, 但是在实施PdM的每一个部署时花在人力、分析和报表上的成本都远比维修费用要高。

对每一个资产的重要性以及其对该机构的价值多考虑一些, 这样就可以把原来的目标资产数目减少20%或更多。根据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故障的严重程度、对有关人员、系统、建筑物以及整个机构在价值上的影响, 来为一个资产重要性的排列流程创建加权分数。

这样, 最后可以得到一张综合性的现场设备清单和相应的重要性分数, 通过这些就可以很容易地按照资产分类级别、建筑物以及成本中心来确定哪些是最重要的设备。

在做具体的维修行动规划时, 可以使用该清单来确定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哪些设备。对排列靠前的设备要采用更为先进的PdM设备维修技术, 并对其进行分析;而对那些排列最靠后的设备, 就可以采用像“一直运行到出故障”那样较低级的维修策略了。

在这一点上, 假定已经完成能源及重要性优先排列的工作, 而且就能使用相关的PdM技术对下面四种设施系统的故障模式进行监控了。

每一个机构都有各自的总体概况。例如, 在工业企业里, 与流程有关的电机负载都比较大, 医药界的暖通空调系统负载较大, 而商业建筑物更为关注的是电气、暖通空调系统以及屋面系统。

要牢记, 为了获得支持, 或继续得到这些支持, 能尝试的次数很有限, 所以要确保所关注的这些项目节能的可能性最大。下列例子是为节约电能和蒸汽提供一些基本的计算以确立这种概念和“大致正确的估计”, 而节能上取得的巨大利益足以使你在“资金表”上占有一席之地。

五、第四步节能的计算公式

节电这一关键流程需要得到在异常状况被鉴别出来时以及把一台三相设备重新投入运行之后的能耗测量值。这两个步骤的流程如下:

(1) 功率计算

P=VAPF1.732/1000

式中P功率, kW

V该应用中使用的电压, V

A电流强度差 (前后) , A

PF功率因子

(2) 全年节能

P一定下来, 就需要有第二个公式来确定全年的节能值:

全年节能=hP成本/P

六、节约蒸汽

由于要收集大量诸如锅炉效率、负载、损失、锅炉的数目每1000BTU (英制热量单位) 的燃料成本、蒸汽压力、化学水处理的成本、劳动负担等项目的数据, 进行蒸汽计算已经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根据设施的规模大小, 可以计算出所有锅炉每产生1000磅蒸汽所用的成本。设施能源管理经理, 或者锅炉制造厂商会帮你计算的。本文里假设每产生1000磅蒸汽的成本为$12元。

七、配电系统

电力和配电系统是衣食住行, 以及推动民族进步的主心骨。可眼下的问题是许多发电机和配电系统都已经使用了60多年了。其中很多已经超过了使用寿命, 极易受到安全以及零备件供应等状况的影响而出现故障。

比如像下面叙述的这些电源问题, 对设备来说常常是隐性的, 且随时都会使设备出现问题: (1) 公用设施的供应不稳定/线路上的电涌, (2) 雷击/瞬态电压, (3) 变压器组的不平衡和过载, (4) 短路, (5) 原因不明的单相接地故障, (6) 功率因数矫正设备出了故障, (7) 缺少专业知识和人员等。这些变量经常是隐性的, 不过可能以单相运行、变压器组过热以及部分过流保护跳闸的形式出现。

苏黎世保险风险工程公司的报告指出, 所有的大型火灾损失里的30%是由电器故障 (包括所有的已知和未知的情况在内) 引起的。图1里把这些故障归类为组件级的故障, 并且列出了由于疏于维修引起的电气损失百分数。

八、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发现热异常以及温度差。使用这项技术可以把造成过热和能源浪费的电器连接松动、相位失衡、过载以及高阻抗等情况记录下来。

使用热成像技术以及按照前面所叙的1~3步叙述的路线图建立起资产库存, 就可以对优先级别高的变压器、开关设备、连接断开、配电器面板及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等进行扫描了。要在负载至少为40%的情况下, 于高温季节 (六月、七月和八月) 对关键的变压器/连接处进行扫描。

九、基于红外成像的电气检测

假定你在对一台480V三相断路器进行红外成像捡测, 发现此设备在171°F下运行, 而测得的环境温度是73°F。断路器的额定负载为100A, 而测出的实际负载为38A。可以确定, 这种异常是由于连接松动引起的, 要恢复到原有的精准状态, 需要清洗和紧固。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计算引起较高温度和能源浪费的起因/影响 (也即热曲线、电流强度差和电压降) 。下面的例子使用了修理前与修理后的电流强度差。在这种情况下, 在修理前电流强度为38A, 修理好了后是35.5A, 最后的电流强度差是2.5A。

摘要:对标准预测性维修 (PdM) 技术进行集成之后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并能简化投资回报率的计算, 附带还可以提高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并增强设施的能力和产量。作为预测性维修系统的一部分, 对整个设施进行能量测量可以节省时间、金钱和能源。

灰色预测模型对中国经济预测分析 第10篇

1 灰色预测模型的估计方法

灰色预测是一种现实的和动态的分析和预测, 在将序列数据作一次累加生成后, 再建立微分方程, 通过模型得到预测值。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原始数列X (0) = (X (0) (1) , X (0) (2) , , X (0) (n) ) 做一次累加, 生成数列

undefined

第二步:构造数据矩阵B与矩阵Y, 有

undefined

第三步: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

x (0) (k) +az (1) (k) =μ

第四步:对参数列undefined作最小二乘估计, 得undefined

第五步:建立GM (1, 1) 模型, 并求得灰微分方程的离散解的具体表达式为

undefined

根据该式可以计算出预测结果, 精确度可以在实际问题中得到验证。

2 实证分析

根据我国1978年~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设

X (0) ={x (0) (1) , x (0) (2) , , x (0) (32) }

={3605.6, 4092.6, 4592.9, 5008.8, 5590, 6216.2, 7362.7, 10508.5, 12277.4, 15388.6, 17311.3, 19347.8, 22577.4, 27565.2, 36938.1, 50217.4, 63216.9, 74163.6, 81658.5, 86532.6, 91125, 98749, 108972.4, 120350.3, 136398.8, 160280.4, 188692.1, 221651.3, 263093.8, 306859.8}。

建立GM (1, 1) 模型, 得到预测的计算表达式为

undefined。

图1中为1978~2010年GDP增长趋势图与预测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 曲线的增长趋势大致与GDP真实值增长的曲线相符, 考虑到经济的增长存在波动性与周期性, 得到的预测表达式不能完全反映出经济的增长规律, 所以认为这一模型能反映经济的一个大致的增长趋势。

根据已经标定的模型, 将k带入预测计算的表达式, 可以得出2011~2020年GDP的预测值, 如表1所示。

3 结语

根据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及表1中预测的数据, 可以知道未来十年中国的GDP增长迅速, 到2020年时, 我国的GDP将增长至206.5亿万元, 平均增长速率为14.66%。由于灰色系统理论把一切随机量都看成了灰色数, 预测的灰色区间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大, 不准确性也逐渐增大, 误差率也就随之增大。其实, 除去误差的影响, 观察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 可以发现中国的GDP增长率一直不低于8%, 尤其是金融危机后,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的地位凸显出来, 经济战略地位提高, 贸易伙伴增多, 与全球市场的联系也日趋紧密。这些都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鉴于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未来十年中, 如果不发生战争或其他重大事件, 中国的经济应该会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 尤其在2007年金融危机中,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地位逐渐凸现出来。近几年来, 中国经济的发展备受世界瞩目。据报道称中国2010年二季度GDP已超日本, 从数据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预测, 指了未来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处于“黄金发展期”。

关键词:灰色预测,GDP,中国经济

参考文献

[1]耿继进.灰色预测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1994, (1) .

[2]徐蒙生.经济百科[J].北方经济, 2001, (8) .

[3]范义斌, 郭大力, 余融.用灰色预测理论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分析[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06, (12) .

可预测性 第11篇

关键词:回归分析灰色预测财政收入MATLAB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对财政收入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可以为相关部门或企业制定发展规则,实施相关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预测参考。科学合理地预测财政收入,对于克服年度预测收支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及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灰色预测法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灰色系统是介于白色系统和黑色系统之间的一种系统。它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即进行关联分析,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从而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状况。因此,利用灰色预测法,可以比较好的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收入问题。以下,我们通过某地区财政收入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及数据,通过灰色预测法所建立灰色预测模型来预测财政收入问题。

一、问题提出

财政收入预测问题: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總产值、总人口、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有关。根据年的原始数据(参见《中国统计年鉴》),对数据进行分析,构造灰色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后五年的财政收。

二、问题假设与符号说明

21模型假设

1假设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总人口、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有关,其他因素不考虑。

2所给出的数据均能反映真实情况,无录入错误。

3在时间上把1978年看作1年算起。

22符号说明

三、问题的分析和求解

31问题分析

根据数据画出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总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散点图,利用回归分析财政收入与5个因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2和检验数F,结合散点图和线性分析,判断其关系是否可以线性表示。

如果其中某个或者多个因素不能线性表示,观察其散点图对比出符合哪个非线性函数,改变变量,转化成线性关系。

列出函数定义表达式,求出线性相关系数r21和检验数F1,看整体的线性相关程度,利用MATLAB解出其系数。

32问题求解

由MATLAB软件,画出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总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

五、模型的评价和推广

51模型评价

511优点

1建立的模型能与现实紧密联系,结合真实情况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求解,使模型更贴近实际;

2模型的函数表达式相关系数比较高r21=0998,对所涉及的重要参数进行了关联分析,对题中给出的各个因素都进行了量化评价与比较,结果可行性好。

512缺点

1由于计算需要,在对实际情况影响不大的范围下做出了一些假设,这将会对实际情况的判断带来误差;

2考虑到现实中因为一些决策而使某些年的数据变化很大,所以数据预测值会产生偏差;

3模型虽然考虑了较多情况,但不能达到考虑因素的绝对全面,因而会有些误差。

52模型推广

1模型针对预测国家财政收入的问题,对每个影响因素做了具体的分析,所以适用于对多个因素对比的模型,如:人口模型,保险模型,能源模型等等;

2从本模型的分析上可以看出在对数据的采集上有一定的变数,如果可以在数据上有具体的信息,模型的拟合度将会更高。

参考文献:

[1]孙祥,徐流美,吴清编著MATLAB基础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2]吴建国,汪名杰,李虎军等编著数学建模案例精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2

可预测性 第12篇

一、多元判别分析模型

多元判别分析(Multiple Discriminant Analysis,MDA)模型通常是按照行业和资产规模相匹配的选样标准筛选出财务危机企业与财务正常企业两组样本,再运用统计方法按照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之比最大化的原则,从众多财务变量中筛选出若干变量,将这些变量作为自变量构造出多元线性方程,然后针对某个企业计算出方程中因变量的值,将该值与财务危机临界值相比较做出该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危机的判断。其中的财务危机的临界值一般是根据样本组内企业数目和错误分组的成本得出的先验概率来计算的。

最早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模型讨论企业财务危机预测问题的是美国学者Altman(1968),他选用33家破产企业和规模相当及行业相对应的33家非破产企业作为样本,从22个财务指标中筛选出营运资本/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收益/总资产、股票市值/债务的账面价值、销售收入/总资产等5个区分破产企业与非破产企业最有效的指标,运用Fisher判别分析法估计出一个多元线性函数(称为Z模型),然后把被预测企业的上述5个财务指标值带入该函数式,得到该函数因变量的值(称为Z分值),再把该值与测算出的临界值相比较,判断该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危机。此后,Altman、Haldeman和Narayanan(1977)修正了Z模型,在原有5个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了公司规模与盈余稳定性两个变量,建立了Zeta模型。在这之后,Ahman(2000)再次对Zeta模型进行了修正,去掉了带来行业影响因素的销售收入/总资产这一指标,得到了跨行业的Z*值模型。

多元判别分析模型运用多个预测变量,体现了综合分析的理念,在实证研究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预测精度。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首先,要求预测变量要服从联合正态分布,并且财务危机企业与财务正常企业两个样本组的协方差矩阵要相等,而现实中大多数财务比率并不满足这样的条件;其次,模型样本中的财务危机企业与财务正常企业按照行业与资产规模的标准进行一一配对时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不同的配对结果很可能会导致预测结果的变异。

二、Logit模型

Logit模型是在给定企业i的预测变量Xi的条件下,把企业i的破产概率P表示为以Xi为自变量的一个累积对数函数,即:

将上式经过变形可转换为:

再运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出其中的参数α与β,于是在已知Xi的条件下就可以计算出企业的破产概率P的值,再把该P值与临界值相比,就可判定企业是否为财务危机企业。一般取0.5为临界值,如果P值大于0.5,表明企业破产的概率比较大,可以判定企业为即将破产类型;如果P值低于0.5,表明企业财务正常的概率比较大,可以判定企业为财务正常类型。

Martin (1977)在银行破产预测中最早使用了Logit模型,之后Ohlson(1980)将Logit模型应用于一般企业的财务危机预测。其他研究者也相继采用并拓展了Logit模型。到如今Logit模型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国家的研究者都分别建立了适合本国情况的Logit模型。

Logit模型最大的优点是对预测中使用的数据资料的要求不高,它不需要满足预测变量服从联合正态分布和两个样本组的协方差矩阵相等的条件,从而使模型的适用性较强。但是Logit模型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数据计算过程中需要运用许多近似处理,这对预测结果的精度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在判定企业破产与非破产时选定的P值临界值存在争议,理论上并不存在最优的临界值,而临界值的选择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一种通过试验和对错误的学习来模仿大脑识别能力的技术,其工作机理很像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财务危机预测的基本原理是:将用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变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将代表企业财务状况分类结果的变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向量,先用训练样本训练这个网络,由训练样本中的财务危机企业和财务正常企业的输入向量得出区分两类不同企业的输出向量,一旦训练完毕,便可作为预测工具应用于实际的预测操作。

在财务危机的预测研究中最早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是M.Odom和R.Sharda(1990)。之后,陆续有其他学者开展了类似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运用了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主要有多层感知器(MPL)、概率神经网络(PNN)、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以及玻尔兹曼机理论神经网络等。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最多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的多层感知器模型。

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对数据的分布无任何要求的非线性技术,能有效解决非正态分布、非线性的预测评估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容错能力、处理资料遗漏的能力以及自学习能力,因而它能够在所提供的信息杂乱无章或不完整的情况下实现预测目的。然而,该模型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其一,模型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对人体大脑神经模拟的科学性、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二,模型运用中的工作量较大,要得到一个较好的神经网络结构,需要人为地去调试,非常耗费人力与时间。

四、三个模型预测效果的比较

(一)多元判别分析模型与Logit模型的比较

实证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Logit模型会表现出比多元判别分析模型更好的预测效果,例如Mensah(1984)在对处于衰退、扩张、平稳三种不同经济周期的企业进行的分析中,发现Logit模型的判别能力优于多元判别分析模型;Zavgren(1985)也从理论上比较了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和Logit模型,证明了Logit模型比多元判别分析模型更具实用性。然而,Logit模型并不会在任何情况下、各种样本中都比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这一点在Hammer(1983)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他采用不同的数据对两种模型所做的比较研究表明,两者在预测企业破产概率时具有同等的能力。

(二)多元判别分析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比较

从理论上说,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实际上是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特例。在预测效果上,当模型的输入变量是线性可分的变量时,两个模型所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而当输入变量不是线性可分的或是更加复杂的模式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多元判别分析模型相比能得到更好的预测结果。另外,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在临近财务危机时的预测效果较好、在早期预测中的表现欠佳,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则在用于早期预测时也能保持较高的准确率。关于这一点,在Coats和Fant(1993)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他们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学习审计专家的结论来判别财务危机,并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多元判别分析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审计师持续经营意见发布当年,多元判别分析模型有较好的结果。但是通过对更早年份预测能力的比较,发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更好,在4年中的任一年提前预测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一直高于80%,保持了较高水平。

(三)Logit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比较

可预测性范文

可预测性范文(精选12篇)可预测性 第1篇 风险与收益的时际关系是资产定价相关实证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 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