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精选12篇)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第1篇
1临床资料
本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化疗患者456例。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卡帕、紫衫醇、艾素、泽菲、5-氟脲嘧啶、长春新碱等, 通过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 均取得满意效果。
2护理体会
2.1 创造良好的环境
保持病室内整洁、安静, 为患者营造轻松舒适的环境, 护士在实施化疗时, 态度要和蔼, 语言适当, 严格三查七对, 保证准确无误。
2.2 饮食的指导
化疗期间应该加强营养, 忌食辛辣、过冷或过热等刺激性食物, 忌带壳或粗糙食物, 以免刺激发生呕吐。主要以清淡软食为主, 多食蔬菜水果。
2.3 心理护理
有些化疗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不能配合治疗, 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本科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 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 生活上应多关心和帮助, 做到细心、耐心有爱心, 并介绍成功的病例以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
3化疗反应的预防
3.1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由于化疗药物的强烈刺激性, 一旦穿刺部位发生渗漏, 可能造成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 所以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提高自身的穿刺技术, 尽可能地选择较粗、直、容易固定的血管。 (2) 滴速不宜过快, 反之容易使血管内压力增高, 造成渗漏[1]。 (3) 静脉给药时应先输注生理盐水, 确定针头在血管内, 才可以滴注化疗药物, 输注完以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管内, 以达到稀释局部血管药物浓度的目的。 (4) 如果发现药物外渗或者患者诉疼痛, 应该立即停药, 找寻原因, 用针管尽量将外渗的药液抽出, 再用普鲁卡因和地塞米松封闭治疗, 局部用冰袋冷敷, 以达到使血管收缩, 减少药液扩散的目的。
3.2 髓抑制的预防及护理
为恶性肿瘤化疗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 血小板、白细胞下降更为明显, 因此, 要密切观测患者的血象, 如当白细胞下降1.0×109/L时,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同时, 叮嘱患者减少活动, 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减少家属探视, 避免交叉感染。并且给予升白细胞的药物。
3.3 皮肤黏膜及胃肠道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多饮水, 饭前饭后漱口, 用软毛的牙刷。在治疗前要观察患者的口腔黏膜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特殊不适。胃肠道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 在治疗中可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的止吐剂 (本科较常用的就是格拉司琼、胃复安) 。腹泻患者应该严格观察排便次数、颜色、量, 以防止假膜性肠炎[2]。
3.4 脱发的预防及护理
在本科化疗的都是女患者, 脱发造成了自身形象的损害, 容易让患者产生自卑的心理, 此时患者最需要的是关心, 作为护士, 应该理解患者, 使用保护性的语言进行安慰。
3.5 肾脏、心脏损害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及性质, 鼓励患者多饮水。滴注化疗药物时, 严格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等症状, 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
通常在化疗结束一个疗程以后, 化疗反应也随之减轻或者消失, 但是, 在这个时候护士仍然需要与患者多沟通, 了解患者的各种情况, 以便在健康指导时做到更具体更切实际。由于化疗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一定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使其配合治疗, 加强护患关系, 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陆卫国, 张虹.浅论妇科化疗患者的需求及相关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3:103-104.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第2篇
在放化疗前期,医院的工作人员应该心态平和地给肿瘤患者介绍放化疗的知识,放化疗并不可怕,它是治疗肿瘤疾病的。让他们放松心态,积极地与疾病作斗争,只有保持好的心态,才能更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如果肿瘤患者出现失眠等焦虑情绪时,要及时的与主治医师和家属沟通交流。放化疗前,医生应该全面的分析患者的情况,对症下药,让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院进行放化疗的治疗。同时,要发挥周围人的积极作用,人多力量大,让他们一起帮着肿瘤患者度过这个难关,积极地鼓励他们,勇敢地与肿瘤疾病作斗争,一定要战胜肿瘤疾病。
3.2放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
在放化疗期间,可以给肿瘤患者提供一些药物来缓解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得到较好的休息,同时医生要尽可能地保持跟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地了解放化疗过程出现的情况。此外,在放化疗期间,将放化疗的病房设计的人性化一些,给肿瘤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也有利于让肿瘤患者心情舒畅,准备一些能让患者静下来的书籍、音乐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他在放化疗期间有一个轻松地心态。
3.3放化疗结束后的心理干预
放化疗结束后,肿瘤患者在回家休养的一段时间会面临着外界的种种压力和自己内心的压力,他会有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包括病情痊愈后无法重返社会,这就要求家属及医院的工作人员及时地安排心理咨询师等去给他做心理工作,让他有重新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此外,给予肿瘤患者一些放化疗结束后的注意事项类的书籍,让他自己积极主动地恢复身体,回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去。
4结束语
妇科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的需要 第3篇
【关键词】 医院;妇科护理;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机体内的新生组织,主要包括子宫颈癌、卵巢癌、外阴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的人数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而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最常见的肿瘤,且发病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在女性性器官上,而女性生殖器官有生物学的、心理学的、性方面的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当肿瘤侵犯妇女体内的这些部位时,就意味着妇女重要的部位受到了影响和威胁,且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巨大压力。目前,化疗尽管是一种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较为有效的手段,但它又是一种影响个体身心的应激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痛苦,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双重打击。然而随着医疗护理的发展,医院越来越重视满足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需要。因此,本文分析影响患者需要的因素,以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护理提供一定参考。
1 妇科惡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方法
不同的妇科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同。肿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患者一旦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其中,宫颈癌,常常伴有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症状。而晚期出现的继发性症有尿频、肛门坠胀、下肢肿痛。子宫内膜癌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白带增多,有恶臭味。晚期患者常伴贫血、恶病质等全身症状。而卵巢癌常表现为腹部肿块及腹水等,晚期时表现消瘦、严重贫血等恶病质现象。
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其中,手术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手术一般需要借助化疗、放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一是手术后给予放疗或化疗,二是通过手术的手段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而在采用手术之前,给与先期化疗,使病情减轻,提高手术质量。
2 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影响
首先,在心理方面的影响。肿瘤是严重威生命的疾病,病者一经诊断确立后,其心理会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到女性特征和社会问题,使患者在心理方面的变化具有特殊性。许多患者以焦虑、抑郁最为突出。不同阶段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化疗前,患者产生明显的焦虑反应;化疗开始后,患者因化疗造成的脱发及消瘦而产生严重的抑郁,对生活失去信心等,且自尊受到严重损害。
其次,在生理方面的影响。妇科恶性肿瘤会对患者产生诸多生理影响。比如,长期的阴道出血常导致患者贫血,严重者可致死;阴道排液降低了阴道粘膜抗菌的能力,导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继发感染;由于肿瘤的扩大和转移,常出现尿频、尿急、尿闭或大便不畅等;疼痛是晚期患者反映最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对于术后妇科肿瘤患者来说,会产生不同的特殊生理影响。子宫的缺乏和替代宫颈的瘢痕组织会妨碍阴道后部的充盈。除此之外,手术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功能的丧失,如失去生育能力和激素分泌不平衡等。
再次是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妇科恶性肿瘤威胁着妇女的形象。妇女希望健康和有吸引力身体。而失去女性的器官就等于失去了女性的价值,妇女感到自己比健康妇女的社会地位低。妇科恶性肿瘤更加重了患者与配偶的精神包袱,有很多患者选择避免性生活。一些患者由于疾病,身体产生异味,造成患者自卑,增加了孤独感。疾病打乱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在家庭、工作和人际交往等领域都收到严重的影响。
3 妇女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需要
3.1 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安全。患病期间,患者会感到生命受到受到威胁,前途暗淡。患者需要护士有高度的责任感,工作认真。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没满足的安全需要主要有经济需、保险需要、职业需要、社区服务方面需要等。如低收入患者在经济上面需要多。
3.2 生理的需要。生理需要是人最基本和最原始的需要,包括食物、空气、水、排泄、休息与睡眠等。肿瘤住院患者需要医院创造舒适的、愉快的住院环境,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有研究者认为,不同阶段的恶性肿瘤的患者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的需要要有有针对性的照顾。随着恶性肿瘤的进展,对于进展期肿瘤患者保持舒适、控制症状成为最基本的需要。有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在疼痛时希望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以减轻痛苦。一些妇科肿瘤化疗住院患者除了需要舒适的环境外,还需要多样化饮食等。
3.3 刺激的需要。主要包括认知、活动以及性方面的需要。肿瘤患者有信息方面的需求,需要得到大量与治疗和疾病相关的内容。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临床的治疗方面尤为强烈。如最普遍的需要是关于愈后的更多信息、关患者的诊断信息、关于患者的检查信息等。患者需要了解治疗方案、效果、自己的病情的需要以及了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保护血管的方法。有学者指出,告诉肿瘤患者有关他们的病情,可减少其焦虑,也是护士帮助患者做好情绪调整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对性以及性知识的强烈需要。患者希望医生关心她们的生活细节以及性方面的问题,希望能有这方面的门诊。
除此之外,妇女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在需要方面还包括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被尊两方面。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患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潜力的要求及愿望,并从中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崔俊南,陈仲庚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
[2] 郑冬燕,于莹,王丽芹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1).
[3] 张惠兰,陈荣秀主编.肿瘤护理学(第一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 第4篇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护理,毒副反应
1 临床资料
为确保论文结论的准确性, 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我科2014年1月~12月以来妇女恶性肿瘤患者共计142例, 其中Ⅱ期患者95例, Ⅳ期患者47例, 年龄在25~74岁, 且患者的症状均通过组织学或者细胞学手段来进行确证的, 其中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内膜癌、绒癌等, 常用药物包括紫杉醇、顺铂、卡铂、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
2 方法
2.1 健康教育
(1) 依据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 比如患者的疾病状况、病史情况、心理承受力、文化程度等情况的不同, 来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宣教, 包括介绍医院、病区环境、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主治医师、相关医务人员及疾病所需的常规检查[1]。
(2) 根据妇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程度, 医生来确定化疗的方案, 护士需向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治疗方案的步骤和内容, 讲解化疗的必要性、作用、操作方法、疗效等方面的知识, 让患者及其家属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 还要详细讲解治疗过程中所用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其引起的副作用等, 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认识。
2.2 心理护理
一般情况下, 如果患者得知自己患重病之后, 心理上就会产出不安、紧张甚至恐惧的感觉, 其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更甚, 很容易形成等死、放弃治疗的想法, 失去化疗的决心和勇气, 另外, 在一般人的意识里, 总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顽固性疾病, 难以治疗、没有希望、产生低落和负面情绪等, 这是不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和治疗的。在对待这样的特殊患者, 医生和护士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护理, 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接受理解能力, 来制定相适应的计划和方案。心理因素始终是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尤其是在为患者实施化疗的过程中, 患者由于对未知情况的担忧及恐惧, 对化疗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 在临床中也容易出现很多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在患者治疗过程中, 其心理状态明显影响患者的疗效。
2.3 预见性护理
(1) 妇科恶性肿瘤肾脏损害方面的预见性护理要点, 主要包括留心观察患者的尿液量、尿液颜色, 注意做好尿液的检测工作, 确保在对患者进行化疗之前和过程中处于水化和尿液呈碱性, 还要督促患者多喝水, 保证患者每天的尿液量要>2500 mL, 尤其是在给患者使用了顺铂的情况下, 着重要注意患者液体摄入的控制, 环磷酰胺的滴注量尽量保持在2500 mL左右, 以免导致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的症状发生[2]。
(2) 妇科恶性肿瘤心脏毒性方面的预见性护理, 由于紫杉醇可引起心肌损害, 滴注时应使用心电监护, 并加强巡视, 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 观察患者有没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发生, 而且滴注的药液浓度最好不要超过5 mg/l, 边滴注边进行严密的观察, 紧急情况下可以让患者进行低流量吸氧。
2.4 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
化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化疗也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毒副作用, 大部分的抗肿瘤药物会对患者的胃肠粘膜造成一定的损害, 使患者在治疗期间经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肠胃方面的问题, 这对患者的体能和身体的消耗非常之大。患者由于食欲不振、厌食等问题, 也会严重影响到营养的吸收和摄入, 患者的抵抗能力就会降低, 对疾病的治疗产生负面作用。医护人员一定要耐心对待患者, 向患者说明这些症状是化疗药物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恶心、呕吐、食欲不佳这些问题是可以慢慢恢复和调节的, 要主动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和克服紧张情绪。在患者的日常饮食方面,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多吃新鲜的、清淡的、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不要吃辛辣、油腻等对肠胃刺激性大的食物, 同时, 在食物的选择和搭配上, 尽量做到色香味俱佳, 以增强患者的食欲和胃口, 让患者养成少吃多餐的习惯。还可建议患者多吃一些健胃健脾的食物, 比如陈皮、酸梅、姜片等[3]。在化疗的过程中, 还可让患者适量服用止吐剂, 以缓解肠胃道的不适反应, 这种措施通常是在化疗前10~30 min, 医生会让患者服用胃复安, 格拉斯琼等止吐药物。
2.5 营养支持和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导致体内能量消耗严重, 所以, 在化疗期间的饮食应做到多样化, 患者在选择所吃的食物中, 要保持营养均衡, 多使用一些蔬菜和水果。针对部分肠胃功能不好或衰竭的患者, 由于不能顺利进食, 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来维持营养的供给, 可以输入多种氨基酸、高浓度葡萄糖, 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 减轻化疗中的不良反应, 从而提高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 患者的营养护理通常进行得比较滞后, 大多数是到了恶液质或是晚期之后, 才考虑到营养护理, 而这个时候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效果已经差强人意了, 反而还被许多人提出营养治疗或营养支持无效的观点。所以, 对于患者, 适时、适当的营养支持和护理、科学的营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且是十分必要的。
营养支持和护理对患者的营养改善、抵抗力的提升均有帮助, 但是, 营养支持和护理是否造成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 这个问题至今在医学界和肿瘤学界都没有定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 如果患者身体内的营养供给缺乏, 或者说外部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给患者, 那么恶性肿瘤依然会寄生在患者体内, 侵蚀身体, 反而造成的危害会更加大[4]。一般都会认为, 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 患者可以通过营养的补充而更好的耐受手术、耐受化疗和化疗药物等治疗手段, 有研究表明, 具有适应症状的患者是可以在营养支持和护理中受到益处的[5]。
3 讨论
根据实际案例分析可以得出, 通过对妇女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各方面的专业训练等措施, 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负面情绪、药物依耐性、心理纠正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和调节作用, 使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明显降低, 让患者能够以更积极、乐观、理性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疾病和身体,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郭雪华, 邓辉, 杨卿.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18:4-5.
[2]陈爱群, 李雪芳, 方素琴.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9, S1:21-23.
[3]赵彩霞, 王富芳, 朱春云.饮食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 2009, 06:31-33.
[4]盛立峰, 范高云.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控制源倾向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06:55-57.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第5篇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化疗方案:
药敏药物选择:长春新碱、顺铂、平阳霉素、吡柔比星、阿霉素、表阿霉素、卫猛、长春新碱、抗黑瘤素、5一氟尿嘧啶、氨甲蝶呤、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苄肼、紫杉醇、羟基脲、柔红霉素、卡氮芥、阿糖胞苷、培普利欧。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和腺癌
PVP方案
适应证:鳞状细胞癌
顺铂(cisplatin,CDDP)8O-120mg/m2 静滴d1,水化
长春新碱(VCR)1-1.6mg/m2 iv push d3
平阳霉素8mg im or iv d3-d12
21天为一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用药方案:
D1 AM: 5%GNS 1OO0ml+10%KCL 1Oml/iv.gtt 4-6hr
PM: 2O%甘露醇 5Oml iv.push
5%GNS 500ml+CDDP 8O-12Omg/m2/iv.gtt 2hr
5%GNS 5OOml+10%KCL 1Oml/iv.gtt
在上述补液过程中每小时给
20%甘露醇 5Oml/iv.push qh×6
林格氏液 1000ml/iv.gtt,慢速维持至第二天,如呕吐严重,加KCL 1g
D2 继续补液2OO0ml,如呕吐严重再追加 KCL1-2g
PYM 3mg+NS 2Oml/iv.push
D3 AM: VCR 1-1.6mg/m2+NS 4Oml/iv.push
PM: PYM 8mg+50%GS 500ml/iv.gtt,6hr
D4-12 PYM 8mg+5%GS 5Ooml/iv.gtt,6hr
病员停止补液后应鼓励多饮水。
PVF方案(1)
适应症:鳞状细胞癌
长春新碱(VCR)1-1.6mg/m2 iv push d1,d5
顺铂8O-12Omg/m2 静滴d1(水化)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5-Fu)8OOmg/m2 静滴d2-d5
用药方案:
D1 AM:1.VCR 1-1.6mg/m2+NS 4Oml/push iv.2.5%GNS 1000ml+10%KCL 1Oml/iv.gtt 4-6hr
PM:2O%甘露醇5Oml/iv.push.5%GNS 5Ooml+CDDP 1OOmg/m2/iv.gtt 2hr内
2O%甘露醇 5Oml/iv.push.qh×6
5%GNS 150Oml+5-Fu 8OOmg/m2/iv.gtt.D2-5 5%GNS 2500ml+5-Fu 800mg/m2/iv.gtt
(24h连续,如呕吐严重,可加KCL 1.0g)
D5 AM:VCR 1-1.6mg/m2+NS 40ml/iv.push
三周为一疗程,可重复三个疗程。
PVF方案(2)
适应症:腺癌、恶性混合瘤、乳头状囊腺癌、腺样囊性癌
顺铂SO-120mg/m2,静滴d1,水化
长春新碱1-1.6mg/m2 iv d2,d8,d15
5-Fu 750mg/m2 静滴d3,d9,d16
用药方案:
W1,D1 AM:5%GNS 1000ml+1O%KCL 1Oml/iv.gtt.4-6hr
PM:20%甘露醇50ml/ivpush
5%GNS SOOml+CDDP 80-120mg/m2/iv.gtt,2hr
5%GNS 1000ml+1O%KCL 10ml/iv.gtt
20%甘露醇 50ml/iv.push qh×6
林格氏液 1000ml iv.gtt,维持
D2 VCR 1-1.6mg/m2+NS 40ml/iv.push
5%GS 2000ml/iv.gtt
D3 5%GNS 5Ooml+5-Fu 750mg/m2/iv.gtt
5%GS 2O00ml/iv.gtt
W2,D1 VCR 1-1.6mg/m2+NS 40ml/iv.push
D2 5%GNS 500ml+5-Fu 75Omg/m2/iv.gtt
W3,重复W2方案,三周为一疗程。
VM方案
适应症:鳞癌、腺癌
长春新碱(VCR)1-1.6mg/m2 iv push d1
氨甲蝶呤(methotrexate MTX)8O-1O0mg/m2 静滴d1,d8重复d1用药(大于1OOmg CF解毒)。
用药方案:
D1 VCR 1-1.6mg/m2+NS 40ml/iv.push
5%GS 500ml/iv.gtt维持 6hr
MTX 80-1O0mg/m2+NS 40ml/iv.push
5%GS 5O0ml/iv.gtt
D8重复D1用药(MTX大于100mg,CF解毒)
14天为一周期,2—4周期为一疗程。
HDMTX-CFR方案(大剂量MTX,CF解救方案)
适应症:骨肉瘤、未分化癌
碱化d1-4
MTX 1-3g/m2 静滴 d2
CF解毒 d2-4
用药方案:
D1 5%GS 1O00ml,5%GNS 1000ml+
10%KCL 10-2Oml,5%SB 25Oml/iv.gtt SB 1g qid.P.o D2 5%GNS 5OOml+5%SB 250ml/iv.gtt 5%GS 5O0ml+MTX 1-3g/iv.gtt 4hr 5%GNS 1000ml,5%GS 1000ml+10%KCL 2Omg/iv.gtt MTX滴完后,2-4hr开始给CF 6-12mg im.q6h×4 SB 1g,qid p.o D3-4 补液及碱化同D1,CF用药问D2
每四周为一个疗程。
恶性淋巴瘤(Lymphoma)
1.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COP方案
长春新碱(VCR)1-1.6mg/m2 iv d1,d8
环磷酸胺(cyclophosPhamide,CTX)6O0-8OOmg/m2 iv gtt d1,d8
强的松(prednisone)100mg/d p.o d1-d5(or d1-d14 40mg/m2)
用药方案:
D1 VCR 1-1.6mg/m2+NS 40ml iv push
5%GNS 50Oml维持 6hr
CTX 600-80Omg/m2+5%GS 50Oml iv gtt
D1-14 强的松片 40mg/m2/天(或 1O0mg/d,d1-5)
D8 VCR 1-1.6mg/m2+NS 4Oml iv push
CTX 600-8OOmg/m2+5%GS 500ml iv gtt
21d为一周期,6-8周期为一疗程
CHOP方案
环磷酸胺(CTX)600-8OOmg/m2 iv d1,d8
表阿霉素(epidoxorubicin)25mg/m2 iv d2,d9
长春新碱 1-1.6mg/m2 iv d1,d8
强的松 100mg/d po d1-d5(40mg/m2 p.o d1-d14)
用药方案:
D1 VCR 1-1.6mg/m2+NS 4Oml iv push
5%GNS 50Oml iv gtt
5%GNS 5OOml+CTX 600-8OOmg/m2 iv gtt
D1-5 强的松1OOmg/天 p.o
D2 表阿霉素 25mg/m2+5%GNS 5OOml iv gtt
D8 VCR 1-1.6mg/m2+NS 20ml iv push
5%GS 5OOml iv gtt
5%GNS 5OOml+CTX 600-800mg/m2 iv.gtt
D9 表阿霉素 25mg/m2+5%GS 5OOml iv gtt
21天为一周期,8周期为一疗程 2. Hodgkin’s Desease(HD)
COPP 方案
CTX 600-800mg/m2 iv d1,d8
长春新碱(VCR)1-1.6mg/m2 iv d1,d8
甲基苄肼(procarbazine)100mg/m2 p.o d1-d14
强的松(prednisone)40mg/m2 p.o d1-d14
28天为一周期,4周期为一疗程
ABVD方案
阿霉素(Adriamycin)25mg/m2 i.v d1,d14
平阳霉素(PYM)10mg/m2 iv d1,d15
长春花碱 6mg/m2 iv d1,d15
氮烯咪胺(Dacarbazine)375mg/m2 iv d1 d15
28天为一周期,6—8周期为一疗程或CR后2周期
CHVP方案
VM-26 100mg/d d13
吡柔比星 6Omg/d d
1CTX 400mg/d d4-7
PDN 8Omg/d d1-7
21天为一周期,6—8周期为一疗程
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CVAD方案
CTX 5OOmg/m2 iv gtt d1
ADM 5Omg/m2 iv gtt d1
VCR 1mg/m2 iv gtt d1,d5
DTIC 2O0mg/m2 iv gtt d1-5
14天为一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恶性黑色素瘤(melanoma)
原发灶冷冻,化疗,手术,体细胞治疗,免疫治疗(BCG划痕),二年
内重复化疗一次(干扰素、DTIC)
DTIC方案
氮烯咪胺(Dacarbazine)25Omg/m2 iv d1-5
21天为一周期 DTIC+α-干扰素方案
DTIC 25Omg/m2 iv d1-d5 q21-42d α-Interferon 9-12×106/m2 iH每周 3次,每疗程10—12周 化疗前辅助用药
Vit B6 2Omg tid p.o 利血生 2Omg tid p.o 鲨肝醇 10Omg tid p.o 消炎痛 25mg tid p.o 化疗前注意事项:
A 化疗前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肝、肾功能、空腹血糖 3 心电图 4 心、肺功能检查(60岁以上病人或有心、肺疾患病人)胸片肿瘤照像肝、脾B超、腹膜后B超(恶性淋巴瘤病人)肿瘤CT扫描肝、脾及腹膜后淋巴结CT扫描(恶性淋巴瘤病人)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
B 化疗期间检查:
化疗后第3天复查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
化疗期间每3—4天复查血常规;每7天复查肝、肾功能;
C 化疗结束后再重复化疗前检查
D 注意事项及处理原则:化疗期间禁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呕吐者可给予灭吐灵、冬眠灵;呕吐严重者胃复安20mg im白细胞下降者(<4.0×109/L)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
细胞<2.0×109/L输注白细胞或全血
E 化疗禁忌症:阻塞性肾病史又心功能III级以上,肺功能严重障碍Cre>1.5mg,BuN>2Omg/d1者白细胞<3.0×109/L,血小板低于5万
肿瘤化疗疗效判断标准(WHO)
CR 肿瘤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
PR 肿瘤缩小50%以上,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变出现 NC 肿瘤缩小50%以下或增大在25%以内,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变出现
PD 肿瘤增大25%以上,有新的病变出现
注:1 肿瘤的大小以两个最大互相垂直的直径的乘积表示同一器官的多个瘤变以所有肿块的两个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的和表示MR(minor response微小反应)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第6篇
方法:给化疗患者以心理护理、静脉穿刺时的护理、化疗药物输注过程的护理、化疗药物输注过程的护理、化疗药物输注过程的护理、化疗药物输注完毕的护理等。
结果:63例患者通过化疗全过程的细致护理,使他(她)们的化疗得到顺利实行,并有效地保护了化疗静脉血管,预防了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的全面护理,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
关键词:恶性肿瘤 患者 化疗性静脉炎 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99-01
肿瘤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化疗时,对患者浅静脉局部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进入血管后,使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变性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即化疗性静脉炎[1]。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造成病人身心痛苦加重。为了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我们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加强护理,效果较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他(她)们遵医嘱需完成5-6个疗程的化疗患者,年龄29-76岁。女性40例,男性23例。病种包括: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直肠癌等。静脉输入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紫杉醇、阿雷素、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
1.2 化疗药物输注方法。采用四肢浅静脉滴注或静注给药。
2 结果
63例患者通过加强护理,使他(她)们的化疗得到顺利实行,并有效地保护了化疗静脉血管,预防了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
3 护理
3.1 患者化疗前,要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注意人文关怀。因为患者在化疗期间,除有恶性肿瘤引起的心理问题外,还存在对化疗副反应的思想顾虑,所以我们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化疗的特点,让他(她)们了解主动配合和保护静脉系统的重要性,讲明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缓解患者紧张及恐惧心理,使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2]。及时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机能,增强对心理紧张状态的承受能力。教会患者识别药物的刺激性,化疗当天向患者交待清楚哪一代是一般刺激性的药物,哪一代是刺激性强的药物,并嘱患者勿自行调节速度。患者在输入强刺激性药物时尽量少去卫生间、就餐或其他躯体移动,避免注射针头移位,输液肢体勿负重受压。
3.2 抓好护理人员操作技能训练及专业知识学习,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穿刺成功率。防胜于治,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输液安全[3]。因此我们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在尊重患者个人意愿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血管。秋冬季节或血管显露差的季节,穿刺前局部热敷10—15min,使静脉充盈扩张,提高穿刺成功率。根据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选择型号合适的穿刺工具,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型号合适的针头和穿刺部位。通常使用最多的是套管针和普通一次性使用穿刺针。穿刺部位多为单侧上肢,要有计划使用静脉,一般应由小静脉到大静脉,由远心端到近心端。多部位交替使用静脉,保证每根血管得到休息和恢復,避免在肌腱、关节、神经丰富处、静脉瓣处穿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穿刺失败和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穿刺时做到稳、准和快,减少疼痛刺激带给患者的不适。穿刺成功后,教会或协助患者变换穿刺手臂位置及体位的方法,勿过度伸展使肌肉紧张与牵拉,避免输液时肢体疲劳,要以诚挚的爱心保护患者静脉,帮助其放松肢体,取舒适卧位。
3.3 静脉推注化疗药物时,稀释浓度要适当,一般一次量用稀释液不得少于20ml,用多种药物化疗时每种药物间输注5%-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不少于10ml,间隔时间不少于15min,以减轻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强刺激性药物给药前后要用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冲洗静脉。注药过程需加强观察,若有滴速明显减慢及穿刺部位异常感觉,教患者应及时告诉护士,不可勉强忍受。工作人员每15-30min巡视一次,检查直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局部皮肤有无改变,询问有无疼痛。护患共同合作保证输注过程顺利。在输入强刺激性药物时要安排一名护士观察输注全过程。化疗过程要严格交接班,交班内容包括: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注通畅情况等。并做好血管保护,输注过程可沿穿刺血管走向在30cm×10cm范围局部做冷敷,也给予持续50%硫酸镁加利多卡因冷湿敷。治疗过程中多巡视,询问观察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时给予处理和疏导,使其情绪稳定,以提高患者化疗局部舒适度,减轻化疗药物对局部的组织损害,降低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
3.4 输注当天化疗药物量完毕,如为使用留置针应妥善封管并固定好针柄。如为普通一次性使用穿刺针应拔除,针头未拔出前,不能用棉签紧压针头,防止针头受压后贴住血管壁产生刺激性疼痛及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致使局部组织受伤。准备拔针时应用左手拿棉签轻轻放在需压部位,在针头拔出,刚要离开皮肤时的瞬间,迅速用棉签压住针眼,力量要适当,过分用力也会引起局部疼痛,用力过小会出血,致“淤血”形成引起组织受伤。拔针后用指腹按压皮肤处和血管进针处两个穿刺点5min以上。拔针后24h内最好不要洗热水澡,局部皮肤勿烫洗,如果局部皮肤有异常反应或疼痛,可指导患者冰敷或遵医嘱涂抹药膏[4]。拔针24h后,教育患者经常按摩肢体末梢血管,搓揉手背、参与功能锻炼和适当体育运动,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血管弹性恢复,保护好血管。
参考文献
[1] 李其英,孙艳,王永平.灯盏花预防化疗所致的浅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25(5):377-378
[2] 钱丽萍.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4,10(1):75-56
[3] 田丽丽,卞玲玲,翟清华.浅谈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0,12(24):96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 第7篇
近年来,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并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第一致死原因[1]。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是一种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并达到杀灭或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化疗具有很多不良反应, 使得肿瘤患者对化疗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2], 使部分患者不能坚持做完规定的疗程, 影响治疗计划。本文对我院恶性肿瘤患者166例均予化疗, 经健康教育的护理参与,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66例, 男84例, 女82例, 年龄21~82岁, 中位年龄53岁;平均住院时间 (15±2) d。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测确诊, 其中胃癌76例, 直肠癌37例, 乳腺癌31例, 宫颈癌16例, 肺癌6例;Ⅲ期103例, Ⅳ期63例, 卡氏评分在50分以上, 预计生存期7个月, 骨髓功能无明显抑制, 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
2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完成了化疗方案, 化疗后患者的白细胞 (WBC) >3.5×109/L, 血小板 (Plt) >100×109/L, 血红蛋白 (Hb) >90g/L, 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
3健康教育
3.1 心理沟通
对恶性肿瘤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进行心理沟通, 已有研究显示, 恶性肿瘤患者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并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症状, 所以临床上护士接待这样的患者, 要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用热情的服务, 满腔的热情, 温暖的爱心去呵护患者, 使其感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温暖;热情的向他们介绍住院环境、责任医师、责任护士;从最基本的饮食起居到疾病的发展、诱因、影响因素到现代的治疗方法, 成功经验等均要与患者沟通, 让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 对治疗充满信心,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让患者感到亲切;还要为其介绍住院病友, 让他们互相介绍治疗感受, 介绍临近或新近的好转病例, 使他们树立化疗信心, 消除陌生的心理;同时还要向患者介绍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为她 (他) 制定的治疗方案, 用药途径及方法, 使患者对化疗有充分的认识, 降低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对所做的各项检查要说明目的, 了解检查的重要性, 从而使得患者很好的配合治疗。在与患者沟通的同时, 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要家属对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准备, 一些家属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家属, 有时对化疗也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如果不理解, 也使化疗工作难以进行, 所以, 与家属也要充分的沟通, 达成一致的协议。
3.2 做好基础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障碍, 食欲下降, 肿瘤本身对机体的消耗, 在加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使得患者抵抗力极低, 易诱发各种机会性感染, 特别是口腔黏膜、呼吸道、皮肤等, 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要让患者知道每天口腔护理两次是预防口腔感染的重要措施, 在做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 不要损伤口腔黏膜, 要通过口腔护理, 仔细观察有无继发口腔炎症, 要根据口腔的环境使用不同的漱口液。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工作, 做化疗时尽量保护皮肤血管少受损伤。
3.3 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做好环境空气的消毒工作等。病室内应整洁、安静、消除噪音, 病床要保持整洁, 每天做好晨间护理, 在护理时要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在患者化疗时适当播放轻音乐, 创造温馨、轻松的环境, 要与患者共同探讨一些问题, 让其主动参与, 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也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4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的健康教育
化疗进行前, 护士要与患者充分协商, 告诉患者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性, 根据化疗次数选择适当的穿刺方式, 如果出现肢体红肿、疼痛及功能不适的情况, 要更换部位重新穿刺。化疗时认真仔细选择血管, 尽量减少对患者伤害, 化疗时充分稀释药物, 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化疗药物滴速不快, 告知患者不能急躁, 如果有不适的感觉, 及时与护士沟通。
3.5 化疗反应的观察、处理和健康教育
告诉患者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中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下降, 也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脱发、入睡困难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时, 要放松心情, 多沟通, 进食清淡、易消化、多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少食多餐。要及时检测白细胞计数量, 如果WBC<4.0×109/L, Plt<80×109/L, 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或暂停化疗药物, 应用升WBC药物。瞩患者避免磕碰, 注意安全, 多休息。如果出现脱发时, 要保持平静的心理, 戴假发、帽子等, 告诉患者停药后会慢慢好转的。要合理的安排化疗时间, 不宜太长, 不要影响患者的休息, 保持病房安静, 给予心理疏导等措施。
3.6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
化疗结束后, 应交待清楚下次化疗的时间、指导患者平时要增加营养, 食欲好转后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的摄入, 适当的身体锻炼, 定期的复查和随访, 留下患者的电话号码, 给予医院的联系方式, 有问题随时咨询。
4体会
化疗的应用可降低临床分期, 缩小原发病灶使更多的患者获得了可切除的机会, 同时在各级血管和淋巴未损伤前给予化疗, 可提高化疗药物的浓度, 减少术后术中的癌细胞的扩散控制和消灭临床微小转移灶, 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转移[3]。通过健康教育, 可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患者自觉的把问题告诉护士, 护士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 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化疗时, 预先把不良反应告诉患者, 使其有心理准备, 以至于从容面对, 配合医护人员积极处理。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了化疗的信心, 看到了治疗的希望所在, 为患者延长生命和择期手术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2004-2010) [S].2003-12-24.
[2]刘玲玲, 肖毅.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 2004, 44 (26) :67-68.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化疗的80例患者,年龄26~76岁,平均50.9岁。其中卵巢癌20例,子宫肉瘤8例,子宫内膜癌14例,侵蚀性葡萄胎4例,宫颈癌32例,原发腹膜癌4例。临床分期:Ⅰ~Ⅱ期32例,Ⅲ~Ⅳ期48例。化疗方案:TP方案60例,CP或FP方案10例,5FU或EMA-CO等4例,其他6例。化疗疗程:2~22个疗程,平均为4.5个疗程。
1.2 研究方法
采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CC)进行问卷式调查,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的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检验。
2 结果(见表)
2.1 化疗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变化
(1)抑郁和焦虑:有42%的患者化疗间期出现轻一中度的抑郁和焦虑,12%患者出现较重的抑郁和焦虑。
(2)情绪:化疗可以影响患者的情绪,使约36%的患者情绪变差,但是多数表现为轻中度的情绪改变。化疗前、中、后的好心情分别为:60%、44%和24%。
(3)悲观孤独:38%患者化疗前和52%患者化疗中感到轻中度的悲观和孤独,而化疗后下降到48%。10%化疗中感到非常的悲观孤独,而化疗之后这种感觉下降到4%。
(4)其他:72%的患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化疗对他们的信心并无消减。92%的患者对疾病的有很好的认识并积极配合治疗。只有8%的患者感到不安并与医护治疗配合差。
2.2 化疗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恶心、呕吐对生活的影响:在化疗中影响增加,其中58%的患者感到轻微影响,20%的患者有重度的影响。而化疗前和化疗后的影响下降。
(2)腹泻对化疗患者的影响:化疗前有8%的患者偶有腹泻无须治疗,对其生活质量无影响。化疗中和化疗后上升到12%,但都无须治疗。严重腹泻在化疗中仅有1例,化疗后有2例,均须治疗,对其生活有所影响。
(3)脱发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0%的患者无影响,48%的患者有轻-中度的影响,32%的患者感到脱发严重地困扰着她们。
(4)疼痛的干扰和影响:化疗前52%的患者无疼痛,44%的患者感到轻微疼痛和不适,只有4%的患者有严重的疼痛。化疗中和化疗后疼痛的发生有所增加,轻-中度和重度变为64%和10%。
2.3 患者家属、社会、经济等支持对化疗的影响
(1)家属和亲友的关心:化疗前,4%的患者得不到家人的关心,32%患者得到一般的关心,而64%的患者总是得到很多来自亲朋好友的关爱。化疗中仍然有4%的人得不到他人的关心,而96%的患者就会因为化疗得到更多的关爱,其中84%的患者总是得到亲友们的关心。
(2)家庭经济状况和治疗费用对其生活的影响:26%的患者不受经济方面的任何困扰。化疗前后44%的患者会受到这方面的轻微影响,30%的患者受经济方面的影响较大,总会为经济困难发愁。
2.4 化疗对其他生活质量的影响
(1)化疗对性方面的影响:16%的患者可以保持正常的性生活。28%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和频度较患病前有所下降,54%患者得病后则无任何性生活。化疗后8%的患者性生活仍然保持良好,12%的患者比化疗前有所下降。
(2)化疗对患者的社会活动兴趣的影响:28%的患者对社会活动无任何兴趣,而化疗中此类人群上升到44%,化疗后为36%。化疗前有36%的人热心参与社会活动,化疗后改变不显著为30%。
(3)化疗患者总的生活质量的个人评定:在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非常差的患者分别为:4%,10%和6%,认为比较好的分别为34%,32%,28%。分别有62%,58%和66%的人认为自己在化疗的不同时期生活质量都很好。
3 讨论
首先,通过调查发现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72%的患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化疗对他们的信心并无消减。92%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良好并表现乐观,积极配合治疗。只有8%的患者感到不安并与医护治疗配合一般。化疗对患者的精神心理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方面的影响最大。化疗可以增加约36%患者情绪变差,其中多数表现为轻中度的情绪改变。分析原因考虑化疗患者多数为病情不稳定期或者复发肿瘤需再次化疗,对自己的治疗前景不明确,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产生的情绪变化更大。虽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在妇科肿瘤中占据50%左右,但是化疗前后却无明显的变化。化疗前和化疗中的患者约有10%感到非常的悲观孤独,而经过化疗之后可能由于患者亲属及医护人员的关心支持使这种感觉下降到4%。化疗中由于住院及化疗的不良反应等使轻-中度悲观孤独的患者人数有所增加从38%上升到52%,而化疗后又略微下降(48%)。分析各种引起精神心理问题的因素可能包括:肿瘤本身,化疗的毒副作用,化疗药物引起的精神反应和患者的个性、人格特征、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妇科肿瘤医生关心肿瘤的治疗同时应该同等重要的关心和帮助这些具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近年很多学者已经开展了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或化疗患者的心理干预[1],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和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化疗副反应对化疗患者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临床表现不严重而无须治疗。然而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一些副反应比较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恶心、呕吐。因此合理有效地应用抑制药和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对于这类病人可能会有帮助。脱发不只是影响美观,48%的患者认为对生活有轻-中度的影响,更有32%的患者受到脱发严重地困扰。因此选择减少脱发的药物,穿戴假发和适当的打扮,并同时作好解释和患者的心理咨询也会起到很好效果[2]。
关于疼痛的影响中本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无疼痛的感觉,但是化疗中和化疗后疼痛的发生有所上升,轻中度的疼痛由44%上升到60%,重度疼痛由4%上升到10%。提示化疗所致肿瘤局部坏死也是加重疼痛感觉的因素之一,而疼痛的增加也会引起患者的心理精神负担,导致情绪等的变化[3]。
化疗患者能否得到家人亲属的关心、社会经济等支持对治疗举足轻重。此项调查发现化疗前,32%患者得到一般的关心,而64%的患者总是得到很多来自亲朋好友的关爱。而化疗中96%的患者因为进行化疗而得到更多的关爱,其中84%的患者总是得到亲友们的关心。因此我们不仅要积极地诊治患者的疾病和心理问题,同时也应更好的向患者的家属进行适当宣教,这也会有助肿瘤患者的治疗[4]。
家庭经济状态亦对患者的化疗有影响,化疗前后约有近50%的患者会为经济而有轻微的发愁,30%患者受经济困扰更严重。
妇科肿瘤患者由于它的特殊部位对性活动比其他肿瘤总体影响较大。在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54%)的患者患病后无任何性活动,这些多是年老病变较重的患者。28%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和频度较得病前有所下降,但是仍有16%的妇科癌症患者可以保持正常的性生活,但是这些人在化疗后只有8%仍然保持良好,12%的患者比化疗前有下降。说明肿瘤本身、手术(卵巢切除)和化疗都是影响性生活的重要因素,但患者的心理障碍和对疾病的恐惧也是影响部分患者的因素。因此作好患者的心理咨询和对适合患者合理的治疗,如:恶性肿瘤患者的HRT等,有望改善一些年轻患者的性问题,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化疗对患者的社会活动兴趣的影响:参与社会活动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方面,但是妇科恶性肿瘤使28%的患者对社会活动无任何兴趣,由于化疗的各种副反应等使此类人群上升到44%。此研究中我们也了解到虽然得了妇科恶性肿瘤,仍有1/3的患者热心参与社会活动,化疗后改变也不显著。
虽然患者在化疗前后面对很多困难,但是当她们为自己的生活质量评分时,我们看到:在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非常差的患者不到10%(分别为4%,10%和6%),认为比较好的分别为34%,32%,28%(约1/3)。约有2/3的人(分别有62%,58%和66%)认为自己在化疗前后各个时期生活质量都很好。患者的自我评定虽然存在偏差,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患者的顽强、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妇科肿瘤医生应当了解她们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为患者解决问题,在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开展对化疗患者的多种精神心理干预[5],包括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对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化疗疗效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为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精神心理变化、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化疗的80例患者。采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CC),进行问卷式调查,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化疗使36%患者情绪变差,轻中度和重度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12%。能够影响患者的因素中包括:化疗的副反应,患者家属、社会、经济等支持。同时化疗对性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精神心理问题,化疗加重了不良影响,因此设计合理的精神心理干预将会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化疗,生活质量,精神变化,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陈丽君,陈英.朱小东,彭伟萍.黄玉红.应对策略指导对缓解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的作用.广西医学,2007;29:1677~1679
[2]陈虹,姜潮,刘启贵,刘艳娥,李艳红.晚期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2;10:108~110
[3]张磊晶,安钢辉.徐晔.辛凤,翟丽娜.肿瘤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临床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82~483
[4] Roth AJ,Massie MJ.Anxiety and its management in advanced cancer. 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2007;1(1):50~56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全面护理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涉及的患者是在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某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41例, 女性患者35例, 年龄范围在19~75岁之间, 平均年龄67岁。这些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中, 直肠癌9例, 结肠癌12例, 胰腺癌4例, 卵巢癌5例, 肺癌19例, 食管癌11例, 胃癌13例, 其他恶性肿瘤患者3例, 有手术史者37例, 无手术历史者39例。
1.2 护理方法
在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期间,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保护性的医疗制度, 对患者及其家属耐心的讲解化疗治疗的作用, 以及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不良现象,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 协调好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其具体的护理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及时全面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对患者及家属对所处的治疗环境进行简单的介绍, 并且对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性质, 在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 用药的规则和卫生习惯等等。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可以使患者和家属了解进行化疗治疗的基本目的, 必要性和治疗的意义所在, 告知患者和家属在化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且讲解这些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消除患者心中的忧虑和恐慌。护理人员应该用激励性的语言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态度, 具备充分的治疗准备。与此同时,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还要求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恶性肿瘤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 讲究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院方护理的满意程度。
1.2.2 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
患者的恶性肿瘤病症的最终确诊, 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就像是一张死亡通知单, 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致使患者和家属不能够积极地面对治疗。所以, 院方应该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 使之能够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护理人员要将癌症的具体发病原因、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对患者和家属讲清楚, 使患者及家属明白, 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都是化疗治疗的正常现象。只要患者能够配合治疗, 听从医嘱, 就都可以得到消除。同时, 护理人员还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 使之明白恶性肿瘤并不是绝症, 只要积极配合院方的治疗和合理的用药, 是可以得到治愈的。其次, 护理人员应该注重患者的生活卫生环境的护理, 每天都将患者的病床整理干净, 使患者能因此而有一个好的心情, 从而配合远方的治疗, 帮助病情的恢复, 并且护理人员要真挚热情的对待每一位患者, 增加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1.2.3 认真强化日常护理
恶性肿瘤的化疗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与护理人员来说, 做好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十分重要。因为患者所患的癌症部位不同, 在化疗期间所使用的药物和化疗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所以在将患进行输液之前, 护理人员应该明确的查明, 患者所患的癌症种类, 接受化疗的时间、部位以及在化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这就可以方便患者在后期的护理中得到符合自身情况的护理措施, 不会出现交叉护理中存在的失误。当再一次对患者进行输液时, 在患者进入输液室以前, 护理人员应该按照之前获得的患者资料, 选取患者所需的药品, 并且认真的核对每一样药品的名称、计量和输液速度, 并且将化疗的方法、护理方法以及化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都对患者和家属讲明。在输液过程中的药物配置要与其他护士核对, 避免出现差错。制定好病房的交班制度, 严格确保每一个病房的全天护理, 并且及时的记录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状况和健康状况。
1.2.4 细心专业的药物护理
在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静脉给药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选用弹性较好、直径较粗的的静脉血管进行扎针穿刺, 并且根据所选择的血管的粗细程度选择合适的枕头, 从而避免因针头不适而产生同一静脉反复穿刺的现象发生。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要熟悉的掌握患者所用药物的性质、浓度和注射的速度, 并且掌握一定的药物护理技巧, 比如, 在进行静脉注射的过程中, 使用提升注射药物温度的方法, 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患者的疼痛感, 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1.2.5 饮食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差, 再加上化疗治疗所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 经常会出现一些呕吐、恶心的状况, 使患者产生心理恐惧, 影响治疗的情绪和心理安全感, 所以,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方面的护理不容忽视。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减少患者的胃肠的压力, 充分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如果出现个别严重的恶心、呕吐现象, 在必要的时候应该提供静脉营养的供给, 对患者体内的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进行及时的调解, 保证患者的摄水量, 使患者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配合化疗治疗, 以便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此外, 患者家属也要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和监督, 保证患者不食用不利于药物吸收和难消化的食物, 充分保证恶性肿瘤患者的身体状态能够接受正常的化疗治疗。
1.3 效果评定
根据周广菊等的文献研究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院方满意度测评表评定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 80~89分为满意, 70~79分为一般, <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分析
该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征变化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其中12例出现恶心、呕吐的状况, 在有效的护理中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对76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其中非常满意47例, 满意24例, 一般4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3.4%。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研究分析证明, 恶性肿瘤是一种身心疾病, 它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紧张的心理所引起的恶劣情绪对免疫系统的识别、消灭癌细胞的作用起到较大的影响, 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大大下降, 所以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除此之外, 在化疗治理期间患者会出现很多并发症, 容易影响患者的治愈信心和心情, 所以, 护理人员一定要熟悉掌握各种症状的护理和解决措施,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癌症已经成为了一个较大的社会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 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癌症患者多一份关爱, 使他们获得治疗的信心。该组研究中76例患者经过化疗期间的强化护理, 患者的临床指征改善明显,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护理满意度高达93.4, 与张永晖等[5]报道一致。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严重地影响了患者和家属的正常生活, 也是长期以来医学界面临的大问题。为了能够较好地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合理高效的治疗, 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 对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期间的护理十分必要, 这需要护理人员充分掌握关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解决办法, 在护理过程中保证患者具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此外, 医学上也要不断加大研究力度, 早日找出根治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或治疗的药物。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全面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 在某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 针对患者所患的不同癌症以及在化疗期间的不同反映, 进行临床护理、健康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全方面的护理, 并且记录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恢复状况, 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疗效的分析。结果 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征较之治疗前具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满意度为93.4%, 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加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全面护理, 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治疗,全面护理,护理措施,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胡爱华, 王芳.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 2009 (10) :119.
[2]沈丽华.8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理护理体会[J].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 (6) :39.
[3]吕志宏, 丁燕, 王荣.心理护理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22) :139-140.
[4]周广菊.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 2009 (2) :153-154.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均给予化疗。使用简单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男38例, 女22例;年龄22~76岁, 平均 (49.5±1.5) 岁;其中肺癌17例, 肝癌14例, 胃癌12例, 乳腺癌10例, 胰腺癌5例, 直肠癌2例。对照组男36例, 女24例;年龄21~77岁, 平均 (49.2±1.8) 岁;其中肺癌18例, 肝癌15例, 胃癌11例, 乳腺癌11例, 胰腺癌4例, 直肠癌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给予化疗, 化疗药物主要有抗肿瘤植物碱类、抗代谢类及烷化剂类, 均通过PICC给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化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化疗期间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 化疗前护理
第一, 心理护理。患者确诊为癌症后, 心理上可产生巨大的压力, 对疾病的恐惧、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导致患者出现意志消沉、悲观绝望的情绪。化疗后, 因各种不良反应、穿刺困难等可能使患者失去对抗疾病的信心, 这些情绪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抑制, 导致病情恶化, 对治疗及护理工作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在化疗前, 医护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以娴熟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 尽力争取患者的配合。是否告知病情需视患者情况而定, 对真实病情可适当保留, 以免患者情绪过度紧绷, 丧失信心。对已经知道病情的患者给予解释、鼓励及安慰, 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鼓舞患者,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 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 安排亲朋好友、家庭成员定期看望患者, 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第二, 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所处的治疗环境, 对所患疾病的性质及化疗中需注意的事项如卫生习惯、用药规则等进行详细告知。使患者明白在化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是正常的现象, 积极配合治疗可消除, 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慌和焦虑心理。同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使其熟知肿瘤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 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可为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及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沟通和内容模板,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用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与患者进行良性沟通。
第三, 环境护理。温馨的环境有利于舒缓患者不良情绪,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需每天对病室进行消毒、通风等;注意物品的摆放, 保证病室的整洁, 将温度及湿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内;及时更换床单、被套等物品;在病室内放置书报、电视机等, 供患者观看, 使患者处于干净、舒适的环境中, 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进行化疗。
1.2.2 化疗中护理
第一, PICC并发症护理。机械性静脉炎、血栓、穿刺点感染等是化疗患者极易出现的并发症。对机械性静脉炎患者需将患肢抬高, 限制肢体过量活动, 采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湿敷患肢, 3次/d, 每次半小时左右。严重患者给予微波治疗, 1次/d。对疼痛剧烈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经积极治疗仍无好转则立即将导管拔除[7,8]。在每次输液前需观察管道情况, 查看是否形成血栓, 如有阻力, 则需用力抽吸, 在负压下将血栓吸出, 切忌采用液体加压冲洗。在穿刺过程中, 需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以预防感染。置管后需保持皮肤清洁, 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定期消毒, 酒精及碘酒不能接触PICC软管, 防止导管老化。对出现严重感染患者需拔除导管, 进行血培养后给予抗生素治疗。
第二, 导管脱出、堵塞。外力牵拉或患者自体活动过度可造成导管脱出, 在日常护理中需强化对患者的宣教, 告知其保护导管。护理人员在巡视时需观察贴膜情况, 一旦出现松动或液体渗出需及时更换, 脱出导管不可再次使用。导管堵塞一般可分为非血栓性堵塞和血栓性堵塞。护理人员在输液前后需冲管, 管道停用时每周冲洗1次。连续输液时无需每次均进行回血检验, 以减少导管内壁血凝的积累, 降低导管堵塞的几率。
第三, 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化疗可造成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泌尿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在化疗时, 需减慢药物的滴注速度, 嘱患者大量饮水, 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帮助药物排泄。对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较多的患者给予升白细胞、升血小板药物治疗, 并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每天用紫外线对病室进行消毒, 减少探视时间, 加强对皮肤、肛周及口腔的清洁,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 需及时报告给医师。大部分化疗药物经肾脏排泄, 因可溶性较差, 易形成结晶将肾小管堵塞, 严重患者可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 在用药期间需注意患者是否存在排尿困难、膀胱刺激症状, 必要时给予利尿剂以利于药物排出。
1.2.3 化疗后护理
第一, 缓解疼痛护理。疼痛是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 缓解疼痛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化疗后出现疼痛的患者, 首先需评价其疼痛的原因及性质, 根据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药物控制或其他手段进行缓解。
第二, 饮食护理。化疗后, 患者多伴有呕吐、恶心等症状, 机体出现负氮平衡, 严重患者可伴有水电解质失衡。如不及时纠正, 可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患者出现器官衰竭。因此, 需对化疗患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 避免煎炸、油腻、过热、过冷的食物。腹泻患者可多食用钠、钾含量较高的食物, 如瘦肉、香蕉等, 尽量少食用产气的食物。患者在化疗时, 体内正常细胞受到药物的侵袭, 身体状况较差, 自身免疫力较低, 因此易出现感染等现象, 感染部位常出现在口腔、舌等, 应嘱患者注意口腔卫生, 餐前餐后用漱口水仔细漱口。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记录和观察,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泌尿系统毒性;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护理质量等, 将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类,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5.0实现所有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采用字2检验, 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 观察组出现2例胃肠道反应, 1例骨髓抑制, 1例泌尿系统毒性,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8例胃肠道反应, 4例骨髓抑制, 5例泌尿系统毒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9.7547, P<0.05) 。观察组58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 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43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 总满意率为71.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14.0698, P<0.05)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对患者及家属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也是学界亟需解决的重大难题[9,10]。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见手段, 具有合理高效的特点, 有利于患者正常生活的恢复, 但是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中极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恶性肿瘤的化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随之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具有不利影响, 因此,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离不开系统性、针对性及科学性的综合护理干预[11,12]。首先, 在整个化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需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 本组研究中, 在化疗开始前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了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 有效缓解了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 使其积极面对治疗, 帮助患者对化疗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在心理护理中, 医护人员对每一位患者均给予热情、真挚的帮助, 使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迅速上升, 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其次, 全面、及时的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及家属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健康教育, 患者和家属可了解化疗的目的和必要性, 提前使其了解化疗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 在极大程度上消除了患者的恐慌和焦虑。再次, 保持病室的整洁、舒适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馨。另外, 干净、整洁的环境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本组研究中, 在化疗前采用激励性语言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对患者给予了全面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和家属充分掌握了恶性肿瘤及化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预防不良反应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再次,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离不开医护人员认真强化的日常护理。患者癌症部位不同, 化疗及使用的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前需查明患者所患的癌症种类, 及接受化疗的部位、时间和药物, 以利于患者后期护理的顺利进行[13,14]。另外, 化疗时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不良反应及不当操作可对患者治疗效果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 需重视相关并发症、不良反应及操作的护理。本组研究中, 护理人员对患者出现的PICC并发症、导管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了细致的护理, 在缓解患者身体不适的同时有利于其心理压力的释放, 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最后, 患者在化疗结束后需给予适当的疼痛护理和饮食护理, 疼痛是癌症患者必经的过程, 无法耐受的疼痛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需对其给予必要的疼痛护理, 必要时可使用镇痛药物。恶性肿瘤患者身体较虚弱, 抵抗力较差, 因此需提高其营养水平, 以利于免疫力及抵抗力的增强。本组研究中, 在化疗结束后对患者给予相应的疼痛护理和饮食指导, 患者疼痛感大大下降, 水电解质水平得到有效纠正, 营养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需给予全程护理, 保证护患良好沟通, 同时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评估。针对患者化疗前、化疗中及化疗后的不同身体情况, 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使护患关系趋向和谐、融洽。本组研究中, 患者均为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观察组在化疗前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做好化疗的心理及生理准备。化疗时, 对患者给予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及导管的护理, 以利于化疗顺利进行。化疗后, 因患者身体虚弱, 需对其给予饮食护理及缓解疼痛的护理。经综合护理, 观察组出现2例胃肠道反应, 1例骨髓抑制, 1例泌尿系统毒性,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8例胃肠道反应, 4例骨髓抑制, 5例泌尿系统毒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观察组中58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 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中43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 总满意率为71.67%, 该结果与以前报道相符。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 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血液系统受到化疗的影响, 白细胞显著降低, 极易出现骨髓抑制的现象;化疗使用的药物对患者肾脏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 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 肾脏累积的毒性蔓延至整个泌尿系统, 产生泌尿系统毒性[15]。经对症治疗后, 患者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的控制, 未对患者身体恢复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 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 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规避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同时可有效减少家属及患者的心理压力, 促进患者身心恢复。化疗与护理紧密结合,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率, 对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将本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行化学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简单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观察组在化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 总满意率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 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规避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同时可有效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 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第11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恶性肿瘤;住院化疗;焦虑;抑郁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chemotherapy in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analyzed in 150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chemotherapy in hospital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DS and SAS score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before chemotherapy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ce of SDS and SAS scores P > 0.05; Every time after chemotherapy, observe group of SAS and SDS scores are declining, but the controls are on the rise, and every time after chemotherapy group SAS and 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at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chemotherapy in hospital, can to a certain extent, ease the patients' anxiety depression symptoms, treatment for malignant tumo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alignant tumor; Chemotherapy in hospital; Anxiety; depression
【中圖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82-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和生活习惯不断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是导致人们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多数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接受治疗的病患往往表现为心理应激反应强烈或伴有显著的心理障碍现象,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给治疗和康复带来了负面影响[1]。为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选取本院收治部分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病患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病患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恶性肿瘤住院化疗病患,其中肺癌25例,肝癌11例,胃癌17例,鼻咽癌14例,结肠癌15例,宫颈癌12例,乳腺癌20例,卵巢癌12例,其他恶性肿瘤疾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5例,其中男50例,女25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55.3±6.3)岁;观察组75例,其中男49例,女26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5.8±6.2)岁。所有病患均有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依据;小学及以上文化,能够自行完成生命质量问卷的阅读、理解以及填写;自愿接受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病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且在病患入院时和护理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定[3]。
1.2.1 常规护理干预:首先患者在恶性肿瘤住院化疗入院时,对病患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疾病有基本认识,讲解在入院期间需注意的事项等。在病患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要和病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病患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表示理解,并耐心聆听和解答病患的疑问。将病患床位进行合理分配,通过合理分配保证医护人员能对其所管辖的区域进行无微不至、全程的护理服务,强化了以病患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
1.2.2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病患进行全程心理干预:(1)从病患入院开始,针对病患的病情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开展健康教育,使病患熟悉医院的环境和基本情况,缓解病患对陌生环境的抗拒情绪,并鼓励病患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2)积极与病患进行沟通,帮助其改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和态度,与此同时,加强对病患家属的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家属的积极作用,给予病患精神上的支持;(3)告知病患本院的日常安排和治疗方案,选择有显著疗效的病例,让病患重拾信心和勇气,与病魔作斗争;(4)医护人员采用积极的语言和病患进行沟通,转移病患对疾病的注意力,陪伴病患做其喜爱的事情,如下棋、看电影等,让病患保持乐观的心态。
1.3 评定标准[4] 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患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所有量表均采取统一的指导语,首先向病患进行详细解释,征得病患同意后进行填写,分别对病患化疗前、4次化疗后进行问卷调查。其中SDS分数低于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抑郁,61~70分为中度抑郁,大于70分为重度抑郁;SAS分数低于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值 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化疗前及四次化疗S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前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每次化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对照组均呈上升趋势,且每次化疗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化疗前及每次化疗后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前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每次化疗后,对照组SD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观察组呈下降趋势,且每次化疗后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病患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患焦虑和抑郁情绪,对病患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心理因素能通过改变机体的免疫系统的活动影响恶性肿瘤的发展,因此减轻心理困扰可以减少癌症病患的数量。与此同时,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病患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让病患能进行有意识的行为活动,能更加理智的看待自身[5]。
让病患了解自身病情能够帮助病患认清自己所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病患的负面情绪。有利于病患在治疗过程中,减少不配合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帮助病患调整情绪能够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支持,使病患的不安感觉减轻。
本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化疗后,由于时间的拖延和化疗后毒性的积累,病患的焦虑抑郁情绪逐渐恶化;而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化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得以缓解。
由此可见,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对于恶性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思奇.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466.
[2]陳李芝.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住院病人心理状况影响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杂志,2013,(2):192-193.
[3]张静.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2):729.
[4]管健,介小霞.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282-283.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对照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25~78岁,平均(45.68±2.47)岁;癌症类型:肺癌12例,胃癌14例,肝癌15例,胰腺癌7例,乳腺癌6例。观察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24~79岁,平均(45.78±2.46)岁;癌症类型:肺癌13例,胃癌15例,肝癌14例,胰腺癌5例,乳腺癌7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原则,体现护理要点;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按时测量血压,于患者入院时测量一次体重,以后的每周测量1次。患者入院24 h内,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并提出护理诊断,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准确、及时送检标本,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症状变化及异常反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并指导患者定期回院复诊。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1)加强引导性护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向患者介绍同类疾病的治疗成功案例,引导患者在心理上接受疾病及化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使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从其言行举止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成为其倾诉对象,给予针对性安慰和引导。(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化疗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心理准备,并在病房中营造温馨的休息氛围。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选择音乐、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发挥机体的抗病功能。(3)化疗结束后,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并进行简单的健身活动,保持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定期复诊。
1.3 评价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率,主要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项。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深。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护理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2.2 两组患者化疗依从率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41例,部分依从12例,不依从1例,化疗依从率为98.15%。对照组完全依从24例,部分依从19例,不依从11例,化疗依从率为79.63%。观察组的化疗依从率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多伴有负面情绪,影响化疗工作的顺利实施。本研究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得出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化疗依从率的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首先要让患者了解关于自身病情的相关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认清自身现状,让其在接受的基础上积极面对疾病,缓解其负面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在化疗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化疗的相关知识及其中存在的风险,可使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并积极接受化疗[2]。在护理方式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心理干预,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服务理念,更有利于促进医患、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3]。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化疗依从率,故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燕珍.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再次化疗中侧重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8):97-98.
[2]孙丽,张苇.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心理状况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0):137-138.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