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打能力厉害的训练方法
抗击打能力厉害的训练方法(精选4篇)
抗击打能力厉害的训练方法 第1篇
抗击打能力厉害的训练方法
一句话:挨打能力不是最重要的,但没有挨打能力是万万不行的!挨打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抗击打能力,一般情况,抗击打能力好的人占优势。
我们不建议你练成铁人,因为人体终究是人体,再强悍也是肌肉包着骨骼内脏的结构,无论怎么练也练不成铁人,挨得住一下但十下八下也够呛,而且有些薄弱地方是练不着的,所以就成了要害,就是练金钟罩铁布衫的都还有那么几个罩门(其实就是练不到的地方)。所以抗击打能力虽然重要,但想单凭身体的抗击打能力去应付对手的强力打击还是不可能的,抗打永远是相对的,不可能成为绝对的。当然一拳你就趴下了,肯定不行,你能保证对手一拳也打不到你?但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身体抗击打能力训练有两个方面:
一:通过力量训练提高肌肉的强度,肌肉强度越高自然对外界冲击的抵抗能力也越强;
二:用拳脚或者器械击打全身,提高表皮神经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降低敏感度,提高内脏对外力冲击震荡的适应能力。这个训练很简单,只要认真地坚持地练进步很快,人体的适应性还是相当强的。
另外再说一些挨打的一些小技巧
一:对手直线攻击,你的身体就要变成一个左右快速转动的圆柱体,当对手的攻击力量接触到你的身体时,接触面是在左右转动的,以左右转动的力量带偏对手的攻击力。如偏闪 二:对手横向攻击,你就要象一个气球,顺着对方的横向力量方向飘动,用侧移步法,只要时机得当,哪怕顺势移动10厘米,也能让对方的打击力量卸掉一大部分。大家经常看到拳击比赛中,一方猛攻,一方抱头防御时总时上身不停左右扭动或者左右晃动,其实就是针对对方的直拳(直线力量)、摆拳(横向力量)在综合运用上述两种原理。练挨除了身体抗击打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练出这些化解对方攻击力的技巧。具体的训练方法最好是进行条件实战,让同伴先用单个技术攻击力,你以相应的技术去接触并化解对手的攻击力量,熟练后让同伴组合攻击。然后还要把这些技巧和攻击技术结合起来练,做到在不影响你正常攻击反击前提下能够自如运用。例如你直拳攻击对手,对手却一个侧踹迎击你腹部,你要能够迅速地进行旋转卸力并且发动二次进攻才算达到要求,毕竟这些技巧不是让你被动挨打用的,是为了让你攻击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这种卸力技巧不是哪一门功夫的转利,各个拳种流派都有类似的技巧,即使是以刚猛著称的泰拳、空手道其实中间也蕴含着很多卸力和借力的技术,只不过打斗风格看上去刚猛所以被人忽略而已,其实这些小技巧真正是前人鲜血换来的经验,不能保证不打疼,但可以尽量减小打击带来的伤害,在搏击格斗中就是保全自己的东西,不可不认真体会练习。
抗击打能力厉害的训练方法 第2篇
教学工作的基础是“ 教学准备”, 校领导需予以高度重视。“ 教学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提升教学效率的前提。 所以, 教学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 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一般来说, 任何一种技能训练都是乏味的、枯燥的“, 传票翻打”训练也是。 学习动机是学习任何技巧的出发点,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新生刚入学时, 班主任要及时培养学生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发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强调该项技能的重要性, 给学生制定一套传票训练计划表, 用各种措施来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 要始终强调训练方法的科学性, 让学生保持一定的恒心、意志和毅力。
二、日常教学训练阶段
“ 传票翻打” 主要包括基本指法训练、 数字综合录入、传票录、传票算。 一般来说, 日常教学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训练难度是逐次增加的, 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阶段的操作要领。 首先, 是入门阶段, 即基本功训练, 是训练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要训练学生的坐姿和盲打数字, 是专业技能训练的入门;其次, 为初级阶段, 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 主要包括摆放和整理、记页和数页、查找和翻页、传票翻打, 等等;最后, 为中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重点训练学生的传票算。 这几个阶段是具有整体功能的统一体, 缺一不可, 他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 一) 要有端正的坐姿
“ 传票翻打”要养成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指法。 学生身体坐姿要端正, 双腿正放, 双膝并拢, 要面对屏幕坐, 胸与桌之间要有一拳间隔, 上体放松, 双肩和大手臂要自然下垂, 两腿自然分开, 在视线以下10~20 度的位置放置显示器, 抬起右手小手臂, 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依次放在“ 4”“ 5”“ 6”基准键上, 手腕平直放松。 正确的操作姿势是指法形成的关键, 掌握正确的坐姿能有效地提高录入的速度, 提高水平技能, 减轻录入的疲劳感。 如果坐姿和指法不正确, 会导致在训练过程中有很高的错误率。 例如, 有些学生没有学习之前, 不习惯使用小拇指, 喜欢用无名指敲击“ +”和“ Enter”键, 速度非常慢, 主要是因为该学生没有牢记手指的正确分工, 造成手指的错位形成误击。 在老师正确指导一段时间后, 学生的录入速度和正确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二) 要有正确的指法
在对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 应该注意以下操作:主要包括手型正确、严格分工、指尖击键、纵向管理、指在键中、快速击放, 等等。“ 五指法”是传票录入的基本指法, 是指右手五个手指分工合作, 小指负责“ Enter”“ -”“ +”和退格键;无名指负责“ 3”“ 6”“ 9”和小数点键, 中指负责“ 2”“ 5”“ 8”键, 食指负责“ 1”“ 4”“ 7”键, 大拇指负责“ 0”键, 大小拇指应用指端侧面击键, 在击键时应该放松自然弯曲。 从上一个键到下一个键不能靠手指的伸曲或手指在键面上滑行来完成, 而是靠整个手掌在键盘上的上下跳跃式移动来定位。 击键时要注意击在键位的中间, 尽量避免击在键位边沿, 因为这样会造成“ 空键”或同时录入两个数字而造成“ 连击”的错误。
指法训练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进行盲打。 不仅要求指法正确, 也要保持速度, 为了不影响学生的速度, 在训练时要求不能看键盘, 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采用的办法是在键盘上方夹一块硬纸板,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训练初期使学生尽快适应不看键盘, 同时对学生敲击键盘时手指动作没有影响, 这样保证了学生看到的是传票和屏幕, 快速掌握各数字键的位置进行盲打训练。
( 三) 传票翻页要快速准确
拇指翻页法是传票翻页的一种常用方法, 由单个左手独立完成, 将左手的小指、无名指放在传票封面的左下方, 用拇指指肚隆起的最高部分掀起第一页传票, 食指弯缩接过传票并与中指夹住, 接着, 拇指掀开第二张传票页, 如此反复进行操作。 传票翻页时手指翻动的幅度切忌过大, 控制到能看清传票上的五行金额数字为宜, 以提高翻页速度。 传票翻页作为传票翻打的最基础的手法, 在眼、脑、手高度配合的情况下, 左手才可以做到准确、快速、不间断的翻页, 在右手的配合下, 就可顺利地进行传票录入准确的数字。
( 四) 击键的速度和力度要适中
学生在进行综合训练一定时间后要达到指法非常熟练的目标, 手指就必须灵活, 在数字录入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基本姿势不变, 不要翘兰花指或大拇指外翘。 击键速度要均匀, 用力要轻, 有节奏感, 不可用力过猛, 快速击快速放, 手指击键的动作轻巧有力而干脆。 在训练过程中, 刚开始老师就强调应适度, 击键时有一定的节奏感, 富有弹性。 如果长时间的击键用力过大, 很易造成视觉、听觉疲劳, 训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成绩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 五) 传票录要加强训练
“ 传票翻打”在训练基本指法的基础上, 又可以分为传票录和传票算两部分。 数字综合录入过程主要是进行初级的指法练习, 判断一个学生指法训练的娴熟程度和准确性, 可以根据学生数字综合录入的成绩进行。 传票录是除了训练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 还有对数字的准确记忆, 以及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 是练好传票算的基础。在学生掌握了指法分工、指法训练的基础上, 要熟练地进行传票录训练, 只有耐心地反复训练, 才能不断提高准确率。
三、加强传票算技能的训练技巧
( 一) 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进行实施
根据不同的特点, 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有明确的训练目标, 逐步实施“ 传票翻打”技能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 严格执行既定的方案, 督促加强训练, 达到预定目标。
( 二) 制定合理的训练时间表
在进行熟练翻打训练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下来。 训练过程中, 分为初步提高期、熟练期和高原期。 在训练初期, 先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体能、家庭等各方面情况, 再给学生确定每天1 小时的练习时间, 要求将每次的测试成绩登记下来, 每周进行一次小结。 在熟练期, 每天训练要超过3 个小时以上, 经过多次反复测试、或者小组提高赛等训练方法。 在训练一段时间后, 发现学生的速度提高得很慢, 这就是高原反应。 这时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成绩得不到提高产生反感、厌恶情绪, 因此, 要适当将训练时间调整到每天2 个小时。 学生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 参加中职学生技能竞赛的同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封闭或半封闭训练。 另外, 还要加强思想教育, 进行心理暗示, 对教育学生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有很深的意义。
( 三) 制定合理的训练内容
从刚开始接触传票翻打到传票算的学习过程中, 训练内容十分重要。 在指法训练中, 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 从手指分工录入, 逐渐向综合录入过渡;传票练习中先从简单的传票录开始练习, 再到传票算的高级练习。这种难度逐渐加大、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除了训练基本功,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 制定个性化的专题训练内容。 如:噪音干扰训练、抗压训练、心理素质综合训练等。 传票算要求心、脑、眼、手合一, 很多学生在初期练习时容易分神, 甚至听到别人快速敲击键盘或者一声咳嗽都会造成影响, 结果就是成绩不理想。 有很多老师会在比赛或考试时让学生戴上耳塞, 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戴上耳塞后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会更加紧张。 我尝试让学生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在训练时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或在安静的环境中快速敲击键盘, 使学生在不戴耳塞的情况下适应各种环境。 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又能使学生抗噪音干扰的能力更强。
在中职会计的教学实践中, 要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 从基本的指法练习开始训练, 逐步过渡到高难度的传票翻打, 而高效的训练方法是提高传票翻打技术的重要手段。 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票翻打速度,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届技能比赛, 对于提高参赛学生的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倩.高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J].时代金融, 2014 (6) :152.
[2]葛涛.技能大赛视角下的会计课程改革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3) :32-34.
抗击打能力训练 第3篇
练习者两脚分开,咬牙挺颈,两手交替击打面部和头顶,口中发出哼声,也可用头撞击木桩或沙袋。
二、击背
甲成半弓步站立,两手握拳于腹前抱紧,两大臂夹紧;乙位于甲体侧,以脚背由轻到重击打甲背部,甲用鼻喷气。
三、击肋
练习者两脚左右分开比肩宽成半蹲姿势,左手握拳架于头顶上方,拳心向前,右拳由左向右拉开,随即挥臂屈肘用拳心由腋窝向下拍打左肋,拍打上部时,张口发出嗨声,拍打软肋时,张口缩喉,内发嗳声。尔后右拳架于头上,左拳按右拳要领拍打右肋。
四、击胸
练习者两脚左右分开比肩宽,略成半蹲姿势,左拳置于腰际,右臂屈肘,拳心向内,从上到下拍打左胸,拍打时,张口发出嗨声,尔后右拳置于腰际,左拳按右拳动作要领拍打右胸。
五、击腹
两脚分开略比肩宽,两腿微屈,两拳左右拉开,拳心向内,双拳从上到下拍打腹部,拍打时用鼻向外喷气发出咄声,腹部肌肉随声外弹。
六、击臂
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左臂伸直并握拳,拳心向右,右拳从上到下砸击左臂外侧,然后从下到上砸击左臂内侧,左拳按右拳动作要领砸击右臂,也可用臂部各侧面击打木桩或沙袋。
七、击腿
抗击打能力厉害的训练方法 第4篇
大成拳断手是一种激烈的对抗运动,若想参预,必须具备抗击打能力、速度、快速反应能力等多种条件,其中抗击打能力是参预大成拳断手的第一条件。
提个简单的问题:在断手过程中,最让人担心的是什么?当然是被敌方击中。那么,最令人惬意是的什么?当然是击中并击垮敌方。然而,总是击中敌方而永远不被敌方击中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被敌方击中的次数,也绝对无法避免对抗中的激烈冲撞和剧烈磕碰。但是,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抗击打能力,或者说是具备了抗重击能力,结果会怎样呢?举个例子:两个同样体积的玻璃球撞在一起,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可如果把一方变为铁球,其结果则不言而喻。我们一旦具备了抗击打能力或抗重击能力之后,就等于把自己变成了铁球,到了这时候,可能根本不把敌方的击打和冲撞磕碰放在心上了。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抗击打能力呢?须从三个方面进行锻炼,即站桩加相关意念、试力加相关意念和接拳训练。
一、站桩加相关意念
可以随便选择一种技击桩,如矛盾桩、浮云桩、托婴桩等、配己合以下与锻炼抗击打力相关的意念活动:
1.设想前后左右有许多人手持刀枪棍棒轮番向我攻击,我身体各部位不断做出各种反应,以抵抗这些攻击。
2.设想前后左右有许多人不断向我投掷砖瓦石块,我身体各部位相应做出各种反应。
3.设想头顶上方山石崩裂,碎石纷纷坠落,不断下砸我的身体,我做出各种反应。
二、试力加相关意念
可以随便选择一种试力,如钩锉试力、弹簧试力、波浪试力等,配合以下相关意念活动:
1.设想前后左右有罗网包围,罗网之内皆为刀叉钩锉,并蓄有万弩待发之势,我则毛发筋肉伸缩拨转,全身内外无处不有滚珠起棱之感。
2.设想前后左右各有一堵高墙,我不断前扑后撞左冲右突,所到之处,高墙即土崩瓦解。
三、接拳训练
接拳训练是大成拳特有的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方式,它不同于其他拳种的排打功。排打功主要是借助于其它器械对身体各部位进行击打,以提高骨骼肌肉的强度。排打功往往会造成身体受伤,故为大成拳所不取。而接拳训练是通过训练双方的身体接触,即一方以拳脚肩肘踢打碰撞另一方身体,以达到提高身体抗击打能力的目的。因为人体相互接触根据双方的承受能力由轻到重,循序渐进,而且双方可以根据对方发力情况做出相应反应,所以十分安全。
接拳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间架接拳训练:承接方以丁八步站立,抱好间架 (如采用高位间架,姿势如下:两脚站成丁八步,两掌于面前上抬,抬至眼眉高度或略过头顶,十指相对,掌心向下,掌指距头部约一尺。全身心处于防守待攻状态),发力方两手臂轮番或同时击打承接方两手臂。此功也可采用其他间架,如矛盾桩间架或其他随意性间架等等。
2.胸部接拳训练:承接方以丁八步姿势站立,两掌分别向两侧斜下方伸展或随意摆放;发力方以两拳轮番向承接方胸部击打。
3. 腹部接拳训练:承接方以丁八步姿势站立,两手向外侧伸展或随意摆放;发力方以两拳轮番向承接方腹部攻击。
4.肋部接拳训练:承受方以丁八步姿势站立,两手同浑元桩姿势或随意环抱胸前;发力方以一拳不断击打承受方肋部。
5.背部接拳训练:承受方以丁八步姿势站立,两手同矛盾桩姿势或随意环抱胸前;发力方由后面以两掌扑击承受方背部,待承受方有一定基础后,改为以两拳轮番击打。
6.身体其它部位接拳训练:凡可以双方进行配合训练的部位,皆可采用此种方式灵活练习。对于无法配合训练的,可以自己解决:以拳、掌对该部位轮番击打。
以上六类方式囊括了全身各部位的接拳训练。但因为接拳训练是一种反复撞击身体的特殊功法,如训练不当、亦有可能出现副作用或伤及身体,所以训练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A.接举训练必须在有了一定桩功基础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于站桩数月、身体有了明显的抗击能力之后进行。
B。发力方的攻击力量须由轻到重、循序渐进,此项原则非常重要。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刚开始训练时,发力方攻击力量要非常轻,基本是点到为止,以三五日为一个阶段,逐步加码。但不论处在哪一阶段,都应以身体能够充分承受为前提,特别是肋、腹、背等部位,要特别注意。
抗击打能力厉害的训练方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