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散文范文
梁思成散文范文第1篇
2009-04-21 13:28:15
来自: 子曰:喵之。 (Los Angeles)
我知道有人不能理解梁思成为什么在林徽因去世后再娶,就像古代的女子丧夫之后要守寡终身才能得到重赏一样。
但是实际上当时思成再婚已经61岁,距离徽因的香消玉殒已有七年之久。
他老了,但是依然在国际声誉的光环下于各国的会议所忙碌着,他需要一个助手。
于是,一直和梁家关系很好的林洙被选中了,从秘书水到渠成的成为了妻子。
我总觉得娶个林徽因这样永远成为众人瞩目和羡慕的风华绝代的佳人做老婆是挺累的一件事,所以梁自己也如是说:俗话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但是我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和林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思想太活跃,必须反应同样敏捷。
这仅仅是个官方表态,其实又何止这些,有多少男人心甘情愿的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从为了参加她北京的演讲而中途坠机早逝的徐志摩,
到将自己的爱慕之心写给自己老婆而让老婆醋性大发的单纯文艺青年沈从文,
再到为林而赶走从美国追到中国的美国妞儿甚至终身未娶的金岳霖。
这些都是爱慕得锋芒毕露耳熟能详的人,那些有名有姓的就更数不胜数,那些默默的暗恋着的无名小卒就让他们gone with the wind吧。
如果说徐志摩对于林徽因来说只是个“徐叔叔”,一个引领她走进英国诗歌戏剧殿堂的导师,那么金岳霖就不仅仅是个“太太客厅”里的哲学座上宾了。
就连林本人都曾苦恼地向自己的老公坦白:完了,思成,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可怎么办呢?
就算二人平时是在建筑学这条道路上并肩奋斗的人,但是本质上还是夫妻啊。
身为丈夫,听到自己的妻子如此坦诚,不知是喜是忧。
于是,大家终归是大家,能流传下来的故事,终究还是如大家所想象般的八点档桥段:
梁:我思索了一夜,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如老金,如果你嫁给他我会祝福你们。
林将此话说给老金,老金思忖良久说道:思成是真正爱你的人。
于是在哪都适用唯独在感情不适用的“三角形稳定原理”在梁、林、金三人身上粉墨登场了。
其实何止三角,根本是以林为中心的一个圆,每条半径的端点都指向另外一个男人
但是林的伟大之处就是,我不勾引人,我就爱读书,爱和你们交流我的读书心得,生活感悟。
无心插柳的招来无数的崇拜者,这才是情场高手无心参与却早已是当局领导者。
所以对于梁来说,或者对于所有男人来说,得不到的女人才是最有魅力的。就像前两天看到的一个比喻:自家的小丫头片子脱光了也无动于衷,而身为人妻的成熟女人隔着条街都能蠢蠢欲动。
虽然说林是一直爱着梁的,但是对于林来说梁不是她的全部。我有如此多的事情要做,我有如此多的古建筑要研究,我有如此多的英国诗歌要读,我的内心足够强大,你,不是我生活的唯一。我有徐志摩,有金岳霖,有费慰梅夫妇,有因太太客厅而慕名而来的朋友圈。有那么多人和我侃侃而谈,我不一定非得找你啊。虽然我重视你,爱你,但是,你比他们之多了一个“丈夫”的头衔,而已。
所以梁的一生,也庆幸是有自己的事业而为止奋斗,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国徽,参与联合国大厦的设计,才不会把毕生的精力都用来追女人。否则,这辈子光看住自己的老婆就得累死。不累死也得酸死。话说这样的梁若是这样的男人也就不配与林共度余生了。
所以我觉得,直至林的去世,他也未有能单独一人独品独享自己老婆的时刻。虽然已得美人芳心,但是芳心的另几瓣却不是分给他的。
这样就更能让他对林的离开痛得彻骨铭心。即便是找了个替代者当做影子恰好也姓林也是相差甚远。但是已是迟暮之年,互相搀扶着生活才是正经事。
好吧我承认我说了这么多和林洙没用的话,就是想证明林洙其实是个挺伟大的女人。
我没有文献根据没有逻辑推理,就是凭自己的臆想,小小的感慨一下:
即使是年过不惑,女人的浪漫细胞终究是比男人多比男人持续时间长的。
能忍受着活在前妻如此光芒四射的阴影下心甘情愿的做个替代者不是每个女人都做的来的。
虽然林洙和梁家早年就有甚好交情,连婚姻都是林徽因一手操办的,至于后来离婚那都是后话了,以至于没有上演“暗恋自己的老师的老公多年”的肥皂剧。
但是能心甘情愿的每日料理自己的老公的起居,忍受经常多日出差,担任第二任妻子、佣人、理发师、护士多重角色的女人,还能独自品尝烟花寂寞,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每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
自古才子配佳人,但是在林徽因这个传奇女子的面前梁就被overshadow了,以致人们在了解梁思成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从“林徽因的老公,梁启超的儿子”开始,除了学建筑的和其他少部分人,大概很少有人能先入为主的了解到“梁思成,我国著名建筑家和建筑教育家”吧?
当林的光环逐渐淡去,大家更加看清了这个伟大的男人,却很少提及他身后的这位没有绝代才华和外表的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女人。
如今,才子佳人,变成了才子加人。
梁思成散文范文第2篇
必修一读本19课
金岳霖先生
2013---1---22主备教师:盖会娟
教学目的
•
一、知识教育目标
• 1.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指导学生学
习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 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 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教学重点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本文故事吸引人,一方面与人物本身的趣味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关。前者,作者善于选取有趣的材料。善于将材料有效地组织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其间叙事的先后、详略,描叙、议论,过渡、照应等,都自然而然,又妥帖恰当。应当注意,分析写作方法不要忘记文章主题,分析“事”不要忘记“人”。作者写作本文的初衷和归宿还是描写一个现代学术史上的富有个性的人物。2.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品味本文的语言,需要有相当好的语感。学生也许难以品味到本文语言的精彩和作者的语言功力,但可以慢慢体会,多读几遍,能体会到多少算多少。学生未必完全体会得到语言的简洁精粹,但语言的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可以认真体会,要说出个人品味的感想。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关于作者 课文讲解:
1.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文字。
2.通过以上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3、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课堂练习
1、首先,大家说这篇课文中作者描写金岳霖先生的语言是严谨而恭敬还是比较幽默的?那么,作者用这种语言来描写他尊敬的先生,你读出的是尊敬还是不尊敬呢?
2、金岳霖先生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梁思成散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